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擬建電解鋁項目將被「立即叫停」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38856.html

昨天,工信部網站上,刊登了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遏制電解鋁行 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堅決制止任何擴大產能的新建項目的違規審批行為, 並取消地方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

記者昨天諮詢多家企業和業內分析人士發現,如果這一政策全面落實,對於希望介入或者擴大電解鋁產能的企業來說是當頭一棒,對在鋁行業市場份額日益減少的中鋁來說,反而是利好消息。

民營鋁企受影響最大

根據通知,目前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局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地方仍在加快電解鋁項目建設,甚至在招商引資中給予土地、稅收、優惠電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到2010年底,全國電解鋁產能已達2300萬噸,實際產量1560萬噸,設備利用率為70%。2010年1~11月鋁冶煉行業利潤104.41億元,銷售利潤率僅3.59%,大大低於工業行業平均水平。

因此,通知要求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並透露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根據記者多方瞭解的信息,即將被叫停的擬建電解鋁項目,很多並不是來自我國傳統的鋁業「老大」中鋁公司,而是包括一些電力企業、民營電解鋁企業在內的非中鋁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佔據超過半壁江山的中鋁公司,市場份額在逐年萎縮,根據上海有色網的統計,目前中鋁佔國內電解鋁產量的份額,已經從 2007年的26.52%縮小到2010年的21.5%。而2011年我國新建電解鋁產能是290萬噸/年,其中屬於中鋁的只有39萬噸/年。

「這一政策如果推進,影響更大的肯定是非中鋁企業,之前幾乎沒有電解鋁項目的新疆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就要增加1000萬噸左右的電解鋁產能,這 些產能主要是由中電投等國有電力企業和山東信發鋁電等大型民營企業投建,中鋁還沒有在這一地區涉足。」一位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執行力度存疑

東北證券分析師楊霞輝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真的叫停所有的擬建產能,對電解鋁行業來說是一較大利好,可以舒緩產能過剩現象,鋁價也有望出現反彈,行業盈利性得到改善。

上海有色網分析師張昕對記者預計,一旦眾多擬建項目被推遲或叫停,國內鋁消費量又不斷增加,可能加快中國成為電解鋁淨進口國的步伐。「雖然電解鋁行 業現在處於過剩,但兩三年後過剩產能可能會逐漸消化,而此次政府出台強力措施整頓電解鋁新增產能,可能未來會加大需求增大進口,從而使中國變為電解鋁淨進 口國的時間縮短。」不過,張昕也指出,此舉短期內對供需結構影響很小,具體影響程度還需看政策的執行力度。

當然,業內普遍對政策落實所抱希望不是太大。

一位民營電解鋁企業的內部管理層對記者坦陳,國家發改委從幾年前就說過不再審批新項目了,但其實這幾年電解鋁產能都在成倍增長,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一個項目是經過審批的。

而另一家電解鋁企業人士更是對工信部提出的只有近70%的開工率提出質疑。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國內電解鋁開工率就已經達到了75%至80%。

不過上述人士承認,也不排除有很多企業偷偷上馬電解鋁項目並未納入統計,「現在一些廠家都在通過其他名目來申報項目,比如說是做鋁加工,但最終上馬的還是電解鋁,要控制這些項目上馬也是難題。」

此次對擬建項目的「一刀切」,安信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衡昆對記者指出,目前擬建和在建的項目,大多在新疆、青海、內蒙等西部能源富裕、電力成本較低 的地區,而已經存在的電解鋁項目則是在能源價格較高的地區,國家應該鼓勵電解鋁產能向西部地區轉移,並淘汰現有落後、成本高的電解鋁產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0

2.6萬億巨債壓身 鐵老大擬建銀行擺脫困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07

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國鐵路總公司(鐵總)背負近2.6萬億元國內借款和325億元國外借款,深陷融資困境,目前考慮與各大銀行協辦或自建一家銀行解決融資難題。 本月下旬,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事鐵路工程科技工作40余年的王夢恕向《中國經濟周刊》證實了上述消息,稱這是鐵路發展基金成立委員會向他征求過的兩套方案,國家更支持協辦銀行,但鐵路部門希望自建,“商業銀行的牌照還在和國家談。” 今年第一季度審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鐵總負債合計為32690億元,負債率高達64%,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值。本月初發改委引發文件規定,鐵總發起及代表政府出資的鐵路發展基金也將吸引社會資本。有媒體報道稱,該基金年管理規模有望達到2000-3000億元。 但根據發改委上述規定,該基金至少70%的資金都要充當國家鐵路項目的資本金。即使再吸引部分民資參與,可能募集資金也只夠勉強填補新增投資。另據媒體報道,今年全國鐵路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已增至8000億元,為史上第二高。 對於王夢恕以上提到的兩種方案,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華東分會秘書長王磊認為: 國家贊成各銀行入股的模式可能一方面是出於相對穩妥的考慮,相當於鐵路銀行還沒開張,國家已經為它先行籌集了千億資金,另一方面應該也是盡量避免與現在的銀行直接爭利。 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戰略發展部人士則是認為,即使是方案一,銀行也不一定願意充分合作。該人士提到三大問題: 1、兩大系統磨合周期不短,鐵路在經營思路的專業性方面不一定跟得上銀行; 2、股權分配方面,如果鐵路控股,銀行未必甘心出資; 3、銀行在轉型,改變已無利可圖的吸儲放貸經營模式,鐵路系統沒有可以繼承的金融遺產,確保盈利還是問題。 原上海鐵道大學副校長孫章認為,鐵總要償還巨債,需要國家成立專門的債務小組,整體消化過去的債務,兩種方案都未必能解決這麽龐大的債務量。 以下鐵總借款來源及金額圖表來自《中國經濟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79

新蘇伊士運河呼之欲出 俄羅斯擬建600億美元中俄首都高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55

李克強,普京,高鐵,俄羅斯,天然氣

面對西方經濟制裁的壓力和本國經濟衰退的威脅,俄羅斯著力進一步增進對華關系。在達成創紀錄的中俄天然氣供應協議後,俄羅斯又計劃最早明年動工興建聯通中俄兩國首都的高鐵。中國高鐵有望率先在俄落地。隨著中俄鐵路升級為高鐵,中國將邁出複興歐亞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步。

