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鄭崇華長子拜施振榮為師 要走品牌新路 鄭平領軍台達電轉型 展接班架式

2010-06-28  今周刊





在台達電成立滿四十周年的前夕,他們決定要從製造跨入品牌,用自動化、LED、電子紙三箭頭,來打造全新的台達電工業品牌,而奠下轉型動力這塊磚的,既不 是董事長鄭崇華,也不是執行長海英俊,而是台達電的新生代——五年級生鄭平。

撰文.賴筱凡

「我覺得很驚訝,怎麼富士康加完薪後,才跟我們(指台達電中國廠薪資)一樣?」這是富士康加薪事件後,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近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席話,很 多人都好奇。當富士康跳樓事件演變成中國調漲最低薪資風潮;當台灣政府將「鮭魚返鄉」話題再次炒得沸沸揚揚;當代工廠低毛利模式受到質疑,語出驚人的鄭崇 華,在世界工廠轉型的重要十字路口,台達電會端出什麼策略。

不空口畫大餅 保守謹慎

鄭平挑大樑成品牌長

就在距離上海世博一個多小時車程外的小鎮,坐落在江南美景湖畔的吳江同里湖大飯店,頂著攝氏三十五度的豔陽高照,這是台達電吳江廠落腳後的第十個生日,也 是今年上半年台達電最重要的一場記者會,這次擔綱要角的不是鄭崇華,也不是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而是台達電中國區總裁、同時也是鄭崇華長子的鄭平。

略微黝黑的膚色,穿著豔紅色的台達電吳江廠廠慶T恤,第一次站在兩岸媒體面前,鄭平不疾不徐地揭露台達電的新策略,電源供應器龍頭廠要再次進化,就在這中 國世界工廠的轉型交會點,台達電要開闢一條新路,叫「品牌」,而負責在前領航的人就是鄭平。

挑在代工廠低毛利模式備受質疑之際,台達電選擇開創新的品牌康莊大道,時間點似乎稍嫌湊巧,好像在代工低毛利模式失靈後,品牌就成了萬靈丹,但海英俊一開 口就是糾正這個錯誤的邏輯,「不是代工賺得少,品牌就能賺很多,就算是世界球鞋品牌的Nike都會出現虧損,反倒是賺蠅頭小利的代工廠寶成,卻創造鞋業王 國。」而台達電要跨入品牌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早在半年多前,由鄭崇華領著一票子弟兵,去向品牌教父、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明基電通副董王文璨取經,半年 多來,周周都上課,凡是台達電副總級以上的主管都得上這門課,因為這是台達電創立近四十年來,從未觸碰過的新領域,身為品牌長,鄭平得更積極。

帶點含蓄的笑容,「做品牌,我們就像嬰兒,還在學爬行。」帶領工廠出身的鄭平,與父親鄭崇華有著同樣的樸實,不會空口畫大餅,鄭平對於台達電切入品牌這塊 領域,任何事都講得保守,即使鄭平為了接任品牌長,還持續地在上課,但第一步該做什麼,其實鄭平已經了然於心,「我們得先釐清我們的定位是什麼。」

LED、電子紙、自動化

打造B2B全新品牌

從電源供應器龍頭廠出發,鄭平很清楚,台達電作為一個零組件供應商,扮演的是產業鏈上的要角,只是要做品牌,不能像過去代工模式靠量取勝,但台達電又不像 宏碁、宏達電直接與終端消費者面對面,「所以,我們的品牌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的營銷模式)品牌,而不是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的營銷模式)品牌。」過去,台達電靠著電源供應器出色的表現,成為下游硬體供應鏈雄霸一方的龍頭廠,但是,光靠代工模式成 長有限,「以前我們做代工廠生意很簡單, NB代工廠頂多十家,我們就對這十個客戶,幾百萬台在賣,但做品牌後不一樣,大客戶、小客戶都要接,是一台、一台在賣。」在海英俊口裡,做品牌是非常辛苦 的事,但台達電還是必須要做。

因為當競爭者接續靠著壓低價格搶訂單,台達電得靠品牌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辛苦的事,別人才做不進來。」海英俊笑著說,因為有了品牌價值,才會有溢價 空間,這就是台達電要做品牌的最大根本,要打破過去代工模式的低毛利環境,創造新工業品牌的溢價利基。

而鄭平手上的兩大新事業群,就成了台達電品牌新路的最大成長動能。去年短暫在台灣帶過一年電源供應器團隊,今年鄭平手上多了兩個新的任務,就是LED與電 子紙。

這在台達電集團算是新銳的兩大事業群,在台達電技術長梁榮昌的團隊完成初期研發工作之後,這兩大事業群就開始要進入量產的階段,而代工廠出身的鄭平,不但 得要一手讓這兩大產品線順利進到後段生產,還要讓這兩大產品成為台達電品牌的雙箭頭。

此外,去年金融海嘯之中,靠著生產各式設備的關鍵零組件,仍替台達電賺進超過十億元的自動化團隊,同樣也是鄭平打造台達電品牌的另一隻腳。負責自動化事業 群的總經理張訓海就透露,「世界級設備廠都在壓低成本,我們的關鍵零組件價格能做到比他們更低,自然客戶就會找上門。」

善用工廠經驗

柔軟身段加執行力

只是,經營品牌談何容易,通路經營、庫存管理,樣樣都少不得,從廠長做起的鄭平,怎麼挑起這根新大樑?「他是很有執行力的人。」站在梁榮昌的角度,鄭平帶 領工廠的執行力,與鄭崇華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他的身段更柔軟。」對比於鄭崇華的急性子,在台達電磨練了十八年的鄭平,顯然有不低的評價。

談起執行力,鄭平舉了一個小故事,當年台達電為了提升生產品質,他曾經親自跳下去帶工廠,只是當工廠生產品質調整到一定水平,將重心轉移到另一個工廠後, 原來帶的工廠,生產品質又下滑。

鄭平百思不得其解,還特地找來顧問公司大診斷,當時的顧問公司就給了他這麼一個結論:「台達電的品質是員工努力來的,不是實力來的。」意思是當有主管盯工 廠,品質自然會提升,但久了就會彈性疲乏,而不是從根本去改善品質。

為了執行當年生產品質改善的專案,鄭平必須一個工廠一個工廠的去說服員工、主管,「我必須要先跟他們溝通,讓他們知道工廠裡這樣的調整,是會對我們的品質 有幫助。」不願意自家產品因為made in China(在中國製造)就被貼上品質不好的標籤,鄭平積極地從每一個工廠的流程做起,最後讓他成功把品質向上提升。

雖然經營品牌將會與帶領工廠、生產線有偌大的差異,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執行力,鄭平就有把握能一步步從基礎替台達電這個品牌札根,因為這不只是台灣製造產業 的新一階段進化,也會是台達電成立近四十年的新里程碑。

鄭平愛石頭 經營飯店成收藏館5年級生的鄭平,大學時代念的是水產養殖,一度還到泰國養蝦,曾經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插曲,不過,27歲進到台達電工作的鄭平,倒是除 養魚、養蝦外,更多了收藏石頭與老樹的新嗜好。

位在台達電吳江廠10分鐘車程的地方,選中了在同里湖畔的一塊地,當年是為了要作為員工訓練中心,只是無心插柳,最後這員工訓練中心就成了今日吳江著名的 同里湖大飯店,承襲鄭崇華的綠色生活哲學,這個由台灣人經營的同里湖大飯店,也同樣講究保留蘇杭古鎮的文化與環境造景,而替同里湖大飯店打造景觀設計的園 藝總顧問李明財,就成了鄭平收藏石頭、樹木的最佳導師。

遠從西安、太湖、安徽、陝西,都有鄭平收藏石頭的足跡,他收藏的石頭,遍布在整個同里湖大飯店裡,有一回鄭崇華的同學到同里湖玩,還開玩笑地跟鄭崇華的夫 人謝逸英說,「你們飯店的後院有條狗。」說得謝逸英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對方講的就是鄭平收藏的太湖石(下左圖)。

除了石頭以外,鄭平對於花草樹木的愛好,也像極了鄭崇華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個性,「他幾乎都把那些樹木當女人看了,直挺挺的還不漂亮,還要有曲線美。」謝 逸英與友人談起鄭平的愛好,可以說個不停,因為同里湖大飯店的每個景觀、樹木,都有其意義存在。

就在這些景觀跟古老建築的陳列下,也讓同里湖大飯店成為吳江的特色景點,就連中國政府外匯局、聯合國文教組織辦大型活動,在上海找不到夠大空間的場地,寧 可多點車程來到吳江同里湖,也讓這個台達電意外擦出的火花,成為另一個特色。

鄭 平

出生:1962年

現職:台達電中國區

總裁兼品牌長

學歷:美國加州Hayward

大學企管系

經歷:台達電製造部組長、中國區執行

副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33

楼忠福“分家”:长子楼明独撑广厦控股500亿大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5/zNMDAwMDIwNTkzNQ.html

车到山前。

2010年7月17日,浙江广厦(600052.SH)公告,董事长楼江跃辞职。此前4月23日,常务副总经理彭涛辞职。此后的8月28日,副总经理兼董秘张霞、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杨勇辞职。但是,7月16日,彭涛又悄然回到了浙江广厦,但是其身份为变为董事长。

迄今,浙江广厦的投资人都还不太明白,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高管层人事变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鲜有人知道的是,8月10日、11日两天,广厦控股在千岛湖举行了年中工作会议,旗下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共150人左右参加了会议。会上宣布了楼忠福长子楼明二次接盘广厦控股,成为广厦控股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

这一次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意味着,由著名民营企业家楼忠福所创造的总资产230亿,营业总额509亿,凝聚数十亿财富的庞大家族产业,正移交它的权杖。

500亿广厦未来新的主人将是一个喜欢在篮球场上打组织后卫的人。

楼忠福“分家”

尽管广厦控股网站恢弘的页面上仍然印着:董事局主席楼忠福、董事局副主席楼明、董事局副主席楼江跃。

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楼江跃已经基本卸下了在广厦控股的全部工作。

而上文所述,率领高管层先后辞职,只是这一个广为人知的民营富豪家族艰难而必然面临的一次重大抉择中的一小环。

广厦系现有成员企业100多家,员工15万人,企业总资产达230亿元。除了控股公司之外,广厦系最重要的经营平台分别是广厦建设和广厦房产两大直属集团。原来,他们分别由楼家长子楼明和次子楼江跃主政。

家族平衡终于在今年打破。

今年6月,原广厦控股执行总裁郑可集悄然离开;7月底,楼忠福次子——浙江广厦董事长楼江跃宣布辞职。这些都是相当鲜明的,为楼明打通接班道路的信号。

这也意味着,旗下上市公司浙江广厦的主要操盘者,将从二弟楼江跃,变成大哥楼明。

那么,“下野”的楼江跃去往何处?知情者透露,楼忠福正着力支持其开拓新的,属于楼江跃自己的产业。

楼明和楼江跃两兄弟在杭州的家紧紧相挨,一家人住五六层,另外一家人住七八层,每家都1000多平方米,楼氏父母则另住他处。而在浙江东阳老家,楼家一大家族的人依然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这意味着,楼氏兄弟的生命轨迹,在交织了三十多年之后,将可能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中各自继续发衍。这同时意味着,楼家数十亿财富,将在此划出一条隐隐约约的线条。

楼忠福出人意料的布局

这样的安排出乎许多人意料,也超乎简单的“富二代”的问题。因为楼忠福的意图与安排是,将两个儿子都设计成“创二代”。

楼忠福本世纪以来考虑最多的一件事情,无疑就是接班问题。见过太多家族内讧的悲剧,这个强势的浙江人变得慎之又慎。

他说,“楼明他们这一代,在我看来,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因为我更有空间。在我有生之年,我能看到第三,第四代的发展,我说过'我要富过三代。”

但是从现实概率出发,“富甲三代”是带有梦想主义的情节。根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世界上约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只有12%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而第四代后还在经营的家族企业只有3%。

