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曹仁超《论势》连载--第三章:纵观中国大时事 金钱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ln81.html'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高速增长,成果已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上向全球展示。欢腾过后,中国将要面对经济转型问题,着手改革股市、改善教育和社会福利,让中产阶层冒起,则国富且民富的日子在望。

A股稳定 还需时日

过去是历史,将来是未知;人只能改变未来,却无法改写历史。思想如流水,混浊之时往往看不清,只有平静下来才清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股市的历史,以使我们对中国股市的未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1986年10月14日,邓小平赠送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给前来访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首次向世界发出明确的信号:中国要发展股份制度。1990年1 2月1日,深沪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中国证监会宣布成立,由刘鸿儒出任第一届主席;1993年,证券法和公司法出台,中国证券交易自此有了雏形。

中国证券市场在一片争论中,由最初”暗箱操作”,然后”坚决地试”,到现在实行监管,已走过19年寒暑。未来将如何?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往前看,是好是坏都已无法回头,只有继续走着瞧。

2008年内地A股在风风雨雨中度过。很多人将股市下跌的责任推到”大小非”解禁身上,事实果真如此?所谓”大小非”,其实是2005年股改后的产物,股 改把原先不能自由买卖的非流通股转为可在交易所买卖的流通股。”大非”是持股高于5%的非流通股;”小非”是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

“大小非”于2008年至2010年陆续解禁,而2009和2010年更是解禁高峰期,令流通股供应量倍升,造成股市动荡。譬如说,中化国际(600500.SH)于2008年8月12日公布7.4亿股限售股全流通,消息一出,该股一度跌至停板。

为了减慢”大小非”流通股流入市场速度,政府也限制”大小非”流通股每月抛售不得超过1%。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也自愿承诺将可以解禁的股份继续锁定两年,但凡此种其实只是将压力再延长两年。以浙富股份(002266.SZ)为例,现在该股的流通股只有2 864万股;2009年8月浙富将有4 604万股上市,到2011年有6 135万股。

“大小非”只是导火线

投资者须明白,A股跌市实际非关”大小非”。过去因大小非流通股不可在市场流通而造成股价偏高,尤其2007年10月的高价反映的并非公司实际价值,而是 反映股市供求失衡、流通量不足的情况。”大小非”解禁虽改变供求关系,引发抛售,但真正理由却是因为企业纯利增长率放缓。

其实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GDP维持30年左右高增长后,都必然会出现GDP由高增长转向低增长;由资本积累转向扩大消费,令股市由高市盈(因资本大量积累结果)走向低市盈(进入扩大消费期)。再加上外围的金融海啸冲击,以及企业发展前景尚未明朗,股价自然大幅回落。

中国股市由”大小非”流通走向全流通市场,是变身为成熟市场前期的阵痛。巨量的”大小非”流通股有如堰塞湖一样,随时有可能冲垮所有金融资本防堤的风险。 透过有秩序的疏导,日后便不再是威胁。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只要能解决”大小非”的问题,中国股市便可考虑向海外市场开放而不会产生堰塞湖现象,最终 令A股与国际股市接轨,结束过去的高市盈率时代。

再进一步讨论,中国股市发展不够灵活完善,体系非常单一,例如不容许”抛空”、缺乏风险管理,对冲工具、股指期货等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很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例如狂升或暴跌)。

而且内地投资者表现不够成熟,2007年初遇跌市时还携手高歌﹕”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甚至大手接货。今天付出沉重代价后,他们应当明白到股市有牛熊之分。一旦熊市形成,应以保存购买力为主。

股民成熟须付代价

面对金融海啸,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面对股市急挫,却任由A股跌至合理水平,实在是明智之举。由于中国股市杠杆投资操作不算多,私 人投资者也很少借钱,甚至大企业也未必需要在股市筹集资金。因此,除了少数投机买股的人士损失惨重之外,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实际不大。

不轻易救市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上市公司肆无忌惮的圈钱行为,也可藉以向不负责任的上市公司说”不”,间接增加中国证监会的稽查力量,让防止内幕交易成为主 流,以及解决”大小非”减持压力。反正限售股与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问题,早晚都要解决,痛痛快快让市场跌一次,或许正好能解决问题。同时,中 国股市既然要走向市场化,投资者也要面对现实。经历熊市洗礼,可迫使他们变得成熟。

2009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应不比2008年同期,例如电力、钢铁、航空、化工、地产、纺织等股份盈利可能下降。我老曹相信,A股指数还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稳定下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8

曹仁超《论势》连载--第四章:行业随势起伏 金钱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ln83.html

股市七上八落,投资者心情也随之起起伏伏。如果某只股份的跌幅一直高于大市,而阁下一直持有,证明你非精明的投资者。例如2000年起科网股全面崩溃,但阁下仍对之不离不弃,便应该好好自我检讨。又如2008年起,阁下一直持有汇丰银行(00005.HK),情况也一样。

如今股市进入精耕细研期,买入强势股、卖出弱势股乃普通常识。由于各行业都有自身的兴衰起伏,故分析个别股份发展才是正道。

不要老说”没有机会”,机会要自己去找,不会从天而降。

火热概念 赚钱亮点

中国曾经是一个全球最繁荣、最富强的国家,于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后才慢慢落后。

我们常言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除了人多、煤炭多之外,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及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极度依赖进口,令国际间大部分基本原材料价 格获得支持。获得支持并不是说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不会下跌,而是当其价格跌至”不合理”(低于开采成本)的水平时,中国的需求可带动其价格回升。

譬如说,中国为减轻手上美元的购买力损失,正大量购买”硬”资产,包括矿藏及石油资源,令近几个月铜价、油价大幅回升。资源股成为今年股市少数亮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1929年至1932年玉米价格回落80%后,到1937年玉米价格比1929年的最高点还要高出20%;1932年至1937年,玉米价 格的累计升幅达5倍。上述情况会否发生在今后资源股身上?

国际油价从历史高位147美元一直暴跌至每桶35美元左右,但2008年底至2009年3月已迅速反弹(短期美元汇价下跌令原材料价上升),如能企稳50 美元一桶之上,2009年底上有望回升至60美元。从油价回升角度来看,中石油(601857.SH)等石油股份是否有吸纳价值?

