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宋漢生] 矽巷啁啾: IT界慷納稅人之慨? 2011年12月24日

1 : GS(14)@2011-12-24 14:52: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21941

矽巷啁啾: IT界慷納稅人之慨?
2011年12月24日

早前小圈子選舉選小圈子,收到幾封 IT界的宣傳電郵。其中一張名單,有兩人是朋友,政綱是:「敦促政府及未來特首成立 50億元天使創投基金,建造外向形資訊科技產業」。
第一句是手段,第二句是目的。先說目的,所謂外向形,即是說,本地市場太細,要衝出香港。是細嗎?肯定比美國、內地等小得多。是太細嗎?如果目標是有利潤,在香港做龍頭也可以賺錢, OpenRice等做得到。問題大概是,同樣做餐廳評論,技術投入差不多,但香港的龍頭,跟美國的龍頭,規模與估值卻差天共地。以這把尺來量度,確實是太細。
假設本地市場是太細,最好可以打入外面的市場。問題是,為甚麼現在打不進?欠了些甚麼?這張名單的候選人,認為答案是錢。有了這 50億,成事機會大增,所以敦促政府泵錢。

外闖應找基金投資

這是一個誘人的答案。思維是,我技術明明跟外國人一樣,甚至更勁,為甚麼衝不出香港?因為無資金,無資金是因為投資者不投資,不投資是因為不相信本地團隊能衝出香港,不信是因為少先例,少先例是因為本地團隊沒有資金,卡死了。要解開,很簡單,只要納稅人掏荷包,令本地團隊有資金,就可以衝出香港,循環逆轉,自然變成亞洲矽谷。只是區區 50億,政府不肯慷納稅人之慨,即是不支持 IT,要抗議。
問題是,錢真的是答案嗎?打任何市場,重要的一環,是要了解當地市場的顧客、渠道等。隔山打牛,機會當然大打折扣。要打進美國?要打進內地?搬過去是必須。既然願搬,不如找當地的基金好了,反正美國和內地的創投資金氾濫。所以,缺錢是表象,不是問題的根源。
且不說拿 50億公帑來押注,會如何被局內人瓜分。更重要的問題,是每個行業,總認為自己對社會很重要,總希望可以向庫房拿着數。功能組別的最大的惡,在於助長攤大手板文化。聲稱反對功能組別的候選名單,竟以打公帑主意做政綱,太諷刺了吧。

宋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21

[宋漢生]矽巷啁啾:科網企業應專注利潤嗎?

1 : GS(14)@2012-01-07 13:51: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60711
公司做到收支平衡,有很多好處。一來,能夠自給自足,就很難死掉,不用依賴投資者的「恩賜」,說話都大聲點。當你越不需要錢,投資者越有興趣給你錢,如情場一樣。二來,遇上不景氣,集資困難的氣候,比較大機會捱得過。三來,有些大企業,只願意收購賺錢的公司,你的公司賺錢,賣得好價的機會大一些。
但高增長也有好處。很多投資者,其實看利潤看得不是那麼重要。 facebook燒錢多年,籌款無難度,反而有朋友真的試過想投資一大筆錢,最終還是爭不到 facebook的垂青。 facebook惡,是因為它是個很強橫的增長故事,大家相信,社交市場會變得極大,而最終贏家只會有一至兩個,而且贏家將來會有方法賺很多錢。
話說回頭,專注利潤和專注增長之間,怎麼選擇?不純粹是口味的抉擇。有一些題目,陪跑的話連生存都有困難,選了這樣的題目,必定是要鬥快增長的。一個考慮是,你做的題目,你推斷可以做到幾大?電子商場、搜尋、社交等等,一個模式可以多國通行,搶市場尤為關鍵的話,量入為出,慳住慳住去追求盡快達到收支平衡,大概是自相予盾的行為了。
宋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56

創業作業:微軟的死因 宋漢生

1 : GS(14)@2013-10-25 12:23: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24/18477146

