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蹲好馬步、順勢而為、發掘強勢股 東山三年苦讀逾百遍 領略兵法要義

2011-7-4  TWM




 東山老師坦言,從前少年得志,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發現錯得離譜。

十幾年前,他開始看《孫子兵法》,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對他最深遠的,莫過「順勢而為」、抱緊大盤。

撰文‧歐陽善玲

「如果時光倒流二五○○年,我遇到孫子,會馬上給他磕頭,請他收我為徒。」史書作家東山,在股市打滾二十四年,接觸《孫子兵法》超過十三年;他鑽研老祖宗的戰略智慧,反覆研讀《孫子兵法》至少一百遍,讀了三年,才慢慢通透其中道理。

聊起這套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帶兵征戰絕學,東山眼神發光、心神領會地說,《孫子》啟發的是戰略觀念,他將人性摸透,專攻人性弱點。「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不是貪生怕死,就是貪財好色;而股市,正由人所組成。」參透《孫子》的奧妙之處,在股市,也就不容易受傷。

找到「股市之道」

上 不去、下不來的盤就別玩打開《孫子》,開宗明義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東山依著句子解釋,「戰爭是國家重要大事, 關係到人命生死、國家存亡,一定要好好研究、考察。」轉換到股市操作,也是一樣。講到這裡,他拍了一下桌子說:「當初就是不懂『股市之道』,才會摔得這麼 慘。」東山回憶,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當時上市公司只有三百多家,錢多籌碼少,不管好股、爛股,全都雞犬升天,讓他產生「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他 靠著本業出版社工作,累積到一筆令人稱羨的財富,拿著這筆錢,東山勇闖股市叢林,沒多久時間,就賺進千萬元資產。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只要 看著螢幕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那時候,走大多頭市場,給我錯誤觀念,後來把我害慘了。」東山語氣激昂地說,「這是我生平遭遇到最大的挫敗」;八個月 內,資產從六千萬元變成二十八萬元,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後來,讀了《孫子》才發現,股市不但冷酷無情,且殺人不見血,就與戰場一樣。如果不用頭腦,不先 把功夫練好就進場,最後就只有被痛宰的份。

在股市重重摔了一跤,東山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懂「股市之道」,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玩股票。他深有所感地表示,股市很玄妙,不停跳動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只有漲、跌或平盤,但裡面迷霧重重。為了將股市的節奏本質弄清楚,他開始到處拜師學藝,想掀開股市神祕面紗。

「股市有一種運動慣性,一是上升,一是下跌,還有橫著走;上不去、下不來的盤,我就不玩。」東山潛心學習,經年累月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現在股市要痛宰我,是不可能的。」這份自信,來自他悟出一個真理,即操作股票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永遠緊抱大盤大腿」。

東 山說,台股從九三○九點一路下滑到三九五五點,我聽過身邊賠錢最多的人,金額高達三億元。為什麼會賠錢?道理很簡單,股市有多空,當市場走多的時候,代表 財神爺站在多方;而從九三○九點重挫到三九五五點,很明顯地,財神爺站在空方。這時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等於站在財神爺的對立面,試想,這樣會有好果子吃 嗎?

蹲好馬步練功夫

即使做好萬全準備 行情也不能被操控除了抓緊大多頭行情、順勢而為,東山自信能在股市屹立不敗的原因,就在他常以《孫子》期勉自己,進場前須修煉好自己的實力,不打沒把握的 仗。例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白話是說,先消除自己的弱點,具備敵人無法打敗的條件;在準備充分、基礎完好下,等待敵 人發生錯誤,以創造致勝機會。

股市裡,他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不該玩股票的時候就別玩,等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出現,再進場。」另外,孫子 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引申到股市,就是將大盤看作是強大對手,當兩軍對壘時,一般人是不可能力抗大盤的。東山巧妙比喻,「就算首富,擁有二千億 元資產,足以控制盤勢,但也只能當一天的王。就好比在森林裡,遇到獅子、老虎,手中沒有武器,那還不快逃?」東山強調,如果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硬幹 是匹夫之勇、笨蛋行為。不僅如此,只要大盤沒有大行情可圖,就算有波段獲利空間,東山也不為所動,保持空手。「要進入股市,先決條件是波動要大;像這兩個 月以來,指數上不去也下不來,要賺錢就很難。」像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對應到股市,講白了就是「賺錢才是唯一的王道」。東山直言,很多人有壞毛 病,手上沒股票會睡不著。「像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因波動幅度不大,頂多能賺小錢,但這就像刀口舔血,雖 舔到了血,但有失去舌頭的危險。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就好。」至於什麼是好機會?東山借用《孫子》進一步說明。「百戰百勝,非善之 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仗勝百次,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能在不開戰情況下,使敵人降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運用在股市,即做短 線交易,成本高、利潤低,非明智之舉;真正的高手,會伺機而動,順著大多頭趨勢而為,輕鬆賺錢。

「做股票,不要做得那麼痛苦!比方說,大盤 雖然一天可漲百點,但若實際上漲停板家數不多,代表這個盤只是形式漂亮,但本質不好。」東山分析,漲停家數少,代表主力對前景感到不明朗。只要主力不介 入,就難有大行情,想要賺錢就不容易。像現在指數波動幅度小,要抓到高低點獲利,只有神仙才辦得到。

因此,要在股市作戰贏得勝利,就要靠「客觀環境」來打敗敵人。「所謂『勢』,就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輕鬆又愉快。」東山強調,操作個股時,一定要先看大盤怎麼走,沒有大盤走多的支持,個股基本面再好、技術面再棒,也絕對走不高、走不長。

實際操作順應節奏

股 市求勝關鍵 找出強勢股他說,知道勢怎麼走,操作就順利。而在選股上,最簡單好用的一招,就是「穿頭慣性法」。東山解釋,所謂穿頭,是指股價突破最近一波高點並站穩其 上。這是股價開始走多的初訊,但不代表股價將從此扶搖直上,因為有可能才剛穿頭,就立刻回頭。意思是,只突破了一天,就被打回來,形成假穿頭。反之,若股 價一旦穿了頭後,又繼續穿頭,形成所謂穿頭慣性時,就表示多頭行情來了。

「股價能穿頭,並形成穿頭慣性,最重要意義是,讓最近一波乃至上上 波被套牢的人解套。這表示,多頭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進股票,追價意願強,一旦多數投資人願意追價,行情自然易漲難跌。」東山說,一旦搞清楚了什麼是穿頭, 什麼是穿頭慣性後,實際上操作也要順應一定節奏,才不會亂了方寸。

他建議,「第一次穿頭時,先買進總資金的一成;不必買太多的原因,是防止 假突破而受重傷。第二次穿頭時,證明第一次的作法是對的;做對了、賺到了,才值得加碼。到第三次穿頭時,不但證明前二次的操作正確,更重要的是,穿頭慣性 形成,多頭行情宣告來臨,要怎麼加碼,該怎麼操作,就很簡單了。」另外,當台股處於箱形整理盤局,亦即當股價在一個極狹小的區間遊走,碰到這種技術線形, 只要大盤還在多頭行情中,一旦出現穿頭,尤其是漲停板式的穿頭,不必等到穿頭慣性,就要趕快進場。原因有二:一、大盤在多頭行情時,技術面好的個股,一旦 穿頭,就很容易形成慣性;二、平台整理的個股,整理期越長,爆發力越強,不及時進場,就越難買得到。透過東山的「穿頭慣性法」,操作強勢股,就能像「行於 無人之地」那樣輕鬆、自在。

「十幾年前,我開始念《孫子》,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東山說,從前少年得志,很年輕就賺到一筆可觀財 富,便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才發現錯得離譜。多年下來,仔細揣摩《孫子》箇中精髓,只有「五體投地」四個字,才能完全表達內心崇敬之意。而參透了《孫 子》偉大、奧妙所在,也讓東山看破一般股市迷思,並重新面對過去失敗經驗,反覆提醒自己,謹記老祖宗的智慧。

東山

出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史書作家

經歷:出版業

著作:《股市戰略與絕學》、《你能懂的孫子兵法》等10多本書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股市啟示:利用客觀環境來求勝。「勢」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得心應手。

實戰技法:如何判斷多頭行情?

1、大盤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

2、指數突破最近一w波高點,並站穩其上,甚至形成「穿頭慣性」,就代表多頭行情來了。

孫子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股市啟示:不要與大盤趨勢對抗,「永遠緊抱大盤大腿」實戰技法:大盤反轉徵兆怎麼看?

當大盤愈走愈高,突然一天跌幅超過1.5%,包括開高走低的實體長黑,就要小心盤勢可能由拉回,變成回跌。

孫子曰:「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股市啟示:贏不了的盤,就不玩;只有在最佳狀態、有穩賺把握才進場。

實戰技法:如何尋找強勢股:穿頭慣性法1、個股股價第一次穿頭時,買進總資金的一成;第二次穿頭時,才加碼;第三次穿頭時,穿頭慣性形成,操作就很簡單。

2、操作個股時,要先看大盤走法,沒有大盤走多支持,個股技術面再強也走不高、走不長。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股市啟示:把股票脈動摸清楚、技術分析學好,就能不被盤勢牽著鼻子走。

實戰技法:如何從價量變化,掌握盤勢?

1、任何技術指標都由價、量而來。其中,「價」最重要,有「價」才有「量」。

2、看不懂、或技術線形不夠好,寧可不進場。

東山老師對未來台股的看法:「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68

蔣錫培:創業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anwu/225296.html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認為,危機感是企業百年基因。越是沒有危機感的企業,其應變能力就越差,主動尋求變革的可能性更小。由此一來,其創新精神也越顯匱乏,最終很大可能會被吃掉或擠垮。在他看來,最大的危機是沒有了危機意識。

蔣錫培說,創業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即做到以下四點:一、能活下來的,不是抱著賺錢的目的,而是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二、識時務者為俊傑,掌握趨勢就是掌握未來。要順應時勢,以變應變,超越自我,而一意孤行者,往往窮途末路。三、結合自身優勢,不盲從不跟風。四、反省、堅持、創新。

以下為蔣錫培的經典語錄部分整理:

1、陋習的摧毀力,我們不可小覷。小而言之,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大而言之,則影響一國在它國心目中的形象。看見陋習而不知其為陋習,本身就是有陋 習的人。知道其為陋習卻不願或不敢去克服它,更是陋不可習!一人不知其為陋習,是其個人的悲哀。人人都知其為陋習,卻沒有人敢去革除它,是整個時代之恥 辱。

2、一個人的不幸,並不在於他一生下來可能就面對各種各樣的危機與挫折,比方說家庭的困境、外界環境的各種不如意等等;也不在於無論他如何拚命,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像別人那樣的財富、榮譽。一個人的不幸,在於丟失了自己的靈魂、喪失了愛的能力。贊同嗎?

