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努爾百億重組告吹 二股東停牌期間轉讓套現逾8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6660.html

高達110億元的重組終止,第二大股東卻在停牌期間大幅減持。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希努爾身上。

希努爾4月23日公告稱,由於市場和行業均環境發生變化,交易雙方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等事項上,至今仍未達成一致意見,該公司決定終止與星河互聯之間規模高達110億元的重組。

值得註意的是,希努爾的第二股東華夏人壽在此前一個多月,進行了大筆減持,將所持的合計5500萬股,以高於二級市場價格約8%的價格轉讓,共計套現8.4億元。此時,正是希努爾停牌期間。

110億重組告吹

希努爾4月22日晚間公告稱,因市場環境變化,交易雙方就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等事項未達成一致意見,為切實保護全體股東利益,公司決定終止與星河互聯重組事宜。

2015年9月8日,希努爾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並在當年12月27日披露重組預案,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霍爾果斯市微創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喀什星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持有的星河互聯100%股權,交易對價高達110億元。

星河互聯是一家互聯網創業投資、運營企業,已經創建的互聯網企業達到100家。在此之前,希努爾此次價值百億元的重組引起了監管關註。今年1月7日、1月15日,深交所兩次向希努爾發出問詢函,對重組提出27個問題,要求希努爾補充披露星河互聯已經創建的100家互聯網企業,其中包括詳細披露所有參與創建或孵化項目的業務簡介、投資時間、金額、持股比例、退出計劃和目前的評估價值等。

2013年以來,以互聯網為載體的雲計算、大健康、在線娛樂、 消費成為國內股權投資追逐的熱點,大量資金湧入這一領域。但從2015年開始,依靠“燒錢”模式的020模式互聯網公司大量倒閉。

星河互聯創建、投資的互聯網公司,幾乎全部集中在互聯網領域。希努爾4月14日回複深交所問詢函中披露的,星河互聯創建、投資的近60家互聯網企業中,全部集中在O2O電商、數字娛樂、雲計算、健康、餐飲等互聯網領域。

從退出數量來看,星河互聯的情況也不太樂觀。根據此前披露,在星河互聯眾多創建、投資的企業中,已經退出的項目共有兩個,整體投資金額分別為8118萬元、1739萬元,通過股轉轉讓、資產重組等方式退出後,實現投資收益9.28億元、2.97億元,而2013年、2014年、2015年1-10月收入分別為0元、97.09萬元、0元,其中2014年收入主要為咨詢服務收入。

希努爾在4月22日的公告中亦稱,在重組推進過程中,市場和行業均環境發生變化,雙方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等事項上,至今仍未達成一致意見。經審慎研究認為,繼續推進重組,將面臨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決定終止此次重組。

實際上,相較於投資領域,星河互聯的業務模式、性質可能更為關鍵。按照證監會規定,創投等特定行業禁止借殼上市,新三板掛牌也在去年底被叫停。對於星河互聯這種自稱為“聯合創業平臺”的模式,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希努爾說明,星河互聯是否是創投企業。如是,則需說明此次重組是否符合證監會關於創投機構上市、融資的相關規定,本次方案能否繼續推進。

在回複深交所時,希努爾解釋稱,星河互聯是通過快速發發現、識別互聯網領域早期的創意和模式,以創始人身份,確保每個可商業化項目創建獨立業務主體,並為其匹配創業執行團隊。星河互聯向創業執行團隊讓渡股權進行授權,團隊則掌控和執行創業企業具體業務經營,並最終通過企業股權增值和變現獲得回報,其模式並不同於傳統的VC/PE。

“從模式和運作方式上來看,確實和傳統的VC/PE不同,但很大一部分還是創投的性質,不同的是投資和運作模式。”深圳一名PE人士說,星河互聯的模式可以成為類創投機構,在已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想借殼上市是行不通的道路。

二股東停牌期間大筆減持

不僅互聯網環境、借殼上市規定在重組推進期間發生重大變化,在希努爾停牌期間,還出現了主要股東在半年內,多次大筆拋售所持股份的情況。

希努爾3月17日公告,今年3月14日,其第二大股東華夏人壽,與重慶信三威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希努爾無限售流通股2290萬股、3210萬股轉讓給重慶信三威,轉讓價為16.448元/股,轉讓價款合計9.04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在減持前,華夏人壽持有希努爾6000萬股,持股比例為18.75%,僅次於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新郎希努爾的7768萬股的持股數量。減持後,華夏人壽持股數量僅剩500萬股,持股比例為1.5625%。按照8.4億元的受讓價計算,華夏人壽獲利達6400萬元,加上尚未減持的500萬股,華夏人壽獲利約達1.4億元。

