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霧霾恐增罹患肺癌與心血管疾病機率 中氣不足、講話不順 當心PM2.5入侵肺

2016-01-18  TCW

即使今年的冬天氣溫偏高,不若往年寒冷, 但台灣地區的霾害,仍不時讓空氣品質下降,到底在空污環境下,如何做好胸腔的日常保健呢?

肺臟有如一塊溼的海綿,共有左上葉、左下葉,以及右上葉、右中葉、右下葉等五葉肺片。在肺臟進行的肺循環是把從右心室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經由肺動脈運送到肺臟,在肺泡做二氧化碳、氧氣的氣體交換,再把含氧血,經由肺靜脈,送到左心房、左心室。

一旦空氣裡的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過高,被吸入肺臟中,首先就會對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造成直接的刺激。尤其是有敏感體質的民眾,更會出現喉嚨 癢、咳嗽的不適症狀。有些有潛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甚至會覺得中氣不足,沒辦法像平常一樣,一口氣把話講完。本週由專攻胸腔及呼吸道疾 病的黃建達醫師,分享胸腔日常保健的要訣。

今年冬季的天空,時常灰撲撲一片,明明是大白天,卻看不清楚遠方的景象,監控空氣中各種污染物的空氣污染指標值(PSI),也常呈現不良的紅燈或是非常不 良的紫燈。這與全球氣候暖化、隨東北季風境外栘入的沙塵暴、霧霾,還有台灣境內工業、車輛所排放的PM2.5,都脫不了關係。

如果在沙塵暴、霧霾比較嚴重時,會覺得呼吸困難、乾咳、講話不順暢,要注意是否肺功能不足。而要知道自己的肺功能好不好,方法不難,花十五分鐘的時問做肺 功能檢查,先吸飽氣後,用力吹氣,第一秒能吹出來的數值是第一秒吐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rme inOne second,FEV1,簡稱一秒量),反映肺臟氣道氣流(airflow)功能,健康男性的一秒量,約有四公升左右。

肺功能不佳高危險群:老菸槍、自體免疫病患者而一口氣能夠吹出來的最大吐氣量,就是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ity,FVC),健康男性的肺活量,約有五公升左右。而一秒量占肺活量的百分率,即是一秒率(FEV1/FVG),正常人的一秒率會高於七 五%。若低於六。%,在一般空氣品質下,即可能會有胸悶、咳嗽、中氣不足的情況。而介於七五%到六0%的民眾,在一般空氣品質下,有可能沒有症狀,但當空 氣品質不良,如:霧霾比較厲害時,就很容易會出現不適的症狀。

而哪些成人較容易有肺功能不佳的困擾?一是長期抽菸(菸齡十年以上)或暴露於空氣污染與粉塵多環境的民眾,常會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呼氣的氣流受阻,肺 功能下降,進而在中年後罹患COPD,因氣體交換能力下降,臨床症狀常有痰多、呼吸不順,運動易喘的不適,因此建議抽菸者應盡快接受戒菸指導,早日戒除菸 癮,並且要避免暴露於空與粉塵。

二是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患者,常因肺臟被發炎細胞攻擊而纖維化,導致氣體交換能力不足,肺活量直直落。三是左心衰 竭的患者,左心室的含氧血無法有效率的輸送到主動脈,供應給全身使用,常會覺得頭暈。同時,血液也會逆流到肺臟,使得肺臟的積血增加,水分太多,使得肺活 量不足,心肺互相影響,很容易喘。這些民眾,可定期做肺功能的檢查。

增強心肺功能做有氧運動,不宜太激烈

肺功能不佳的民眾,建議要持續規律做有氧運動來維持既有的心肺功能,但運動時切記不能太過激烈,以免造成無氧運動而缺氧喘不過氣來,可在運動時,搭配手指型的血氧濃度計,當血氧濃度低於九0%,就表示運動已過度激烈,應該稍微休息一下,以免造成缺氧而引發危險。

霾害籠罩天空,空污中的PM2.5,也會增加一般健康者,未來罹患肺癌、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若必須外出時,建議無論成人或孩童,都應戴口罩。可 有效隔濾九五%有害微粒的N95口罩,對過濾空污最具保護效果,但因N95口罩濾除懸浮顆粒效率高,也會造成呼吸阻力大,正確配戴時,常會覺得呼吸不順、 胸悶,無法長時間配戴,對於肺功能不佳者在實用性上較差。若須外出時,可戴舒適度較佳的外科口罩,但因其過濾效果有限,仍應少出門。回到家後,先換下外出 衣物,洗個澡,可減少把PM2.5等污染物帶回家到處散布。室內可用有高效濾網的空氣清淨機、吸塵器來淨化空氣。此外,雖然運動有助心肺功能的訓練,但只 要是空氣污染指標值達紅色警戒,就不建議外出運動,宜改做室內運動,如:跑步機、游泳、打桌球、爬樓梯、有氧體操等等。即使,在空氣品質正常時,也應避開 中午臭氧濃度較高,以及交通尖峰車輛產生PM2.5較多的時段,從事戶外的運動。

整理者黃秀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488

霧霾恐增罹患肺癌與心血管疾病機率 中氣不足、講話不順 當心PM2.5入侵肺

2016-01-18  TCW

即使今年的冬天氣溫偏高,不若往年寒冷, 但台灣地區的霾害,仍不時讓空氣品質下降,到底在空污環境下,如何做好胸腔的日常保健呢?

