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的龜毛要求,正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 求品質 土番薯華麗轉身 冰烤熱銷美日

2011-8-15  TWM





邱木城所創立的全台第一個地瓜品牌「瓜瓜園」,不但讓沒落的地瓜產業再度重生,還使農民收入增加三倍。在農業轉型的危機下,他是如何開闢新方向?

撰文‧燕珍宜

紅遍大街小巷的冰烤地瓜,連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都加入販售行列。這幾年,養生風風靡各界,地瓜從窮人家的主食,搖身一變成了養生聖品,甚至連科技大老闆出國都要帶上地瓜。

冰烤地瓜其實出自台南新化的「瓜瓜園」。來到新化,大老遠就看到身材渾厚、個性像番薯一樣憨厚的瓜瓜園總經理邱木城。邱木城有著農民淳樸樂天的真性情,談 起地瓜,他興奮地介紹著:「台灣有三一九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各自的特產,新化的特產就是地瓜,在鼎盛時期,它曾經是全台最大的地瓜粉產地。」眼前這位親 切的阿伯,其實大有來歷,他不但是神農獎的得主,也是新化沒落的地瓜事業起死回生的靈魂人物!

從薯條發想 創地瓜新吃法七○年代台南新化所生產的地瓜,專門供給澱粉工廠加工製造成地瓜粉,鼎盛時期,有三十多家地瓜粉工廠。但因為澱粉工廠是高汙染產業,再加上台灣的人工成本昂貴,因而逐漸外移。工廠外移,地瓜也就無處可銷,農民也頓時失去依靠。

原先賣地瓜的邱木城,看到地瓜農的困境,也同時看到麥當勞等速食店的薯條正當紅,他靈機一動,成立地瓜產銷班,將地瓜變薯條,推介到香雞城、頂呱呱等本土速食店,成功開拓地瓜的新吃法。「當時香雞城計畫展店五百家,所有的地瓜薯條就是由我們供應。」邱木城回憶道。

此外,邱木城還參加了農委會與外貿協會的品牌形象建立專案,推出「瓜瓜園」,成為全台第一個專業的地瓜品牌。深諳農業要有新出路,就必須升級和創新的邱木城,每年都堅持至少三%以上的研發經費,數十年如一日,不斷進行產品研發與採收研發。

關於地瓜產品的研發,邱木城透露,冰烤地瓜的前身,其實是「微波烤薯」,「因為當時大家的想法都一直局限在番薯就是要吃熱的」,邱木城表示,但是這個商品策略其實是失敗的,因為八○年代,微波爐還不是很盛行,因此未能成為明星商品。

而瓜瓜園的明星商品「冰烤番薯」,邱木城則表示,「冰烤番薯的誕生,其實是一個美麗的錯誤。」當日本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抗腫瘤的前十大食品,第一名是地 瓜,第二名是地瓜葉;地瓜於是從「窮人食物」搖身變為「養生聖品」。也讓當時正在參加世貿食品展的瓜瓜園的地瓜,大受歡迎。當時因為人潮太多,微波加熱不 及,工作人員只好直接將冰番薯切片販賣,結果,沒想到口感出奇地好。

獲日本訂單 是進步的動力邱木城乘勝追擊,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發如何保存冰烤番薯的甜度、香氣。最後才正式推出「冰烤番薯」,這個明星產品甚至還接到日本訂單,冰烤番薯的新吃法於是傳進日本。

接到日本訂單,也是讓瓜瓜園「功力倍增」的重要關鍵!邱木城解釋,日本方面可以為了一筆訂單,從種植、管理、採收、加工過程、出貨,每個階段都要親自來台 灣探視,整個流程是嚴密管控,以監督衛生條件、農藥殘留等是否符合標準。更重要的是,日本客戶還傳授瓜瓜園許多加工、包裝等多方面的技術。

「日本的龜毛要求,正好是讓我們進步的原動力,鞭策我們往上提升,所以我們冰烤番薯的品質才能愈來愈好。」邱木城心存感激地表示。也因為拜日本市場所賜,冰烤番薯現在已經成功外銷美國、加拿大、韓國、大陸等地。

如今「瓜瓜園」的地瓜產品琳琅滿目,地瓜酥、地瓜冰、地瓜蜜餞等,邱木城甚至開發出地瓜茶、地瓜酒等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並設立全台第一家地瓜專賣店。

抱持著「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邱木城自信地表示,「農業永遠不怕沒有新出路」。瓜瓜園地瓜產銷班,從一開始只有十個人、十公頃的面積,到現在擴大到二 ○○人、一五○公頃的規模。農民收入,比起澱粉地瓜時期,增加了三倍,也比種稻米增加一‧五倍。而且瓜瓜園是計畫性產銷,從需求去控制生產,因此農民不再 有產銷失衡、瓜賤傷農的情形出現。

目前,瓜瓜園遇到的另一個挑戰則是農業缺工的問題。「登報找工人,一個月來不到三人。」對台灣農業缺工情形的嚴重程度,邱木城表示,農工缺少的速度,如果以前有十個工人,現在只剩下五個,三年後,將只剩下三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邱木城憂心忡忡地強調。

為了克服缺工這結構性的大問題,瓜瓜園很早就開始「半自動化採收」,一千斤的地瓜,過去要六個人採收,現在只要一個人,產能還提高。「以後的目標是『全自 動化』」,邱木城表示。「地瓜全自動化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後半段的採收,因為地瓜很怕受損,這部分我們還在想辦法突破、克服。」農業要做到從上游到下游,生 產、製造、儲存、銷售全都包,成功案例很少,瓜瓜園是唯一的一家。被認為是沒落農業的地瓜,卻在邱木城的手中起死回生,更難得的是,他更成功地讓兒子邱裕 翔加入行列,有了年輕一代的接棒,台灣農業的新方向將更充滿希望。

邱木城

出生:1956年

現職:新化鎮農會食用甘藷產銷班班長經歷:台北生鮮甘藷供應中心負責人學歷:嘉義農專食品工業科、成功大學企管EMBA

比一比

轉型前:每季收入

14萬元

轉型後:每季收入

4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54

價值型狩獵術》用股價淨值比篩選好標的布局 李世有 市場看淡時正是低接好機會

2011-11-14  TCW




苦心鑽研股市名師東山的投資心法,再結合巴菲特價值投資觀念的李世有,過去因為找到高鋒等股價低估的公司,而賺到人生大錢,並順利從職場轉成專業投資人。 如今台股面臨歐美等國家債務利空,許多個股價值浮現,值得投資人長線布局。

撰文‧張弘昌

「現在台股的結構內涵,會讓人很『混淆』,很多盤面現象仔細去看,是不合理的。」從證券營業員成功「進階」到投資達人的李世有,被問起年底前和二○一二年 景氣看法時,他選擇不正面回答,反而切入另一個角度,引導詢問的人去思考更深層的問題。

身為專業投資人,李世有並未辜負「專業」這兩個字。每天,他都花很多時間在觀察上市櫃公司的股價和營運數字變化,為了讓投資實力日益精進,他同時也參加不 少股市課程,包括財訊金融家定期舉辦的演講。即使今年下半年台股步入空頭市場,操作難度升高,但他依舊持續為自己充電,就像獵人遇到寒冬,仍然時時刻刻磨 利自己弓箭上的箭頭,等待春天一到,隨時可以外出狩獵。

小心自己成了獵物 不陷入指數迷思目前大盤指數在七字頭,從今年高點九二二○點來看,已修正超過二千點,似乎應該有初步滿足;但如果和過去歷史走勢比較,七千點卻是個不上不 下的尷尬位置。尤其近期歐債危機遲遲未能解決,不少投資人預期明年台股會再跌一波,甚至有機會跌到六字頭、五字頭。

然而,李世有卻不同於一般散戶陷入指數的迷思,他轉進個股分析。「現在上市櫃公司股價低於每股淨值的,不但一堆,而且還是一大堆!」以十一月四日收盤價計 算,上市櫃公司股價淨值比小於一的,竟然高達五百家,占所有上市櫃公司約四成比重,可說是「遍地黃金」。

在李世有的經驗裡,股市漲跌有其一定的循環和操作邏輯。比方說,漲時要看本益比,跌時則要著重股價淨值比,在下跌過程中,投資人應該用「淨值」的觀念去思 考,才能持盈保泰,甚至逮到超跌股。像他自己就是在二○○○年前後,在十四元以下大量買進每股淨值達十八元的高鋒,後來順利在五、六十元全數出脫,讓他的 操作資金暴增到八位數。

既然上市櫃公司高達五百家股價淨值比小於一,為何台股還是積弱不振呢?這就是李世有開門見山說的﹁一種很『混淆』的情況﹂。

李世有表示,過去如果發生上市櫃公司股價低於每股淨值,卻仍跌跌不休,最主要原因是市場擔心景氣不佳,公司會一直發生虧損,未來的淨值,勢必會比目前看到 的還小,因此股價淨值比小於一,就是在提前反映以後的虧損狀態。

然而,現階段卻不盡然,很多上市櫃公司到今年前三季,都仍處於獲利狀況,照理說,每股淨值並不會因虧損而減少。以甫公告的第三季財報來看,不少股價跌破每 股淨值的公司,仍是賺錢的,但股價卻跌不停,甚至只剩淨值的一半。

例如以模具製造、塑膠射出成形的上櫃公司台翰精密,大客戶是國際知名的印表機大廠Brother,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是○.二七元,每股淨值二十五.九 元,但目前股價卻僅約十三元,換算股價淨值比只有○.五倍。

