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補習天王墮落筆記曝光


2010-1-21  NM





現代教育又有新聞,上週現代入稟高等法院,終止與其英文補習天王范浩揚(K Oten)的合約關係,並向他追討高達二千六百多萬元賠償。

知情者爆料,指范浩揚屢被家長、教育局及考評局投訴,稱其上課筆記內容粗俗賤格,教壞學生,加上他過檔現代後經常搞事,在學生面前狂篤同事背脊,臭史一籮籮,令高層震怒,為免影響他日上市,於是一腳踢走他。

冰封三尺,范浩揚和現代教育的決裂,醞釀多時。倒數范浩揚○六年由英皇教育過檔現代時,甚為得寵,一名現代老師透露:「佢入職無幾耐,就問公司借五百萬買樓,Ken Sir連抵押都唔使佢做就借,好似話係每個月還一筆。其他老師都不知幾羨慕。」

當時現代寄望范浩揚過檔後,有助提升報讀英文班人數,「佢當時叫埋喺英皇教數學的老友許思明(Dick Hui)及中文的周勤才一齊過檔,公司諗住呢個係無敵鐵三角,中英數仲唔全行俾現代玩晒?」

兄弟反枱

不過,當時范浩揚正與前僱主英皇教育爆發合約官非,范曾要求許思明及周勤才幫手不果,從此三兄弟反目,各不相干,范甚至在班上「呼籲」同學,不要報讀許、周教的班,私怨擺上枱,令現代管理層不滿,「班董事覺得佢變相打爛公司個飯碗!」知情者說。

雙方的甜蜜期在去年結束,現代教育由五月起,陸續收到來自四方八面關於范浩揚的投訴,教育局投訴范的筆記用詞粗俗、不雅,更有一些與教學全無關係的漫畫,渲染暴力,例如稱呼人做早洩王、賤狗糞、核廢尿等。

「Ken Sir開會時攞K Oten啲筆記認真睇,先知道裡面有啲咁嘅內容。漫畫唔單只鬧其他補習社老師,最衰嘅係連自己間學校的老師都鬧埋。」

同一時間,范浩揚與英皇的官司正式敗訴,法官斥責范的九宗罪當中,便有一宗力數他以前在英皇教的筆記內容粗俗不雅,是立心不良。「由嗰日起,現代成班管理層就開始認真『研究』K Oten,發現佢單單係今個新學期,三個月內就已經遲到百幾次。曾經有董事召見過佢,叫佢改善,以免又惹家長投訴,佢初時話會改。」但情況無改善。

扮首席賣廣告

導致雙方關係決裂的另一導火線,是范浩揚以英文科「首席名師」銜頭,於去年十一月在巴士上賣廣告。「公司講過,所有廣告出街前要俾公司睇,佢無做,又用首席名師呢個名,同一個中文科助教楊家舜一齊登。我哋搵佢當面傾,佢唔出現,最後要出動到律師信叫佢收番個廣告,佢先至蒲頭,都只係支吾以對,應酬住先。」知情者說。

火上加油的,是去年爆出英皇教育報警,稱范浩揚偽造文件,要求警方徹查。一直籌備上市的現代教育非常緊張,管理層多番召見范查問內情都不得要領。他們後來更得悉范曾向人查詢破產的問題,「Ken Sir佢哋知道之後好驚,容乜易佢真係破產,咁就真係影響好大,尤其公司聲譽。」

本刊致電范浩揚,他直認財困,還似是而非說:「明知我等錢使先嚟炒我,係因為現代嚟緊要上市,唔夠錢集資,咪炒我嚟套現囉。我同現代六四分賬,炒咗我之後,啲學生全部過檔俾Ken Sir,咁佢咪百分百要晒啲學費囉。」

解散公司

翻查資料,近年官非纏身的范浩揚,成立的多間公司都相繼解散。○一年成立的十優教育首當其衝,於○六年初被強制清盤;然後范於○八年初及中先後辭去尼奧有限公司的董事職務及轉讓金庫貿易有限公司的股份。最後連與另一補習天王 Dick Hui 合伙,○三年在旺角開設的金富豪有限公司,亦宣布於去年五月解散。至今范只剩下奧天慈善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范沒有以個人名義持有任何物業,他曾任董事的尼奧有限公司,則曾於○七年尾以四百萬購入銅鑼灣海殿大廈一低層單位,又在○八年中以一千三百萬購入何文田雅利德樺臺一高層單位連車位。而尼奧的唯一股東,就是范的母親江淑珍。

搵新拍檔

揚言會大反擊的范浩揚,上月底突然與妻子報警,稱他在銅鑼灣分校工作時,懷疑遭人偷去兩隻載有范上課教學方法的光碟。「范又話有人盜錄、有人偷嘢,但調查嘅阿Sir都話無。」現代教育經召開董事會後,決定正式與范終止合作關係。

范浩揚既有舊債八百多萬,又可能要面臨二千多萬元的新索償,據聞這位補習天王正積極聯絡各補習學校商討合作計劃,下一站是第三大補習學校遵理書院。本刊曾致電遵理,但截稿前仍未回覆,范浩揚則直認,「我仲有好多間學校揀緊,暫時未有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4

富家子墮落之路


2001-12-20  NM




惠揚控股前主席曾文能,因盜用八千萬元公款去填孖展數,被法庭裁定盜竊及造假賬等七項罪名成立,本週三判刑。這位生於百億富豪之家,含着銀匙出世的太子,父親曾紀華是福建幫的僑領,在政經界曾顯赫有名。父親於九七年逝世後,深得父親寵愛的他,獲分市值卅八億元的上市王國,可惜三數年間,他卻一敗塗地,結果鋌而走險偷公司錢。他的墮落,不單宣判自己是正牌敗家仔,而且連家族名聲都給敗壞,明顯富不過兩代。

圖左起:.九七年時,曾文能居住的山頂紅莓山莊,租金、水、電、管理費均由上市的 太平洋港口支付。.昔日代步的勞斯萊斯房車,套上的「一七一」號車牌,已不屬於曾氏兄弟所有。.去年底,曾文能太太Clara穿上一襲Jean Paul Gaultier裙,出席何猷龍的婚宴。.九七年七月,曾文能(紅圈者)與友人和一班女子,在鷹君酒店逸東軒晚飯後,在門前等車載往他處遣興。圖下:.三 十六歲的曾文能犯上刑事罪行,再沒資格出任上市公司董事之 職。上週三早上,曾文能一如以往,由司機送到高等法院應訊,落車時步履輕盈。身穿黑色西裝的他,架上一副眼鏡,坐在犯人欄內,等候陪審員裁決。而太太黃玲 翠(Clara),一改以往ball場上的盛裝,淡掃娥眉,穿上深色套裝在旁聆聽。其他曾家的人,則踪跡渺渺。當日陪審團一致裁定,曾文能三項盜竊及四項 偽造文件罪名,全部成立時,曾文能頓時低下頭來;而妻子Clara激動地流下眼淚,欲上前與丈夫話別,惟懲教署人員,已即時把曾文能拉走,押上囚車送到荔 枝角羈留所,等候本週三判刑。今年只有三十六歲的曾文能,是已故百億富豪曾紀華孻仔。落得如此下場,認識他的商場中人均議論紛紛。一位金融界人士說:「這 人born to be evil(生來就是魔鬼),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致電他的親生哥哥曾文豪,詢問弟弟可能坐監一事,他以不客氣的語調答:「No Comment!」就把電話掛斷了。反而同父異母的大房兄長曾文仲,上週日剛從深圳回港,在家中耐心地回答記者提問。問到爸爸如果仍在世,會有何反應時, 他一貫溫文的說:「與其他爸爸無異,當然會很難過,我爸爸最講信用。不管他(曾文能)是否有罪,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會開心。」而福建惠安的同鄉們感喟的 說:「他老豆做得唔啱,以至縱壞個仔。老豆死後,兩房人之中,大房無乜身家分到,就腳踏實地好多!」而曾文能與哥哥曾文豪,雖然是二奶仔,但最受寵愛,結 果反而累了兩兄弟。

