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榮盛科技(1166)的當年的科網故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237


glassfund:
見湯財在手記講 <1166>, 剛剛溫習時睇到原來 <1166>榮盛科技 在科網年代時曾用了一億七千九百萬買入了20%成立了只有2個月的 HK1186.COM 電影vcd/dvd網站股權! (即這個網站總價值是8億了) ...


剛才手多多試下click入去HK1186.COM 睇睇啦...點知原來8億的網站已經無左了..真係太陽底下無新事..現在再說這個都夠你笑3分鐘!


http://hk1186.com


greatsoup:


這個故事其實是林少陽的捕捉細價股拿出來的一個例子,只是榮盛科技科網故事故事的一部分。當時,榮盛科技仍稱美盛周氏,當時股價炒上,下一步當然是拆股、發佈消息及散貨,當時最好的題材當然就是科綢概念。


我從港交所僅剩的多年的紀錄中,翻出一字半句,給大家笑笑。


(1) 批股、拆股、炒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1126/LTN19991126033_C.HTM


1999年11月,公司當時以1.38元(拆股後13.8仙,未調整現時價格)配售3,000萬股,配售代理為當年大名鼎鼎的大凌集團(211)附屬長雄證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1213/LTN19991213060_C.HTM


1999年12月,1拆10,每手股數由2,000股,變10,000股,成本降低一半,好明顯是散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1213/LTN19991213060_C.HTM


2000年1月,大股東認購8,500萬新股(拆股後8.5億股),然後配售7,000萬舊股(拆股後7億股),每股80仙(拆股後8仙),大股東淨出資1,200萬,集資約6,800萬,配售代理為大福。


股價登時暴升,由約1元,上升至約1.6元水平。


(2) 先買光纖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113/LTN20000113038_C.HTM


2000年初,當時以1.5億的估值,購入47.5%光纖業務股權,即7,125萬,以500萬現金加上6.25億股,每股10.6仙的新股抵6,625萬元支付。


當然,該項光纖業務有保證利潤1,760萬及2,560萬,公司可分攤836萬及1,116萬,相等於當年市盈率8.52倍及2001年市盈率5.62倍,對比起工業股來說,仍算是一次合理的買賣。


但其後卻是愈來愈離譜。


(3) 改個靚名,公司股價繼續大炒。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202/LTN20000202037_C.HTM


(4) 先買3個垃圾網站,再批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315/LTN20000315051_C.HTM


1. 公司在3月中,公司以4億估值購入Hk128.com的網站30%權益,作價1.2億,以20仙發行6億股支付。



該公司簡介如下:

HK128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由一群投資及證券界人士創立,由六名全職並富經驗之編輯及
記者支援。
HK128現行以免費瀏覽之模式運作,惟於二零零零一年初起,為獲取收益,HK128運作模
式將轉為只供用戶瀏覽。由註冊成立日期至二零零零年二月二十九日止,HK128共錄得未經
審核經營虧損1,181,396港元。

Max Capital及Hauteen自成立以來並未錄得任何溢利。Max Capital及Hauteen之資產淨值分
別為7.80港元及7.80港元,各自有股東貸款約1,800,000港元。


網站現況:


http://hk128.co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515/LTN20000515015_C.HTM


2. 5月在配售新股12.4億,每股7.1仙,集資淨額8,500萬,才知道公司又在3月用現金來買了兩個網站。


資料如下:


1. 於二零零零年三月或左右,該筆為數106,000,000港元之流動資金約49,000,000港元已由本公司用於收購一項於中國經營一個名為Yaso.com.cn之互聯網網站業務。

2. 於二零零零年三月初,本公司物色到於中國開發及經營互聯網網站之多個項目,故本公司進行第三次配售(合共籌得88,000,000港元),並於二零零零年三月底完成收購有關於中國經營一個名為
51qq.com之互聯網網站業務,因此使用籌得資金約43,000,000港元。

兩個現時不存在的網站價值約9,200萬,那小弟的網站值多少呢,哈哈。但這也未算離譜。


(5) 買下一個影碟網站


這就是當年林少陽及現在glassfund所稱的網站了,名稱和當年盈科數碼動力的編號相似,叫hk1186.co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607/LTN20000607019_C.doc

當年以總代價為179,092,000港元,購入20%股權,相等於估值為895,460,000元。該179,092,000元,以5,400萬現金,加以22億股,每股5.686仙抵125,092,000元支付。


該網站的資料如下:

E-Net(股東之一)之唯一實益擁有人為Wong Chak Wai先生,彼自一九九七年十月起在一家外資銀行主管證券衍生產品之市場推廣小組,並在金融服務業擁有六年經驗。

HK1186自二零零零年四月展開業務以來,其在二零零零年四月一日至二零零零年五月二十二日期間之未計稅項及特殊項目前之未經審核虧損約為460,000港元。

於本公布日期,HK1186除稅後溢利之數目仍未備妥。於二零零零年五月二十二日,Cyber Top之未經審核資產淨值約為3,560,000港元。

在二零零零年四月初至二零零零年五月中旬之營運初期,HK1186向瀏覽人士提供免費內容,旨在為其網站吸納會員。直至二零零零年五月中旬,HK1186始推出電子商貿活動。因此,HK1186由二零零零年四月一日至二零零年五月二十二日期間之營業額並不顯著。

目前估計HK1186截至二零零一年四月止之十二個月之營業額將約為118,000,000港元。此項預測乃根據截至二零零一年四月止十二個月HK1186網站之預期登記會員人數而推算。

根據賣方提供之資料,於二零零零年五月十五日,HK1186網站之登記會員人數為8,426人,而於二零零零年六月一日,此數目增至18,716人,即在二零零零年五月十五日至二零零零年六月一日止之十七日期間增幅為122%。

Richmax乃由Huang Jian先生、Huang Jun先生、Li Siu Ying女士及Wong Po Tone先生實益擁有,彼等自一九九七年起在電影製作、VCD/DVD分銷及版權貿易方面一直為業務夥伴。


現時這個網站的情況:


http://www.hk1186.com


這 個魚目混珠的網站,最後的下場相信也不必細說了。如果只有18,716名用戶的網站值8.95億,我那個網站的估值就大約8,000萬了,加上整個 Zkiz的估值也許就值超過1億。況且當年的技術也沒現在先進,此外加上我們整個Zkiz系統,原來已有七年的歷史,加上這個溢價,我想也能值個3億吧。


雖然現時的礦業概念盛行,但都需要拿到批文和別人的幫助才能搞到,但當年這些網站根本就不用甚麼准許就可以隨便開一個,然後賣上億億聲,就算現時加上估值報告,也不是太大作用,所以當年騙錢真的是很易的。

說回這個人和這家公司,這個人可能原本都是一個不錯的工業家,最初或因缺水搞財技,結果科網一役功成。

就是因為科網炒作過為成功,於是就有投機的心態,想從股市集資搞財困,加上又想上下其手,於是就開始以炒股票為主業,至於做生意則變成副業。

故他隻為營業規模忽略利潤,不去做高端,加強利潤,錢則從搞概念「賺」得,忽略做生意的本義是做一些別人都沒有的東西。

結果因本業基礎過於脆弱,原料價格大波動大虧,但無辦法挽回,終緻其資本帝國的崩潰。
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玩財技,當然就是疏忽本業,有此下場,無做財技的本事,確是合理。



我始終專注投機,始終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只有踏踏實實做事,才能得到好的結果,不然的話,只有滅亡。這就是其中一個實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8

科網狂潮再現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5660

最近睇財經新聞,話隻科網公司FACEBOOK準備IPO上市,市值估計起碼500億美元,FACEBOOK估計年賺5億美元,預測市盈率達 100倍,嘩! 價值投資者會大叫:「咁都得?」呢單新聞未算厲害,上月有兩隻中國科網股在美國DASDAQ上市,一隻叫優酷網(YOKU),一隻叫噹噹網 (DANG),IPO價分別是$12.8與$16,但一上市,股價急升,到現在股價分別升超過兩倍與一倍,噹噹網預計市盈率已經上到100倍,YOKU盈 利是負數,無盈利,所以無PE,所以股價升幅更勁,咁你地會問呢兩間公司做什麼東東? 優酷即係中國版U-TUBE,噹噹即係中國版AMAZON,嘩! 原來中國嘅科網公司咁值錢,唔怪得我隻阿里巴巴近日急升。

如果投資人的股齡超過十年,一定經歷過二千年科網泡沫,當時美國納指由98年中一千五百點升到2000年初5千點,兩年間升幅超過3倍,之後泡沫爆 破,納指也跌近8成,到現在都未見家鄉,那時候,大部份科網公司都是虧本經營,所以連市盈率都無,只要點擊率夠高,估值就愈高,現在的情況與2000年科 網泡沫近似,1998年美國LTCM對沖基金爆煲,美國聯儲局於是大幅減息,利用狂印銀紙方法救市,並引發科網泡沫,今次自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維持近 零息達兩年,並再推QE1、QE2、.....,在貨幣濫發下,熱錢沒出路,於是又停泊在股票市場炒賣。近年來股市泡沫與股災出現的機率愈來愈頻繁,唔通 今次再翻叮科網股?

