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家3月刊精選】從行天下到不跟團,一家旅遊企業的互聯網垂直試驗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7/149349.html

黑馬說
很多企業認為互聯網轉型就是做一款互聯網產品,但利用移動工具重構業務模式才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行天下國旅總經理劉海龍認識到,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老板必須親自到一線去幹。
文 | 趙姝焱 本刊見習記者

 

目前,許多傳統企業都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癥”。它們一方面害怕被互聯網顛覆,另一方面想轉型互聯網卻不得要領。不過,PC 互聯網時代帶給傳統企業的不過是偽高潮,移動互聯網時代才是傳統企業的重大轉折點和爆發期。許多傳統企業已經在“重度垂直”理論指導下開始了互聯網轉型實踐。本文所報道的北京行天下國際旅行社 ( 以下簡稱“行天下國旅”), 就借助移動互聯網探索出了一條轉型之路。

 

行天下國旅總經理 劉海龍

 

一、放棄傳統電商

行天下國旅在旅遊行業已深耕十年,是一家傳統的B2B企業。公司現在規模 200人左右, 產品線涉及歐洲、美洲、大洋洲和中東、非洲等地區,在境外擁有眾多旅遊資源。在普通大眾眼中,行天下國旅並不知名, 因為其長期以來從事“隱性業務”。它為很多旅行社提供門市系統,還是攜程、途牛等互聯網旅遊公司的供應商,滿足這些 OTA ( Online Travel Agent ) 公司的采購需求。

 

行天下國旅總經理劉海龍(大龍寬),在1998年進入旅遊業時第一次接觸電商,也是最早接觸電商的創業者之一。雖然做的是傳統業務,但他的心中始終燃燒著互聯網的夢想。

 

2010年,行天下國旅開始進行第一次互聯網化的探索。它根據自身業務,在區分同業和 直客兩個市場的基礎上,先後創建了“行天下同業網”和“動力旅行網”。前者是針對同業客戶的前端售賣工具型網站,後者是面向普通直客的旅遊垂直電商網站。

 

然而,這次互聯網探索不久宣告失敗。2012年底,動力旅行網主動關閉。劉海龍決定放棄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發現PC時代的傳統電商無法解決複雜型消費產品。對服務業來講, 計算機無法解讀人與人溝通時,隱藏在聲音、語氣、文字和行為背後的含義,只能做標準化產品,無法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動力旅行網關閉時,我們還在盈利,但我發現這次B2C電商嘗試與傳統渠道沒區別,因為產品結構沒發生變化。”劉海龍說。


二、用移動互聯網抓住用戶
劉海龍是一個旅遊享樂主義者,他從自己的旅遊經歷和多年來對旅遊行業的研究發現,旅遊市場還有很大一部分用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互聯網旅遊發展起來後,旅行團通過壓低價格擴大了消費準入人群。但另一方面,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部分高端客戶流失——他們轉變成了自由行愛好者。但是,自由行的種種不便也給這些品質旅遊者帶來很大困擾。這樣的情況使劉海龍從中看到了商機。他想要做的是“旅行者”的生意,而不是“觀光客”的生意。他認同王石的看法——“最有意義的旅行,是能感受到用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2013年至2014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劉海龍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才是傳統服務業最好的機會,它以C2B的模式使得互聯網直銷產生新的可能。“PC互聯網時代做的是流量生意,移動時代做的才是產品生意,好產品一定不缺流量。”他心中的好產品“需要抓住用戶的痛點,對目標用戶有價值。”

 

劉海龍並不迷信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他認為,垂直領域的重度運營才是產品制勝的關鍵。多年的旅遊從業經驗令他相信口碑傳播的力量,“用戶跟我有關系比我跟用戶有關系更重要”。他對“粉絲經濟”的理解在於極致產品對忠實粉絲產生的情感維系遠超過社群化運營。

 

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劉海龍下決心開發一款移動互聯網產品——不跟團App,通過後臺+旅行顧問,為用戶提供人性化的解決方案。“不跟團”開辟了“封測”和“騷客”兩個欄目,以用戶之口講述極致體驗。在劉海龍看來,“旅行的產品創新體現在人們的旅途體驗中,而不是表面的主題概念包裝”。按照規劃,“不跟團”力爭解決前端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後端的標準化則通過標準模塊化的組合生產、對模塊的再構造以及標準化交付來實現。如此,“不跟團”將整體改變原先的旅遊業務模式。

 

