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災不會毀了一個國家

 

2011-3-21 TCM




地震、海嘯、核電廠輻射外 洩……,遭遇史上第四大規模地震的日本,儘管已有數千條寶貴人命在此次災難中殞落,但對活下來的人而言,冷靜計算損失,走上重建之路,是無可回避的職責。

因此接下來的問題是:這場日本首相菅直人口中「二次大戰後日本最大危機」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會對日本這個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及其他國家經濟,帶來 何種衝擊?

日本是全球地震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但衡諸歷史經驗,這些地震中,大部分除了對局部地區帶來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外,並未對日本或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 最近一次日本發生足以衝擊該國,及其他國家經濟的大地震,要追溯到十六年前的「阪神大地震」。

不會比阪神影響大 東北地區多農漁業,非經濟核心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二的強烈地震,除了造成大阪、神戶等城市公共設施幾乎全毀、五千多人死亡的慘劇外,更嚴重的是該次地 震發生在日本第二大經濟圈——「關西經濟圈」。

關西經濟圈包括日本第二大城大阪、第六大城神戶,該區域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日本全國GDP的一七%,而在此經濟圈內的「阪神工業區」,向來更是日本 製造業的重鎮之一:工廠數占全日本一五%,鋼鐵產量更占全國近四分之一。

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不但造成阪神工業區斷水斷電,聯外交通也幾乎斷絕,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大受影響:從名古屋到神戶的高速公路貨運量,占日本全國大約 一四%;神戶港及大阪港的對外貿易量,也分別占日本全國的三成及兩成,但阪神大地震卻使得該區域的這些陸運及海運幾乎完全中斷,當時日本花了三個月至一 年,才從這些傷害中逐漸回復過來。

雖然阪神大地震對當時日本製造業、貿易帶來嚴重衝擊,但事後來看,那次地震並未讓日本經濟變得特別糟糕。

數據顯示,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約前一年日本GDP的二‧五%,但即便如此,一九九五年地震發生當年,日本全年經濟成長率仍約達一‧九%,這和 日本一九九○年代「失落的十年」相比,並不算特別壞——「失落的十年」時期,日本平均每年經濟成長一‧五%。

也就是說,天災即便發生於一國經濟命脈所在之地區,但天災,終究只能摧毀基礎建設等設備投資,使產能供給出現短期缺口,卻不會在一夕之間,改變該國的長期 競爭優勢或產業結構。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說:「國家不會一下子就毀了!」

因此,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日本經濟的衝擊,應該不會比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更大,因為這次地震的災區,不像阪神大地震是發生在日本經濟的核心地帶,而 是發生在以農漁牧為主的日本東北地區。

不會重創基本面 GDP衝擊不超過○‧二個百分點

日本整個東北地區,雖然也集中了汽車、核電、石化、半導體等眾多重要產業工廠,但經濟規模僅占全日本八%左右。因此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便認為,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經濟的衝擊,比不上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

美國銀行(BOA)在日本東北大地震隔天出版的報告也認為,這次災害對日本GDP衝擊,不會超過○‧二個百分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經濟學家韋恩斯坦(David Weinstein)則指出,地震受損最嚴重地區的宮城縣,一向是以農業和木材業為主,該地區經濟產值只占日本總產值的一‧七%。

野村證券紐約首席經濟學家雷斯勒(David H. Resler)預估,地震後日本經濟可能出現「V」型反彈,如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經濟走勢就是如此。

但儘管這次震災,不會造成經濟上的「長痛」,然而「短痛」可能仍無法避免,首先,全球產業供應鏈可能會受到影響。

根據英國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未來地平線(Future Horizons)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產值,日本就占二成四,其中一半用於出口。資訊市調機構IHS iSuppli也估計,去年日本占全球半導體總產量的兩成,預計未來兩週內,日本半導體供應可能會受到衝擊。

例如日本東芝(Toshiba)供應美國蘋果(Apple)平板電腦iPad等行動產品所需的NAND快閃記憶體,其供應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在這次地 震後,東芝也宣布關閉國內工廠。其中最接近地震區域的岩手縣工廠,主要生產微控制器(MCU),雖然目前還沒有受損消息傳出,但研究機構顧能 (Gartner)分析師諾伍德(Andrew Norwood)預估,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現貨市場價格,短期內恐因此而大漲。

不會拖累別國 美、中經濟穩,貿易打擊有限

除了產業供應鏈受衝擊外,對其他國家來說,更關心的問題是;剛從金融海嘯後復原的全球經濟,是否會因此次日本震災而受到拖累?

從歷史經驗來看,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地震、二○○四年南亞大海嘯、二○○五年美國卡崔娜(Katrina)颶風重創美國南部產油區,這些重大天災,都沒 有對全球景氣帶來嚴重影響。

以美國卡崔娜颶風來說,當時災區石油產量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天然氣產量占五分之一,穀物出口量更占全美的四成,重要性如同阪神大地震對日本影響。美國保險 業當時預估,卡崔娜造成的財產損失可能高達三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零三百億元),創美國史上天災紀錄。

但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不僅在災後三個月仍持續上漲,同時隨後全球景氣也都再持續擴張到二○○八年。同樣的,亞當‧斯密的「國家不會一下子就毀了」這句話,再度證明,天 災只是暫時性破壞,並未動搖美國競爭力的基本結構。

因此,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至少也不會比前幾次國際間重大天災的影響更大,而且,當前全球兩大經濟龍頭——美國及中國,目前經濟也沒出現 太大憂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剛公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今年將成長四.四%,高於去年十月預估的四.二%,全球均處於景氣復甦階段。

其中,全球經濟成長龍頭美國,今年一月份進口金額和民間消費金額,皆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聯準會(Fed)也上修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從原先的三%至 三‧六%,上調到三‧四%至三‧九%。

而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日本東北大地震後也表示,「日本地震不會對中日貿易產生太大影響,地震所帶來的任何影響都是暫時的。」在 美國和中國這兩大經濟體未出太大問題下,日本這次地震對全球經濟衝擊應該有限。

不過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仍引起市場對日本經濟未來走勢的兩個擔憂,其一就是日本的債務是否會引起「債信危機」。

日本債務已達GDP的兩倍,比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的債務水準都高。而震災之後的龐大重建需求,使日本政府勢必得追加預算,這將使日本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 「新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就指出,日本發生的強震可謂是「最壞時期發生的最壞的事。」

出現匯價隱憂 災後日圓狂升,恐打壓出口

不過,九五%日本政府債券掌握在日本人自己手中,因此一般國際市場中「債務越高,違約風險越大」的狀況,在日本並不容易出現。再加上日本有龐大外匯存底當 靠山,十年期公債利率才能維持G7會員國中最低的,換言之,債信危機在日本並不容易出現。

另一個擔憂,就是日圓匯價在國際匯市「步步高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由於地震發生後,不少日本海外企業紛紛將手上資金兌換成日圓,以因應日本國內的投資重建需求,使得日圓匯價在此次地震發生後上揚,目前約在一美元兌八十日 圓左右徘徊,日圓匯價已接近四個月來的高點。

