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招商銀行董事會的18張椅子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417

模糊的規則設置,為持股比例低的第一大股東影響公司決策創造了便利。

2013年5月31日,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下稱招行)召開股東大會,舉行換屆選舉。

47歲的田惠宇,此前為中國建設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北京市分行行長,被「選舉」為招行新的執行董事,並在隨後的董事會上,被聘任為行長,以接替64歲的老行長馬蔚華。

不過股東大會上,田惠宇的反對票達到了10.70%,反對票之多為3位等額選舉的執行董事之最。更有趣的是,根據參會的小股東描述,計票期間,有股東還在現場圍住時任招行董秘蘭奇,質疑為何要撤下馬蔚華,不讓老馬「再幹一屆」。

小股東們的「質疑」並非事出無因:馬蔚華雖年已64歲,但精力旺盛,其在招行任行長已達14年,期間以出色的業績和鮮明的個人風格,贏得各方口碑,是最具盛名的中國銀行家之一。

2013年3月28日,招行第八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招商銀行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名單的議案》裡,馬蔚華繼續作為執行董事候選人入列。這被包括不少招行管理人員在內的眾人,認為是「老馬」將繼續擔任行長的徵兆。

然而,5月8日,中國銀監會宣佈免去馬蔚華的招行黨委書記一職,任命田惠宇為新的書記。5月9日,招行又召開董事會,通告說按照馬蔚華的「本人意願,不再參加第九屆董事會執行董事的選舉」,因此撤銷原有議案;改為田惠宇為新的執行董事候選人。

戲劇性的變化從何而來?董文標口中的「制度之害」所為何物?或許,這一切都和招商銀行獨特的公司治理結構相關。

股權分散的招行

作為A+H股的上市公司,招行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招行年報明確說明「沒有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按照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及招行現行公司章程(2013年修訂版),董事長由公司的董事會選舉產生,董事會又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

根據公開資料,可以發現,作為A+H股的上市公司,招行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

截至2013年3月31日,拋開代理持有H股的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不計,招行的前9大股東,全部股份相加,只佔到總股本的37.99%;第一大股東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招商輪船)持股僅為12.40%。

招商輪船是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招商局集團通過間接持股的方式,總計在招行中,持股18.63%。

在招行的股東中,國務院國資委所轄企業不少。

持股6.22%的第二大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下稱中遠集團),也是屬於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

持股2.93%的第五大股東,廣州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海集團),亦為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下稱中海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持股1.78%的第八大股東中國交建,其大股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亦是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

不過,招行的年報和財報,明確表明該行「沒有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因為按照招行公司章程規定,控股股東為「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持有本行30%以上的股份」。由於包括招行在內所的絕大多數中國內地企業,實行「同股同權」的政策,每一股份的表決權亦相同。

因此,理論上,其他股東,包括「散戶」們,佔股比例超過60%,看上去有左右招行的董事會及管理層人選的可能。

但事實並非如此。

國有股東牢牢控制董事會

股東董事的9個席位,就全部被國務院國資委下轄企業所控制,這是招行董事會18個席位的一半。

在關鍵的董事及董事會產生規則上,招行其實做足了文章。

由於招行的公司章程,獨立董事和其他董事的提名機制,分配比例並未明確界定,模糊之處為國資股東控制董事會席位提供了保障。

招行公司章程規定,其董事長與行長分別設置,行長可以不是董事會成員,但其聘任或解聘的權力,屬於公司董事會。

董事會由十一至十九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一名,副董事長一至二名。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該行董事擔任,以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和罷免。

董事的產生程序,分為兩類。其一,獨立董事,佔董事會成員的1/3。其董事會、監事會、單獨或者合併持有招行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並經股東大會選舉決定。

截至2013年3月31日,招行的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均超過了1%,其中第十大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1%。即使考慮到十大股東之中的招商輪船、深圳市晏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楚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同為招商局集團的子公司,也應有至少7個股東,有權提名獨立董事。

但是,招行董事會提交給股東大會選舉的獨董候選人,只有6位,且是等額選舉。這6位候選人的提名權,如何協調分配,外人不得而知。

對於其他的董事,公司章程規定,可以由上一屆董事會提出建議名單;持有或合併持有3%以上股份的股東,也可以向董事會提出董事候選人。

截至2013年3月31日,招行的股東中,招商輪船、中遠集團和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生命人壽),持股比例超過3%,此三者的董事提名比例如何分配,與上屆董事會的建議又怎樣協調,亦未有明文規定。

2013年6月5日,南方週末記者就上述疑問,向招行的兩位現任獨立董事單偉建、潘英麗問詢。他們均回應稱,還不清楚其中的規則。單偉建亦是招行董事會提名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而潘英麗為提名委員會委員。

根據招商銀行2013年修訂的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要職責之一就包括「研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選擇標準和程序」。

