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借外来品牌练内功 锦江酒店购入州际集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6/4MMDAwMDE3MTQ4Mg.html


国际酒店业尚未走出低迷的阴影,我国企业的跨国收购已经启动。

4月1日,中国酒店业最大的国际并购交易完成,上海锦江国际集团联合美 国Thayer Lodging Group(德尔集团)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Interstate Hotels & Resorts(州际集团)的股权并购,并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

去年锦江酒店与德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合营企业,该合资企 业以总价约3.07亿美元的总价收购州际集团全部股权,该笔交易完成后,锦江酒店间接获得了州际集团50%的股权。

“此次交易是锦江酒店走 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锦江酒店集团董事长俞敏亮说,“与德尔集团及州际集团的战略合作,将有助于通过境外收购、国内合资‘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打造 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平台,促进国内酒店产业投资和管理,提升锦江酒店核心竞争力,也实现州际酒店管理业务在中国得以发展。”

在国际化部署 中,俞敏亮表示,锦江酒店与德尔集团即将成立酒店业股权投资基金,下一步,锦江国际集团将酝酿启动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跨国并购计划。

跨 国收购潮起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锦江酒店与德尔集团以每股2.25美元的价格,收购州际集团全数已发行并现存的普通股 股份,买方需支付金额约7530万美元,并承接州际集团的全部债务,交易总价值约3.07亿美元。

如果按照管理客房数目来衡量规模的话,州 际酒店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经营的酒店管理公司。该公司有三项主营业务:酒店运营管理、自营酒店管理和商业楼宇租赁管理。该公司过去12个月营业收入4.87 亿美元,毛利率高达92.9%,但是却整体亏损4600万美元,且负有长期债务2.24亿美元。

该业绩正如州际集团的董事长兼CEO托马 斯·休伊特的一份声明,“酒店业仍处于严重衰退中。”因此,出售给中国企业被认为是该公司管理层向股东最好的交代。

经济危机对跨国酒店集团 的重创在去年的半年报就开始体现。去年上半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入住率同比下降了12%-13%,纯利润倒退50.4%。凯悦集团去年上半年收入也下降 19%,净亏损3600万美元。万豪国际酒店去年第一季度就开始亏损2500万美元。

为了应对低迷的市场环境,雅高、洲际、万豪等欧美酒店 品牌企业皆纷纷削减资本开支,收缩扩张,清理不良资产,给跨国投资者提供了收购的机会。

3月26日,中国深圳新世界集团以6000万美元完 成对洛杉矶市中心万豪酒店的收购,并计划再投资1300万美元对该酒店进行改装完善。上述酒店建于1983年,拥有469间客房,随着经济状况的恶化,最 终无力偿还贷款。去年夏天,通用资本贷款人将处于该洛杉矶市中心的万豪酒店没收。

雷伊表示,深圳新世界以大概相当于2007年一半的价格购买,是与酒店行业目前的趋势一致的,因为酒店的价格也下跌了50%。

新世界 集团公开声称,该公司目前仍在继续寻求在美国的其他收购机会。“事实上,欧美国家的酒店资产确实处于低位,越来越多的亚洲投资者对美国西海岸门户城市的投 资产生兴趣。”雷伊说。

而此次锦江酒店及德尔联合对州际集团的收购价格也是与目前的市价相当(4月2日收盘价2.24美元/股),并没有溢 价。

俞敏亮透露,德尔集团是集酒店投资、管理等业务的综合实体,擅长酒店收购。锦江酒店与德尔集团即将成立酒店业股权投资基金,用于逐步收 购国内的酒店资产,实现升值后退出,使这些资产在流动中实现增值。与此同时,国际酒店业的衰退仍在继续,该投资基金将伺机进行跨国资产收购。

管 理难题

但酒店业的整体低迷并没有绕过中国市场。

去年上半年开始,中国也同样不乐观。去年上半年,上海 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仅为46.94%,同比下降9.68%,其中,五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8.81%,同比下降14.13%,四星级为46.73%,同 比下降10.74%。

去年下半年,上海酒店业整体进入“世博会营销”期。按照中国饭店协会测算,上海世博会游客每天对星级酒店床位的需求大 概是47.6万张,2009年,上海可以供应的酒店床位就已经有54万张了,并且潜在可供床位仍在增加。

因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酒店营销 与管理仍是考验酒店企业的一大难题。

锦江酒店集团是亚洲和国内最大的酒店管理及营运企业,目前投资和管理的酒店规模超过550家。在收购州 际集团之前,锦江国际已与德尔集团合资设立了中国最大的全球旅游分销平台“HUBS1——汇通天下”,该平台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指定订房平台,今年全年订 房量可达350万间套。

锦江酒店首席执行官杨卫民表示,州际酒店集团是美国最大的独立酒店管理公司,拥有世界最庞大的酒店管理人才。此次收 购完成后,州际集团中国公司除正常开展业务外,不排除将管理锦江酒店下属酒店。

据记者了解,独立酒店管理公司不拥有自己的酒店品牌,但拥有 成熟的酒店管理人才,能为不同品牌的酒店提供管理服务。其运营模式与普通的酒店集团有所不同:酒店业主向品牌持有人支付品牌费,独立酒店管理公司依据管理 合同收取管理费。

据某外资酒店业内人士透露,外资酒店管理公司收取的管理费1%—3%,另经营利润提成、提点比例随着利润额度增加而提高, 外资酒店管理公司的总体管理成本占酒店总盈收超过10%。“如果转为企业净利润,那就是很大一笔收入。”有业内人士说。

州际酒店集团作为北美最大的独立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228家酒店分布在美国、印度、俄罗斯、英国和墨西哥等,使用33个酒店品牌,其中包括“希尔 顿”、“威斯汀”、“喜来登”、“万豪”等诸多国际一线酒店品牌。

因此,此次锦江国际海外并购第一单,就是为了引进州际酒店的管理团队和管 理系统,同时还能借助州际的管理经验完善“锦江”品牌管理体系,将“锦江”推向国际酒店市场。

俞敏亮介绍,锦江酒店百名中高级人才培训计划 正式启动,今年下半年首批20到30名管理人员将赴美培训,州际集团总部及其管理的酒店将成为中国酒店产业的人才培训实习基地。

此外,锦江 酒店集团与州际酒店集团将携手设立国内新的酒店管理平台,发展中国市场的独立酒店管理业务,把无品牌的单体酒店纳入品牌、连锁管理的范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45

台灣學生變身中國最神祕的外來富豪 身價一一八六億 王恒:你把我丟在沙漠 我也能活著走出來!

2011-6-27  TWM




「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中名列第四的金鷹國際王恒,成長於台灣,在美國賺到第一桶金後,比大多數台商還要早進入中國市場。

他獨具的性格與國際觀,抓住中國內需崛起商機,使金鷹集團展店的動向成為中國各地景氣發展的重要指標。

撰文‧楊方儒、林宸誼

六月五日,江蘇省常州市的一家百貨公司,大張旗鼓的慶祝試營業,「金鷹商貿將引入常州首家蘋果專賣店。」語調平緩的長者,是現年六十三歲的王恒,他表示集團未來將按照每年開設五到八家新店的步伐發展。

王恒是誰?六月十六日,中國胡潤首次公布的「二○一一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除了眾人熟知的頂新魏家與旺旺蔡家分列第一、二,第三名為香港朱樹豪家族外,排名第四是台灣人相當陌生的名字,金鷹國際的王恒。

王恒在「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擁有約人民幣二五○億元(約合一一八六億元新台幣)身價;在「二○一一年富比世華人富豪榜」中,則以淨資產四十二億美元(約一二一七.四億元新台幣),排名第三十六。

出身金融世家

在美國發跡 九○年代搶進大陸市場出生於金融世家,一九四九年以前,父親是廣州銀行行長,王恒直到小學四年級,在性格謹慎的父親安排下從香港移居到台灣,而他的父親也從廣州銀行行長轉至台灣銀行任職投資管理部。

大學畢業於文化大學法律系的他,前往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他邊念書邊打工 ,從加州的房地產下手,七八年成立美國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和酒店經營;在九○年代洛杉磯房地產泡沫化之前,賣出手中八○%的房地 產,帶著三千萬美元轉戰中國市場。

能夠在中國詭譎多變的房地產與零售市場打拚而屹立不搖,王恒擁有著自創的「二、三線城市經營法」,從鄉村包圍城市,是金鷹集團董事長王恒的拿手好戲。

「王恒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台商還要早,」曾擔任過南京台商協會會長、現任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說。當時許多競爭者爭相投入一線城市市場,但王恒卻已勾勒出二十年後中國各行業群雄並起的版圖,於是他決定反其道而行,從二、三線城市發展。

對於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來說,金鷹絕對是個陌生的名字。歐、美、日、港、台各路百貨公司早就「跑馬圈地」,消費者心占率高得很。但在江蘇多個二、三級城市,金鷹就是shopping mall(購物中心)代名詞。上金鷹購物,就跟台北人上新光三越般平常。