楼忠福对很多家族基业不能长青的症结,仍然主要是分权问题。

“第二代分产权的问题,对我来说,还太早了。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让你们争斗.每个家庭总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需要看他们兄弟俩处理事情的能力。我常常和他们说,一个做大事的人不仅能驾驭一个企业,而且能驾驭一个家庭。”

所以,他至今仍然掌握着广厦控股主席和家族财富大权,一方面他给了大儿子家业但同时下了4年考察期和转型任务,另一方面也给小儿子财富支持其另创家业,这既避免了内部争斗,又同时刺激了两个儿子的事业心。

“无疑,他这个安排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也是非常聪明的。”上述人士说。

楼明其人

实际上,现年37岁的楼明在家族中,也已经是“两起两落”。他很胖,但擅打篮球,最喜欢的是组织后卫。

楼明“忠诚大气”、楼江跃“精明能干”,“刚好是我的一半”。这是楼忠福当着楼明的面的点评。

因此,20年前,高中毕业的楼明被父亲送去浙江武警总队当了6年兵,想培养其进入国家机关。199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公安的楼明,深思之后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走仕途,希望从商,于是找到父亲一次深谈。

在这次长谈中,他的性格弱点被父亲一针见血的指出。

而一直与楼忠福相贴身的楼江跃,读高中时就自己投资创业赚了200多万元,似乎骨子流淌的都是生意人的血。

应该是楼明的好学让他终得回归广厦。他被指派去创办一家名叫“万福建材”的小公司。这家公司的定位是“广厦集团内部材料配送中心”。

楼忠福似乎对“4年”有异乎寻常的迷恋。

4年基层企业磨练后,楼明进入"广厦"高层,任董事局主席助理。2002年,终于升任广厦集团总裁。又一个4年后,他又被下放到广厦控股旗下广厦建设集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此前后,众所周知,广厦控股因为资金链等种种问题,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

再4年后,广厦风波渐平。楼忠福再提携楼明任广厦控股集团总裁。与此不同的是,这一次,楼忠福将楼江跃的产业一并梳理。在千岛湖会议上,是如此定调的:

“楼主席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还是由他做主,但是其他日常工作和总裁班子全面工作由楼明先生来主持了,也可以说是交班,但也可以说没有交班,反正是楼明先生主持全面的广厦工作了。”

楼氏产业变局

只是,楼忠福仍然为楼明开出了新的4年考察期。他给楼明的任务是:

“中短期的,到2014年,广厦要在楼明的领导下,经过三四年的调整改革,转型升级,要把广厦建成一个产业结构优化,产权制度比较合理,运行机制比较科学,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好的大型跨国公司。”

其中,对楼明挑战最大的,一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历经此轮宏观调控,楼忠福相当清楚“传统的产业(建筑+地产)优势不强,有很多方面始终在低层次徘徊,整个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楼明的新任务是,“重点培育能源业,积极发展金融业,整合提升其他产业。”

其次,“改革产权体制和用人机制,激活企业生产要素。”楼明称之为“大企业病”,实际上,准确说应该是“中国式乡镇大企业病”。它的典型特征,就是产权上与国有或集团千丝万缕,在激励机制上,仍然残存着“大锅饭”。现在,楼氏父子正在试图打破这一困局。

“我 觉得民营企业没有一个通行的发展模式,现在哪一家民营企业也不能说自己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专家也没有办法界定。我的想法是跟你一样的,浙江省的这些民营 企业,以及全国民营企业都有各自的通病,在薪酬管理上面也好,在人员、体制上面的管理也好,大家都有通病,只是每家企业情况不同而已,每个企业有各自的难 处。”楼明说。

“在这里面,比如说我前面提到的薪酬体系,我们动过很多脑筋,我们曾经在原始发展时期,我们所采用的分配制度跟现在是完全两 回事情。现在我们提到要把薪酬公开化、透明化。以前我们老板发工资,每个月发基本工资,到年底只是发红利的,这样的模式到现在要转变成全部透明,所有员工 是按劳取酬,按你的能力和岗位来取酬,这些模式的发展都是在一个过程当中提炼出来的。整个浙江省民营企业模式上面没有统一的,去每一家企业调查都是不一样 的。”

日前,全国众多主流财经媒体面前,楼明对自己的道路问题并不忌讳,他的普通话比乃父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历经了多重风波的楼明而言,这样的阐述不需要勇气,勇气留给未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88

長子王文洋放手 股王王雪紅全權辦母喪

2011-3-10  TNM




上週四(三日),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二房夫人楊嬌辭世。本刊調查,楊嬌後事,不是由長子王文洋主導,而是由小女兒、股王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統籌。

上週日楊嬌么子王文祥對本刊說:「主要是母親跟雪紅住了20多年,天天聊天,最瞭解母親,大哥也尊重,由雪紅主導母親後事。」他還說,「母親是我們向上動力,將捐出母親遺產做公益。」

三日傍晚,楊嬌因敗血症併發腎衰竭,病逝錦州街家中,享年八十八歲,王永慶二房子女王貴雲、王雪齡、王文洋和王雪紅,全守候在旁。在美國的二房么子王文祥,隔天一早也趕回家。

當天深夜,王雪紅隨即公布母親辭世的訊息,她沉痛地說:「我的母親是我一生中最重要、也影響我最深的人。」當晚,王雪紅的大哥、二房長子王文洋則著手辦理母親後事。

教會追思 未必合葬

本刊調查,王文洋先是請託王家風水師,尋找材質佳的棺木,並通知台塑營建部的老員工,幫忙籌備。就墓園選地,王文洋屬意林口王永慶墓園,讓楊嬌和王永慶同葬,次順位則是陽明山上王長庚墓園。

由於楊嬌身後事很多細節還未討論,獲悉大哥在張羅母親後事,王雪紅立刻召集家族會議,王文洋等兄弟姊妹都沒有意見。三年多前,王文洋以長子身分辦完父親後事,這次母親的後事,他卻放手給小妹王雪紅做決定,與民間習俗不符,令外界不解。

王文祥六、七日二天在電話中追憶母親時,對本刊解開了這個謎團。「母親跟王雪紅一塊住了二十多年,天天聊天,最瞭解母親想法,大家決定讓雪紅主導母親後事,大哥完全尊重。」這幾天,王雪紅為此開會,王文洋等兄弟姊妹都參加討論,預定四月七日辦追思會。

此外,「我們四個姊弟都是基督徒,只有文洋還不是,母親生前是虔誠教徒,會用基督教儀式舉辦。至於墓園,可能跟父親葬在一起,或是另覓地點,旁邊蓋教會…,這個部分還沒決定。」本刊瞭解,二房也有成員提及金山的「基督教平安園」。

受洗教徒 團結二房

王家二房一向給人團結的印象。早年王文洋出走台塑,赴中國創業,姊妹們出錢出力;後來王文洋與父親關係和緩,姊妹們也全力支持。但在宗教國度裡,二房卻是一邊一國,以楊嬌為中心的二房子女,篤信基督教,只有王文洋除外,他信的是佛教。

「當 初帶楊嬌去受洗成為基督徒的,就是王文洋,後來他卻遠離教會。楊嬌每次看到兒子,就叮嚀要他信主。」王家親友說,姊姊私下曾唸他「叛徒」。因宗教差異,在 家族大事上,王文洋常與姊妹們作法不同。例如辦父親告別式時,王文洋採佛教儀式,姊妹們則以朗讀聖經、禱告、唱詩歌追思;之後每年王永慶生日或忌日,也多 各自祭拜。

二年前,王文洋單打獨鬥,和三房打遺產爭產官司,楊嬌知道後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用爭,努力把事情做好就好。」當時外界原以為王文洋將重返台塑,出任台塑化董事,結果當選的竟是王文祥,出人意料。

包攬家事 台塑推手

楊嬌信教,是嫁到王家後的事。楊嬌本姓廖,小時候被送去楊姓人家當養女,王永慶大房元配王月蘭因無法生育,楊嬌十七歲嫁到王家,生下三女二男。

王永慶早年為了生意,常帶員工客戶回家吃飯,家中大小事,楊嬌一手攬起,每天四點天未亮就上市場買菜三趟,煮飯時,年幼的王貴雲、王雪齡坐一旁,楊嬌身上還背著襁褓中的王文洋。

「印象中,母親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煮飯。」王文祥回憶。王文洋與父親決裂時,也曾提到:「母親楊嬌在凜冽的寒冬,還要忍受沁涼的冰水,奮力用雙手搓洗大家堆積如山的衣物。」

除了幫丈夫持家,當時王永慶住南部的弟弟王永在,把兒子王文淵、王文潮送到台北讀書,也是託楊嬌照顧。王文淵曾童言童語對楊嬌說:「伯母對我很好,以後我賺大錢給您,要把這個房子都堆滿。」

三房進門 避居美國

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是基督徒,過世前,他交代王永慶:「子子孫孫要帶著上教會。」一開始王永慶曾帶著全家上教會,多年後楊嬌則靠著信仰,撐過婚姻、生活的不順遂。

這段歷程,楊嬌始終不語,直到王永慶過世,她才打破沉默,坐在輪椅上回憶起昔日點滴,「奮鬥起頭很艱苦,我和他都很打拚,辛苦了三十年,之後娶了第三房(指三娘李寶珠),我們才退出。」

王永慶再娶三房李寶珠後,楊嬌帶著當時九歲的王文祥到美國,靠女兒湊錢,在王雪紅念書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附近,買了五萬美元的房子棲身,之後,再搬到鄰近的El Cerrito。王家的親戚小孩到美國念書,都借住楊嬌家。

委屈求全 助女創業

楊嬌遇到親友來訪,第一句話就問:「你呷飽沒?」但王永慶每個月給六萬元生活費,根本不敷使用。「那時靠著上班的貴雲、雪齡補貼,節儉過日,母親從不抱怨,好幾次,想到身處異國的心酸,母子抱頭痛哭。」王文祥說。

「阿嬤(王永慶母親王詹樣)念起媳婦對家庭的幫助,多次要父親飛美國,親自把母親帶回來。但母親覺得,回來會讓父親為難,她也不想跟人爭,所以就跟兒女留在美國。」

「母親她非常非常的大方,原諒把丈夫搶走的人。」「我媽媽受人欺壓,她還常常告誡我們,要孝順大媽、對大媽好。大媽是個可憐的女人。」對於父親,「母親說,他做人很好,沒得找,對社會貢獻很大,是眾人的老爸。」王文祥說。

在美國,楊嬌幫忙張羅子女的生活大小事。王雪齡與丈夫簡明仁就在母親家的十幾坪地下室創業,成為大眾電腦的前身;王雪紅畢業後,到姊姊的大眾電腦當業務,也將薪水交給母親,後來創業,還是母親把房子拿去抵押,借了五百萬元。

教誨忍耐 造就股王

王雪紅忙於事業,楊嬌在美國就幫忙照顧她的二個兒子。「雪紅喜歡叫媽媽『寶貝』,媽媽總愛回她:『我不是妳的寶貝,是上帝的寶貝。』」

六年前,王文祥罹患鼻咽癌四期,楊嬌每天幫忙禱告六、七個小時。王文祥看了不忍,「我不能傷母親的心,一定要好起來。」後來王文祥病癒,楊嬌與二房子女視為神蹟。

離 開台塑王家的大樹後,楊嬌成為撐起二房的力量。二房三女二子中,長女王貴雲在南亞當協理,次女王雪齡和夫婿創辦大眾電腦,長子王文洋為宏仁集團總裁、三女 王雪紅是宏達電董事長,么子則是美國JM塑膠公司總裁。其中,王雪紅創造過威盛、宏達電二檔「股王」,表現最耀眼,成為二房傳奇。「母親最常給的教誨就是 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長遠,每件事我都有些波折,然而我都撐下去了。」王雪紅說,她深受母親影響。

「母親是家族中心,每年感恩節、耶誕節,大家都會跟母親團聚。」王文祥說。去年八月楊嬌過生日,二房成員都到了王雪紅在上海的老洋房慶生,還安排坐船遊玩,到日本後,楊嬌突然身體不適,王雪紅趕緊用專機送回林口長庚醫院。

