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學習吳曉波《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的一點感想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7up.html

    老朋友L做股票三心二意,時斷時續地玩了不知多少年了。前些天,他決定從今往後好好做股票投資。可沒過幾天,他捧來吳曉波剛發表的一篇文章《我為什麽從來不炒股 》,想要打起退堂鼓來了。

    吳曉波,曾經評為“中國青年領袖”,被譽為“中國最出色的財經作家”,他寫的力作《大敗局》我還特地買來認真拜讀過好幾遍呢,難怪朋友L看了吳大師的文章,猶豫不決起來。

    吳大師針砭我國股市的各種嚴重弊端,無疑是很對的,但以此否定股市,則就錯了。吳大師總結性地指出:

    “——這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從來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

    “這個股市里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相反,它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

    “——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系,甚至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

    “——在今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股市大波瀾中,上述特征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現更證明了‘劣幣’的能力,很難想象,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

    一、誠然,我國股市是“摸著石頭”走過來的,制度及機制十分不合理、不健全,方向經常搞錯,使得亂象叢生,扭曲嚴重,弊端多多。然而,任憑你怎麽說它多麽的不合理、多麽的不成熟、多麽的黑暗、多麽的無效,終因它是經濟的產物,所以,它的誕生絕非無緣無故的,不然也不會快速發展了;它一定會受到經濟運行的影響,反過來也一定會反映出經濟狀況,比如,大盤指數就是宏觀經濟及其預期的反映。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大盤走勢也確實非常客觀地反映了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

    我們遠的不談,就拿近十年的形勢來說吧——

    先來看看早年的情況,房地產占據了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導地位,2005年下半年股市對此作出預期反應,大盤指數從998點,只經2年時間,便推升到了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其中房地產、銀行、金融、鋼鐵等板塊功不可沒。但從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迄今還未脫離低迷狀態,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房地產、銀行、金融、鋼鐵等板塊死死地拖累大盤,而這也正是股市對以房地產為主導的經濟的預期反映。

    其次來審視一下我國這幾年來的GDP狀況,由於很多生產建設是消耗高能、毀壞生態、販賣資源、透支未來、出賣勞力、出讓土地、胡搞房產、亂建市政、狂印貨幣、等等,致使整個經濟體的價值下降,這樣得來的GDP及增長你說有多大意義?由於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它似乎很不看好如此落後的經濟運行,於是給予市場低估值,這是不是理所當然的呢?股市低迷糟糕其原因恰恰是經濟糟糕所致。

    再看後來,經濟走到如今,老本吃光,舉步維艱,但物極必反,絕地反擊,逼迫轉型。現在,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去除杠桿、加大開放、硬逼改革、制度建設、機制設立、等等,新一輪破局攻堅戰打響,股市似乎察覺到了經濟增長方式將要或正在轉變,於是作出了積極反應,比如,先由創業板、部分中小板以及部分主板率先行動起來;後來在反腐法治、自貿區創建、“一帶一路”戰略制定、國企改革、金融深化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促進下,大盤股覺醒,對經濟轉型向好作出預期反應,推動股市大漲,資本就這樣流向有發展前景的地方。

    所有這些現象,你能說是“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的嗎?你能說這只是單單“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的嗎?你說有哪個人或哪個行政機構具有這麽大的能耐,使用權力來“嚴重操控”,撬動相當於一半GTP的流通市值(30萬億元),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除了主要來自市場的力量,你說還會有誰做得到?如今,即便任何一只大級別藍籌股,也沒有哪個莊家做得了局,更不用說“半個中國”的流通量了!(註:吳大師認為,現在的股市仍然是莊家文化主導的。)

    如果股市確實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的產物,那麽你不妨編一個“全中國”的題材出來讓大家看看,試試能不能把股市炒得欣欣向榮,繁榮富強?太陽可不是公雞叫起來的,若要股市長期上行,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經濟良好發展的預期來推動。倘若股市既與經濟無關,又沒邏輯可循,那就可以想怎麽弄就怎麽講弄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

    雖然目前我國股市仍然問題很多,存在許多弊端,非常不成熟,但比起早些時候,顯然有了很大改進,比如,全流通、指數期貨、轉融通、融資融券、創業板、股票期權、滬港通、即將實行註冊制、加大反腐力度、打擊黑箱操作和黑幕交易、不斷完善制度及機制建設、等等、等等,這些都伴隨著股市發展,有目共睹,不然,怎會這麽快地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的呢?