據昨日彭博報道,俄羅斯鐵路公司(俄鐵)第一副總裁Alexander Misharin表示,該司籌建從莫斯科到北京的高速鐵路,投資額可能達到2.8萬億盧布(約合600億美元)。該鐵路總長度在7800-8000公里,俄羅斯境內成本2.5-2.8萬億盧布。運營該線路需要170輛貨運高鐵和400輛客運高鐵。俄鐵計劃上述高鐵項目最早明年開工,2019年完工。項目竣工後,中俄兩國首都的車程將由目前的五天左右縮短至30個小時。

俄羅斯鐵路橫亙在歐亞大陸間,是歐亞的運輸動脈。其總長超過8.52萬公里、橫跨11個時區的鐵路幹線及數百公里的工業企業支線。目前俄羅斯還未有一條鐵路線時速達到350公里。Misharin稱,從貫通歐亞的貨運到客運,中國的銀行和企業對上述莫斯科到北京的高鐵項目產生了多方面的興趣。他說:

“我們實質是要創建全新的交通運輸網,其規模和意義堪比修建蘇伊士運河。”

上月月中李克強總理訪俄期間,中俄簽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鐵發展合作備忘錄,擬推進構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優先實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項目。當時外媒評論稱,中國高鐵邁向俄羅斯的實質性進展引人矚目。

Misharin估計,俄羅斯政府可能為“莫斯科-喀山”高鐵投入6700億盧布,“中國的投資者可能提供長線資金,不過這不是唯一的選擇。”

回顧近兩個月中俄的各項合作,兩國關系正在從傳統的能源大單到貨幣互換金融合作,再到高鐵、甚至寬體客機合作層層推進。

上月李克強訪問期間,中俄還簽署了有效期三年的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本月9日,中俄簽署17項雙邊合作協議,其中包括中俄第二輪天然氣供應框架協議、即300億立方米的西線天然氣供氣協議。

據上述天然氣供應協議,俄方將從西伯利亞西部每年向中國供應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為期30年,每年供氣量略小於5月東線協議中的380億立方米。今年5月,中俄達成俄方史上規模最大的東線輸氣協議,合同總價值4000億美元。實現東西兩線供氣後,中國將超越德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買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17

滬擬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 受益人群將擴至270萬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0682.html

滬擬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 受益人群將擴至270萬人

新民晚報 2015-12-03 15:38:00

一項旨在提高上海老年人福利水平、促進老年人福利均等化的地方性社會福利政策“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擬於2016年在滬推出

一項旨在提高上海老年人福利水平、促進老年人福利均等化的地方性社會福利政策“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擬於2016年在滬推出,該政策計劃將目前實行的“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和“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等單項補貼,統籌調整為全市統一的老年綜合補貼,受益範圍擴大至65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為此,市政府有關部門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專門就該制度的初步方案聽取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

相關部門的統計表明,目前“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和“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兩項政策的覆蓋人群約170萬人,每年財政補貼為8.5億元,實行“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後,受益人群將擴大至270萬人,每年所需的財政補貼將超過33億元。全市統一實施該制度,把貨幣化補貼直接補給老人,既有利於解決高齡老人營養補貼因各區縣財力不同、免費乘車制度因出行狀況不同產生的不均衡問題,也有利於使獲得津貼的老年人擁有更多自主支配權。

初步方案聽取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意見時,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補貼標準應與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將根據財政收入、物價、老年福利等綜合因素統籌考慮、適時調整。該制度推行後,目前各區縣、街鎮實行的對老年人的一次性節日慰問與實物補貼可以保留,其他老年優待政策,如公園和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或優惠等,均保持不變。

該負責人同時明確,低保、低收入老年人享受“老年綜合津貼”後,不會影響所享受的社會救助水平。另據了解,目前,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尚在聽取意見階段,市政府將集思廣益,進一步研究完善具體的政策措施。

老人綜合津貼 每月領多少錢

擬推出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將根據年齡實行梯度標準。具體標準初步定為:65-69歲,每月50元;70-89歲,每月120元;90-99歲,每月300元;100歲以上,每月500元。綜合津貼擬通過敬老卡發放。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509

武漢擬建“第二浦東” 十多區域爭奪長江新城落地權

繼“中國光谷”“中國車都”後,武漢計劃再打造一張世界級“城市名片”——長江新城。這是履新不久的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所提出的,目標直指在長江沿線打造第二個“浦東”。

陳一新反複強調,長江新城到底選在什麽地方,不能“拍腦袋”。同時,要在充分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越快越好”。

在今年武漢市“兩會”期間,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包括武湖、諶家磯、天興洲、陽邏、青山磯在內的10多個區域對“長江新城”的落地抱有極高的興趣和熱情。

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認為,長江新城的選址“不應考慮在舊城上修修補補,盡可能減少拆遷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新城選址應充分考慮可塑性及騰挪空間,充分考慮對城市核心優勢鏈接、對接及發展高度的延展性、輻射力,確保堅實產業基礎支撐具備可行性。

對標浦東建長江新城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打造新區、新城,在陳一新主政經歷中並非首次,而且成績卓越。

2012年3月,剛剛到任金華市委書記的陳一新,在該市黨代會上提出,規劃建設一個50平方公里的“金義都市新區”,將其建成浙江最具國際化、最具現代化、最具活力、最宜人居住的現代都市新區。在這里,他曾在100天內完成2.3萬畝土地的征用,成功引資阿里巴巴,讓菜鳥物流在此落地。

主政溫州期間,陳一新則提出建設中軸線,出發點在於發揮“蝴蝶效應”,激活房地產市場;“首因效應”,確定溫州在全國地位的新坐標;“棘輪效應”,找準城市轉型發展發力點,引領經濟邁上新臺階;“集聚效應”,走出空間集聚利用的新路子。

到任武漢後,陳一新在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啟動規劃建設“長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

陳一新明確提出,城市格局要向“長江時代”跨越、建設“長江左岸大道”和“長江右岸大道”、立體式建設長江主軸,今後人們在中國看城市就到武漢來。

有消息稱,規劃中的長江新城,占地面積將在20平方公里以上,地處濱江寶地,目標是在長江沿線打造第二個“浦東”。

長江新城選址重在新

第二個“浦東”的高規格定位,立即引發全城熱議。今年武漢“兩會”期間,長江新城成了最熱門的話題。“加快長江新城規劃建設”更是成為今年武漢政協1號建議案。

在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董事長王世峰看來,“長江新城”重點在“新”字,選址新、面貌新、產業布局新。他說,在大面積拆除舊城的基礎上建設新城不現實,同樣,長江新城一定不能離開長江。