肺臟有如一塊溼的海綿,共有左上葉、左下葉,以及右上葉、右中葉、右下葉等五葉肺片。在肺臟進行的肺循環是把從右心室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經由肺動脈運送到肺臟,在肺泡做二氧化碳、氧氣的氣體交換,再把含氧血,經由肺靜脈,送到左心房、左心室。

一旦空氣裡的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過高,被吸入肺臟中,首先就會對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造成直接的刺激。尤其是有敏感體質的民眾,更會出現喉嚨 癢、咳嗽的不適症狀。有些有潛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甚至會覺得中氣不足,沒辦法像平常一樣,一口氣把話講完。本週由專攻胸腔及呼吸道疾 病的黃建達醫師,分享胸腔日常保健的要訣。

今年冬季的天空,時常灰撲撲一片,明明是大白天,卻看不清楚遠方的景象,監控空氣中各種污染物的空氣污染指標值(PSI),也常呈現不良的紅燈或是非常不 良的紫燈。這與全球氣候暖化、隨東北季風境外栘入的沙塵暴、霧霾,還有台灣境內工業、車輛所排放的PM2.5,都脫不了關係。

如果在沙塵暴、霧霾比較嚴重時,會覺得呼吸困難、乾咳、講話不順暢,要注意是否肺功能不足。而要知道自己的肺功能好不好,方法不難,花十五分鐘的時問做肺 功能檢查,先吸飽氣後,用力吹氣,第一秒能吹出來的數值是第一秒吐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rme inOne second,FEV1,簡稱一秒量),反映肺臟氣道氣流(airflow)功能,健康男性的一秒量,約有四公升左右。

肺功能不佳高危險群:老菸槍、自體免疫病患者而一口氣能夠吹出來的最大吐氣量,就是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ity,FVC),健康男性的肺活量,約有五公升左右。而一秒量占肺活量的百分率,即是一秒率(FEV1/FVG),正常人的一秒率會高於七 五%。若低於六。%,在一般空氣品質下,即可能會有胸悶、咳嗽、中氣不足的情況。而介於七五%到六0%的民眾,在一般空氣品質下,有可能沒有症狀,但當空 氣品質不良,如:霧霾比較厲害時,就很容易會出現不適的症狀。

而哪些成人較容易有肺功能不佳的困擾?一是長期抽菸(菸齡十年以上)或暴露於空氣污染與粉塵多環境的民眾,常會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呼氣的氣流受阻,肺 功能下降,進而在中年後罹患COPD,因氣體交換能力下降,臨床症狀常有痰多、呼吸不順,運動易喘的不適,因此建議抽菸者應盡快接受戒菸指導,早日戒除菸 癮,並且要避免暴露於空與粉塵。

二是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患者,常因肺臟被發炎細胞攻擊而纖維化,導致氣體交換能力不足,肺活量直直落。三是左心衰 竭的患者,左心室的含氧血無法有效率的輸送到主動脈,供應給全身使用,常會覺得頭暈。同時,血液也會逆流到肺臟,使得肺臟的積血增加,水分太多,使得肺活 量不足,心肺互相影響,很容易喘。這些民眾,可定期做肺功能的檢查。

增強心肺功能做有氧運動,不宜太激烈

肺功能不佳的民眾,建議要持續規律做有氧運動來維持既有的心肺功能,但運動時切記不能太過激烈,以免造成無氧運動而缺氧喘不過氣來,可在運動時,搭配手指型的血氧濃度計,當血氧濃度低於九0%,就表示運動已過度激烈,應該稍微休息一下,以免造成缺氧而引發危險。

霾害籠罩天空,空污中的PM2.5,也會增加一般健康者,未來罹患肺癌、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若必須外出時,建議無論成人或孩童,都應戴口罩。可 有效隔濾九五%有害微粒的N95口罩,對過濾空污最具保護效果,但因N95口罩濾除懸浮顆粒效率高,也會造成呼吸阻力大,正確配戴時,常會覺得呼吸不順、 胸悶,無法長時間配戴,對於肺功能不佳者在實用性上較差。若須外出時,可戴舒適度較佳的外科口罩,但因其過濾效果有限,仍應少出門。回到家後,先換下外出 衣物,洗個澡,可減少把PM2.5等污染物帶回家到處散布。室內可用有高效濾網的空氣清淨機、吸塵器來淨化空氣。此外,雖然運動有助心肺功能的訓練,但只 要是空氣污染指標值達紅色警戒,就不建議外出運動,宜改做室內運動,如:跑步機、游泳、打桌球、爬樓梯、有氧體操等等。即使,在空氣品質正常時,也應避開 中午臭氧濃度較高,以及交通尖峰車輛產生PM2.5較多的時段,從事戶外的運動。

整理者黃秀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496

“以醫保換價格”:肺癌乙肝三種藥品最高降價67%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656.html

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與藥品企業進行了價格談判,成功將替諾福韋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3種談判藥品的價格降低,降價幅度分別達到67%、54%、55%。這一降價,用最低的數據估算,肺癌每年將節省150億元,乙肝將節省1800億元。

“此次談判的藥品品種,是根據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藥需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回應社會關切,組織專家充分論證,遴選價格高、疾病負擔重、患者受益明顯的治療乙肝、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專利藥品作為談判試點藥品。”國家衛生計生委藥政司司長鄭宏表示。

鄭宏還表示,在首批談判成功之後,即將進行下一輪談判,目標仍然定位國產專利藥、進口專利藥,以及專利期應該過期尚無仿制藥的品種。

一場市場換價格的談判

新醫改雖然構建了公立機構藥品集中采購新機制,但是各地普遍反映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缺乏市場競爭,價格偏高,所以建議在推進公立醫院藥物集中采購過程中,采取統一談判的方式,把價格降至合理區間,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因此在《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提出分類采購的新思路,要求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

