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漁場變身全台最大蜆精供應商 立川漁場蔡志峰 一兼二顧的圓融哲學

2012-11-26  TWM
 
 

 

花蓮縣壽豐鄉的立川漁場,在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下,培育出極具價值的河蜆。在第二代蔡志峰的努力下,從原本的小漁場,成為如今台灣最大的河蜆養殖場,更與台糖合作研發出「蜆精」,成為白蘭氏、台糖蜆精的原物料最大供應商。

撰文‧許瓊文

秋日的一個周三午後,車行穿越東台灣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的縱谷平原,在約莫距離花蓮火車站二十分鐘車程,抵達壽豐鄉內的立川漁場,即使只是平日,停車場內仍停滿企業旅遊、校外教學的遊覽車。

大批遊客湧入立川的「蜆之館」,聆聽河蜆的成長生態解說,還有更多人期待著體驗「一兼二顧,摸蜆兼洗褲」的傳統漁村之樂。現場遊客如織的熱絡情況與恬靜的山光水色,形成一幅既對比又協調的畫面。

立川漁場原本只是一個單純養殖河蜆的漁場,但如今卻是白蘭氏、台糖全台兩大蜆精品牌的原物料供應商。

然而立川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小小的漁場所帶來的收穫,不僅是大發利市的生意,更是將原本不起眼的一級漁業,轉型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生物科技產業,甚而串聯更多漁民加入共同生產,提高養殖的附加價值,讓當地的觀光休閒產業有了新面貌。

不甘只當靠天吃飯的漁民

而在這起漁場成功轉型的歷程背後,卻有著道不盡的辛酸。這個故事得由立川漁場的創辦人蔡有進說起。

一九六三年,蔡有進因看好河蜆的商機,遠從雲林移居東部花蓮,開始養殖河蜆。單純的養殖事業,總是看天吃飯,利潤往往事與願違,全部依靠市場行情,「若市場供給過多,蜆跌價,很多時候根本就是賠錢賣。」現任立川總經理蔡志峰回憶小時候看著父親蔡有進創業的辛苦,至今仍歷歷在目。

創業難,找尋新出路更難。東海大學畜牧管理學系畢業的蔡志峰,在接下家業後,一心想為養殖漁業找到新的價值,讓產業有脫胎換骨的機會。

「窮則變、變不一定會通,但不變一定不通。」蔡志峰發現,「當時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喝酒應酬的需求很多,傳統祕方都說蜆可以顧肝,蜆也許可以像雞精一樣,加工做成產品銷售。」「蔡志峰不甘只是個靠天吃飯的漁夫!」看著立川漁場一路轉型的漁業署養殖漁業組前組長石聖龍有感而發地說,蔡志峰為了找尋一線生機,投入蜆精的研發,不惜巨資、不省氣力!

曾是生物科技研究院預防醫學研究所主任林志杰,就相當佩服蔡志峰在產品品質的堅持,「所有人都不認為蜆精可以問世,他花了至少三千萬元新台幣做研發,結果真的做到了!」其中,為了證明蜆精「顧肝」的效果,蔡志峰拿著蜆精特地從花蓮北上到農委會進行活體實驗,後來也因此遇到願意協助生產的台糖公司,成為立川生產蜆精的合作夥伴。

立川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超過八百萬元,單靠漁業的養殖收入來支付研發,根本入不敷出。

從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六年這十一年間,是立川最辛苦拮据的日子。在蜆精正式問世前,蔡志峰幾乎每天都要跑銀行三點半,「當時員工不過三十人,曾經積欠超過二年的薪水,別人開心過年,我們則是對員工感到很抱歉。」蔡志峰至今仍非常感念當時一起打拚的夥伴。

多角化經營 建立合作漁場在幾經奔波後,蜆精市場終於撥雲見日,當蜆精產品推出時,在市場上熱銷的程度還一度超越雞精!但蔡志峰並沒有因此鬆口氣,反而進一步思考隨即而來的蜆精產能以及後續推廣的問題。為了讓漁場永續經營,蔡志峰決定除了讓立川漁場轉型成為觀光漁場,結合遊憩休閒,讓遊客更認識河蜆外,更號召附近的漁民一起投入生產,把餅做大。

蔡志峰估算,目前以立川的生產技術,每一公頃生產五萬公斤的河蜆,可以創造一百噸的蜆精,他希望結合更多的漁民,達到二千公頃的養殖面積。「這是一個利民、利地,創造消費者、生產者、養殖者大家三贏的方式。」蔡志峰正朝著遠大的未來,一步步地邁進。

多年來,蔡家的四兄弟以蔡志峰為首並主導對外,大哥蔡志成負責財務,二哥蔡志忠負責生產,四弟蔡志強則負責推展行銷業務。立川在四兄弟合力經營下,不僅讓小漁場有了新生機,也為河蜆創造了可觀的價值,目前不但是台灣最大的河蜆養殖場,更成為白蘭氏、台糖蜆精的原物料最大供應商。