3、專才與通才之爭歷來已久,且毫無休止。我倒覺得,專有專用,通有通用,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方顯完美。專才成群、通才寥寥,或者專才稀缺、通才 滿街,或者專才不專、通才不通,其實都是一種病態。人有所異,因材施教為關鍵!我們常說的「煎餅人」,指一個人什麼都懂點,但沒一樣精通,你是這樣的人 嗎?

4、【危機感是企業百年基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沒有危機感的企業,其應變能力就越差,主動尋求變革的可能性更小。由此一來,其創新精神也越顯 匱乏,最終很大可能會被吃掉或擠垮。最大的危機是沒有了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生存的根本。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尤其在春風得意時,企業如此,個人及國家亦 然。

5、【低頭是一種大智慧】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欲想出頭,先會低頭。低頭不是消極避世,更不是無條件的妥協。該低頭時敢低頭,我們的尊嚴不 會在低頭的一剎那悄然逝去,反而,可以贏得掌聲和尊敬,還可避免碰頭、摔跟頭。適時低頭,是一種大智慧。當然,低頭是需要勇氣的,而欠此勇氣者則常鑄大 錯。

6、【團隊精神是制勝之根本】1.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強大的個人,只有強大的團隊。2.孤軍作戰必敗無疑;團隊合作,所向披靡。 3.團隊精神是企業度過危機的關鍵。4一個人沒有團隊精神,很難有所作為;一個企業沒有團隊精神,容易成一盤散沙;一個民族沒有團隊精神,難於立於世界民 族之林!

7、【創業: 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網友問創業做什麼最賺錢。觀點:一,能活下來的,不是抱著賺錢的目的,而是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二,識時務者為俊傑,掌握趨勢就 是掌握未來。要順應時勢,以變應變,超越自我。而一意孤行者,往往窮途末路。三,結合自身優勢,不盲從不跟風。四,反省、堅持、創新。

8、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免費的,比如空氣、陽光等等,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生嬰兒,誰都可以得到,只要活著。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與財富無關, 比如人的毅力、信念、信仰等等,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誰都可以擁有。最珍貴的東西,其實都在我們身邊,親情、友情、愛情等等,珍惜才能永恆!

9、【中國需要更多有信仰的企業家】心靈不種莊稼,它就長雜草。物慾橫流的世界,信仰荒蕪,帶來的必然是雜草叢生。淒涼一片,更是一種危險。我們的 經濟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信仰迷失所造成的。信仰,對於個人、企業和社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不要跑太快,以至靈魂跟不上腳 步!

10、【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下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全球激烈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企業。誰擁有掌握高新技術、先進知識 的人才,誰就擁有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基業長青的長久之策,是一種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投資,每個企業、國家都應將之視為至高無上的使 命!

11、【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量決定人生的高度。我發現,凡成大業者,心量都足夠大。心量大,痛苦被稀釋,障礙被突破,阻撓被粉碎。心量 小,則常常被煩惱所困擾,被慾望所羈絆,被狹隘所侵蝕。很多時候,我們的眼睛之所以會被各種雜念所矇蔽,是因為我們的心量沒有打開,太陽照不進來,心還沒 亮。

12、現代企業的興衰,不在於它是否是家族企業,而在於其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家族成員的智慧和能力,將會越來越顯得不足, 這必然要向社會引進職業經理人和管理制度,如果一個家族企業能容納外部的制度和人才,對它的靈魂進行改造,那麼這個企業就能時常保持一種創業的激情和活 力。

13、生活中,總是在抱怨或者詛咒命運和自己作對的人不罕見。但命運是個聾子,你的抱怨和詛咒它怎麼能夠聽見呢。命運是一種不可捉摸的東西,我們可 以相信命運的存在,但是千萬不要把它放在眼裡。你看得越重,幸運女神就越躲離你。尤為重要的是,決不能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做命運的強 者!

14、當我們沒有創新的靈感時,不妨多借鑑,從創造性模仿起步,結合自身和周圍環境的狀況,在已有的比較先進的事物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超越,也不失為創新的一條途徑。借助巨人的肩膀,能比巨人看得更遠,是借力,是智慧。

15、【「被利用」是一種幸福】網友問為什麼我總會有一種被利用的感覺。我們其實不用怕自己被利用,就怕自己沒用也沒有人願意用你。被利用被需要是 一個人自身價值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努力提升「被利用」的價值,一個人一旦懂得,自己的存在對別人還有「被利用」的價值,其人生必定會更為精 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7

不為而為 農夫

http://xueqiu.com/3449769110/25466783
證券市場是一所大學,我們每個人在這裡都可以學到東西,汲取智慧。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是想要有所為。改善生活,成就夢想,創番事業。。。然而,資本市場從來都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夢想成真。很多人進入資本市場那天,就是噩夢的開始。成功的投資,我們要切記有所不為,不為而為。

1.不要教條

2007年中國股市像一隻氫氣球,不斷上升,屢創新高,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斌老師固執的堅持「長期投資」,忽略泡沫的事實,教條化的執行巴菲特先生的長期投資思想。不願賣出股票。氫氣球總歸不能升到天上去,2008年泡沫破滅,但斌老師損失慘重。據說損失了10個億。後來巴菲特比亞迪之中國行,但斌老師現場向巴菲特求證股票高估要不要拋出,以可口可樂為例子進行了現場求證。我不太記得當時的細節了。我在想,也許但斌先生在慘重的損失面前,多少開始懷疑自己的教條化的「長期投資」,這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不要教條

2.不要重倉

2009年至今,李馳老師一直重倉金融股,尤其是銀行股。銀行股的高槓桿性質,決定了這個行業本身風險重重,不適合重倉於一個風險很大的行業。銀行股持續了四年多的陰跌不止,讓昔日妙語如珠,才華橫溢的李馳老師,已經風光不再。市場已經差不多忘了這位投資前輩。銀行股持續了那麼長時間的低迷,銀行股的春天或許總會來臨,甚至近在咫尺。但對於一個基金公司來說,跟隨他的投資者很難做到五年如一日。做基金做私募跟自己做投資,總是有區別的。李馳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要重倉。

如果說重倉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那麼,對於我自己,這也是深刻的教訓。我在李寧股價從30多塊跌倒15塊左右,開始買入李寧股票。隨著李寧的繼續下跌,我更加自信的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正因為這種盲目的自信,讓我不斷追加買入,最後重倉。而李寧的股價跌起來深不見底,給了我沉重打擊。所以,時至今日,我認為不管你自以為多麼有把握的機會,一定要切記:不要重倉

3.不要賭博

重倉已然是不可容忍的錯誤。而有的人還借錢。比如最近我們看到的董寶珍老師。他的否極泰基金8月30號的淨值是0.72,茅台股價9月份大跌,否極泰基金的淨值迅速掉至0.47!有人核算過,他的槓桿率大概是1.7倍。作為一家基金,對你的客戶負責,對你的合夥人負責,犯這種低級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董寶珍老師犯的錯誤比但斌老師和李馳老師都多。重倉單一個股,借錢放大槓桿,賭市場走勢,猜市場底部。。。這些看起來不像一個投資前輩的作為。甚至讓人覺得其投資連門都沒入。他的各種行為加在一起,讓我覺得他其實是一個賭徒,不是投資者,連投機者都不算。董寶珍老師的悲慘投資經歷必須讓我們牢記:不要賭博

我們重倉一個行業,重倉單一個股,甚至還借錢放大槓桿,賺足了泡沫還死了都不賣。。。這些行為背後,無非是我們的貪婪心在作祟。這種情況,首先是因為我們自以為自己是對的,自以為發現了巨大的投資機會。然後想極力抓住這個機會,適當配置都覺得可惜了這個機會,總覺得這麼好的機會,必須重倉才對得起自己發現的「巨大價值」,更有甚至,覺得重倉都不足以匹配這種「百年一遇的大機會」,不惜借錢融資放大槓桿。動用所有可以動用的資源來抓住它。而事實上總是事與願違,自以為是的巨大機會,往往成了啥也不是的機會。或者就算是機會,但市場持續的讓你失望,耗費了你漫長的時間去等待價值回歸。

這種極端行為背後,透露的是貪婪心。貪婪心放大後成了賭性。投資是一生的事情,就算真的是一次機會很高的擊球,也不應該傾其所有。

不要教條,不要重倉,不要借錢,不為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09

【案例】王健林:順勢而為,萬達地產的成功源於四次關鍵轉型!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8/56951.html

兩次轉型造就商業地產之王

我簡單講一下萬達的四次轉型。

現在很多人問我,萬達為什麼發展那麼快,我們連續6年保持35%以上的環比遞增,去年經濟下滑這麼嚴重,我們依然是34.8%,今年應該也在35%左右。原來我擔心,過了一千億會不會速度下來,現在保持這個速度。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總是對國家大的趨勢節點把握這麼準,老是踩著這個點。這不是蒙的,這來自於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和轉型的動力。

萬達發展到今天有4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我們從一個區域公司,大連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的公司,那是在1993年,我們88年成立以後,前幾年發展還是非常快的,我記得在92年的時候,我們收入就已經接近20億了,佔那個時候大連房地產市場份額四分之一左右,已經很大了。

為什麼我們那時候想要去跨區域發展?就是一個追求,想把企業規模做大。一個城市最多就幾十億的市場份額,再發展就是100億,200億,你佔一半企業也是很小的。出於這個追求,我們93年跨區域,成為中國第一家跨區域發展的行業企業,那時候沒有這個概念。

我到廣州去,說要做一個項目,跟人家談好了,我就去註冊公司,到工商局不給註冊,你是東北公司,怎麼可以到這裡註冊,不可以,必須企業註冊當地,跨區域沒有這個先例,還不能註冊。

一般人是不是就縮回去了?沒有。我們找當時的一個華僑房地產公司,談好,每年給你100幾十萬,給我註冊一個賬戶,叫第幾分公司,但是由我來管理,風險責任由我來承擔,就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了。

因為那次轉型,儘管沒有取得很大的成績,賺錢不是太多,但是為什麼去廣東呢?那時候廣東是房地產的高地,而且全國的形勢,財富,都往廣東集中。這是我們第一次轉型,踏出這一步,但是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緊接著我們開始逐漸逐漸,從97年開始大規模的跨區域發展,我們到今天接近100個,成為全國跨區域發展最多的一個企業,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轉型。

