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天地神話杭州難續

2006-1-12  NM




有「上海姑爺」稱號的瑞安主席羅 康瑞,自從把上海石庫門建築群,悉心包裝而成上海新天地後,除帶挈瑞安揚名海內外,更直接推高新天地附近的瑞安物業售價。最近推出的翠湖天地御苑,呎價高 達七千多元。內地各城市見瑞安計仔了得,遂紛紛向瑞安送上優質地皮,讓瑞安再延續其上海新天地的神話,鄰近上海的杭州,就複製了一個西湖天地。

不過西湖天地落成兩年多以來,原來生意十分慘淡,在那兒開業的租戶更大呻生意難做,紛紛離場;瑞安唯有攬上身自行經營,既做業主又做租客,甚至把丟空的店鋪改作員工澡堂,情況狼狽不堪。

這 個以園林景色為主題的西湖天地,未能像上海新天地吸引到年青人作為蒲點,反而聚集了老人家來做運動或下棋;就算是來自日本或香港的遊客,只到來欣賞園林景 色拍照留念,之後便乘船暢遊西湖,絕少留低用餐,最多亦只買杯Starbucks咖啡。一杭州人說:「這個西湖天地對我們來說,太高檔啦。在外面食,每餐 每人最多五十元,這裡閒閒哋要花二、三百元,消費太高啦。」

食肆變街邊檔

西湖天地未為杭州人受落,先告「不支」離場的是日本高級麵包店Pao's。Pao's每個麵包由七元至十多元不等,相反在杭州一、二元已可買到,結果Pao's經營約半年便告結業。在苦無租客問津下,瑞安只好自己揹上身經營,並改名為湖蝶屋。

湖 蝶屋走低檔路線,鋪頭前放了賣三元至五元的茶葉蛋、粟米棒等食物的車仔檔。與店內歐洲式的陳設格格不入,飯市時間只有零星一、兩桌客人,而食的都是十四、 六元一碗的麵條。為了節省成本開支,該店日間不開燈,顯得陰沉。湖蝶屋與西湖天地其他餐廳過百元消費的高檔格局,顯得格格不入。

湖蝶屋旁的古董店古美繡,在經營約一年後亦告結業。瑞安眼見反正鋪位租不出,索性把該店與相鄰的畫廊打通,裝上熱水管,成為員工淋浴的澡堂,十分騎呢。

港商呻笨

捧 羅康瑞場的港商,亦叫苦連天。由梁廷斌、梁廷鏘兄弟開設的采蝶軒,在上海新天地開首間店鋪,第二個月已有錢賺,三年內投資的千多萬已回本。梁廷鏘於是食過 翻尋味,繼而在西湖天地投資五、六百萬元開設一間名為湖蝶的東南亞餐廳。「我們最初想做平均消費百多元的客,但原來杭州人消費好低,要五十元以下才有生 意,自開業以來都無好過,所以做了一年後,我們俾番業主瑞安自己做。這是痛苦的經驗,我都不敢再在杭州開店。」梁廷鏘道。

湖蝶東南亞餐廳的失敗,箇中原因亦與滬、杭兩地人的飲食口味差異有關。該店服務員說:「杭州人飲食習慣很保守,他們要求食物煮到好熟,廣東白灼蔬菜根本不是他們的口味。他們又嫌新加坡的咖喱味道怪,所以都不大喜歡吃。這裡生意很差,最好時生意也坐不了一半椅子。」

平租吸客於事無補

西湖天地內的店鋪現有十三間,當中涌金樓、西湖天地專賣店、湖蝶東南亞餐廳、翡翠音樂酒吧及湖蝶屋共五間食肆,已收歸為瑞安直接經營。

其 實瑞安最初為西湖天地招租時,亦波折重重,如在上海新天地甚吃得開的翡翠飲食集團,本來無意到杭州開店,但瑞安提出願意入股西湖天地的翡翠花園酒家,才肯 落疊。「杭州的生意是全國最差的,這裡投資一千七百萬,都不知幾時可回本。我們老闆覺得杭州消費能力不及上海,本來無意在此開店,但瑞安一味邀請老闆來此 開。」翡翠花園酒家主任朱荊說。

西湖天地首期佔地三十多萬呎,但由於公園式的設計,令瑞安招租困難。「當時瑞安日日打電話來推銷,租金出到 比市價低一半,約五、六毫美金一平方米一天,有些商戶更甚至免租。不過,在公園內很難做生意,你會不會為食碗麵特意走去公園食呀?所以我們無租。」上海一 麵店負責人道。