為補孖展鋌而走險自小聰慧過人的孻子曾文能,一向深受老父愛錫。九七年五月,父親曾紀華過身後,曾文能獲分的家產最豐厚,他掌控惠揚控股,以及旗下太平洋港口兩間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三十八億元。然而由於年少氣盛,急於求成,在父親去世「無王管」的情況下,獨攬大權的他,見九七年股市興旺,想從股海中賺快錢。於是他把手持的六成惠揚股份,按給新中港、嘉洛、太平基業、富聯及大福等幾間證券行的財務公司,以取得孖展入市炒股,其中按給大福股份最多,佔所控惠揚股份的四成三。「他主要是炒番自己公司股票。旗下太平洋港口資產淨值都只得一蚊,但他心急想炒到上三個幾,而且股價一升就再借多些孖展去炒,最後跌回兩蚊時,就即時俾人追補孖展啦!」一位知情的證券業人士說。九七年十月,當亞洲金融風暴掩至,港股大跌。到年底時,母公司惠揚的股價,由一元七角跌至六毫子;旗下太平洋港口股價,由三元跌剩一元半,曾文能自然要四處撲水找孖展數。在左支右絀的境況下,他竟然盜用公款,將自己推向墮落的深淵。九八年一月,他訛稱太平洋港口要在廈門收購一批倉庫和地皮,並偽造文件,要求公司開出三張共八千一百萬元的支票,以支付該項投資。但其實,其中兩張支票共七千六百萬元,竟然轉到曾文能的兩間私人公司戶口,以支付嘉洛證券的孖展欠款。

盜用公款鋃鐺入獄身為主席的他,其作案的過程,公司內部的人焉有不知,例如負責財務的董事William R. Liley。在後者的提示下,佔太平洋港口三成二的第二大股東,亞洲基金代表兼公司副 主席Edward M. Rule遂要求查賬,最後揭發事件,除向商業罪案調查科舉報外,並即時向報界宣揚。九八年三月,曾文能在其位於皇后大道中九號的寫字樓內被拘捕。拖延三個 月後,因警方在廈門找不到證人肯錄口供,警方無奈要撤銷控罪。及至賴昌星重大走私案揭發,廈門官場風聲鶴唳,警方最後找到證人出來。去年十一月,商業罪案 調查科人員,以找到新的證據為由,再次逮捕曾文能,除控以盜竊罪外,還加控造假賬罪,今年九月開審,上週三宣判罪名成立。曾文能犯法,不單為他的前途畫上 了句號,亦為曾顯赫於中港台政經界的曾家,蒙上衰敗之名。原本含着銀匙出生的曾文能,一直享盡榮華富貴,生活荒唐至極,是紈袴子弟的「人辦」。白手興家的 曾紀華,是緬甸僑商,經營米業致富。四十年代他回國辦藥廠,因而與國共政界人士,周恩來和蔣介石都友好。五十年代他返回緬甸開香煙廠,並經營船務、地產以 至銀行,足跡遍及中、港、台和新加坡。到七十年代時,他已是十億富豪,在香港商界有一定的地位及名聲。

父親寵壞生活荒唐曾紀華有兩個老婆, 大老婆王素英,生有五名子女;二太太馮婉琳,亦生下文豪及文能兩兄弟。「曾紀華原本是書香世家,因父親早死,他只有小學程度,所以常勸後生努力讀書。」一 名曾氏宗親說,由於孻仔曾文能,自幼聰明伶俐,學業成績突出,成為父親的「金叵羅」。中學時他考上著名的皇仁書院,但只讀了中一便被老父送到英國讀書,而 且一跳三級,到英國一開始便升讀中四課程,後來考到英國著名的倫敦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年僅二十歲已經畢業,令父親曾紀華開心不已,還送兒子一部跑車作獎 勵。每次出席公開場合,都帶着他認識富豪「世叔伯」,「所以他成日同人講,個個闊佬都是他世叔伯。」一位友人稱。九三年,已八十歲的曾紀華,開始為愛兒的 事業鋪路。他收購上市的富利國際七成七股權,以注入大陸房地產、公路及貨櫃碼頭等業務,並改名惠揚控股。當年只有二十八歲的曾文能,擔當這間上市公司的主席。九七年三月,惠揚分拆旗下的太平洋港口上市,曾文能一手控有兩間上市公司,攀上他事業上的頂峰。兩個月後,父親曾紀華以八十四歲高齡病逝,曾文能的生活更形荒唐。惠揚公司內的員工,為這位年青老闆冠以「三點不露」的諢名,因為他每天下午三時打後,才會返寫字樓,通常由他主持的會議,都安排在四時或以後舉行。以往惠揚或太平洋港口的記者會或股東周年大會上,他總會煙不離手,眼睛現出紅筋,有點無精打采。

公司錢大肆揮霍與其他無良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一樣,他利用上市公司資源,來支持他奢華的生活。他原本住在大坑道家族舊屋——惠安大廈(現已重建為嘉崙臺),九七年太平洋港口分拆上市後,便由公司出錢租用山頂紅莓山莊和深水灣文禮苑兩間大屋,供他作宿舍。他出入代步的名車平治SL500(價值百四萬)及Daimler,亦由上市公司提 供,而家中還養有九隻牧羊犬。風光時被稱呼為「太子能」的他,與一班證券界好友,經常到跑馬地英皇駿景酒店「蒲」,與女星、模特兒晚飯後,再到灣仔 Manhattan的士高飲酒遣興。他的太太Clara,在社交圈亦異常活躍,是城中名媛界的「蒲精」,經常出席ball場。她與林百欣女兒林明珠、梁煒 和榮文蔚都老友鬼鬼,近幾年更與賭王何鴻燊四奶梁安琪成閨中密友。「Clara最鍾意買靚衫,凡到換季時,成班女人會飛去歐洲入貨,她仲要揀絕版款式,即 是全球只得一件嘅。一件背心仔,都要十萬八萬呀!」一位與她認識的闊太說。而名媛御用時裝設計師鄭兆良則說:「她好有自己的品味,不喜歡名牌子。」九八年 以後,曾文能一直備受官司困擾,但據他的友人稱,他的生活仍然夜夜笙歌,而且在人前人後,「仲表現得好得戚添。」而太太Clara繼續跳舞,今年初還出席 癌病基金會的籌款舞會,打扮時髦並與筋肉男模合照。

