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燈帶挈地「膽」發圍

2007-1-4  Nm




踏入新一年,港燈調高電費百分之二點五,港島區民怨沸騰。在一片怨恨聲中,慳電膽品牌曼佳美卻成贏家,預期今年營業額因港燈加價,可有雙位數字增長。

每年營業額逾二十億元的曼佳美,原是德國品牌,與飛利浦及歐思朗(OSRAM)等大牌子齊名,誰知老闆竟是名副其實的地膽——出身鑽石山木屋區的李榮德。李榮德小檔案

年齡:約四十五歲,不願透露實際數字

家庭裝況:已婚,育有一子

簡歷: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現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在一中小型公司做了三年產品開發工作,九二年與胡安華合資創辦利安電光源(香港)有限公司,○○年買入曼佳美品牌。

雲集大堆裝修材料店鋪的灣仔駱克道,有一間曼佳美慳電膽專門店。客人林先生說:「曼佳美最近個廣告好特別,個女人由醜變靚,『想點就dim』好過癮,所以我嚟睇吓。」

以往,慳電膽總予人外形笨拙、款式少的印象,曼佳美卻推出可調校光度的、球形的、戴矽膠套免碎的,共六十款慳電膽,打破傳統;相比之下,國際巨企飛利浦卻只得二十餘款選擇。

室內設計師陳禮善評道:「曼佳美嘅外形,真係比其他牌子勝一籌,選擇多,體積又夠細。好似有啲櫃位或者假天花位好窄,舊式慳電膽根本裝唔到。」

小小燈膽看似尋常,其實當中大有學問。譬如說,商鋪為讓櫥窗貨架上展示的貨品,看起來明亮吸引,多會用射燈照着。惟傳統的石英燈耗電量高,亦易令貨品受熱損壞,~H2O+的工程項目經理吳偉傑說:「長期俾啲石英燈射住,護膚品一、兩個月就會變壞。」

三、四年前,該公司轉用曼佳美的射燈形慳電膽,問題馬上迎刃而解。吳偉傑讚道:「佢除咗慳電八成之外,最好嘅地方係唔太熱,唔會影響到護膚品嘅質素。」

技術領先全球

「我 成日問人點解唔用慳電膽,個個都話係因為佢成隻牙咁,好核突,而且唔夠多款。」擁有曼佳美品牌的利安電光源行政總裁李榮德,決心要突破慳電膽的種種限制。 他拿着那款射燈形慳電膽,自豪地說:「呢個慳電膽,可以代替傳統石英燈,喺行內一鳴驚人,到依家都未有人抄到!」言下之意,即其技術領先全世界。

李榮德想出設計射燈形慳電膽,事源有次他往餐廳進膳,整頓飯被射燈照着,又熱又不舒服,便決意做一盞不熱的慳電射燈。

當然,曼佳美產品最大的賣點是可以省錢。就連中華電力都為其客戶。李榮德說:「商業客都係計過晒數嘅,其他牌子嘅慳電膽一般只可用六千小時,我哋就有一萬五千小時。唔使成日換,連人工都慳番!」

靈活走位勝巨人

致勝之道,在於專一。「我只做慳電膽,做到行內無人可以行先過我!」李榮德表示,該公司每年投放逾六千萬元作研究,獨沽一味開發有關慳電膽的技術。

但對手始終財雄勢大,如何能跑在前頭?「我哋贏,就係行業對手都係過百年嘅大公司,好保守。」

採訪時,他落鋪巡視,見店內的聖誕樹掛着一些繪有圖案的燈膽裝飾,記者戲謔以之作聖誕禮物。他靈機一觸,認為手繪慳電膽可作銷售賣點,便馬上吩咐同事在店內放置畫筆和顏料。想到的點子,他都要馬上實行。

「有個工程師同我講過,有啲大公司,一個構思要經過十七個(管理人員)簽名先通過。我哋講完覺得可以,就立即做啦!」

閒時,李榮德甚至會拆開電腦火牛、充電器之類的東西,見人家的電線做得極幼,即囑咐下屬研究,甚靈活變通。

天生愛研究

將電器拆骨研究,是李榮德自小的嗜好:「小學時,我已經開始拆收音機、鬧鐘;中學更試過拆散部抽濕機,不過砌唔番,俾阿媽鬧到飛起。」

幼 時住鑽石山木屋區的他,父親在漂染山寨廠打工,生活條件不算富裕。後來搬到觀塘,一家九口擠在三百餘呎的小單位。七兄弟姊妹為改善生活,個個都發奮向上, 不是博士畢業,就是為人師表;只有排行第五的李榮德是家中的黑羊,愛拆東西不愛讀書,連大學也一考再考,才入到理工學院。「我根本就係被忽略嗰個!」他淡 淡地說。

大專畢業後,李榮德試過安安份份地打工,從事了三年產品研發的工作,幫人設計收音機、電腦外殼等,還儲夠首期在荃灣麗城花園置業,購入一個價值六十萬元的單位。

九二年,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個從事燈飾行業的新加坡人胡安華。對方睇中李榮德開發產品的天分,遂邀其一起創業,他想想亦覺:「世界嘅資源點都有用盡一日,慳電係必須,所以慳電膽一定有得做。」

