📖 ZKIZ Archives


華遠地產:毋須太在意年度淨資產收益率(上)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qln.html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3年第73期)

 

華遠地產(600743)董事長任志強先生是地產界的名人,不久前炮轟央視更是引起廣泛關注。不過,我對土地增值稅問題興趣不大,我更感興趣的是他在評價房企經營績效方面的觀點。有報導稱[1],任先生曾向記者表示,從淨資產收益率來看,與萬科相比,除了去年一直是華遠更高,「對於華遠來說,在衝擊百億元銷售額的同時,也更注重對股東的回報率和企業安全性指標。」

部分財務指標優於萬科

此前,另有一篇報導對華遠地產近年來的發展頗不以為然[2],稱「任志強混成一流大嘴,華遠地產淪為二流公司」,認為華遠地產增長乏力,在地產界的排名慘不忍睹。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成長性並不是特別重要——巴菲特曾列出他收購企業的六條標準,其中並沒有對成長性的要求,卻要求「在少量舉債或不舉債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狀況良好。」而少量舉債或不舉債,則是出於企業財務安全方面的考慮。這就是說,在評價企業經營績效方面,任志強的觀點和巴菲特頗有相同之處。

從具體的財務數據來看,任志強說的都是實情——自2008年上市以來,華遠地產的淨資產收益率指標一直在20%以上,在過去5年中,有4年高於萬科。

1:華遠地產和萬科2008-2012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華遠地產

28.91%

21.39%

21.34%

20.94%

20.53%

萬科

13.24%

15.37%

17.79%

19.83%

21.45%

 

在安全性方面,以淨負債率指標來衡量,在5年中,有2年華遠地產的淨負債率還低於萬科。

2:華遠地產和萬科2008-2012年年末淨負債率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華遠地產

40.6%

6.0%

55.4%

70.1%

-22.1%

萬科

33.1%

19.7%

17.5%

23.8%

23.5%

不久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萬科:「冬天」該如何過?》,以文章中的兩個指標再將華遠地產和萬科作一下比較。2013930,華遠地產貨幣資金佔資產的比例為12.78%,高於萬科(8.04%);3季度末(應付票據+應付賬款)/3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這個指標,華遠地產為11.95%,低於萬科(57.53%)。由此來看,華遠的「棉衣」要比萬科厚得多。

規模稍嫌小

那麼,華遠地產是比萬科更好的投資對象麼?下面,我們拋開價格因素,僅從企業經營方面作一番探討。

巴菲特收購企業的第一條標準是——大公司(至少有5000萬美元的稅後利潤)。華遠地產201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為5.41億元,已經達到了巴菲特的要求。不過,因為它所處的行業特殊,這樣的規模還是稍嫌小了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項目開發週期往往超過一年,如果規模不夠大,則年報部分數據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請看圖1和圖2,與萬科相比,華遠地產歷年來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和營業收入起伏較大。表2則顯示,華遠地產的淨負債率也是如此。

1:華遠地產2007-2012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和營業收入

單位:億元

华远地产:毋须太在意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上)

2:萬科2007-2012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和營業收入

單位:億元

华远地产:毋须太在意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上)

 



[1] http://money.163.com/13/1119/02/9E0RLV5800253B0H.html

[2] http://home.ynet.com/3.1/1311/15/8447369.html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lxzj.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30

華遠地產:毋須太在意年度淨資產收益率(下)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qlp.html

再來看具體的業務數據,華遠地產2009年竣工面積為零,20092011年新增土地儲備面積為零,這種極端的現象在萬科身上就不可能發生。

3:華遠地產、萬科歷年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和新增土地儲備面積

單位:萬平方米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上半年

華遠地產:

新開工面積

26.6

22.7

46.1

65.7

70.3

10.4

竣工面積

16.7

0.0

26.9

21.8

52.0

6.8

新增土地儲備面積

97.0

0.0

65.0

0.0

24.5

11.0

萬科:

新開工面積

523.3

560.9

1,248.0

1,448.0

1,433.0

919.0

竣工面積

529.4

536.4

442.0

659.0

979.0

432.0

新增土地儲備面積

679.5

1,332.0

2,962.7

1,895.5

2,062.3

1,351.5

刻意追求年度淨資產收益率

與現金流、營業收入以及淨負債率等指標的大幅波動不同,華遠地產每年的淨資產收益率卻變動不大,尤其是20092012年。

經過分析,我認為這有可能是華遠地產刻意追求年度淨資產收益率指標的結果。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家公司董事會在20081028制定的《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獎勵基金管理辦法》中的一條規定:

1、 年度加權淨資產收益率<10%時,無獎勵基金;

2、 10%≦年度加權淨資產收益率<12%時,以當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 3.5%計提獎勵基金;

3、 12%≦年度加權淨資產收益率<15%時,以當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 5%計提獎勵基金;

4、 15%≦年度加權淨資產收益率<20%時,以當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 8%計提獎勵基金;

5、 年度加權淨資產收益率≧20%時,以當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10%計提獎勵基金。

熟悉我的讀者會知道,我比較贊成上市公司注重淨資產收益率的薪酬制度,因為那往往意味著注重對投資者的回報。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什麼是好的薪酬制度》[1],這篇文章發表在週刊201040期。在文章中我對深赤灣(000022)的薪酬制度大加讚賞,而華遠地產的上述薪酬制度與深赤灣類似。

然而,執行這樣的薪酬制度對華遠地產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年度間業務的波動過大。

2009年為例,在2008年年報中,華遠地產預測「2009年……全年無竣工項目。」而事實也正如其所預測的那樣。我們知道,房地產開發企業確認收入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已售出,已竣工。這意味著,如無意外,華遠地產2009年的營業收入只能來自此前已竣工樓盤中未銷售的部分,問題是,按2008年報,年末公司的開發產品只有1.51億元——「開發產品」,其實相當於工業企業的「產成品」。

4:華遠地產、萬科房地產開發業務存貨

單位:億元

2007-12-31

2008-12-31

2009-12-31

2010-12-31

2011-12-31

2012-12-31

2013-6-30

華遠地產:

       

開發成本

26.24

25.75

24.82

49.83

60.61

60.54

87.69

開發產品

4.30

1.51

3.94

4.45

11.19

18.79

9.78

合計

30.54

27.26

28.76

54.28

71.80

79.33

97.47

開發產品佔比

14.08%

5.54%

13.70%

8.20%

15.58%

23.69%

10.03%

萬科:

       

開發成本

617.55

791.90

853.30

1,279.50

2,009.90

2,389.53

2,932.58

開發產品

44.28

79.01

53.20

52.98

72.47

160.01

176.33

合計

661.83

870.91

906.50

1,332.48

2,082.37

2,549.54

3,108.91

開發產品佔比

6.69%

9.07%

5.87%

3.98%

3.48%

6.28%

5.67%

 

華遠地產2009年最終實現了11.60億元的營業收入,雖說同比下降了48.59%,但總算讓淨資產收益率達到了20%

11.60億元的營業收入相對應,華遠地產2009年的營業成本為5.59億元,遠高於上年末開發產品1.51億元的餘額。察看財務報表附註——存貨(開發產品),可以發現這是因為此前年度已竣工的兩個項目在當年又增加了不少金額,這種事情,2009年以後再沒有發生過。

5:華遠地產2009年開發產品

單位:億元

項目名稱

竣工時間

年初金額

本年增加額

本年減少額

年末金額

華遠企業號

2006年10月

0.33

0.33

尚都國際中心A座

2004年9月

0.15

0.05

0.11

盈都大廈

2004年11月

崑崙公寓

2006年3月

1.89

0.83

1.06

裘馬都

2008年10月

1.04

5.96

4.54

2.45

合計

1.51

7.84

5.41

3.94

 

或許是預計到2009年淨資產收益率達到20%有一定的難度,華遠地產2008年現金分紅的力度相當大。

6:華遠地產上市以來現金分紅情況

單位:億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淨利潤

4.04

3.44

4.01

4.67

5.41

現金分紅

1.95

0.78

0.97

1.26

0.79

派息率

48%

23%

24%

27%

15%

 