    金融學有一條基本常識:市場的判斷力與市場的成熟度無關!這就好比像一把刻度不準的尺子,盡管它精確度很差,但它量高的東西依然是高的,量低的東西依然是低的,道理一樣,我國股市也這樣,盡管它的有效性較差,但它根本上還是反映出了宏觀經濟的狀況。

    現階段,經濟必須改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率,這就要求必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而要做到這一點,唯有華山一條路: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這一根本職能,而股市則是最重要的主力場所。其實,股市從2012年底就已經作出反應了,持續上行至今,如果“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它怎能持續增長2年且仍然保持著增長勢頭呢?還有,它近期的大漲是由哪個莊家隨意搞得出來的?

    二、現在有2000多個上市公司,優劣好壞確實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其中確有濫竽充數的像吳大師比喻的“白富美”,但整體來說,它們難道都不比其他不上市的企業來得好?絕大多數都是壞企業才上市的?這符合事實嗎?

    “這個股市里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這個結論的依據從何而來?股價的高或低是市場給予的,並不是公司自己想怎麽就怎麽的;而說價值投資者沒人賺到過一分錢,那就更不符合事實了。當然,當今我國的股市確實投機盛行,但投機正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而投機會被投機消滅,達到無套利均衡的局面,所以股市最終也必定是投機者的墳墓,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吳大師不炒股票莫非是被投機嚇住了吧?我們真不知道吳大師潛意識里究竟是想投機呢還是想投資?因為我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真真切切地看到過許多“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

    三、就因我國股市不成熟、制度及機制不健全、重融資輕投資、投機泛濫、黑幕交易嚴重、等等,就要否定它的存在和發展?倘若非要拿健全、成熟來說事,那全世界恐怕只有一個美國股市有資格存在,其他的股市都應該統統關閉掉才是!這還講理嗎?

    另外,審視各大領域,股市也許還算是個相對比較公正、公平的地方呢。

    吳大師最後說,在當下“寫下這篇不合時宜的專欄”。其實,即便在熊市中,我們對其觀點也同樣這麽辨析,這與牛熊形勢背景絲毫無關。

    “吳大師從來不炒股與你有何關系?”我最後問老朋友L。

    “相信中國,相信股市!”L用力一揮手,斬釘截鐵地說,“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17

吴晓波: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

http://stock.hexun.com/2014-12-11/171330402.html

 12月5日,沪深两市的股票交易突破一万亿元天量,那天,我在上海出差,看到朋友圈里如瀑布般的惊呼后,我到盥洗室洗了一把冷水脸,然后问镜子里的自己:你动心了?在确定答案是“否定”的之后,我打开电脑,写下这篇专栏的标题。

  几天后的12月9日午后,当我正为此文写下最后几段文字的时候,沪指暴跌5.43%,失守2900点,两市交易量突破1.2万元。

  在这种充满了戏剧性的时刻,我的心里既无侥幸,也无悲喜。因为,正如标题所示:我从来不炒股

  如果我说中国股市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怪胎”,也许没有人会反对。

  上海和深圳的两个交易所分别成立于1990年底,始创之初,制度构建十分粗鄙,几乎没有顶层设计,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大多为华东及华南两地的地方中小公司,沪市的所谓“老八股”中好几家是注册资本在50万元的区属企业。1992年8月,深圳发生120万人争购股票认购证事件,场面火爆失控,政府被冲,警车被砸,北京在失控中发现了一个“超级大油田”,两个月后,证监会成立,股票发行权逐渐上收,至1997年,两所划归证监会统一监管,在这一时期,决策层形成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战略设计:中国资本市场应该为国有企业的脱困服务。大量陷入困境的国企“搓泥洗澡”,打扮成白富美的样子被挂到了市场上,有一位叫张化桥的香港证券分析师甚至认为,当时的国企上市很少有不在财报上动手脚的。


  当年还有一个很奇特的景象,就是所有的国家部委都分配到了两到三个上市指标,连共青团、全国妇联都不例外,而这些部门没有合适的企业,其指标就被拿到市场上“出售”,价格大约在2000万元左右,一些在那一时期上市的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大多途经的是这一“灰色通道”。