三、按互聯網規律辦事

談及互聯網轉型,很多傳統企業的慣常做法是招一個互聯網團隊,或組建一個新的互聯網公司,讓“對”的人幹“對”的事。劉海龍也曾做過類似嘗試,但是很快就發現這樣不行,“因為他們給不了我想要的”。他意識到,必須老板自己到一線去幹,否則產品形態會發生變化。他首先做的就是“改變自己”。“把我原來認知的一切東西重新打碎, 重新連接,思考用戶是怎麽想的、用戶想要什麽。”他開始認真學習和研究互聯網,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批評,然後反思和複盤。

 

不跟團App公測8個月以來,沒做推廣,產生了800多萬元的銷售額。對於很多互聯網公司來說,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和行天下國旅傳統業務的盈利相比,就顯得性價比太低了。

 

這也是很多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會遇到的問題:以極大的成本嘗試,最後收效甚微,甚至持續虧損,於是有些企業很快就放棄了。對此,劉海龍的理解是:“企業轉型的關鍵因素在於對未來的趨勢判斷,以及能否以不斷調整、試錯、叠代的心態堅持下去。”

 

此外,作為一個盈利還不錯的傳統企業,行天下國旅完全可以負擔“不跟團”這個新產品的研發推廣費用。但是劉海龍仍然認為,“不跟團”需要在適當的時機融資。“既然選擇互聯網化就要轉變基因,既要股權分配,也要被資本市場認可。”

 

對於這家移動互聯網產品還在公測期一遍遍自我修正和調整的公司,未來發展到底會如何,我們無法給出定論。但是透過這個傳統企業自我互聯網化的樣本,確實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帶給傳統服務業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相信,傳統企業如果抓住時機勇於自我革新,在細分領域進行重度運營,了解用戶、滿足用戶,不斷堅持,終將迎來爆發期。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長按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本文作者為本刊記者趙姝焱,全部內容均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疑問請聯系heimage0001。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156

資本傾心物流平臺 卡行天下發力“精準直通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410.html

“在過去的第一個五年,卡行專註於打造網絡廣度、網絡深度、成員鏈接,在已經開始的第二個五年,我們將致力於線上/線下交易協同、用數據驅動平臺集約、推動全面的平臺生態體系的建設。”

作為國內最大的物流交易平臺卡行天下,其董事長翟國良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已經建立了規模領先優勢的物流平臺領域繼續擴大優勢,於是決定啟動“卡行精準直通車”計劃,希望為平臺上的物流公司建立共同的標準。

“互聯網+公路物流”

幾年後,翟國良賣了一手創辦的佳宇物流,創辦了一家名為“卡行天下”的物流交易網絡平臺,希望將中小微物流企業組織到一起,以物流樞紐園區為基礎,通過標準化、產品化、信息化實現公路運輸的集約化整合。

“2010年的時候,跟中小微物流企業講平臺他們基本聽不懂,甚至要求你寫保證書不搶他們的業務,其實我們只做撮合交易,對接貨主和專線公司的供需。”翟國良告訴記者,現在,平臺上已經擁有8000多家成員,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份、280多個城市、2300多個縣城、20000多個鄉鎮。

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已有幾萬億規模,但90%的貨物是由很多中小運輸企業完成,像德邦物流等公路運輸巨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沒有超過1%,因此,做物流網絡平臺,解決的是眾多分散的貨運企業的痛點。

以前,這些企業都是各自為戰,很少有能夠像德邦物流一樣通過質量管控拿到中高端客戶,價格戰是主要的競爭手段,而在卡行天下出現後,通過建立IT系統和線下樞紐,眾多中小運輸企業被聚集到了一起,貨主則在線上就可以進行支付交易。

這顯然是很多行業在操作的“嫁接”互聯網的模式。據記者了解,最近幾年,陸續也有一些區域性的物流運輸平臺誕生,而卡行天下由於介入較早,已經從區域平臺擴張成為全國平臺。而貨運物流平臺也成為資本熱捧的對象,徐小平、經緯中國、IDG資本、華興資本等投資界大牛均參與其中。

統一標準加強管控

不過,對於物流交易網絡平臺來說,標準化體系建設和IT系統才是核心競爭力,一些近幾年才誕生的物流平臺之所以夭折,也是由於攤子鋪得太大,信息和管控系統跟不上。

對於全國性的物流運輸網絡來說,整個流程管控非常複雜,尤其是跨多個城市的長途運輸,如果一個環節把控不好,就可以全盤崩塌。”一家老牌公路運輸企業的管理層對記者指出,因此,資本傾心只是風口,練好管控能力才是能夠長期存活的核心競爭力。