不過從股東大會的資料和選舉結果,外界至少可以看到非獨立董事們的「背景」。

5月31日,招行的股東大會選舉,將其非獨立董事的12個名額,又分為兩類進行選舉:一類為股東董事,10名候選人,差額選舉其中的9人;一類為執行董事3人,等額選舉。這樣的分類,無論是在招行的公司章程,還是股東大會議事規則中,都找不到依據。

股東董事10位候選人,其中總計持股18.63%的招商局集團5人,分別是董事長傅育寧、副總裁李引泉、財務總監付剛峰、總裁助理洪小源、戰略研究部總經理熊賢良;持股6.22%的中遠集團2人,分別是董事長魏家福、總會計師孫月英;持股1.78%的第8大股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交建)1人,其執行董事傅俊元;持股2.76%的第六大股東,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保險)1人,其副董事長朱藝;以及中海集團副總經理王大雄——中海集團透過其全資子公司廣海集團,持有招行2.93%的股份,為第五大股東。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作為機構投資者,雖持有招行4.66%的股份,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未有股東候選人入列。同時,5月31日的最終選舉結果是,來自第八大股東中國交建的傅俊元當選,而第六大股東的董事候選人朱藝落選,她所在的安邦保險也屬機構投資者。

於是,儘管提名權協調分配的過程並不清楚,一些有提名權的股東並未提出候選人的原因外界也不得而知,但可見的現實結果是,股東董事的9個席位,全部被國務院國資委下轄企業所控制,這是招行董事會18人的一半。

按照招行的公司章程,該行董事會的決議,只需經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通過即可;即使董事反對票與贊成票票數相等時,董事長還有權多投一票。

至於三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的執行董事:李浩,1997年5月即加入招行,2002年3月開始任副行長迄今;張光華,2007年4月起,擔任招行副行長迄今;另一位就是馬蔚華的接班人田惠宇——5月9日,在招商銀行的董事會上,田惠宇首次成為執行董事的候選人。

根據隨後發布的公告,兩位將等額選舉的執行董事田惠宇和獨立董事許善達,均為招商輪船所提議增補。另一位獨董潘英麗,也對南方週末記者坦承,她是由中海集團提名的獨董。

如此就意味著,共計佔股37.99%的「國資背景」股東,至少提名並佔有了招行董事會裡的12個席位,完全足以控制董事會。

國資控制的股東大會

只有國務院國資委或者更上層政府機構「看中」的人,才可能成為招行的董事長;也只有得到國務院國資委或更上層的政府部門認可的人,才可能被董事會聘任為行長。

當然,在程序上,所有的董事候選人,包括等額選舉的獨立董事、執行董事,還需要經過股東大會的投票表決;且需要獲得至少50%的贊成票。

什麼樣的股東大會方是有效?

招行公司章程規定:該行「根據股東大會召開前二十日收到的書面回覆,計算擬出席會議的股東所代表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擬出席會議的股東所代表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達到本行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二分之一以上的,本行可以召開股東大會;達不到的,本行應當在五日內將會議擬審議的事項、開會日期和地點以公告形式再次通知股東,經公告通知,本行可以召開股東大會。有關公告在符合有關規定的報刊上刊登。」

這意味著,不管出席大會的股東代表所持股份多少,只要完成公告形式,招行的股東大會,均可以有效召開。

5月31日,招行的股東大會,出席股東持股比例,佔總股份的56.48%,略高於50%。

事實上,僅僅是國務院國資委背景下的四大公司——招商局集團、中遠集團、中國交建、廣海集團,總計就持有總股份的29.56%,如果他們全部出席——就佔到出席股東大會總股份的52.34%。

唯一需要差額選舉的股東董事,其投票方式,是「直線投票制」(股東可將自己的選票平均地投給自己的候選人,即簡單多數原則),而不是更能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累積投票制」(即股東既可用所有的投票權集中投票選舉一人,也可分散投票選舉數人)。因為中國證監會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也只規定:「控股股東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應當採用累積投票制。」

於是,所有的意外,幾乎都不再可能發生了。

這也最終決定了,只有國務院國資委或者更上層政府機構認可的人,才可能成為招行的董事長;也只有得到國務院國資委或更上層的政府部門認可的人,才可能被董事會聘任為行長。

一位銀監會官員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招行的董事長,一直由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兼任;而招商局集團屬於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其董事長的任命,實際由中組部考察,由國務院任命。

至於行長的人選,招商局集團和中國銀監會擁有相當的發言權,因為行長的組織關係在銀監會黨委,銀監會有對招行行長的幹部管理權限。

5月31日,招行董事長傅育寧也在股東大會上證實,招行新行長人選的產生,前後經過了1年多的時間,特別是銀監會反覆要求以五大國有銀行為主的商業銀行推薦候選人,這才最終選擇了來自建行的田惠宇。

並非個案的空白地帶

這些銀行的公司章程,並沒有違背公司法。

招行的做法,並非獨家所有。即使在中國的銀行業上市公司中,這樣操作的也不是個案。

浦發銀行,合併後最大股東上海市國資委,實際持股24.319%;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首鋼總公司持股20.38%;興業銀行,第一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持股比例僅為17.86%;這些銀行,基本都是通過類似的方式,實現第一大股東對公司的掌控。

