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泡沫就在那里:從貪婪轉向恐懼就在彈指間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0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23 22:50 編輯

泡沫就在那里:從貪婪轉向恐懼就在彈指間
作者:張穎

隨著阿里巴巴給中國、美國乃至全球資本市場帶來的狂歡逐漸散去,科技公司所引發的資本狂熱已經開始令一些嗅覺敏銳的創投圈人士產生了擔憂,一系列的預警指標開始閃現,經緯創投創始合夥人張穎以一封公開信告誡經緯系CEO,也告誡市場——巴菲特所持現金比例已達歷史最高,標準普爾500指數-5年期滾動收益超過200%一共發生過3次:1937年、1987年和2000年,而這一指標在今天這個時點已經達到180%。9月22日,老虎基金創始人Julian Robertson在公開場合稱:他不知道泡沫何時會破裂,但一定會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破裂。看起來,資本市場“凜冬將至”,或許又一次互聯網泡沫經濟的幻滅即將到來。本文轉自張穎所作《泡沫就在那里——致經緯系CEO們的公開信》。

經緯系的CEO們:

幾個小時前,我的同事剛剛簽下了經緯創投今年第45個案子——今年才過了三個季度!我想是時候給你們發一封公開信了。

在過去的9個月中,如果稍微留心一點,你們應該也可以感受到創投圈正在變得無比的瘋狂。融資額屢創新高、公司估值和上市行情節節攀升——前幾天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更讓世界對中國信息產業、互聯網公司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硬幣的另一面:市場從“貪婪”轉向“恐懼”的關鍵節點只在彈指之間。

經緯到今天在國內已經投資超過190家公司,任何一個時間點我們都有30家公司在融資、M&A或準備上市。這麽多家公司以及背後頻繁發生的溝通與交易,使得我們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一家擁有豐富樣本的“大數據”機構。我們對市場上任何一點風向、對所有主流投資機構的策略甚至每一個GP個人傾向的細微變化都極其敏感,也更容易基於此對某種趨勢做出預判。

即便如此,我也無法準確告訴你低潮何時到來,甚至無法負責任地得出結論,低潮是否會在12個月內到來。但我會跟大家分享這個邏輯:為什麽我說現在的熱度必將轉冷;以及假如市場真的出現變化,經緯會和你們一起做些什麽。不管泡沫是否到來,在今天我們能選擇的最好策略就是:做好準備,逆勢發力。

我想有兩個指征可以供你們參考:


1. 二級市場大規模回調的可能性比較高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4年已經第33次創下新高,但在不斷沖擊新高的繁榮背後其實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約有47%的個股相比它們過去12個月中的峰值已經有至少20%的跌幅。

最近我和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全明星基金創始人季衛東先生談話時,他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近期內分析了過去20年標普500指數與美國GNP相除的比率數據;這個數據是 2001年巴菲特在《財富》雜誌首先提出的,也被認為是衡量(股市)估值最佳的“單一指標”。


在過去的20年中,這一指標接近或者超過100%發生過兩次分別是1999-2000年和2007-2008年,而與之對應的分別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7-2008年的經濟危機。過去5年的美股大牛市已經將這一指標又一次拉到了100%,雖然還沒有達到互聯網第一次泡沫時期的120%,但回調或許已經接近——巴菲特現在的資產中,現金的比例已經達到歷史最高,這或許也是一種信號。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看過去80年標普500指數的5年滾動收益,如圖:



那麽在這過去的80多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5年期滾動收益超過200%一共發生過3次:1937年、1987年和2000年,之後就發生了三次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和股市的大幅下調,而這一指標在今天這個時點已經達到180%,結論我想不用多講。

2. 未上市企業融資環境極其瘋狂

二級市場的“火熱”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一級市場,僅僅幾年前我們衡量一家科技企業上市後的價值指標還是“十億美金俱樂部”,可今天你們會發現眾多的非上市科技企業已經輕松到了這一量級(鑒於經緯幾年來在無線領域的早期布局,我們光是今年就有7家公司上市或超過10億美元市值),更甚的諸如Uber、Dropbox這些企業通過VC融資在未上市之前就都已經達到百億美金的市值,幾十億美金甚至上百億美金的收購(WhatsApp, Oculus)也頻繁出現在今天的美國和中國科技行業之中。

而在早期階段,創業公司天使、A輪的價格也都較以往有大幅的提升,就像矽谷資深投資人Bill Gurley前段時間表達的:“No one's fearful, everyone's greedy, and it will eventually end.” 在美國甚至已經有一些科技公司在選擇辦公場地的時候直接與房東簽約10年甚至15年——融資所獲得的資本是讓這些公司去發展壯大的,沒有投資人會想他們拿去租這麽長時間的房子——同時這也表明地產商們也認為今天的租金價格已經是高點,所以他們才願意簽長約。

2014年中國早期的TMT投融資市場中,火爆的現象也異常明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被迅速縮短,甚至上輪剛結束就漲價幾倍開始下輪新融資的情況也變得“合理”且頻繁起來。

