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科所原所長賈康:房產稅立法最遲2017年完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86

30_251328923_20130114161432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今日稱,2015年至2016年房產稅應該進入立法程序,最遲在2017年兩會之前一定能夠完成立法,之後才能進入實施程序。

賈康在參與兩會時向新華網表示,房產稅推出的前提是加快立法,房產稅進入立法程序之後,還要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還會有激烈的爭論。他指出,我國的房產稅方案不能照搬美國的模式,要有一定的豁免範圍,如第一套房或人均一定面積以下。

賈康認為,推進房產稅的操作路線較為多樣,但對於房產稅試點擴圍時間,外界需保持耐心,因為在內部討論中,還存在不同意見。意見分歧主要集中在:是繼續推行房產稅試點,還是先在立法層面做出安排,然後再討論房產稅試點擴圍問題。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參與政協會議時向彭博新聞社表示,中國正在研究房產稅。在財政部配合下,中國立法機構正牽頭進行相關工作。他還表示,房產稅的進程高度謹慎,將充分聽取公眾意見。但他沒有就房產稅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去年,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求是》雜誌刊文稱,要加快推進房地產稅,使之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總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對城鄉個人住房和工商業房地產統籌考慮稅收與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負,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日向《北京晨報》表示,應該適時推出房產稅,至少在一部分地區應該先推出,比如房地產有上漲空間的地區,意義在於給地方政府比較穩定的、可以和百姓形成良性互動的稅種,交給最基層的政府使用,直接用於業主住房大環境的改善,諸如治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市環境治理。

李稻葵認為,依賴房產稅來調控房價只能是杯水車薪,望洋興嘆。他認為房產稅的比例應該是低於1%,短期內也不可能成為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但他指出,房產稅應該是普世的,人人都要交,而不是一部分人交。

從今年3月1日起,中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土地、房產、林地、草地、海域等,將統一登記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

經濟參考報》評論稱,社會各界對《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存在一些片面、模糊的認識,不少民眾希望不動產登記能夠遏制官員腐敗,有望實現“以房查人”的反腐神效;有人則期望條例能夠調控房地產市場,讓高居不下的房價大跌,或者認為條例的出臺是為開征房地產稅作準備。

對此,國土部門和一些法律學者表示,對房地產市場來說,不動產登記最大的影響在於數十年來首次“摸清家底”,這將大幅提高房地產及其他宏觀政策的針對性。不動產登記的主要目的並非反腐或打壓房價,與房產稅也沒有直接關系。

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廣華近日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核心功能和目的,在於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有效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不是為了降房價和反腐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80

賈康:中國現在一定要抓住不放的是制度的供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079.html

賈康:中國現在一定要抓住不放的是制度的供給

一財網 邵海鵬 2015-11-22 12:20:00

新供給主義學派希冀新一屆政府的宏觀政策從需求式管理適當轉向供給側調控,“解除供給抑制”是這一學派開出的藥方,具體政策包括減稅、打破壟斷、減少管制、產權多元化、市場自由化、公平分配、加快城鎮化等。

“中國面臨‘非常之局’,如何以非常之策破解?”日前,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上,作為新供給學派代表人物,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說,一定要在供給端有一個成體系化的、問題導向之下的、高水平的對策設計。

對於新常態,賈康說,“新意明朗,但‘常’未實現”。“常”是合乎邏輯,中國經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後,要完成探底和企穩,對接一個盡可能時間長久的發展升級版。要“常”在這種狀態上。

賈康表示,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以後,經濟增速也就進入中高速。對於現在經濟困難,要謹防因為矛盾累積和隱患疊加所帶來的一滑再滑。如果簡單的讓經濟繼續下行,而沒有新的動力源對沖下行因素,這就要考慮是否會將中國拖到中等收入陷阱,以及由經濟帶來的社會化和政治化的問題。

在嚴峻的考驗面前,需要看到中國實實在在的發展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但是這其中所蘊含的所有的潛力和可能的活力,一定要有新的制度供給的龍頭激發出來,才能變成現實。