北京銀行更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案例:公司名義上的第一大股東是外資的ING銀行,持股13.64%;北京市國資委所屬的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8.84%;第三大股東,北京市政府國有獨資企業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08%。

第二、第三股東,兩者相加的股份為13.92%,略多於ING銀行,但仍然實際控制了北京銀行董事長人選——雖然公司法認為,「國家控股的企業之間不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關係」。甚至在2013年1月,上述股東還違背公司章程,強力干預北京銀行監事及監事長任免,引發輿論軒然大波。

一位專注公司法律業務多年的律師事務所主任向南方週末記者坦言:在公司章程中,模糊董事提名機制,虛化股東大會制度,是一些持股比例低的第一大股東,特別是當第一大股東是國有資本時的普遍做法,其實質就是便於他們控制公司。

上述銀監會官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作為監管機構,主要考量的是這些公司章程是否違背了公司法的要求,至於具體企業的董事和董事會產生程序,只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監管機構不做干涉。這些銀行的公司章程,並沒有違背公司法。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曾子穎/圖)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曾子穎/圖)

聲音

中國銀行體制改革千頭萬緒,所以抓住其頂層設計非常重要,惟此才能綱舉目張。銀行業改革的頂層設計在於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產權多元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同樣也是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內容。

銀行產權改革不能停,降低國家股佔比,提高國有法人股、非國有法人股、機構投資者股和個人股佔比,實現均衡的股權結構,從而鞏固十多年來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輝煌成果,才能邁向銀行業長治久榮之路。

中國自2003年以來,匯金公司、財政系統以及國資委系統為銀行業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僅使銀行業資產負債表恢復健康,還與監管部門一起促使銀行業初步建立起良好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和現代銀行管理制度。當前仍處中國銀行業的黃金年代,工、建、中、交四行股改後四年上繳的利潤總額就超過了當初國家對它們的注資。

同樣,國家投資者(財政)需要「見好就收」,不必留戀銀行業股權,及早有序降低持股比例。「十二五」規劃提出改革要進行頂層設計,銀行業改革的頂層設計就是繼續推進產權改革。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提高資本金要求、提高撥備覆蓋率、提高流動性比例要求,這些財務性的措施也重要,但其作用主要在於輔助宏觀調控,銀行產權多元化才是根本。

銀行產權改革的總思路是大幅降低國家股,同時大幅提升法人股,形成由財政(匯金)、法人(國有、民營、外資)、機構投資者(基金和PE)以及個人均衡型的持股結構。

股權的高度分散和制衡,幾乎已經成為大銀行股權結構的通例。匯豐銀行的股東數22.17萬個,最大股東(JP Morgan Chase & Co)持股比例為7.02%。花旗銀行的股東數19.15萬個,最大股東(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corp.)持股比例為3.84%。德意志銀行股東數64.06萬個,最大股東(Black Rock Inc)持股比例為5.14%。美國銀行股東數同樣眾多,最大股東(State Street corp.)持股比例為4.53%。洛克菲勒家族曾是原大通銀行長期的大股東,但其持股比例最高也僅為4%。韓國大型集團對大型銀行的交叉持股曾嚴重危及金融業健康,也妨礙實業間的公平競爭,以致韓國在1982年修訂了銀行法,嚴格限制產業資本在銀行的持股比例。

銀行業的公共性和敏感性,使得它要避免一股獨大,以利於保持銀行業經營管理的獨立性。銀行業又是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監管當局的嚴格監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股東的監督,使得較為獨立的銀行管理層也不至於做出過於損害股東利益的事。

——摘自黃金老《銀行產權多元化改革時不我待》,《中國改革》,作者現為華夏銀行副行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53

吳清友真慷慨 一張椅子砸五萬維護

2013-08-26  TCW  
 

 

八月十四日,誠品松菸店開幕記者會,位於地下二樓的表演廳,擠進超過上百位媒體,及誠品獨立董事陳郁秀、雲門創辦人林懷民、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董事長王榮文、花旗董事長管國霖等文化界和商界的「董」字輩貴賓。

貴賓致詞過後,誠品董事長吳清友上台,一開口就感性說起誠品過去曾虧損十六年的事。「那時,我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敦南店二樓咖啡館,望著人群思考誠品走向,我稱它是『幸福加油站』,」話鋒一轉,他說:「有台灣人的支持,今日誠品松菸才可以稍稍『慷慨』。希望松山文創,可以成為代表台灣文創的一個品牌。」誠品松菸店結合書店、商場,再跨入表演和電影院,誠品生活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三.二八元,比去年同期多了快四成。賺錢,讓吳清友可以「慷慨」,光是表演廳一張椅子,一年維護費用就要五萬。

誠品松菸店的開幕,也讓信義區百貨商場版圖重新洗牌,吳清友的夢想,能否在激烈的廝殺戰中安穩生存,還有得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52