無心插柳硬撐揚名

適逢當年樓價颷升,李榮德的物業升值至一百六十多萬元,他便賣樓,轉而在屯門買個細單位自住,套現約七十萬元作創業資本,成立利安電光源。

最初,利安只是一間七人小公司,辦公室只得六百多呎,並無自己的品牌,專替歐洲客戶代工設計及製造(ODM),並外判給內地的廠房生產。

曼 佳美,本來也是利安的客戶之一。「曼佳美的『曼』,其實是指日耳曼,來自德國的意思。」李榮德今日之所以擁有這個品牌,原來有段古:九三至九五年間,利安 供貨予擁有曼佳美品牌的德國客人Wisner,Wisner則為連鎖DIY工具店Conrad的供應商。當時Conrad被飛利浦控告侵犯專利,李榮德就 在背後當軍師:「啲慳電膽係我哋做嘅,我知道無侵犯專利,所以逐點同客人(Wisner)解釋,說服佢支持打呢場官司。」

李榮德回想,那段日子其實甚難捱:「其他客根本唔敢俾生意你,就算落單,都成日問:『會唔會侵犯專利?』嗰時,公司只係勉強撐住,分分鐘一下子玩完!」當時公司發展完全停滯,雖未至欠薪,但花紅獎金等一律縮減。

不過,一向所向披靡的飛利浦,最終竟輸掉官司。利安在業界一夜成名,訂單如雪片般飛至,九四年於廈門自設廠房,往後更一直為曼佳美研製新產品。

另闢成功新徑

○○年,Wisner自感年紀老邁,有意賣盤,與他有深厚互信關係的李榮德,遂成為品牌的新主人。

李榮德不負所託,曼佳美今日不但享譽德國,也是歐洲三大品牌之一,○二年更開始進軍亞洲,每年營業額逾二十億元。以同業享一成毛利計,曼佳美每年的毛利應逾二億元,不愁發展資金,故李榮德毫無把公司上市之意。

對他來說,曼佳美的成功是一種證明:「兄弟姊妹都讀文科,我讀理科;佢哋做教育,我就做生意。我行另一條路,但其實一樣可以成功!」

另類辦公室提升效率

利安的辦公室,是記者所見過最奇怪的辦公室,它有兩大特點:

● 座位無間格,連行政總裁都無房,只有數張大枱,一眾員工排排坐工作;

● 棄用傳統的桌面電腦和電話,改用手提電腦和無線電話;員工無固定座位,亦無櫃桶,只有一排儲物櫃,供他們放置雜物。

李 榮德說:「咁樣大家溝通方便啲,好似開會,大家可以攞埋部手提電腦同電話去開,搵資料、做記錄都方便。有時呢個同事可能要同嗰個同事做project,咁 可以成個位搬去坐隔籬,效率高啲。」不過如此另類的辦公室,未必人人可接受,有員工上班一天便離職,他無奈地說:「佢話覺得無私隱喎!」

威水產品勝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5

重建帶挈過百戶發達 麗星樓業主變千萬富翁

1 : GS(14)@2010-10-17 18:42:24

2010-10-06 EW
重建帶挈過百戶發達 麗星樓業主變千萬富翁   

重建帶挈 過百戶發達

大坑豪宅「上林」入伙在即,發展商置地固然可以大賺一筆,原址即麗星樓的一百七十名業主,也因為近年樓市暴升,在當年的樓換樓計劃下,戶戶換回的單位每個市值動輒千六至千七萬元,加上發展商承諾的利潤分紅,業主一夜間悉數成為「千萬富翁」。

六年前麗星樓每戶市值不過三到四百萬元,想不到幾年後人人賺大錢,個個做富翁。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中亦有投資者因併購洽談一拖再拖,要蝕讓離場。

在東半山打躉十多年的地頭蟲經紀陳先生,看着麗星樓由收購至重建,見盡投資者的起起跌跌,對整個項目感慨良多,有人因為收購財富暴升,有人卻因為心急出售而損失收場。

陳先生回想當時的一樁失敗個案,「麗星樓早於九○年代初已醞釀重建,業主立案法團九六年已向部分發展商作出邀請,那時有一名姓許投資者聽到消息,率先以四百六十五萬元購入A座高層C單位,如意算盤是當併購計劃落實後,單售價可升值至六、七百萬元。」

皮蛋大王獲利四倍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九七金融風暴,樓市大崩圍,結果併購計劃一拖再拖,三年又三年,及後城規會更宣布設下高度限制,許姓投資者恍如被一盆冷水照頭淋,心知重建渺茫,心灰意冷下於○三年底止蝕離場。

投資者「偷雞唔到蝕把米」,以三百五十萬元轉售,不計使費損失百多萬元,還未計算幾年下來的利息支出。許姓投資者萬萬想不到,若能多守幾年,不但可以翻本,更可獲取逾千萬元回報,投資就是如此,一個決定令財富擦身而過。