作為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首屆會員,賈康被外界稱為“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他表示,一方面需要適當擴張需求,同時要特別註意處理好理性供給的問題。

針對當前中國經濟下行中間最主要的矛盾已經是通貨緊縮壓力,必須要有適當寬松的總量政策的同時,他認為,要掌握好區別對待的有效供給,做足優化結構方面的文章,以此來增強中國在國際競爭環境中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的後勁,真正引到新常態上。

對於上述“非常之局”,賈康說,中國的資源環境、能耗、環境壓力和經濟發展的粗放特征,以及在中國的資源稟賦條件下所決定的基礎能源以煤為主的格局,種種因素合在一起,矛盾累積,隱患疊加,形成對綠色發展的挑戰。

對於此前中等收入陷阱的爭議,賈康回應到,這絕對不是什麽所謂的“偽問題”,不是所謂敵對勢力給中國搞的什麽“概念陷阱”,它是一種客觀的統計現象,中國在漸進改革路徑依賴之下,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矛盾的累積。

他認為,中等收入陷阱歷史性考驗階段到來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必須要作出優化供給環境、優化供給措施的重大科學決策,來爭取順利擺脫陷阱的潛在威脅。

此外,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需要應對如何彌合二元經濟、走向共同富裕的嚴峻挑戰。賈康說,實際生活中,城鄉區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財產差距都已經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是否能夠將其保持在各個方面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相關的供給環境、機制優化是無法避免的。

在新供給學派看來,必須在已有的供給方面考慮到不同的要素塑造新的動力,形成可支撐升級版的混合動力。供給方面有五項:勞動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資源、資本、創新力量、制度體制安排。前面三項在經濟體中等收入階段之前,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過了中等收入階段以後,更多需要強調的是後面兩項,科技創新和制度的創新。

賈康說,中國現在一定要抓住不放的是制度的供給。

新供給主義學派希冀新一屆政府的宏觀政策從需求式管理適當轉向供給側調控,“解除供給抑制”是這一學派開出的藥方,具體政策包括減稅、打破壟斷、減少管制、產權多元化、市場自由化、公平分配、加快城鎮化等。

針對這五大要素,賈康說,比如人口政策和人力資本培育發展戰略方面,必須應對現實的問題,現在看到五中全會放開兩孩,後面還會有動態的優化整個人口政策和人口發展戰略。另外,要把這五大要素里面可能的有效供給提升上來,還必須在改革方面有一系列的考慮。

他舉例說,現在已經在努力實施簡政放權,減少審批,逐步實行改革措施,它的績效要真正體現出來,必須結合體制框架,比如大部制、扁平化。整個政府行使公共權力的基本構架是否能夠如願改造,大部制討論多年沒有什麽進展,扁平化在邏輯上早就已經探討也沒有什麽進展。

賈康說,這些問題一定要考慮,只有這些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轉變政府職能,降低運行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通過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激發中國經濟的潛力和活力。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213

賈康:6月民生新供給指數雙下滑 企業經營複蘇勢頭受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539.html

6月22日,最新公布的6月民生新供給中小企業指數顯示,制造業綜合指數為43.2%,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連續第二月回落且幅度擴大;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2.6%,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對於制造業與非制造業指數走勢的雙雙下滑,全國政協委員、新華夏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指出,這顯示出企業經營複蘇的勢頭受挫。

賈康認為,對於制造業與非制造業指數雙雙下挫,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後的原因。分項指標中,無論制造業還是非制造業都僅有銀行貸款利率指標出現上升。企業問卷反饋並沒有提出“融資難、融資貴”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相反,兩類行業都認為“市場需求不足”是排在首位的困難。這表明在世界經濟仍然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國國內的供需結構性矛盾也一並凸顯,同時更逼迫企業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加快轉型,提升自身競爭優勢。

賈康進一步表示,“穩增長”的現實需要更不可忽視,其意義在於站在可接受區間底線上“調結構、促轉型”,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持續推進。“穩字當頭”於當下更凸顯其重要性,企業在忍受一段時間的陣痛後,應在提質增效轉型中對接我國中長期經濟總體升級。