立川今年營業額約五億元,水產事業及觀光事業各占一○%,而蜆精事業則高達八○%。

回憶一路走來的艱辛,蔡志峰悠悠地說,要讓河蜆繁殖,得將河蜆撈起離水,讓牠們感受到即將乾渴死亡的威脅,再迅速地放入冰冷且水流強勁的環境中;當河蜆接受外界一連串的刺激後,便會盡全力地釋出精子、卵子受精,繁衍後代。

就如同一顆顆金黃色的河蜆,要繁殖下一代,用盡全身力氣,有著「置之死地而後生」 般的精神,立川漁場不僅徹底開發出河蜆的價值,更將河蜆的堅毅精神發揮淋漓盡致。

立川漁場公司

成立時間:1963年

負責人:蔡志峰

資本額:2800萬元

主要業務:蜆、貴妃魚、香魚的養殖,以及蜆錠加工製造

年營業額:約5億元

立川漁場將河蜆養殖多角化經營

年營業額約5億元

蜆精事業占營收比 80% 觀光事業占營收比 10% 水產事業占營收比 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73

長虹立川創始人龍雲:上新三板後希望上下遊能參股融資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5/57139.html

口述 長虹立川創始人龍雲【導讀】長虹立川是一家向金融、安全和教育企業提供IT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員工規模200多人。長虹立川是今年成功登陸新三板的,《創業家》&i黑馬記者獨家采訪了公司創始人龍雲。龍雲講述了長虹立川上新三板的想法,並向創業者們提出了自己的“上板”建議:長虹立川是一家高新技術公司,也是一家中小型企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它們有不同的標準,適合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新三板側重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幫助我們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為我們今後增資擴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和渠道。科技型公司發展速度很快,為了打市場,做好產品線,我們需要資金支持。長虹立川主要向企業提供IT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提供一些系統,讓用戶可以使用我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我們還提供)另一個服務――IT服務外包。這兩個項目業績的進一步擴大,都需要積累更多的人才。這個行業的特點是,你有這方面的人,你就能接這方面的業務,同時你的公司要不斷培養出的人,才能在這個行業不斷上升。所以,無論是引進、培養還是留住人才,都需要更多的錢。長虹立川是在園區發展壯大的,科技部、科委對我們這種創新性企業會提供一些政府的無償資助、扶持。這對於幫助我們從最初項目立項,到研發實施,走向市場,起到了啟動作用。但隨著公司真正和市場對接之後,需要的資金量越來越大,單靠扶持是不夠的,這時候客觀上就需要跟社會資金對接。過去沒有新三板,我們主要跟銀行對接,看看是不是有一些信托和其他的基金能給我們支持。這很難搞到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並不像大企業,有固定資產,有土地,能抵押貸款。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隨著跟上下遊企業越來越多的接觸,感覺到,企業要想健康發展,光有錢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些布局。我們雖然小,但可以補充大企業的業務線;如果我們比別人大,通過參股可以更好地把握供應鏈和渠道。這都需要新三板的幫助。上新三板確實規範了我們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比如,長虹立川因為上了新三板,一下子就有了披露義務,一開始確實很難適應,光跟稅務部門配合了就花了很長時間,因為財稅的計算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我認可這個模式。因為上了新三板,我做的每個決策都變得更加理智,做業務也更加專註。同時新三板的披露沒有別的板(主板和創業板等)要求那麽嚴格,(反而)能讓我們更加專註業務本身。(上新三板)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國外的客戶認為長虹立川是新三板上市企業,他們就會上網去查,他們認為你能夠上新三板,企業已經優化了,會信得過你。(如果要我)給想上新三板的創業者提一些建議的話,我認為要註意以下幾點:1、要有抗壓能力、責任心和規則感。過去,企業是你自己或者你和朋友的。你們可以單純做研發,不要盈利。但上了新三板,企業不僅僅是你的,你還要對其它投資者負責,你的決策要經受得住各種壓力,要有全局意識,註意權衡和協調好各方的利益。這方面,學習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政策,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就非常重要。2、選擇合適的園區。我所在的天津高新科技開發區,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新三板,不僅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還幫助我們介紹全國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的券商、律所等服務機構讓我們選擇。上板期間,還給我們做了不少培訓。最後我們才很榮幸地成了天津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第九家上板企業。3、選擇合適的專業機構。改制要靠有資質的律所和會計事務所,審計更是如此。在設定公司期權的時候,我們就得到了券商的幫助和指導。其實即便長虹立川已上市了,但我們期待得到的更多服務:1、更多地學習新三板知識的機會,幫助我們這些企業負責人、高管,更好地了解新三板的政策和規則。最好能讓我們知道,我們能夠用到什麽資源,能給企業解決什麽樣的具體問題。2、對於現金流充沛的長虹立川來說,我們希望上新三板後,上下遊如果能參股融資,這將極大地幫助我們。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