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用新社區玩法玩轉新媒體?!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0/58504.html

在2013年喧囂的|“新媒體探討”混局當中,新媒體一度和如今的“拯救東莞”、“微信紅包”話題一樣完成刷屏大業。但在最核心的新媒體盈利問題初步探討之後,只能吵架卻打不起架的新媒體們也漸漸變得沒有那麽浮躁。新媒體肯定會有未來,但無論是哪家當前發展得風風火火的科技新媒體,他們也都不能保證他們的模式一定爭取,他們一定就是未來的新媒體翹楚。小謙曾經也寫過一篇對於科技媒體的文章,看好i黑馬那種產業鏈玩法,也忘記在什麽場合下發表過看好鈦媒體公司社群的發展目標的意見。昨日偶然發現了當前大多數新媒體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以資訊為主導的媒體形成一定影響力之後,放大用戶互動的空間還很大,所以就想來談一談新媒體如何玩轉新社區,更好的鼓勵通過優質資訊積累出來的這一批用戶,在新媒體平臺上更多更好的互動分享。新媒體不應該只有資訊雖然說i黑馬、鈦媒體、雷鋒網、36kr這些科技新媒體們,因為能夠提供一些深度或者對味的資訊內容,他們已經要比一般的網絡媒體和新媒體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評論,但潛水黨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並且話題的探討權利,大多數也集中在媒體編輯和部分作者手中,一批因為時間原因、身份原因只方便評論,卻並不方便撰寫一篇字數比較多的文字的活躍用戶,他們可以短評促成信息互動的機會,就無形之間被新媒體們忽略掉了。資訊是新媒體的喊話筒,通過新媒體資訊中的信息引起用戶共鳴,產生互動甚至分享出去,這是體現新媒體價值的一個方面。所以新媒體不應該只有資訊。如何用新型社區玩法玩轉新媒體?社區論壇雖然相比產品發展顛覆時期,活躍程度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著非常強勁的生命力。大量的社區,雖然總體的流量龐大,但如果不是編輯版主將發帖人的帖子置頂推薦,也許一篇放到其他的平臺能夠引起較大反響的帖子,照樣不會被大量的社區成員看到。新媒體們不只做資訊,i黑馬、鈦媒體他們將那些引起很多用戶共鳴的文章下方的評論用戶,都漸漸發展成為自己媒體社區里面的活躍發帖用戶,是可以走社區路線的。但這個媒體社區,小謙覺得需要和當前的大多數社區的玩法有所差別,而這差別主要也體現在內容推薦機制上。自媒體概念的空前火熱,越來越多的意見領袖開始浮出水面。一個作者或者一個活躍評論他們用戶,他們長期的某一新媒體平臺活躍,並生產出了很多令更多其他的用戶引起思想共鳴的內容,他們本身應該是一批能夠長沙高質量社區內容的可信用戶。新媒體社區,應該在社區首頁的推薦位置上,給予這些可信用戶們一個分享的空間。也就是說,在資訊還處於審核階段的過程當中,意見領袖們可以率先使用自己長期支持媒體平臺所構建的信任果實,獲得媒體平臺的更多推薦,更快的在脫離編輯一手掌控的情況下,和媒體的其他用戶在社區進行信息交流互動。由於這批用戶可信程度相對來說要高上不少,制作惡意的垃圾廣告違法信息的幾率也要小上許多。除了這批作者和活躍評論用戶以為,對於用戶也可以有一個審核機制,讓他們能夠享受作者和評論達人一樣的待遇,未經編輯幹預即可獲得平臺的推薦。這樣能夠讓用戶更大程度的參與到媒體社區的運營中來的方式,也許正是新媒體們當前希望和用戶保持一對一平等關系的良藥。小謙對於鈦媒體公司人社群的理解是,通過構建一個新媒體社區,拉近鈦媒體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所有鈦媒體成員也都只是一個普通的用戶),社區眾成員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地位在一些共鳴的信息話題上進行交流分享,用人性、關愛、互動將成員們聚集成一個大的群體,最終和生活也綁定起來。如果說鈦媒體趙姐以及眾多鈦媒體成員當初提出公司人社群的時候,他們對於公司人社群的理解在方向上沒有太大的差異性的話,那我無疑將陳我給鈦媒體社群理念的忠實支持者!而i黑馬,一大批因為創業和產業發展而聚集起來的用戶,他們本身就擁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或者共同的生活,他們也就有機會形成一種小清新豆瓣產品形態下的興趣小組,成為一個興趣生活社群。新媒體保持在資訊領域的嚴謹客觀,在社區領域放大作者和活躍用戶們的權利,運營方協助這批第三方的管理者們管理運營社區,這就是小謙對於新媒體們發展的一個建議,希望真心可以借此給新媒體們提供一個參考,真正用新媒體社區玩轉新媒體!作者:小謙,互聯網觀察員,IT評論人士,微博@小莫謙,微信關註小謙說(xiaoqianshuo),私人微信請添加net1996.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小謙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26