一九九五年,日圓兌美元匯價,曾創下一美元兌七十九‧七五日圓的歷史高點,在近來日本企業海外資金回流日本之際,日圓匯價是否會挑戰此一歷史關卡,也相當 引人注意。

不過日本當前對策,仍希望藉日圓貶值以振興出口,因此放任日圓繼續升值的可能性並不高。《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三月十四日稱,日本政府官員擔心「投機客藉震災炒高日圓」,或許已為財政單位干預日圓升值埋下伏筆。

根據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假設日圓兌美元價位,比日商設定出口避險匯率平均值高出一○%,則企業年度淨利將縮水近五%,而日本實質GDP年增率將 減少○‧四個百分點,而日本政府要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避免內憂(震災)引起外患(日圓走強、打壓出口),將是全球投資人最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天災過後,股市都能逆勢上揚——各大天災衝擊比較

阪神大地震1995/1/17災 情:6,434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區域性銀行、地產、機械業、鋼鐵、貿易 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1,025億美元 2. 發生地為日本工業命脈,工廠數占全日本15%,鋼鐵產量占全國將近1/4,神戶港、大阪港占日本近5成對外貿易量;關西經濟圈損失占日本GDP17%3個 月後當地股市表現:↑9.9%災後1年港口運作恢復8成,2年後日本工業產出率超越災前

921大地震1999/9/21災 情:2,415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電子業、觀光業經濟衝擊:1. 直接損失100億美元 2. 新竹科學園區停工6天,全球記憶體價格上漲2倍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3.0%災後3個月全球記憶體價格趨穩,長期影響不大

南亞海嘯 2004/12/26災 情:印度1萬人、斯里蘭卡4萬人、印尼23萬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沿海漁業、工業用漁業、觀光業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超過136億美元 2. 斯里蘭卡有66%漁船及工業用漁業廠房損毀,影響25萬人就業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10.2%*短期影響觀光意願,但長期影響不大,以觀光為主的泰國 GDP只下滑0.1個百分點

美國卡崔娜颶風 2005/8/23災 情:1,836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石化業、運輸業、原物料出口、林業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910億美元 2. 衝擊美國國內1/10原油、近5成汽油產出,汽油批發價格連漲4天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3.7% 美國政府與國際能源機構介入,1個月內煉油區域恢復營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回跌

日本東北大地震 2011/3/11災 情:2,414人死亡 (統計至3/15) 受影響產業:汽車業、石化業、能源基礎設施、半導體產業、鋼鐵業經濟衝擊: 1. 東北地區產值占日本GDP8% 2. 石化業停產,占日本每日石油消費量13%以上;半導體產能約占全球24%,但衝擊持續多久、影響範圍多大,尚待觀察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NA

註:統計為印尼股市 資料來源:網路新聞與國外雜誌

【延伸閱讀】一分鐘看日本東北大地震

規模:9.0,為史上第4大地震 震央:日本宮城縣外海,距東京約370公里 受影響核電廠:女川核電廠、福島核電廠 傷亡人數:2,414人死亡、3,118人失蹤(截至2011/3/15日本官方統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

庫克毀了奢侈品網站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445
 我最喜歡的古人裡包括詹姆斯·庫克。總的來說,庫克船長對人類的貢獻有三個:1、讓文科生在高考中可以選擇地理這個科目,至少它比政治有趣些。如果不是庫克,地理成為一個科目要晚不知多少年;2、他寫了有趣的航海日誌;3、他發明了泡菜新吃法,讓英國水手不再得敗血症。


  在庫克那個時代,英國水手遠航因為維生素缺乏會得敗血症。而同期的荷蘭水手得敗血症的就要少得多,庫克發現了其中差別—荷蘭人喜歡泡菜,偏巧泡菜裡有 維生素C。庫克不知道維生素這回事,只希望讓英國人喜歡上泡菜,但他又不能直說,因為水手們如果知道庫克把他們陷於危險之中要靠吃泡菜才能解脫,可能會嘩 變,然後把他捆起來扔到海裡去。庫克怎麼辦呢,他的做法是在船出港的前幾天,嚴格規定只有管理層可以吃酸泡菜,一般水手只有在特殊日子才可以吃,英國水手 改變了對酸泡菜的看法,吃酸泡菜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庫克船長的泡菜兜售法被以後的奢侈品商學會了。他們利用了「限量版」,雖然那些賣5萬塊的包比100塊錢的貨沒有多一點使用價值,但是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排隊去購買,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些人真是歇斯底里。


  既然人們會繼續喜歡奢侈品,並且人們以後會更加有錢——特別是中國人——那麼在網上賣奢侈品會是個好生意麼?


  先比較一下,一般商品和一般網商,奢侈品和奢侈品網商這兩類關係差別在於,一般的網商和一般商品它們的追求是一致的,它們都希望多快好省的把產品賣給 消費者。而奢侈品和奢侈品網商之間就有些矛盾—網商的目的是提高資本週轉率(因為網上消費會讓消費更容易),並且以更低的剛性成本(比如減少存貨成本)來 銷售商品。這種理性的商業形式卻一點也不符合奢侈品「歇斯底里」的要求,奢侈品商會人為提高製造成本(如果他們所說的高品質不是在撒謊的話,用手工代替機 械根本就是反社會的),也會人為地提高銷售成本,以此來獲得高的毛利。在這種矛盾裡誰會更有優勢呢?當然是奢侈品商,他只要不讓那些網商賣自己的貨就行 了。


  這也印證了奢侈品網商一個普遍問題產生的原因,那就是貨源。對這問題,中國的一些奢侈品網商採用了投機取巧的辦法,用這些辦法他們可能在短時間內賺到 一些錢,但不太可能長久,最後他們很可能退化成一般商品的網商或者乾脆倒閉算了。美國奢侈品網商GILT的做法是,讓那些關注他們的小白領們以低價格來搶 購幾件奢侈品,以此帶動人氣,然後兜售給消費者其他的「設計」產品,這做法有點像家樂福發送低價花生油的促銷—他們比家樂福強的地方就是不用叫保安控制場 面—開始能吸引些人,後來效果會變得越來越普通。而那些設計品的作者們也只有在經濟很差的時候找到這個網站。


  第三方在網上賣奢侈品,不是太好的生意,他們可能僥倖地在短期內賺到錢,如果投資者因股價便宜而投資他們,也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8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第二章:惡性通貨膨脹毀了古羅馬帝國和現代政府 北京時代華語圖書

http://xueqiu.com/8132516637/24188380
物價上漲是稀缺資源在需求強勁時的自然結果,也是一個長期以來的歷史現象。各種經濟學派從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經濟結構和貨幣數量等角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解釋,制定了各種政策來應對物價上漲給社會帶來的壓力。通貨膨脹一詞也不容置疑地將社會和政治的關注集中在貨幣現象上,從而物價上漲始終被歸結於上層統治者的權謀和手段。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強勁,人們開始注意到通貨膨脹的全球相關性,特別指責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不負責任地發行紙幣。

