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小時談判內幕 《明報》失編採自主

2014-01-23  NM
 
 

 

《明報》管理層今年給員工的第一個官方消息,並非發放花紅獎金或公布公司新發展,而是宣布編務總監張健波以過渡性質復任總編輯,直至馬來西亞報人鍾天祥農曆新年後空降柴灣報社。逾百名編輯部員工以沉默回應,默站五分半鐘,給《明報》五十五周年「贈興」。張健波多次稱老闆張曉卿入主《明報》十八年來,尊重其編輯自主,但糾纏了兩星期的《明報》撤換老總風波,大馬管理層本週一在五小時的勞資談判中寸步不讓,終把編採自主權收歸己有。估計新人事新作風下,「星期日生活」、論壇版等政治敏感版面,將會成為第一輪被整頓的目標。

週一晚上寒風凜冽,《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及助理執行總編輯陳錦強,連同各部門編採人員等一百一十人,拿着不同日期出版的《明報》,默站柴灣報社樓下抗議。此時,無聲反變成最有力的工具。「其實同管理層開完會後,已經忍唔住喊,走出來默站時,眼淚已流乾。」有與會的員工代表說。當晚八時,附有主席張曉卿簽署的最新通告貼在編採部當眼位置,員工知道大局已定,無力推翻空降總編輯的定案了。

要求簽聯合聲明

本週一的勞資談判延續了上週的討論,員工要求管理層挑選總編輯時,「要獲得編輯部同事信任、熟悉香港情況。」下午二時半,十名員工代表跟行政總裁張裘昌、主席特別助理翁昌文、編務董事呂家明、編務總監張健波、被撤去總編輯職務的劉進圖開會。談判期間,管理層姿態強硬,「佢哋最初拋出呂家明、張健波再配鍾天祥方案,我哋唔肯接受,因為擺明空降大馬總編輯;跟住佢哋提出由張健波延任總編輯,我們問延任到幾時。佢哋先話兩三星期至兩三個月,鍾天祥就會到,即係又空降啦,我哋當然唔接受。」與會員工說。「張波有啲唔耐煩咁話,你哋覺得我好似好恨做咁,其實我唔想做,二十四小時前先決定。佢又話如果我哋唔接受佢延任嘅方案,就要收番。」與會者稱:「佢哋(管理層)不斷要求我哋簽訂協議書,想俾人睇到我哋傾掂數。」然而,協議書上寫了「呼籲外界停止傷害《明報》」、「員工同意張波延任」,員工卻認為外界對《明報》的行動是聲援,並非傷害,不肯簽署。員工見大馬空降老總勢所難免,遂要求管理層簽署仿效《紐約時報》的新聞約章,保障編輯獨立,「但管理層話唔好節外生枝,唔肯傾。」最終近五小時的會議,在雙方未達任何共識下結束。過了一會,晚上七時左右,管理層突然召集員工代表及九個編輯部中上層人員開會,宣布「張健波延任總編輯,直至另行通知。」單看字面,有人或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空降老總的命令被收回;真相卻是管理層談判時提過的:張健波僅擔任幾星期至幾個月,最終交棒給鍾天祥。管理層單方面宣布此消息,顯然是強行拍板,員工不能哼出半點反對聲音。劉進圖則調任世華網絡資源營運總裁。

劉進圖分化員工

兩星期以來的風波,管理層跟員工進行兩次談判,外界以為空降老總問題「有得傾」,實際上,勞資談判只是一場騷。會議室內,張裘昌、翁昌文均以家長式口啓訓示員工,「一時叫員工唔好傷害公司,一時又斥責員工搵埋外人攻擊公司,甚至連專欄『開天窗』、公司生意唔好,都入員工數。」與會者稱。變相降職的劉進圖,明明事件因他而起,他卻反過來當管理層的說客,四出游說員工,「他不時捉住啲員工代表入房傾,又叫佢哋唔好咁激進,唔好跟上頭對着幹,大家已經攰到唔想再同佢對話。」與會者稱,會上劉進圖不時傳紙仔給張裘昌及翁昌文,以軍師自居,又修訂員工四項要求的字眼,變得對管理層有利,員工慨嘆這位前老總已經倒戈了。管理層亦利用前副總編輯施純港一篇文章出招。這一篇題為《給明報編輯部的信》,上週在《亞洲週刊》及《明報》論壇版刊登,其中提及「馬來西亞人總編輯不一定是壞人,香港總編輯也不一定是好人。」有員工稱,早於刊登前已閱讀文章,「施總發給經濟版同事嘅信,我哋都睇過,雖然有啲觀點我唔認同,但只係私人提點。點知登喺公司嘅刊物,令人覺得管理層攞嚟淡化事件。」施純港去年十二月離開《明報》,據悉他本週已重返報界,在《信報》擔任顧問。