奢侈椅子艱難打開中國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8970.html

奢侈椅子艱難打開中國市場

第一財經周刊 盧雋婷 2015-06-06 00:30:00

Eames椅子制造商Vitra遇到了經典難題:如何把250歐元左右的塑料椅推向中國市場。審美是一個問題,時間也是。

瑞士家具品牌Vitra在“設計上海”的展覽上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得到太多關註。這是它第一次到中國參加這類活動,Vitra想以此為與中國消費者進行近距離的互動和展示。不過它高高在上的先鋒定位,顯得封閉而被動。

但無論在米蘭還是紐約家具設計展,Vitra都是主角。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米蘭國際家具展上,Vitra向人們展示了研發中心里的兩組最新產品。這是近來頗受歡迎的法國知名設計師Bouroullec兄弟為Vitra設計的新系列,包含了一把單椅、一把扶手椅、一張咖啡桌和一張長桌。

提到Vitra,椅子和明星設計師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例數那些與Vitra合作過的設計師,的確足以讓設計愛好者為之興奮。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多少知道Charles&Ray Eames夫婦,Verner Panton以及George Nelson等設計師的名字。1957年,Vitra獲得授權制造和銷售他們的作品,隨後Eames椅、Panton椅及Nelson設計的時鐘Sunburst Clock也都逐漸成為了它的明星產品,並被紐約MoMA等博物館收藏。

Vitra在紐約的展示空間

就連建築迷也對Vitra印象深刻。Vitra在德國西南邊境小鎮魏爾(Weil am Rhine)建立了一個叫做Vitra Campus的園區。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為它設計了消防局,會議中心(Conference Pavilion)則出自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之手,8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都參與了這個園區的設計。

這些合作吸引著許多歐洲客戶的目光—他們更願意為設計與獨特審美買單。在歐洲中部,Vitra大約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在歐盟總部、蘋果和Google等技術大公司的辦公室,以及愛馬仕、Kenzo等奢侈品品牌門店內,都可以找到一些Vitra的產品。

不過對於Vitra中國區業務代表Lim Mingtee來說,他所面對的市場似乎無法複制這樣的成功。要把300歐元左右一把的Vitra單椅賣給中國的公司或餐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Mingtee曾經在Vitra上海辦公室對面的一家餐廳,看到過幾把山寨的Bouroullec椅子。至於淘寶上面,一把制作品相尚可的山寨Vitra經典系列的椅子,價格可以低至正價產品的1/3。他很希望告訴那些喜愛Vitra風格的客戶,怎麽去看一次性投入在5年、10年甚至15年後的長期回報—正品的使用年限更長,平均每年的花費更少;木質產品使用越久越漂亮,就像奢侈品的皮革一樣,時間會打磨它的品相。

不過這家餐廳開業不到一年就關門歇業了。這當然和椅子沒什麽關系,只是面對這種快速變化的節奏,用時間來講述這個故事,很難說服別人。

價格僅僅是一個方面,Vitra在中國的另一挑戰是供貨期跟不上客戶的速度。等待一把Bouroullec兄弟設計的椅子從匈牙利或赫爾辛基的工廠運送過來,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

而在中國,幾乎所有商業性室內裝修的項目都要求在2個月之內完成,通常這是物業給的免租期。這個時間差令Mingtee的工作有些被動。

在這個可能對國外產品和生活方式逐漸感興趣的市場,Vitra顯示出一個歐洲老牌家族企業在開拓新市場時的典型特征—小心謹慎、動作遲緩、愛惜羽毛。

2006年,Vitra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設立了辦公室,同時在珠海成立了一家組裝工廠。為了把質量控制這一關牢牢掌握在總部,這家工廠只負責組裝4款入門級辦公椅和1款入門級辦公桌,所有的生產仍然在歐洲完成。產能不足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市場規模不夠。

而同屬高端辦公家具市場的美國品牌海沃氏和Steelcase則在2008年前後實現了完全的本地化生產,降價幅度達到20%至30%,工期縮短至4周,迅速獲得了大量市場份額。

Vitra刻意和大規模生產保持著距離。2014年5月,在Clerkenwell Design Week的一場專題討論會上,Vitra的CEO Rolf Fehlbaum曾直言,“現在所有設計公司每年推出的產品加起來也只有宜家的10%,設計品牌應該在保持小規模的基礎上爭取成功。”

堅持小而美的Vitra或許是中國最小的國際家具品牌,一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大概只有5000萬元。Vitra在全球的整體業務規模也只有每年3億歐元左右(約合20.4億元人民幣),大約是Steelcase的1/10。而宜家2014年的財報顯示,其當年營收為292.9億歐元(約合1989.5億元人民幣)。

“我們不會做大眾品牌,比如讓中國業務達到幾十億美元。太過追求利益會扼殺創意,我們想要做的是一個先鋒的設計品牌,”Jorgensen對《第一財經周刊》說,“我們永遠不會成為宜家。”