最早的通貨膨脹與紙幣毫無關係,始於羅馬皇帝尼祿當政期間(54—68)。當時的羅馬帝國統一了歐洲,侵佔了亞洲,控制了非洲,與尚無正面接觸的秦始皇統一下的遠東中國成為兩個最大的文明社會。有趣的是,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古羅馬帝國被稱為「大秦」,《後漢書·西域傳》中描繪「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可見,羅馬帝國紅極一時,即使是遙遠的中國也對其有所瞭解。

從公元前82年的馬略[1]蘇拉[2]之爭開始,羅馬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內戰,最終愷撒終結了原始的公民共和制。公元前28年,屋大維和阿格里帕擔任執政官,徹底清洗元老院。次年,屋大維向自己控制的元老院交出權力,還政於民,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3]」稱號,羅馬帝國從此時開始創立。全盛時期羅馬帝國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廣袤的土地加上戰爭俘獲轉成的奴隸,成為強大的帝國軍隊不斷侵略的兩大財富激勵。不過,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土地和奴隸終會達到極限,擴張不得不中止。羅馬帝國發展的重心開始轉向內需。對富人和中產階級的稅賦成為滿足皇帝虛榮和控制能力的來源,同時也是瓶頸。

愷撒執政期間(公元前100—前44),羅馬建立起了金銀貨幣體系,羅馬貨幣隨著羅馬大軍的征服戰爭得以擴張到地中海周邊遼闊的區域,而廣闊的貨幣流通貿易,又反過來大大強化了羅馬帝國對周邊地區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控制力,大大增強了其實力。在此期間,羅馬帝國物價穩定、稅收適中、貿易經濟繁榮,商業貸款利率處於4%~6%的穩定區間。

54年,尼祿皇帝上台。他具有藝術天賦,寫詩、彈琴、歌劇、戲劇,幾乎樣樣精通,但同時,他更是一個充滿野心且窮奢極欲的人,羅馬城市建設和貴族消費都在他的統治下達到頂峰。64年,羅馬發生大火,燃燒了整整一週,羅馬14個區中有10個被毀壞。在大火之後,尼祿皇帝開始大規模重建和新建紀念性建築,為了籌集工程資金,他採用了降低金銀幣成色的做法。

查看原图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當時,羅馬已經實施了金屬貨幣制度,金銀銅幣廣泛流通在被佔領區域,羅馬幣最為貴重。在無法繼續提高稅賦水平,同時不得不承擔龐大軍隊和官吏群體的成本的情形下,尼祿開始在銀幣中普遍加鑄廉價的金屬,如鉛、銅等,發行不足值貨幣(貨幣貶值)。很快,老的銀幣就陸續退出流通被回收熔化,再製造更多的廉價銀幣。這就是金融界所稱的「格雷欣法則」,即劣幣驅逐良幣[4]。貨幣貶值導致交易率低下、經濟衰落,又需要政府繼續投入更多的貶值貨幣,這種惡性循環導致政府信用和執政能力逐漸下降。

據記載,尼祿皇帝在位的14年間(54—68),羅馬銀幣的含銀量從100%降到90%。到117年,含銀量降到85%,到180年,含銀量降到75%。又經過兩任皇帝到211年,羅馬銀幣的含銀量僅剩50%。從尼祿時代開始的貨幣漸進貶值週期持續了150多年。在1世紀含銀量達90%的羅馬銀幣在戈爾蒂安皇帝統治的238年含銀量只有28%,而到了268年的克勞狄二世時,含銀量已經下滑到只有0.02%。事實上,以銀幣發行量之大,如果足值發行,羅馬帝國已經沒有可以挖掘的銀礦了。尼祿開了頭,之後歷代羅馬皇帝都蕭規曹隨,如法炮製。此時的羅馬銀幣如同今天的紙幣一樣,只有信用承諾和財富象徵意義。根據英國著名學者瓊斯(A.Jones)的研究,138—301年,羅馬軍人的服裝價格上漲了166倍,自2世紀中葉到3世紀末,小麥的價格上漲了200倍,按照複利計算,這段時間的物價上漲率每年在5%~6%。金屬貨幣下的通貨膨脹就這樣發生了。

260—268年,羅馬帝國已經陷入了嚴重經濟困境,國內叛亂不止,國外連年戰爭,由於貨幣面值很高但含銀量極低,導致物價飛漲,稅收加重,士兵開始嘩變,以至於國王奧勒良在275年被刺殺。

面對市場上的怨聲載道,政府試圖改革。但是羅馬帝國選擇了錯誤的方向,採用了強制的管理手段來控制物價。戴裡克先皇帝在301年頒佈凍結物價的法令,公佈了700~800種物品和服務的最高價格,其中包括小麥、棕櫚油、甘藍菜、鵝等商品,甚至理髮師、家庭教師等的最高工資也做了相應的規定。法令異常嚴格,觸犯法令的人將被處以死刑。但是,物價凍結後,市場立即陷入蕭條,利息率也不斷被抬高,法律進而又將利息限制在6%~12%之間。自然,正常商業活動全部轉為地下經濟,游離出監管體系之外。這個法令很快被下任統治者廢除。關於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有數不勝數的論文,但貨幣貶值導致的物價上漲一直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羅馬帝國的這次通貨膨脹,與1000年後出現的紙幣無關。紙幣本位下,貨幣價值更依賴於政府的權力和信譽。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產生於中國宋朝的成都。宋朝於960年建立,965年吞併了蜀國,試圖用銅錢取代當地流通已久的鐵錢。當地銅礦不足,流通貨幣奇缺。商人便紛紛發行自己的票據用於交易,即「交子」。1005年成都的知府張詠選擇了16家商號統一發行交子,從而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1023年政府還在成都建立了專門機構「益州交子務」獨家發行交子,次年在全國統一發行。交子除了用於商業和消費交易外,主要用於戰爭的軍用和財政管理的民用。

1069年,丞相王安石進行改革,試圖把茶葉、食鹽、穀物等重要經濟資源統一國營,同時強制執行稅收貨幣化。還有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加大交子的發行量。在1107年,國家交子發行達到2400萬貫,超過額度的20倍。市值跌到面值的10%以下。此後的金朝、元朝和明朝都是採用紙幣的方式不斷盤剝大眾,直接導致經濟危機,也間接導致政府垮台和改朝換代。儘管文獻中少有關於通貨膨脹的分析,但紙幣大明寶鈔導致嚴重危機而被廢除之後,中國長期嚴禁紙鈔發行,經濟都維繫在銀兩本位的基礎上。

