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許榮茂中醫道理營商 李華華

2008-09-16  AppleDaily

家陣啲富豪好多都係由低捱上嚟嘅,世茂房地產(813)主席許榮茂喺70年代,啱啱落嚟香港嗰陣,只係喺一間藥店做夥計,當年所學中醫嘅嘢,家陣成為上市公司主席嘅許榮茂,當然未必記得,但一啲理論佢仲用得上,佢仲話,學中醫對從商有好大幫助。

講究平和唔暴躁

新 浪房產轉載足球報社.勁球網報道,傳有意入主英超球隊紐卡素嘅許榮茂話,觀察到有啲人雖然好聰明,但一暴躁起嚟就好容易失控,呢個係做大事嘅大忌。許榮茂 嘅發迹史好多人都講過,佢自小受從醫嘅父母影響想做中醫師,點知當年佢嚟香港後,發現自己淨係識得講閩南話、普通話,講廣東話嘅病人同佢講病症佢都唔識 聽。不過佢都冇因為咁暴躁,而係心平氣和咁正視問題,喺間藥店做咗幾日就冇再做,一啲都冇浪費時間,就係咁,之後先有機會做證券經紀,走上富豪第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

阿爸王永慶教做人道理 中環在線:台灣女首富呻有錢難樸實 李華華


2009-02-02  AppleDaily


 

已故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同二房楊嬌所生嘅細女、「台灣女首富」王雪紅,日前喺瑞士達沃斯舉行嘅世界經濟論壇上,講到佢同老竇嘅軼事。做得女首富,老竇剩落畀佢嘅,最多梗係錢啦,但王雪紅話,爸爸除咗留低大筆錢畀佢,最重要係教佢好多做人同做生意嘅道理。

新地二佬隔岸得真傳

王 雪紅話,阿爸生前一直認為財富係屬於社會,而佢就要成為社會嘅僕人,好好咁管理財務,令更多人受惠。呢句嘢華華之前都聽過,講嘅就係新鴻基地產(016) 郭氏兄弟嘅二佬郭炳江。另外,王永慶又教個女做人一定要勤勞樸實,但王雪紅就話,要做到勤勞就容易,只要自己努力不懈就得,但係樸實呢家嘢就好難做到,尤 其當一個人有錢嘅時候,好難抗拒引誘。不過每次佢見到誘惑時都會拒絕,仲成日同自己講,人嘅基本需求好低,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拒絕誘惑,事業先可以令人受 惠。王雪紅又講起細個時嘅軼事,佢話阿爸王永慶曾經喺公司,當住一大班人面前狠狠咁鬧佢。事緣王雪紅當初到美國讀大學,因為冇好認真咁睇爸爸寫嘅書,當爸 爸問佢書入面嘅內容,佢梗係答唔出啦,就係咁俾老竇鬧佢「爛泥巴,你是黏不上牆壁的」,廣東話即係「爛泥扶唔上壁」。畀老竇鬧鑊甘,令佢o依家做嘢唔會隨 便亂嚟。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2

青心直說:二線地產股升得有道理 胡孟青

2009-05-20  AppleDaily






 

市 場不斷為落後股搵題材,例如「上海」兩個字就係炒友天堂。炒到o依家,好多炒友開始唔明點解香港地產股唔係隻隻肯大郁,但係恒隆地產(101) 昨升6.1%、嘉華國際(173)升7.8%、嘉里(683)、保利達(208)升13%、華置(127)升6.8%,犀利過好多重磅股。無他,只因大牛 龜升晒上嚟,好多因素都已極速反映,退而求其次,氾濫嘅資金絕對唔介意冒多啲風險,搵一線尾二線頭甚至二線尾三線頭嘅分子,務求食住個勢,追多一點回報。 恒隆地產近年發展重心轉至內地,以集團上半年投資物業租金增長比較,香港增長9%,上海增長23%,上海佔整體租金收入41%,為集團半年貢獻7.03億 元收入,邊際利潤優於香港,位於上海市中心兩幢商用物業恒隆廣場及港滙廣場佔盡地利。

炒上海澳門概念

至於嘉華國際,同樣於淮 海中路擁有上海嘉華中心39.6%權益,出租率近百分百。同樣地,華置於徐滙區淮海中路亦擁有一座愛美高大廈收租。從以上幾家地產商於上海擁有之落腳點及 發展中項目可知,他們的積極程度不下於大地產商。除了主流內房股之外,上海含量較高的本地發展商亦絕非池中物。假如你不熟悉上海,對今年回歸10周年之澳 門可能會較有把握。澳門正準備改朝換代,中央送大禮絕不出奇。澳門主流概念不只賭業股,仲有地產股。澳門總面積只有27.5平方公里,保利達擁有1百萬平 方米土地儲備,而且大部份地盤毗鄰即將興建之港珠澳大橋,你話筍唔筍?有啲股票係升得有道理嘅,打開年報或者親身視察都唔難啫!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54

股神的可口可樂說出什麼道理? paris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455

巴黎:

我們都聽過股評人如何地不以財務角度稱贊股神選可口可樂,附會從來不會是價值投資人要做的事情,今天我們嘗試以財務角度算出其道理。

兩隻股東權益回報(ROE)同樣是20%,一隻的總資產有一半是無形資產,另一隻一點無形資產也沒有,你會如何選?

請看看以下:

                   A                    B

資產            100,000       50,000
無型                                50,000
                   ----------    ---------
                   100,000      100,000

銷貨           100,000      100,000
折舊             30,000         -
原料             50,000        80,000
                 ---------      ----------
利潤            20,000        20,000
 
例子甲:

現金流 :
利潤             20,000       20,000
非現金支出:
    折舊        30,000
資本開支  (30,000)*
                  ----------   ----------
 派息          20,000        20,000

A公司雖然利潤中包含了30,000非現金支出的折舊,但是因為他要維持下年度的銷貨規模,它必須要再有同等份量的資本性投資,一如你花了十萬元裝修物業後租出,4年後約滿,你發現,假如你不重裝,新的租金會較低。

A公司和B公司,若只希望一直維持現有規模,並把所有盈利全派息,兩間公司的股東回報將並沒有分別。

例子乙:

現在兩間公司都打算在原有基礎上每年增加一成的規模,籍此增加銷售和盈利,因此它們都會保留一部份盈利,它們的現金需要是:

A公司會需要  $100,000(有形資產) x 10% = $10,000
B公司會需要    $50,000 (有形資產)x 10% = $5,000

新現金流是:         A              B
利潤                20,000       20,000
非現金支出:
    折舊           30,000
資本開支     (40,000)*       5,000
                     ----------   ----------
 派息              10,000        15,000    

B公司股東因此每年會有A公司股東的股息1.5倍的入息,現實是因為通貨上脹的關系,即使是只維持原本的規模,B企業仍要付出較折舊$30,000更大的資本開支。

這個例子對價值投資學習中的閣下的意義是,我們的選擇是:

1.找一些大的股東權益回報(ROE)的股票;
2.從中再選一些有形資產大的回報(ROtangibleAssets )和 Sales to 有形資產大的股票;
3. 細心研究當中股票財務報告有關折舊和資本支出相對銷貨和盈利的比例。

一些Blog友,如先做做功課,在一大批中的股票按上邊的建議先篩選,Post上來你的問題,我一定會有興趣研究,至於問股價的,因巴黎沒有水晶球,請稍移玉步到一些熱門投機網,那些網主是很樂意答閣下上下午、今明股價是如何"看出來"。



* 40,000 包括維持原有規模、補充每年折舊所需的$30,000,和新的10%增大的100,000 x10% = $10,000
----------------------------------------------
補充 04/09/2010:

以下是 Gorden Model有關以資本家角度的現金流計算股價方程式,可以得出同一個ROE的20% (k),Dividend大50%的B公司的股價,應大A公司50%,不過如果B公司的股價真的大50%你會如何?點解?

k  = yield + expected growth = 20%

D1=首年Divdiend, A= 10,000 B= 15,000

g= growth rate = 10%

P0= Stock Price

P_0 = \frac{D_1}{k-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42

現金股利才是硬道理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16090.html

花錢,能夠把人哄得開開心心的,本山大叔稱之為忽悠。其實,資本公積金或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送紅股,就是這類忽悠。

資本忽悠?