股轉公司放寬四板企業轉新三板條件 “綠色通道”非必要

四板掛牌企業到新三板的“轉板”通道從制度層面正在被逐漸打通,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的正進入良性互動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家券商機構獲悉,11月9日上午,全國股轉公司掛牌業務部更新窗口指導,放寬四板掛牌企業轉到新三板的條件,之前區域性股權市場需要通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即經過“綠色通道”驗收,而今這不再是其“轉板”的必要條件。

據悉,股轉公司對於“曾在區域股權交易場所進行掛牌”的新三板擬掛牌公司,根據是否進行過“融資和股權轉讓”分為兩類,未進行融資及股權轉讓的,按照“區域停牌、股轉申請、區域摘牌、股轉掛牌”的流程進行;有過融資和轉讓的,應嚴格遵守國發(2011)38號文在報告期內不得存在突破“三非”的情形。

所謂“三非”情形包括,第一,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第二,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後賣出或賣出後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少於5個交易日;第三,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超過 200人。

今年8月,股轉公司掛牌部曾在窗口指導時要求,從區域性股權交易所轉到新三板的企業,要求原地方交易所通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驗收,同時企業必須滿足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交易期為T+5等條件。

在新的指導中,原地方交易所通過驗收不再是必要條件。一家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更合理了,以前因為部分市場的企業不合格就導致對這些市場做一刀切的判斷,不受理來自這些市場的企業。其實不管市場合不合格,企業合格就可以了。市場沒有經過驗收並不能做出企業違法違規的判斷。”

由於天津股權交易所沒有經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驗收,因此曾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的企業一度不受到股轉公司歡迎。

值得關註的是,盡管監管層多次提及四板轉到新三板的轉板機制,但是目前,四板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仍需要走先摘牌後掛牌的流程。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除非區域股權市場和股轉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否則不會開設綠色通道。此次股轉公司在轉掛牌流程上也有所放寬,允許四板企業不摘牌先申請,待新三板掛牌成功後從地方交易所摘牌。

2014年1月,山東省金融辦與股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確定雙方共同建立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和全國股轉系統的有機對接機制。隨後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在2014年10月份及2015年2月份舉行了兩次企業集中轉板。

前述券商新三板負責人指出,“建立四板到三板轉板機制的前提是存在大量的企業需求,目前來看這種企業數量很少,完全沒有必要建立轉板機制。而且現在掛牌趨嚴,直接轉不太可能。地方交易所掛牌公司從法規上不屬於公眾公司,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也不夠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14

牽手阿里玩轉新零售,星巴克對戰互聯網咖啡

如今,消費者可以點擊餓了麽購買星巴克咖啡了。

8月2日,阿里巴巴(下稱“阿里”)與星巴克宣布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星巴克將依托餓了麽配送體系,逐步上線外送服務;同時,基於盒馬以門店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體系,共同打造星巴克“外送星廚”。

從今年9月中旬起,星巴克將在北京和上海的300多家門店通過餓了麽試點外賣服務,並計劃於年底前延伸到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2000多家門店。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這並非阿里與星巴克第一次合作,聯手的背後是阿里系布局新零售線下實體消費場景,而星巴克在遇到互聯網咖啡沖擊時借力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渠道,進行商戰。

新零售再進一步

此次雙方合作內容涉及阿里旗下餓了麽、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通過阿里首次專為星巴克打造的全渠道中臺系統,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門店將與星巴克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打通。這意味著消費者既可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麽、盒馬、口碑等阿里新零售生態里,也可在星巴克自有App下單。

“得益於45000多名夥伴為顧客所創造的獨特體驗,中國已成為星巴克全球發展和創新速度最快的市場。”星巴克咖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表示,“我們與阿里此次前瞻性的合作將重塑現代零售業,這也是我們不斷超越中國消費者期望的又一里程碑。”

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阿里是在用過去十幾年所打造的從電子商務到支付、物流、雲計算以及最近幾年走向新零售建設的互聯網生態體系的基礎設施,包括阿里旗下的消費者品牌——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餓了麽、盒馬等,也包括整個後端的技術、物流等所有基礎設施跟星巴克全面擁抱。”張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後續雙方的合作會覆蓋到從天貓等線上經營、智慧門店到會員體系整合,再到星巴克咖啡的配送、咖啡的制作等各個方面。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合作的期限為三年,前後接觸討論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暫時沒有資本層面的合作。