幾乎所有發行紙幣的國家都有通貨膨脹的歷史,在特殊情形下,還產生過惡性通貨膨脹。在中國金融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中國民國期間和幾年前的津巴布韋惡性通貨膨脹的紙幣原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普遍進入經濟衰退期,整個歐洲在1920—1921年間,製造業下降了9.5%。英國失業率高達11%,美國失業率則達11.5%。相較之下,更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發生在戰敗的俄國和德國,並且導致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其中,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從1919年1月到1923年12月,物價指數由262上升為126160000000000,上升了4815億倍,被稱為「最經典的通貨膨脹」。究其原因,當時的德國政府無法從稅收中籌集足夠的資金支付戰敗國賠款,只能將財政預算平衡的壓力轉移給印鈔機,這一行為極不負責任,但是看起來卻是當時唯一能緩解內憂外患的政治壓力的權變策略。當然,後果令人髮指。通貨膨脹爆發後,德國所有薪水必須按天發放。甚至有這樣的記載,發工資前,大家通常都要做好熱身準備,拿到工資,立刻以最快速度百米衝刺,跑向市場與雜貨店,因為晚一分鐘,物價都有可能上漲很多倍。德國的惡性通脹最終為納粹上台提供了土壤。

而進入現代,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則最為知名。2008年7月,津巴布韋開始發行面額為1000億元的鈔票,其官方表示通脹率已經達到了2200000%。起初是由於總統羅伯特·穆加貝的強硬態度導致了津巴布韋進出口貿易的停滯,而後政府為了填補財政赤字開始濫發紙幣,在通脹與商品供給量不足的雙重作用下,大量商店倒閉,失業率開始上升。為了挽救經濟,津巴布韋政府加大了貨幣的供給,最終創下了當時世界範圍內的通脹率的紀錄。更加不幸的是,幾天之後這個紀錄便被打破,到了2008年11月,津巴布韋的月通脹率已經達到了79600000000%,在世界經濟史上位列第二,僅次於1946年的匈牙利。在經歷了10年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後,2009年,津巴布韋終於放棄本國貨幣,開始使用美元。至此,經濟形勢才逐漸趨於穩定,並且開始逐步恢復。
查看原图
即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經濟強國,仍然需要時刻與通脹做鬥爭。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為了應對通脹,決定將黃金價格提高,從一盎司兌換20.67美元提高到兌換35美元,讓美元大幅貶值。二戰後的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初期,由於美國的通脹政策和外國央行越來越擔心他們不斷增長的龐大美元儲備,美元開始承受壓力,美國政府開始通過對一些領域實行控制和政府干預做出回應,這些措施保留了黃金可兌換性、美國國債市場、利息均衡稅,最終甚至對薪資和物價進行了干預。1971年,美國政府宣佈脫離金本位,將美元與黃金繼而與白銀徹底脫鉤,從此持有美元紙幣者再也無法向銀行系統兌換黃金和白銀,美元價值的唯一維繫是美國政府的信譽。今天,黃金兌美元的價格已經超過脫鉤時的幾十倍,美元大幅貶值。

無論使用金屬貨幣、金屬匯兌紙幣還是今天完全依賴政府信譽的紙幣、電子幣,確定交易需求、儲備需求和更加複雜的需求(如貨幣收藏者)並為之提供合理的供給量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市場解決方案,有政府解決方案,也會有同業或國際協調解決方案。在不同發展階段,市場、政府和同業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解決方案的實施也伴隨著不同的結果,如經濟發展、市場崩潰、政府破產等,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過程。各種學術觀點、各種政策依據、各種效果判斷等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金融發展歷史圖解。人類並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還是會成為現實的,這就是我們始終關注歷史上通貨膨脹的原因。

[1]馬略(約公元前157—前86),古羅馬統帥,政治家。

[2]蘇拉(約公元前138—前78),古羅馬統帥,政治家,獨裁者。公元前88年任執政官,為爭奪米特拉達梯戰爭指揮權與馬略發生衝突,相互仇殺,爭得兵權後率兵東征。

[3]奧古斯都原意為「神聖的」,「高貴的」,帶有宗教和神學式的意味,一般用來指稱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

[4]「劣幣驅逐良幣」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39

台灣公權力 毀了一個網路創業家


2013-07-08 TCW  
 

 

同樣曾是引領潮流,採用P2P(點對點傳輸)技術提供資訊下載平台的網路創業金童,也同樣遭到傳統唱片業者控告侵犯著作權、公司被迫關門,然而,美國的Napster創辦人范寧(Shawn Fanning),至今仍是活躍於矽谷的知名創業家和天使投資人,台灣的ezPeer董事長吳怡達,卻已成了網路產業一個被遺忘的名字、一個緩刑中的中年人。

為什麼在美國和在台灣,命運截然不同?

37歲創影音交換平台因網友傳未授權音樂被告

故事要從十三年前說起。二○○○年,吳怡達與堂弟吳怡霖等一群年輕人共同創辦ezPeer網站。ezPeer提供會員交換影音、文書等資料的技術平台,在那個MP3線上音樂檔案瘋狂興起的年代,透過網路下載音樂,無疑是網友藉ezPeer網站進行的最熱門活動。

但問題就出在許多網友分享的音樂檔案,並未取得唱片公司授權。二○○二年ezPeer遭檢方連續搜索三次,「我們一看到門口有陌生人就很緊張,還有一個員工被拘留過夜,用這些威嚇的方式……」吳怡達想起當年仍不免激動。

隔年吳怡達被檢察官依違反著作權法起訴,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搭便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求償五億二千萬元,對資本額四千萬元的ezPeer猶如天價。

藉由刑事手段,原告省下五百多萬元民事裁判費,也讓檢方所代表的公權力介入這樁商業爭議。這正是美、台的重大差異,范寧創業的風險是Napster關站、賠錢,由民事訴訟解決他與傳統唱片業者的著作權利益衝突;吳怡達創業的風險,除了關站、賠錢,還可能坐牢。

「我那時候晚上睡覺都要拉開窗簾,好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多看幾次太陽,因為擔心以後被關就看不到了,」吳怡達說,那幾年他的重心全部放在官司,壓力大時他晚上拚命看韓劇,好讓自己藉機痛哭,才能在旁人前表現得堅強、樂觀。

十年官司三判無罪政策插手,認罪換解脫

經過兩年審理,原本已寫好敗訴聲明的吳怡達,在二○○五年被士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無罪,輿論轟動。一審法官認為,並沒有法律禁止人民開發出像ezPeer那樣的平台,而ezPeer軟體並非專為侵犯著作權所設立,且每次開啟軟體便會跳出公告,提醒消費者使用時須符合著作權規範,因此提供網路平台是一個「中性」行為。法官還舉例,就像有人買斧頭殺妻,賣斧頭的人並不因此而成為幫助犯,或被禁止賣斧頭。

一審勝訴後,吳怡達與唱片業者達成民事和解,賠償金上億元,公司也因此解散,財產幾乎歸零。但刑事的路還沒走完,檢方提起上訴,二○○八年二審仍然判決吳怡達無罪,法官認為刑罰是國家對人民最重、最後的手段,吳怡達的行為並未嚴重到構成「犯罪」。當時吳怡達和律師都以為,這就是最後的勝利了。

然而第三審最高法院認為還有再調查必要,發回智慧財產法院更審。二○○九年更一審判決,還是無罪。檢方第三次上訴,最高法院又發回智財法院「再查一次」(按:最高法院只能做法律審,若法官用法無誤,想翻案就只能發回二審重新調查事實),「再笨的法官也知道上面意思是不能無罪,看來是政策決定,不想讓這案子成範例,」吳怡達律師尤伯祥說。