石油处于低价,正是中国增强能源来源的上好时机。中国政府宣布为海外石油投资企业提供19 500亿美元低息贷款,估计2011年以前,不少国外的石油公司将成为中国石油巨头的收购对象。勘探方面,估计未来3年中国可觅得新原油储备7亿吨、天然 气10.2万立方米。另新建年产量4.4亿吨的炼油设施(现每年产量3.95亿吨),在青岛、宁波、唐山、珠海等地加建天然气入口港,并加速炼油方面的投 资。上述方案为投资界提供不少赚钱机会。换言之,这次西方的次贷”危”机,对中国却是”机”会。

新兴能源 大有可为

虽然油价现处低价,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不变,使新兴能源业仍大有可为。

再深入一点看,全球并非缺乏能源,而是缺乏清洁的能源。如长期依赖以煤发电,将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如煤变油的技术能够有所突破并正式投产,中国煤存量可应付100年的能源需要,世界便不会有能源危机这回事。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知道矿物能源不但污染地球,而且并非取之不尽。未来人类的重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再生能源等,具有远见的中国政府也因而大力支持新兴能源产业。

以生物再生能源为例,中国政府为避免刺激粮食价格上升而影响民生,故向来反对使用玉米、小麦等生产乙醇,而鼓励使用非粮食原料如木薯、甜高粱、禾秆等来生产能源,并提供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

政府也大力支持发展风力发电,中国自1996年起在蒙古草原上建成百多台风力发电机,每年可产1.3亿度电,足够供应30万人一年的用电量。不过,中国风 力发电的成本价为每度0.42元人民币,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如日后成本下降、电价上升,或获国家在税收、信贷、投资、补贴及奖励等方面的扶持,便能继续 发展下去。

投资新兴能源业,政策风险很高,是龙是蛇还看政府态度及支持力度。这是一场赌博。

原材料 否极泰来

除了石油,2009年否极泰来的行业还真不少。例如2008年铜价跌势甚猛,由2008年5月每磅4.27美元回落至11月的1.571美元,12月更跌 至1.3美元,跌幅相当大。情况近似1993、1997及2001年铜价的低位,只相当于当时生产成本的75%。不过,当市场走势与你相违时,不要感到惊 讶(Never be surprised when the market moves against you! )。

2009年2月中国进口铜比2008年同期上升41.5%,共入口32.93万吨未经精炼的铜制成品或半制成品(2009年1月进口量为23.27万吨、 2008年12月为1.15万吨)。由此观之,中国正趁低价大量进口铜。2009年3月23日,我老曹在报章专栏诚意向读者推介江西铜业H股 (00358.HK),该股即在一星期内由6.7港元最高升至9.4港元。

中国趁低吸纳原材料,从另一方面看,即代表制造业未来可免受原材料涨价的威胁。等一下,不是说中国工业正面临倒闭潮吗?是的,但倒闭的是身处恶性竞争、低 档次、高污染的劣质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无法避免,但当劣质企业倒闭后,生产资源将集中在生存下来、抓技改、重研发、做品牌的优质企业,让它 们壮大起来,享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故反是利好因素!我老曹在2008年11月起已开始推介优质工业股。

另一些身处谷底的行业,也开始出现转机,如中国的汽车业。2009年1月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灾难月,整月的汽车销售量只有65.69万辆,比2008年1月少37%,是1980年以来最差的一个月。其中克赖斯勒(Chrysler)销售情况最惨,跌幅达54.8%。

同时间,中国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日本)。2009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提出中国汽车产业在 2009年至2011年八大发展目标,并加以量化﹕一、2009年汽车业销量力争1 000万辆,保持年增长率10%;二、取消限购汽车不合理规定;三、结构得到优化,1.5升以下排量家用车占市场40%以上份额;四、通过兼并重组,形成 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五、自主品牌汽车占市场份额40%以上等。

成败全看中国汽车业未来能否抓住”此消彼长”的机会,为中国制造的汽车打开出口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9

水泥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qxw.html

作者:李劍

攤開近十年各行業利潤增長一覽表,在無品牌強週期的行業中,水泥行業的利潤增長最為迅猛而耀眼。海螺水泥上市八年來,利潤和市值增長均達三十倍,幾可與著 名白酒公司貴州茅台相比美;在香港上市不久的中國建材和華潤水泥,連續四年利潤平均複合增長高達80%以上,完全可與白酒新秀洋河股份相匹敵。其中中國建 材股價四年上漲二十倍,上漲幅度一時無與倫比。

  水泥行業得益於朱榕基總理以來的中國「鐵公基」等基礎項目的大量投資,得益於近十年的房地產大牛市,得益於各級地方政府的市政工程,還將得益於剛剛開始的保障房項目和水利工程。如果想到中國廣大農村基本建設的更長遠的需求,這個行業的發展似乎無窮無盡。

  也許,它們還得益於水泥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水泥雖然屬於大宗商品,但由於原料石灰石和製成品等運費高昂的原因,拉法基等國外企業除了異地辦廠外很難靠 出口與國內企業競爭,水泥價格並不與國際接軌,所以也不受次貸危機影響。國內需求是它們繁榮的決定因素,國內需求就足以讓水泥行業空前發展。

  改革開放釋放了中國巨大的生產力,需求的巨大增長讓一些本來缺陷重重、毫不起眼的行業煥發了光彩。

  水泥行業生產的是同質化產品,能夠提高售價的企業顯然是由需求所主導,而不是由無形資產、轉換成本和網絡效應等形成的「經濟護城河」所決定;要在這個 行業內形成「經濟護城河」,最大的可能來自於規模和地域造就的成本優勢。規模優勢來自於能大肆併購和大規模進行干法生產技術性改造的資金實力、來自於有強 大背景的國企;地域優勢來自於石灰石資源的富裕、半徑內多經濟發達的城市、運輸的便利或周邊無其他水泥廠競爭的特殊地區。在規模和地域形成的成本優勢中, 規模又是更重要的因素。中國建材、海螺水泥、華潤水泥是這個行業最具規模優勢的企業,也是選股中的優先考慮。

  但是,我一直認為,無品牌強週期性行業比較特殊,收入、利潤等成長性數據並不是選股的首先考慮;它們沒有品牌,沒有口味、品位、色彩、消費層次等等的 不同,沒有特色和差異化,拼的是規模、實力和資源。它們的發展大起大落,完全取決於宏觀經濟的繁榮與否,取決於生產是否過剩或不足;對它們的投資趨向可能 完全相反,極度輝煌時賣出,極度衰敗時買進。

  甚至有沒有強大的經濟護城河這個問題,也不是強週期性行業的首要考慮。當全行業出現生產過剩的時候,哪怕是最具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和最具地域優勢的地 方企業,也難逃虧損的命運,就像2008年的中國鋁業、東方航空以及很多遠洋貨運公司一樣。而品牌消費類行業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即便全行業生產出現過剩, 龍頭公司依然安然無恙。比如1998年全國白酒產量達830萬噸,生產嚴重過剩,造成1998年到2003年的5年間行業持續萎縮,中小白酒廠大量倒閉, 全國產量一度降到320萬噸,但那些有強大經濟護城河的龍頭白酒企業卻越戰越強,大大擴展了市場。龍頭公司命運的不同,是穩定成長性行業和強週期性行業在 投資上的最大區別。

  經濟護城河的科學解釋是持續競爭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強週期性行業都不具備真正寬廣的護城河。