Jorgensen作為Vitra的亞太區推手曾在競爭對手海沃氏工作過。這個美國品牌采取的策略和Vitra完全不同—更少的產品線,但產量更多,以符合大規模生產的需求。Vitra則截然相反。它最新的產品圖錄大約15厘米厚,里面每款產品還可以更換數十種顏色和材質。Vitra希望在公司客戶領域盡可能提供個性化服務,雖然這樣的做法在一個新興市場會有點費力不討好。

過去9年,Vitra在中國的14家經銷商一直在尋找一些跨國企業客戶。這樣的公司在辦公環境的設計理念方面更為開放,也更容易為“辦公環境影響員工表現和忠誠度”的想法買單。

最典型的客戶是曾經在國外總部使用過Vitra家具,後進入中國成立50至100人中小型辦公室的外資企業。雖然這是非常自然的想法,但即便在這一領域,Vitra仍遭到了手段伶俐的美國同行的競爭。作為全球最大的辦公家具制造商,Steelcase用“全球簽約”的方式,以較低的利潤率鎖定了一些跨國企業客戶在全球的數十萬個訂單。

一些本土公司倒是開始重視更愉悅的辦公環境。過去幾年,Vitra在中國有30%的產品賣給了本土企業,其中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預算所限,一些人數較多的大型公司並不會為所有員工購置高端的辦公桌椅,但它們開始將員工休息、會客、互動的公共區域作為辦公室設計的重點,願意為此花費數萬元購置一張沙發或一些桌椅。

“最近兩三年,事情開始有所不同,”Jorgensen說,“在亞洲,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到,辦公家具不只是講究實木和真皮,值得欣賞的還有長時間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就像挑選奢侈品一樣。”

自1979年Vitra設計了第一把與人體同步傾仰的辦公椅之後,人們的工作方式在40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歐洲,隨著移動辦公的流行,辦公桌的設計變得越來越簡單,高度變得可以調節,以適應站立辦公的趨勢;辦公椅則在人體工學的道路上繼續精進,顏色也從黑、灰、藍變成了紅、黃、綠,一些公司甚至喜歡給不同的部門或樓層制定不同的顏色。Vitra的瑞士總部也建立起了倡導民主辦公的公民辦公室(Citizen Office),從CEO到員工全部坐在開放式的區域里,而不再以辦公桌來劃分身份和等級。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辦公家具市場整體的變化卻並沒有人們想象中如此同步。不過幸好,中間有個角色可以適當發揮作用—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與其直接一一說服終端用戶,Vitra更希望通過影響這些業內人士來引導公司。在幫助甲方做室內裝修整體方案的時候,設計師的推薦往往可以決定裝修預算的重點落在哪里,比如是家具還是地板。

在中國,Mingtee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拜訪這些意見領袖。3年前開始,除了日常交流,每年11月,他都會在上海做一場主題派對,邀請設計師聚會。去年,他想出的主題是“紅”,並把環境都布置成紅色,而參與者也必須身著紅色。他每年還會帶領他們到德瑞邊境參觀Vitra Campus。

這些做法讓Vitra在中國收獲了一些名聲。比起普通客戶,Vitra這個名字以及那些名聲赫赫的設計師在這些專業人士中更受認可。

為開拓歐洲以外的市場,Vitra必須努力擺脫“Vitra等於Eames椅子”的形象。但Vitra整個集團卻不可避免地烙印著這兩個明星設計師的影子。

Eames的作品占據該公司歐洲整體銷售的35%,如果算上購買其他搭配產品的連帶銷售,這個數字是50%。盡管現在的Vitra早已不只有Eames了,但之後合作的設計師的影響力很難超過Eames,這削弱了Vitra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能力。

室內設計師章而鳴去年為公司員工購置了10把Vitra的Tip Ton椅。它在2011年由英國設計師Edward Barber和Jay Osgerby為Vitra設計完成。這一系列顏色鮮艷、造型奇特的椅子在腿部有著特殊的角度設計,讓使用者在身體前傾時可以以穩定姿態辦公。這樣的坐姿讓人在伏案工作時,背部可以輕松直立。但她很難向一些客戶去說明這些好處。

“在B2B領域,人們做決定有時候只看產品圖錄和價格。”她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在一個喜歡實木家具和真皮沙發的市場,要說服人們大批量購買一款單價250歐元的塑料椅很有挑戰。

一些家居零售經銷商讓Mingtee看到了新的方向。在位於上海法租界的Design Republic,Vitra充滿童趣的“大象椅”和Marcel Wanders設計的Moooi燈、意大利的Moleskine筆記本擺放在一起。

從2011年開始,這樣的概念性家居生活館開始在上海與北京流行起來。與裝修公司相比,人們更舍得為自己的居所投入更多。如何抓住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讓Vitra對他們來講成為更加日常化的品牌,將成為新的方向。

Vitra的確開始重視個人消費者。

2014年7月,Vitra在柏林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家居部門,正式開拓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生意。這個15人的團隊成員大都來自於零售業和時尚業,負責人Mirkku Kullberg在芬蘭的皮具行業擁有10年的工作背景。相比過去Vitra把產品賣給經銷商,這個團隊更擅長直接面對消費者去講故事。