你放棄時,卻有人看好,「接棒者是在上環賣「溏心皮蛋」的順興行老闆陳應強,皮蛋大王接貨後,幾經轉折,終與置地達成樓換樓計劃,上月接收新樓單位,估計市值約一千七百萬元,未計算搬遷賠償及分成利潤,短短七年,單位市值增加近四倍。」徐先生直言,兩人同樣持貨七年,命運卻截然不同。

回報一百七十倍

同樣好彩的是一名於七○年一手購入低層單位的老業主林伯,事緣麗星樓併購期間,信息頗為混亂,老業主目睹麗星樓多番併購不果,感到不耐煩,○四年底碰上「摸王」黎汝遠,摸王願意出價六百萬元收購該單位。

林伯好幾次見財化水,心裏總不是味兒,與其無止境等待,倒不如出售套利,反正以當時價錢,六百萬也算一個好價。

當時正值○四年底,想不到簽約後一個月,置地終落實收購,並發出公布廣告天下,舊業主有權換取日後新樓單位。林伯知悉後悔不當初,最終硬着頭皮,拒絕完成交易,雙方在討價還價下,林伯稍作賠償,達成協議取消交易。

熟識林伯的代理指出,「林伯自己都話十分好彩,可以與「摸王」取消交易,否則就蝕大底,少賺成千萬。」林伯七○年僅以十萬購入的單位,換回新樓加分成利潤,市值合共千七萬元,四十年來升值接近一百七十倍。

吳鴻美眼光獨到

另一位幸運兒是人稱「吳美人」的師奶投資者吳鴻美,○三年她以三百六十萬購入麗星樓低層單位,上月獲發面積一千方呎新單位,獲利也接近三倍半。吳鴻美細述購入麗星樓的過程,「買麗星樓時重建方案仍未落實,入市完全基於呎價吸引,呎價低見三千多元,較豪宅建築費還要低。再講,物業位處豪宅地段,那時的二手價可謂完全未反映應有價值。」她續稱,「樓換樓方案有一定吸引,逐戶收購價值最多是按當時市值加一定溢價而已,相反舊樓換新樓的值博率肯定較高,當時麗星樓價值比起同區龍華花園還要低。今天上林的價值,不單遠高於龍華花園,更可與禮頓山相比。」黎汝遠○四年以千三萬購入兩伙,其中一間如上面提及被賣家取消交易,另一間於○五年以七百五十萬沽出,賺咗百五萬就離場。若他持貨到現在,應可多賺一千萬,炒樓經驗豐富的黎汝遠也大歎失諸交臂。

事實上,整個麗星樓的收構確實波折重重,曾任麗星樓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多年的退休公務員楊錦明坦言,可用過山車來形容當時的境況,「約在九七年時,恒地(0012)提出以「二百五十萬元加新樓單位」的優厚條件,游說業主接受收購,業主見條件幾筍,很快已有六、七成業主落叠。」正當大夥認為袋袋平安之際,金融風暴竟在此刻爆發,恒地「褪軚」,麗星樓併購大計首度泡湯,「幾經辛苦找到置地「執二攤」,不過賠償價已跌至四十萬元再加「樓換樓」,另外發展商為業主提供六十萬元低息搬遷貸款,足夠在同區租樓住三到四年。不過,業主還是猶豫不決,置地為免一拖再拖,承諾物業推售後,按利潤分成,每戶最多可獲約一百二十萬元。」好事多磨,○一年城規會突然宣布修訂北角分區大綱圖,將麗星樓設定三十層高度限制,即時打窒置地的重建大計,假若未能放寬高限,重建樓面受到規限,換言之將無利可圖。置地立時急煞車,聲言麗星樓重建計劃將會擱置。

重建路多波折

「當時業主十分失望,恐怕重建告吹,個別業主不想再等,於是在市場低價沽售。不過,大多數業主仍然堅持樓換樓方案,更集體向城規會反對高度限制,幾經艱辛,成功爭取將高限放寬至五十層。」楊錦明坦言,有其他發展商乘虛而入,向業主提出逐戶收購,幸好業主齊心,否則樓換樓的重建方案不能成事。

「由於麗星樓併購前後傾咗十幾年,業主自然唔願意花錢保養,加上當時樓市又持續低迷,交投相當疏落,平均每年只有兩、三宗成交。比鄰斜坡更有保養問題,物業呎價向來「低了一截」,加上併購差點落空,投資者可謂『膽博膽』。」作為麗星樓「樓換樓」重建幕後功臣的楊錦明直言,「過去幾年因重建而遷往區內另一樓盤,現階段仍未決定會否搬回「上林」居住。我估計,至少會有六、七成舊業主會搬返嚟。」麗星樓「樓換樓」重建方案詳情1. 舊單位可換一個實用面積不少於767方呎的單位及一個有蓋車位2. 每戶可獲現金賠償40萬元,頂層連天台單位現金賠償為120萬元3. 每戶可獲60萬元搬遷貸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貸款須於入伙前一次過償還4. 原先仍有按揭業主可獲贖回貸款,入伙後再以新銀行按揭償還,重建期間不用供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5. 日後項目利潤若高於成本35%,舊業主可獲利潤分成,最高分成為120萬元