股東在上市公司的財富,存放在不同的抽屜中,這些抽屜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股東認繳股票投入公司的資金,存放在股本和資本公積金中。公司賺取的利潤,顯然歸屬於股東,但沒有向股東分配,留在公司,就形成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

而所謂「轉」,即資本公積金或盈餘公積金轉為股本,資本公積金或盈餘公積金等額減少,而股本等額增加。所謂「送」,即未分配利潤減少,股本增加。大家可以思考,「轉」或「送」,其實質是不是將股東在公司的財富從某一個抽屜,轉移到另外一個抽屜?我們的賬面財富增加了嗎?

我們再來研究「送」和「轉」對股東財富市值的影響。假設「送轉」之前,一家公司每年的每股現金流量均為2元。10送10之後,原來的1股變成了2 股,每年的每股現金流量只能1元,只有「送轉」之前的一半了。如果我們要求的投資報酬率不變,比如為10%,那麼對於「送轉」之前的每股每年2元的現金 流,我們願意支付的價格就是20元,對於「送轉」之後每股每年1元的現金流,我們願意支付的價格就只有10元了,雖然在「送轉」之後,我們擁有了2股,但 每股的價格只有原來的一半,所以「送轉」前後,股東財富的市值是不變的。

既然「送轉」前後,股東財富的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都不變,高「送轉」和低「送轉」其實是根本沒有區別的。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送轉」本質上是「忽悠」,低「送轉」是低「忽悠」,高「送轉」是高「忽悠」。

為什麼樂此不疲?

截至3月16日,兩市已有超過160家公司有「送轉」預案,佔全部已公佈年報公司的30%。其中10股送轉10股以上的公司多達77家 。

為什麼上市公司樂此不疲地、執著地「忽悠」?我想,這可能是因為A股市場上相對較為獨特的填權現象和散戶對填權的預期。其實,做投資,尤其在A股市 場上投資,實質上可能是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料「敵」先機者,更有可能在博弈中勝出。既然散戶有填權的預期,上市公司、機構為什麼不利用散戶的這一預期牟 利?這可能是上市公司樂此不疲的真正原因。

筆者曾經專門研究過填權期的主要影響因素。我們發現:

1.上一年末戶均持股數越高,並且本年度末戶均持股數大幅下降的公司,填權期更長。反之,填權期越短。戶均持股數越高,往往意味著有莊家或主力持 倉。上年末戶均持股數高、本年末大幅下降,是不是意味著有主力、並且主力在減倉?我們的結論是,如果莊家出倉了,股票價格「身輕如燕」,如果莊家沒有出 倉,填權期短,是不是表明莊家在利用散戶對填權的預期,拉升股票價格?

2.過去120個交易日,股票價格累計漲幅越大,填權期越長;反之填權期越短。這是不是也表明,如果主力在「送轉」之前,沒有將股票價格拉抬到足夠高,在「送轉」之後,利用散戶的預期來拉抬股價?

我們認為,正是因為散戶對填權的預期,反過來引致如火如荼的高「送轉」現象,也導致上市公司和機構利用高「送轉」來牟利的現象。

在2011年,機構除了利用填權行情坐莊獲益之外,機構和上市公司在「送轉」中或又有了新的利益,這些利益包括:限售股和發起人股份解禁之後,大股 東可能有減持的動機,尤其是估值水平相對較高的公司,這種減持動機越強烈。高「送轉」不需要公司運用真金白銀,如果能夠維持或拉高股價,配合大股東減持, 上市公司何樂而不為?

因此,散戶需要切記,高「送轉」有可能只是噱頭,要更深入地理解高「送轉」背後可能存在的利益。

不要噱頭只要現金

筆者強烈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建立強制性現金股利的分配政策。建立強制性現金股利分配政策,也是諸如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公司立法中的慣例。強制性現金股利政策,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公司的現金餘額越多,管理層低效率使用資金的可能性越大。管理層的這些行為,將破壞公司的價值,危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如果存在強制性現金紅利分配政策,不正好可以加大管理層的壓力,促進他們以「如履薄冰」式的心態經營好上市公司嗎?

第二,強制性現金股利政策,可以提高利潤操縱的成本。不妨假設某公司實際只有100元的利潤。如果我們規定50%的最低現金股利分配比率,那麼它最 多也只能把利潤做到200元,因為超過200元這一水準,它對外支付的現金紅利將超過其真實利潤。強制性現金股利支付政策,不正好可以約束上市公司的盈餘 操縱行為嗎?

第三,股票投資者的收益,無非是現金紅利和股票價格增值兩個部分。如果投資者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紅利,那麼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追逐股票 價格短期增值收益的動機。強制性股利分配政策,不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股市場的炒作投機氣氛嗎?(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4

優衣庫漲價的道理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00977.html

周六晚去九點去南京西路優衣庫。今年的T恤原價149,促銷還賣129,真是不給力啊。價格提升是因為成本上升,還是覺得咱們這裡消費能力旺盛呢?應該是後者吧。

我去的目標明確,買褲子。但試衣間排著長隊,店內廣播裡說可以先買回去,不合適可以再回來換或退。根據我去年的經驗,一定還是要當場試穿一下,因為 去年買回去三條褲子有一條由於太緊至今沒穿過幾次,而穿了也就不能退換了。試衣規定一次只能試五件,經過兩輪排隊,我終於選了三條度夏的褲子。在排隊付錢 的時候看了一下吊牌,竟然三條都不是中國生產的,一條越南,一條孟加拉過,一條柬埔寨。想起去年此時我也買了三條褲子,全都是中國生產的。不得不說,服裝 生產轉移恐怕已經悄然開始。

記得差不多十年前大學畢業時,有同學去了毛里求斯的港資服裝廠,有同學去越南的台資面料廠。在當時去那裡工作是因為收入高。而現在,不少從事服裝生產的朋友去老撾出差甚至常駐,他們考慮的不再是能否多賺錢,而是保住飯碗的問題。

回到優衣庫。去年開始,優衣庫就說會將部分服裝生產地進行轉移,沒想到如此之快。照這個速度,我國沿海地區的服裝生產說不定都來不及梯度轉移到中西部就會直接被東南亞國家搶去了。

大家都說中國的工人效率高,就算工資增長也比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的工人性價比高。這一點確實沒錯,在許多領域都是如此。今年早些時候在巴塞爾採 訪瑞表集團的高管時,我問他是否擔心中國的工資上漲,得到的回答是「問題不大,還好啦」。前幾天去某大牌辦公室開會,品牌的兩位公關一位晚上四點鐘才睡, 另一位起床後打開郵箱發現有70幾封郵件未讀。這樣的工作強度再不夠性價比,恐怕真是找不到更划算的了。

或許,工資還不是最大問題,畢竟服裝的縫製費用只佔到服裝生產成本的很小一部分。面料才是大頭。面料又來自棉麻絲毛這些原材料,化纖則來自石油,所 以原材料到上漲才是關鍵。此外人民幣升值,進口也應該划算,奢侈品就算了,只是沒想到基本款的服裝也需要進口,那咱們這生產大國還能生產什麼靠譜的東西?

最近經常會想,中國是不是東西最貴的地方。掙著白菜的錢,這句調侃的話現在已經應驗。山東田裡一分錢一斤到了上海超市裡變成一塊二一斤的白菜,這當 中一塊一毛九咋就都讓我們消費者掏了?現在咱們的工廠裡提供給工人的怕是連白菜都供不起了。而越南、柬埔寨或者孟加拉國的工人們至少吃得便宜了許多,就算 效率再低至少也還有力氣踩縫紉機。人海戰術不再是咱們專利,山寨創新又沒新花頭,那咱們到底該怎麼辦?

作者簡介:Bedi,觀潮網創始人,著名時尚觀察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15

李劍簡單的選股道理系列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17iwz.html

作者:李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qnxlijian

 

簡單的選股道理(一):

           

誰在激烈競爭,誰在坐地收錢?