銀行貸款利率指標上升

6月民生新供給制造業綜合指數顯示,企業的融資狀況指標中,總體融資情況指數、資金周轉指數、經營現金流指數均出現下滑,僅銀行利率水平指數小幅上調了0.5個百分點,且銀行貸款占企業融資比重上升。

對於這一情況,賈康認為,需要對比企業認為經營中最困難的事項,排名前兩位的是“市場需求不足”和“招工難”,而選擇“融資難、融資貴”的企業占比在持續下降,表明目前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供需矛盾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另外,本月固定資產投資及投資預期指數也出現了2個百分點以上的下滑,表明中央此前所關註的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問題依然沒有改善。

非制造業綜合指數也顯示,當月非制造業企業的融資和現金流周轉方面指數也出現了全面下滑,僅銀行貸款利率指數連續第三月回升。賈康指出,同樣需要對比企業認為當前最大的困難在於“市場需求不足”和“市場競爭加劇”,“融資難、融資貴”的選擇占比持續下降且排位靠後,表明總體而言企業經營中面臨更多的是供需問題而非融資問題,需要提升自身競爭力。另外,非制造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和未來投資預期指數均有所下滑,且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再度回落至50以下,表明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依舊信心不足。

制造業、非制造業雙雙下滑

6月民生新供給制造業綜合指數為43.2%,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連續第二月回落且幅度擴大。其中,企業經營指數回落3.5個百分點,生產經營各分項指數,如設備利用情況、從業人員指數、訂單指數、生產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等均全面不同程度下滑,上月一度好轉的企業盈利指數本月也大幅下調了4.5個百分點。

而非制造業方面,6月民生新供給中小企業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2.6%,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本月非制造業企業的總體經營指數和各項經營指標亦出現了全面回落,且盈利指數結束了連續三月回升態勢,回落至今年3月左右水平。

《民新中小企業指數解讀報告》指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未能延續上月小幅回升態勢,但回落幅度小於制造業。訂單指數回落,企業為應對需求回落而減少存貨、收縮投資;融資情況未顯著改善,盈利能力和對未來預期有所回落。

《報告》認為,從宏觀層面來看,一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落實,前期需求刺激的效果有一定回落,實體企業難免經歷“改革陣痛”;二是信貸增速出現放緩,有限的銀行貸款多流向居民部門,企業在融資層面的壓力加大;三是各項價格指數繼續回落,預示近期通脹壓力較為溫和;四是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但換來的是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質量提高。

針對制造業、非制造業雙雙下滑的現狀,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建輝指出,當前在英國退歐等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應當做好準備,留出政策空間以應對外部風險沖擊。此外,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同時,應關註M1增速較快、居民部門貸款占比較大、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防止資金在金融體系中空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1

賈康:房地產稅可在樓市熱的中國一二線城市先行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22日指出,房地產稅作為一種地方稅,在走完立法程序之後,可以選擇先後實施,分城實施。在一些房地產市場過熱的一二線城市,可以選擇先行實施。

雖然全面開征的步履艱難,但房地產稅的征收一直是近年來中國社會的熱門話題。有聲音認為,房地產稅一旦全面開征,會削弱“去庫存”的效果。因此在庫存壓力減輕之前,應該放慢房地產稅在全面推廣的速度。

不過首先要讓大家明確的是房產稅和房地產稅這兩個通常被混淆的概念。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據悉,上海、重慶兩地已經試點房產稅5年多,多依靠行政色彩推進,實際效果並不明顯,實際征收到的稅款很少。

房地產稅,則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等等。

“房地產稅”比“房產稅”多了一個“地”字,就意味著未來的持有稅,征收對象不但是房屋價值,而且還將包括房屋下面的土地價值。

業內表示:“老百姓最多只擁有土地的70年使用權,而並不擁有所有權。想成功征收房地產稅,必須首先解決這個法理上的悖論。”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指出,目前中國三四線城市正在艱難去庫存的過程中,全面推廣征收房地產稅階段可能需要3-4年時間。因此,官方涉房政策不會輕易冒險。“讓我們暫時忘記不現實的房產稅,而是考慮交易環節稅費、個稅、遺產稅等問題”,鐘偉說。