「中國二、三線城市發展情景一片光明,資金都湧向了二、三線城市!」王恒大聲疾呼說,現在正是他與金鷹積極投入的時候。

江蘇、常州、宿遷、溧陽、徐州、丹陽、安徽、南通、馬鞍山、雲南、昆明,這是王恒手上的展店名單。這些地名,不要說台灣地理課本很陌生,就連土生土長的大 陸人,可能一下都說不出來這些城市是在哪一省。「即便你把我丟在沙漠,我也能好好活著走出來!」面對一個個沒人願意聞問的消費荒地,王恒自剖說,這是他最 自豪的能力。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中產階級報告」調查,全球每年增加七千萬至九千萬名中產階級,到了二○三○年,全球會有二十億人加入中產階級的行列,中國則是開發中國家中產階級規模最大的群體。

可以想見的是,中國消費力量將由一、二線城市朝三到六級城市轉移,如何為新興城市的中產階級提供更好的服務,成了最大的商機。包括85度C等台商服務業,有點貴,又不會太貴,兼具高質感與流行性,正好抓住了這群新中產的眼球。

金鷹雄起 自有資金充沛大手筆展店 誓作中國百貨王一○年,金鷹集團營收達一○九.五億元人民幣,較○九年成長三三.七%;一一年,金鷹預計新開八家店,未來三年預計大手筆投入四百億元人民幣,拓展十七家新店,屆時全中國金鷹總店數將達五十家。

「資金我們完全不擔心!」王恒日前公開喊話,金鷹現在帳面有二十三億元人民幣,今年擴張需要二十億元,明年的帳面估計是十五億元,需要使用十三億元,自有現金流之外,還有七十億元銀行額度,由「二○一一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排名第四,可以看得出王恒的荷包深度。

以預計在今年底開幕的溧陽金鷹來說,營業面積將達七萬○七○○平方公尺,比新光三越站前店的四萬四五○○平方公尺還要大得多。溧陽只是江蘇西南端的一座縣 級市,隸屬常州市之下,人口約為八十萬人,現在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商城,而在王恒的規畫中,溧陽金鷹有電影院、電玩中心、高檔超市,一開幕勢必就會成為整 個溧陽的地標。

的確,長三角富裕甲天下,金鷹如今正瞄準江浙開新店!如果從蘇州開車到杭州,沿途的鄉村景色,與台灣中南部相近,但若仔細觀察,稻田中的大別墅,還有城市邊緣新建的高樓大廈,就會發現這兒的基層景氣,比台灣雲嘉南地區更暢旺。

如同台商丹尼斯百貨在河南稱王,並且輻射到鄰近省分開店,金鷹如今也成為各地政府眼中的當紅炸子雞。王恒好比鴻海郭台銘,得到最優惠的政策配合,大刀闊斧來塑造一個個新城市印象。

「金鷹在南京有絕對的優勢,就像丹尼斯在河南鄭州有絕對優勢。」丹尼斯集團總經理蔡英德,如此評價同為百貨業的金鷹。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河南王」丹尼斯集團董事長王任生,與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恒,出席外貿協會所舉辦的台商高峰論壇。兩位在中國經營最成功的台灣百貨 業者,話鋒你來我往。不久之前想要參股丹尼斯不成的王恒,多次呼籲,以河南市場為主的王任生,盡快讓丹尼斯上市。不過不急著上市的王任生表示,除非丹尼斯 營業額能夠突破二百億元人民幣,不然不考慮上市。

王恒疾呼丹尼斯儘快上市的同時,早已命金鷹百貨悄悄布局中部地區。「請王恒幫幫忙不要這麼快來,先讓丹尼斯賺夠再說。」蔡英德打趣地說。

王恒本人與他的金鷹系統具有某種「混血」特質。身為美籍華人,成長於台灣的王恒在中國發光發熱,就是因為這種混血特質以及國際觀,讓他一眼就看出歐美精品名牌在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

以昆明來說,目前已經有三家金鷹百貨,Gucci、Hermes等知名品牌,都是因為金鷹才首度落腳昆明。這看得出這些大品牌對金鷹的信賴與高契合度。

「混血」特質 眼光獨到獲歐美名牌青睞 大膽跟進「只要大牌能進來,跪下來都可以。」這是王恒對金鷹招商部門的要求,畢竟入駐的各路名牌,就是一個商場的靈魂。「任何一個品牌都不會放鬆細節的關 注,名牌更是細節的瘋子!」王恒一再對內強調,金鷹必須與這些歐美名牌教學相長,轉化學習成為金鷹獲得客人青睞的競爭力。

王恒在美國以房地產起家,專做公寓出租,簡單說就是「寓公」。九○年代初,他受南京市政府力邀,蓋起了一棟六十層樓高的金鷹國際商城,頓時成為南京的地標,由於進駐的都是大公司,甚至有「江蘇第一樓」美稱。

南京金鷹國際商城落成時,王恒原本想要找美國百貨公司進駐,但一直都沒有合適的合作對象,最終他不得不自己下海,硬著頭皮投入百貨業。沒想到,從住宅、酒店、辦公大樓、購物商場一路做來,金鷹現在成了全中國最有經驗開發「城市綜合體」的團隊之一。

金鷹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能把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化娛樂、交通等複雜因素,安安穩穩的成立在一個空間內,並且成為當地的地標。

「百貨朝向巨型化、全生活、一站式發展!」王恒在四月上旬金鷹上市五周年論壇上,如此為中國百貨業發展方向定調。

鄰近華新焦家的台灣名品城,金鷹即將在南京河西,設立全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預計金鷹的營業面積將達四十八萬平方公尺,相當七座台北一○一購物中心,更將超越全球目前最大、達二十九萬平方公尺的韓國釜山新世界百貨。

新加坡紅木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永河觀察,位在上海陜西北路的金鷹國際購物廣場,離熱鬧的南京西路還有一小段距離,「雖然地段較恆隆廣場次一級,但金鷹集團很早就買下土地。」張永河訝異的說,誰也沒想到,南京路商圈會成為繁華的商業圈之一。

雖然河西目前好比當年的上海浦東,門前冷落車馬稀,但在南京政府力推、金鷹等各路人馬積極跟進的情形下,後勢確實看漲。

除了一般百貨外,王恒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新商機。

剛剛開幕的「南京金鷹奧特萊斯」,字面上可能台灣人都看不懂,但如果講到「outlets」(暢貨中心),可能很多人就能會心一笑。「奧特萊斯」如今是全中國百貨的全民運動,初估已有超過兩百家以奧特萊斯命名的商場,分布在大小城市周遭。

以北京來說,就有燕莎奧特萊斯、賽特奧特萊斯、愛家奧特萊斯折扣商店、東方奧特萊斯,分布在東南西北近郊。只要到了周末,開車來掃貨的白領家庭,往往把周遭道路堵得水洩不通。

話說回來,中國二、三級城市房地產,不因打房政策下滑太多,這可以看得出潛藏其中的消費力道,有多麼驚人。王恒瞄準這一塊塊處女市場,他與金鷹展店的動向,絕對是觀察各地景氣的最佳風向球。

王恒

出生:1948年

現職:金鷹國際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經歷:美國泛太平洋控股總裁學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文化大學法律系

2011胡潤中國外來富豪前十名

單位:人民幣

排名 姓名 國家/

地區 財富

(億元) 公司名稱 行業1 魏應交家族 台灣 400 頂新國際 飲料、食品、零售、房地產2 蔡衍明 台灣 380 旺旺控股 食品、乳制品、媒體、房地產、醫院3 朱樹豪家族 香港 260 觀瀾湖 高爾夫、房地產4 王 恒 台灣 250 金鷹集團 房地產5 林文鏡 印尼 200 融橋集團 房地產6 黃柏年 印尼 150 外灘中心 房地產7 羅康瑞 香港 125 瑞安集團 房地產8 蔡永龍家族 台灣 105 晋億實業 緊固件制造9 李思廉 香港 100 富力集團 房地產10 劉名中 巴西 100 玖龍紙業 造紙

製表:辛曉昀

金鷹國際集團

成立時間:1992年

負責人:王恒

註冊資本:1300萬美元主要業務:房地產、購物、高科技、汽車營銷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4

《投資自保》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 打破三迷思 別被外資報告牽著走

2013-10-14  TWM
 
 

 

外資研究報告「喊水會結凍」的功力,很多投資人都印象深刻。

但外資藉由研究報告坑殺投資人嗎?外資的研究報告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

身為小散戶的自保之道又是什麼?

本刊在八六八期曾獨家披露一位新竹的陳太太買進宏達電的血淚史:她在二○一一年六月,宏達電股價約九百元時開始買進,原因一方面是看好王雪紅的經營能力,一方面當時許多媒體披露外資券商的報告,絕大多數都是建議「買進」或「持有」,訂出的目標價則是以「重返千元」最多。陳太太認為,「這麼多專業人士都看好,應該不會有問題。」結果短短不到半年,宏達電股價竟腰斬到四五○元,從此她陷入加碼攤平、「愈攤愈貧」的窘境,至今慘賠近千萬元,身心都受到極大的傷害。

陳太太的例子,其實也發生在很多投資人身上,只看到外資研究報告的評等與目標價,卻未能深入了解背後的意義,導致虧損。而花旗前分析師張凱偉的洩密事件,又讓市場開始注意外資的研究報告。

多年來,外資挾著龐大資金與充沛資源,一篇調升或調降某檔個股目標價的研究報告,股價就很容易大幅波動。由於對個股握有「判生判死」的生殺大權,使得市場都想掌握外資最新看法,搶搭順風車,也因此外資出具的研究報告,一直是重要指標。

曾於怡富、日商日興等外資券商研究部服務多年、《巴菲特選股魔法書》作者洪瑞泰指出,外資是人不是神,提出的看法或報告不見得百分之百準確。而一般投資人最關心的總是目標價(Target Price)與投資評等(Rating),但這些是如何產生?背後的邏輯?以及用什麼方式評價,更需要了解。此外,研究報告的管控,有幾個常見的迷思也需要釐清。

迷思一:券商玩兩面手法?

