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收息雙虎的看法略轉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6.html

維他奶(345)和大快活(52)剛公佈半年業績,不計特殊盈利因素,兩者的經常性盈利表現可以(大約升10-13%),唯一意外的是大快活大增中期息至HK$0.28.

截至2011年3月下半年兩者應受成本上漲所困,即使如預計能加價將成本轉嫁,未來12個月的盈利亦難有驚喜.維他奶剛公佈的3年HK$900M投資國內大計可能為未來增長打下基礎,但筆者會問是否過於進取.

假 設維他奶分每年投資HK$300M,亦與一年的經營現金流(~HK$355M/每股HK$0.348)相若,亦即暗示來年派息能力大減.過往維他奶的 CapEx大約為HK$100M(能保證HK$0.25的股息),雖然維他奶的淨現金為HK$230M似,但乎一向保守的管理層亦有點過度進取.

大快活另一個問題是佔業務10%的國內收入幾乎無增長,有點令人失望,更難以對10月至明年3月寄以厚望.

因此筆者對收息雙虎的看法轉為中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9

政府帶頭救命 面板雙虎不倒內幕

2011-11-21  TCW




面板雙虎友達光電和奇美電子公布 前三季財報,幾乎虧掉一半資本額創下歷史紀錄;一向樂觀的友達光電顯示器事業本部總經理彭双浪,在法說會上坦承「第四季可 能旺季不旺。」外資分析師再度調降雙虎目標價;幾乎該有的壞消息都沒有少,但是,兩支股票一路來的破底走勢卻暫時劃下休止符。

十一月八日即傳出雙虎要合併的傳言,這讓面板股價續漲。行政院長吳敦義還不迴避的以一句「適度接觸」回應,更引發人聯想是否真的在撮合合併。

統計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日,台股指數下挫三.三%,友達和奇美電卻逆勢各上漲六.九%和一三%;累計從友達公布第三季財報到十一月八日傳出合併的風聲,僅有 三天外資賣超,其餘交易日都是買超,甚至還有兩天買超三萬五千張以上的紀錄。

友達的單日成交量甚至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量,顯示交易活絡必有蹊蹺。到底是市場見雙虎股價淨值比跌落新低,逢低承接?還是政府真的在密謀合併?

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接受媒體詢問時僅以「當事人不好評論」回應,奇美電子發言人陳彥松則表示沒聽過內部討論此事。

政府算盤護選情,保五萬就業人口

據了解,政府確實有接觸兩家公司,是否為洽談合併,內部人士都呈現保留,不願多談,面板業合併的利益牽扯,涉及銀行、政府和面板業者三方,這次傳言不約而 同都指向金融圈,銀行和政府可能是積極促成合併的推手。

「看到DRAM當時(指二○○八年)這麼爛,合併也沒成功,面板很難吧!何況合併後誰要當頭,很難喬,」一位面板外資分析師評論。

站在政府立場,失去上次整併救DRAM業的好機會,無論合併或整合,都不失為拯救面板業最好的方法。因為,面板業撐不住,不只影響面板供應鏈,從筆電代 工、電視組裝到銀行業都會受到牽連。

首先,面板產業鏈上下游加起來至少五萬多的就業人口,一旦面板業撐不下去,花了十多年打造的採購零組件廠,勢必加速外移到大陸爭取訂單。

再來,台灣代工全球九成以上的筆記型電腦,二成五的液晶電視組裝,至少五成以上的監視器(monitor)組裝,以上三個產品線,面板就占了兩成以上的成 本,占液晶電視組裝成本更高達六成,一旦兩大面板業者撐不住,下游毛利率保三、保四的科技代工業,必須轉向中、韓兩國採購,成本也隨之升高。

所以,這次的危急已經不是產業的事,而是國家的事。尤其再兩個月就是總統大選,無薪假族群是否影響選情已經成為高層關心的動向,面板業更是大到不能不救的 行業,因此合併傳言釋出,還不少人埋單,就是看準它的江湖地位。

銀行算盤面板倒,將有四千億呆帳

更何況,如果面板業無法順利脫困,積欠銀行的債務,都將成為呆帳。惠譽信評今年十月統計,銀行總計借給友達和奇美電共新台幣四千三百七十一億多元,是二 ○○八年底借給DRAM業約二千三百億的一.八倍。

奇美電正和銀行協商中的六百億聯貸案,據傳公股銀行只打算借四百億,打六六折。說穿了,說明政府也在設立一條防火線,防止茂德倒債的事件再次發生,又得全 民埋單。一位投信台股基金經理人說「政府也怕銀行投入太深,變成台灣版歐債危機。」