        

 

    賭場裡,眾多賭具提供商在競爭,少數賭場在收錢;

    證券市場上,眾多證券公司在競爭,少數交易所在收錢;

    金融系統中,眾多銀行在競爭,少數銀行卡組織在收錢;

    資本市場上,眾多金融企業在競爭,少數評級公司在收錢;

 

    公路上,眾多車運公司在競爭,少數路橋公司在收錢;

    機場裡,眾多航空公司在競爭,少數機場公司在收錢;

    港口上,眾多航運公司在競爭,少數碼頭公司在收錢;

    鐵道上,眾多煤炭公司在競爭,少數鐵路公司在收錢;

 

    發電業,眾多電廠在競爭,少數電網公司在收錢;

    廣告業,眾多廠家在競爭,少數媒體在收錢;

    旅遊業,眾多旅行社在競爭,少數天然景點公司在收錢;

    醫藥界,眾多藥廠在競爭,少數醫院和藥店在收錢;

 

    日用品超市中,眾多消費品生產公司在競爭,少數日用品超市在收錢;

    家電超市裡,眾多家電公司在競爭,少數家電超市在收錢;

    在義烏和海寧,眾多小商品廠家在競爭,少數商城在收錢;

    百貨業,眾多服裝企業在競爭,少數黃金地段的百貨公司在收錢;

 

    網絡業,眾多軟件企業在競爭,少數系統軟件公司在收錢;

    通訊市場裡,眾多手機生產商在競爭,少數移動公司在收錢;

    娛樂業,眾多製片廠在競爭,少數發行公司在收錢;

    出版業,眾多出版社在競爭,少數賣書網在收錢;……

 

    這就是壟斷與稀缺,這就是渠道和網絡;

    它有場地,它有通路,它有特許權。

    這就是二八現象,這就是無可奈何;

    理想的選股對象:過橋收費,坐地生錢。                              

 

   李劍附註:

   本文談的是一種選股思路,並非要大家完全按照這種方法去選擇股票.很多過橋收費性的行業或公司雖有壟斷性,但價格受到政府管控,或者資本性開支巨大,因此 利潤增長緩慢,不是理想的投資品種,我們要注意避開這樣的企業."萬千寵愛在一身",各方面都很優秀,才是價值投資者的追求.

 

 

簡單的選股道理(二):

         

對穩定成長性行業多一些溫情

                        

    投資要儘量選擇穩定成長性行業,理由很簡單:

    一,為了獲得穩定的回報。「富貴穩中求」比「富貴險中求」好一百倍;

    二,為了便於瞭解企業。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夠親自用一用、嘗一嘗,可以直接接觸、近距離觀察,總比遠在天邊的朦朧感覺令人放心;

    三,為了容易給股票估值。財務穩定有一種踏實之美,安全空間也容易把握;

    四,為了血壓正常波動。這一條,地球上常看行情和自己帳戶的人都知道。

    總之,價值投資者都是穩定性、確定性、高概率性和相對保守性的愛好者。

    那麼,什麼是真正穩定成長性的行業呢?

    首先應該是:這個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有穩定、廣大和逐漸增加的需求。無論宏觀經濟如何,需求都沒有劇烈地變化;無論時代有多大變遷,需求都保持恆定增長;經 濟危機、技術革命、觀念創新都對它們影響不大。它們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基本的需求。它們的收入和利潤,只會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物價水平的不斷提高穩穩上 升。除了天災人禍帶來的突發性事件外,行業中不可能出現一大批企業同時陷入的週期性危機;

    其次,產品和服務本身簡單而穩定,最好是年復一年生產和提供同樣的產品和服務;沒有太多的資本性開支,沒有太多的科研投入,沒有太多的花樣翻新,甚至不必 為管理動太多的腦筋。說到這,不免感嘆:名酒、名獨家普藥、名軟飲料、名糖果、名餐館、名景點、名小日用品等等真是好東西;

    第三,產品結構和業務分佈多元而穩定。最好是能在公司報表上看到這樣的數據:「公司銷售額上10億的品種有多少多少個」。品種單一和業務單一意味著風險水平太高;除非久經考驗的傳統食品和藥品;

    第四,產業鏈完整的穩定。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或某一個環節被他人控制,從而引起成本或費用大幅上升,或者賺不到令人滿意的利潤,總是一件叫人傷心的事。比 如鐵礦石被幾家大機構操縱是鋼鐵企業永遠的痛、油價和煤價大漲是天下司機和火電企業徹骨的痛;設計和銷售環節被大牌公司所壟斷是所有加工企業抬不起頭來的 痛……

    第五,行業內部排位穩定。一旦確立了行業龍頭和行業寡頭,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次序和地位不變。這雖然容易引起不滿現狀的革命家憤怒,也讓喜歡乘亂襲擊的併購家無從下手,但價值投資者卻對這種狀況情有獨鍾。

    第六,由於上述五條帶來的財務指標和股價穩定: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利潤穩定增長、淨資產穩定增長、售價穩定提高、股價也穩定上升,等等。

    總之,你投資之前,只要考慮價格是否便宜的問題;你投資以後,再不為諸如「世界經濟是否二次探底」、「基礎原材料價格還將暴漲」、「下次海嘯什麼時候發 生」、「某個行業又將面臨重新洗牌」、「這家公司什麼時候還要圈錢」、「某隻股票的價格為什麼暴漲暴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有多少天心境平和、輕 鬆愉悅」等等這些問題鬧心。

 

                                              

 

簡單的選股道理(三): 

   

  磨快剃刀選擇製藥股

                         

    如果說鋼鐵、水泥和大宗商品等行業最具產品同質化、最易瞭解,那麼,製藥行業恐怕是最具差異化、最難把握的行業了。它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不亞於百貨商店繽紛女裝給男士帶來的暈厥反應。

    不要說普通消費者和投資者,就是醫院的主任醫生,也不一定能統統瞭解所有藥品的性能和療效。讓一個投資者神農嚐百草,實在是要求太高。何況生物製藥高深莫測,有幾人能透徹瞭解?就憑這一點,你就知道研究分析製藥行業的難度了。

    讓我們看看製藥行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一百多家。顯然,它們還不包括醫藥流通企業、醫療器械生產廠家,更不包括醫院。隊伍已經不算小了。再來看看這些上市公司生產多少種藥品吧:一千種?一萬種?哦哦,這番計算還是免了的好。

    但投資者是創造方法的人。優秀的投資者堅信:方法總比問題多。

    用什麼方法能對製藥行業化繁為簡,較快較好地找到滿意的投資對象呢?看誰總市值最小?誰市盈率、市淨率最低?誰的走勢最漂亮?哎哎,這些用電腦馬上就能解決。價值投資者不是要失業了嗎?

    不,價值投資者不是這樣處理問題。他們首先是從基本面來考慮一家藥廠、一種藥品的競爭優勢。這是他們的法寶。

    把握競爭優勢又有多種方法。對繁雜深奧的製藥行業,我們試試磨快剃刀用排除法吧。因為有人說,價值投資者都是選股苛刻的人。苛刻的人喜歡用排除法。

    首先是廠家的主打產品必須是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並且最好是擁有多個。獨家生產和專利保護是製藥企業的護城河,解除了專利保護大家都能生產的抗生素之類,只能賺取微薄得利潤。這就排除了一批沒有「圍牆」的公司。很多純仿製藥的廠家可以歇菜了;

    第二是要有廠家名牌和藥品名牌、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口碑,否則沒有長期的突出優勢,不能長久賺大錢。你很少看到哪個原料藥生產廠家在做廣告吧?它們默默無聞,純粹面向企業,處在激烈地競爭中,只有少數暫時輝煌。這就排除了一大批生產原料藥、類似大宗商品型生產企業的廠家;

    第三,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想買就買的普通藥品。因為大部分處方藥不能讓消費者隨意購買,面對的是理性的醫院(企業),而不是直接面對廣大議 價能力很弱的消費者,再加上價格老被國家監控,因而提價能力其實不強。這就排除了一批主打產品是處方藥的生產廠家。這裡必須說說生產疫苗的企業,很多投資 者看好它們。因為這些年生物製藥子行業高速增長.其實疫苗的銷售也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廠家拼得是研發、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有些靠得是突發性事件。並不 象生物醫藥股炒作者們想像的那樣好把握。特別是研發和生產小疫苗品種的企業(市場太小);

