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享: B股決定性時刻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17/100425365_all.html

沉寂已久的B股市場,因為退市制度的出台再起漣漪。

  1993年上市的閩燦坤B(200512.SZ)多年持續盈利並分紅,因股價觸及退市指標可能成為深市退市第一股,引發輿論和業界熱議。一直「A+B」上市的藍籌股中集集團(000039.SZ),則主動尋求自救,擬將其B股轉為H股,以試圖擺脫慘淡的B股市場。

  退市新政將B股市場長期股價和成交量雙低的老現象曝光。何去何從,關乎存亡。

退市行情

  退市新政正式實施不到一個月,幾家B股公司就站在了退市邊緣,其中閩燦坤B截至8月2日停牌已連續八個交易日跌停、連續十八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人民幣,最為迫近退市紅線。

  根據深交所退市新政,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將觸及退市標準,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退市風險引發投資者擔憂,資金紛紛出逃致使B股在7月最後一週大跌11.05%。然而在大跌之後,一些投資者似乎又紛紛嗅到了B股的投資價值。

  「最近有客戶諮詢我們抄底B股的機會。」一位國內大型券商經紀業務資深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投資者就是想賭政策,鑑於閩燦坤B長期表現,加上B股涉及境外投資者,退市未必能夠成行。

  8月初,兩個交易所的表態,使得B股實現了逾6%的反彈。8月初,深交所、上交所相繼表示,「B股觸發退市指標堅決依法退市」,但鼓勵和支持B股公司通過合法方式維持上市地位,鼓勵和支持自願退市的公司,並對退市後符合重新上市條件的B股公司,優先安排其重新上市。

  市場數據顯示,閩燦坤B在停牌前一個交易日成交量大幅放大。與閩燦坤B情況類似的建摩B(200054.SZ)、ST大路B(200160.SZ)均在停牌前成交量明顯放大。

  「閩燦坤B近日的表現讓大陸A、B股市場的投機心態暴露無遺,長期盈利分紅的績優股無人問津,一旦有退市政策可以賭,資金就蠢蠢欲動。」上述經紀業務資深人士直言。

  證監會近來引導「藍籌股」投資、出台系列退市政策、抑制炒新炒差,意在鼓勵市場價值投資。未料B股卻迎來一波「退市行情」。「這可以算是一種諷刺,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B股市場不是一個充分的市場,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國金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說。



B股慢性病

  「B股場內資金極少,呈現明顯的暴漲暴跌的政策市,整治消息出台時股價一路上揚,而待消息過後股價應聲下跌。」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指出。

  他表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機構投資者始終未被允許進入B股市場,而國外機構投資者礙於國內監管層對B股長期的模糊態度而不願承擔政策風險。

  B股市場從2001年起基本停止擴容。數據顯示,歷史上存在的114家B股公司全是在2001年前發行。尚存的108只B股中,只有23家公司是「純B股」。而B股的再融資能力則更為薄弱,開市至今僅有寥寥五筆再融資。

  根據Wind數據,截至8月16日,B股上市公司數量為A股的4.4%,但市值只有2.2%,年成交額僅為A股的0.6%。

  一位大陸個人投資者表示,2001年政策放開境內個人投資者對B股的投資後,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就投資了深市B股,而且當時外匯消費限制也比較多,不如試一試。「後來發現股票交易量極低,我從2007年開始對B股資產放著不管。」他表示。

  B股市場設立幾乎與證券市場開設同步,最初因為與A股市場的價差曾吸引大批投資者入市淘金。對於境內個人投資者而言,B股投資之門可謂開開合 合,1996年曾短暫開放後關閉,直至2001年再次放開。但這次放開帶來的僅僅是境內個人投資者的賭徒心態和境外投資者逢高減持。

  QFII制度的實施則使得B股市場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弱。

  「我們不願意投B股,主要的原因是流動性差。有些好公司如萬科、中集,A股也能買到,沒必要買B股。」一位曾投資B股的境外投資機構人士坦言。

  閩燦坤B在1999年也曾申請增發5000萬股,但始終未獲得批准,最後不了了之。

  2004年ST大路B(當時為帝賢B)定向增發,部分銷售給南方證券(香港)公司,大部分由當時的南方證券包銷買下了,南方證券(香港)隨後持續減持。

  呼吁了十年之久的B股改革至今未落實。幾乎每隔幾年管理層都會表態要解決B股。今年4月22日,郭樹清提出「將研究解決B股發展問題」。B股則因為傳出與A股合併或者併入國際板的各種傳言,而興起一波波漲幅,但消息一過,股價隨即跳水。

  「其實對於閩燦坤B,是否退市對它影響不大。反而是市場數年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閩燦坤B如果退市,如何向境外投資者解釋,是交易所需要面臨的問題。」上述經紀業務資深人士指出。

出路幾何?