深圳一夜 誕四百千萬戶

置地帶挈過百業主變千萬富翁,但華潤置地(1109)在深圳大沖村的重建收地,更讓全村業主一夜之間富起來。大沖村有八百七十一戶,是深圳以至廣東最大的舊區改造項目,華潤置地收購經年,由於近年內地樓價大幅攀升,發展商決定大手筆收購,如業主選擇以現金賠償,每平米高達一萬一千元人民幣。

有逾一半的住戶擁有的房屋達一千平米,按賠償金額計算,誕生四百多個千萬元戶。有代理透露:「千萬元戶並沒有大不了,有十個家庭各持有逾一萬平米房屋,頓成為億萬富豪。」撰文‧蔡慶佳、鄧淑慧 攝影‧財經組 資料‧財經組 設計‧雷振邦

重建帶挈 過百戶發達

大坑豪宅「上林」入伙在即,發展商置地固然可以大賺一筆,原址即麗星樓的一百七十名業主,也因為近年樓市暴升,在當年的樓換樓計劃下,戶戶換回的單位每個市值動輒千六至千七萬元,加上發展商承諾的利潤分紅,業主一夜間悉數成為「千萬富翁」。

六年前麗星樓每戶市值不過三到四百萬元,想不到幾年後人人賺大錢,個個做富翁。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中亦有投資者因併購洽談一拖再拖,要蝕讓離場。

在東半山打躉十多年的地頭蟲經紀陳先生,看着麗星樓由收購至重建,見盡投資者的起起跌跌,對整個項目感慨良多,有人因為收購財富暴升,有人卻因為心急出售而損失收場。

陳先生回想當時的一樁失敗個案,「麗星樓早於九○年代初已醞釀重建,業主立案法團九六年已向部分發展商作出邀請,那時有一名姓許投資者聽到消息,率先以四百六十五萬元購入A座高層C單位,如意算盤是當併購計劃落實後,單售價可升值至六、七百萬元。」

皮蛋大王獲利四倍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九七金融風暴,樓市大崩圍,結果併購計劃一拖再拖,三年又三年,及後城規會更宣布設下高度限制,許姓投資者恍如被一盆冷水照頭淋,心知重建渺茫,心灰意冷下於○三年底止蝕離場。

投資者「偷雞唔到蝕把米」,以三百五十萬元轉售,不計使費損失百多萬元,還未計算幾年下來的利息支出。許姓投資者萬萬想不到,若能多守幾年,不但可以翻本,更可獲取逾千萬元回報,投資就是如此,一個決定令財富擦身而過。

你放棄時,卻有人看好,「接棒者是在上環賣「溏心皮蛋」的順興行老闆陳應強,皮蛋大王接貨後,幾經轉折,終與置地達成樓換樓計劃,上月接收新樓單位,估計市值約一千七百萬元,未計算搬遷賠償及分成利潤,短短七年,單位市值增加近四倍。」徐先生直言,兩人同樣持貨七年,命運卻截然不同。

回報一百七十倍

同樣好彩的是一名於七○年一手購入低層單位的老業主林伯,事緣麗星樓併購期間,信息頗為混亂,老業主目睹麗星樓多番併購不果,感到不耐煩,○四年底碰上「摸王」黎汝遠,摸王願意出價六百萬元收購該單位。

林伯好幾次見財化水,心裏總不是味兒,與其無止境等待,倒不如出售套利,反正以當時價錢,六百萬也算一個好價。

當時正值○四年底,想不到簽約後一個月,置地終落實收購,並發出公布廣告天下,舊業主有權換取日後新樓單位。林伯知悉後悔不當初,最終硬着頭皮,拒絕完成交易,雙方在討價還價下,林伯稍作賠償,達成協議取消交易。

熟識林伯的代理指出,「林伯自己都話十分好彩,可以與「摸王」取消交易,否則就蝕大底,少賺成千萬。」林伯七○年僅以十萬購入的單位,換回新樓加分成利潤,市值合共千七萬元,四十年來升值接近一百七十倍。

吳鴻美眼光獨到

另一位幸運兒是人稱「吳美人」的師奶投資者吳鴻美,○三年她以三百六十萬購入麗星樓低層單位,上月獲發面積一千方呎新單位,獲利也接近三倍半。吳鴻美細述購入麗星樓的過程,「買麗星樓時重建方案仍未落實,入市完全基於呎價吸引,呎價低見三千多元,較豪宅建築費還要低。再講,物業位處豪宅地段,那時的二手價可謂完全未反映應有價值。」她續稱,「樓換樓方案有一定吸引,逐戶收購價值最多是按當時市值加一定溢價而已,相反舊樓換新樓的值博率肯定較高,當時麗星樓價值比起同區龍華花園還要低。今天上林的價值,不單遠高於龍華花園,更可與禮頓山相比。」黎汝遠○四年以千三萬購入兩伙,其中一間如上面提及被賣家取消交易,另一間於○五年以七百五十萬沽出,賺咗百五萬就離場。若他持貨到現在,應可多賺一千萬,炒樓經驗豐富的黎汝遠也大歎失諸交臂。