這一說法不無道理。盡管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連續多月下降,但三四線許多城市仍面臨很大的庫存壓力。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近期指出,當前中國房地產調控的主基調依然是去庫存。

市場普遍認為,房地產稅一旦開征,將對過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特別是投資性需求形成極大的抑制。

不過,賈康指出,應該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一線城市以及南京、廈門、合肥等熱門二線城市已經具備開征房產地稅的條件。而且房產地稅還有助於當地平抑市場,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形成泡沫。

至於三四線城市面臨的去庫存難題,則需要讓大量農民工在當地住有所居。“這就需要利用如共有產權、公租房等方式減輕購房者的壓力,有條件的還可以適當用一些金融杠桿”,賈康表示。

賈康認為,房地產稅是財稅配套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稅制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對於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不動產稅的問題都是無可回避的。因此,開征房地產稅要放在更大的角度去看,不要因為短期的、局部的困擾,而抵觸房地產稅的實施。

(綜合中國新聞網、鳳凰財經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46

財政部:賈康因副手違紀 被給予黨內警告

據中紀委網站9日消息,財政部近日召開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查處情況。

據通報,中國財政學會下屬縣級財政經濟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程永康違規組織公款旅遊,用公款購置紀念品,違規發放勞務費,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免去所擔任職務,該委員會主任委員賈康、副主任委員賈傑被追責,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中國財政學會下屬縣級財政經濟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賈康(資料圖)

此外,中國會計報編輯部主任陳清華、主任助理李京等在有關工作座談會後,違規參加了由贊助方提供的旅遊活動,給予陳清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李京黨內警告處分,分管領導胡興國被追責,給予黨內警告處分,追繳相關人員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派出的兩個出國團組共4人(其中3人為協會會員,非國家公職人員)違規改變行程多去一個國家、超期滯留,該協會分管外事工作的領導班子成 員、紀委書記楊晨輝被追責,擬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待紀工委全委會審批),相關人員受到誡勉談話。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副社長王堅敏,用公款購置相機贈送他人,多次借用業務相關人的奔馳轎車,違規領取交通補貼,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處分,撤銷其副社長職務。

稅政司副司長蔡強、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副局級紀律 檢查員李莉違規參加吃請,有的在私人會所和高檔消費場所,給予蔡強黨內警告處分,李莉黨內警告處分。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樓繼偉參加了會議,他強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一定要切實增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增強邊巡邊改的自覺 性和主動性。部黨組決定開展“三會一課”制度、因私出國(境)管理、幹部檔案管理、清理整合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4項專項治理工作,部內各級黨組織、黨 員幹部要深刻認識做好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確保取得實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26

賈康:要擺脫房價暴漲暴跌循環需加快推房地產稅

9月24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前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在新莫幹山會議上表示,政策稍有放松後房價暴漲,一些城市重啟限購限貸政策後房價又回落,中國想要擺脫房價暴漲暴跌的惡性循環,需要從體制機制上突破,其中很重要的是正在立法進程中的房地產稅。

近日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也曾公開表示,當前影響整個房地產趨勢有兩把利劍,第一把劍是房地產稅,第二把劍是房產的續期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比去年同期上漲的城市達62個,其中廈門、合肥、南京同比漲幅高達44.3%、40.5%、38.8%。

與以往只對城鎮經營性物業課稅的房產稅不同,一字之差的“房地產稅”課稅對象將可能涉及所有房產,這使得房地產稅備受關註。

2013年11月份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到完善稅收制度時,首次提到“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

2014年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求是》撰文時也曾提到房地產稅構想。樓繼偉表示,總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對城鄉個人住房和工商業房地產統籌考慮稅收與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負,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地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三中全會後,房地產稅立法受到了廣泛的關註和重視。

2015年8月,經過調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布,房地產稅正式列入該規劃。另外,房地產稅還在今年和去年同時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立法工作計劃,屬於立法預備項目。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透露,房地產稅法由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研究,調整後的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房地產稅法列入了第一類的立法項目。