  週期性行業的首要考慮是未來的需求。

  我本人並不喜歡強週期性行業,不喜歡具有高投入、高負債、高能耗等諸多缺點的「三高型」行業。特別是在今天,當我知道水泥的主要成本煤炭的價格居高不 下,水泥企業的產能使用率已達到百分之百,很多企業正在加速收購擴張,本能地感到警惕的時候。特別是最近又看到這樣一些驚人的數據:中國水泥總產量早已是 世界第一,今年將達到20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世界第二名的印度只有不到2億噸,第三名的美國才1.1億噸。中國一家海螺水泥的產量就 比全美國的產量大百分之五十。還有,海螺水泥進行技術改造同中國建材競爭,居然要投入資金一百億;還有,水泥是高能耗的行業。每噸水泥消耗115公斤標準 煤。水泥嚴重依賴石灰石原料。石灰石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遍地都是,與中國巨大的水泥需求和產能相比,現有已探明儲量不到500億噸,按現在每年約18億 噸的消耗速度,再加上遞增幅度,40年不到就將開採完畢,比世界石油消耗得還快。

  伴隨著水泥行業的興旺,重型機械行業的發展也非常奪目。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重型機械如果出現產能過剩,還可以向國外出口產品。而水泥的國內產能如何消化?這是一個問題。

  中國是個新興經濟體大國,仍然還在強勁增長,下一步水泥的需求當然還有兩種可能:已是高峰或者還有空間。但投資者的思考寧願保守一些。經驗告訴我們, 在這種行業,樂觀思維往往有害。我寧願相信中國宏觀經濟儘管依然向好,但基礎建設已經有了一些泡沫,那些強大的數據讓人有點高處不勝寒;我寧願錯過一些機 會,也不願承擔對國內產能將來可能過剩的憂慮。

  作為長線投資者,不得不經常懷抱一種遺憾:對那些缺少長遠穩定需求而在短期內又非常光彩奪目的行業,只能欣賞而不能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4