事實上,整個麗星樓的收構確實波折重重,曾任麗星樓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多年的退休公務員楊錦明坦言,可用過山車來形容當時的境況,「約在九七年時,恒地(0012)提出以「二百五十萬元加新樓單位」的優厚條件,游說業主接受收購,業主見條件幾筍,很快已有六、七成業主落叠。」正當大夥認為袋袋平安之際,金融風暴竟在此刻爆發,恒地「褪軚」,麗星樓併購大計首度泡湯,「幾經辛苦找到置地「執二攤」,不過賠償價已跌至四十萬元再加「樓換樓」,另外發展商為業主提供六十萬元低息搬遷貸款,足夠在同區租樓住三到四年。不過,業主還是猶豫不決,置地為免一拖再拖,承諾物業推售後,按利潤分成,每戶最多可獲約一百二十萬元。」好事多磨,○一年城規會突然宣布修訂北角分區大綱圖,將麗星樓設定三十層高度限制,即時打窒置地的重建大計,假若未能放寬高限,重建樓面受到規限,換言之將無利可圖。置地立時急煞車,聲言麗星樓重建計劃將會擱置。

重建路多波折

「當時業主十分失望,恐怕重建告吹,個別業主不想再等,於是在市場低價沽售。不過,大多數業主仍然堅持樓換樓方案,更集體向城規會反對高度限制,幾經艱辛,成功爭取將高限放寬至五十層。」楊錦明坦言,有其他發展商乘虛而入,向業主提出逐戶收購,幸好業主齊心,否則樓換樓的重建方案不能成事。

「由於麗星樓併購前後傾咗十幾年,業主自然唔願意花錢保養,加上當時樓市又持續低迷,交投相當疏落,平均每年只有兩、三宗成交。比鄰斜坡更有保養問題,物業呎價向來「低了一截」,加上併購差點落空,投資者可謂『膽博膽』。」作為麗星樓「樓換樓」重建幕後功臣的楊錦明直言,「過去幾年因重建而遷往區內另一樓盤,現階段仍未決定會否搬回「上林」居住。我估計,至少會有六、七成舊業主會搬返嚟。」麗星樓「樓換樓」重建方案詳情1. 舊單位可換一個實用面積不少於767方呎的單位及一個有蓋車位2. 每戶可獲現金賠償40萬元,頂層連天台單位現金賠償為120萬元3. 每戶可獲60萬元搬遷貸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貸款須於入伙前一次過償還4. 原先仍有按揭業主可獲贖回貸款,入伙後再以新銀行按揭償還,重建期間不用供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5. 日後項目利潤若高於成本35%,舊業主可獲利潤分成,最高分成為120萬元

深圳一夜 誕四百千萬戶

置地帶挈過百業主變千萬富翁,但華潤置地(1109)在深圳大沖村的重建收地,更讓全村業主一夜之間富起來。大沖村有八百七十一戶,是深圳以至廣東最大的舊區改造項目,華潤置地收購經年,由於近年內地樓價大幅攀升,發展商決定大手筆收購,如業主選擇以現金賠償,每平米高達一萬一千元人民幣。

有逾一半的住戶擁有的房屋達一千平米,按賠償金額計算,誕生四百多個千萬元戶。有代理透露:「千萬元戶並沒有大不了,有十個家庭各持有逾一萬平米房屋,頓成為億萬富豪。」撰文‧蔡慶佳、鄧淑慧 攝影‧財經組 資料‧財經組 設計‧雷振邦
2 : 龍生(798)@2010-10-18 01:30:04

別的發展商手上, 就沒有這麼優厚的條款了

英資機構... 對人真的特好
3 : GS(14)@2010-10-18 22:04:28

2樓提及
別的發展商手上, 就沒有這麼優厚的條款了

英資機構... 對人真的特好


至少有考慮到人
4 : 龍生(798)@2010-10-19 00:03:09

對的, 買樓真的是置地, 怡和, 太古, 嘉里, 新鴻基,信和, 新世界, 華置, 南豐, 信和, 長實華懋
排名依次序
5 : GS(14)@2010-10-23 11:41:32

4樓提及
對的, 買樓真的是置地, 怡和, 太古, 嘉里, 新鴻基,信和, 新世界, 華置, 南豐, 信和, 長實華懋
排名依次序


你好似漏了恆地...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130
他說平情而論,近年大部份發展商在用料或裝修手工方面都有進步,被視為名牌的不用多說,他特別點名讚恒基和信和,「例如空心磚以前好多,近幾年已冇出現過;以前有斜地台同漏水,家都好少見,進步好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94

賺錢之神賺 390億史上最強 黃金飛升帶挈去年豐收

1 : GS(14)@2011-01-29 16:49:29

2011年01月29日

【本報綜合報道】有「沽神」及「賺錢之神」之稱的約翰保爾森,繼 07年沽空次按證券勁賺後,再創佳績,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去年他大手押注金價上揚,令個人勁賺逾 50億美元(約 390億港元),不僅打破 07年近 40億美元的紀錄,更可能是投資史上之最。

據知情人士稱,保爾森去年個人勁賺逾 50億美元,其中 10億美元是來自基金向投資者收取的 20%表現費,另外 40億美元則來自他個人在基金中的投資。
以黃金計價基金回報達 45%