這場談判在2015年10月開始著手準備,經國務院批準,衛生計生等16個部委(局)建立了藥品價格談判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專家全面梳理國內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狀況,結合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藥需求,遴選確定首批談判藥品,成立談判小組,制定談判流程和策略,同步建立談判和監督工作機制。11月下旬,正式啟動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談判小組先後與乙肝、非小細胞肺癌專利藥品相關企業進行了多輪談判。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參與的企業都很積極,沒有任何企業不願意談判而退出。因為很多被談判的藥物在過去屬於自費藥物,在醫療機構使用時有一定的限制,有的不能超過10%,有的甚至不能超過8%。雖然從價格上看,企業是讓利了,但是它獲得了更大市場,談判藥品在醫療機構要優先采購和使用,同時納入醫保進入醫療保障體系,這樣企業才能有定心丸。”鄭宏表示。

對於患者來說,可以低價買到藥品,這是一個福音。

目前,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國重大傳染病防治重點之一,疾病負擔較重。替諾福韋酯對於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適應證廣泛,對妊娠期婦女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且可用於各種耐藥的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替尼類靶向藥物可使符合適應癥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的精準性提高、生存期延長。因此,此次談判成功,將提高乙肝、肺癌患者用藥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不僅如此,“藥品價格談判目前雖然只有三種藥物,提高了乙肝、肺癌患者用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同時它可以倒逼同類藥物價格降到合理區間。”鄭宏表示。

對於藥企來說,雖然降價了,但是卻獲得更大的市場和回報。

國衛藥政發【2016】19號《關於做好國家談判藥品集中采購的通知》已經明確,在6月底各地要及時將談判結果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醫療機構按談判價格直接網上采購,要完善醫保支付範圍管理辦法,做好國家藥品談判試點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同時要求醫療機構從藥品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的時間不得超過30天。

“以市場換價格”是藥品價格談判的主要切入點,也是使得企業有動力參與,而醫院采購和納入醫保則是企業最為看重的直接利好政策。同時在2016年~2017年的采購周期內,各地不再另行組織談判議價,按照國家談判價格直接采購。這也規避了參與談判的企業對各地“二次議價”的擔心。

對於醫保,無論是企業還是患者都是最關心的問題,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中已經給予解決,通知表示沒有將談判藥品直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而是要求各地“完善醫保支付範圍管理辦法,做好國家藥品談判試點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

“醫保的銜接需要時間,所以我們選擇在6月底掛網,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給予醫保部門進行銜接。”鄭宏表示。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常峰也在通氣會上表示,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有專門的遴選程序和原則,還要對基金壓力進行測算,納入國家目錄需要一定的時間,地方因地制宜加快銜接,更能使談判結果早日惠民。“世界各國都有不同形式的藥品價格談判,我國面臨的形勢更為複雜,談判難度也更大;一次改革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此次談判結果肯定會在相關領域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此次談判成功之後,鄭宏已經著手於他的下一輪談判,他的目標仍然定位國產專利藥、進口專利藥,以及專利期應該過期尚無仿制藥的品種。

將節省2000億元的藥品費用

藥價貴一直是一個難題。有關部門在過去的20年中進行了30多次的藥品降價,但是,藥品的價格從來沒有因為降價而降低,反而是愈降爬升愈高,甚至有的藥品一降就消失了,回頭換個馬甲再以新藥出現,價格仍然沒有降。而此次的談判藥品雖然只有3種藥,但是這場巧妙的談判所帶來的降價,牽動的卻是他們所在的整個市場,只有在保障市場、保障企業一定利潤的降價下才能讓老百姓真正獲益。

“對於肺癌患者來說,這是重大利好。”廣東省人民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周清表示,僅以吉非替尼為例,按照所有評估數字取最小值的保守估計,國家談判後即可節約藥品費用150億元,“加上對周邊藥品帶來的降價效應,肺癌的總體藥品費用將節省更多。”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15年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超過70萬,死亡病例約50萬,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

“在我國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大部分的非小細胞型肺癌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沒有手術治療的機會。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是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新興腫瘤治療方式,其顯著的優勢是瞄準腫瘤細胞上的特有靶點,準確打擊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傷害正常細胞,毒副反應較小,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表示。

石遠凱介紹稱,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均為適用於腫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分子靶向藥,根據保守估計,我國每年新發肺癌患者中攜帶EGFR突變的患者有20萬人左右,所占比例遠高於西方國家,我國有大量的肺癌患者適合使用此類藥物。

在國家談判價格落地後,埃克替尼的月均藥品費用約12000元,談判後降至約5500元;吉非替尼的月均藥品費用則由約15000元降至約7000元。

據2006年全國人群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估算,我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為7.18%,全國共有乙肝病毒攜帶者9800萬人,其中約3000萬人為慢性乙肝患者,如不經常有效治療,約有15%~25%的慢性乙肝患者最終可轉化為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

“在我國,慢性乙肝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乙肝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後,在阻斷乙肝病毒傳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每年新發慢性乙肝患者大大減少。但我國既有慢性乙肝患者數量龐大,其中能夠接受有效治療的患者僅有300萬人左右,大量患者因為昂貴的藥品價格放棄了治療,“我國實際上已成為全球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最多社會成本的國家。”作為談判小組專家、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表示。

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的最新治療指南,均推薦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酯為治療慢性乙肝的一線口服藥物。

“按照下降67%的國家談判價格計算,慢性乙肝患者替諾福韋酯的月均治療費用由之前的約1500元降為490元;而進口原研藥恩替卡韋的月均治療費用為820元。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謝雯表示,替諾福韋酯的大幅降價,必將帶動其他同類藥品的價格調整,將節省1800億的醫療費用,最重要的她認為不僅僅是省錢,還有一個身體健康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45

國際肺癌日:霧霾研究,我們走了多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7/159835.shtml

國際肺癌日:霧霾研究,我們走了多遠?
深藍DeeperBlue 深藍DeeperBlue

國際肺癌日:霧霾研究,我們走了多遠?

