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迪士尼效应:并非全部是快乐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4/HTML_URP8C2113PHO.html


10年酝酿,迪士尼上海项目方拨云见日,从此,上海又将多了一个旅游标签——内地唯一的梦幻乐园。

比起香港,内地居民赴上海游迪士尼,门槛要低很多。从这个角度上说,上海迪士尼的市场更广大,潜力更好。

比肩世博园的巨大投资,以及周边商业配套工程的兴建,将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式带动上海未来3-5年内的经济增长。更为深远的是,迪士尼落成后,上海旅游业将迎来一个腾飞的机遇。对于上海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定位,也是一个补充。

“未来五年内,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项目能有这个规模,二级市场也没有这样一个实质性利好投资的机会。”上海一位券商研究员向记者表示。

对于迪士尼的关注,投资者要比上海市民要更为热心,香港迪士尼的兴建带来的股票上涨神话被投资者作为教材悉心研读。

香港迪士尼乐园于2003年1月12日开土动工,历时4年多,耗资141亿元,于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幕。开幕式首日,就有1.6万名游客蜂拥而至。2006年春节期间,因游客尤其来自内地的游客太多,以至于发生拒绝持票游客入园事件。

香港的股票也随着迪士尼的酝酿、兴建、建成前夕炒作了三个波次,前后长达五年。

六 福集团(0590.HK)主营金饰与黄金、宝石装饰品及其它饰品的零售与批发,它在2001年至2005年9月股价累计升幅接近500%;周生生 (0116.HK),主营珠宝制造及零售等,在上述时间段涨幅约300%;思捷环球(0330.HK)2003年上市,主营品牌时装及化妆品批发零售等, 三年股价翻4倍;中旅香港(0308.HK)主营旅游及旅游相关业务如运输、酒店等,5年内股价上涨150%。泛海酒店(0992.HK)曾在2005年 5月24日创造了单日涨幅106%的奇迹;堡狮龙(0592.HK)从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股价上升17倍,股价从0.15元最高上涨至2.7 港元;慕诗国际0130在同期涨幅达165%;化妆品零售商莎莎国际(0178.HK)2003年7月份至2005年9月累计上涨了249%。

但迪士尼开园之后,六福集团因利好兑现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2005年9月12日,迪士尼开园之时,六福集团股价却从高峰时的2.9港元跌至1.9港元,如预期开园时,六福集团会上涨,则大错特错。至2006年,六福集团跌至1港元。

创造17倍涨幅神话的堡狮龙,在迪士尼开园后,股价暴跌,至2008年11月,重新回到0.15港元附近。其他的香港迪士尼概念股也与此相似,概念炒作带来的巨大泡沫终究被刺破。

但客观的说,迪士尼给香港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最终也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据统计,2005年香港游客创新高,超过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7.1%;酒店入住率,在供给量同比增长12%的情况下,平均入住率仍高达86%。

A 股的情况已经在重复香港迪士尼概念的故事,中路股份(600818.SH)从2008年11月最低的4.48元最高上涨至25.77元,在经历过2008 年A股暴跌之后,仍然创历史新高。界龙实业、斯米克、外高桥也是经历了多轮爆炒,其股价从业绩考量已经是万倍“市梦率”。投资者所梦想的是:公司临近迪士 尼拥有土地后,可获得天价收益,并有希望转为商业开发。

记者并不否认土地增值、商业开发的可能性,但期间,土地性质、具体位置,权属,市场投资者又有几人真正清楚其真相。而位置、土地性质、权属的不同将导致收益的天壤之别。

迪士尼真正带给上海的是旅游业腾飞、原南汇区商业开发的机遇,此一脉络之下,受益的不仅仅是土地,更主要的在于提供基建的上市公司、后续提供酒店、餐饮、交通服务的优质企业。

但即便是真正受益,投资者所需要警惕的是,利好兑现所带来的股价暴跌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10

“亿万富姐”吴英因集资诈骗一审被判死刑 没收全部财产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18/158444.html


21世纪网讯 据中新社报道,今天下午,备受关注的浙江东阳吴英案终于有了结果,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1981年出生在浙江东阳的吴英,只有中专文化,曾是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捕前住在东阳市本色概念酒店913房间。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吴英在2006年4月成立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即以每万元每日35元、40元、50元不等的高息或每季度分红30%、60%、80%的高投资回报为诱饵,从俞亚素、唐雅琴、夏瑶琴、徐玉兰等人处集资达1400余万元。

吴 英在已负债上千万元的情况下,为资金链的延续,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继续以高息和高额回报为诱饵,大量非法集资,并用非法集资款先后虚假注册了多家公 司。为掩盖其已巨额负债的事实,又隐瞒事实真相,采用给付高息或高额投资回报,用非法集资款购置房产、投资、捐款等方法,进行虚假宣传,给社会公众造成其 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假象,骗取社会资金。

如被告人吴英与杨卫陵等人合伙炒期货,但却不要杨卫陵等人承担风险,而是给予固定的回报。杨卫陵等人 投入3300万元,吴英在炒期货实际亏损了近5000万元的情况下,隐瞒其已巨额亏损的事实,宣称有盈利,向杨卫陵等人支付了1400万元的所谓利润。又 如购家纺赠送同等价值的家电等。

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被告人吴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先后从林 卫平、杨卫陵、杨卫江等11人处非法集资人民币77339.5万元,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额利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实际集资诈骗人民币 38426.5万元。

本案的被害人大多是放高利贷的人员,其资金也大多系非法吸存所得。仅林卫平一人,所涉人员和单位就达66人。另外,吴 英除了向本案十一名被害人非法集资外,还向王香镯、宋国俊、卢小丰、王泽厚、陈庭秀、俞亚素、唐雅琴、夏瑶琴等人非法集资。被告人吴英除了本人非法集资 外,还授意徐玉兰向他人非法集资,徐玉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涉人员达14人。

被告人吴英在负债累累,无经济实力的情况下,仍对非法集资款随 意处分和挥霍。如花2300多万元购买的上亿元珠宝,不用于经营,而是随意送人或用于抵押;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投标或投资开发房地产,造成1400万 元保证金、定金被没收;用集资款捐赠达230万元;在无实际用途的情况下,花近2000万元购置大量汽车,其中为本人配置购价375万元的法拉利跑车;为 所谓的拉关系随意给付他人钱财130万元;其本人一掷千金,肆意挥霍,其供认花400万元购买名衣、名表、化妆品,同时进行高档娱乐消费等花费达600万 元。 被告人吴英不仅随意处分和挥霍集资款,巨额非法集资款本人竟无记录,公司账目也管理混乱,三个会计师事务所均无法进行审计。

法院认 为,被告人吴英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已构成集资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吴英及 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吴英的行为属正常的民间借贷,不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意见,与本院查明的事实及法律规定不符,本院不予采纳。鉴于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数额 特别巨大,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别重大损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予以严惩。为保护公民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维护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九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故作出以上判决。

此前,在今年4月份的庭审 中,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成了案件审理的焦点。吴英在庭审的自我陈述中当庭翻供,她不断强调,此前在相关部门的供词是受他人误导。吴英自己辩称,她本人主观 上并没有诈骗、非法集资的意图,也没有想到用借来的钱进行挥霍。她表示,自己借来的钱全都用于公司经营,涉案的巨额资金只是双方自愿的借贷,“我一直想 还,如果不抓我,这些钱我都能还上”。(详见报道:《吴英庭辩:不被抓,就能还!》) 

然而,上说辩护最后并有得到法院的认同。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吴英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已构成集资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

吴 英案不过是中国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的一个缩影。早于今年7月30日,公安部公布了上半年共破获747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在浙江,民间借贷 已经成了众多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区,利用“抬会”等组织进行的民间集资已经蔚然成风,并屡禁不止。

此案 一审结束时,金华市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许达曾分析说:“本案也给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市场再度敲响了警钟。”,“金融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活跃金 融,创新和研发金融产品,又要让社会公众树立起金融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同时,社会也要有预警体系,减少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

吴英,生长在东阳的一个农民家庭。据说在她只有十多岁的时候,有人欠了她父亲近百万元工程款,打起了官司。吴英因此早早地领略到了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或许是在东阳、义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太多的商业故事和机会,让吴英的心不安分起来。没读完技校,吴英就辍学做起了生意。

听 说开美容院很挣钱,吴英开了一家西街贵族美容院,其中“羊胎素”项目帮她挣到了第一笔钱。紧接着,她又开出了东阳第一家足浴店千足堂。“嗅”到了汽车租赁 业“暴利”,她就利用原先积累的资本一口气买下了十多辆车。“韩流”袭来,她又开出了韩品服饰店。此后,她成了喜来登娱乐城的老板娘。

吴英在这些涉猎的行业中,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除了有形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吴英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很简单,吴英的客户几乎都是当地最有财富的一批人。

两年前突然曝光的巨额财富,让1981年出生的吴英获得了“亿万富姐”的称号。今年3月,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吴英被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逮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1

黄陈“决战日”敲定“9·28” 贝恩选择全部债转股备战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4/1516518.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李潮文发自上海、香港
陈晓为首的国美现管理层和贝恩资本已摆好了决战的架势。
昨日(8月23日)下午,国美电器召开业绩发布会,并公告将于9月2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在国美中报发布会上,陈晓号召国美股东认可、支持公司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投票、理性选择。
同时,贝恩资本也终于正式确认将在特别股东大会之前行使全部债转股权利,以便参与投票。
这无疑是一场决战前的最终动员会。
“国美不能再回到个人企业模式”
“国美不该且不能再回到个人企业的管理模式,遗憾的是,黄光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陈晓在发布会上说。
“股权之争、利益之争都不是本质,所谓陈黄之争更不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只是大股东的借口。”陈晓直言黄光裕要的是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想继续把国美当成其私人公司,一个工具性的企业,“这无疑是不符合大多数股东利益的,国美从上市开始就已经是个公众公司了。”
陈晓历数自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捕后国美股价的震荡经历,“公司两年间每一次受损均与黄光裕有关,他使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一次次从经营基本面转向其 个人因素导致的不明朗局势。”提及黄光裕提名的两位董事人选黄燕虹和邹晓春时,陈晓特别强调了二人“黄光裕胞妹”和“私人律师”的身份。
记者注意到,国美官方的新闻资料中,在介绍现有管理层构成时,称之为 “集团最称职的管理团队”。“或许陈晓未必是最好的人选,但现在也没人比他更适合了。”多位家电制造业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如此表述。
国美一位副总裁对《每日经济新闻》回忆称,当时公司众高管一筹莫展,最后只能靠陈晓出面以个人资产和信用为公司担保。陈晓本人也透露,去年6月份在中报 里有披露,那时其抵押担保还有13.8亿元,“在年初的时候这个数字还更大,那时候根本没有融资方案,我的担保今年9月到期,我也不会再担保,这原本就不 是我作为小股东的义务。”
即便是现在,国美的资金链也尚不能算宽裕。一位白电企业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称,目前国美尚无力一次以5亿元以上现金购货。前述国美副总裁亦对记者确认,国美资金链迄今确未尽复旧观。
国美董事会昨天表示,未来国美仍有资金需求,以保证对新业务和新机遇的掌控能力。
不过,陈晓昨天表示,国美对股票增发目前没有任何决定。陈晓表示,香港的17家零售企业上市公司都有一般授权,“假如我们有一般授权的存在,对公司在如何把握机会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会有一个弹性和灵活的空间。”
“对我个人而言,现在选择退出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是对公司、投资者、员工和股东不负责任的。”陈晓表示,股东的选择是最公平的,“我会坦然接受股东的选择。”
否认“阴谋论”
此前黄氏方面曾指责贝恩资本的注资条件苛刻,并指陈晓故意与贝恩结盟,以达到稀释大股东股权的目的。
陈晓对此回应,“我相信黄光裕先生的智商比我还高,但我的智商也不低,他所说到的这几件事情,没有一件是站得住脚的。”陈晓指出,正是黄光裕所说到的融 资、期权等问题,是管理团队在黄光裕个人犯罪给公司带来的史无前例的风险和困难时期采取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措施,并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赏的结果。
陈晓说,如果黄光裕不自己买卖股权,没有人可以让他手中的股权发生变化。
陈晓表示,2008年初时国美必须及时融资,但和华平、贝恩等大量投资机构接触,几乎无一例外都对国美过去和当时大股东的状态感到担心,都提出了前提条件:要摊薄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以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减少投资风险。
陈晓指出,国美在融资时遵循了黄光裕提出的要求保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要求,实际上经历过艰难的谈判,最终只有贝恩资本一家接受了原有股东不摊薄这一条件。“不存在所谓的苛刻条款。”
这次贝恩转股后将占股9.8%,黄光裕持股被稀释至约31%,但仍居第一大股东地位。
贝恩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则指出,他们不会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公司关键时刻能参与投票,与其他股东利益一致,这是我们转股的原因。”针对业界的 疑虑,竺稼特别强调,“贝恩没有和谁捆绑、共同进退的约定。”在公司前景不明朗情况下进入,会做常规保护性条款。贝恩投资的是可转债,对债权人都有一定保 护。
为董事会“加分”的财报
昨日国美公布的中报业绩似乎也能为现管理层加分。
这是一份颇为靓丽的报表。财报显示,国美电 器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9.62亿元,同比上升65.86%;实现销售收入248.73亿元,同比上升21.55%;经营利润同比上升86.14%,达 到1.24亿元;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28%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5.02%。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48%上升至17.04%。
在报告期内,国美的门店也重新实现了正增长,重启扩张势头。目前国美手握现金60亿元,同比上升120.5%。同时,运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也下降到3%。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对此评价称,国美发布半年报,意在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国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确实为管理层和陈晓加分不少。
陈晓在发布会上就业绩的评价也颇显拉票意味。他表示,国美的业绩显示上半年公司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与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管理层团结一致和广大供应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他着重强调称,国美脱困复苏多多受益于供应商的支持,目前国美已与供应商结成了稳固的零供联盟。
前述国美副总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资金受压之后,国美多采用周入周结的结算方式,与供应商的关系改善良多。而此前多家家电供应商亦对记者表示,眼下国美的合同规范了很多,与供应商的沟通更为积极主动,对陈晓团队的表现较为满意。
此外,国美还公布了其5年计划的一些具体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国美上市公司目前拥有700多家门店,另有400多家门店资源此前尚未装入上市公司,而归 黄光裕所有,主要分布于上海、北京等地。昨日陈晓没有透露如果黄抽走400多家门店的应对方法,但国美内部人士称,这400多家门店的经营质量并不高。
相关新闻
黄光裕阵营:股东大会时间蹊跷 或为增发拖时间
每经记者 郎振 尚希 边长勇发自北京
在接近黄氏家族的核心人士看来,国美董事会最终确定9月2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这个时间点的选取存在一定的技巧。“这有一个很长的准备过程,不排除有增发的可能。”
此前,包括黄光裕阵营在内的多位行业人士预计,股东大会时间或确定在9月中上旬。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机构对于贝恩债转股及增发股权都有很大的意见。”上述核心人士告诉记者,因为贝恩债转股或增发股权都将稀释所有股东的持股比例。
业内著名并购专家冀书鹏对此表示,增发对双方都不是很好的一张牌,对大股东不是,对管理层和贝恩资本也不是。“增发后,如果贝恩进行认购,其在单一性和波动性如此强的项目上进行大笔连续投资,是有违财务投资者策略的;增发后,管理层做强业绩的压力将更大。”
不过在冀书鹏看来,目前如果董事会进行增发,已经没有多大遮拦,因为董事会已经获得相关授权。尽管大股东方面会以滥用信托责任等名义发起法律反制措施,但从法律层面,对此进行认定的难度非常大。
昨日陈晓对此的态度也颇为“暧昧”,并未杜绝未来的可能。
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国美董事会进行增发,而20%的增发股份为陈晓或者贝恩资本获得,黄光裕阵营手中的股权将与陈晓阵营手中股权相差无几,黄光裕阵营此次努力很可能将化为泡影。
近日,黄光裕阵营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次黄氏阵营自认为获胜希望较大,但即使这次股东大会相关动议不成功,下次做好充足准备后还会再次发起努力,目前让此事走向和解的前提就是“陈晓下台”。
昨日,记者致电富达基金、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三方均表示对于目前与国美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不做评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6