其他像電腦辭典大廠無敵,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八九元,第三季財報顯示,每股淨值高達三十三.九元,股價淨值比同樣只有○.五倍,而從財務 比率來看,流動比率六三九%、速動比率五七三%、負債比率僅一三%,財務結構相當穩健。

鎖定最肥的獵物 找出獲利佳的超跌股尤其無敵目前帳上現金達十一億元,折合每股現金為十二.四元,對照股價在十七元附近,讓人感到些許不合理,雖然有人會質疑產品未來的成 長性,但過去十年來,公司每年都有獲利,如果不計較成長,光看超跌部分就值得好好討論。另外,李世有也舉例育富、兆立和鉅祥。育富以印刷電路板製造為主, 帳上現金近十九億元(合併報表),股價淨值比只有○.八六倍;主要產品為沖壓零件的鉅祥,在合併報表的帳上,現金也同樣高達二十五億元,股價淨值比○.九 倍。

而3C電子產品扭力轉軸製造的兆立,股價淨值比只有○.四七倍,更重要的是,這三家公司即使面臨SARS和金融海嘯等國際性利空,過去十年每年都有獲利, 目前股價難免讓市場感到委屈,像兆立第二季雖然出現虧損,但第三季立刻賺回來,市場卻未給予掌聲,再次證明台股不合理的怪異。

不少人擔心,上市櫃公司前三季稅後純益合計分別為三三九○億元、二九二○億元和一八八○億元,尤其第三季是創近九季以來新低紀錄,李世有強調,若扣除財報 大幅虧損的DRAM、TFT-LCD、LED和太陽能等「四大皆空」產業,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看整體數字比看類股容易發生誤判,就像只關心指數卻不看個 股基本面一樣,容易忽略細微的變化。

其他獵人不看好 台股反而安全「其實關鍵都是在『信心問題』,」在歐債問題頻傳、大陸硬著陸傳言滿天飛下,李世有知道投資人目前是緊握著資金不願進場,即使看到遍地是黃金 的台股,也缺乏長線布局的意願。這從融資大量減少、成交量萎縮到只剩千億元水準,就可以看出端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融資已來到二年來低點,而融券卻在 相對高點,在大家不看好情況下,台股反而安全。

「如果真要跌到六千點、五千點,恐怕影響指數較重的權值股要跌得七暈八素才行。」李世有提醒大家,在大家缺乏信心下,應該逆勢思考,在國際大廠紛紛裁減資 本支出下,萬一突然需求回升,會發生什麼事,以及各國政府的鈔票愈印愈多,終究要找出口,「錢會往哪裡去」。「很多公司的股息殖利率比公債的二%利率還高 啊!」李世有微笑著說。

「股價最終總要反映基本面的」,李世有不去猜測景氣何時回升,但他堅信,長線且分批買進低估的股票,一定不會吃虧。就像獵人在滿天大雪下雖然一時無法外出 狩獵,但春天總會來臨,冰雪早晚會融化,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勤做功課,為下次行情做好準備。

李世有

出生:1971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遠見科技董事經歷:券商營業員、高鋒工業董事、群創投資董事

學歷:成大工管系

投資經歷:14年

李世有對景氣的看法與私房股

對景氣看法

目前全球景氣尚有不確定因素,很難估計台股會跌到哪裡。雖然多數人預期明年總統大選後可能還有低點;但近期幾家放無薪假的公司股價都呈現利空不跌,且大廠 紛紛縮減資本支出,一旦需求回升,可能會供不應求,應多加留意後續發展。

私房股

找出股價低於淨值較多、過去10年都賺錢,且股息殖利率較高的股票,長線持有,總有收成的一天。例如台翰(1336)、無敵(8201)、育富 (6194)、兆利(3548)和鉅祥(2476)等。

也值得關注!—— 股價超跌的20支個股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股價(元,11/4) 股價淨值比(倍,11/4) 每股現金*(元) 每股稅後純益(EPS╱元)2011前三季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3548 兆 利 19.80 0.47 3.7 0.23 1.83 3.16 3.24 8.48 8201 無 敵 17.25 0.51 12.4 0.89 0.23 0.89 1.12 4.17 6265 堃 昶 7.10 0.56 4.5 0.11 0.44 0.04 1.68 0.72 2488 漢 平 10.90 0.61 7.2 0.31 1.03 1.07 1.61 2.43 3080 威力盟 18.65 0.65 10.0 0.16 2.61 1.76 1.05 5.09 3055 蔚華科 14.90 0.73 5.0 0.76 2.69 1.54 1.11 4.05 2376 技 嘉 23.75 0.74 6.6 2.28 3.29 3.24 1.76 1.98 2468 華 經 11.85 0.77 4.1 0.34 0.95 0.85 0.90 2.33 1713 國 化 11.30 0.78 5.6 0.19 0.39 0.14 0.11 0.32 6139 亞 翔 26.20 0.78 12.3 2.08 3.25 1.34 2.80 5.54 2029 盛 餘 19.30 0.79 4.5 1.41 0.37 0.03 2.08 2.41 5426 振 發 11.10 0.79 3.3 0.38 1.04 2.01 1.88 1.93 3005 神 基 16.90 0.81 3.3 0.57 1.31 2.52 2.28 3.33 3540 曜 越 18.75 0.82 9.7 0.72 0.02 1.24 6.48 8.46 3287 廣寰科 9.95 0.84 3.7 0.18 1.48 1.51 0.72 1.07 5487 通 泰 13.70 0.86 9.3 0.69 1.17 1.43 1.12 1.56 6194 育 富 22.80 0.86 3.8 2.30 1.63 3.70 3.78 6.14 3466 致 振 22.30 0.87 8.0 1.57 0.98 2.91 0.02 4.66 6185 幃 翔 14.95 0.87 3.5 0.75 3.42 2.13 0.80 2.31 6229 研 通 10.90 0.87 6.4 0.50 1.64 0.42 0.80 1.82 資料條件:速動比率>100%、負債比率<40%、股價淨值比<0.9倍,以及2002年以來每年均賺錢的上市櫃公司,因版面關係,EPS部分只列出 2007年以後。本表係根據李世有提出的選股條件所整理。 資料來源:股市觀測站、財訊智庫 *表帳上現金╱股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5

收益率遠勝台北 房價不乏上漲機會 到美國當包租公 正是時候


2012-2-20 TWM




美國房地產市場近來總算有了一些好消息,房價回溫不無機會,在此之際,到美國置產當包租公,一方面能穩定賺到每年五%以上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有賺得房價 上漲利潤的機會。

撰文‧楊紹華、謝盈盈

「新年快樂!」去年年底,楊媽媽接到一通來自美國的越洋電話。對方是楊媽媽在美國舊金山委託辦理房屋出租管理的華人仲介業者,他說,「真的是恭喜發財,我 們認為,您的房子可以調高租金了。」已經退休五年的楊媽媽,是在二○○九年秋天成為「美國包租婆」。當時,她才因為○八年的連動債崩盤損失了上百萬元退休 金,在暑期赴美探親之餘,看上一戶位於舊金山某社區內的小公寓,「賣價才一百萬元台幣,比台灣的房子便宜太多了,而且,總比把退休金丟到看不到的投資標的 來得安全一些。」兩年半的時間過去了,楊媽媽說,這是她最成功的「退休理財規畫」。

市場回溫

美國房市今年可望走出新局她說,交屋之後,房子很快就租出去了,租金不差,就算扣掉給仲介的管理費、社區管理費和其他稅務費用,每年報酬率仍有六%至七% 左右,「不但比放在台灣的定存高出好幾倍,也比我這幾年買的各種基金都賺得更多。」去年年底,美國景氣數字轉好,房仲業者建議楊媽媽可考慮調高租金,「我 的房客是單親媽媽,一人要養兩個孩子,我想就先別調漲了。」但即使沒有調漲租金,楊媽媽這筆投資的帳面獲利,可能也會加速攀高。跡象顯示,美國房市正在回 溫當中,房價可望擺脫谷底,向上轉強。

在金融海嘯發生前二年的二○○六年,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莉安桑德曾經撰寫一篇名為︽房市危機四伏︾的報告,今年二月初,她在報告中則強調「美國房市或 已觸底」。莉安桑德表示,美國史坦普五百指數中的建商類股,股價自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間漲幅高達七八%,由此,已能感受房市脫困的初步跡象。

此外,美國成屋銷售數字在去年十二月時出現連續第三個月向上走揚,待售的成屋庫存數量降至○五年以來最低水準,也一定程度透露美國房地產市場確實有機會在 今年走出新局。

業界分析,房地產相關股價與數據的改善,多少與政策作多有所關聯,事實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二月一日甫宣布將推出減低房貸族還款壓力的新方案,各界解讀, 此舉就是確保房地產不致在「總統大選年」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絆腳石,拖累歐巴馬的連任選情。

台灣人對於美國房地產市場或許感到陌生,但從整體情況看來,「到美國當包租公」或許是值得認真考慮的理財規畫方向之一。美國房價後市展望正在轉趨樂觀,而 就算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房價漲幅有限,至少,旺盛的租屋需求以及便宜的房價,能夠確保租金收益率遠高於台幣定存利率。

報酬誘人

一年租金報酬率可望破五%「原因很簡單,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人財富大縮水,加上房貸申請困難,有能力買房的消費者大量減少,並且改以租屋的方式解決居住問 題,在這種情況下,房價跌、租金漲是必然現象。」說話的是Michelle,台灣留學生,她在去年夏天赴美攻讀碩士學位,為了找一個適當的落腳之處,當時 讓她傷透腦筋。