“環境很糟糕” 體現為:空氣、水、土壤以及食物中的汙染,“人民很苦逼” 則是因為這些汙染你咳嗽了、哮喘了甚至得肺癌了。

*本文由深藍DeeperBlue(ID:deeperbluetech)授權i黑馬發布。

霧霾橙色預警又來了,

關門關窗戴口罩收衣服啦~

但你以為這就夠了嗎,

霧霾會死人的你知唔知啊!

11 月 17 日是國際肺癌日,而這一天,北京又開始重度霧霾了。而霧霾導致肺癌的憂慮,在這一天顯得格外敏感。

深藍DeeperBlue 選擇在這一天刊發我三年前的舊文,有點意外。因為作為一個至今沒有買凈化器的頑固分子,我依然相信吸煙對於肺癌的貢獻率更大。

禁煙一度是個難題,而今北京和上海已先後禁止在公共場合吸煙,這兩個國際大都市的空氣質量卻未能與國際接軌,甚至距離中國的標準還有很大距離。

這麽說來,空氣汙染的治理難度不僅不亞於禁煙,好像還大得多。而且我們可以拒絕暴露在煙霧繚繞的房間里,卻很難拒絕暴露在霧霾中。

暴露,這個不經意間寫出來的專業術語也是在我那篇報道之後重要的新進展。2014、2016 年,環保部先後發布了中國成人、兒童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成果。到底什麽是暴露?唔……你是不是想歪了……環保同行馬天傑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暴露行為模式’ 就是從 ‘環境很糟糕’ 這個前提得到 ‘人民很苦逼’ 這個結論的中間環節。比如今年北京空氣汙染居高不下,但北京人民的健康到底受到多大影響?這得取決於人們到底吸進去了多少霧霾。了解市民每天呼吸量很關鍵。”

“環境很糟糕” 體現為:空氣、水、土壤以及食物中的汙染,“人民很苦逼” 則是因為這些汙染你咳嗽了、哮喘了甚至得肺癌了。幾年前流傳過段子,說一個在北京跑步的外國人 8 個月後得肺癌死了。這是媒體很愛的標題,類似的還有 “複旦新研究:霧霾可使鮮肺 6 天變黑肺”。

環境-健康之間的因果關系非常難建立,不能如此武斷說霧霾就導致了肺癌。有點欣慰的是,這些扭曲的新聞近幾年再沒被炒作過了,至少在我老家親戚的朋友圈沒有看到。

可是環保部這項研究結果看上去也很(不)晦(性)澀(感):

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室外活動時間為 3 小時、每日每公斤體重呼吸量為 250 升;

兒童室內的空氣綜合暴露系數是成人的 1.1 倍- 2.5 倍, 26.8% 的兒童暴露於固體燃料做飯或取暖帶來的室內空氣汙染,比如吸煙、烹調油煙、家裝汙染、打印機等辦公材料的使用等。

我對於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很感興趣也做了采訪,但沒有寫稿,因為研究剛剛開始,到 “人民很苦逼” 還有很多路。不過,這並不妨礙大牛學者們進行後續的研究。來看看 2013、2015 年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¹,迄今為止最大和最全面的衡量全球流行病水平和趨勢的項目 )的結論,媒體盆友們是不是興奮了,可以用來做標題了:

室外顆粒物汙染是導致中國居民早死的第五位原因

2010 年,在中國,室外空氣顆粒物汙染導致 120 萬人過早死亡;2013 年為 91.6 萬人

清華大學 ²、南京大學 ³ 的研究不僅列出了中國的數字,還細分到了來源、地區。

燃煤排放是環境中 PM2.5 的最重要的來源,2013 年,這在中國導致 36.6 萬人過早死亡。 

PM2.5 汙染相關的心血管死亡率最高的三個城市是石家莊、濟南和天津;PM2.5 汙染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個城市是成都、合肥和長沙;PM2.5 汙染相關的肺癌死亡率最高的三個城市是成都、上海和濟南。

我相信你與我一樣,對於這些數字已經麻木了。為什麽 2010 年是 120 萬人過早死亡,2013 年就成了 91.6 萬了呢?是空氣變好了,還只是計算的某個參數、方法變化了? 

對於 PM2.5 健康危害,我最認可的還是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美國癌癥協會經典的隊列研究:PM2.5 的年平均濃度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全病因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分別上升 4%、6% 和 8%。

這個研究最終導致了 PM2.5 被列入美國的國標,之所以權威是因為采用了跟蹤人群的隊列研究,在 2013 年的那篇報道中專家也呼籲在中國建立。現在中國到底有沒有隊列,我很久沒跟進了,不知道是否有,但即使有,研究結果也不會很快出來。

回到最初的 “暴露” 話題,中國人和外國人的生活習慣、體質不一樣,不能完全采用美國的研究結果,類似於暴露行為模式、隊列研究等基礎研究尤為重要,也任重道遠。

好吧,嘮叨了這麽久,我不是讓大家不相信現在研究報告的數字,而去等待更精確的結論。在科學的不確定性和周邊環境的不可控下,我們個人力所能及的,就是自己保護自己,除了空氣汙染,還有那麽多影響健康的因素——吸煙、吃得太鹹、水果吃得少、運動少……嗯,所以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一直沒給自己買凈化器,因為我不勤吃水果也不多運動少熬夜,有什麽臉只靠凈化器維持健康!!!