經 過救治,楊嬌病情雖轉趨穩定,但因敗血症引發多重併發症,仍需洗腎。過去半年,楊嬌多次進出醫院,去年十二月,病況一度急轉直下,動了關節手術。二房子女 輪班照料,王文洋每天探視。王雪紅在美國念柏克萊的大兒子,向學校申請休學,專程飛回台灣照顧外祖母。王雪紅則減少出國行程,旗下主管還得跑到醫院跟她開 會報告。

楊嬌的病情,讓長庚醫護人員印象深刻。一名護士說,她們都知道那是「王雪紅的媽媽」,每當病情惡化,王雪紅都會在床前禱告,有起色時,王雪紅會感謝「神的力量」,也不時有教友到楊嬌病榻前,為她禱告。

設基金會 遺愛公益

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的王文祥說:「我二月十九日返美前,母親在醫院清醒地看著我,對我微笑,眼中的不捨,似乎是跟我道別。」一陣酸楚後又說:「母親是個原諒、祝福人的女英雄。」七日拍攝追思母親影片時,王文洋哽咽地說:「以前在書上看到的婦德,在母親身上都看到了。」

至於楊嬌遺產,王家親友透露:「她生病前,有贈與給十三個孫子。」剩下的部分,王文祥則表示:「母親常說,『你們要造福社會,我才會喜樂。』我們可能成立一個王楊嬌基金會,捐出去做公益。」

從小是養女的楊嬌,任勞任怨一輩子,成為「經營之神」王永慶與「股王」王雪紅父女背後支柱。楊嬌曾說:「時間到了就要回去,他(指王永慶)暫時退出,有一天,我會去天堂(與他)相見。」二房子女深信,此刻,母親與父親終於在天堂相聚,與主在一起。

風水師看林口王永慶墓園

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過世後,葬在南亞林口廠區的「長永紀念福園」墓地,地理上左擁觀音山,右抱烏來山系,面向淡水河口,像一隻蟾蜍,被稱為「蟾蜍穴」,風水上可庇蔭6代子孫。墓園裡有株二十多人環抱的300年茄苳樹,樹身繫紅帶,可平息家族紛爭。

然去年台塑集團連續3次火災,引來不同說法。大陸特異功能人士李建軍公開說,此墓地屬陽宅地,適合蓋工廠、不適合陰宅,還會再有火災,子孫無寧日。台塑老臣也抱怨,把老董事長的墳墓放在工廠旁,好像一輩子都在幫忙顧工廠,連成仙了都得不到休息。

負責規劃墓地的風水師王泰安反駁說,這塊地當年本來就是墓地,是搬遷後才做工廠,此外去年台塑集團獲利、股價紛紛創下新高,誰說風水不好?風水師陳旺庭也持正面看法,300歲的茄苳老樹種得好,墓地需要的是地暖,南亞林口廠有3根煙囪,屬吉利。

二房成員的齊心與歧見

2005.9 

長子王文洋因緋聞事件被逐出台塑後,二房成員支持他在大陸所創的宏仁集團初現規模,在廣州雲埔工業區舉行數座工廠的開幕、動土典禮,楊嬌和所有二房子女全數出席,給予支持。當時二房已至少5、6年未齊聚一堂,十分難得。

2005.11 

剛借錢買下美國台塑的次子王文祥,發現罹患第4期鼻咽癌,花半年時間在香港接受化療,母親與二房手足不時前往探視,找來教友齊為王文祥禱告,病癒後,楊嬌、王文祥都認為是神蹟。

2009.5 

王永慶過世半年,王文洋向美國紐澤西州法院興訟,要求成為父親的遺產管理人,與三房爭產。二房成員並不支持,不久後王文祥也興訟與王文洋爭當遺產管理人,王雪紅一度拒簽王文洋主導的國內遺產分割協議書,至2010年4月,爭產風波才暫歇。

王雪紅小檔案

現職:威盛、宏達電集團董事長

生日:1958年9月14日

家庭:父為經營之神王永慶,母親楊嬌;與前夫育有2子,現任夫婿為威盛總經理陳文琦。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碩士

事 業:1987年創立威盛,1997年創立宏達電HTC(目前為千元股王);2006年跨足數位內容產業,投資外甥陳主望的威望國際(Catch Play),2010年底與威望聯手設「Catch Play創投一號基金」,2011年與香港收購王陳國強聯手,吃下香港TVB的26%股權。

王文洋小檔案

現職:宏仁企業集團董事長

生日:1951年4月2日

家庭:經營之神王永慶與二房楊嬌的長子;與亡妻陳靜文育有1子1女,與女友呂安妮育有2子。

學歷:英國倫敦帝國大學物理博士、光學碩士

事業:1978年進入南亞任職,1995年因婚外情被革職,赴大陸自創宏仁企業集團。2007年出版《重建美麗的台灣》一書後,即傳有意問鼎總統府。2010年買下國衛電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5

鄭崇華長子 幫老爸抬價四十二億

2011-10-03  TCW




當大多數的台灣電子公司,正苦於 二十年來最嚴峻的寒冬,想方設法尋覓轉型方向時,四十歲的老牌電子公司台達電,開出了第一株春苗。

九月二十一日,第九屆台灣二十大國際品牌頒獎典禮中,台達電資深副總裁鄭平站在台上受獎;這不僅是台達電首度入榜,國際品牌鑑價機構Interbrand 更給予它一億三千九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二億元)的品牌價值。Interbrand每年九月公布的全球品牌排行榜,廣為財經媒體引用,也是產業趨勢的 先期指標。

九月十四日,台達電品牌管理部資深處長郭珊珊接獲「入圍」通知的當天,剛好也是該部門成立一週年。然而,時間推回到去年七月,當時的台達電,在主辦單位外 貿協會眼中,根本還不具參賽資格。

郭珊珊轉述,去年,貿協以「你們不是品牌公司」為由,婉拒台達電角逐的機會;今年,貿協不僅主動把台達電列入評選對象,更讚許台達電「對其他B2B(企業 對企業)品牌深具鼓勵作用。」

「不得已」進公司當了近二十年開路先鋒

讓台達電的品牌價值從零到四十二億元,關鍵人物,就是鄭平。

鄭平是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的長子。從小,鄭平看到父親沒日沒夜、全心投入在台達電,沒時間陪伴自己與弟弟鄭安,因此他對自己說:「長大了,絕對不要進這家 公司!」

後來,鄭平依興趣,選擇了屏東農專水產養殖科,畢業沒多久就到泰國創業養蝦,「到泰國去才發現,養蝦不容易,而且(治安)很不安全。」但當時他結婚了,責 任重了,別的路走不通,只好到台達電上班,鄭平笑稱:「所以我每次都說,進台達電是『不得已』的。」

轉眼間,鄭平在台達電已將近二十個年頭。兒子在老爸創業的公司工作,要讓台達電全球近七萬名員工服氣、還得讓對台達電持股比率高達七二.五四%的外資埋 單,鄭平,得靠自己的實力。

這近二十年裡,鄭平從生產線領班、物料、生產管理、一路做到廠長。他在泰國廠長任內,處理過大規模的勞資衝突暴動;到東莞設廠時,熬過李登輝時期的飛彈危 機、隨時準備要帶著部屬撤退到東南亞的心慌;也把吳江廠區從無到有建立起來,去年,這個廠才剛歡度十週年。

如今,鄭平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四十歲的台達電轉型。

披上轉型戰袍要讓毛利率重回二○%

鄭崇華早在二○○四年就把執行長的棒子交給海英俊,但從台達電定調去年為「品牌元年」、鄭平擔任品牌長的那一刻,七十五歲的鄭崇華,也把攸關台達電未來的 重大任務,交給了五十歲的長子。

眼見這幾年代工廠彼此競爭激烈,硬體產品供過於求,毛利率從保五%一路落到保三%的窘境,鄭崇華經常憂心,如何避免台達電落入同樣的輪迴。舉例來說,一九 九九年鴻海毛利率高達二五%,當時台達電毛利率約為二○%;今年上半年,鴻海只剩下七.二六%,台達電還有一九.四七%,但如果想站回二○%以上,勢必得 轉型。

鄭平的規畫中,台達電轉型有兩大方向,一個是公司定位從關鍵零組件廠走向系統整合服務商,提高附加價值;另一個就是建立強而有力的工業品牌。簡單來說,台 達電想走的路,就是西門子(Siemens)的成功途徑。

西門子少有消費性產品,但因為承攬大型工程的系統服務,在一般民眾間仍享有高知名度。台達電亦然,它是全球最大的電源供應器廠,家用電腦多內建台達電電源 產品,但它的品牌卻不會出現外觀上。

然而,這樣的轉型,代表著企業文化、業務體系等全盤的改變。該怎麼做呢?

一年多前,鄭崇華找來了宏?砦q腦創辦人施振榮、明基電通副董事長王文燦,替台達電一級主管們上課,告訴大家品牌是什麼。去年九月,又挖角台積電副董事長 曾繁城在公共形象領域的得力助手郭珊珊,組成四個人的品牌團隊,透過繁複的內部溝通、與客戶建立共識,逐漸把十多條產品線統合為三大類。

過去的一年裡,從鄭平以降,台達人都得學著「換腦袋」。「品牌是什麼?以前我一點概念都沒有!」鄭平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說。

但時隔一年,他已能行雲流水,「品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釐清自己的定位。以前(做ODM;委託設計製造)就是埋了頭做,不太講,只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就好, 可是品牌不僅內部要凝聚共識,對外還要取得客戶的共識,如何精確掌握,難度很高。」

「工業品牌最大的問題在於『企業文化』,必須統整研發、行銷、業務、客戶服務等等,牽涉橫向跨部門溝通,因此領導人的決心很重要,」台灣精品品牌協會理事 代表賴玉琳表示。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也說,台灣零組件電子公司都想做品牌,但做得好的沒幾個;想轉型,要看策略。

端出品牌策略從代工廠走向系統服務

「台達電做品牌,也算是一個覺悟吧!」鄭平說,以前台達電有十多個事業部,各自為政,有些甚至還有自己的產品識別系統;經過內部激烈的討論與攻防後,現在 終於全數統一。過去業務人員只負責銷售單一事業部的產品,欠缺橫向溝通;現在,接單打破事業部的藩籬,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以台達電所有的產品,組合成一 整套系統。

「以前有事情,ODM客人會幫你擋著,但是做系統就完全不同,」鄭平說:「做零組件是比較安全的。」

拚轉型,鄭平選擇了落腳十餘年的中國當主戰場,兩大利器則是「自動化系統」與「通訊局端不斷電系統」。這兩年中國工資不斷高漲,產業界對工廠自動化的需求 急速攀高,加上中國基礎通訊建設起飛,以及十二五規畫的實行等,給了台達電一個很好的起點。

鄭平表示,台達電目前自有品牌的營收比重約為一五%,未來三年將拉高到三○%;就算明年景氣不好、ODM業務受影響,自有品牌的營收仍會成長。

訪談中,鄭平也不避諱談及虧損中的太陽能。這是台達電圍繞「節能」而生的布局之一,但近期卻因供過於求、殺價競爭,造成台達電持股近六成的旺能光電虧損, 外資也接連調降對台達電今年的獲利預估。旺能更於日前宣布更換總經理,由台積電轉投資、精材科技前總經理陳立惇出任。

鄭平坦言,太陽能須投入大量資本支出,成本、原料的價格波動劇烈,「速度要夠快,策略面也更重要,台達電過去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我還是講,這是一定要 學習的。」鄭平堅定的說,內部正在想策略,會尋找上下游的策略聯盟夥伴,一起爭取訂單、分擔資本支出。

儘管每天已經「7-11」超時工作,鄭平還是不敢懈怠,「感覺責任很重大,」扛著父親、海英俊與股東們的期待,他正色說道。領完獎的週末,鄭平又趕回吳江 廠區督導,「他哪裡有班上,就往哪裡去,」郭珊珊觀察。而台達電的轉型目標能否提前達陣,就看鄭平接下來如何出招了。