盛初諮詢:中國酒類行業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qti.html

平安2011中期策略會
(盛初諮詢專門從事國內酒類行業的調研諮詢工作,在業界具有很強的市場敏感性,對酒類行業的走勢,判斷具備前瞻性,對投資中國酒類上市公司有很強的學習參考價值)
中國高端白酒的幾個命題;高端白酒價格破千、限價令、三公消費的限制、對酒後駕車的打擊、消費健康、食品安全。
關於食品安全,隨著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其實在早年,各個行業的謊言逐步被擊破。三聚氰胺的事件早在10年前就存在行業中,乳品行業的人說從來不喝牛年, 只喝礦泉水。肉類的瘦肉精,都是行業共識。白酒行業是否具有這樣的潛規則?其實也有,但是與其他行業不一樣,包括全國化和區域深耕之間的矛盾。全國化與區 域深耕是白酒行業發展的兩個主要命題,但是目前出現了一些瓶頸,瓶頸是否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後邊會逐一的分析。
我們的觀點行業的整體增長趨於穩定,但是還是會高於社會的平均水平,白酒行業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利潤的增長都會在一定時間內優於傳統其他行業。無 論是終端供銷,從企業匯款來看,我們都可以找到最及時的數據,對於一般投資者因為不在行業內,只能看報表,找董秘。我們可能會提前半年左右獲得一些變化的 數據。我們目前來看,白酒行業並沒有出現大的拐點,消費品有很強的抗週期性。從終端購銷還是企業回款,截止到5月31號沒有大的變化,另外,白酒消費有很 強的獨特行,消費品不像投資品,無論外界宏觀情況如何變化,消費品本來有很強的消費剛性。白酒與其他酒水相比具備更多特殊性。我們知道,在通貨膨脹的環境 下,消費者對啤酒消費,黃酒,保健酒,紅酒相比政務消費的屬性更強。白酒消費市場就是國內市場,外貿對它的影響為0。白酒佔據產業高端,不受國際大環境的 影響。我們都知道原材料採購,啤酒影響比較大,因為啤酒是全球化市場,白酒在消費品領域不受這個的影響。另外,白酒行業整體競爭環境開始出現週期性的變 化,只有個別企業會出現超高速的增長,大多數企業會趨於穩定。整個行業齊頭並進的高增長將會很難出現。這個從09年就開始,2010年2011年這個特徵 在強化。在這些年份,上市公司中二線的表現比較好。例如,金種子,古井貢為代表。縱觀05年-10年大家都是齊頭並進。古井的增長,洋河,金種子的增長, 在整個白酒行業也不是特別的優秀。增速超過200%的比比皆是。從08,09年很多企業的高增長難以維持,但是穩定的增長還可持續,這裡邊整個白酒行業開 始出現週期性變化。上一波酒水行業的增長主要來源2個方面,第一是以省為單位的區域增長。第二是主要產品價位從30,40元,增長為100多元的中檔酒。 這2個動作出盡了05年-10年的高速增長。這個戰略佈局已經完成,下一波主要增長引擎就不是這兩個因素。第三產品結構的提升出現新的變化,上一波產品結 構提升主要來源高端白酒通過漲價實現,不斷打破或者創新中國白酒價格帶,從400-500元,到1000多。第二個來源於地方白酒從中檔酒提升到中高檔 酒。應該說下一波產品結構提升會出現新的變化,應該說未來這2點不會成為白酒產品提升的主流。次高端產品的價格提升分別給一線白酒,二線白酒帶來新的挑 戰,機遇是存在,但是不是通過簡單的提量的方式獲得。另外,渠道的開放性將明顯有利於有拉力優勢的名酒企業,從今年上市公司已經可以看出來。
我們粗放的將中國白酒企業分為2類,一類是有拉力優勢,就是品牌血統比較好。一類是經營比較靈活,產品結構比較好,渠道策略比較先進。這兩類企業早10年 從營銷上都在喊,終端為王。但是我們看到渠道越來越開放。現在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自主性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具備品牌優勢的拉力型企業可能在未來的日子 裡在競爭上更加有優勢。講到這些觀點後我們在看這7個概念。「高端酒水破千」這個概念。高端酒水破千說明高端酒水已經進入奢侈品的概念。在這個命題裡,唯 一需要思考這個命題的可能只剩下茅台和五糧液。因為全國大多數酒企業高端酒並不是它的增長和銷售的主體。第二個來說是「限價令」。限價令是政府限制白酒行 業漲價,這是未來控制通貨膨脹一個很粗暴的做法。但是對於大多數白酒企業影響不大。因為中國大多數酒廠除了茅台,五糧液,都是通過新產品開發的形式來漲 價。不是通過老產品提價的方式。老產品提價對於他們來說幅度很有限。第三個來講就是「三公消費」的限制。三公消費只是一個現象,政府在這裡治標不治本沒有 什麼意義。我不認為中央下達的文件會影響這種消費。我們在微觀領域觀察並沒有影響,因為其中政府官員並不是消費的主體,只要他們手裡有權利,自然有人為他 們買單。第二個來說,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除非哪天我們的官員是靠老百姓選出來的,不是領導任命的。我才覺得會有意義。通過我對這些人群的觀察,並沒有 產生影響。
第四個就是「飲酒後限制駕駛機動車輛」。去年出現限駕令後,很多終端出現大面積的酒水消費萎縮,這個萎縮持續了差不多三個月。三個月後,通過我們調研人員 對終端的觀察,酒水消費從新復甦,復甦的原因是消費者對酒水飲用的方式產生了變化。高檔次的酒水消費者養成了喝酒帶司機的習慣。比如說中高端酒的消費者, 在飲酒前會提醒別開車,或者有一個人不喝酒開車,或者酒店提供代駕服務。限駕令階段性的打擊了酒水的消費,長期看只是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對酒水本身 的消費影響並不大。我們觀察那些發達國家早期對酒水消費就比較嚴厲的國家,酒水消費曲線只是階段性的影響。我們知道歐洲一些國家對酒後開車處罰想當嚴格, 包括新加坡等國家。我們發現只是在政策頒佈後有階段性的影響,過後只是影響了大家的消費方式。
「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出現一個新的命題,就是量價齊升的局面會得到抑制,前幾年白酒行業確實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局面。我們仔細分析白酒行業的消費量是 怎麼上升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從白酒消費者個人來說,飲酒量並沒有上升。主要來源於社交餐飲量越來越大,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10年前一年365天, 除去早飯有700多頓飯,可能10年前有200-300頓在家裡吃,在家裡吃酒水消費很低。但是現在對於商務人士可能每年在家裡吃飯只有20-30頓,我 們碰到很多人,一年在家吃飯不到10頓。所以說外出就餐的頻率在提高。第二就是,你消費的酒精量沒有提高,但是消費的酒水量在提高,白酒行業這幾年出來了 很多降容,很多1斤裝變成9兩,8兩。第二個是降度,很多52度的變成40多度。其實你仔細想想以前你喝半斤,現在這個情況可能就要8兩,酒精量是一樣 的。這兩個大背景對白酒行業的增量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消費者對健康要求的提高,未來我個人認為白酒未來在增量上會受到抑制。白酒行業的總產量會受到抑制, 應該說紅酒對白酒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這種替代不是一種滅絕性的。因為白酒承擔的這種社交的需求是葡萄酒無法取代的。這裡邊與中國人社交方式有關,歐美 市場對葡萄酒消費是一種自飲。沒有什麼功利性質的朋友之間消費。而我們國家的白酒消費更多的是商務,社交方面的需求。很多時候一桌人坐在這裡吃飯彼此並不 是很熟悉,但是他們都是為了某些事,有功利目的來吃這頓飯,那這個局面坐在這裡,中國人天生又比較羞澀。如果沒有酒精的攝入,短時間內打不開局面。大家都 暈暈乎乎的才好談事。大家都知道,一頓飯如果不喝酒,除非是很熟悉的朋友,如果不喝酒這頓飯吃的很沉悶。葡萄酒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葡萄酒酒精含量太低,需 要1個多小時才會暈暈乎乎的,如果一頓飯是2個小時,無法短時間達到目的,只有40多度德白酒才可以讓人在半個小時內達到暈乎乎的目的,很多人無法理解白 酒的剛性需求是什麼,白酒對於社交消費依然是一種剛性的需求。對於大多數中國內陸省份來說,大量需要政商結合的行為,這種行為需要白酒這種載體打開局面。
