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投證券直投部門裁撤進入倒計時 30億大鱷變浮云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7/wNMzE0XzQxMDMwNQ.html

券商裁員可以怎麼裁?對特定某幾個人的溫柔一刀已經不足以吸引眼球,整個部門的裁撤才算霸氣外漏。

近日,有知情人士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身陷降薪、裁員、三定(定編、定員、定崗)改革深水漩渦的中投證券,將會再有大動作,「中投證券的直投部門將在半年內解散,員工已經被告知找工作了。」

此前,中投證券鐵腕改革裁員70人已在業內掀起不小的波瀾,如今改革利劍更是直接指向直投部門,其勇氣魄力令整個證券行業為之側目。

但是其行為卻讓業內難以理解,「聽到這個信息,我們感覺非常吃驚。」深圳某券商直投公司總經理在電話中如此描述他對中投證券最新改革舉措的感受。該人士之所以感到震驚,是因為整個證券行業都把擺脫困境的希望寄託在融資融券、直投等創新業務品種的重點培育發展之上。

中國證券業協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109家證券公司2011年全年累計實現淨利潤393.77億元,僅為2010年全行業的一半。全行業中有19家公司出現虧損。

中投證券的經營態勢同樣不容樂觀,其2011年未經審計的報表顯示,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為23.77億元,同比下降41.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38億元,相比上年14.3億的淨利潤,縮水了55.47%。

去 年11月,胡長生從匯金公司空降至中投證券,公司總裁易幟換帥被外界視為遲到的變革。斯時,中投證券行業差距被迅速拉大,其業務規模從相當於1個國信證券 驟然縮水至0.45個國信。胡受命於危難之秋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寄予了帶領中投證券走出困境的厚望。而此情此景下,整體裁撤被業內高度看重的直投業務自然會 引起業內關注。

國內另一某知名券商直投公司總經理在電話中表示,「中投證券裁掉直投業務可能是有著與眾不同的風險收益權衡。通常而言,證 券公司業務拓展主要是依靠財務槓桿經營風險收益,而直投業務不能利用財務槓桿,對許多券商資本金充足構成不小的壓力。此外,隨著監管部門對券商保薦+直投 業務模式的嚴格監管,券商PE股權投資在業內的固有優勢已經全然喪失。」

記者曾就直投業務整體裁撤傳聞向公司多位內部人士核實,但沒有得到正面回應,只是說公司目前的確在進行大規模的部門業務調整,對直投業務的變動情況不清楚。

胡長生揮動「手術刀」

「據我所知現在還有7.5個億可投,但是早前領導就發話,說不投了。」知情人士向記者介紹中投證券目前的直投業務狀況。

中 投證券直投子公司名為瑞石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瑞石投資),瑞石投資前期的一則對外招聘廣告顯示,公司主營私募股權投資,註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可 供投資規模為30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製造等領域,已搭建起一個嚴謹、高效的股權投資開發及管理平台,開發及儲 備了多個優質股權投資項目。

中投證券2010年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瑞石投資的股權投資項目共有三個,股權投資總 計5336萬元,其中:投資2000萬,持有尚武(上海)機電技術有限公司9.09%的股權;投資1300萬持有江蘇大陽微粉科技有限公司2.89%股 權;投資2336萬,持有北京康拓紅外技術有限公司6.678%股權。

北京市工程諮詢公司網站的一則信息顯示:該公司投資諮詢部受北京康 拓紅外技術有限公司委託,於2011年11月20日前完成了四個IPO募投項目申請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資訊論證的4個募投項目分別為:鐵路車輛紅外線軸 溫智能探測系統建設項目、鐵路車輛故障動態圖像檢測系統建設項目、鐵路機車車輛檢修專用自動化立體庫項目以及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既然,嚴謹、高效的股權投資平台已經搭建起來,所投資公司的IPO申請工作也在按計劃推進,那麼中投證券高層為什麼要將公司的直投業務整體裁掉呢?

「上面說不賺錢,風險大。後來想做直投基金的形式,用別人的錢投,但監管部門沒有批准。」知情人士簡要介紹了中投證券裁掉直投業務的原因。

一位業內人士對中投證券整體裁掉直投業務理由深表困惑,他告訴記者,「直投業務本來就是高風險業務,通常投資週期在三到五年之間,是否賺錢不能單純看某一時點的財務盈虧。」

但也有券商同行對中投證券的做法則表示理解,認為直投業務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隨著監管政策日益嚴格及保薦+直投獲利優勢的喪失,那些資本金不夠充足的證券公司從高風險的直投業務領域退出完全在情理之中。

儘管如此,外界認為中投證券整體裁撤直投業務的舉動還是來得非常突然。

瑞石投資於2009年9月25日才註冊成立,成立之初的註冊資本只有2億元,於2011年4月12日,中投證券才將瑞石投資的註冊資本增加至目前的5億元;2011年11月9日,現任總裁胡長生空降中投證券,11月24日,瑞石投資的法定代表人由楊明輝改為成胡長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瑞石投資新的法定代表人剛一繼任,其原本註冊的永續經營期限便突然到頭了。

更有意思的是,瑞石投資與中投證券利益衝突管理制度於今年2月10日方才生效,但在直投業務整體裁撤令下,這一切即刻就變成了浮云了。

中投向左 行業向右

中投證券對於直投業務已經不再眷戀,但是這在行業仍只是特例。

不久前,宏源證券發佈定向增發融資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公告,擬非公開增發不超過5.25億股,增發價格為13.22元,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70億元,其中大股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認購15億-3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投向融資融券和直接投資等創新業務。