從友達和奇美電的角度來看,未必得聽政府安排,合併有三項挑戰要過。

合併挑戰現金夠,寧硬撐也不合併

挑戰一:兩虎現金流依舊撐得過。兩虎手上過冬的存糧並未到彈盡援絕地步,談合併至少今年看來不可能。

站在友達立場,目前帳上現金約八百三十多億元,一年到期的債務也僅有四百一十億元,可謂已經是存夠過冬糧食。奇美電公布財報帳上現金有六百一十八億元,一 年到期的債務則有六百九十億,若貸到錢,就沒有立即倒債危機。

一位南部面板業的人分析,「機車一點來說,如果銀行真的不相挺奇美電,它的借款可是比茂德多,到時銀行呆帳率一升,政府很難收拾。」奇美電雖然走在鋼索 上,但是銀行也同樣在鋼索上,奇美電一搖晃,銀行也很難不墜地。

為了保留現金,奇美電內部已下達和供應鏈重談條件,付款日期保留可延長的彈性,來共度難關。

挑戰二:股權結構複雜難整合。事實上,在○九年,奇美電決定和群創合併之前,李焜耀和許文龍不是沒接觸過,李焜耀也積極奔走談合作,無奈因名稱談不妥而破 局。

現在局勢更複雜,元大投顧科技分析師張家麒指出,友達背後還有廣達,奇美電則有郭台銘和許家,合併後誰來領軍,彼此股權如何分配,都是問題,難在短期解 決。

何況友達的董監事和經理人對公司持股比例不若奇美電高,目前兩強股價相當,一旦合併,友達經理人股權勢必處於弱勢,可能失去主導權,「就KY(李焜耀)的 個性判斷,他一定要友達領導,」一位和友達高層共事過的面板業資深人士認為。

挑戰三:合併後產能最大,卻不一定賺錢。友達老臣坦承,一旦景氣再壞下去,兩家公司資金活水沒了,最後還是得跟政府低頭。更大的問題在,一旦合併後是否真 能擺脫大賺大賠的命運?

一位奇美電高層則認為合併有其利基,屆時台灣面板廠全球市占超過三成,全球最大,可挾著產能優勢降低成本,減緩殺價的殺傷力;加上二○一二年後,兩大面板 廠每年攤提的金額會下降,成本一定比正要攤提八代廠的大陸面板業更有優勢。

分析師看法技術低,產能第一照樣虧

對此,分析師,紛紛打上問號。

奧維諮詢公司副總經理李秋緯指出,雙虎合併後,產能雖然是全球第一,但不保證賺錢,因為現在的問題是產能過剩,台灣面板廠都寄望吃下中國市場,但是他估 算,光一家三星電子,就可以滿足中國前六大彩電品牌的面板採購量,中國的需求量也不足以滿足台灣面板廠的產能。

雖然研究機構公布明年面板出貨量將成長一九%,張家麒都認為,只不過是少虧一些罷了。

他認為,除非是合併後,兩家面板廠各自出售廠房,降低原有產能,才能讓供給需求回復平衡,讓面板成為賺錢的事業。

巴克萊資本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葉婉屏也指出,問題是合併後可否整合研發資源做技術提升才是關鍵。

她認為,合併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當景氣如目前一樣需求下滑,沒有高顯示技術製造差異化面板,還是得以貼近成本價求售面板,到最後還是可能大虧。

三星電子因為量產毛利較高的AMOLED技術面板,讓第二季的虧損金額,縮減到今年以來最小。康和證券面板研究員郭明錤證實「同尺寸手機,IPS面板的單 價硬是比一般面板多一倍。」

郭明錤認為,台韓技術差上一大截,這可從台灣拿到蘋果IPS面板的訂單,僅有韓國的一半看出;就算合併後,還得看管理者願不願意在虧損時背負股東壓力,大 力投入研發資金。

從市場擔憂的部分來看, 這次面板雙虎合併的傳聞,大家關心的反而不是何時合併,而是合併後真的能打贏韓國?