    第四,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治療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緩解常見病的藥,是針對反覆發作而不能斷根的病的藥,甚至僅僅是保健性的藥。製藥企業要想成 為市場的寵兒獲取高額利潤、獲取象爆滿的餐館一晚翻好幾次檯面那樣的反覆利潤,最好是變成生產名牌快速消費品的廠家。製造高端藥、特效藥、根治藥的企業反 而利潤成長性不強;這又排除了不少生產疾病剋星的公司(寫到這,我也很為奎寧這樣治療瘧疾的特效藥生產廠家憤憤不平);

    第五,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而且越多越好。藥品比食品更要讓人放心,更要讓醫院和醫生開得有理有據。公費醫療市場是一塊非常誘人的大蛋糕。這又排除了一些主打藥品沒有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廠家……

    剩下的魚兒就不多了,可是個個肥美。你只要等著價格合適,就可以輕鬆地買進來。

 

                                                         

簡單的選股道理(四):

        

不妨用用「市重率」

                         

    在估值指標中,很少人用到市重率。我簡直懷疑是自己的首創。當然,我自己用的也不多。不過,有時想想,市重率還真是個好東西:它能啟發我們的思考,幫我們鎖定一些舉世無雙、稀缺無價的珍品。

   「市」當然還是市值,同市盈率、市淨率等一樣,「重」指的是一家公司的重置價值。

    有一天晚上同鄰居散步,他問我文章中的「市重率」怎麼用,有什麼意義?

    由於他是開店的老闆。我讓他先算算,在他的商店對面開一家一模一樣的店要多少錢。他很快地就算了出來:多少租金、裝修;多少貨物儲備和費用;多少人員、工資,以及重開的時間成本等等。他太熟悉自己的店和那段街道了。「現在大約一千萬」,他說。

    於是我說,如果重開一家店要一千萬成本,假設有人用二千萬來買你現在這家店,那麼用二千萬的市值除以一千萬這個重置成本,就能算出你現在這家店的市重率: 二倍。如果你現在這家店每年能淨賺一百萬,你就是以二倍的市重率和二十倍的市盈率賣給了別人。合算不合算你馬上就知道了。他聽了哈哈大笑。

    然後我又說,市重率的作用和意義不僅於此。你這樣的店包括很多簡單的餐館、服裝店很容易開起來;它們的品牌、管理和企業文化,特別是突出地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等等無形資產不多,因而容易重置。

   但有些特殊資產、特殊企業無法重置,或者無法複製,這種公司是不是要特別注意?比如你重開一家茅台、拉菲葡萄酒廠、LV、云南白藥、港交所、中國銀聯、通 用電氣、沙特阿美油田試試。它們在很多方面是不是很像珍稀的畫作、絕版的文物?事實上全球許多國家都有一些無法重置、無法複製,近乎無價的企業。市重率這 個指標不用精確計算,光是它的計算方式,就能引領我們走向通往神奇寶藏的道路。

                                                 

   李劍附記:謝謝朋友們的提醒,"市重率"這個詞是我說的,但比較方法完全來自"托賓Q值".聰明的是那位老外經濟學家.不過.我的這篇文章重心不在於此,在於"托賓Q值"這種估值方法對於選股的思考意義.

 

 

 

簡單的選股道理(五):

         

投資是把企業科學分類的藝術

                              

    投資是一門把企業科學分類的藝術。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證監會把眾多企業作了周密細緻地分類。但我要告訴大家,那些分類雖然方便,但並不適合投資。他們抓住的是行業相同的經濟性質和組織結構, 是為了易於統計、容易管理而將企業分門別類。投資者的分類決不能滿足於此,必須抓住行業在市場中的競爭特點和地位、企業的經營模式、生存狀態和風險水平, 讓自己更好地選擇股票來進行分類。

    從投資出發,分類的好方法非常之多:

    從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程度來分,可分為壟斷性行業、壟斷競爭性行業、充分競爭性行業;

    從行業波動性大小來分,可分為穩定性行業、週期性行業、高風險(極不穩定)行業;

    從行業的年輕程度和壽命來分,可分為傳統行業、新興行業;長壽型行業和短暫型行業;

    從行業產品是否有品牌、特色、技術含量來分,可分為差異化行業和同質化行業;

    從行業是否直接面向消費者來分,可分為消費品行業和生產品行業;在消費品當中,又可分為快速消費品行業、耐用消費品行業、消費服務業等等;

    從固定資產輕重來分,可分為重資產行業和輕資產行業;同樣,從財務角度,也可分為高毛利率行業和低毛利率行業;

    從對資金、技術、勞力的需求程度來分,可分為資金密集性行業、技術密集型行業、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如今,能源的問題越來越大,從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來分,又可將行業分為能源依賴型行業和非能源依賴型行業;

    從行業的進入難度和集中度來分,可分為高門檻、高集中度行業和低門檻、高度分散性行業;

    從行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容量來分,可分為規模化、大眾化行業和個體型、夾縫型行業等等。

    行業分析有說不完的話題。因為,還是我以前說過的話:女怕嫁錯郎,錢怕投錯行;行業從來不平等,資產永遠不等價。

    在選擇股票之前,認真選擇行業,真的非常重要。

    我的關於選股的下一篇文章,就是:「在壟斷的導引下」

 

 選股三步舞曲:壟斷、提價、無限擴張                        

                        

                 第一講:在壟斷的導引下

 

    從基本面出發的選股如何入手,當然是壟斷。十多年前,我初讀曼昆和薩謬爾森的兩部大部頭的《經濟學原理》,最先被打動的是經濟學家們對行業的一種分類:壟 斷、壟斷寡頭、壟斷競爭、充分競爭。儘管當時我幼稚地認為,壟斷是穩健的基礎,一切壟斷都能取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並且犯下過一些錯誤。但時至今 日,我仍然認為:壟斷是選股最佳的切入點。因為,「壟斷」一詞在投資者看來,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的代名詞、是經濟護城河的很多表現形式。

    我非常喜歡廣東人和香港人對壟斷的一種表達:「獨門生意」。這比經濟學家文縐縐地表達通俗、形象地多。

    獨門生意,這是多麼地誘人。壟斷的極端形式,就是一種產品只有一個賣者。壟斷的溫柔一點的形式,就是一種產品只有少數幾個賣者(寡頭),壟斷的毫不講理的程度,就是「過橋收費」、提價沒商量。

    在壟斷的導引下,我的選股思路首先是從諸如「獨門生意」、「獨佔資源」、「過橋收費」等意識開始的。壟斷打開了我的第一道選股大門。

    然而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思考和實踐,竟發現在「壟斷」的導引下其實也容易出錯。因為壟斷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它們的差別實在是太懸殊,對壟斷的思考實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是很多壟斷企業價格受管制太嚴,或者資本性開支太大;而另一些壟斷企業則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把壟斷好好分類,找到好的、特別是極佳的投資品種。如果把「壟斷」企業作為投資者選股的寶藏,我認為它們有「鐵礦」、「銅礦」、「銀礦」和「金礦」四個等級之分。

    壟斷的寶藏中的「鐵礦」類企業,是我們最多、最先、最直觀地接觸到的,在公 用事業領域內的「自然壟斷」。自然壟斷的通俗解釋,就是「先入為主」。誰先在居民區鋪設了自來水管,他就自然地擋住了其他競爭者的道路:再鋪設水管的成本 顯然是不合算的。沒有哪個城市哪個家庭,有兩套三套以上不同公司鋪設的自來水管。

    傳統上,全世界的公用事業大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資,壟斷經營。如1.供水等市政工程項目;2.科技、教育、文化等項目;3.體育、旅遊等項目;4.衛生、社會福利等項目;5.商品住宅,特別是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房項目;等等。

    現有的「自然壟斷」企業大都是從傳統的市政工程項目轉化而來的。包括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有線電視、公交汽車、出租汽車、地鐵、停車場、公園、郵政、 電話等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一般而言,公用事業經營公司雖然獨家經營,把其他競爭對手擋在門外,又不受經濟週期性影響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號稱投資 者的傳統避風港,但眾所周知,價格和投資回報率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稍一提價,便要人大代表審議,所以一般利潤成長性低。總體而言,不是投資者理想的投資 品種,它們是「穩健有餘、成長不足」的典型。千萬別忘了,它們是以社會效益為主而不是以經濟效益為主的行業.我瞭解到的最慘的是公交汽車公司,每年要開闢 新的城市公交線路購買汽車,然而每輛公交大巴會收到大量假幣,在年底時集中銷毀。錢是入不敷出。當然,人們不易注意的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採石場、垃圾處理 場、殯儀館等「自然壟斷」企業情況要好很多。

