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銀、信義聯勤、彰銀標案 一遇選舉就變調 公開標案變弊案 政治口水淹沒真相

2012-1-2  TWM




一項公開競標、競爭激烈的比賽,最後由出價最高者得標,但到了政客口中,卻成了「弊案」一樁?從北銀案、信義聯勤的「賤賣國產」案,到彰銀標售案,政客口 水淹沒一切真相。

撰文‧劉俞青

宇昌案之後,九年前的富邦購併北銀一案又成選戰焦點。但事實上,無論北銀案也好,或者更早之前,閣揆吳敦義好幾次提起民進黨時期賤賣國產的土地標售案也 好,甚至是這幾年讓台新金吳東亮飽受檢調約談之苦的彰化銀行標售,都是透過公開透明的標售作業,最後價高、條件優者得標,若只是為了一時選舉或政治考量, 刻意模糊是非,最後恐怕都會招來殺敵三百,自損一千的後果。

富邦高價勝出 中信、國泰扼腕以北銀案為例,當時北銀為了這個標售案,有一個五人遴選小組,成員包括當時北銀董事長林基源、總經理丁予康、副總何昌明、及北市府財政局長 李述德、研考會主委吳秀光,整起標售案由這五人負責,並且委託高盛作為財顧公司。

當時北銀開出的條件很明確,最重要是確保股東權益,其次則是銀行發展前景、員工權益及大股東北市府的參與度共四個條件;也因為遊戲規則清楚明確,高盛從公 開招親到最後開標,只有短短三個月時間。

高盛二○○二年五月在市場上廣發邀請帖,七月下旬,富邦金正式提出購併「有約束力的條件」(意指正式投標價格,而且得標後不得更改的購併條件),當時一共 有五家公司參與投標,包括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當時尚未成立金控,為元大證券),與中華開發。

開標結果,八月七日晚上,高盛通知富邦金控,以一‧一一六五比一的換股比例、換算每股三十六元的最高價格得標。並且承諾北市府在富邦金董事會有兩席董事, 提供北銀員工兩年工作權保障等。

根據一位當時參與競標的業者表示,事前得標呼聲也很高的,還包括當時已經握有六%股權,並持有北銀一席個人董事的中信金,以及同樣勢在必得的國泰金。

換句話說,這不只是公開競標,而且是一場競爭激烈的競賽,如果賽事規則有任何不公,或者得標結果有任何瑕疵,勢必引起軒然大波,也因此,北銀當時除了條件 明確之外,也希望能速戰速決,避免不必要的政治因素介入節外生枝。

沒想到,當時為了「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所訂下的規定,如今卻成了政客口中的質疑。例如當初因擔心引發內線交易的疑慮,因此八月七日(對外公布開標結果前 一天)晚上,高盛告知開標結果後,隔天一早,北銀才能把這結果向最大股東北市府報告,並且迅速在一天之內走完所有公務程序,下午北銀與富邦才能同步召開董 事會通過,但如今卻被扣以「一天之內連蓋九個章」的質疑,還被硬生生冠上「官商勾結」的大帽。

當時這場重大購併案,其實並未引起什麼「異聲」,甚至有媒體以「馬英九『嫁女兒』手法比阿扁高明」來評價這場標售案,更不要說,從事後結果來看,這是一場 雙贏的購併。

富邦有了北銀,固然如虎添翼,但北銀進入富邦金之後,市值從二六一億元成長到四○九億元(至一一年十一月底止),在富邦金連年成為金控獲利王的挹注下,北 市府八年一共領走一三○億元的現金股利。而至今北市府仍握有三席富邦金的董事席次。

但只要一碰上選舉,是非黑白都不再重要,所有言論都被以「二分法」切割為藍綠兩邊,政客的口水淹沒一切真相。

新壽多出五億 才搶到信義聯勤此外,又例如行政院長吳敦義過去好幾次提及的信義聯勤土地標售案,也是一例。吳敦義好幾次公開發言,指稱「近乎暴利的國有土地標售案,官方 如果繼續售出,就是『賤賣國產』。」吳敦義身為閣揆,他應該不會不知道,○六年信義聯勤的標售,同樣也是透過公開標售的案子,因為難得有精華地段的大面積 土地標售,吸引眾多市場好手投標,參與投標的,至少就有元大建設、基泰建設。當時元大建設負責人馬維辰還證實,新光人壽比第二高標的元大建設高出五億多元 的價格;說是「賤賣」,實在言之過重。

但後來台北市精華區地價飆漲,○八年新光人壽高價轉手出售,才引發外界爭議。

持平而論,國有土地到底應不應該出售,值得探討,壽險公司養地獲取利潤,也可另闢章節討論,但單純就買地獲取利潤的行為,究竟是眼光好,還是國產局「賤 賣」?政治人物心中應該自有分寸才對。