武漢市政協委員趙國成亦認為,要建一個新城,不太適合在已建成區修修補補,最好是選一個能整體開發的全新區域來做。他建議將諶家磯、武湖連片納入到“長江新城”範圍,統一土地打包,連片開發。

趙國成指出,諶家磯目前基本上沒有什麽工廠、大型企業,也沒有什麽汙染企業,比較容易重新規劃;武湖也沒有大型廠礦,便於集中開發。

除諶家磯、武湖外,作為天然的深水良港所在地,陽邏亦有承載長江新城的優勢。武湖陽邏經濟開發區港口物流辦主任胡先進認為,在陽邏建新城的內涵就是港口,可利用濱江、濱湖生態優勢,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發展“鐵水公空”多式聯運,打造國際貿易大通道。

漢陽區司法局副局長羅傳宏則建議,長江新城可考慮以南岸嘴為起點,向漢陽區延伸,“這里不僅與漢口、武昌隔江相望,還處在大光谷、大車都和大臨空板塊的輻射交會處”。

武漢市人大代表林文書則傾向於把長江新城落戶在長江北岸的四新片區和長江南岸的青菱張家灣片區。林文書說,洪山區青菱張家灣片區的長江岸線有16公里,而且都是原生態的,它與長江對岸的漢陽區四新片區遙相呼應,“這里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武漢市政協1號建議案提出,長江新城的選址必須挑選能夠充分依托武漢現有的資源稟賦,彰顯濱江生態特色,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發展空間廣闊、對周邊區域輻射性強的最具競爭力的區塊。

專家:五區共建高端服務新城

長江新城的繡球到底花落誰家?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兩會期間,武漢已明確提出長江新城選址要定下來。新區新城一般不會在老城區建,當然離得太遠、基礎條件太差也不行。長江新村不一定局限於老三鎮的範圍內,以諶家磯、武湖為核心區,江岸、黃陂、洪山、東西湖、新洲等五區合力共建,可以作為重點考慮的方向。

具體來說,長江新城的規劃範圍可西至武漢大道、岱黃高速,南至長江,北至四環線、繞城高速,東接新洲。新城建設應由江岸二七片啟動發端,延續漢口沿江商業租界區歷史文脈,以諶家磯、武湖作為核心區,天興洲為點睛之筆,以四環內的漢口北地區為腹地、臨空臨港兩大產業區為產業支撐。

放眼長江兩岸,目前主城區沿江地區基本已無拓展的空間,而沿府河由諶家磯向北,雖臨主城並由輕軌一號線連同,但灄口新城、漢口新城、黃浦新城放眼望去,滿眼是蔥綠的菜地。諶家磯、武湖、漢口北一帶的“諶武”區域的拆遷難度小,有待大規模開發建設的發展腹地和縱深地帶。

產業布局方面,縱觀武漢全城,大光谷已形成以光電產業為主體的世界級高科技基地,西南部的沌口一帶亦因中國車都的崛起而享譽全國。而過去引領全國商業發展的傳統商貿區漢口,卻逐漸失去了光環,在經濟轉型調整中核心亮點乏善可陳。

秦尊文指出,如果緊靠漢口核心區,建設長江新城,定位於高端服務業發展,打造世界級貿易、金融服務區,不僅可形成長江新城的產業內涵,亦將成為武漢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諶武”區域地處華中最大的空港樞紐天河機場、武漢深水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等交會地區,有較大的戰略縱深。隨著天河機場三期、陽邏港鐵聯運工程的建成竣工,漢新歐鐵路的加密開行,諶家磯、武湖一帶作為臨港、臨空核心區的交通節點優勢將更為明顯。

還值得一提的是,五區共建的模式,可令武漢各區“利益均沾”,方便效應最大化,驅動各區齊心協力推進發展,最大程度發揮世界級城市樣板、文明發展區對各大城區的引領帶動功能,成為區域融合發展的樣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67

上海擬建94平方公里“張江科學城” 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賃住宅

5月8日據“上海發布”消息,備受矚目的《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本次規劃範圍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為加強與龍陽路樞紐、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周邊地區的協調和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範圍,總面積約191平方公里。

在定位上,張江科學城將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上,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成為“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生活服務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態環境更優美、文化氛圍更濃厚”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此外,根據征求意見稿,科學城範圍規劃擬通過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賃住宅,以及提高研發、工業用地人才公寓、宿舍配套比例等,滿足科學城就業人口居住需求。

(下附意見稿原文)

《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已經形成征求意見稿,上海市規土局、浦東新區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張江科學城將強化對外銜接,註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創新要素的網絡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努力實現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文化氛圍更濃厚、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服務更完善、生態環境更優美。

規劃名稱:《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

一、現狀概況

張江科學城位於上海市中心城東南部。根據2011年市政府批複,張江高新區核心園的用地面積約75.9平方公里。考慮張江科學城對全市功能和城市空間的影響,本次規劃範圍確定為北至龍東大道、東至外環-滬蘆高速、南至下鹽公路、西至羅山路-滬奉高速,同時考慮範圍之外國家量子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功能和空間要求,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為加強與龍陽路樞紐、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周邊地區的協調和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範圍,總面積約191平方公里。

目前科學城範圍內已集聚了一批高校、研發機構、公共服務設施、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生物醫藥、信息通訊等主導產業優勢突出,高科技園區基本成形。但從現狀高科技園區要轉型發展為全球領先的科學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包括:一是創新要素的集聚度和創新能級有待進一步提高,並需要強化產學研合作。二是城市功能相對滯後,產城融合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對外交通聯系和內部交通支撐有待加強。四是城市品質內涵和創新創業環境氛圍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定位目標

通過對美國矽谷和紐約、新加坡瑋壹科技園、日本築波科學城等國際知名科技創新中心案例的分析,以及國際方案征集,進一步理清了科學城的發展內涵和基本特征,對張江科學城建設提出以下定位目標:

圍繞“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戰略,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上,充分依托國家實驗室建設和高校、科研機構等,突出科技商務文化等創新要素複合(TBC),集聚全球頂尖創新人才、集聚國家大科學設施、集聚高水平創新型大學、集聚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研發中心,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

成為以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為主,以科創為特色,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

成為“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生活服務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態環境更優美、文化氛圍更濃厚”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三、規劃理念

強調開放、集聚,培育頂尖的科創能力。尊重科技創新區域集聚規律,匯集國家大科學設施、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與各類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創新主體的開放協作與互動交流;