顯赫曾家名譽掃地大房大哥曾文仲,早前曾與他接觸過,提及案情時,這位小弟弟還堅信自己 會無事。「我問過他幾次,他對我說他無罪。他給我的訊號是他無罪,叫我不用擔心。」曾文仲向記者說。「他親大佬(曾文豪)就無乜親情,對細佬不算關心,兩 兄弟合不來。」一友人說。雖然弟弟上庭候判,但曾文豪照例帶着三個女兒,於週六、日去清水灣俱樂部度假。其實曾文豪亦自身難保,九七年因擁有的惠泰及亞細 安炒燶股票,兩間公司均已易手,目前尚拖欠大福債項。結果曾文能估計錯誤,而曾家亦名譽 掃地,明顯「富不過兩代」。至於他今天的身家,亦所剩無幾。九八年初他欠下大福的孖展數,因無力償還而要把太平洋港口四成三股權,售予同由鄭裕彤控制的新 世界基建,如今剩低的惠揚控股三成股權,市值只有六千八百多萬元。曾文能與太太現租住淺水灣道五號一個單位,出入的是一部七人家庭車。而以前擁有的四部名 貴房車,包括車牌XX63及171的平治房車、DZ8的勞斯萊斯,都跟隨登記車主太平洋港口,而轉手到新世界基建旗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0

恒生前老總墮落之路

2003-4-3  NM




恒生銀行前總經理壽明,因收受客 戶兩隻鑽石勞力士錶及現金共六十七萬元,向對方提供十成按揭貸款,因而被廉署檢控。上週三,他被裁定收受利益罪成,判處入獄四年。今年五十六歲的壽明, 「紅褲子」出身,十八歲加入恒生由練習生做起,三十多年來不斷攀升,最終坐上這間全港第二大市值銀行的第三把交椅。然而他最終因貪污瀆職,淪為階下囚,為 今年剛慶祝成立七十周年、一向講求信譽及穩健的恒生銀行,寫下不光彩的一頁。上週三早上十一時,是壽明和其前下屬,信貸部經理盧沛成,以及行賄他們的歐江 國際董事何小海判刑的時刻,灣仔區域法院九樓,早已擠滿聽審人士。當三名被告由懲教處人 員帶出犯人欄時,只見昔日的恒生總經理壽明,臉色蒼白,眼袋又深又黑,雙手被扣上手銬,木然無表情。他身旁的前下屬盧沛成,當見到太太和兒子到來,忍不住 隔着犯人欄捉住兒子的手,激動得不斷流淚。壽明見狀,只無奈地拍拍盧沛成的膊頭。而壽明的太太和獨子,早已移居加拿大,案件由開審至今,也沒出現聽審。歐 江國際董事何小海,去年已因詐騙銀行信用狀而被判刑九年,今次他行賄罪成被判刑三年零三 個月,可與早前判刑同期執行。盧沛成在此案的參與較少,判囚二十一個月,而主角壽明則重判四年。法官蔡慧蘭說:「他的行為,破壞銀行多年來的誠信,更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聲譽,對恒生銀行造成二億八千三百萬元的損失。雖然今次判罪,令他失去二千二百萬元的退休金及前途盡毀,但仍須重判。」

貪 字踏上不歸路聞判後的壽明表現冷靜,慢慢走上階下囚之路。壽明曾經貴為恒生銀行第三號人馬,居行政總裁鄭海泉和副行政總裁陸觀豪之後,如今可謂一無所有。 自九九年六月被停職以來,他已喪失每月十七萬薪金及八萬元房津,以及二千二百萬元的退休金。他十年前購入的半山曉峰閣豪宅,在出事後一年已賣掉。坐監前, 他與母親和妹妹,報住有十多年樓齡的屯門兆隆苑居屋單位。記者於壽明被判罪後翌日,上門找其八十七歲母親,她不久前動過眼部手術,以微弱的聲線向記者說; 「我唔想講啦。」壽明被判刑的消息,在恒生銀行內是忌諱,職員沒高談闊論。曾與壽明共事的貸款部職員,只竊竊私語:「佢點會只為兩隻勞力士錶同幾十萬就咁 蠢呀!」壽明自九四年起,掌管企業銀行部,與企業客戶關係密切。該部門員工指,壽明喜歡佔小便宜,例如有次壽明向其中一客戶訂購家居用品並要求送貨。送貨 當日,應門者是一位操不純正廣東話的北方佳麗,她對貨品諸多不滿,並要求退貨,壽明於是着下屬跟進。「雖然佢有俾番錢,但係買嗰一千幾百蚊貨,自己喺街買 都得啦,佢都好意思要個客送上門!但嗰次就俾我哋知道,佢有個北方佳麗。」

替炒家開水喉而恒生中人更流傳,這北方佳麗正由歐江國際所介紹, 在溫柔鄉中,壽明逐步行入歪路。歐江國際大股東何紀椿,自八十年代已開始炒樓搵錢,十年間買賣半山御花園、大坑柏景臺、北角賽西湖等二十個物業,為他帶來 近八千萬利潤,當時全部物業均由新華銀行提供信貸。直至九四年,歐江轉與恒生來往,當年歐江以近一億四,買入會展中心十七樓全層寫字樓,並透過恒生尖沙咀 加拿芬道的市場部主任黃大偉(已潛逃往加拿大),向恒生申請十成按揭貸款。黃大偉把歐江的申請,交由壽明「把關」的信貸部分析,初部獲得信貸經理盧沛成批 核。由於貸款額遠高於物業一般的七成按揭成數,故不獲他的上司、信貸部助理總經理陳德榮批核。後來作為總經理的壽明,趁陳德榮放假,向歐江批出這筆貸款。 而何紀椿為答謝盧沛成和黃大偉,向各人贈送價值由三萬到五萬不等的勞力士錶。不到一個月,歐江又向恒生申請按揭貸款,以二億三千萬購入會展中心二十六樓。 陳德榮同樣不贊成,壽明並在其他同事面前,直斥他「無膽鬼,有生意唔識做」。最終恒生以八成六按揭額向歐江貸款,何紀椿事後向壽明贈送一隻鑲有紅寶石、價 值十九萬五千元的男裝勞力士,及一隻女裝的勞力士錶。自此,歐江與壽明的「合作」無間斷。

樓價狂瀉露端倪何紀椿還指示兒子何小海,成立空殼公司, 與友人製造虛假交易,然後向恒生申請逾九億元的信用狀,以增加物業按揭成數。九四至九七年間,歐江透過恒生按揭的物業近三十宗,涉及金額近五億七千萬,都 是海怡半島、御花園、愉景灣等當炒住宅物業。壽明到法國旅遊,曾由何紀椿送出頭等機票,以及支付共五萬元旅費,二人都會相約在文華東方酒店作「交收」。恒 生職員更相傳,每次壽明外遊,歐江都會介紹女伴相隨。壽明貪污的醜陋面目,隨着九八年金融風暴令樓價狂瀉六成而逐漸現形。歐江於九八年起,未能如期還按揭 貸款,恒生內部就揭起賬簿來查看,事件才得以被揭發。九八年度恒生企業銀行業務出現五億四千萬元營業虧損,由盈轉虧(九七年賺十三億),作為企業銀行業務 的主管,壽明難辭其咎。及至九九年六月,廉署正式邀請壽明協助調查,從此他與恒生三十五年賓主之情就畫上句號。而這位由紅褲子出身,攀上恒生第三把交椅的 銀行家,令名譽董事長利國偉大跌眼鏡。

尖沙咀分行打江山壽明自十八歲中學 畢業後便加入恒生銀行當練習生,對零售及押匯業務都熟識。他不斷自修,八九年成功考取香港銀行學會理事會成員資格,兩年後升為營業處主任,駐守尖沙咀加拿 芬道分行。當時恒生的貿易融資業務,分為幾個小組負責。壽明的加拿芬道分行,是九龍區貿易融資交收中心,他當日被稱為「標頭」。那時候,壽明已經很懂得與 客戶交往。「每逢過年,他都會叫啲伙記幫佢約客戶拜年,過年過節啲客送禮在所難免,而壽明嘅下屬都好識做,幫佢約咗客就算,到時候唔會一齊去拜年,免得尷 尬或麻煩。」壽明舊同事說。不久,恒生把所有貿易融資隊伍統一合併,並搬往總行,由壽明執掌整個貿易融資部。