翻開台灣的面板投資史,幾乎所有檯面上一線科技大老剛開始都興匆匆一頭栽進去。許文龍在《零與無限大》書中稱讚面板業是他這一生看過最有遠景的行業;李焜 耀更是藉由面板躋身全球前三大;郭台銘晚進來一步,還是併了奇美電;其他包括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成立廣輝,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投資統寶光電,都投身過面板,卻 也都讓這些大老們坐困愁城。

這些大老不是苦撐,就是選擇退出,或是換股合併當個純股東。

兩兆雙星其中的一顆星DRAM已經黯淡無光,如果另外一顆星面板業也失去光芒,台灣在上個世紀所塑造的願景將成為「流星」,無法高高掛在天上。對於面板業 來說,此次合併傳言也是一個檢視的機會,是否要趕在還有現金和人才提升技術之時著手合併大計,否則等到手上籌碼用罄,被迫選擇合併,屆時,這個原本被視為 百年難得一見的好產業,會不會變成「魔鬼的禮物」,就很難說了。

【延伸閱讀】兩隻病虎,合併就能少虧點?

友達光電資本額:882億帳上現金: 834億一年到期債務:410億今年前3季累計盈虧:-405億

奇美電子資本額:731億帳上現金:618億一年到期債務:690億今年前3季累計盈虧:-444億

註:帳上現金和1年到期債務,皆為今年前3季合併財報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4

蘋果、三星客廳大戰救了面板雙虎?

2013-01-14  TCW
 
 

 

春燕即將回到在金融海嘯後,最悶的面板產業。全球大廠狂推超大螢幕產品

郭董六十吋電視打頭陣三星更大手筆把尺寸放大ㄧ倍

喚醒這個產業變化的,就是美國時間一月八日,在拉斯維加斯展開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在這個一年一度,揭示科技新品趨勢的會場上,連續參加了十五年的微軟,首度缺席,象徵引領科技發展的電腦產業正式退位,把舞台讓給了兩個新主角:智慧型電視與智慧型手機。

當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以超低價的六十吋Full HD電視震撼市場時,他的死對頭三星(Samsung)在CES推出一百一十吋UHD(超高分辨率面板)電視,螢幕尺寸比六十吋不僅大上近一倍,解析度更是鴻海電視的四倍。

當蘋果推出最新的四吋螢幕iPhone5手機搶奪市占時,比蘋果手機螢幕還要大五○%的六.一吋Full HD華為智慧型手機,也在CES展上現身,而且解析度也比蘋果自豪的Retina顯示器高二.八倍。

超大電視與超大手機,成了今年科技新產品的主流,「大」與「美」,正是二○一三年CES展場上,引領面板業復甦最重要關鍵字。

面板雙虎終於不再傷心

股價搶先反映群創漲四○%,友達也漲一一%

資本市場早搶先反映,由面板雙虎領頭,群創光電股價近兩個月來已經悄悄上漲四○%,一開年就收復淨值前進,原本弱勢的友達也漲一一%,讓投資人「兩兆傷心」的產業,突然有了生機。

面板雙虎,開年來也不斷的傳出好消息,在鴻海結合夏普(Sharp)推出六十吋電視,炒起大尺寸電視市場,想競逐電視品牌,群創靠著五十吋以上的大電視面板,避開中國競爭者的殺價,友達則力圖搭上蘋果最紅的產品iPad mini。

就連沒參與CES的蘋果公司也想攻進你家客廳,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二○一二年底接受美國國家廣播電視網(NBC)訪談時,正式對蘋果推出電視產品表態,他更形容現在的電視「像是二十到三十年前產物。」

蘋果的最新力作iTV在各方猜測下,最快將可能在二○一三年底推出從五十吋起跳的智慧電視產品,勢必將讓智慧型電視成為延燒一整年的話題。

換機帶動需求尺寸放大,有利面板去化產能

段行建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也信心滿滿的指出,「歷經三年產業低潮,今年會比去年好。」(見第六十六頁文)他解釋,二○一二年,群創在TV上花很多心力,因為TV面積比較大,工廠就滿載。

二○一三年液晶電視整機出貨量年成長約六%,與過去兩年差不多,但是液晶電視面積變大,變相帶動出貨量成長。根據拓墣產研預估,二○一三年電視面板出貨面積提升了二二%,是三年來最大成長幅度。

走進CES展眼前所見都是大電視的天下,品牌廠三星、樂金(LG)、索尼(Sony),推出的電視從八十吋到一百一十吋,正預告電視尺寸將放大,對面板廠來說是去化產能大利多。

郭台銘用夏普十代廠面板,推出六十吋大電視,低於新台幣四萬元,一舉把價格砍了一半,引起大尺寸電視換機話題,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認為,實質上,夏普的產能有限,可供應量占全球面板不到一%,但是在心理上刺激消費者走進賣場。

其他品牌眼見商機來臨,要攻大電視,除了韓國外就得轉向兩虎採購。

以群創推出的五十八吋電視面板來說,賣給品牌廠組成電視,通路售價壓在四萬以下,僅比郭董推的電視少兩吋,還不用與電信商綁約,帶動五十吋以上電視熱賣,占電視面板出貨比重由○.七%提升到一.六%。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說,「這是加值不加價,」面板廠掌握了消費者貪便宜的微妙心理。