  那些“白富美”在财务报表上打扮得很漂亮了,但体制和制度几无改变,掀开假面,当然不堪一睹,在上市数年之后,企业很快再度陷入泥潭,成为了所谓的“壳资源”,这时候,在二级市场上就出现了狙击手,他们被叫做“庄家”。庄家们通过低价收购未流通的“内部职工股”,成为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然后在二级市场上大兴波澜。1999年5月19日,沉寂多年的股市突然井喷,构成“5·19行情”,一些从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如亿安科技、银广厦、中天科技(600522,股吧)等等,忽然日日狂涨,激荡得人人心旌荡漾,在它们的背后则是庄家们的贪痴狂欢。

  当时,庄家对股价的控制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我在《大败局2》中曾记录这样一个细节:2000年2月18日,当时第一大庄家、中科创业的实际控制人吕梁新婚大喜,他的操盘手们用“科学而精密”的手法控制股票起伏,硬是让中科创业的收盘价恰好停在了72.88元。操盘手们用自己的方式给老板送上一份别人看来瞠目结舌的礼物。

  及至2001年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将中国股市直接比喻为赌场,甚至认为前者还不如后者有规矩,“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吴敬琏进而揭示了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由于管理层把股票市场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从而使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因此必须否定‘股市为国企融资服务’的方针和‘政府托市、企业圈钱’的做法。”

  吕梁等第一代庄家折戟于2001年春季之后的一次股灾,随之出现了以德隆唐万新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庄家,他们的手笔越来越大,高举混业经营的旗帜,动辄以并购题材拉抬股价,靠高额民间吸资来构筑资本平台,用唐万新自己的话说,“用毒药化解毒药”,最终在2004年的另一次股灾中玉石俱焚。

  在此后的岁月中,如吕梁、唐万新这种招摇于台面之上的著名庄家似乎减少了,但是,庄家文化确乎从来没有消亡,他们开始隐身于各个证券营业所里,以“地下敢死队”的身份继续战斗,而吴敬琏所总结的股市特征似乎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2007年前后,我曾在第一财经的“中国经营者”栏目当过一段时间的主持人,为了探寻上市公司的真相,我特意选择了五、六家股价表现非常优异的公司做样本调查——其中就包括前段时间爆出丑闻的獐子岛(002069,股吧)。我到这些公司实地考察、访谈董事长、查阅公司业绩及股价波动,结果得出了一个并不出乎我预料的结论:这些公司的业务波动,与它们的股价波动,几乎没有任何的对应关系。在一家公司,我问董事长,“为什么你们的股价最近震荡很大?”他请摄像师把镜头关掉,然后很小声而体己地对我说,“因为这几天券商在换手,换手的成本价是12元,吴先生,你可以在这附近进一点货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的原因:

  ——这个股市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从来为国有企业——现在叫蓝筹股服务,为国家的货币政策背书,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墙上写着一句话:“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就是保护了所有股东的利益”,此言在我国股市是一个错误;

  ——这个股市里的企业从来没有把股价视为公司价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人从来没有在这里赚到过一分钱,相反,它是“秃鹰们”的冒险乐园,就如同米兰·昆德拉曾经写道:“事情总比你想象的复杂”,在中国股市发生的那些故事,谜底总比你想象得还要阴暗;

吴晓波: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

  ——这个股市的基本表现,不但与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现没有关系,甚至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表现也没有关系,它是一个被行政权力严重操控的资本市场,它的标配不是价值挖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而是“人民日报社论+壳资源+并购题材+国企利益”;

  在今年四季度以来的这轮股市大波澜中,上述特征不但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现更证明了“劣币”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投资者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这样写到:“金融应该帮助我们减少生活的随机性,而不是添加随机性,为了使金融体系运转得更好,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其内在逻辑,以及金融在独立自由的人之间撮合交易的能力——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我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不得不远离充满了随机性的中国股市,然后,写下这篇不合时宜的专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18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7/157694.shtml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丁磊 丁磊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主導跨界合作的不應該是資本和投機,而是不同領域的匠人惺惺相惜。”

i黑馬 7月27日消息,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今日出席ChinaJoy,並做了題為“網易遊戲匠人之道”的主題演講。

以下是演講內容原文:(經i黑馬編輯)