本人開宗明義行長線投資,當然不建議參與這類炒賣活動,在各科網股之中,本人只持有一隻阿里巴巴,我由2008年近廿蚊開始買入阿里巴巴股票,並愈 跌愈買,一路跌到5個幾都繼續加碼,平均入價約11蚊,我決定長揸阿里巴巴,以現時增長速度看,阿里股價遲早見100蚊,不過如果阿里巴巴兩年內升到50 蚊,當個班投機賭徒都瘋狂入市,高追掃貨,我亦唔介意用100蚊5折或50蚊的價錢沽貨比班傻仔,無謂賺盡一分一毫,睇完我寫嘅嘢,又會想到個句,長揸優 質股票才是投資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6

科網危機眾生相

2000-12-21  NM




雖則科網股迅速由絢爛歸於平淡,令不少上市公司老闆身家大縮水,但有的卻能成功利用這個機會抽水或是套現。

 

最樂觀 華懋主席龔如心

投資走在時代前端的龔如心,六年前生化科技旋風還未襲港,她已涉足花旗國的高科技項目,如今已斥資逾十億元,參與三十個項目。

近期除了入股安寧數碼外,上週五在創業板掛牌的時富數碼金融,也獲小甜甜入股百分之七。

最縮水 網基主席盧永仁

 

「乜你唔知我已經搞掂咩?!」久未露面的盧永仁,上週一突然蒲頭,被問及欠友利一億債快到期時的回應。

人稱科技奇才盧永仁,去年十月脫離打工皇帝行列,向友利收購奇正,改名網基,意圖在科網界大顯身手。當時他為此起公司欠下友利債項,本月十七日到期找數。

有科技奇才這招牌,網基曾彈上五元,盧博士身家廿億,一億欠債不成問題。豈料科技股爆煲,未有成績的網基不能倖免,股價節節下挫,近期在兩毫左右浮沉。

及至十一月十五日盧博士沽近八千九百萬股網基,才套現兩千六百萬,按理還欠友利餘下七千多萬,但盧博士拒評,只重申已無債一身輕。

他所持三成網基,現市值四千七百萬元,相較高峰期身家逾廿億,足足蒸發九成八。

最識骨水 中富主席葉光

 

做開土木工程的中富控股,上市三年以來業績無甚睇頭,但去年開始有運行。入股Outblaze ,不足半年將其部分股權售給日本光通信,即大有斬獲。

今年再食雙辣,二月時Outblaze 獲小小超盈科睇中,中富將其沽清,再賺億八;而先前與安寧爭奪網公司New Media 不成,轉搞大中華中醫藥網頁,四月初趕及分拆在創業板掛牌,又為中富帶來兩億三特殊收益。

一鋪賺突的中富,被Outblaze 創辦人蕭逸形容為投資互聯網當賭一鋪。

「呢個後生仔太過自負,如果唔係當日我睇好佢,佢間公司已經玩完。」中富執行董事鄭潔賢反駁。

最相嗌唔好口 支盈章家族

 

今年初成功染網的安寧數碼,股價曾炒高到四元三角,但到四月因新舊股東內訌,即令股價一仆一碌,原大股東支盈章家族為捍衛股權,不惜在一元多高位不斷增持,終把新管理層擯出局。

支盈章家族未回氣,又遭華懋小甜甜狙擊,於是支氏又在市場增購,再打防衛戰。但股價卻愈買愈跌,本月初支氏家族終讓步,接受小甜甜收購,以每股一元四角出讓兩成四安寧股權給華懋。

最離奇上升 新萬泰主席錢永偉

 

近期大鑼大鼓表示要進軍上海高科技的新萬泰,股價年初迄今已狂升四倍八,為今年升幅之最,現價一元左右,高峰期更達兩元三角。

由於股價離奇狂升,新萬泰遭證監將軍,指其股權集中在廿八位中國或海外股東手上,本地公眾持股量或不足百分之八。

不過,不足半個月,新萬泰聲稱已獲手持五億八的股東證明為獨立第三者,佔近三成,令公眾持股量合乎法定要求,主席錢永偉又過關。

最吸水 星港地產主席黃偉志

 

潮流興轉型高科技,令物業發展公司星港地產有藉口策動抽水機。

有「吸水大王」之稱的黃偉志,由去年至今,足足在市場配股集資十四次,令公司發行股數由廿六億劇增到逾百億,小股民股權大受攤薄。

黃偉志吹水新購的網站錢途無限,但今年上半年業績虧損擴大兩倍,淨蝕近八千萬。

而星港股價由今年一角一仙高位已大跌九成一,呆在一仙價位;公司連續六年無息派。

不過,黃偉志無同小股東共甘苦,去年公司轉盈為虧,勁蝕三億四千萬元,他卻重賞自己,猛加自己六成七人工,支取近千三萬董事酬金。

學得至差 東寧高科技主席黃仕靈

 

和黃賣橙賺千億人人稱羨,黃仕靈就唔執輸,在農曆年過後高調推出「柑」計劃,「柑」與金諧音,寓意搞網大計財源滾滾來。

不過,東寧與中華數碼信息兩隻孖寶翻身不成,上週五更因庄家爆煲令兩股大插水;兩公司業績又勁蝕。

原本因公司財困而隱居江門市兩年的黃仕靈,重出江湖不到一年又要玩失。

估值最無譜 榮盛科技主席周禮謙

 

製銷電線及電纜產品的榮盛,今年只賺七十二萬,卻大灑金錢入股兩個網站。先在三月以一億二千萬元買入財經資訊網站hk128.com 三成股權,到六月初,科網股爆煲後,榮盛竟再花億八,買新開鑼的娛樂網站hk1186.com 兩成股份。

上述網站只開業兩個月,資產值為三百六十萬,獲榮盛大手筆入股,網站身價勁漲至九億元,究竟周禮謙為何相信該網站如此值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9

中環在線:日本科網刁王中港搵嘢買 李華華

2011-5-31  AD




 

上星期五華華喺 中環ifc碰到久違嘅鈴木雅典。此君何許人也?佢稱得上係香港科網一代梟雄,當年就係佢一手帶領光通信呢條過江龍嚟香港,大舉投資互聯網業務。2000年 頭,盈科數碼動力主席李澤楷同光通信主席重田康光,以私人名義換股單世紀大刁盛惠10億美金,就係由鈴木撮合。到今日呢個紀錄仲未被打破。當時光通信國際 (603,現已易名中油燃氣)由1蚊升到上廿幾蚊,亦係佢嘅傑作。

咁耐無蒲頭,鈴木今次喺中環現身所為何事?無論華華點問,鈴木都唔肯回應,但就話日本呢幾年經濟唔好,好多公司都知道要生存,一定要走出去。

吼資源、食品項目

加上前排日本大地震,將日本東北糧倉震散,更加快日本企業走出去,搵JV partner兼搵資源、食品類收購項目。佢呢排正安排一大堆日本企業去中國、香港搵嘢買。

查實華華上星期都聽過第一東方投資老闆、「日本通」諸立力講,311後日本好需要搵人幫手、搵嘢買,佢個office個幾兩個月以來日日都有日本人上去開會。唔知鈴木呢次會唔會再次搵到高手,同佢策動另一單世紀大刁呢又?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

[轉載]價值投資者在科網泡沫時的對話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yvu.html
剛剛回港,港股以一年多來最長的八連跌來迎接我。在我離開的這段日子裡,港股未嘗漲過一天,以此表示它對我離開的不滿,轉眼間股票市值又重回三月底的水平。說起來也真的很巧合,過去三年每當我離開香港,港股總是跌跌不休,看來我還真有份量,呵呵。

這兩年撈便宜貨的投資者表現都不怎麼樣,很多人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其實股價的短期表現真不能夠代表些什麼,如果股價走向總是正確的,哪還談什麼價值投資?

對於分散型的價值投資者而言,股價越是大幅波動越是對我們有利,當中會導到不少值得換馬的機會。一定要記住我們的真正目標是累積更多的內在價值,而不是簡單的短期市值。

去年的十月初,我的股票市值一度比現在還要低近40%,但我從來沒有懼怕過些什麼,反而相當興奮,不斷進行著換馬和AH互換的遊戲,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去年底有博友問過我,A股還有很多股票泡沫很大,真的能夠投資麼?我以巴菲特在科網股泡沫年代還在買貨,表示同一個市場絕對能夠走出兩個完全不同的走勢,來表達我對股市堅定的看法。

今天有幸看到Jacky發表的這篇文章,正好適合現在的市況閱讀。如果你真的相信價值投資,真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沒有什麼值得你去擔心的。轉載這篇文章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選自《傑出投資者文摘》,本刊記者石偉編譯

 

  • 1999年,股票市場分化明顯,低市值價值型股票低位徘徊,高市值成長型股票屢創新高。那麼,價值投資未來仍有用武之地嗎?