這次轉型帶來的結果,就是從一個區域的品牌變成全國性的品牌,從幾十億的公司,變成百億級的公司,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的轉型。而且這種連鎖經營,給企業文化帶來的變化,那是不可估量的。你一個公司怎麼管理,很容易,就幾十個人,一百多個人,變成幾十個城市的公司怎麼管理?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信息手段這麼發達,給我們管控提出了很大的難題。

但是就是這種要把企業規模做大這種決心,這次轉型獲得了基本成功。

我們第二次轉型,就是從住宅房地產裝向商業地產,這是始於2000年。這個轉型的動力來自於非常原始,非常單純的,就是我們在這之前我們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是肝病,一個是癌症,花了公司300多萬,一個100多萬,一個200萬,那個年代沒有保證的,民營企業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有錢就報銷,沒錢就等死。90年代,私營企業不像現在,社會地位不像現在。

考慮到兩個都是我們的老員工,我們儘管財力不像現在這樣,有什麼藥就用什麼藥,延續了他們幾年的生命。我們公司員工也不多,幾千人而已,如果我們一旦發展幾萬人,一旦我們企業步入了中年,我們員工步入到老年,如果每個人都得這樣的病,每個人退休了以後工資怎麼發呢?上哪這麼穩定的現金流呢?覺得房地產不靠譜。所以我們自己反覆討論三天,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就是向不動產轉型,我們覺得不動產建完以後,它的資產是在不斷升值的,今年建完了值一個億,過了5年就值兩個億了。還有它有穩定現金流。分析來分析去,我們決定向商業地產轉型。

這次轉型過程是非常艱苦的。我們被當了222次被告,我們在瀋陽建了一個店,實在經營不下去,又拆了重建,付出代價9億多,10億左右。人不是神,都是在摸索當中前進的。但正因為這種執著,最初的這種堅定的信念的推動,我們現在商業地產可以說轉型成功了。什麼標誌呢?

第一,從規模上現在全球第二,到明年四季度,我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公司。按照現在的速度,不再增加,就是保持現在勻速,每年500萬平方米竣工這種規模的話,2020年我們可以大概達到55000萬平米以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不動產是很大的行業,它佔了全球資金總量大概10%以上,規模很大。這個行業裡做全球第一,應該說是轉型成功了,這是我們第二次轉型。

這次轉型成功帶來的變化,就是企業的文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口號,我們企業文化,一直是兩句話,8個字。最早我提出來的口號,88年,89年初提出的口號:老實做人,精明做事,那個時候都是市場經濟騙子很多,也沒有什麼規矩,什麼都可以來,監管也少。當時我想我們企業起碼正規一點,給自己提口號,老老實實做人,我們90年代中期提的口號是「貢獻財富,貢獻社會」。2005年左右,我們有了一定的規模,模式也走出來了,我們提出國際萬達百年企業,就是有把企業做長久,做長壽企業的想法,這也帶來了我們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場,就是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使萬達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超速的發展。現在連續6年保持35%,這就是商業模式帶來的。這個模式至少10年,20年,還可以保持相當的核心競爭力。

居安思危進軍旅遊文化

第三次轉型,就是我們向文化旅遊轉型,我們始於2006年,當時企業決定進度,08年決定旅遊行業,做旅遊度假區。為什麼我們做得風聲水起,而且利潤很好,現金流好,我們要提出向文化旅遊轉型呢?這是源於在發展當中對這個行業做的系統分析。

我們看到一個什麼現象,你看我們分析了差不多10個國家的歷史,美國,英國,法國等等像這些發達國家,房地產產業成熟期基本上都是50年,就是大規模的發展,供不應求,供需兩旺逐漸走向萎縮,行業還有,但是規模下來了,工業人員下來了,基本上就是半個世紀,好一點5、60年,差一點40年,這是一個規矩。

中國真正的房地產市場就是20年,真正改革是1998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改革,才有真正的市場。那時候有分配房,還有商品房,98年以後就沒有了,也就是15年,20年。

還能發展多少年呢?我自己判斷,高速成長的時期就是10年左右,可能還維持一個勻速的這麼一個平衡發展的階段,我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全國人75%變成市民,農民大概只有20%左右,這個時候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我們中國的工業化也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房地產市場一定規模就下來,大幅度衰減,不會像現在幾千萬從業人員,不會的,可能全國幾百萬人,甚至再少點,100萬人可能就夠了。不像現在這麼多的房地產企業,幾百家就夠了。

因為這個行業不是一個萬歲行業,不動產也是一樣的,不動產雖然建完以後可以維持幾百年,建完以後可以重建,成本也很低,還可以接著搞,但是你的發展規模不像現在一年竣工500萬,明年可以竣工600萬,這個規模是找不到的。美國前5家的不動產公司每一年都在衰減,人口流動,180萬人變成170萬人,有的50萬變成20萬,往更舒適的地方去流動,很多購物公司就長期虧損,關掉,他們處於逐漸關店的過程中。

出於這種分析,要想企業追求更加長遠,當然每個企業追求是不一樣的,你賺幾個億瀟灑,就不是這種想法了。但是我們是想成為更長遠,更長壽的企業,我們想找一個更穩定的模式,我們覺得找來找去做文化和旅遊,其實文化旅遊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做萬達文化旅遊城,就是文化旅遊做核心,也攙和著一些商業進去,比如我們開業的度假區都是這個模式,向文化旅遊在轉型。

文化旅遊就是長壽行業了,一個故宮600多年,一個長城千年以上。我開玩笑,文化和旅遊資源被佔領上,至少幾百年,開個玩笑現在故宮長城是哪個企業自己的,你還愁嗎?現在是國家重點景點,漲價要國家文物局,旅遊局兩個部門,40塊錢的門票十幾年不能調整,因為它具有社會公益的功能。如果是企業,現在早漲到400塊錢了,你這種資源獨有嘛。就像我們長白山佔了,以後再批這種大型的滑雪場很難。

還有我們逐漸在一些知名景點周邊,現在沒有這種模式出現,政府很歡迎,一些開發區,一些度假區做完了,他歡迎你去投資。一旦有了這種模式出來,第二家,第三家就不一定再有這個機會了。

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文化和旅遊口碑,品牌傳統力最強。最好的品牌營銷就是旅遊平台。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傳承幾百年,人們都要去,一個最好的品牌營銷就是旅遊景點。

所以我們第三次轉型,現在叫進行時,還沒完成。雖然有兩個產品已經開業,但是大家還沒有看到我們真正的文化產業的創新產品。什麼時候出現呢?明年四年度,我們萬達集我們智慧,集大成的產品,2014年四季度會在武漢推出來,一個是大型舞台劇,不是傳統那種靠人力,做人體極限,翻多少個跟頭,做多高難動作,不是,主要靠特種設備,靠電腦的變化產生的效果。

還有我們自己創新的一個產品,叫做電影娛樂科技效果,就是高科技的設備,就是電影3D技術的出現產生的這種產品,美國最早有這種模式。但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完全創新了,給我們創造這幾個產品的設計者還是美國幾個大師,但是完全根據我們的創意來創作的。比如做了很好玩兒的東西,比如3D的影像設備,再加上過山車,你坐在車上一走,都是立體形象。我們做了一個活動叫西遊斗魔,它的兩側全部是立體的這種人物形象,軌道車走到哪一段,西遊記裡的魔鬼就出來,你拿著手上的武器,就可以射妖魔鬼怪。它也有能力反擊你,這個形象一出現以後,你兩秒鐘沒把他射掉,他的武器就出來了,車上4個人,誰射到你就完了,你的武器就射不出去了。如果你運氣不好,上來第二仗就被它滅掉,你這個錢就白花了,人家在山上打槍你打不著。這是完全創新的,花了5年多的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算上明年就6年了。這些東西的出現,我相信對中國的文化產業是革命性的東西。這個在進行時。

這個轉型給萬達帶來的,我覺得不僅是生意上的,現金流獲得好的收益,更主要是文化品牌的樹立。我們正在和國外兩個公司談,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輸出,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有一個結果。

我們的想法,我們用知識產權,而且在世界上沒有出現的,像迪斯尼,就是做一個主題公園,各種各樣的過山車,我們現在有主題公園,有我們創新中國故事的電影樂園,還有萬達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兒的東西,我們叫萬達夢,裡面有水公園,兒童樂園,我們正在創作一個產品,叫室內的兒童樂園,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開業出來,大概會在青島,大概在16年會第一個開出來,全世界第一個室內兒童樂園,就是以兒童的職業體驗、互動為主題的一種遊樂,高科技的東西。比如一個消防車,這個消防車很慢的,是在軌道上跑的,小孩上去開消防車,然後就跑,旁邊火就起來了,水泡是固定的,小孩去滅火,很好玩兒的,還有很多這樣的兒童樂園的東西。

我們的決心目標很大,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像迪斯尼一樣做成中國的品牌推向全世界,國人兩三年以後會很快認識,對世界來講可能需要時間,10年,20年,可能才能豎起起這個品牌。

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

第四個轉型,是我們向跨國企業轉型,從一個中國的大型企業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轉型。兩年前併購美國的電影院線,併購英國的遊艇,在英國投資酒店,包括每年都有我們自己有計劃的併購。這種轉型,當然參照系不能都跟我們相比,可能沒到那個規模,不一定有這個追求,我們到了這個規模,也有26年的歷史,我們希望成為百年企業,我們希望為中國企業爭光,樹立國際性品牌,所以我們想成為一個跨國企業,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按照我們現在每年環比35%,我們從2015年以後,我們假設速度降到15%,速度降低一半,每年保持15%,2020年大概資產可能會接近一萬億,收入至少會超過6000億。這時候這個企業僅僅是一個中國的本土企業,這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那時候希望給自己定的目標,至少20%的收入來自海外,實際上應該是30,按照國際跨國企業的定律是30%來自海外,才真正成為跨國企業,但是我們不敢提那麼高的目標,因為摸著石頭過河嘛,所以我們希望那個時候至少20%,以後逐漸逐漸成長起來,可能更高的比重來自海外。

現在企業文化已經有了一點變化,我們公司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國人,特別我們的文化集團,特別我們的文化旅遊院,特別我們的投資部門,我們很多部門都是相當部分是老外,各種語言,各種地區的民族,這種交流,對文化是有啟迪作用的,第四次轉型萬達才剛剛開始,這四次轉型,前兩次已經成功,第三次正在進行當中,第四次轉型才剛剛開始。

正是由於我們這種不怕折騰,持續折騰這種勁頭,才使得這個企業保持一種持續的核心競爭力,萬達才有現在的速度和規模。我用萬達四次轉型的發展歷史告訴大家,你的企業真正想成為一個大型企業,或者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不能滿足於現狀。第一要創新,敢於創新,持續不斷的創新。這四次轉型,就是四次大的創新,小的創新,技術層面的創新也是可以的。

我始終在講,商業模式的創新要源於它的作用和產生的效益,遠遠大於基礎層面,管理層面的創新,商業模式轉變了,產生的威力大得不得了。所以說就是要不斷的創新,同時在創新當中要提煉核心競爭力,不是新就是好,新還要適度,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的東西。

我就用簡短的時間,用萬達的發展歷程,來簡單解釋萬達為什麼發展得這麼快,也發展得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四次轉型的結果,和持續創新的結果。

提問:我是做零售連鎖的,零售行業進入三高一低的時代,這裡面核心的問題是高房租的持續上漲,您是做商業地產的,您認為這種高房租持續上升的趨勢,什麼時候能夠緩解?如果我們做零售的話,有什麼辦法能夠把不利的因素能夠化解?