上一次我來的時候,有的人已經在喊“端遊已死。”一年前又有很多聲音說手遊的寒冬已經到了。伴隨著這些聲音,網易遊戲在國際市場上拿到了一個又一個暢銷榜的首位。

網易遊戲從端遊時代一直到手遊時代,跟我們精品研發的匠人精神分不開。每一個網易遊戲人都是最苛刻的玩家,我們對每一款精品原創遊戲的打磨,每一款遊戲正式推出之前我們都進行公司內測,接受國內最苛刻的玩家的評測,不能讓有瑕疵的遊戲產品出爐。

我們做遊戲不是看推出3個月能賺多少錢,而是著眼一年後你在哪里,還能贏得多少玩家的口碑和信任,還有多少人說你做得不錯。正是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下,給我們帶來了全球頂級的誌同道合的匠人。

我們將暴雪的史詩遊戲體驗獻給了遊戲熱愛者,也即將把遊戲史上銷售量第二的“我的世界”獻給大家。這款遊戲全面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北京、杭州、蘇州,我們投資了數千萬建立了4個VR工作室,下個月我們也將宣布和VR頂級公司有關的重量消息。這些全球頂級公司與我們達成合作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的體量有多大,也不是我們在這些新興領域有多深厚的經驗,而是它們認同我們專註做事情的匠人態度和價值觀。

中國人在文學、影視、漫畫等領域從來不缺乏大師,更不缺乏投機者。但在我們看來,任何一個領域嘗到甜頭就快速擴張的就是耍流氓。忽悠人,宣布幾個億,卻沒有任何投入和產出,這樣做你運氣好能夠忽悠群眾,但你賣掉的是行業的信任,留下的是滿目蒼涼的市場。

主導跨界合作的不應該是資本和投機,而是不同領域的匠人惺惺相惜。因為共同的價值觀,走到一起,才能形成健康、良性的跨界合作。我們相信在不同領域,都會有這樣一批精益求精的匠人,他們不是玩弄市場,而是根據自己的獨特審美和創新創作,給市場帶來很多影響力深遠的作品。

網易 丁磊 遊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03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2/160485.shtml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和人的需求造就了陌陌。與此同時,外部的各種爭議和看衰從來沒有在這家公司身上消失。

本文由經緯創投(微信ID:matrixpartnerschina)授權i黑馬發布。

唐巖上一次接受采訪大概是在 2014 年年底,彼時陌陌登陸納斯達克,他的兒子成為了最年幼的“敲鐘人”。那是陌陌創立的第三年,時間再往回推 10 個月,陌陌宣布用戶數破億。在此之前,移動社交領域的重量級玩家或者說巨無霸,只有微信。

這也是唐巖當年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你覺得什麽會顛覆微信?他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幹了,於是直接回答:“你來之前應該在百度搜一下。”只是在後來,你能看到他的野心,他說自己一開始就是瞄著一個非常大的盤子去的,重新建造一個社交帝國。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和人的需求造就了陌陌。與此同時,外部的各種爭議和看衰從來沒有在這家公司身上消失。唐巖一向表現得雲淡風輕,“我從來不管外界的聲音”。

今年是陌陌創立的第五年,陌陌的直播業務開始大放異彩,前三季度總營收超過 3 億美金。借此機會,我們在一個霧霾指數爆表的傍晚,與唐巖聊了聊。在這場對談里,一如既往地我們問了唐巖一些對創業之路的思考和複盤,但同時我們也非常直接地拋出了一些尖銳的問題。

好在,自稱“自己創業後沒怎麽變”的唐巖,身上依然保持著簡單直接的特質,他很真誠地給出了屬於自己的回答。也基於此,我們“原汁原味”地將聊天內容整理如下,近乎一字未動。以下,Enjoy:

1、回望陌陌至今 5 年多走過的路,你把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自有什麽特點和狀態?以前你說“CEO 就三件事:找錢、找人、找方向”,那現在呢?

唐巖:要分的話,就是上市跟沒上市的區別。如果要再細分,就是沒有做內容跟有做內容的區別。

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區別就不用多說了,這個差別比較大。上市公司的管理會更加規範。從我自己開始到整個高管層,都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規矩來治理公司,要求會更多一點。

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其實是指業務完成度,比如業務指標的制定,完成度的制定。對於每個上市公司,業務的預期和管理要做得更嚴格。這個其實對公司很多人的管理能力來說,都提出了一個不小的要求。

至於做內容和沒做內容的區別,原來基本上陌陌是在“從產品層面提高社交效率”這個事情上面做得比較多;那現在做內容的話,也是一個差別比較大的事情。

對今天的陌陌來說,定方向還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人,人主要指管理;第三個才是財務上的事情。

da532135f3001ad5ba98b1e5e623d311

陌陌創始人團隊(從左至右依次為):張思川、雷小亮、唐巖、李誌威

2、陌陌過去 5 年,你覺得做的最對的和最錯的一件事,各是什麽? 