  從兩市交易所的表態來看,觸線B股退市似乎已成定局。「這次B股的觸線,其實是把交易所推上了火山口。」一位券商資深人士直言。

  接近深交所的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深交所的表態只是一種可行性和方向指引,對於在哪上市、需要達到哪些條件、投資者利益如何轉移等具體細則,目前還在制定和商討之中。「這些細則仍然需要證監會定奪,無法估計出台的時間。」

  上述經紀業務資深人士認為,此舉有將矛頭對準B股公司的嫌疑,「之前施行的退市制度主要集中於財務指標,現在退市新政加入了股價及成交量的市場指標,這對估值偏低、成交清淡的B股公司,尤其是純B股公司不大公平」。

  目前處於停牌的幾家B股公司聲稱籌劃相關事項的可行性尚在探討、論證的過程中,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閩燦坤B的董秘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與監管層積極磋商相關事項,但退市事件將公司推向風口浪尖,公司目前不敢對外發出一點聲音。

  對於B股出路,上述境外投資機構人士表示:「選擇公司回購股本下市,或是選擇H股,境外投資者還是比較歡迎的,畢竟增多了投資標的。但最近香港市況不佳,上市恐不是件易事。」

  國金證券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從投資者、B股上市公司、多元化資本市場的發展三個角度來看,B股存在的價值都已經所剩無幾。從出路來看,無非就是退市、公司回購以及轉板。

  市場上先於交易所對退市後再上市的可行性進行討論。中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員程毅敏告訴財新記者,B股公司退市後去A股或H股重新上市,並無政策 限制,可能存在技術障礙,比如是否滿足在A股或H股上市的標準,B股原有的外資股東能否通過QFII在重新上市的A股進行交易等。

  今年以來,南玻A(000012.SZ)、魯泰A(000726.SZ)、長安汽車(000625.SZ)進行部分B股回購計劃,以提振公司B 股股價。對於上市公司回購B股後進行註銷的方式,程毅敏指出,回購需要大量的資金,B股上市公司中未必有這個資金實力,而純B股公司若實施全部B股回購則 相當於退市,也要面臨重新上市的問題。

  此前市場熱炒將B股併入即將出台的國際板,而監管層此前曾表示國際板將以人民幣計價,這將為B股併入國際板增加一些障礙。

  國金證券的分析師認為,中集集團將其B股轉入H股的方案若能實施,對其他B股公司有借鑑意義,但他認為這種方式僅僅適用於大公司,當前市場環境不好,小公司能否上H股還是個問題,即使上了交易也不會很好,和在B股一樣面臨流通性差的問題。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B股轉板H股,是自動關閉B股市場的最佳路徑與最優方案。因為B股採用相同的計價貨幣,可實現無縫對 接,且B股估值標準、估值水平與H股十分接近,而H股上市標準及操作程序遠比A股寬鬆、簡單、便利,B股若轉板A股,會遭致較大的市場壓力。█

  本刊特派香港記者王端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36

希臘危機發酵:左翼政黨有望贏得“決定性勝利” 債券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8

預測機構Oxford Economics稱,其對希臘1月25日大選的民調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顯示,激進黨派Syriza將在大選中獲得“決定性勝利”,推進其反緊縮的政策。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大量資金湧入避險資產。希臘國債收益率大漲,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新低。

20150106_GGB1_0

20150106_GGB2_0

Syriza承諾,如果當選,將對希臘援助項目的條款進行重新談判。

德國政府昨日希望緩解市場對希臘退歐的恐慌,不過投資者依然感到緊張。投資者的緊張並非沒有道理。

Oxford Economics的分析顯示,Syriza已經獲得足夠支持,獲得大多數選票。其報告指出:

Syriza的最終得票率可能高於36%。Syriza的表現在過去的20次民調中都很穩定,在最近5次的民調中,Syriza的得票率都高於40%。

Oxford Economics的Gabriel Sterne的報告指出,

如果現在的執政黨New Democracy party可以將大選和退出歐元區公投劃上等號,那其有可能縮小與Syriza之間的差距。

Capture(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9

股票質地是決定性因素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kug.html

    有位朋友專做創業板股和小盤股。他3只股票的質地比較好,扛住了去年末中小創股災4.0,回撤較小。不過,前幾天,他看了幾個名家的分析文章,有點忐忑不安起來。他概括了名家們的邏輯推演分析:

    新股發行模式及節奏不變——隨著新股越發越多,導致新股上市後連續漲停板銳減,甚至破發——拖累各個板塊的個股,致使中小創整體估值下降——主板藍籌股重新受到追捧,估值提高。鑒於此理,2017年,應該逐大棄小,暫離中小創,擁抱藍籌股。

    “老兄,你說,我是不是也這樣應對為好?”朋友問我。

    這……這我可實在回答不上來啊!不過,我對名家之理有點納悶:

    1、這個邏輯分析顯然是把股票漲跌的原因歸結於供求關系基礎上了,這是不對的。金融資產的定價並不同於普通商品那樣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是由“預期收益與風險”決定。比如,房價,房子造了那麽多,空置房那麽多,又是限貸限購,又是嚴控土地供應,新房又在如荼如火地在建造,買房的人又少了許多……這樣,可說是供求大幅度萎縮了吧?可為什麽就是不見房價怎麽下降呢?究其原因,就在於房子的金融資產屬性日益增加,而變成了重要金融資產的緣故。你想,當大多數人還都認為房子只會漲而不會跌,買房是投資首選項目,房價怎會大跌?股票比起房子來,那更是不折不扣的金融資產,也就更不由供求關系決定了。參見本人小文《小侃“預期收益與風險”》(2012-07-29)。

    所以說,新股發多了,又能怎樣?比如,香港市場,老千股多的是,但股市要漲還不是照漲?美國市場也一樣。再舉一只大名鼎鼎的貴州茅臺來說吧!它自從上市以來,伴隨了多多少少“垃圾股”湧進市場,可它怎麽就沒被拖住,一路叠創新高,成了堅挺的第一高價股呢?這一事例很好地揭示了金融市場一條“定理”:市場的判斷力與其成熟度無關。這也就是說,市場再怎麽不成熟,再怎麽落後,股票的優劣最終都會被市場甄別出來。股票怎麽行走,最終還是由它們的質地所決定的。因此,無論是中小創股,還是主板藍籌股,屆時,優秀的盡顯優秀,平庸的暴露平庸。請君《認識客觀規律,不要輕視任何一種股票》(2010-05-14)。

    2、有的名家還沿著這套供求關系的邏輯,推演解釋說,國家為使股市配合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戰略計劃實施,有意加快IPO發行節奏,以此抑制中小創,好讓資金湧向主板藍籌股,以完成國家戰略性改革任務。這一說法聽起來好像還挺有道理的吧?其實不然。

    首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對於項目與資金的關系,永遠是由項目引領資金,而不是由資金決定項目的。要是項目不好,給再多的資金也枉然,比如,以前國家幫助不少落後國企解困,到頭來還不是越解越困,白白浪費了錢財?反之,若是項目好,自然會得到資金的青睞及追捧。可別把因果關系搞顛倒了。要是那些落後的傳統藍籌企業不思進取,仍然按照老套套運作,只想依靠傾斜政策過日子,這樣的話,有誰願意投資它們?即使給了它們資金,只恐怕也會被糟蹋精光。如果它們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努力轉型升級,積極開拓,重視投資者利益,屆時,廣大投資者不請也會自動找上門來,提供幫助。“項目引領資金”,明白了吧?可見得,名家的解釋是“資金決定論”,這顯然是不對的。

    其次,要是國家使用行政手段真能精準地引導資本,從而取得各項改革的成功,那何必還需通過股市來優化資源配置呢?用計劃經濟的方式直接分配錢財不就得了?或者幹脆取消中小創,那資金不就能乖乖地全部供給藍籌股了?國企改革、戰略部署等目的不也就可全部順利達成了?多簡單,多省事?還要搞個股市出來幹嘛?再要一味地發行“垃圾股”幹嘛?

    最後,你以為國家發行的IPO大都是垃圾股?國家希望發出的新股都是績差股,甚至有意讓它們去壓制中小創?國家幹嘛要這麽給自己添亂?難道國家不希望中小創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國家對IPO融資、定增等審核與監管日趨嚴格,這你又怎麽解釋?