上司下屬齊墮馬九六年,由董事長利國偉一手扶植的行政總裁歐肇基,升為副董事長, 大權在握,新一代領導層亦旋即上位,陸觀豪任副行政總裁,另外莫偉健、黃建群和壽明任總經理。恒生在歐肇基帶領下,作風變得積極進取,尤其積極拓展企業融 資,更由壽明主理企業銀行及國內業務,其中貸款予中資企業較積極,如九六年向中旅國際、上海實業等安排共數以十數億計的銀團貸款。在歐肇基掌政期間,恒生 的貸存比率大幅上升,由九四年百分之四十,升至九七年百分之六十。壽明跟着歐肇基上位,然而歐肇基於九六年,以內購形式,以特惠價三千五百萬向客戶之一的 熊谷組,購入玫瑰園獨立屋;出入揸保時捷跑車,與一貫銀行家踏實的作風有別。歐氏於九八年三月突然請辭恒生,其後壽明亦因收受利益,而被迫停職。壽明今次 被判入獄,銀行界人士都表示唏噓,「只差三年就退休,有成二千萬退休金,佢真係戇居啦!」一華資銀行家說。

主謀背景歐江國際的大股東是何紀 椿,也是本案主謀,他是浙江溫州人,其叔父輩在台灣生產尼龍絲。七九年何紀椿才由國內到港,靠轉口尼龍絲返大陸而賺錢。歐江國際成立於一九八八年,寫字樓 設於尖沙咀東海商業中心,同鄉黃作民說:「佢對人都幾闊綽,之前只知道他在半山有好多住宅收租,還經營江南邨酒樓,成日請人食飯。」何紀椿與公司一名廿多歲上海女子搭上後,太太陳美蓮便跟他離婚,二人育有兩子一女,何小海是長子,現在服刑。何紀椿在兒子被捕前已潛逃國內,在杭州及上海經營地產,生活仍逍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0

中國企業的墮落 艾薩 Isaac Sofaer

2012-4-12  NM

本欄投資組合將有以下變動,買賣以本週三(11/4)開市價計算。 沽出:3,000股新鴻基地產 買入:3,000股電視廣播、5,000股太古地產 自二○○八年,美國股市反彈幅度比中國多六成,原因之一,是很多美國及外國公司已經走進中國「掘金」,中國品牌卻沒有幾個能打進國際市場。經過一輪休養,美國企業手持三萬億美元現金,在中國情況大概相反,是三萬億美元負債!

不必理會大市走勢
上 週,我在星巴克飲咖啡,聽見中國鋁業(2600)計劃斥資六十億元人民幣,收購南戈壁(1878)股權,不禁大笑一番,周邊的顧客準以為我瘋了;但我十分 清醒,瘋的是那些願意借錢給中鋁的銀行。翻開中鋁年報,去年盈利僅四億元人民幣,淨負債卻高達八百億元人民幣,試問中鋁如何能還清債務,又或支付每年四十 億元人民幣的利息? 你大概發現,中國企業的管治水平毫無改善。當經濟走下坡時,他們沒有趁機做債務重組,反而越借越多,中鋁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債台高築固然是一大問題,但 更可怕的是,看過年報後,你會驚覺,除非奇跡出現,否則還清債務的可能性近乎零。 所以,我不再奢望,中港股市會大反彈。但話雖如此,我仍然在找尋擁有一流產品或服務的企業。他們或能滿足龐大的內需市場,又或照顧到增長中的新興市場。我 的策略是,不必理會指數上落,緊隨個別公司便可。我只關心他們現金流是否強勁,資本開支是否合理,負債是否適度。

無形資產確「無形」
利 豐(494)在公布業績後不久,宣布配股集資三十九億港元。香港的投資者十分精明,大概與我看法一致:利豐是睇準股價強勢,趁機向市場「抽水」。不過,消 息一出,公司股價頓時跌穿配股價。翻開年報,利豐的槓桿輕微,我看不到有配股集資的迫切性,管理層意慾何為? 順道一提,利豐的資產負債表內,無形資產高達六十五億美元,作五十年攤銷,金額比三十六億美元股東權益還要高。利豐去年收購了十八個項目,無形資產因而增 加了十六億元。我不禁要問,何謂「無形資產」?何謂「商譽」?他們除了代表收購成本與收購項目賬面值之間的差價外,還有何價值?這些收購項目可能在數年後 即失去當初的「光芒」,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我難以想像,到了二○五五年,這些項目仍會為利豐貢獻如此可觀的利潤。誰人可以預知,到時候蘋果的電 子產品仍會流行嗎?核數師對此不聞不問,大家何必驚訝?畢竟,無人會天真到以為僕人敢向「米飯班主」說不!我的結論是,買利豐可免則免。 香港地產界不是清水一潭,特區政府要負上一部分責任。我深信,香港地產市場的收益不久便會收縮,大家還是及早「換馬」至更強、聲譽良好的品牌,例如太古、 恒隆(10)、鷹君(41)、港鐵(66)、SOHO中國(410)。投資地產股,一定要忠於最好的! 祝君好運! 艾薩mailto:[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mailto:[email protect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03

墮落天使 鄔碩晉Wilfred Wu

2014-03-13  NM  
 

 

近代歷史學家黃仁宇,喜歡以「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待歷史,他的著作《萬曆十五年》,指出此一年無重大動盪,卻是明朝發展至盡頭再而步向滅亡的一年;書中清晰勾畫出明代中葉一條下滑的大軌跡。個別歷史人物的事蹟,如張居正的努力,明神宗朱翊鈞的疏懶,原來對政局最終的變化無關痛癢。大家在研究財務報表時,會否也遺漏了實質而重要的數據呢?

近年屬不少投資者焦點的思捷環球(330),最近宣佈了2013/14的中期業績。半年營業額,由135.5億港元(下同)下跌5.5%至128.1億元;同期的盈虧狀況,卻獲得明顯改善,由虧損近4.7億,扭轉為稅後盈利9500萬。營業額下跌,經營狀況反獲得明顯改善,大都是由於削減經營開支。思捷也不例外,坊間的大行分析都有說出,思捷轉虧為盈的主要原因就是慳。中期業績顯示,其他經營開支由12.6億削減至6.9億,足足減少了5.7億元。這個金額剛好是虧轉盈的變化。讀懂數字,有時並不困難。

減開支轉盈不值慶賀

然而,依賴削減開支帶來企業盈利,不見得是值得慶祝的事。在營業額未能上升的陰影下,思捷的經營環境還是挑戰重重。不少分析文章,都會探討思捷的市場策略,包括品牌形象、店舖數目、地區選擇、經營開支增減等等。但這些問題,應該留給管理層,他們作為受薪一族,有責任想出改善業績的辦法。大部分的討論,側重了思捷作為零售者的角色。但若果從「一條大軌跡」的分析方法來研究思捷,卻會得出很不一樣的看法。細看思捷的經營分類,其實是有批發和零售的分別。中期業績內所顯示的批發和零售營業額數字,分別是47.2億和79.9億,兩分類對集團的盈利貢獻則是5.6億和5億。批發的營業額比零售低近4成,但貢獻反多1成,可見批發對思捷的盈利貢獻,有很高的重要性。傳統智慧告訴我們,零售應比批發有更優厚的利潤。思捷的批發數據能這樣「標青」,應該是MBA課程值得研究的課題。

