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年賠掉四個股本 運彩是蔡明忠心中的痛 三顆鬆動的螺絲 埋下運彩舞弊因子

2011-10-03  TWM




一位年輕員工把運彩搞得天翻地覆,但他真有如此能耐嗎?隱藏在舞弊案背後的,凸顯的恐怕是內稽內控蕩然無存,底下員工及上層長官只想便宜行事,如不盡早反 省,只怕會爆發更大弊案,甚至動搖根基。

撰文‧許瀞文

一支內部管理鬆散的軍隊,如果有人在最重要的作戰中心竄改軍情,企圖從中獲利,且初期測試還沒人發現,是否就能安心大膽作弊,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震驚社 會的富邦運彩弊案,就是一個最好案例。

時間回到二○○七年九月三日,北富銀花了三十四.七二億元風光標下運彩發行權,成功打敗一起競標的中國信託及高雄銀行,當年前運彩總經理楊瑞東豪邁承諾, 六年營業額會達到一九○一億元,平均每年三百億元,但上路以來銷售不佳,根據彩券工會預估,每年平均只達到一百四十億元,達成率不到一半。

不僅如此,翻開富邦金控年報,富邦金持有五一%(今年五月起為完全持有),子公司運彩科技虧損更是慘不忍睹,近三年總共賠了二十三億元,相當於四.一五個 運彩科技(資本額五億元)的股本,也難怪發言人龔天行說:「運彩是富邦永遠的痛」。董事長蔡明忠今年四月初向媒體宣告他六十五歲裸退計畫時,更提到運彩是 他心中難捨的牽掛。

三螺絲鬆脫 內控機制出紕漏試分析此次運彩員工舞弊案件,表面上看似單一員工操守不佳,實際上透露的是運彩公司內控機制蕩然無存。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營運績效 江河日下的運彩,內部士氣低落,彩券工會理事長黃繼任更直言:「員工看不到未來。」就像一部機器螺絲早已鬆脫,故障是早晚的事。

鬆動螺絲一:楊瑞東請辭

內部人員不足 一人兼三份工今年三月台灣彩券教父、運彩科技總經理楊瑞東閃電請辭,據了解,楊瑞東請辭和無法拉抬運彩績效有關,且因運彩長期虧損,撙節人事開銷遇缺不 補,當年在位的主管和現任主管,已經完全不同,現任主管是否真熟悉運彩系統運作,也是個問號。

根據富邦金年報上記載,運彩成立初期員工人數有一百五十九人,但運彩員工透露,至今只剩下一百三十人,整整少了二十九人,很多工作是一個人力做多份工作, 甚至要跨部門兼做,在人力無法充分發揮戰鬥功能狀況下,發生弊案並不意外。

例如原本負責運彩行銷的企畫部經理就是如此,他另外還身兼產品管理部與賽事管理部共三個部門主管,且還是在數月前因人力不足才走馬上任,這次舞弊案主角林 昊縉,就是隸屬他管轄的賽事管理部襄理,但一人身兼三份職,出了事到底該怪他督導不周?還是公司過度節省人事經費?相信外界心中自有一把尺。只是,一人要 兼多份工的情形,在運彩科技內部早已見怪不怪。

鬆動螺絲二:人工作業多

設計有漏洞 人謀不臧機會大在運彩發生弊案後,許多人心中浮起一個疑問,難道台彩不會嗎?又或者只是沒爆發呢?

黃繼任表示,運彩牽涉的是運動賽事,不確定因素較多,例如有時天雨不打,有時因故延賽,因此系統設計有較多彈性,必須要有重新開啟的設計。而台彩系統的開 啟與關閉雖是人工設定,但一旦設定後就無法再由人工開啟,因此可以「動手腳」的機率,相對就比運彩低很多。

運彩科技公司表示,內部標準流程是:專員將系統重新開啟,並在督導的監督下執行,在賽事確定開打後,專員再回報給督導,由督導結束整個系統,換句話說,督 導一人擁有將賽事開始與結束的權力,正是整個系統設計的大漏洞,而此次這位督導就是林昊縉。

林昊縉在專員回報賽事開打後,並沒有如實將系統關閉,反而等到賽事確定結果後,讓好友及女友去幫他購買彩券。運彩科技也坦承這是內部控管有問題,應該要由 兩組人共同稽核,並不是一位督導就能完成所有動作。

鬆動螺絲三:最後防線破功報表直接存倉 不當稽核用一位系統商更表示,其實最安全的作法應是由兩個不同部門共同認證,運彩內部應有標準流程,只是有沒有真正去落實每個環節。

為防止人謀不臧,在設計系統時還有最後一道防線能看出是否有異常現象,也就是每次賽事重新開啟下注,在每天報表上都會列印留下紀錄,但這份報表運彩內部卻 直接存倉,沒人仔細看過。