唐巖:做得最對的還是定方向,到現在為止我們覺得做得都還是挺對的,所以這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對。

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內容建設做得晚了一點。這個應該開始得更早,現在(往回看)我覺得未必是一定要做完某個階段的事情,才能做下一個階段的事情,可能很多時候是可以雙線進行的。當然你很難說這是一定性的結論,我是隱隱約約覺得,可能我們做得更早會更好。

後悔這個事情,是非常不好判斷的東西。因為你並不知道,如果你不那麽去做的話,它會走成什麽樣。你永遠都無法知道(那個結果),只能憑直覺去感悟。所以複盤這種東西並不是很科學的一件事,就和談戀愛分手一樣——你又不知道跟那個人不分手的話,到底會怎麽樣。

3、從最近的數據和財報來看,陌陌的直播都是一個“驚喜”。你覺得陌陌啟動直播的時間點如何?陌陌的直播,從最早的音樂現場偏高端的業務形態,到今天的偏網紅的生態,是不是一種戰略轉移,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你們的直播業務可以說是現在最賺錢的,也不怎麽燒錢的,你覺得你們做對了什麽?怎麽看直播之後的發展?

唐巖:(直播業務)還應該更早一點。當時手頭要做的事情太多,自己從想法到實現的時候,可能也沒有那麽堅決,還是有效率可以改進的地方。它並不是一個錢擺在那里,等你去撿的這麽一個事情。(直播業務上)也有不確定性和未知。

確定性非常高的東西,你做起來效率會高一點;而對於不確定性的東西,你肯定做起來是沒有那麽斬釘截鐵的,這個可能也是人性的弱點在這里。

(從音樂現場到今天的直播)其實這個不是核心的差別,核心的差別是內容生產——是中心化生產,還是平臺化生產?當時做陌陌現場,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辦法規模化,當你的商業模式又不支持廣告模式的時候,這中間其實是有問題的。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至於什麽高端不高端,那個是次要問題。這個調整,是主動和被動的選擇都有之下的一個結果。

我們是一個有自有流量的平臺,那在這方面,流量相對不稀缺。所以我們不花錢,或者花錢花得少是有這個條件的。一些純直播平臺,它起初是沒有流量的,那麽為了占領市場搶占份額,流量獲取對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成本,這很正常。

直播業務,我覺得前景是蠻廣闊的,隨著技術設備不斷地改進和產品形態不斷變化,從商業模式到內容生產都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在里頭。

a3875f03b24b6524702daf42edded23a

2014 年 12 月,陌陌上市

4、因為直播業務表現亮眼,是不是有人會問你們陌陌是不是現在改做直播平臺了,是不是變了,你怎麽看這個問題?包括你們之前做會員、遊戲、移動營銷等等業務,大家可能會覺得陌陌的核心一直在變,你覺得你們變了嗎?為什麽?對你而言,陌陌一定不能變的是什麽,又有什麽是你覺得應該變的?坦白說,陌陌的一些用戶是不太願意讓熟人知道自己在用陌陌的。你覺得今天這個狀態有變化嗎?你會想去做改變嗎?如何做?

唐巖:商業並不重要,業務的內核才重要。內核就是我們原來更像一個公園、更像一個廣場,但里面沒有攤販,也就是沒有內容消費的東西在里面,(以前)更加傾向於是功能性應用。

“我來是要陌生人聊天,是要認識身邊的陌生人”——以前(陌陌)是這種類型的應用。現在你不斷有內容在上面的話,很多用戶是可以通過消費內容,順便來完成社交體驗。對他們來說,這個差別是比較大的,這才是內核。至於到底哪個收入占大頭,其實不這麽重要。

現階段,我們的核心還是在泛社交跟泛娛樂,這個應該是不變的。其他的,除了這兩個,我們都可以變化,我們沒有什麽不可以變的。

我覺得(今天一些用戶的觀點)沒有根本變化,(我)當然想去改變。做內容建設,是(這個改變)非常重要的一環,就目的性不能那麽強。

5、有時候,外界去看一些暫時沒有什麽聲音的公司,總是會把這個公司的情況看得非常壞。其實陌陌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路的爭議和唱衰也滿多的,你怎麽看“外部人的看衰”這個問題?陌陌也有一些嘗試是大家不看好的,你如何看待創業成功率?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什麽? 