7月23日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稅收高級別研討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稱,遺憾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改革還沒推出來,原因是信息收集能力弱,而且涉及利益調整而受到阻礙。“這是個難題,也是我們的任務,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做”,樓繼偉當時說。

賈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房地產稅推進非常困難,沒多大實質性進展。仇保興也表示,上述兩把利劍推出並非易事,其中夾雜著太多的敏感地帶和利益博弈。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房地產稅立法草案仍在起草過程中。不過,對自然人征收房地產稅所需的信息收集工作正在加快。

房地產稅征稅前提是搜集自然人的房產信息,比如一個人在全國有幾套房產、價值多少等。目前國家正在加快相關信息搜集。一方面,國土部力推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客觀上有利於摸清房地產家底,為房地產稅的出臺奠定更為紮實的基礎。國土資源部計劃2016年基本完成各級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2017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的總體部署。當這些數據信息實現了全國統一聯網後,每個人擁有的房地產產權數量、布局等具體情況將“無所遁形”。

另一方面,國稅總局正在今年力推金稅三期工程覆蓋所有省份,該工程一大特點正是對所有自然人建檔,包括個人房地產相關交易信息也被錄入,這也將為房地產稅等稅制改革提供基礎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99

賈康: 房產稅應是必選項 地方也在擔憂高房價

過去這個黃金周,20多個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密集出臺收緊政策,讓外界驚呼“樓市要變天了”,但在專家看來,目前樓市調控仍沒有走出“打擺子”式的循環。

10月10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與會的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的聯合專訪時說,目前的樓市調控仍是治標而非治本,未來要治本就必須建立起包括房產稅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等制度框架。

“我有一個評價,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是‘打擺子式’的。”賈康說,前一段時間大家還擔心“冰火兩重天”,“冰”這邊的壓力太大,好多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去庫存壓力那麽大,沒想到才幾個月就迅速發生轉變,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房價快速上漲,逼得各地政府不斷推出各種限購限貸措施。

賈康說,這種“打擺子”式的表現,再次說明過去這麽多年的多輪調控主要是治標,而非有效治本。

那麽怎麽治本呢?“這就不是簡單的政策調節。”賈康說,光講樓市政策的話,放寬主要就是取消限購限貸,收緊就是恢複限購限貸。但光靠這個明顯不夠用。而治本就是要建立起制度框架,包括土地制度、投融資制度、住房制度,以及稅收制度。

“房地產稅不是可以像定海神針一招決定全局,但是它是制度建設中的一個必選項。稅不是萬能的,但該推進的時候你不推進就不行。”賈康說,此次中國房地產市場火爆給社會帶來的陣痛和焦慮再次印證了治本需要在改革這個方向上攻堅克難。也就是要凝聚共識,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推進改革,

他說,房地產稅應該把與房地產有關所有的稅費放在一起做一個系統的優化。而且必須得到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資制度改革的配套呼應。“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讓人人討厭的房地產稅從無到有,你雖然討厭他,但是從大局出發,長遠出發,房地產稅還是必須要有。放眼看去,世界上稍微現代的經濟體,都建立起了住房保有環節的稅收制度,中國這個坎遲早要過的,那麽早一點考慮,爭取不那麽滯後,這也是一個應有的選擇。”

房價過快上漲帶來的一大焦慮是,很多人都炒房子去了,而不是安心做實業。對此,賈康說,這確實是目前大家很焦慮的問題,實際上,有一些地方政府很焦慮。“比如珠海,除了地王,面粉比面包貴,他們就很擔心。本來珠海想發展好實業,但大家都炒房去了,誰還來發展實業?”