突出融合、多元,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尊重海外人才、科學家、青年人才等多樣化需求,提供便捷、人性化交通出行;國際社區、人才公寓等多樣化住宅選擇;多元、均等化公共服務配套等;

體現綠色、交流,營造持續的城市活力。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提供更多步行化混合街區、社交聚會場所,營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和倡導綠色健康,培育創新文化氛圍。

四、總體格局

貫徹落實總體規劃明確的“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發展導向,張江科學城強化對外銜接,註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的網絡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

“一心”:依托川楊河兩岸地區並結合國家實驗室,集聚科創設施,並引入城市高等級公共服務和科技金融等生產性服務,形成以科創為特色的市級城市副中心,聯動南北、輻射周邊;

“一核”:結合南部國際醫學園區,增加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形成南部城市公共活動核心區;

“多圈”:依托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站點,基本實現步行600米(10分鐘)社區生活圈全覆蓋,強調多中心組團式集約緊湊發展;

“多點”:結合辦公樓、廠房改造設置分散、嵌入式眾創空間;

“森林繞城”:連接北側張家浜和西側北蔡楔形綠地、東部外環綠帶和生態間隔帶、南側生態保育區形成科學城繞城林帶。

五、目標願景

為實現高科技向科學、園區向城區的蛻變,科學城將不斷創新舉措,從培養頂尖科創能力、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營造持續的城市活力等方面入手,實現六個“更”目標。

科研要素更集聚——集中布局和規劃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確保近期一批大科學設施項目建設實施,建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高度集聚的先進光源設施群。通過產業用地轉型、規劃新增等方式提高教育科研用地比例,為大科學設施、頂尖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等科創設施預留未來發展空間。

創新創業更活躍——推動產業結構向智力密集型轉變,加快創新產業高端化和集群化發展。打造多模式、多類型孵化器,匯聚各方人才,為創業團隊提供多樣化的發展可能。道路轉型為街道,企業打開圍墻,激活城市交流功能,結合川楊河、智慧河、未來島等重點地區,營造豐富的公共交往空間。

文化氛圍更濃厚——結合城市副中心和地區中心,補充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集中設置科學會堂、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等具有影響力的高能級文化體育設施。結合水泥廠改造建設文化創意園,保護張江老街、橫沔古鎮等歷史風貌,塑造具有科學城地域特色的文化格局。

交通出行更便捷——依托軌道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交通出行結構。軌道交通站點覆蓋率達到中心城平均水平,實現張江科學城與對外交通樞紐、重點科研院所、城市中心形成45分鐘快速便捷軌交聯系。優化道路系統,實現外部銜接順暢,內部通達,分區域、分類型加密道路網及慢行通道。

生活服務更完善——科學城範圍規劃擬通過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賃住宅,以及提高研發、工業用地人才公寓、宿舍配套比例等,滿足科學城就業人口居住需求。結合軌交站點構建社區生活圈,強化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的均等化配置和差異化設置。

生態環境更優美——保護並恢複現狀水網肌理,形成“三縱多橫多網”水系網絡。構築以生態綠地為基底,以外環濕地公園為核心,以各級水系和濱河、道路綠帶為骨架的水綠生態系統。構建步行、騎行綠道網絡,滿足人們健身、遊憩、社交、戶外活動和慢行需求。

六、近期建設

聚焦近期戰略實施,落實4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包括一批重大科學設施項目、一批公共設施配套項目、一批生態環境項目和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02

九龍東擬建環保高架輕軌 林鄭︰不是打造複製中環

1 : GS(14)@2011-10-14 22:41: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03936


將釋放區內政府土地


此外,為加強現時的區內的行人連接系統,政府會與發展商磋商,興建一條行人天橋連接德福花園至 MegaBox,途中會連接數幢現有的商業大廈,恍如現時中環各主要商業大廈的做法。
林鄭月娥稱,現時政府在觀塘及九龍灣工業區擁有 9幅土地,會考慮將海濱道的廢物回收中心、運輸署的驗車中心等遷走,配合日後落成的輕軌站和車廠可成為另一個商業樞紐中心。她又表明會將區內政府土地釋放以配合九龍東區轉型發展,催化九龍灣與觀塘重新發展轉為核心商業區。
2 : Sunny^_^(11601)@2011-10-14 23:50:57

麗晶快D升=]
3 : idsdown(1658)@2011-10-15 00:15:56

有憧憬, 但要等幾多年?
呢段時間又會有咩事發生, 真係god know. 睇野好過
4 : 龍生(798)@2011-10-15 01:00:58

好彩唔係你住....咁起野法, 命都短幾年...
5 : Sunny^_^(11601)@2011-10-15 07:40:05

4樓提及
好彩唔係你住....咁起野法, 命都短幾年...


個單位細,景觀一般,唔方便.我一定唔會住既=]
6 : GS(14)@2011-10-15 10:45:02

2樓提及
麗晶快D升=]


是肯定升,那邊可負擔的租金大增,最好買埋隔離打通佢
7 : GS(14)@2011-10-15 10:45:18

3樓提及
有憧憬, 但要等幾多年?
呢段時間又會有咩事發生, 真係god know. 睇野好過


都12年
8 : Sunny^_^(11601)@2011-10-15 11:43:17

6樓提及
2樓提及
麗晶快D升=]


是肯定升,那邊可負擔的租金大增,最好買埋隔離打通佢


隔離之前先話想買...佢話等左好耐,如果知我個單位放佢一定會買.
9 : GS(14)@2011-10-15 11:46:45

你肯定自己有錢先wor,因為個計劃至少等十幾年的
10 : Sunny^_^(11601)@2011-10-15 11:49:26

9樓提及
你肯定自己有錢先wor,因為個計劃至少等十幾年的


我父母都仲有既,廿年都仲得
11 : GS(14)@2011-10-15 12:17:41

都是低調D好
12 : GS(14)@2011-10-15 12:25:21

http://www.devb.gov.hk/tc/public ... /index_id_6814.html
由於由九龍灣至觀塘這一段港鐵現時是高架設計,所以我們覺得利用高架的零碳排放,稍為現代化的單軌列車作為連接系統,是較為合理的佈局。它一方面能夠提供全天候、方便、舒適、同時是零排放的接駁,另一方面它可以給予九龍東這地區一些特色,令其吸引力增加。