王健林:高房租的趨勢解決不了,而且還是一個持續的趨勢。

提問:多長時間?

王健林:持續至少幾百年。為什麼呢?大家想一個道理,20年前的租金一個月給10塊錢,高房租,現在100塊錢租不到。但是你要到英國,你到法國,日本,香港去看看,香港前兩天剛剛有一個報告,20多平米一個小店,當然是個例,在銅鑼灣20多平米,年租金200多萬港幣,他能承受嗎?他居然就是賣一般的東西,飲品,他每天賣幾萬份,他能承受。

我們中國好的城市裡,商業步行街,一平米2000塊錢有得是。不動產價格在升格,投資人,過去一萬塊錢一平米,過了10年5萬塊錢一平米,他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回報率,比如5%才能承受,所以造成了資金不斷的上漲。你指望我要做零售,租金下來我才能成,這個企業一定要死掉。

我覺得零售要解決,就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零售企業,所有的企業,都要電商化,互聯網化,要有電子商務的思維,線上線下結合,同時可能要從自己的行業,我不知道你做哪個零售企業,可能要創新,來提高核心競爭力。

比如同樣賣服裝,你是買了服裝再來賣,就不如自己創立一個品牌,提高附加值。零售企業肯定是非常困難的,在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越來越困難,可能完全的買賣的,比如說將來相當一部分要轉移到電商上去,比如服裝,電器,家具,真正在實物店的大量的是體驗性的,文化類的,娛樂類的可能還會生存得好一點。

提問:是不是未來馬云做的線上的業務,是為實體店打工?

王健林:包括雙十一你去看,實體店在線上成交比重也佔一半,甚至更多,排在前面幾十名都是實體公司,不是做淘寶店的那些人。你實體店要降低房租,可能有一些能夠時刻在網上買賣的東西,還是要去店舖化,但是能在店舖上的,更多的轉向那種沒有辦法電商的,沒有辦法網絡的這種行業,萬達現在自己的廣場,我們自己內部都從五年前,我們定的體驗業態佔50%,我們去年定的口號,2015年底之前,體驗業態佔60%。可能以後要進一步擠壓這種行業,更多增加體驗的吃喝玩樂。

提問:您還是堅信馬云這樣的會贏?

王健林:不是這樣,網絡真佔50%~70%,也是零售店當中佔了大部分,實體行業也沒死掉。這個49%就他輸了,51%就我贏了,不一定,我是說這個趨勢,所有的行業都要和現在的互聯網技術結合來思考,完全的按照傳統思維再做零售,我估計前途很困難。

提問:萬達經濟高速的增長,是做出來的,還是隨著中國大環境漲出來的?

王健林:兩方面,首先你是一個大平台,如果我的公司假如誕生在新加坡,或者是馬來西亞,不可能有這個業績。國家就那麼小,你增長幾十,50%,盤子也很小。中國過去連續20年環比遞增9.5,你如果和國家經濟保持同步擴張,就每年增長9.5%,這已經很高的速度了。我們在大趨勢發展的基礎上,我們有新的商業模式,再加上我們核心競爭力,比如企業管理水平再高一點,可能就保持30%幾的增長速度,所以這兩個原因都有。前提是中國經濟在大跨度的發展。

我經常跟公司講我們非常有幸,我們早上30年沒這個機會,晚生30年,也沒有這個機會。除非你想創造新的模式,來一個搜索,來一個Facebook,才真的有機會,其他的真的很難,這是基礎原因。

為什麼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主要還是內因,還是企業自身的原因,說穿了商業模式先定,執行能力再強,管理水平再高一點,就冒出來了。決定性一句話,企業的原因是最主要的。

提問:先念一個比較輕鬆的問題,我也是軍隊轉業來的幹部,轉業幹部創新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

王健林:我給你講一個例子,哈佛曾經做了一次統計,世界500強副總裁以上的人員,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總裁這個層面,副總裁,這個層面的,全世界大概不到6000人,這些人來自哪個學校最多?你們可能想不到,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在所有的比例當中,3倍於哈佛和其他的著名商學院。大家覺得很奇怪嗎?

中國活躍在一線上的企業家有王石、我,華為的等等等等,都是軍人出身,這說明什麼呢?一個過去那個年代不當兵,就上山下鄉,可能當兵是最好的選擇,精英更多進入了軍隊,隨著改革開放又進入到商業上來。再加上軍隊的執行力,組織能力,可能也是一個鍛鍊。

不是說大家覺得很奇怪,不是說讀的商學院,不是哪個學校就能成功,這個例子說明,為什麼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在500強高位的人最多,西點軍校選人很嚴格的,西點軍校選擇標準是非常高的,進去的都是優秀的苗子。這是一個現象。

軍隊怎麼能夠成功呢?最主要還是看自己,不在於來自於軍隊,來自於學校,來自於哪裡,關鍵是看自己。怎麼成功是大課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成功的,成功的因素是很多很多的。聰明這是一個因素,你比別人聰明。

第二,你比別人勤奮。

再一個機遇,你就是運氣好,你就成功,別人運氣差就不成,這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成功學上的三個要素。如果你三者具備其中一點,有可能成功,三點都具備,你肯定成功。

提問:我是來自新加坡的,從事環境水處理的專家。我注意到北京的霧霾特別嚴重,已經遍佈東部很多地方。中國飲用水的標準,2006年出了一個標準,要在2007年7月1號要執行新的水標準,但是推了5年仍然沒有執行,再推2015年。

我想問王總,萬達作為一個社會企業,在中國有這麼多的物業,但是實際上自來水是不安全的,從環保,飲水安全的方面有沒有思考?能不能讓萬達的物業實現飲用水的安全,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王健林:這個說實話,我們真是很難帶頭做到。比方說你要說飲用水,現在中國飲用水已經趨勢在改變,稍微富有一點家庭的人,現在已經開始飲用礦泉水了,確實很多人,飲用水最高的層次就是飲用飲礦泉水,再礦物質水,純淨水,完全飲用自來水沒有辦法。

國外都是自來水打開直接飲用,標準就是直接飲用,咱們國家能達到直接飲用的城市目前還沒有一個。這個是我們發展當中的一個階段,中國經濟現在雖然總量第二,人均還在百名以後,真的還是發展中國家,不要用過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萬達在環保只是努力帶頭,儘量做得更好。國家2009年推出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到現在我們一個公司拿到這個評價體系的認證佔全國一半份額以上。它分兩種,一個叫設計評價,一個叫運行評價,設計很容易拿到,但是運行一年以後再去申請,再看你的水電氣消耗指標,再來獲得一個運行認證,我們已經拿的是最多的,只能努力在這方面做帶頭吧,但是我們以一個企業之力,改變中國飲用水的品質,我覺得課題對我來講太沉重了,做不到。

提問:有一位來自硅谷的朋友,這個問題很大,請王總談一談創新領域對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意義。關於萬達怎麼樣看移動互聯網對傳統產業衝擊的?

王健林: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這是趨勢,可能今後所有行業都要互聯網化,這是趨勢,我已經有一個認識,今後所有行業必須互聯網化。但是不以為著互聯網消滅所有行業,這是兩個概念。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特別是最近這些年,還有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方面,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傳統的運營方式和經商模式,這是一個趨勢。

在這個衝擊之下,有些企業不能適應,就消滅了,就消亡了。比如說現在很多紙質媒體,很多書店,凡是能標準件生產的行業,家具、電器、標準服裝等等,鞋帽等等,標準件生產的,都受到了衝擊。

這可能就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但是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你這個行業產生幾年,過10幾、20年就成傳統行業了。怎麼應對這個衝擊呢?就是做互聯網化改造的過程當中適應它,運用它。

美國前10大電商公司,都是實體企業,那些公司更高的認識到它的作用,大的百貨店,大的電器店等等,美國前10大電商公司,都是互聯網企業,他的實體企業進行互聯網化改造,能夠在網上營銷搬到上面去,企業一樣活得很好。

再一個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的進行升級,各個行業有不同的辦法。總而言之,做什麼行業,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必然要消亡的,關鍵看企業自身。再好的行業都有再大的企業,再爛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就看你自己怎麼樣去運作,怎麼樣去轉變,這就是一個很空的話題,就看你自己怎麼把握了。

如果做銷售,都等著,你做百貨店,或者做電器店就這麼等著,等著別人衝擊,可能時間不長就垮掉了。如果你早一點和互聯網結合,改變模式,你可能活得很好。我覺得如何應對衝擊,不要看自己處在哪個行業,關鍵看自己怎麼樣的方式來應對這個衝擊。

提問:公司做大時如何分配股權?如何處理元老和職業經理人的關係?