在目前大盤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白酒行業作為配置還是很好的。在我所掌握的數據裡,上市白酒企業今年會很漂亮,最少會高出社會平均行業水平。能否找到超高速的增長?增長可以持續5-10年都不用擔心,這個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鑑別力。
行業的發展機遇,我們選擇幾個話題,首先就是「高端酒水」。高端酒水價格破千後出現奢侈品化的一個傾向,所謂的奢侈品化就是一般老百姓開始喝不起了。對於 白酒行業是機遇還是挑戰存在一定爭議。我個人還是偏向樂觀,有人說一旦高端酒水價格幾千的賣對白酒行業是個機遇,整個白酒行業的價格帶再一次被打破。從奢 侈品行業的發展來看中國富人的消費能力依然強勁。一旦白酒跨入了奢侈品的行業就產生新的屬性,具備收藏價值。從我身邊很多有錢的朋友都一箱一箱的儲藏茅台 酒,這個量不小。我們看現在的藝術品投資是多麼的狂熱,完全進入瘋狂的地步。但是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普通老百姓投資渠道匱乏,如果中國高端白酒持續漲價的 情況下,投資需求也值得關注。第二個來說茅台的價格走勢對中國的酒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因為對大多數酒廠來說,高檔白酒 對他們來說沒有銷量,收入佔比也很小。只有茅台和五糧液對他們來說是主要的銷售主體。如果茅台在破千之後銷售依然很強勁的情況下,可以帶動整個高端酒業的 繁榮。茅台和其他一、二線酒廠存在著微妙的關係。我們都知道茅台的價格是被各級分銷商所綁架的。季克良在這個問題很苦惱。我們都知道茅台酒的出廠價格只有 619。零售價賣到了1400.其中有800塊錢被經銷商賺取,茅台的成本如果是在100-200塊錢左右的話,茅台只賺了400-500塊錢。這是茅台 所不想看到的。茅台期望到2015年的時候茅台酒價格不超過2000塊錢。茅台希望出廠賣1300,終端賣1800這樣最好。但是現在市場終端價格不可 控,因為茅台只能控制到它的專賣店和一級經銷商。對於整個酒水行業終端非常多,這些毛細血管茅台無法控制,所以導致一個現象,茅台出廠價格漲100,終端 零售價就漲300.茅台價格如果把619變成719,終端價格就會突破1800.這是茅台不想看到的,因為千元以上的酒是茅台的銷售主體,第二個政府有壓 力。茅台需要做到的是改變它的渠道控制結構,包括它的分銷結構。把終端價格壓下去,讓批發商,渠道商杜絕他們賺取不合理的利潤。在這個背景下逐步提高出廠 價。前一段有一個新聞,有一個網站叫酒仙網,它之前採購的茅台只能賣1380,當酒仙網逐漸有影響力的時候,茅台決定由茅台酒廠直接供應給酒仙網,酒仙網 就把茅台的價格調到980.茅台為這種局面付出努力,但是地方酒廠不想看到這種局面。地方酒廠希望茅台每年都漲價,當茅台的終端價格買到 2000,3000的時候可能對茅台的銷售有影響,但是地方酒廠做高端酒的空間就出來了。所以對終端價格,茅台酒和地方酒廠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關係。所以老 窖就不停的讚美茅台,把茅台與拉菲相比。因為茅台價格發展確實影響著地方酒廠做高端白酒。除茅台外地方酒廠發展高端的意義在於與次高端價格的銜接。我們認 為其他酒廠做高檔酒的目的不在取代茅台,而在於高檔酒做出一定的銷量後與中檔酒的銜接。「中國品味」未來如果做起來,對1573、瀘州老窖一定會有幫助。 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水井坊做起來之後沒有很大的發展,因為無法形成良性互動,因為水井坊做的再好也無法帶動全興大曲。整個企業的銷售額上不去。畢竟不是每 個人都可以喝得起500-600的價位,所以企業形成不了良性互動。我們知道洋河做起來之後對洋河的系列都有幫助。我們需要觀察這些企業做高端酒,能否與 次高端形成良性的互動。
茅台價格破千之後,對500-600的價位也不忍心放棄,所以出了個水立方,五糧液也出了個六河液,事實證明效果不是很好,因為一旦不叫茅台,五糧液之後消費者都不認識了。
高端酒水的發展也將考驗酒水行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對產品概念的研發白酒行業出現一個很尷尬的局面,沒有很好的產品概念,整個產品從幾個主流的概念,從窖 藏、綿柔、年份、原漿、最新的瀘州老窖出了一個「窖齡」。這可能都是很好的概念,但是你的品牌永遠不如茅台。但是你必須研發出有品質概念的產品,這裡就考 驗很多酒廠的產品研發能力。如果有人天才般的想到更好的產品概念,可能會獲得很好的發展。
對產品結構提升有三個觀點,第一產品多元化是產品結構提升的主要動力。次高端價位現在開始出現多元化,因為茅台的價格破千後,五糧液的價格也是800多。 從價格限制的角度看,壓力最大的就是五糧液。五糧液這麼多年在消費者心目中與茅台應該是一個齊頭並進的品牌。大家只是香型不同。以前五糧液比茅台貴一點, 再後來價格差不多,再後來貴一點,現在是貴3,400塊錢。再過兩年如果這個現象不改變,消費者就會把五糧液和茅台進行檔次之分。如果一旦出現檔次之分就 麻煩了,因為這兩家酒廠跟其他酒廠產品結構不一樣。五糧液現在漲價也很難,發改委把五糧液掐的很死,很多人看好五糧液,包括對專賣店自身繫統的一些改革, 對五糧春,五糧醇的改革都是好辦法,但是核心問題不解決,以後可能會有大麻煩。
次高端價位,200-600價位是酒廠發展最主要的空間,所以我們看酒企,就要看未來3-5年價位在200-800之間有多少產品,產品的增速如何。另外 在中低檔產品一直未受到廠家的重視,以前喝10幾塊錢的,現在喝40.50塊錢的。把以前的低檔提升到中檔,把中檔提升到中高檔。這兩個課題一直沒有受到 廠家的重視,因為廠家的資源是有限的,無論是傳播,人力資源都是這樣。既然我可以做中高檔酒,就沒有精力去做低檔酒。其中蘊藏著較大的商機,在高端增長乏 力,中檔增長有限的背景下,企業對該機遇的把握能力,同樣值得關注。
比如酒鬼對湘泉的發展,比如洋河對雙溝酒,小金花的發展,這些可能都會成為比較大的機遇。應該說這些產品的增速已經超過行業平均。關注在白酒消費弱省未來的增長機遇,所謂白酒消費弱省,比如廣東、浙江。所 謂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甘肅、青海、內蒙西南部一些區域、東北等。他們這些區域都是啞鈴型的消費結構。你到這種市場去看,最貴的酒賣的很好,就是茅台,五糧 液。最便宜的酒也賣的很好,就是10幾塊錢。但是中間50-100,100-300賣的不好。成熟市場例如江蘇的消費主體是100-300價位的酒。落後 地區是0-30, 500元以上。這些落後地區在產品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變化比較慢。但是這些省份是有機會轉變的。例如浙江白酒消費比較弱,最好賣的就是茅台、五糧液、水井 坊、1573.以及泰山,伊力特。廣東也是這個情況。但是這些省份產品結構調整要比白酒消費強省要慢,但是有很大的潛力。