——南方周末 汪韜 

在 2013 年披露的全球影響疾病負擔因素的報告中,“室外顆粒物汙染” 從第十六位升至第八,在中國的排名竟升至第四。

2013 年初,幾場霧霾的倒逼,國人才幡然醒悟呼吸之痛。中國三十余年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起步幾與世界同步。然而,三十余年後,為何卻是捉襟見肘、難孚眾望?

1.大氣汙染對健康有什麽危害?

中國至今尚缺乏擲地有聲的系統性研究,特別是針對有 “中國特色” 的大氣汙染。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為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何興舟在三十多年前就負責了一項全國研究,然而時至今日,已屆耄耋之年的老先生依然在念叨:“要加強基礎資料的積累。”

2013 年初幾場霧霾的倒逼,國人才幡然醒悟呼吸之痛。國家主要領導過問,全國兩會熱議,甚至連杭州市長在京病逝也被網民嫁接到霧霾的危害上。然則,中國霧霾危害究竟幾何,仍無準確答案。

雖然霧霾的危害沒有準確答案,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防範和重視霧霾。

三十余年征途,盡管部分研究已具國際影響力,但專家們終究仍是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繪制精致的片段,全幅的圖景依然模糊。孤軍奮戰,左右掣肘,難掩無奈。

這是一個科學難題,但困難遠在科學之外。

2.最需要的,卻是最缺乏的

“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國家關註得晚了一點。” 潘小川嘆了口氣。

這位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在本科時,就開始研究大氣汙染和肺癌的關系,三十多年里,他本已偏離這一領域。如今他又被霧霾 “刮回來了”。

2012 年底,他與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聯合發布了針對 PM2.5 健康損失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2012 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城市因 PM2.5 汙染造成的早死人數將高達 8572 人。近日,他正在計算 1 月份北京霧霾導致的超額死亡人數。

295889899924981818

室外空氣汙染導致的死亡。

類似的健康研究也在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以下簡稱環境所)緊張開展。2013 年 2 月,農工民主黨在衛生部組織召開了環保、氣象、衛生部門和高校的專家研討會,委托環境所結合已有工作對 1 月份的霧霾做回顧性分析,第一份風險評估報告將於 3 月底完成。

“這個問題太大了,需要一層層剝開。” 被問到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時,環境所副所長徐東群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全球影響疾病負擔因素的定期報告中,2000 年,“城市室外空氣汙染” 排在第十六位。最新的報告是對 2010 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報告尚未公布,據接觸報告的專家透露,這個指標改名為 “室外顆粒物汙染”,升至第八。

639983817087408700

圖為 NASA 2010 年發布的 2001-2006 年全球 pm2.5 汙染地圖,紅到發黑的就是 pm2.5 超過 80 的。

中國尤為嚴重。這一指標在中國的排名竟升至第四。

在各類空氣汙染物中,粒徑小、組分複雜的顆粒物 PM2.5 目前最受重視。PM2.5 的危害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效應。前者如 1 月份霧霾導致的咳嗽、眼睛刺激、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病癥狀加重。我國目前絕大部分研究集中於此。

後者是 PM2.5 的長期健康危害。長期暴露於高濃度 PM2.5 中,健康人群也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和肺癌的患病風險,風險遠大於短期健康危害。

研究慢性影響需慢工出細活,跟蹤大量的人群,長期監測,這在學術界被稱為隊列研究。對 PM2.5 最經典的隊列研究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美國癌癥協會:PM2.5 的年平均濃度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全病因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分別上升 4%、6% 和 8%。

2630087653937746

空氣汙染與心血管疾病關系。

隊列研究是長期的工作。在我國,至今僅有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開展了一次回顧性隊列研究。然而,因為僅有 TSP(總懸浮顆粒物)數據,研究者根據 TSP 乘以 0.5 變為 PM10,再乘以 0.6 得出 PM2.5 濃度。

這也正是中國目前最急需的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業內已經呼籲了多年。“目前為止,我還不知道國內有人在做。”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說,“一般國家自然基金只支持三四年,但隊列研究通常需要跟蹤十年以上。”

3.保密的歷史,造假的數據

2013 年初,在香港舉辦的 “中國環境保護四十年高層學術論壇” 上,當潘小川展示了幾張發黃的書頁時,在座嘉賓唏噓不已。

這來自 1980 年代初的一項全國性研究《我國二十六城市大氣汙染與居民死亡情況調查資料匯編(1976-1981)》。“以前監測歸監測,健康歸健康,那是第一次(將二者結合起來的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 當年主要負責人何興舟說。

當時的研究方法還略顯粗糙,比如沒有分開吸煙等混雜因素,可是這本數百頁的報告從未公開過。經何興舟同意後,潘小川才在會上展出。

“那時候,什麽都保密。” 何興舟說。這正是中國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的歷史側影。

流行病學是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這是一門遺憾的學科。” 潘小川在德國留學時曾聽到這樣一句話,“只有人死了、得病了,數據才拿過來做統計。” 其數據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健康效應數據,比如門診率、死亡率。另一部分則是環境監測數據,比如 PM2.5 濃度。兩者對應分析才能得出相關結論。