王健林:公司做大以後,怎麼處理股權,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我在多少年前演講就提出一個疑問,優秀企業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我從來就不相信企業經營一百招等等這些不好使。如果有標準答案,那就標準企業了,所有的優秀企業都是不同的答案,都是不同的打法。所以我經常講,成就優秀企業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在如何處理股權方面,也是有不同的做法的。萬達是我們自己的做法,很簡單,這個企業是我自己創立的,我是創業家,股權原來就是我自己百分之百,後來企業做得大了,我們想把它做上市,重新要進行股份化改造,大概是09、10年。我自己說了算,我就拿出了相當一部分股權,當時私募價格,那時候我們委託中經還有銀河兩家投行幫我們做的私募,引進了10家8家企業,同時我按照私募價格拿出相當於50億股權,無償給了我的核心高管。我是這麼做的。

但是他沒這個能力怎麼辦?所以這個模式是不一樣的,我是把自己股權拿出來分給大家,過去不是有一句名言,財善人聚,財盡人散。你留下來的股權雖然減少一點比例,可能實際價值會變得更大,我是這樣做的。

第二個關於處理元老,這也是不一樣的。萬達是在不斷發展當中,不斷不斷有新人才進來。元老可以保留,不一定擔任重要位置。我們現在萬達總裁、副總裁當中,有來自海外的,有從迪斯尼挖過來的副總裁,有其他的跨國企業招聘過來的,也有從超大型國有企業請過來的高管,什麼樣的人都有。

我是本著一個原則,誰對企業貢獻大,他帶領這個公司做得好就誰來幹,絕對不看他的資力或者是他的年齡。但是元老你可以在公司干,可以給你工資標準高一點,比如我們在分股權的時候,我們就有區別,十年以上的,不管什麼職務,都給他一點。再一個原來老的創業人,都享受副總裁的股權,但是權利不給他這麼大。

提問:我是來自貴州的地產商,今天很榮幸在這裡能見到我們地產界的神。我們一直是傳統型的住宅地產商,我們逐步往商業在過渡,在過渡的過程當中就覺得很困難。我們怎麼樣從傳統的住宅地產過渡到商業地產上?過渡的時候有什麼關鍵節點要注意?哪些細節是我們在處理當中更特別關注的?

王健林: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是比較困難的,現在全國轉型的比較多,成功的比較少。關鍵的點是很多,第一學習,不會做看別人。中國古人有一句名言,傻子過年看鄰居,你不會做,看鄰居怎麼做,就是學習,向優秀企業學習。有興趣可以來萬達學習。

第二點,前期的設計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設計得不好,一開始的毛病後期怎麼改都不好。設計是最關鍵的。

第三點商業資源,不是建起來就可以經營好,商業地產最大的風險就是建起來可能沒有人租。最大問題就是要有商業資源,這是一個累計的過程,主要是招商,招商不行就委託招商,現在國內有招商公司,專門從事招商的公司,提一點成。

提問:有一位大連的朋友問,養老地產有沒有前景?高爾夫地產有沒有前景?

王健林:其實這些包當中最有前途就是養老地產,我們也在琢磨,我們萬達做是喜歡研究透了,有把握了才開始走。養老地產一定是地產業今後突圍轉型的一個主要方向。中國老齡化而且越來越嚴重,老齡化以後,這種養老地產必然需求量非常大,要不然國家為什麼凡是養老地產可以協議出讓,這多麼大的突破,只要你做養老地產就可以協議出讓,不用招牌掛,而且還有稅收優惠。誰更早進入這個行業,將來機會更大。

現在覺得盈利不高,那是沒有找對模式,養老地產不是說蓋一個房子,把大家弄到這裡面來出租就行了,你要想老年人需要什麼,他的生活,他的娛樂,他的配套服務做全了,做圓了就會有人來了,實在不行還可以做銷售。所有地產當中最有前途的就是養老地產。

提問:現在大家商業地產非常熱,我們想做商業地產。我們做的話會遇到什麼問題?怎麼樣少走彎路?像你們注重公益的企業,能不能對我們邊疆企業進行一些幫助?

王健林:怎麼樣少走彎路,簡單說,我們把我們十幾年從事商業地產的經驗,我們內部的教材,我去年做了一個決定,把它整理加上案例,準備今年底或明年初出書,《商業地產投資建設,第二本叫《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完全是案例教學,怎麼做,而且是可以操作流程的。比如運營管理,怎麼樣招商,怎麼樣組織開店,怎麼組織管理,怎麼樣調整商家等等,我們把這兩本書,已經編輯出來了,明年過了春節以後社會上發行,可能1月份就準備發行。你看完這兩本書,認真讀完,肯定少走彎路。

第二個怎麼幫助你,就看具體情況了,我們新疆烏魯木齊已經有公司了,你找我們總經理吧,具體討論吧。

提問:這裡有一個問題,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在房地產開發有沒有機會?

王健林:三四線城市的機會越來越小。中國調控除了北上廣深杭這幾個成為需要調控,其他成事不需要調控。真正做房地產都知道,三線城市,四線城市,賣房子已經很困難了,供大於求,政府就是土地財政,沒錢就賣地,超市場需求在供地。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地是賣不出去的。可以肯定的說,系統性風險也許有產生的可能,所以我覺得要慎重,在三四線城市投資要慎重。

提問:關於人才和商業模式王總更看中哪一點?

王健林:人才和模式,所有所有一切人才是最重要,我在公司裡經常講一句話,人就是錢,有人事業就可以出來,有人可以有一切。我們自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我創業50萬塊錢,借50萬,每年25%的利息借5年還本,不也起來了。所以我特別重視人才,我在98年就開始全國招聘人才,以後學會公開招聘,很難招到特別優秀,特別優秀的人才都是在當地工程比較穩定的,也不願意參加公開招聘,獵頭,我們現在超過50個獵頭公司在合作,國際上還有5、60家獵頭公司,人才就是一切。

提問:我們是房地產代理行業,我們是來自安徽的企業,也是合肥萬達的分銷商之一。面對越來越激烈的房地產市場,傳統的房地產代理競爭越來越激烈,非常難做。在這樣一個市場環境裡,請您對我們房地產代理行業的轉型提一些建議。謝謝。

王健林:房地產代理行業,我個人認為轉型越早越好。從香港和新加坡、日本、韓國多次房地產波動來看,最早就是代理行業先倒掉,這個行業風險非常大。如果你從事代理行業我給你一個建議,還不如現在能找到好的轉型方式更早的轉型,隨著房地產市場三四線市場的飽和,房地產好日子就是10年,也許更短,到那個時候可能代理行業更難過了。因為代理行業沒有核心競爭力,你靠什麼?最好的辦法,選一個別的行業儘早轉型。真的,我是這麼想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84

【案例】YY與網龍如何玩轉教育:順勢而為,各個擊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8/58034.html

歡聚時代(YY)與網龍同是遊戲背景出身的互聯網上市公司,但又有不同:YY語音憑借遊戲和娛樂場景迅速積累人氣,網龍旗下的91無線因被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而聲名大振;YY2012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網龍2008年已從創業板登陸香港主板上市。i黑馬分享這篇文章,把這兩者放一起進行對比,探討這兩家怎麽切入教育以及如何做教育的。順勢而為的YY教育YY並不是一心籌劃涉足教育,而是順水推舟、“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YY語音真正的價值既不在於遊戲或娛樂,也不在於教育,YY要做號稱”富集通訊”的泛社區,憑的是李學淩在虛擬網絡世界中拼殺出的這片帶有完善”基礎設施”的寶貴”地產”;藍軌跡教育創始人胡鼎這麽比喻道。這塊地最初定位為”娛樂城”,主要是用來開遊戲廳,後有歌廳,當更多的人發現可以以極小的成本甚至免費地享受到這里的服務時,有一小部分人就在這里開班授課,邢帥就是嘗試者之一;YY起初並不在意,直到這類人群達到一定規模,才決定重新劃出一片”教育園區”,於是2011年YY教育就誕生了。從工具走向平臺之路YY教育有兩大鮮明的優勢:一是YY語音龐大的用戶基數(官方稱2億註冊用戶量);二是YY強大穩定的實時交互功能,能夠滿足在線教育直播課程的需求。據說2012年“YY教育培訓”立項後半年內,用戶月活躍量突破600萬,滬江、中公、華圖等著名入駐機構突破400家。YY語音是在挖掘用戶行為需求的基礎上發現這一商業價值,因此,還為聽課的用戶開發出視頻、白板、PPT、舉手等功能,還有正在準備的另兩個重要環節―――線上支付及學籍管理。負責人印亞蘭表示,在整個鏈條打通之後YY語音才稱得上是在線教育的平臺,那樣教育機構不僅可以通過YY語音做招生培訓,還能夠從這個平臺挖掘優秀的師資加盟;而抽成傭金的盈利模式自然水到渠成。但作為一個語音群聊工具,要以平臺的身份運作的話,內容的供給和運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有點類似視頻網站。所以YY教育面臨的最大考驗將是內容,或者說是他們“招商”能力及質量如何。只可惜,很多線下教育機構入駐後發現並不適應YY社區的氛圍,紛紛撤出了,反而草根個體更容易接受;這一方面說明在2億用戶中其他的用戶需求並沒有被挖掘出來,娛樂仍占主導;一方面也是YY的策略不對。理由是YY教育傾向於將產品定位為B2C或B2B2C,而不是可以非標準化的C2C模式;並在成立之初就去拉攏有助打響平臺品牌的主流教育培訓機構,而沒有想通過打造真正的“草根名師”來聚集人氣,逐步做好教學公會。其後又引導公會進行公司化管理,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最主要的就是機構和講師之間的矛盾。總之,YY教育直接解決的是傳統機構線上招生的需求,再由線上機構滿足老師開課的需求,最後讓老師來滿足學生在線學習的需求。本質上還是工具+中介型,而不是平臺,因其沿用了線下機構、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去改變教與學之間存的問題。網龍天漁教育 自身培養人才 力求各個擊破網龍CEO劉路遠說:“關註教育領域源於網龍本身發展中遇到的人才問題。”於是就在公司內部創辦了“網龍大學”,其後逐步與很多高校采用各種方式長期合作,包括建立合作實驗室、定向培養、課題研究以及提供實習基地。旗下又有專註教育服務的全資子公司天漁教育,以及91英語、91星火英語、91育兒、寶寶童話等一系列產品線。對於在線教育,網龍尤其關註K12教育和職業教育,以591UP 和91UP兩大在線品牌為代表;還曾在91應用平臺推育兒App,旗下公司NetDragon BVI不久前又與鴻海子公司Foxteq、PE嘉禦基金(Vision Knight Capital (China) Fund)共同註資33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準備發力在線教育市場;其中,網龍持股49%。網龍雖低調,但做事不少;劉路遠認為:網龍的發展實踐證明創新不是一種靈感,而是一種可以通過方法訓練提高的能力。從產品層面上看,網龍試圖通過移動互聯網加數據分析技術來變革學習模式。譬如91UP快學堂,免費面向以過考為目標的職教人群,做題是其核心功能;它以海量的考題解構知識點,用算法智能取代人工記憶。對於題庫模式,品途網所知最早的在線題庫產品是2010年11月正式發布的丁博士雲題庫,91UP緊隨其後,2013年開始出現互聯網創業產品猿題庫、華圖教育的磚題庫,甚至還有年底尚德機構推出的蜥蜴題庫,主打真人語音解析,目前僅支持三種會計考試題庫。綜上所述:YY教育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後來卻不斷地高調宣揚,以致在YY赴美上市時都講出了一個關於教育的好故事,實則是從教育工具轉型在線平臺不成功的例子;而網龍則一直重視教育培訓,卻很低調不聲張,實則默默地做了很多動作,也力求創新。這兩個在線教育的遊戲玩家,你看懂了麽?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吳梅梅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40