滬杭兩地條件懸殊

西湖天地雖是上海新天地的複製品,但兩地設計格局迥異。上海新天地位於盧灣區商業中心地帶,店鋪逾百家,位置集中;而且集餐飲、娛樂及零售於一身,加上附近寫字樓林立,商業消費氣氛濃厚,為該地帶來不少客源。

相 反,西湖天地距離杭州商業中心的武林廣場一帶十多個街口,步行要逾半小時,加上西湖天地內逾七成用地作綠化用途,而每家店鋪外種了竹樹間開,自成一國。置 身西湖天地中,恍如置身香港公園,做運動的人多,有消費意欲的人少。「由於西湖天地一期只有餐飲,比較單調,而且又在公園內,很難聚人氣。若有二期,會熱 鬧些,又可解決一期無停車場的問題。」西湖天地一租客期望道。

二期工程膠着

西湖天地二期遲遲未能動工難以凝聚人流,亦是整個項目的死穴。

本 來瑞安的大計是把二期發展為集餐飲、零售、娛樂的綜合性廣場;在一、二期之間有條馬路分隔,瑞安打算挖一條地下通道打通,並建大型停車場,以吸納人流。瑞 安一直以來對外公布,二期工程會於○五年五月完工,但因搬遷問題,工程一再拖延。眼前的二期範圍,房屋林立,雖然牆壁上印了一個「拆」的紅字已兩年,但居 民的生活一切如常,並無打算遷出,更有居民入稟法院抗爭。

西湖二期涉地廿多萬呎,業權原屬於市政府,○二年該地皮轉到瑞安旗下。這裡原住了 四百五十三戶居民,二○○三年五月,杭州市房產管理局要求居民於兩個月內搬遷。據居民表示,拆遷範圍內的房屋,平均賠償每平方米五千九百元人民幣(每呎約 五百四十八元港幣),為了順利進行搬遷,政府出動銀彈政策,在一個月內遷出的居民,可得額外獎金一萬六千元。然而,目前該區還剩下百多戶居民未肯就範,而 原先遷走的不少居民,亦搬回舊址。

告上法庭阻瑞安發達

「杭州市中心的房子最少要八千多元一平方米,賠償的錢根本不夠在原區買屋。再說,西湖邊的土地現市值四萬元人民幣一平方米,我們不知誰是羅康瑞,但就知這塊地是用來給瑞安發展西湖天地。政府沒理由要我們虧蝕那麼多錢,但就讓發展商賺大錢!」未肯就範的居民張先生氣憤難平。

為 了爭取利益,住在該地段的十四名居民,聯名籌錢四萬多元人民幣,聘請律師入稟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狀告杭州市的房產管理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及中國 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四個政府部門。官司審判由二○○三年七月至翌年十二月,由中級法院打至終審的高級法院。法庭裁定杭州市房產管理局及市規劃 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程序上違法,因此下令當局採取補救措施。

其中一項補救措施,就是要把西湖天地二期的地皮使用權重新拍賣。

杭州市政府於二○○三年十二月中旬,刊登報紙拍賣該地皮使用權,要求參與拍賣競投的公司,必須是境外公司、而且曾成功地從事過歷史街區風貌保護的開發建設和經營,才有權競投。從條件來開,似乎為瑞安度身而設。結果在半個月的拍賣期內,由瑞安旗下三間子公司即瑞安兆威、瑞安君業及瑞安啟豪三家公司,聯合以二億八千五十萬元人民幣,即每平方米約一萬四千元,遠低於市價四萬元投得。

拖延上市大計

雖 然二期地皮的使用權已落入瑞安手上,但在國內要動遷,必須得到市政府出面。然而中國各城市近年發生不少因拆遷房屋,引致警民衝突、自焚及上京投訴等社會問 題,中央前年年中就發出《關於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令杭州市政府不敢輕舉妄動。所以瑞安二期工程何時展開,仍是未知之數。

瑞安計劃在武漢及重慶複製新天地,連同多個國內房地產項目,已於二○○四年中旬注入瑞安旗下的瑞安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並打算在今年分拆上市。現在西湖天地租客仍在苦海掙扎,二期地皮亦未到手,分拆上市這個嗗水大計分分鐘要押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00