翟國良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在中國,任何一個做平臺的,只做線上交易平臺很難,必須對過程、結果負責。要把交易平臺很好地實現,除了建設運輸網絡的支持,還需要足夠廣和深的網絡,這就需要我們有龐大網絡的覆蓋能力,以及建設節點的轉運和分撥力增強。”

啟動“卡行精準直通車”計劃,也正是為了提升網絡的運輸時效和服務品質。據記者了解,“精準直通車”首先在天津、濟南、成都、武漢、廣州、南京、杭州、寧波、無錫、上海等10個區域,這些地區都是卡行平臺上有充分的貨源和線路的區域。到今年年底之前,“精準直通車”產品將覆蓋全國主要區域。

“我們發現,卡行100%線路不低於市場精準時效,26%線路快於市場時效1天以上,現在所有的成員有競爭力,但是銜接有待提高。”卡行天下高級副總裁兼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潘誌成對記者透露,“未來對所有的合作夥伴會增加約束,逐漸建立統一的標準,比如異常處理要15分鐘響應,專職客服一對一服務,直至簽收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42

【最年輕三星日廚】行天健二:當上壽司師傅是我的命

1 : GS(14)@2016-10-20 08:06:15

行天健二2014年憑自家壽司店「鮨行天」奪得三星米芝蓮殊榮,成為最年輕的三星米芝蓮日本廚師。



「Hi!」行天健二步入貴賓室,自信的向我伸出右手。我站起身,接住沉實有力的一握。我們坐下來後寒暄幾句,他說起自己星期日晚上九點才抵港,「下機後我就直接來酒店,一直工作至凌晨三點。」他滿足的說,在酒店睡不夠四小時又起來做運動,接着就趕來接受我的訪問。他穿着平凡的襯衫,沒有米芝蓮廚師的架子,卻有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



行天健二出生於壽司家族,祖父母在福岡老家開壽司店。他憶述,「以往上學前,我都得經過壽司店,看着祖父、祖母在店裏忙東忙西。」當時他年僅7歲,卻嚷着要祖父教他做壽司,「祖父覺得我只是把壽司當興趣,而不是一門專業,因此一直不肯教我。」他苦笑道,店內其他壽司師傅反而有問必答,把自己知道的都傳授給這位小孩子。到他18歲略有所成後,他嘗試為壽司店的客人製作手握壽司,客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此時祖父卻問客人收錢,「客人都笑着搖頭,他們覺得孩子做的壽司並不專業,沒理由要收錢吧。」他說自己聽到這番話後,只覺受傷,卻也激發他更努力學做壽司。高中畢業後,他隻身走到大阪「辻調理師專門學校」學習烹飪,輾轉又回到祖父的壽司店學習基本功,「那時候不論我碰甚麼,他都說不要,只要我每一步都跟着他。」後來他翻閱關於壽司的書籍,讀到東京一間名壽司店「㬙篺輝」的名字,就決心到東京拜師學藝。「在東京,我終於遇到一個了解我的師傅:荒木水都弘。」荒木先生雖然一樣嚴格,卻不要求行天健二凡事跟從,而是希望他能突出自己的個性。不過行天健二仍然以「本手反八手」的正宗手法製作江戶前壽司,乾淨利落的幾下手勢就完成一顆手握壽司。五年後,他終於學有所成,便決定將江戶前壽司帶回老家福岡。江戶前壽司,最特別的是飯裏除了加入醋和鹽,還會加糖。「每天清早,我們都要先準備壽司飯,然後再去漁市場買魚。」魚買回來後,他會根據魚的來源地、捕捉的方法,再決定熟成的時間。「熟成的方法其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條魚來自哪片海洋,那片海洋的溫度是多少。」他笑稱,掌握這些以後,魚兒就會自己告訴你牠需要些甚麼,「別以為只有人類才懂得表達感情,其實魚兒也能告訴你,甚麼時候需要多放點鹽,甚麼時候需要翻動一下魚身。」旁人聽到或者會以為他是個怪人,我卻只把他當成一位熱愛魚兒的廚師。我和攝影師跟着他走入廚房,只見他忘我的切着秋刀魚。當我和他說拍攝已經完結,他卻說:「我可以切完剩下的幾尾魚嗎?我很想切完它。」聽起來就像小孩子捨不得手上的玩具似的。「這大概是我的命。」採訪期間,他多次提到自己會當上壽司師傅,只因為他誕生於一個壽司家族,「我自小的夢想並不是當一位壽司師傅。」他說,「我從小就與壽司結緣,日子久了當你想回頭的時候,卻發覺已經太遲了。」他的語調帶點無奈,卻又似是看破了甚麼似的。然而當我問及他會怎樣形容自己的工作,他卻用一個字概括:hope(希望)。「這份工作讓我遇到不同人,有客人,有記者,身份雖然各有不同,卻都為我帶來希望和挑戰。」他說。「我總是跟我的員工說,如果你有想做的就去做吧,不要被年齡局限了。誰知道以後會發生甚麼事呢,just do it!」2014年,他年僅32歲,就憑自己的餐廳「鮨行天」奪得福岡米芝蓮的三星榮譽,亦是最年輕的三星壽司師博。雖然有些人覺得他未夠班,他卻認為自己一直只是盡本份,做出讓客人滿意的壽司,「每間壽司店都有他的特色,如果你不喜歡,我倒建議你下次不要來了。」他的語調並不因三星米芝蓮而狂妄,反而是希望守住自己喜歡的壽司,「米芝蓮不過是歷史洪流裏的一幕劇目,十年以後還有誰記得呢。」他笑道。「鮨行天」Pop-up餐廳地點:置地文華東方酒店日期:10月17日至10月23日價錢:午餐$3,500;晚餐$4,500(另設加一)記者:黃映嫚攝影:陳健邦