    將來,公用事業可能更多地向民營企業開放,那時的情況可能會有些變化。比如快遞公司、網絡公司、園林綠化企業、污水處理企業等就是如此。

    壟斷寶藏中的「銅礦類」企業,情況要樂觀許多。它們是那種准公用事業產品的 經營公司,已經有「過橋收費」的獨特優勢,現金流格外充裕。它們包括高速公路、橋樑、隧道、航空公司、客運渡輪、客運長線鐵路以及港口、機場等等的運營企 業,其實還包括早期在一個城市中只有一份的日報、晚報,獨此一家的電台、電視台和固話、移動電話公司等等。理論上說,壟斷企業中越是遠離生活必需品的行業 越值得投資者注意,因為價格管制越不嚴厲。比如高速公路就是如此。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有意提價、延長收費期限。這也是中國高速公路收費水平居全球最高之一的 重要原因。機場特別是港口,坐地收錢的優勢特別明顯,收費管制也不嚴厲。在准公用事業這一塊裡,已經產生了一些收益可觀的股票。

    但這一板塊的問題仍然是資本性開支太大.以首都機場公司(香港上市)為例,2008年是北京奧運之年,飛機起降創歷史最高記錄,然而盈利竟環比下降92.45%.原因是向集團公司收購了第三航站樓和跑道,造成經營費用大幅度上升,還欠下一大堆債務.

    壟斷寶藏中的「銀礦類」企業,屬於政府創造的壟斷,是「政策壟斷」、「資源 壟斷」、「特許權壟斷」的幸運載體。比如很多央企能獨享能源、土地的開發,獨自經營許多基本生產生活大宗資料的進出口,或者國家對煙草實行專賣,對交易所 實行獨營,對金融企業從嚴審批、對珍稀、馳名的產品和傑出、寶貴的創新實行專利保護、版權保護、原產地域保護和品牌保護,賦予某些企業評級、免稅等特權, 等等。這個板塊已經脫離了公用事業的性質,是價格不受管制的壟斷。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獨家專利藥品上,國家還會實行優質優價的政策。

    在這一板塊裡,已經是牛股成群,產生了不少利潤和市值十年漲十倍以上的股票。資源股、地產股(萬科除外,並未享受政府創造的壟斷,屬於第四類偉大的企業)、銀行及銀行卡企業、醫藥股等就是典型。

    不消說,這類壟斷企業是投資者關注、研究和投資的重點。是牛股的溫床。它們唯一的弱點是,要當心政策的改變,要注意進一步地開放,要當心保護期的期限。

    壟斷寶藏中的「金礦類」企業,是壟斷金字塔的最高層.那就是不靠政府的力 量,完全靠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在無數苛刻的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起來的「消費壟斷」。它們是在市場經濟的槍林彈雨中馳騁沙場的將軍,是久經考驗 的鐵血企業.它們大利世界、大利股東,開拓創新,是真正偉大的公司。它們為消費者的服務精神、商業模式、企業管理和文化,堪稱典範。它們生產的產品和提供 服務堪稱一流。它們有口皆碑的品牌深入人心。它們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但不受管制,反而能不斷、頻繁地提高售價而不影響自己的營業收入,甚至出現越提價越有 人買的良性效應。與第三類壟斷相比,它們的壟斷沒有期限,只要它們能一如既往地卓越運營。

    這是投資者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壟斷:當今最偉大的投資家巴菲特先生的兒媳說他「一生追求消費壟斷型企業」。可見這種企業的份量之重。喜詩糖果、耐克、吉列、 麥當勞、美國運通、LV等就是這樣的典型。它們是我們投資者研究和投資的最佳著眼點。是最值得把時間和氣力花費的地方。稍微有點遺憾的是,它們的數量沒有 第三類壟斷企業的多,衡量的尺度也不容易把握,選擇的難度更要高得多。

    講到這裡,我們的選股三步舞曲已然跳到了第二步的一半。然而,提價或自主定價權問題,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必須作更深入地探討。

    詳情請見我的這一系列文章的第二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3

富邦金副董事長 沉澱心靈看見遠方 蔡明興:藝術教我的投資道理

2011-8-29  TWM




金融市場征戰快三十年的蔡明興, 冷靜而理性,遇上熱情感性的太座翁美慧,兩人性格迥異,凡事各有看法,卻在藝術的婚姻生活裡,找到平衡點,而且合作無間,充分印證「藝術即生活」之道。

撰 文‧劉俞青、陳兆芬

八月還沒過完,台股已經大跌一千多點,很多投資人跟著每天不斷往下掉的指數,身心備受煎熬,精神壓力大增,甚麼才是解除 市場壓力的良方?歷經幾度經濟動盪,慣看景氣起落的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氣定神閒地回答:藝術。

「從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二 ○○○年網通泡沫,到這幾年金融海嘯,好不容易才學會,眼光要看遠,不要只看眼前,這也是從藝術投資市場上學來的。」蔡明興說話的這一天,台股盤中上下震 盪超過二百點,心臟不好的人,恐怕很難承受這種劇烈震盪。

不過,即使愈來愈老僧入定,但近期這一波全球股市回檔,仍讓他高度警惕。「尤其日 前索羅斯(George Soros)宣布解散旗下基金,這個大動作等於是在昭告天下:『這局勢我看不懂,收山不玩了。』由此看來,這個市場顯然還要繼續波動好一陣子,不會馬上就 結束。這對我們從事金融市場的操作,當然會是很大的挑戰。」這是蔡明興首度對近期動盪的全球金融局勢,發表看法。

理性與感性 伉儷性格完美互補蔡明興是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的二兒子,他有一位鋒芒比他更勝的哥哥、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對外,低調的蔡明興始終不爭功,總在所有鎂光 燈打向哥哥時,快閃離去。但蔡明興其實一直是集團的「總投資長」,在金融市場裡征戰近三十年,長期面對金融市場的波動起伏,承受壓力之大,絕對不在哥哥之 下。

儘管如此,但蔡明興在集團內或朋友圈,都是出名的好脾氣,露齒大笑幾乎成了他的金字招牌。員工說,「二董脾氣好,幾乎不曾見過他罵 人,」一位幾乎每周與他一起打球、喝酒的多年好友說,「阿興仔以前脾氣就好,這兩年來更好了,藝術和宗教真的影響他很大。」而引領他進入藝術與宗教殿堂 的,是他的太太翁美慧。

投資需要極度的冷靜、理性,但翁美慧偏偏就是熱情而感性;表象來看,兩個人似乎個性互異,但一冷一熱的內涵其實是完 美的互補,相處上自然呈現一種差異性的趣味。

例如直到今天,富邦集團其實已經繳出一張非常漂亮的成績單,富邦金控躍升為國內第一大金控,但 蔡明興還是工作狂。「我沒有上下班的,有時晚上在家看電視,突然想到一個點子,我會立刻打開電腦或手機,和同事討論。」蔡明興說,自己的「下班」就是睡 覺,「因為我經常是一直到睡覺前還在工作,或者說,是一直工作到想睡覺才去睡覺」。

「這時候我的功能就出現了,我的工作就是負責不斷拉他出 去,看戲、聽音樂、看表演,反正做甚麼都好,就是把他從工作中拉出來。如果可以有一段長一點的時間,就出國旅行。」渾身都是藝術熱情的翁美慧遇上理性的蔡 明興,像是天生注定的夫妻。

無論工作再忙,一家四口每年固定會有一趟出國旅行,到了當地,「逛美術館」幾乎成了必定行程。

擘 畫「粉樂町」 夫妻同心改造台北城例如最近一次,是全家一起去西班牙的第四大城畢爾包(Bilbao),「這城市竟然能因為一座古根漢(Guggenhaim)美術館, 而徹底改變。」開口不脫藝術本行的翁美慧說。畢爾包原本已是沒落的工業城,卻因古根漢美術館建立而完全改觀,成為全世界城市重建典範。