據了解,賽事管理部員工共有十五人,負責每年近一萬場賽事,這十五人分兩班制,早班是上午七點半至下午四點半、晚班則是下午四點半至凌晨兩點半,晚班人員 在下班前要負責將當日報表印出,並檢視當天系統是否有重開啟等異常狀況。或許是教育訓練不足,運彩只將這部分當成一個系統紀錄,從沒認為能作為內稽內控 用。

林昊縉也利用這個漏洞,在今年五月測試三次發現都沒人知道後,才在六月開始犯案,要不是有其他消費者發現為何能買到賽事已經結束的彩券,事情不知何時會爆 發。

一家企業的信用可能要花數十年時間建立,但只要單一事件就能摧毀過去的努力。

經過此次教訓,富邦金控是否會重新檢視各部門的內控制度,以避免再度重演,值得外界持續觀察。

運彩大幅虧損

是蔡明忠心中的痛 單位:億元

年度 營收 稅後淨利

2008 1.56 -2.76 2009 5.22 -7.73 2010 5.29 -12.51 資料來源:富邦金控年報,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0

污染之外:現代牧業租地合同存疑 政府扶持埋下隱患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4/1ONDE4XzM4MjQ1OQ.html

現代牧業的前身是領先牧業。領先牧業於2005年成立,並於2006年開始馬鞍山牧場的運作,2007~2008年間,馬鞍山模式被覆制至河北和山東。2009年,現代牧業取得領先牧業的控制權。

領先牧業在運作馬鞍山牧場時,有一個隱患沒有解決,即土地使用權的問題,這個隱患一直揮之不去,在現代牧業2010年的招股說明書中也未充分披露。

記者在馬鞍山和肥東兩地採訪時發現,現代牧業在當地,不僅因污染問題引發村民反彈,而且在租用當地土地的過程中,租用合同疑點重重,租賃價格亦令村民不滿。

蹊蹺的土地租用

據 相關報導,馬鞍山市支持建設現代牧場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優惠,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場內基礎設施補貼,購牛補貼,擔保貸款以及項目資金扶持。比 如,政府投資600多萬元為牧場租賃土地904畝,租期20年;投資約600萬元進行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牧場基礎設施補貼2600萬 元;給予購牛補貼1545.8萬元等。

在上述諸多支持中,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土地租用合同上卻存在多處疑點。「當時現代牧場租用土地 時,沒有老百姓願意,但是上面的領導來了很多次,說牧場建成之後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村民才簽合同。」丹東村村民孔為忠向記者介紹,「2005年10月 租地的價格是20年7500元,一畝地每年的價格是375元,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少了,但是村民認為牧場建好之後應該可以增加其他方面的收入(包括到牧場工 作)。」但最終「只是少部分村民去牧場工作了」。

在孔為忠和牧場簽訂的合同複印件上,記者看到,合同期限從2005年10月27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止。問及合同原件,孔為忠說,「我們拿到的只是複印件。」

就是這樣一份土地轉讓協議書,還不是所有村民都有。「有轉讓協議書的村民只佔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全部是複印件,原件連我都沒有看到過。」村民楊大寶對記者說。

「合同上沒有你們的簽字?」記者問。

「沒有一個村民在土地轉讓協議書上籤字。」孔為忠說。

「就這個轉讓協議書還是上興組的村民才有,下興組的村民幾乎沒有。」楊大寶說。

記者連續看了幾份協議書後發現,協議書上籤字的字體似出自同一人之手。楊大寶說,「當時簽轉讓協議書我不知道,後來上面發下來,我才發現所有協議書都是同一個人幫村民簽的字,村民很少願意簽字。」

土地轉讓合同書上的「乙方」馬鞍山現代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簽字時間是2005年10月。而現代牧業在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該牧場是否與村民有合同時稱,公司的土地均為政府無償向企業提供,政府同村民如何簽訂相關文書,企業不清楚。

當記者向丹陽鎮鎮政府諮詢關於村民轉讓協議書一事時,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你問的情況我不清楚,這個項目雖然落地在我們鎮,但它是省上的項目,別說我們丹陽鎮財政得不到稅收,連馬鞍山市財政也未必能獲得多少利好。」

此外,隨著物價提高,村民對當初牧場租用土地的價格開始不滿,「375元一畝,現在大米都兩塊多錢一斤,這點錢能幹什麼?」楊大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村民就租地價格的問題曾多次向上級反映,但是得到的回應都是想辦法協調,到最後還是和污染問題一樣沒有結果。」

搬或不搬,是個難題

「現在的情況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不單是環境問題那麼簡單。」馬鞍山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夏曉云對記者說。