VC/PE投資電商熱情恐難續:整體估值已下滑

http://news.imeigu.com/a/1329329780019.html

2011年資本市場對電子商務的投資賺足了資本眼球,但到了2012年,資本對電子商務的投資熱情恐難以持續。種種跡象表明,目前VC/PE(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腳步正在放緩。

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指出,1月最為活躍的互聯網行業投資總額僅有6760萬美元,行業佔比6.5%,相比去年全年佔比明顯下降。從細分行業來看,電子商務投資5起,依然是互聯網投資主流,但從投資規模來看,其整體估值已明顯下滑。

51比購網總經理陳呂祥向《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表示,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可能將進入盤整期,預計電商市場會出現一定的結構調 整。但未來隨著網上零售交易總額佔比不斷攀升,預計仍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參與到電商投資中,一些創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可能依然會受到資本青睞。

錢袋寶執行董事孫江濤也認為,目前就投資而言,資本對於電子商務投資的最高溫時期已經過去。儘管2011年電子商務投資事件案例數及投資金額均創歷年新高,相關投資賺足資本眼球,但這種熱況在2012年恐怕難以持續。

清科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電商投資熱情明顯放緩,披露投資事件34起,佔全年披露93起投資案例的三分之一多,遠不及2011年上半年投資情 況。同時行業內部的無序競爭也在加劇,去年以來湧現出的淘寶商城事件、返利網和51比購網之爭、奢侈品電商裁員潮等都在考驗市場。

陳呂祥認為,二級市場IPO遇冷,加之行業內確實湧現出一些魚龍混雜的現象,未來資本對於電商的投資將更趨謹慎,投資將逐漸從跑馬圈地時代的瘋狂趨於理性。電商企業只依靠單一的盈利模式將岌岌可危,需要參與到用戶整個購買流程之中。

對於未來的投資熱點領域,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分析,2012年電子商務外包服務提供商、「輕」倉儲模式的電商企業(如票務類、婚慶類電子商務企業)、社交化電子商務企業及移動電子商務企業等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可能將不同程度地獲得資本的青睞。

孫江濤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電商的良性發展期還將持續很久,並不會因為投資熱情的降低而倒退或者萎縮。分析人士認為,VC/PE經過了1月 低谷之後,預計2月份投資規模將有所增長,如果一季度一些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IPO窗口得以重啟的話,投資活躍度也將有所反彈,不過相比2011年同期, 市場環境已發生根本性轉變,謹慎的投資氛圍下,中國投資市場將難以重現當初的「火爆」景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4

對沖基金神話難續(上)——走下神壇的王者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39

彭博商業週刊

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一群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們像小偷一樣站在圍欄之中,接受了美國國會的聞訊,並向憤怒的公眾解釋著自己存在的意義。這五個人分別是量子基金創始人索羅斯(George Soros),文藝復興科技的James Simons,保爾森基金的John Paulson,先驅資本的Philip Falcone以及城堡基金的Kenneth Griffin。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已在之前的幾年中通過各自引以為豪的賭博方式賺取了數以百萬計甚至億計的財富,那些將自己的資金交給他們管理的投資者們也收穫頗豐。他們來到華盛頓,為的是給自己的行業以及工資辯護;回答對沖基金業是否應該受到更嚴厲監管的問題。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為自己的成功而道歉,他們不可一世。

但之後發生的事情卻十分富有教育意義。索羅斯,一位被許多人尊崇為史上最偉大投資者的人物,在2011年宣佈返還所有的投資者資金,並且將基金變成一個家族辦公室。Simons,曾經的數學家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局密碼破譯專家,2010年從自己的基金退休。在經歷了完美的幾年後,Paulson旗下管理的最大基金收益暴跌。Falcone在今年五月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了處理協議,因從其基金中借款來為自己支付稅務而被禁止涉足該行業兩年。一直在2008年的巨大虧損中掙扎的Griffin最近收起了將自己公司打造成下一個高盛的野心。