2012年度,華遠地產的現金分紅力度前所未有地小,這其中肯定有2013年計劃開、復工面積增長較大和要增加土地儲備方面的原因,但我猜測如果不是因為年末有足夠多的開發產品和預收款項,怕是公司管理層也很難有底氣這樣做。2012年末,華遠地產開發產品無論是從絕對金額還是佔存貨的比例上來看,都是歷年來最多的,見表4。與此同時,公司的預收款項也創出歷史最高水平,且超出了當年確認的營業收入,見表7

7:華遠地產2007-2012年每年年末預收款項

單位:億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營業收入

6.97

22.56

11.60

17.79

26.15

30.80

期末預收款項

22.47

12.06

13.64

26.51

23.61

37.06

預收款項/營業收入

3.22

0.53

1.18

1.49

0.90

1.20

 

全力提高企業競爭力為宜

與華遠地產相比,萬科歷年年末開發產品佔存貨的比例要低上很多,這體現出全力追求「快速周轉」的經營戰略,而快速開發能力也成為其企業競爭力之一。

華遠地產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其2010年年報中有這樣一段話:

通過與優秀的同行業公司相比較,我們也注意到公司雖然在淨資產收益率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資金周轉速度上還有一定差距。差距就是潛力,公司將通過調整經營策略,提高公司執行力,進一步優化公司管理,加快項目開發速度,縮短開發週期,從而提高公司資金周轉速度,提高公司投資回報。 

但是,為了讓每年的淨資產收益率都達到20%,我懷疑華遠地產有時可能難以做到全力快速周轉。仍以2012年為例,當年竣工的西安海藍城項目1期銷售緩慢——根據報表附註——存貨(開發成本),該項目年初餘額為零,本期增加(竣工)10.18元,減少(售出)1.21億元,據此計算該項目當年僅售出12%。雖說這有可能是因為該項目竣工於下半年甚至年底,但考慮到在項目竣工前即可預售,這樣的銷售進度實在談不上「快速周轉」。

我建議華遠地產修改其《獎勵基金管理辦法》,以免公司管理層太在意年度淨資產收益率指標,而不能全力提高企業競爭力。考慮到房地產項目開發週期往往超過一年,由此可能給年度業績帶來波動,或許以連續兩或三年的(幾何)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作為考核指標更為合理。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lxzj.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31

港股毋須太擔心 施慧雅

1 : GS(14)@2013-03-04 23:34: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明報專訊】上周港股繼續表現反覆,周二曾下跌300點,但周四又回升440點。總結全周,恒指共上升了98點,至22,880點水平。
基本上,最近數周大市都呈反覆整固。這其實也屬正常,始終大市累積升幅不小,23,000點亦實在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口。另一方面,環球政經環境亦在過去數周出現了一些轉變,「央行收水」、加息,以及歐債問題又再重新為市場的焦點。毋疑,這些都不是什麼新事,但在人心未定的今天,什麼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致人心虛怯,以及環球金融市場再次出現波動。
大市未來續波動 利長線投資者
從這角度看,大市在未來三數個月仍會常發生波動,是一頗有可能的事。不過,以慧雅之見,我們其實亦可較積極地看這事情,蓋大市波動可能意味覑,投資者仍甚有戒心,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的發展,已先作出準備。通常在這類的投資情緒下,股災很少會出現,最多只是深度調整。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言,這未嘗不是好事,蓋若實力和信心不足的投資者未被「震出」,大市的上升動力和穩健程度亦可能不足。值得留意的是,上周初雖然有點人心虛怯,成交亦出現萎縮,但上周四大市反彈443點時,大市成交是上升至870億元。這相信意味覑,市場並非缺乏資金,以及有些資金可能正在等候機會趁低吸納。
以慧雅之見,雖然環球政經環境在未來數周可能仍會甚為波動,但總的而言,慧雅不是太擔心這對港股帶來的影響,始終在世界級的股票市場中,香港的市值仍然甚小,而且基本因素仍有可憧憬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81