1999 年10月19日,在曼哈頓舉行了第一次價值投資基金經理論壇,本文選自賓夕法尼亞基金公司的羅伊斯、布朗尼基金公司的布朗尼以及第三大道價值基金公司的惠 特曼在論壇上的發言,這三位基金經理是《傑出投資者文摘》的長期撰稿人,該論壇也是由他們所在的公司聯合贊助。論壇主持人是茨威格。


價值投資失效了嗎

茨威格:本次價值投資基金經理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價值投資的未來。價值投資還有存在的意義嗎?這兩年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發現價值投資居然不管用了。

更糟糕的是,不僅僅是先鋒指數基金讓堅持價值投資的在座各位顯得很傻,連那些出租車調度員和鞋店售貨員的投資成績也使各位十分尷尬,他們往往是在閒聊時聽說 FHX股價即將飆漲,就盲目地買入,並在短短數分鐘後賣出股票,也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FHX的主要業務是什麼,甚至對FHX一無所知,更好笑的是他們原本打算購買的可能是FDX,只不過陰差陽錯地輸錯了代碼而買了FHX,但他們賺錢了。他們是天才,在座的大家卻不是。

大約五年前,很多人都認為,與其他的投資策略相比,價值投資策略存在明顯的優勢。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價值投資確實適用於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低市值股票和1993年的新興股票市場,但一旦價值投資被披上了神聖的外衣,就難以避免地漸漸失去效應。

長期以來,在座的各位都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有一個道理我們都知道,「反者,道之動」, 事物總是朝著與它相反的方向運動,不斷輪迴往復。市場對成長和價值的偏好也在不斷交替和輪迴,就像華爾街上常說的「現在不同了」,所以市場對大型科技公司 的追捧只是曇花一現,也許轉瞬即逝。

彼得·伯恩斯坦曾經提及,當1956年債券收益首次高於股票收益時,華爾街的老手們都告訴他債券市場瘋了,債券價值被嚴重高估,這種情形是不可持續的。但是,在43年後的今天,債券收益依然高於股票收益。會不會時代真的不同了,你們完全錯了呢?

羅伊斯:我很高興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這 個問題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我們每天的所思、所想、所為。老實說,一般情況下,我並不考慮這種問題,我只關注某隻股票本身的價值。在我看來,現在的時代變 了,無論是人口結構,還是經濟結構,都出現了巨大轉型,比如從製造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轉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新時代」。在 「新時代」會出現「新錯誤」,但新時代和個股之間則未必有太大的因果關聯。

所以,我認為,時代的變化並不會改變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也不會改變一家優秀公司的判斷標準,一家優秀的公司必須提供可持續的、高水平的資產回報。在座的各位都秉承一個基本理念,那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未來能夠獲得高回報的公司。

這個基本理念從未改變過。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市場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而且還將繼續改變。


泡沫不可能持續

布朗尼: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市場的運行規律和方式。所以,我認為那些MBA應該先讀一個歷史學碩士,與哈佛商學院或者沃頓商學院傳授的知識相比,歷史能教會大家的東西往往更多。

歷史上,我們多次經歷了所謂的「新時代」,現在科技類股票或者電信類股票構成了「新模 式」。這不算新鮮,上世紀80年代早期所謂的「新模式」是計算機類股票,如果1980年在每隻計算機類股票上投入一美元,隨後的20年裡將會取得年均復合 率達4%的收益;20世紀初所謂的「新模式」是汽車類股票,而在19 世紀晚期則是鐵路類股票。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

索羅斯基金僱用了一個全職的財經歷史學家,幫助他們回顧歷史、反思現實。我想,我們現在就在進行這種現實的反思。

最近,我正在閱讀紅杉基金的比爾·魯安致股東的信,他的基金淨值在當年下降了1%-1.5%,而同期標準普爾指數卻上升了大約 12%。面對這樣的業績,很顯然,某些股東會抱怨。但過去29年中,紅杉基金每年給股東的回報已達到12.5%,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隻有4.9%。在過去的29年裡,紅杉基金大致40%的時間沒能戰勝指數,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我發現一個現象,如果跟著指數走,那麼基本上不可能打敗它。擁有長期傑出業績的投資者,其業績通常與指數的波動差異非常大,這就是目前價值投資正在做的事情。

惠特曼:市場總會有泡沫,而且泡沫終究 都會破滅。首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我認為價值分析者必須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我先舉三個例子,再談談價值。首先,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 初,市場對「漂亮50」(指上世紀60-70年代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備受追捧的大盤股,「漂亮50」的一個主要特徵是盈利增長穩定,同時也具有 較高的市盈率,這些股票被視作可以「買入並持有」的優質成長股,同時也成為70年代早期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極度追捧,而最後這種熱情以全面退潮告 終。其次,目前市場對垃圾股極度追捧。上週我和一個投資銀行家打網球時突然領悟到這一點。1993年,他手上有家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打算公開募股,當時我 和他討論是找小投資銀行中的D.H.Blair、Oscar Gruss還是Alex Brown。上週我們聊起這件事時說,如果是現在,我們就直接去找摩根士丹利、高盛或者美林,它們肯定排著隊來搶這個項目,這就是對垃圾股的追捧。

市場中這種泡沫能持續嗎?互聯網的熱潮能持續嗎?——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投資者湧入市場, 購買這些昂貴的股票,並且不指望獲取任何收益,這個遊戲就可以繼續下去。這就是投資銀行所玩的把戲——買入大量估價過高的股票,然後對公眾投資者發行。但 這種情況能夠得以持續嗎?我認為可能性不大,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我有生之年已經見識過無數次的投機性泡沫。當然,所有的泡沫都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幾乎所有的泡沫破滅後,外部被動投資者最終都會被清理出局。

除了上面說的那兩件事,我要說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特點:如果你做的是正 確的,那麼你根本不用依賴市場來拯救你。市場價值的最終回歸方式可能會表現為多種方式,比如合併、私有化、資本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等。但如果在相當長的時 間後,這些都沒有發生、市場價值沒有回歸,那就證明你可能一開始就錯了。


拓展並完善價值投資理念

茨威格:你們是怎樣理解價值投資的?格雷厄姆的思想依然有用嗎?你們又是如何拓展他的思想的呢?

羅伊斯:我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這所 大學在學習價值投資理論和教授格雷厄姆的理論方面富有傳統,我從中學習到格雷厄姆理論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邊際。對投資的每一隻股票,我們都花了很長時間來 判斷它是否確實存在安全邊際,卻很少研究那些所謂夢想和將來的事情,我們經常研究的是極端情況,即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投資這只股票,會賠多少錢?它是否 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這只股票具備哪些因素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股價下行的保護?

我們的投資不見得是典型的格雷厄姆-多德式(市淨率較低)的股票,它們的市淨率通常並不低,但一般都擁有很高的資產回報率。資產回報率是我們選股的核心指標。

布朗尼:格雷厄姆認為,購買股票就是購 買一家公司的權益,這樣的思維模式也是我們繼承了的方面。當我們投資一家公司時,一定要考慮它在非公開市場上的價格,也就是一個理性的買家為購買整家公司 所願意支付的價格,這就是格雷厄姆所定義的內在價值,即理性買家和理性賣家充分協商後的交易價格。

這種思維模式適用於購買任何企業。很多「成長型」股票的投資者認為,價值型投資者只會以低於賬面價值購買破舊但資產額巨大的舊式企業,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

巴菲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價值投資者,舊式企業的股票不會出現在他的投資組合裡,但 格雷厄姆認為我們可以買入這類股票。我們評價企業的價值時,會看類似企業的交易價格以及買家的素質,這和賣自家的房子並沒有什麼區別:找一個房地產經紀 人,看看類似交易的清單,從而確定房子的價值。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於投資股票,我們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格雷厄姆方法的美妙之處就在於,你不必再去理會每天財經新聞中長篇累牘的廢話,這些都和我們的工作毫無關係。在堅持價值投資這麼多年後,我們發現再也不必去理會這些。

早些時候,馬蒂和我聊過,價值投資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你不必非常辛苦。最近,我看到晨 星關於共同基金持股平均周轉率的統計數據,差不多年均達到105%。我不知道這些基金經理如何看待他們的工作,105%的周轉率說明平均持股時間不到一 年!我想他們也許認為自己的目標是增加基金的價值,所以每天清晨他們都要重新調整投資組合。

基金經理的做法只對美國國家稅務局和股票經紀人有好處。如果你抽點時間仔細考慮一下,應該很容易建立投資組合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有它,為股東們大大節省一筆稅金。

惠特曼:我剛寫了一本書,其中用了一整章來比較我認為的價值投資與格雷厄姆-多德之間的區別。

很多人都在談論格雷厄姆和多德,但很少有人認真地讀他們的書。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根本不懂信用分析,在股票選擇方面,他們的做法是在存在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進並長期持有。

但是,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強調資產的質量而非數量,而格雷厄姆和多德更加注重資產的數量。

《證券分析》這本巨著是在1964年前寫成的。1964年以後,隨著《證券法(修訂版)》的出台,信息披露規定的發展非常迅速,從頻頻出現的敵意收購案中就可以看出,目前從公開資料就可以輕易獲得目標公司的大量信息。

但在格雷厄姆和多德所處的時代,公司信息是很難獲得的,由於資產質量的信息很難取得,所以更強調資產的數量,這種做法一點沒錯。由於很難取得公司的信息,他們向被動投資者提出了很多忠告。現在,由於信息披露日趨完善,投資者已經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的第二個不同是,他們認為在很多情況下歷史業績是預測未來業績的最佳工具,甚至是惟一的工具。但我們不這麼認為,判斷未來業績沒有惟一的工具,企業擁有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可能比歷史業績更重要。

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是,與大多數被動投資者一樣,格雷厄姆和多 德的目標是預測未來6個月或者2年內的股票價格。但是,擁有控制權的投資者以及優秀的價值投資者的目標則與此不同,他們更注重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內在的運行 機制,而不僅僅是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對擁有控制權的投資者以及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而言,與其說預測股票價格是一種財務問題,還不如說這種行為是一種不正常 的心理問題。


什麼是安全邊際?