根據我們的初步設計,這走線全長約九公里,有十二個站。我們現在根據初步設計在繁忙時間約兩分鐘一班車,每一列車有兩卡,總乘客量約二百五十人,至二○三一年,估計每日總流量為約二十萬(人次)。根據二○一○年的價格計算,現時初步估計建造費用約一百二十億元。

我們詳細看看這走線經過甚麼地方。首先由觀塘站開始,這一段我們有兩個方案,一是開源道方案,另一是敬業街方案。主要原因是這一段結構上需要佔用路面範圍,所以要做詳細的研究工作才能決定那個方案的可行性較高。但當然開源道的方案比較直接,它不但可以直接連接觀塘站,它亦可透過觀塘站跟對面觀塘巿中心的重建項目連接起來。跟它會經過行動區二,然後透過一條跨過啟德水道的大橋至跑道南端的郵輪碼頭和旅遊中心。由觀塘站至跑道南端這一段,我們暫時的構思是兩層的,一層是行軌道交通,另一層是行人的,行人走到跑道南端,可以乘升降機到地面。跟會到跑道的商住區,一面是住宅,另一面是商業用途。然後會進入都會公園,跟是多用途體育館區,隔鄰是私人住宅區,在這裏我們會有一個站。然後到沙中線啟德站的車站廣場,剛才局長提到政府寫字樓就是在這部分。跟便進入公共房屋區,轉入麗晶花園,跟便到宏光道,再去剛才局長提及的九龍灣已經開始慢慢成型的商貿區。跟再去到行動區一,在行動區一我們希望可建車廠和車站,另外單是這個行動區一的上蓋發展已有接近五十萬總樓面面積。另一方面,這個行動區一亦可利用高架行人天橋與在這一部分現時已有私人發展商自己策劃的行人天橋網連接起來,到達九龍灣站。

啟德發展分三期,最後一期至二○二一年才完成,所以要配合啟德發展,我們最早通車年期估計是二○二三年。但啟德發展分三期,第一期在二○一三年完成,包括剛才提到的公共房屋和郵輪碼頭,所以在二○一三年至通車的這段過渡期,我們會考慮用其他的環保交通工具,如混能車、電動車等。

我們會在短期內將這環保連接系統諮詢公眾,收集意見。諮詢內容包括不同的環保交通工具,假使公眾對於軌道交通比較接受的話,我們亦會與公眾討論走線有否需要調整以減少對附近地方的影響。除了環保系統,還有其他措施加強新舊區的連接。
13 : GS(14)@2011-10-15 12:26:39

http://www.devb.gov.hk/filemanag ... 9/Press_version.pdf
個簡介會報告
14 : GS(14)@2011-10-15 12:27:25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93c2a54521#p1605728
由 古漢雲 » 週六 10月 15日, 2011年 12:10 pm
觀塘碼頭一帶的工廈,都要睇下邊一楝,唔中落左釘都冇用.

不過平宜的近牛頭角mtr買來做studio都OK :inv168_26:
15 : Sunny^_^(11601)@2011-10-15 13:58:03

11樓提及
都是低調D好


其實都冇咩野.近50既兩公婆有幾廿萬閒錢買層平平樓收下租姐...好多人都係掛(我估)
16 : GS(14)@2011-10-15 13:59:46

應該都是
17 : Sunny^_^(11601)@2011-10-15 14:00:12

計劃唔錯喎,麗晶都有個station
18 : Sunny^_^(11601)@2011-10-15 14:00:46

我一開始提議都係諗有啟得MTR.
19 : Sunny^_^(11601)@2011-10-15 14:01:08

而家有埋呢D野=]買對了=]
20 : GS(14)@2011-10-15 14:10:30

19樓提及
而家有埋呢D野=]買對了=]


買埋打通佢,租貴D都得
21 : Sunny^_^(11601)@2011-10-15 14:16:48

20樓提及
19樓提及
而家有埋呢D野=]買對了=]


買埋打通佢,租貴D都得


但係你有冇睇個積??打通左冇咁好用喎
22 : Sunny^_^(11601)@2011-10-15 14:17:46

http://hk.centadata.com/fullsize ... 3dFPDLTMTIZEIDFHTDZ
23 : Sunny^_^(11601)@2011-10-15 14:18:55

我地唔係買D/E.所以打通到??
24 : GS(14)@2011-10-15 14:18:57

又真是差D
25 : GS(14)@2011-10-15 14:20:02

A、B,G、H,C、D勉強都得
26 : Sunny^_^(11601)@2011-10-15 14:20:19

不過有個鄰居話幾好住,唔仲意次次出入都要開門
27 : Sunny^_^(11601)@2011-10-15 14:20:30

*介
28 : Sunny^_^(11601)@2011-10-15 14:21:09

HOW??
29 : Sunny^_^(11601)@2011-10-15 14:21:44

EF/CD既wall應該唔打得掛
30 : Sunny^_^(11601)@2011-10-15 14:22:08

FG/BC中間既係垃圾房.
31 : GS(14)@2011-10-15 14:29:37

30樓提及
FG/BC中間既係垃圾房.


A/H會麻煩D,其他看漏垃圾房
32 : 龍生(798)@2011-10-15 14:56:11

買呢的樓, 佢都講話唔係自住....相乜鬼連丫...

個則又怪, 又唔係多人聚居, 完全無相連價值
33 : GS(14)@2011-10-15 15:43:56

麗晶是居屋最大的屋苑
34 : 龍生(798)@2011-10-15 15:53:41

但真的好差....好多問題

要買不如買港島東個堆...又或小西灣個埋都比麗晶好...

當然, 如果隻眼睇遠的, 12年後又是另一番光景
35 : Sunny^_^(11601)@2011-10-15 15:54:38

34樓提及
但真的好差....好多問題

要買不如買港島東個堆...又或小西灣個埋都比麗晶好...

當然, 如果隻眼睇遠的, 12年後又是另一番光景


港島東好貴下喎,下下都要3百萬.
36 : 龍生(798)@2011-10-15 15:56:44

是呀...價格反映了一切....
37 : idsdown(1658)@2011-10-15 17:55:17

12年, 可能個經濟週期已經重複3~4次
38 : GS(14)@2011-10-15 19:01:41

34樓提及
但真的好差....好多問題

要買不如買港島東個堆...又或小西灣個埋都比麗晶好...