而政治口水下最大的犧牲者,恐怕當屬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莫屬。○五年八月,台新金出高價,以每股二十六‧一二元買下彰化銀行,氣走包括第二高標在內的新 加坡淡馬錫。

台新金買貴了 還吃不到彰銀事隔一個禮拜,淡馬錫甚至提出「願意以台新金所提價格購買」的條件,希望搶親。而事後多家投資機構出具台新金的報告,都表示「買貴了!」的不 看好態度,讓吳東亮誓言要做出成績給外界看。

但吳東亮萬萬沒想到的是,原來不是「便宜買」才會招來外界質疑的眼光,在早已被政治口水淹沒的台灣市場裡,這個公開招標、而且「買太貴」的價格,竟然招來 檢調單位長年約談。試問,如果當時得標的是淡馬錫,檢調也「敢」約談嗎?恐怕將引發台星兩國間的國際事件。

六年下來,彰銀至今無法正式併入台新金,甚至還可能被迫賣出,實在是始料未及。

只能說,在台灣這個政客操縱的市場,只有選舉、不論是非的世界,台灣付出太多無謂的社會成本,全體國民都因此付出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3

勞保調高投保上限 美意全變調 缺乏配套徒增財務壓力、破產危機續擺爛

2015-12-21  TWM

政府將勞保投保薪資往上再加一級距,看似合理,但在缺乏軍公教退撫基金與勞保基金的改革配套下,這樣的調整無可避免將造成未來負擔,形同一個不負責任的善意。

十二月十日,勞動部宣布將在明年五月一日調高勞保月投保薪資級距上限,將原本最高上限四三九○○元,往上再加一級距,調成四五八○○元。據統計,未來約有二一三萬人將以新的最高級距投保。

「退休金變多了!」這是消息傳出後第一時間的各界普遍解讀;簡單試算,若投保三十年,並有五年是以最高級距薪資投保,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勞保年金將比調整前多出八八三元。從年金給付金額來說,的確是個「小確幸」的變革。

但,這樣調整,合理嗎?

依據勞動部新聞稿的解釋,「勞動部長陳雄文近日與工會幹部座談,工會反映現行分級表上限,已超過九年未做調整,而這段期間基本工資已多次調高,因此上限金額確有配合調高之必要。」換句話說,「太久沒動」,應該就是勞動部決定拉高上限的原始動機。

十年調一次 仍未搔到癢處一位長期參與退休金政策討論的學者,從學理角度解釋「太久沒動所以該動」的合理性;他表示,勞保投保上限本來就應該依據通膨率,在三到五年內定期調控,「台灣幾乎是十年才調一次,且此次漲幅不到兩千元,只能說是『微調』,無論是相對基本工資或通膨率,調幅範圍都算合理。」然而他又補充了一句,「但我們的勞保制度裡,『太久沒動』的,不只有投保上限。放著其他的部分不動,只調整投保上限,這就不盡合理了。」合理又不合理,這是怎麼一回事?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做了進一步的詮釋。

他表示,除了退休年金之外,勞保還具備生育、傷病、失能、死亡等保障功能,這些給付也都與投保薪資直接相關,「過去十年通膨率大約一○%,但這些保障給付卻都因為勞保凍漲而沒有提升,風險屏蔽的功能已經落後時代。」但是,對於投保薪資「太久沒動」的問題,退休給付長期過於優惠,更具有「立即啟動」的急迫性。據統計,退休年金支出占勞保總支出的比率達八成以上,而給付標準過度寬鬆,讓勞保基金從退休給付年金化制度上路之初,就已注定提早破產;但這個「一開始就錯、早就必須調整」的問題,至今始終未見改革。

依現行制度,勞保年金替代率為「投保年資」,乘上「最高六十個月平均薪資」,再乘上一.五五%的所得替代率;其中,「最高六十個月」仍是全球最優惠的給付計算方式,至於所得替代率的設定,在勞保年金化上路前,學者建議只有一.三%,經過立委加碼後調升至一.五五%,不合理的加碼,是讓勞保基金提早破產的主因。

所得替代率最高 不應坐視若以勞動部今年中的新聞稿資料,年資三十五年的勞工,勞保加勞退所得替代率可達七五%,勞保約占五四%,勞退約占二一%;勞退採個人帳戶制,不存在破產疑慮。台灣勞工保障對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六三%水準,顯然過高。

二○○九年,勞保年金化上路一年後,勞保基金進行第一次精算報告;早在當時,執行單位就建議政府,「積極考慮降低退休給與內容」;換言之,朝減少給付的方向改革,這是早在六年前就該做的事。

「這次的調整應有適當的配套措施,在調高保障的同時,也應調降現有所得替代率。」郝充仁如此強調。也就是,政府不該只關心「投保薪資上限偏低」或「年金之外的保障不足」,卻讓攸關基金存亡的年金改革問題繼續擺爛。

「政府掛保證、安心三十年。」「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這些都是總統馬英九在年金改革議題上的發言,足見「確保勞保年金三十年不破產」才是年金改革的「當務之急」。