行業發展機遇三,我們就談一下區域擴張。白酒企業講自己的發展,縱觀12-5規劃,無非就是研究如何賣的更貴,或者賣到更多的區域。從本質上來看,全國化 對於大多數酒廠都是偽命題。中高檔以下價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區域化還是主流。本質上講,全國承載不了那麼多的品牌。我們知道在其他成熟行業,全國也就 3-5個成熟的品牌。現在至少有20家酒廠很認真的在研究自己的全國化路線,這個大多數最後都是泡沫。消費者根本記不住那麼多品牌。200塊以下的價位未 來還是區域為王。凡是在這個命題上沒有務實的提出全國化,是沒有很長的發展潛力的。但是板塊化和泛全國化會帶來增長動力。企業是否具備該能力主要考核企業 的組織變更能力和廠商關係的創新能力。我在去年年底提出了酒鬼這個企業。我不是說這個企業一定就很好,這個企業的基數比較小,酒鬼的品牌經營的也很好。它 現在就出現了泛全國化,什麼是泛全國化?就是說,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基本實現不了全國化,但是這個企業肯定會出現一個階段在每個省都可以賣酒。我們想想在每 個省都可以賣酒是什麼命題。在每個省如果都賣2000-3000萬的話,根本在市面上看不見酒,太少了。因為白酒的強省至少有100億以上的市場結構。如 果只銷售5000W根本不顯,但是在10個省做出這樣是什麼概念?就是5億的銷售。今年酒鬼的表現可能比前兩年要好。我當時就是發現這個企業的組織在變 革,成立了北方營銷中心。營銷中心的成立,對它的泛全國化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現在正在驗證我的觀點。所以說我們要看那些品牌經營比較好的企業,如果說它 在組織經營出現重大的變革的話,可能對它的版塊化和泛全國化都有一定的幫助。比如說古井貢近期成立的北京營銷中心、深圳、鄭州營銷中心。這就是是典型的組 織變更。組織變更的最大的意義就是在區域擴張中實現區域的版塊化和泛全國化。會在2-3年內提升業績的增長。
第三個就是在省內結構變化不穩定的區域,區域深耕和區域壟斷後的產品結構提升依然是企業的發展動力,主要考察企業重點市場競爭環境。就是說全國化實現不 了,在各地的根據地市場能不能深挖呢?要看當地的競爭環境。有的省競爭環境出現了鬆動,品牌格局出現變化,其中蘊含著重大的機遇。比如安徽,很多人對古井 的發展有一些爭議。怎麼去保持100%的增長?我覺得2-3年內沒問題。因為安徽的品牌格局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變化中新品牌出現了很大的機遇,安徽市場 跟河北比較,河北市場就非常穩定,很難有機會。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省,在優勢省的競爭格局有沒有出現新的變化。是未來考慮的重點。
第四個行業發展機遇講一下資本併購。應該說洋河的併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行為,是國資委強迫式的收購行為。但是白酒行業資本併購前景無限,上市公司資產 有限,資本市場外存在大量的優質資產,中國按照出廠價有3000億以上的規模。按照零售價市場規模肯定超過10000億,很多公司出廠價格到了零售翻了三 倍。上市公司佔出廠價不到500億。上市公司所佔份額16%左右,非上市公司有大量的優秀資產,利潤率很高。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問題,包括白酒行業的財務不 規範,有些酒廠去收購最後不了了之就是看不懂報表。老闆本身都提供不了真實的銷售數據,他自己都不知道賣了多少。沒法提供,為了避稅,賬都做的亂七八糟。
另外就是白酒行業自身的特點,是一個能忍的行業,銷售不好也不緊張,因為其他行業產品一積壓就很麻煩。白酒行業積壓5年最後變成優質的原酒,成為資產。其他行業設備折舊很麻煩,白酒主要是窖池,窖池越老越好。白酒行業的併購期要等到三大泡沫的擠壓。
二線酒廠銷售在20億左右的,獨立上市的幻想破滅以後。今世緣,河套,宋河糧液,口子窖,西鳳都想獨立上市。但是我們都很清楚,國家不會讓那麼多白酒企業 上市。第二,等到三線發展放緩,很多小酒廠,1個億、2億的可能還保持20-30%的增速,他們都在做一個計算如果保持幾年30%的增速,再過幾年銷售也 有20億,20億可以上市,那不如我自己上市。後來發現再過幾年這個三線增速降到8-10%。如果是被動上市被收購,可以給它8倍的市盈率。如果按照 8-10%的增長可能要干100年。這個時候可能就出現鬆動。現在小酒廠都非常的傲氣,市盈率高的嚇人,很多酒廠利潤3-4000萬,要價很高,有個財團 出價6個億都買不到一個小酒廠20%的股份。當資本併購形成規模之後,那些沒上市的就開始感受到壓力,比如今世緣就感受到洋河的壓力。洋河收購雙溝後把省 內的穩定局面打破了。今世緣目前競爭的壓力很大。
未來具備優質資本併購的企業有兩種,一種具備資本的盤活能力,所以我一直說五糧液、茅台最後不是中國最大的酒廠,因為他們不具備資本的盤活能力。白酒併購 不像啤酒可以降低成本。白酒併購不能消除被併購的品牌。所以併購後並不能降低成本,五糧液、茅台主要收購的是賣100塊錢酒的中型酒廠,關鍵是五糧液、茅 台本身不賣100多塊錢的酒,這些酒廠對它來說沒有意義,無法盤活資本。為什麼說洋河收購雙溝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洋河可以告訴雙溝,你們100多塊錢的酒 存在很多銷售的問題,洋河銷售很強,可以教導雙溝賣酒。第二個就是體制化,民營的競爭優勢,就是做事快。很多酒廠還是國營作風,行政效率太慢。皇台酒業現 在做的這個事情,汾酒就做不了,打個報告都要兩年。民營可能1個月就可以解決。具備這兩點競爭優勢未來在資本併購會有一定的競爭力。第三個來講資本併購會 來帶什麼樣的增值?併購後可能會對灰色利潤產生擠壓,很多非上市企業,也是國有企業,一把手,二把手陽光下的收入都很低,也沒股份,只能從灰色收入中獲 得,很多酒廠銷售額10億,費用6個億,這6個億裡肯定有5000-1億的利潤,一把手只能靠這種方式洗錢。一旦併購後,灰色利潤擠出來,可以形成增值。 另外就是股權激勵,酒廠被收購後,可以規劃很完善的股權激勵,不用換人,積極性完全不一樣,以前可能每天工作4個小時,現在工作8小時,以前70%的時間 在思考如何洗錢,現在都可以放在銷售上。同樣一個人,都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生產力。洋河在併購雙溝後,雙溝在治理渠道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營銷創新,也能帶來生產力,後終端時代的到來,從關注渠道到關注消費者,以消費者利益為導向的,提高產品附加值,將考驗企業的營銷創新能力。對專賣店,定 製酒,散酒的營銷創新。我們通過調研發現散酒的利潤比中高檔酒都要高。包括電子商務渠道的合作。中國早年出現大範圍商超的時候,酒廠怎麼跟商超合作會讓企 業脫穎而出,典型代表是金六福。當出現大量酒店的時候企業與酒店的合作也會讓酒廠脫穎而出。白酒行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確實有非常大的難題,這個難題確實考 驗很多的企業,但是未來有一定變化。另外就是連鎖化的酒類超市,企業與它們怎麼進行合作,諸如此類的營銷課題,在考驗著酒廠的創新能力。
現在大環境出現變化,更多的是關注消費者利益導向。為什麼出現很多定製酒,定製酒也是創新的一方向,早期出現的促銷員,開瓶費,是關注終端的利益。專賣店和定製酒是在關注消費者的利益,有些企業在這方面的創新,也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和業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近期很多人諮詢紅酒方面的市場變化,我們的觀點是紅酒市場未來是一個溫和的增長,紅酒不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但是這個溫和的增長潛力很大,主要是中國消費 者紅酒消費很薄弱,區域消費不均勻。紅酒行業沒法通過大幅度提價的方式獲得利潤的增長。紅酒與白酒不一樣,紅酒是一個舶來品。茅台可以無限制的提價,它不 用擔心競爭,替代,消費價值認知。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消費者的接受能力。紅酒不一樣。如果紅酒5000,10000,消費者就去買拉菲了。第二是紅酒行業 基礎還很薄弱。還有紅酒消費者需求很多元化,白酒行業從來沒有做消費者調研報告的,但是消費者調研在紅酒很普遍,消費紅酒很多元化,老人也喝紅酒,出於健 康原因也喝紅酒,農村也喝,城市也喝,商務也喝,自飲也喝。所以消費者需求變化很多。所以我的觀點就是紅酒增長是溫和的不是爆發的。張裕在國內沒有競爭對 手,張裕在與進口紅酒會長時間的博弈,但是誰也不會打敗誰,從本土企業來看,營銷,渠道不會出現問題。張裕就像保健酒的勁酒,白酒的茅台一樣。沒人可以打 敗它。但是張裕的增長是溫和的,如果你抱著買一個比10年定期存款收益要高一點的收益買張裕問題不大。
2011/6/16   余曉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5