作為對沖基金領域的標誌性人物,這些「金融之神」的隕落是整個行業狀況再好不過的代表。對沖基金行業已經過於龐大,以至於影響了行業本身的成功。在享受了將近十年的搖滾巨星待遇之後,對沖基金經理們現在似乎像音樂家一樣迅速淡出人們的視線。從前回報頗豐的對沖基金現在每天都出現在頭條新聞裡,爆出令人失望的收益情況。Paulson的Advantage Plus基金今年僅上漲了3.4%,卻在2012年損失19%,2011年損失51%。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業界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掌管著SAC資本150億美元對沖基金的Steven Cohen正面臨著緊張的內部交易的調查。兩位SAC投資組合經理(其中一位仍在SAC任職)將於十一月份面臨刑事審判,美國司法部和證監會還隨時可能會提出新的訴訟。美國聯邦調查局一直在調查該家公司,政府正在考慮是以刑事還是民事罪名起訴SAC以及Cohen。Cohen本人不承認任何違法行為,但是整個對沖基金行業都對於業內的旗幟性人物可能倒下而感到緊張。

儘管備受關注且投資者已經從中抽出了十億計的資金,Cohen的旗艦對沖基金在2012年回報率排名世界第一。根據彭博市場的統計,其在頭10個月盈利7.895億美元。但他的競爭者們就沒這麼幸運了。對沖基金應該做的事情——產生「阿爾法」,一個用來形容風險調整後回報超過大市收益的指標,已越來越不在它們的掌控之中了。

根據高盛今年五月的報告,對沖基金今年的表現落後標準普爾500指數約10%,儘管大多數基金經理們依舊向投資者收取昂貴的費用。截止今年六月,對沖基金在2013年僅錄得1.4%的漲幅,其表現在過去七年中已經連續五年落後於MSCI全球指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80年來首次允許對沖基金對公眾發表廣告,於是在推特上就出現了類似「創造阿爾法,其實幾乎從來沒有」(「Creating alpha since, well, mostly never」,來自Barry Ritholtz)和「把用老鼠倉進行搶先交易交給我們吧!」(「Leave The Frontrunning To Us!」 來自IvanTheK)這樣惡搞的廣告台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23

對沖基金神話難續(中)——過剩的富翁遊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77

接上文《對沖基金神話難續(上)——走下神壇的王者們

對沖基金依靠更聰明的基金經理與更高端的電腦來實現奇蹟:尋找市場失效帶來的機遇,並且預測未來。從現實角度來看,對沖基金經理們擁有更多的資源、更高的學歷和更快速的電腦計算能力,他們比任何其他機構都更努力,甚至不惜以引發戰爭為代價。然而,對沖基金的交易員們依舊面對著瞬息萬變且信息量巨大的市場,一張帖子、一句流言、一個盈利預測或者來自中國的最新產品訂單都會被有效的市場包含在內,並且反映在股價上。這意味著想要真正得到交易員口中的「優勢」,通過合法的渠道,是幾乎不可能的。鑑於華爾街的財富激勵機制日益壯大,人們也日益被迫不擇手段的謀取競爭優勢。

很少有人會同情對沖基金行業現在的處境,因為這一行業不合比例地催生了太多的億萬富翁。他們中的很多人,比如Cohen,則因喜歡顯擺財富而臭名昭著。對沖基金的沒落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那些從對沖基金黃金年代中獲利最多的金融王者們有進行大手筆政治投資和讓銀行屈服於自己意願之下的能力。在美國,對沖基金管理著相當數目的退休金以及大學捐贈基金。對於那些追逐其高回報的投資者來說,對沖基金的沒落帶去了沉重的損失。但與此同時,對沖基金行業也因此進入了一個改良週期。如果想要生存下來,它們必須精簡規模,並且一改奢華的作風。

在剛出現時,對沖基金是非常小型、幾乎非主流的服務。它們為富裕人士提供不一樣的投資途徑,其表現和大市不盡相同。作家Sebastian Mallaby在關於對沖基金的暢銷書《More Money than God》中寫道:

「任何傻瓜都可以通過承擔風險來獲取大額回報,你只需要用槓桿來購買標準普爾指數,這無須什麼聰明技巧。真正聰明的是設法獲取調整風險後的回報。」

這就是曾經擔任財經記者的澳大利亞人Alfred Winslow Jones 1949年成立自己的私人合夥投資企業時所想的是。試圖「對沖」市場可能出現反轉的風險,Jones從其他人手中借來股票,賣出這些股票,希望在市場下跌的時候以此補償自己多頭倉位的損失。

這麼做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賣空者會在股價不斷上升的時候遭遇損失,所以監管者認為只有最有能力的投資者才可以進行賣空。對沖基金可以用任何手段來盈利,並且收取任意比例的手續費。只要它們的募資對象是有錢人,因為理論上有錢人可以承擔任何程度的虧損。投資對沖基金是一次單邊下注。