    據上辨析,決定股票走勢的決定性因素是其企業的質地,而無關乎是主板藍籌還是中小創。所以說,“新股發多了,導致中小創股下跌,同時使得主板藍籌股都會上漲”,這是什麽邏輯?且看,這幾天,盡管IPO依然密集發放,但中小創怎麽就偏偏漲得不錯呢?你怎麽解釋?可能你會說,它們只是反彈而已,接下去還要下跌。那好!那你能準確地指出創業板將跌到哪里嗎?將跌到1200點,還是1000點或500點?你有種不折不扣地按照這個預測來指導你投資?

    其實,《投資決策莫以宏觀因素為依據》(2017-02-04),更莫以什麽名家言論為依據。你3只創業板股和小盤股在股災4.0中表現堅挺,足以證明它們都是好股票,況且你都已做熟了,為何非要去換藍籌股?《不要騎牛找牛》(2011-08-03)啦!若你不信自己,那你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中國石油”不改革,仍然依靠國家照顧,那你願意換成這只市盈率630多倍的藍籌股,並且滿心等待它再創48元以上的新高嗎?

    “藍籌股就一定都是好的?而中小創就一定都是差的?”我問朋友。

    “這……”朋友回答,“不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100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506.shtml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三節課 三節課

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開啟?

共享單車領域的戰爭一觸即發?

本文由三節課(微信 ID:sanjiek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黃有璨。

1.

這一周,幾乎整個互聯網與創投圈的註意力都被那篇《即便老公一毛線股份都沒拿到……》所帶來的爭議、口水戰與劇情翻轉而吸引著,一如所有類似大眾事件中曾出現過的一樣。以至於,就連順豐上市的消息,都被湮沒在了無數人的圍觀與刷屏中。

然而,被許多人忽視了的重要消息,並不止順豐上市,還有在共享單車領域中,某些大戰將至的征兆。

2.

2月23日,“微信公開課”官方發布了一條名為“微信掃一掃騎走單車,摩拜率先接入小程序新能力”的圖文。

簡而言之,以前新用戶想要騎摩拜單車,需要下載APP,這在信號不佳或者流量不夠的情況下可能難以完成。

現在,新的流程則是:新用戶掃描摩拜單車上的二維碼——直達摩拜小程序——手機註冊、交押金、用車。新的單車使用流程大大縮短,使用上也更便捷。最重要的是,摩拜單車車身上的二維碼在這一過程中並未變更。

此舉,無異於是讓摩拜此前在線下數百萬自行車身上的二維碼,都擁有了可以連接到微信的能力。如36氪在第一時間跟進發布的評論《當微信掃一掃就能騎走單車,摩拜也走向了替巨頭打工之路》中所提到的:

對用戶來說,無需下載摩拜單車的APP,就幾乎可以享受使用摩拜單車的所有基礎功能,包括手機註冊、交押金、用車。

額外說一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那些此前在線下早已布滿了N多二維碼的產品和服務,或許才更有機會擁有“小程序”帶來的機會與未來。

3.

摩拜此舉,也是其自從拿到騰訊的戰略投資後,第一次開始調用到騰訊的資源和能力。且,一上來就直接祭出微信的力量,顯然不可小視。

在科技媒體愛範兒眼中,這是一個“大招”,且帶來的將是“雙贏”。在其2月23日發布的評論《微信掃一掃就能騎摩拜單車,這是“拉上幹兒子,扶持親兒子”的故事》中,以早年微信與滴滴之間的關系來類比今日的微信與摩拜。

文中提到:

“此時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騰訊投資滴滴的故事:騰訊給滴滴打車開放了微信和手機 QQ 兩個入口,直到現在,微信錢包的第三方服務中還有滴滴出行存在,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打車。但是騰訊給滴滴的,不止金錢和入口。

那麽滴滴對於騰訊的戰略意義是什麽,最明顯的就是幫助微信推廣了微信支付,形成了現在財付通(含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二分天下的局面

就此類比,摩拜單車對於騰訊戰略意義就是幫助普及小程序,建立一個典型的用戶場景,進行一次用戶教育:通過掃一掃就可以進入小程序,小程序不需要下載,小程序和一些 app 有通用的功能。

用個易於理解的解釋就是:騰訊拉上摩拜單車這個幹兒子,扶持“小程序”這個親兒子。就像當年拉上滴滴,扶持微信支付一樣。”