唐巖:我從來不管這些(外界的看衰),不重要,不認識的人怎麽樣評價都不重要。跟你接觸比較深的人,他們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遠比你自己的評價要重要,比如家人、朋友、同學、同事,與你有緊密行業關系的人。

有一些嘗試(在做之前)覺得成功率不大,那你創業的成功率也不大,但你必須得做,該做還得做。我不認為這些嘗試是錯的,《東邪西毒》里面有句臺詞——山的那邊還是另一座山而已。但不去看一看,你是不知道的,你還是得去看一看。

有一些我想去做的東西,如果暫時沒有成,我認為是“未遂”,有機會我還會去做。我覺得要做成一個事,各方面都有非常多的因素。可能你在做的時候,各個方面都差一點火候,(最後)就會導致不成,比如我們對文化生態的理解。還有可能的話,我覺得有些業務方方面面的投入不夠,比如對生態的不了解,其實也是投入不夠導致的。

對於起伏,心態要調整,要能適應。作為管理者,從個人幸福度來說,也要看得雲淡風輕一點,抗壓能力要強一點,神經大條一點。

6、對於你自己來說,從創業到上市,你什麽地方變了,什麽地方沒變?你之前說其實現在感覺能聊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有變化嗎?什麽東西是以前你深信不疑,但創業之後你懷疑乃至動搖並重新認識了?

唐巖:生活狀態發生的變化會更多一點,孤獨感會加強,其他的倒沒什麽。現在傾述的欲望很少了,偶爾會有,更多的原因是你已經不習慣傾訴了。你越來越少傾訴,你越來越傾向於自己去消化。

這個形象不光你自己會固化,外人也會固化。可能更多是你自己的固化,你去做這個事的話你會不習慣、不自然。這個很正常的,就跟你單身三年再去戀愛一樣不習慣,因為你獨慣了。

其他的沒怎麽變,我創業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人已經定型了,你還會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呢?更多是狀態。可能父母會明顯感覺我話少了,原來我回家跟他們聊挺多的,後面話越來越少了。

也沒有什麽天翻地覆的觀念變化,更多是對自己。原來某些東西,會做得比較極端,比如做決策或者什麽的,原來可能有更多更加激情、更加魯莽的成分在里面。現在會覺得,其實未必應該那麽絕對,需要更多的思考。

a3dd6212e12bca1f08f0f731ad153594

2014 年,在 GQ 刊發的《痞子唐巖》一文中唐巖說,“我比以前孤獨了。”

7、創業到現在,你最開心和最熬的時刻分別是什麽?作為 CEO 管理最難的是什麽?

唐巖:最開心,可能是創業非常早期的時候。因為你參與的程度比較靠前,那成就感或者開心程度比較高——比如你看到用戶數的增加,看到新版發布出來用戶的好評,或者確實用戶體驗有明顯地提升。(現在)快樂越來越難了,原來更簡單,就跟小孩子過年的時候都很開心,現在你過年有什麽開心的?

最難熬的時候,應該是在去年某些階段。比如說某個發布是一個比較重大的版本,可能你對它並不確信,或者發揮的效果並不理想。但是如果你要去推翻這個版本的話,一是對自己的一個全面否定,至少是對那個決策的全面否定;二是沒有那麽快做到調整,你要等到新版的發布,這個周期其實並不短。那這段時間,一定是非常難熬的。

作為 CEO,管理最難的是認識自己——哪些事情是你擅長做的,哪些事情是你並不那麽擅長的。我可能比較擅長的還是創造性的工作,在管理上面的工作,做到 7 分。

b1eb6f28f43a87511e076c056d1dc6e5

2012 年的陌陌團隊(攝於霄雲路中心)

8、問個題外話,你跟老羅關系現在如何?後悔給他投資嗎?你覺得他是更幸福了還是更不幸福了?