尤伯祥表示,二○一一年更二審開庭,法官暗示案子再打下去恐怕還會遭到困難,不斷勸導吳怡達認罪。尤其國際唱片業者在二審判決失利之後,隨即又換電影業者對ezPeer提告,檢方另案起訴吳怡達、吳怡霖和其他四位創業夥伴。更二審法官提議若吳怡達認了這罪,可一併解決前述新案,讓大家都解脫。

為了這個官司,從三十八歲打到四十七歲的吳怡達,已多年沒有固定工作,住嘉義的母親並在他更二審期間發現罹癌,「打到後來很寂寞啊,一、二審時(法院旁聽席)人山人海,後來只剩我和律師,」吳怡達如今回顧,認為自己不夠勇敢,沒有堅持到最後,讓這案子失去可能成為網路產業開創性里程碑的一絲機會。

48歲只敢「打零工」創業黃金十年都耗在官司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吳怡達邊流淚,邊向法官說,他同意認罪。更二審法官判他七個月徒刑,緩刑三年;牽連堂弟吳怡霖等人的新案,最後則是由檢方撤回結案。走出法院,吳怡達靠在律師肩上痛哭,從三次無罪變成被迫認罪,「雖然解脫,但他當然也是很不甘願啊,」尤伯祥說。

「我原本能夠用來創業的黃金十年,就這樣過了,」吳怡達說。認罪之後他開始第二人生,去年,四十八歲的他第一次結婚、有了第一個孩子,由於緩刑期還有一年多,他只敢低調接一些顧問、企畫案「打零工」。

ezPeer後,去年三月原本紅到國際上的台灣網路電台Now.in,也被唱片業者提告、遭檢方搜索、關站。台灣的網路創業者幾乎不敢再碰影音領域。

吳怡達想著,是否要把在中國出生的兒子戶籍遷來台灣,「如果他將來要當公務員,在台灣最好;如果要利用網路創業,從我自己的經驗看,還是不要在台灣比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36

美國的新槓桿率要求可能毀了回購市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789

本月早些時候,美聯儲聯合美國貨幣監理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計劃對美國大銀行實施槓桿率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設定 銀行資本/總資產的比率上限)

摩根大通表示,它現在擔心槓桿率可能對回購市場造成懲罰性的影響。

摩根大通解釋道,槓桿率監管要求已經開始實施——從2013年1月1日起,銀行層面就向監管部門提供其槓桿率和槓桿的組成。

然而,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回購市場,因為這會殺死淨值處理的行為——減少了現在相互抵消或處於表外的回購交易數量。如果這樣,這些回購交易現在將不得不獨立地進行折讓或抵押處理。

摩根大通在上週五的報告中寫道:

正如金融衍生品一樣,該計劃將不容許抵押品進行淨值處理,也就是在計算頭寸規模的時候,回購交易將按照總額入賬。實際上,無論是衍生品還是回購交易,在總額計算的基礎上都會被算作貸款,而不是證券化的淨值產品。實際上,重新修訂的指引甚至對回購交易有更大的懲罰性,因為它不單禁止了抵押品的淨值處理,還不容許對頭寸的淨值處理,也就是說,回購和逆回購交易不能再相互抵消了。

雖然針對美國銀行業的監管規則制定計劃通告(NPR)中,沒有明確引入禁止表外回購交易淨值化處理的規則,但NPR的確收錄了巴塞爾委員會的諮詢文件,這為禁止美國回購市場對表外回購交易進行淨值化處理留下了可能性,美國回購市場橫跨歐美日,市場總值約為7萬億美元。如果包括美國的經紀商-交易商,這將等於美國、日本、歐盟和英國(G4)商業銀行披露的77萬億美元資產總額的約10%。

然而,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美國公認會計準則(US GAAP)下,表外回購交易和財務報告是容許對回購和逆回購交易進行淨值化處理的,同時US GAAP還容許對抵押品進行淨值處理。這意味著,價值7萬億美元的回購交易大部分並沒有「收錄」在金融業公佈的資產負債表中,也就是,7萬億美元的絕大部分並不會包含在上述商業銀行價值77萬億美元資產的數據中。

回購交易一般會記錄在負債端,而逆回購交易則記錄在資產端。當容許淨值化處理的時候,只有淨頭寸會記錄在表上,要麼以淨逆回購頭寸的形式記錄在資產端,要麼以淨回購頭寸的形式記錄在負債端。這個淨頭寸是很小的。比如說,在美國經紀商-交易商的例子中,今年一季度末,它們只在負債端記錄了淨回購頭寸1850億美元,而實際上,它們的總頭寸高達2.6萬億美元,所以披露的淨頭寸連總頭寸的10%都不到。

受此影響,金融業可能需要更多的額外資本:

如果我們假設全部G4商業銀行的7萬億美元回購交易也只有10%被「收錄」了,也就是說,只有約7000億美元的淨頭寸記錄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那麼在重新修訂的迫使銀行披露總頭寸而不是淨頭寸的巴塞爾監管計劃下,銀行的頭寸規模將增加超過6萬億美元。如果對這6萬億美元實施3%的最低資本要求,那麼可能導致整個G4銀行業需要新增資本1800億美元。

摩根大通認為,美國的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如果對美國銀行的表內和表外回購交易實施禁止淨值化處理的規則,因為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影響將更大:

1)針對美國八家最大和系統性重要銀行實施的更嚴格的6%補充槓桿率要求,同時對這八家銀行的控股公司實施的5%補充槓桿率要求。

2)外國銀行的美國子公司,通常在美國持有大規模的經紀商-交易商業務,將被額外要求滿足槓桿率規定,特別是那些資產負債表和資本在美國的子公司。在2012年12月,美聯儲已經公佈了NPR,計劃強制有實質性美國業務的國外銀行組織給其幾乎所有的美國子公司成立一個中間控股公司(Intermediate Holding Company)。擁有大規模經紀商-交易商業務的國外銀行美國子公司很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它們大量的低風險資產要麼是通過美國回購交易,要麼是直接披露在表上。國外銀行的美國子公司可能不得不剝離大部分低風險資產,同時鑑於消耗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有更高的資本成本,這會給回購市場帶來另一個衝擊。超過一半的紐約聯儲一級交易商是與國外有關係的,這意味著國外經紀商交易商可能出現的收縮將對回購市場形成巨大的影響,因為它們會減少了中介和做市商的作用。

據分析師表示,這些新監管已經在衝擊回購市場。他們表示,這對回購市場潛在的證券資產來說是壞消息——大部分是政府相關的抵押品。他們表示,這是回購交易,通過容許快速和高效地融資和空頭平倉活動,相對地使政府證券更有流動性。債券市場的交易額這麼接近與回購市場的未償付頭寸並不是偶然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179

美國風投元老:別讓HR經理毀了你的科技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382.html

美國知名風投公司KPCB的聯合創始人帕金斯(Tom-Perkins)以及紅杉資本的創始人瓦倫蒂(Don-Valentine)(紅杉資本曾投資蘋果、思科、Atari等)此次均現身大會。