然而,也有人對於摩拜此刻投入微信與小程序的懷抱表示了些許惋惜。

同樣在2月23日,36氪作者閆浩發表評論《當微信掃一掃就能騎走單車,摩拜也走向了替巨頭打工之路》,其中提及——

“如果摩拜的主流用戶群體紛紛使用上微信掃碼這套打開單車的邏輯,那麽摩拜將和其最大競爭對手 ofo 一樣,淪為“所見即所得”的產品邏輯,也就是說,GPS 定位的實際意義名存實亡。

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資本之所以青睞摩拜,是因為他是一個當前市場上少見的高頻交易平臺,其潛在的價值是在成為巨型平臺之後的想象力,恰如滴滴成長至今仍有幾百億美金的估值一樣,資本信賴滴滴會憑借出行領域最大入口的勢能,延展到其他業務,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騰訊。

可惜的是,摩拜看起來把自己的用戶,直接交給了微信,想象力貶值了。畢竟,其他入住微信平臺的第三方服務,比如京東、58、滴滴、大眾點評,都沒把自己的命脈交出來了,而摩拜的核心,只有掃碼了。”

顯然,在作者眼中,摩拜做出的是一個“為了當下犧牲未來”的選擇。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或許未必。

4.

某種意義上,共享單車之戰到如今,已經漸漸來到了“官子”階段。

作為一個同樣線上線下結合,同樣面向“出行”,也同樣在一個時間窗口內廣受資本青睞,被視作是“有望成為下一個‘入口’”的業務,對於共享單車之爭來說,最好的對標對象,莫過於當年的“滴滴快的打車大戰”。

在當年的“打車大戰”中,整個市場大約經歷過幾個階段——

1.模式驗證階段。這一階段中,市場一片混亂,大黃蜂、搖搖招車、易道用車等各自從不同地區和角度切入,誰也看不清未來,誰也都沒有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經驗;

2.形勢確立階段。隨著市場競爭和形勢發展,在打車大戰中,滴滴和快的開始憑借自己清晰的戰略、卓越的執行力加上一點點的運氣能夠率先沖殺出來,形成明確的領先地位。而身後,則往往跟著一群第二梯隊;

3.“清場+正面PK”階段。此後,滴滴和快車開啟了數額巨大且曠世日久的補貼大戰,借由補貼之戰,整個打車市場中的其他所有競爭對手都悉數銷聲匿跡,遭到“清場”。此外,這一階段,也是滴滴和快的之間的綜合實力對撼——滴滴接入微信,快的依托阿里,一時間移動出行市場被徹底催熟,在這場持續補貼大戰中,某種意義上,雙方比拼的,還在於誰會先撐不住、跟不上,會率先掉隊。

4.市場收割階段。在資本推動下,二者合並,對此這里不展開說了。

而在共享單車領域下,某種意義上,此前市場已經經歷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或許需要開始來到第三階段了——當通過日常的運營和競爭已經無法殺死對手或取得絕對意義上的領先優勢時,最需要的,或許就是通過引入更高勢能的資源或啟動更大力度的補貼對於對手實施打擊,來看看對手是否可以經受住考驗

對摩拜而言,邏輯也正是如此——當通過日常運營、資本運作等手段均已無法甩開ofo之際,或許最佳的做法,就是通過引入某個勢能更高的資源,來試著使自己在用戶體量、用戶使用頻次等核心數據上都能迅速拉開與對手之間的距離

此時,對手一旦掉隊,或可全而殲之。

而對於摩拜而言,“微信”的用戶基礎、入口以及“小程序”的連接能力,無疑就是希望之所在。

而這一舉動,或許將正式意味著共享單車領域的決定性戰役即將到來。

5.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前後,投資界大佬朱嘯虎就曾有言——共享單車領域的戰鬥將在90天內結束。可見,在資本層面,對於共享單車領域進入到一定階段後你死我活的近身肉搏早有期待。

回顧起來,ofo方面也並非全無準備。早在春節期間,ofo或許就已經在醞釀這場大戰——其在春節期間就已經在局部地區上線了“百萬單車免費騎”的活動。

9057b72afdaa4baa64cf443befda4c48

而春節過後,ofo也第一時間開啟了發力——2月18日前後,ofo面向全國上線了“免費騎”活動,2月20日,摩拜也在上海跟進了“0元出行”活動,可以不限次數地免費騎行;同日,ofo再次跟緊步伐推出了“任性特惠,充值最高返現100%”的活動……直到2月24日深夜,摩拜面向全站用戶下發短信:從即日0點起至26日24點,這3天內免費騎行。而ofo則立即跟進,宣布從當天7點開始就能免費騎行至26日24點。