「剛到紐約曼哈頓找房子時,我的預算是每個月一千美元,很快的,我就發現自己太天真了。」Michelle說,一千美元,約合台幣三萬元左右,在台灣或許 可以租個相當寬敞的電梯公寓;但在曼哈頓,一房一廳的租金價位至少要三千美元,如果公寓有管理員,一個月的房租更可能高到四千五百美元以上。

最後,她以每月一千四百美元的租金,找到一間小套房,「劣等區域,沒有電梯,是一間燈光昏暗的小套房。」她說,這間公寓的售價,恐怕最多只在一千萬元台幣 上下,但每月租金就要超過四萬元台幣,一年下來,房東的租金報酬率應該超過五%以上。

Michelle曾經試圖說服在台灣的老爸「何不到美國當包租公?」在台北市區買一戶普通電梯大樓的成本,可在紐約買到精華地段「第五大道」上的公寓,但 她的爸爸以「不懂英文,怕被騙」的理由,拒絕了Michelle的建議。

然而,如果受夠了這幾年投資市場的風風雨雨,只想圖個報酬率穩定而且不乏價格上漲機會的投資方向,那麼,美國房市的確是適當的選項之一。

事實上,根據楊媽媽的經驗,由於華人近年來已成為美國房地產的大戶,因此,華人仲介不少,「不必太擔心不懂英文的問題。」並且,當地房地產制度採實價登 錄,透明度高,房仲的認證制度也極為成熟,「要說被騙,我認為機會可能比在台灣還小。」楊媽媽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5

四十歲 正是你的腦力顛峰期


 
2014-04-28 TCW

 

現代人的壽命大幅延長──一百年前在已開發世界中,人的平均壽命不過四十七歲,現在已經到了七十八歲──我們大大的延展了中間的這一段時間。直到此時,中年才得到它應有的承認,開始有書來描述它,有電影在拍攝它,學者開始去研究它。

但是在這些新得到的關注裡,中年的某一個部分還是被忽略──那就是我們的大腦。即使科學開始注意我們的身體和生活在中年的變化,它還是沒有注意到我們大腦裡的變化。普遍的看法是,中年的大腦就是年輕的大腦慢慢走下坡,好像燈慢慢熄掉。

現在這個觀點也改變了。有了新的研究工具,如大腦掃瞄機、基因分析儀,以及控制嚴謹的長期追蹤研究,中年的大腦終於得到它應有的注意了。不過老實說,這些新的注意其實是來自恐懼。大部分的我們||包括科學家在內──都曾看著自己的父母受到失智症(dementia)之苦,我們害怕了。

不只是記憶和名字,中年的大腦還有別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在開車,會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在注意路況,我的腦子在想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比如感恩節快到了,我要怎樣醃火雞。即使是很小很小的事情都會使我分心,我的大腦立刻從當下在做的事飛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例如前幾天,我在收拾行李要出遠門,我花了整整五分鐘找牙刷,結果發現我已經打包在行李箱中了,難怪找不到;幾分鐘前當我把牙刷放進去後,因為要去找毛衣,一被毛衣干擾,就把剛剛牙刷已經放進去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追尋那些不見了的名字,我也去尋找最新的科學文獻來瞭解我們為什麼常常話講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前面在講什麼。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開始檢視這種現象,想找出當大腦神遊時,究竟去了哪裡。

中年腦和你想的不一樣忘東忘西只是小缺陷腦力顛峰,比年輕時能幹

我發現當我深掘最新的大腦科學研究時,我找到的不是壞消息而是好消息。

事實證明,原來中年的腦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跟我預期的非常不一樣。這是一個被我們貼錯標籤的腦,當我們在生活中東翻西找的過日子時,我們比較容易記住不好的事情,而忽略掉好的、順利的事。

但是當科學開始追根究柢,找出問題的源頭時,一個新的中年大腦的圖像浮現出來了。那就是:我們中年的腦是意外的能幹,意外的有才華。我們變得更聰明、更冷靜、更快樂,就像一位本身也是中年人的科學家說的:「我們就是知道。」我們的大腦到達中年以後才真正開始重新組織,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和做出不同的行為來。

最後,這個在我預期之外的大腦是我想寫出來的:這個中年的大腦就在它忘記今天早飯吃了什麼的同時,仍舊可以勝任工作,經營一家跨國銀行,或領導一所學校、一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然後回到家來處理有奇怪聲音的汽車和不願出聲的兒子、次級房貸危機、街坊鄰里、父母關係。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對於中年的腦已經有許多發現。他們發現大腦在中年時到達頂峰,而且停留在那裡的時間比我們任何人希望的還長──雖然伴隨著中年而來的,的確有一些不好的習性。中年的大腦為我們生活領航,找到問題解決的方式,知道應該在乎誰或什麼事,應該忽略的又是誰或什麼事(譯註:哲學家對智慧的定義就是知道該忽略什麼),它幫助我們處變不驚,適應新的情境。大腦的改變使我們對世界有更完整的瞭解,甚至能更有創意。事實上,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重要大腦功能的衰退──那些我們最在乎的||要到七十歲以後才會發生,在許多人身上甚至更晚。不斷長出中年智慧

白質持續增加,判斷更敏銳

此外,中年時期對我們大腦的重要性比任何人以為的更高,這是因為神經迴路擴出去和別人更緊密的連接了。我們在中年時所做的事,將決定我們在老年時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就像一位神經科學家告訴我的,中年時大腦是在重要的轉捩點上(on the cusp)。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頭髮變灰、變稀疏時,我們假設頭皮底下也是如此,我們很容易想像神經元也變灰、乾掉、老化、死掉了。

但是真正在頭皮下發生的事其實複雜得多。研究者──從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到神經科學家──都發現,中年的大腦並不一定要像我們的身體外表一樣老化。

事實上,科學家發現步入中年的旅程其實是趟快樂的旅程。人到中年不是萬事休而是比較快樂了,因為年齡增長的關係,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從負向轉為正向,因為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不一樣了。這裡可能有演化上的理由:一個比較快樂、冷靜的中年人,對他所照顧的年輕人比較有幫助。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神經科學家以及其他實驗室的研究者,現在可以看到部分大腦細胞,特別是包覆在神經纖維外面、又名白質(white matter)的髓鞘(myelin,這是白色的髓磷脂)一直持續增加到中年。當髓鞘增加時,經過神經纖維上的電流比較不會短路,它增加了神經的連接,使我們對環境的瞭解更合理。如哈佛大學的神經學家所說,這個白質的生長可能就是「中年智慧」(middle-aged wisdom)。最近科學家也對如何定義智慧(wisdom)產生興趣。我們常說某人很有智慧,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智慧如何儲存在大腦中?一名五十歲有著青春期子女的母親或一位六十歲的教授,在每天過日子的時候是如何把智慧拿出來用?長久以來,我們也把經驗當作理所當然,現在科學家把經驗分解,找出它的部件,我們終於知道經驗如何改變大腦的結構,哪一種經驗會把大腦改變得更好,就像我們平常說某人是一位能幹的經理,一位謹慎的飛行員,或一位有天分的老師,這些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腦能力不降反升中年特有能力,兩腦並進

最近也有些實驗發現中年大腦如何適應外界的變化,它絕對不是投降或放棄。當我們年紀增長時,大腦的能力其實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的,它更會用它自己來解決問題。那些擁有最高認知技能的人就是學會以這方法來使用他們的大腦。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其他實驗室的研究都發現,在某些情形下,中年人開始學習用他的兩個腦半球一起做事而不是只用一邊──這叫雙邊應用(bilateralization)。這些學會徵召他們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來工作的人,發展出科學家所謂的「認知儲備」(cognitivereserve),這個儲備的資源可以減緩年齡的衝擊。就是這種大腦的力量使我們在跟年輕人較勁時先馳得點,我們比年輕人更快掌握住別人話語的意義,能正確估量情境,可以明智的做反應,而不會匆促下決定。這個儲備的大腦能量也協助我們避開一些大腦疾病的早期表面徵狀,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syndrome)。最近的研究顯示,諸如接受教育和上班工作這些簡單的事,就可以建構出終身的大腦保護機制。

當你真的花幾分鐘來看中年的大腦在做什麼事時,你會很驚訝:它竟然做得如此輕鬆自在,這實在令人感到欣慰。當我告訴人家我在寫一本有關中年大腦的書時,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遭遇到懷疑的眼光。然後,過了一會兒,這同一個人(全都是中年人)會說:「嗯,你知道,我現在是個比較好的老師了。」或是說:「噢,嗯,是的,我是個比較好的父母了。」當然,人到中年,我們心中有很多的事在盤算,要煩惱,但是許多中年人告訴我,在某個程度上,他們相當驕傲他們所完成的事。一位六十歲的朋友這樣說:「我的大腦感覺像那個他們一直叫我吃的藍莓,你知道,最後終於成熟了,可以吃了,而且是整顆的,沒有破的。」(譯註:新鮮藍莓很易破,所以市場上整顆的和破皮的價錢差很多)。(本文摘自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34

俄羅斯面臨經濟衰退風險 “黑手”正是跌破100美元的油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34

data

彭博新聞社對分析師的觀點調查結果顯示,國際原油價格跌至兩年多低點,可能令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