“我們想讓Vitra變得更親切與有趣。”Mirkku Kullberg翻開Vitra制作的第一本家居雜誌說道。這本圖冊收錄了大約100張不同家庭的照片,從中可以看到人們如何把Vitra的產品和自己的生活融合。

Mirkku Kullberg希望在今年3月的“設計上海”上找到在中國一起開店的合作夥伴。目前,這個家居部門在歐洲和美國紐約已經開設了11家零售門店,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在線銷售網站。

在這些渠道,Kullberg還推出了一個家居飾品系列,包括Alexander Girard為Vitra設計的火柴盒、筆袋和筆記本,以吸引設計愛好者的關註。Vitra的計劃是,到2020年實現B2B和B2C營收相互持平。

不過在中國,要實現這一目標看上去還有很長的路。Vitra的首要任務是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喜歡的那些經典設計屬於Vitra。

“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Vitra距離他們太遙遠了,”Mingtee也承認,“未來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變得更接地氣。”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93

「卡王」梁永祥 一張椅子妙論升職

1 : GS(14)@2012-11-11 11:44:32

雖然我好憎清光,但最like 呢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1/18063563
在實戰中總結出「簡、好、老、公」的升椅論,他不違言是從大班老闆身上偷師。「莫偉健(當年恆生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教識我,下屬之間傾唔掂數,一定係將個人利益擺咗喺最高,但若喺公司大局利益出發,就會識得早讓步交多個朋友。集團每年揸數揸好緊,柯清輝(恆生前行政總裁)就話唔使衝去同人拗數,時間自然會解決問題,做到條數之後,就會發覺根本唔值得嘥時間鬥氣。」
2 : GS(14)@2012-11-11 11:46:55

梁永祥(William)小檔案

年齡:57歲
學歷:香港浸會大學英國語文及文學藝術文憑(1978年)
背景:育有一仔一女
事業:
1973年 美國運通信用卡電話授信員
1984年 美國運通信用卡信貸部總監
1986年 渣打香港信用卡中心主管
1992年 移民澳洲兩年,分別任Visa香港區總經理和Mastercard大中華區總經理
1994年 恆生助理總經理和信用卡中心主管
2000年 恆生副總經理兼零售銀行業務副主管
2003年 恆生副總經理兼商業銀行業務副主管
2005年 恆生總經理兼個人理財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
2009年 恆生執行董事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
2012年 新鴻基金融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公職:
.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及僱員再培訓局副主席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和羣力資源中心司庫
.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及香港創意藝術中心理事會主席
.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諮詢會和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成員
.2005年獲任命為太平紳士
.2009年獲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
自細立志做簽名人

「細細個已經立志做簽嚇名嘅人」,梁永祥翻出讀中二時在英文字典內設計的簽名,而一簽便簽了40年。他笑言,「家係氣勢有啲唔同。」
儲筆自然成為他最大的愛好,從平民版英雄牌到最愛的萬寶龍,他精心儲起逾四十支「大班筆」。而印象最深的一支,「係離開恆生嗰時,成班司機夾份送咗呢支筆(法國名牌Waterman)畀我,好感動!」
3 : GS(14)@2012-11-11 11:48: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1/18063565
新鴻基金融第二代掌舵人李成煌,去年底誠邀離開恆生的梁永祥加盟,以其在華人銀行多年財富管理業務的專長,帶領這間老牌華人經紀行走出困局,轉型為主攻「百萬富翁」的資產管理公司。梁永祥深知在革新使命上,少不了懷疑和不安,但相信明年3月業績公佈時,公司業務將展露曙光。
雖已為公司制定好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但他坦言人生第一次的「空降」,工作難度較以往更大,甚至假想有人早斷死症,「睇嚇你點,呢間公司轉唔到嘅,你咪話我睇死你啦」。他說,「現在要抽出幾個月時間,說服全部投資顧問跟我嘅方向行,建立佢哋嘅信心:唔做就死梗,跟我行就可以行出一個新天地。」做生意的原則從來都不主張打價格戰,提供獨有的增值服務才是致勝之道。希望未來五年財富管理業務與證券收入比例,可由現時的二比八升至平分秋色。
靠打工致富 無膽創業

年屆57歲的梁永祥對工作的熱情絲毫不減,「情況唔變,我會做到65歲。」但他自認從沒想過創業,「呢個世界用力博錢,永遠比唔上用錢博錢嘅回報咁大。但我哋呢啲靠讀書打工致富嘅人,係唔會無啦啦攞兩三千萬走去開間新公司,冒險之餘欠落一身債。」他說,連自己個人資產投資都「冇咁嘅胸襟去博大啲」,亦有「買乜都要申報」的限制,故一直全數交給太太這個家中掌櫃打理,「所以好驚佢飛起我㗎」。