保爾森旗下基金去年大賺主要是拜押注金價上揚所賜,他預期美元及其他主要貨幣貶值,利好黃金,除成立一隻專門投資黃金的基金外,又為旗下多隻基金推出以黃金計價的版本。結果,金價去年持續攀升,這些以黃金計價的基金最多錄得 45%回報。不過,相比 2007年憑藉沽空次按證券為旗下基金帶來最多 590%的回報相比,仍相形見絀。
保爾森淨袋逾 50億美元,可能是投資史上之最。《福布斯》估計,著名對冲基金 SAC Capital經理科恩( Steven Cohen),去年身家亦僅 64億美元,保爾森一年所賺的,便相當於科恩的身家近 8成。
據投資者透露, 09年最賺錢對冲基金經理、 Appaloosa Management的泰珀,大型對冲基金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西蒙斯及 Bridgewater Associates經理戴利奧,去年個人亦大賺 20億至 30億美元。
泰珀去年準確預測聯儲局加碼放水刺激經濟,並先於所有同業押注美股上揚,估計其基金去年錄得 30%回報。戴利奧則押注美債、商品、新興市場貨幣等,去年基金回報率逾 30%。
業界平均賺 11%跑輸標指

由於業界表現回勇,全球對冲基金管理資產單在第 4季便大增 1500億美元,為歷來最大季度增幅,至逼近破紀錄的 1.92萬億美元。保爾森旗下基金管理資產達 360億美元, Bridgewater管理的資產更高達 860億美元。
惟整體而言,對冲基金業去年回報率僅 10.5%,跑輸標普 500指數同期 15%的回報率。即使是保爾森旗下最大型基金 Advantage Plus去年回報率亦僅 17%。
星級對冲基金經理簡介

約翰保爾森( John Paulson)
• 94年成立 Paulson& Co,管理資產 360億美元
• 07年沽空次按證券,旗下基金勁賺 150億美元,回報率 590%去年持有花旗股份勁賺 10億美元
•去年重注投資黃金,個人勁賺 50億美元,或成史上最勁

泰珀( David Tepper)
• 93年成立 Appaloosa Management,管理資產 160億美元
• 09年投資高風險債券及銀行股,為基金勁賺 70億美元,個人則勁賺逾 40億美元,膺該年最賺錢對冲基金經理

戴利奧( Ray Dalio)
• 1975年成立 Bridgewater Associates,資產規模達 860億美元
•旗下最大基金於過去 19年,年度回報率約 13%

西蒙斯( James Simons)
• 82年成立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去年已辭任基金行政總裁, Renaissance現管理資產 160億美元
•旗艦基金 Medallion自 88年成立以來,保持平均每年 45%回報
• 05年個人淨袋 15億美元,膺該年最賺錢對冲基金經理
2 : RY(2041)@2011-01-29 18:35:51

其實呢啲人做啲嘢同香港班財人做既嘢無分別, 只係我哋成日覺得外國嘢香啲je,同埋外國人做戲多人信啲je, haha
3 : GS(14)@2011-01-29 18:45:46

所以外國人管中國人是好有效,中國人管中國人的結果,大家見到

美國見到錢咪又是照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75

fb流動用戶近12億流動廣告變金蛋 帶挈上季純利55億

1 : GS(14)@2015-01-30 08:24:37





■facebook調查公佈,香港區每十名每日上fb的用戶,有九個透過手機登入。馬泉崇攝


【本報訊】流動就是王道!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fb)流動用戶持續增加,上季增至近十二億,逾五億用戶只以流動裝置登入,帶挈流動廣告成金蛋,當中有近七成廣告收入是來自流動裝置,帶動公司純利按年增34%至7.01億美元(約五十四點七億港元),純利及收入連續七季勝預期。記者:黃家欣 倪敏慧 伍詠雯



上季fb每月活躍用戶(MAU)、即每月登入fb一次的用戶數目,達十三點九三億,當中有十一點八九億為流動用戶,佔比達85.4%,比率自二〇一二年上市以來一直增加。該公司自二○一三年第四季起,公佈只使用流動裝置登入fb的用戶數目,數字一直以來有增無減,上季增至五點二六億。與此同時,總廣告收入按年升53%至三十五點九億美元,當中流動廣告收入佔比達69%。



290萬港人用手機登入


本港智能手機滲透率高人一等。據fb公佈,截至去年九月底止,香港每日活躍用戶(DAU),即每日均會玩fb的人數,高達三百二十萬,而每日流動活躍用戶(MDAU)更達二百九十萬,此意味來自流動裝置的流量,比例高達九成,即每十個日日上fb的用戶,有九個就是透過手機登入。反觀fb全球上季DAU有八點九億,MDAU有七點四五億,流動用戶比率僅84%,較本港比例低。另外,截至去年九月底止,香港MAU為四百五十萬人。
fb早前已積極調整策略,志在爭取流動廣告收入,成效亦逐漸浮現。fb的廣告收入一直佔整體收入的八成以上,上季三十五點九億美元的廣告收入當中,有69%來自流動裝置,達二十五億美元,按年增53%,並首次突破二十億美元的水平。