實際上,在此之前,希努爾第一大股東已經進行了減持。華夏人壽所持股份,正是來源於新郎希努爾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新郎國際。去年股災期間的2015年7月27日,新郎希努爾集團、新郎國際與華夏人壽簽署協議,分別將所持無限售流通股1000萬股、5000萬股轉讓給後者。

與此同時,新郎希努爾集團還將1500萬股,轉讓給自然人陳濤,轉讓價2.1億元。加上華夏人壽部分,新郎希努爾集團、新郎國際合計套現達10.5億元。轉讓完成後,新郎希努爾集團、新郎國際的持股比例,從此前的32.09%、 25.29%,下降到24.28%、 9.66%。

華夏人壽、陳濤當時承諾,受讓股份完成過戶之日起六個月內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希努爾股份。其減持時間,距離鎖定期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當時希努爾的重組仍在推進之中。

從2014年開始,希努爾已經連虧兩年。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該公司凈利潤虧損465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5053萬元。2015年雖然盈利2258萬元,但扣非後仍然虧損5869萬元,虧算面比上年還有所擴大。

奇怪的是,接盤者重慶信三威的受讓價,已經高出希努爾停牌前股價不少。希努爾停牌前的股價為15.14元,上述16.44元/股的轉讓價,比停牌前的股價要高出超過8%,已經出現虧損。如果希努爾複牌後股價下跌,重慶信三威將會蒙受不小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64

男裝大打價格戰 為省錢希努爾辦公室從北京遷至諸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8900.html

男裝上市公司里,雅戈爾(600177.SH)是老大,男裝行業好不好,雅戈爾是風向標。

最新披露的一季報顯示,男裝業激烈的價格戰,已經波及到雅戈爾。2016年第一季度,雅戈爾品牌服裝主業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凈利潤2.1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降低12.03%、28.12%。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5年1-12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3%,自2013年告別兩位數增速後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男裝同比下降1.2%;各類服裝零售量累計增長6.4%,增速相比上年加快了6.7個百分點。量增額降,品牌企業“以價換量”的價格戰特征顯著。

中國男裝品牌量增額降,企業“以價換量”的價格戰特征顯著(資料圖)

銷售量下滑,是價格戰的導火索;為了保量,各家或主動或被動降價,造成的結果是各家男裝公司利潤下滑。

已經發布一季報的六家男裝上市公司,其中雅戈爾、七匹狼(002029.SZ)、九牧王(601566.SH)、報喜鳥(002154.SZ)四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或者零增長,僅有大楊創世(600233.SH)和希努爾(002485.SZ)的凈利潤有所增長。

值得註意的是,希努爾的凈利潤雖然實現了10%的兩位數增長,總額僅有500萬元左右,這個數字實在是不大。而且得到這個結果,希努爾也頗做出了一點外人看來“砸鍋賣鐵”的味道。

希努爾此前花費了上億的資金購置了一批商鋪,今年一季度,希努爾已對外出租18家已購置的商鋪,獲得收入240.65萬元。為了省錢,希努爾的設計研發中心由北京市豐臺區科技園20號總部國際二期七號樓一棟搬遷到山東省諸城市東環路58號,騰出“帝都”的辦公樓,擬對外出售/出租。如果沒有上述動作,希努爾不多的利潤也許還要打個不小的折扣。

男裝業經營形勢嚴峻,一個明顯的表現是門店數量的減少。今年一季度,雅戈爾凈關閉門店35家,九牧王凈關店26家。大楊創世的門店本來就不多,截至今年3月底,門店總數44家,一季度凈關店5家,主要是因為商場撤銷或經營管理不善產生虧損而關閉。

雅戈爾仍然是中國男裝風向標

百貨商場的渠道本來是各男裝品牌的重要渠道,在電商的沖擊下,百貨商場人流銳減,男裝不可避免被沖擊。

很多行業都有周期,從男裝整體的情況來看,衰退看上去已經不可避免。

衰退期,發展壯大的宏圖偉誌已經不是第一位的任務,穩住陣腳,在價格戰中活下來,成了天字第一號大事。

上述六家男裝上市公司的最新財報顯示,幾乎所有的老板們都在做一件事情:節衣縮食控制支出,能省的錢,一個子都不會放過。

雅戈爾在管理費用的支出上省了約2000萬元;七匹狼省了近300萬的管理費;九牧王省了約100萬的管理費用;報喜鳥管理費用省200萬,銷售費用省500萬;希努爾銷售費用省了約2300萬元,在上述男裝上市公司中,省錢最多,也可以說“最摳門”,世道艱難,老板們節衣縮食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大楊創世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保持了持平或增長的態勢。