4 : GS(14)@2012-11-11 11:49: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1/18063566
從美國運通到恆生銀行,梁永祥有27年直接從事信用卡業務經驗,稱得上一代「卡王」。他教路用卡關鍵是不容許任何借貸過期,皆因利息很貴,絕對不是維持負債的長久工具。
開創Cash Dollars留客

「好多人申請信用卡,都唔覺得自己會用來借錢,但有時簽大,整落咗一個負債,又疏忽處理;用十張來卡冚卡更加是死路一條。」他說,一般人很少注意信用卡借貸及逾期還款的計息,事實上亦難以比較。
不少港人有三年剪卡的現象,被他戲稱為專攞著數的「禮物黨」。但卡戶未必注意到「銀行保存借貸歷史是值錢的,永遠有好過冇,尤其忽然有借貸需要時,可獲得更大正面考慮。」他說,銀行亦會考慮用著數如自動豁免年費,留住一些準時還款兼無囉唆的卡戶。若不是常用信用卡找數,有張永久免年費的卡旁身未嘗不可。
恆生Cash Dollars是他當年度出來的留客橋,但他說,銀行從每單簽賬中最多賺到約1%,能用之回贈客戶的不多,一般僅0.4%至0.5%,卡戶選卡不如考慮即時利用到的折扣優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24

【文化籽】劉小康 30年椅子戲

1 : GS(14)@2016-10-16 08:22:40

過去三十多年,椅子巧妙地成為設計師劉小康的一種創作上的比喻與文化符號,也是他用以反映社會與人生百態最手到拿來的工具。



【文化籽:藝術人語】「椅子,是承載人體重量的家具;一張椅子,亦可以是身份地位的界定,你看中國人在宴席時入座甚講究論資排輩,外交會議亦然。椅子承載着多重文化符號,等待對號入座。我們的未來,也由我們所坐的椅子決定。」香港設計師劉小康在蘇州誠品舉辦他的半生回顧展場內,侃侃而談。過去三十多年,他喜歡藉設計探討香港社會微妙的轉變,又復將社會意識形態投入設計當中,大玩椅子符號。



美國詩人羅賽克曾說過:「椅子有趣之處,是你很少意識到它的存在。」劉小康顯然並不認同,他半生的設計都用上自家的「椅子語言」,並不停演變。例如1998年,劉小康創作了個人第一件公共藝術,名為《位置的尋求》(searching for fixation)。他從港英政府機構借來大量椅子,雜亂無章法地搭在一起,形成一種錯亂效果,與2013年艾未未在威尼斯雙年展所做的裝置有七分相似。「這些層層叠的椅子暗喻回歸之際,港人內心與現實的混亂及不明朗。」劉小康續解釋,殖民地氣息與混亂的椅子交錯,椅子承載着歷史的痕迹與氣味,象徵舊制度崩潰社會滲透的無力感。「與此同時,這些椅子反映了亂世人皆渴望權力,一種毫無安全感的投機心態。」他不忘補充。這種後殖民地的憂鬱帶動的移民潮,被劉小康這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仔用裝置來投射,引起話題。背後更衍生一段插曲:作品面世,大家一眼便認出椅子是從政府機構所借,認定作品在嘲諷港英政府。自此,劉小康再問政府借椅子也就難過借錢,他的這個作品也就只出現一次。原來港英時期也曾對不少公共場合的設計作自我審查。劉小康記得1994年構思的一個《哩度哩度過渡過渡》的海報,就遭港英政府阻撓,禁用毛澤東的肖像。劉小康自編自導的《椅子戲》,又打從何時開始呢?「由一張海報開始。」他說。