要徹底解決問題,就是一道選擇題:牛走,還是人走?馬鞍山市相關職能部門曾經給出答案:人走。

「2007年,丹東村有12戶村民搬走了。政府原本答應的拆遷補償款沒有到位,其他想搬的村民沒有經濟能力搬遷。」楊大寶說,「搬遷的事一直沒有人出面協調,時至今日村民還是沒有搬離丹東村。」現在,村民們搬不搬都為難:不搬吧,就要繼續生活在惡劣環境裡;搬吧,又沒錢。

當 記者向丹陽鎮政府辦公室詢問丹東村村民為何沒有搬遷及之前搬遷的村民為何沒有搬遷補償的問題時,辦公室一名負責人以領導下鄉或外出為由,兩次拒絕記者採 訪。當記者電話採訪丹東村村委書記王平廣時,他說正在開會,散會後給記者回電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並未收到王平廣的任何回覆。

肥東村民無土地租用合同

在肥東縣,也存在與馬鞍山類似的情況。

「我們家有十多畝土地,全部被租用了,一畝地一年是500塊。」村民張新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當時村民就不同意,這太少了,現在一畝地一年至少能掙到1500塊。但是村民不同意不行啊。原來答應說,如果水稻漲價了,租金就會漲,但現在水稻漲價,租金還沒有漲。」

記者在現代牧業網站查詢得知,現代牧業(肥東)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6.5億元,總佔地2383畝,設計存欄量2萬頭奶牛,是一家集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為一體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牧 場佔用2383畝土地不全是農民的田地,還有住宅地。」張新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原來牧場那邊都是村民的房子,後來政府說要建新農村,就讓村民 集體拆遷,但是新農村沒有建好,現代牧場就來了,之後就佔用了我們的住宅地和田地,還沒有和我們簽訂任何協議和土地租用合同。」

村支書王國應對記者說,「牧場佔用村民的土地確實沒有和村民簽訂任何協議和土地租用合同,村裡也沒有和現代牧場簽租用合同,合同是鎮政府和現代牧場簽的,至於合同是什麼內容,我不清楚,我也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土地承包或者租用的合同。」

11月18日下午,記者前往白龍鎮鎮政府。在記者說明來意後,白龍鎮黨委副書記李前進稱,「土地是現代牧場和縣裡簽的,鎮裡不瞭解情況,你去縣裡採訪,我們不接受採訪。」

當記者致電現代牧場肥東基地廠長李建奇時,他說,「你先和馬鞍山總部聯繫,他們同意後,我才能回答你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1

三大錯誤 埋下師大夜市存廢危機

2012-2-20  TCW




二月九日,細雨紛飛,上百位穿黃 色雨衣、繫黃絲帶的人,聚集在台北市師大公園;他們站出來,是因去年底以來,這裡已有七十多家業者收到勒令停業通知;店家為求生存,組成「守護師大商圈聯 盟」,請求巿府「給他們一條生路」。

然而,另一頭,師大三里里民自救會會長劉振偉立場仍堅定:「他們只是在博取同情,有些人也許無辜,但,這本來就是個錯置的商圈。」另外,北市府也不領情, 日前已去除捷運站、公車站牌等有「師大夜市」字樣的路標告示,同時強調,一切依法執行。甚至撤除所有官方行銷師大夜市、商圈的網頁,等於要消除這字眼。

似乎,意味著在北市府強力介入下,「師大夜市」昔日榮景將正式吹起熄燈號。

去年底開始傳出紛爭的「師大夜市」,從居民抗議噪音、環境髒亂,要求店家改善,為何演變成這次的滅絕危機?關鍵在於,之前的問題都有辦法尋求改善,但這次 居民祭出大絕招: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除非修法,否則不可能改善。

「簡單講,就是過度發展,小小一塊地,塞不下那麼多人潮,終於爆發了!」台北市大安區龍泉里里長龎維良一邊說著,一邊又是 里民打來抱怨:「樓下的電箱上又積滿垃圾……,」另一通電話則是議員打來:「我想了解一下現在狀況是怎麼樣……,」龎維良 說,這幾天好像在打仗一樣,當了五年里長,從沒有這麼忙過。

錯誤一:店家違規,開進住宅區原一公頃商圈,至今擴大逾十八倍

龎維良點出問題,按照市府劃定的商業區,只有師大路三十九巷、雲和街、龍泉街和師大路圍成的僅約一公頃為「商一特」,可從 事「為供住宅區日常生活所需之零售業、服務業及其有關商業活動。」其他則為住宅區,道路寬六公尺以上可從事日常服務業、零售業,寬八公尺以上可從事飲食 業。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店家往住宅區延伸,目前約略估計「師大商圈」面積已經擴大到十八公頃以上。放大了十八倍的商圈也成為現在住戶與商家糾紛的導火線。

若照土地分區使用及路寬限定,師大商圈七百個店家中,至少有三百至四百家不符規定,占全區一半以上。

六年級生的龎維良,從小在師大附近長大,他回憶,很久以前師大路旁一帶有許多攤販,一九八七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黃大洲進行 市容整頓,將夜市改建為公園,於是攤販往巷弄內移動。有些攤販有能力租下店面營業後,漸漸發展出小小商圈。