羅伊斯:關於安全邊際,我認為有三個要點:一是槓桿水平,我們非常喜歡低負債率的公司;二是資本的回報率,經營性資本回報率在20%左右,這就是主要的安全邊際;三是自由現金流量,公司的現金支出不要超過其現金收入。這就是我所認為的安全邊際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惠特曼:現代企業越來越依賴於知識和信息流,而非實體資產,而我對信息流一無所知。很多人關心的信息是公司下季度的盈利水平或者公司是否能超過市場預期、信息能否有效傳遞到市場。對我來說,這實在是個謎。

在進行價值投資時,我們會探究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並沒有太多用處,我們購買的所有股票,最近一期的前景公開預測看上去幾乎都沒有特別之處。由此,我們發明了一個獨到的方法:弱化眾所周知的信息,強化其他有用的信息。

布朗尼:投資者必須牢記,價值投資並不是有形資產的考量。1969年我剛開始投資時,總是習慣去計算每家公司的每股淨流動資產,當然我並沒有找到太多符合自身標準的股票。

但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們在對電視台進行投資時發現上述方法不可行,之前我們從未投 資過擁有電視台的企業,因為電視台沒有有形資產。但其實評估電視台的價值比評估伊利諾斯州的舊式工廠更加容易,因為電視台的售價是相當穩定的,美國每年都 會有50-60家電視台以其稅前利潤的10倍價格出售。所以,只需要將電視台的稅前利潤乘以10,再扣除淨負債或加上淨現金,就可以算出電視台的價值。

總的說來,價值投資實質上是在評估一個企業。當你賣房子時,是按照鄰居房子的賣價而不是按照重置成本來確定自己房子的價格,房屋成本早已是過去的事情了……

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評估企業價值,企業的價值在於買家為購買類似企業願意支付的價格。

我們試圖瞭解一個企業的性質,分析它成為優秀企業的原因,例如為什麼蓋可保險是一家好公司?為什麼旅行者(Travelers)無法與其競爭?——因為他們必須徹底改變目前的經營模式。

就互聯網企業而言,現在出現很多併購,但在併購之前,你首先得問問自己:「我充分理解這 家企業嗎?這樣的併購有意義嗎?」支付高於現金流10倍的價格購買一個電視台有意義嗎?是的,我認為是有意義的。支付27億美元購買一個不能賺錢的互聯網 企業有意義嗎?不,我認為沒有任何意義。

總的來說,並不能認為投資是一門純科學,但如果購買那家企業對你毫無意義,就不要去碰它。過去我們常犯一種錯誤,那就是僅僅因為看到別人正在購買而去購買了那些對我們毫無意義的企業。


瞭解投資對象且價格合適

茨威格:你們能舉出一個例子說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嗎?

羅伊斯:某天我正在布魯名戴爾百貨店閒逛,附近有一家叫克萊爾思的商店,這家公司主要經營年輕人飾品,特別是一些便宜的珠寶,裡邊有很多不同名字的店面。

最近10年,我們經常性地買入這只股票,幾個月前由於這家公司在存貨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 差錯,股票價格從30美元下跌至16美元。但克萊爾思的每股收益大約為1.6美元,而且大多數年份的每股收益都在穩步上升,目前每股現金大約為3美元,動 態經營資本回報率估計達20%以上。基於這些理由,我們認為它非常有價值,因此最近我們又增加了一些倉位。

雖然我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家企業的管理層,但我們喜歡這家企業本身,它是一家偉大的零售企業,具有非常高的資本回報率。

克萊爾思是一個在持有之後進而瞭解企業本身價值的好例子。投資是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買入進而瞭解一隻股票對於投資是有用的。我們曾經買入過大約500-1000只股票,這是我們瞭解股票很重要的途徑。

當然,我們還通過其他途徑來瞭解股票。我們經常跟蹤一些股票,過去我們非常喜歡跟蹤那些上市時間在3個月到2年之間的股票,其中一些股票的定價在上市首日看起來很準確,但在承銷商逐步退出後,這些股票的股價基本上都會大幅下跌。跟蹤這類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布朗尼:我們投資的第一步就是跟蹤,近兩年來,投資者很難一眼就看出市場價值的所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使用內部人交易數據。通過查閱標準普爾公司 Compustat數據庫的數據,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內部人正在不斷買入——通常這預示著已經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如果正好這只股票由於某些問題已經上下震盪了兩年,那就意味著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1998年,我們買入了一隻股票Quorum醫療集團,現在還處於被套狀態。這家公司是一家社區醫院運營商,他們通常購買那些在某個區域中沒有競爭對手的醫院,因此被認為是最佳的醫院運營商,股價降到14美元時,內部人開始買入。

在洛克菲勒大學董事會上,我認識了這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非執行主席)羅素·卡森先生, 他還是著名風險投資公司威爾士·卡森公司的創建人。更為巧合的是,我擔任董事的另外一家公司一直十分渴望把錢投給威爾士·卡森公司,但通常情況下後者不會 同意,因為股東不願稀釋其權益。然而,現在威爾士·卡森公司以收取 2%管理費和30%收益提成為條件居然同意讓客戶加入……與此同時,羅素·卡森個人同意,在每股12-14美元間出資2500萬美元購買Quorum 醫療集團的股票,現在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在6.5-7美元之間。

當我們發現這只股票時,股價大約為10美元,這家公司在整合併購的醫院方面出了些問題,致使業績下降10%-15%。但我們估計它未來的業績會達到每股1.25美元左右,並會繼續上升。如果以10美元的買入價計算,相當於以不高於9倍的市盈率買入這只股票。

你也可以通過非公開市場上醫院的收購價格來估算它的價值,非公開市場的收購經常會發生,通常以稅前利潤為基礎作價。我們分析後認為,其價值兩倍於現在的市場價格。

總的說來,這只股票的市盈率非常低,精明的內部人正在買入,非公開市場上的估值也很高。這就是絕好的買入信號,所以我們開始買入。

惠特曼:我認為應當關注管理良好的公 司,並且折扣率降至最低是最佳入市時機。有一家投資公司叫西南資本,每股淨資產約為95美元,其中有大約20-25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我預計這些遞延 所得稅負債以後並不需要支付。這些年來,這家公司一直由比爾·托馬斯管理,每年淨資產的複合增長率都在20%以上。與其他按照《1940年投資公司法》成 立的投資公司不同,西南資本的費用率非常低,不到1%,而大部分投資公司的費用率都在10%左右。當然,如果將這些費用資本化,實際上就相當於降低了淨資 產的價值。

西南資本前天在紐約交易所的收盤價格約為6l美元,我真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只股票的價格會下跌,這可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管理非常優秀。

我是如何發現西南資本這家公司的呢?它的大股東是American General投資有限公司。很多年前,American General找到我,打算賣掉這家公司,他們問我是否有興趣加入並取得控制權。但對我而言,不大可能去取得控制權,所以我說:「我不會買下控制權的,你們介意我僅僅只是買一些股票嗎?」

後來,我們買下了American General持有的股份,原始成本估計為3美元左右。我認為,與之前20年一樣,直到今天,這只股票的價格相比其淨資產的價值而言,仍然有著很大的折扣。

本文選自《傑出投資者文摘》,本刊記者石偉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7

價值投資者在科網泡沫時的對話 Jack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c30bfb0102dyjz.html

本文選自《傑出投資者文摘》,本刊記者石偉編譯

 

  • 1999年,股票市場分化明顯,低市值價值型股票低位徘徊,高市值成長型股票屢創新高。那麼,價值投資未來仍有用武之地嗎?

1999 年10月19日,在曼哈頓舉行了第一次價值投資基金經理論壇,本文選自賓夕法尼亞基金公司的羅伊斯、布朗尼基金公司的布朗尼以及第三大道價值基金公司的惠 特曼在論壇上的發言,這三位基金經理是《傑出投資者文摘》的長期撰稿人,該論壇也是由他們所在的公司聯合贊助。論壇主持人是茨威格。


價值投資失效了嗎

茨威格:本次價值投資基金經理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價值投資的未來。價值投資還有存在的意義嗎?這兩年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發現價值投資居然不管用了。

更糟糕的是,不僅僅是先鋒指數基金讓堅持價值投資的在座各位顯得很傻,連那些出租車調度員和鞋店售貨員的投資成績也使各位十分尷尬,他們往往是在閒聊時聽說 FHX股價即將飆漲,就盲目地買入,並在短短數分鐘後賣出股票,也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FHX的主要業務是什麼,甚至對FHX一無所知,更好笑的是他們原本打算購買的可能是FDX,只不過陰差陽錯地輸錯了代碼而買了FHX,但他們賺錢了。他們是天才,在座的大家卻不是。

大約五年前,很多人都認為,與其他的投資策略相比,價值投資策略存在明顯的優勢。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價值投資確實適用於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低市值股票和1993年的新興股票市場,但一旦價值投資被披上了神聖的外衣,就難以避免地漸漸失去效應。

長期以來,在座的各位都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有一個道理我們都知道,「反者,道之動」, 事物總是朝著與它相反的方向運動,不斷輪迴往復。市場對成長和價值的偏好也在不斷交替和輪迴,就像華爾街上常說的「現在不同了」,所以市場對大型科技公司 的追捧只是曇花一現,也許轉瞬即逝。

彼得·伯恩斯坦曾經提及,當1956年債券收益首次高於股票收益時,華爾街的老手們都告訴他債券市場瘋了,債券價值被嚴重高估,這種情形是不可持續的。但是,在43年後的今天,債券收益依然高於股票收益。會不會時代真的不同了,你們完全錯了呢?