目前,宏源證券直投子公司註冊資本為5億元,與中投證券直投子公司註冊資本規模完全同等,但增發融資後,宏源證券直投子公司的註冊資本必然會得到大規模擴充。

券商研究員對宏源證券定向增發獲批的評價非常積極,認為增發完成後,公司淨資產規模將進入行業第一集團軍,而募集資金主要投向融資融券和直接投資等創新業務,隨著新政推動下新業務業績兌現提速,公司整體業績增長有望持續超預期。

除了宏源證券增資旗下直投子公司外,東吳證券今年年初公告稱,將對全資直投子公司東吳創業投資增資3億元;國海證券在其再融資計劃中,明確表示將以募集資金中的一部分用以加大對直投子公司資本投入,而國元、興業證券早在去年就已完成了對直投子公司的增資。

為什麼與中投證券整體裁撤直投業務相反,眾多證券公司依然要重金砸向直投業務?有關券商直投回報統計數據或許可以為我們揭開答案。

投中集團數據顯示,2011年共有22家券商直投投資企業實現IPO,涉及7家券商直投公司,共發生賬面退出23起;總賬面回報金額達39.75億元,平均賬面回報率達4.21倍。

在 2009-2011年三年間的42起IPO退出共涉及券商直投公司9家,中信證券旗下金石投資受益最大,9起IPO退出獲得19.17億元回報,平均賬面 投資回報率為3.63倍;平安財智,賬面退出11.86億元,賬面回報率4.62倍,而中金佳成名列退出金額第三位,賬面退出9.87億元,賬面回報率達 11.34倍,在所有券商直投公司中平均賬面回報率最高。

上述深圳某券商直投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已經有多個直投項目成功從二級市場退出,公司資本金充盈,我們非常需要優秀的團隊、人才」,言語間,頗有覬覦中投證券被裁人才之意。

他認為,雖然監管政策的轉變對保薦+直投的盈利模式構成限制,券商的直投業務在未來也必須轉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直投業務真的已到山窮水盡之時。一旦券商直投基金設立政策放開,相信各個券商對直投子公司的投資一定會出現新一輪資本金大規模擴充高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0

英國最大行擬大幅裁撤亞洲業務 或裁員2000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15

RBS,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

彭博由知情人士處獲悉,英國最大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尋求出售大部分亞洲地區的企業銀行業務,可能在新加坡保留提供美元、歐元和日元固定收益產品的業務。約2000名該行亞太區員工可能因此工作崗位受到影響。

上述知情者稱,今日RBS的CEO Ross McEwan將在新加坡召開會議,商討裁減亞洲業務的方式。國際買家必須擁有在印度經營銀行的牌照。也可能按不同國家出售該行資產。RBS位於倫敦的發言人對此消息未予置評。不過,該行上月曾表示會結束在日本的交易業務。

為扭轉截至2013年連續六年虧損的局面,McEwan自2013年就任以來將業務重心放在英國國內市場,一直在出售英國以外地區的分支機構及裁員。

去年2月,RBS傳出計劃進行大規模員工及業務裁撤的消息,未來三到五年內該行裁員總數將達3萬人,預計員工總人數那期間將減少約25%。去年9月,RBS作價30億美元拋售旗下美國公司Citizens Financial Group Inc.的股份,並接受旗下私人銀行Coutts International的競購要約,還在海外業務評估中裁撤了大部分管理中歐、東歐、中東與非洲債券資本市場業務的員工。

McEwan去年2月表示,希望RBS將旗下英國資產在全球資產中的比重由60%增至80%。據RBS公布,截至去年6月末,該行英國的信用風險資產合計3028億英鎊,占比為55%,占比第二位的北美地區資產合計1013億英鎊,亞太區資產合計270億英鎊(約合409億美元),占比不足5%。

近來英國銀行業進入多事之秋。上周華爾街見聞援引彭博等外媒消息稱,渣打銀行將退出全球股票業務。這將導致渣打亞洲區裁員超過200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21

潘部長,請即刻裁撤「大學系統」

2016-06-06  TWM

台灣15年前仿造美國加州將大學分級,成立了「高等教育宏觀規畫委員會」, 這個非正式編制的單位握有幾千萬元經費,卻不用對立法院負責,也沒有實質效益。 呼籲新任教育部長,「勇敢的裁掉大學系統,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影響絕對是正面的。」鑑於台灣的大學數量太多,又沒有分級,大約十五年前,教育部成立了一個「高等教育宏觀規畫委員會」,要仿效美國加州,將大學分級。第一級是如加州大學柏克萊、洛杉磯分校等,第二級是教學大學,第三級是社區大學。此外,該委員會建議教育部容許國內大學如加州一樣,成立大學系統,並設置總校長。

由於大學系統與總校長都不是《大學法》裡的正式編制,據了解,此項建議由教育部長以命令核准執行。既然總校長不在編制內,故沒有六十五歲以上須卸任的年齡上限。但是總校長配車、配司機、配祕書,體制上握有幾千萬元經費,卻永遠不必向立法院負責、備詢,可以「一直做、一直做」,真的是最奇怪的設計、最爽的缺。

十幾年下來,台灣成立的大學系統有九個。多數如台灣南部的中正、中山、中興與成大共同成立的台灣綜合大學系統,都相當軟性,台灣綜合大學系統總校長又偶爾才回台灣,所以影響甚小。真正把大學系統、總校長當成「衙門」、「命官」的,只有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翻開紀錄來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的總校長換過來換過去,就那麼兩三個人:劉兆漢、曾志朗,偶爾再加上一位過水的,許多聯合大學系統裡的教授看了這小圈圈都搖頭。最近該系統總校長曾志朗(七十二歲,已經跨期做過六年)任期到了,會議代理主席是劉兆漢,又稀里呼嚕決定曾志朗續任總校長——還是在一直做、一直做。教育部能坐視嗎?