牛根生“裸捐”:全部海外资产用于慈善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yNMDAwMDIxMzYyNw.html

12月2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宣布,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将其拥有的海外资产主要包括持有的蒙牛股份全数转让给Hengxin信托,以贡献公益慈善事业。

牛根生在境外设立了慈善信托机构“Hengxin”来运作牛根生在境外的资产,该捐献已经捐出不可撤销。

这次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第二次明确宣布其所拥有的资产做慈善。2005年1月,牛根生及其家人宣布全部捐赠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做慈善公益事业,为此,作为主要发起人,牛根生成立了老牛基金会,并随后将其在国内的资产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

截至目前,牛根生实际拥有和视为拥有的蒙牛股份为2.635亿股份,市值总额54.55亿港元。牛根生此时再次要捐献所拥有的境外资产,让外界心生疑惑。

12月29日,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姚海涛告诉记者,“这个事情,我也是刚知道,牛根生捐款主要是个人行为,不需要跟公司沟通。”

不过,当日蒙牛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张振华则称,老牛基金会是国内注册设立的机构,牛根生国内的资产已经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由于牛根生持有的蒙牛股票在香港上市,牛根生持有的资产捐献,需要在境外设立机构来运作这些资产做慈善。

牛根生完成资产捐献

张振华告诉记者,“Hengxin信托是在境外设立的一个公益性慈善机构,受牛根生委托全面负责运作牛根生所持有境外资产收益”。

姚海涛称,牛根生自从宣布捐出个人所持有资产做慈善后,这几年他一直在专心做慈善。

这次资产捐献后, Hengxin信托的受益方包括老牛基金会及与其合作过的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大自然保护协会、内蒙古慈善总会等公益慈善组织。

张振华称,牛根生希望学习比尔.盖茨和李嘉诚,将所拥有的资产用来做慈善。

在这次捐献给Hengxin信托的资产中,主要有牛根生持有的蒙牛乳业3.96%股份,根据蒙牛乳业公开资料,这部分股份总额为6878万股。

另 外,牛根生个人以及老牛基金会通过金牛、银牛等基金持有蒙牛乳业的股份。2010年4月27日,在蒙牛乳业宣布公司执行董事牛根生转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的公 告中透露:截至本公告发出之日,牛根生实际拥有和视为拥有本公司2.635亿股份的权益(按《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所界定的涵义)。

截 至12月29日收盘,蒙牛乳业股价为20.70港元/股,这意味着,如果以其直接持有的3.96%股份来计算,牛根生直接捐出的资产价值为3.756亿港 元;如果以其实际拥有和视为拥有的蒙牛2.635亿股计算,此次牛根生捐出的蒙牛乳业资产市值总额为54.55亿港元。

张振华表示,2005年牛根生承诺捐出所有资产做慈善,但是当时《公司法》有规定,公司法人捐献持有的股份每年不能超过25%,因此都是每年捐赠一部分。目前,牛根生持有的蒙牛境内资产,通过逐年捐献,已经全部捐献给老牛基金会。

老牛基金会(前身为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4年12月28日,是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捐赠并发起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私募基金会。老牛基金会登记机关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05年1月,牛根生与其家人宣布全部捐赠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并约定在他有生之年,该等股份红利所得的51%归老牛基金会,49%归个人支配;待他天年之后,该等股份的红利100%归老牛基金会,家人只领取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生活费。

据老牛基金会介绍,目前牛根生及其家人持有的蒙牛乳业股票红利,实际捐赠比例已达到63%。

另外,蒙牛乳业创业团队的十四位高管共同决定将来自外资股东奖励股份50%的售股收入亦捐赠于老牛基金会,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老牛基金会介绍,目前上述捐赠是老牛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至2010年3月10日,老牛基金会累计接收捐赠之现金(包括2009年7月股份变现所得)已达人民币11亿余元。由于,牛根生及家人所捐股份的主要部分尚未变现,仍以股份形式存在。

张振华告诉记者,老牛基金会已经联合中国红十字会等公益基金,投入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救助。

老牛基金会介绍称, 截至2009年底,老牛基金会已与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机构合作等合作开展了五十余个公益慈善项目,捐赠款项金额合计约1.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老牛专项基金”捐赠超过4.18亿元人民币。

暂不会退出蒙牛

捐出全部所有海外资产,这是否意味着,在逐渐退出蒙牛后,牛根生将彻底退出蒙牛?

姚海涛表示,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公司这边也没有新消息。

不过,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牛根生逐渐退出蒙牛路径已经慢慢清晰。

2009年7月6日晚,在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中粮集团联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获得蒙牛乳业20%股份,中粮集团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蒙牛也从民营企业变为央企控制的国有企业。

8月27日,蒙牛乳业(02319.HK)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总裁于旭波,中粮集团战略部总监马建平,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四人出任蒙牛乳业非执行董事,公司执行董事牛根生转任董事会主席,而宁高宁出任董事会副主席。

此外,牛根生亦辞去蒙牛乳业主要核心资产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蒙牛)董事长职务,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任内蒙蒙牛董事长,仅保留董事一职。

这标志着被中粮收购的蒙牛正式进入中粮系,牛根生有意淡出蒙牛,将主要精力放在投资业务和老牛基金会上。

而且当时蒙牛高管持股的现代牧业已经蒸蒸日上,牛根生作为主发起人的老牛基金会旗下的投资公司也投资了现代牧业。2007年底,“老牛基金会”投建了“老牛投资”,这是一家主要投资农业等领域的基金,目前持有现代牧业约5%的股份。

在操作蒙牛乳业香港上市并获得成功后,再操作现代牧业香港上市,显示牛根生资本运作之老到。

东方艾格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牛根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有特别的思维,这使他能抓住资本运作的机遇。

不过,张振华告诉记者,牛根生不会退出蒙牛,但主要精力会放在做慈善公益事业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1

央企將全部整體上市 國資委擬設直屬公司持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8/0MMDAwMDIyMjc0MA.html

被稱為中國經濟命脈資產的央企,不久的將來絕多大數將以「公眾公司」的身份在資本市場上集合。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國家國資委副主任邵寧2月18日對本報記者透露,關於下一步國有大企業改革的方向,國資委的思路是:20年後,甚至10年、15年後,所有央企都將成為「徹底多元化,徹底資本化」、「不附帶任何存續公司和母公司」的上市企業。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是國資委目前的一項核心工作,」邵寧說,現在沒有一個企業像前幾年那樣去分拆上市,所有央企的上市工作一律按照整體上市的思路展開,所有企業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上市,這樣,上市公司有非常完整的業務鏈,有獨立發展的能力。」

據悉,為因應未來央企全部整體上市後的制度變化,國家國資委正在研究以成立直屬公司的方式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20年前,國企改革還處在承包制的階段,產權問題是不敢踰越的雷區;10年前,國企改革圍繞企業改制和企業破產開展時,三年脫困還沒有結束;今天,依託資本市場實行公眾公司改革,成為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

「整體上市是國有大企業與市場經濟最終融合的具體方式。」邵寧說。

「一律按整體上市的思路執行」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作為現階段核心工作的背景是,經過十多年來的改革和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小企業層面已基本沒有國企,國有資本集中到了大企業層面。

大型國企大致分兩種,一是功能性的企業,如石油石化、軍工、核電、重要資源等領域的企業;二是競爭性的企業,如快消、汽車、鋼鐵等企業。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不能整體上市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邵寧表示,整體上市將使央企徹底融入市場經濟,「央企成為『乾乾淨淨』的上市公司後,隨時可以調整,也很容易調整。」

國資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3家央企實現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石油石化、航空、電信、建材等行業的全部央企、建築、冶金、機械製造業的大部分央企都已實現整體上市。

在資本市場的選擇上,除了國內A股,國資委還鼓勵更多的央企在境外整體上市,儘管過去一些央企的境外上市曾引起「賤賣國有資產」的質疑。

邵寧表示,推動央企到境外上市,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規範的資本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保證上市之前的重組和上市後的運作能夠達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

據悉,五礦集團目前正在籌備在A股和H股兩個資本市場實現整體上市。

邵寧還斷言,中國民營企業的市場化也將朝整體上市的方向走。

「也許20年後,你會發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沿著資本市場這條路走到一起了,這將是一個殊途同歸的結果。」他說。

「乾淨上市」路線圖

央企整體上市,第一項工作要進行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這一步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就已展開。來自國資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央企及其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製麵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目前的70%。

第二項工作是剝離不良資產、非主營業務資產。這是目前正在遭遇的難點,因為幾乎所有央企包袱都很沉重,包括廠辦大集體、歷史負債等。

對此,國資委設計了三條出路,一是「往裡走」,即改造成資產優良、具有繼續發展條件的公司;二是「往外走」,通過主輔分離將非主營業務分離改製出去;三是裝入國新控股這樣的資產管理公司。

引入董事會制度是推動央企整體上市的第三項工作。目前已有32戶央企建立了董事會試點。

此外,備受關注的央企重組也將繼續進行,以實現「進一步推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這意味著,央企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不過,今後央企重組將更加注重效果而不是企業數量,「80-100家」將不再是主要指標。

除了央企之間的重組,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的聯合重組也得到國資委大力支持。

國資委研究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未來央企整體走向資本市場,將引發國資管理體制的一些重要變化。

一個問題是,央企整體上市後,國資委如何實現對它的監管?

對此,國資委的對策是「探索履行多元投資主體公司股東職責」的方式和途徑。

「事實上,國資委已在悄然調整自身職能,探索新的監管機制,以適應央企整體上市後的條件變化。」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說,比 如,隨著央企建立董事會制度,國資委已轉變一部分對董事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方式。今後,對具備條件的央企,國資委將繼續向其董事會移交原先由國資委代行的董 事會職權,包括考核、薪酬、經理人員選聘等,實現董事會「責、權、利」的統一。

當然,最引人關注的問題是國資委自身的重新定位。「央企全都上市了之後,國資委幹啥去?」市場對此有各種猜測。

對此,上述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直接持股上市公司也是國資委正在積極探索的模式。國資委目前正抓緊就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試點,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國資委在去年年底成立國新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國資委對自身改革的探索。

「國新公司持有五礦等央企整體上市平台的小額股權,將幫助國資委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邵寧告訴本報記者。

由國資委設立一個直屬公司擔任央企上市公司股東,在法律上並無太大障礙。上述國資委人士表示,國資委的行政定位並不適合有從事市場化活動。通過直屬公司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可望幫助國資委處理好行政職能與市場化企業之間的關係。

邵寧表示,也許到那時候,國資委的監管身份與股東身份需要分離。

「改革是這樣的,你只能一步一步往前看,看到的距離是有限的,有些特別遠的事情,現在說不清楚。」邵寧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2

先傳媒(0550)及匯星印刷的估值(全部完成及增補大量資料,再修訂更正)

(1)

我上年寫過一篇批評所有評論者的分析,但之後因為太忙無續寫下去,上一年還寫「我是看長期,但是派息太低,我不喜歡派息低過5%的股票。航空雜誌我知道有前景,但是我認為一定要有機會讓我買回,但不是現在」,結果發覺原來已經不知不覺1年。

筆者近來見股價低,略計派息,跌到1.9元,當年計計,包括特別派息,發現已接近7%就部署買回了,那時候我是眼看買盤是1.92,賣方是2.05,差價太大,那我就慢慢掛上去,後來那幾天沒有甚麼成交,但慢慢在升,是我慢慢托上去的,終於掛到1.99元的時候,我眼看當時有少量賣盤在2.02元,原本我是有財力全買下來,但因為種種原因,買下了一部分。後來我確實真是沒有資金需要,就狠心又掛2.05元,但賣盤去到2.09元,發現良久都是只有2,000股2.08元,於是我膽博膽,就掃2.08元和2.09元。在復牌後,我發現仍未到價,於是在星期五再掛3塊錢又買了很少量。