羅伊斯:我很高興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這 個問題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我們每天的所思、所想、所為。老實說,一般情況下,我並不考慮這種問題,我只關注某隻股票本身的價值。在我看來,現在的時代變 了,無論是人口結構,還是經濟結構,都出現了巨大轉型,比如從製造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轉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新時代」。在 「新時代」會出現「新錯誤」,但新時代和個股之間則未必有太大的因果關聯。

所以,我認為,時代的變化並不會改變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也不會改變一家優秀公司的判斷標準,一家優秀的公司必須提供可持續的、高水平的資產回報。在座的各位都秉承一個基本理念,那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未來能夠獲得高回報的公司。

這個基本理念從未改變過。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市場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而且還將繼續改變。


泡沫不可能持續

布朗尼: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市場的運行規律和方式。所以,我認為那些MBA應該先讀一個歷史學碩士,與哈佛商學院或者沃頓商學院傳授的知識相比,歷史能教會大家的東西往往更多。

歷史上,我們多次經歷了所謂的「新時代」,現在科技類股票或者電信類股票構成了「新模 式」。這不算新鮮,上世紀80年代早期所謂的「新模式」是計算機類股票,如果1980年在每隻計算機類股票上投入一美元,隨後的20年裡將會取得年均復合 率達4%的收益;20世紀初所謂的「新模式」是汽車類股票,而在19 世紀晚期則是鐵路類股票。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

索羅斯基金僱用了一個全職的財經歷史學家,幫助他們回顧歷史、反思現實。我想,我們現在就在進行這種現實的反思。

最近,我正在閱讀紅杉基金的比爾·魯安致股東的信,他的基金淨值在當年下降了1%-1.5%,而同期標準普爾指數卻上升了大約 12%。面對這樣的業績,很顯然,某些股東會抱怨。但過去29年中,紅杉基金每年給股東的回報已達到12.5%,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隻有4.9%。在過去的29年裡,紅杉基金大致40%的時間沒能戰勝指數,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我發現一個現象,如果跟著指數走,那麼基本上不可能打敗它。擁有長期傑出業績的投資者,其業績通常與指數的波動差異非常大,這就是目前價值投資正在做的事情。

惠特曼:市場總會有泡沫,而且泡沫終究 都會破滅。首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我認為價值分析者必須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我先舉三個例子,再談談價值。首先,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 初,市場對「漂亮50」(指上世紀60-70年代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備受追捧的大盤股,「漂亮50」的一個主要特徵是盈利增長穩定,同時也具有 較高的市盈率,這些股票被視作可以「買入並持有」的優質成長股,同時也成為70年代早期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極度追捧,而最後這種熱情以全面退潮告 終。其次,目前市場對垃圾股極度追捧。上週我和一個投資銀行家打網球時突然領悟到這一點。1993年,他手上有家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打算公開募股,當時我 和他討論是找小投資銀行中的D.H.Blair、Oscar Gruss還是Alex Brown。上週我們聊起這件事時說,如果是現在,我們就直接去找摩根士丹利、高盛或者美林,它們肯定排著隊來搶這個項目,這就是對垃圾股的追捧。

市場中這種泡沫能持續嗎?互聯網的熱潮能持續嗎?——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投資者湧入市場, 購買這些昂貴的股票,並且不指望獲取任何收益,這個遊戲就可以繼續下去。這就是投資銀行所玩的把戲——買入大量估價過高的股票,然後對公眾投資者發行。但 這種情況能夠得以持續嗎?我認為可能性不大,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我有生之年已經見識過無數次的投機性泡沫。當然,所有的泡沫都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幾乎所有的泡沫破滅後,外部被動投資者最終都會被清理出局。

除了上面說的那兩件事,我要說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特點:如果你做的是正 確的,那麼你根本不用依賴市場來拯救你。市場價值的最終回歸方式可能會表現為多種方式,比如合併、私有化、資本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等。但如果在相當長的時 間後,這些都沒有發生、市場價值沒有回歸,那就證明你可能一開始就錯了。


拓展並完善價值投資理念

茨威格:你們是怎樣理解價值投資的?格雷厄姆的思想依然有用嗎?你們又是如何拓展他的思想的呢?

羅伊斯:我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這所 大學在學習價值投資理論和教授格雷厄姆的理論方面富有傳統,我從中學習到格雷厄姆理論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邊際。對投資的每一隻股票,我們都花了很長時間來 判斷它是否確實存在安全邊際,卻很少研究那些所謂夢想和將來的事情,我們經常研究的是極端情況,即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投資這只股票,會賠多少錢?它是否 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這只股票具備哪些因素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股價下行的保護?

我們的投資不見得是典型的格雷厄姆-多德式(市淨率較低)的股票,它們的市淨率通常並不低,但一般都擁有很高的資產回報率。資產回報率是我們選股的核心指標。

布朗尼:格雷厄姆認為,購買股票就是購 買一家公司的權益,這樣的思維模式也是我們繼承了的方面。當我們投資一家公司時,一定要考慮它在非公開市場上的價格,也就是一個理性的買家為購買整家公司 所願意支付的價格,這就是格雷厄姆所定義的內在價值,即理性買家和理性賣家充分協商後的交易價格。

這種思維模式適用於購買任何企業。很多「成長型」股票的投資者認為,價值型投資者只會以低於賬面價值購買破舊但資產額巨大的舊式企業,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

巴菲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價值投資者,舊式企業的股票不會出現在他的投資組合裡,但 格雷厄姆認為我們可以買入這類股票。我們評價企業的價值時,會看類似企業的交易價格以及買家的素質,這和賣自家的房子並沒有什麼區別:找一個房地產經紀 人,看看類似交易的清單,從而確定房子的價值。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於投資股票,我們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格雷厄姆方法的美妙之處就在於,你不必再去理會每天財經新聞中長篇累牘的廢話,這些都和我們的工作毫無關係。在堅持價值投資這麼多年後,我們發現再也不必去理會這些。

早些時候,馬蒂和我聊過,價值投資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你不必非常辛苦。最近,我看到晨 星關於共同基金持股平均周轉率的統計數據,差不多年均達到105%。我不知道這些基金經理如何看待他們的工作,105%的周轉率說明平均持股時間不到一 年!我想他們也許認為自己的目標是增加基金的價值,所以每天清晨他們都要重新調整投資組合。

基金經理的做法只對美國國家稅務局和股票經紀人有好處。如果你抽點時間仔細考慮一下,應該很容易建立投資組合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有它,為股東們大大節省一筆稅金。

惠特曼:我剛寫了一本書,其中用了一整章來比較我認為的價值投資與格雷厄姆-多德之間的區別。

很多人都在談論格雷厄姆和多德,但很少有人認真地讀他們的書。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根本不懂信用分析,在股票選擇方面,他們的做法是在存在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進並長期持有。

但是,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強調資產的質量而非數量,而格雷厄姆和多德更加注重資產的數量。

《證券分析》這本巨著是在1964年前寫成的。1964年以後,隨著《證券法(修訂版)》的出台,信息披露規定的發展非常迅速,從頻頻出現的敵意收購案中就可以看出,目前從公開資料就可以輕易獲得目標公司的大量信息。

但在格雷厄姆和多德所處的時代,公司信息是很難獲得的,由於資產質量的信息很難取得,所以更強調資產的數量,這種做法一點沒錯。由於很難取得公司的信息,他們向被動投資者提出了很多忠告。現在,由於信息披露日趨完善,投資者已經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的第二個不同是,他們認為在很多情況下歷史業績是預測未來業績的最佳工具,甚至是惟一的工具。但我們不這麼認為,判斷未來業績沒有惟一的工具,企業擁有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可能比歷史業績更重要。

我們與格雷厄姆和多德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是,與大多數被動投資者一樣,格雷厄姆和多 德的目標是預測未來6個月或者2年內的股票價格。但是,擁有控制權的投資者以及優秀的價值投資者的目標則與此不同,他們更注重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內在的運行 機制,而不僅僅是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對擁有控制權的投資者以及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而言,與其說預測股票價格是一種財務問題,還不如說這種行為是一種不正常 的心理問題。


什麼是安全邊際?