接受調查的19位經濟學家中,有58%的人認為,俄羅斯主要出口品種烏拉爾原油(Urals)需要在每桶100美元及上方才能避免經濟衰退。考慮到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至少19%的分析師表示,當前油價已達到足夠低位,可將俄羅斯經濟穩定性置於風險之中。

原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用以賺取外匯的主要工具,支撐著近乎一半的國家預算資金。在很大程度上,俄羅斯和歐盟對彼此開展的制裁與反制裁因為能源問題而始終保持一定的克制,未能對能源產業開展實質性行動。

Berenberg銀行經濟學家Wolf-Fabian Hungerland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即使油價再次反彈至三位數,莫斯科的手也正受到束縛,國家預算已經受到威脅,銀行系統潛在的資金需求可能迅速吃進所有的閑置資源。(俄羅斯)應急資金規模過小,難以改變遊戲規則。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俄羅斯每年將大量原油發往歐洲,且承擔著歐盟1/3的天然氣供應。很多歐盟成員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極高,比如意大利就基本要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

實際上,就在國際油價跌破100美元之後,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坐不住了,於本月中旬與OPEC秘書長Abdalla El-Badri在維也納舉行會談。Abdalla El-Badri隨即在會後表示,明年OPEC可能削減原油產量。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上周,俄羅斯油價為每桶94美元左右。截至當地時間本周四下午,ICE 11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96.43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WTI油價為每桶93.02美元。

所有布倫特原油期貨的成交量低於100日均水平的48%。今年以來,油價累計跌幅高達13%。

俄羅斯經濟承壓,在貨幣上有所體現。近期,盧布價格持續走低。今日北京時間16:24,俄羅斯貨幣盧布對美元跌至38.97,刷新歷史最低記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42

矽品命運正是台股縮影—— 購併路上學問大:環旭電子是關鍵

2015-10-26  TWM

封測股權大戰學到的一堂課是,上市公司如果價值被低估,股價「物超所值」, 就很容易淪為外資購併的對象,不可不慎。

日月光與矽品的股權之爭,堪稱是台灣企業史上難得一見的大戲碼,雙方精銳盡出,各施奇招,但如果從結果論來看,日月光張家明顯已居於優勢,尤其是十月十五日這一場矽品股東臨時會,幾乎已決定矽品未來命運。

這場股東臨時會選定在十月十五日召開,主要是日月光在八月廿四日發動公開收購矽品股權,九月廿二日收購截止,依規定將停止過戶起始日往前推到九月十六日,日月光取得二五%股權,辦理交割後,無法取得矽品股東身分,無法出席矽品股東會。

這一月之差,日月光向台中地院提出假處分,要求矽品停止召開股東臨時會,卻遭到台中地方法院駁回,表面上矽品取得關鍵一勝,大家都在看十五日矽品引鴻海入股的股東臨時會怎麼開?

外資不挺輸了表决 林文伯拭淚這一天入場股東逾千人,在場聲援林文伯的矽品員工也超過三百人,他們像選舉造勢一般,高舉旗幟標語要求日月光滾出去,在場矽品股東也大肆撻伐張 虔生「收養小三」,偷排廢水的不是,矽品股東臨時會上,林文伯展現了主場優勢的氣派,只是這是用鈔票比實力的遊戲,矽品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程的兩個議案,包括將額定資本額從三六○億提高到五○○億元,及「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也就是以每股三十七.八元增發八.四○六億股讓鴻海入股,並且成為矽品最大股東的兩個議案,最後表決結果,矽品都慘遭滑鐵盧。

當天投票出來的結果,第一案贊成十三.五億股,占股權比率四六.五七%,反對九億多股,占三二.○六%,棄權六億多股,占二一.三七%,反對加棄權票過 半,第一案沒有通過;第二案處分資產的表決,贊成十三.六億股,占四七.一九%,反對七.九七億股,占二七.四九%,棄權七.三四億股,占二五.三%,也 是反對加棄權過半,林文伯積極推動的兩個案子都沒有通過。

這個表決的結果,當場讓林文伯拿起手帕拭淚,員工有人當場痛哭,更有人高喊,只要董事長、總經理不認輸,我們會與你們同在,這一幕成了矽品股東會最感人的插曲。

這場股東臨時會由於採用電子投票,矽品總發行股數三十一.一六四億股,電子投票有十五億股,幾乎接近半數,出席總股數高達二十八.二億股,出席率接近九一%,這顯示雙方徵求委託書都卯足全力,這一個月的雙方動員都可讓人看出台灣電子業老闆的高度執行力。

不過出席股數太高,也可能是矽品這次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股東臨時會修改公司章 程通過決議有兩個途徑,一是出席股東過半,取得三分之二多數;一個是出席股東逾三分之二,半數同意,矽品股東臨時會屬於出席逾三分之二的高門檻,因此,只 要取得半數股東同意即可,這次投出贊成票的股東明顯高於反對票,但是矽品出席率太高,「分母」太大,因此,林文伯感覺贏了選票,卻輸在「技術上」,這次投 反對票的都是電子投票,很可能是外資,大家都不同意矽品膨脹股本,稀釋股東權益,更反對矽品透過換股,以每股三十七.八元低價引入鴻海,讓鴻海變成矽品大 股東。

這一役落幕,明白昭告日月光是矽品二五%大股東已確立,今後矽品要透過修改公司章 程,找來外力援兵這一招已經使不得,林文伯假如退而求其次,回頭重組矽品虛擬集團,把全懋、京元電、矽格、南茂、泰林等友好盟友結合在一起,以這些成員彼 此搶單,且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用虛擬集團對抗日月光這一招也不管用,現在林文伯已被日月光掐住喉嚨,未來守護矽品經營權恐怕步步維艱。

這場股東臨時會也可能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這家封測大廠在一九八四 年創立,首任董事長是林文伯的父親林鐘隸,當年林家出資一二○○萬元,以蔡祺文為首的經營團隊也出資一二○○萬元,再由林文伯的爸爸向銀行貸款五○○○ 萬,就以七四○○萬元當創業的第一桶金,一直滾到今天市值一千三百億元的大企業。

矽品在一九九三年股票上市,代號二三二五,也算是台灣資本市場老牌上市公司, 上市那一年矽品股本已滾成十.九億元,除了上市前兩年辦理過現金增資,矽品都以盈餘轉增資方式,逐漸讓股本變大,如今資本額是三一一.六四億元,總經理蔡 祺文從創業到今天,年逾七旬仍在工作崗位上,蔡祺文與林文伯爸爸同一輩分,林文伯原先在矽品管財務,後來接下爸爸的棒子,當上了董事長,這是一家自力創 業,一步一腳印,創業有成的企業,如今因「價值低估」,被日月光相中了,公司也面臨創業三十年不可預知的命運。

日月光一路購併 不斷壯大實力如果說矽品是土產殷實的企業,那麼日月光張家可說是熟諳金融操作,最具國際化的家族大企業,兩家企業風格迥然不同,日月光在台股一二六八二的 最顛峰時刻上市,股價創下連漲三十八支漲停板的空前紀錄,股價一上市就漲到三五三元,台灣資本市場上萬點,日月光把握最好時機,迅速在資本市場壯大,當年 上市資本額十.五六元億的中小企業,如今靠著購併整合,已搖身一變成為股本七八九億元,市值近三千億元的大企業。

國內兩大封測廠股權之爭,其實給大家上了一堂學問很深的課,矽品與日月光都是在一九八四年成立,但日月光為什麼跑得比矽品快?日月光很早走上國際化道路, 矽品走傳統中國式的經營管理風格,日月光則崇尚西式風格,日月光張家除了熟悉地產操作,對資本市場運作更是得心應手,特別是透過購併與整合,不斷地壯大實 力。

當大家還在討論水平整合好,或垂直整合好?或者是合意購併與敵意購併的時候,日月光已將購併整合發揮至淋漓盡致的地步。最早的個案是一九九○年日月光以一億台幣購併測試廠福雷電子九九.九%股權,九六年日月光籌畫福雷到NASDAQ上市,但當時證交法不許台灣的公司和海外公司換股,於是日月光把福雷賣給新加坡ASE子公司,再次售股所得參與ASE增資,接著ASE在NASDAQ掛牌,股價連續大漲,讓日月光賺足荷包,到了九八年ASE又回台掛TDR,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存託憑證。

到了一九九九年日月光以一二○億台幣買Motorola台灣中壢及南韓坡州兩座廠,再透過ASE收購矽谷ISE Labs七○%股權,進一步壯大了封測實力,後來在○六年日月光又併了上海張江的威宇科技,○九年日月光又從遭遇財務危機的歐洲封測大廠新義半導體買下旗 下的新加坡封測廠,又繼續以三億元收購洋鼎科技,加強了與日系IDM大廠的結盟,日月光一路靠購併壯大了自身的實力。

日月光併環電 搭上陸股多頭列車不過最重要的一張購併拼圖是一九九九年三月,日月光張家以四十億元買進位在南投的環隆電氣(二三五○)的二○.六七%股權,這家位在南投 草屯建廠,原來以主機板為主,後來轉型為EMS專業代工廠,並在日月光輔導下切入SIP(系統級封測)製程,環電的變身,又讓日月光實力更上一層樓。

日月光張家一九九九年入股環電,○九年宣布以每股二十一元收購環電股權,日月光原持有環電增資後股權一八.二%,接著在二○一○年元月六日收購環電流通在 外八二.八%股權,總收購金額一八九.二億元,日月光收購由J&P HOLDING及ASE TESTI兩家子公司提出三.○六億股日月光作對價,以環電股票換日月光每股○.三四股,再搭配不固定之現金,收購價格是每股二十一元,時值金融海嘯股市低迷之際,日月光成功私有化環電,台灣環電在日月光私有化成功後,隨即在二○一○年從台灣資本市場下市。