經過一輪增持下,這股已佔本倉的總值22%,以這價錢來說未來我相信還會繼續增加,但還是要看作價而定。

(2)

這公司在2月23日晚上宣佈業績,盈利大增10.35%,至1.73億元,每股全麵攤薄盈利54.04仙,派發20仙股息和20仙特別股息,合計40仙,加上中期派發6仙股息,派息合共46仙,扣除特別息為26仙,現價市盈率5.44倍,為股息率分別為15.59%及8.81%。

這當然是一般財經記者的寫法,但是我們嘗試把全部東西拆開,也許能看到較多的東西。簡單來說這家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兩部分,廣告業務和印刷業務。

1. 廣告業務:

這部分可分為航空及報章代理業務及招聘業務。

a.  航空及報章代理業務

這部分2002年劉竹堅入主後不斷擴大,初時為中國日報和大公報擔任法定公告代理,1年後不再參與大公報的代理

2004年2月,該公司獲得東航的廣告代理權、2004年7月又獲得南航的廣告代理權,2005年7月和南航訂5年的合約,2010年又續約5年。在2006年,東方航空其後亦與之深化合作關係,在此前或此後亦取得菲律賓航空的代理權。

2010年,這公司再獲國航及中華航空的廣告代理。2011年6月,分部又取得上海鐵道的廣告代理。然而,這公司稱,由於溫州高鐵意外事故影響到高鐵乘客量,亦令高鐵與空運爭相成為最受歡迎長途交通工具之競爭勢頭放緩。有見及此,所以該項目現正加以評估和審視,務求這業務維持穩健勢頭。

這部分公司曾想把之獨立上市為先傳媒,但其後因公司稱航空廣告業務之業務景況已迅速改變,最終並無分拆

筆者想當然,其原因可能是東航的廣告業務在2010年7月屆滿,為股東的利益著想,所以想趁盈利高峰,估值最高時上市,又或是並讓利予其他特別的股東,以獲 得繼續合約,這和其他外資賭業上市公司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其後終於成功續約,另外據其2009年年報稱,「及至第三季,對地產、汽車及優質消費產品的需求 開始反彈,在第四季時相關需求更見蓬勃,帶動此部門取得有史以來最突出的第四季成績」,可見業務發展成功,在價值仍能提升下,故打消這念頭。

根據壹週刊在2002年的報導,其代理的雜誌,以上擔任廣告代理的雜誌當年已由劉竹堅控制,所以我認為當年羅氏家族讓出管理權,由劉先生成為大股東是優於一位只有傳媒經驗的周融先生。

另外,筆者認為當年劉先生這種行為實在是太偉大了,把這些業務幾乎無代價讓給上市公司,亦把全副心力放在公司經營上,不是像部分上市公司老闆般檯面一盤蝕錢,檯底一盤賺錢。

雖然當中可能讓股都是私下協議,有其他重要股東制衡才放這些賺錢生意進去,但是就算這樣,總好過是沒有這樣做。受股民信任的公司,是必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但這種代價換來的應是股民的支持,估值應該其他公司高,但市場上實在是要有亮點才能認為是好,卻看扁這家幹實務,但對股民極佳的公司,這才是香港股票界的悲哀。

我認為,買了一家上市公司,就要為公司賺錢負責任,不是大玩財技,把一些不具前景,價值極貴的業務注入,騙盡股民的錢,這才真是過份。但是如果對這些人施加過多限制,反而有礙香港股票市場的發展,這真難判斷

可能有人說我是股票道德塔裡班,但確實有這樣的公司,估值又有,增長又有,派息又好,為何不去支持它,還要看那些垃圾財經雜誌,看技術分析,找一些不知所謂的股來買嗎? 我真是覺得浪費時間。

事實上,我真是在浪費不少時間在這些老千雜誌中,現在連經濟日報也沉不住氣在imoney、在投資理財做了,反而生果係報業那些股,雖然有部分我是真不認同的,但是有部分,我是知道他們真是有心人,所以還有些憧憬。

b. 招聘業務

至於香港的招聘業務方面,早在其在1992年出版Recruit開始,上市時亦以此為核心,加上網絡為估值催化劑上市。其後在劉竹堅入主後,廣告代理業務逐步成為重心,這部分成為較次要,只成為收益部分來源。

其實2007年,馬來西亞的Job Street曾經以1,500萬買入20%股權,1年後,Job Street以1元認購公司2,625萬股股份,並把其香港業務以原價出售回公司。不過,其後公司因這分部當年曾虧損,以及趁業績大好的關係,在2010年進行1,411.9萬的減值

因以上股份有3年禁售期,故禁售期已於約半年前屆滿,或者因為這原因,該公司近日加強在報紙宣傳公司投資價值,以增強知名度,方便這公司出售股份。

在中國招聘業務方面,2000年,公司已經開始進入中國招聘業務,但其他因大幅虧損,故開始退出,集中資源搞好香港的生意。在2005年又有第2次嘗試在中國內地發展招聘廣告業務,複製香港的成功模式,再投入5,000萬把這業務發展,但因為發展太快,加上競爭激烈,虧損亦高,影響公司盈利,在到達投入上限後,2007年宣佈大幅削減在中國的招聘廣告規模。

2. 印刷業務

這部分業務上市早在2005年開始,經過一輪股權增增減減後,其後分拆成匯星印刷(1127)上市,現時主要是為外國出版的畫書藉及教科書進行印刷。

從招股書可見,其核心成員實是劉竹堅先生當年曾控制,並在1997年上市,後在2000年2月售予莊士系的的勤達印刷的管理人員。從上面連結的公告可以看到劉竹堅先生當年已和現時先傳媒主席溫先生合作了,所以可以見到,這只是當年勤達業務的延伸,劉先生只擔任這公司的職務,可說是再續前緣,把勤達的業務搬過來這面做,結果勤達衰敗了,連年虧損,要不停供股及找尋新的業務來源。在這個角度上,買一家新公司,必要購買其管理層,不然就只會買人空殼。可能就好像這位先生的不幸又幸運的例子

(3)

講了一輪廢話,不如入正題。這家公司近幾年營運情況如下,可以見到公司兩項業務的營業額盈利近年均保持逾30%的複合增長率,雖然公司稱,「本集團以穩健財務狀況步入動盪不定的二零一二年。集團致力在嚴謹現金流管理與創造長線價值兩者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集團亦不會安於現狀而固步自封。本集團將繼續審慎評估各種機遇,善用本身之專業知識範疇來壯大收益基礎,致力為股東創造最大的長線價值。」,可以見到其保守的取態,但是我相信廣告業務應能維持到雙位數的增長的。

這家公司的價值,可分為3部分:

(1) 這部分以相香港股票市場相類近的中視金橋以預期盈利增長30%的估值計,這公司近年能保持相若盈利增長,大約7.2倍計算。

(2) 印刷業務的估值: 其實不太吸引,只是一般工業股能做的東西,但未來或者會開拓外國書藉的中國代理業務,但是根據全年業績所述,尚未見到成果。所以最多估值都是6倍左右。

(3)由於公司不停派息,估計現金是真的,所以我們亦會計算在內。

關於(1),可以參看下表,筆者估計估值大約9.96972億元。


關於(2),可以參看下表,筆者估計估值大約2.15876億元。


關於(3),可以參看下表,筆者估計這數字大約1.43295億元。


三者綜合來看,這3項業務合共值13.56144億元。

(4)

這數還要繼續。以股本數目及估值作計算,我有4個基本假設:

(1) 在購股權不行使情況下的估值。

(2) 在購股權以平均行使價1.23元行使全部1,330.4萬股購股權的估值。

(3) 當現價2.93元全數回購Job Street及正減持中的陳氏家族股東的股權合共46,365,333股的價值,約為1.36億元的估值。

(4) 2和3情況綜合的估值。

從最基本的情況下,估值連股息已達4.23元,較現時股價高接近40%。如果行使購股權,估值會下降約3%,如果回購股權,估值會提高全部購股權行使及回購股權,估值能提高5%,如果兩樣都做,估值都會提升1%以上,所以如果能回購他們股權,能減少沽壓外,也是有利股東的行為。以我基本回報目標40%,這價屬於較高水平,但因股價空間尚有,故應該繼續持有。


(5)

讀者天知問,「第二是如果匯星估值有3.6億,那會比先傳媒還便宜,買後者不如買前者。」

那我們不如看看下面兩表表,如果以匯星為一獨立公司來看,因公司有負債,另上市公司屬有限公司,不應加計負債價值,故這估值是公允的。



如以此兩家公司水位來看,如以先傳媒最保守估值計,仍是先傳媒較便宜,水位至少10%,可參看下表。


另外,這兩家公司性質亦有不同,原因如下:

1. 匯星因為始終第一年上市,盈利或有水份,所以暫不可作準,但管理層質素非常好,所以暫時仍可以此價看待。

2. 因為印刷仍屬於工業股範疇,好受環境的衝擊,不應該超過6倍以上的估值。

3. 印刷行業仍在都萎縮,未來人力成本和紙價上升的大趨勢是極難改變的,故此成本壓力會增加,長線來講,如外國書商不肯加價,其他對手又肯做的話,只能面對被搶單的命運,不然實際只是要靠炒紙才能賺到錢,做實生意只能面對毛利下降的困境。

4. 這幾年的增長,只不過他可能搶了其他同行的單,例如中大,例如勤達咁,所以仍然維持到增長,但上市後命運難料,公司也提及,「展望未來,全球出口市場於來年將要繼續面對多重挑戰。」,可以見到其實未計樂觀。

5. 如果真是要買的話,他增長前景無先傳媒咁好,買它只是博它估值回歸。但買先傳媒則可投資其至少3至4年雙位數的增長前景,這超過未計股息30%的估值溢價,以及其財務情況較匯星好出不少。

6.  兩者的生意有別,先傳媒簡直是現金牛,資本開支也不高,所以極易積累現金,有能力繼續派發高股息。但匯星除非開拓書藉代理當務,否則其營運情況卻是接近相反,嚴格來講營運上變了炒紙股,那我不如直接買紙股好過,還方便快捷,但這公司唯一好處就是派息很高,所以對紙股對比較難決定,但對先傳媒不難抉擇。

所以照實業來說,我很少會買這家公司,但以上市公司地位來看,殼價都3億了,現價就是買它上市地位也便宜,不過就是這角度,可以認為老闆真是會有心把公司搞好的。

(6)

花了兩天多個小時,來寫出這個值得買的結論有點無謂,但只是想證明給一些上一年寫過這隻股財演及著名博客看,這看來才叫做分析,你那些因為急升才瞄這隻股的人請你不要當我這個讀者是無謂人,不同一般見識。

其實,我滿欣賞這公司的創業精神,特別是前主席劉竹堅在2002年專訪這一句,「我只係想做導演,唔想參與演出」。從他發展多年的歷程中,可以見到他是把握機會,努力做好,就算投資失敗,在損失過重時毅然退出,在成功的方法上不斷發展,終於由一家接近破產並賣殼的公司,達成連續9年不斷成長,轉主板上市,並發展成為2家主板公司,亦為股東帶來不良好回報。此外,亦為未來人才發展鋪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擴張帶來最重要的動力。

未來而言,只要公司在2015年前做好航空廣告業務,業務這幾年應能穩定成長,並努力投放小量資源開拓幾項未知的領域,成功則大手加注,失敗就退縮,應能開拓到新的盈利範疇,繼續維持輝煌。筆者自道,只要估值未達我所願,所以我仍抱堅定信念持有這家公司多幾年的,希望管理屬繼續保持低調,正如我這個網站一樣,我只喜歡在幕後做事,不喜歡出頭,默默的去做,就能做好成績,也總有會有人賞識,有出頭的一天的,根本不用多作宣傳,沒有人支持,我拿真金白銀去支持,這就是筆者對你們努力的代價,不用說甚麼。

我建議,如果公司現金充裕,不如一氣回購Job Street和其他欲出售股東的股票,並分發部分予員工,這樣能減少市場沽壓,提升每股盈利,使估值能夠更高。公司職員也能受激勵,使他們一定有動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公司另一場大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人才才是一家最重要的資產,希望公司能夠繼續重視。

延伸閱讀:

1. 羅嘉瑞周融互片熊貓爭奪戰上演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6614

2. 市場攻略:
劉竹堅只想導演不願出鏡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21103&sec_id=15307&art_id=2924230

3. 1010job精英招聘果然撤出了

http://www.cuiwenyuan.com/shanghai//archiver/view.asp?id=821

4. 才庫媒體   擬進軍歐非

http://hkstockking.com/News/Detail?articleId=15876057&issueId=20111209&backpage=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2

不建議越秀房託基金(0405)收購收購廣州IFC(全部完成)

(按:筆者現持有此基金,佔持倉9%,敬請留意。)

5月28日,越秀房託(405)宣佈向母公司越秀地產(123,前俊景投資、越秀投資)買入廣州國際金融中心(IFC)的98.99%間接權益。

關於這收購的東西,經過我看了這麼多的報紙後,發現真的沒有報紙寫得很清楚,今次筆者把這公告內容簡單地給讀者講得清清楚楚。

1. 作價
越秀地產今次出售給越秀房託的作價合計為135.5億人民幣(167.28億),其中133.5億(164.81億)是收購物業的代價,即代表這物業的整體價值為134.86億人民幣(166.50億),較評估值153.7億人民幣(189.75億)低11.67%,剩餘2億元人民幣則為與交易有關的費用及收費總額,作價則按以下方式支付:

1. 12億人民幣(14.81億)以越秀房託向銀行借取資金支付;
2. 54.5億人民幣(67.29億)是以基金單位配發予越秀地產及代名人支付,其中36%由越秀地產持有,剩餘64%則向投資者配售;
3. 24億人民幣(29.63億)則在2016年起至2023年止,以基金單位方式分8年支付予越秀地產;
4. 45億人民幣(55.56億)由承擔越秀地產的負債支付。