台灣並不缺人才、缺的是給人才機會。若總校長能發揮功能,就應該將機會給年輕一輩的學者歷練。 至於帶領跨四校人才合作的「大老」功能,不當總校長也可發揮。

七十幾歲老人家一直做、一直做,真是太辛苦了!底下的人一直嫌、一直嫌,頻頻向媒體與立委抱怨,真是太委屈了!這事若不改,台灣教育哪有什麼希望可言?

大學系統真的發揮了什麼功能嗎?那倒沒有。像是彼此學分承認、彼此課程互選、彼此教師支援、彼此圖書連線之事,只要各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就絕對可以實踐,根本不需要大學系統。在法律概念上,由於大學系統不在法定組織架構裡,也注定不可能有什麼偉大的跨校合作,能夠靠一個「體制外」的大學系統設計完成。

那麼大學系統有什麼副作用呢?當然有的。其一,前一陣子媒體報導某大學系統的總校長,借用宿舍、受聘所轄大學校友基金會支薪的講座(所以不受「不能領雙薪」限制約束?)、經常去系統大學視察評鑑等,都令許多大學系統裡的教授受不了,私下埋怨不少。無奈這種半官方式的組織設計,還是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威力,以致這些教授都敢怒不敢言。其二,大學系統要支出教育部的法定預算不少錢,每一毛錢(宿舍、配車、配司機等)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真的有實質效益的職位,一定會有任期、有負責對象,給不同的人歷練、負責;沒有實質效益的職位才會「一直輪流做」。教育部要一直浪費納稅人的幾千萬元經費,去養沒有實質效益、不受監督的總校長?

所以我給新任教育部長的建議是:在最短時間內簽署命令裁掉大學系統;系統總校長、副校長、配車、司機、祕書等都即刻歸零。大學系統內的教授與主管,可能會被動員,向教育部關說,硬掰理由陳述大學系統貢獻如何;但是千萬不要被他們糊弄。

勇敢的裁掉大學系統,除了少數學閥感到「頓失所靠」之外,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影響,絕對是正面的。

行政院長林全上任第一個口頭命令就是要各部會檢討預算,民進黨執政也宣示要貫徹各類社會正義。裁撤大學系統,絕對符合這兩項要求。沒有任期與年齡限制的總校長,根本就是體制外的不受監督與不正義。十二年國教的改革不容易有掌聲,但是坐視學閥變成「終身職」,卻絕對有噓聲。若是不正義的事情不改,那麼轉型正義一定更寸步難行。

各位讀者,如果你也看不下去這樣的事,請你打電話給你們的選區立委,請他們一起來監督,拒絕有資源、沒有任期、沒有年齡限制的體制外扭曲。

(本專欄隔周刊出,此文與《報導者》同步刊登)

撰文 / 朱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44

曝聯想移動大幅裁撤電商推廣人員,比例高達50%-6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9/157037.shtml

曝聯想移動大幅裁撤電商推廣人員,比例高達50%-60%
楊博丞 楊博丞

曝聯想移動大幅裁撤電商推廣人員,比例高達50%-60%

這是聯想今年內第一次大規模裁員。

i黑馬訊(楊博丞)6月29日消息,今日,有媒體爆出聯想移動將於近日啟動裁員,具體涉及電商和推廣。據悉,裁員比例高達50%-60%。

知情人士表示,自6月21日開始,聯想移動方面開始陸續與相關人員約談,聲稱為“精簡部門”和“業務重組”,電商推廣相關、PR方面都涉及大幅裁員,多數涉及員工將在本月內離開。

近日,聯想移動集團聯席總裁陳旭東表示,聯想移動目前承載了聯想的“翻身仗”計劃,但這個計劃最少需要2年時間。此外,陳旭東認為,聯想移動此前被趕超的主要原因出在“推廣”上。

2009年1月,聯想曾宣布裁員2500人,占聯想集團員工11%。當時,聯想為了應對某財季面臨的重大虧損預警,做出了此次裁員的決定。

2015年8月,聯想再次宣布了涉及3200人的重大裁員,比例達到10%-15%。

據悉,去年8月的裁員在非生產部門展開,摩托羅拉將成為重災區。聯想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裁員將減省13.5億美元開支,而摩托羅拉將占據其中的8億美元。

目前,聯想移動裁撤的為電商和推廣的業務員工,比例還不小。從上述裁員理由中可以分析出,聯想移動可能近期過得並不好,裁員應當是為了減少資金壓力。

截止發稿前,聯想移動方面並未就此發表公開說明。

聯想 裁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441

58趕集陣痛不斷 裁撤二十多名大代理商致矛盾升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30/1026684.html

由於58趕集對這些裁撤的代理商並沒有給予任何補償,引起代理商不滿致雙方矛盾升級。目前這些代理商已形成聯盟,並於7月27日向58趕集提交了聯合聲明以及賠償方案,雙方正在交涉中。

繼上周本報報道了《58同城渠道“去趕集化” 代理商或成聯姻犧牲品》一文後,58同城的渠道問題一度引起業界的廣泛關註。7月26日,全國各地多位58同城趕集網(下稱“58趕集”)HBG房產代理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爆料稱,目前58趕集裁撤了蘇、浙、津、陜、黔、滇等十幾個省市20多名大型代理商,初步估計流水損失高達7000萬元,代理商整體銷售預計下降60%,涉及受損員工總數高達上千人。

由於58趕集對這些裁撤的代理商並沒有給予任何補償,引起代理商不滿致雙方矛盾升級。目前這些代理商已形成聯盟,並於7月27日向58趕集提交了聯合聲明以及賠償方案,雙方正在交涉中。

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58趕集CEO姚勁波曾坦誠,2016年將是消化之年。在業內人士看來,58趕集的消化之年,將會陣痛不斷。