但是二○一二年二月,環電改名環旭電子,又成功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環旭電子以最先進SIP概念上市,立刻成為全中國高新科技熱門績優股,環旭電子在上交所 代號是「601231」,今年剛辦完一次大增資,發行股數從一○.八七九億股膨脹到二十一.七五九億股,今年環旭搭上中國股市飆升的列車,股價一度大漲到 五十四.一八元人民幣,市值達五八八.九億人民幣,直逼三○○○億台幣,約等於現在台灣的日月光。

最近中國股市回檔,但以十月二十日十三•七五元人民幣的收盤價計,目前市值仍高達二九八億人民幣,約一五○○億台幣,日月光持有環旭電子近八成,單是日月 光持有環旭電子價值即高達一二三一億台幣,相當於每股十四•八元。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為日月光張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目前環旭電子在上海股市重挫之 後,P/E(本益比)仍高達五十倍,對比同是SIP級的封測大廠矽品P/E只有十一倍左右,日月光用環旭電子的規格來看矽品,可用「簡直太便宜」來形容, 這也是張虔生決定增加矽品持股,且幾乎到了義無反顧地步,環隆電氣變身環旭電子,從台灣下市,到上海上市,P/E突然三級跳,這給了日月光併矽品帶來莫大 的信心,因為投資矽品是一本萬利的事,縱然拿不下矽品,就算當一個純投資者也有可觀回報。

這家讓日月光張家立於不敗之地的環旭電子,去年全年營收一五八.七三億人民幣,稅後淨利七.○一億人民幣,EPS是○.六九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營收九十 五.八五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三七.九%,稅後淨利二.三七億人民幣,純益減少三一.二%,如果以台灣的標準,P/E超過十五倍已屬高估,但環旭電子 獲利衰退,卻能享有五十倍P/E。

矽品價值遭低估 給了可乘之機若拿環旭來對比矽品,去年矽品營收八三○.七一億台幣,矽品略勝環旭,矽品全年淨利一一七.三億台幣,約二十三.四六億人民幣,遠勝過環旭的 七.○一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矽品淨利六十二.九二億,約十二.五八億人民幣,遠遠勝過環旭電子的二.三七億人民幣。

若從基本面來比,矽品都比環旭技高一籌,但是矽品市值卻輸給環旭電子,環旭P/E可達五十倍,矽品只有十一倍,不同的P/E帶給企業不同的活力與思惟,如果說環旭電子股價得到認同合理,那麼矽品在台灣則是太過低估,也因為過度低估,給了日月光可乘之機。

但這是整體台灣資本市場的問題,我們的證所稅趕跑台灣資金,造成股市交易量萎縮,股市周轉率下降,P/E也跟著壓縮,台灣上市公司股價變得廉價,也提供外力可乘之機。這次矽品的命運正是台灣的縮影!

一場股東臨時會決定了兩大封測廠未來命運,矽品的未來將掌握在日月光手上,林文伯可以繼續負嵎頑抗,但最後恐怕保不住經營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88

恆隆集團與恆隆地產: 人棄我取正是時候

恆隆集團2015年每股盈利下跌了53%至2.37元, 不包括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影響的每股基本盈利同樣下跌53%至1.99元, 每股股東資產淨值(NAV)下跌1%至55.7元, 每股派息下跌1.23%至0.8元.

恆隆地產2015年每股盈利下跌了57%至1.13元, 不包括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影響的每股基本盈利則下跌56%至0.98元, 每股股東資產淨值(NAV)下跌3%至28.7元, 每股派息下跌1.32%至0.75元.

大家可以見到即使盈利大跌超過5成, 每股資產淨值也只是下跌不夠2%, 這就是為什麼施洛斯主張以PB選股而不是以PE選股的原因, 因為PB波動比較小, 而PE波動性較大, 難以準確預測.

恆隆地產股東權益有1,289.89億元, 恆隆集團股東權益有754.7億元, 總發行股數為13.55億股, 恆隆集團持有54.3%恆隆地產股權, 表示每股恆隆集團持有1.8股恆隆地產, 恆隆集團股價21.45元, 但每股恆隆集團持有恆隆地產的市值已經有26.31元, 恆隆集團扣除恆隆地產後的資產淨值為54.29億元(754.7億元-1,289.89億元x54.3%=54.29億元), 相當於每股4元, 現時恆隆地產的PB只有0.509倍, 表示折讓49.1%, 如果恆隆集的剩餘資產淨值按同樣折讓, 每股剩餘資產淨值的市值為2.036元, 將26.31元加上2.036元, 表示每股恆隆集團按恆隆地產的估值應該是28.346元, 但恆隆集團的股價只有21.45元, 表示恆隆集團的股價比恆隆地產折讓了24.33%. 如果恆隆集團將所持恆隆地產股權分派給股東, 每股恆隆集團可分得1.8股恆隆地產, 市值26.31元, 除淨之後, 恆隆集團的股東仍然有每股4元的NAV.

恆隆集團大部分物業都是恆隆地產持有, 除了以下物業:

1. 長沙荔枝角道822號, 10層高的辦公樓, 總樓面面積9,004平方米.
2. 長沙永康街9號, 35層高的辦公樓, 總樓面面積35,223平方米.
3. 荃灣灣景花園商場, 總樓面面積4,959平方米.
4. 屯門大興花園商場, 總樓面面積10,970平方米.
5. 屯門聯昌中心, 工業大廈, 總樓面面積7,856平方米.
6. 上海港匯花園, 服務式公寓, 總樓面面積64,900平方米.

恆隆集團的資產淨值有92.81%來自恆隆地產, 因此可以說是, 成也恆隆地產, 敗也恆隆地產. 2015年恆隆地產的總收入當中, 有86.62%來自物業租賃, 物業銷售只佔13.38%, 而營業溢利當中, 有87.11%來自物業租賃, 物業銷售只佔12.89%, 因此, 物業租賃是恆隆地產的最重要業務.

2015年物業租賃總收入增長7%至77.51億元, 當中, 中國內地增長7%至41.94億元(佔比54.1%), 香港增長8%至35.57億元(佔比45.9%). 營業溢利增長2%至57.04億元, 當中, 中國內地下跌3%至27.15億元(佔比47.6%), 香港增長7%至29.89億元(佔比52.4%). 大家可以看到邊際利潤率由76.97下跌至73.59%, 當中, 香港的邊際利潤率由84.52%微跌至84.03%, 但內地的邊際利潤率由71.5%下跌至64.74%. 原因是內地有新的投資物業開業, 包括於2014年9月開業的天津恒隆廣場以及於2015年12月開始試業的大連恒隆廣場. 投資物業開業初期的利潤率較低, 這是正常現象.

恆隆地產在內地的旗艦皇牌投資物業當然是上海的恒隆廣場以及港匯恒隆廣場, 2015年租金收入分別有16.69億元和11.96億元, 都是增長3%, 租出率也都是97%, 兩個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已經佔內地總租金收入的68.31%.

至於香港的物業租賃業務, 在香港整體零售額下跌3%的情況下, 商舖租金收入增長8%至19.72億元, 佔香港總租金收入比重55.44%, 整體租出率則為98%. 辦公樓租金收入增長9%至11.4億元, 佔香港總租金收入比重32.05%, 整體租出率則為95%, 受惠來自內地的證券,保險公司及銀行對中環辦公樓的需求殷切, 集團在中環辦公樓組合包括渣打銀行大廈, 都爹利街一號、印刷行及樂成行, 整體租金收入增長7%. 銅鑼灣的恒隆中心租金收入更增長12%, 旺角的辦公樓組合租金收入也有11%增長.



筆者喜歡市場當時不喜歡的東西, 因為市場不喜歡的東西才會便宜. 恆隆集團與恆隆地產現股價為21.45元和14.6元, 今年分別下跌了14.88%和17.23%, 同期盈富基金只是下跌6.79%, 表示恆隆系大幅跑輸大市, 但筆者近期卻增持了不少, 現時恆隆系的比重已經排在筆者價值組合的第7位. 