當然, 如果隻眼睇遠的, 12年後又是另一番光景


咁有無可能低D?
39 : GS(14)@2011-10-16 11:21:46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a1465af2d769262b59c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日 10月 16日, 2011年 8:46 am
政府D野得個講字,細單野如灣仔稅務大樓要搬,美利大廈重建....都吾知講幾多年都未掂,
好似西九個文代區咁,我睇樓花跟個AE睇君匯港,當時他講政府會大搞......講講下樓齡都5年,計番樓花7年啦,搞了D咩!!!
何況今鋪咁大單,估計2047年都未得!!老曾一早仙遊!!
40 : 200(9285)@2011-10-16 13:12:53

又係港鐵營運,點解唔可以俾電車公司營運呢?
41 : GS(14)@2011-10-16 15:48:26

我覺得外國公司反而都保留下香港D野,地鐵好明顯就是想賺錢
42 : 龍生(798)@2011-10-17 02:08:11

其實精大講得岩.....

12年, 政府做晒兩界都未到...

變數之大, 不能想像

誠哥應該等不在那天

郭老太也應該不在了...

這肥肉會點分? 現階段定論, 太早了
43 : GS(14)@2011-10-17 20:28:08

有個plan好過無,今日睇下西九個plan幾好
44 : idsdown(1658)@2011-10-17 20:34:16

有個夢發下都好, 雖然係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45 : GS(14)@2011-10-17 20:34:53

我好喜歡個樹林
46 : idsdown(1658)@2011-10-17 20:38:23

唔明
47 : GS(14)@2011-10-17 20:46:33

46樓提及
唔明




http://www.wkcda.hk/pe3/filemanager/content/digest_c.pdf
48 : idsdown(1658)@2011-10-17 20:56:33

好欣賞佢將D車路建係地下.

跟住唔知邊條磨轆話唔起地下商場, 企圖將西九變成商業項目
49 : GS(14)@2011-10-17 21:00:17

起乜商場啊,成區都是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74

大埔社山村農地 擬建267獨立屋

1 : GS(14)@2013-05-13 23:13:36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09-028324?ref=ak8fs








3大環團表示有保留,憂城規會開綠燈容許建屋會助長先破壞後發展。恒地強調倒泥事件在公司購入地皮前發生。

恒地:倒泥事件 購地前發生

恒地發言人表示,不贊成先破壞後發展,有關倒泥事件是恒地購入地皮前發生,與恒地無關,恒地反而要花人力物力清理泥頭;又指恒地有規劃地發展該處,有利緩減附近村屋發展對社山一帶的環境影響。

社山村住宅項目,由恒地和會德豐(00020)合作發展,恒地佔77%業權。有關發展佔地19.5公頃,其中6成半用作住宅,興建不多於267幢不高於3層的獨立屋;其餘3成半則作「生態提升區」,包括蝴蝶園、蜻蜓湖和有機農莊。

恒地已向城規會提交申請由農地改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為「綜合發展區,包括改善生態環境區」。

活躍農地 部分變有機農莊

恒地發展部環境及生態事務經理黃倫昌稱,發展計劃有兩成地皮,即4公頃為活躍農地,其中少於1公頃將成為有機農莊,相信能滿足需要,並提升區內生態。他又引述顧問指,發展地段生態不高,但基於環團的憂慮,會再確認有否優質農地將因為發展而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恒地近日已就發展計劃徵詢環團意見。但3大環團均有保留。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不是反對發展,但批評發展商「賺到盡」,因9年前填泥範圍僅5公頃,現時的建屋面積卻達12.6公頃,高出1倍多。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則擔心,社山村屬船灣淡水湖的集水區,農地對環境有一定作用,減少農地會影響集水區的功能,因而令地下水和河流量下降,和增加水源污染。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亦對計劃有保留,認為發展規模太大,加上背靠風水林,憂發展會影響附近生態環境。

規劃署指過去5年,城規會並未收到就社山村及其鄰近地方作低密度住宅的規劃申請,大埔地政處亦未接獲有關發展申請。水務署表示,每個發展計劃可能引致在集水區的污染風險程度有所不同,所以須作個別考慮。

撰文:李安琪
2 : greatsoup38(830)@2013-05-14 00:29: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13/news/ec_goo1.htm

大埔社山村倒泥地點近八成農地業權由恆基購入,發展商稍後會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發展低密度洋房。恆基表示會先移除部分泥頭才建屋。(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大埔社山村9年前大規模倒泥事件有新進展,在新界擁有最多農地的恆基地產收購了該村一帶近八成農地,即將伙拍會德豐,向城規會申請將19.5公頃農地更改土地用途,用作興建267間洋房,住宅佔整體項目面積約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土地以生態包裝,闢作有機農耕及生態走廊等,成為私人後花園,料2019年完工。長春社批評發展規模太大,指發展商以當地大部分土地已受破壞為理由提出申請,是為了增加項目獲批機會。恆基反駁指倒泥事件與該集團無關。

環團質疑大部分為未破壞農地

記者於04年曾到社山村採訪上述倒泥事件,事隔9年,當日情境仍歷歷在目,多部泥頭車在日間進入村內倒泥,原本綠油油的菜田頃刻掩在建築廢料下;記者上週二隨長春社人員前往同一地點,發現當日堆至電線杆高度的泥頭上,已遭野草覆蓋,成為綠色的小山丘。

恆基早前就社山村項目與多個環團會面,當中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引述,他在會上多番追問下,恆基才願意透露,項目涉及地皮之中,有5公頃遭倒泥,換言之僅佔整體項目四分之一,餘下仍有15公頃農地,部分仍有人耕作。根據恆基向環團披露的文件,指當地持續城市化,全面規劃該區土地用途,將更有效保護現有土地,該項目當中6.9公頃土地將劃為提升生態地點,與建議劃為綠色走廊的社山路地連接地來。

據恆基提交建議,項目地盤面積19.5公頃,較維園略大,住宅數目267間,佔地範圍12.6公頃,每間洋房有3層,已包括地下停車位。李少文指出,恆基所建議的住宅範圍,大部分是未被破壞的農地,除非恆基願意大幅縮減發展規模,否則城規會不應批准發展。

他說,事件雖沒證據顯示發展項目與9年前的倒泥活動有任何關係,但不排除恆基在新界囤積的農地,包括建議捐予政府的地皮,部分屬於先破壞,後建設的「不義之地」,認為政府應逐一審視農地過去的狀才決定是否接受,否則只會給予外界信息,政府間接同意發展商在新界囤積農地。