裁撤大代理商致矛盾升級

7月26日,《中國經營報》記者接到多家58趕集代理商爆料,58趕集裁撤了30家大型代理商。由於裁撤理由不充分,沒有任何補償,引起代理商的集體不滿。

陜西西安的代理商李維(化名)向記者表示,此次房產線代理商的調整是從7月初開始的,部分經銷商收到了58趕集發送的“關於解除《58同城渠道合作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的通知函”,通知將與代理商結束原合同,終止日是2016年8月13日。在此之前,李維與58趕集簽訂的《協議書》中,雙方合作截止時間是2016年12月31日。

然而就在李維與渠道經理交涉是否關閉端口之時,58趕集又寄給他授權牌,授權其可以繼續進行房產線渠道代理,直到今年年底,這讓他感覺非常茫然。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無理由被關閉端口外,“未完成季度指標”也成了裁撤大代理商的一個理由。

浙江某地區的代理商王勇(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58趕集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指標為150萬元,而到了二季度指標忽然飆到300萬元。其向記者解釋,如果要在第二季度陡增150萬業績,整個市場起碼要1.6萬名房產經紀人客戶才能完成。而公司所在區域的所有房產經紀只有5000個,且目前公司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0%,因此300萬業績是不可能完成的。

除此以外,58趕集還要求代理商按季度上報流水,這變相降低了客單價,讓代理商更難以完成過高的季度指標。天津代理商崔天(化名)透露,現在代理商即便是與客戶簽訂了一年的端口費用,在申報時也只能按照季度分批申報。如簽訂了2000元的年端口費用,只能申報一個季度,即500元,剩下的1500元只能進行預約申報,不算當季業績。

值得註意的是,如此巨大的裁撤,20多家代理商並未得到任何來自58趕集的補償。有代理商透露,在其遞交給58趕集的賠償方案中,明確指出希望58趕集退換代理商的保證金和預存款,除此以外,還要求58趕集按照代理商年銷售額25%進行賠償。

據粗略估算,此次被裁撤的代理商涉及蘇、浙、津、陜、黔、滇等十幾個省市20多名大型代理商,初步估計流水損失高達7000萬元,代理商整體銷售預計下降60%,涉及受損員工總數高達上千人。除了經濟上的嚴重損失外,部分僅有房產線的代理商將無法繼續經營下去。

律師質疑58趕集單方面裁撤合法性

58同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裁撤的代理商中不存在58趕集單方面無條件裁撤的問題。對於保證金,58趕集是按照協議的規定,在取消代理商資格以後以及沒有違規的情況下,半年後將如數退還。而剩余的賬款更不可能無故不退。這次58趕集的規定是輕微、不是本質性的違規不會罰錢,但如果有嚴重違規的會被處罰。例如,代理商收了客戶的費用,但是沒有給客戶完全提單的,公司會從保證金中扣除相應的費用。

“裁撤的代理商中絕大部分是嚴重沒有完成任務,離任務指標差距極大。而公司與違規銷售代理商解約的流程都是與法務簽過字的,符合法律規定。”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所有代理商都有部分是違規,有部分是未完成指標任務,這兩者公司都是按合同解約。

反壟斷律師魏士廩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由於代理商和58趕集之間有事實爭議,不方便涉及到此事細節,但是從雙方年初簽訂的《協議書》明確表示,在協議期限內,任何一方有權在提前30日書面通知對方後解除本協議,以此來看,58趕集的確履行了協議內容。“這個合同是很強勢的,乙方即代理商方面沒有很多回旋的余地。”但魏士廩認為,作為商務政策的制定也要看是否有合理性,如果沒有正當理由而將標準制定得很高幾乎無法完成,就是不合理的,58趕集有濫用市場職權行為之嫌。

在代理商與58趕集交涉之時,房產經紀人群體也因為58趕集取消刷新、以及裁撤代理商無法給予他們服務,而找代理商抗議。據記者了解,目前溫州、寧波、昆明等地區出現了房產經紀人找代理商鬧事的現象。

針對這一問題,58趕集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刷新是為了增加經紀人端口的使用效果,對原有手動刷新的信息升級機做了產品升級。具體表現為取消了原有的手動刷新功能並使用“千人千面”的信息推送機制代替產品升級,在產品升級過程中,會有一些經紀人出現不適應的情況。為最大化的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推廣前期公司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產品升級培訓,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並未出現問題;而針對部分有問題城市,公司將本著幫助扶持的態度,給予積極溝通和指導。

58趕集艱難消化面臨陣痛

值得註意的是,伴隨一季度虧損擴大,以及裁撤可能帶來的渠道陣痛,58趕集的“消化之年”似乎走得並不順利。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去年的各大巨頭並購消化相比,58趕集並購後消化市場時間更長,陣痛更劇烈。

其實從58趕集今年一季度財報也可以看出,一季度虧損同比擴大的原因之一是銷售費用過高。根據2016年一季度季報顯示,58同城的營業費用總額為2.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9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85.7%。

值得註意的是,營業費用總額中,有2.02億美元的銷售費用,占總額的78%。而在2015年第四季度,58同城總收入2.55億元,凈虧損360萬元,總經營費更是達到了3.06億美元,其中有2.38億美元為銷售費用,占營業費用總額的77%。對此,58同城解釋,在銷售費用中,2015年以及2016年一季度的廣告費用分別占1.48億美元和6190萬美元。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合並了趕集網和安居客的財務狀況。

互聯網分析師李成東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58趕集集團的種種舉措,其目的或是在消化並購的趕集網,優化整體的運營模式。在這過程中,集團整合的陣痛也不斷發作。可以預見的是,58趕集接下來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大勢之下,現今的58趕集集團已難停下整改腳步。

互聯網分析師唐欣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原先的58同城和趕集網業務相似度太高,無論是供應商、代理商還是客戶,都高度重合,雙方整合必然會有一方利益受損。但是,對公司來說,矛盾的產生和克服是一個必然過程,矛盾越尖銳,解決之後對未來的長遠發展越好。