客戶不認同 報告利多也可能賣超為何會有出利多報告卻賣股票的情況?洪瑞泰指出,研究報告只是外資券商提供給客戶的「參考資料」而不是「命令」,客戶沒有照單全收的義務。

而且若客戶是外資基金經理人,一天收到的報告或訊息動輒成百上千,如果不是知名分析師所寫的研究報告,恐怕根本就不會被客戶注意到。

此外,在該券商下單的除了其客戶,還有券商本身的交易部門,交易部門是否認同報告內容,或有其他考量,都不是研究部門或分析師能掌控的,所以這種出利多報告卻賣超的情況,未必是券商的兩面手法,投資人還是要以個股基本面為依歸,不用在意一、兩天的買賣狀況。

迷思二:發送對象大小眼?

做一份報告已不容易 不可能再分版本很多人質疑同一篇外資報告有「AB版」:A版給大戶、B版給散戶,兩個版本內容不同,甚至建議方向相反。洪瑞泰笑著說「這是不可能的。不僅國外的相關法令不允許,寫一篇報告已經夠辛苦了,還要改成不同版本,分析師或研究員哪有這些時間?」迷思三:獨厚某些族群?

報告不外流 但從撰寫到披露有時間差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只提供給該券商的客戶,不會輕易外流;除非券商主動發布,否則不是該券商的客戶,並不容易取得,且在刊出前須嚴格保密。基於服務客戶的考量,頂多是在報告刊出後,由分析師聯絡幾位重要客戶,提醒他們有重要的報告而已。這次張凱偉所犯的錯誤,就是在報告未刊出前就通知客戶,有洩密之嫌。

如果是長篇報告,分析師要寫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寫完後還要經過主管審核,以及編排、印刷等流程,往往會有相當的時間落差。 即使是一、兩頁的報告,也必須經過公司內部審核,最快也要二、三天才會寄給客戶。而報告寄給客戶後,等到媒體輾轉取得、翻譯、披露時,股價的確可能已反映完畢,這是投資人必須了解的。

想找出真正值得參考的研究報告嗎?洪瑞泰建議,可以用「橫向」與「縱向」兩個方法。橫向是:找三份針對同一產業或公司、由不同券商與分析師撰寫的報告,比較其內容、邏輯以及準確度。縱向則找同一位分析師於不同時間點,對同一產業或公司的報告,觀察他的看法是否前後一致?投資評等會不會忽升忽降?經過幾次篩選,應該就可以找出該產業或該個股,最值得參考的分析師或報告。

最後,洪瑞泰建議,操作還是要有自己的依據,「為自己的每一筆交易負責」,外資報告只能作為參考。看報告是要從報告內容中,學習外資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法與邏輯,千萬不能像陳太太一樣,只看到投資評等、目標價等簡化的數據就買進,造成令人遺憾的損失。

外資報告怎麼看?

看投資評等:

Buy未必是買進 Hold不見得續抱各家外資券商的投資評等各有不同,有的分五級、有的分三級(如右表),最複雜的就是短期評等給overweight或buy,中期評等變成hold或neutral……若沒有完整揭露,投資人很容易被迷惑。

由於評等不同,所以當看到兩家外資券商評等某檔股票同為buy時,未必就是兩家券商一致看好,可能A券商的buy只是B券商的trading buy而已。

法人指出,觀察投資評等時最須注意的,就是「連調兩級」,最大的陷阱就是從buy降成hold,看似持股續抱,但由於每個評等建議的配置金額或部位不同,隱含的意義就是「降低持股部位」,也就是「減碼賣出」,只是還沒出清而已。所以絕對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意義。陳太太若能看懂外資評等的背後意義,或許就不會在900多元買進宏達電了。

看目標價:

留意產生的方式

這可說是最受市場矚目的關鍵數字了。目標價的產生,有些是透過評價模型,但有時也和該券商的內規有關,未必是分析師想坑殺投資人。據一名熟悉外資生態的法人表示,有些外資券商的規定是,若要提出buy的投資評等,目標價必須比內部設定大盤指數漲幅還要高出5至10個百分點。

例如目前指數是8200點,台積電股價105元,假設某家外資內部已設定台股未來半年上看9000點,漲幅將近10%;若要推薦台積電為buy時,目標價必須超越大盤漲幅5或10個百分點,就成為105×(1+15%)=120.75或105×(1+20%)=126元所以目標價的訂定,有時只是為了符合規範而已,除非很深入了解這家外資目標價的意義,否則真的是僅供參考,不能拿來作為投資依據。

看評價方法:

透過模型 成長性為主要考量外資券商都有評價模型,透過基本面與財務面給予個股評價。包括營收、毛利率、稅後純益、EPS(每股稅後純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絕對數字、年增率與季增率都很重要。

此外,外資還很注重「營收結構」,對該公司各項產品的營收占比、毛利,以及上下游供應鏈的供貨關係都很重視。最後綜合以上條件輸入評價模型後,給予適當本益比與目標價。

洪瑞泰表示,世上沒有永遠準的評價模型,所以若外資報告不準,其實很正常。由於外資大多以成長性為主要考量,用的評價方法也偏向大波段操作;只要公司營運維持成長,就會一直建議買進,往往愈漲愈樂觀、愈跌愈悲觀,在股價高檔時還一窩蜂叫進,給人追高殺低的印象。

撰文‧唐祖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77

外來的咖啡「好唸經」,漫咖啡韓國創始人告訴你咖啡賺錢的秘密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30/145284.html
瘋狂的擴張:尋找能開」五家店「的中國人

採訪約在辛子相旗下的另一個韓式餐飲產業愛江山2號店,他本人的專屬地下辦公室裡。看到記者的突然到訪,正在午間休息的他瞬間抖擻精神,並點起一根雪茄,逐漸進入狀態。

「您最近正在忙什麼?」面對記者的第一個,圓框眼鏡背後的辛子相目光敏銳,他直切主題回答:「我在忙著開店,忙著開漫咖啡!」

辛子相在中國經營著愛江山、漫咖啡、創作餐廳三大餐飲品牌,漫咖啡無疑已經從三大產業中脫穎而出,到達了「爆發」狀態。

他自信地介紹,目前一家漫咖啡門店平均14個月就能收回初期投入,以剛開業的通州店為例,開業6天,日營業額就達到了X萬元(保密)。全國現已開業的店面有70家,正在裝修施工的店面有50家。

但他顯然對3年120家的規模並不滿意,他從文件包裡拿出兩頁正在籌備店面名單,指著說:「太慢了,還是太慢!」

他拿出數據,2007年,韓國的咖啡館數量是2800家,7年後的今年已經達到18000家。對於中國,當下無疑是咖啡館發展的黃金時期。

他的目標則是10年內將漫咖啡開到3000家。這樣的發展,光靠他北京上海的直營店是無法達到的。於是,他必須尋找北京「靠譜」的合作者。除了北京上海外,辛子相坦言,他需要的合作商需要能有實力能在一個區域或者城市開到5家店。這也就意味在在寸土寸金的中國,這個合作者絕不是普通的個體。

敏銳的觀察:滿足中國人特有的消費習慣

即便對合作方要求甚高,漫咖啡無疑已吸引了大批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中國商人。於是,回到最初的話題:辛子相的成功源於什麼?他想了一會回答說:「成功源於他對中國人透徹的觀察。」

在中國9年,他發現,中國人很喜歡聚集在一起,不管是聊天也好,吃飯也好,都需要一個場合,這個地點是除了公司和家之外的第三個目的地。當然餐廳是一個選擇,但餐廳分為高中低檔,有錢人可能每頓飯吃到上千,而普通人一頓飯大概僅在50元左右。「身份差距非常大。」辛子相說,但在咖啡廳裡一杯咖啡的價格只有24元,價格便宜,環境放鬆,卻讓人感覺不到身份的差距。

此外,中國每年大約有數十萬中國人從國外留學歸來,咖啡無疑已經是生活必需品。但能滿足的咖啡館卻遠遠不足。

中國人消費咖啡也有自己的特點:在韓國,人們在咖啡館一般只消費咖啡;但中國人似乎更喜歡吃點別的,尤其是甜品。

於是,漫咖啡加入了很多新鮮製作的冰淇淋奶油鬆餅,每道甜品的價格在50元左右,價格比咖啡高,成本卻比咖啡要低很多。

當然,漫咖啡也似乎更彌補了中國人對星巴克的那些個不滿足:星巴克空間狹小,侷促,漫咖啡建築寬敞明亮;星巴克鼓勵帶走,漫咖啡說,歡迎你帶著電腦待上一天;星巴克將店開在地價高昂的CBD,漫咖啡卻選擇了公園、社區等地價溫和的地腳。差異化成了辛子相的一個絕殺。