兩家幾乎同時宣布免費騎行,印象中,自共享單車大戰開啟,這似乎還是首次。二者開始針鋒相對,無疑預示著某些征兆,也充滿了山雨欲來的意味。

對於ofo而言,應對“微信”與“小程序”強大勢能的最後底牌,無疑是滴滴。可以預見,假使戰爭真的全面開啟,滴滴出行開始全面給予ofo入口,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屆時,二者間的PK,或會成為2017年互聯網圈內的最大看點之一。

經歷了過去一年資本的瘋狂催熟之後,看起來,共享單車領域的終局,或將很快到來。

最後一個令人好奇的疑問是:摩拜與ofo會複制此前滴滴與快的之間先你死我活再友好合並的軌跡嗎?

至少看起來,這個可能性不小,而身為滴滴重要股東之一的騰訊,將勢必在其中扮演關鍵性的作用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50

“廢鈔令”成浮雲 莫迪拿下印度地方選舉決定性勝利

周六,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帶領著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地方選舉最重要戰場北方邦(Uttar Pradesh)取得壓倒性勝利,為其第二個執政任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11月,莫迪突然宣布廢除500及1000盧比紙幣以打擊腐敗與黑錢,“廢鈔令”使占貨幣流通總量86%的資金退出市場,由於手中缺乏現金,印度人民減少消費,對多以現金交易的零售業、貨品運輸業、小企業造成沖擊,這也一度威脅莫迪及印度人民黨的地方選舉選情。印度央行顯示,由於對現實情況預計不足,最初印刷的新鈔不及民眾實際需求的1/10。

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莫迪所在印度人民黨已經拿下了北方邦議會403席中的310席,創下1977年以來地方選舉最大優勢紀錄。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多(2.4億),擁有國會席位最多的省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4年國會下院改選,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席卷北方省42%選票,並最終成為了印度總理。

按計劃,今天還將公布旁遮普邦(Punjab)與阿坎德邦(Uttarakhand)、果阿邦(Goa)、東印曼尼普爾邦(Manipur)等四地地方選舉結果。目前的開票結果顯示,印度人民黨拿下了阿坎德邦,但失去了農業重省旁遮普邦和果阿邦的執政權,東印曼尼普爾邦(Manipur)國大黨暫時領先人民黨,但尚未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莫迪在推特上對選民表達了感謝:“我衷心感謝北方邦的人民,這對印度人民黨而言是歷史性的勝利,是對發展和執政能力的肯定。很高興能夠獲得來自社會各階層的支持。”外界希望莫迪可以莫迪能繼續推動稅制改革計劃,並推動印度經濟發展。

“廢鈔令”成浮雲 印度重回增速最快經濟體

今年1月31日,印度發布本國《經濟調查報告》,認為“廢鈔令”等措施確實減緩了印度的經濟增速。這一原本旨在打擊腐敗、黑錢及非法現金窩藏行為的“妙計”卻在現金短缺的背景下遭遇各方猛烈炮轟,“誤傷”印度經濟。報告預測,截至今年3月的2016-2017財年,印度經濟增速為7.1%,較上一財年的7.6%出現明顯回落。由於報告預測所采用的經濟數據主要取自“廢鈔令”實施前,有不少人擔心印度經濟的實際增長速度可能更低。

2月28日,印度聯邦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印度GDP年化增速為7%,環比下滑0.4%,遠好於市場預期的6.4%,超越此前中國公布的6.8%,保住了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頭銜。印度總理莫迪隨後將矛頭直指那些批評者:“有一些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的了不起的經濟學家,曾預測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因此)損失2%甚至4%,但印度全國看到了哈佛人是怎樣思考的,‘勤奮工作的人’又是怎樣思考的。”

下屆大選前景光明,政令推行仍受牽制

北方邦地方選舉,被外界視為2019年大選前的“半決賽”,也將決定莫迪在2014年取得的成功能否還“留有預熱”。在北方邦的決定性勝利對莫迪意義重大,一方面,莫迪謀求第二任總理任期將不會遭遇太大困難。另一方面,印度人民黨目前並未控制議會上院(Rajya Sabha),因而莫迪的議案在那里便將受到嚴峻挑戰,而選舉結果將擴大人民黨的上院席位數量,有利於莫迪未來改革計劃在上院阻力有所減輕。

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表示,莫迪未來金融改革方案的支持將有所改善,但最麻煩的問題還是人民黨在任期內依然無力獲得上院多數席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