但是,矛盾的尖銳也伴隨著未來拓展的艱難。李成東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面是盤踞一方多年的當地代理商,一面是希望拓展市場的58趕集以及新代理商,在失去了之前一起打下江山的“左膀右臂”,甚至雙方反目互相阻礙之時,58趕集未來的代理商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影響。“58趕集有部分房產線自己去做直營,如果硬要將業務換人必然會影響其業務拓展;另一方面,其他地區和產品代理商看到此次58趕集的動作,與公司心不齊,也會進一步影響未來58趕集的市場開拓。”

  • 中國經營報
  • 姚治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64

印刷廣告業務下滑嚴重 《華爾街日報》將裁撤版面

11月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華爾街日報》的紙質版將從11月14日開始全新改版,合並數疊的內容,同時削減部分報道領域的版面,以應對印刷廣告業務加速下滑的趨勢。此前這家報紙已經面向所有員工提供了自願選擇的一次性離職補償方案,並警告稱可能裁員。

在上一季度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新聞集團的首席財務官Bedi Ajay Singh對分析師表示,在二季度中,《華爾街日報》在美國國內的廣告收入同比下跌了12%,另外《華爾街日報》該季度的報紙發行收入小幅增長了5%。

總編輯GerardBaker在周三寫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宣布,《華爾街日報》將減少頁數,削減藝術、文化和紐約本地新聞的報道版面。Baker在備忘錄中寫道,所有報紙都面臨結構性挑戰,該報必須在數字業務繼續拓展的同時,采取行動打造一份在可預見的將來財務狀況穩健的印刷版報紙。

據悉,《華爾街日報》新版報紙周二、周三和周四將只有兩疊,內容較以往有所增加,周一和周五有三疊,周末版保持不變。該報將把“商業與科技“和“投資理財”兩疊合並成一疊以節約生產成本。Baker稱,新版對商業、科技、金融和市場的報道量與現在差不多。

另外,側重生活方式、藝術、體育和文化報道的“個人日誌與舞臺”系列將合並成一個新的“生活與藝術”部分,並入A疊。“大紐約”版面將減少,內容將更簡潔,側重對紐約地區日常生活和商業的報道,也將並入A疊。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下周將公布第一財季業績。此前,Baker在一份備忘錄稱,《華爾街日報》正準備讓相當一部分的員工買斷勞動合同。

Baker表示,為了限制非自願裁員的規模,《華爾街日報》將會面向全世界的員工——包括管理層和普通員工——提供買斷雇傭合同的機會,他們將會獲得自願離職補償。

而以此同時,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William Lewis宣布了一項為期三年的成本削減計劃,以應對當前印刷廣告下降給公司帶來的財務危機。Lewis在這項代號為“WSJ2020”成本削減計劃概述中稱,該計劃旨在促進《華爾街日報》新聞部門逐步實現現代化,以及改善該部門的移動和專業信息商業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49

消息稱沃爾瑪計劃1月底前裁撤數百工作崗位 將影響HR部門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沃爾瑪計劃在1月底前裁撤數以百計的工作崗位。

沃爾瑪計劃裁撤總部阿肯色州本頓維(Bentonville)地區的店面支援人員。報導稱,其中許多職位的裁撤將影響沃爾瑪的人力資源部門,公司部分高管認為人力資源團隊規模龐大,效率有待加強,可以將業務交由外部顧問公司處理。而其他部門亦可能受影響。

“雖然我們不斷檢視公司結構,但並未做出任何聲明,”沃爾瑪發言人Randy Hargrove透過電郵表示。

沃爾瑪周二收盤下跌0.7%,報68.23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29

裁撤醫療部門,百度要轉戰的人工智能+醫療,是金礦還是新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9/161127.shtml

裁撤醫療部門,百度要轉戰的人工智能+醫療,是金礦還是新坑?
黑智 黑智

裁撤醫療部門,百度要轉戰的人工智能+醫療,是金礦還是新坑?

不是去掉廣告,也不是割舍醫療,百度要繼續做智能+醫療。

李彥宏新年內部信發出的第二天,百度內部就發生了第一個改變。2月8日,據不同媒體爆料,百度整體裁撤了醫療事業部。新浪科技當天下午也表示,百度內部人士向其證實了這個消息。黑君也對百度公關進行了征詢,但得到的答複是:今天什麽事都沒發生。

黑君2月9日早上也咨詢了百度內部的小夥伴,得到的回答是,他們也仍在等待通知。但很快,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和優化,集中優勢資源,將醫療業務的重點布局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通過朋友圈轉發,間接證明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即日起,百度醫療事業部智能小e團隊和拇指醫生團隊,轉入AI體系;醫療事業部內容建設團隊,轉入搜索公司。醫療事業部其他業務將予以關停,相關人員將結合公司發展需要在內部提供轉崗機會。調整之後,原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將轉至AI團隊。

在裁撤醫療事業部消息傳出後,李彥宏就在亞布力論壇2017年會上對此作出了回應:醫療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與百度非常有關系,百度也將會利用人工智能參與其中。比如智能掛號、智能診療、收集基因數據、制藥研發等。“現行醫療體制也有很多不合理之處,改變它的重要方法也是人工智能。”

這被看做是李彥宏對裁撤醫療事業部的正式回應。而後續的動作,也說明了百度從移動醫療,轉戰智能醫療領域的策略。

談起百度和醫療,很多人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百度的醫療廣告。但事實上,百度移動醫療事業部並不是負責醫療廣告的部門。

百度移動醫療事業部在2015年1月成立,歸張亞勤領導,當時主要是醫療O2O相關的掛號預約以及送藥直達業務。此前,百度移動醫療的布局主要在三個方面:在線問診的百度醫生、拇指醫生等,送藥電商的藥直達,還有智能設備Dulife。