曾幾何時,與劇烈波動的市場不同,對沖基金可以提供穩定適中的回報。一份耶魯管理學院教授Roger Ibbston在2011年發佈的研究顯示,在1995年到2012年期間,對8400支對沖基金的回報的統計共錄得平均2.5%的正阿爾法。

Ibboston表示:

「從歷史上來看,對沖基金的表現不錯。我認為現在的產能過剩造成了其差勁的表現。我對阿爾法是否已經完全消失持懷疑態度,但在未來,阿爾法將比過去更難獲得。」

一次又一次的市場繁榮造就了百萬富翁無數,有錢人瘋狂地在市場中尋找讓自己變得更富有的秘訣,而對沖基金的數量也因此增加。21世紀的首個十年裡,全世界最富有的0.1%人群以指數形式變得更為富有,而對沖基金也因此滿載而歸,這並不是個巧合。現在,全世界約10000支對沖基金管理著超過2.3萬億美元。Cohen和Paulson這樣的對沖基金先驅們,早就意識到在投行冗長的工時和拜占庭式的企業文化下工作是失敗者做的事情,更不要提每年一月時為了花紅爭得面紅耳赤了。對沖基金為金融才俊們成為巨富提供了更快速並且更光鮮的一條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40

對沖基金神話難續(下)—回歸現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242

和其他華爾街機構最不同的是,對沖基金擁有所謂的「可拓展性」。對沖基金經理可以輕易將自己的年終花紅從百萬級別翻倍至千萬級別,他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資金,擴大基金的規模,幾乎不需要做任何額外工作。絕大多數對沖基金收取資產規模百分之二的管理費,用於日常開支及員工薪金。一位管理著3億美元的基金經理一年可以收取6百萬美元,加上盈利部分的20%。如果資產規模增至30億美元,那麼管理費就會達到6千萬美元。如果那樣規模的基金一年回報率為6%,收入1.8億美元,經理就能從中得到3600百萬美元。這種盈利模式聽上去真的非常聰明的運用了哈佛學位。

但是,這個看上去誘人的模式已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一位管理著高達50億美元資金機構的首席投資官將典型的對沖基金生命週期分為四個階段。在早期,基金剛剛成立時,經理們往往都鬥志昂揚,並且虛心地接受自己不懂的東西。這應該是注資對沖基金最好的時機,但也是最難的,因為此時的基金規模很小。一旦基金獲得了階段性成功,那麼作出投資決策的經理們就獲得了足夠的信心,這時的基金還沒有特別出名,投資者們是可以投資進入的。

之後的第三階段就好像是倒下之前的高地。基金變得很「火爆」並且開始拒絕一些投資者。此時的對沖基金就好像飛速撲向火堆的飛蛾,閃閃發光但事實上卻已經走投無路。在第四階段,基金經理的名字可能出現在競購棒球隊的名單上,或者成為了漢普頓億萬豪宅的購買者。在這一階段,基金經理已經變得過度自信,幾乎也很難再像從前那樣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arey商學院的助理教授Jim Kyung-Soo Liew表示:

「基金的規模越大,就越難保持強勁的勢頭。因為可以讓這麼一大筆錢產生回報的機會是非常少的。」

對沖基金的成功也反過來傷害到了自己。基金投資者們原有的優勢,包括可以獲得更好的信息以及相關競爭者較少,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在對沖基金時代的早期,只有不到5000億資金在數千個私人投資池中追逐市場失效帶來的機會。當時,股價變動還是以分數為單位,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尚未採用全面公佈信息法。2000年開始生效的該法案阻礙了公司高管層和交易員之間的信息來往。

在2000年以後,對沖基金開始聘請兼職的專業顧問來為自己提供信息,這些顧問都來自企業內部。政府隨後打擊了這一行為,並在一些案件中以內部交易來定罪。功能強大的電腦交易系統的崛起,讓交易速度成為了對沖基金僅剩的優勢之一。

隨著回報率的降低,最大規模的對沖基金們開始變得像升級版的共同基金。那些投資於對沖基金的富人們也開始考慮自己的開銷是否是值得的。這對於世界經濟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因為2008年在金融危機前,對沖基金為不良的按揭衍生品提供了大量需求。但與此同時,數以百億的退休金已經被投資在了對沖基金之中。其中以Bridgewater的全天候基金為例,今年截止6月末已經下跌了8%,而同期標準普爾則上漲了10.3%。這意味著如果對沖基金業發生了全方位的危機,那麼無數退休人士的金融安全將會受到威脅。