【延伸閱讀】鄭平的手表,比別人快了十分鐘

與鄭平的專訪進入尾聲時,意外發現他手上的表竟然比在場所有人的都快了十分鐘,好奇之下詢問原因,他笑笑解釋:「這樣讓我可以早一點準備。」

原來,鄭平從中學時期、習慣每天戴手表後,就一直把時間撥快十分鐘。這三十多年來,鄭平總是比別人提早十分鐘在盤算、準備著。為了建立品牌而跟他開過無數 次會議的郭珊珊說,鄭平永遠是提早到的那一個,這也讓公司內其他與會者不敢遲到。

不過,一個中學生怎麼會有這樣的做法呢?原來是父親鄭崇華的影響。鄭平說:「鄭先生一直都有很高的憂患意識。」這樣的家風,如今也成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畢竟,鄭平在中國管理的是六萬人的生產大軍,足足是台達電台灣員工數的十倍,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紀律,才能讓這支大軍平順的往前走,降低出錯的機率。而「守 時」,就是鄭平以身作則、要求大家守規矩的第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2

鏞記長子廿億放盤

2012-12-27  NM
 
 

 

來個中環大事回顧,首宗非鏞記爭產案莫屬。甘健成一方不但輸官司,佢老兄仲仙遊埋。兩個仔為秉承老父心願,正物色新鋪開間「琨勝廚房」。

不過開鋪要用嘅資金唔少,最新發展,係佢哋有意將手頭百分之四十五嘅鏞記股份,賣晒俾二叔琨禮,套現來開新鋪,心目中嘅價位係二十億!但據知他們仍未處理好甘健成的遺產事宜,由是雙方談判處於膠着狀態。 照睇,2013繼續有戲睇。

翠華秘密武器

同鏞記打對面嘅翠華,就愈做愈起,似乎威靈頓街條龍脈由鏞記射咗過去對面。翠華上市後,股價由$2.27一度勁升逾兩成至$2.73,並喺油麻地、尖東、沙田再開分店。據知,佢哋引入咗一部「真空豬扒按摩機」,為每一塊即將被煎嘅豬扒按摩半粒鐘,等佢舒筋活絡完之後,咬落會鬆軟啲咁話。部機聽落好搞笑,小宗問過幾次PR,但連張相同邊度買都唔肯披露,似乎視之為「大殺傷力秘密武器」﹗不過部機聽落似係美容院先會採用囉。

Give me a break

平日去開中環,要搵個地方零消費hea吓,唔係咁易,小宗醒你一個好位,就係滙豐總行五樓的卓越理財中心。呢度時時坐滿人,雖則要有成百萬身家,開個卓越理財戶口,先有資格坐喺度,但其實職員唔會check,仲好好笑容招呼,人人happy,真正做到「地方智慧」。去埋其他銀行,如渣打、恒生、中銀對照,如此服務,只此一家。

甘比麗君平分秋色

剛剛同大劉生咗個八磅男嬰嘅甘比,而家有一仔一女,剛好同呂麗君平分秋色。佢哋兩個嘅投資斬獲,一樣叮噹馬頭。兩年前,大劉一家科咗逾百億水去抽友邦,甘比同麗君各自派得二千六百幾萬股。友邦既阿媽賣仔救母AIG,順利配售逾五百億元的友邦股份,陰霾消除。股價氣勢如虹,升穿三十蚊,如果佢哋未套現,每人都賺成三億;友邦過去一年派息亦唔錯,額外袋多千萬股息。所以話,湊女朋友,俾隻好股佢上就夠和味。

中環「奇」景

有金執?有錢派?有IPO?通通唔係。此條在皇后大道中之人龍,原來是排隊買Jenny的特製曲奇(Jenny bakery),奇景也。

金牙大狀講嘢

股市交投淡靜,靠交易徵費支持之證監會舊年收入劇跌三成至兩億元左右,此可又無礙班大老爺加人工噃;同期佢哋薪酬上漲咗近一成四至超過一億八千萬元;加幅之大,恨死隔籬也。不過大家唔使驚佢哋洗腳唔抹腳,事關佢哋大把儲備,為數超過七十五億元,即使繼續大加人工都有排未使慌也。證監何以有咁多儲備?好天搵埋落雨柴囉。前幾年香港之上市集資額冠絕全球,連紐約都揮低;證監唔理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交投佢哋就有錢落袋;交投暢旺,佢哋有乜辦法唔肥過肥仔水先?不過係咁加人工,遲早有人眼紅,會俾人的上立法會照肺。要防患於未然,辦法不外乎兩個:一係就降低交易徵費,以免人工過高俾人眼紅;再唔係就學得金管局咁置業,即使唔係坐鎮IFC八十八樓,起碼亦應遷出長江中心,喺維港邊買番個有海景嘅單位,否則儲備多多,遲早出事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967

「長子」出海悲喜五年

http://www.eeo.com.cn/2013/0914/249875.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向東 祝夢晴 王賽 還記得2009年走出去抄底的那些央企嗎?現在,這些曾經充當了中國企業走出去急先鋒的共和國「長子」,交出了如下答卷。

經濟觀察報從有關部門獲得的財務數據顯示,中信集團2010年年底的海外資產為3626億元,海外收入1125億元。到2012年年底時,中信集團的海外資產已經下降至2978億,而當年海外收入更驟降至602.7億。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其2010年底海外資產223億元,海外收入72億元。到2012年底,海外資產擴張至247.8億,但海外收入卻下降至46億。

中冶集團也是如此。2010年年底,其海外資產達到了308億,當年海外收入187億。到了2012年年底,其海外資產擴大到了365億,但其當年海外收入下降到了92億。海外資產增長60億,收入卻下滑了一半。

9月12日,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十年,從資產規模上看,收穫不少,但失敗教訓多於成功經驗。尤其在礦產資源等領域的投資,幾乎成為失敗收購的重災區,應當引起企業反思。」

僅從海外資產上看,中國央企拿出了一份規模巨大的海外家底。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國海外資產最大的47家央企,海外資產總規模3.8萬億,海外收入達4萬億,員工總人數達44.8萬。47家央企海外資產總量佔到全國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海外總資產的85%,成為中國企業走出的絕對主力。

現在,這個步伐開始放緩。根據普華永道發佈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數量僅為78宗,不僅低於2012年下半年的數據,而且也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新低。但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民營企業海外併購的大幅下滑。國有企業的海外擴張步伐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與兩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相比,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開始給中國企業走出帶來不利影響。

9月13日,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對經濟觀察報說,人民幣雖然還在升值,但空間已經不大,而貶值的風險也存在。這可能會增加中國企業未來對外投資的成本。

考驗中國央企海外資產成色的時刻到來了。

央企海外家底

經濟觀察報從中國企業聯合會獲得一份數據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共擁有海外資產4.5萬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17%;實現海外收入4.8萬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9.83%。

截至2010年底,這100家跨國公司中,央企有46家,海外資產2.8萬億元,海外收入2.5萬億元,員工人數30萬人。

到2012年年底,中國海外資產最大的47家央企,海外資產總規模3.8萬億,海外收入達4萬億,員工總人數44.8萬。47家央企海外資產總量佔到全國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海外總資產的85%,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絕對主力。

2013年海外資產超過1000億元的中國企業有10家,均為央企。其中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海油、中石化等。10家中的冠軍是中石油,擁有8201億元海外資產。

龐大的資產規模,並不意味著中國央企對海外資產的經營能力有多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建明說,如果一家公司的海外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超過30%,意味著該公司初步具備一定的海外規模,當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超過50%,才能說這家公司海外資產運營不錯。

在中國海外資產規模最大的47家央企中,截至2012年年底,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超過30%的只有11家,有25家央企海外收入的比例不足10%,最低的是國家電網公司。

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了1.88萬億,海外資產達405.3億,但其當年海外收入只有22.4億。國家電網2012年海外收入在其當年總收入中的比例僅為0.12%。中國移動、中國華電、中國聯通、國家電網四家央企的海外收入佔比均不足1%;中國另一家電信巨頭中國電信的海外收入佔比也僅為1.24%。

海外收入佔總營業收入比例最高的三家央企分別為珠海振戎,佔比98.1%;中化集團,佔比80.8%;中國遠洋,佔比70.43%。中國海外營業收入最高的是中石油,其2012年的海外收入超過了1.3萬億,佔當年總營業收入的49.88%。

與外界猜測不同,中國四大石油公司走出去的幾年間,無論是在海外資產還是海外收入方面都比其他央企出色不少。截至2012年年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團四大石油化工央企的海外資產總規模達1.97萬億,海外收入達2.8萬億。海外員工總人數超過10萬人。而在2010年年底時,上述四大石化央企的海外總資產不過1.37萬億,海外收入1.6萬億。

但央企海外抄底五年間,也有中信集團、中冶集團、中鋼集團等一些企業在海外資產擴張的同時,海外收入出現劇降。

失敗案例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和振偉對經濟觀察報說,央企走出去交易額度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往往面臨很大風險。在和振偉看來,前期投資評估不充分,決策不合理,應對機制不靈活,缺乏有效監管和制約,是較為突出的問題。

9月13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央企高層說:「央企海外投資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央企本身機制問題。一般來說,海外投資是需要慎重決定的,但長官意志、對短期政績的追求,不僅導致內部決策流程不健全,而且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浪費甚至損失,但是事後的追責力度又不夠。」

中信集團所屬中信泰富公司2006年收購澳大利亞SINO磁鐵礦項目,預估產能2000萬噸,合同總額14億美元,後續投資17.5億美元。但由於項目前期評估嚴重不足,該項目此後頻超預算,2009年下半年項目投資金額增加到34億美元。而今年最新的數據是,後續投資力爭控制在110億美元。也就是說項目整體實際投入達到前期評估金額的4倍。

更為荒唐的是,中信泰富在收購這一項目時,連合同條款都沒有界定清楚,這直接導致了此後中信泰富與SINO磁鐵礦項目原控股方的法律糾紛。至今,由此項目引發的三場勝負難定的官司還在等著中信泰富去應付。

中國冶金規劃院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稱,中信泰富的鐵礦石項目,是典型的前期勘探評估和盡職調查不足造成的。根據測算只有國際鐵礦石價格達到160美元/噸,這個項目才不虧本。鐵礦石價格歷史高點是在2010年,達到150美元。而隨著國際鐵礦石供應量的持續釋放,未來鐵礦石價格會在當下135美元的基礎上,持續走弱。

中冶集團也是如此。此前幾年間,中冶集團先後收購了阿根廷希拉格蘭德鐵礦項目以及澳大利亞蘭伯特角鐵礦項目,後續運營困難重重。澳大利亞蘭伯特角鐵礦項目2008年收購完成後,遲遲沒有後續投資。知情人士說:「如果要開採蘭伯特角鐵礦,將會把中冶拖累得比中信泰富還要慘。」

像中冶蘭伯特角鐵礦項目這樣收購完成即「撂荒」的資產,還包括中鋼在2008年耗資93億多收購的西澳洲中西部鐵礦石項目。2008年4月至9月,中鋼與日本三菱圍繞著中西部礦業公司展開了一場長達5個月的收購競賽,最終中鋼通過每股高出最初報價近1澳元的價格拿下了中西部公司近100%的股權。中鋼拿到了礦山,卻丟掉了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更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港口和碼頭等基礎設施。對於中鋼的中西部礦山項目來說,這一基礎設施項目乃是決定其礦石運輸的生命線。據澳方估算,要完成這些基礎設施投資,總投資預算近400億人民幣。2011年6月23日,中鋼宣佈暫停在西澳洲中西部鐵礦項目,同時關閉其在西澳洲第二大港口城市傑拉爾頓的辦事處。

中鋼集團在2010年年底時的海外資產達308億,海外收入422億,到了2012年年底,中鋼集團則直接從100大中國跨國公司的榜單上消失了。

決策層監管趨緊

中國央企海外投資的步伐仍在繼續。今年8月19日,中化集團宣佈,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資產收購協議,擬以15.43億美元購買後者所持有的BC-10區塊35%權益。這是中化集團四年內在巴西收購的第三個項目。