唐巖:挺好,一直都是朋友關系。如果從錢這個角度,我是不後悔的;(至於創業讓他更好還是更糟糕)這只有他說了才算,因為這是一個私人體驗,你沒有辦法代替他去發聲。

你認為他比以前過得不那麽好,但是他未必這麽認為。如果他不這麽認為的話,我一點都不後悔。但如果他也這麽認為,那可能我會後悔。

幸福感這個東西,完全是一個私人體驗,外界怎麽說都不算。兩相比較的話,哪個才是他更想要的,其實外界很難去評論。

9、張穎說你倆其實各自都很焦慮,但見面兩人都從來不會去聊壓力,他覺得創業者和投資人不是赤裸裸地相處,而是互相試探。你怎麽看創始人和投資人的相處模式?有沒有一個你心中的理想狀態?

唐巖:我不太會聊壓力,他會聊。我很少試探他,我對他有什麽可試探的?所以他可能老來試探我,我跟他聊,就想聊一些生活化的東西而已。我其實不想跟他聊業務,但他不就是一個打滿“雞血”的人嘛?

我覺得我跟張穎的狀態是非常好的,當然我也不知道別人的狀態是怎樣的。我跟他性格上有非常類似的一些部分存在,比如說比較真誠,溝通效率比較高比較簡單,這些地方我們相似程度比較高。在某些專業性方面,差別蠻大的,比如說資本市場等等,這一塊互補性比較高。

當彼此相互認同度高的話,其實你很難把它純粹定義為一個商業關系。一定會有一些彼此認同或者欣賞的東西在里面,所以我覺得這種關系還蠻好的。

10、陌陌資金還挺充沛的,之後打算怎麽用?未來的陌陌,你覺得是什麽?

唐巖:加大投入,這是肯定會去做的。一方面有本身自己業務的加大投入,擴大市場等各方面都會有花錢的一些地方;另一方面也會做一些戰略布局、開疆拓土,或者如果有適合的機會,也不排除收並購,這些(可能性)都不排除。花錢還不簡單?明年應該在市場上的動作會大一些,品牌、渠道都有。

陌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開放式的社交平臺。一個理想的開放式社交平臺,對於我個人而言,功能性是不應該這麽強的,應該有豐富多彩,多元化的內容消費在里面,但是它又涵蓋社交屬性在里面。所以未來的話,我希望是做成這樣子——涵蓋的用戶群比較寬廣,各類人都能有比較愉悅的體驗。

主頁君的自白:好了,其實我們這個欄目是“十問”。但以下這個問題,我猜你們都很想問。所以,主頁君將這個答案作為彩蛋放送出來。

11、怎麽看待微信今天的一家獨大?對你自己來說,你覺得還有社交軟件殺出重圍的機會嗎?大家都覺得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紅利沒有多少了,你怎麽看?

唐巖:機會當然有,永遠都不缺機會。不管你是對他核心業務發起挑戰,還是在市場其他一些空白領域都有大把的機會。微信的一家獨大,我覺得更多是指熟人之間的 IM 關系這塊,這塊其實是很難動搖的。

如果你要真想去動搖也有機會,但是可能你付出的努力就會更多一些,也需要一些運氣的成分。

我不太認可(“紅利殆盡”)這個觀點——原來大家把創業看得太簡單了,以為有這麽多的機會,其實確實沒有這麽多。一直都是這樣子。現在你自己創業遇到了問題,肯定不是資本市場的問題。

原來大家都認為創業容易,其實根本就不容易,大家把這個事情看得太簡單了而已。但是你要真的去想創業,還是一樣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

唐巖 陌陌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06

26 Jul 2017 - 資訊從來不公平

上週五起四天到北京旅遊,前晩回港,昨天清理積壓的工作,還到金寶通(320)辦公室見了其管理層,今天才回復較為正常的工作日程。無論在香港與否,有需要時仍會為客戶組合做買賣,上週五因北京空管delay而在香港的飛機上坐了兩小時才起飛,飛機本來是上午8:00出發,結果我還可以在開市後打開Notebook下了舜宇光學(2382)的止賺盤,下午到了北京酒店一查,結果低位成交了,不過一星期每股賺了$20,夫復何求!