總是大排長龍,平日可賣一千份、假日賣到一千八百多份的阿諾可麗餅,老闆曾輝鵬也是從攤販起家,經營三年多後因為學生客群口耳相傳,生意做起來了,才升級 為店面,他說:「剛開始只有師大路三十九巷這一條,大多是做吃的,後面的小巷就是住宅區,都沒人,很安靜。」

龎維良說,過去雖有零星小店進入住宅區,但大都和住戶維持良好關係,多年來也相安無事,很多都是開一、二十年的老字號。後 來,隨捷運開通與美食節目報導,人潮帶來錢潮,錢潮又吸引人潮,越來越多人看到此處蓬勃商機,紛紛加入。

兩年前也在此開起一間六坪大服飾店的藝人小優就說:「那時想創業開店,大家都建議來師大夜市啊!來了之後真的發現,學生超多,還有觀光客,日本、香港、大 陸的都有……,」開店不到一年,生意好到讓她想開第二家,「可是店面好難找,(租金)又變好貴。」才一年,她已找不到像第一家店月租金一坪一萬元的店面 了。

錯誤二:政策不一,推廣又取締包裝商圈宣傳觀光,現卻說不合法

「師大夜市」的形成,和政府推廣觀光、商圈也有關聯。二○一○年,台北市政府把師大商圈,新增為台北「樞紐商圈」之一。同年底,交通部觀光局的「北區國際 光點計畫」,將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包裝成「康青龍生活街區」,雖然這並不等於宣示要在「住宅區發展夜市」,但也很難撇清,此舉更是為該區吸引了大量人 潮。劉振偉估計,現在的師大商圈人潮,平日就有一至兩萬人,假日可達三至四萬人。

守護師大商圈聯盟發言人柯裕佑就據此力爭,「政府就是要發展這區,還大力宣傳、推廣,現在又突然說我們不合法?」

錯誤三:房仲介入,租金拚命漲特色老店被迫撤出,店家淘汰率高

師大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魏鳳珍,同時也是在此經營金興發百貨超過二十年的老闆娘表示,大約就是這四、五年間,師大社區的三里(龍泉、古風、古莊)店家數 由兩、三百家暴增至近七百家,「尤其是這一、兩年,真的很誇張!」

走一趟師大夜市,就可發現,很多店面一分為三、甚至四塊,五、六坪的店面就可以做生意;有些店甚至只有一面牆,也照樣賣飾品賣得嚇嚇叫。劉振偉說,許多房 東把一樓住宅改成店面,甚至分割出租,也有房仲業者自己當起二房東,收取租金差價。

龎維良舉例,他就曾經聽過一間三十多坪的餐廳,本來店月租金十四萬元,房東一口氣直接調漲至四十萬元,因為隔成四間,每間 可以租十萬元。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老店消失了,從二○一○年開始,特色餐館日耳曼小鎮、蘭陽美食綠色臭豆腐、藝文咖啡館步調咖啡、布拉格咖啡、水果大町果汁店等,據聞這 些經營多年的名店,大多是受不了租金調漲壓力而遷移。

在師大路巷子內,經營十年的堤香義大利麵也將於今年二月底搬家,老闆陳尚偉坦言,這幾年商圈變質,生意變差,以前主要的客層是居民和學生,現在多是為逛夜 市而來的觀光客。「房東很好心,沒有漲我們房租,但我知道他一直被仲介騷擾,我也不想再讓他為難。」

老店消失後,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小型飾品服飾店。而一樓店面則不斷擴張,從師大路延伸到龍泉街、泰順街、雲和街、浦城街等巷弄,但淘汰率也高,有的開幕 沒幾個月就關門,門牆不停拆裝,一位當地住戶半開玩笑說:「裝潢業者大概也是這裡最賺錢的人之一,因房租太貴,競爭激烈,常有人做不下去……。」

關鍵點終於引爆,人潮爆多,新店狂開,噪音、油煙、垃圾、消防安全與治安問題日益惡化,對原本寧靜、單純的住宅區造成嚴重干擾。有人抗議家中小孩被吵得無 法念書;有人晚上被霓虹燈招牌閃得睡不著;有人下班回家時,路已被夜市人潮堵住,不到一百公尺的路段十分鐘還走不到;甚至還有人目睹幫派械鬥的場面……, 里長們則是每天抱怨電話接不停。這當中,許多店家也陸續遭到檢舉。

魏鳳珍和紅豆家鞋城老闆楊朝語等幾位在此區經營多年的業者,因為這兩年聽到太多居民抱怨,花了一年多籌備成立促進會,希望能進行管理,「別的夜市好像都有 管理委員會,我們這裡一直以來都沒有。」