批發下滑欲救無從

無論如何,思捷業績最亮麗的時期,在2008年中。該年的批發及零售的營業額,分別是209億和161億,盈利貢獻則是52億和20億。這些數據皆可印證,批發是思捷最重要的業務,曾佔營業額一半以上,貢獻率更高達25%,對業績有決定性的影響。思捷近年業績不振,從大軌跡看,是批發不幸成為了「墮落天使」,持續下滑,一沉不起。2010年是分水嶺,從那年度起,思捷零售業務收益179億元,開始超越批發的156億;這條批發業務下滑軌跡已經成形。直至今天,也限制了盈利的反彈。企業未能守住批發這高盈利部分,反而積極發展低盈利貢獻的零售業務,作出小修小補,無疑是耐人尋味的表現。昔日張居正的努力,最終還是挽救不了在下滑大軌跡的明朝。

鄔碩晉Wilfred Wu

資深會計師,現任貝德富理的執行董事,在不同的會計範疇歷練廿多年,近年專注企業重整及法證會計的專項工作。曾在不同報章撰寫財經專欄,喜歡從財務報表,發掘被數字隱藏的現象。[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77

奢侈大牌的墮落:Coach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01

coach-bag

美國最大奢侈手袋制造商Coach再次崩盤,因財報另投資者失望,其股價周二跌超6%。

Coach周二美股盤前公布了2015財年一財季財報:美國本土持續疲軟導致整體銷售同比下滑19%,全球銷售僅上升4%。盡管在中國及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下,實現超越市場預期的業績,不過投資者在短暫的樂觀後開始拋售,顯示出市場更擔心銷售和利潤雙雙下滑的現實,使得Coach股價盤前暴漲大約11%之後調頭向下,急挫超過6%。

市場分析師指出,Coach大跌主要原因有三:

1.Coach在北美的核心業務——女士包及首飾市場全面潰敗

2.該公司在最大的增長點——中國的銷售增長降至兩年來最慢:上季度為20%,本季度只有10%

3.該公司積極擴張折扣店的做法影響了收入及品牌形象

截至周二,Coach股價今年已經累計下跌40%,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6.1%的升幅,也大大超過零售業ETF——XRT ETF的0.21%的跌幅。

screen shot 2014-10-28 at 1.29.10 pm-1

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27日的一季度,該集團凈利潤1.1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179億美元銳減45.3%,每股攤薄收益從0.77美元下跌至0.43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收益為0.53美元,遠超越市場預期的0.45美元。

銷售總計10.38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1.508億美元,市場預測10億美元。

按地區,北美銷售同比下降19%至6.34億美元,同店銷售暴跌24%,連續六個季度出現大幅萎縮,但幅度少於分析師預測的25.5%。

國際銷售按年上漲4%至3.81億美元,撇除匯率因素漲幅有6%,其中中國銷售漲10%,占集團整體收入約11%,同店銷售正面增長,但批發銷售增長放緩;日本下跌12%(撇除匯率因素跌7%),亞洲其它地區直營渠道錄得輕微增長;歐洲無論直營及批發收入都持續強勢,整體銷售以雙位數速度增長。

毛利率大幅萎縮296個基點,從去年同期的71.83%下跌至68.87%,主要由於銷售下滑的同時SG&A開支上漲了6.1%。集團計劃逐步關閉稀釋品牌價值的工廠店、減少折扣優惠,又同時增加定價較高的時尚新品供應,並更新門店概念、進行全新定位的市場推廣,希望從Michael Kors Holding和Kate Spade奪回部分市場份額。

截至一季度底,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共有直營門1109間,比2014財年四季度凈增5間,其中北美凈增1間,意味著集團尚未開始本財年關閉70間門店的重組計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74

越墮落!越快樂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640831

  近期股壇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似乎正在上演一場「越墮落!越快樂!」的鬧劇,問題越多的公司反而越是暴漲。

  佼佼者(1733),宣布二十股合為一股,再一股供三股,每股供0.69元,供股之後再三股送九股「反攤薄股份」,去年今年牌,後來延遲宣布業績再次牌,至0.041詎料狂飆至0.255元,達5.2倍,縱使回0.122市,仍然有1.97

  蒙古(975已經宣布債券進行組,可能導致違約,近日已經因為逾期無法支付違約股價仍然見0.026之後的0.155元,高達4.97倍,縱使後來至0.097市,仍然有2.73

  中國資源交通(269同樣宣布無法支付債券利息可能違約,股價之後曾經至0.076元,隨後見0.145元,高達90.7%縱使於0.123元,仍然有61.8%

  三,資源(704突然由0.054至0.11元,高達1.03雖然回0.081市,仍然有50%幅,股,知道突然

  知道資源影響,宣布太平洋(575見0.032之後突然至0.048元,幅50%,雖然回0.039元,仍然有26.5%幅,宣布國際(585見0.067之後反彈至0.084幅25.7%,雖然最後於0.076仍然有13.4%

  上述問題股份,然而炒,摸不著頭腦,同時提供線索例如股,消息出現之後股份涉及債務問題股份除外提供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01

說史160901墨西哥城的墮落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9/01/%e8%aa%aa%e5%8f%b2160901%e5%a2%a8%e8%a5%bf%e5%93%a5%e5%9f%8e%e7%9a%84%e5%a2%ae%e8%90%bd/

說史160901
新自由主義簡史(二) 墨西哥城的墮落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2

眾所周知,墨西哥城乃是當今天下第一罪惡城市; 但有所不知者是,墨西哥億萬富豪之多位列世界第九位(排名在沙地阿拉伯之前), 首富電訊大王 卡洛斯在 “福布斯榜” 排名第二十四. (註:近年已問鼎世界首富.) 更不為人知的是,這城市的墮落竟然是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所一手造成的!

〈劇場:墨西哥的比索危機〉
從1929到2000年墨西哥一直由「革命制度黨」執政(從這政黨的名號可以猜測其邪惡度.), 創建並且熟練地運作「社團主義國家」. 這種南美類型國家能夠組織,拉攏,收買, 必要時亦能鎮壓 工人和農民大眾,以鞏固權力. 在經濟層面,該國施行 “國家導向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以 進口替代型工業和 輸出生活用品往美國為產業主流.

1965年簽署「馬拉圭規劃」,容許美國資本自由投資設廠,可以無限制雇用廉價勞工, 其產品進出不設關稅,流通不受限制. 墨西哥實際上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和生產腹地.*** 大量美國資本流入推動了經濟發展,菁英階層藉此受益, 其控制的執政黨實行某程度的 “所得再分配政策”, 間歇地補償那些難以控馭的利益團體和階層,以維繫社會穩定.
本來相安無事的局面在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滯脹大局勢下捉襟見肘, 執政黨的應付方法是大舉借債,收購瀕臨倒閉的大型企業,以避免高失業造成社會動蕩. 墨國的債務竟然從1972年的68億美元增至1982年的580億,而大債主當然只能是美國紐約 華爾街的銀行集團了, 美國資本市場控制墨國金融自這時始.