不過這個部門的業績據說並不好看。在脈脈上之前就有人爆料稱,百度醫療事業部連續三年是公司年終系數最低的部門之一,“醫療的業績最差,關鍵是實在沒東西,只有個概念醫療大腦,沒有任何實際用處。”

這大概就符合李彥宏在新年內部信里提出的“淘汰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的條件。“如果做不出來,就別在那兒混了,別在那兒撐著了。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並就並。資源向我們有優勢、戰略上重要的項目去聚焦。”

事實上,百度醫療事業部也有在百度大腦平臺上進行的研發,比如百度醫療大腦,模擬醫生問診,和用戶多輪交流,給出最終建議等。百度醫生也為百度的醫療平臺收集數據。在原來的100多人的基礎上,百度大腦項目進行後又增加了100多人。人員的冗余,正如前丁香園CTO馮大輝在微博上表示的:“這個部門一直在做醫療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的探索,不少人是想做出點有價值的事情來的,不過確實做不出什麽來,兩三百號人,每年也有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個部門都被傳要面臨裁撤。

既然百度要將在醫療行業的探索,主要放在與人工智能相結合上,在李彥宏提到的智能掛號、智能診療、收集基因數據、制藥研發等領域,顯然後三者將是人工智能發揮更加重要作用的戰場。那麽,這是一個值得挖掘的金礦嗎?

誰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淘金

在我們的終極想象中,智能醫療大約應該像科幻題材中一樣,由機器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當然,這只是一個想象而已,離實現它還是個久遠的事情。

不過,這也並非完全不能期待。比如,IBM的Waston,在醫療領域就是一路高歌。

Waston代表了IBM在認知計算領域的核心技術。它能夠讀懂非結構化數據,能夠在15秒內讀完4千萬份文件。在美國,Waston已經用於癌癥治療。Watson截至目前學習了300多本期刊,200多本教材,將近1500萬頁的文獻,來為醫生針對不同診療方法、藥品和實踐提供建議。美國頂級的腫瘤中心MSK已全面使用Watson作為輔助手段,為臨床醫生提供乳腺癌、肺癌、直腸癌、宮頸癌、卵巢癌和胃癌治療方案。2017年,Watson還將拓展至另外九種癌癥,覆蓋全球80%的癌癥病例。

Waston也在海外開始了應用拓展。去年8月,Waston在東京大學醫學研究院,花了10分鐘,確診了一位女性白血病患者。患者為一名60歲的女性,最初根據診斷結果,顯示她患了急髓白血病,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利用Watson系統診斷後,系統通過比對2000萬份癌癥研究論文,在10分鐘得出了診斷結果:患者得了一種罕見白血病。

盡管Waston已經非常強大,在醫療領域里它還只是入門級。在美國,眾多的醫療相關公司正在崛起。比如知名的醫療大數據公司AthenaHealth,生產大數據為醫生提供臨床信息參考,提供移動服務;Advenio TecnoSys,為醫療領域提供高質量的圖像處理和機器視覺服務及解決方案;遠程醫療應用Babylon Health,幫助患者同醫生進行溝通前,預審自己的健康狀況;NuMedii,利用大數據來加快新藥的開發過程等。

11111

92家海外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創業公司  數據來源:CBInsight

人工智能和醫療結合都能做什麽?從海外的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看來,貫穿了醫療大數據、醫學影像識別、智能診斷、健康管理、醫療服務、制藥研發、基因科學等領域。

國內的人工智能+醫療創業公司也在近年來湧現。據黑智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在2016-2017年獲得融資的公司就有如下多家。

微信截圖_20170209162815

2016年以來獲得融資人工智能醫療公司列表  制圖:黑智

碳雲智能在2016年4月獲得騰訊領投的1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成立短短半年內,它就躋身獨角獸之列。碳雲智能打造了“覓我”數據平臺,生產和采集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管理和機器學習,讓數字聲明人工智能化,為用戶定制個性化健康管理應用。碳雲智能投資了4億美元整合產業鏈,搭建一個數字生命平臺。

在人工智能影像診斷領域,推想科技在2017年剛剛獲得了紅杉領投的A輪5000萬人民幣融資。在2016年2月,推想科技曾完成1250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英諾天使基金、臻雲創投以及原快的CEO呂傳偉個人。推想科技的智能醫療影像系統INFERVISION現在已經在不同基層醫院放射科上線。

Deepcare也是聚焦於醫療圖像識別領域的創業公司,2016年6月獲得了峰瑞資本的天使輪融資。目前,DeepCare 的算法已經能夠識別和預判斷子宮頸癌抹片,尿檢血檢的細胞識別等。

此外,還有去年10月獲得真格基金等投資的12Sigma圖瑪深維,其第一款產品是針對於肺癌的自動診斷系統(SigmaLUTM),輔助醫生對胸腔CT掃描圖像的分析,幫助醫生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

“坑”在哪里

和美國相比,我國的人工智能醫療服務的領域還比較窄,智能化程度也不高。無疑,這對醫療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但在這個領域,“坑”也是明顯存在的。如何獲取分散在各醫療機構手中的健康數據並結構化,訓練機器;如何對不同的疾病設計不同的算法模型;商業模式的探討,如何建立一個正常的商業化生態……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工智能醫療的商業化,也不是短期內可實現的。

我們很難計算這個市場的規模,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進程。但是,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正在超過我們的預期。算法之外,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都發展迅速。人工智能在某些病種上,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國內的人工智能醫療公司在醫學影像方面,在短期內,已經初見了成果。這其中,也許就蘊藏著能夠在未來產生突破的趨勢。