景氣的時候,不少公司都希望擴充業務範圍,豐富產品線,在子品牌之外,發展出多個副品牌,以圈進更多的消費者。遇到衰退期的時候,男裝上市公司就像園林工人做植物保護,應對措施之一是剪去枝蔓,讓主力固本培元,挺過困難時期。報喜鳥披露,由於終端零售持續低迷;主品牌報喜鳥收入下降,HAZZYS品牌增速放緩,其他子品牌聖捷羅、法蘭詩頓由於不符合品牌發展趨勢而繼續實行收縮戰略。

也有逆向出擊的。雅戈爾除了主品牌YOUNGOR,2009年以來,新設年輕化子品牌GY、量體定制品牌MAYOR,代理美國都市休閑風格的Hart Schaffner Marx,原創以綠色漢麻為原料的HANP品牌,2015年進一步推出YOUNGOR WOMAN和YOUNGOR KIDS,探索進入女裝和童裝市場。

雅戈爾副董事長李如剛此前表示,服裝這個行業,中國市場需求很大,是基本日用品,目前價格戰的環境下,企業最需要做的還是把品質保證好,價格合理適當,情況再差心里還是有數的。(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78

努爾·白克力調研黑龍江:多次強調新能源、清潔能源前景廣闊

振興東北的油門越踩越深了。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到黑龍江調研時稱,黑龍江省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推動能源轉型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財經註意到,在黑龍江調研期間,努爾·白克力先後到大慶油田、中國一重集團、中車齊車集團、哈爾濱電氣集團、中船重工第703研究所等能源工作一線,實地了解能源生產、技術裝備研發等方面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對以上公司官網進行梳理時發現,努爾·白克力在這些公司進行調研過程中一再表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未來前景廣闊。

比如,在哈電集團調研期間,他就表示,面臨當前能源結構調整的新形勢,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的核心還是清潔燃燒的問題,煤炭的清潔利用是實現能源轉型的有效路徑之一。他希望哈電集團能夠利用好自身的相關該試驗平臺,以推進中國清潔高效燃煤技術的發展。

而在中車齊車集團調研時,他認為,該公司在綠色發展、新能源裝備的開發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而且效果非常好,如果能夠繼續做下去,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

據努爾·白克力此前解釋,近年來,中國能源供給質量實現重大變革。截至2017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6.56億千瓦,新增裝機規模占全球增量的40%左右;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清潔能源消納難題得到明顯緩解,預計2017年全國水能利用率達95%,棄風率和棄光率同比分別下降6.7和3.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展領跑全球。

而在煤炭去產能、化解煤電產能等方面,2017年預計將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超過5000萬千瓦;新增煤電裝機規模比2016年減少400萬千瓦;煤電建設投資同比下降25%。到“十三五”末,全國要完成取消和推遲煤電建設項目約1.5億千瓦,淘汰煤電落後產能2000萬千瓦,煤電裝機占比降至約55%。

清潔能源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以核電為例,努爾·白克力此前向新華社表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是重要方向。然而,中國核電總量仍處於低位。目前,中國在運核電裝機總量僅占中國電力總裝機量2%左右,遠遠低於許多發達國家。

他還說,到2020年,中國在運在建核電裝機總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但這在中國能源總規模中占比仍然太小。核電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而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核電等清潔能源?掌握技術、降低建設成本是首要條件。而值得註意的是,在中國一重參觀該公司軍工事業部軍工廠、重型裝備事業部軋電制造廠和核電制造廠、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時,他表示,中國一重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實現了進口替代,減少了相關企業建設成本。

東北三省具有發展清潔能源的客觀條件。比如,第一財經記者從《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省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下稱“《通知》”)註意到,黑龍江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其中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約為2.3億千瓦,是國家規劃的重要風電基地。

而光能發面,黑龍江全省太陽能資源總儲量約為2.3×106億千瓦時,相當於750億噸標準煤。農林等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年產稭稈、林業剩余物等生物質資源近億噸。地熱資源也較為豐富,初步估算水熱型中低溫地熱資源可開采熱能折合標煤達106億噸。

根據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相關規劃要求,結合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需要及黑龍江新能源發展現狀、潛力,到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清潔能源發電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4億元,年均增長15%。

值得關註的是,最近幾年調整供給側結構以來,東北三省清潔能源比重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東北新能源發電量377.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24%,占各類電源總發電量的15.32%,提高了2.24個百分點。

其中,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2.37%,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143.57%。此外,東北全網新能源棄電量大幅下降,棄電量18.7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62.22%,其中棄風電量同比減少62.48%,棄光電量同比減少50.62%;東北全網新能源棄電同比減少近10個百分點。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