其中2及3的增發的基金單位不得多於30億,否則收購會告吹。以這收購價計算,即基金單位價格低於3.24元,收購將不會完成。

2. 物業情況
今次收購的廣州IFC為一項世界級發展項目, 總建築面積為457,357平方米,是由(1)商場、(2)甲級寫字樓、(3)五星級酒店、(4)豪華服務式公寓及(5)停車場組成的物業組成。

現時,根據公告的資料,物業主要的情況如下
1. 商場面積47,029平方米,由廣州友誼商店包租,租期15年。出租率為98%,月租金6,067,333.94人民幣。

2. 甲級寫字樓面積183,540平方米,位於該物業主塔樓的第4至65層,也包括附樓27至28層的金融傢俱樂部,現時物業的出租率是52%,承諾出租率54%,現時月租金20,651,691.36人民幣。

3. 五星級酒店及豪華服務式公寓合計140,261平方米,分別主塔樓的第68至100層及裙樓的第1至28層,預期在2012年7月開幕,未來分別由四季酒店及雅詩閣經營。

4. 停車場合計建築面積約71,083平方米,合計有1,700個車位。

3. 其他留意事項
今次物業的收購有很多特別的事項需要留意,其中包括(1)酒店補貼事項、(2)命名權事項、(3) 派息事項、(4) 管理費支出事項,對分派有重大的影響,列之如下:

1. 酒店補貼事項
因為該等物業初期經營情況不佳,故越秀地產由2012年起至2016年止每半年會保證毛租金收入為1.342億人民幣,但補貼金額以6.1億人民幣為限,如物業收入為零,這筆錢大約兩年就會保證完畢。

2. 命名權事項
越秀地產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購買該物業的命名權,每半年1,000萬。

3. 派息事項
越秀房託以主要為越秀新都會折舊費用而產生的未分派現金儲備派發6.35仙人民幣(7.83仙)的特別分派,另外確保本年的分派不會少於去年1.8仙人民幣(2.22仙),即本年分派會較2011年最少增加4.55仙人民幣(5.62仙),至26.26仙人民幣(32.41仙),但未來分派卻沒有任何保證。

另外,房託在修訂後,亦會推出以基金單位代息的選擇。

4. 管理費支出事項
越秀房託管理人的收費包括:
(a) 每年按託管物業價值(包括該物業應佔的資產)的0.3%收取基本費用;
(b) 每年按該物業應佔物業收入淨額的3.0%收取服務費;
(c) 每年按照物業(包括該物業應佔的資產)的價值每年0.03%收取託管費;
以上金額過往是按現金收取,但是未來的收費可以基金單位支付,至於以單位支付的數字如公告所示:

以現時每單位資產淨值5.90港元和單位價格3.52元計算,折讓約40%,如以基金單位收取管理費,會對現有基金單位持有人造成重大的攤薄,現行每年付出的金額約為市值的1%推算,每年對基金單位的折損約為0.3至0.4%,如果以10年期計算,折損約為3至4%。

4.  所謂財演評價
以下部分財演可能沒細心看公告,以及和上市公司好像是溝通過,原因類近一模一樣,好像是公司或房託的公關跟他們披露一樣,完全不知這收購對現行基金單位持有人是不利的,我們要留神他們以後的所作所為:


(1)  陳永陸
「提到內房,則不得不提昨日復牌的越地(123)及越秀房託(405),停牌前越房因蛇吞廣州IFC,當時因市場估計越房食唔起而出現不少負面猜測,但平心 而論,整個世紀注資鋪排,對於新舊股東都有很好的平衡。當然,昨日越房跌幅較預期多,我相信是因發行新單位定價未作實,故短期出現不明朗因素所致。

坦白說,一般REIT的資產都是普通貨色,因為這樣才可以爭取較高的收益率(Yield),現在越房獲注入IFC此等一級資產,而越地未來三年在營運上「包底」,令越房收益率保持在六釐以上水平,作為收息工具相當吸引。」

評論: 原本更為吸引,現在變得不吸引,為何還要護短? 今年完全是傾斜母公司,未來十年的派息都不明朗,不知所謂。

(2) 郭思治
「對越秀房託而言,交易令其物業組合多元化,資產 素質進一步提升,而基金規模壯大後,加上約30%的負債 比率,未來仍有機會進行更多收購。越秀地產一直支持越 秀房託發展,未來於內地多個城市的商業物業均有注入機 會。越秀管理層在今次交易中,已平衡雙方利益,達成的 條款均屬公平,而且對雙方都有利。雖然股價復牌後受 壓,但不失為趁低吸納的機會。」

評論: 素質提升不等於有利原有股東權益。至於有無平衡到雙方利益? 以資產淨值折讓40%的價錢配售及投資者,還算是平衡小股東利益,是咪食飯食到傻? 公平? 我看不出。

(3) 連敬涵
「越秀地產(123)向越秀房託(405)注入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待物業成熟後回報率料達9%,為越房帶來長遠收益。越房獲注資後亦可擴大基金規模,提升市值,加上越地已承諾提供總額近6.10億元的現金補貼,以保證運營初期的租金收入,值得看好。」

評論: 現在大增發導致短期派發不利,長遠收益給遞延基金部分攤薄,長遠獲益受損。 現金補貼不夠2年半用,2014年後派息受損。你還說看好,對股東不利的東西,還要看好,食懵你呀。

(4) 黃敏碩
「同時交易收購作價合理,能為越房旗下注入 新資金項目之餘,由於廣州 IFC的轉移價值逾134億元人民幣,加上位於黃金地段,將顯著改善其組合質素及穩定盈利,中線應能抵銷市場憂慮的攤薄效應。越房現價息率7.5釐,中線 收集,目標價4.20元。」

評論: 交易作價合理? 租金實得4億,價就135億,租金得3%。其他上面全部講過,點解唔細心計下數,要信管理層一面之詞,不對就要批評嘛。

(5) 曾淵滄
越秀地產(0123)及越秀房託雙雙停牌,停了大約三個星期後宣佈越秀地產將以134.4億人民幣的價格,將廣州第一高樓IFC賣給越秀房託,這宗交易越秀地產獲利甚巨,總利潤高達50億左右,同時取得40億現金及轉移45億負債,因此,復牌後越秀地產股價創今年新高,逆市上升,但越秀房託的價格則差強人意,首三天下跌10%,第四天才反彈3%,很明顯地,多數投資者認為越秀地產得益很大就相等於越秀房託吃虧很大,這是錯誤的分析。

越秀地產之所以獲利巨大是當年投資興建IFC是正確的決定,是IFC本身真的值錢,實際上,越秀地產出售IFC的價格,每平方米不足3萬元人民幣,以IFC這座廣州第一高樓,全球十大高樓的價值與潛能來衡量,每平方米3萬元是很便宜的,以上週五收市價衡量,越秀房託收息率高達7.5%,這是很不錯的回報率,收購IFC之後,每年可分派的股息應該不會受到影響,道理很簡單。

收購IFC不影響派息

越秀地產與越秀房託屬同一集團,這宗買賣必須得到兩家企業的小股東多數贊成才能成交,如果只有越秀地產獲利而越秀房託吃虧,越秀房託的小股東不可能支持這宗買賣,廣州IFC是一個非常優質的產業,是廣州最高檔的寫字樓,最高檔的酒店,與最高檔的服務式公寓,將來潛質很高,現在唯一的小問題是收購條件的財務安排相當複雜,不是一般小股民所能明白的,因此復牌後股價表現各異,無論如何,買股票只應低價買而不是高價追,既然越秀房託股價在復牌後出現調整,正是趁低吸納的機會。

評論:
(1) 下面的數字已告訴你吃不吃虧,不再重覆多一遍。
(2) 如果還要堅持分派不減少,再看下面。潛力大我支持。
(3) 就算如何複雜,我都要拆解到最容易給你看,愈複雜的野先是最好炸彈。

究竟他有無解釋過呢單交易是點呢? 他講到錯誤的分析,點解是錯誤呢? 他下面的原因是不是錯誤?  我相信下面的解釋已告訴你。他現在是自己打自己一巴。

(6) 黃瑋傑
不過,個人仍然認為,今次收購長遠對越秀房託有利,因為除了擴大其資產規模外,還可以令其投資物業組合更多元化。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月租已超越200元平方米,最近一宗租務成交更創出260元平方米的新高,刷新了廣州商業寫字樓的最高紀錄。

評論: 內容空洞,不予置評。個別現象不等於全部現象,公告所言看不出有這麼多。你不是股東,你又明白股東感受,成日呃人你就就識。

(7) 習廣思
筆者認為,越秀房託過去的物業組合並不平衡,其中白馬大廈佔去年總營業收入近60%,收入比例略嫌過高。由於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屬於優質的商業物業,注入越秀房託可提升基金規模,也可以增加租金收入來源。

評論: 千篇一律,不知所云,是否對股東有利,睇到下面就明白。唔好同人洗腦啦買入IFC之後,租金收入比例變成50%是IFC,那又是否平衡?

好心用下腦,寫埋呢D咁的廢話中的廢話,做打手做到咁張揚,是咪想死,完全不專業的打手一名。


(8) 郭家耀

越秀房託(405)以約88.5億元(人民幣,下同)作價,向越秀地產(123)收購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項目。計及約45億元的項目開發貸款轉移及9,000萬元少數股東權益,今次作價相對於153.7億元的估值有12.6%折讓。為減輕越房面對項目初開業風險,越地完成交易後至2016年底期間,以現金向越房提供收入支援,為越房的分派收入提供一定保證。越房預計交易後,每基金單位分派跌幅不超過0.018元,為彌補小股東利益,越房將派發每基金單位0.0635元的特別分派,越地將放棄收取特別分派。交易後,越房物業組合多元化,基金規模壯大,負債比率僅約30%,或可作更多收購,而越地可能再向越房注資。 作者為海通國際證券環球投資策略部副總裁,他本人沒有持有有關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評論:
1.  收購確實有12.6%折讓,但發行單位有40%的攤薄,你說買平還是買貴?
2. 如果酒店風險這樣低就不用補貼。
3. 基金單位減少1.8仙分派僅限2012年,請細閱公告。
4. 特別分派6.35仙,不能彌補未來損失,請看下文。
5. 組合併無多元化,只是原本由白馬大廈佔大部分,改作IFC佔大部分,原本物業資產60億,買下150億的IFC,一計,就知IFC佔新基金物業資產的約70%,好心做做功課。
6. 負債比率不是30%,是35%,如計及遞延基金單位是48%,超過香港的45%規定。
7. 做收購、注資不等於有利股東,請細心想想。

做一個不知所謂的打手就要無恥,上面呢個評論全部有齊。

想賺老細錢做到咁無良心,點解仲要做,做得出這些東西,我以後就一個都唔信,等你們好好反醒下呢咁多年來做過幾多唔好的事。

(7) 林少陽
「由於寫字樓只有約五成出租率,而酒店及 服務式住宅仍未啟用,上述市盈率計算方 法,可能意義不大,但很明顯,交易將大 幅減低越房未來的派息能力,越地亦只能 保證,本財政年度的每基金單位可分派股 息(DPU)淨減少不多於0.018元,相對 去年按年減少8.35%。 以該項目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目前平均租金 每平方米6.1元,以及酒店及服務式住宅 每年「保證租金收益」不少於2.68億元計 算,整個項目於成熟期,每年租金收入亦 不多於7.8億元,若假設平均出租率為 90%,每年租金收益將是7億元,扣除因 收購而增加的57億元債務利息開支、行 政、管理及稅項開支,因收購得來的可分 派收入,怎計也不大可能超過2.3億元 (原有資產每年產生的可分派總收入)。 但是,因為這單收購,以昨日收市價計 算,越房將至少發行26.5億股新股,佔已 發行股本近2.5倍。簡單講,這單收購對 越房的股東來說,明顯是「唔啱數」。」

評論: 較為平肯,但用的數字不合理,下面再講。

5. 收購對資產資債表及每單位淨值的影響

如以最低發行價3.24元計算,在未發行收購前,每單位淨值為4.78人民幣(5.9元),在收購後發行遞延單位前,每單位淨值變成3.4人民幣(4.2元),較未收購時下降28.77%。在未作重估前但發行遞延單位後,每單位淨值降至3.23人民幣(3.99元),較未收購時下降32.45%! 可見對現有基金單位持有人損害不少。



6. 分派推算

因2012年分派有一定保證,故不作估算,但是筆者以絕對值比較兩者差異。

(1) 假設數字

1. 過去數年的分派如下:


2. 按過往數字未來估計分派如下:


3.  IFC 按現在房託物業比率未來推算分派如下:
我們作出以下假設:
(1) 寫字樓收入增長:
第1年46%(出租率由52%增至70%,租金增8%),
第2年32%(出租率由70%增至90%,租金增8%),
第3年以後8%

(2) 商場收入增長: 每年6%

(3) 酒店物業: 首3年保持保證利潤2.684億,其後增長5%推算。

(4) 冠名權收入:每半年1,000萬,全年2,000萬。

(5) 管理人費用、經營開支及攤銷及稅項: 按舊物業比例。

(6) 利息支出: 按57億人民幣債項基準,4%利息計算。

(7) 據高人網友caton提醒,已就營業稅按25%計算。


4.  合併分派

假設: 按新規則分派在2017年後未來也會保持80%以上換單位



5.  單位份數(按各假設):


假設:
1. 均以3.24元作為換股價及以股代息價

6.  假設分派
以下則按各情況計算:
1.  假設不作收購,沒有攤薄及股息換單位。
2.  假設收購完成,以3.24元發行新單位收購,管理人費用不能換單位,亦沒有股息換單位。
3.  假設收購完成,以3.24元發行新單位收購,管理人費用按規定換單位,未來也會保持80%換單位,以及全部單位有人不以股息換單位。
4. 假設收購完成,以3.24元發行新單位收購,管理人費用不能換單位,以及全部單位有人以股息換單位。
5.  假設收購完成,以3.24元發行新單位收購,管理人費用按規定換單位,未來也會保持80%換單位,以及全部單位有人以股息換單位。