就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很小。創造擁有億萬財富的對沖基金經理的年代或許已經過去了,但對沖基金本身依舊充當著幫助投資者管理風險的角色。對沖基金業最近的萎靡不正或許可以幫助人們看清現實:不論他們購買多少價值上億的畢加索油畫,對沖基金大佬們並不是魔術師。投資者們越早發現這一點越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189

購物天堂香港風光難續 周大福關兩家銅鑼灣金店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4/929951.html

香港零售業在今年1月同比下降14.6%,創下自2003年“非典”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從6月底開始,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8周年,全港各區工商聯按照傳統主辦為期一個月的“全港購物節”,連同全港3000余間商戶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這次購物節打出了“撐經濟、撐民生、撐商戶”的口號,現場參與宣傳的全港各區工商聯會會董陳俊達表示,自去年“占中”活動結束以來,香港零售市場一直未能恢複到原有水平,此次購物節希望能夠成功帶動香港和內地遊客消費,改善香港零售業近月來大幅滑落的局面。

就在活動開始後,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了今年5月香港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5月銷售總額同比下跌0.1%,這一數字已連續第三個月下跌。雖然此次下跌幅度比起前兩個月有所改善,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一路滑落,在今年1月更是同比下降14.6%,創下自2003年“非典”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香港零售業如今正在遭受一場寒冬的考驗。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在日前表示,如果零售業持續低迷,可能會給香港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酷暑當頭,香港鬧市區店鋪過冬

7月流火,對於香港零售商鋪來說,本是打折促銷、生意成交的旺季。在香港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繁華地段,隔三差五就有店鋪拉出“執笠(關門)大平賣”的橫幅,更有幾家店鋪鐵門緊鎖,門上掛出了“租約期滿,結業清貨”的標誌。

近年來,隨著自由行的放開,街道上的平價老店、茶餐廳慢慢消失,大量的金鋪、藥房湧入繁華街道。在號稱藥房最多的油尖旺,平均每600名人口就擁有一間藥房。但是今年以來,關門結業的店鋪卻越來越多。半年里,僅銅鑼灣崇光百貨周圍不到百米的距離里,已經有三間藥房關門,有的甚至是在租約未到期的情況下提前退租。就連知名品牌周大福近日也宣布接連關閉了兩家位於銅鑼灣的金店。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 “結業清貨”的店鋪大多因為生意冷清而無法堅持。旺角的一家藥房老板更是直言,如今的生意比起去年跌了八九成,店鋪內大多藥品都在低於成本售賣,目的是清貨止蝕。“如今賺到的錢連每個月的租金都不夠,不早點清貨,租金到期都變成了垃圾。”

生意冷清的不僅是藥房。過去人頭攢動的金店、化妝品店都遇到了同樣的難題。知名化妝品連鎖零售商“莎莎”的一名店員表示,雖然不至於“門可羅雀”,但是人流量明顯減少。“過去我們開三個收銀櫃,隊伍都能排到門口去,現在基本上一到兩個就足夠了。”

數據顯示,2012年香港銅鑼灣曾以每平方英尺3000美元的租金超越紐約第五大道一舉成為全球租金最高的商業街,而中環和尖沙咀緊跟其後位列第四、第五。但是今年以來,香港商鋪開始大幅度降租。

銅鑼灣街道上一家地產中介公司的職員表示,上個月剛剛成交的位於駱克道的一家約185平方米的店鋪,房租由之前每月88萬港幣減至55萬港幣,跌幅多達40%。

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5月23日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核心零售區2015年上半年店鋪租金下跌約20%至30%。去年中至今,銅鑼灣羅素街鋪位的租金累計下跌43%,尖沙咀廣東道和中環皇後大道中分別下跌33%和10%,以上街道店鋪租金目前基本已回落到2011年至2012年的水平。

放低身段,國際大牌紛紛打折

遭遇寒冬的不僅僅是街頭店鋪,就連商場里的奢侈品巨頭如今也發覺“年關難過”。

不同於內地大多奢侈品店鋪的清靜少人,以往香港的名店往往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店內櫃臺前堵著十幾名顧客高舉手指喊著“這個、那個”,店外街道上排起數十米長龍的場面曾不斷見諸媒體。但今年以來,沖進店里的顧客不再隨意挑選,而是奔著那些直降數千乃至上萬元的款式,而那些還沒降價的包袋則無人問津。