就拿吸煙這件事來說,辛子相就發現,即使掛上不能吸煙的牌子,中國的咖啡館也經常是煙霧繚繞,於是,乾脆整個二層都設計成吸煙區。人們就可以對環境進行選擇。

把咖啡廳開在大學也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喜歡在咖啡廳,而不是自習室裡溫習功課。於是,漫咖啡人大店,郵電大學店都相繼開張。

他的細心還體現在很多方面:點餐後充滿童趣、顏色各異的小熊,異域風情的燈飾,充滿年代痕跡的老榆木餐桌,以及高低不同的仿古沙發椅,都讓人們來到漫咖啡,就像來到一個老朋友的家一樣,不會因為害怕弄掉了桌角明亮的新漆而緊張。

一邊,因選址拉低了商業中成本佔比最高的土地成本,一邊拉高了消費水平,增加了單品利潤,漫咖啡成功秘密也無外乎如此吧。

合作的法則:只和中國人合作

讀懂了中國人,參透了其中的規則,從商一生的辛子相,眼下的自信也是直白的。而他做米腸成功賺取第一桶金的秘訣也就是——細分市場。

當被問及韓國商人在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困境時,他只做了簡單的回答:「沒有,完全沒有困難。」

曾有故事稱,漫咖啡的麗都一號店開業之初都很冷清,但辛子相卻鎮定的說,等等,再等等。9個月後,麗都店的客人蜂擁而來。

他告訴記者,就像現在他剛剛創立不久的韓式啤酒炸雞餐廳「創作」一樣,人們需要一個既能吃飯也能喝酒的地方。只要事情是對了,剩下的就只剩等待了。

漫咖啡不怕模仿者嗎?

辛子相回答,差異化的定位,讓漫咖啡在定位之初就贏了,等爆發點一到,後來人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此外,漫咖啡本身也在不斷的創新和進化。他現在和巴西的農場合作,引入「farm-table」(農場到餐桌)的概念,讓喝咖啡不僅知道咖啡來自於哪,還能知道種植的人,農夫的故事。他們還會請來世界級的咖啡師,讓漫咖啡的會員來試喝。

他說,類似新奇的想法,他的腦子裡每天還會不斷的湧現,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付諸實踐。說到這裡,辛子相神采奕奕,激情四射,彷彿一個剛剛走出校門,要開始創業的大學生。

但老道的他也直言,自己在中國的合作者都是中國人,而非韓國人。「在中國,好的地,好的資源都在中國人手裡,我當然要和中國人合作。」

北京印象:它會是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一個畢加索的畫展,在日本的東京,展出十天,大約有3萬人觀看,在韓國也是一樣,但在北京,這個數字是10萬人。

當被問及對於北京的看法時,辛子相十分激動地舉出了上面的例子,這種興奮感甚至超過談及漫咖啡。

他說,比起全世界其他的地方,北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你來到中國出差,除了辦公,你還可以在這裡看到最好的畫展,接受很高的醫療,非常高質量的教育,它的城市資源非常的豐富。

再比如,你在北京,一個幼兒園,從5000元一個月,到18萬元一年,都有人消費,它擁有的消費人群非常的多樣。

當然霧霾這些不好的東西需要靠科技等方式去解決,但無疑,北京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城市。

對話

翼週刊:漫咖啡為什麼不接受加盟商,只是合作商?

辛子相:不做加盟是因為這種形式不好管理。漫咖啡採用直營加合作的模式擴張。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其他的合作中,漫咖啡佔有一部分股份,這樣合作商會很尊重總部的意見。

翼週刊:對於合作夥伴有什麼要求?

辛子相:能開5家店的實力,是一個有激情的人。

翼週刊:漫咖啡主要的團隊有多少人,多少是中國人?

辛子相:團隊裡有50人左右,只有5個人是韓國人,其餘都是中國人,

翼週刊:咖啡廳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辛子相:一個好的選址。

翼週刊:您認為經商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辛子相:保持活力和鬥志。還有最關鍵的——勤奮。

翼週刊:最後一個問題,服務員怎麼認出那麼多小熊?

辛子相:(大笑),每一個小熊的顏色,穿的衣服都不一樣,服務員培訓時重點就是讓服務員認小熊。

來源:
翼週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29

Uber在華撞上監管墻 外來和尚的經還好念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6/148601.html

i黑馬:近期火熱的商務租車市場突遇監管寒流,先是多地政府對美國在線叫車應用Uber進行了處罰。12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也宣布查扣多臺滴滴專車,並給予罰款。在線叫車應用Uber突然遭遇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邊是獲得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的戰略投資,估值節節攀升至400億美元,成為最受矚目的科技創業公司;一邊則是在多國被監管挑戰,擴展受阻。

\從舊金山起家的Uber目前覆蓋了50國的250個城市,其在美國本土Uber的合規性卻受到質疑。在進入一年多的中國市場,Uber也正在受到來各地政府部門的挑戰,和汽車租賃公司合作的模式也令其被扣上“黑車”的帽子,由於尚未出臺有關商務租車的法律法規,能否被洗白還未可知。

此外,在中國不同城市的差異化定位讓其缺少統一的運營策略,而和國內本土的同類應用易到用車、滴滴專車相比,Uber的車輛數量也未形成氣候。

資本比拼:BAT齊聚商務租車

12月17日,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戰略投資,雙方達成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將在技術創新、開拓國際化市場、拓展中國O2O服務方面展開合作。至此,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依托Uber、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齊聚商務租車領域,競爭愈發激烈。

不過,百度的加入並不一定能讓Uber加快本土化進程。這從之前百度與易到用車的合作中就可以看出。易到用車曾聯合百度一起推出商務租車服務“百度專車”,以百度地圖作為平臺,易到用車則作為車輛租賃合作方。

一位易到用車的內部人士表示,為了讓易到用車和百度地圖完成對接,易到用車的工程師和本地化團隊幾乎是駐紮在百度,雙方光對接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這對技術服務系統依舊在國外的Uber而言,則是難上加難。

Uber在華撞上監管墻

作為外來巨頭,Uber的問題更加複雜。

盡管Uber亞洲運營總監Allen Penn曾經表示Uber看起來擴張飛速,在進駐每一個城市時都經過周密的規劃,他們也在試圖用這種方法避免水土不服的情況出現,然而事實卻不那麽盡如人意。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接二連三的問題在Uber的全球運營中暴露出來。先是法國內政部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禁用Uber私家車拼車服務Uber Pop,因為這個平臺允許沒有運營資質的司機在註冊Uber司機賬戶後,為其他乘客提供收費較低的拼車服務;在印度,由於Uber司機涉嫌性侵,Uber司機背景的審查流程遭到質疑和指責;在波蘭,Uber的合法性也頻頻被質疑。

12月24日,韓國檢察官日前指控Uber違反了韓國國內的交通運輸法。

臺灣地區的交通部門本周一表示,Uber只持有提供信息服務的許可證,而沒有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許可證,將在臺灣對其禁用;在重慶,Uber則面臨更加尷尬的一幕,有市民舉報其發布“帶車求職”、“帶車招聘”等招聘信息,並組織前來應聘的私家車主現場配需,鼓勵私家車主從事黑車經營活動,導致交通執法大隊對培訓點進行突擊檢查,並在現場的資料中發現有內容誘導私家車主如何應對執法人員檢查和逃避法律責任。

模式之傷:尚存合法化空間

無論是Uber,還是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新推出的專車服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管風險。此外,先期投入的一號專車、易到用車也被列入監管的名單中。

今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下發通知,嚴禁私家車用於汽車租賃企業經營,並且禁止汽車租賃公司配備代駕司機。而這兩點都能在Uber身上看到端倪,被政府部門盯上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近期的密集行動,在上個月,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的執法人員分別查到兩輛涉嫌非法運營的滴滴專車,並開出了首張“專車罰單”,據此,江蘇省交通廳也正在研究汽車租賃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無獨有偶,一號專車也在上個月被開具一張非法運營的萬元罰單,理由是該車輛無租賃備案、無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無論是北京交通委下發的“禁令”,還是南京和江蘇開具的罰單 ,都只能歸為行政處罰層面,而不是法律。因此,商務租車的合法化空間尚存。

對此,滴滴打車副總裁朱平豆對騰訊科技表示,商務租車和出租車實際上處於不一樣的領域,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商務租車法規來約束,而是采用了約束出租車的法律規章去約束租車系統,這種情況有待於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他還表示,滴滴專車在發展過程中,會秉承“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範管理”的十六字方針來去規範專車的發展,“作為公司會積極配合政府。”

車源大戰:Uber難敵本土對手

除了面臨“黑車”能否被洗白的問題,車源少也是困擾Uber中國本地化的原因之一。

從競爭對手方面看,易到用車應該算是Uber在國內遇到的最大敵手,我們不妨對比一下這兩家公司的車源數量。相關數據顯示,易到用車平臺上的司機數量已經超過5萬人,僅僅在北京的車輛就已過萬;而Uber只有幾百輛,差距懸殊。據不完全統計,Uber另一個競爭對手滴滴專車在北京也有上千輛專車。

這些數字表明,盡管Uber清晰地定位於中國的高端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希望通過這種差異性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但覆蓋量依然無法在短期內與它的競爭對手們抗衡。比如在北京,Uber只能覆蓋國貿、三里屯等熱點地區,在四環以外,用戶則很難叫到Uber的服務。