家電.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qth.html

 

家電三強中,格力是技術驅動的公司,美的是資本驅動的公司,海爾是市場驅動的公司。

 

 

格力和它的供銷商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一邊小心地控制著產能,一邊把資金不斷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去。從家庭製冷到工業、商業製冷,格力堅持專業化的道路,增長的空間還很大。但是,格力需要注意的是,華為公司作為技術驅動的公司,國際化道路比格力走得更順、更遠。

 

 

這 是因為二者處於不同的行業,技術對於產業的價值有本質的不同。家電行業和IT行業的技術相比,後者更加高科技。而高科技產業中,技術驅動的公司能否笑到最 後,也值得質疑。象華為堅持做設備製造商,進入手機終端行業的歷史較晚。蘋果公司更是技術研發的投入遠遠小於微軟,但市值卻逐漸超過了微軟。格力在技術驅 動這條道路上何時出現增長的拐點還不得而知。但是,技術驅動只是企業的一種基因,雜交作物比純種作物的生產力更高。

 

 

一 般認為,美的是營銷驅動的公司。美的的成長比較依靠併購和低成本擴張,背後實際上是資本驅動的模式。資本驅動在很多人眼中認為是貶義詞,實際上思科就是資 本驅動的一個成功案例。美的如果不是靠對小天鵝等企業的併購,很難形成今天的白電格局。而其低成本、多品種策略既威脅了格力,又威脅了海爾。到目前為止美 的的經營策略仍然是成功的。

 

 

美的的問題是,家電行業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並不是那麼多。併購路線持續下去,美的的規模能力將大於創新能力,反而是一種負擔。美的的兩大對手又是非常強,美的還需要更加求變求新,而不能單純依靠併購。

 

 

海 爾自從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後,發展速度開始放慢。但是海爾在信息化、企業流程再造、SBU(業務策略單元)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通過這些管 理創新,海爾的利潤率開始提高了。但海爾不能認為是一家管理驅動的公司。海爾對於3C合一的格局以及互聯網經濟帶來的變化是比較敏感的。當海爾在學習 facebook,就幾乎可以預見它下一步的變化,即將海爾升級為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公司。

 

 

海爾的問題是,在變革創新的道路上,傳統的家電企業普遍不具備互聯網基因。甚至連聯想這樣的企業,連互聯網發生的快速變化都反應很慢,海爾的轉型將是一種艱難的飛躍。

 

 

價 值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即使瞭解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仍然不知道企業下一步如何演變,只有用時間來檢驗。從這個意義看,價值投資只能是動態的,而不能是先驗 式的。第一名的位置,有時候只是暫時的領跑。比如星巴克,就面臨台灣85度C公司強有力的挑戰。投資的世界是多維度的。家電三強只是佔據了「三個維度」。 英國科學家認為空間有十一個維度。從投資收益看,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成長性反而是更強勁,給投資者的回報是更大的。但這需要先建立起大企業的坐標,才能看 清楚這些中小企業為什麼會驚人的長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6

未來10-20年,那些行業可能會跑輸大盤?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qtg.html

首先從下面4張表來分析:

廣發基金的朱平和申萬研究統計的數據表。
未来10-20年,那些行业可能会跑输大盘?

未来10-20年,那些行业可能会跑输大盘?

未来10-20年,那些行业可能会跑输大盘?

未来10-20年,那些行业可能会跑输大盘?
(1)這次和以往的情況區別:現在不是經濟低迷期,應該是繁榮期。國際和國內有巨大問題的繁榮期。國內有巨大問題:經濟轉型,通貨膨脹和房地產。這3個問題會較長期存在,所以幾乎沒有大牛市。有,也是小牛。通貨膨脹,每次都有,而這次繁榮期多了經濟轉型和房地產的問題。
(2)目前玩股票,還是這句話----還是玩成長股和醫藥股,重點研究部分創業板和部分中小板,中長期獲勝的把握大點。
(3)轉型向何處轉,看看上面4張統計表。目前已經開始趨勢性轉向的時候了?信息技術,健康護理,必須消費等開始越來越好了嗎?未來10-20年會超越大盤嗎?未來1-20年這些行業會跑輸大盤嗎?金融地產.能源.工業.原材料等會越來越慢嗎?
(4)實際經濟是這樣的嗎?再持續就不合理嗎?如果政府不大力支持7大新興行業,這些新興行業就沒有發展的土壤了嗎?就沒有市場了嗎?
(5)資源為王觀念,是不是應該再研究的時候了?那些資源還會越來越貴,那些資源會日落西山?
首先,水一定是越來越貴的,相關行業不會比現在差。還有那些。。。。土地到了階段性高位了嗎?如調整,要多久?水泥和鐵礦石還會越來越緊張嗎?當然還有許多有色和部分能源?
(6)重點要分析不是使用的絕對量,而是成長率!如汽車的每年增長率會越來越小嗎?當然絕對量是越來越大的,但增長率怎麼樣?投資,就是研究企業和行業以 及研究宏觀經濟的成長(當然,同時也要研究企業和行業的價值重估),一定緊緊看中成長性,而不是絕對量。我們要分析的是利潤的成長,而不是巨大的利潤,中 石油每年的利潤是亞洲第一,怎麼樣?投資需要的是快速成長的速度是亞洲第一,而不要已經是第一,已經第一的東西,非常容易出現價值陷阱。
(7)價值陷阱!!!現在,可以判斷有很多企業和行業是價值陷阱。例如公路股。現每年都掙很多錢,但利潤增長率可能很快就是負數了。國家已經開始,為了發展物流,對公路動手了。以後的動作會很多。發達國家的物流很發達。中國這方面極為落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7

高成本生活時代的開始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sbp.html

歐美的持續性惡化,國內地產經濟拉動的後果導致貨幣多批次超量的印發,全球性質的引發,開始傳到至普通居民生活中的點滴了。
10年週期的地產,以及汽車的商業化導致居民個人「衣食住行」中的「住」與「行」成本上了很多台階,居民從這兩年的住不起,現在逐步車開不起,導致吃不起,穿不起。
豬肉價格目前很貴,但還不是最貴,受到飼料價格上漲影響,還會繼續上漲。以前看韓劇生活中的「節儉」,將傳導至國內下層。很多農業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很多, 而且是從目前開始一個大周期性的上漲,估計一直到全球經濟危機的結束。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油鹽醬醋茶米面等等,油類還將繼續性上漲。20年前的農民食用的 「衛生油」估計在不久將普及城鎮居民的飯桌。個人最看好油類品的上漲,反應到期貨上的豆粕、豆油也將持續性上漲。在這一點上,買入農業股票不如直接買入農 業商品。
但是作為國內GDP的增長將延續趨勢性上漲的慣性以及國家新經濟增長點的拉動,不會導致數字化GDP與人均收入的增速放低,但是生活成本將逐步在收入中所佔比例逐步抬高,這是趨勢。
【以上皆為個人分析,不成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2

這一次與過去不同?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u5w.html

當滬深300指數平均市盈率再次到達14倍,與2005年6月、2008年10月相近時,有人說,這一次可能與過去不同了。不過,我寧可相信「這一次與過去相同」,也不相信「這一次與過去不同」。確實有「與過去不同」的案例,但卻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因為它需要大智慧。

第一個例子,與本傑明·格雷厄姆有關。1951年春天,道指約為250點。格雷厄姆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對他的學生說,道指從1896年誕生時起,在 每一整年裡都有一段時間低於200點——教授觀察到道指每年都會跌破200點的規律已經存在了55年了——幾乎每次相同。那一年,巴菲特即將畢業,格雷厄 姆建議他將其投資事業推遲到道指跌破200點之後。但是,巴菲特拒絕了。道指那一年始終沒有下跌到200點以下,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在格雷厄姆提供建議時,「我有大約1萬美元」,巴菲特後來對《華盛頓日報》說,「假如我當時聽從了老師的建議,那麼現在我也許還是只有1萬美元。」