1.  各項分派比較
由上而下分別為每年分派、派息累計相異及總派息。



從上表可見,不收購的分派最高,管理費計入是先甜後苦,加入以股代息是無眼睇。由此可證明,好多財演根本無睇過份公告,並作深入分析。主席話不騙小股東的,可作進一步商榷。總之收購成功,無論甚麼情況,均對基金單位持有人有不利影響。

7. 我的建議及分派的變化

從上面可見,筆者希望以下項目可以調整
(1) 因物業盈利未成熟,且因房託折讓比率較高,故應提高折讓比率至20%
(2) 反對收購需保證的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因為這證明了以上項業績未穩定
(3) 反對管理費以股代息,能使大股東能夠以折扣價取得股權目
(4) 反對以股代息選項 ,能使大股東能夠以折扣價取得股權

因物業新建,且租用率頗低,況且本身房託呈接近40%的折讓,故收購物業的價格可稍為調整,以反映兩者現時物業的租用率和折讓的相距,例如折讓改為20%至30%之間,以25%假設計算,作價應調為115億人民幣(142.31億港元)。

如以以上租金淨收益計算,2014年的淨租金回報是5.3%,如果不收購酒店項目,作價只是約72.6億人民幣(89.63億港元),但可以在利潤穩定後,以協定的價格例如42.4億人民幣注入。

如以72.6億人民幣的作價及40%的借貸比例計算,可以借入29.1億人民幣(35.93億元),另外剩下43.5億人民幣(53.7億港元)可以新發行基金單位解決,每股大約3.22元,即發行大約1,667,816,885股。為避免造成越秀地產需提出要約收購,增加財務負擔,故發行的新股可以這樣的方法解決:

(1) 其中27.80億人民幣(34.37億港元)基金單位以1供1比例,每股3.22元,授予股東優先認股權。此項回補發售方式,在華潤置地(1109)也有用過,所以也不是沒有先例。如沒有股東供 股,這批未供股的股權會變成遞延代價,會視乎越秀房託的資產負債情況,分10年以決定以基金單位方式或現金方式支付予越秀地產,如增持的股份觸發了限制,可以即時派發基金單位予股東或減持的方式出售予市場,使股權不會增持至多於2%,送單位這方式以往在越秀派發越秀交通(1052)的股票也有用過。在10年後,持股量或許會增加至約60%,而不觸發全購。但相信因為新單位的價格吸引,相信這方式出現方法不大。

(2) 至於越秀地產可先接納剩餘約15.66億人民幣(19.33億港元)的新基金單位,這數字大約是591,549,032股,收購購後,他的基金持股量大約保持在36.22%,並無重大攤薄。

以上可以顧及到股東及越秀地產的要求,如果供股出現時,其實會使越秀地產的價格獲得一長期的提振。至於筆者的建議對資本情況及派發的影響如下:

1.  IFC 分派及總分派


2.  對資本負債情況影響


3.  發行單位情況


4.  各項分派比較

由上而下分別為每年分派、派息累計相異及總派息。

* 只計1股分派,如果計及供股後的2股總計分派則需乘2。

可以看到,新方案也是不太影響負債比率,派發影響也不是這麼有重大影響,在未來重估的利潤增大下,負債比率下降,他可以利用借債方式注入更大資產,改善回報。這樣是不是好些。根據越秀地產稱,注資不影響公司現金流,故應在合理情況下優化收購方案,使股東能夠接受。相信我提出的方案較他們提出的更好。

8. 總結
以味皇兄的說法來作一個小結論:

越秀地產可以立即得到實益,而越秀房託卻看似成了ATM,但如果按不同的角度看,不同心態的股東得到的價值並不一樣。

如果是已買等賣出的股東,收購損害了股價,是壞事

如果是已買等收息的股東,收購損害了股息,是壞事

如果是已買不賣出的股東,收購改善了物業組合的質量,是好事

如果是想買等賣出的股東,收購損害確定性,是壞事

如果是想買入收息的股東,收購降低了股價,是好事

越秀的收購我想更應注意其戰略層面同精神層面上,405現在持有的物業最優質的就是白馬大廈,在全國範圍想找到比佢更好的物業也不是易事,如果越秀 打算收購一些物業來提升盈利,很可能花幾億收購一些乙級商廈或花十幾億買一些甲級商廈,而這很容易在股東會通過,那麼為什麼用百幾億收購超級商廈就不行了?

同樣是收購,如果以溢價買質量在白馬大廈以下的物業就可以,反而用折價買質量在白馬大廈以上的物業就不行,道理上說不通,只是金額太大而母公司得益又明顯心理上難以接受而已。

IFC在市場上具有獨特不可替代性出租率低原因是佢剛剛入夥,隨著時間增加,IFC可以吸走其他商廈的租戶,而且單位數目多吸好耐都未必得滿,想升級有排升,反過來說,在IFC搶走其他商廈的租戶時,越秀的收購的如果是那些被搶客的商廈,味皇一定投票反對。

小股東不滿的主要原因相信主要來自巨額攤薄同時沒有供股的資格,肥水只落別人田不公平,,但我們要留意REIT的定位,,REIT的設計目的主要是派 息比人開飯的,,例如賣比老人家,例如賣比雷曼苦主,作為輸出者唔應該違反設計本意向股東攞返轉頭,所以味皇先敢話配股的可能性大於供股,今次越秀的做法清 楚表明自己作為REIT的定位,收開息的繼續有息收,唔駛倒貼。

但即使表明心志都好,今次處理方法也有不妥就是不公平了,原股東最起碼也應該有優先認股 權,現在被排除在宴會之外,只益保險公司,實在是國企所為。

在筆者看來,應該縮小收購規模,增大折讓,容許現基金單位持有人參與,另外取消管理費換股及以股代息的條文,以免造成不必要攤薄。不然我建議交易全部拉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3

全部現金交易 蔡明忠奪華一銀

2013-01-03  TNM
 
 

 

金控家族垂涎不已的大陸華一銀行,終於敲定買家,由富邦金勝出。富邦金上週四(27日)宣布,以306億元取得華一銀8成股權。

本刊調查,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打贏此役,過程驚險,尤其半路殺出中信金、國泰金及兆豐金,有人喊出3倍PB(股價為淨值3倍)高價搶親,富邦金最後全部現金交易,才成功出線。

二十七日,富邦金宣布與台北富邦銀行以三○六億元(人民幣六四.五億元)取得大陸華一銀行八成股權,待兩岸主管機關核准,交易即完成。

奪華一 富邦金飆漲

消息曝光隔天,富邦金股價大漲四%,盤中飆上三五.七元,創下去年二月來新高。「因為,拿下華一,富邦金即可領先國內同業四至五年。」金融圈人士分析。

事實上,華一銀行一直是台灣各大金控家族垂涎的對象,富邦蔡家、國泰蔡家、中信辜家等,都上門談親過。富邦金最後勝出,並不容易。

本刊調查,一年前,華一銀最大股東寶成集團蔡其瑞家族,找上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談賣股一事,並獲兩岸主管機構初步首肯,後來半路殺出中信金,接著國泰金及兆豐金也上門,企圖喊高價搶親,「後面有人殺入,甚至喊出股價淨值比(PB)三倍高價。」知情人士說。

「為擊敗勁敵,買家價格有調過,並非one price(一價喊到底),且依寶成蔡家所願,全部給現金。」一位金融業者說。

一般來說,併購案買方多以現金搭股票,不用一次拿出那麼多現金,壓力比較小。蔡明忠原本也打算以現金搭股票,後來依賣方意思,全部以現金支付,才得以勝出。一位金控高層分析:「對賣方來說,若換得股票的後續上漲空間不大,誘因就較小;而富邦金股價已是近期高點,因此,現金交易最單純。」

蔡明忠與富邦併購史

現職:富邦金控董事長暨執行長、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

年齡:57歲

家庭:父蔡萬才為富邦集團總裁,弟蔡明興為台灣大哥大董事長,妻蔡陳藹玲曾為主播,2人育有4子女

學歷:台大法律系畢、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碩士

經歷:

1992年起逐步接掌富邦建設、產險、銀行等集團事業

2002年8月蔡明忠富邦金副董任內,富邦金換股併購台北銀行,晉升為規模逾兆元的金控

2003年與胞弟拿下台灣大哥大、台灣固網經營權

2004年富邦金收購香港港基銀行(現富邦香港銀行)

2005年蔡明忠升任富邦金董事長

2008年富邦金併購ING安泰人壽(現併入富邦人壽)

2010年蔡明忠兄弟聯手收購有線電視系統商凱擘

2012年富邦金宣布併購大陸華一銀行

金控事業:富邦金下有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及投信等事業,2012年第3季合併總資產4.02兆元、至11月累計自結每股純益2.79元

溢價買 賣方很滿意

而價格正是蔡明忠打勝仗的關鍵之一。一般而言,股權買賣出價看PB,股價為淨值倍數越高,單價就越高。這次富邦買華一,換算PB為二.一八倍,比目前大陸上市銀行併購行情約PB一.二至一.四倍來得高,和傳聞中的三倍比起來,則顯得很划算。

其實不盡然。這二.一八倍,指的是富邦除了買下華一銀八成老股,還得加上未來華一銀人民幣十億增資,富邦要參與認購的新股。若不算增資後的新股,只算增資前的老股,富邦買價是PB二.六倍。

「儘管後來的買家喊高價,但蔡其瑞是重然諾的人,沒再開口跟大董(蔡明忠)要求加價,最後還是由大董出線。」知情人士說。富邦蔡家的出價條件,已令賣方滿意。

「這樁交易,富邦約付出一百八十億元至二百億元的溢價,每年得多賺四十億元,才能彌平。但是,再低(價格)就談不下來了。寶成蔡家賣這個價碼(二.六倍),算是仁至義盡。」一位金控高層持平而論。

淨值高 瞄準存放款

向來精打細算的蔡明忠,這回不惜開高價,還奉上現金交易,要拿下華一銀,是因為入主及增資後,華一銀大股東即為金融業、符合大陸的產金分離政策,加上淨值逾人民幣四十億元,日後可申請個人人民幣存放款業務,屆時華一銀十四個據點將可招攬大陸居民上門做生意。這算盤怎麼撥,都划算。

而蔡明忠對華一銀志在必得,與富邦昔日繞道香港、插旗廈門銀行的登陸策略失利有關。

現行台資銀行登陸有二途徑:分行與子行。申設分行得先設辦事處,滿二年才能申設分行,且只能做企業戶外幣生意,一年後才能做人民幣生意,但不能做個人戶生意。因此有業者改申請可做個人戶人民幣業務的子行,但申設難度更高,目前只有永豐金正在申請中。

而華一銀為為大陸全國性銀行,十四個據點分布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環渤海地區的一線城市,加上經營績效在大陸主要外資銀行中國子行排名第三,身價自然不凡。

迂迴進 卡在廈門銀

在台灣金融業登陸受限,及華一銀還沒喊賣之前,蔡明忠曾努力想方設法要登陸。二○○三年,富邦先搶進香港港基銀行,五年後再循香港與大陸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參股廈門商業銀行。

蔡明忠的迂迴策略奏效,果然搶得登陸先機。然參股沒多久,蔡明忠很快就發現「難以大展身手」的現實。

由於參股廈門銀股權不到二成,富邦無法掌控經營權,受制於廈門巿政府。此外,大陸副總理王岐山前年指示,「大陸城市商業銀行要服務當地市場」,廈門銀想走出福建、跨到其他省分有困難;加上大陸規定,外資機構包括台資銀行參股大陸本國銀行,全體不得超過二五%、單一機構不得超過二○%。

富邦金因已參股廈門銀二成,不能再加碼,也不能別抱琵琶,去參股其他大陸本國銀行。「這下,富邦進不去、出不來,沒辦法再增資、也抽不了身,等於被卡住。」一位金控高層說。

對此,富邦高層坦白說:「我們(富邦金)花了百分之百的力氣,但只能得二○%的成果。這樣的結果並不理想,一度希望海西地區能視為特別區域,參股比重能提高,然而,兩岸至今並未能達成。」

「嚴格來講,富邦參股廈門銀幾乎可算是一項錯誤的決策。但是,蔡明忠知道認錯,並且趕緊調整。」知情人士說。因此,獲悉華一銀大股東寶成蔡家以「港商」身分賣股時,蔡明忠不惜賭上一回。

寶成蔡 為法令釋股

華一銀可說是第一家具有台資背景的大陸銀行,它的最大股東是在香港登記的「蓮花國際」,為全球最大製鞋代工廠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個人所投資。

今年七十二歲的蔡其瑞,原是國小老師,四十二年前接下父親的製鞋工廠,後來進大陸設廠,與大陸官方互動良好,一九九七年取得「中國第一家由海峽兩岸合資的華人銀行」特批執照,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成立。

當時因國內政策尚未開放,寶成蔡家不承認有投資,華一銀始終充滿神祕色彩。二○○六年大陸修法,外資金融機構控股方須有金融業者身分,不得身兼金融與傳產的大股東,寶成蔡家被告知須釋股,此事才曝光。

但寶成蔡家賣股一事,進展並不順利。在綠營執政時期,台資買方出手意願低,直到二○○八年藍營執政後,才又浮上檯面,重啟招親。

寶成蔡家在財務顧問建議下,鎖定富邦蔡家,一年前展開商議。而就在雙蔡緊鑼密鼓談判時,半路又殺出黑馬。「中信辜家聽到華一銀仍要賣,趕緊遞出意向書,消息傳開後,國泰蔡家、兆豐金也跟進。」知情人士透露。

設防線 官方留一手

其中,又以中信辜家動作最大,傳聞曾找人向北京說項,但因中信金發動的太晚,且寶成蔡家已就此案向大陸官方報告過,若買家中途換人,恐被貼上「不夠尊重主管機關」的標籤,最重要的是,富邦蔡家給的價格漂亮,且全部現金交易,最後仍由蔡明忠勝出。