另一方面是本地化的問題,Uber在中國不同城市的團隊都會根據當地特點展開特對應的服務,這樣的好處是服務更有針對性,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是Uber在全國的運營策略沒法完全統一。要知道,無論是易到用車、滴滴專車還是一號專車,它們在每個城市的業務拓展上都是采取統一政策、分區管理的模式。

結語

接下來,Uber這家年輕的創業公司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擴張車源和加大市場推廣。當然,最好的結果是其能夠作為商務租車的代表之一,孵化出針對商務租車的法律法規,使這種運營模式合法化,引領這個市場朝著更為理性的方向發展。


外來移民搶飯碗 新加坡人比伊拉克不快樂

2015-03-30  TCW  
 

 

李光耀去世後,未來的新加坡是否會劇變?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不會。」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未來這個城市國家的最大變數:新加坡人越來越不快樂。不快樂的源頭又在於:外來人口正在分食工作機會。

民調機構蓋洛普在二○一二年底,公布對全球一百四十八個國家的調查結果,新加坡人的幸福感排名墊底。在被問到「每天感到很快樂」、「受到尊重對待」、「有充分休息」、「笑口常開」,以及「學到或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五個問題,新加坡人回答「是」而表現出正面情緒者,只有四六%,比深陷戰亂的伊拉克還低(台灣為七五%,排名第三十九)。

當台灣還在為服貿協定辯論不休,擔心中國員工來搶我們工作同時,新加坡人早就遭遇外來人口成天跟自己搶工作的衝突。

根據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統計,至去年底為止,新加坡的外來工作者人數已突破一百三十五萬,五年內增加三十萬人,已經占總人口四分之一。

出生率太低,須引進外籍人口代價:房價飛漲、社會矛盾增加

在李光耀第一年當總理的一九五九年,新加坡每年有超過六萬名嬰兒出生;如今新加坡一年嬰兒出生數不到四萬,平均生育率也從二%降到一%出頭(人口替代水準應為二‧一%)。

人口壓力下,李光耀判斷,若不引進外來工作者,新加坡中小型企業,成本立刻就要上升,他們不是倒閉就是外移。目前中小型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占新加坡就業市場七成,若這些中小企業出走或倒閉,「我們會流失超過一半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李光耀說。

然而,外來工作者解決了一部分新加坡的經濟問題,但代價卻是在當地造成社會矛盾。新加坡人認為,這些外人、外勞不但推高房價,造成公共交通擁擠不堪,還搶了新加坡當地人飯碗,拖累薪資成長。這些外來移民當中,有超過七成月薪低於一千四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萬二千元)。

不只新加坡人對外勞不滿,外勞也對新加坡當地不滿。大部分外勞往往是在較艱苦環境下工作,像新加坡建築業或港口貨櫃運輸的體力工作,多由外勞擔任。來自南亞的外勞,大多要舉債付高昂仲介費,才得以來新加坡「淘金」。他們須先努力工作還債,若工作出意外或死或傷,常碰到雇主逃避責任,甚至被找藉口遣返。

二○一三年底,新加坡發生四十多年來首次街頭暴亂。事發地點在南亞裔印度外勞假日休閒的小印度區。當時一名外勞遭巴士輾斃,不少人藉酒意發洩,他們推翻警車、毆打救護員,當局估計有四百人參與,後來有二十七人被捕。

目前的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大量穆斯林人口移入後,都逐漸和當地社會有了摩擦,這個問題遲早也將發生在新加坡。李光耀曾說:「如果要我說,哪個問題對新加坡的生存威脅最大,我會說是人口問題。」

平息眾怒,接班人端出政策措施:提高移民門檻、緊縮外勞

為了平息民怨,新加坡也開始緊縮外勞政策。二○○九年第四季,新加坡將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權的審核門檻提高,對領獎學金的外國留學生,也不再寄發永久居民邀請函。

二○一○年,新加坡當局又宣布將取締外勞從事非法「散工」工作。二○一二年,新加坡推出一項新政策:月收入超過四千新加坡元(約合新台幣九萬元)的外籍工作者,才能攜帶配偶與孩子到新加坡居留。

但這限縮外來移民的政策,對新加坡經濟而言是不利的。李光耀曾說,現任新加坡政府之所以緊縮外勞,是因為新加坡人對外勞人數太多而感到不自在。這麼做可不是為了經濟,「若從經濟角度看,我們是應該繼續引進外勞的。」

除了限縮外勞,新加坡也開始走「均貧富」的社會福利路線。新加坡財政部長尚達曼,在今年二月公布新一年年度預算案,將提高年收入超過三十二萬新元(約合新台幣七百萬元)者的稅率,用這些稅來照顧老人與窮人。

李光耀去世後,《經濟學人》指「『新加坡模式』將被證明可能行不通」,因出生率降低加上人口老化,使新加坡政府推出社會福利的壓力越來越大。

事實上,新加坡人已經在為社會福利付代價了。李光耀引以為傲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本質就是一種社會福利。負責提供住屋的建屋發展局,最新財政年度的赤字接近二十億新元,比前一財年增加近三倍。該局表示,為新加坡人提供住屋,建屋發展局每個財年都會出現赤字,這些全由納稅人繳稅承擔。

缺乏天然資源的新加坡,唯一的財富是人,只有讓人們努力工作才能繁榮,李光耀過去曾不斷強調這一點。然而在人口壓力下,新加坡須引進外勞,引發民怨後又開始搞社會福利,這和過去該國賴以成功的「新加坡模式」是背道而馳的。

不引進外勞,經濟將遭打擊;引進外勞,又造成當地人不滿,同時還須搞社會福利來平息民怨。現任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獨立四十五週年的國慶演說中,用四分之一的篇幅闡述移民問題。他是否能化解其父李光耀也無法解決的兩難問題?這將是未來新加坡能否持續繁榮的最大關鍵。


Fitbit PK 小米,外来的和尚在中国还念得动经吗?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0/150939.shtml


 6月初,马云高调来到美国,为阿里巴巴的平台做推广,但倒更像是给中国兴起的中产阶级做代言。他一路上各种宣讲,都是在强调中国的中产阶级给美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商机。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分析,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城市人口中只有4%的人可以算作 是中产阶级。这个比例在2012年已经上升到了约三分之二。预计到了2022年,这个比例还会上涨到75%,达到6.3亿人,差不多是美国现在人口的两 倍。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形成了巨大的消费群体,代表着巨大的消费能力。而今天,即使马云不来美国宣传,美国的科技企业也早早盯上了兴起的中国中产阶级,把 这看作是自己发展的一个新机会。


当然,美国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并不陌生,但是和二三十年前不同的是,中国不再是以代工厂的乙方身份去争抢海外企业手上的订单,而是华丽转身成了美国企业争相讨好的买家。开始进军中国的这些企业,纷纷打出健康、智能和高端等一些吸引中产阶级的招牌。


比如,一直专注于美国本土市场的Fitbit去年6月来到中国,它的首席收益官 Woody Scal告诉笔者,他们意识到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同时糖尿病等发达国家多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已经接近美国水平。如何保持 健康的、更好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热衷的话题,这也正好是他们想要针对的市场和人群。


除了Fitbit,还有很多包括Pebble这样的可穿戴产品的开发商开始着眼中 国。很多人分析,由于Apple Watch的上市,让这些公司开始考虑进军美国市场以外的市场——中国兴起的中产阶级带来了和美国类似的巨大消费人群,让他们认为中国可以让自己在强敌来 临之时,依然有生存,甚至是成长的机会。


但是中国市场是不是真的像他们期待的那样,是一块轻而易举就能吃到口的肥肉?中国 本土企业也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而成长。海外公司来袭的同时,可以看到中国本土的科技公司拿出一系列产品来“捍卫疆土”。小米很早就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智能 手机生产商,还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环——米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米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可穿戴电子产品制造商,仅次于Fitbit。除了小 米,还有华为、咕咚等企业陆续推出本土手环产品,让中国市场也变得非常拥挤,竞争激烈。海外品牌还有机会吗?