OL日日玩兩小時


記者於街頭隨機訪問,發現港人愛用流動裝置,主要是智能手機上fb。任職財務分析師陳小姐指,每日用手機花一至兩小時上網睇fb。她表示自從開了fb賬戶後,幾乎日日都有用手機睇fb習慣。大專生梁小姐表示,平均每日上fb約半小時,指去年佔中後,fb動態時報多了好多有關佔中新聞同消息,不過她不想睇有關美容推銷或產品特價等消息,見到會即刻跳過。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計,fb去年在四百億美元的流動廣告市場市佔率達18.4%,較二○一三年的16.6%為高;相反競爭對手Google則由二○一三年的46.6%,下跌至40.5%。雖然被fb視為用戶「忠誠度」的DAU佔MAU比率,上季僅64%,與前一季相同;但來自每個月用戶的廣告收入由前一年同期的二點一四美元,增31%至二點八一美元。fb上季收入三十八點五一億美元,按年增4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30/190223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57

【壹週刊】Kelly老公帶挈丁子高攻BB市場

1 : GS(14)@2015-02-13 09:03:45





【壹週刊】雖然有個有米老竇,丁子高一直希望似父親咁白手興家,自三年前成立公關公司後,今年佢再度出擊,賣BB家品。想知更多,記住Download壹週Plus手機app,免費架!
iPhone版下載: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http://goo.gl/xfQS8D壹週Plus網頁:http://nextplus.nextmedia.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213/190395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23

最犀利:阿澤帶挈女拍檔攞獎

1 : GS(14)@2015-03-16 08:49:24





杜汶澤似乎有帶旺女拍檔的能力,他擔任監製或有份創作劇本的電影,當中的女演員均能於影展中奪獎,只有《DIVA華麗之後》這一次,女主角容祖兒未能受惠。



《伊莎貝拉》梁洛施

2007年,當時19歲的梁洛施,憑此片奪得第27屆葡萄牙波爾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榮銜。金培達亦憑此片奪得柏林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電影音樂獎。




《DIVA華麗之後》容祖兒

唯一一片未有令女主角容祖兒受惠,反而是監製兼主演的杜汶澤,贏得2012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影帝(圖)及2013年華鼎獎中國最佳男配角等獎。



《低俗喜劇》陳靜

陳靜首次提名便一擊即中,於前年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而有份提供故事兼主演的杜汶澤,則於美國奇幻電影節奪得最佳喜劇男主角一獎。



《雛妓》蔡卓妍

於昨日舉行的「大阪亞洲電影節」中,獲評委團頒發的唯一演員獎項「特別表揚獎」,為港爭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16/19077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22

兩套投資策略 帶挈散戶食「小茶飯」 黃國英

1 : GS(14)@2015-04-15 17:28:06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1893\r\n上周談到,Research Affiliates的許教授,提出了三個要點,去分辨一條「發達天橋」,是否只是挖掘統計數據的產物,還是有其可信度。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提供天橋和背後證據者,是否相對獨立,和具備足夠的技術去研究。\r\n \r\n巴菲特有謂:「別問你的理髮師,你是否需要剪髮。」舊時的決勝因素,多由不涉商業,搞學術者研究所得,再被勤力的「用家」發掘,經歷時間沉澱,較為見效。相比之下,現時券商競爭環境異常劇烈,為求搶生意,多會標奇立異。只要有客要,一日一條「天橋」也要焗住作出來。這樣基於生意誘因產生的點子,實際功效要打折扣。\r\n \r\n第二步就是那項因素本身,要有經濟上、市場上或風險上的背景,不能純粹因為歷史數據中常常出現,或兩項數字間有關聯性,便當作因果關係操作。假設有人提出一種交易方法,是四月第一個星期三買入指數,持有兩個月,過去三十年有八成機會賺錢,卻不能提供背後任何可能的原因,那麼屬於單純數據挖掘的機會便很大。\r\n\r\n \r\n\r\n「小茶飯」策略最適合散戶,其一是平均注碼買入所有指數股。\r\n \r\n就當過了頭兩關,第三關就是實證支持。或問:通常提出理論、公式者,多多少少已有數據支持,還需要甚麼實證?數據挖掘的「奧妙」,就是只剪選某一特定時段,以期能夠得出支持一己結論的證據。\r\n \r\n作為認真的用家,不能求其照單全收,而要作縱向、橫向的比較。縱向比較,就是觀察同一市場同一方法,不同時間的表現,包括理論發布前較久的一段時間、發布後至現在,甚至現時可以模擬或極小注執行,得出全貌。橫向比較,則是跨市場的比較,例如條件相若的不同國家。如果理論、公式真的行得通,在縱向、橫向的比較中,表現不會大幅轉差,甚至效果完全消失。謹慎的用家會設法,多方測試某一理論的強度,例如隨意小幅更改公式中的參數,看看得出的結果會不會離行離列。模式愈一致,在未來繼續生效的可能性,便又稍稍看高一線。\r\n \r\n有幸過關的策略中,其實有一類最適合散戶操作,姑且稱之為「小茶飯」。小茶飯者,大投資機構知而不能吃也。例如有兩項策略,是有故事也有實證,在很多市場也見過:一是平均注碼買入所有指數股,不按市值比重,長期而言可望跑贏大市;一是短線炒動力,強者愈強。但有效歸有效,眾機構只能遠觀,因為它們體形龐大,轉身困難。\r\n \r\n試想像達利奧般的「金融藍鯨」,要美國國債級或外匯市場才能容身,若然走去玩非市值執貨,只會未曾買齊已炒起,沒有任何好處。更有甚者,如果被人發現策略,知道定時定候會有資金流入,人家也會買定高沽給你,非但效應消失,反而更會蝕章。但一般人配置的金額有限,蚊型股也動不了半分,即使策略已廣為人知,還是可以從容動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37