拖羅刺身,肉質彈牙,味道清甜而且油脂豐富。

拖羅壽司,行天健二以「本手反八手」握出壽司,壽司飯不易散開,而且有微微的甜味。

鮑魚壽司,江戶前壽司多用彈牙、油脂少的海鮮製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0/198063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919

竇靖童出道做歌手李嫣法國行天橋勁自信

1 : GS(14)@2017-08-02 06:15:05

「樂壇天后」王菲喺97年同06年生咗囡囡竇靖童同李嫣,佢兩位千金盡得媽咪遺傳,夠晒表演慾。其中大女童童就唔使講,已經出咗道做歌手,喺去年仲推出第一隻專輯《Stone Cafe》,而為電影《七月與安生》唱主題曲《(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更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都咪話唔犀利。而細女11歲嘅李嫣嘅表演慾一啲都唔輸蝕,佢不時自拍之餘仲會拍片放上網,早前仲去咗法國巴黎為童裝品牌嘅2018春夏時裝騷行catwalk,而李嫣當日表現非常自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1/20108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74

星光行天價廣告位身價逾2億

1 : GS(14)@2018-04-16 17:04:5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078&issue=20180416
【明報專訊】天台廣告位有價有市,特別是維港兩岸物業的天台廣告位更是搶眼,其價值更高。

翻查資料,天台廣告位少有成交,較矚目的一宗,要追溯至2016年初,有「天台廣告王」之稱、位於尖沙嘴梳士巴利道星光行的大型廣告板,即天台連同6樓至天台外牆和部分6樓及19樓平台,於2016年初以2.188億元易手,創本港廣告位成交新高價紀錄,目前業主為資深物業投資者羅守寧。

差餉年租值高達1440萬

上述廣告位以天價易手,因星光行毗鄰為海港城及文化中心,前臨維港海濱,由於海濱前物業高度較矮,港島對岸亦可清楚看到天台廣告,極具廣告效果。

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上述廣告位年租值為1,440萬元,即折合每月租值122萬元,其租值還高於貴絕全港住宅、由湖北首富梁亮勝持有淺水灣道89號大宅,梁的大宅年租值達1311.6萬元,星光行廣告位租值較其高128.4萬元或9.8%。

用途受限 安裝廣告牌收租增收入

事實上,商廈天台用途受到局限,業主只能在天台安裝廣告牌作長期收租以增加收入,而香港以維港景色聞名中外,近年成功吸引不少中資機構承租天台廣告牌。有部分中資機構未必有進駐該廈,希望透過廣告牌以收宣傳之效,例如北京控股(0392)租用灣仔運盛街賽馬會彭美麗動物福利中心頂層廣告位。

而且中資機構對廣告牌宣傳需求大,吸引不少大業主出租、甚至出售其天台廣告牌,因而成為樓市的另類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