今年初,中海油完成了中國企業對海外投資的最大一筆收購。現在,這家公司正在起草一份關於這場收購的總結匯報材料,上報國家有關部門。中海油對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高達151億美元的收購,成了中國央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建明說,中海油自2005年收購優尼科石油公司失敗之後,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反思和總結。在總結失敗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收購項目庫。尼克森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他們跟蹤這些名單上的公司長達數年,從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跟蹤,並制定預案。

對於走出去的中國央企來說,這樣的案例並不多見。國家發改委外資司相關官員以最近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最多的礦產資源領域為例說,雖然已經收購下來,但大部分項目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做進一步的勘探、科研和基礎設施建設,最終能否開發成功還很難講。如果沒有國家的後續支持政策,很多項目將很難產生效益。

另一個正在發生的變化是,人民幣匯率的微妙處境,也導致了中國央企走出去的外部環境改變。

王志浩說,2008年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當時全球經濟普遍下滑,而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升值預期都在高漲。現在不同了,全球經濟正在恢復,人民幣匯率上漲空間已經很小,一旦人民幣下跌,對於一直缺乏匯率對沖觀念的中國央企來說,不僅投資成本會增加,未來的賬面收益也會減少。

不過,王志浩認為,匯率對中國央企海外資產的影響並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央企對這些海外資產的運營能力。」他說。

正在面臨海外投資成本增加問題的一家央企是中鋁。2011年11月,中鋁出資13.5億美元獲得了力拓集團位於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44.65%的股權。但中鋁要想把礦石運回中國,至少還需要修建一條650公里的鐵路、新建3個25萬噸的碼頭泊位,僅這兩項的投資就超過了100億美元。

而目前,由於種種原因,力拓一直在推遲這座礦山的開發時間。9月13日,中鋁內部人士說,一直拖著不開發,不僅打亂了原來的計劃,而且造成了很大的額外成本支出。《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878億美元歷史新高,首次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併購項目457個,實際交易金額434億美元,均創歷史之最。

但中國企業聯合會對中國100家最大跨國公司的分析表明,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之後遭遇到的跨國投資風險,近年來明顯上升。另外,儘管併購是目前跨國投資的主要方式,但國際經驗表明,跨國併購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對於中國而言,由於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薄弱,也缺乏管理國際品牌和營銷渠道的經驗,實施跨國購併的風險更大。

現在,相關政府部門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國家發改委外資司的官員說,「中國亟需加強對海外投資的監管和約束機制,尤其是央企在進行海外投資時,由於是國有資產,需要建立更嚴格的審查和追責機制。」

國家發改委在今年初下放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審批權限,按照新的規定,企業海外投資規模在3億美元以下,不再需要報國家發改委批准。和振偉說:「放權的同時,肯定會加強海外資產的監管和約束。現在一些政策基調正在朝著這方面變化。對於央企來說,採取海外投資終身問責制將來也是有可能的。」

8月底,中國企業聯合會向國務院高層上報了一份關於中國大企業走出的建議,其中提到,「要建立和健全海外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與內控制度;加快建立風險識別、評估、預警與防控體系;投資前要對擬投資項目做好調研評估和科學論證。」9月初,這份建議得到了國務院高層的批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91

繼室、長子,分掌星、港業務

2014-01-09  NM
 
 

 

邵逸夫分家有道,長子邵維銘長居新加坡,早已接手在當地的地產投資項目,兼且管理「邵逸夫基金」,而香港的業務,則由繼室方逸華接手。今年八十歲的方逸華,跟隨邵逸夫逾五十五年。她由一名四處走天涯的歌女,搖身一變成為掌管百億元電視企業的女當家,到全權掌握賣盤,本身已是一個傳奇。

原籍廣東的方逸華原名李夢蘭,她的母親方文霞是三十年代上海的「舞國紅星」,她其後跟隨母親姓方。方逸華生於上海,四十年代末解放前隨母親移居香港,居住在鵝頸橋堅拿道西的唐樓,附近有一間「紅鷹公寓」,住了不少上海舞女。當時生活艱難,十七歲時,她曾跟隨同樣從上海到香港的作家曹聚仁,後來開始學唱歌賺錢幹一番事業,雙方各奔前程。

五十年代,方逸華開始在香港高級夜總會演唱,她最擅長唱英文歌,一首《花月佳期》瘋魔不少歌迷,同期出道有她的密友顧媚、潘迪華及張露等等。

「方逸華最初在軒尼詩酒店唱,穿衣服好普通,無釘珠片。後來,她到更高級的舞廳獻唱,例如上海幫杜月笙開辦的北角麗池夜總會、灣仔巴拉莎夜總會。我還記得她有一個家姐叫方逸虹在杜老誌夜總會伴舞,後來為情自殺。」一名老證券經紀說。

邂逅於星洲

繼曹聚仁後,方逸華亦結識了一名姓許牙醫,但雙方維持了短暫交情後便告終結。方逸華與邵逸夫則在星洲邂逅。一九五二年,方逸華在新加坡邵氏旗下的大世界遊樂場內的新生夜總會演唱,就認識了當時在星洲、馬來西亞等地,擁有百多家電影院的邵逸夫。新加坡三江同鄉會會長水銘漳猶記得,「她唱英文歌,那時她很瘦,條腰好纖瘦。」及至一九五七年,邵逸夫到香港發展電影,一手籌建清水灣邵氏影城,方逸華更多機會接觸到邵逸夫。邵逸夫也經常到歌廳捧方逸華場,有次樂隊The King of Swing到香港表演,邵逸夫透過《英文虎報》主編吳嘉棠的關係,成功安排方逸華成為樂隊的客座歌手,亦為邵氏出產的電影唱主題曲及插曲。

加入邵氏後,她生活依然簡樸,只是租住在尖沙咀一間六百呎房子。直至七八年,她親自到西貢理民府,以三百五十萬投得在清水灣電視城附近的亞公灣近兩萬呎地皮,並自建成為一間地中海式的向海獨立洋房。喜歡照顧人的方逸華,與兩個妹妹李潔儀(Jenny)和蔡梅芝(Meage)一同居住。李潔儀有時陪伴家姐出席公開場合,曾在邵氏發行部工作;而幼妹蔡梅芝曾服務警界,較她年輕數十年,常被誤為方逸華女兒。三姊妹曾多次聯名買入紅山半島、太古城等物業。

入主邵氏管數能手

方逸華伴隨六叔五十五年,一直是他身邊得力幫手。六十年代末,邵逸夫發覺邵氏影片製作部開支太高,於是在六九年安插方逸華進入採購物資部,直接管轄會計、出納、財務等部門。當時所有拍戲開支的賬單,均須交由方逸華批核。「邵氏在方逸華入主後轉虧為盈,因為方逸華能好好的控制收支。她發現有很多人在『攞油水』。方逸華做事比較絕,令不少人再沒有利益可圖。好像有次方逸華不滿意採購部一張買一百個生煎饅頭的賬單,認為在飯堂裡只需一毛一個,一百個只需十塊,而採購單上卻要廿塊,因此不予批准。」已過身的余慕雲生前對本刊說。為了省下武師的薪金、油漆錢、廁紙錢,她不惜和當紅大導演張徹、權傾一時的製片主任鄒文懷敵對,但由於方甚受邵逸夫寵愛,有他撐腰,使鄒文懷處處受掣肘,終於在七○年離開邵氏,自立門戶,組成嘉禾,成為邵氏的勁敵。據一個前邵氏經理級員工說:「我們返工要打咭,方小姐自己打埋一份,遲到要扣錢。」但邵氏在方逸華管治下,連拍飛天遁地的威吔,也由每呎六元半的,改為每呎一元半的廉價貨,害得邵氏最紅的明星傅聲跌傷,臥床一年,邵氏損失慘重,亦因處事作風的「慳」字訣,不肯付高薪留人才,才在邵氏年代,把李小龍、成龍及許冠文等拱手讓予勁敵鄒文懷,開創嘉禾盛世。

不怕做爛頭卒

方逸華入主邵氏後,令邵氏轉虧為盈,自此一直被邵逸夫重用,而其表弟黃家禧亦在七十年代初加入邵氏任職中文秘書,其後有次因秉公辦事而遭導演爾冬陞打破眼鏡。原來當時邵氏演員陸劍明替邵氏拍戲時,中途到台灣秘撈,只透過好友爾冬陞向導演楚原打聲招呼便算,最後被黃家禧發現,並停付陸劍明的人工。爾冬陞為朋友出頭,於是到黃家禧辦公室大吵,碰撞間連他的眼鏡也打碎了。深得方逸華信賴的黃家禧,更獲方介紹太太,結婚時方還安排勞斯萊斯花車及較大的宿舍予他居住。

自○○年獲委為TVB副主席,方逸華便積極為公司「節流」,早在○一年便開始把十四個月糧逐漸減為十二個月糧,每年的開工利是亦只是二十元,亦限制員工加班的鐘數;而為減少用電量,晚間減省開燈,員工當然怨聲載道。據TVB中人說:「方小姐只識守成,事無大小都要管,大至拍劇用咗幾多臨記,小至用過一粒釘都要對數。」方亦曾試過掟橋給編劇:「佢有次同個編劇講,有條好橋唔使搵演員都可以拍套劇,點知佢話想拍套無影俠,用條線吊住件衫飛來飛去就得,搞到人唔知好嬲定好笑。」一位編劇說。

瘦身行動殺入電視城

沙士一役,又令無綫香港電視業務○三年上半年度首次下跌,全年純利比前一年下跌一億五千萬,只有四億四千一百萬元。為了開源節流,方逸華於是大開殺戒,薪高的老臣子先後被「叮走」,資深監製鄺業生和蕭顯輝,亦被要求自動離職。在公司內被戲稱為「高清行動」(清剿高層行動),製作總監汪岐、藝員形象總監陳文輝等先後離職,一百二十個經理級職員炒剩八十八人,年過六十的藝人及各部門同事要退休,包括甘草演員胡楓、羅蘭,以及新聞部總監黃應士等。公司向藝員改行簽經理人合約制,以減少「爆騷」的開支。一年一騷以往藝員在合約上訂明,一年內可賺取一定數目的騷錢,即使藝員「做唔夠騷」,但這筆錢依然可以照袋。不過這項制度現已改為一年一個騷,或由公司保證每個月一定騷量,新計騷制使藝員收入相對減少。 自方逸華手握大權,公司上下人心惶惶,TVB的老臣子大多與她不咬弦,大部分已走得七七八八,連在TVB效力了三十多年的集團總經理何定鈞,及費道宜亦提早退休。

名正言順榮升邵太

除了一連串的「瘦身」計劃,幕後班底亦實行大變身,幾乎所有高層也是方逸華的心腹。好像和方逸華投契,閒來陪她唱卡拉OK的陳志雲便是其愛將之一,不但在十年間由節目部總監晉升至總經理,而且節目部、製作部、製作資源部、外事部及法律部五個部門,都通通由他話事。而製作部總監則由方的表弟黃家禧坐鎮,更空降邵氏年代,當製片時獲方重用的樂易玲統領藝員部,出任藝員科總監,掌全台一千五百員工生殺大權。縱然下屬極度不滿,但在方逸華的節流行動及經濟復甦帶動下,TVB○四年起廣告收益回升,盈利反彈。雖然在TVB方是邵逸夫旁邊的紅人,旁人對她卻不重視。九七年,方逸華興致勃勃向TVB節目部建議開拍美國電視劇《人民法庭》,TVB的人卻愛理不理。這番冷遇,促使她和邵逸夫在九七年五月六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結婚,名正言順成為邵太。「方逸華在七一年政府取消容許納妾的大清律例前,已登記做邵逸夫的『平妻』了,但沒什麼人知道,所以要在九七年結一次婚,向外界確立自己的名分。」知情人士說。

賣盤後野心不泯

近年,邵逸夫身體大不如前,深居簡出,實際話事權早已落在方逸華身上,包括一一年TVB賣盤,亦由方逸華一手拍板。陳國強等人入主後,方逸華於一二年四月轉任電視廣播的非執行董事,自此甚少與無綫扯上關係。不過,方逸華並未就此言休。早在賣盤前,她已部署新大計,將邵氏兄弟名下的四十四幅農地,出售給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並計劃搞度假營及教育中心,只是城規會未肯首。另一方面,她與陳國強合作亦更上一層樓。二人於一一年十月合組智豪有限公司,以約七億二千萬元奪得一幅鄰近西貢碼頭的地皮,佔地約十九萬三千方呎,計劃興建三幢酒店及二萬多方呎商場,總樓面面積近二十九萬方呎。不過,計劃受區內居民反對意見所阻,至今仍未拍板。同年,方逸華又開設十間新公司,部分由兩名親妹蔡梅芝與李潔儀、邵氏兄弟物業發展總監陳偉文,及邵氏兄弟舊臣Jeremiah Rajakulendran出任董事。當中五間用以買入清水灣道洋房及太古城單位,全數未見按揭紀錄。

方氏在娛樂事業方面亦有新搞作。一一年暑假起,將邵氏電影的出品,冠以不同公司的名義推出,如邵氏製作有限公司、邵氏影城有限公司,並推出全新集團標誌。不過,邵氏影城有限公司已於去年九月解散。現在,方逸華還是邵氏集團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亦為邵氏基金(香港)、邵逸夫獎基金會、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的主席,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董會成員。只不過,事過境遷,在香港輝煌一時的邵氏王國,終隨著邵逸夫的逝世,而寫進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40

專訪鴻海郭台銘長子 虎父王子 郭守正揭祕(072-081)

2014-10-27  TWM
 
 

 

鴻海四兆帝國的接班大業即將啟動?