1979年Paul Volcker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採行“休克療法”,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名義利率曾升至20%p.a..). 此舉對墨國是雙重打擊, 高息觸發美國經濟衰退,造成出口低落,稅收減縮; 更直接和致命的是根本支付不起利息. 1982年8月比索崩盤,墨西哥政府宣告破產! 情急之下,政府關閉外滙市場, 把銀行國有化,凍結存款,以封截資金逃逸,*** 但無策解救危局.
這起史稱「墨西哥比索危機」的事件,嚴格地說是其解救之道, 樹立了IMF處理國際貨幣危機的典範,**** 對後來的全球金融影響極其深遠.

當時的 列根政府財政部長James Baker臨危授命, 其任務為盡力避免此一主要貿易對手國及債務國經濟永久崩潰. 美國之意,在公是防止危機在國際層面擴散; 在私是保護 紐約銀行體系以免受累倒閉.***
Baker的解救方案是由IMF出手, 透過世界銀行 破天荒 (當然是: “首次, 而非最後一次.” )貸出鉅款予一個瀕臨破產國家,以收拾殘局. 但世上豈有免費的午餐, 條件是墨國政府承諾:A全面對(資本主義)世界開放, 撤除貿易壁壘,容許國際(不單只美國) 資本自由進出; B內部實行「樽節政策」, 大幅壓縮公共開支,以平衡財政預算.***

墨國全面投降,加入「 關貿總協定GATT」,向全球經濟開放; 國內則實施通縮政策, 厲行節儉,降低國民福利支出, 甩賣大型國企重整架構,*** 以削減國債,節省利息. 換句話說,墨西哥在國內外層面都轉向“新自由主義化”.*****
這些舉措確實舒緩了墨國的財政困境,卻造成社會的激烈兩極分化.*** 一個政治腐敗的國家賤價甩賣國有資產….. 其菁英階層順理成章成為超級富豪. 那邊廂, 通縮政策增加了勞動供應,大幅壓低薪資, 實質工資在其後數年竟然下降了45%!*** 男人窮則挺而走險;女人窮則….. 墨西哥城就此成為天下第一罪惡城市.

但長期而言,墨西哥的真正掘墓人卻出乎意料是千里之外的新興工業國家—中國! 80和90年代中國開放改革成功,掠奪了墨國日用製品的美國市場,*** 墨國弱勢延綿, 其政經格局無法改善, 此皆「新自由主義」浪潮所致.

〈拆局:邪惡鐵三角〉
上述IMF的拯救運作表面看似 “水到渠成”,內裡卻費盡移山之力. Baker先要說服華爾街的原債權人勾銷部分債務,換取償付餘款; 再以國家名義向新債權人曉以利害,成功籌集鉅額款項; 操縱IMF更非易事, 幾經軟硬兼施才能統率盟國共同行動; 最後,還要強勢脅迫墨國執政黨屈從貸款條件. 他的魄力和手腕無可質疑.

由於拯救計劃大獲成功,墨國經濟恢復穩定,參與各方全數獲益. 獲利最豐的是墨國的菁英階層,一轉身即成鉅富; 其次是華爾街的金融集團,乘低入貨得到豐厚資本增值.(2000年墨國30家銀行中24家為外資所擁有.) 但從全球戰略眼光來看,真正的大贏家是美國, 樹立了新型「資本帝國主義」的操作典範.

從這時起, IMF—美國財政部—華爾街銀行集團「邪惡鐵三角」透過操縱國際金融事務, 把「新自由主義」理念和法則強行貫徹於環球地緣政治.***** 美國的全球霸權也從冷戰時期的 “軍事—國際對抗” 前線領袖角色, 成功轉型為 後冷戰時期的 “經貿—國際融合” 幕後操控模式.****
表面看來,IMF扶危濟困,以超然身份操持全球金融制衡的中樞任務; 在內裡,美國財政部對IMF的作業理念和實務擁有強力發言權,甚至決策權; 而在內裡的內裡, 華爾街則對財政部擁有強力發言權,就算談不上是決策權.*** 因為這是一個由金融作業主導的全球化世界, 而華爾街則是世上最大的金主.

〈歷史:金融化 與 全球化〉
典型的當代「貨幣危機」由墨西哥首開先河,三十年間陸續有來, “受惠/受害” 的新興國家還包括 印尼、巴西、阿根廷….. 墨西哥更且梅開二度(1995年 “龍舌蘭風暴”.). 「邪惡鐵三角」的角色透過每次危機日益吃重,其掌控世界金融事務的能力亦日趨壯大, 而整個世界也隨著每次貨幣危機而日益 “新自由主義化”.***
經過三十多年來“新自由主義化” 浪潮沖刷淹沒,整個世界的政經地貌為之劇變, 體現為兩種新面向:金融化 與 全球化.

首先,新自由主義催生了金融危機,但危機卻反過來更加強化它的主流地位; 同理,金融業界 (新興的超級富有階層,他的名字是 “華爾街”.) 一手泡製的危機, 每次都反過來增加了他們的財富和權勢. (當然,他們之中的 “少數不幸者” 也是會破產的.)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世界的主導權也就從實業家手中轉移到金融家手中.**** 從經濟面看,金融業積累的財富,業界的報酬(包括薪資) 等等均非其他行業所能望其項背. 影響所及,連帶其他行業都趨於「金融化」.*** (現今美國上市企業的CEO過半擁有財務學學位.) 企業運營的哲學也從 “生產定位”轉向 “交易定位”,**** 一切以提高 “股東價值”(赤裸裸說出來就是股價.) 為標的. (有興趣可參閱《說史160307八零年代美國股市的併購運動》.)

其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先進國集團藉著貨幣動蕩的機遇, 以IMF作為執行機構, 將政治權力穿透國家藩籬, 修訂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政策,使其 “新自由主義化”.**** 其後果是全球經貿活動在統一的貨幣遊戲規則下同質化, 為鉅額跨國資本在世界各地自由進出,尋求獲利機會,創造了制度框架.***** 這就是當前「全球化」的定義.

華爾街深知金融危機之不可避免, 他們的定策是在爆發前大賺特賺, 然後忍受爆發時的大額損失,屆時再尋求更大的獲利契機….. 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永遠,或者資本主義的末日.

《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2005) 哈維David Harv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06

說史160901墨西哥城的墮落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9/01/%e8%aa%aa%e5%8f%b2160901%e5%a2%a8%e8%a5%bf%e5%93%a5%e5%9f%8e%e7%9a%84%e5%a2%ae%e8%90%bd/

說史160901
新自由主義簡史(二) 墨西哥城的墮落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2

眾所周知,墨西哥城乃是當今天下第一罪惡城市; 但有所不知者是,墨西哥億萬富豪之多位列世界第九位(排名在沙地阿拉伯之前), 首富電訊大王 卡洛斯在 “福布斯榜” 排名第二十四. (註:近年已問鼎世界首富.) 更不為人知的是,這城市的墮落竟然是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所一手造成的!

〈劇場:墨西哥的比索危機〉
從1929到2000年墨西哥一直由「革命制度黨」執政(從這政黨的名號可以猜測其邪惡度.), 創建並且熟練地運作「社團主義國家」. 這種南美類型國家能夠組織,拉攏,收買, 必要時亦能鎮壓 工人和農民大眾,以鞏固權力. 在經濟層面,該國施行 “國家導向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以 進口替代型工業和 輸出生活用品往美國為產業主流.