羅伊斯:關於安全邊際,我認為有三個要點:一是槓桿水平,我們非常喜歡低負債率的公司;二是資本的回報率,經營性資本回報率在20%左右,這就是主要的安全邊際;三是自由現金流量,公司的現金支出不要超過其現金收入。這就是我所認為的安全邊際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惠特曼:現代企業越來越依賴於知識和信息流,而非實體資產,而我對信息流一無所知。很多人關心的信息是公司下季度的盈利水平或者公司是否能超過市場預期、信息能否有效傳遞到市場。對我來說,這實在是個謎。

在進行價值投資時,我們會探究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並沒有太多用處,我們購買的所有股票,最近一期的前景公開預測看上去幾乎都沒有特別之處。由此,我們發明了一個獨到的方法:弱化眾所周知的信息,強化其他有用的信息。

布朗尼:投資者必須牢記,價值投資並不是有形資產的考量。1969年我剛開始投資時,總是習慣去計算每家公司的每股淨流動資產,當然我並沒有找到太多符合自身標準的股票。

但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們在對電視台進行投資時發現上述方法不可行,之前我們從未投 資過擁有電視台的企業,因為電視台沒有有形資產。但其實評估電視台的價值比評估伊利諾斯州的舊式工廠更加容易,因為電視台的售價是相當穩定的,美國每年都 會有50-60家電視台以其稅前利潤的10倍價格出售。所以,只需要將電視台的稅前利潤乘以10,再扣除淨負債或加上淨現金,就可以算出電視台的價值。

總的說來,價值投資實質上是在評估一個企業。當你賣房子時,是按照鄰居房子的賣價而不是按照重置成本來確定自己房子的價格,房屋成本早已是過去的事情了……

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評估企業價值,企業的價值在於買家為購買類似企業願意支付的價格。

我們試圖瞭解一個企業的性質,分析它成為優秀企業的原因,例如為什麼蓋可保險是一家好公司?為什麼旅行者(Travelers)無法與其競爭?——因為他們必須徹底改變目前的經營模式。

就互聯網企業而言,現在出現很多併購,但在併購之前,你首先得問問自己:「我充分理解這 家企業嗎?這樣的併購有意義嗎?」支付高於現金流10倍的價格購買一個電視台有意義嗎?是的,我認為是有意義的。支付27億美元購買一個不能賺錢的互聯網 企業有意義嗎?不,我認為沒有任何意義。

總的來說,並不能認為投資是一門純科學,但如果購買那家企業對你毫無意義,就不要去碰它。過去我們常犯一種錯誤,那就是僅僅因為看到別人正在購買而去購買了那些對我們毫無意義的企業。


瞭解投資對象且價格合適

茨威格:你們能舉出一個例子說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嗎?

羅伊斯:某天我正在布魯名戴爾百貨店閒逛,附近有一家叫克萊爾思的商店,這家公司主要經營年輕人飾品,特別是一些便宜的珠寶,裡邊有很多不同名字的店面。

最近10年,我們經常性地買入這只股票,幾個月前由於這家公司在存貨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 差錯,股票價格從30美元下跌至16美元。但克萊爾思的每股收益大約為1.6美元,而且大多數年份的每股收益都在穩步上升,目前每股現金大約為3美元,動 態經營資本回報率估計達20%以上。基於這些理由,我們認為它非常有價值,因此最近我們又增加了一些倉位。

雖然我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家企業的管理層,但我們喜歡這家企業本身,它是一家偉大的零售企業,具有非常高的資本回報率。

克萊爾思是一個在持有之後進而瞭解企業本身價值的好例子。投資是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買入進而瞭解一隻股票對於投資是有用的。我們曾經買入過大約500-1000只股票,這是我們瞭解股票很重要的途徑。

當然,我們還通過其他途徑來瞭解股票。我們經常跟蹤一些股票,過去我們非常喜歡跟蹤那些上市時間在3個月到2年之間的股票,其中一些股票的定價在上市首日看起來很準確,但在承銷商逐步退出後,這些股票的股價基本上都會大幅下跌。跟蹤這類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布朗尼:我們投資的第一步就是跟蹤,近兩年來,投資者很難一眼就看出市場價值的所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使用內部人交易數據。通過查閱標準普爾公司 Compustat數據庫的數據,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內部人正在不斷買入——通常這預示著已經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如果正好這只股票由於某些問題已經上下震盪了兩年,那就意味著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1998年,我們買入了一隻股票Quorum醫療集團,現在還處於被套狀態。這家公司是一家社區醫院運營商,他們通常購買那些在某個區域中沒有競爭對手的醫院,因此被認為是最佳的醫院運營商,股價降到14美元時,內部人開始買入。

在洛克菲勒大學董事會上,我認識了這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非執行主席)羅素·卡森先生, 他還是著名風險投資公司威爾士·卡森公司的創建人。更為巧合的是,我擔任董事的另外一家公司一直十分渴望把錢投給威爾士·卡森公司,但通常情況下後者不會 同意,因為股東不願稀釋其權益。然而,現在威爾士·卡森公司以收取 2%管理費和30%收益提成為條件居然同意讓客戶加入……與此同時,羅素·卡森個人同意,在每股12-14美元間出資2500萬美元購買Quorum 醫療集團的股票,現在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在6.5-7美元之間。

當我們發現這只股票時,股價大約為10美元,這家公司在整合併購的醫院方面出了些問題,致使業績下降10%-15%。但我們估計它未來的業績會達到每股1.25美元左右,並會繼續上升。如果以10美元的買入價計算,相當於以不高於9倍的市盈率買入這只股票。

你也可以通過非公開市場上醫院的收購價格來估算它的價值,非公開市場的收購經常會發生,通常以稅前利潤為基礎作價。我們分析後認為,其價值兩倍於現在的市場價格。

總的說來,這只股票的市盈率非常低,精明的內部人正在買入,非公開市場上的估值也很高。這就是絕好的買入信號,所以我們開始買入。

惠特曼:我認為應當關注管理良好的公 司,並且折扣率降至最低是最佳入市時機。有一家投資公司叫西南資本,每股淨資產約為95美元,其中有大約20-25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我預計這些遞延 所得稅負債以後並不需要支付。這些年來,這家公司一直由比爾·托馬斯管理,每年淨資產的複合增長率都在20%以上。與其他按照《1940年投資公司法》成 立的投資公司不同,西南資本的費用率非常低,不到1%,而大部分投資公司的費用率都在10%左右。當然,如果將這些費用資本化,實際上就相當於降低了淨資 產的價值。

西南資本前天在紐約交易所的收盤價格約為6l美元,我真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只股票的價格會下跌,這可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管理非常優秀。

我是如何發現西南資本這家公司的呢?它的大股東是American General投資有限公司。很多年前,American General找到我,打算賣掉這家公司,他們問我是否有興趣加入並取得控制權。但對我而言,不大可能去取得控制權,所以我說:「我不會買下控制權的,你們介意我僅僅只是買一些股票嗎?」

後來,我們買下了American General持有的股份,原始成本估計為3美元左右。我認為,與之前20年一樣,直到今天,這只股票的價格相比其淨資產的價值而言,仍然有著很大的折扣。

本文選自《傑出投資者文摘》,本刊記者石偉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08

科網股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7.html
現市況之下,科技股值幾錢,等於賭檯估開牌一樣。

雲遊話值錢,網龍又話值錢,金山騰訊全部都話好抵!!

當傳統業務公司廿倍市盈率嫌貴,科技公司三十倍合理,到不久將來,求其一間去到八十倍,咁七十倍一間就變成好抵。

市盈率係咪用作科技公司估值衡量,從來備受爭議。要老實的話,科技公司真正估值推算建基於三個元素:人,平台,以及想像空間。

TWITTER上市,觸目之前除上市地屬紐約交易所,或納斯達克之外,更實在為估值問題。

最新講法,TWITTER值一百廿八億美金,一百幾十億到底數字遊戲,抑或公正客觀,由市場決定,市場肯俾,就即合理。

如果睇睇呢間公司,二零一一年,根據公司內股權交易計算,大約值八十億,今年一月,BLACKROCK向員工換股,變左值九十億,到五月,另一間私募基金涉及股權交易,又變左值九十八億。

換句話,日子越拖得耐,TWITTER就越值錢,而呢個籌碼鬥大遊戲,隨公司上市帶出一個問題,上市咪即係估值見頂?

用戶上,TWITTER大約二億,佢都值一百廿億,新浪,騰訊可以炒到更高,TWITTER擺明係貴。

但華爾街要SELL一樣野,功力在於令市場對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凡事從好方面想。

一,TWITTER用戶數據資料值錢。二,美國大戶經常利用呢個平台發佈資訊。

三,上市公司政府均可以透過TWITTER發佈公司消息速遞等等。

同樣有利估值在於科網公司估值比較對象。TWITTER要計合理盈利及增長潛力,結果FACEBOOK成為參考。

TWITTER盈利,用戶,以毛利率,公司到2017年,收入就會多達五十億美元,比依達多達十倍。

如果用2017年預測市盈率的話,豈非單位數字?

講到尾,科網雖屬新經濟,但估值合理與否,市場仍然流於原始時代,你比我,我比較你,再加一定想像能力,呢個或者真正體現新經濟行業既創意無限!!