大公司們那些奇葩的獨立App:生而為敗,以及背後的邏輯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6/144725.html

來源:i黑馬
譯者:文宇妮,劉雨竹
譯自:TechCrunch


讓十億人改變習慣是一件可怕的事,這就是為什麼Facebook做了Paper這個App。為了避免與十億用戶已經養成的習慣起衝突,2014年,科技巨頭們在自己的經典App之外開發起了各式各樣奇葩的獨立應用——ta們在探索嶄新的用戶體驗。

現在媒體和公眾都在關注像Facebook的Slingshot, Instagram的Bolt和Dropbox的Carousel這些App的成敗,但是他們沒有看到真正的要點。獨立App就是用來失敗的,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

這些奇葩的獨立App所處的境地就像在球賽中,裁判已經亮出了旗子但球員仍可繼續。球隊可以選擇自行結束;但同時,他們也可以在不用承擔後果的情況下,嘗試些有風險的事情。如果事情進行得順利,他們也可以收穫成果。

重新設計有風險

從一般比例來說,十個創業公司中有一個成功,要說拿到全壘打的就更少了。至於成功的消費類社交App,這個比例只能更少,因為你不僅需要一款有趣、易用的產品,你還得建一個忠誠度很高的社區。

在其它App上,既要保留原來的使用體驗又不能破壞新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公司早就不這麼做了。Facebook和Twitter看起來幾年都沒怎麼變。儘管導航功能更快了,圖像更大了,但是它們基本上和2010年時差不多。

重新設計核心功能會很危險。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流失掉幾百萬用戶以及他們要貢獻的錢。正如扎克伯格在去年的一個訪談中告訴我的,破壞一個App的主要特點會讓之淪為「二流」。

我們本來只是想在手機上聊天,但是因為Facebook的短信應用,現在兩億用戶似乎只通過手機發Facebook信息了。但是Facebook的用戶似乎對精心設計的Paper不感興趣,仍然用傳統新聞推送方式。

收購很昂貴

要把這些新App整合進已有的App中的確很難,但是不整合又划不來。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照片分享App,但是他最初不是為手機設計的。Instagram 結合了內容篩選和Facebook風格的照片內容推送,然後它就火了。 Facebook為此要花10億美元來收購這個新公司,以免有麻煩。自那之後,Instagram的用戶量從3000萬漲到了2億。如果Facebook稍有遲疑,它就得花更大的代價來買,或者要看著它落入競爭對手的手中。

發現短消息市場潛力的並不是Facebook 、Twitter 或者 Google,而是分享閱後即焚照片的Snapchat。Facebook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弄清楚狀況,它用12天的時間克隆了一個打招呼應用Poke,它的確可以發短信,但是也毫無特別之處。Snapchat注定在年輕人中流行。

據說,Facebook準備用30億美元買Snapchat,但是遭到拒絕。現在Snapchat估值100億美元,將繼續融資。Facebook正忙於打造Timeline,這款產品用來永久記錄用戶的生活。

為什麼不呢?

既然很難在已有App中開發新的用戶行為模式,收購新的、很成功的App又很貴,於是大公司開始開發獨立於核心產品外的獨立App,其優勢在於:

便宜:對一個科技巨頭來說,召集幾個設計師、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來實現一個點子並不需要花很大代價。

快速:因為不需要將產品整合到現有App中,設計師就可以自由探索新風格,開發也快速很多。

風險低:因為獨立於主要App,這些科技巨頭不需要擔心會流失現有用戶。

既然有這麼多優勢,為什麼不走起呢?

最好的情況自然是App一炮而紅,科技巨頭又多了一個受歡迎的產品。一個獨立App可以是公司主打品牌的衍生,為其招徠更多用戶。舉例來說,Dropbox的獨立照片支持App Carousel的一大設計理念就是吸引用戶購買Dropbox的儲存空間;獨立應用也可以獨立運營並盈利,就像Instagram那樣,當然背後少不了主公司在商業、人事及全球化等方面的支持。

即使獨立App不溫不火,它也可以收集到數據和用戶反饋,幫助改善公司的主打產品。Facebook的首款照片應用Facebook Camera就是新特性的試驗場:Facebook在此發現多重拍攝這一試驗功能有發展前途,因此即使Facebook Camera這個應用最終下線,它也幫助主App開發並改善了關鍵特性。

失敗不可怕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App無人問津了。但最糟糕能有多糟糕?沒錯,一些優秀人才的精力被浪費了,但這些大公司裡有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公司可能要花時間將獨立App的用戶情況納入到主產品中,但這些科技巨頭中有許多團隊在同時作業,提高效率並降低風險。這就是為什麼Facebook推出了創造性實驗室計劃(Creative Labs initiative)來培養開發主產品之外獨立App的小團隊。

使用體驗不愉快的獨立App可能會讓一小部分用戶對公司的信心下降。如果獨立App下線,那些仍在使用的用戶可能會生氣。但用不用Facebook的獨立閱讀應用Paper或Twitter的獨立應用#Music和你用不用Facebook和Twitter的主應用沒多大關係。這就是「獨立」的意義所在——就像對待被抓住的特工,主公司大可拒絕對其負責,繼續專注於主打App的改進。

說來說去,做獨立應用最可怕的一點大概就是一旦App失敗,來自媒體的冷嘲熱諷了吧。我作為一個媒體人,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冷眼旁觀這些市值幾百幾千億美元的巨頭搞砸點兒什麼是很有些刻薄的樂趣的。2012年12月Poke推出時,Facebook的股票幾乎翻了三番;但這個糟糕的Snapchat複製品直到現在還是科技博客和硅谷中無數笑話的笑點所在。

但可能我們這些記者和權威人士都錯了。獨立App就是為了失敗才被設計出來的,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如此。當利大於弊時,獨立App就是一筆聰明的投資,儘管成功率可憐。

下面是關於最近一些獨立App的分析:

Instagram的Bolt是一個超快速分享照片和視頻的App,而好友的頭像就是快門按鈕。我覺得這個「超快速」撐不起一個新App,但也許Bolt會成為人們給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發照片時的選擇。

Dropbox的Carousel能自動將你全部的照片流和手機照片同步到云端來釋放空間。Carousel目前的吸引力有限,儘管Dropbox相信許多人很看重手機照片卻總忘記備份。但如果它紅起來,就可能帶動Dropbox的推廣。

Facebook的Slingshot主打的是新奇:你可以給好友群發照片和視頻,而好友要看你發的東西就必須給你回覆。Slingshot才推出不久,但這個回覆解鎖的機制可能會導致好友間的不和。然而這個機制也可能會造就病毒式的熱潮,並幫助Facebook打擊Snapchat。

Twitter #Music的用戶可以收聽並分享被推次數最多的歌曲,以及你喜歡的名人關注的歌手的歌曲。這個App一直無人問津,最終下線。但Twitter肯定從中收穫良多,尤其在用戶喜歡怎樣的音樂分享方式方面。也許日後Twitter會成為一個音樂搜索和交流的門戶,就像它在電視方面那樣。

Twitter #Music消隱無蹤,Carousel日漸衰敗,許多人都不看好Slingshot,Bolt也不夠特別。但那又怎麼樣?就像我之前說的,這些不過是幾乎沒有風險的試驗。所以與其和獨立App的下載量過不去,不如多鼓勵公司去大膽試驗創新。畢竟,失敗了又不會怎麼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23

【姜洋副主席在2015人民財經年會上的演講(2015年1月24日)】 逆勢而為

來源: http://xueqiu.com/1707907880/35734999

【姜洋副主席在2015人民財經年會上的演講(2015年1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人民財經年會。首先,我代表證監會,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借此機會,我圍繞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與監管轉型,談一些工作情況和想法,與大家交流。
  2014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證監會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的部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導向,統籌抓好市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監管執法、投資者保護等多方面工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堅持放松事前管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資本市場監管轉型實現良好開局。認真下好簡政放權這步“先手棋”,全年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3項,還有一批擬取消事項已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在履行相關程序後公布。隨著行政審批事項的大幅減少,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以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為例,目前90%以上的交易單數已無需我會審批。在放開前端的同時,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優化完善案件調查與審理環節相對分離、分工制約的查審分離機制,明確滬深證券交易所的受托執法職能,全面推進我會派出機構行使行政處罰權,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總的看,監管轉型既促進了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充分發揮,又有力維護了市場“三公”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二是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抓住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這項“牛鼻子”工程,在反複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明確了市場主導、責任到位、披露為本、預期明確、監管有力的改革目標,起草了註冊制改革方案並已上報國務院。同時,大力推進創業板市場改革,放寬準入標準,建立再融資制度;將“新三板”試點擴大到全國,推出做市轉讓方式;推動完善企業兼並重組政策環境,修訂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規則,建立非上市公眾公司並購重組機制等。這些改革措施,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力支持。2014年,共有94家企業首發上市,融資471億元;609家次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融資6778億元;“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1216家,融資132億元。此外,還出臺了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退市制度的意見,推進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場化、法治化和常態化。
  三是圍繞實體經濟投融資和風險管理需求,資本市場業務、產品和機制創新邁上新臺階。紮實推進國際化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研發期權等新交易工具,目前國務院已批複同意上市原油期貨、上證50ETF期權和10年期國債期貨。這些新產品、新工具將相繼推出,對於強化市場風險管理功能、維護我國能源安全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成功上市6個期貨品種,目前我國上市期貨品種已達46個。出臺了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公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管辦法,截至2014年底已備案各類私募基金7654只,管理資產規模2.12萬億元。同時,先後頒布實施了支持證券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和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創新發展的總體原則、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四是推動“引進來”與“走出去”齊頭並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實現突破性進展。在我國資本項目尚未完全實現可兌換的情況下,通過平穩啟動“滬港通”試點,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截至2014年底,累計成交1881億元人民幣。取消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申請的財務審核,2014年境外上市融資364億美元,同比增長109%。推動RQFII總額度增加到8200億元人民幣,試點範圍擴大至法國、韓國、德國等地,促進了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了面對海內外投資者進行原油期貨交易的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總的看,我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管理風險的能力持續提升,為增強我國經濟金融的國際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資本市場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面對這些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既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又要敢於擔當,迎接挑戰。上周,證監會召開了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了2015年工作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概括起來,就是要毫不動搖地深化市場改革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監管轉型,使資本市場深深根植於實體經濟的沃土,更好地順應新常態、服務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一是持續推進監管轉型。在繼續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增強市場活力的同時,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切實提高監管效能。今年的一項重點任務是,研究制定證監會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嚴格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同時,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要求,探索建立證券期貨市場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
  二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股權市場方面,要繼續穩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壯大主板市場,改革創業板市場,完善“新三板”市場,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滿足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差異化的股權融資需求。債券市場方面,要全面落實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發展證券交易所機構間債券市場,豐富債權融資工具。私募市場方面,要健全私募發行制度,引導私募基金規範發展,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方面,要在確保原油期貨、上證50ETF期權和10年期國債期貨等順利掛牌、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做好農產品期貨期權試點,推進股指期權試點,增加股指期貨品種,研究匯率類期貨品種,繼續優化期貨交易、結算、限倉等基礎制度,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
  三是促進證券期貨服務業創新發展。從境外成熟市場經驗看,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與一個發達的證券期貨服務業相輔相成,兩者互為支撐,缺一不可。為此,要適時放寬我國證券期貨服務業準入限制,探索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交叉持牌,支持業務產品創新,進一步提高其服務實體經濟和財富管理的能力。
  四是穩步提升資本市場開放水平。要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市場雙向開放的新要求,優化滬港通機制,研究推出深港通,便利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推動A股納入國際基準指數,完善QFII和RQFII制度,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參與全球競爭。
  五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堅持立法先行,繼續配合全國人大做好證券法修訂和期貨法制定工作,推動出臺相關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推進資本市場法律實施規範體系建設,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基礎。堅持嚴格執法,完善以查審分離為核心的執法體制,加強與相關部委的執法協作,從嚴懲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決不讓破壞規矩的人逍遙法外。堅持把投資者保護作為重中之重,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和揭示,啟動行政和解試點,完善違法責任主體先行賠付機制,使投資者保護全面滲入監管工作的各環節。
  六是切實加強風險防範。這是資本市場的永恒主題,在當前經濟形勢比較複雜、市場交投比較活躍的情況下,更不能掉以輕心,有絲毫松懈。要著力加強系統性風險監測監控,健全風險預警機制,防範市場內外部風險相互傳導、交叉疊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15