1965年簽署「馬拉圭規劃」,容許美國資本自由投資設廠,可以無限制雇用廉價勞工, 其產品進出不設關稅,流通不受限制. 墨西哥實際上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和生產腹地.*** 大量美國資本流入推動了經濟發展,菁英階層藉此受益, 其控制的執政黨實行某程度的 “所得再分配政策”, 間歇地補償那些難以控馭的利益團體和階層,以維繫社會穩定.
本來相安無事的局面在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滯脹大局勢下捉襟見肘, 執政黨的應付方法是大舉借債,收購瀕臨倒閉的大型企業,以避免高失業造成社會動蕩. 墨國的債務竟然從1972年的68億美元增至1982年的580億,而大債主當然只能是美國紐約 華爾街的銀行集團了, 美國資本市場控制墨國金融自這時始.

1979年Paul Volcker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採行“休克療法”,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名義利率曾升至20%p.a..). 此舉對墨國是雙重打擊, 高息觸發美國經濟衰退,造成出口低落,稅收減縮; 更直接和致命的是根本支付不起利息. 1982年8月比索崩盤,墨西哥政府宣告破產! 情急之下,政府關閉外滙市場, 把銀行國有化,凍結存款,以封截資金逃逸,*** 但無策解救危局.
這起史稱「墨西哥比索危機」的事件,嚴格地說是其解救之道, 樹立了IMF處理國際貨幣危機的典範,**** 對後來的全球金融影響極其深遠.

當時的 列根政府財政部長James Baker臨危授命, 其任務為盡力避免此一主要貿易對手國及債務國經濟永久崩潰. 美國之意,在公是防止危機在國際層面擴散; 在私是保護 紐約銀行體系以免受累倒閉.***
Baker的解救方案是由IMF出手, 透過世界銀行 破天荒 (當然是: “首次, 而非最後一次.” )貸出鉅款予一個瀕臨破產國家,以收拾殘局. 但世上豈有免費的午餐, 條件是墨國政府承諾:A全面對(資本主義)世界開放, 撤除貿易壁壘,容許國際(不單只美國) 資本自由進出; B內部實行「樽節政策」, 大幅壓縮公共開支,以平衡財政預算.***

墨國全面投降,加入「 關貿總協定GATT」,向全球經濟開放; 國內則實施通縮政策, 厲行節儉,降低國民福利支出, 甩賣大型國企重整架構,*** 以削減國債,節省利息. 換句話說,墨西哥在國內外層面都轉向“新自由主義化”.*****
這些舉措確實舒緩了墨國的財政困境,卻造成社會的激烈兩極分化.*** 一個政治腐敗的國家賤價甩賣國有資產….. 其菁英階層順理成章成為超級富豪. 那邊廂, 通縮政策增加了勞動供應,大幅壓低薪資, 實質工資在其後數年竟然下降了45%!*** 男人窮則挺而走險;女人窮則….. 墨西哥城就此成為天下第一罪惡城市.

但長期而言,墨西哥的真正掘墓人卻出乎意料是千里之外的新興工業國家—中國! 80和90年代中國開放改革成功,掠奪了墨國日用製品的美國市場,*** 墨國弱勢延綿, 其政經格局無法改善, 此皆「新自由主義」浪潮所致.

〈拆局:邪惡鐵三角〉
上述IMF的拯救運作表面看似 “水到渠成”,內裡卻費盡移山之力. Baker先要說服華爾街的原債權人勾銷部分債務,換取償付餘款; 再以國家名義向新債權人曉以利害,成功籌集鉅額款項; 操縱IMF更非易事, 幾經軟硬兼施才能統率盟國共同行動; 最後,還要強勢脅迫墨國執政黨屈從貸款條件. 他的魄力和手腕無可質疑.

由於拯救計劃大獲成功,墨國經濟恢復穩定,參與各方全數獲益. 獲利最豐的是墨國的菁英階層,一轉身即成鉅富; 其次是華爾街的金融集團,乘低入貨得到豐厚資本增值.(2000年墨國30家銀行中24家為外資所擁有.) 但從全球戰略眼光來看,真正的大贏家是美國, 樹立了新型「資本帝國主義」的操作典範.

從這時起, IMF—美國財政部—華爾街銀行集團「邪惡鐵三角」透過操縱國際金融事務, 把「新自由主義」理念和法則強行貫徹於環球地緣政治.***** 美國的全球霸權也從冷戰時期的 “軍事—國際對抗” 前線領袖角色, 成功轉型為 後冷戰時期的 “經貿—國際融合” 幕後操控模式.****
表面看來,IMF扶危濟困,以超然身份操持全球金融制衡的中樞任務; 在內裡,美國財政部對IMF的作業理念和實務擁有強力發言權,甚至決策權; 而在內裡的內裡, 華爾街則對財政部擁有強力發言權,就算談不上是決策權.*** 因為這是一個由金融作業主導的全球化世界, 而華爾街則是世上最大的金主.

〈歷史:金融化 與 全球化〉
典型的當代「貨幣危機」由墨西哥首開先河,三十年間陸續有來, “受惠/受害” 的新興國家還包括 印尼、巴西、阿根廷….. 墨西哥更且梅開二度(1995年 “龍舌蘭風暴”.). 「邪惡鐵三角」的角色透過每次危機日益吃重,其掌控世界金融事務的能力亦日趨壯大, 而整個世界也隨著每次貨幣危機而日益 “新自由主義化”.***
經過三十多年來“新自由主義化” 浪潮沖刷淹沒,整個世界的政經地貌為之劇變, 體現為兩種新面向:金融化 與 全球化.

首先,新自由主義催生了金融危機,但危機卻反過來更加強化它的主流地位; 同理,金融業界 (新興的超級富有階層,他的名字是 “華爾街”.) 一手泡製的危機, 每次都反過來增加了他們的財富和權勢. (當然,他們之中的 “少數不幸者” 也是會破產的.)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世界的主導權也就從實業家手中轉移到金融家手中.**** 從經濟面看,金融業積累的財富,業界的報酬(包括薪資) 等等均非其他行業所能望其項背. 影響所及,連帶其他行業都趨於「金融化」.*** (現今美國上市企業的CEO過半擁有財務學學位.) 企業運營的哲學也從 “生產定位”轉向 “交易定位”,**** 一切以提高 “股東價值”(赤裸裸說出來就是股價.) 為標的. (有興趣可參閱《說史160307八零年代美國股市的併購運動》.)

其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先進國集團藉著貨幣動蕩的機遇, 以IMF作為執行機構, 將政治權力穿透國家藩籬, 修訂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政策,使其 “新自由主義化”.**** 其後果是全球經貿活動在統一的貨幣遊戲規則下同質化, 為鉅額跨國資本在世界各地自由進出,尋求獲利機會,創造了制度框架.***** 這就是當前「全球化」的定義.

華爾街深知金融危機之不可避免, 他們的定策是在爆發前大賺特賺, 然後忍受爆發時的大額損失,屆時再尋求更大的獲利契機….. 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永遠,或者資本主義的末日.

《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2005) 哈維David Harv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11

被特朗普狂噴的紐約時報,究竟「墮落」成什麽樣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4/161199.shtml

被特朗普狂噴的紐約時報,究竟「墮落」成什麽樣子?
周遊 周遊

被特朗普狂噴的紐約時報,究竟「墮落」成什麽樣子?