儘管大陸官方同意由富邦蔡家接手,但也留一手。「浦發銀原持有華一銀三○%,只賣一成,仍握有二○%,以便在華一銀董事會中留下自家人馬監督,若發現有不妥,仍可找自家人接手(華一銀)。」了解內情的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10

證義搜查線2 第3集內幕解析(全部完成,已加Youtube片)

所謂一不離二,二不離三,今集第3集又由筆者再上陣,把這個節目的背後引伸的真正事件寫出來,香港電台的連結在這兒。Youtube 如連結,片亦會在下面看到,但是今集見到前後劇情開始剪得一致,減少了錯漏,應該是之前時間太趕做事有些不小心,中間沒有提及的中文名夾雜在內,今集時間充裕了,剪得比較好,這些東西少了很多,只是多了個姓。



其實這個故事的藍本是來自聯洲國際(已除牌,前編號48)聯洲珠寶(私有化前編號為926)案,但其實可能亦有參考在20年前,梁劉柔芬弟弟梁漢松與情婦陳丹娜涉及廣聯企業(254,後易名華新國際、金獅遠東、金獅亞洲、信僑控股、光訊聯網、光訊國際,現中國戶外媒體)以高價私有化上市公司的內幕交易混合起來,然後筆者很久以前聽聞某周姓女星真是炒男友的股輸了錢,不過這堆故事真是非常相似,編劇真是頗喜歡把東西混合一起用。

但個人認為,今集似乎水準稍有改善,看來他們終於在做事情有些上心了,今集選角也選得很好,最留意到鄭啟泰呢個角色好搶,仲有何佩瑜(Jeana)做呢個角色真是非常好,仲有調查員李敏都好好,姜皓文的角色都不錯,但如果做上輯韋家雄的角色可能也很好呢。

今集突然無左楊崢飾演的高級經理Christina出現呢,下一集預告看來她也是不見了,是不是原本可能真是想拍連續劇,但是真是人物上不能配合,所以才變成單元劇呢? 但是如果有Christina出現,這套劇拍第3輯的時候,會不會有江華再出現,拍住上查案,好像會更好看。

講左咁多無聊野,我們照前幾集一樣,先來看看劇集的角色,然後看看劇情吧。

首先來解釋,今集男主角姜皓文飾演的Thomas Chan ,他的名稱同這系老千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英文名非常相似,他在劇中的角色也是老闆之下,姜皈文年紀是47歲,至於根據Webb-site,這名高管年紀是48歲,這名人兄之前我特地為他本人寫了兩篇,這篇已談及他的家世,不贅,但他曾著述2本書藉,在第1本書稱他是沒有妻子的,和這篇文章說他有1名妻子,1名情婦有一些相異。但這些妻子及情婦卻是借用了其他男人的角色,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得合理,其實像真實。

如果就他按劇情所提及的案件來看,前文後理推論應該影射是來自前2年聯洲國際(已清盤及除牌,除牌前編號48)私有化聯洲珠寶(除牌前編號926)犯法的的法國巴黎百富勤融資有限公司(現稱法國巴黎融資(亞太)有限公司)的前副總裁馬漢揚。馬漢揚在任職法國巴黎百富勤融資有限公司前,曾任職京華山一企業融資有限公司及中國光大融資有限公司,據明報資料稱,他曾協助多家新股上市,如南粵物流(3399)及紫金礦業(2899)等,但從他轉工頻率頗高來看,看來他頗為在意薪酬,導致他在事件中顯示有些急功近利的傾向。

至於就他劇本的中心思想男人及情婦案偷偷洩露資料的情況來看出,其實是影射當年劉漢松為主席的廣聯企業(254,後易名華新國際、金獅亞洲、信僑控股、光訊聯網、光訊控股、中國戶外媒體)的私有化及出售予現由陳國強控制其資產,現由由萬佳錫業(195)大股東兼執行董事張偉權控制其上市地位的國際德祥(286,後易名東方紅地產、金匡企業)案的劉漢松,只不過他對女友沒這樣差,據當年壹週刊報導,還算有錢給他,給他大屋住。

關於這些上市公司現在的名稱由來,其實根據維基資料,國際德祥由當年的仍由曾氏家族持有的惠揚控股(231,前身富利國際,後易名環球動力及盛明控股),後陷入財困,轉由華人置業(127)及和記黃埔(13)為大股東。華新國際其實就是當年台灣的華新麗華集團控股的,他們旗下製造筆記型電腦機底板的其中一間公司瀚宇博德(除牌前編號667)在2006年香港上市,最後在2011年低價私有化。至於金獅亞洲就是現在百盛集團(3368)的母公司金獅集團。後來金融風暴,陷於財困,轉由一堆財技人持有,後由劉智遠接手,現在經過一輪財技運作後,改由一堆中國科網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盛大集團及曼圖宏業有限公司(Mandra Capital Limited)持有,詳情可看這篇文章這系列文章,Webb先生這堆抓糞系列(Racking Muck),也有提及。

至於女主角何佩瑜(Jeana)飾演的電視台女星Zoe Wong,其實是以案件的前文後理及所賺金額來看,扮演了聯洲國際(已清盤及除牌,除牌前編號48)私有化聯洲珠寶案的盧鈺華,她真身是一名會計師,這部分等到劇情提及我們再說調查員如何查案。

至於他以情婦這角色真身扮演就是陳丹娜了,他賺的錢肯定多很多,是1990年代的數以百萬計。根據內幕交易文件,陳小姐18至19歲間認識劉漢松,之後劉漢松就負責他的生活開支,每個月5至6萬元,還給一張附屬卡給她,每個月大約花3萬,以當時物價指數都不錯了。另外,他用當年的163萬買了瑞峰花園給她,之後又在1991年以480萬買了半山的比華利山,作為同居之用,至於瑞峰花園則以455萬賣出支付購入的代價。另外還教她炒股,真是體貼入微呢。其實還有很多例子是牽涉女人的內幕交易,例如中聯系統(後易名和記環球通訊,已私有化,私有化前編號757)案,又有一名當年大約18歲的女孩子涉及案件,根據明報報導,這名女孩子和中、英文姓名譯音,與鐘錶代理及社交界名人胡敏珊一樣的人士,這案件其實和另一宗港陸國際(715,後易名和記港陸)亦有關,但女孩子就沒沒有涉案了,最終犯案者技術上得直

至於其他人就真是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例如高管,可能是中聯案的買方代表謝國輝、主席林漢南,可能是聯洲國際案當時的主席史璧加也好,其實都是擺設一個。

到了現在,我們開始談劇情了。

00:00- 00:40 歌還是那歌,沒有新意,但一樣好聽。

00:41-00:44 個介紹主題個名稱「內幕」似乎有些老土無新意。

00:45 Zoe Wong 終於出現,但她成套劇好像都是著同一件衫,好似好無錢咁,但亦配合這套劇的形象,他個情夫Thomas Chan無畀家用,又賭輸股票孖展,Thomas Chan 又在劇中話他態度又差,難怪好像好頹,其實是咪講緊他真實在套劇的表現真是唔好呢,是幻也是真。

00:56-01:06 應該是經紀打畀Zoe Wong ,當這位無名經紀話要幾萬蚊,她就講她拍個廣告都有,但是要她下星期過數的時候,表情就變曬,可以睇到他真是陷困境,不過他好似和道個鏡頭在哪,好唔自然。

01:23-02:18由黃文慧飾演的玲姐出現,其實筆者幾喜歡他做尖酸刻薄的人,因為他把聲扮起來就似,完全唔使造作,所謂未聞其人,先知其聲就是她了。她單單打打話人無家教遲到1小時,之後Zoe 話請她食宵夜又唔肯,最後好似一走了之。Jeana 當時的眼睜得太大,很不自然,但有那種不滿得不敢發洩的情緒。之後男劇組人員叫玲姐拍,她說她有後台支持,前文後理也配合,她說她也有,其實這就是男劇組人員遷就的因由。

之後那位男劇組人員叫她拍,Zoe問有沒有化妝師,男劇組人員說劇份很少,不用化妝,叫她快一些,她非常憤怒。筆者又想起一次個人經歷,又是類似差不多的,這種感覺其實別人也不重視你才會這樣。咁點解他咁受人輕視,其實都是因為他態度,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其實很難說得清。之後Zoe 向Thomas whatsapp 左話甘草蝦她,無意中介紹Tony ,寫得真是唔錯。

不過,這兒就有些不小心了。那電話顯示,時間是23時57分,但是之前經紀打電話給Zoe叫她補倉,以這些清算人員和經紀的角度來看,其實沒有可能在凌晨打電話給他,最晚應該不會超過7時,中間入廠的過程應該不會超過10分鐘,甘草太晚也不會甘願拍劇,況且她只說她遲到1小時,所以絕無可能會變成晚上,所以只能解釋的是,其實Zoe在偏晚時候發短訊Thomas,但Thomas直至晚上才知道回覆,這符合了劇情說Thomas想和Zoe 分手,前文下理就能配合,不過劇情卻顯示他立刻回覆,所以這就是不合符常理的地方,劇組在此有些疏忽。

在劇集入面,但是玲姐為做人情,又畀山埃股票貼士那些人,最後使劇組的人輸錢,但是別人也沒有當面說。但Zoe 雖然人緣一般,跟他們說些肯定中的貼士最後贏錢,他們就千多謝萬多謝,可以見到人真是都是貪錢的,見到錢甚麼都忘記了,不過對人禮貌千萬不可欠奉,看看玲姐就知道。但是其實聽到這些消息這些人有沒有犯法呢,我們稍後會談。

如果細心發現,背景那個新聞畫面,連這個都是假,一直在播,真是細心,其實這就是伏線。後來,這個新聞報導員都有幾秒鐘鏡,但當時這位扮演的演員好像放的粉太多,搞到塊面太白。其實我睇左咁耐新聞報導,他應該都是影射了這位給人指勾搭已婚男性的新聞報導員,其實筆者認為他有時我覺得我睇電視見到她好似撞鬼咁,這套劇頭髮也是特地找一個頭髮一樣的,還要醜化她,還很配合這套劇的主題,就是外遇了,個人認為導演是特地找些人們不太注意搞笑。






02:18-03:38 這兒劇組可能沒有錢請女孩子,也不想這7時播的節目要掛上PG,所以沒有做舞女伴唱的情節,這些演員和導演也聰明,補了一句伴唱小姐為何沒有到,他們正趕來,不要急,和兩個男人唱歌太悶了的對白。

另外,兩位類似收購方老闆和對方高管的人物出現,其中一位說如果收購後,股價就會升至2塊錢,另外一位就叫他小聲一點,筆者也有遇過這些東西,那老闆真是講得太白,所以要保密。但是實際上,根據廣南(1203)當年收購廣益國際(530,前益通國際,現為高銀金融)的內幕交易案,其實根據報告,公司內部很多員工牽涉入這公司的炒作,但其實因為這些內部消息已是眾人皆知,不算是特定的消息,所以就算他們賺了錢,最後也沒判犯法,所以如果想沒事的話,最重要不要買賣,又或是盡快告訴愈多人愈好,叫他們去買,可能這被視作一種傳言,或者可能避過內幕交易的指控,被判無罪。不過,這兩位人兄好像是逃過了法網,可能就是那句「隨機應變」,用了其他人身份去買,所以沒有事,但是劇情最後也應該暗示他們可能輸了錢,因為之後沒有見過他們出現賣股票,但如果他們買了,公佈消息後真是賺了錢,就是內幕交易了。那句玩也不要太張揚,也有含意。

入面的人好像也有老婆以外的女性,為何有錢的人,總是喜歡玩女,我不明白。

04:00 Thomas Chan 有老婆,因為老婆未來有喜,所以想收心養性,不想搞女,所以想和Zoe 分手,也算合理。

04:49 - 07:02 總於明白女星點解要做家禽,賺的錢一是炒股票,一是供書教學無了,又是一個先有雞後是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是後有雞的問題。Thomas Chan總算負責任,就算想甩他,都給點錢,他只是負責任,做了形式上的東西,給了錢後叫他不要再找他,但她好像還是覺得不夠。不知有心還是無意,Thomas Chan一致性地說他不去夜總會,可能是老婆有孩子後想修心養性,還是不想給別人作新聞,但最後無意中說了收購消息,變相給了貼士Zoe Wong,叫他買那隻股票,還說會升好一陣子。其實,如果他只是很少的買,其實不會給證監發覺的,只是她很想賺錢買的成交量太大,才引起證監會注意,但這兒有犯駁的地方,稍後再談。

其實當中Jeana 穿的衣服好像和上一幕不同,也作出了情婦的風範,當中也有些有味笑話,例如Jeana 說要煮飯給Thomas Chan 吃,但是Thomas 說他還未吃夠嗎,正經的話就是下午吃完下午餐,還吃就飽,但令人聯想起食色性也,Jeana 還說一句你很壞,結果一個晚上7時播的節目就染上不良氣息了。她還叫Thomas Chan開一家電影公司,要拍愛情片,說很多宅男喜歡他,以我身為一個宅男來說,她的眼已出賣了她,眼太多摺,太有邪氣了,我就不喜歡了,所以我認為Thomas Chan那句摺得好,說給他第二女主角做,這句話可能是配合劇本成本請不起貴價主角,她也沒資格成為主角,所作的描寫,但那句開電影公司會虧大本絕對非常觸動我心靈,心中也有同感。

最後Thomas Chan 都是念舊情,扮作和內幕人士講電話,所以放料給他。根據法庭披露,其實馬漢揚是有和參與內幕的人士的兄長馬俊濠談過一段短時間的電話。

07:03-07:12  劇情話有雜誌偷影他,但其實這些事情點解到現時他們散了才有人留意,誰在放料呢?這兒已經是一個可以延伸的地方啦。可能是Zoe Wong自作自受吧。

07:13-08:08 Zoe Wong聽到消息後,當然就用Thomas Chan 給他的錢和消息買股票,所以她買了10萬,那些人一聽到消息,第一句就說玲姐給料不準,真勢利,還肯以3釐息借30萬給她,這些人真是實在太好了,我反而再想有沒有可能常人聽兩句說話,老闆告訴他消息就借了30萬給她,我對一個很熟的人也需要想想,何況這個同事?