楊勝帆也認為,CES裡的品牌都急著推出智慧電視,也讓電視尺寸非得往上走不可。他指出,無論是三星智慧電視或蘋果想推出的iTV,要在上面使用App,操作子母畫面,最好是五十吋以上。

量成長,開始帶動面板獲利。表面上,面板廠是降價求售,實際的算盤是快速去化產能,提高毛利率。

尺寸提升,有兩點好處,一來有助於消化面板的產能,二來,就算單價走跌,但是量大,有助面板廠毛利提升。

例如,一片五.五代面板原本僅切割兩片五十五吋,透過製造改善,現在可以切出兩片五十八吋,成本並沒有增加,但是多了三吋,面板的售價會比較高。

這也是雙虎單季越虧越少原因。巴克萊資本證券分析師葉婉屏認為,兩虎有望在二○一三年單季轉虧為盈,獲利改善,也讓資本市場重新青睞面板供應鏈。電視不只大還有類3D效果

Hold住獲利法寶友達、群創搶先韓國推更高階產品

除了「大」,面板也朝「美」做差異化。謝勤益認為,「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最實在,」過去面板廠玩很多花樣,如3D、窄邊框,但是現在他們知道得做讓消費者感受到價值的功能——解析度。

今年走進賣場買電視,一定會看到「4K2K」,這是超高清電視的顯示技術,它的畫質比高解析度電視(Full HD)好上四倍。液晶電視的畫面由一個個小格子組成,當你臉貼近4K2K電視瞧,也很難看到畫面上的格子點。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中心經理柏德葳說,畫質好到會有類3D的立體效果。

友達和群創,搶先韓國一步,推出超高清解析度電視面板,PK三星的OLED。

此面板的售價約是同尺寸面板的一.三倍,利潤多了二○%,是面板廠「hold」住獲利的方法。DisplaySearch預估,二○一三年僅有五%的電視面板會用4K2K技術,到了二○一五年,五十吋以上電視有4K2K畫質的電視面板將占一半。

「今年是電視面板的缺貨年。」謝勤益認為,金融海嘯後,「除了中國外,大家沒力氣蓋廠」,現在反倒成為利多。

好光景至少一年中國產能趕上後,將再次打亂供需

根據巴克萊資本證券報告顯示,電視面板出貨量年成長約五%,但是供給量僅成長三%。以面板稼動率計算,二○一三年第三季將出現需求大於供給,高達一五%的缺口,這是從二○○四年以後最緊的一次,直到二○一四年第二季中國有三條八.五代線量產,才會有供過於求的疑慮,算算面板廠至少還有一年的好光景。

權力逐漸轉到賣方身上,從淡季價格變化來觀察最直接。

以市場最競爭的三十二吋電視面板而言,在二○一二年第二季價格還上漲一八%,由一百一十美元上漲到一百三十美元,這是金融海嘯之後少見的狀況。即便在二○一三年第一季傳統淡季,該尺寸跌價幅度僅一到兩美元,是過去幅度的一半。

歷經了最長的一波產業景氣低谷,面板廠終於盼到春燕。

只是面板春燕會不會維持一整年?最大的變數將會落在二○一四年春天,屆時將是中國新面板產能開出的時刻,也是面板產業供需面臨被打亂的時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72

大陸電視霸主 正從面板雙虎跑票

2013-08-26  TWM  
 

 

八月九日,中國電視第一大品牌──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連拜會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以及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一方面為了十一月深圳育山科技協會的成立,更為了業務洽談採購。

過去四年裡,TCL全球電視排名從第十名衝高到第三名。看好TCL成長,李東生自去年五月,投入約新台幣五億四千萬元,十八度買入自家股票。

李東生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今年對台灣面板、晶片採購金額,將比去年增加一○%至一五%,總計約新台幣四百一十四億元。

轉投資撐腰面板內購比重增,重挫台廠

然而,這個看似攀升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台灣群創、友達面板雙虎的危機。研調機構WitsView研究部協理劉陳宏分析,電視面板貢獻雙虎營收約四五%,其中中國六大電視品牌占三成以上,TCL、創維、海信是前三大買家,訂單量在伯仲間。

但TCL現在卻也是台灣競爭對手,轉投資的面板廠華星光電去年量產,直接威脅群創、友達的大陸訂單。劉陳宏認為,中國電視面板內購比重攀升,對雙虎的危機從今年七月顯現、明年嚴重衝擊。

李東生的訪談呼應了這個觀點。今年TCL電視出貨量至少增加一五%,但對台灣採購量仍僅維持約五百萬片。以下為訪談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TCL今年對台灣採購金額增加,內容主要為何?