大家可以看到, 恆隆集團資產折讓較大(PB: 恆隆集團 0.385倍; 恆隆地產 0.509倍), 但恆隆地產股息率則較高 (股息率: 恆隆集團 3.73%; 恆隆地產5.137%). 筆者同時持有恆隆集團和恆隆地產, 平衡折讓和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45

凱文凱利說的未來互聯網金融,或許正是文化眾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37.shtml

導讀 : 文化眾籌又是一個新名詞。

經歷了資本狂歡的互聯網金融市場似乎從來就沒有消停過。相對於P2P市場的混亂,眾籌市場表現得有些不瘟不火,“孤獨地”支撐著互聯網金融的“臉面”。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絡金融替代市場規模達1017億美元,占據亞太地區融資總量的99%。另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25年,中國眾籌投資有望達到460億至500億美元,而2016年“兩會”,股權眾籌更是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讓眾籌這個源自草根的詞匯有了明確的有關頂層設計的政治註腳。

如今,眾籌已經以一種全方位的視角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未來,或許它真的能夠成為凱文-凱利口中所說的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繁榮的假象背後,變革即將來臨

眾籌似乎正在改變著中國的社會組織結構,將傳統的發端於上層的經濟模式下放到了蘊藏著無盡潛力的普通用戶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掘著原本就蘊藏著無限能量的社會資源。朱江賣股恰恰正是這種現象的最為直接的一種體現。

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朱江分別通過微信、微博和淘寶發起了兩場網絡眾籌,短短時間內吸引到了832位個人投資者、11家機構和387萬元資金到賬。盡管朱江的舉動迅速被證監會叫停,但是他籌集了公司的啟動資金,以及更重要的名氣。

這便是眾籌的力量。它借助互聯網的手段產生了“裂變般”的化學反應,它同樣用另類營銷的方法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關註。

無疑,朱江賣股激發了看似沈悶的社會資源本身蘊藏著的無盡活力,並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眾籌帶入了人們的視線中。

與此同時,以眾籌為核心概念的外延開始擴展並逐漸豐富起來:以房產眾籌、文化眾籌、科技眾籌、創意眾籌為代表的“眾籌+”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開始近距離地接觸到人們的生活,小牛電動車、《靈魂罪男女》、《火鍋青春》等項目將這些概念迅速落地;而以京東眾籌、蘇寧眾籌、聚米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臺開始聚集起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平臺+項目+用戶”的眾籌操作經典模式日漸流行。

根據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年全國眾籌行業年報》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上線運營的眾籌平臺283家,眾籌平臺共融資114.24億元,新增眾籌項目49242個,參與眾籌行業投資人數達7231.49萬人次。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眾籌行業在經歷了2013年和2014年的萌芽期之後,在2015年迎來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期。

繁榮背後依然掩蓋不住眾籌市場的混亂,不可否認地,眾籌市場洗牌嚴重。在三月份舉行的博鰲亞洲經濟論壇上,就有與會嘉賓透露,全國開展眾籌業務的280多家平臺之中,有84家已經倒閉或者轉型,存活率僅為70%左右。

井噴式地發展必然帶來大面積的陣亡。眾籌的出現在促使社會資源進一步釋放的同時同樣透露出無法掩蓋的隱憂,平臺同質化嚴重、運營思路單一、項目風控缺失等問題頻繁出現,表面的繁華依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缺少迅速變現的渠道、用戶定位不準、項目落地艱難等原因致使一些眾籌平臺舉步維艱。

眾籌火熱的背後一場醞釀已久的變革正悄然來臨……

平臺、用戶、項目,凱文-凱利的生態鏈到底在哪?

被稱作“矽谷教父”的凱文-凱利(Kevin Kelly)大膽預測,“這個不完美的互聯網實時覆蓋510億公頃的地面,觸及150億的機器,占據40億人類的心智……在白天的一半時間里追蹤我們,並且是貨幣的主要流通渠道。”到2025年,地球上每個公民都將使用這個平臺, “分享、使用以及追蹤新的文化力量將主宰我們的機構和個人生活。”可以預見,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衍生於互聯網金融的眾籌無疑成了這種生活方式能夠迅速被用戶接受的一種最為直接的渠道和手段。

隨著以e租寶、金鹿財行、中晉資產為代表的P2P平臺陸續出現問題,以虛擬項目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門類更是處於風口浪尖,作為能夠將投資者的資金與項目直接對接的眾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則承擔起了更加重要的角色。盡管眾籌的作用如此重要,它卻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最為優質抑或是能夠決定互聯網金融屬性的主要方面。因為,從初步細分來看,銀行互聯網支付、第三方支付及衍生的網絡金融平臺、網絡借貸是互聯網金融的三個方面。從這個方面來看,飽受詬病的P2P又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被寄予厚望的眾籌並未出現,這顯然並不符合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規律。

金融樹狀

從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看,未來將會是以平臺、項目和用戶三者有機整合而成的一個生態系統。而平臺與項目、項目與用戶、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多角度、多維度的動態互動,恰恰組成了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全新的生態系統。

平臺+項目

而能夠將用戶、項目和平臺實現有機對接,並能夠在三者之間建立生態聯系的只有眾籌這個互聯網金融“細分再細分”的門類。眾籌恰恰建立起了用戶、項目、平臺三者的生態關系,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眾籌作為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最終發展目的的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分類一點都不為過。而眾籌行業當下的發展恰恰也說明了這一點。

不管是以小牛電動車為代表的科技產品眾籌,還是以《全金屬裂痕》、《無恥混蛋》等影視項目為代表的文化眾籌,歸根到底,它們更多地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有別於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為軟性文化的一種,必須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到用戶心中,利用眾籌傳遞的情調則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再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衍生於文化的產品的消費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居民消費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並重時期;超過5000美元時,居民消費將進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1月1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7.67萬億元,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為5.2萬元,約合8000美元。可見,我國居民消費已經進入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旺盛時期。

而目前表現就已經非常迅猛的文化眾籌無疑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個絕佳突破口。它以文化作為聯通用戶的橋梁,並通過項目的落地最終實現用戶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調動用戶參與的同時,同樣為用戶提供著一種絕佳的生活體驗。

我國眾籌市場的表現恰恰說明了這一點,作為眾籌行業的一個主要方面,文化眾籌的數據表現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眾籌蘊藏著的無盡的發展潛力。根據盈燦數據公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15年12月底,我國的眾籌平臺主要是以BAT為代表的綜合類眾籌平臺為主,占據了66.7%,而以聚米眾籌為代表的文化類眾籌占據了15.2%。而隨著眾籌平臺的不斷垂直和細分,文化類眾籌平臺依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可以預見,文化眾籌或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全新突破口。

吸金、顛覆、哄搶……誰才是文化眾籌的最佳修飾?

咖啡館、網絡大電影、茶館、民宿……這些以文化為主要載體的外衍性的文化眾籌門類已經開始在蘇寧眾籌、京東眾籌和聚米眾籌之類的眾籌平臺上出現。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增加,這類項目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當前社會條件下的文化眾籌已經不再是一種投資形式,更多的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與凱文-凱利口中的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未來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而文化眾籌的表現也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它具備凱文-凱利口中所說的“未來的生活方式”的潛力。根據《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報告》顯示,截至到2015年12月31日,我國文化眾籌吸金達9.82億元。

除了文化眾籌強大的吸金能力之外,文化創意行業本質同樣讓它與眾籌有著一種天然的聚合能力。傳統投資概念中,某個項目的價值體現是在項目完全完成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而作為一種基於“互聯網+”形態的新常態的經濟模式,眾籌讓項目的價值在項目開始之前便能夠顯現出來。這種全新的經濟模式無疑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一種完全顛覆。而這無疑激活了項目前端和後端兩個在傳統模式下並不活躍的環節讓投資風險明顯降低。

目前眾籌成功的《全金屬裂痕》、《小主起來嗨》、《靈魂罪男女》、《監靈神探》等項目在上線之後便被投資者哄搶一空恰恰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以網絡大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眾籌對於廣大投資用戶的吸引力。

因此,無論從吸金能力、操作模式還是喜愛程度上來講,文化眾籌都暗含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基本發展邏輯,更加有望成為當下步履日益艱難的互聯網金融的破解之道。

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到底在哪?

既然文化眾籌旨在為人們提供一種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文化眾籌同樣能夠避免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和陷阱。不可否認的是,文化眾籌依然是互聯網金融中一個體量極小的部分。因此,必須尋找一個阿基米德口中的支點,才能撬動互聯網金融的這個“巨大地球”。那麽,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到底在哪呢?筆者認為,創意是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

故事打動人,創意是著眼點。眾籌,特別是文化眾籌作為一種主觀性極強的投資行為,它最大的特點是用創意來打動人進行投資,再通過暖心的故事讓投資者下單。從獲客渠道上來講,創意是吸引投資者打開項目,閱讀故事的關鍵一環。以在聚米眾籌平臺表現火爆的《鬼瞳警探》為例,它的創意就來自於對於文化眾籌行業的深度解析和了解。因為當下的網絡大電影眾籌主要是以靈異、懸疑為主,大長腿、網紅、模特等字眼是吸引投資者關註的關鍵點。然而,投資者在關註項目之後卻少了一個暖心的故事對投資者進行回應。《鬼瞳警探》卻並不是這樣,它使用了一個創意,這個創意就是對當下流行的網絡大電影的模式並沒有拋棄,而是進行了充分改良,在此基礎上用一個暖心的故事做結,讓用戶不僅能夠被創意點吸引,同樣能夠獲得暖心的故事作為回應。這樣,用戶利用眾籌參與投資就變得順理成章。

模式創意是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關鍵。衍生於互聯網的眾籌自然繼承了它的創新基因,而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很多眾籌平臺在操作模式上缺少創新點。模式創意的缺少讓投資者很難進行複投,一些項目由於操作模式較為雷同,面臨著同質化嚴重,甚至擱淺的風險。而文化眾籌廣闊的外延讓它完全有能夠創新出不同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的不斷創新無疑能夠為文化眾籌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同一般的P2P平臺不同,文化眾籌的每一個項目能夠根據不同特點創新出一套獨特的模式來吸引投資者註意。以蘇寧眾籌、京東眾籌、聚米眾籌為例,這些平臺上上線的項目都不斷創新著源自項目本身的操作模式,讓文化眾籌出現了“千人千面”的操作模式。