BIGBANG帶挈老闆賺15億

1 : GS(14)@2015-05-06 23:16:57

韓國天團BIGBANG事隔三年回歸樂壇,吸引全城關注,就連近日於微博他們的搜尋紀錄已近10億人次,認真厲害。由於BIGBANG人氣驚人,帶挈所屬的YG事務所賺到盤滿缽滿,根據昨日韓國財經網站統計,YG老闆楊賢碩前日所持有的股份價值近2,100億韓圜(約15億港元),比年初上漲5.7%,成為演藝界富豪榜之首。排第二位就是男神金秀賢所屬的Keyeast老闆裴勇俊,裴勇俊因金秀賢的人氣而令公司股價比年初狂升147.8%。至於以往一直排第二位的SM事務所,今次就跌至第三位。


■YG事務所老闆楊賢碩登演藝界富豪榜之首。


另外,BIGBANG前日在首爾接受傳媒訪問,對於新曲《BAE BAE》中的歌詞提及「永遠的25歲」,被指是暗示G-DRAGON(GD)的緋聞女友水原希子,不過GD就回應說:「希子是25歲嗎?是因為我們覺得25歲是女性最美好的年齡。」撰文: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06/191368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00

金秀賢施冧功帶挈收視

1 : GS(14)@2015-05-26 08:46:23

由金秀賢、孔孝真、車太鉉和IU主演的KBS新劇《製作人們》前晚播出第四集,比起頭兩集只集中介紹電視台內部情況,第三、四集加插了不少愛情戲碼,當中金秀賢在第四集更對IU施冧功,即時扯高劇集收視。


■有粉絲近日發現金秀賢(箭嘴示)為新劇開工。


前晚一集講述金秀賢成功氹掂IU演出其負責的節目《兩天一夜》,並親自帶對方走入叢林拍攝,可惜中途蕩失路,更下大雨,令IU煩躁,幸好金秀賢即時出手為對方遮雨,令IU受落無比,更情深望金秀賢,二人微微的感情線亦同時刺激收視,錄得11%,比第三集高出0.8%,創下開播以來最高收視。另外,前日金秀賢就被發現在街頭開工。撰文: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25/19159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576

名牌減價 帶挈港零售近持平

1 : GS(14)@2015-06-30 12:18: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30/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香港5月零售數據出現回暖象,當月總銷貨價值按年僅輕微下跌0.1%,臨時估值為390億元,較1月至4月2.3%的跌幅顯著收窄。分析人士表示,5月份Hermes、Gucci及Burberry等一眾國際大牌集中減價,帶動百貨類別銷貨價值按年升7.6%,跑贏整體零售數字。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消費品行業研究主管陳亞雷稱,年初至今香港消費氣氛差,能夠基本持平就已屬理想表現。不過他稱,5月數字理想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一眾國際大牌集中在這個月降價及促銷,低至半價的力度更是前所未有,對低迷的市道有很強刺激作用。

百貨公司錄15月最大單月升幅

事實上,若不計新年等季節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一直呈負增長的百貨公司類別,5月份可稱為「滿血復活」,7.6%的升幅更是創自去年1月份以來最大單月升幅。

5月份,受歐元大跌及銷售疲弱等因素影響,從前說一不二的歐洲奢侈品牌紛紛減價促銷。打響頭炮的是英國老牌Burberry,調低經典風衣及頸巾價格一成,並專門以短訊告知會員。緊接是「法國貴族」Hermes,特在港麗酒店設專場,促銷低至五折。意大利奢侈品龍頭Gucci也按捺不住,部分貨品劈價5折,引來大批內地遊客前來掃貨,尖沙嘴一度更重現人龍。

不過,儘管大牌降價給當月零售業打了一劑「興奮劑」,但效果卻難以持續。陳亞雷稱,大牌降價刺激是一次性的,反而對未來零售數字或有負面影響,並不能稱僅靠該一個月數字就判定香港零售已觸底反彈,特別在香港經濟及遊客消費雙雙放緩的大背景下,他料或到明年上半年才能看到「曙光」。

麥瑞:無明顯反彈象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亦對未來保持審慎,她稱5月多數零售類別僅出現跌幅收窄,並無明顯反彈象,預料上半年維持負增長機會較大,下半年又由於去年基數高及美國加息等因素,港零售會面臨更大增長壓力。

統計處數字顯示,今年首五個月本港零售價值合計按年下跌1.8%,為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首五個月表現,惟已較今年首4個月合計零售價值2.3%的跌幅有所收窄。

明報記者 孫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