促進會去年四月成立,最近才正準備掛上「師大商圈」的路口意象招牌,魏鳳珍說:「都設計好了,要掛的五個地方也勘查好了,」結果,因事件爆發,收到北市府 商業處通知,全部取消。

連政府都緊急出手,即使店家有誠意改善,但就像堤香在公告搬家訊息裡所言:「我們知道,住宅區經營店家本身就有很多法規上的限制,儘管在環保、消防、衛生 及繳稅部分,我們皆符合規定,但在土地使用上就是不合規定,那麼就要自己知進退。」

雖然,整件事情尚未落幕,甚至還有都更利益、財團涉入等等傳言逐漸傳出。但,或許「師大商圈」一時極盛的繁榮,只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商圈繁華與住宅品 質間如何共存,成為都市發展中未來都要面對的學習。

【延伸閱讀】把住宅區當商業區使用

小巷弄也變商圈商家已由「商一特」區域,不斷往住宅區巷弄延伸,甚至連約4公尺寬的防火巷也出現店家和攤販。

第一波停業對象浦城街13巷內聚集10多間餐廳,成為知名的「異國美食街」,是最早一波收到停業通知的區域。

合法區:為市政府劃定的商業區,只有師大路39巷、雲和街、龍泉街和師大路圍成約1公頃的「商一特」。

住宅區:店家、攤販不斷延伸,擴散至龍泉街、雲和街、泰順街等小巷弄內。

【延伸閱讀】六十年歷史,師大路周遭變觀光熱點--師大夜市發展大事紀

●攤販開始出現1950~'60師大路一帶出現攤販,當時即有師大夜市稱號,範圍在和平東路至師大路前段。 '87前台北市長黃大洲因應都市計畫以及在地居民要求,掃蕩夜市攤販,夜市改建為公園。

●形成特色商圈'90往後十年間陸續出現藝文咖啡店與異國美食店家,獨樹一格。'99捷運通車啟用,讓此區交通更為方便。'06出現各式店家,成為服飾攤 販聚集處。

●政府大力宣傳'10台北市政府將師大商圈新增為台北「樞紐商圈」一員。'10十二月交通部觀光局推動北區國際光點計畫,將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包裝成 「康青龍生活街區」。師大街區一帶也在範圍內。

●居民展開自救'11四月師大商圈發展促進會成立。十月師大三里居民自救舉辦公聽會。十一月至二○一二年二月,北市府分階段陸續發文通知約七十個商家,限 期改善或停止營業。

整理:黃玉禎

【延伸閱讀】政府便宜行事,商家誤踩地雷

「明明有商業登記,也有繳稅,為什麼還說我們不合法?」去年七月才在泰順街巷弄內開墨西哥料理餐廳的秦先生,去年底收到市政府違法通知,十日內必須針對違 法事宜提出說明,否則勒令停止營業。「他說我們店的道路沒有八公尺寬,這要怎麼改善,難道要我們把道路拓寬?」

像秦先生這樣的青年創業者,這一、兩年大量湧入師大商圈,因這裡人潮多,機會多,更重要的是,現在,開店變得好容易!

二○○九年,行政院廢除「營利事業登記」,只要辦理商業登記,再到國稅局申請稅籍編號,買了發票就可以開始營業,「過去最麻煩、花最多時間的就是營利事業 登記,商家自己要提供很多資料備查,建物使用執照等……。」北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吳政隆說,這過程通常要兩週到一個月以上,不合格就無法申請,但商業登 記隨到隨辦,只要一天就可完成。

吳政隆說,廢除營利事業登記,等於是將商業登記與商業管理分家,商業處只負責發證,但是「登記並不代表合法」。也就是,登記歸一套,管理歸一套,「現在等 於交由商家自行管理,若觸法,也是由商家自行負責。」

政府便宜行事、商家僥倖或輕忽,造成許多店家表面上看起來完成商業登記,但實際上卻可能違法的矛盾現象。包了糖衣的毒藥,究竟該怪包毒藥的人,還是該怪被 糖衣誘惑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4

買樓收租過埋下半世?(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799

答: 
大家實在需於五十或更前考慮退休儲備問題,因五十過後銀行對你借錢已冇咁手鬆,仲有就係自己得番幾年野做,都唔想去買入較大額資產。係讀者個案,過住十年樓價上升為佢帶來賺錢套現機會,可增添自己計劃退休時的籌碼。

可用將軍澳單位加按至樓價五成,套出$4.40mil*50%-1.0mil = 1.2mil。由讀者提供欠款及月供數字,新都城應尚餘約13年還款期。如套現後讀者不增年期,則要月供$16000,對夫婦兩人月入$36000來說太多了。把年期調至最盡而又有可以批到既25年,則月供$9300,超出讀者自己月入的一半,一個人負擔不來。建議新都城其實不用聯名轉單名,只需同老公一齊去銀行辦加按即可。套現金額亦可由1.2mil減少至借六十萬,分20年每月還$8000即可。