今天見海螺水泥(914)出盈喜,但市場反應不是太熱烈,高開後很快便回落,隨即下止賺盤,很快便觸及微賺,算是打和,盈喜下如此走勢,非好事,今天收市還倒跌。今天換入中國石油(857),收市後發盈喜,不知明天市場如何反應。

出盈喜股價未必一定有好結果,需看是否優於市場預期,可是大部份投資者是不知道市場預期的水平,就算知道,也非一定是好事,就如今早公布中期業績的ASM Pacific(522),每股盈利好過預期不少,開市價跌2.5%,若認為是趁低吸納良機便中招,聽說管理層於今早與分析員的conference call表達了較市場保守的預期,「你知我唔知」下,今天股價下跌12.7%收市。

股市的資訊發佈從來未公平過,不要天真,最多可以說比以前公平吧!

今天恒指及國指皆上升,較受注意的是內銀股,現在和大家分享我現時對四大內銀股預期於理性情況下的估值區間,而這四隻股票於過往數年的市盈率估值區間算是公整,值得參考。

建設銀行(939) - $4.93至$6.58 (今天收報$6.52)
工商銀行(1398) - $4.18至$5.64 (今天收報$5.47)
招商銀行(3968) - $17.7至$23.9 (今天收報$25.55)
中國銀行(3988) - $3.16至$4.28 (今天收報$3.82)

現時估算,招商銀行明顯高於預期估值區間高位,一如其他板塊的強勢龍頭股般,也不排除可以非理性下再非理性,因為市場正憧憬提升盈利預測及估值水平。而要追落後,中國銀行是明顯之選,但莫忘今年港股仍是強者逾強,弱者大多仍不強。
-------------------------------------------------------------------------
我與Larry Hung已成立「博立資本」,提供股票組合管理服務,有興趣可按此作進一步了解。
-------------------------------------------------------------------------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金寶通(320)中國石油(857)、工商銀行(1398)、招商銀行(3968))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56

統計局: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追求的是貿易平衡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邢誌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順差在持續收窄。

數據顯示,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7516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35389億元,增長7.4%;進口32127億元,增長11.7%。進出口相抵,順差3262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邢誌宏表示,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

以下為文字實錄: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註外貿情況,盡管這個數字已經公布了,想問統計局有沒有初步估算,如果國際環境繼續有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會不會對二季度甚至下半年外貿情況造成影響?有多大影響?

邢誌宏:外貿的問題大家都比較關註。中美貿易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中國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這兩年我國貿易順差在持續收窄,對外出口之所以能夠增長,是因為我國存在綜合競爭優勢。同時,我國進口在持續加快,反映了我國內需在強勁增長。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追求的是貿易平衡,這種平衡也有利於國內經濟的發展。

關於中美貿易的問題,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了堅定的立場,我們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的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14

股樓齊鳴:香港土地從來不缺乏

1 : GS(14)@2012-06-02 17:07: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2/16390924
不管是財爺曾俊華「樓市面對冰與火」論,或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公佈的下季賣地計劃,房屋問題是香港的重要議題。不過,遠至被視為香港競爭城市的新加坡,也有着同樣的問題。
最近看到一篇報道,是關於東南亞最大的地產發展商 CEO對住屋的意見,他認為土地在新加坡是非常珍貴,但「鞋盒屋」的居住環境是不人道的,所以政府應介入抑制這類房屋的興建。這位 CEO還笑說,他曾到訪香港一個約400方呎單位,坐在梳化上,不需使用遙控器,只需動用腳趾已可開電視。
政府應積極舊區重建

新加坡的房屋普遍在1000至2000方呎,而「鞋盒屋」是指單位面積在538方呎以下。新加坡商界對這類「細單位」發聲,反觀香港,房屋面積約500方呎屬正常標準,如果是劏房、籠屋等弱勢社群的住屋,居住環境更加惡劣。
要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筆者認為應從土地供應着手。香港的土地有限,但這並不是等同土地缺乏,這些可行的土地其實遍佈九龍,如大角嘴、深水埗、馬頭圍及九龍城等地區,受制於舊機場飛機航線之下,這些舊式住宅多為低層樓宇。
機場已搬到赤鱲角十多年,九龍區的樓宇高度限制已取消,政府可在這些舊區進行重建,既可釋放土地向高空發展,有助解決房屋供應緊張情況,藉着興建公屋,改善原住於舊社區的居民生活環境。這應是政府尋找土地供應的其中一種主要方法。

張一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