李東生答(以下簡稱答):今年在台灣採購的芯片(即晶片,下同)成長量比較高,面板數量一年大概有五百多萬片,維持歷年水準。群創、友達兩家都有,另外也和中華映管買一些小的屏(即面板),因為我們也做手機嘛!

我們今年電視出貨量預估一千八百萬台,實際能超一點;外購接近一千萬片,台灣會超過五百萬片、剩下四百萬片主要是韓國三星。(TCL控股八五%的)轉投資華星光電大概滿足我們一半需求,九百到一千萬,華星光電也有一半是賣到其他客戶那邊。

問:華星光電第一期投資額高達人民幣二百四十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為何要投資重資本的面板廠?

答:從我們做為全球第三大電視機廠商來講,如果沒有自己的面板供應,實際上是比較脆弱的。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十年,韓國的兩個品牌(指三星、LG)是取得了全球第一、第二位置,當然原因是綜合性的,但是他們擁有更好的上端控制能力,是重要的一個原因。

現在來看,證明是正確的,華星去年投產,第一年就有營利(約新台幣十五億元),今年上半年也有將近人民幣九億元(約新台幣四十四億元,高於友達)的淨利潤,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好。

併台廠沒譜入台限制多,不會有行動

問:一直傳言TCL有意購併台灣面板廠,有實際動作嗎?

答:現在還沒有,我做過研究,台灣目前在產業政策上,對陸資入台的限制比較多。液晶面板資本額非常大,如果我們投資這麼大的項目,又不能合法取得控制權,這樣的投資很難做,因為風險就太大了。

問:華星光電是全球三十二吋面板最大供應商,但獲利許多來自政府補貼?

答:這個不諱言呢,國內的政策對華星、或是京東方的營利有很大幫助,但如果把政府的補貼拿開,我們是看一個數字叫EBI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華星第一季為二九%),實際上我們是優於群創與友達、甚至韓國LG集團,顯示我們管理效率很高。

為什麼政府給補貼呢?因為我們做為新辦企業,所有設備都在攤提折舊期內,折舊金額高於台、韓同行。政府產業政策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早期折舊率過高的困境,沒有這個支持說真話我也不敢做,因為你沒有同樣競爭力就會虧損啊!

問:三星的八.五代線箭在弦上,華星光電第二條產線投資何時定案?

答:我們會快一點確定下來。這需要政府、股東、融資配合。

第二條產線的投資額大概要double(加倍),上次我們投資了人民幣二百四十五億元,第二條線會導入更多新技術,像氧化物半導體、銅製程、低溫多晶矽甚至AMOLED。第二期,也不簡單的只是產能的擴充,還是工藝和產品技術的升級,這樣你才會有進步。

問:華星光電由台灣、韓國面板百人團隊一手打造,但今年權力架構是否將轉移給中方?

答:權力架構沒有改變,華星來自台灣、韓國的團隊都簽下三年合約,今年三月後陸續到期。我們要留下來的人九○%全部都續約,管理結構沒有太大變化,其實我們還新招了一些境外的人,包括台灣、韓國。

【延伸閱讀】中國買家採購縮手,3個數字露跡象

「30.5%」:2012年中國6大電視品牌面板內購率尚低於10%,2013年第2季卻飆升至30.5%

「26%」:2012年TCL對台採購之面板為其所需之32%,今年只剩26%

「21.8%」:群創對中國電視市場依賴甚深,但2012年市占率27%,2013年第2季降為21.8%

資料來源:WitsView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43

面板雙虎 靠「一吋的魔力」翻身

2014-11-22  TCW
 
 

 

去年所有研究機構幾乎都警告,中國八條八.五代線產能陸續開出,台灣面板雙虎的獲利面臨威脅,但是十月底面板雙虎公布的第三季淨利,卻跌破所有人的眼鏡,淨利率都高於擁有蘋果訂單的韓國LGD,友達更登上全球面板獲利率王。群創在大尺寸面板的市占率,由第三名升上第二名。

不僅獲利營收持續提升,連負債比都持續下降,群創負債比,只有四四%,最高曾達一五三.二%,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低,兩家公司都有機會在今年達成季季獲利的目標,上次友達季季獲利是二○一○年,群創是二○○八年。