很多人會說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創業者來說是“最好的時代”,我同意且堅信。在未來10年內,中國互聯網/無線新興公司占GDP的份額將越來越大、前景也必然越來越光明。但物極必反的原理我想大家都懂,國內的VC行業在2011年有過一個短暫的高峰然後由於窗口期的問題在2012年迅速回冷,由熱轉冷的變化僅僅發生在幾個月之內,當調整來臨,原來可以融資千萬美金的公司在那時候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資額都融不到,也會有很多融不到錢的創業公司將在短暫的黑暗中倒下。

熟悉我們這個行業的人可能都知道今年很多基金融到錢了,大家拼命做案子,包括我們在內的幾家比較主流的基金,今年截至到今天所投資的案子數量都比去年的2倍還多。可這樣的態勢還能延續多久呢?一個基金的體量、團隊決定了其投資的案子數量和速度,現在看起來,盲目樂觀是非常危險的。

9月22日,老虎基金創始人Julian Robertson在公開場合稱:他不知道泡沫何時會破裂,但一定會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破裂。
上面說了這麽多關於市場情緒和未來走向的事情,作為一個天天和創業者打交道的人,我想我們還能做的就是給我們所投的公司一些建議:

  • 對於打算融資的企業,我的建議是最好的時間就是今天,融資並不是一錘子買賣,肯定需要時間,市場情緒可能忽然會發生變化。創始人必須在估值和融資速度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經緯會幫助你們篩選最適合大家所屬的行業和階段的投資者,聚焦融資的精力投入,提高成功概率。我個人能力的最佳體現也在這里,即幫公司在融資中出謀劃策,以及對關鍵條款、融資節奏的準確拿捏。
  • 對於正在融資的企業,今天這個時點融資的速度的優先級高於估值絕對值的差距。現在投資者簽署投資意向書之後的反悔率在迅速提高,應該盡量爭取讓新投資者給出過橋貸款。我不是說估值不重要,但在一定範圍內快速拿到錢也許是最重要的;有了錢你才能準備過冬和在寒冬中保持穩健的發展,即便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冬天到底什麽時候會來,以及冬天有多長。我們也發現融資額兩千萬美金以上的企業,融資過程越來越艱難。
  • 對於剛剛完成融資的企業,我的建議是要慎重地以創始人直覺和嚴謹的數據分析計劃你的花錢速度。這一波的回調如果發生,天平兩端過激的擺動自然會加大未來融資的難度,所以不要過於樂觀估計你的發展速度和融資進度,尤其是2015年的計劃。
  • 另外,那些正在準備去美國上市的經緯系公司,請練好“內功”;市場好的時候對科技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容忍程度很高,市場更看重那些增長曲線的指標,比如用戶量、月活和市場占有率比;但一旦熱度轉冷,市場就會對收入和利潤極其看重,而因此拋棄那些收入和利潤薄弱的小市值公司。


最後我想多說一句,資本市場變化無常,我的想法也僅僅是無數聲音中的一種;我也不希望冬天這麽快的到來,但假設真的來了,你們也不用過分害怕,經緯一定會一如既往地為你們提供支持和幫助。

無論如何,CEO們請盡快找下和你們相關的經緯同事溝通下具體的應對策略,同時請務必確保自己賬上有足夠9-12個月的現金儲備。泡沫本身並不可怕,面對危機永遠是危險與機會共存,只要是本身有靠譜的團隊,早點融到估值金額合理的資金,寒冬的到來長遠來說是件大好事。它只會加速沒有準備好的競爭對手的滅亡,和在新一波牛市來臨時成就一個更加強大兇悍的自己。“Let's Win Together.”

經緯創投 張穎 2014年9月23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05

What we are reading:彈指間的神奇

1 : GS(14)@2012-05-12 11:41: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1/16327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95

樂在彈指之間 郎朗

1 : GS(14)@2016-01-20 23:42:04

2016-01-13 EW

音樂予人生命,彈指之間變化萬千,而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則在台上台下都予人一種活潑、跳脫的感覺。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稚氣未脫的圓臉孔,滔滔不絕地說話時,手舞足蹈,語氣有着他原籍東北人的豪爽粗獷。

現年三十三歲的他,早在十三歲已作公開表演,現時是世界音樂圈的頂級紅人。一年平均演出一百三十多場,場地跨越五大洲,計飛行里數,他要比許多商務旅客還厲害。「雖然我現在定居紐約,不過我一個月會飛五、六次,所以我在飛機上的時間,總比在家的時間多很多。」

長年累月「四海為家」,再年輕也覺疲累,郎朗笑說:「彈琴絕對不會累,因為彈琴能讓我身體各部份也甦醒,所以直至現在我都很enjoy。」

難怪訪問當日,他在港為演奏會宣傳後,又要趕夜機赴台灣繼續工作,也不見他呈現疲態,活在悠揚樂韻中,郎朗充滿活力。

三歲學琴

這位生於一九八二年的鋼琴家﹐三歲已開始學鋼琴,父母很早就栽培他,其父郎國任為二胡演奏家,對兒子的事業,他付出了很大心力。他在郎朗的音樂訓練上,嚴苛鞭策,乃是眾所周知的事,但這對於天生性格樂觀的郎朗來說,倒沒有造成太大的壓力。言談之間,他處處都顯得為父親「平反」,「我爸爸只是中國其中一個對子女有期望的父母而已。」