作為研究之本的數據是影響研究質量的第一道坎。

1972 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後,我國就開始監測名為 “飄塵” 的顆粒物濃度,也就是粒徑≤ 100 微米的總懸浮顆粒物,後來變為 PM10、PM2.5。在這個類似於從西瓜到蘋果再到櫻桃的過程中,國內研究並不比國際慢,但一直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早期數據保密且量不足,後來則是可信度低。

1970、1980 年代,發達國家在相關研究上沒有里程碑式突破。到了 1990 年代,新方法的出現促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國外對於環境健康資料不保密,而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獲取數據非常困難。” 陳秉衡記憶猶新。

看到國際上不斷湧現新成果,當時在世衛組織工作的陳秉衡想起了 “走一圈,白襯衫領子都會發黑” 的沈陽。和當地的合作研究結果發現,沈陽每年由於室外大氣汙染,大約超額死亡 3000 人。研究的方法已與國際接軌,可環境監測數據卻極不完整:僅有 1986-1988 年及 1992 年 4 年間斷的數據,平均一年的數據也只有 170 天。

309250673419820173

供暖季一開始,東北多地就會迎來六級嚴重汙染天氣。2015  年 11  月 8 沈陽市 pm2.5 均值一度達到 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霧霾指數一度突破 1400(微克/立方米),屈當日中國重點城市空氣汙染首位。

1990 年代末期,我國環境監測體系逐漸完善,但數據質量依然堪憂。由於藍天數量與官員考核掛鉤,有些地方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已非秘密。一名專家發現 “分析結果很奇怪”。課題組只能拋棄這些數據。為此,該專家還在內部會議上呼籲過:“達標率能不能不要和政績掛鉤?”

4.15分鐘的寶貴發言

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的結果可為公眾和政策服務,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為制定空氣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在什麽樣的濃度下,可以保障人體健康。

殊不知,在本土研究捉襟見肘之際,PM2.5 列入美國標準之前,我國專家也曾為美國的標準制定出了份力。1990 年代初,為論證是否需要修訂標準,美國增加經費開展研究,被稱為 “天然的暴露箱” 的中國也成為合作研究對象。1993-1996 年,兩國環保部門在廣州、武漢、重慶、蘭州四城市的八所小學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患感冒咳嗽、感冒咳痰、感冒氣喘、支氣管炎與 PM10 和 PM2.5 的濃度呈顯著正相關。

432221205134356445

數據顯示蘭州和廣州局部地區的 pm2.5 值均不達標。

這項研究由美方出資,但在我國卻因經費不足,後續乏力。“呼籲過繼續研究,國內覺得這個事情還沒有那麽突出,就沒有申請上。” 時任中方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魏複盛回憶起來還有些惋惜。

2001 年北京申奧成功後,空氣質量標準才逐漸引起國內重視。

北京承諾奧運期間空氣質量將達到我國空氣質量標準和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導值。但令北京措手不及的是,2005 年,世衛組織發布了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指導值,納入了 PM2.5。陳秉衡是唯一參與指導值修訂的中國專家。

當時,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嚴重與公共政策脫節。陳秉衡並不知道北京的承諾。

在世衛組織的研討會上,按照議事守則,專家不能為本國謀求利益。可是陳秉衡覺得,當時我國無論如何都達不到如此嚴格的指導值,就提出為發展中國家設定過渡目標的要求。但有的專家認為指導值是基於純科學研究提出,不能考慮經濟發展階段。經過激烈爭論之後,這個指導值終於設定了三個較為寬松的階段性過渡目標。

但對中國而言,這依然非常嚴格。陳秉衡回國後趕緊向有關部門匯報,但應者寥寥。“那時候,我和環保部門還沒有接觸。”

幸運的是,2006 年底的一次會議上,她 15 分鐘的報告引起了臺下原國家環保總局科技標準司領導的註意。此後,她應邀去環保總局演講,“在座的不僅有專家,還有真正關註這個問題的領導。” 回想那個上午一百多人參加的報告會,在此領域研究了二十多年的陳秉衡仍然十分感慨,“研究能為政策服務,這開創了我們今後科研的方向。”

環境標準終於放在環保總局領導的心上,而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工作之一便是要系統地開展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2008 年,環保總局資助闞海東和陳秉衡的研究團隊開展了全國研究。

研究發現,將 PM10 分成 PM2.5 和 PM2.5-10(2.5 微米≤粒徑≤10 微米)兩段,健康效應主要是 PM2.5 造成的,PM2.5 需要列入標準;但研究沒有發現 PM2.5 在多少濃度之下,不會產生危害。

北京奧運再度成了助推器,北京大學多項對易感人群(如有心血管病既往病史的老年人或兒童)和高暴露人群(比如出租車司機)的研究發現,奧運期間,PM2.5 濃度降低時,對健康的不利影響都降低了。

這為 2012 年我國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提供了幫助。雖然國內研究只提供了 “間接參考作用”,但陳秉衡覺得安慰的是,“不只是完全參照世衛組織的研究,而是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資料”。

5.“趕上好契機了”

環境健康所近日多了一份 “額外” 工作:每天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上抄寫汙染物濃度。“數據滾動刷新,還是圖片格式,不能下載。” 徐東群有些無奈。

開展霧霾人群健康影響評估、預警工作需要空氣汙染監測數據、氣象數據、患病以及死因監測數據,但部門間數據共享機制尚未建立。

2013 年 1 月,全國 74 個城市、496 個監測站點開始按小時公布 PM2.5 等汙染物的濃度。這讓研究者們喜出望外。但數據的獲取依然困難。接到對 1 月份霧霾進行回顧性調查的任務後,徐東群滿以為環保部門會給出 1 月份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但沒想到環保部門只提供了一個監測總站的網址。