「星期日生活」高危

大馬幫重握《明報》大權後,內部估計其中一個重點打擊對象是「星期日生活」。據悉,員工跟管理層進行談判時,管理層特別點名提到該版的編輯黎佩芬,令編輯部同事擔心,高層可能針對該版進行「河蟹」行動。「星期日生活」是逢週日出版的專題式報導,選取社會焦點議題,立場鮮明,例如六四民權人士李旺陽之死、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等,撰文者均強烈批評中央及香港政府;去年推出的「佔領中環對談系列」,由戴耀廷與不同政界人士對談,引起社運界強烈反應。社會繼續關注《明報》動向,繼李柱銘後,本週一再有四個專欄作家,包括卉芸、陳惜姿、李慧玲及吳志森「開天窗」,抗議加拿大《明報》抽起批評管理層的專欄文章。加拿大《明報》過去六日抽走十四篇談論《明報》風波的專欄,卉芸對本刊稱,看到自己欄目換上讀者來函,「好唔開心,雖然合約冇話明一定要登我哋嘅稿(加拿大版),但過去十年都有刊登,即是對你(《明報》)有價值,但突然抽起,無人解釋。」連日來,負責《明報》北美業務、為撤換老總來港開路的呂家明,沒有回應專欄抽稿一事。管理層出席勞資談判時曾回應,兩地讀者群不同,加東有較多中國新移民讀者,而且兩報獨立運作。

學界政界促交代

不過,外界憂慮抽稿滅聲事件陸續有來,擁有九萬教師會員的教協,發動師生聯署關注《明報》。通識科教師賴得鐘表示,「新高層係咪掌握香港脈搏?我哋放唔放心繼續用《明報》做教材呢?」另一教師張銳輝則指任教學校訂閱二百多份《明報》,以全港中小學合共九百間,學校訂閱為數不少。但教協暫時不會發起罷買行動,觀察事情進展。立法會議員梁家傑週三會提出動議辯論,促請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鍾天祥人未到,已引發輿論強烈反彈,日後要操控《明報》,還得過社會重重監察。

黎智英:《蘋果》被抽兩億廣告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本週一首度開腔回應《蘋果日報》被抽廣告事件,他接受商台陳志雲訪問,被問到壹傳媒受到幾多廣告商壓力,「呢啲好難估計,如果一年我哋冇嘅廣告,以前嚟計,都超過兩億,例如大陸有啲好大生意嘅公司。最近就算係銀行廣告都抽晒,係咪政治壓力呀?或者我哋其他嘢得罪人哋就唔知,係有壓力o架,廣告係有壓力。」有沒有人要求報章不要寫某些題目?「我覺得無人咁白癡叫你唔好咁寫會抽,俾你攞住個話柄無可能,個個都係暗啞抵去抽,唔會話明俾你聽。」《蘋果日報》上週引述壹傳媒高層葉一堅稱,報章遭銀行抽廣告,疑涉及滙豐、渣打、東亞。本刊向滙豐銀行英國總部查詢抽廣告事件,滙豐銀行發言人稱,「不評論銀行廣告策略,我們定期與廣告代理檢討市場策略。」免費報章《am730》創辦人施永青早前表示,疑因新聞編採方針被抽廣告,廣告商主要是中資機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777

《忽周》下月停刊編採70人全體遣散

1 : GS(14)@2015-07-21 08:32:34

■創刊20年的《忽然1周》將於8月7日出版最後一期,《飲食男女》及《Me》將與《壹週刊》合併出版。



【本報訊】紙媒湧現結業裁員潮。繼多份報章雜誌先後停刊或裁員後,壹傳媒旗下《忽然1周》突結束印刷及網上業務,全體編採部70人遣散。該刊員工嘆謂沒想到《忽周》「竟然執早過亞視」。壹傳媒工會稱,連同早前《壹週刊》大裁員,壹傳媒短期內裁掉逾百人,對管理層的決定感極度痛心。記者:白琳


《忽周》合併本行政總裁趙偉堅證實,昨午管理層決定該刊8月7日出版最後一期,即踏入創刊20周年之時。8月16日起原夾附在該刊的《飲食男女》及《Me》與《壹週刊》合併出版。