話說回到百度。百度總裁張亞勤曾經將技術如何改變醫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連接人和信息,這一階段已經完成。第二階段,是連接任何服務,比如幫助患者匹配醫生和掛號等;第三階段則是連接人與智能,通過百度大腦,利用智能硬件以及用戶在平臺上的數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醫療和預防。現在,百度通過搜索,已經完成了連接人和醫療信息的階段。這些海量的信息和數據,也是百度不能割舍的。但之後要走的階段,則是一步比一步艱難。

或許,百度的放棄,說明了移動醫療正處於發展的低谷。百度醫療並入人工智能體系,也許是百度也不會寄希望於短期的商業化,而是潛心打磨研發。現在,就看百度,有沒有在智能醫療這個領域,付出時間和人力的決心了。

黑智二維碼

歡迎關註黑智,了解更多AI領域動向

百度 人工智能 移動醫療 智能醫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76

裁撤移動醫療業務,百度給自己動手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816

百度大廈(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章磊/圖)

2月8日,百度將移動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該事業部成立於2015年1月,主要是跟一些互聯網醫療公司和醫院合作,給用戶提供預約掛號和轉診等服務。

這一舉動並不意味著百度要放棄備受爭議的醫療廣告,但卻讓外界看到了百度“大掃除”的決心。

幾天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給員工發了一封六千字左右的內部信,提到百度要打掃門庭。對於一些沒有競爭力的產品,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並就並。

百度這家曾經中國市值第一的互聯網公司,過去四年頹勢明顯,公司勢能遠不如阿里和騰訊。百度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雖然在增長,但增速在放緩。百度目前的市值是600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是2300億美元左右,騰訊的市值是2400億美元左右。

2016年,因為“魏則西事件”,百度核心業務和核心商業模式遭遇輿論普遍質疑。也正是從2016年底開始,百度在公司內部展開了一系列密集的業務大調整。

首先是重構百度生態體系。過去百度的生態體系很單一,主要是廣告主。現在百度開始像阿里和騰訊一樣,通過投資快速構建一個全新生態體系。

2016年9月,百度成立了百度風投(Baidu Ventures),李彥宏親自出任董事長,重點投資人工智能領域的早期項目。

百度投資體系主要分成三大類,一是跟百度業務緊密相關的投資部門,二是百度風投,三是百度資本,主要投資後期項目,更像是PE(私募股權投資)角色。其中,百度資本由武文潔負責,他曾先後擔任攜程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戰略官。

其次通過招攬人才,進行管理和組織變革。

過去李彥宏一直被外界質疑在管理上高度集權。2017 年1月,百度迎來公司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二號人物。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入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直接向李彥宏匯報。其他所有百度高管都向陸奇匯報,百度所有業務部門都歸陸奇管理。

李彥宏的個人精力則放到公司戰略、人才、文化和投資上。

此外,前聯想之星合夥人劉維也在近日加盟百度,擔任百度風投公司CEO。

陸奇上班後第二天,百度舉辦了一個小型媒體溝通會,李彥宏和陸奇出席。會上,李彥宏否認自己過於集權,他重申了自己的管理風格:如果我跟我的下屬之間有不同意見,先按他的意見辦,如果辦對了,that’s great,我領導有方;如果辦錯了,回來再重新辦一遍,按照我的方法辦。

在吸納外部高管的同時,百度還動員公司元老回歸。比如,百度老人齊玉傑回到百度,擔任百度風投合夥人。齊玉傑之前離開百度創辦了移動智能廣告平臺“多盟”,後來賣給了藍色光標。

同時,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也重回百度一線,擔任李彥宏的特別助理,負責百度的投資、人力和財務,即整個百度的職能部門都歸馬東敏管理。此前馬東敏曾在百度政府關系部門工作,後來離開百度,負責李彥宏家族辦公室的打理和投資業務。

1月20日,馬東敏在百度的總監會上說:“有人問我,為什麽要回歸,我想說為什麽是現在。我說是危機感和使命感。大家還清晰地記得我們曾是中國互聯網市值No1的公司。這四年半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麽,有太多需要複盤反思。”

最後就是進一步改革百度文化。2013年百度開始走下坡路時,李彥宏就提出公司要放棄小資文化,建立狼性文化。

幾天前,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對百度中層們表示,十年前百度的產品負責人很年輕,但今天百度中層們往往不會輕易把一個產品交給比自己年輕十歲的人,這種局面要改變。

過去百度文化一直強調的是“簡單,可依賴”。如今李彥宏表示,百度要吸納並容忍一些個性張揚甚至是有“臭毛病”的人加入進來。同時,加大公司內部反腐力度。

李彥宏還提到,百度要開始打仗,因為打仗能出士氣,也能讓人才冒出來。

這一系列大手術之後,百度要幹什麽?在李彥宏的內部信中,他提到了百度未來四大重點業務:內容分發、連接服務、金融創新和人工智能。

其中,內容分發被李彥宏定義為百度的核心和大盤。這是百度第一次將內容分發放到如此高的戰略位置。

李彥宏解釋說,現在大量的內容都在微信和微博上,而大量的人流是在手機百度上,如何讓人更好、更快地跟自己想要的內容相匹配,如何從即搜即得,變成不搜即得,是百度目前的核心目標。

顯然,百度過去的商業模式是流量通過廣告變現,未來百度希望自己的流量能通過內容變現。

對用戶來說,未來可能不用輸入關鍵詞,百度就能通過自己的大數據算法,把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推送給你。