題外話,說到科網熱潮,令人不得不再關注阿里巴巴。

呢幾日又有消息稱、馬雲來港為上市作最後努力。但同時又有報道指,阿里巴巴放風會考慮到上海掛牌。

綜合不同消息,其實港交所的確有為馬雲開綠燈,只是馬雲個人主義太強,不懂妥協,令上市告吹。

由於軟庫願意將投票權轉讓予合夥人,令合夥人持有近四成投票權,合符規定。

不過對於港交所開出一系列條件,包括降低股東大會提名董事重選次數至一到兩次,同時合夥人制度設有三年有效期,只要馬雲願意,九月已經進行上市程序。

但金融時報Lex 所指,對於容易發脾氣的馬雲,這種要求及質疑、被視為來自官僚主義笨蛋的無禮冒犯。

結果這個阿里巴巴的千秋萬代傳承計劃,一開始就註定、不會在香江這個彈丸之地誕生。


真好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45

科網泡沫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hdvz.html
香港經濟日報MoneyTimes原文,25-10-2013

互聯網股今年大幅度跑贏大市,引致坊間議論紛紛,樂觀的覺得剛上市的云游(00484)可成另一隻騰訊(00700),悲觀的則認為科網泡沫第二波已形成,且隨時有可能爆破。極度看好或看淡的人都似乎不太熟悉互聯網股的生態及估值歷史。大部份國際級及中國科網股都在美國上市,如果單看香港市場,理解肯定不夠全面,代表性也不會強。能成為龍頭股只有少數,且都是擁有平台及領先市場佔有率者,表表者有美國的Amazon(AMZN),Facebook(FB)及Google(GOOG);中國則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BIDU)和後起之秀奇虎360(QIHU)。上游龍頭股市盈率在高峰時動輒高達100倍或以上,皆因她們擁有可無限放大的營收模式。

大部份美國上市的中國科網股都經營超過10年以上,盈利規模數以10億以上人民幣算。事實上,部份以電腦起家的互聯網公司增長已經開始放緩,所以股價和市盈率均低於高峰時。追求增長,她們的營運方向亦已逐漸由電腦平台轉移到手機平台。未來科網新龍頭將會是擁有上游平台及能主導手機用戶流量者。投資者千萬不要將上下游公司的估值混為一談。

網遊缺乏黏性
過去在美國上市的一批下遊中國網遊公司,市盈率很少超過15倍以上。理由很簡單,因為玩家黏性不強,只要遊戲一旦老化,玩家便失去興趣流失(大家還記得DrawSomething這款遊戲嗎?),加上新開發遊戲的成功率極低,管理層根本不能預測多於一季以後的收入,所以大家不要對她們的長線預測太認真。有些網遊公司更需要倚賴擁有平台的上游營運商推銷遊戲,例如主打社交遊戲的Zynga(ZNGA),就要倚靠Facebook的平台。借助Facebook的名氣,她更搶前於2011年11月以10美元上市,股價曾幾何時(2012年3月)高達15.91美元,但之後無以為計,現在下跌到只有3.54元。

另一個隱憂是這陣科網熱潮將會吸引大量中小型缺乏規模的網遊公司搶閘上市,良莠不齊及供應大增下,這板塊的估值最終必定被拉下去。

大部分估值依然合理
現今大部份美國上市的中資網遊股及部份中上游科網股估值仍低於歷史高位,多數後者的2014年預測市盈率仍低於40倍,筆者結論是科網股還未到瘋顛時,純網遊股估值低有其道理,切勿奢望她們會升值到騰訊,Facebook等水平。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部份上述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5

少陽談科網熱潮近尾聲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543511

苦等十三年,科網股旋風再次席捲全球資本市場。2000年空炒概念不同,多隻連創新高的國內及國際科網股都有業績支持。除了美國上市的科技股龍頭谷歌、FacebookFB)有超強的業績支持之外,本港科網股亦在今年出現瘋狂的升勢。主打手機遊戲和移動互聯網概念的網龍(777),在首季盈利倍增後,股價單月飆升超過100%;今年73日,騰訊表示微信在海外的產品WeChat註冊使用者已突破7000萬名,未來將推進商用化,包括擴大移動支付及推出手機遊戲平台,消息備受基金追捧,股價連破300元及400元心理關口!

從資料統計顯示,中國互聯網潛力雄厚,是本地科網股旋風的契機。據世界互聯網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自2006年以來,中國網民數量至去年年中已翻了3倍多,而互聯網的滲透率只有四成,遠低於美國、南韓及日本高達80%的滲透率。隨着上網費用不斷大幅減低;加上城市化及人均收入大幅上升,中國互聯網的滲透率於2015年可能達50%。加上中央領導層現在欲把投資主導的經濟模式,改變為消費主導,「十二五」規劃推出不少鼓勵消費的措施,而互聯網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當中,手遊是新世代科網產業,相關股票的泡沫成份較高。然而,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統計,去年移動互聯網用戶人數達4億人,其中超過三成願意付費購買手機遊戲;可見其獲利潛力不錯,只是盈利模式存在發展空間。

今天,我們編輯了林少陽在過去一個月對科網股與手遊概念股的評論:『……部份讀者可能知道,本欄最近參與了雲遊控股(484)的大抽獎遊戲。任何受歡迎的IPO,大部份投資者所獲得的分配極之有限,而要對IPO新股作出有意義的分析,其實是相當困難,以下是本欄為雲遊所在的一些簡陋的投機操作分析,作為讀者的參考:

雲遊為國內網絡遊戲公司,總部設於廣州,日前按每股51港元,公開發售3,137萬股(包括約1097.5萬舊股),扣除舊股部份,上市公司集資約10億港元。雲遊招股時發售價上下限為43.555元,雖然公開招股超額認購312倍,但沒有以上限訂價,而且「賣大包」保證小投資者每人至少獲得一手分配股份,造成新股分配極之分散的現象。

管理層指此乃預留足夠獲利空間給投資者,我們認為此乃今次IPO幕後軍師,上市保推薦摩根士丹利的營銷策略,事關大摩及後還有多單IPO在手,今次憑藉雲遊帶旺整個IPO市場,對其他排隊上市的新股推銷非常有利。

由於公開發售部份超額倍數甚大,發行商透過回撥機制將公開發售部份調整至50%,令國際配售部份只得1568.5萬股供機構投資者認購,造成國際配售部份股份分配嚴重不足,逼使看好該股的機構投資者必須在二手市場吸納。

上市後,雲遊總發行股本約1.2545億股,按收市價71.5港元計算,市值約90億港元。若以2013年度盈利計算,雲遊的市盈率並不便宜。撇除公平值虧損及員工認股權證之非現金開支,公司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大約為1.54億人民幣,按年升22%。全年盈利或報2.9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3%,預測2013年市盈率已達24倍,即使扣除上市集資之10億港元估值,市盈率仍達21倍。

由於網絡遊戲商的盈利周期極不穩定,過往一般同類公司的估值,都不過是515倍之間,而且大部份時間停留於10倍或略低的水平。若以過去十年的平均估值衡量,雲遊目前的估值肯定是偏貴了。

然而,若以泡沫價而言,則目前並不是極之過份的估值。事實上,近年手機上網成為趨勢,最近谷歌及研究機構IPSOS共同發表的統計報告(Our Mobile Planet: China)顯示,69%受訪者表示他們每日均用手機上網。雲遊目前的網絡遊戲主力仍然是webgames(網絡遊戲)mobile games(手機游戲)的開發仍在初步階段。

據摩根士丹利的IPO研究報告預期,雲遊2014年度預測每股盈利達3.5人民幣,較本欄的2013年經常性每股盈利2.35人民幣,按年急升近50%。大摩的樂觀預測,是建基於雲遊的手游業務,將於2014年獲得爆炸性的盈利增長。若以其極之樂觀的預測,則現時預測2014年市盈率將回落至16倍水平。

當然,當泡沫爆破後,投資者回看當初「泡沫啦啦隊」的言論,都會覺得不過是一場笑話。可是,在謊言被揭穿之前,參與嘉年華的大臣們仍然會繼續為帥氣十足的國王新衣,說盡好話。因此,歡迎大家來到安徒生童話世界,請盡情享受這刻的歡愉,同時留意最終令遊戲結束,童言無忌的小童幾時現身。』

林少陽其後確認這個小童名叫阿里。然而,由於林少陽相信,本輪科網股的升勢看來已到了強弩之末A股創業板開始嗅到焦味),這令仍未上市的阿里巴巴的管理層,很可能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若錯過這個十載難得的高價上市時機,要等到下一個科網熱潮,恐怕現任的管理層已垂垂老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13

汰弱留強 揭科網股底牌


2013-11-07  NM  
 

 

新股繼續熱爆。今期輪到鬥地主鬥到上市的遊戲股博雅(434)。食住科網熱,早前雲遊(484)甫掛牌即爆升三成,集資僅十億多元的博雅,招股三日已獲超購二百八十倍,氣勢十足。今年,由騰訊(700)及阿里巴巴帶起的科網熱潮,一直炒得㷫烚烚,泡沫愈吹愈大。但上週,泡沫「漏氣」,不少科網股從高位急插,摸頂入市的股民即時損手爛腳。事實上,科網股中,有些公司的業務已過氣,很大機會成為明日黃花,難再炒上。本刊拆解最近六隻被股民熱炒的科網新、舊股,並將其區分為明日黃花組及憧憬組。過氣與否,成為股價走勢的關鍵。散戶切記要認清組別,盲目跟炒,隨時踩「地雷」。明日黃花組