不過,徐東群仍然覺得,“百姓和政府都這麽重視,趕上了好契機。” 空氣汙染的影響是慢性、長期的,不容易引起重視。2011 年 PM2.5 風波和 2013 年的霧霾後,蟄伏多年大氣汙染健康效應研究終成為顯學。

443192965930435774

紀錄片《穹頂之下》宣傳海報,主講人柴靜從 2013 年冬季,中國大陸東北以及華北地區的大面積霧霾說起,討論中國大陸的空氣汙染、相關治理以及存在的行政不作為情況。一度引起廣泛關註。

雖然長期的隊列開展仍需呼籲,建立數據分享機制甚至加強公眾參與,都會促進有效的短期研究。

據一位研究者透露,如果能夠獲得既有的 PM2.5 觀測數據,配合幾年前人群病死率數據,即可立刻開展回顧性的隊列研究,這相比起前瞻性的隊列研究省時省力。

PM2.5 的另一個研究熱點是將它們層層剝開,探究不同的組分產生怎樣的影響,比如來自揚塵的組分就不如來自機動車的組分危害大,廣州和北京的 PM2.5 危害也不同。我國已在西安開展類似研究,但全國 PM2.5 的監測網尚未建成,分析和比較 PM2.5 的組分還有待時日。

一項名為 “暴露艙” 的方法則是另一條路。誌願者在一間充滿 PM2.5 不同組分的 “暴露艙” 里隨意活動兩小時,暴露前後測量血壓等指標變化即可。可招募這樣的誌願者也不太容易,北京大學曾經開展過這樣的實驗,即便暴露艙里汙染物的濃度和馬路邊差不多,全過程結束後還可以拿到一筆酬勞,可是此項實驗沒有招募到誌願者,課題組的同學被迫成為自己的實驗對象。

霧霾 國際肺癌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97

13歲肺癌女孩 天國寄給父母的信

1 : GS(14)@2010-11-01 22:30: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613053

說起霖霖,媽媽哀傷與甜蜜交織,「佢係我哋唯一嘅女,出世時好健康,大家都好開心」。 1996年霖霖健康地來到這個世界,但五個月後一次發燒,伊利沙伯醫院證實她的聲帶長了瘜肉,需要進行手術切除,但瘜肉很快又重新長出來,以後每月都要做手術,且病情不斷惡化,手術隨時奪命。
經歷了 110次手術
放大圖片

12345678910

病魔不斷作惡,霖霖兩歲時跟母親回鄉探親,因發燒求診,內地醫生用藥過重,霖霖昏迷,醫生為她在喉部開氣管造口幫助呼吸,但手術有偏差。母親立刻帶霖霖回港醫治,但她不能再用鼻子呼吸,往後說話時要用手按着造口才能發聲,講完一句又要呼吸一下,才能繼續說話;霖霖曾把手放在媽媽的鼻子前面問:「點解你係用個鼻呼吸?」短暫的人生,霖霖已經歷了 110次大大小小的手術。
08年 5月 23日, 12歲的霖霖突然吐血,入院後寫的醫院日記紀錄了當天情況:「我食粥做早餐,食食吓要咳,攞紙巾咳,點知一咳,成手都係血,驚驚。」 7月份醫院有了檢驗結果,由於媽媽要上班,於是叫爸爸陪霖霖去醫院,但爸爸臨時又有工作,結果一向獨立的霖霖自行乘車到醫院,媽媽稍後才往會合。媽媽未到,醫生已向霖霖說出噩耗──她患了末期肺癌,幾個月後就會死亡。年紀小小的霖霖追問醫生:「你有乜嘢藥可以醫番我?」她沒有哭鬧,媽媽只有強忍淚水安慰她。
此後,霖霖開始接受香港兒童癌病基金的家居癌病紓緩服務,護士與霖霖傾談,問她有何願望。霖霖有很多計劃──寫信給學校、老師、同學,多謝所有曾幫助她的人。獲夢想成真基金資助, 9月 28日,霖霖坐着輪椅與父母到香港迪士尼樂園遊玩;她並不特別喜歡迪士尼,但她知道距離死亡越來越近,希望父母過得開開心心。她又與父母到影樓拍照,穿上一套小婚紗,為的是要給父母留下美麗的回憶,然後舉行生日會。當日霖霖曾說:「喺剩番落嚟嘅時間,我要活得精采,我一定要生存到 13歲。」
生日當天離開人世


最後,霖霖要寫兩封信,希望死後讓父母細讀,又在癌病基金的護士協助下,製作了一本給父母的紀念冊,在紀念冊上留下自己的手印。很可惜,霖霖沒有力氣寫第二封信, 08年 10月 3日凌晨,即霖霖 13歲生日當天,她在昏迷中離開了。昏迷前一刻,當時身體已痛楚不堪的霖霖對父母說:「媽媽,我要瞓覺,或者會瞓唔醒……你哋幫我一步登天吖(快些死去)。」父母緊握着她的手,她也用力回應,然後慢慢昏迷過去。
媽媽在家中整理霖霖的物件時,發現了一封信,信封寫着「從天堂來的信」,貼有霖霖的貼紙相。信裏寫着:「我走了,我知你哋一定捨不得我,我都捨不得您們。當然,如果可以給我選擇,我寧可留在您們身旁,侍候你們終老,以報答你們照顧我多年之恩」,「我不孝,您們一直用心照顧我,但我卻白費您們的心血,您們千萬不要難過,因為我相信 Miss羅講『彩虹的兩端分別是兩個世界,一個是您們現在活着的世界,一個是天堂。』我現在就往天堂去,我會在那邊等待您們。天堂一定很快樂,無憂無慮」,「如果您們想找我談話,可以祈禱,上主會轉告我的,嘻嘻」。
「呢封信睇完之後,就過一個禮拜先拆第二封,知味(未)?唔好偷拆,我知嫁( o架),您如果偷拆,上到黎(嚟)就知味道!」
可惜,父母收不到霖霖第二封信,因為女兒臨終前已沒有氣力再寫下去。
2 : 草帽(1253)@2010-11-01 22:46:11