套出的六十萬,諗樣選擇會到元朗疊翠峰或兆康疊恩庭買個兩房收租,貪樓齡新可以遲下自住。用六十萬做七成上會分20年還每月都係七千。呢幾年先租比人,搵人幫你供下樓。交左三成首期上會減低變成負資產風險。借左2.0mil的七成即1.6mil分20年還每月都係$7000蚊。而家應該租到7000多些少,你還既按揭有本金$4700係「袋入自己袋」既。至於點解住係將軍澳要走去元朗買樓呢? 筆者認為論升值能力、退休後既居住環境都係元朗好過將軍澳,除非你搬入西貢。

當然你可以堅持將新都城轉比自己,要比幾千蚊印花稅加幾千律師費,按揭都係要重新做過。之後老公就清哂債然後一個人可去借九成上會,而咁樣你只需係新都城按二至三十萬出黎即可。到時將軍澳每月還六千幾而新樓都係九千蚊,唔使拉埋阿仔都可以上到會。但係借七成出黎買新樓可獲較易審批,又唔駛比按揭證券公司捉你租出報稱自住樓。既然兩人用聯名買哂兩買樓都可以上到會,只不過第二買多數只批到借七成,咁既情況筆者建議兩間都用聯名。

當然你又會諗埋阿仔。阿仔爭既卡數還清未? 正面信貸資料庫好似會keep你七年record。如果佢只係爭而冇破產,佢還清舊數應可在批按揭有轉機。年青人加人工好快,你應該留意下新特首有咩政策益到阿仔,到時萬一阿仔到結婚時人工仲未變佢都可幫自己「搵到間屋住」。上文計過你自己可以應付供樓,而你加阿仔做擔保人可以,但間樓加名就千祈唔好! 因阿仔既portfolio十分似梁特首打哂鼓要幫既一批年輕人,你可以等下有冇野可申請。以你而家近退休都唔多cash手,實在需要有間樓收下租食過世,如你將新樓比左佢住真係令難度增加。阿仔如第時結婚要你幫手可以再在新都城套十幾萬比佢吧,又或同住在新都城三房都可係暫時選擇。

十年後阿仔都應該成家立室。如果你現時每月都仲有錢淨,請快手還清新都城既按揭。到時你搬入元朗住兩房,新都城租到$14000蚊應該夠你用黎還元朗月供$7000按揭,淨低既錢可幫補支出。此僅為其一意見,希望大家可多發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87

供應鏈恐崩潰 面板失先機 三星新一代機皇來了 卻埋下兩大隱憂

2013-03-25  TWM
 
 

 

紐約時代廣場上,新一代Galaxy S4來了。

三小時後,三星電子股東會上,執行長權五鉉卻板著一張臉。

究竟為什麼權五鉉笑不出來?他在擔心什麼?

撰文‧賴筱凡

就在三星股東會前三個小時,位在地球的另一端,紐約時代廣場上,大大的「BE READY 4 THE NEXT GALAXY!||準備好迎接下一代Galaxy(銀河機)手機」廣告高掛,從全球各地飛來的媒體記者們則早就在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外排隊等待,因為三星最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Galaxy S4,這天就要登場。

然而,新品發表會的熱鬧氣氛,卻沒有感染到三星股東會,從頭到尾都板著臉的三星電子執行長權五鉉,反而在向投資人大談今年的保守策略,究竟他們在擔心什麼?

三星集團過去二十年實施最徹底的文化,就是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的「危機經營論」。因此,當三星智慧型手機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三星也開始意識到危機感,攤開去年第四季三星營收組成,以手機為主產品的行動通訊部門(IM),就貢獻五五%的營收,三年前,這個數字僅二九%。

挑戰一:緊掐智慧型手機所有利潤三星供應鏈暗潮洶湧離心離德智慧型手機的成功,確實為三星帶來龐大的利潤,在高度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下,Galaxy系列手機的零組件,多半是自家生產;所以,三星智慧型手機連續兩年狂賣超過五億支,利潤幾乎都留在自己家裡。這樣的經營模式看在一名國內科技廠大老眼裡,他大膽預言:「三星盛世要結束了。」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都將利潤緊握在自己手中,不與其他供應鏈分享,當所有供應鏈都將它視為攻擊目標時,自然不願把最好的技術、產品與三星分享,創新也將隨之受限。」這位科技大老直言,蘋果往往能有最創新的技術、最好的零組件,除了願意出高價買技術外,原因就在蘋果將利潤與供應鏈分享。

然而,三星卻將所有利潤一手掐住,「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的狀況下,你如果不能再給消費者創新感,消費者很快就會背你而去。沒有新技術的支援,三星單靠自己,能維持多久?」該名科技大老說。