時代廣場連卡佛的一位櫃員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從來不降價的名品店在今年打折促銷了,但她表示,肯定比過去5年來加起來的還要多。她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往年從來不打折,VIP也僅僅是9折。但是今年最低的折扣一路降到了5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營業額變少。打折以後看起來好像生意還不錯,但比起往年來差遠了。”

與奢侈品一樣遭遇此次寒潮的還有珠寶類商品。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寶公司周大福主席鄭家純此前表示,今年港澳地區市場的消費意願已轉趨疲弱,在2015財政年度,港澳地區的銷售額相比上一財政年度下跌32.8%。

跌勢難止,訪港旅客消費放緩成為主要原因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內地訪港旅客增速放緩成為影響香港零售業業績的主要原因。

作為“購物天堂”,香港一直以來都以“購物”作為吸引遊客的賣點。在過去10年里,旅遊業占香港GDP比重約為4.7%,特首梁振英近日公開表示,不能忽視旅遊業對香港經濟所做的貢獻。

而在每年訪港的近6000萬遊客中,內地訪港遊客數量在過去10年中以20%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至2014年已經上升到75%。其中,持“一簽多行”簽證的遊客由2009年的150萬人次增長到約1200萬人次,占據全部內地訪港遊客的一半左右。

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先是“占中”活動造成的混亂,“水客”問題造成的矛盾及今年4月份開始收緊的簽證政策都對赴港內地遊客的數量產生了影響。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數據表示,2015年以來,赴港內地遊客僅增長6%,遠遠比前5年的平均增長值21%要低得多。香港入境接待協會董事長梁耀琳表示,之前香港每日接待大約400至500個內地赴港旅遊團,但是今年春節過後,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100個。旅行社反映的情況顯示,內地遊客對赴港旅遊持謹慎態度。對此,香港旅遊業協會主席胡兆英坦言,香港“已經迎來旅遊業寒冬”。

“水客”的減少也被認為是此次零售“結業潮”的導火索之一。據元朗泰豐中西大藥房的老板稱,之前每日藥房中售出的奶粉數量約為400~500罐,而自從“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如今的奶粉日銷量連百罐都難以維持。

雖然缺乏準確的數據表明“水客”所購買的零售總額,但是“水客”的減少對香港零售業的影響並不是造成香港零售業減緩的主要原因。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1—5月訪港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3.9%,但是過夜旅客卻同比減少3.1%,不僅拉低了酒店收入,與此同時,香港的珠寶首飾、鐘表、奢侈品銷售額跌幅也很明顯。

 

  • 中國經濟周刊
  • 李怡
  • 張燕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85

海螺型材與奇瑞前緣難續 奇瑞新能源或謀求獨立上市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11/1052021.html

今年以來,奇瑞汽車動作不斷,先是將旗下蕪湖奇瑞變速箱有限公司(奇瑞股份)100%股份出售給上市公司萬里揚,後又有上市公司蕪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螺型材”)欲收購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權。雖然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隨著奇瑞新能源“準生證”的落地,對於海螺型材是否會重啟收購事宜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

就此《證券日報》記者向奇瑞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得到的答複是:實際上這個收購自始至終都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最近也向媒體表示“奇瑞新能源謀求上市的工作沒有停止過。”

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已經獲得獨立資質的四家車企中,奇瑞新能源與北汽新能源情況類似,都擁有傳統車企背景。其作為奇瑞子公司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不排除會獨立上市。

未獲資質收購告吹

今年5月23日,海螺型材透露擬向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奇瑞股份等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所持有的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7月13日,海螺型材卻突然宣布終止籌劃該項收購。對此公司稱,鑒於奇瑞新能源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且該資質的取得對奇瑞新能源資產、業務完整性和獨立性有重要影響,因此,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不得不說,這對奇瑞來說是打擊沈重。近年來,奇瑞一直計劃通過出售資產,完成自身的資產梳理,為奇瑞汽車股份上市鋪路。相關信息顯示,2012年,奇瑞總負債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其中流動負債超過200億元,資產負債率常年超過70%。到了2015年,奇瑞總負債額達到512億元,負債率上升至75%,其中有171.5億元的短期借款。有業內人士推測,在2020年前,奇瑞仍然有接近300億元的資金缺口。