人世間就是有這種無奈, 我想當時個女仔一定畀學生岐視得好緊要, 因為肺癌會令到呼吸有臭味. 有呢D病早走未嚐唔係好事.
3 : GS(14)@2010-11-01 22:59:22

2樓提及
人世間就是有這種無奈, 我想當時個女仔一定畀學生岐視得好緊要, 因為肺癌會令到呼吸有臭味. 有呢D病早走未嚐唔係好事.


對於他,活比死更難受,死未嘗唔是好事,RIP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88

《半澤直樹》女星Lily肺癌亡

1 : GS(14)@2016-11-12 05:55:08

■Lily兒子鎌田樹音與妻子吉田美和亦有陪母親走最後一程。

日本著名女星Lily昨日早上因肺癌病逝,終年64歲。Lily早於20歲入行接拍已故名導大島渚執導電影《夏之妹》,並以歌手身份推出唱片,74年單曲《我哭了》賣出超過97萬張。原名鎌田小惠子的Lily參演過不少著名電影及劇集,近年最為人熟悉包括高收視日劇《半澤直樹》,Lily在劇中飾演主角堺雅人的慈祥母親,之後再演出上戶彩主演的另一人氣劇《晝顏》及客串澤尻英龍華的《First Class》系列。Lily亦有份演出岩井俊二電影《夢之花嫁》,岩井對她病逝感惋惜,透露本打算邀她演出即將開拍的新片。Lily兒子鎌田樹音是樂隊FUZZY CONTROL主音,其子於12年娶DREAMS COME TRUE主音吉田美和為妻,據知Lily與吉田的婆媳感情甚好,吉田亦有偕丈夫見Lily最後一面。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2/19830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45

【動畫】3個月命豪花50萬肺癌翁活多15年仍健在

1 : GS(14)@2017-04-06 07:41:29

當知道自己生命只剩下3個月,你會如何面對呢?英國一位伯伯15年前確診患肺癌,醫生指他只能再活3個月,令他決定一擲千金,買喜歡的古董車玩具及跑車等讓自己開心。不過15年過去他仍健在,而且更成功抑制癌細胞生長,這次「美麗的錯誤」令他學懂享受生活,並應時時抱緊希望。伯明翰伯伯亞當斯(Ron Adams)今年84歲,別看他精神飽滿,原來他2002年因咳嗽求醫時一度被判「死刑」,醫生指他患上末期肺癌,只能等待死亡。亞當斯失落過後重新振作,決定好好享受餘生,包括豪擲2萬鎊(19.4萬港元)買下夢寐以求的座駕,又花逾3萬港元買下多條一直想養的錦鯉,最貴一條更達950鎊(約9,200港元);他又大破慳囊,買下大批古董車仔玩具。亞當斯認為「人一世物一世」應挑戰自己,明知會暈機浪,也決定在不服藥的情況下第一次出國,飛去西班牙度假。他亦沒有只顧自己,為了太太在他死後可以少費心,出資裝修住所,希望太太可活得舒舒服服,並為兩名兒子各留下5,000鎊(4.9萬港元)。每當他咳嗽或痛楚加劇時,亞當斯都以為大限將至,但半年後他覆診時,醫生突然改口說他的肺癌有得醫。他接受化療後成功抑制癌細胞生長,如是者過了15年仍然健在。亞當斯說:「醫生都未必是對的--因為這個原因,你不應該失去希望。」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6/19981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401

醫生:早期肺癌難發現

1 : GS(14)@2017-07-29 03:30:13

【本報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表示,香港大部份病人發現肺癌時已是第四期,發現肺癌時只是第一期的病人不足一成。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發現的腫瘤只有半吋大,是「非常好彩」,相信他經檢查後排除腫瘤擴散至淋巴,只需做手術切除及監察。


排除腫瘤擴散至淋巴

羅振基表示,人的肺容量大,若腫瘤細小及生長的位置遠離氣管或胸膜等,早期未必有病徵。若腫瘤生於接近氣管的位置,會有咳血等徵狀;若腫瘤遠離氣管,要腫瘤很大才有徵狀。如腫瘤生長在胸膜旁邊,有機會令病人感到痛楚,若病人有氣喘,相信腫瘤「已經霸住個肺相當容量」。羅又指,肺癌惡化速度較快,若是第四期肺癌,不能單靠做手術切除,還要化療、電療或標靶藥治療。他相信何俊仁經檢查後,排除腫瘤擴散至淋巴,只需做手術切除及監察。資料顯示,肺癌是本港男性最常患的癌症,2014年本港錄得肺癌新症共4,674宗,男性佔3,014宗,男女患者比例約1.8比1,大部份患者是50歲以上。2014年肺癌是引致最多人死亡的癌症,共有3,866宗死亡個案。■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3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