「當 年古根漢要來台中沒成,真的很可惜。」蔡明興一句話立刻又拉回到現實。他說台灣缺乏城市美學的概念,如今要想台北哪個建築物讓人印象深刻,還真的想不出 來。「勉強要算,大概只有如今敦南誠品那棟建築物,那是當年我堂哥蔡辰男蓋的」既然台灣感受不到美學,翁美慧決定放下董娘身分,捲起袖子自己來做。她一手 擘畫的「粉樂町」就是秉持這個概念,在平凡的城市裡加入美麗的藝術元素,在極其有限的預算裡意圖改造台北城,讓藝術可以充分融入生活。「如今,藝術是我生 活的全部!」翁美慧直言。

蔡明興其實比哥哥蔡明忠還早結婚、早生子,他和翁美慧兩人結婚整整二十五年,子女大學畢業後暫留國外,在金融機構 工作。

「粉樂町當代藝術展」邁入第六個年頭,連蔡明興也舉雙手支持,不單純只是出於對太座的認同,對蔡明興而言,藝術是興趣,可以紓壓,但 回歸現實,當然也是投資。

在投身藝術之前,翁美慧說,「自己成長過程常常覺得很孤獨,因為沒人了解我。」所以當她第一次在紐約看到梵谷的名 作〈星空〉時,唰一下當場眼淚就掉下來了,因為她在畫裡強烈感受到梵谷的孤單感,「忽然覺得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所以藝術和生命、和心是不可分的。」翁美 慧動容地說。

「就像你遇見我一樣,」蔡明興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接下太座的話。蔡明興的藝術生命確實是從翁美慧開始,「但我很有慧根,」因為 蔡明興的收藏,無論質與量,都早已是國內知名。尤其是畫家常玉的畫,蔡明興應是目前全世界最完整的收藏,一幅舉世聞名的〈白裙女子〉畫作,就掛在富邦大樓 十五樓,蔡明興個人樓層的最顯眼處,是當年蔡明興向一位法國收藏家購得,如今市價已經難以估計。

不殺價吸引佳作 控制預算不做冤大頭買畫、收藏畫,蔡明興承認自己不可能完全只有純藝術的想法,「我常說,藝術是投資、欣賞兩相宜,有人是純投資,有人只欣賞,但我說如果 能夠兩者兼具也滿不錯,不過我到目前為止,沒有賣過一件藝術品。」蔡明興說自己每次在買畫的瞬間,除了喜歡之外,的確也會考慮「未來的升值空間」,一旁的 翁美慧則搖搖頭說:「我完全沒有,為什麼藝術一定要有number(金錢數字)?」夫妻間的差異自然呈現,卻意外地和諧。

雖說不要以金錢來 衡量藝術,但翁美慧還是承襲了「中國傳統女德」,買東西一定要殺價,買藝術品更是非殺不可。但這一點,蔡明興則不認同。

「我買畫不殺價,這 一點全市場都知道,所以你認為我買貴了嗎?那你錯了,只有這樣我才會買到最好的藝術品。因為全市場都知道我買畫不殺價,所以一有好東西第一個一定想到我, 不會想到那些會殺價的。」蔡明興說,因為藝術品是限量的,不是在市場買菜,沒有就沒有了,所以只有「買到」與「沒買到」之分,不是「貴」或「便宜」的問 題。

這樣的哲理須有足夠的口袋深度作為前提,但確實也是投資藝術市場的成功之道。

只是,蔡明興的藝術投資之道,翁美慧顯得不 以為然。「我是連名家趙無極的畫我也殺很久,超出某一個價錢我就不願意,因為我知道價值在哪裡嘛,我不要被坑。」翁美慧說,有幾次她殺價買到的價格,連蔡 明興都佩服。從此以後,夫妻連手密切合作,蔡明興繼續維持不殺價作風,但翁美慧跟在後頭殺價,在藝術投資領域兩人找到平衡點,合作無間。

透 過藝術,蔡明興、翁美慧夫妻有了笑口常開的藥方,也找到了婚姻經營之道,那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意義,也是生命的真諦。

蔡明興

年 齡:54歲

現職:富邦金控副董事長、台灣大哥大董事長經歷:富邦證券、富邦人壽董事長學歷:紐約大學商學院MBA、台大商學系

翁 美慧

年齡:約50歲

現職: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經歷:測試光纖工程師

學歷:加州 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3

觀念篇》你和贏家哪裡想的不一樣? 搞懂五大道理 投資就沒什麼好忙的了

2011-10-10  TWM




在追尋財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像 一心追求真理的求道者般,找尋一條終極的賺錢道理,儘管傷痕累累仍前仆後繼。只要用心體會,賺錢的道理眾裡尋它千百度,或許就在「燈火闌珊處」。

撰 文‧謝富旭、林心怡

有一首被遺忘許久的民歌是這麼唱的:「我翻過重重關山,又走過流水潺潺,尋求那生命中永恆的答案;在一個晨光乍現的清 晨,我才恍然,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原是平凡!」(出自歌手蔡淳《答案》)這段歌詞用來描述每位想要致富者的心境,可說是再貼切不過了。每個顛撲不破的投資道 理,往往就是再平凡不過的老生常談,但大多數的人卻往往須歷經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過程,一次又一次的資產浩劫甚至是破產,才能把賺錢的簡單平凡道理銘刻在 自己的心中。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金融投機客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說得最傳神:「我很早就發現華爾街沒有什麼新東西,也不可能有什麼新東西,因為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一切在以前都發生過,也將在未來不斷 地發生。」以下是五位散戶達人公開他們思索十幾年才想通的賺錢道理。

贏家想通的第一個道理:操作短線首重停損股市犀利媽:懂得認錯,奠定贏 的基礎要成為投資贏家最重要思考就是克服人性弱點。至於投資人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呢?

作空紀律最重要 虧損三%就停損據《今周刊》去年對全台逾千名證券營業員發出的問卷顯示,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在於「不願認賠殺出」。這項人性弱點,常常導致投資人被融資追 繳,資產蒙受巨大損失。

被媒體封為﹁股市犀利媽﹂、今年六十一歲在股市獲利超過五千萬元的專業投資達人周亞瓊,接受本刊訪問時說:「我只是 個女工,不懂什麼投資大道理,如果硬要說我比別人多懂什麼,那就是我很有承認錯誤的勇氣,作錯方向停損決不手軟!」她笑著回答。

周亞瓊做過 女工,僅高職畢業的她,三十九歲失婚後,靠著辛苦存下的二百萬元投入股市,至今累積逾二十五倍身價。二十二年漫長的投資資歷,周亞瓊歷經萬點崩盤、金融海 嘯,依舊能在股市屹立不搖,無師自通的她自有一番股市賺錢的訣竅。

喜歡作波段的她,自謙是「追高殺低」的菜籃族。但這位菜籃族賺多賠少的最 大訣竅就在於勇於停損。「停損就是向市場承認我錯了,消極來看就是減少虧損,但積極來看,是為未來保存實力,要為賺更多的錢作準備!」﹁追漲殺跌﹂就成了 周亞瓊短線操作的獲利模式,對於看好的公司,她會先買個三、五張試水溫,趨勢對了,就會加碼至上百張,但只要虧損三%就會停損。比方前陣子周亞瓊看壞太陽 能產業,她就放空茂迪、榮化,「不過作空紀律很重要,一旦苗頭不對(放空後如再漲三%),我的空單就會回補!」周亞瓊補充說。

人性最大的弱 點之一就是不願意認錯,如果能克服這個弱點,面對投資市場保持謙虛與學習的心,你等於往投資贏者圈邁了一大步。

周亞瓊

出 生:195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機車組裝廠女工、食品會計

學歷:稻江商職夜間部

贏 家想通的第二個道理:長線投資要有主見黑手大戶:不隨波逐流,找好股從一而終操作短線最重要的贏家特質是懂得認錯,但如果你是屬於長線投資人,搖擺不定反 而是致命傷,因為做長線成功最重要的贏家道理在於,要有主見並有堅持到底的決心。