在加入風投行業之前,帕金斯曾是惠普公司第一任總經理,瓦倫蒂則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市場負責人。

瓦倫蒂表示,他在尋找投資對象時,看中那些有務實精神的遠見卓識者,他們會帶來巨大行業變革,而不是漸進性的改進。

瓦倫蒂表示,他看好那些具有冒險精神的人,「我問創業者,他們曾經做過的最大膽的事情是什麼,這樣我可以知道是否選對了一個有魄力的人。」

帕金斯則表示,他拒絕投資那些哈佛商學院畢業生創辦的公司,「我反對所有的商學院。」

這兩位風投元老,還談及了科技公司發展中的一些陷阱。瓦倫蒂表示,偉大的公司來自不同的人才開發出優秀的產品,科技公司最不需要的是人力資源經理(HR),「人力資源經理是科技公司的毀滅者,他們制定條條塊塊,規定什麼級別的人獲得多少薪酬。」

瓦倫蒂指出了惠普的例子,他指出蘋果當年的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申請成為惠普員工,但是遭到人力資源經理的拒絕,認為其不符合惠普員工的標準。隨後,沃茲尼亞克和喬布斯,聯合創辦了蘋果。

曾經在惠普擔任高管的帕金斯也表示,忽略沃茲尼亞克是惠普放下的一個巨大錯誤,「我們當時甚至沒有同沃茲尼亞克會面,這是巨大的失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48

【敗局】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績效主義毀了索尼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6/57157.html

i黑馬觀察到,曾經被傳“破產”的索尼秋季以來接連發布新品,昔日傳言似乎已經不攻自破。但是,日本傳統電子廠商的衰落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日系品牌為何會走入如此的境地?i黑馬給大家分享一篇2007年的文章,原文刊登於日本《文藝春秋》2007年1月刊,作者天外伺郎,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作家。看看這位索尼的高管是如何看待索尼的衰落的。時過六年,本文的觀點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愈發值得從業者思考。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剛剛入門的創業者,都必須學會不斷開發和培育自己的“激情集團”,不要指望那些循規蹈矩的職業經理人會關心這些事。2006年索尼公司迎來了創業60年。過去它像鉆石一樣晶瑩璀璨,而今卻變得滿身汙垢、暗淡無光。因筆記本電腦鋰電池著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產鋰電池的約960萬臺筆記本電腦被召回,估計更換電池的費用將達510億日元。PS3遊戲機曾被視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當天就銷售一空。但因為關鍵部件批量生產的速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機的生產數量。PS3是尖端產品,生產成本也很高,據說賣一臺索尼就虧3.5萬日元。索尼的銷售部門預計,2007年3月進行年度結算時,遊戲機部門的經營虧損將達2000億日元。多數人覺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當時據索尼公布,一個季度就出現約1000億日元的虧損。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索尼沖擊”,索尼公司股票連續兩天跌停。回想起來,索尼是長期內不知不覺慢慢地退化的。激情集團我是1964年以設計人員的身份進入索尼的。因半導體收音機和錄音機的普及,索尼那時實現了奇跡般的發展。當時企業的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索尼神話”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註。我46歲就當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後來成為常務董事。因此,對索尼近年來發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責任。偉大的創業者井深大的影響為什麽如今在索尼蕩然無存了呢?索尼的輝煌時代與今天有什麽區別呢?首先,“激情集團”不存在了。所謂“激情集團”,是指我參與開發CD技術時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開發的集體。在創業初期,這樣的“激情集團”接連開發出了具有獨創性的產品。索尼當初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有井深大的領導。井深大最讓人佩服的一點是,他能點燃技術開發人員心中之火,讓他們變成為技術獻身的“狂人”。在剛剛進入公司時,我曾和井深大進行激烈爭論。井深大對新人並不是采取高壓態度,他尊重我的意見。當這些人不在了,索尼也就開始逐漸衰敗。從事技術開發的團體進入開發的忘我狀態時,就成了“激情集團”。要進入這種狀態,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基於自發的動機”的行動。比如“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開發機器人”,就是一種發自自身的沖動。挑戰精神今天的索尼職工好象沒有了自發的動機。為什麽呢?我認為是因為實行了績效主義。績效主義就是:“業務成果和金錢報酬直接掛鉤,職工是為了拿到更多報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動機增強,那麽自發的動機就會受到抑制。如果總是說“你努力幹我就給你加工資”,那麽以工作為樂趣這種內在的意識就會受到抑制。從1995年左右開始,索尼公司逐漸實行績效主義,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非常詳細的評價標準,並根據對每個人的評價確定報酬。但是井深大的想法與績效主義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頭禪:“工作的報酬是工作。”如果你幹了件受到好評的工作,下次你還可以再幹更好的工作。在井深大的時代,許多人為追求工作的樂趣而埋頭苦幹。但是,因實行績效主義,職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產生“激情集團”的。為衡量業績,首先必須把各種工作要素量化。公司為統計業績,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卻敷衍了事,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傾向。因為要考核業績,幾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實現的低目標,可以說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戰精神”消失了。因實行績效主義,索尼公司內追求眼前利益的風氣蔓延。這樣一來,短期內難見效益的工作,比如產品質量檢驗以及“老化處理”工序都受到輕視。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麽樣的企業,只要實行績效主義,一些紮實細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視。索尼公司不僅對每個人進行考核,還對每個業務部門進行經濟考核,由此決定整個業務部門的報酬。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業務部門相互拆臺,都想方設法從公司的整體利益中為本部門多撈取好處。湧流理論2004年2月底,我在美國見到了“湧流理論”的代表人物奇凱岑特米哈伊教授,並聆聽了他的講演。“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設理想的工廠,在這個工廠里,應該有自由、豁達、愉快的氣氛,讓每個認真工作的技術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能。”這正是索尼公司的創立宗旨。索尼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為實行了績效主義。沒有想到,我是在績效主義的發源地美國,聆聽用索尼的創建宗旨來否定績效主義的“湧流理論”。這使我深受觸動。績效主義企圖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但我認為事實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壞了公司內的氣氛。上司不把部下當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標、用“評價的目光”審視部下。過去在一些日本企業,即便部下做得有點出格,上司也不那麽苛求,工作失敗了也敢於為部下承擔責任。另一方面,盡管部下在喝酒的時候說上司的壞話,但在實際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後來強化了管理,實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評價制度。於是大家都極力逃避責任。這樣一來就不可能有團隊精神。“合理的”方針不單索尼,現在許多公司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引進評價體制。但這些企業的業績似乎都在下滑。索尼公司是最早引進美國式合理主義經營理論的企業之一。而公司創始人井深大的經營理念談不上所謂“合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電視機的開發,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當時索尼在電視機的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即便如此,井深大仍堅持獨自開發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電視機。這種彩色電視機畫質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評。其後30年,這種電視機的銷售一直是索尼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投入巨額費用和很多時間進行的技術開發取得成功後,為了制造產品,還需要有更大規模的設備投資,亦需要招募新員工。但是,從長期角度看,索尼公司積累了技術,培養了技術人員。此外,人們都認為“索尼是追求獨特技術的公司”,大大提升了索尼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這種獨自開發能給索尼員工帶來榮譽感,他們都為自己是“最尖端企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電視機之所以能長期成為索尼公司的收入來源,是因為技術開發人員懷著榮譽感和極大熱情,不斷對技術進行改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因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電視機獲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索尼,卻在液晶和等離子薄型電視機的開發方面落後了。實際上,井深大曾說過:“我們必須自己開發出讓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成為落伍產品的新技術。”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索尼公司高管沒有銘記井深大的話。如今,索尼采取了極為“合理的”經營方針。不是自己開發新技術,而是同三星公司合作,建立了液晶顯示屏制造公司。由這家合資公司提供零部件生產的液晶電視機“BRAVIA”非常暢銷,從而使索尼公司暫時擺脫了困境。今天的索尼為避免危機采取了臨時抱佛腳的做法。長老型經營今天的索尼與井深大時代的最大區別是什麽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的差別。當年創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員工都有一種自信心:努力爭先,創造歷史。一味地左顧右盼,無法走在時代的前頭。在我開發“愛寶”機器狗的時候,索尼的實力已經開始衰落了,公司不得不采取冒險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現虧損後,又遭到公司內部的批評,結果又不得不後退。今天的索尼已經沒有了向新目標挑戰的“體力”,同時也失去了把新技術拿出來讓社會檢驗的膽識。在導致索尼受挫的幾個因素中,公司最高領導人的態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索尼充滿活力、蓬勃發展的時期,公司內流行這樣的說法:“如果你真的有了新點子,來。”也就是說那就背著上司把它搞出,與其口頭上說說,不如拿出真東西來更直接。但是如果上司總是以冷漠的、“評價的眼光”來看自己,恐怕沒有人願意背著上司幹事情。所以,能否讓職工熱情煥發,關鍵要看最高領導人的姿態。索尼當年之所以取得被視為“神話”的業績,也正是因為有井深大。但是,井深大的經營理念沒有系統化,也沒有被繼承下來。我嘗試著把井深大等前輩的經營理念系統化、文字化,出版了《經營革命》一書。在這本書中,我把井深大等人的經營稱為“長老型經營”。所謂“長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為公司的最高領導人,整個集團會擰成一股繩,充滿鬥誌地向目標邁進。在今天的日本企業中,患抑郁癥等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公司內有不稱職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負責任的合理主義經營方式,給職工帶來了苦惱。不論是在什麽時代,也不論是在哪個國家,企業都應該註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正是索尼在創立公司的宗旨中強調的“自由,豁達,愉快”。過去人們都把索尼稱為“21世紀型企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進入21世紀後,索尼反而退化成了“20世紀型企業”。我殷切希望索尼能重現往日輝煌。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天外伺郎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49