【斯坦福創業者】塔爾蓋:創業即順勢而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8/149527.html

黑馬說:塔爾蓋過往人生每一重要轉折均與內心不甘相呼應。

工程師塔爾蓋一心想改變命運,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商學院上。770分的GMAT成績讓他有了一個更大膽的目標——去斯坦福。

在那之前,他幾乎已經預見到了未來可能的生活。在印第安納州的那個小鎮上,有著上百位比他大五歲、十歲、二十歲的中國人,他們的標配是,丈夫是工程師,妻子是會計,一所大房子,兩個孩子,再加一條狗。問題在於:這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文 | 本刊記者 葉靜

編輯 | 齊介侖

個人檔案
塔爾蓋,極橙齒科創始人,曾任全球最大齒科醫療器械公司卡瓦集團中國高管,在美國工作生活十年,斯坦福(Stanford)MBA 08
 

何明科(一面網絡)、叢林(優車誠品)、孫瑤(優車誠品)、塗誌清(優車誠品,與李雅雯是夫婦)、李雅雯(投資)、張戎(John Deere)、周蘊淩(波士頓咨詢)、朱朝華(投資)、Cao Haiyan (基金)、謝敏(對沖基金)、束午 (Indeed)、許軼(焦點教育),還有兩位同學創業處於敏感期不方便透露。

他想起了更遙遠的事:一個神采飛揚的內蒙青年來到了清華,迎接他的不再是高中時代的籃球及早戀,而是痛苦的學習。從C語言開始,他突然感受到了什麽叫做“笨”或“不開竅”。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先是拼盡力氣學習,接著自暴自棄。大三時,他拼命準備GRE,專業依舊是電機。“除了這個,還能申請什麽Ph.D?”塔爾蓋無奈地回憶道。

 

讀Ph.D期間,塔爾蓋得到了一個機會,既可以為GE工作,還可以領到一筆不錯的薪水,於是Ph.D的計劃最終變成了Master的現實。有了工作,卻並不快樂。他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個二流甚至三流的工程師。這種並不積極的自我評價又得到了一個更負面的外部反饋:一個職位,另兩位備選人因故放棄後一直空著,GE沒有給他。他一直渴望這個職位,並一直從事著相關工作。

 

“人家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不行,寧可沒人也不要你。那件事情對我的打擊還是蠻大的,讓我整個人覺醒了過來。”塔爾蓋說。再後來,費盡力氣找到一份新工作時,他無比珍惜,好像終於有一個機會重新來過。他很努力,但仍不能說是喜歡。那種感覺,就像大一時拼盡力氣讀書一樣。

 

他第一次懷疑自己方向選錯了。那年報考電機系是因為,老師說這個專業好找工作。他翻開自己的成績單,墊底的都是理工課,靠上的都偏人文和管理。他想起工作中偶有的那些開心事。他的工作介於工程及項目管理間,和人打交道時他顯然更快樂。他想,也許自己該嘗試另一個軌道了。他向公司申請就讀單位附近的商學院,單位拒絕了財務支持。

 

種子一旦種下,就會發出芽來。他既不想在美國再做個二三流工程師,也不想就此回國繼續做一個二三流工程師。閱讀財富雜誌時,他對未來有了新的憧憬:有一天,自己的頭像印在這個封面上。“我想當大公司的CEO。”塔爾蓋說。商學院成為了他通往這個目標的再次“高考”。

 

斯坦福對塔爾蓋的最大吸引力源自前者的這句口號:“Change lives. Change organizations. Change the world.”

 

他正是要去成為一個管理者。在斯坦福的日子里,這個前工程師被同學口中無聊的大公司及金融機構生活所吸引,渾然無意於他們的目標——開創自己的小公司。

 

離開斯坦福後,塔爾蓋如願加入到一家大公司,一個牙科細分市場的大公司,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回到中國。在那四年間,他很累很開心,壓力很大成長很快。剛回國時這個牙科公司大約有20多名員工,塔爾蓋離開時已有300人,他直接領導的團隊大約60多人。他所在的事業部在他工作期間營收增長超過100倍。

 

這次離開有些不一樣,以前他總是為做不好而發愁,現在反倒因為會做而發愁。當類似的所謂戰略規劃PPT做到第20遍時,他覺得自己該轉軌了。他四處張望,卻發現同學們都已在創業,最震撼的故事莫過於比他低一屆的同學創立的公司已登陸納斯達克。

 

“我們這一屆,15個大陸人,其中10個在創業。男生之中,似乎只有一個例外。如果以家庭為單位,則每個家庭都至少有一個人在創業。很誇張。這對我影響挺大。”塔爾蓋稱。

 

但現實很骨感。塔爾蓋與妻子出國第一年就結了婚,之後妻子一直未工作,他們買了房,有一個孩子,正在考慮是否要第二個。“其實是特不好的一個時機。如果我繼續留在公司,再熬幾年,肯定能成為總經理,在這個公司或是另一家公司。這就感覺我在放棄很多東西,所以躊躇了很久。”

 

像當年種下去商學院的種子一樣,創業的種子一旦種下,也要發出芽來。塔爾蓋想起回國之初,他每天很高興地去到辦公室,而現在,他每天不停抱怨發著牢騷,變成了自己討厭的祥林嫂式人物。此前,他一直信奉的人生教條是:你覺得不好就去改變,改變不了就別抱怨。

 

他決定改變。“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失敗,但失敗了又怎樣?人生下來不都是光著身子的嗎?”塔爾蓋說。這個帶著很大風險的選擇居然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後來塔回看發現,不僅他的人生,還有他家人的人生,每次重要的爬坡都是建立在一個冒險的決定上。

 

那就幹吧,自己熟悉的產業,牙科。他不再做牙科耗材,而是轉向了口腔診所,因為做了這個行業後,幾乎每個飯局,都有人請他推薦牙醫。他分析了齒科市場不同品牌的優劣勢,並找到了一個自己可能更好發揮的價值地。辭去職位後,他已投入首家門店的籌備工作中,不久將開立新的診所。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葉靜,編輯齊介侖;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53

中國市場策略: 恒指目標32000點與“中國大媽”順勢而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0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3 13:59 編輯

港股策略: 恒指目標32000點與“中國大媽”順勢而為
作者:洪灝

“在一生之中,沒有能力時不應投機,有能力時也不應投機。"–馬克·吐溫

摘要:在估值便宜、政策紅利、跨境流動性強勁和技術面利好支援下,港股將進入牛市。我們對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的目標分別為32,000點和19,000點以上,均為2007年以來的新高。

歷史性的暴漲;政策面、流動性和技術面均利好:港股在複活節假期後出現一波歷史性暴漲行情。4月9日,恒生指數取得20年來第8大的點數升幅,然後在4月10日創下第4大的點數升幅。另一方面,恒生國企指數的升幅為1995年以來的20大之一,不但市場成交量破紀錄,港股通額度更連續兩天被用盡。正當周五市場認為升勢將會衰竭時,恒指又再上升超過300點,全周以高位強勢收結。港股暴漲之後將何去何從?