只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靠著從 財報精選個股並鎖定獲利穩健高現金殖利率的方法,是邱永章能從工廠黑手變成身價上億元台股﹁中實戶﹂的主要關鍵。數年前他八元就陸續買進的佳格,以及低檔 買進的儒鴻、聚陽等,每檔投資年限都逾三年,平均累計投資報酬率都有五至十倍不等。邱永章強調,投資邏輯前後要﹁從一而終﹂,是他十年前想通的最重要賺錢 道理。

在十幾年前,邱永章也曾因為﹁人云亦云,吃好鬥相報﹂下,在聯友與達碁合併的前後(現已更名為友達)布局該家公司,﹁這檔由盈轉虧的 股票,最後讓我前後賠了快一千萬元!﹂分析這次投資失敗的原因,邱永章有些難為情的說,除了自己對電子股不甚了解外,再來就是賺錢之後食髓知味,明知道是 追題材搶短線,但卻以長線思惟持有,沒想到追高後卻換來了大賠的下場。﹁我本來也是奉行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為準則,一開始買進友達成本在十五元,賣掉後, 在五十五元又追回來,沒想到最後搞到三十九元停損出場。﹂自此之後,邱永章就堅持嚴守自己的投資邏輯不隨市場起舞,並且只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因此在股票 篩選上,他除了會檢視該公司的管理能力、經營誠信、每年是否穩健配發現金股利外,也會挑選毛利率至少一○%,且現金殖利率最好六%以上、負債比最好不要過 高的股票,且可扣抵稅額至少在一五%以上,最後則是要成立三十年以上的公司。

邱永章

出 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工廠黑手職員、維陽機械負責人

學歷:國中

贏 家想通的第三個道理:想要豐收要具備耐心郭大俠:分批買進低估股,耐心等待賺一倍透過培養自己的投資智慧,找到適合長線投資的好股票後,想要有豐富的收 割,第三個贏家特質——耐心也不可或缺。

﹁耐心布局等待好股,不融資、做好資產配置。﹂是︽郭大俠教你買股賺一倍︾的作者、郭際勝自認為想 通的最重要賺錢道理。

﹁投資股票一開始就要賺一倍其實很難,因為有時好股票必須耐心等待,如果把身家只重壓在一檔股票,就會失去正確的判 斷!﹂奉行長線投資的郭際勝認為,投資價值低估的股票長線投資才會贏。

用「存」股的方式長線持有、等待獲利一九八○年代股票狂飆,郭際勝也 曾聽信友人的建議放空榮成紙業,當時他認為榮成紙業大漲到五十幾元遲早要崩盤,因此把手上所有的近三十萬元現金全部作空。沒想到股價一路狂飆到一百三十多 元,讓軋空的他一路解除定存補差額。雖然郭婉容的證所稅出了大利空,才讓他最後能以小輸出場,但那次差點賠光積蓄的經驗,讓他痛定思痛,「被迫」想通一套 適合自己的賺錢邏輯。

郭繼勝說,先鎖定三、五檔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績優股,之後靠耐心等待「兩個機會」來臨,否則寧願按兵不動。第一,股價已 跌到被低估的水準;第二、在低檔買進後耐心等待,等到獲利讓自己滿意的水準再脫手。

這看似簡單的賺錢道理,卻需要很大的心靈修煉。「培養耐 心美德的投資人最好再多培養一些其他的興趣,不要把時間都花在研究股票上頭,因為你的交易次數太少,少到會令你打哈欠!」因此,這位股市達人釣魚的時間遠 比看盤的時間多得多。

另外,郭繼勝說,勤閱專業性的財經媒體,固然是蒐集財經產業資訊的重要媒介,但是卻不能光以此作為股票買賣的依據,因 為媒體新聞消息多元化,雖然有的參考性高,但消息錯誤與特定人士放消息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他認為,具備解讀新聞訊息、思考新聞背後真正意涵 的能力很重要,最好是把利多與利空消息分開來看,先做客觀分析,才能不隨市場起舞。對他而言,長線投資者要能獲利,必須自己勤做功課,勝過媒體提供的龐雜 財經資訊。

因此在投資邏輯上,郭際勝認為,做好投資功課、選好投資標的之後,耐心等待時間布局「低價股」最能提高股市賺錢的勝率,而這裡的 「低價股」是指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只是,在布局前,克服「恐懼」的投資性格才會賺到錢。

也就是在景氣越差時,越要買價值低估的好股票,用 「存」股的方式長線持有,耐心等待獲利,例如亞泥、統一超、台玻、中鋼都是屬於這類投資標的。

郭際勝

出 生:1957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聯合理財網理財會客室人氣部落格作家

經歷:資深電子業務員

學 歷:淡水商專

著作:《郭大俠教你買股賺一倍》贏家想通的第四個道理:克服漲跌悲喜要靠智慧快樂投資人:上漲不必太高興,下跌反而賺更多即使 是長期投資,買進股票後,很難不時常去關心股價的漲跌,而人性的弱點則容易受到股價漲跌影響,難免就犯下錯誤。因此,克服漲跌的悲喜與情緒,除了耐心外, 還需要有一套懂得看透漲跌的智慧。

前台証期貨總經理,目前已退休成為專職譯者的林茂昌,自二○○四年成為「自營商」(操作自己的投資部位) 以來,締造出超過三○○%以上的累積報酬率。迄今,光是每一年所領的現金股息,就遠超過一個台北市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生活開銷。

這位金融沙 場老將,窮二十年時間想通的道理是:只要投資到一檔好股票,上漲,不必太高興,因為,跌反而賺更多。

長期投資最終能神奇地扭轉局勢林茂昌 說:「最棒的投資是找到一檔能連續十年維持穩定獲利的公司,並且穩定地配發現金股息。」「如果有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十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都維持一元 上下,而且每年都有機會讓你以十元以下價位買進,即使它都不漲,甚至買進後還繼續下跌,這也是一筆很棒的投資。」他舉例說,如果有一家公司EPS長年來都 維持一元,而且每年配發○.六元的現金股息。在不考慮稅負與交易成本等細節下,如果你以十元價位買進這家公司股票五十張,總計五十萬元,很「幸運地」,你 買進股票後遇到長期性的多頭,這家公司股價從十元一路上漲至來年的十二元、第二年續漲至十四元、第三年十六元,然後第四年回跌至十四元,至第五年時又重新 回到合理價位十元。在這段期間,為了達到複利效果,你把這家公司的現金配息全數再投資。五年後,你將擁有這家公司六十二.九張股票,市值六十二.九萬元, 五年下來累計報酬率二五%。

相反地,如果你十元買進五十張股票後,很「不幸地」遭遇空頭市場,這家公司股價從十元,跌至來年的八元、隔年再 跌至六元、四元,然後再逐漸回升至第五年的十元價位。由於你運用現金股息在股價更低價格時購進更多張數,五年後你將擁有這家公司股票七十七.五張,市值為 七十七.五萬元,五年累積報酬率高達五四%。竟遠遠超過多頭循環時的累積績效。

「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將軍抽車』(註:逆轉勝之意)效果,過 程很沉悶,看似一路落敗,但最後在市場重回均衡軌道時,神奇地扭轉整個局面,反而獲得大勝!這是我投資路上想通的最重要道理。」林茂昌如是說。

林 茂昌特別強調,投資股票未必是我贏你輸的零和遊戲,也可以把投資股票,當成自己的公司,分享企業經營成果及股利,達到「正和」的和諧境界。

林 茂昌

出生:196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花旗銀行、中國信託、台証期貨總經 理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贏家想通的第五個道理:擺脫多空法則要有謀略基金達人:空頭市場才是定期定額的最佳獲利溫床即使參透了股價漲跌,但每當金融危 機到來,看到股價崩跌腰斬,很難不讓人信心動搖。這時,擺脫股市多空循環的擺布,則要靠一套資金部署的謀略。

十年前,劉俊烈擔任銀行財富管 理部門副總職位時,對採用定期定額基金投資法的客戶,資產載沉載浮,一直無法穩定增長的現象感到疑惑。為了解決心中的疑惑,他花費多年心血,甚至砸了上百 萬元把國內近千檔核備的境內外基金分析過一遍後,想通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空頭市場,才是定期定額的最佳獲利溫床!」