群創法說會上財務處長駱建郎,以一首打油詩開場:「公司面對山丘來說是跌跌不休,但是越過大山丘後,經營能力可圈可點,獲利方面更是欲語還休。」台灣面板廠為何能演出翻身記?「一吋的魔力」讓供需均衡。

根據資策會統計全球電視面板的主流,從三十九.一吋晉級到四十吋,尺寸變大,有利於消化產能。

此外,資策會資深分析師陳彥合指出,除了尺寸變大,尺寸多元化也有利具備各種世代的台灣面板廠。

友達總經理彭双浪也認為,中國多是八.五代廠,所能切的尺寸有限,反倒是台灣,因擁有不同的世代廠,可以做出的產品相對多元。換句話說,台灣面板廠現在的利基點是動作快,就像變形蟲,走出一條彈性調整產能的新路。

產能輸人,雙虎改比拚效率

第三原因就是在無法增加產能下,兩虎致力提升生產效率。

彭双浪指出,友達近來已經減少資本支出,但是在產能無法增加下,反而力求「擠壓」更多產能,去年友達就曾經靠提高生產效率增加一○%的產能,相當於一座六代廠,今年再接力,又提高了三%產能。

增加產能外,友達主策略從搶市占率,轉以保獲利為主。

攤開友達的產品線,毛利較高的大型廣告看板、汽車用面板,都頗有斬獲。這些市場看來簡單,但至少得布局十年才有成果,受景氣循環影響也較少,使友達擊敗眾多對手,登上全球面板獲利率王。

靠著管理能力與技術持續,讓台灣與中國的競爭上,多爭取到了四年到五年的時間,然而,後面的挑戰仍然艱困,不過至少證實了,就算產能規模輸人,台灣面板廠靠努力依舊可以走出一條活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90

李焜耀退位 暗藏面板雙虎合併劇本

2015-05-25  TCW

李焜耀選在友達光電股東會前二十三天,主動宣布辭去掌舵十九年的友達董事長一職,震撼面板界。

原本外界預料,去年中風住院四個月的李焜耀,很可能因為健康因素,會選在今年友達股東會後,就此退隱江湖,卸甲歸鄉。然而,他僅把董座大位讓給現任總經理彭双浪,仍保有友達董事位置,且並未辭去佳世達、明基電通董事長職位。李焜耀這一步棋,顯然有更深的考量。

現在併,不是好時機?終於獲利,合併反損出貨量

攤開友達的年報,持股比率最高的單一股東就是佳世達,達七.五二%,李焜耀個人也持有○.一一%的股份。這顯示他表面上退位,實際上還牢牢掌握著友達的控制權。

這就不禁讓人推測,李焜耀此舉,是否在為友達與群創的合併鋪路?

面板雙虎合併的議題早已不是新聞,二○一四年,當時的經濟部長張家祝都還親自出面證實,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主動找他協商,最終因為主導權喬不攏而破局。「一個霸氣,一個強勢,誰也不讓誰,怎麼可能合得成?」一位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說。

但如今李焜耀退位,等於自己把自己這顆大石頭搬開。此時若再談合併,他已不需要再站上第一線,只要讓彭双浪出面,自己在背後垂簾聽政,策略運用反而更靈活,「KY(李焜耀英文名)這一步,進可攻、退可守,」一位在面板業有十五年經驗的業界人士觀察。

但,合併就一定是好事?權威科技研究機構以賽亞(Isaiah Research)執行長曾盟斌搖頭:「這只會把餅變小!」

他分析,友達與群創的主要業務都是代工,沒有自己的出海口。而終端客戶在採購政策上,較少集中下單給單一代工廠,例如聯想,一家頂多只能占二○%。

換句話說,雖然合併能夠整合兩家研發資源、提高採購議價能力與生產效益,但出貨量反而會大幅縮減。

劇本一:切割不賺錢部門只做大面板,財報更好看

更何況,拜景氣循環與換機潮所賜,兩家公司已經開始恢復獲利。尤其友達,二○一四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到一.八三元,創下六年來新高,相較於二○一二年,負債超過新台幣三千七百億元,顯然已經走出營運谷底。

「產業已經處於獲利,現在(談合併)時間點不是很適合,」集邦科技旗下顯示器研究部門WitsView副總經理張小彪說。

全面合併,或許沒有綜效,但若只是把中小尺寸切出去合併,大尺寸部分仍舊維持兩家獨立運作,賽局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友達中小尺寸面板)像是一攤死水,根本沒在賺錢,」一位熟悉友達產能狀況的面板界人士直言,過去手機、平板產業高速成長時,友達中小尺寸一年的出貨量可達兩億片以上,二○一四年則降到一億七千萬片左右。