勞動部這次調整亦缺乏精算報告背書,對於財務負荷,僅能抽象強調:「雖然調高投保薪資對基金造成的壓力會在五年後顯現,但不會讓基金提早破產。」言下之意,似乎是「只要二○二七年破產的時間表沒有提前,基金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無所謂」,其心態與改革方向,與總統宣示大相逕庭。

回頭來看,無論是從上路之初就亟待改革的勞保退休年金制度,甚至退休待遇更優渥的軍公教退撫制度,時至今日仍毫無進展,足見社會福利制度「一旦給了糖吃,就很難要得回來」。如今,糖沒要回,反倒再給甜頭,等同讓急需一步到位的年金改革,更加困難。

整體而言,勞保最高薪資級距調整,或許有其學理上的合理性,但政府不該放著軍公教退撫與勞保的破產危機不管,在缺乏完整精算、民眾無法評估影響之前,急著先給「小確幸」。

勞動局要實現照顧勞工的使命,首要目的應是確保勞保延命。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97

人幣匯率變調 影響內地出境遊?

1 : GS(14)@2016-08-21 07:37:27

【明報專訊】近一年來,人民幣對各國貨幣升貶不一。匯率頻繁「變調」,是否給內地出境旅遊市場帶來新變化?

香港旅遊業頹勢已持續一年多,直到7月資料才出現轉機,其中內地旅客同比回升2.2%。香港旅遊業滑坡,除政策變化及反內地遊客等影響外,周邊國家加大吸引內地遊客力度,也令香港本身相對於日本、韓國、泰國等出境遊目的地的競爭力有所減弱 。旅遊網站途牛旅遊網監測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泰國、日本、韓國、印尼、馬爾代夫、美國、法國、義大利、新加坡、越南是中國內地出境遊客戶前往的十大熱門目的地國家。

亞洲區仍是中國遊客首選

而近日攜程旅行網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報告》也顯示,中國遊客更傾向赴亞洲城市觀光,前往亞洲周邊的海島度假。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出境遊客依然選擇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為旅遊目的地。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表示,儘管過去一年人民幣兌日圓、韓圜、泰銖、新加坡元、印尼盾等貨幣均有不同程度的貶值,但亞洲地區仍是中國遊客的首選。

中國國家旅遊局公布資料顯示,上半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590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劉思敏表示,從長期來看,影響出境遊的最大要素是國民收入水平。隨着人均GDP的不斷提升,中國遊客將逐漸出現對價格彈性不敏感的消費傾向,中國出境遊人數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英鎊跌 赴英旅遊熱

中國旅遊行業協力廠商平台金棕櫚企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沈韻表示,英國脫歐使得人民幣兌英鎊大幅升值,催生了一部分原本沒有計劃去英國旅遊的遊客赴英旅遊,並會在今年暑假給英國旅遊帶來一個小高潮。

攜程旅行網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英國宣布脫歐消息後,攜程APP英國線路搜索量增長200%,暑期英國訂單成交量環比上漲150%,很多路線截至8月初的班期都已告售罄。

這位負責人稱,英國旅行已成為今年夏天中國各大旅遊機構的「必爭之地」,隨着各類赴英旅遊優惠補貼的推出,加上英鎊貶值,今年暑期英國遊預計能比去年同期少花費三分之一左右。沈韻提醒,歐洲恐怖襲擊不斷使得安全成為前往歐洲旅行的重要考慮因素,8月初倫敦發生「獨狼」襲擊事件給英國蒙上一層陰影,未來是否能繼續收穫英鎊貶值帶來的旅遊紅利仍有待觀察。

人幣對美元貶值 難阻赴美

作為一個親子旅行團負責人,楊佳萍對筆者說,人民幣貶值對於遊客赴美遊玩的影響並不顯著,「人民幣是貶值了,但這擋不住中國人來美國玩的腳步。百分之幾的貶值其實只體現在吃飯、交通上,但也就貴幾塊到幾十人民幣而已」。

沈韻亦認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計畫並沒有太大影響。出境遊費用主要分為兩部分,出遊前的機票、酒店預訂和出遊中的開銷,包括用餐、購物等,而前一部分費用大多在出行前以人民幣支付給服務商,價格變動不大,所以匯率變化對遊客的出遊行為並沒有產生直接影響。

從阿里旅行提供的資料來看,儘管相比去年同期,人民幣兌美元有所貶值,但通過其平台赴美的遊客數量卻增加了30%左右,遊客對於美西一號公路自駕、夏威夷、美國東部、環球影城等關注增加較多。

赴美遊的「標配」專案購物亦未受到影響。楊佳萍表示,對於遊客來說,奢侈品、化妝品等價值較高的物品是購物的主要目標,而這些商品的標價本身就比國內廉宜許多,即使人民幣貶值,在價差上仍「有利可圖」。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77&issue=2016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