以色列擴大加沙行動 稱克里會毀了美以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18

在27日以色列與哈馬斯繼續爆發沖突後,以色列領導人表示,他們正在升級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以色列必須做好對加沙長期作戰準備。 以色列總參謀長本尼·甘茨(Benny Gantz)近日表示,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哈馬斯的進攻正在加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周一在特拉維夫以色列國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必須為對加沙持久作戰做好準備。只有用於殺害以色列平民的秘密地道被全部摧毀,這場戰事才會停止。我們將依照我們自己的判斷,繼續這場軍事行動,直到完成我們的任務。” 內塔尼亞胡同時表示,停火協議的條款必須包括“加沙地區去軍事化”內容。 以色列國防部長亞阿隆(Moshe Ya'alon)在隨後的講話中說,以色列國防軍在接下來的幾天會繼續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以色列不會在涉及其公民人身安全問題上做出任何妥協。 當天晚間,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當天的軍事行動中共有5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死亡,其中1人在加沙南部地區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作戰時死亡,另外4人在加沙邊境地區的一次迫擊炮彈襲擊中死亡。 自以色列發動“護刃行動”以來,以方死亡人數已達51人,其中包括48名士兵、2名以色列公民和一名泰國勞工。 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門統計,在此次沖突中巴勒斯坦死亡人數已達1067人,超過6000人受傷,死傷者大部分為平民。 以色列媒體昨日大量批判美國國務卿克里在中東地區所提出草案,稱克里可能毀了美以關系。 克里上周在中東為期一周的穿梭外交未能實現休戰一周的目的。以色列拒絕了克里提出的草案。 因為克里試圖將以色列所認為的哈馬斯最強大的支持者卡塔爾和土耳其引入停火談判。 官員們還稱,這份草案將滿足哈馬斯的大部分要求,包括放寬以色列和埃及在加沙邊境的限制以及釋放巴勒斯坦囚犯,而以色列關於加沙地區解除武裝的要求則被放在第二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80

誰毀了林百里之子的交友網創業夢?

2014-10-20  TWM
 
 

 

由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創立的「愛魅奇(iMatchBox)」,九月無預警宣布保留網站,但解散團隊;同時間,寶來已故總裁白文正長子、寶碩財務科技董事長白介宇旗下「跟我約會吧(DateMeNow)」,也決定轉型為虛實整合的婚戀會館,國內四大交友網站(愛情公寓、愛魅奇、愛在轉角、跟我約會吧),有兩家不約而同改組、轉型,理由不盡相同,卻顯示線上交友網站面臨獲利瓶頸。

如果以傳統婚友介紹模式做比喻,說明現有交友網站的困境,就是媒人婆促成了婚姻,卻收不到紅包。

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單身人口已破九百萬人大關,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在今年六月執行的調查也顯示,有逾七成單身上班族擔心自己無法脫離單身, 「寂寞商機」看似一片藍海,什麼原因讓業者看得到卻吃不到?

有流量沒營收成功配對,卻八成沒繳會費

對業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有流量、沒營收」。

成立將近兩年的愛魅奇感觸最深。林宇輝表示,網站經營至今,不少會員從認識、交往到結婚,光是他們熟識的會員就超過四十對,但深入了解,其中八成以上從未繳過任何會費,這讓以「提升交友效率」、「不收取資訊落差費用(即聊天收費)」為初衷的他們來說,成為最難突破的關鍵點。

同樣採不收取聊天費的寶芮利國際(跟我約會吧)也有一樣問題。寶芮利總經理陶宏德說,十二萬的會員數,每天上線至少八千人次至一萬人次,當初他們和超商合作,提供會員線上買巧克力、冰淇淋和運送禮物服務,賺取服務費,「我們本來樂觀認為以這樣的流量、服務,應該會更受歡迎,對於網友來講,他們就是不掏錢。」

跟去年同期相比,國內交友龍頭愛情公寓,今年每月營收皆減少,但靠收會員聊天費和其他加值服務,去年還能有八千萬元的淨利。相比之下,不想向會員收聊天費的「愛魅奇」,因沒有找到新的獲利模式,預計在今年底前,損益兩平都會有很大挑戰。