參與感創意才能真正帶給投資者想要的生活方式。文化眾籌之所以能夠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突破口,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帶給用戶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參與感正是用戶獲取這種生活方式的渠道。而創新出不同的參與方式,提升用戶的參與感,無疑能夠讓互聯網金融真正成為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傳統投資模式主要是以淺度投資為主,即用戶只需要投錢即可,並不會參與項目運作,用戶也不會知道自己的錢最後用到了哪里,這種投資模式非但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可能會讓現存的生活模式遭到踐踏。文化眾籌並不一樣,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附著有很多創新元素在內存在的個體,而由它本身衍生而來的很多創新的東西可以給用戶不同的參與感,用戶參與其中並不是參與一次投資,而是在享受生活。這種生活就是文化帶給我們的那種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正是凱文-凱利口中為我們描繪的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文化眾籌已經開啟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大門,或許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即將打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85

晨興程宇:共享經濟需要的正是“門口的野蠻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2/155361.shtml

導讀 : 共享經濟公司可能會成為過去時,慢慢更加具有標配化、普適性。

20160422073651f08d0_550

經歷困獸之鬥,共享經濟還是來了。

比如,無論是國外的Uber、Airbnb、Lyft,還是中國的滴滴等平臺,估值都在一路飆升;至少在一二線城市,打車軟件已經徹底改變了眾多年輕群體的出行習慣;閑置物品、經驗技術交易平臺大行其道,等等。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可以認為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所帶來的科技紅利正被慢慢用盡,而像VR/AR、無人架駛這些新領域離真正承載大規模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大規模科技創新會少一些,這就出現了‘蛙跳效應’。”

晨興合夥人程宇所說的“蛙跳效應”,正是指兩波科技浪潮中間的一個低谷期的商業機會,也是因為這樣,帶來很多傳統行業和互聯網充分融合的機會,進一步刺激了共享經濟的新生。

小豬短租,覓食,PP租車,易到用車……晨興布局共享經濟4年有余。號稱“中國Airbnb”的小豬短租是2012年程宇加入晨興資本後投的第一個項目,所以中間的波瀾起伏讓他印象深刻。

以下以程宇自述形式展現其對共享經濟方向的判斷和投資邏輯,enjoy:

和經濟周期相關性比較弱的行業一定會關註

那時Airbnb剛剛經歷了從2009到2012年艱難爬坡,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中國還沒有比較典型的共享住宿項目。借鑒Airbnb,我們首先從宏觀進行了大勢判斷:

首先整個社會在經過幾年高速發展以後,供給出現大量富余。無論從重資產的房、車,還是到軟性技能比如說英語、會開車,這些供給和十年前的量級有本質的差異。這是造成共享經濟存在的基礎。

其次是2012年科技在迅速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它天生具備的屬性是可以把我們一些碎片化的需求跟碎片化的供給,通過一定的方法結合起來,為它提供了位置、時間和用戶屬性所有的維度。這樣既能保證買家和賣家的匹配,又客觀上增強了互信,把交易摩擦降低,實現交易。2012年左右移動互聯網快速增長,大家覺得這個時間節點要到了。

再次是觀察到其實整個社會在進行消費升級,其實消費升級是全方位的機會。2014年人均GDP超過了7千美金,很多消費需求就會重新誕生。比如大家對吃飽穿暖不再滿足,這個時候在體育、文化方面都有大量的需求被創造出來。事實上包括在垂直的零售行業領域里面,全世界都有這個趨勢,當你的社會GDP超過一定金額之後,肯定會有很多細分性的需求出來,比如說可能在家居、母嬰等很多領域里面都會出現跟以前不一樣的消費態勢。

最後在消費者方面,其實90後的消費者跟60後、70後、80後的消費者都不一樣,他們對於價格敏感度更弱一些,可能這一代用戶整體上來講更有安全感,另外他們每個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所以會形成更多的長尾細分性的需求出現,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可能會不一樣。我們投資的很多趨勢都要跟隨著這批用戶一塊去成長,他們所關註的東西,年輕用戶關註的衣食住行新的需求,我們也關註,因為他們代表消費的未來。

所以我們覺得在那個時點(2012年)上判斷,雖然可能會有巨大的障礙,包括今天還有巨大的障礙,但是我們看好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機會。

有些行業可能適合誕生於一個產品品牌,有些行業可能適合誕生於一個渠道品牌,其實還要落實在每一個行業:有些行業天生就是一個散小亂差的行業,這個時候可能做平臺型的公司是最好的結果。有些行業,比如說在手機這個行業里面,往往是從一個產品品牌衍生到最後的互聯網入口。各行各業切入點是不一樣的。

有些行業其實是跟經濟周期無關的,比如體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誕生大波這樣的機會,大家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會更加在乎,這是長期存在的。

另外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講寒冬,其實這個時候有一些反周期的機會,比如旅遊,旅遊看上去好象是跟經濟相關,其實它的關註性比較小,當人均收入超過7千美金之後,這個時候哪怕經濟再往下行,經濟增長率從7%降到4%,旅遊的需求是不變的。你看看外面的空氣,其實每個人都會去旅遊。所以這些跟經濟周期相關性比較弱的行業里邊,我們肯定會關註。

今年會持續關註共享經濟,現在我們在住、行、吃幾個領域都有布局。其實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因為大家都想把一些東西分享出去,提高邊際收益。在這個大環境下,我覺得共享經濟是大有機會的。

但我們也註意到了另外一點,除了這些重資產的車和房,以及吃等這些領域外,真正具備一些平臺化的有潛力稱之為超級獨角獸的公司的機會相對比較少,所以在這個領域里我們幾年前做的一些布局,反而現在我們會更加謹慎,看看垂直細分領域有沒有一些機會。

這實際需要從兩面看:一方面我們追求投到一些獨角獸、超級獨角獸的機會,除了車、房等大的剛需之外,在更多垂直領域里面,它本身的市場容量不足以誕生這樣的規模,住、行、吃這些都是萬億級以上的市場,可能在一些相對較小的領域里邊,我覺得都很有價值,但是可能不太容易出現這樣大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其實這些共享經濟,被融合到所有的商業模式里邊,像物流領域達達快遞,我們不把它看成是狹義上的共享經濟公司,但是本質上這些公司都有共享經濟元素。所以我覺得共享經濟公司可能會成為過去時,慢慢更加具有標配化、普適性。

會不會隨著技術或者社會的發展,有些領域還可能出現像住、行、吃這麽大的市場?我覺得肯定會有,但是目前所謂“掛得最低的果子”,肯定都已經被摘過了。

為什麽共享經濟會最先從出行與住宿領域誕生

因為這兩個市場最大最痛,Airbnb和Uber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共享經濟模式:Uber無論是在紐約還是舊金山還是在倫敦,只要在當地形成足夠的密度,足夠的供給之後,就能夠獨立地運行。Airbnb可能供給最開始在舊金山或者紐約,但是最後當你的供給變成在巴黎、意大利的時候,可能一個美國旅行者到了其它地方,也會使用這些服務;反之,當他使用這些服務之後,回到自己的故鄉,也會成為供給者,這是Airbnb最開始的理念。

這兩個領域代表著兩個最大的市場,出行和住代表人類最根本的需求,所以最容易做起來。而它們倆有蠻不一樣的地方:Uber強調的是一種高效、低成本、效率,它是代表了共享經濟的一面,就是我提供一個跟傳統工業化供給不同的成本結構。而Airbnb,其實它有兩個屬性,既有成本結構屬性,又具備多元化供給,所以你能夠提供不一樣的體驗,住經濟型的酒店,所有的房間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在Airbnb上,每一個房子都是不一樣。

為什麽國內出行領域跑出了滴滴,但居住方面發展卻並不明顯:

首先我們看到Uber的市值其實是超過Airbnb。在短期來看,因為出行本身的需求是相對標準的,區間就是從上車到下車那麽短暫的時間內,通過共享經濟可以比較容易形成一個不錯的用戶體驗。

但是Airbnb發展時間很長,從08年、09年開始,真正起飛是三四年之後。即使美國有PC時代個性化住宿平臺的基礎,用眾相對更容易接受Airbnb的文化,但它也需要很長時間慢慢發展。

其實反過來回到中國也是一樣,出行其實是一個更標準的服務,這個市場更容易發展。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是一個足夠巨大的市場,在這個里供給的形成,用戶從房東到房客這個身份的轉換,再到最後對平臺越來越信任,可能這些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非常有意思地看到,如果你看Airbnb的成長曲線圖,基本上大概從第四年開始會開始慢慢進入陡峭的增長區間。

其次,兩個領域發展不一樣,跟標品和非標品的差異化有關,和高頻和低頻有關。

頻次方面肯定是有差異的,因為出行的頻次可能比住酒店的頻次更加高一點,另外標準化服務,住宿相對來說是更非標的服務,可能從用戶的接受度的程度來說,因為我在車里,無非是把我從A點帶到B點,對一些要求其實只是很短暫的過程。但是住別人家里,或者是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給別人的時候,可能用戶這方面需要邁出的門檻是比較高的。

最後,從供給形成網絡效應來說,比如打車軟件可以通過把市場上一個點迅速打透,然後迅速進入其它市場,而像小豬或者Airbnb這樣的市場,需要單點的網絡效應密度,如果我們在北京有足夠的供給,這還不夠,雖然北京的當地消費已經很大了。

此外還包括市場環境、競爭格局、立法情況的因素影響,等等。

制度和法律因素肯定會長期存在,甚至在道德領域。可以舉個例子,在1900年代,電車剛剛出現的時候,中國黃包車夫會把鐵軌線、電車燒了,但這不會阻擋電車這個新技術以勢不可當的速度發展。在這個社會上,因為我們形成很多的法律的制度,甚至約定俗成的道德,都是伴生在以前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在分享經濟很多領域里,我覺得不僅中國,全世界範圍都面臨著這些問題:Uber進入全世界各個城市,要跟當地的立法者之間很激烈地溝通。我覺得這個大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整個社會是一定會有這種起起伏伏,但是一定會是一個螺旋形上升的,最終這些更優美的商業模式,更滿足人類本質需求的,更新的一些科技,一定會替代傳統的東西,這個是不會變的。