08:09-08:38 證監會調查員出現了,但是這一集Christina 是沒有出現的,可能是暫時所見唯一一集沒有她出現的劇集。這兩位由李敏及鄭啟泰飾演的調查員開始調查,發現真身聯洲國際的立方國際,發現成交疏落的股票大增,有幾百萬股的買入,他們看看有沒有內幕消息傳出,但是李敏說這些蚊型股經常有炒賣,不足為怪,鄭啟泰就叫她查一查消息有沒有洩漏,然後她就找消息。原來這樣買股,導致成交大增,是會被調查的,各位要小心些逐少逐少的購買呢。不過我翻遍全劇,鄭啟泰和李敏是沒有名字的,李敏的名字只有在一次提及她叫Vicky,其他地方都沒著落,鄭啟泰則有一聲Vicky叫他為德哥,但為了方便用鄭啟泰算了。

08:39-09:35 證監會同事話看到Vicky和男朋友撐檯腳火鍋,但是Vicky否認,但同事說看見她男友和身型和頭髮類似她的人一起看電影,但是Vicky說她和媽媽去看電影,是不是她看錯,於是那同事不以為然說看錯,李敏又去證實,但是男朋友又跟他說沒有這事發生,不過可以看到他男有又出軌了,原因可能就是她太在意工作了。不過這又符合前文下理和這集主題。

09:36-09:58 新聞那個人介紹過,她樣子好搞笑,那頭髮真是抄足某部分電視報導員。這暗示了公司私有化消息出現了,但是為了讓觀眾容易理解,所以避開這個非常複雜的名詞,改以消息代替,這是劇集縮短的代價。這兩名工作人員賺了大錢,但因為Zoe 知道這消息可能有問題,叫她們小聲一點,至於那兩人問Zoe 應不應該賣股票,Zoe說應該升更多,所以不應賣,這就鋪下聽消息者輸錢的伏線,事實上真的消息有多少,可能真的真能贏,但假的更多。

09:59-11:00 可能Thomas Chan 贏了錢,於是和快有小生命出生的老婆去看樓盤,還說豪宅保值,我認為他的話在錢不斷增加的世界是對的。然後Zoe 打來想要求有復合的意思,Thomas 一口斷絕,Zoe 借酒澆愁,這一段我認為是整套戲最拖的時斷,並暗示他們有外遊,相片有留底,這就是線索。

11:18-12:04 廣告過後,發現證監已經搬到和記黃埔(13)持有的長江集團中心,這應該是年初拍的,距今3個多月。查到持有戶口的身份後,第一時間就找Zoe,Zoe著件衫透視,成日都好似小三。Vicky 問她是否買了30萬立方國際,可以見到她真是又借了錢。然後問她有沒有買股票,她說她常常買股票,又看兩份財經報章,以她一個電視女星的身份,為何他會明白這些深入的財經訊息呢,會否有人教她?但是Vicky問她有沒有人洩露消息,Zoe的戲很好,她說她看報紙得來的,不過Zoe說過去兩個月沒有報紙報導過。她又駁得好,說她自己有眼光,不過又拿不出證明。其實有時我都有這樣的狀態,但事實上當然是做過好多功課才會這樣,不會貿貿然押下這樣多的錢進去,所以在調查員眼中,她一定有奇怪。Vicky問她認不認識他們高層,這兒她知道問題所在,當然講大話,但她的樣子極不自然。

12:05-14:50 Thomas因為離開了Zoe ,所以又借酒澆愁,又瘋狂打電話給Thomas,但他不覆,最後Thomas覺得她太煩,於是又出現了。但是Thomas 總有一些情,不過重申一次,Zoe 真是似小三,講了句對唔住。最後Thomas 講那句,「我都唔知你似乜,又唔畀心機做野,點上位呀」,我都覺得好適合他。Zoe講,有人找過她,她要小心,誰不知很快就曝光了。

14:51-15:13 事情終於敗露了,Vicky看到入了神。然後男友出現嚇了一跳,但她樣子很不自然,借了鏡頭。他男友說有錢人包養女星非常正常,雖然Vicky說她男人有錢對女孩的需求就會更強烈,但他說他沒錢不搞女孩子,這又說了大話了。

15:14-15:44 Vicky 拿這本雜誌出來向鄭啟泰說Zoe和Thomas 有超友誼關係,但鄭啟泰說它娛樂雜誌可信程度低,又暗示女星外出進修是有特別原因的,這不是真的。Vicky受這雜誌引導,就叫鄭啟泰查出入境紀錄。

15:45-16:19 Thomas 和 Zoe 講數,Thomas 說這些消息,談論一陣子很平常,沒有甚麼愧色,另外她老婆早已知道,只扮不知道,是不是她老婆早知道,所以就以小生命留住他啊。

16:21-16:54 Vicky 和鄭啟泰發現Zoe和Thomas都有同日的法國及英國及出國紀錄,又證明了Thomas代付機票的費用。事實上,在案件中,盧鈺華與馬漢揚的親密關係,除了有查過他們出入澳門紀錄外,還包括水費單及他們其屋苑的智能卡,真是無孔不入,可見這案件是暗示這案件,劉漢松案則調查他們的銀行出入款紀錄和證券行紀錄。也證明了內幕交易合理,可以搜查。

16:54-20:19 隨著真相深入,原來Zoe 相往外國散心,但證監會搜查他家的資料,更抓了她來問話,不過Thomas 實際上只暗示了消息給Zoe,叫她自己小心購買,又找到好律師,沒有用自己名稱購買股票,所以可能都沒事。但Zoe 自己就不幸運了,用自己名義買了股票,又在她家找到親密照,即友好關係的證據,事實上在劉漢松案和聯洲珠寶案都是用其他東西證明到。不過Jeana 眼神避忌唔真實。

20:19-20:43 最後收購失敗,代表Zoe的同事散戶都損失了,但是Zoe出事的時候,為何他們不賣走股票,何況調查過程一般很長,時間充裕,沒理由不賣。但事實上多起私有化內幕交易都沒出事,例如這一單聯洲珠寶,就算星亮控股(955)也沒事。失敗的匯源果汁(1886),也不關證監會內幕交易的事,是不通過反壟斷。

這一宗Thomas Chan 和Zoe Wong 都被定罪,監禁24個月及12個月,所要繳交賺得的金錢,事實上馬漢揚最終入獄2年2個月,盧鈺華真是入獄1年,所有非法所得被罰,還要付調查費。後面的刪除,暗示這案件完成了。

20:58-21:53 Vicky 說她男朋友要忙著工作,所以沒有事做,故她在忙,至於鄭啟泰要陪老婆,所以先下班。Vicky下班後,見到他男女真的外遇了,那女孩子和她樣子差不多,暗示這些交易和外遇一樣,常常都發生吧。不過我最後好奇得兩點,第一點就是鄭啟泰說這個案子有一陣子忙的,可能暗示有下集,結果第6集她又出現了,不過拍檔變了陸永,我很喜歡。另外,她的衣服全集都好像是同一件,每一天都一樣,她的衣服可能好像卡通片的女主角,家中有一大堆同一件的衣服,方便替換,哈哈。但想一想如果拍攝第3輯,她會變成女主角嗎?

我在想,其實這套節目是否真是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做6集,這才沒有了做連續劇? 下一個星期,我們再搞第4集。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66

證義搜查線2 第4集第一戰初步介紹(全部完成)

今集有多年未出現的謝君豪,同埋林峰女朋友有吳千語做證監調查員,有一點令人期待。但是我最想睇黃子雄,黃子雄當日可能在一個台入面為2個台做電視節目。7點鐘做教授,8點鐘做律師,真是極之使人混亂,雖然未及朱璇,一路殺3檔咁勁,曾經8點做一個失婚婦人,8點半做女警,9點半做護士,但在1個電視台台為2個廣播機構做電視節目,可能在當日播出,都可說是一個創舉。

至於今集的片如這連結,Youtube 片如這連結,亦可參看下片。今日黃子雄就沒有又扮教授,又扮律師,但今集愛回家主角的劉丹就真是不太幸運了,8時正在做徐榮同黎諾㦤爸爸,劇做完後,不夠5分鐘又在神探高倫布出現,又做蕭正楠爸爸,筆者母親甚至把他和前幾日播完結局的仁心解碼2的蕭正楠混淆,說為何不是哨牙仔,好像爽報那位朱國亮講她的母親一樣



今集指的期貨操控人士改名真是非常簡單,蔡就是葉,至于斌就是佳,編劇的智慧真高。案情完全沒有修飾。根據證監會資料,這名蔡斌先生早於1999年開始擾亂市場,在2000年已開始給證監會判罰擾亂市場,罰款3萬大元。其後在2002年擔任德盛期貨有限公及創新期貨有限公司的代表,透過其「超卓」的人為操盤手法,把恆生指數期貨推高,然後造淡獲利過百萬。2006年,蔡斌被證監會釘牌15個月,其後蔡斌不服判決,於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上訴,但最後他主動撤回上訴,接受懲罰。

但被釘牌後,他以個人身份又以同一手法賺錢,在2007年2月至9月間,用同一手法操控期貨交易所的最後擬定開市價格,在2008年8月,已與證監會在民事案中達成協議,承諾不在上述時段落盤買賣期貨,但證監會在發佈的資料日期有點錯。最後於2009年9月,證監會又展開法律訴訟程序,申請法院頒令限制蔡斌不得在期貨市場開市前分配時段發出期貨交易的買賣盤,以操控價格,並排期於區域法院聆訊。但在2010年1月,該案法官認為證據尚不充份,故判本案不成立,但蔡斌於開市的交易仍是被禁止,證監其後決定繼續上訴。但是因為當時法官改當傳道人, 沒有「補交」裁決理由,致令證監會上訴受阻,至2010年10月才取得裁決理由,再在2011年6月,才下令案件由另一裁判官重審。最終在2012年被判罪名成立,在5月判處監禁6個月,緩刑2年,另罰款50萬元,並命令他繳付證監會的調查費,但仍不及其操控期貨價格所得之94萬利潤,證監上訴,但法官維持原判,之後應該就此沒有消息,並結案。其實這案件實際可說只分為2部分,每部分只是維持了大約5年左右,並沒有如劇情中的8年,相信都是編劇為於半小時完成劇集,方便觀眾瞭解劇情矣。

其實這劇集其他角色我也找不到原人,假設真有其事,只是略有刪改矣,如果證監會願意多提供資料,我就會補上他們。由於劇情過份平淡,所以部分內容我會以鄭裕玲於1979年拍攝的ICAC片集中的新人,配合今集吳千語,加上謝君豪及1979年的劉松仁做一個比對。

00:00-00:36 一首聽左好多次的歌,但都是好好聽。

00:37-01:51 這一段純為打破一般人對證監會幻想所做的,話說吳千語擔任的助理經理Jeanie Fong,以及只出了幾鏡的,由余世騰擔任的Frank去調查一單交易的案件入屋搜查,她們又拿槍又有搜查令,然後到達要搜查的房間,按鈴後,由女傭接待他到主人房,當她進入房後,主人在碎毀證據,Jeanie 想對她開槍,誰不知女傭殺了她,她才是高手,然後Jeanie 驚醒了。這一段但是真是好cult,一套好嚴肅的證監片竟然有這麼cult的內容,實屬這6集中的異數,可能是內容不夠,又或是謝君豪不很有空,又或是只有半小時,所以沒有這麼多時間帶入主題,又為了引了大家注意,搭些豬頭骨入去,使你有心機看,之後逐少逐少打破迷思。

我們不如細細看1979年鄭裕玲在廉政劇集中的表現,那一段真是很寫實,她接受面試,又問她為何加入廉署,之後她答得也不錯,之後她被錄取,然後上班坐電梯,因為當時廉署真是在和記中心,聽到同座員工說話,又說那些員工偷拿了不少東西,要她補了不少錢進去,說要告去廉署云云,之後劉松仁和這輯另一名主角關山出來,她說被香水多薰幾小時,他就把東西說出來了,之後出電梯,就報到,然後慢慢把她帶入主題,比較起來,我較喜歡以往寫故事的手法,至少故事表達上好看很多,慢慢帶入劇情,相信和這30多年間生活節奏加快,時間碎片化有關,為了可以補足時間,更加了一條朋友線,可以延長一下電視節目的時間。還有在培訓的一段,亦都預留了幾分鐘去談談,現在的劇通常都刪除了,正如現在的證義搜查總一樣,是不是證監會一入職就在職培訓的呢?  所以這一套用了11分鐘講的東西,實際可能就如現在的證義搜查線刪除剩下1分鐘左右。

01:51-03:38 這兒無論在1979年的廉政劇集和這一集都有出現一個輕案例,這個案件通常是無關主題的,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執法部分如何處理和新人在處理案件和舊人的衝突。在1979年的廉政劇集中,鄭裕玲(套劇她個名都是叫鄭裕玲)看到一位欲以賄賂手段取得美國護照的男士的可憐相具有惻隱之心,於是叫劉松仁和關山不要控告他,之後劉松仁和關山很清楚說明他們的職責,並說有意協助他脫罪,最終大家也選擇對該男子從輕發落。但是中間說的話非常有趣,如果是按電檢,有可能不會通過,那扮演疑犯的男子做得很有感情,這幾位討論也自然,短短幾句就已經表達矛盾所在。其中有一些執法機構專從事挑選一些無辜可憐的犯罰者來懲罰的反思亦有帶出討論,認為他們寫得真有意義。

至於這一集片集,可能時間不足,可能美化執法人員,可能編劇無心或沒有功力編寫,完全沒有帶出犯罪者的內心,只一味形容犯罪者是可惡的,如那些被告居住環境惡劣,被告言語可惡、寸寸貢地說「幫你地唔到,鎖匙唔見左啦,要睇呀,想辦法開啦」(我不能幫助你,我的鎖匙遺失了,如果你們要檢查,你們自己想辦法吧)、「睇住呀,唔見左一頁,我port你呀」(請你當心,如果文件遺失了,我一定會投訴你),把它們塑造成可惡的形象,從而使觀眾認為拘捕他們是正確的決定,但這缺乏了人情,或者可以說是脫離真實。這究竟是時代進步了,人心複雜了,還是人心簡單了,劇情考慮簡單了,抑或是時間碎片法,使人易於理解是正道,還是政治正確,把正惡觀念植入別人的心? 