曾盟斌指出,中小尺寸面板屬於客製化產品,每家廠商要的大小、厚薄、長寬都不同,製程繁複,加上手機產品週期短,開發速度要跟上品牌廠,往往要壓縮在六個月內,成本、壓力都相對高。更尷尬的是,手機市場在經歷了一輪大洗牌之後,前十大除了蘋果、三星與LG之外,幾乎都是中國品牌的天下。

曾盟斌分析,三星、LG原本就有自己的供應鏈,至於蘋果,友達過去雖有搶占到部分Macbook與iPad等訂單,但要打入iPhone供應鏈仍有難度。目前友達在手機面板還掌握了小米這個大客戶,但中國近年大力扶持自家面板廠,這張單子還能吃多久恐怕是個疑問。

友達原本在桃園龍潭就有一座三.五代 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廠,二○一○年購併了東芝(Toshiba)在新加坡的四.五代線廠,現今還在昆山蓋六代線廠,明年即將啟用。但在整體產業結構變化下,屆時很可能會面臨不知道要賣給誰的窘境。

相較之下,中大尺寸面板例如筆電、PC、電視等因為有公定的標準化規格,且產品週期長,「切一塊就可以賣二、三年,研發成本攤掉之後持續cost down(降低成本)就好,」該面板界人士分析,利潤比中小尺寸面板高。

換句話說,如果友達能把不賺錢的中小尺寸面板切出去,留下獲利較高的大尺寸面板,不僅財報會更好看,還可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就是李焜耀辭職第一個可能的劇本。

劇本二:化解購併恩怨交給彭双浪,不用自己談

第二個劇本,牽涉到究竟要怎麼併。

「KY一退,局勢立刻海闊天空,」一位面板界人士分析,最漂亮的做法,是仿照日本JDI(Japan Display Inc)模式,另外成立一家專攻中小尺寸面板的公司,如此一來,政府就有切入的空間,合併對象也不用局限於群創,華映、彩晶,都可以是潛在對象。

對李焜耀來說,沒有友達的牽絆,他可以用個人名義再去投資,甚至主導這家新公司,如果一切順利,再多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也不無可能。

即使跟群創併,最尷尬的面子問題也已不復存在。「KY可以說這是Paul(彭双浪英文名)的決定,不用自己出面談判,也不會有誰主導的問題,」業界人士推測。

一位在面板界擁有十五年資歷的人士透露,當年身為達碁科技董事長的李焜耀在聯電集團董事長曹興誠的支持之下,趁聯友總經理段行建不在時進行董事改選,成功的購併了聯友。段行建憤而遠走美國,直到二○一二年,郭台銘出面相請才重出江湖,擔任群創董事長至今。

對於這段往事,李焜耀是否有放在心上,外界不得而知,但是李焜耀自從去年中風後,友達上下都覺得原本積極強勢的KY似乎變得不太一樣。彭双浪在受訪時就說:「感覺李焜耀大病一場後,對於人生想法又更豁達。」

以此推測,若群創最終主導了與友達的合併,李焜耀其實也不過是把當年對段行建的虧欠默默歸還。換句話說,李焜耀退位,「既可以休息,還不用跟某人低頭,不失面子還可能賺到裡子,等於所有的面相都顧及到了,」該業界人士分析。

這個劇本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看友達的人事布局就知道。職掌中小尺寸面板的移動事業群總經理向富棋,研發工程師出身,技術底子深厚,在業界眼中是憨厚木訥的老實人,比較不會有太多自己的意見。

而總管中大尺寸面板的視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蔡國新,一路從採購、業務、行銷打上來,早具備獨當一面的大將能力,足以與彭双浪一起率領友達與其他面板廠抗衡。

李焜耀雖然退下了友達董事長的大位,但是這一齣面板廠合縱連橫的大戲,可能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帶領友達熬過虧損黑暗期,李焜耀卻選擇下台——李焜耀與友達大事紀

1996年 成立達碁科技2001年 購併聯友光電,成立友達光電(友達成為全球第2大面板廠)2006年 購併廣輝電子(友達全球市占率達19%,與三星相當)2010年 美國政府以反托拉斯法起訴友達(友達接下來3年股價跌掉20%)2012年 反托拉斯罪名成立(友達連8季虧損,金額達上千億元)2014年 李焜耀中風住院4個月(友達谷底反彈、全年EPS1.83元創6年新高)2015年 李焜耀辭去友達董事長

整理: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53

雙虎塗料武漢銷假 中國塗料行業遭遇“內憂外患”