九歲時,郎朗便考進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上課,未到十五歲已贏過很多獎項,包括《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樂手大賽》冠軍,之後再獲頒《第一屆伯恩斯坦傑出音樂才華獎》。早來的榮譽,成了他「增值」的動力,九七年得到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獎學金後,便跟隨名師Gary Graffman習藝。

說到蜚聲國際,機會於九九年八月降臨在郎朗身上,他臨時代替病倒了的鋼琴家Andre Watts,在芝加哥Ravinia音樂節中亮相,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彈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樂章,令觀眾驚為天人,從此事業突飛猛進。「我三歲就喜歡音樂,只要聽到音樂我就會很開心,雖然在鍛鍊的過程中有不少犧牲,但幸好最後都算苦盡甘來。而且整個過程我都是享受多些,因為我小時候已經想做一個鋼琴家。」

外間常把他和李雲迪作比較,他只笑說:「其實沒有太大感受,因為大家各有不同的風格,絕對沒有任何競爭,就算真的有亦是良性競爭。在不久的將來,大家都會見到很多中國鋼琴家邁向國際,讓更多人了解不同的音樂,我們就把這股力量推到世界各地。」

鋼琴之外

除了靜態的鋼琴,郎朗亦是超級球迷,曾親身到巴西睇世界盃,亦跟球王比利一同出席活動,他認為音樂家跟足球員的精神是互通的。「足球員的拼搏精神是值得學習的,鋼琴家也是如此。為了展現出最好的演奏狀態,平時需要刻苦的鍛練,一個人獃在琴房,心無雜念的練琴。要成就一個音樂家或足球員,需包括強烈的興趣、勤奮的態度、正確的指導、過人的天賦,這些因素缺一不可。這樣才可以在球場上或舞台上,以從容與專注,對得起支持你的觀眾。」

在琴房的苦練,並未令他「自困」於古典音樂的世界。「我最喜歡去看不同的演唱會,例如Lady Gaga、Pharrell Williams、Jay Z和麥當娜等。我亦會去維也納聽音樂會,我的嗜好都是與音樂有關。」

郎朗的足跡遍全球,在他口中,似乎沒有不喜歡的地方,「我到過很多地方,很多都想再去,如德國、美國,中國是家鄉,更加不用說。」移居美國生活多年的他,早有考慮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地點,「我覺得應該弄個summer house,在海邊或森林旁邊,但是那種地方,不能天天住。我還是喜歡住在城市:紐約、巴黎或倫敦;在亞洲,我會選擇香港,香港是最有生活感的城市。」

郎朗的確對香港鍾愛有加,他喜歡香港、喜歡吃廣東菜,談到與李克勤合作,他也有讚無彈:「我非常非常高興,克勤是非常sweet的人,我尊敬他的音樂才華,合作時說說笑笑,非常好玩。」問他希望跟誰合作,郎朗笑說:「很多人我都很想合作,如劉德華和容祖兒等等,如果有新世代,我都希望可一起玩玩。」

再踏紅館

在紅館舉行古典樂演奏,郎朗雖非第一人,但在慣常做流行音樂的場館演出,亦屬新鮮。他預告今個月的演出,因應場地加入熱鬧環節。「紅館是香港音樂界的殿堂,我對此亦很期待。屆時除演奏柴可夫斯基等古典音樂大師的曲目,我也邀請李克勤來和我合作,其實我在○三年已經和他在《勁歌金曲頒獎禮》上合作過,十多年後再合作,我的心情同樣非常興奮。此外,到時亦會有不同的神秘嘉賓出現,相信大家會看得開心。」

除了音樂,郎朗近年更獲不同的品牌邀請擔任代言人,最近他更嘗試踏足商界,推出自家品牌的香水。香水樽的設計,同樣與他至愛的鋼琴有關。「我覺得香水和音樂很相似,香水就以不同的味道,慢慢調較出自己喜歡的味道,音樂同樣是以不同的音符調較出來,而且我自己很喜歡香水,因為我每次上台表演前都會噴一下,給我一種清新的感覺。」

問他身邊可有人跟他分享生活的品味,郎朗則笑說:「我兩、三日就飛一次,那有時間拍拖?所以我現在是單身的。不過,我相信這些生活不是永遠的,我都希望兩三年後,這個狀況(單身)會有所改變。」

談到擇偶條件,他認真想了一想才說:「我喜歡女孩子有好心腸、對生活充滿熱誠,當然要對古典音樂有點知識和興趣!要做一個音樂家的女朋友,不喜歡音樂又如何溝通呢?」話畢,他再展示其陽光式笑容,充滿正能量。

鄭紹康(Francis) 著名公關公司「天機」CEO,每年主理超過二百個中港項目,有「天下第一關」之稱。在公身兼專欄作家、經理人;在私為不少名人、名二代閨密。藉本刊專欄「紹看風雲」,揭開名二代、名三代不為人知的一面。

文字整理 洪雯慧 攝影 蔡豪 設計 黃潤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