過去被外界認定是浸淫文創、不想接班的郭台銘長子郭守正,首度對外告白:「我要爭取接班!」一句話顛覆了外界原本的想像。

在父親巨大身影下,《今周刊》首度揭開他的神祕面紗,這位首富之子,行事作風平民,他常搭捷運,一件POLO衫穿了多年,一只公事包拎到泛黃起毛,還捨不得丟。

這位昔日的文青,能否成為鴻海帝國接班人?

撰文‧劉俞青、梁任瑋

研究員‧黃家慧

如果在台北捷運車上,看到一位身高一八三公分、長相酷似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年輕人,手上拎著一只泛舊的公事包,和朋友有說有笑地一起搭車,別懷疑,他是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

沒有錯!這位將來最有可能承接父親鴻海帝國的首富之子,就和你我一樣,穿著尋常的POLO衫,偶爾也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

在父親召喚下,郭守正決定扛下重責大任,將鴻海重返3C零售通路的指標案──「台北資訊園區」這個案子做好。他的第一張成績單,是他取得父親肯定的重要關鍵,也是他未來能否接班的關鍵一役。

入秋的十月中旬,外頭陽光還是很熾熱,台北市新生南路上的「台北資訊園區」(外界稱「台北秋葉原」,郭守正定位為「三創生活園區」)大樓前,一輛大型吊車在陽光直射下,正吊起一落落的鋼架;走進大樓裡,每個櫃位上,各個小型裝潢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切的趕工,只為了十二月底、耶誕節前將開始的試營運。

「這裡還要裝上LED燈、那邊要裝觸控儀板……」一樓賣場裡最大的櫃位是「中華電信」,負責裝修的設計公司人員在現場指揮,工人正不斷把許多IC板搬進來。

「Jeff天天在這裡盯場,他盯很緊。」一位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

員工口中的「Jeff」不是別人,就是郭守正。他不只親自在現場盯進度,而且是從賣場的定位規畫、招商、到最後的營運,全心投入,甚至在大樓還沒有完工前,他索性就在旁邊租了一間臨時辦公室,當作他的臨時調度中心,員工跑進跑出也比較方便。

「我們確實都在這邊全面趕工。」鴻海公關室主任朱文敏證實。團隊全面待命,不敢稍有閃失,也反映出郭守正心中的焦慮與在乎,因為這是他返回鴻海集團的第一役,這一仗,全部的人都睜大眼睛等著看。

「台北資訊園區」是二○一○年六月,鴻海集團旗下的三創數位公司與台北市府正式簽約的BOT案,總投資金額為三十八億元,由三創數位取得五十年的營運權。

他,回鴻海擔任要職這個「特助」不一樣 可以代表鴻海簽約、致詞原本三創數位董事長是由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擔任,而郭守正則是在一二年下半年,悄悄回到鴻海集團,並且在父親郭台銘欽點、郭守正自己極力爭取下,決定從鴻海失敗過多次的「通路賣場」出發。父親的安排,無非是希望給郭守正多一點揮灑空間。

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郭守正與前董事長張瑞麟交接,並且在去年一月,「台北資訊園區」上梁典禮上,郭守正首度以三創數位董事長頭銜現身,外界認定,這是他回到鴻海體系、準備接班的第一步。這一年他三十七歲,距離他回來台灣,已經整整九年。

「在我心中,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一直都在鴻海。」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首度澄清。

今年三十八歲的郭守正,讀到國中時在郭台銘安排下,赴美念書,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念工業工程管理學系。○四年回國,與在美國念書結識的妻子黃子容結婚;回國後,他看準趨勢,選擇在文創領域中創業,但外界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這位王子也捲起袖子,在鴻海深圳工廠裡一待就是好幾年,所有「接班」該有的歷練,他一件沒少過。

我們訝異這段從來沒有對外透露過的「基層經歷」,郭守正揮揮手說「這其實沒什麼。」除此之外,郭守正在集團內的頭銜與職務,也越來越浮上枱面,除了擔任三創數位董事長,他同時在集團內擔任「董事長特助」。雖然郭台銘有多位特助,但是郭守正這位「特助」,畢竟不同於其他人。

去年三月,他首度以「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特助」的身分,在北京與樂視網簽約合作,不僅在中國媒體見證下,在合約上親筆簽下自己的名字,更是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代表鴻海集團上台致詞。儘管這場簽約活動因為在中國進行,在台灣沒有引起太多媒體注意,卻是郭守正邁向接班之路的里程碑。

差不多就在同一時間,郭守正還提筆寫了一封信,向他過去在文創公司的同仁們告別,信中提到,時候到了,他必須「回去」承擔一些責任;但同時他也再三保證,過去他開設的這些文創相關公司,業務不會縮減,請大家放心。

「郭守正要接班?」這個問題令外界好奇,在鴻海內部,當然更是高度敏感。有人揣測,是否郭台銘已經積極為接班展開布局?其實,連郭台銘自己對外,針對「接班」一事,在不同時間點、不同的心情下,他的說法也都反覆不一。

○八年金融海嘯之前,他曾具體地說:「今年四月一日,我將退居第二線。」到了小女兒妞妞出生,他開心地說,「要一直拚到妞妞出嫁。」而最近,他短短時間內又反覆兩次,一次說「自己很快要退休了,要交棒給年輕人。」一次又說「不會很快退休。」郭台銘究竟要何時退休?要如何退休?答案至今仍只有「他」自己心底最清楚,他嘴裡的說法也許不一,但「作法」或許透露了些許端倪。

過去八年,郭守正是快樂的文創人,他優游在自己文創的世界裡,成立「藝墨文創管理集團」,旗下有電影發行公司、出版社、動畫公司,也做電視製作,也確實闖出一些成績,例如他出資拍攝的電影《奇蹟的夏天》,就曾經得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但也賠掉不少錢,燒掉許多資源;得失之間,有著他對文創的熱情與付出。

但也許是時候到了,也許是父子間的默契,最近兩年,郭守正接班的「事蹟」越來越多,他邁開步伐,一路從遠方一步步走近郭台銘的身邊。

他,得拿出本事服人郭董告誡:「你沒有戰功,我要怎麼給?」除了一肩扛起「三創生活園區」的營運大任、代表鴻海對外簽約之外,內部人士透露,只要和數位內容、通訊相關的業務,包括這次4G的標售,與最近可能重燃希望的中嘉案,郭守正都是專案小組的成員之一,參與研議,然後再向專案負責人、也是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敏報告。據一位友人透露,就連鴻海在日本的堺工廠事務,郭守正都有參與,由此可見,郭台銘想讓這位長子多多見習、接受各種磨練的用心。

但在父親的心底,這個每年全球四兆元營收、一二○萬名員工的帝國江山,要交給專業經理人?還是郭守正?郭台銘在內部會議上不只一次說過:「你要有戰功我才能給,你沒有功,我怎麼給?」甚至一急起來,直言:「你這個人啊,怎麼教不會!」屬虎的郭台銘教訓兒子,一句句,或許令人氣餒,但卻是愛之深,責之切,是父親對兒子的殷切企盼。「接班」兩字不說出口,但周邊人都感染了氣氛。

這三、四年來,鴻海集團架構悄悄變化,「邦聯制度」隱然成形。如網路連接事業群切割成立FIT,由鴻海老臣盧松青帶頭負責;電信業務由亞太電信呂芳敏領銜;做PCB的臻鼎、做LED的榮創,都陸續獨立切割。

郭台銘讓各種業務、老幹新枝都各有一片天,未來,鴻海將逐步轉型成為控股公司,讓專業經理人各擁一片天,但集團由控股公司的形式掌控各事業群,郭董如果有一天退休了,是不是會把核心控股公司──「鴻海」留給兒子郭守正負責?答案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他,低調不愛出鋒頭被不認識他的同事當維修工人 也不以為意郭守正,身高一八三公分,他站在那裡,不用開口,活脫就是郭台銘的翻版;但除了外表,他幾乎沒有一處像郭台銘。

「Jeff不快樂!」父親巨大的身影,從來沒有一刻不在郭守正的心底。一位他多年好友直言,從小,郭守正幾乎是在「父親缺席」的環境下長大,郭台銘自己也坦言,鴻海創業前三年,他幾乎每晚都睡在工廠,那時郭守正才兩、三歲,正是啟蒙的年紀,郭守正在母親林淑如一手照顧下長大。

當時家裡經濟還很拮据,這也養成郭守正從小節儉的性格,直到上了小學,郭台銘才買第一間房子。

從這裡也可以理解,為何他會喜歡坐捷運、衣著樸實了。據友人透露,有時和郭守正一起搭捷運,他對一路可以不被認出來,感到小確幸。在朋友眼中,他是溫暖善良的大男孩,只要談到自己喜歡的文創、電影,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他愛看書,更愛電影,信手拈來,可以大聊許多冷門的外國電影。

但多數的時候,他都低調不多話,「缺乏存在感」到幾乎讓人忘了他的存在,曾經有一次,甚至被不認識他的同事,當成來修影印機的工人,他也不在乎,捲起袖子真的換起墨水匣來。

但兩年前開始,這個大男孩的人生,有了明顯的變化。郭守正擱下熱愛的文創,越來越走進爸爸主導的「鴻海帝國」,外界用「接班」、「王子」形容他,在這個以製造業起家,所有成本必須計算到一角、一分的世界,與他過去熟悉的文創領域有著天壤之別。

一開始,郭守正上班,延續過去在文創公司一樣,每天早上穿著大件的POLO衫、過膝的短褲,腳上穿著球鞋,踏進鴻海位在新北市土城總部五樓的「總裁辦公室」,和身邊一群穿著標準襯衫加西裝褲的鴻海高階主管,顯得很不一樣。

如果當天早上有會要開,他在開會前不久才踏進辦公室,開完會就離開辦公室。有時「郭董」臨時要找他,還要叫人打手機問他人在哪裡,這在治軍嚴謹、號令天下的鴻海裡,也讓人有些側目。

但認識郭守正的人都知道,他絕對不是拿喬,或自以為是。這位「小王子」為人客氣溫和,「幾乎沒有看過他發脾氣」,會有這樣和鴻海人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純粹只是還沒適應鴻海文化罷了。

他,歷經陣痛磨合期回答郭董不滿意 要他當四百員工面前「罰站」郭守正當然也察覺這之間的落差,他一度和他的好友、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的二兒子施宣麟(目前自行創立運動行銷公司)一起自嘲:「我們是接班失意二人組。」「但無論如何,Jeff心中最在乎的永遠是父親,所以,他回來了。」他過去的合作夥伴在旁觀察說。