相比于海外产品,现在本土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相比于Fitbit 1998元人民币的标价,小米手环售价只要79元,不到前者的二十分之一。说到这个问题,Woody Scal表示,Fitbit取胜的是功能,而不是价格。他认为,可穿戴电子产品不光是硬件,更重要的是它的软件,消费者买的不是单纯的一个物件,而是一系 列功能。Fitbit三分之二的工程师都是在做软件开发,而非硬件。但是,显然小米的价格优势已经带来了一个强大的威胁。


亚马逊产品界面设计师于佳馨曾参与过Pebble产品的中国本土化开发。她认为, 中美科技企业的设计思路非常不同,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她告诉笔者,中国的品牌,比如小米,它们的设计思路就是以帮用户解决问题为主导。相比之 下,美国的品牌则更注重创造一个新的交互方式、新的需求,去引领产品设计的新方向,苹果就是一个代表。


当然,这两个方向并不矛盾,都有存在的必要。开发产品,当然要能解决客户实际遇到 的问题,但是产品设计又不能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跑,否则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现在的中国经济生态下,小米面向的市场可能更加大众,而美国的科技 产品可能相对更加受到注重品质的高端消费人群的欢迎。


在这种种的竞争背后,最后的受益者还是中国的消费者——崛起的中产阶级们。他们将最终决定未来科技产品的竞争方向,决定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同时成为科技产业的一股新的推动力量。


 



反全球化新浪潮:拒絕外來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050.html

最近在日本伊勢誌摩舉行的G7峰會上,有一種明顯可感知到的不適感。當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領導人們再次會晤之時,我們無從知道其中哪一位將會是民粹主義者。唐納德·特朗普可能將以總統身份代表美國,馬麗娜·勒龐或許將以總統身份代表法國。屆時他們可能會和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意大利總理貝佩·格里洛,甚至是德國總理弗勞克·佩特里坐在一起。所有人將以某種形式鼓吹和擁護國家主義及孤立主義。

反全球化運動出現已有20多年時間。20世紀末,整個世界似乎都在朝著同質化方向發展,全球各地的人們消費的是相同的產品。麥當勞成為全球化的一個例子,砸掉這家連鎖品牌的門店,也成為了抗議全球化的一種標準程式。

然而最近,全球化的特征發生了改變,反全球化運動亦是如此。盡管整個世界的聯系依然在變得更加緊密,但有這樣一種感覺悄然浮現:我們對外國人的了解更少了。為了應對不斷變化且日益獨特的消費者喜好,各企業紛紛將生產基地搬遷至距產品目標市場更近的地點。而這削弱了國際貿易的增長。

這種“向岸”(相對於“離岸”而言——譯者註)現象並非新鮮事物。上世紀70和80年代,美國擔心日本汽車“淹沒”本國市場,於是開始在國內生產汽車;今天,在美國市場出售的大部分“日本”汽車都是“美國制造”的。而現在,產品的逆全球化比以往更加容易,這要感謝機器人工程學的進步和3D打印等技術的發展。

由此,今時今日對全球化的批評也不再過多地聚焦於貿易。然而這種轉變並不僅僅反映了貿易增速的放緩。富裕國家的消費者已經對外國產品更加習以為常,甚至產生了依賴:從經常升級換代的電子產品,到廉價的“快時尚”,都已經在發達經濟體中占據主導地位。

今天,全球化的反對者不是在拒絕外國產品,而是在拒絕外國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等貿易協議中,有關投資者保護條款的爭議焦點在於,保護外國企業利益的投資法庭或將破壞國家主權。然後還有全球難民危機,尤其是在歐洲,對於大量湧入難民的擔憂情緒,很有可能就是貧窮國家在更廣泛層面上表示拒絕的一個預兆。

發達國家民眾為何如此懼怕外來者?倒不是因為他們從未接觸過其他文化。這些國家的許多公民經常會動身前往遙遠的目的地旅行,而每年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萬遊客前往發達國家旅遊。

問題在於我們旅遊的方式。現在,我們會更多采取一種迅速而又膚淺的方式,而非沈浸在一種文化中。但正如現代理論教給我們的,一次互動和持續的接觸大不相同。如果參與者知道自己將會有一場獨特的有限體驗,他們就不會有為更深層理解或合作構建基礎的動力。培養信任是需要持續交流的。

現在這種膚淺旅行方式所造成的後果,在任何一個主要旅遊目的地都是顯而易見的。服務機構沒有多大動力去為那些肯定不會再回來的遊客提供良好的甚至是誠實的服務。服務員面無笑容地上菜的餐廳已經算是好的了。出租車司機繞遠路、酒店誇大自己的設施。

而且,旅遊業還容易成為攻擊對象。在旅遊業已經成為國外收入支柱的地方,往往也是以反西方情緒為基石構建了自己世界觀的恐怖分子偏愛的目標。在巴厘島或紅海等度假地策劃幾起襲擊,就足以造成經濟嚴重不穩定的後果。

旅遊公司對此類風險的應對是:盡量減少和本地人的接觸。現代旅遊業的一個象征就是巨無霸郵輪,遊客可以在每個目的地停留數小時,去遊覽風景如畫的加勒比海島或是古地中海港口,但晚上還是得回來睡那一張床。皇家加勒比新推出的“海洋和諧號”想要複制全球各種氣候環境,因此,一艘比埃菲爾鐵塔高度還要長上幾百英尺的輪船上出現了一個熱帶公園、一個溜冰場,還有23個遊泳池和42個酒吧。

經營巴士和火車線路的旅遊公司對自己的客戶也是同樣保護,僅讓他們在著名景點短暫停留——可能就是只夠拍幾張照片的工夫。這種旅遊方式限制了本地基礎設施的容納能力:威尼斯運河沿岸、通向雅典衛城的道路上通常沒有地方可供隨意漫步。

這種旅遊方式加深了彼此的誤解。遊客待在預先計劃好的線路範圍之內,只能和高價售賣小玩意的販子或出租車司機打打交道。本地人也很難對大批湧入他們最有價值景點的遊客產生好感。沒有人感覺到特別的參與感或信任感。

這很容易讓人懷念以前那種旅遊意味著長時間停留、和各種迥異文化深度接觸的日子。當然,對於今天的遊客來說,在古代寺廟中待上幾周甚至是幾個月時間,是不可能的。但訪客和主人以一種更個人化的方式進行互動卻是可能的。比如,Airbnb就能夠提供一種和酒店及郵輪相比更有參與度的體驗。

政界中有沒有和Airbnb類似的事物?全球各國領導人能否更“活生生”地出席G7峰會這樣的國際會議,並在國外多工作一段時間?美國加入二次世界大戰後,丘吉爾曾入住白宮24天,通過加深和羅斯福的關系夯實了英國的跨大西洋聯盟。這種親密感或許是今天反全球化民粹主義者的最大敵人。

(作者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及國際事務教授、國際治理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版權:辛迪加)


上百萬外來人才半數沒房,“地渴”深圳只有填海救急

“靠海吃海”,填海造地對於深圳來說毫不陌生。深圳現在很多繁華之地,如前海、後海中心區、深圳西站、深圳國際機場都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面臨用地窘境,地王頻出的深圳,未來5年將繼續填海工程,按照2016年6月出臺的《深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下稱《計劃》),深圳將再填海50平方公里。

填海計劃的出臺並不突然。早在今年3月,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做客當地直播節目時,就“提前預告”了填海、陸地整備等決策。

填海造地似乎成為解決深圳開發強度日益增大、空間不足現狀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公眾對於填海的關註,並不局限於填海是否能夠緩解高房價帶給深圳人的壓力,還包括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系統性問題:比如深圳為何要持續填海造地?填海與拆遷重整相比成本如何考量?未來5年,填海工程將給土地資源稀缺的深圳城市格局帶來什麽影響?

未來有幾百萬人口流入

經過30多年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本就稀缺的深圳幾乎進入無地可用的境地。全市土地面積約為1997平方公里,相當於北京市的八分之一,上海的約三分之一,廣州的約四分之一。早在2005年,深圳就將全市陸地總面積的一半土地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這部分土地面積共計974.5平方公里,使得可供發展的土地僅剩1000平方公里左右。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說,深圳面積小,開發強度已經到了48%,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開發強度是最高的。聯合國宜居宜業城市標準為開發強度在20%左右,顯然,深圳已遠遠突破這一標準。

同時,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深圳產業經濟發展在全國一路領先,新增人口不斷增長。曲建認為深圳的中小學生增長量值得關註——他們需要家人照顧,中小學生人口的增長成為城市人口整體增長的標誌。據深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深圳在校中小學生約125萬人,其中,小學生約為86.48萬人,增長9.0%,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增速最快。數年之後,深圳在校小學生人數有望突破100萬人。

曲建說,預計未來十年,深圳還將有幾百萬人口流入,相當於內地一個城市搬過來。深圳要有接納幾百萬人口的能力,首先要解決工作和居住宿問題,最直接的就是空間問題。而深圳市歷屆政府歷任領導,最頭疼的就是人口越來越多、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在深圳土地稀缺的背景下,近幾年呼籲深圳合並東莞、惠州並直轄“升級”的聲音越來越強。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建議,深圳應當走建立深莞惠大都會區(Metropolitan Area)之路,淡化行政區劃,打破行政阻隔,建立強有力的三地協調委員會,統一協調區域內的規劃問題,包括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環保等,促進資源均衡流動。

令深圳羨慕的是,廣東省省會廣州獲得批準,享受城市擴容帶來的土地紅利。2014年2月13日,廣州市公布行政區劃重大調整方案:原蘿崗區和原黃埔區合並為新的黃埔區,從化市、增城市“撤縣設區”,廣州區劃由原“十區二市”變為“十一區”,新廣州市轄面積由3843.43平方公里擴大到7434.4平方公里,市轄總面積超過上海。

深圳何曾不想學廣州擴容,可這條路顯然沒走通。

“人越來越多,開發強度又高。擴市又擴不了。怎麽辦?還有一個辦法是填海造地。”曲建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填海還能解決工程棄土

深圳土地面積稀缺帶來的不僅是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連余泥渣土的存放也成為棘手難題。隨著地鐵施工等大型建設項目的推進,深圳市余泥渣土產生量平均每年約3600萬立方米,但目前剩余庫容僅約為1600萬立方米,還不夠半年的容量。