李鬼橫行,市場遭殃。本月30日,塗料行業民族品牌“雙虎塗料”在湖北省工商、公安部門的協助下,在武漢化工新區力諾產業園上演了一場“虎門銷煙”,銷毀假冒塗料的總案值超過200萬元。

不止於雙虎塗料,過去10年,伴隨著中國塗料行業的迅速發展,假貨肆虐已變成行業“內憂”。而遭受“內憂”的同時,中國塗料行業還在面對“外患”之苦。“2016年中國塗料百強企業排行榜”顯示,位列前十的企業中,外資企業占據8席。

業內人士指出,外資塗企的產品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與本土品牌在低端普防產品上打價格戰形成鮮明對比。國內本土品牌欲打破外資壟斷的地位,當務之急是加大研發投入,調整產品重心,提高重防產品的產能比重。

塗企飽受假貨“圍獵”

倒出假冒液體塗料,集中無害化處理,再將空桶壓扁……在銷毀地點,200多桶假冒雙虎塗料和300多個空桶被運到銷假現場,堆成一座山。第一財經記者看到,僅從外包裝上看,這些塗料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據雙虎塗料副總經理苗俊傑介紹,去年6月,雙虎塗料公司從硚口古田搬遷至武漢化工新區。其間出現短期“缺貨”,不法商家趁虛而入,盜用“雙虎”品牌制假售假。

“假塗料不僅傷害企業,更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苗俊傑說,公司隨後聘請專業知識產權機構參與打假和維權,自去年11月以來,執法部門查處制售假冒雙虎塗料案件51起,查獲塗料成品3000多桶,包裝桶1萬多個,案值200多萬元。據悉,制假窩點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嘉魚縣和武漢市漢陽區。

然而,此次雙虎銷毀假塗料只是中國塗料行業假貨橫行的冰山一角。據調查,無論是立邦等國外強勢品牌,還是中國本土企業,都在深受制假、售假的困擾,假貨成為中國塗料業全行業的頑疾。

早在2012年5月,嘉寶莉、華潤、美塗士、大寶化工、巴德士、展辰、阿克蘇·諾貝爾等16家塗料企業發起成立了廣東省塗料行業打假聯盟,希望發揮大聯盟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建立廣東塗料行業打假維權的長效機制,維護行業市場秩序。但根據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中國塗料行業打假依然是場“持久戰”,依然是屢現屢打,屢打屢現。

斥巨資研發對抗洋品牌

中國塗料行業不僅遭受假貨橫行的“內憂”之痛,本土塗企還要面對“外患”之苦。

“2016年中國塗料百強企業排行榜”顯示,位列前十的企業中,外資企業占據8席。進入前三的分別是日本立邦(銷售額145.29億元)、阿克蘇· 諾貝爾(116.51億元)、PPG(101.15億元)。而入圍前十強的中資企業僅有湖南湘江塗料和嘉寶莉化工,銷售額分別為29.83億元和27.88億元,大約相當於前三的1/5~1/4,中外資塗料企業的實力高下立現。

不僅如此,外資塗企近年來一直在國內市場跑馬圈地,大肆擴張。

2005年10月,世界塗料巨頭荷蘭阿克蘇·諾貝爾收購廣州泰德塗料;2006年下半年,美國第四大塗料企業威士伯公司收購華潤塗料;2013年12月,日本立邦2.45億元拍下秀珀化工57%股權。與此同時,美國宣偉在華投資新建年產7.9萬噸,年銷售額可達23.5億元的高性能塗料項目;威士伯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新工廠正式建成投產;巴斯夫上海汽車塗料裝置投產,進一步鞏固巴斯夫作為中國領先汽車塗料供應商的優勢地位;日本立邦在湖北鹹寧投資10億元新建年產高達50萬噸的立邦塗料華中生產基地。

而本土塗料企業則受到500公里銷售半徑和各省地方保護主義的制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低端普防產品打價格戰和阻擾域外品牌進入市場搶占份額上。

苗俊傑直言,外資塗企在品牌、資本、技術和產能上都占據著優勢,而它們更加重視新技術的研發,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做法也給本土塗企不少啟示。

為了縮小與洋品牌的差距,雙虎塗料今年將投入1.5~2億元在上海設立高端塗料技術研究院,設立水性塗料高性能實驗室。同時,除了已達產10萬噸產能的武漢基地外,雙虎塗料控股股東力諾集團明年將在山東濟南投建4萬噸產能的新基地,主攻工業塗料和汽車塗料,預計2018年一期投產;在上海青浦投建高端產品生產線,主攻汽車塗料、3C產品塗料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