三星也感受到空前的危機感,「他們一方面向高通招手,誘之以利,透過增加高通晶片的採購量,進而要求高通將部分代工訂單,從台積電轉到三星來。」一名半導體分析師說,這種挖牆腳策略,就是希望在蘋果抽走處理器代工訂單後,能用高通訂單來補。

挑戰二:OLED開發踢到鐵板三星電視失先機 台、日面板廠抬頭另一方面,在三星電子同樣是獲利貢獻雙箭頭之一的電視部門,在權五鉉的營業報告裡,也聽出一些玄機。「我們的電視部門,連續七年都是世界第一,今年也會繼續維持。」對比權五鉉大篇幅報告手機的成長性與爆發力,提及電視部門卻只簡單帶過。

近年來,三星一直將電視部門的重要研發主力放在OLED電視的開發,開發時間與成本都不斷在增加,除了去年八月短暫在德國iF展秀出一天,隔天就宣稱產品被竊,迄今未能見到有更多進展。

反倒是今年面板產業最熱門的4K(超高解析)電視,在台、日面板廠相繼推出後,三星才慢一拍推出,這一來一往的落差,就讓率先開發出4K電視的群創,足足領先三星有半年之多。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4K電視面板出貨量將上看二六○萬片,換句話說,三星能分到的餅則相當有限。

在三星的所有策略裡,「搶占先機」是很重要的事,「過去幾年的面板業,都是由三星在領先制訂規格,把毛利最好的前六個月都先賺走。」群創總經理王志超不諱言,以前的台灣面板業,都只有在三星後頭追的分,直到4K電視,才讓這樣的競爭態勢扭轉。

於是,去年三星開啟一連串的組織改造,不只將過去兩大部門鼎立,改成三大部門共同營運,甚至有三位執行長一起向董事長報告,就為加快營運速度。

「面對危機,就是改變與速度。」權五鉉這麼在股東會上宣示,因為市場不斷地在變化,所以三星的應變能力要更快,經營要更有彈性。權五鉉很清楚三星的處境,就是越在獲利創新高的時候,越不能鬆懈。

若說三星是這二十年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應該無人能出其右。三星沒有蘋果故執行長賈伯斯這般的鬼才,而是靠著高度執行力與危機感,讓三星形塑了今日的帝國。

如何再靠李健熙的「危機經營理論」,讓三星再次攀登巔峰,端看三星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關。

巔峰之後,三星能稱霸多久?

挑戰1.成也手機,敗也手機?

三星手機部門營收貢獻日益倍增,埋下營收過度集中的隱憂。

挑戰2.OLED能讓三星電視再起?

近年三星將研發資源集中開發OLED電視,至今未有顯著進展,給了其他競爭者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3

五成業者不合法 埋下公共安全未爆彈 台灣民宿年賺二十億背後的三大亂象


2013-06-03  TWM  
 

 

去年,台灣民宿業營收超過二十億元,但隱藏在這二十億元背後的亂象,卻是高達五成的不合法民宿,而且越豪華的民宿,不合法比率越高,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撰文‧梁任瑋

華麗水晶吊燈搭配歐洲名牌躺椅,浴室用的是一套要價五百元的寶格麗沐浴用品,這樣投宿一晚就要一萬多元的旅館,不是五星級飯店,而是坐落台灣山林裡的高檔民宿。

民宿業起源於十九世紀歐洲山間,原本只是主人提供遊客住宿與早餐的客房服務,是極具地方特色的生活體驗;但在台灣,開民宿卻成為一種行業,不少退休族、年輕夫妻將開民宿視為圓夢、追夢的途徑,也造就台灣成為全世界民宿密度最高的國家。

豪華民宿不合法比率高

根據觀光局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台灣民宿家數高達四千三百家,若包含未立案者,實際家數接近八千家,其中有一半違法營業,不僅消費者權益毫無保障,也威脅合法業者的生存空間。

國內民宿迅速成長,豪華程度直逼國際觀光飯店,造價動輒一、兩億元的巴洛克、希臘式、地中海等歐風造形民宿比比皆是。去年,台灣民宿業營收首度突破二十億元大關,較前年大幅成長三成,所帶動產值近五十億元。諷刺的是,隱藏在亮麗營收背後的亂象卻是「越豪華的民宿,不合法的比率越高。」觀光局官員坦言。

台灣民宿業的問題盤根錯節,追根究柢,違法民宿能有恃無恐繼續營業,全因各縣市政府縱容、未嚴格執行違法民宿查報及處罰,讓消費者無法住得安心,還得隨時擔憂消防、建管或履約保證出問題。

根據《民宿管理辦法》,民宿業者的營運由各縣市政府管理,但近年來,非法民宿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主要是地方機關對於民宿業的管理並不積極,甚至處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態,因為「民宿發展與各地觀光產業的關係脣齒相依,有很多毫無觀光資源的鄉鎮,是靠特色民宿才帶進龐大旅遊業收入,地方官員有必要擋自己財路嗎?」花蓮縣一位合法旅館業者指出。