「我會以為有效的交友網站就可以收到錢,但我的平台太open(資訊公開模式,會員聊天不須付費),沒辦法創造一個收費的衝動,」林宇輝說。

免費App搶媒人財手機找真愛,更勝上網站

內部找不到更好的獲利模式,免費交友App加入交友戰場,對他們來說更是一記重擊。

「免費服務一直進來,比如說WeChat和BeeTalk,某種程度他們也是競爭者,」愛魅奇共同創辦人洪偉洲說。

根據國內網路調查網站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在今年四月做的調查,交友App以五七.三%的網路聲量,高於交友網站的二七.五%,也就是說,國人線上交友管道,已從過去的「交友聊天室」、「交友網站」,轉向至小螢幕裡的App,「對於這個消費者來講,他不會掏錢,因為很多App聊天都是免費的,」陶宏德說。

愛情公寓可說是國內最早啟動行動管道的交友服務商,早在年初BeeTalk以可愛黃色小蜜蜂企業標示襲台之前,就計畫推出手機WeTouch。

尚凡(愛情公寓)執行長張家銘更表示,目前軟體流量超過五五%來自手機,不論市調或經驗,在在顯示手機成為線上交友主流。

「你現在想要找人附近喝咖啡,在上面貼個文章,很快就有很多人回,」張家銘說。BeeTalk亞太區行銷總監楊開翔:「這(LBS,即移動定位服務)是手機明顯的優勢,網頁基本上在這塊是很困難的。」

輸給不良印象一個社會案件,重傷好幾年

然而,更讓業者意想不到的,卻還有外界對於國內線上交友網站的負面印象。

當年,讓林宇輝決意投入線上交友網站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看到網路交友詐騙、援交事件頻傳,當年立志做「戀愛社群」,如今他卻虛心承認:這是他沒找到獲利模式之外,另一個錯誤判斷。

他無奈表示,即使愛魅奇嚴格認證每一筆申請資料,至今未和任何一項社會案件有所牽連,然而同業的不良紀錄,影響的是整個網路交友產業的形象,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

直到現在,年資最深的愛情公寓,仍在努力洗清過去不良紀錄。

張家銘說,二○一○年跟雅虎交友合併,一夕之間會員數從兩百萬增加到二百六十萬,一、兩個月就有一個詐騙事件,四年來已增加十倍客服人力,但他卻無奈表示,只要是從他們網站認識結婚的夫妻有嚴重感情糾紛,媒體就會在標題冠上「愛情公寓」四個字,每一次的事件都是形象的中傷。

「跟我約會吧」目前保留線上網站,結合實體店模式,要再拚一次,找出新獲利來源。「愛魅奇」四位共同創辦人也正在思考一個不違背創業初衷、又能夠獲利的模式。

兩位富二代的創業熱情初步被澆了一盆冷水,顯示出市場「錢」景無限,要找到讓顧客願意付錢的密碼,還有很大的挑戰空間。

【延伸閱讀】只靠單一加值收入,2大交友網苦撐—交友網站營收來源比較

一、愛情公寓●成立11年●會員數:555萬●獲利模式:會員聊天費用、加值服務(如,購買虛擬家具)

二、愛魅奇●成立2年●會員數:15萬●獲利模式:會員加值服務(如,篩選交友條件)

三、愛在轉角●成立2年●會員數:15萬●獲利模式:廣告營收為主、今年7月起酌收會費

四、跟我約會吧●成立2年●會員數:12萬●獲利模式:會員加值服務(如,代送禮物)

五、BeeTalk(新加坡商)●成立1年●會員數:1,000萬*●獲利模式:廣告

註:BeeTalk會員數為截至5月之全球會員數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66

兩個好人,但可能一起毀了綠城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5e4.html

     我在朋友公司遇見來訪的綠城相關人,問我對老宋重回綠城的看法,我因為很久沒有關註,只以為是資金的問題。

     這幾天了解了一下,才知道是經營價值觀出現了碰撞。

     我曾在兩家合並時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文字,稱贊我認為房地產行業兩個最值得尊重的創業者。是的,王石和任誌強都不算,因為兩人算是打工的,打工者的精神世界負擔是很輕的。

     但在看過一些瑣碎之後,我嘆口氣:宋衛平總回綠城是個錯誤的決定。

      是的,孫宏斌為讓綠城擺脫困境,采取了非常激進的策略,來讓融綠渡過困境。我不得不說,這是唯一的策略。

      孫在綠城危機時,高溢價購買股份,是一種情懷,一種信念,一種對宋的尊重。甚至去掉了違約責任。

      宋在回歸後,極力約束手下在外發布對孫不利的信息,也是一種尊重,一種情懷。

      兩個生意上的成功者,在用最不生意的方法來處理一次巨額交易,這是中國人的特性,不能說好壞,只能說感動。

      老宋耗盡心血,以理想主義的情懷傾註心力,打造中國最優秀的家居建築藝術成品,維系品質,甚至維系客商之間的情誼,這是我們心動的那一點。

      老孫極盡資本運作的完美,以理想主義的情懷傾註心力,打造中國最現代化運作的房地產業,並二落兩起,這是我們尊重的一面。

       但這兩者確實是沖突的,資本側重於生存和盈利,情懷讓位於理想,其次才是盈利。

       在一個長周期的上行階段,綠城可以走的很好,兼顧理想主義和盈利,即使如此,也屢次遇見資金鏈危機。那麽,在一個長周期的下行階段,綠城再維系過往的做法,必死無疑。

       所以,孫宏斌是一個非常清醒的地產商,他一切和原有體系沖撞的做法,都可以維持綠城生存,從而在生存之後,再談發展,甚至可以繼續宋的理想主義。

      而宋衛平回歸綠城,必然延續以前的做法,而在未來的十年里,是房地產業陰跌的大趨勢,必然走向強者兼並,弱者大規模死亡的境地。這樣的傳統做法,必然讓綠城無法承受,走向死亡。

       正確的做法是孫或者宋,無論誰做,快速出清庫存,獲得現金流,縮小高品質住房的規模,以高端產品做形象,低端產品做規模的做法生存下去。

       很顯然,宋不是合適的人選。他的心太軟,太理想主義,不夠血腥,砍不下手去。

       而很多時候,冷酷卻是活著的唯一選擇。

       我這樣說,是因為了解自己,我也是A血型的天蠍座。

       我也在做一個理想主義的企業,了解宋的一切情懷。但不同的是,我經歷過地獄般的生存境地,我知道僅依賴理想主義是無法生存在我們這個國度的。所以我在初始,就對夥伴說,該妥協的時候,我們要妥協。

       某天,我和合作方簽合約,我要他們把營業執照正本和法人身份證拿來,並蓋章複印件。並去網絡調查他們歷史,親自去公司幾次看實地。合作夥伴說,他們從來沒遇見我這樣的人。

       是的,我明白大家的不舒服,但就像我買機票一定會買保險一樣,把自己的死亡預計進去,然後去生存。

       我以這個事情來告訴兩位老大哥:

       好人,但是生意是生意,生存是生存,活著才有資格講情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