上週四招股昨日截飛﹑經營網絡棋牌遊戲的博雅,又被稱為「網上博彩股」。雖然上週科網股曾爆出小股災,仍無損股民的熱情,三日內孖展額達二百九十億元,超額認購二百八十倍,市傳有一百三十張「頂頭槌飛」落注,金額高達七十億。早前曾借孖展抽雲遊的張姓散戶表示,用三萬,借九成孖展,共二十七萬,入飛抽博雅。「上次抽到三手雲遊,第一日就放咗,賺咗二千五蚊,之後仲係咁升,好後悔放早咗。今次博雅,啲人話起碼升兩成,我睇定啲先放。」張生指,不看好博雅業務,純是跟風短炒:「孖展幾日息都係百幾蚊,咁好搵,唔抽就笨啦。」根據招股書,靠售賣虛擬貨幣(玩家購買代幣作為遊戲的籌碼)賺錢的博雅,內地市場只佔其營業額的兩成八,反而港、澳、台的繁體語言市場,是博雅的最大客源,佔營業額五成八。

單一遊戲佔九成收入

博雅最大風險正是業務太過集中,旗下○八年推出的遊戲德州撲克,過去三年半都佔營業額近九成。公司主打的經典棋牌類遊戲,並非博雅獨家開發,其他開發商隨時可推出相同遊戲對撼。海通證券分析員王文力指,博雅需要創造更多「噱頭」,如微信的獨特表情符號,為遊戲添加附加價值,才能留住玩家:「始終要拍住騰訊(700)同阿里巴巴等大型平台,才有增長潛力。」亦有不少分析員將博雅和雲遊(484)兩間手機遊戲股直接比較,一名分析員稱,「雲遊注重自己研發嘅RPG(角色扮演)Game,玩家忠誠度高,會沉迷購買虛擬道具。博雅嘅德州撲克同鬥地主就鋪鋪清,欠缺持續性,而且其他公司一樣可以照出鬥地主嘅Game,競爭好大。」記者在faceboook試玩博雅的德州撲克,不少原本可供八至九個玩家一齊玩的「賭枱」,僅有兩至四名玩家。有鍾情德州撲克的玩家表示,較喜歡玩外國網站的版本,因為玩家較多,氣氛較好。博雅另一主打遊戲鬥地主,因每局遊戲只需三名玩家起,平均半分鐘就能成功「開房」。如今手機遊戲市場最吃香,博雅明顯力谷手機版客戶,當中玩家可得到的獎勵,遠比電腦版要多。另外,上市前,為加強「吸金」能力,博雅更改遊戲設定,令玩家每鋪賭注大幅增加,很快便輸「清袋」,搏玩家用真銀買代幣換取籌碼。今年上半年,博雅代幣銷售額超過三億元人民幣。不過,數據顯示,博雅旗下遊戲的玩家人數增幅,已大大縮減。以德州撲克為例,去年一年累計註冊玩家增長近四成四,但今年上半年累計註冊玩家增長僅一成七。遊戲世界日新月異,靠單一舊遊戲撐場的博雅,掛牌當日有望炒上,卻不宜追貨或長揸。今年十月初,因網龍將前景秀麗的遊戲及軟件分銷平台91無線,作價八十二億,賣予百度後,將一半收益派發特別息。十月中,公司股價跟隨板塊熱炒,一度炒上二十八元六角的歷史高位。不過,上月底,該股除淨後開始「肚瀉」,累跌超過三成八。市場普遍批評網龍前景欠佳,「賣仔」後已缺乏炒作概念。

光碟遊戲落伍

現時,網龍的本業是客戶端電腦遊戲,即光碟式網絡遊戲,近年來增速顯著減慢。一一年,網龍的91無線業務成為其新「水喉」。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近三億五千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兩倍,引來百度的垂青。「賣仔」後,網龍雖然獲得大量現金,但集團頓失增長亮點。海通證券分析員王文力指,雖然網龍近來宣佈與台灣鴻海合作,開發網絡教育業務,但兩年內都不可能成形。興業研究分析員梁家威更直呼「失望」:「(網龍)好難再搵到賺錢好過91嘅業務,好失望,收咗一大筆錢,但唔知佢點用。」梁續指,網龍出售91無線之後,前景不清晰,市場上有不少更好的選擇,不建議買入網龍。

憧憬組

過去曾獲股民熱捧,與金山軟件一度平起平坐的軟件股金蝶國際(268),成為明日黃花組的「表表」者。儘管股價乘著科網熱,由年初至今累升六成四,但已較高位回落一成三,與股價勁升三倍的金山軟件(3888)相比,明顯被拋離。有外資科技股分析員解釋:「金蝶嘅Market Share(市佔率)舊年跌得好犀利,由一成四跌到得番百分之九,毛利率都跌緊,金蝶喺內地嘅競爭對手『用友』收入都跌,但Market Share升到超過兩成。」金蝶去年更發盈警,勁蝕二億元人民幣,令市場譁然。雖然集團致力轉型,透過裁減兩成五員工,併力谷雲端業務,今年首三季終於扭虧為盈,但只是微賺約一千六百萬人民幣。有分析員指,公司靠雲端扭轉局勢,復甦路仍很漫長:「內地雲端市場競爭好激烈,就算真係好似管理層講,雲端收入增長到六千萬,都係佔整體收入唔夠一成,邊度夠搜狐、QQ同Apple嘅雲端鬥?」金蝶另一「死因」,是未有隨著智能手機熱潮大力發展手機軟件,只集中企管軟件業務,分析員狠批金蝶管理層沒遠見:「金山一早就搞手機軟件,但金蝶遲入行,仲食老本靠同IMB合作,唔會再有高增長。」不過他認為金蝶未至於衰到貼地,因為其內地軟件市場仍有一定份額,但表現肯定會落後於整個科網板塊。

靠防毒軟件起家的金山軟件,最大亮點莫過於有「中國喬布斯」之稱的主席雷軍。近年,雷軍主力發展智能手機品牌小米,有中國版「蘋果」之譽,備受矚目。金山亦跟隨雷軍的步伐,大力發展手機軟件及遊戲業務,股價年初起如「坐火箭」,由不到六元,勁升超過三倍,至二十三元的歷史高位。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旗下基金投資組合亦持有金山,他解釋:「揀得軟件股,只有金山或者金蝶兩個選擇,金山表現咁好,因為有搞手機!金蝶冇,股價差好遠。」截至今年六月的中期業績,金山娛樂軟件銷售收入按年勁升超過三成,至超過五億三千萬元人民幣。龐寶林認為,大市今個月將會調整,近兩個月熱炒的科網股將會繼續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科網股係時候要take profit,我喺廿三蚊(金山)時都賣咗少少,明年初應該可再重上廿三蚊。」儘管金山食正手機遊戲概念,不過有歐資分析員認為,要注意金山旗下遊戲的週期性及平均收入下跌,「金山每個月平均付費嘅客戶數升咗,但每個戶口嘅平均收入由四十七蚊跌到四十三蚊,即係客戶肯俾錢玩game嘅意慾不斷跌緊。」另一分析員認為,金山遊戲收入未必再有三成的爆發性增長,但其手機結合電腦軟件的強大平台,在業界仍有一定優勢。

藍籌股王騰訊(700)今年得多間大行大合奏唱好,股價不斷創新高。其中,摩通估價「最牛」,目標價高達五百零六元。不過,騰訊股價早前上試四百五十五元後,已回吐近百分之九,現價市盈率已高達四十八倍。分析員認為QQ收入增長無可避免放緩,但入股搜狗三成七股權後,可帶來額外約十六億元收入。如今,已有股東開始止賺套現。退休人士陳先生,一一年時,分別在一百四十及一百七十元價位買入騰訊,三年不到,已發了筆「橫財」。他笑言:「騰訊係龍頭股,貪佢增長得快!公司資產值低,但利潤增長率高,股價咪升得高囉!我喺三百幾放咗些少,止賺先。依家拎住三百股,升到四百五十蚊以上,再考慮放多啲。騰訊愈嚟愈大,增長無咁易,好似滙豐大笨象,好難再升一個開。」旗下基金同樣持有騰訊的龐寶林指,騰訊現價太高,不適宜撈底追入:「我就睇佢會跌到落三百八十,到時先係入市良機,長遠明年初升到五百真係唔奇。」中資分析員認為,騰訊的微信在內地市場有近乎壟斷地位,日後一旦收費,盈利增長將會大爆發,「退一步不講增值服務,只是加點廣告收入,微信概念已經是炒作的好藉口,而且未來還有民營銀行及小額貸款等新業務,我不覺得四百元的騰訊是貴。」

十月初上市的雲遊(484),表現好不威風,首日掛牌勁升三成二,翌日再炒上百分之六,三日累升近四成五,不少股民短炒獲利。不過,雲遊股價亦如坐過山車,昨日已從高位回落一成六。業務方面,主攻網頁遊戲研發的雲遊,仍穩坐內地網頁遊戲「一哥」地位,亦擁有知名遊戲發行平台「91 wan」。有分析員指,網頁遊戲性質與手機遊戲相近,雲遊較容易成功轉型至手遊,更具優勢的是其發行平台,因為內地發行商佔遊戲收入達六至七成,比研發業務更「吸金」。海通證券分析員王文力亦對雲遊睇高一線:「雲遊又係平台運營商,有分銷業務,可以收分成,風險比淨做研發商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