微軟行政總裁鮑爾默(Steve Ballmer)宣佈離職當日,股價即急升7%,是市場用真金白銀舉腳贊成,令鮑爾默面目無光。
科技圈中,鮑爾默從來不討好。一個原因,是微軟公司形象,過去十幾年越來越邪惡。現在好似難以置信,但曾經有段好長的時間,微軟是行內人心目中的偶像,個個爭住入,威水程度,不比近年的Google和facebook差。
形象變差,是一連串事件積累而成,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當互聯網興起,微軟明白自己的Windows圍牆越來越無用,於是千方百計,利用自己當時雄霸市場的瀏覽器IE,阻住地球轉。隨便問任何開發過網站的人,提起IE6這個名詞,十個有九個會爆粗,不信可以試試。
鮑爾默不討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樣貌兇神惡煞,講話大聲夾惡,最出名是上台嗌咪,嗌到聲帶都斷埋,初時我以為是惡搞新聞,點知真有其事。
再加上他不停塑造自己不是技術人的形象,在流行技術底話事人的行內更是罪加一等。簡單地說,你不會希望鮑爾默做自己業界代表。





鮑爾默功過 有三種說法

當然,業內人認不認同,跟投資者受不受,無直接關係。假如微軟交出成績,鮑爾默再討人厭又何妨。資金市場之所以不滿,是因為鮑爾默統領下的微軟,已經霸權不再。微軟的桌面地盤,成為過去式。現在和未來,都在互聯網、手機,以及其他流動產品。在這些領域,說微軟算是二線頭,可能都畀多了。
關於鮑爾默的功過,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微軟錯過了新浪潮,變相把江山拱手相讓,這是鮑爾默的錯,自作孽,抵打。這是最流行的說法。
第二種,對,微軟確實錯過了新機,但不應諉過於鮑爾默,蔡東豪之前一篇文章,支持這種說法,指微軟本業太成功,因此太注重守業,成功的盲點,令微軟看不到新的市場,以及新挑戰者的崛起。
第三種,是說微軟在新市場中大敗,不是因為看不到,或不願看市場的轉變,而是做不好。我傾向相信這種說法。
就以手機為例。微軟晨早就立心攻打這個市場,我記得十幾年前,仲有Compaq的年代,我買了部iPaq手賬,行的就是微軟的流動作業系統,後來出現的早期智能手機,都有行微軟手機系統,早過蘋果好幾年。幾年,在科技界,是一段好長的日子。
至於平板電腦,微軟的早着更明顯,又是幾年前,Bill Gates就樂此不疲地推廣可以用筆在屏幕上操控的平板電腦,每年都揚言平板電腦會大行其道,然後每次都落空。銷情差,但微軟一早睇好和投注落這個趨勢,倒是不爭的事實。
手機、平板電腦等等,這麼多年來,微軟投下的注額,應該非常大,當然微軟不好意思炫耀,因為大家都知,成果和注額不成比例。問題是,為甚麼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搞一大輪,竟然得個吉?
我估,這確實是被自己成功所累。蘋果復活之前,是谷底到不得了,本死無大害,可以專心致志,毫無包袱地衝。你可以說,蘋果軟硬兼施,贏出可能是因為軟硬策略選對了。那麼Google的Android呢?跟微軟一樣,搭檔別人的硬件,還不是在手機市場跑出?





自掏荷包掃股 真心佩服

最大分別,是微軟早着先機的頭幾年,都是嘗試把一向成功的桌面版,下調到手機版,道理上,這種用得唔好嘥的方法,最慳水慳力,最安全。Android呢,反正是新項目,由頭做起,當然一開始就以手機為中心。而蘋果,一向做開桌面,當時面對的選擇,跟微軟一樣,可以把舊有的下調。但喬布斯揀了難行的路,由頭做起,當中好大可能,是反正桌面市場,無可能扭轉對微軟的劣勢。
也是說,微軟沒有錯過新市場,只是做不好,做不好是成功所累,揹着兩大對手冇的重包袱,鮑爾默面對特別大的困難,最終挽救不了微軟的下坡。
無論怎樣看鮑爾默在微軟的功過,有一點,真要寫個服字。鮑爾默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是因為他揸住的大量微軟股票。當然,Bill Gates揸更多(起碼在他全捐了出去之前),但Bill Gates動用過自己幾多錢買股份?零。
鮑爾默不同,他很多的股份是真金白銀掏荷包買回來的。當年Windows95就出街,鮑爾默覺得新版會推微軟去另一境界,不但把自己有的都下注,更加借得就借,押得就押,晒冷買微軟。管理人鍾意講自己同公司同股東點樣同一條船,好似鮑爾默這樣做得到這個地步的,我未聽過,結果開大,抵他贏。
宣佈離職當日,股價急升,鮑爾默身家暴漲8億美金,大概是史上自己送給自己的最大一份退休禮物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