而在交易另一方海螺型材看來,收購新能源汽車或許是效益可期的利潤來源。由於受房地產投資下滑以及市場競爭的影響,2015年,海螺型材實現營業收入34.29億元,同比減少12.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813.82萬元,同比下滑31.98%。

有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彼時業績受累的海螺型材或有“抄底”之意,想在奇瑞新能源取得牌照之前介入。然而,也正因為缺少獨立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實際上海螺型材即便在完成收購之後,該公司產品依然需要借助其他擁有生產資質的企業,這將海螺型材的此次收購價值大打折扣。

記者註意到,此前宣布終止收購的公告中,海螺型材稱“公司未來將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承諾自複牌之日起6個月內不再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可以解讀為,公司仍然抱有並購新型產業的願望,同時2017年1月後,海螺型材就可以籌劃新的重大重組事項,為將來與奇瑞“再續前緣”提供了可能性。

奇瑞新能源或單獨上市

如今奇瑞生產資質已經落地,雙方會重啟收購合作嗎?

對此,記者向奇瑞方面進行了問詢,得到的答複是:實際上這個收購自始至終都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

奇瑞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實際上為了保證海螺型材重組奇瑞新能源後,新能源公司需要具有獨立的生產資質才能滿足獨立性的要求,奇瑞新能源開展了獲取獨立生產資質的申報工作,由於申報過程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故導致雙方重組過程中很多重大事項存在著不確定因素,不能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經協商終止本次重組事項。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海螺型材當初之所以放棄收購奇瑞新能源的原因除了生產資質一事之外,或也與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上進行的收購、增發等行為日趨嚴格的管理有關系。但無論如何生產資質的獲得都已使奇瑞新能源估值得到提升。

上述人士稱,從目前的審批通過的結果來看,獲得獨立生產資質的奇瑞新能源,或將在奇瑞2.0體系下與觀致、奇瑞捷豹路虎產生更多技術合作,成為奇瑞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一環。“縱觀國內車企,北汽、上汽、廣汽、吉利、力帆等基本上都已經覆蓋新能源汽車業務,吉利汽車更是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車占比達到90%的目標。接下來奇瑞新能源繼續作為奇瑞子公司存在可能性更大。”

“在目前已經獲得資質的四家車企中,只有北汽新能源與奇瑞新能源同樣擁有傳統車企背景。此前北汽新能源單獨申請資質,一定程度上即是為未來獨立上市做準備。如今奇瑞新能源情況類似,不排除獨立上市的可能性。”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84

未交齊股權資料 亞視難續牌

1 : GS(14)@2016-04-12 17:40:28

【本報訊】亞洲電視亡不了,皆因其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到5月31日才到期。據了解,亞視仍有用衞星廣播在香港以外地區播放節目。通訊局主席何沛謙指亞視有申請續牌,惟至今未交齊股權變動資料,因審視需時,餘下時間已不足審視申請,認為續牌有難度。何沛謙承認早前收到亞視續牌申請,但因其股權轉動問題未交齊資料,而且亞視清盤聆訊仍在處理中,股權轉讓不能繼續進行,加上審批需時,當局審視相關情況後,認為成功續牌機會不大。



欠通訊局770萬牌費


他續指,亞視本周三(13日)進行清盤聆訊,屆時若法庭頒令清盤,臨時清盤人有權將亞視資產收回,亞視不能用衞星廣播轉發節目,否則屬無牌廣播。通訊局辦公室通訊事務總監利敏貞指已去信亞視指局方5月前無足夠時間處理申請,建議亞視考慮6月1日停播非本地電視安排。亞視至今拖欠政府51萬元罰款,其中48萬元已到期,另拖欠通訊局770多萬元牌照費,當局將循民事途徑追討。另外,港視司法覆核免費電視牌照申請被否決,行會早前上訴得直。何沛謙指要正確理解法庭判決,是重申1998年政府所說開放免費電視市場政策中的發牌無上限,與政府循序漸進發牌沒有衝突。他指「法庭冇話畀3個牌、2個牌好啲」,亦沒有說政府的發牌方式好壞,因這些非司法覆核可裁決。他又指通訊局審批電視牌照時會考慮公眾利益,但對何謂公眾利益,當局和行會看法或不同,又指免費電視牌照畢竟有效期達12年,應要有長遠考慮,並指若市場上有更多節目及營辦商,未必出現惡性競爭,或帶來正面影響。■記者張文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12/195674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