恆基﹕與倒泥無關

恆基發言人強調與倒泥事件無關,又指社山村一帶的農地多年來受發展威脅,缺乏規劃,恆基提出較全面規劃項目,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將當中約三分之一土地劃為生態地帶,例如蝴蝶園、有機農耕等,適當保護當地環境。恆基又指發展規劃不算大,稍後會按城規程序向公眾諮詢,聽取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88

洪水橋發展只拆非原居民村 擬建6萬宅公私各半 料2024入伙

1 : GS(14)@2013-07-17 00:45: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6/news/ec_gga1.htm





【明報專訊】繼新界東北後,政府昨公布洪水橋新發展區初步規劃方案,擬建6萬個住宅,當中公私營房屋比例為51:49。發展局表示,洪水橋內大部分為祖堂地,相信以私人參與方式發展會有難度,以傳統新市鎮收地發展較可行。整個發展區影響到29條村落,但政府會清拆9條非原居村落中的5條,20條原居民村落可全數保存。有非原居民村落表明反對清拆。

發展局於2010年就洪水橋新發展區作首階段諮詢,經過近3年後,昨公布初步規劃方案,並展開為期3個月次階段諮詢。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洪水橋新發展區面積達826公頃,較首階段提出的790公頃多;當中可發展面積達446公頃,是中長期房屋用地主要來源,參照附近天水圍及屯門新市鎮模式,料可興建6萬個單位,容納21.8萬人口;當局最快可於明年中提出發展藍圖,於2019年展開工程,估計首批人口於2024年遷入。

指傳統收地發展模式較可行

按照規劃方案,公私營房屋比例暫定為51:49,而較新界東北為60:40。洪水橋日後會有30,700個公營房屋單位,當中52%為居屋;私樓單位有29,300個。發展局稱因毗鄰的天水圍公私營房屋比例達80:20,為避免公營房屋過分集中同一區,決定調整洪水橋的比例。

當局指出,在446公頃可發展面積當中,多達334公頃(75%)是私人地,大部分為原居民的祖堂地,由政府收地、以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較可行,但仍未決定哪種發展模式。

增西鐵站 留地皮起醫院

為增加與天水圍區的連繫,天水圍河道會作改善,設立河畔走廊貫穿未來住宅區。西鐵將伸延設洪水橋站,新車站四周將成為商業樞紐,設大型商場、運動場、酒店等,並會保留一個鷺鳥林;現天水圍西鐵站附近會成為新發展區另一市中心。當局估計會有45%人口、即9.8萬人未來居於兩個西鐵站附近範圍。天水圍站附近預留地皮發展區內第二間醫院之用。

整個發展區涉29條村落,當中24條村可獲保留。當局稱,因新發展區南可供發展土地有限,會保留現有村落不作大規模發展,包括反對聲音最大的丹桂村可免被清拆。但有5條非居民村,包括奕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路尾村及沙洲里二,因鄰近日後的市中心地帶,需要清拆作發展,涉及1400多間寮屋。發言人稱,現方案已平衡鄉郊環境及減低對現有村落的影響,強調並非厚待原居民村利益,受影響村民將可獲補償或入住公屋。

5村要拆居民質疑準則

沙洲里二村代表司徒求新說,村落有逾50年歷史,現約100名村民居住,多為長者。他對村落將被清拆感驚訝,指屬原居民村的沙洲里僅20多年歷史,質疑政府清拆準則,反對方案。元朗區議員(廈村)鄧家良表示,支持政府發展洪水橋,但大原則是做好地區諮詢。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認為洪水橋區內公營房屋比例偏低,認為政府應調整比例至最少60%。
2 : GS(14)@2013-07-17 00:46:04

http://www.hsknda.gov.hk/big5/#

在2003年完成的「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 (下稱「新界西北研究」)已鑒定洪水橋為合適的新發展區,以滿足本港長遠發展的需要。然而,由於當時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該些建議因此擱置。

及後,「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重新審視在新界拓展新發展區的需要,並建議落實新發展區的發展,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創造就業機會。行政長官在《二零零七至零八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在洪水橋及新界東北籌劃開拓新發展區,以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十大基礎建設項目之一。

為了推行新發展區計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於2011年8月展開「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下稱「研究」)。此研究預計於2014年完成。
3 : GS(14)@2013-07-17 00:46: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6/news/ec_gga2.htm
62公頃建多層物流園
  2013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目前洪水橋有多達190公頃土地用作港口後勤及露天貨櫃場等,不少更座落於俗稱「棕地」的已荒廢農地或工業地皮上。發展局發言人稱,未來將整合這些棕地以發展洪水橋新市鎮,當局已在港深西部公路毗鄰預留62公頃用地規劃作特殊工業用途,以發展「物流園」,希望可改善現時棕地缺乏規劃及用地效率低等問題。

10公頃發展IT電訊業

發言人指出,該62公頃用地構思以多層大廈形式發展,初步規劃地積比率為5倍,最高可建15層,以改善現時露天倉儲所帶來的問題。當局同時會於「物流園」毗鄰預留10公頃發展資訊科技及電訊業。

這些產業是未來新發展區的主要就業機會來源,而物流園落成後,貨櫃車可快速連接至港深西部公路接駁至內地,毋須駛經洪水橋市中心區域。

不過,代表洪水橋三分之一貨櫃場的新界露天倉經營者協會主席鄧坤盛表示,政府方案沒回應業界訴求,因多層式大廈未必切合貨櫃或物流業界運作,並指貨櫃車出入多層式大廈會有一定難度。他認為政府應增加物流用地面積,月底將與業界討論方案。
4 : GS(14)@2013-07-17 01:36: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6/18335974



位於屯門和天水圍新市鎮之間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佔地826公頃,當中可發展面積約446公頃,發展局昨日公佈新發展區初步發展大綱圖,建議興建約6萬個住宅單位,主要集中在北面,公私營房屋比例各佔約一半,當中3.07萬個為公營單位,更以居屋佔多數,估計整個發展區可容納約21.8萬人。至於私人住宅發展,政府至今仍未決定是否加入「港人港地」條款。
提供約10萬個職位

洪水橋將劃分為6大特色區,包括河畔和鄉村區、商業及住宅綜合區等,地積比率由3.5至8倍不等,區內最高的大樓為40層;另有物流和科技區,提供約10萬個職位。
規劃建議新增西鐵洪水橋站作交通樞紐,日後的市中心將設在洪水橋站旁,設大型購物商場、市鎮公園、辦公室及酒店用途等,又會預留約20公頃面積作農耕及醫院用途。
新發展區現時有29條鄉村,包括20條原居民及9條非原居民村落。根據規劃方案,政府將保留24條鄉村,全數原居民村落可逃過滅村的威脅,鄰近市中心的5條非原居民鄉村,包括奕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共涉及約1,400多座構建物將夷為平地,但政府沒有提出安置及賠償的方案。
或採傳統收地模式