解決行業痛點的往往正是“門口的野蠻人”

其實我們看到各行各業都會出現所謂有傳統行業經驗背景的人,跟所謂的互聯網人,是兩種團隊的選擇,各有優劣。

我們看到互聯網人往往有一個特點,第一是說他不懂這個行業是怎麽回事,第二是他有一些簡單樸素的觀念,比如相信客戶,相信用戶,要把用戶服務好,用戶有自由意誌。第三,他對整個事情有時會像“門口的野蠻人”一樣,因為他其實沒有這麽多條條框框,所以做的很多事情,往往在開始是被傳統行業的人認為是天方夜譚或者必敗。

但是這類創業者往往正對用戶本質需求有清楚的認可和認知,還善於利用互聯網提高運營杠桿,使公司快速發展,這樣結合起來以後,雖然可能95%都敗掉了,但最後5個互聯網創業項目反而大成。

真正對付行業的往往都是“門口的野蠻人”。

其實無論從供給還是從低頻用戶角度看,如何把共享經濟形成冷啟動,是最難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供給,一個增量市場,在傳統體系里是沒有的。不同行業的切入點可能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就像Uber跟Airbnb,看上去兩個都是共享經濟的模式,其實平臺做的事差別很大,Uber其實做了所有的事:司機的認證,最核心的是算法在供給和需求的匹配方面。Airbnb平臺做的事相對少一些,而且哪些是平臺做的事,哪些是平臺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做的事,這個界限的不是靜態一成不變的,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在動態不停調整界限,這是很關鍵的,針對每個業務都不一樣。

共享經濟類項目的投資決策會從哪幾個方面判斷

當然首先還是市場規模是否足夠大。

其次該交易是複雜交易還是簡單交易,比如說Uber是簡單交易,無非從A點到B點;住別人家里這件事情是一個比Uber複雜的交易,但又沒有過於複雜;而技能交易這可能是更複雜事,而且越往後越複雜,所需要的匹配難度越大。

我心里的直覺是也許用這種閉環交易的模式,不適合承載一些相對複雜的交易。因為相對複雜就需要交易之間的摩擦很大,你完全靠在線的數據,在線的匹配、算法沒法把交易摩擦消除掉。比如說做找寫手的平臺,可能寫手跟需求方之間的關系並不好理清,比如互相之間什麽是最合適的寫手?需求方的需求是不是足夠清晰,是不是可以滿足?這當中需要相對長時間的交易,來回的溝通、協調,這可能就變成開放的模式更適合。

越是非標品的時候,做決策所需要的維度越多。

再次是這個行業的壁壘,時間是不是站在你這一邊,是不是有更多的供給和需求存在,用戶是不是離不開你,你是不是能形成對未來新進入者和挑戰者的壁壘。

最後看是否有足夠的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當規模效應導致更多人使用時,成本往往會更低,網絡效應更明顯。比如當身邊所有人都在用FaceBook時,你也會被抓到這個網絡上來,用faceBook。

快問快答:

Q:提起共享經濟,最先想到哪三個關鍵詞?

A:分享,多樣樣,成本。

Q:對共享經濟的信任一開始就有嗎?

A:是。

Q:如果共享經濟里出現下一個獨角獸,有可能會哪個領域?

A:吃。

Q:覺得共享經濟目前在中國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

A:我覺得還是廣泛性的社會認可,本質上還是用戶端的問題,現在接受程度還不夠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196

港股烟蒂股: 香港小輪正是發揮淨現金優勢的好時機

今次介紹筆者價值組合另一支淨現金烟蒂股: 香港小輪

香港小輪的最大股東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12.HK), 持有33.33%股權.

業務概況:

一. 物業發展及投資: 

物業發展及投資是集團最重要的業務和資產.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集團的投資物業帳面值20.01億元(港元, 下同), 佔集團總資產的32.6%. 此外, 集團持有帳面值4.93億元的存貨, 主要是作銷售用途的發展中物業和已完成之待售物業, 存貨是以成本入帳. 集團還持有帳面值0.43億元的租賃土地權益, 這個租賃土地權益成本是1.6億元, 多年來價值已經升了不少, 但基於會計準則要求, 要扣除累積攤銷及折舊入帳. 

集團主要持有以下投資物業:

1. 大角咀港灣豪庭廣場的商場, 總樓面面積23,549平方米. 於2015年底之出租率約為百分之九十八。由此筆者住在附近, 會不時到港灣豪庭商場購物, 該商場的主要店鋪包括百貨公司千色店, 惠康超市, 酒樓, 學習中心, 家庭用品店日本城, 藥房, 便利店, 以及餐廳, 由於當區缺乏大型商場, 生意普遍不錯, 而且顧客是以當區居民為主, 受香港旅遊業不景氣影響較小. 

2. 粉嶺逸峯的商場, 兩層商業樓層建築面積約為13.6萬平方呎, 於2015年底已確認之出租率為百分之七十九.

3. 旺角亮賢居的商場, 總樓面面積2,469平方米. 於2015年底商舖已全數租出.

4. 油塘嘉賢居的商場, 總樓面面積2,047平方米. 於2015年底商舖已全數租出.

5. 紅磡城中匯商業樓層, 建築面積約為1萬平方呎, 店舖已於2015年第三季交付租客使用, 於2015年底已簽訂租約之面積為百分之九十七.

2015年集團物業投資收益8,978.6萬元, 按年增長19.4%. 

集團主要持有以下出售用途物業:

1. 粉嶺逸峯住宅項目. 逸峯是粉嶺區近十年來最大規模屋苑, 由4座樓高29層住宅大樓組成. 於2015年底之未出售住宅單位有10個. 

2. 紅磡城中匯住宅項目, 於2015年底未出售住宅單位有12個.

3. 長沙灣海柏匯商業及住宅項目, 擁有總樓面面積約5.5萬平方呎, 預計於2017年內完成. 於2016年1月,集團分批開售海柏匯住宅單位,初步反應理想.

二. 渡輪、船廠及相關業務: 

集團於香港經營渡輪服務逾九十年,客運渡輪業務於2000年1月因轉讓本地渡輪牌照經已停辦,只保留5艘船隻以提供危險貨品運送及維港遊服務。 

集團位於青衣北之船廠,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呎,提供維修船舶保養服務及土木工程服務。 船廠擁有一座全港最大及最先進的同步升降船排,具有起重三千噸重量之能力,能夠起重各類船隻,包括工作船、渡輪及遊艇等;船廠設有靈活的移船系統,可同時容納十艘船隻上排。

2015年渡輪、船廠及相關業務經營溢利有1,390.6萬元, 按年增長69%.

三. 旅遊業務: 

集團旗下油蔴地旅遊提供全面旅遊服務, 包括本地旅遊、中國旅遊、海外旅遊、船票及火車票、及代訂酒店。

由於香港旅客及消費市場持續疲弱,2015年旅遊業務錄得虧損950萬元.

四. 證券投資

集團持有可供出售證券帳面值8.28億元, 主要是上市權益證券, 以及小部分上市債務證券. 集團並持有交易金融資產帳面值9,037.55萬元. 

2015年集團證券投資錄得虧蝕160萬元.

財務狀況: 

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高達23.92億元, 佔集團總資產的39%. 集團沒有任何銀行借貸, 每股淨現金6.714元, 如果加上上市權益證券和上市債務證券, 每股更高達9.29元, 比現股價8.87元還要高4.7%. 集團總負債只有5.21億元, 表示集團所持現金扣除所有負債仍然有淨現金高達18.7億元, 是真正的淨現金公司.

未來展望

集團旗下逸峯及城中匯兩個項目的剩餘住宅單位, 將成為集團今年的主要收益,而預計於2017年完成之海柏匯則為集團未來主要銷售項目。香港地產市道正在進行調整,中小型住宅樓價在過去一年下跌約一成之後,預料今年仍有調整空間. 但所謂有危亦有機, 這正正給予集團利用手持現金充裕的機會, 以理想價格補充土地儲備。

估值與評價: 

集團每股淨資產15.86元, 以現價8.87元計算, PB只有0.559倍. 集團每股淨現金(Net Cash)6.714元, 是股價的75.69%. 每股淨淨現金(Net net cash, 指現金扣除所有負債後的淨淨現金)有5.25元, 扣除淨淨現金之後的PB更低至0.33倍. 集團每股派息0.36元, 股息率4.06%. 

集團的缺點是土地儲備量較低, 售樓收益難以持續. 此外, 集團股票成交量較低, 屬較冷門的悶股. 

集團的優點包括一流的財務狀況, 手持大量現金, 香港樓市下行為集團提供補充土地儲備的好機會. 集團派息非常穩定, 自2007年起至今, 每年保持派息每股0.36元, 即使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也沒有改變, 2014年更派特別股息每股1.2元, 以令到當年派息高達每股1.56元. 

集團的大股東是城中富豪李兆基, 誠實可靠. 市場不時會憧憬恒基系重組, 對香港小輪股價有正面刺激作用. 香港小輪現價估值便宜, 是施洛斯烟蒂股的低風險選擇, 在等待價值回歸前, 就先坐收4.06%股息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4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