專家論勢:中國市場毋須太悲觀

1 : GS(14)@2017-01-19 08:06:59

摩根資產管理公佈最新的「摩根投資者信心指數」第四十二份季度調查結果。最新的季度調查結果顯示整體指數由96點強力反彈至112點。各項分類指數全線上升,當中「全球經濟環境」尤其顯著,反彈29點至111點,為2014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香港投資市場氣氛」攀升18點至111點,而「香港經濟環境」則上升16點至107點。投資者對於中國長遠投資前景仍然樂觀,香港和中國被選為第二及第三個2017年最具增長潛力市場。而與中國經濟相關的因素仍是左右香港投資者的主要因素。踏入2017年,投資者對於環球經濟前景有信心,但仍有部份被訪者憂慮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中國仍是新興市場增長的推動力,同時是環球經濟增長的關鍵。製造業及服務業的採購經理指數皆顯示經濟發展仍然具積極性。縱使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政策支持,但本地消費在2016年全年依然保持穩定。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數據已經穩定,投資者毋須太悲觀。而隨着投資氣氛回暖,可以逐步增加A股部署。梁碧嫻「摩根中國入息基金」基金經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9/19901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95

張宗永:看富豪排行榜毋須太認真

1 : GS(14)@2017-09-17 11:41:05

【明報專訊】經濟版的讀者都喜歡看財富排行榜,當中《福布斯》發布的最有江湖地位。最近《福布斯》公布了去年全球作家收入排行榜,居首的是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圓圖),去年總收入達9500萬元(美元.下同),超越了居榜首多年的美國多產作家James Patterson。

作家不同交易員 靠個人才能致富

世界上有千萬個行業,很多收入都比作家高,但是這些職位,銀行大班也好、上市公司總裁也好,都需要一個團隊才能賺錢, 所以我常常說,真正成功的交易員是可以穿睡衣坐在廁板上戰勝市場的,但這並不常見。反之,寫文章絕對是一件單打獨鬥的事,作家擁有的「手下」只是他書桌上一部電腦而已,因此更靠個人才能。

羅琳去年的高收入是有點反常的。她不是一個多產作家,去年出版了她的第八部《哈利波特》作品《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估計明年如果她沒有新的作品,收入便會下跌。《哈利波特》源自羅琳在愛丁堡等火車返回倫敦時得出來的靈感,《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這部作品最初是舞台劇,後來才出書 。

銀行非最高收入行業

同樣是靠才華致富的創作人,《福布斯》排行榜去年冠軍是黑人饒舌歌手Diddy,收入1.3億元,居次的是Beyoncé,收入1.05億元;大家熟悉的足球明星C朗排名第五,收入9300萬元。打進排行榜的作家除了羅琳和James Patterson之外,其他的收入都是僅僅2000萬元左右或以下,比香港很多打工皇帝都遜色。

論高收入行業,經常被人提及的銀行界並不是首位,科技、娛樂、 電訊上市公司的CEO收入絕不比銀行低。很多人以為銀行大班收入很好,其實摩根大通的CEO戴蒙(Jamie Dimon)的收入也不過是2820萬元。當然投行的最高收入員工不一定是CEO,過往很多交易員的收入可能都比老闆高。今天,金融界真正的天之驕子是對冲基金經理、量化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創辦人James Simons,去年拿走了15億元。

如果單從牌面看,全世界收入超低,甚至與權力不相稱的行業,首推國家或地區元首。 此類人物的收入排名,龍頭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收入也不過是170萬元,我們的前特首梁振英以59萬元居次,奧巴馬官俸僅40萬元,這可能比廣東省某某市的海關副關長還要低呢!所以說這些排行榜只可以作為稿材或笑料,作不得真。

國家元首地位與收入落差最大

評論收入是否恰當,可以有兩個角度。從資本主義社會角度看,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這個人為投資者或股東創造了龐大收益,當中抽取不足1個百分點報酬也許說得過去,如蘋果公司去年收入457億元,CEO庫克連行使股權的收入是1.45億元。如果從社會角度看,一個人如果賺取相等於一個非洲落後國家的年收入,是有點過分。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3&issue=2017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