“所以光治標不解決問題,還得治本,治本才能改變大家的預期,讓做實業的確實覺得有希望得市場的回報,而不是一股腦的去炒房。”賈康說。

本輪樓市發展的一大特點是,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環一線城市地區上漲的同時,廣大三四五線城市及弱二線城市仍然處於持續低迷的狀態,部分三四線城市由於人口外流,房價仍在持續下跌。這種格局之下,未來來自小城市和農村的青年要想在大城市擁有一套自己的居所將可能變得越來越難。

對此,賈康認為,年輕人前途並不一定要到大城市去。以後年輕人需要在兩個方面做藥權衡,一方面,未來他們選擇城市可能會更加理性考慮,即到底是在一線城市發展不得不承受那麽高的房價,還是到三四線城市發展,可以比較從容的買個100平米的商品房居住。目前樓市調控存在治標不治本的問題,但即使治本了之後,仍然會存在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明顯高於三四線的情況。

賈康說,另外一個權衡就是,假如年輕人下決心在一二線大城市城市發展,能否降低一個目標,比如我30歲以前不買房、而是租房,等到以後有條件再買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33

賈康:供給側改革的基礎是制度供給

28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供給側改革一周年回顧與展望暨立白樣本高層論壇”上表示,供給側改革不能走投資刺激老路,要走科技創新的路。科技創新和供給側產業升級,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化,是供給側改革的基本動力。

與會的多位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民企在供給側改革中提供新動能,更為主動和積極,效果更為明顯,國企應該到民企中吸收供給側改革的營養。

改革重心應轉向新動能

供給側改革一周年,這一年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有序推進,在化解落後產能的同時,新動能加速孕育。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管益忻在論壇上表示,供給側改革要解決主體與動力問題。要高度重視供給端自身競爭力的提升。企業要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化,形成改革的基本動力。

管益忻認為,供給方自身的變革將是決定因素,誰走上創新發展的大路,誰的創新活力越強,誰將走得越遠,這是供給側改革的基本規律。

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表示,供給側改革主體應是企業,在2017年供給側改革要實現多個轉變,供給側改革主體由政府為中心向企業為中心轉移,供給側改革重心讓“去產能”向新動能轉移,供給側改革手段應由政府調控向市場調控轉移,供給改革道路應當由投資刺激向科技創新轉型等等。

賈康認為,通過研究供給側改革中的制度供給和科技創新的作用,強調供給側改革的基礎是制度供給,而科技創新和供給側產業升級,以及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化,則是改革的基本動力。

而談到如何培養新動能,賈康表示, 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原動力的支撐之本,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惟有堅持改革才能持續不斷產生新動能。對於民企的發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基本條件。

“首先,需要有個公平法治的營商環境和利於資源流動的發展環境。其次,要有新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工作,不斷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發展環境。再次,減少行政審批,提高企業的創新意識和緊迫感,激發基層活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不斷產生新動能、釋放新動能。”賈康說。

清華大學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認為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快速滲透,不斷催生新的服務模式。信息化、智能化的工業系統再造也讓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走向大眾。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可以產生新動能。

供給側改革的民企樣本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全球產業4.5研究院和中企之聲研究院四家智庫聯合發布了立白樣本研討的三項成果,以廣州立白集團及日化行業為例,就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民資企業在供給端市場激烈競爭中的經過,總結不同所有制企業在供給側競爭中的表現。

研討會上,針對到立白、納愛斯、浪奇、藍月亮等民辦日化企業在近十年與寶潔等外資企業競爭的情況。李錦認為,民辦日化企業是供給端改革的天生擁護者,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民辦企業的發展就是不斷去產能的過程;市場調節的方法在外資和民辦企業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國企在日化企業供給側改革中的起伏和命運變化,充分說明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是制度供給,是市場行為而不是政府行為,是通過科技創新刺激增長而不是投資刺激,是依靠品牌競爭而不是資源競爭。

吳金希認為,供給側改革的主人是供給端,越是走向市場的企業越是真心實意搞供給側改革。立白企業是處於日化行業,屬於輕工業,市場競爭激烈。而國企的70%集中在重工業、資源性工業,國企應該到民企中吸收供給側改革的營養,學習民企中吸收供給側改革的經驗。

今年7月20日,日化國企重鎮雲南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雲南省國資委正在籌劃與公司控股股東白藥控股相關的重大事項,推進白藥控股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的意圖之一是將民企靈活的市場應對機制和創新的管理體制引入國企內。