去年12月,深圳光明新區余泥渣土臨時受納場因渣土堆積過多、管理不善發生重大事故,造成至少73人死亡,曾引起國務院高度重視。這場災害被國務院調查組認定為安全生產事故,是受納場渣土堆填體的滑動,不屬於自然地質災害。

隨後,各方開始拷問城市建設中產生的大量余泥渣土該如何處理?深圳官方給出的回答是,填海造地也成為解決工程棄土的重要手段。

今年2月,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雷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為了解決過量淤泥渣土的存放問題,除了推進余泥渣土綜合利用,規劃建設一批受納場之外,深圳還將推進填海工程項目,積極協調國家海洋部門推進深圳用海項目,以此作為解決深圳工程棄土出路的重要手段。

綜合上述因素,深圳的填海規劃終於出臺了。按照6月新鮮出爐的《計劃》,未來5年深圳將填海50平方公里,包括由市規劃國土委、鹽田區政府、大鵬新區管委會負責的“東部海域圍填海項目”和市規劃國土委、寶安區政府“西部海域圍填海項目”。

事實上,深圳填海歷史悠久。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建市以來,至2013年通過填海變成陸地的海域至少為69平方公里,超過6個蛇口半島面積,占全市海域面積6.5%。

根據2004年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深圳市海洋功能區劃規定》,2005~2010年圍海造地區包括沙井、寶安、機場、前海等填海區,用海面積相當於34.65平方公里,以上項目均已完成。

無疑,過去的填海對深圳的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研究員王勇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深圳灣經歷了三次填海,影響最大的是第二次。內伶仃紅樹林保護區至今已消失了一半,保護區內的紅樹林原有130~140多公頃,現在天然紅樹林不到70公頃,後來補種才達到80多公頃;其他很多地方紅樹林都已經全軍覆滅了,像福永、鹽田港等。而且填海惡果已經顯現,深圳灣陸地化非常嚴重。本來最有生態價值的是1.5米至2米高的紅樹林地段,底棲生物和鳥類都在這個層次生活覓食。以這樣陸地化的速度算起來,60年之後深圳灣陸地將會擡高1.8米,紅樹林將面臨滅頂之災。”

為了減少填海對環境的影響,《深圳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總結了許多措施,包括:確保生態優先,按照生態擾動最小、綜合效益最大原則,引導海洋經濟活動;對在生態敏感地區進行的重大涉海項目,實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並制定生態恢複措施;對圍填海工程項目盡量采取離岸式、人工島式、棧橋式等鏈式的開發模式。這是最有實際意義、最具操作性的一點。

雖然有負面影響,但填海造地相比舊城改造釋放的城市空間更具優勢。從成本上看,填海便宜得多。

按照《計劃》,填海工程包括海域填海, 陸域形成、軟基處理工程,東西部海域填海共計投入273億元,50平方公里折合7.5萬畝,填海一畝平均成本是36.4萬元,折合546元/平方米。同時,填海造地既不會觸碰耕地紅線,也沒有拆遷賠償費用,不易引發矛盾,審批程序也便捷。

曲建表示,填海造地似乎成為深圳城市空間不足、走投無路時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填海一定有負面影響,利弊相權取其輕,目前利用城市空間重組的辦法解決深圳發展空間的問題無望,只有填海。“我想反對填海的人,除了提出反對意見,還要提出建設性意見,如果不指出路,光反對很難解決實質問題。”曲建說。

楊雷在上述采訪中表示,為了減少填海負面影響,國家對填海的審批程序嚴格,《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國家嚴格管理填海、圍海等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活動”,“填海五十公頃以上的項目用海應當報國務院審批”。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海洋局按照《圍填海計劃管理辦法》規定,實施圍填海年度計劃管理,調控圍填海規模。

此次深圳東、西部填海主要用途是什麽?曲建表示,西部主要是為基礎設施預留,大空港區域、第三跑道建設、T4航站樓建設,以及大展覽區等。至於東部區域,如果深圳產業向東挺近,產業升級換代都需要空間和土地。

不指望城中村拆遷

除了填海造地外,《計劃》安排,通過拆除重建實現用地供應約12.5平方公里,顯然比填海造地的面積小很多。

那麽,深圳市政府為什麽選擇填海,而不是加大拆遷的力度?

在深圳地產界的一位人士看來,拆遷老房子會推高新房出租的價格,這會導致租金對外來人才的擠壓效應愈加明顯。

按照深圳官方的統計口徑,深圳1100多萬常住人口中,戶籍人口只有300萬左右,占常住人口不到三分之一,外來人口數量龐大。今年6月,深圳住建局房改處處長劉逸群在一場以“共享深圳”為主題的論壇上透露了他掌握的一組數據: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是30%,而在珠三角,這一數字為53%。

他說,在“十三五”期間,深圳還要引進大概132萬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和技能型的人才。這些新引進的人才中,至少50%的人在深圳沒有房子。

上述地產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果連房子都無力租住的話,那麽更多的外來人才,尤其是年輕人,可能會加速離開,這一後果可能比房價上漲的危害性更大,所以必須放慢拆遷的速度。

即便是拆遷,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此前,深圳的拆遷和舊改以住宅為主,包括法外建築和正規的商品房老舊小區。

劉逸群說,在深圳的住房結構中,手續完善的住房只占37%,歷史違法建築、法外建築比例高達63%。而在這37%里,真正能在市場上流轉的住房比例更少,只有21%,其他更多的是一些產權手續不全,甚至是一些配套不足、存在安全隱患的,或者臨時性與過渡性住房。

城中村是上述法外建築紮堆之處。城中村拆遷似乎總是塊難啃的肉骨頭。除了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拆遷成本之高也令外界咋舌。深圳近年來每一次舊改後重建的商品房價格基本都創下區域內的新高。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對本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從過去還是從今年幾個大的城中村拆遷改造項目來看,舊改成本都非常高。尤其是現在,在市區,舊改後的房價通常被助推到10萬元/平方米,開發商才能有利可圖。

一涉及拆遷,繞不過的總是複雜的法律糾紛和漫長的利益博弈。拖一天就有一天的成本。拖得越久,成本越高,最終都由新來的購房者接盤。

宋丁舉例說,假如開發商用1年時間拆除一個城中村,新房房價定為8萬元/平方米,那麽如果拆遷時間拖延到3年,房價可能就會飆到 12萬元/平方米。

舊小區改造舉步維艱

然而,城中村的拆遷可能還算不上是最難的。

美聯物業深圳及惠州區董事總經理江少傑告訴本報記者,和城中村建築的擁有者即原住民談判,會相對容易一點,開發商一般會找村委,由村委牽頭,統一去談。

他說,反而是那些屬於正規商品房的舊小區,業主太分散,談判起來太費精力,有些業主甚至出國了,連人都聯系不上。

在深圳市2010年第一批城市更新名單的九個住宅小區中,由於牽扯到的個體利益太多,博弈至今處於僵局。目前,成功拆遷的只有4個,還有5個小區的舊改項目未完成。舊小區改造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江少傑說,拆遷耗費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太高,開發商如果沒有資金實力,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據他介紹,去年深圳某區準備出臺一項先試先行的政策,嘗試突破100%簽約率這一條件,規定不願參與權益轉換和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權利人不超過5%時,開發商可向政府申請強制征收。但是有法律界人士認為,由於與上位法《物權法》的規定相沖突,該政策可能無法執行。

他說,在國內有些地方,拆遷是由政府牽頭的,而在深圳,主要是由開發商來完成,拆遷難度很大,遇到一個釘子戶就會拖很長時間。“對於這些開發商來說,一個相當大的成本就是賠償原住民,以及比一般開發期長很多年的利息開支。”

曲建也表示,舊小區改造一般需要提高容積率,相應的,這個地方的基礎設施、道路、地下給水、電力的設計都得改變,任何一個舊改的前提條件,是開發商的成本收益要基本打平,而現在原住戶的經濟要求越來越高,實際推起來可能要經歷10年之久。

舊工業區將是舊改的重心

深圳未來的城市發展,重點在存量土地的再開發。按照深圳市政府的規劃,接下來舊改的重點是舊工業區。

據本報記者了解,深圳的不少工業區都不再或不僅僅是工業用途了。

在人力和資源成本居高不下的重壓下,不少傳統制造業工廠在逐漸搬離深圳,廠房大量閑置。

這半年來,深圳寶安區一個工業園的負責人幾乎每隔那麽幾天,就在微信朋友圈里掛上廠房和寫字樓的招商信息,目前點擊量已經達到1000多人次,但是真正來租的人數遠遠達不到他的期望值。

企業對當地新供應的工業用地,似乎也不那麽熱衷。

6月中旬,深圳市一宗物流用地和3宗工業用地在土地房產交易大廈進行拍賣,但是市場反應冷淡,與之前深圳拍賣住宅等商住用地時“地王”頻出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最終,3宗工業用地底價出讓,而位於坪山的物流用地宣告流拍。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除去上述拍出的3塊工業用地,2015年以來深圳共有52塊工業用地出讓,其中有4塊工業用地流拍,多數都是以底價拍出。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負責人王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深圳工業和物流用地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地價漲得太高,很多買家不願意再在上面蓋工廠、修建倉庫了,之前很多工業和物流用地只能改成居住、商業等用途。

她說:“上述坪山的物流用地,樓面價6月份拍賣時已經接近3000元/平方米了,而2015年坪山物流用地和工業用地大多還是1000元/平方米以下。”