第二個例子,幾年以後的1958年,道指上漲了39%,股票股息收益率首次下降到低於債券收益。明智的投資者不會認為這樣的變化會一直持續下去。相反,這 是做空的大好機會。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小心翼翼,但是樂觀主義者卻下對了注。這是這一次又真的「與過去不同了」。因為從具有半個世紀曆史的安全觀點看,似乎一個新的估值基準無可辯駁地誕生了。假如有投資者等待股息收益和債券收益的關係回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那麼他們到現在依然沒有等到。紐約加百利資本集團的執行合夥人J.埃茲拉·默金(J.Ezra Merkin)指出,一旦股息收益開始小於債券收益,過去的關係就再也沒有成立過。那一年巴菲特的合夥人公司贏利上升了41%。

第一個案例的問題在於,誰又有巴菲特的智慧和勇氣,認定可以安全地無視該規則,而說「這一次與過去不同了」?我肯定沒有。第二個案例正如J.埃茲拉·默金 所說的,認識到沒有永恆不變的規則不難,但是知道規則什麼時候不再適用卻很難。規律一旦被打破,就不能再證明其是正確的。

詹姆斯·奧肖西斯在《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中指出,人們總是願意現在與從前不同。而事實上自艾薩克·牛頓在1720年南海公司泡沫中遭受重大損失以來,股 市真正的變化實在並沒有多少。股票的價格仍然由人來決定,而一旦人們的判斷受到恐懼、懷疑、無知以及所有人類情緒的影響,那麼股票價格的錯位就將持續下 去。

股票的名稱會與過去不同,行業的興衰也會與過去不同,各種投資風格更會與過去不同,但決定一隻股票是否是良好投資對象的基本因素卻不會與過去不同。

歷史已經證明,將投資置於長期的視野中,那些相信「這一次與過去不同」的人,大多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只要人們喜歡隨大流的本性沒有改變,不懼獨自前行的逆向投資者就會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文/選自《一隻花蛤的博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6

農業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u5w.html

自打做股票以來就一直瞧不上農業股,當時師傅也說,農業股最好不參與,極少出牛。所以自始至終,10餘年,也沒做過幾次農業股。

和朋友聊天,說起下屆政府來。聊著聊著,總結出這樣以『規律』:凡是戴眼鏡的領導都是吃軟飯的,凡是不戴眼鏡的都比較硬朗能幹。呵呵,打趣而已。
看新聞的時候,記得哪天來說是地球人到了70億了,很吃驚,記得上學的時候那時候不是說地球才60億麼,這才幾年?
在我的理解裡,農業,種糧食,不管在全球的哪個地區與國家,農業與工業是不能比的,工業品基本都是生產線,馬達一響,產品就出來了。而糧食不同,全球基本還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況,這是目前的農業科技改變不了的。
對應全球經濟危機,爆炸人口的增長,我國下屆政府放寬計劃生育,人口增長的厲害。雖然我國一直說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但是每年依然進口很多糧食。人 口依然在增長,工業用糧每年增長依然很大。未來的糧食缺口依然會很大,進而,農產品的價格最差依然是穩步增長,一旦發生特殊情況,就是爆炸性增長。
或許在下個時段,農業應該會有很大的機會。
當然,這是要日後去看了。隨便說了幾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7

一個小故事.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wu7.html

耐心才能聽得見財富的聲音。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候,發現這樣的願望靠目前的薪水根本達不到,於是放棄工作開始創業,希望能一夜致富。過了五年, 其間開過旅行社、咖啡店,還有花店,可惜每次創業都失敗,他的家也陷於絕境。到40歲時,他心力交瘁的太太無力說服他重回職場,在無計可施的絕望下,跑去 尋求智者的協助。智者瞭解狀況後對太太說:「如果你先生願意,就請他來一趟吧!」

慾望無止境秋風落葉掃不盡

這位先生雖然來了,但從眼神看得出來,這一趟只是為了敷衍他太太而來。智者不發一語,帶他到庭院中。庭院約有一個籃球場大,庭中儘是茂密的百年老樹,智者從屋簷下拿起一支掃把,對這位先生說:「如果你能把庭院的落葉掃乾淨,我會把如何賺到億萬財富的方法告訴你。」
雖然不信,但看到智者如此嚴肅,加上億萬財富的誘惑,這位先生心想掃完這庭院有什麼難,就接過掃把開始掃地。過了一個鐘頭,好不容易從庭院一端掃到另一 端,眼見總算掃完了,拿起簸箕,轉身回頭準備收起剛剛掃成一堆堆的落葉時,他卻看到剛掃過的地上又掉了滿地的樹葉。懊惱的他只好加快掃地的速度,希望能趕 上樹葉掉落的速度。但經過一天的嘗試,地上的落葉跟剛來的時候一樣多。這位先生怒氣衝衝地扔掉掃把,跑去找智者,質問智者為何這樣開他的玩笑。
智者指著地上的樹葉說:「慾望像地上掃不盡的落葉,層層消磨你的耐心。耐心才能聽到財富的聲音。你心上有一億的慾望,身上卻只有一天的耐心;就像這秋天的落葉,一定要等到冬天葉子全部掉光後才掃得乾淨,可是你卻希望在一天就掃完。」說完,就請夫妻倆回去。

百袋稻米緣起一把黑色種子

臨走時,智者對這位先生說,為了回報他今天掃地的辛苦,在他們回家的路上會經過一個糧倉,裡面會有100包用麻布袋裝的稻米,每包稻米都有100斤重。如 果先生願意把這些稻米幫他搬到家裡,在稻米堆後面會有一扇門,裡頭有一個寶物箱,裡面是一些金子,數量不是很多,就當作是今天掃地與搬稻米的酬勞。
這對夫妻走了一段路後,看到了一間糧倉,裡面整整齊齊地堆了約二層樓高的稻米,完全如同智者的描述。看在金子的分上,這位先生開始一包包地把這些稻米搬到 倉外。數小時後,當快搬完時,他看到後面有一扇門,興奮地推開門,裡面確實有一個藏寶箱,箱上無鎖,他輕易地打開寶物箱。
他眼睛一亮,寶箱內有一個小麻布袋,拿起麻布袋並解開繩子,伸進手去抓出一把東西,可是抓在手上的不是黃金,而是一把黑色小種子,他想也許這是用來保護黃 金的東西,所以將袋子內的東西全倒在地上。但令他失望的是,地上沒有金塊,只有一堆黑色種子及一張紙條。他撿起紙條,上面寫著:「這裡沒有黃金。」
這位先生失望地把手中的麻布袋重重摔在牆上,憤怒地轉身打開那扇門準備離開,卻見智者站在門外雙手握著一把種子,輕聲說:「你剛才所搬的百袋稻米,都是由這一小袋的種子歷時四個月長出來的。你的耐心還不如一粒稻米的種子,怎麼聽得到財富的聲音!」

很多人炒股也犯同樣的錯誤。

小故事一則,共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