談及外送咖啡的品質,阿里副總裁、CEO助理徐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已經有餓了麽星巴克的專送箱,在溫度、隔熱(冷)等方面都可以滿足星巴克的要求,已做過很多測試。在30分鐘內——8分鐘的制作和22分鐘的配送,經過很多的測試,在配送的22分鐘里,從各個方面體驗的角度,可以滿足消費者希望達到的體驗。”

各懷訴求,商戰暗湧

數月前,在上海高調開設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當時阿里與星巴克已在該門店進行了技術合作。如今兩大巨頭再度聯手,似乎順理成章。

合作的背後,深藏著各自的算盤。

在業界看來,阿里已進行了一系列並購,主力布局線下消費場景,比如對百聯的聯手、入股大潤發和銀泰商業等。隨著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大型電商阿里系和騰訊系都在激烈爭奪線下資源,以布局更多實體消費場景,實現客源導流。星巴克作為全球最大咖啡連鎖企業之一,自然具有極大規模的線下門店資源,這是阿里非常看重的。如今,阿里正加速在零售領域布局。阿里目前新零售發展的業務包括盒馬鮮生、銀泰商業、零售通、零售+四塊業務,分別代表自營增量創新、自營存量改造、平臺化存量改造、平臺化增量創新兩個維度四個區塊。

相對阿里而言,合作對於星巴克的意義或許更大。

7月27日,星巴克發布了2018財年三季報,星巴克全球凈收入63億美元,同比上升11%,營運利潤下降1%到10億美元。其中,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這是星巴克中國市場9年來第一次出現下滑。

在業界看來,星巴克業績的下滑或許與新型市場競爭對手有關。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瑞幸咖啡帶著互聯網咖啡概念,突然火爆。該品牌於2017年下半年成立,今年5月正式營業。半年之內,瑞幸咖啡因為明星代言、快速開店和高額補貼等互聯網式打法受到市場關註。

就在星巴克與阿里牽手的前一天,瑞幸咖啡在北京舉辦了發布會,宣布強勢進軍輕食市場,在與星巴克擁有相同供應商的情況下,產品定價僅為星巴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對星巴克開展外賣業務表示歡迎,他同時表示,瑞幸咖啡並不是外賣咖啡,而且外賣咖啡並不能代表新零售咖啡,並不能解決性價比和產品品質的問題,消費者會從便利性、產品品質和性價比等角度做出選擇。從潛臺詞上看,對於星巴克推出外賣業務,瑞幸咖啡方面並沒有放在心上。

郭謹一表示,目前瑞幸咖啡有近千家門店已經簽署了租賃合同,相比於傳統咖啡零售門店選址靠經驗,瑞幸咖啡的門店則靠外送訂單的大數據分析來確定,更接近市場需求。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立,5月8日開始正式營業,目前覆蓋13個城市809家門店,擁有350萬用戶,目前瑞幸咖啡正在籌劃進入第14個城市西安。

面對這樣的新型對手,星巴克轉向借力互聯網發力——通過與阿里的合作,發展新零售業務,增加消費場景和可能,把原本只能在門店消費延展到隨時隨地可以在線購買。從線上和線下同步加速爭奪市場份額。

“通過此次與阿里的合作,我們將在數字化領域繼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全面打通從第一空間到第四空間(生活空間——工作學習空間——線下零售門店——線上零售平臺)的所有限制,中國將成為星巴克全球第一個實現星巴克體驗全空間貫通的市場,這對於我們意義重大。”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表示。

然而,新型對手也不是省油的燈,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參與了本次融資。目前,瑞幸咖啡在考慮A+輪融資,準備引進有戰略價值的投資人,不排除BAT中的一家。一場咖啡大戰正在升溫。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53

Coke Zero改名換包裝兼轉新配方 

1 : GS(14)@2017-07-29 03:40:46

可口可樂公司宣佈「Coke Zero」(零系可樂)下月將在美國迎來重大革新,產品改名為「Coca-Cola Zero Sugar」(零糖可樂),並改用新配方,令味道更像經典的原味可樂。
Coke Zero在2005年面世,但行政總裁昆西指不少人仍不知道它不含糖份,相信新名字有助令消費者更容易理解。Coca-ColaZero Sugar將採用與過往相同的人工甜味劑,但合成味道會有所調整,並換上新設計的鋁罐及膠樽包裝,加入更多紅色。這次改動令不少可樂粉絲大感依依不捨,在社交網站笑言要把現有的 Coke Zero囤積下來,也有人要求可樂公司三思。可樂公司則忙於安撫粉絲,稱希望人們會愛上新口味。Coca-Cola Zero Sugar早前率先在歐洲及拉美推出。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8/20104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