在工業用地和物流用地價格高企的背景下,不僅深圳一些傳統制造業工廠持續外遷,物流商也將目光投向了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畢竟地價便宜啊。

填海對深圳房價影響輕微

根據深圳市政府的規劃,“十三五”期間,深圳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用地590萬平方米,其中城市更新用地450萬平方米,占比近八成。這其中大部分來自工業區改造。

這些釋放出來的土地能抑制深圳居高不下的房價麽? 當地不少觀察人士稱,深圳土地供求關系緊張的局面不會改變,改造只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那麽,填海又會如何影響深圳樓市的走向?江少傑認為,填海的面積不大,對於房價的影響也非常輕微。但是在城市更新以外,為深圳提供了一個額外的、供應土地的方向。

他說:“填海需要時間,不是馬上就能用,短期內沒有影響。填海不會在市區,所以對於市區土地供應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更多的是對未來土地緊張局面的舒緩。”

江少傑說:“2015年,通過招拍掛方式供應的住宅用地就幾塊。今年上半年也就供應了3塊住宅用地。其中2塊面積大一點,一塊在光明,一塊在龍華,都是在原關外。”在他看來,未來深圳房價如何走向,還是要看宏觀經濟和人口是否持續流入等基本面因素。

曲建也持相同觀點。他表示,填海50平方公里,會不會深度緩解深圳的房地產市場壓力,還需要觀察。不填一定是房價暴漲,填完之後還要看人口流入量,如果人口持續流入,深圳繼續快速增長,50平方公里還是解決不了什麽問題,最多讓房價上漲趨勢放緩。


私人銀行樣本調查:產品短板讓“外來和尚”難念經

與發軔於歐洲、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外資私人銀行相比,興起不足10年的中資私人銀行似乎“資歷尚淺”。但實際上,本報近日采訪了多家中資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他們均表示,因為產品上存在很大短板,“外資行在國內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比不過中資行”。

各家中資行的成績也不盡相同,2016年上市銀行中報顯示,在披露了私人銀行資產管理規模的9家銀行中,工行和招行的數據最為“給力”,最為同行所羨慕。

儀表堂堂的Peter現就職於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做客戶經理。2010年留學回來後,他先後在某家知名外資銀行私人銀行部和一家中資銀行私人銀行部工作了5年多,最近才離開。他說,“不後悔從私人銀行跳槽出來”,因為中外資都有讓人憋屈和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的地方。他覺得自己工作過的兩家機構,外資行做得很“虛”,中資行的產品策略又太激進,都導致過他流失客戶——對於從事銷售工作的人來說,客戶資源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他沒辦法看著客戶流失而不焦慮和心痛。

這種經歷並非他獨有,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現在工作的機構中,很多同事都是從外資銀行私人銀行部跳槽過來的。

外資行:產品不靈靠“走心”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預計,到2020年,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管理的資產總額將達到174萬億元,2015-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13%。

今年6月,興業銀行私人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2016:逆市增長,全球配置》報告亦指出,預計2015-2020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年均增速約為15%,將明顯高於同期預設的6.5%的GDP增速及整體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12%的增速。至2020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將占據中國整體個人財富的半壁江山,占比達51%。

無疑,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是一片廣闊的藍海。不過,在這片藍海里面遊泳的人,不見得都能歡暢淋漓。

比如,外資銀行在境外做私人銀行業務如魚得水,而到了國內,外來的“和尚”卻不好念經,競爭不過中資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產品線存在很大短板。

“以我在外資和中資兩份工作的經歷來看,外資行在私人銀行這一塊兒做的比較‘虛’。所謂‘虛’主要是指客戶非常喜歡的信托產品和陽光私募等產品,外資行很少做。外資銀行銷售的產品主要為保險、基金和結構化產品,很單一,與中資行完全不能相比。”Peter說,這導致客戶經理的業務並不好做。

另三位國有大行私人銀行內部人士亦高度同意此觀點。“外資銀行開辦業務範圍受到一些限制,但即使能發行大量信托和私募產品,也彌補不了這個短板,因為最核心的是收益高的資產池類產品,特別是債權類產品,是外資行最大的短板。包括債權類在內的資產池產品主要是將銀行的信貸資產放入其中,而外資銀行的貸款本來就少,沒有那麽多信貸資產支撐發行此類產品,而理財產品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私人銀行業務的生命線。”

“事實上,隨著對非標產品監管日趨嚴格,2014年以來,信托產品在私人銀行界並不那麽火爆了。不過即使這樣,外資行的產品還是比不上中資行,他們主要集中在基於衍生品工具的結構化產品上。”上述三位人士一致這樣認為。

中資行的產品線則相對完善很多。“我們這兩年做的比較多的一是類固定收益產品,二是權益類產品,包括風險較低的量化對沖結構化產品,還有純主動管理型的產品,比如私募、基金一對多產品、券商資管計劃等。”上述其中一位人士表示。

受訪的一位國有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則表示:“國內很多客戶就喜歡簡單點的產品,外資行那些結構化產品他們反而弄不明白。”

Peter也說:“從投資回報來說,中資銀行的確要高不少。因為客戶可選擇的產品不多,而一旦在外資行做的資產配置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客戶最終流失到中資行,這也是外資行這麽註重情感銷售,靠‘走心’的一個原因。”

中資行:難以擺脫“產品導向”模式

不過,外資行私人銀行也有中資行趕不上的地方。

“特別是在管理上,外資銀行基於其在境外悠久的歷史經驗,管理的更細化和瑣碎一些,對風險控制的要求更高。比如在合規上非常嚴格,合同上只要有一點瑕疵,就會影響績效考核;客戶簽名只要與以往稍微不同,合規部都要反複驗證。在服務上,外資銀行做的更周到細致,比如客戶任何一個小小的投訴都不能放過,如果客戶隨口抱怨一句空調開的太冷了,我們就要將這一條意見反饋上去,並且將處理結果電話告訴客戶。總體來講,外資銀行對服務的要求更高,註重情感銷售,在軟服務‘表面功夫’上完勝中資行,從銷售技巧、客戶需求分析和客戶維護上,外資行因為走心,更能提高客戶黏性。”Peter說。

後來Peter跳槽到一家起步晚的中資私人銀行,發現中資行目前還是以銷售產品為核心導向,“中資銀行產品沒那麽虛,若服務跟上來,虛實結合會更好。”

一位受訪人士亦表示,因前期培育不足,中資私行多數客戶經理依然未擺脫“產品導向型”的服務模式。特別是對於資產凈值處於私人銀行低區的客戶來說,似乎並未享受到全方位的專業金融服務,取而代之的是時常接收到大量理財產品推薦,如銀行理財、基金、信托等,難逃“只為賣產品”之嫌。

此外,各家銀行經營風格不一也導致同行之間差距拉大。

比如,Peter呆過的中資銀行在產品研發和業績考核方面較為激進,導致很多客戶流失。

“去年股災時,短短半年時間就有好幾位客戶因產品損失大而流失。本來股災導致客戶投資受損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其他同行那里可能受損面不會這麽大。而我們當時在產品發行時存在一些誤導和誇大之處,對風險則淡化。客戶經理首先被誤導,進而在產品銷售時傳導給客戶。此外,如果投資部和產品部對後市看的準,多做一些相對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客戶損失會更小。這證明不是市場問題,而是經營風格問題。”Peter隱晦地說。

工行招行業內領先

某國有大行私人銀行部人士對本報說,財富管理講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性,該行一直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國有四大行在這一點上風格很一致,很多私人銀行客戶正是基於此而選擇在大行做資產配置。

發行什麽產品要靠銀行的內部架構。有兩位受訪者均對工行的做法表示羨慕,因為工行私人銀行總部目前的主要功能為產品研發,為全行的私人銀行分部做產品線支持。最重要的是,“工行私人銀行有自己的單獨資產池,而我們銀行不是,產品由總行相關產品研發部門研發,為個人金融和私人銀行等各個部門提供產品,對產品研發部門來說,誰賣出產品都無所謂,只要他們完成了自己的業績考核就行。”

上述人士表示,工行私人銀行單獨資產池的優點在於可以挑選質量更高的資產入池,進而研發出種類更豐富、收益率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不用去與資產管理等部門討價還價,要求他們為私人銀行客戶讓利——何況這並不是容易達成的事情。

除了工行,招行目前在私人銀行業務上的成績也讓同行羨慕。

本報根據2016年上市銀行中報統計,有9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私人銀行管理客戶資產規模,截至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為5.3萬億元。與去年底相比,大多數銀行的客戶數增長率和管理資產規模增速都超過了10%。其中尤以工行和招行的數據最為“給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工行私人銀行客戶數達7.62萬戶,管理資產規模達12300億元;招行私人銀行客戶數達5.4萬戶,管理資產規模達14237億元。從這兩項數據來看,招行私人銀行業務已經超越工行,占據國內首位。

“招行的優勢並不是在某一方面,而是基於多年零售業務的積累而達成的綜合優勢,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招行機制靈活,市場化程度高,經營風格更貼近市場。”“從總量上說,工行也不錯,有比較完整的產品體系,規模也夠大,產品豐富且穩健,不過招行的產品更豐富一些。”上述兩位人士說。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