就在港股暴漲的兩星期前,我很榮幸獲得中國的一家首屈一指的私募基金的邀請,在其投資者會議上發表我對市場的看法。這個基金雖然成立不久,但已經是中國私募界的傳奇,在推出數小時內便籌得近20億元的資金,而現在其管理資產規模已遠遠超出了100億人民幣,並在不足五個月便取得超過了60%的回報,成績確實驚人。該基金的合夥人也獲得央視邀請,參與了中國投資界最重要的人物的訪談。有關訪談節目是政府支持股市措施的一部份。現在,該基金正進軍海外,我也因此有幸與其合夥人就全球市場的前景進行交流。


在會議上,我以港股估值極度便宜和流動性改善為理由,提出了看好港股的觀點,與該基金合夥人的意見不謀而合。他們認為上海股市上漲將會帶來擴散效應。隨著上海股市急升,A股和其他市場(例如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相關股份的估值差距正在擴大。由於內地市場流動性充足和得到政策支持,內地資金必將利用這種價差進行套利,填補全球中國相關投資標的物的估值“窪地"。近來行情的演繹也的確如此,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連番上漲,上周五B股也漲停板。

我們對過去幾天的歷史性行情的量化分析顯示,這種極端的交易情況往往集中在市場拐點附近出現,例如2007年底、2008年底和2009年初(圖表1),換言之,這種極端的交易情況往往出現在牛市中後期、熊市尾期和牛市初期。索羅斯曾經觀察到:“當長期趨勢失去動力,短期波動往往隨之出現,原因不難理解:因為追隨趨勢的群眾失去了方向。"盡管我們無法單單從過去幾天的歷史性行情判斷我們到底是處於牛市中後期或牛市初期,但由於估值低廉,加上恒生指數終於有效突破2009年以來的運行區間,我們處於牛市初期的可能性很大。此外,恒生指數的長期漲跌趨勢線在今年1月初已經運行到了其長期支持位置,並開始反彈。由此來看,香港的升勢似乎還未衰竭。

消息面對香港股市亦構成利好。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稱今年滬港通額度將顯著擴大,深港通肯定將會推出。與此同時,中國公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刺激經濟。市場回購利率近期繼續大幅下降。總理李克強調研了中國東北地區,宣稱振興東北地區的工業將是其工作重點之一。此外,他強調政府將會加大投資鐵路建設。隨著市場飆升和房地產調控放寬,排隊購房的情況又開始了,而房子的價格已開始反彈。上周末,允許單一期貨交易帳戶持有的股指期貨合約數目從1200手上升至5000手,這個規則的改變是投資組合加杠桿變得更為容易並將放大市場運行的趨勢。此外,個人獲準持有不同券商的多個交易帳戶。這種變化將進一步推高目前每日人民幣1.5萬億元的驚人的成交量。

低估值支援大市表現;預計恒指=32000點,恒生國企指數>19000點,兩指數都將創2007年頂點的新高:不僅恒指的長期漲跌趨勢線已達到重要的長期底部,恒生指數及恒生國企指數的市凈率仍然非常便宜,同時也觸及其長期支援水準(圖表2/3)。這種低估值和技術支援的格局加上流動性的改善適合做多市場。假設恒指市凈率從目前的1.5倍水準回升至長期平均水準1.8倍左右,這樣的估值修複將會推動恒指從現在的點位水準進一步上漲17%左右至32,000點,這將是自2007年11月峰值以來的新高。基於恒生國企指數回報率的貝塔值大約是恒指的1.2倍,恒生國企指數應可升至19,000點以上。


當然,港股的升勢並不是毫無風險的。其中一項風險來自當上海股市觸及我們4,200點價格目標的頂部範圍或有可能開始牛皮、甚至發生逆轉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A股市場高估值的小盤股將會下跌,而價格便宜的藍籌股則將緩沖指數下行空間。然而,中國市場的波動將不可避免地傳導到香港,暫緩香港市場的升勢。而A50和A500股指期貨的推出可觸發大盤藍籌股與小盤股之間的表現分化。美聯儲加息早於預期也是一項風險。然而,隨著通縮壓力升溫,美聯儲6月加息的概率正在下降,讓港股有時間從極低的估值水準上繼續修複。即使在32000點水準,恒指的市盈率也僅為13.5倍,與世界其他主要市場相比仍然是估值最便宜的市場之一。





來源:交銀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77

中國金融投資(0605):順勢而為才可大放異彩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52

中國金融投資(0605):順勢而為才可大放異彩
作者:北山
編者提示:本文只是作為格隆匯會員做的公司研究的分享,我們對其中邏輯與結論不持任何立場。請讀者務必自我消化和理解,並務請註意投資的風險。

前天,看了格隆匯發的香港信貸(1273.HK)的文章,對其挖掘邏輯與艾路,深表贊同。港股挖寶,優先挖中小市值股,但方向確定之後,如何確定標的才是關鍵!沿著香港信貸的邏輯,本人找到了另外一家特質相似的公司——中國金融投資管理(0605.HK),話不多說,直接開講!

先帶大家F10,看看基本資料吧。
中金投集團提供的主要業務包括:利用自有資金開展直接貸款業務;通過擔保公司平臺提供銀行貸款業務;圍繞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開展融資咨詢類服務。其中從營收結構來看,公司目前的主要營收來源在於融資服務,而目前也正在積極拓展貸款類業務。業務範圍主要在大陸,目前在香港開始開展業務,上海分公司也已經成立!

好了F10的資料看完了,就來帶大家講講核心關註要點!

1、老規矩:先判斷是否是老千
中國金融投資管理的前身是港佳控股,港佳控股之前曾有數次低價配股,但中國金融投資接手之後,只有一次配售,且較當日股價並無大比例折讓,(2014年4月10日,配售價0.55港元,當日收盤價0.63港元)。且公司自從大股東2011年入主以來,已經實施3次分紅。這基本可以把老千嫌疑排除。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二股東是央企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這也足以判斷公司為非老千公司!

在此必須啰嗦一下,很多散戶喜歡買中小市值股,而買中小市值股第一要看的就是是否是老千股。在A股是“爛股損一時,藍籌悔一生”,但港股,藍籌或許漲的慢,但千股絕對是股民的滅頂之災!至於千股如何壓榨小股東,在此我就不贅述了,格隆匯大佬有諸多專門的文章對此進行分析!

2、財務安全、幹凈
從公司的資產結構表就可以看出,首先公司的資產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由客戶貸款、商譽、現金組成,其中信貸資產占絕大部分。

公司的2014年的資產負債率(資產端除去商譽)只有24.73%,且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財務放杠桿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資產端的質量來看,唯一的瑕疵在於6.5億左右的商譽資產。商譽是公司“洗大澡”的利器,但基本上都會發生在公司經營不穩定,公司積弊甚深之時,以利用商譽減值來混淆視線,達到掩蓋問題和矛盾的目的!但公司目前經營穩定,利潤穩定增加,基本不存在需要“洗大澡”的情況!所以,6.5億的商譽基本上可以將其看作一個空氣,我們估值時,將其剔除就好!

公司的在2013年有將近1.9億港幣的擔保業務,而2014年已經降到了2800萬港幣左右規模,且擔保的客戶主要為汽車經銷商,因此,擔保業務發生大規模損失風險很小!

3、資產證券化力推資本加杠桿,擴大貸款業務
從公司的財報來看,公司的主要資產結構非常清晰,從權益和負債角度看,資產負債率非常低,即便是剔除了商譽這項資產之後的資產負債率在2014年都只有24.73%,對於一個立誌擴大貸款業務的公司來說,還存在非常大的放杠桿空間。

公司目前已經在啟動資產證券化,而信貸資產證券化正是政府在力推的金融改革措施之一!
從表中可以看到,公司的資產的主要部分在於客戶貸款,非常適合做ABS業務。


4、業務有較大上升空間
從公司目前的業務組成來看公司一直都是以融資咨詢服務為主,輔之以對中小企業的直接貸款業務。

公司的業務結構分兩個層次看:
服務中小企業
以中間服務業務為主

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中小企業根本無法從銀行獲取足夠的貸款,盡管李總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要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但很明顯,這問題是不太可能通過四大行來解決的,而且隨著民生銀行在中小企業貸款領域的戰略收縮,標誌著股份制銀行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也在收縮, 所以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更豐富的金融生態鏈。

中金投(0605)恰恰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有益補充,中小企業貸款的高風險需要貸款單位付出相對較多的精力去甄別風險,設計方案,基於此,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P2P平臺以及其他中介才如火如荼的發展!

所以,論述至此,大家也都明白了, 中金投受益的邏輯是,中國的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短期難以解決,而問題的解決仍然得依靠中金投(0605.HK)這些非傳統的貸款單位和中介公司!金融生態鏈的延長和金融層次的豐富是未來的必然!

其次,公司是以融資咨詢收入為主,通俗一點講就是旱澇保收的一項業務,中間業務的特點就是安全邊際高,風險較小!不過公司也在貸款方面開始發力,2014年,公司利息收入已經較2014年大幅上升,且公司正在籌備小額貸款公司,預計在貸款業務方面將進一步發力!

此外,公司目前已經在上海增開分公司,在香港的貸款業務也已經開展,未來一旦地域業務範圍逐步拓寬,公司業務將具備非常大的上升潛力!




5、市值不大、估值不高
港股中小盤股,市值是個關鍵,市值太大,外資關註,就沒咱們什麽事了;市值規模太小,容易流動性出問題。而中金投(0605.hk)截至收市,市值為30.55億港幣,不大不小,剛好。從成交額來看,每天有4000萬左右,也足夠一般規模資金自由出入了!

此外,估值方面,公司顯然低估,公司目前的靜態PE只有9.9倍,PB1.15倍,當然,扣除一些商譽,PB可能要打些折扣,PB在1.5左右。這家公司與格隆匯大俠莊臣之前分析的優質標的香港信貸(1273)有一定的可比性,都屬於業績穩定增長,但估值較低的公司。

6、與國內大型金融企業合作
首先,公司已與北京城鎮發展基金合資成立了小貸公司,這算是具備了一定的官方背景。這將會豐富公司的業務生態鏈。且小貸公司,目前都致力於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因此,這將是公司全面進軍中小企業貸款領域的信號!

其次,公司與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渠道建設和資金來源方面達成協議。這將會使公司的資金和渠道建設方面獲得一定的保障!

總結一下公司的基本面情況:
A、公司央企股東,穩定分紅,非老千!
B、業務紮實,穩步增長!中小企業貸款難是宏觀性的大問題,能為解決這個問題出力,基本上就屬於順勢而為!
C、財務安全且幹凈,財務杠桿較小!
D、市值不大不小、估值不高!(不受資金關註,沒辦法)。30億的市值,首先,股價容易上去,其次,流動性不會太差!(當然,炒股各有各招,昨天還聽說一個專門做仙股發財的故事)

最後再補充一個額外的優勢:就是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已經舉牌出線!東方資產在內地屬於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背景之雄厚,一般人只能望其項背!重量級選手的介入,將極大的拓展公司前景的想象空間。



三個解讀:
A、大央企介入,提供信用背書(當然不是老千);
B、大象級的東方資產可以提供資金支持,足以解決小螞蟻公司中國金融投資(0605.HK)在貸款領域資金瓶頸;
C、咱們可以再大膽一點想: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信達在香港上市之後,東方會不會借殼605?當然,這一點,純屬YY,大家自行判斷想象!

所以,業務有潛力、估值還有優勢是事實,這是不以那些“姥姥舅舅”的意誌為轉移的,港股即將迎來大量內地資金,基本面好的中小市值公司將會被第一輪挖掘!

最後附股價走勢圖一張,供大家欣賞!(貌似技術走勢很順眼)



來源:港股那點事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