看穿多空循環穩定獲 利

「這個道理顛覆了投資人習以為常的觀念:多頭才能賺錢,空頭最好敬而遠之,因為只有賠錢的份!」「基於這種習以為常的觀念,絕大部分的基 金投資人都是在多頭時才扣款,而且漲愈凶,扣款加碼愈多;反之,空頭時則減少扣款,甚至乾脆中止扣款寧作壁上觀!」劉俊烈分析說。

「這種習 以為常,大家都認為對的想法,其實隱藏著一個很大的迷思:在金融投資世界裡,大家都以為自己是神,能看透多空循環,掌握頂部與底部??。」「問題是,這只 有神能作得到!大家都作不到。」劉俊烈自行研發的「限時限額加碼停利(EDCA)基金投資法」,則是反其道而行:鎖定的基金(大多是新興市場基金)遇到淨 值大幅下滑時,反而加倍扣款,跌愈多、扣愈多。股市轉空為多,淨值開始上揚時,則分批獲利出場。這套方法從二○○一年來,創造出一○%以上的年化報酬率。 在台灣核備的全球型股票基金中,要找出過去十年,年化報酬率達一○%的還不到五檔。

劉俊烈說,「投資就如同太極的陰陽般,多頭持續到一個程 度,就會泡沫化,為下一個空頭埋下伏筆。」「同樣地,空頭跌到一個程度,將吸引各方資金陸續湧入,為下一個多頭製造一個契機。」劉俊烈的「母子基金投資 法」以及「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法」如同太極,看穿了多空循環,並接受它、適應它,為穩定獲利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在目前全球股市因歐債危機及全 球經濟有二次衰退之虞下劇烈向下修正,劉俊烈也開始啟動加碼扣款的機制,特別是針對中國與俄羅斯兩地的股票型基金。企圖複製○八年金融海嘯他逆勢加碼扣款 締造亮麗投資報酬率的成績單。

投資的道理沒有絕對是對的,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賺錢方法,以及與自己個性及資金狀況吻合的賺錢道理,學習 別人想通的賺錢道理,再從中磨合適合自己的道理,才是致富的不二法門。

劉俊烈

出生:1953年

現 職:誠富財務管理策略研究公司負責人經歷:中國國際商銀、 華信銀行學歷:台中商專、美國東北大學MB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3

父親王永慶 教我吃苦才會懂道理

2011-10-17 TCW




十月十五日,台灣「經營之神」王 永慶去世滿三週年,和賈伯斯一樣,受到世人尊崇的理由,都在於他們滿滿的愛,對世人、對生命中所熱愛做的事,並且追根究柢,不讓遺憾跟隨著他們逝去的生 命。

「賈伯斯,無私、創造更好的產品給這個社會使用,愛這個社會、愛這個地球,雖然他去世了,但這一個愛會永遠的留傳下來。」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對賈 伯斯的大愛,想起她一路成長最珍貴的資產,源自於王永慶的身教、言教,「就像我父親一樣,教我們將心比心、要愛家人也要愛社會,都是一種大愛。」

懂得愛,是讓人生圓滿的一件大事!從經營之神細膩的一言一行中,更能讓你感受到愛的可貴。王永慶如何教子女懂得愛人,如何把愛傳承給下一代?以下為王瑞瑜 口述內容摘要:

他對我們非常嚴厲,我現在回想聽到董座(王永慶)叫,我都是皮皮剉(發抖)。你知道,中午回家吃飯,我都先要把所有成本背得一清二楚,把今天的報紙全看完 一遍,因為他隨時會問;也不允許(我們子女)都不講話,我也會拿出一些問題出來跟他請教、跟他交談,是非常緊張的時刻。

我記憶非常深刻,有一次他問我一些公司的問題,我答得不是很好,他就很嚴厲指責我,講我說得不對,連這也不知道。心想這些東西答不出來也不行,答錯了也不 行,都會被罵,就難過得哭了,但他也不說什麼。

磨練我,從基層小妹打訂單做起

到了晚上請客,我都要在旁邊幫忙夾菜倒酒(給客人),就坐在他旁邊。你知道嗎?我們家吃壽司飯,自己拿海苔包飯、包菜,他夾完之後,我以為他要自己吃,他 馬上看大家沒注意,偷偷塞到我盤子上;他那種行為舉止,讓你感動,不用太多言語就能感受出來,他愛我們。

十一歲那一年去了美國,我覺得個性轉變;從那時開始,要獨立、獨自生活、洗衣服任何事情自己來,開始認識周邊的事情,我父親都要求每個小孩寫信,寫信是很 好的啟發,讓你的頭腦能夠去思考;我也不能寫流水帳,要寫我今天做了什麼事情、有什麼心得;我一張信,他會回我十張的信,他會講道理給我聽。

暑假回來,我都會去工廠實習,那也是一種吃苦;去(長庚)醫院調病歷、去輪班,從小妹開始做起,到營業處接訂單、打訂單。從基層做起給我啟發,懂得體會基 層人員的辛苦,未來當主管才知道將心比心。

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主管、或是父親,可是每一個人很信服他的嚴謹,因為他會將心比心,體恤員工、客戶、供應商。例如台塑電腦有催收系統,也有搶付錢給供應 商的設計,他要求(供應商)交貨後一定馬上付款,沒有付款(電腦系統)就會出現異常反應,因為他說:賣的要吃(生存),買的也要吃(生存)。

李宗昌事情(指王瑞瑜替前夫背債還債)發生後,你知道那時候我真是心驚膽戰,那時候他哥哥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五億元,我說你開玩笑吧,我連一億都沒 有,然後他也不講什麼就掛斷了。

包容我,出手填補三十億債坑

不到一個月,志品科技(控告王瑞瑜和李宗昌的廠商)開始告我們,我就發現事情不太對,去問李宗昌怎麼一回事,他老實告訴我,因為他怎麼樣(指用王瑞瑜背書 借錢),他甚至借到了高利貸,五倍高利貸,你知道那個滾雪球是滾多大啊,從二十幾億滾到三十幾億去了!我想怎麼辦,就和我姊姊商量,她說再怎樣,妳還是要 去跟爸爸講。

你知道那一天,我很緊張,因為我怕他罵我,我就去他的書房,問有件事情可不可以跟爸爸商量,我就講我幫他(李宗昌)背書,現在跳票了,後面一大筆的債,我 不知道怎麼辦。

你知道嗎,我爸爸二話不說:「啊,那個李宗昌,訓練不夠。」不過,他願意幫我,他把錢匯到一個我成立的公司,然後錢再匯到李宗昌的廣昌公司。三十幾億元不 是一個小數字,一個父親可以這樣子;這不是抱著說「我愛妳」,這幾個字就可以的。

愛包容了一切,概括承受。說實在話,他很疼我,我去台大念EMBA,得到第一名,他寫了一封信給我,我媽媽還把它弄成金的裱起來。

啟發我,讓女兒從小去實習動腦

上一代間接愛人,我這一代很直接,我對我女兒,讓她們知道我愛她們,每天睡覺以前我一定抱她們,告訴她們「I Love You」。現在小孩子,都跟爸爸媽媽住,爸爸媽媽對你好,你一點感覺也沒有,都麻木不仁了。

她們現在十五歲,今年暑假回來,去彰化台塑生醫工廠實習兩個月,晚上還要跟我檢討心得。我不准她們玩,回台灣要去工廠,告訴我發現什麼問題,我要教她們從 小用頭腦。

我買東西給她們或給她們錢,就很直接跟她們說不要亂花,媽媽也是很辛苦賺來的,她們就會感受到;所以我兩個女兒非常、非常省,感恩節到了,問她們要不要去 紐澤西過節,她們說不要,因為非常花錢。到現在,她們每天睡覺前要跟我講電話,每天寫好幾封e-mail給我,每天跟我講:「媽媽工作加油喔、我愛妳 喔。」

到國外之後,更能體會媽媽很愛她們,那種感覺就越來越出來。我爸爸他一輩子都在找尋真理,他教我吃苦,他一次又一次說:「吃苦才會懂道理。」台灣現在很冷 漠,到處罵來罵去,小孩看到會去學,血液也會變得冷漠;台灣人要學著將心比心,愛自己也要愛別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