舉例來說,百度正努力把百度糯米提供的服務,寫成用戶喜歡的內容,然後以“信息流”方式通過手機百度推給用戶。李彥宏說,這些內容的呈現一定要“喜聞樂見和賞心悅目”。

對百度來說,只有內容分發能做起來,才能真正重構生態體系,進而重構百度的商業模式。

而且,內容分發是百度其他核心業務的基礎。只有打通內容分發,百度才能實現連接服務,並有可能進行金融創新。

但做好內容分發是一項挑戰巨大的工作,需要龐大的大數據積累和強大的算法技術。目前內容分發競爭十分激烈,既有阿里和騰訊這樣的巨頭,也有今日頭條等獨角獸。

可以預料的是,近期很可能會有內容方面的人才再次加盟百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88

裁撤移動醫療業務,百度給自己動手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816

百度大廈(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章磊/圖)

2月8日,百度將移動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該事業部成立於2015年1月,主要是跟一些互聯網醫療公司和醫院合作,給用戶提供預約掛號和轉診等服務。

這一舉動並不意味著百度要放棄備受爭議的醫療廣告,但卻讓外界看到了百度“大掃除”的決心。

幾天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給員工發了一封六千字左右的內部信,提到百度要打掃門庭。對於一些沒有競爭力的產品,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並就並。

百度這家曾經中國市值第一的互聯網公司,過去四年頹勢明顯,公司勢能遠不如阿里和騰訊。百度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雖然在增長,但增速在放緩。百度目前的市值是600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是2300億美元左右,騰訊的市值是2400億美元左右。

2016年,因為“魏則西事件”,百度核心業務和核心商業模式遭遇輿論普遍質疑。也正是從2016年底開始,百度在公司內部展開了一系列密集的業務大調整。

首先是重構百度生態體系。過去百度的生態體系很單一,主要是廣告主。現在百度開始像阿里和騰訊一樣,通過投資快速構建一個全新生態體系。

2016年9月,百度成立了百度風投(Baidu Ventures),李彥宏親自出任董事長,重點投資人工智能領域的早期項目。

百度投資體系主要分成三大類,一是跟百度業務緊密相關的投資部門,二是百度風投,三是百度資本,主要投資後期項目,更像是PE(私募股權投資)角色。其中,百度資本由武文潔負責,他曾先後擔任攜程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戰略官。

其次通過招攬人才,進行管理和組織變革。

過去李彥宏一直被外界質疑在管理上高度集權。2017 年1月,百度迎來公司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二號人物。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入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直接向李彥宏匯報。其他所有百度高管都向陸奇匯報,百度所有業務部門都歸陸奇管理。

李彥宏的個人精力則放到公司戰略、人才、文化和投資上。

此外,前聯想之星合夥人劉維也在近日加盟百度,擔任百度風投公司CEO。

陸奇上班後第二天,百度舉辦了一個小型媒體溝通會,李彥宏和陸奇出席。會上,李彥宏否認自己過於集權,他重申了自己的管理風格:如果我跟我的下屬之間有不同意見,先按他的意見辦,如果辦對了,that’s great,我領導有方;如果辦錯了,回來再重新辦一遍,按照我的方法辦。

在吸納外部高管的同時,百度還動員公司元老回歸。比如,百度老人齊玉傑回到百度,擔任百度風投合夥人。齊玉傑之前離開百度創辦了移動智能廣告平臺“多盟”,後來賣給了藍色光標。

同時,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也重回百度一線,擔任李彥宏的特別助理,負責百度的投資、人力和財務,即整個百度的職能部門都歸馬東敏管理。此前馬東敏曾在百度政府關系部門工作,後來離開百度,負責李彥宏家族辦公室的打理和投資業務。

1月20日,馬東敏在百度的總監會上說:“有人問我,為什麽要回歸,我想說為什麽是現在。我說是危機感和使命感。大家還清晰地記得我們曾是中國互聯網市值No1的公司。這四年半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麽,有太多需要複盤反思。”

最後就是進一步改革百度文化。2013年百度開始走下坡路時,李彥宏就提出公司要放棄小資文化,建立狼性文化。

幾天前,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對百度中層們表示,十年前百度的產品負責人很年輕,但今天百度中層們往往不會輕易把一個產品交給比自己年輕十歲的人,這種局面要改變。

過去百度文化一直強調的是“簡單,可依賴”。如今李彥宏表示,百度要吸納並容忍一些個性張揚甚至是有“臭毛病”的人加入進來。同時,加大公司內部反腐力度。

李彥宏還提到,百度要開始打仗,因為打仗能出士氣,也能讓人才冒出來。

這一系列大手術之後,百度要幹什麽?在李彥宏的內部信中,他提到了百度未來四大重點業務:內容分發、連接服務、金融創新和人工智能。

其中,內容分發被李彥宏定義為百度的核心和大盤。這是百度第一次將內容分發放到如此高的戰略位置。

李彥宏解釋說,現在大量的內容都在微信和微博上,而大量的人流是在手機百度上,如何讓人更好、更快地跟自己想要的內容相匹配,如何從即搜即得,變成不搜即得,是百度目前的核心目標。

顯然,百度過去的商業模式是流量通過廣告變現,未來百度希望自己的流量能通過內容變現。

對用戶來說,未來可能不用輸入關鍵詞,百度就能通過自己的大數據算法,把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推送給你。

舉例來說,百度正努力把百度糯米提供的服務,寫成用戶喜歡的內容,然後以“信息流”方式通過手機百度推給用戶。李彥宏說,這些內容的呈現一定要“喜聞樂見和賞心悅目”。

對百度來說,只有內容分發能做起來,才能真正重構生態體系,進而重構百度的商業模式。

而且,內容分發是百度其他核心業務的基礎。只有打通內容分發,百度才能實現連接服務,並有可能進行金融創新。

但做好內容分發是一項挑戰巨大的工作,需要龐大的大數據積累和強大的算法技術。目前內容分發競爭十分激烈,既有阿里和騰訊這樣的巨頭,也有今日頭條等獨角獸。

可以預料的是,近期很可能會有內容方面的人才再次加盟百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