管益忻分析,在不同時期,多種所有制企業都提供了新動能。現在外資品牌在日化市場出現了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缺乏個性、營銷手段單一等局面,使得日化行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現在立白等企業提供了洗衣液等新產能。民營企業為什麽沒有產能過剩,就是政府不會為他們擔保,市場壓力逼得他們必須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否則他們就活不下去。

吳金希也表示,在日化領域,民企的資產回報率一直高於國企。在全競爭領域不應過於強調所有制,誰的供給產品好,就讓誰幹。他強調,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積極配合與引導作用形成新動能。

李錦認為,供給端創新能力的競爭,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事情,還包括市場體制、所有制改造、管理制度、品牌經營、運行機制、科學技術、商業模式與供給文化的全面創新。

關於供給端文化的形成,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院長徐文忠認為,從立白、納愛斯、雲南白藥、上海日化等民族企業的發展情況看,供給側改革的形態形成最終取決於供給端文化的形成,立白集團依靠 “不傷手”的綠色發展戰略和 “幸福一家親”的文化探索,形成了供給側改革的新文化,這也是他們能夠在供給端的競爭中能夠出奇制勝,並且長期發展的基礎。要高度重視民辦產業在供給端文化中的品牌和文化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18

賈康:企業家精神是供給側最稀缺最寶貴的要素

中國企業家(上海)高峰論壇17日舉行,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發表了題為《宏觀經濟新常態:形勢、政策、困難和改革、發展轉型》的主題演講。

賈康表示,企業家精神是供給側最稀缺最寶貴的要素。供給側的結構優化涉及到,複雜的各種要素之間怎麽樣在各領風騷、各自貢獻的同時隨著經濟的轉換推陳出新。

勞動力、土地還有資本這些常規的要素的支撐力階段轉換之後明顯下滑,勞動力低廉在迅速消失,土地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整地拆遷補償必須積極像重慶那樣搞地票試點,但這方面的步子很小,資本雖然充裕,可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對象。”賈康說。

對此,賈康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靠升級換代要更多靠科技創新和制度供給,科技創新和制度供給不是簡單的靠動員群眾解決的問題,要靠少數的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帶著他們的團隊,要靠更少數的敢於在市場生活中間弄潮的企業家帶著他們的團隊重點突破。

他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的是全要素生產率聚焦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經濟生活里面已經看到亮點,有可能謹慎樂觀預計,如果管理部門不明顯錯誤的情況下,明年上半年應該出現一個經濟階段轉換以來經濟下行過程的探底。

“在搖搖晃晃波動過程當中共識還沒有形成,但是往下走的勢頭已經明確削弱。穩定形成一些市場預期的共識的時候,是要起穩,因為共識始終比實際的過程有點實質的。”賈康說。

產權保護制度是給企業家吃的“定心丸”

關於產權保護制度,賈康表示,中辦國辦聯合下發的產權保護制度文件指出公產私產都要得到保護,這是憲法修正以後新的進步。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也明確強調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間伴隨著產權制度保護建設。

賈康指出,以中央精神為指導,把侵犯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解決的更好,就是給民營企業,給企業界吃定心丸最好的答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00

賈康:“加快編纂民法典”將會樹立一座里程碑

2016年,民營經濟國內投資明顯下滑,但是海外投資有上升的趨勢,“資本外逃”的觀點一時興起,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麽?

1月7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深圳舉行的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2017年會上表示,究其原因,固然包括多個方面,但與產權保護不到位、錯綜複雜局面下市場主體的方向感不明確、安全感不充分、希望感不紮實,有內在的關聯。

在此基礎上,賈康認為,保護產權完善法治,“問題導向”下對接基礎性制度建設求長治久安,就顯得非常重要。

賈康指出,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更進一步給出了保護產權,完善法治的權威指導。

賈康表示,在原已明確的“親、清”原則和堅定不移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大思路、大方向下,在中辦、國內文件內含的公、私產權保護要放在一個法治化平臺上的精神基礎上,此次會議強調:“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抓緊編纂民法典、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上述精神的問題導向與“有所指”,已體現在字里行間,更會從當下聯結長遠,影響將非同小可。

賈康認為,這里所表述的“加快編纂民法典”將會在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樹立一座里程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