工會今再與管理層會面


趙表示,該刊去年仍有盈利,今年經濟不景導致廣告市場萎縮,開始虧蝕,但廣告及銷量在行內仍是數一數二。至於管理層為何決定停刊,趙稱「咁要問老闆」,員工確實感「奇特」、「好shock」,「佢哋問點解忽周係第一個要執,我都解釋唔到,總之係公司決定」。壹傳媒平面媒體暨印刷行政總裁葉一堅稱沒有補充。壹工會發聲明指,上周五至今《忽然1周》和《壹週刊》合共遣散逾百人。為配合集團發展方向,近年全體員工奮力轉型,最終仍被遣散,不少受影響員工只能從傳媒得悉公司異動,非常憤怒。壹工會對管理層決定感極度痛心,今日會再與管理層會面,要求正式向全體同事闡述清晰發展路向、在計算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時勿與強積金對沖。記協對《忽周》停刊感難過,促壹傳媒集團在其他部門盡量吸納受影響員工。《忽周》是全港銷量最高的娛樂生活周刊,1996年的潘廸生患癌報道被證實揑造,2005年拍得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林煥光婚外情照片,林因而請辭。根據壹集團年報,《忽周》去年下半年每周平均銷量為7.76萬冊,較前年同期下跌一成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21/19226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88

編採獨立界線趨模糊

1 : GS(14)@2016-07-06 07:46:54

【本報訊】原生廣告希望為讀者帶來無縫閱讀的快感,銷售產品、服務亦更有效率,但新聞與廣告界線或從此模糊不清,熟悉數碼媒體策略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Jeremy Kagan,曾指出不少營銷者利用一些把戲(tricks),蓄意混淆讀者,誤導他們更投入閱讀。
Jeremy Kagan質疑,若果讀者分辨不清廣告與新聞,分不清報道是否由第三方或是廣告商編寫,但意圖卻是推銷產品或服務,或會產生負面效果。具有159年歷史的美國雜誌《The Atlantic》曾發生過原生廣告災難,具爭議性的山達基教會(Church of Scientology),於2013年曾經在該雜誌網站登首頁廣告,惟該「廣告」排版與日常新聞故事排版一致,僅在左上角提醒屬廣告商贊助,引起網民及讀者批評誤導,最終道歉及撤下廣告。



提醒讀者屬商業訊息

因此傳媒自律相當重要,壹傳媒(282)旗下壹傳動銷售副總裁鍾慕懷指出,公司對於原生廣告有嚴格指引,例如影片清晰地顯示具有商業訊息,而非編採內容,「一定要讓讀者知道題材屬廣告,不能誤導讀者」。若果廣告客戶要求將廣告「推播(push)」至讀者手機,更會極之小心,並以不損害讀者關係為原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5/196817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521

港新聞自由指數 歷來最低無國界記者:京侵蝕媒體編採自主空間

1 : GS(14)@2017-04-28 00:50:33

【本報訊】國際關注資訊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公佈最新2017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本港排名從去年的全球69位跌至第73位,排名較去年跌4位,是有紀錄以來最低。報告批評北京侵蝕本港媒體的編採自主空間,點名指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舉動令人極度不安。記協對調查結果感吃驚,籲新一屆政府正視問題。記者:廖梓霖無國界記者根據全球各地新聞自由狀況,包括新聞自由是否獲尊重及傳媒運作環境等因素,編製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7年在全球180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名為73位,較去年排第69位跌4位,創歷年以來新低。台灣則名列全球45名,位居亞洲之冠。非洲國家萊索托、尼日爾共和國的排名較本港更高,分別排第68和61位。



「一國兩制步入完結?」

在評論本港新聞自由時,無國界記者更以「一國兩制步入完結?」(Beginning of the end of"one country, two systems"?)為題。無國界記者指,儘管關注新聞自由組織過去已多次警告,但北京仍不斷侵蝕本港媒體的編採自主空間,本港新聞媒體報道涉及中國大陸及香港政府的敏感題材越趨困難,新聞媒體亦明顯要抵住來自北京方面的壓力,以保障編輯自主。


阿里購《南早》令人不安

報告特別指出,內地網絡公司正不斷收購本港媒體機構,並點名指內地網絡業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收購港媒舉動令人極度不安。去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入主《南華早報》。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對結果表示吃驚,認為本港新聞自由正在消失是不爭事實,呼籲傳媒高層檢討是否有自我審查,思考為何本港新聞自由落得如斯境地,「涉及中國嘅敏感新聞,有啲人自動自覺唔報、淡化,一直都發生緊」。她期望即將上任的新一屆政府正視問題,盡快落實資訊自由法、檔案法、開放網媒採訪等,提升本港的新聞自由度。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其中一個評分標準為多元性,惟過去一年香港傳媒更趨單一化,如阿里巴巴收購《南早》時已清楚講明,要用中國方式演繹中國故事。本報查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否採取措施保障本港新聞自由,在截稿前未獲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7/20003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