發展局發言人解釋,已盡量保留大部份鄉村,拆村是考慮鄉村所在的發展潛力、規劃佈局等因素,又指5條受影響的非原居民村落座落鐵路範圍附近,又沒有清晰的村界。
整個新發展區約62%為私人土地,政府土地只有約38%,發言人指,現時未決定洪水橋的發展模式,因為私人土地中很多屬祖堂地,較難齊集業權,若以私人參與方式發展會有難度,採用傳統收地模式是辦法之一。新發展區第二階段諮詢昨起至10月15日結束,發展局明年年中會公佈發展大綱圖,最快2024年有首批人口入伙。
此外,政府昨建議提高一般工務工程的遷拆賠償安排,一旦政府要收地發展道路等工務工程,受影響人士可獲更多的賠償金額,上限至60萬元。
5 : greatsoup38(830)@2013-07-25 00:42: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23/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洪水橋新發展區初步規劃方案剛公布不久,就有發展商將早於04年已覑手收購的區內地皮落實成交。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分布於未來西鐵洪水橋站的東面、西面及西南面等多幅地皮,近日以合共逾1.95億元易手。上述地皮落入新規劃方案的住宅、農業、商業、酒店及辦公室混合用途等地帶範圍,料可受惠於該區新規劃方案。業內人士預計,若發展商收購地皮當時為農地用途,與日後地皮被改劃作住宅用途,價值相差可達6倍,但由於發展商要落實發展,需涉及補地價,程序相當繁複,發展商需承受一定風險。

地皮早於04年已簽臨約

洪水橋發展第二階段社區參與諮詢剛展開,未來洪水橋西鐵站四周地段,將打造為商業樞紐,設大型商場、運動場、酒店等綜合發展,計劃料將於2024至2034年間陸續落成。是次落實成交的多幅洪水橋地皮,零散分佈在住宅、商業及住宅綜合區,以及河畔和鄉村區範圍內,部分位置更鄰近未來的洪水橋西鐵站,以該站的東面、西面及西南面為主。根據政府公布的初步發展大綱圖,該批地皮日後分別將規劃為住宅、商業、酒店及辦公室混合用途等。

恒地﹕個別土地買賣不作回應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是次成交的地皮,早於2004至2006年間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直到近日政府公布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才正式落實成交。地皮原業主為御展有限公司,董事為潘良才及潘德俊;而新買家則為榮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包括禤寶華及羅泰安,二人過往曾多次為田生或恒地(0012)收購重建項目,惟田生發言人昨否認收購相關地皮。市場人士預料,是次大型收購項目背後的發展商,以恒地(0012)的機會較大。本報昨向恒地查詢是次收購的地皮,是否屬集團或四叔李兆基私人持有,恒地發言人回應指出,對個別的土地買賣不作回應。

業界指區內農地每呎地價500元

事實上,恒地近年在新界西北持有多個項目,包括鄰近洪水橋的屯門藍地綠怡居以南,地盤面積約16.4萬方呎,計劃興建14幢2至6層高住宅,涉約115伙單位。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雖然有發展商早覑先機,早於9年前購入洪水橋多幅地皮,但長期投資涉及較高風險,加上日後若要將農地轉為住宅或商業用途,涉及的補地價程序相當繁複。他又指出,目前區內農地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00至600元,若日後改劃用途為住宅,每方呎樓面地價約3000至4000元,相差可逾6倍。
6 : greatsoup38(830)@2013-07-25 00:43: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23/news/eb_eba2.htm
發展洪水橋 料容納22萬人
  2013年7月23日

【明報專訊】位處新界西北的洪水橋新發展區總佔地逾820公頃,可供發展面積逾440公頃,預計將來可容納接近22萬人口,工程最快可於2019年開展,並於2024年遷入首批人口。

按推算,洪水橋新發展區可提供5萬至6萬個住宅單位。由於洪水橋毗鄰連接內地的西部通道,加上距深圳前海金融發展區、蛇口工業區均不遠,預計可配合內地的經濟發展,因而成為特區政府策略性發展重地。

新區最快2019年開展工程

此外,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上周一(15日)已展開「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第二階段諮詢(為期3個月至10月15日完結),收集市民對區內初步發展大綱的意見。

第二階段諮詢展開

特區政府表示,將打造洪水橋成為一個多功能發展樞紐,擁有多類型房屋、商業營運和就業機會,故此除會興建住宅外,亦會預留約124公頃土地作商業及高增值工業發展用途,帶來10萬個就業機會。至於當局初步設定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約為51﹕49,有別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60﹕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51

發展元朗南 擬建2.6萬單位

1 : GS(14)@2014-05-14 01:01: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13/18718487

                【本報訊】新界各區繼續變天,政府昨宣佈展開為期兩個月的第二階段元朗南規劃及工程研究公眾諮詢,並已制訂初步的發展大綱圖以供市民提交意見,預計會提供約2.6萬個住屋單位容納8萬人入住,最快要在2025年才會有首批居民入住,會考慮引入電動巴士或現代化電車行走區內。

公私營房屋六比四

                  根據政府建議,元朗公路以南靠近元朗新市鎮一帶,會建立中至高密度社區,南邊則是低至中密度住屋,至於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一帶則會劃為低密度發展。
當局建議公私營房屋比維持六比四,由於區內有不少土地是私人擁有,政府會再探討採用公私營合作發展抑或全部由政府收回土地發展。
由於元朗南現時有不少露天貯物場地,當局建議在發展區西端,預留土地作露天貯物場地以及工業用途,成為所謂的「就業地帶」,並盡量保留常耕農地。
此外,當局打算引入環保連接系統,初步構思以電動巴士或現代化電車行走其中,擬建一條新路連接公奄路至元朗公路,穿越新發展區的不同地帶。
至於現時區內的明渠,當局傾向不以封閉方式處理,以活化美化方式提供綠化休憩空間,包括元朗(西)排水道、田村河道及元朗明渠南段,同時會發展區內行人道路及單車徑,連接元朗新市鎮、天水圍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等。
第二階段社區參與為期兩個月至7月14日,主要活動包括公眾論壇、簡報會和巡迴展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