03:39-04:26 主動交代今集主線劇情,劇情如上面所述蔡斌的過程,並講述謝君豪與Jeanie Fong 合作的經過,楊崢飾演的Christina很肯定地退出了主導的角色,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臨記,只是用來讓她來作為介紹角色,其實好像廉署節目一樣,倒不如取消這堆角色好過,把主力重心放在主角查案。正如1979的廉政劇集一樣,沒有一處談過他們的上司是誰的,但每個案件和案件之間都有關連,也都寫得合情合理,動人以情,我真是不明白現在的香港劇集為何會搞成這樣。

04:27-04:29 交代他們已經遷至長江集團中心,沒有特別。

04:29-05:37  Jennie Fong 換了新上司,調查新個期貨操控個案,她新坐的位置不太好,她也不太懂那些專業術語,所以說一句「果然好精密」,但是又不懂,想問為甚麼,又沒有人為她解答,前上司也在忙著,但新上司謝君豪只在看李氏集團的雜誌,認為她在問設計問題,不是問案件問題,正經事不幹,只看雜誌,偏離公事,覺得他甚麼都不懂,所以不想請教他,想自己找答案。不過不知為甚麼,李氏集團的標誌非常像Coach(6388)的,可能配合是時裝集團吧,Jennie話好似是外國牌子,真是好好笑。

05:38 唔夠時間塞時間。

05:39-06:23 感情線出來了。Jennie 和由只出兩鏡胡卓希飾演的男朋友(字幕真是打Jeenie男朋友,連姓名也沒給他)打算看戲,但Jeanie 和他進了一家書店,相信是Mikiki內設的Metrobooks,但這部分因為時間已省略,Jennie在想著那些不懂的學術詞語,所以就找了一本金融大鱷的書來看,不知道我覺得那本書的封面很像周顯的《炒股密碼》,可能我真是見多識淺,顏色差不多,只是封面的字由全紅變成紅藍各一半。最後胡卓希叫Jennie去看戲,叫她電影放完後再來看,她說書店關門,然後男友說明天買給她,但她說打大鱷重要,還是看電影重要,嚇死觀眾。對比多年前的廉政電影的低調,證監的的調查真是非常張揚。對比起1979年鄭裕玲和甘國亮模糊含蓄的愛就真是深刻得多,甘國亮在片段中飾演一個內向的銷售員,在中環附近的中建大廈工作,到處推銷,不太懂對女孩子說話,可能暗示在銷售中做了一些不太恰當的行為,雖對鄭裕玲有好感,但不懂說話,只能重覆他銷售的東西,雖然有一次電梯壞了建立了深刻的友誼,但是知悉鄭裕玲是廉政公署人員又不敢示愛,最後釀成悲劇,和這套證監劇的結果真是差很難。可能用如果是現在,這套廉政劇肯定是給發回重拍,或者是全部剪掉。可以說,更多的管制造成更大的悲劇,變得沒有創意。

06:24-07:56 這段其實說這個Jennie回去大學找黃子雄飾演的張教授了解一下期貨的運作,以及了解犯案者的動機,可能編劇認為觀眾較難了解這名犯案者的原理,又或是證監想拍一個有意義的,所以就加進這一段。其實這名犯案者的動機很簡單,只不過想誤導觀眾,加上新人的錯誤經驗,拼湊出第一次上訴不成立的原因。其實這名蔡先生只是趁成交少的時候,利用少量的期貨買賣,導致價格短時期偏離大市,再引出部分買賣單和他成交大量好倉或淡倉,之後在開市後,價格自然回復正常,這就可以憑著這些錯價單平倉賺錢。

但其實如果在劇情上,倒我認為不必要,因為劇情上如果以易於了解來看,應該是以人性來協助了解,不應用艱澀的財經術語。又搬出1979年的廉政劇作示範,案中有一段是提及銀行經理協助樓按客戶收取賄賂的過程,其實他連原理也沒有解釋,直奔主題,接獲線報後,鄭裕玲及劉松仁放蛇,在辦按揭過程中說出他們難以取得大額按,銀行經理就說出他的想法如果拿取他的報酬,之後當然一網成擒,然後突然銀行有劫案,製造出一種對比,暗示貪污看來是一件小事,但實際上其實和動刀動槍一樣可惡。為何現在卻不能帶來這種張力呢?  可能都是成本。

之後Jennie 接到 謝君豪飾演Samson的電話,說他下午就不見人,不知去了哪,所以Jennie 才出去請教教授,但Samson 跟他說明天早點回來,可能是有任務交給她。她接完電話那種眼神有點鄙視,可見她還是看不起她的上司,不過這段卻是在劇情上有些必要的。這才能帶出之後的劇情。

07:57-08:00  過幕,無料到

08:00-09:18片中其實提及,因為Samson正在忙一些其他東西,介紹莫家淦飾演監察組的Ken給Jennie認識,叫Jennie找Ken協助他查葉佳造市的證據,她經過不少努力,終於把這些異動查出來。

09:18-09:52 最後Jennie找到是EO2成員彭懷安飾演的和一名足球員一樣名稱的梁志榮造盤的,不是葉佳,但Samson不感興趣, 叫Jennie 帶這人來面談。雖然她主觀認定這可能是葉佳拍檔,但Samson叫他先過來面談,才知道是否真確。

這兩段片我們合起來討論。老實講,我覺得呢段頭一分鐘是成段最無謂的其中一個場口,大可剪掉,用在Jennie及Samson 指出他有造市證據的一段就可以了。片中提及葉佳已被禁止開市前落盤,其實真實情況是,到了這一刻已經過了一個法庭程序,大家達成了協議,到這一刻已經是過了一年多,但顯然因為簡化劇情,方便了解,所以沒有寫這樣多。片中Ken 提及Samson 其實破了很多大案,但Jennie 眼見Samson這個人很懶,所以就說他不知道。在這段片中,很顯然Jennie 換了兩套衣服,可以見到其實兩幕合在一拍,形成他過了一段時間查到。至於Samson 忙的東西,這些東西其實劇中不停提及一些細節讓你查到,但這件事我們稍後才介紹,其實他在片中問這個Kelvin King ,至於真實牌子可能是Calvin Klein,是不是李氏集團,已經是留下尾巴。總體來說,Samson 其實是想把Jennie 放在水中,慢慢給他指引,一路一路帶他獨立查案。反觀1979年的廉政片集,鄭裕玲其實已具一定查案能力,可能受過訓綀,加上人情歷練,沒有人帶著他已經做得不錯,可以見到這30年間,新人的能力和上司的取態可能有些變化了,不過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就不談了。

09:57-14:00 這一幕又是現實和事實的差異。Jennie 在裝酷模仿電視劇審犯的片段,過了一分鐘,只出了一把聲的祕書Donna說梁志榮來了。過了一會兒,梁志榮帶著律師來,Samson及Jennie 把過程錄音,然後開始審問犯人,Jennie 雖然又用上一般手段來審問,但她鴐馭不了梁志榮,所以梁志榮沒有防犯,仍在做掌上壓和亂跑。但Samson一路引用條例,把他帶回審問過程,然後一路運用盤問技巧,加上熟悉運用條文,把一些梁志榮不願回答慢慢用軟功迫出來,之後終於套出犯案證據,使他坐立不安。Jennie 非常驚奇,終於服了Samson。

這段片是整套片最好看的一段,可能暗示了現在的情況,那些有財有勢的人,可能都是用這些東西來把證監會調查人員嚇倒,所以資格較老的調查員就會把書讀熟才進去,使他們沒有藉口不回覆,還順便破除一些人人的誤解。不過我在想,這些調查員記憶力要很好才可以,老的真的不行,還有律師一句話都沒說就賺錢,真好賺。這一段盤問使之前的一般找Jeanie犯罪證據的片段顯得更多餘。不過我最深刻是這一段,當Jeanie 問他是否認識葉佳,他這樣回覆,我覺得很好笑,這是編劇寫出來,還是演員臨時突發奇想呢? 還有幾段,「我盼望開市升一百點」,「做買賣當然想賺錢,有何不可」,「又唔是我一個咁做」絕對是金句之一。Jennie 的表情動作非常值得一看,拿鏡頭的拍得用心,演員,特別的謝君豪表演值得一讚,吳千語這表情都有戲,不如睇睇下面的相。









到這一刻,我終於明白影響價格,導致其他人用高價購買,受害是犯法,但是在這個流通的市場,我真是不明法做這些擦邊球的弊處有甚麼不好,高頻高易也有一樣的效果,有時我真不明白準則是如何決定。

14:00-15:09 這一段Jennie 道歉,Samson卻說笑,Jennie 以為他們兩個有關,但是最後卻發現沒有。Samson並終於道出原委,把案情清楚地告訴Jennie,他的東西說得好有道理,沒證據找證人證明,沒有證據就沒事,有證據就出事。之後Jennie提及那個專家證人Ray Benson 已證明葉佳有造市的嫌疑,但是Samson 說它只是學者,缺乏市場經驗看來,證明他的經驗已經把案情看得清楚,Jennie 說為何不去找? Samson 說談何容易,剩下的更驚奇。這一段謝君豪給我的感覺就像之前播的五指奏鳴曲的那個奸律師一樣,唔信? 畀你睇。



15:10-15:53 這一段其實我認為應該加長,也交代了案件受阻的情況如何,刪掉那一分鐘其實補在這兒頗恰當,事實上這段反映2010年上訴失敗,不過它並不是無罪,那條開市前不准交易仍在生效。1979年廉政片集中,這一段我認為是整段的精華,表現到證人的奸狡,其實這一套片也可以偷師,只為娛樂性,忽略了教化重點,亦鋪下了深思這些活動的伏線,結果關山賭氣不做了,鄭裕玲也想辭職,但鄭裕玲都想清楚廉政工作的意義,沒有這樣做。在這段中,我認為吳千語連話都不用說,好像他男友一樣,chok 一 chok 用眼神已經是戲,法庭這一段是他表現的幾好的一段。

15:54-16:40 因為法庭有結果,所以劇情交代Christina叫他他不要查下去,Samson 把案件放進倉內,Jennie和她爭吵,更頂撞上司,最後一句,「上次盤問犯人非常出色,以為你有火」,誰知最搞笑的地方就在這兒,她好像不太有力推那門,要推兩次才成。之後照正常來看,是決定繼續上訴的。這一幕和之前那幕都很多證監會員工合作參演。

16:41-19:39 這段戲其實是講他們找專家證人Dr Burma (Simon Watkiss 飾演)的過程,Jennie 透過張教授知道期貨市場實戰專家教授這方面的專家Dr Burma來講演講,於是希望他幫忙,最後Jennie 竟然發現Samson 和他通信已3個月,所以經驗老到的人非常神奇,交代出前後Samson成功多次破案的原因,會想到很多不清楚的東西,這兒也交代這些熟悉市場的專家證人為何有時不肯出庭,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角色不明,利益難看清呢。可以感到Jennie對Samson 這一句道歉真得來不易,Samson 一句真被你這些小女孩氣死,並安慰她。這一段中,那句一年查唔到,兩年查唔到,最終都查到都是金句,其實也和我的經歷相似,這篇文到這兒雖然經過多次續寫,我的感覺就是這樣,最終都快把它寫完了。這一幕都很多臨記。

19:40-20:27  案子在這兒終於審結,葉佳被判有罪,最終罰款200萬,監禁10月,緩刑兩年,和證監會網站上資料罰款50萬相差很遠,這兒是否有祕密協定,我們不清楚。中間他的男朋友打來,叫他7時準時到來,不要常常到切蛋糕才出現,暗示這工作很忙,這是喜劇,但廉政那套甘國亮是悲劇,詳細劇情不說太多,但以現在眼光來看,不會出街的。最後一段有本時裝雜誌出來,是用來交代下一段。在這堆片中,筆者發現吳千語穿來穿去的衣服都是這件藍色外套,可見她真是有無限件同款衣服。

20:28-21:26 Jennie 買了Samson 經常在看的雜誌給他,結果換來Christina給她一堆新文件,原來這是關於Samson 常常問的李氏集團的,筆者在想,這是否暗示之前很出名的奧思集團(1161),或是在這件案查完後,她會再出現? 她查的給可能就是見她在之前的案件立下大功,於是給她困難任務,並到這家公司拿出搜查令要求調出文件,她又裝酷了,是不是導演要求的?她留下謝君豪之前的一句「雖然我們沒權拘捕任何人,但只要我們有調查的權力,相信一年查不到,二年查不到,最終都能查到」和鄭裕玲那段真差得遠,現在真是時間碎片化,深度差了很多。最後都用證監會的綠色化了,是比較特別的一集,報幕做得很好,可能時間充足及配合主題,所以可以多做一些。

到這兒,我敢講一句,這幾十年電視尺度緊了很多。但這一集演員真是很盡力,不過有些美中不足,有些地方應該加一些,但是可能時代不同了,可能這樣更更受歡迎吧,不過我還是喜歡以前的拍攝手法。

參考資料:
1. David Webb 系統的蔡斌資料
http://webb-site.com/dbpub/natarts.asp?p=51302&hide=

2. 廉政劇集1979年 第5集黑白
http://www.ichannel.icac.hk/tc/categorylist.aspx?video=2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