乍一看,紐約時報確實落敗得不成樣子:紐約時報大樓早已經售出,最高的兩層如今是如日中天的社交新規Snap的辦公室,底層則為特朗普女婿的公司Kushner Companies所購入。

本文由周遊(微信 ID: trip517)作者:波波夫,授權i黑馬發布。

舊時新聞人心中的燈塔,如今成了政客眼里的茅坑石。

紐約時報大概是令美國總統特朗普最為咬牙切齒的媒體,他在Twitter上稱之為「墮落的紐約時報」(the failing @nytimes)並冠以大寫的假新聞定語,特朗普還在CNN的訪談中詛咒其因為經營不善和報道的不誠實,訂閱戶還會跑光光。

特朗普說的假新聞,也是紐約時報在2003年5月11日在頭版披露該報一名27歲的記者大肆編造獨家新聞,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組關於被解救美軍女兵傑希卡的報道,該記者根本就沒有采訪過這位女兵,卻捏造出一系列虛構文章。

這也是紐約時報成立以來最大一樁醜聞,盡管此事已經過去十多年,但特朗普卻一直抓著小辮子不放。針對「紐約時報」的一連串批評,勢必將影響人們對於傳統精英媒體的看法——它們也許啥都不是。

乍一看,「紐約時報」確實落敗得不成樣子:紐約時報大樓早已經售出,最高的兩層如今是如日中天的社交新貴Snap的辦公室,底層則為特朗普女婿的公司Kushner Companies所購入。今天的「紐約時報」搬到了鋼鐵玻璃的摩天大樓。

從19世紀的眼光看,今天的紐約時報已經「墮落」得不成樣了:學黃色小報標題黨、不務正業玩視頻、要求記者還會寫代碼。的確,今天的紐約時報早已不是過去的老紳士,它完全換了一張面孔:紋身、跳街舞、玩死飛,變成了我們熟悉的陌生人。

今年,紐約時報老板Arthur Sulzberger Jr.退休,其子A.G.Sulzberger接任大位,開始領導這家165年的老牌媒體。「連線」雜誌的封面文章稱Sulzberge看上去「更像是谷歌的科技青年:短發、戴玳瑁眼鏡、留著精心修飾的胡渣,不過他堅持要強化時報的底線、提升新聞品質、讓百年老店歷久彌新。」

11

紐約時報新老板A.G.Sulzberger

01

重建收費墻

用戶、標題、爆款

紐約時報幾乎是傳統媒體成功轉型網絡收費的樣本。

2010年,Sulzberger的堂兄Perpich 加入「紐約時報」後負責開發付費產品,在紐約時報官網上建立了收費墻,當年就收獲了150萬以上的付費用戶,訂閱收入達到2億美元。到了2016年,來自數字訂閱的收入已經增長到5億美元,並幾乎在2020把這一收入提升到8億美元。

此前為了趟路,小Sulzberg在2014年曾安排起草的一份內部轉型報告,其中分析出紐約時報轉型面臨的三大難點:頭等難點是如何大批量生產優質新聞;第二大難點是如何通過科學而藝術的方式呈現新聞;三是如何打破編輯部與市場、設計部門的高強,建立稿件傳播的長尾。當時,紐約時報對新技術的應用也非常有限,甚至新聞報道中連標記(Tagging)分類技術都沒有使用。

這篇報告同時還分析了 First Look Media 、Vox Media等同行的優勢,特別提到了「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和飛麗博(Flipboard)則借助紐約時報的新聞獲得了比我們自己還要多的流量。」

這份原本僅供高層內部參閱的內刊,不料在BuzzFeed上被泄漏,紐約時報無奈走光。但自此之後,一場改革在這家百年報館漸次展開。

首先,開展對用戶閱讀行為的大數據分析,比如讀者訪問網站的高峰時間,最受歡迎 的文章的熱詞和主題;其次,強化對新聞報道的病毒式傳播,註重「爆款」打造。此前,一篇關於美甲店外國員工惡劣的工作環境的報道(鳳姐在美國從事的正是此類工作),還被翻譯成韓語、中文、西班牙語,在社交媒體傳播。此外,報道方式也在變化,在一些突發事件中,直接采取博客直播的方式來報道。

但這一經驗並不具有可複制性。傳統媒體同行轉型異常艱難,哪怕有個科技公司接手,也未必能夠融入數字世界。

Facebook創始人之一Chris Hughes,2012年收購「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花費了數百萬美元試圖把這份百年刊物轉型在數字時代綻放光彩。但四年後,他還是認慫了,這本雜誌再次被轉手。

時代集團的首席營收官 Meredith Kopit Levien 稱「我們建立了新聞業最強大、最成功的付費模式」,但他也意識到相比Netflix’s 和Spotify,時代集團的付費用戶其實還是非常少。

22

紐約時報創新項目辦公室

02

抓住用戶

從教育讀者到服務讀者

紐約時報的任務,不再簡單是挽回薄情的廣告商,而是抓住一批潛在用戶。該報 執行總編輯Dean Baquet 斷言:「我認為全世界至少有數百萬甚至更多的人對紐約時報刊登的深度報道情有獨鐘,只要我們能夠抓住這些用戶,他們一定會為我們的內容慷慨解囊。」

從高高在上媒體諸神到仰望讀者為上帝的自我定位轉變最為艱難。

打破過去的條條框框是紐約時報改革的第一步。社交網絡上流行的「你必須知道的xxx」這樣的標題也開始出現在這家精英媒體的信息流中;巴西奧運會期間,紐約時報也放下身段為兩萬名用戶,提供定制賽事短訊服務,報社的體育總編輯Sam Manchester 親自上陣編寫這些短訊。這在以前幾乎不可想象的。

紐約時報也意識到只靠傳統圖文新聞吸引用戶太困難了。時代集團副總裁Kinsey Wilson稱,「我相信,只有把不同服務打包在一起,才是媒體創造價值的唯一正途。」也就是把原先單一的閱讀服務升級為閱讀、線上線下的泛生活服務。

一系列老產品都被升級為服務型的app。Well原本是一個健康和健身的博客,現在已經成了一款APP,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同時也賣廣告;此外,還推出了一款名為 Watching的APP,專門提供電影和電視劇的影評。

33

紐約時報編輯部

03 

看得更遠

質量和點擊量可以兼得

當越來越多的媒體自我標榜科技公司時,「紐約時報雜誌」主編Jake Silverstein依舊突出清醒:「我們的工作不是科技發明,而是廣而告之如何使用高科技。」

紐約時報成立了一系列新的部門來應對數字時代的挑戰。2016年春天成立的Story[X],聚焦機器學習、特別是人工智能翻譯。其中最大的創新部門是Beta Group,由Perpich 在2010年創立。

如今,紐約時報許多記者,既能寫報道,也能寫代碼,這種複合型記者的數量比其他媒體都同行都要多。

紐約時報與谷歌聯合發布了Cardboard VR,目前下載超過100萬次,並且發布了NYT VR app,目前用戶可以從中收看16部新聞視頻,從無家可歸的難民問題到伊拉克ISIS 的戰鬥,涉及題材十分廣泛。

紐約時報還拋棄前嫌,與社交媒體合作直播。2016年3月,時報主管視頻的高級副總裁Alex MacCallum,和Facebook達成一項協議,如果時代集團在Facebook上進行新聞直播,後者原因每年為其支付300萬美元。

紐約時報也是Facebook「即時新聞計劃」的九家平臺之一,其目的是了解用戶是如何尋找新聞,結果他們發現,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渠道偏好,比如熱愛旅行和烹飪故事的用戶,更習慣在Pinterest而不是Twitter獲取攻略和菜譜。

隨後,300多位紐約時報記者、編輯,開始在Facebook上直播,有直播會議新聞的、有直播抗議活動的、還有直播政治會談的。而結果證明,新聞質量和點擊量之間不能兼得是個偽命題。

紐約時報 媒體轉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