好友說,只要爸爸一句肯定,郭守正就會很開心,他的個性單純善良,也不諳商場險惡。所以,即使明知有明顯的落差,但郭守正終究是歸隊了。

歸隊之初,這對父子都經歷一段陣痛磨合期。

有一次,郭台銘在土城總部的大禮堂,召開三、四百人的大型會議,由郭台銘親自主持。郭董開會喜歡點人起來回答問題,如果回答不滿意,就會要人站著開會。那天剛好點中了坐在第一排的郭守正,郭守正立刻起立回答,但答案顯然讓郭董不甚滿意,只見郭台銘不假辭色,按照往例直接說:「你站著!」就這樣,郭守正在好幾百名同仁面前,足足站了二十分鐘。

類似的經歷還不止一次。又有一次,由於鴻海召開重要會議都有專業攝影師全程錄影,而這群攝影師團隊的負責人就是郭守正。偏偏當天會議的攝影師,肩上架著攝影機不拍發言人,而是對著郭台銘猛拍,郭台銘說了兩次,攝影鏡頭還是不動如山,郭董一時火大,又是叫負責人郭守正「去罰站」。

「總裁不是不留情面,他只是要告訴大家,在鴻海,『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Jeff絕對沒有特權。」一位曾經長時間待在郭台銘身邊的人觀察。

他,慢慢學會算成本辦公室租不出去 才知「不是有設計感就值錢」郭董的態度如此,屬下大將當然也「公事公辦」,這是鴻海既有的文化,卻也讓郭守正經歷了震撼教育,其中最重要一堂課,就叫「成本概念」。

例如去年他回歸集團後,包括三創在內所有他負責的公司,都陸續搬回台北內湖鴻海大樓,其中三樓、五樓都是由郭守正的公司向鴻海承租。

但後來由於人員有所調整,因此有部分辦公室的空間剩出來,郭守正就想把這些騰出的空間轉租給在同一棟大樓的亞太電信。由於文創出身的底子,因此這兩層樓的裝潢都比其他樓層顯得較有設計感,郭守正因此認為,可以略微提高一些租金出租。

沒想到,精打細算的亞太電信卻毫不領情,覺得過多的裝潢對營運一點都沒幫助,更不想以較高的租金承租,因此拒絕了郭守正。至今,這些辦公室還是空在那裡,也讓郭守正領教了鴻海嚴控成本的概念另有一次,三創承作台北花博夢想館的部分業務,其中有一部分3D投影設備,需要提供一百台的大電視,當時郭守正請集團內負責該業務的同仁幫忙,對方也承諾沒問題。但不知是彼此認知錯誤還是溝通不良,活動結束後,該部門按照定價,寄來帳單,讓郭守正驚覺,「原來不是贊助,是要給錢的。」幾次下來,郭守正也慢慢學會進入狀況,例如這次的重頭戲──「三創生活園區」,根據參與的人士透露,郭守正學著抓緊成本,原本要用歐洲進口的木架,台灣製的價格只要歐洲進口的三分之一,他開始懂得從善如流,乖乖照辦。

而過去以鴻海人的標準,顯得「有些閒散、不算勤快」的個性,在這次主導負責秋葉原的案子時,也全部消失無蹤,郭守正不僅戰戰兢兢,甚至以前難得見到的焦慮,都寫在臉上。

「這個案子前後不知改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Jeff全力投入。」三創數位的員工透露,郭董私底下對郭守正的殷殷關切,在這個案子中顯露無遺。據透露,郭守正規畫的每個版本,郭台銘不僅親自看過,也都有許多意見,郭守正也都聽進去,並且盡量按照意見改善,力求把案子做到盡善盡美;而父子情深,在籌辦園區的過程中,彼此心中也都有許多感受。

他,越來越進入狀況郭台銘對他要求嚴格 但也會適時幫他一把不過,枱面上,郭董還是郭董,據了解,其中還有一段插曲,去年底,由於「台北資訊園區」的投資金額不斷追加,財務有些緊迫,依鴻海規定,各子公司財務必須各自獨立負責;但按照三創數位的資本、營運計畫,對銀行負債已經到頂,最後不得已,在不得違反鴻海內規的情況下,由財務長「錢媽媽」黃秋蓮跳出來,提出一個權宜之策,就是由母公司鴻海背書保證,才讓銀行點頭願意提高對三創的貸款金額;但這筆追加的負債,還是記在三創的頭上,未來還是要郭守正自己還清,老爸可是不幫忙。

這就是郭家父子,彼此都在乎對方、深愛對方,但在父親建立的龐大帝國底下,一切得照規矩走。按「郭董事長」的規定,只有立下戰功者,才論功行賞;但在「郭爸爸」的心底,多麼想多幫兒子一把、推他一下。而當兒子的,縱使對軍令如山的公司制度再無奈,都得從千里之外歸隊,接下父親的使命。

這對父子繞了一大圈,最後能否心靈交會,時間,會證明一切;這位外表溫和的王子,能否接下虎爸的帝國霸業,五十五萬名股東拭目以待。

郭守正

出生:1976年

現職:三創數位董事長、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鴻海董事長特助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業工程管理學系家庭:2004年與妻子黃子容結婚,育有3子1女按「郭董事長」的規定,在鴻海只有立下戰功者,才論功行賞;但在「郭爸爸」的心底,多麼想幫兒子一把。

這對父子在繞了一大圈之後,能否心靈交會,時間會證明一切。

鴻海帝國拓展新業務郭守正進入接班梯隊── 集團目前事業體與負責人

郭台銘

3C零售通路

郭守正

電商通路

蔣浩良

數據中心、雲端計算

吳惠鋒

消費性電子

戴正吳

連接器、零組件

盧松青

平板電腦、電子書

陳振國

富智康、手機

池育陽

總財務長

黃秋蓮

面板

段行建

生技醫療

吳良襄

電信、網通

呂芳銘

PC、NB

簡宜彬

機器人、蘋果產品

徐牧基

虎爸給虎子5大磨練啟動接班之路—— 近期郭守正參與鴻海重要事務

1.打造台北秋葉原

3C通路是鴻海的全新業務,郭台銘欽點郭守正打造高規格賣場、主導招商及開幕後的營運

2.與樂視網合作

代表鴻海與樂視網簽約,目前已與樂視網在中國共同合推超級電視3.搶標4G、入主亞太電信與事業群總經理共同主導參與投標,

並參與買家洽談重要會議

4.接掌永齡慈善基金會、永齡教育基金會鴻海透過永齡基金會從事慈善與教育活動,郭守正將代表郭台銘出席基金會活動

5.收購中嘉

與事業群總經理共同研議收購事宜

整理:梁任瑋

老爸鋪路文青變帝國王儲── 郭守正大事紀

遇見趨勢

投入數位內容

1988年

國中時,在父親安排下,赴美讀書

2001年

與黃子容在好萊塢共同成立獨立製片公司Cherry Sky Films

2004年

返台與黃子容結婚

在父親同意下投入文創,成立首映創意(動畫公司)

2005年

創立山水國際娛樂(電影公司)

2006年

出資拍攝電影《奇蹟的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第一個孩子出生

2007年

因為疼愛孩子,成立「故事島」故事屋成立「藝墨文創管理集團」(文創相關公司的母公司)

2008年

和王偉忠等製作人成立「風賦國際娛樂」

積極爭取準備接棒

2011年

7月「台北資訊園區」(三創生活園區)舉辦動土典禮,當時在集團內還沒有正式頭銜的郭守正意外現身

2012年

任「台北資訊園區」總規畫師,向接班之路挺進

2013年

出任鴻海子公司三創數位董事長,接下「三創生活園區」開發營運大任

「三創生活園區」上梁

6月,接永齡基金會董事長

停止多家文創公司營運

2014年/8月

賣掉絕色影城

2014年/12月

「三創生活園區」開幕

集團之外事業也有一片天

── 郭守正夫妻的創業成績公司 業務 資本額 職務首映創意 動畫製作 4.55億元 董事,妻子黃子容擔任監察人藝墨文創管理 肖像授權、

品牌推廣 2800萬元

山水國際娛樂 電影發行 8000萬元推守文化 圖書雜誌出版 7300萬元風賦國際娛樂 電視製作 600萬元 妻子黃子容擔任監察人故事島 教育服務 3000萬元

整理:黃家慧

何時交棒?郭董隨時有新想法── 郭台銘近年「退休與接班」發言20012008年交棒時,接班人必須有管理年營收500億元的實力,且每年要達到成長30%的目標2003 退休後,我要買個小島當島主20082007年尾牙,宣布鴻海下放權力給事業群,讓旗下12位總經理成為接班人2008年是我退而不休的一年我將退居第二線,從此只回答是非題2009除了蔣總(蔣浩良),其他幾位和我一樣,都近退休年齡了股價不回來,我就不退休2010 將一直工作到一歲女兒妞妞結婚為止2012我內心有個數字,不達目標不退休2014絕不輕言退休,也不能講要退居二線,不然股票又要跌了;但培養年輕人的方向絕不會改變不久後,我也快退休了,鴻海正在培養年輕人,我已經想好對策了!

鴻海已經在培養年輕人,未來將走向邦聯制,目前已有具體的對策

還不會這麼快退休

整理: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45

大董魏應州收回權力 欽點長子接下康師傅董事 魏家第二代出線 頂新接班提早啟動

2015-02-16  TWM
 
 

 

二月四日,康師傅控股在港交所公告魏應交辭去執行董事,並由魏應州長子魏宏名接替,這一人事案直指魏應州的接班大計已更進一步,四兄弟「分業不分家」的鐵律,將會如何變動?

撰文‧鄧 寧

二○一五新年的第一天,由頂新集團大董魏應州一手創辦的康師傅控股完成換帥,魏應州不再兼任行政總裁(CEO),但仍是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時隔一月,康師傅控股在二月四日再度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頂新二董魏應交辭去執行董事職務,空缺的席位由魏應州的大兒子魏宏名接替。

為何在此時,魏應交要辭去董事職務?據內部人士表示,因魏應交涉嫌購買保育類植物油杉而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前曾經遭境管,現在雖已經解除,但仍在司法程序。而康師傅是一家國際性公司,董事成員有日本三洋食品,「日本公司很在意誠信問題,現在辭去也是很正常的事。」雖然,魏應交辭董事是意料中事,但重點是接替者是魏應州的兒子。曾說過要在六十歲時交出CEO職務,並讓兒子接手副董事長的魏應州,此舉措不免讓人聯想,是否已開始為接班事宜做準備?而從○六年就已加入康師傅的魏宏名,過去鮮少公開露面,成為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後,也離浮上?面之日更近一步。

分工明確

四兄弟各握有事業版圖

消息一公布,傳言即沸沸揚揚,分家說、接班說都有,一名親近魏家的人士指出,魏家四兄弟交叉持股,手上股權盤根錯節,「要分家很困難的。」論股權,深謀遠慮的魏應州,早在一九九六年康師傅於香港掛牌上市時就已規畫妥當,四兄弟各持有海外註冊的和德公司二五%股權,由和德直接百分之百控制頂新(開曼)控股公司,再由頂新當康師傅的最大單一股東;而為了避免後代子孫因繼承而稀釋股權,和德股份又交付信託,魏家子孫未來只能從信託中分紅,但不能動康師傅股票。

雖然分家不可能,但魏家四兄弟的業務分工則加速進行。「頂新風波過後,『分業』的趨勢卻更加明確。」這位人士分析。

論事業,過去頂新四兄弟約有大致分工。老大魏應州握有康師傅;老四魏應行固守中國的便利餐飲疆域,持續壯大中國全家與德克士快餐;而老二魏應交在台灣攻地產並進軍電信;老三魏應充則負責味全、糧油,並擔下資材、資金調度等集團後勤支援部分。

滅頂風暴

二董三董退出經營核心

但在毒油事件後,這四大版圖已經呈現消長。魏應交縱然百般不情願,勢必將交出台北一○一董事與台灣之星董事長大位。加上,魏應交還有官司在身,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插手集團其他事務。