劉小康1998年創作了的《位置的尋求》,從舊殖民政府機構借來的椅子無章法地搭在一起,暗喻回歸之際港人內心與現實的混亂及不明朗。

劉小康認為,椅子從來是權力地位的博弈象徵,也可引伸至兩性關係,中間的互動很有趣,像這樣由他設計的搖搖椅,還說梁文道與南方朔就在這凳上對談。

以香港大押與大牌檔為主題的本土新設計摺椅,是劉小康最新作品,並率先出現在上海國際家具展。


由設計海報開始

那年是1984年,劉小康為中英劇團的戲劇《我係香港人》設計海報,述說香港開埠140多年以來的歷史。一個麻甩佬坐着思考港人對身份的焦慮,點子就來了。那些年,《中英聯合聲明》生效,香港正式進入回歸前的過渡期,首次舉行立法局間接選舉,開始了代議政制。「在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無從把握當中,我和香港人抱着同一種迷失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問題。」於是,他真的把自己投放在海報,以一個香港人坐在一張半中式、半英式的椅子上,表達港人對身份的焦慮和疑惑。是次《椅子戲.漢字記》展覽,展出劉小康過百件平面設計、海報、家具和立體作品,幾乎全以書法和椅子貫通,算是他從80年代開始以椅子為主體的作品回顧。《我係香港人》這張經典海報,也一拼運來了蘇州。劉小康向在場內地年輕記者講述當年後殖民地憂鬱,但在場人當時應該都未出世,再加上他的半鹹淡普通話,記者們覺得這場景很陌生,也不太熱衷香港人的身份疑慮,只記得鄧伯伯一句「馬照跑、舞照跳」。「未來由所坐的椅子決定,那時人人追求一種崇高位置,但他們卻不懂得坐的椅子,現在情況也不是相差太遠。」生於1958年的劉小康,這批在殖民地長大的香港人,當在生活上真的要和中國連結起來,心態又出現一種怎樣的變化?劉小康說到一個故事。2002年,前特首董建華要求為他的「團結基金」設計海報,為回歸五周年呼籲港人團結的新起點,劉小康設計了一圈緊倚圍圈的椅子,象徵團結一致。早兩年,他被要求再設計一張呼籲香港團結的海報,這次他如此落墨。「雨傘運動後,香港情況已經不一樣。要香港人再坐下來有商有量已變得很困難,年輕人也各有訴求,如今團結已變得不現實,『和而不同』才是出路,香港社會需要更大的包容性。」劉小康看着兩張海報,說香港故事。



蘇州誠品舉辦的《椅子戲.漢字記》展覽,是劉小康回顧設計生涯的具意義展覽,但向在場年輕記者談到香港昔日的回歸前恐懼,大家似乎覺議題離地。

劉小康辦公室有一張從台東買回來的飄流木製椅子,他特別喜歡,說是人與自然界對話的證明。

左邊是2002年,劉小康為前特首董建華的團結基金創作的海報,當時社會氣氛和而不同尚可坐埋一圍;右邊是雨傘運動後的設計,表達傘運後社會逆轉,講團結須花更大的力氣,亦未必能達成共識。


椅背上的「一」字,是書法家董陽孜所寫的「無」字其中一橫畫成的,劉小康受中國書法影響甚深而創作的椅子。

明式家具以高雅見稱,劉小康設計的「明式蹺腳椅」以兩椅互相扭合象徵文人思想上的交流,玩味十足。

他設計的「明式蹺腳椅」還有三座版本的。


和而不同vs求同存異

早陣子,劉小康也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劉小康決定設計》展覽。「椅子」與「漢字」,是過去三十多年讓劉小康花盡心思的兩個主題,當中反映他的心路歷程,更見證着香港經濟起飛、文化繁榮以及97回歸等重大事件和歷史時期。劉小康說,早年較為在意藝術與設計之間的分野,但如今已逐漸將藝術與設計跨界融合,近年則更加關注藝術和設計在產業面向的發展。劉小康說:「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來開幕時,我告訴她社會應該和而不同,她隨即說出她心聲,她經常說要求同存異,但這求同存異的確不容易。領導者或社會領袖要明白這一點,每一個群組或不同年輕人都有自己對社會不同看法和訴求,社會需要更大的包容性。」書法和椅子表面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方是平面而椅子是立體、一虛一實、抽象vs具體。但劉小康卻認為兩個概念實際上關係微妙,「中國一個重要符號是明式家具,當我們分析明式家具便知道,它最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於線條,它的美學也是基於線條多於功能,這是中國藝術的根本。」劉小康還戲謔,書法其實很實在,反之,椅子是虛位,待君入座。」劉小康受到著名台灣書法家董陽孜和靳埭強的薰陶和啟發,愛上書法。他也愛不同朝代的椅子,從中找到了共通之處,就是兩者都講求線條的美。在《椅子書法》系列作品中,劉小康展現出遊刃有餘的功力,將富造型性的書法形態融入不同朝代款式的椅子,讓優美流暢的線條融合起來,顯示出文字與設計的完美結合。「透過書法與椅子結合,我希望能讓人透過身體的接觸感受筆勢。」隨着議題的轉變,椅子也由平面變成立體,成為家具、雕塑、甚至公共藝術品。以《陰陽》男女椅方式互相榫接,述說的是一種溝通狀態,寓意人與人的對話往往圍繞着一些主題,倘若人人都各持己見,局內人就會被困在圈內;而局外人則被拒在圈外。溝通的地點不止於會議室內,亦可以公開擺放,使人人都可自由進出、加入討論,也可隨時離開,提供一個自由的討論空間。「這些椅子看似不實用,其實都迫使大家思考根本問題:椅子與權力的關係,椅子的形狀、大小和擺位,統統隱喻身份與權力。」說有意減產退休的劉小康透露,未來將投放更多時間在鑽研書法與椅子戲上,尤其前者,不用顧慮市場自然更能天馬行空。



由虛到實、從平面到立體,都是劉小康創作路上的里程碑,藉回顧展讓不同地方人感受香港設計。

劉小康多年前設計的終極「樂」字,投放了他對香港前景的期許,不是窮得只剩下錢,自由和平才是快樂的核心。

在蘇州誠品展出的公共藝術作品Agenda no.1。作品由多張椅子組成,代表一種溝通的狀態。

記者:鄭天儀攝影:伍慶泉編輯:周頌文美術:楊永昌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6/198009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