老三魏應充仍在交保與羈押中掙扎,短期內不可能再進入集團內管事,魏應州已經一一收回權力,資材事業群現在便是由魏應州「代管」。據離職的資材事業部員工表示,魏應州一接手就精簡人力,許多台幹都被資遣回台。

雖然二董、三董陸續退出魏家的經營核心,但股票在手,該分的分紅一毛沒少。據透露,一向扮演長兄如父角色的魏應州,曾說過「過去共榮,現在共業」的話,這個「業」不僅指集團事業,還有承擔「共業」的意思,魏應州已經表明絕不會棄弟弟們於不顧,信守「不分家」承諾。

但在事業上,魏應州的領導角色更加吃重,原本就精明強勢的他,一接手代管弟弟的事業,更加強他讓第二代承擔更多責任的決心。

○九年底時,魏應州曾帶著魏宏名與小兒子魏宏丞,在康師傅的天津總部接受《今周刊》專訪,當時魏宏名穿著代表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的紅外套,魏宏丞則是身穿代表飲品事業群的綠外套,分別代表兩人未來接班的事業版圖。

培養接棒

魏宏名輪調各大事業群

以第二代的老大魏宏名來說,魏應州培養其接班的方法是先下放至各大事業群輪調,緊接著就安排到身邊當特助,○七年至一四年期間,也讓魏宏名進入味全擔任董事,集團內的重要場合都能看見其身影。

據了解,魏宏名因嫻熟中、英、日語,與康師傅的主要股東日本伊藤忠商事會長丹宇羽一郎、三洋食品創辦人井田毅都能一同開會論事。

但也有離開「正軌」的魏家二代存在,○八年即自行創業的魏應州次子魏宏帆,專注於自行車、平板電腦之自有品牌;而魏應充的長子魏志明之前跟在父親身邊學接班,在味全內部從基層員工做起,但事發後已離職,目前一面照顧雙親,一面籌謀自行創業,希望能循魏宏帆的路子闖出新天地。

魏應行長子魏士傑則被安排進入中國全家,同樣在已劃分好的領域中學習接班;至於第二代的其他兄弟姊妹,女兒們多已結婚出嫁,尚未進入事業體的男生則仍在念書。

分業不分家,這條魏家四兄弟信奉的鐵律,看來將會由大董、四董的長子魏宏名與魏士傑率先繼承,而魏家第二代將如何掌舵頂新這艘大船,不致滅頂於波濤中,將是未來數年最大的挑戰。

魏應交辭康師傅執董,由魏宏名接任!

魏家第二代家族表

魏應州

(大董)

魏宏名(長子)

康師傅控股總裁室專案經理、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方便麵與糕餅事業群(2014年前三季營收31.66億美元)

魏宏帆(次子)

應宏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魏宏丞(三子)

康師傅控股飲品事業群企業本部副理飲品事業群(2014年前三季營收50.61億美元)

魏應交

(二董)

魏妙玲(長女)已婚

未曝光(二女)

魏佩怡(三女)已婚

魏俊杰(小兒子)18歲,讀書中

魏應充

(三董)

魏志明(長子)曾在味全任職,目前籌畫創業中

魏義明(次子)美國念書

魏俊明(三子)美國念書

魏妙芳(長女)已婚

魏應行

(四董)

魏士傑(長子)於中國全家任職

魏佳怡(長女)已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7

貼身觀察 施振榮替長子掌權拉盟友

2015-04-27  TCW
 
 

 

是什麼大生意,讓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暌違十年後,再度踏上德國?四月十六日,德國柏林,施振榮一下飛機就不停奔波,參觀當地新創公司,他說,要在物聯網時代,搭起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橋梁。

施振榮未說出口的另一座橋梁,則是搭在他的長子施宣輝,與宏碁經營權接班大位之間。

去年剛上任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的施宣輝,在柏林物聯網高峰會中擔任講者,介紹宏碁「自建雲」(BYOC,電腦變身雲端伺服器的應用服務)在物聯網的應用。活動當天,現場氣氛活潑,不過,忙進忙出的他,臉上卻沒有太多笑容。

在外界眼裡,他就是施振榮的兒子,他很少對媒體單獨發言,每一次公開露面,總是言必稱「施先生說」,傳述父親的理念。除了董事長黃少華、執行長陳俊聖擔起宏碁改造的重任,施宣輝的名字,也將與宏碁轉型之路緊緊相扣。

老爸首次定位:他以後一定是宏碁大股東

施振榮父子此次帶台灣物聯網新創公司遠赴柏林,一方面協助新創業者與國際接軌;一方面,也因為,距宏碁改造年限只剩一年半,施宣輝在集團內孤掌難鳴,真的很需要盟友。

「他以後一定是大股東,會是一個很有附加價值的董事。」《商業周刊》一路貼身採訪施振榮父子,從台北到柏林的旅途,施振榮也首次公開向外界定義兒子的職掌。

在柏林,施振榮對宏碁轉型成功的指標訂下定義。他說,未來一年半內,自建雲事業群獲利要占全集團一○%;三到五年內,要貢獻出全集團超過一半的獲利。達到這個標準,宏碁轉型才叫成功。這個左右成敗關鍵的事業群總經理,就是施宣輝。

而且,未來施家在宏碁的持股,也將傳承給施宣輝。亦即行使最大股東權利的所有權人,將是施宣輝。無論從經營權或所有權來看,不管接不接執行長大位,施宣輝在宏碁集團的重要性確認無疑。

六十二年次的施宣輝,年輕時不愛念書,喜歡玩車,也有點愛花錢,但他曾為了當飛行員減肥成功,這番毅力至今仍讓施振榮佩服。隨著年紀漸長,施宣輝身上的公子氣息漸漸消失,作風越趨低調,就連親和力的展現都有些刻意。他的每一次公開發言,都像事先擬好了答案。對比施振榮總是笑口常開、侃侃而談,連施太太都覺得大兒子太嚴肅。

尚未立下戰功進駐三年,新事業還在燒錢

那是因為,他肩上的壓力非常巨大。在科技業二代接班梯隊中,大老闆多會早早安排兒子進入集團累積戰功。然而,攤開施宣輝手上的成績單,卻是一個仍在燒錢的事業群,以及一次失敗的創業經驗。

「我只能說,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談到過去創業經驗,施宣輝只是一句話簡短帶過。那是他第一次體會,實驗室與商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研究所畢業後,施宣輝在台灣成立智輝公司,開發出一套掌握數十項專利的獨家影片分析技術,要靠技術授權來賺錢。不過,一年半就認賠殺出。「起步的時間點太早了。」郭宗杰是施宣輝在南加大的指導教授,他稱讚施宣輝學有所用,但可惜沒有打開市場。

一位當時智輝主管私下表示,施宣輝很努力的四處拜訪潛在客戶,比如第四台業者,甚至透過施家人脈主動出擊,但卻沒有斬獲,就連宏碁也不埋單。他形容,戰場從實驗室變成商場,工程師背景的施宣輝沒有業務經驗,顯得無力可施。

陸續待過揚智、神盾兩家宏碁轉投資公司,二○一一年,宏碁砸三億二千萬美元購併雲端公司iGware,施宣輝才正式進入宏碁雲端事業群上班。雖然一步步走入集團,但,施宣輝就像一個在邊疆守衛的親王,負責的都是燒錢的新事業,碰不到宏碁權力核心。

一直以來,施振榮強調傳賢不傳子,沒有刻意安排施宣輝在賺錢的部門累積歷練。但二○一四年,這個邊疆親王,突然成為整個新事業群的總經理。

原來,二○一三年施振榮回到宏碁救火,對於傳承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才讓施宣輝也順勢登上關鍵地位。

「歐洲很多百年企業都有很強的傳承價值觀,我退休十年,創業初衷都消失掉了……,現在Jason(陳俊聖)有很強的使命感,但是再來呢?再來呢?」施振榮說。

幾度孤單戰鬥缺實務經驗,叫不動老員工

「施先生見多識廣,怎麼把自己的兒子放在這危險的位置上?」一位宏碁合作夥伴至今仍感不解。雖然施振榮強調這是陳俊聖的決定,但,大老闆的兒子,沒有戰功,卻成為集團新事業的救世主,很多人都質疑他取得權力的正當性。

這項大膽人事案,不但讓自己的尊賢佳話備受質疑,也讓施宣輝面對艱難挑戰。

施宣輝以「每天都在戰鬥」來形容自己現在的生活。一位宏碁高階主管說,走馬上任後,有大半年時間,施宣輝受到無比的挫折打擊。光是人事問題就搞不定,施宣輝希望從其他部門輪調,但資深員工對於燒錢的事業指派任務,態度是能閃則閃。施宣輝雖在總經理之位,但缺乏實戰經驗,根本叫不動不服他的老員工。

「他其實很照顧屬下。」一位剛從新事業群離職的資深工程師印象很深,遞出辭呈後,施宣輝找他長談一個鐘頭,除了談工作,也關心他的職涯發展。這位工程師嘆了一口氣說,新事業部門很難評估工作績效,施宣輝講話分量不如其他賺錢的單位來得重,基層員工在他底下做事,只能說有心無力。

在董事會,施宣輝要面對殷殷期盼的長輩;在經營會議,他要面對比自己年長,且更有戰功的專業經理人。看到兒子站在這麼困難的位置,施振榮難道不心疼?「他受到很多打擊,我當然會關切,但如果他有企圖心,這些磨練本來就要這樣,」施振榮坦白說道。

敏感接班問題本人避談,老爸表示樂觀

兒子的困難,施振榮不是不知道,但,做為台灣企業「傳賢不傳子」代表人物,他也有難處,不能全然偏袒兒子,比如自建雲事業群缺人,他就反對向外大舉徵才。「PC那邊在縮編,要兼顧集團和諧,」他說。於公,他不會每次都站在施宣輝這邊。

不過,於私,施振榮搶救少主的行動倒很多。每當媒體問他為施宣輝打幾分,他總給出九十九分高分。他還找好幾個信賴的人來輔佐,如通信總經理沙舟、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總經理王定愷,都是業界的戰將,擅長業務、行銷,正好補足施宣輝弱點。

除此之外,他自己也努力幫兒子加持。施振榮雖然卸下董座身分,但仍然身兼宏碁自建雲計畫的首席建構師。短線上,他跟黃少華都幫忙牽了不少生意;長線上,施振榮更親自出馬,替整個事業群的未來方向定調。這一次到柏林,施振榮也抓緊時間,替自建雲尋找汽車領域的合作機會。

每週二早晨,施振榮與施宣輝開會討論自建雲發展進度。「宣輝的意見開始超過施先生了。」旁觀幕僚形容,雖然距離集團領導人之姿,施宣輝還有一段距離,但,「重點不是他什麼時候才會準備好,而是,時間到的時候,誰是最適合的人?」

施宣輝拒絕回答所有關於接班的問題。而施振榮則樂觀的說:「若有意願、有能力,還要有成熟的客觀條件。我也不能阻止。」

替兒子披上了戰袍,施振榮能幫的,都幫了。接下來,施宣輝必須拿出具體的經營成績單,證明自己有意願也有能力,否則,將永遠只是替父親傳道的「科技大老闆之子」。

【延伸閱讀】科技業第2代,都在做什麼?

●集團任職

˙林恩平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之子現職:大立光執行長

˙林宇軒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長子現職:任職雲端運算應用服務研發中心

˙施宣輝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長子現職: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

˙郭守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之子現職:三創董事長

˙鄭平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之子現職:台達電執行長

●自行創業

˙李晏榕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之女現職:自行開業執業律師,今年宣布參選立委

˙林宇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現職:創立交友網站愛魅奇

˙施宣麟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次子現職:智林運動行銷公司董事長

˙簡民一大眾電腦集團董事長簡明仁長子現職:KKBOX董事長

●國外定居

˙張孝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之女現況:在美就業定居

˙曹之昊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之子現況:在美國創立遊戲公司Muse Games

˙蔡其軒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之子現況:在香港巴克萊證券上班

整理:朱致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