問題一:地目不符使用規定根據法令,台灣民宿只能設置在非都市計畫內土地,例如風景特定區、國家公園區、原住民地區;但台灣民宿協會理事長、拉拉山「福緣山莊」負責人鍾鳳芳說,台灣的非法民宿,有八成都是因為土地與建築物不符合土地使用管制規定。例如,很多原住民部落的民宿建築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存在,當時根本未申請使用執照,之後改建民宿,無法通過消防安全檢查取得營業登記證,因此成為非法民宿。

此外,在台南市區也有數十家以「老屋」形態成立的民宿,因坐落都市計畫區內,依法只能設置旅館,但旅館的安全規定多,很多老屋完全不合標準,也屬於非法民宿的一種。

「開門做生意總是想合法經營,但因為現在輿論與環評愈來愈嚴格,非法民宿想就地合法的機率很低。」鍾鳳芳坦言,法令對於「偏遠地區」的認定標準綁死了民宿業;此外,中央與地方對於偏遠地區的定義也不一樣。不合時宜的法令配套限制了民宿業發展,除非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放寬民宿管理,要不然就是嚴格取締非法民宿,否則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問題二:地方政府放任開發主管機關管理人力不足,也是目前民宿業亂象叢生的根源之一。內政部日前點名南投清境農場山上的民宿九九%皆為非法;但南投縣政府祕書長陳正昇也有話說,由於違法民宿過多,無法一次全部取締,清查與開發都需要一段時間處理。

地方政府推託缺乏資源管理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事實上,台灣極少出現違法民宿遭主管機關開罰甚或勒令停業的案例,這也讓許多違法民宿抱持僥倖心態生存;但原本號稱是結合當地人文景觀與自然地貌提供旅客住宿的民宿,早已成為破壞生態的元凶。

「風景愈美的地方,愈容易出現違法民宿。」長期觀察台灣生態保育議題的獨立記者朱淑娟說,有特色的民宿,通常都出現在偏僻的山林裡,這些地點因為地層遭受擠壓而產生獨特的美景或溫泉,成為特色民宿最大的「賣點」。姑且不論這些坐落在山坡地的民宿,因為遊客造訪製造了大量垃圾,並且破壞水土保持,更嚴重的是,這些區域的地質往往也較為脆弱,有高度安全疑慮,根本就不適合開發為民宿。

問題三:切割經營規避繳稅朱淑娟說,民宿業最早只是把家庭多餘房間提供旅客住宿,但在台灣,卻逆勢發展成創業者「來蓋個民宿」的商業模式,民宿一詞被濫用,現在台灣的民宿早已違背了民宿業真正的精神。

依據《民宿管理辦法》,民宿的房間數不得超過五間,即使是特色民宿,房間數也不得超過十五間;房間數若超過此數,業者應申請設立一般旅館。但為了規避一般旅館的消防、建管與營業所得稅規範,利用人頭將十餘間房間分割為數家民宿經營,早已是民宿業公開的祕密。

鍾鳳芳語重心長地說,台灣民宿業發展了十多年,現在的民宿早已變了樣,有人可以一口氣拿出上億元來買地投資民宿,訴求豪華的設施,開出一晚上萬元、比五星級飯店還貴的房價,但對外還是以「家庭副業」自居,卻不用繳營業稅。

根據《民宿管理辦法》,每月營收二十萬元以下的民宿業者可免繳營業稅;但民宿業者透露,雖然民宿業淡旺季生意落差極大,但營業額超過這個數字的民宿比比皆是,稅捐機關只能明察暗訪取締逃漏稅的業者,這對合法經營的民宿實在不公平。

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喜鵬則認為,台灣不能沒有民宿,因為國人休旅習慣已養成度假就是要往山裡跑,甚至,近年來支撐民宿業營運的一股重要力量,來自於東南亞背包客與部分自由行陸客,政府應該正視非法民宿的問題,放寬土地使用管制規定,否則將扼殺台灣觀光業發展。

開民宿其實沒那麼好賺!

台灣民宿業競爭激烈,如果沒有特色,很難在數千家民宿中脫穎而出,因此賺錢者寥寥無幾,更不乏瀕臨失業的民宿老闆。

「大的做不了,小的做不大。」在苗栗三義具有高知名度的民宿「樹也Villa」老闆李晉豪大膽預估,未來10年台灣會有大量的失業民宿老闆。他說,在台灣開民宿能夠賺錢的不多,一般普通民宿每月管銷最少要10萬元以上,若是走高檔路線,每月固定支出就要25萬元,如果營收未超過這個數字,開愈久、賠愈大。

「樹也Villa」是台灣最貴的三大民宿之一,即使一晚要價1萬5千元,一個月營收也要120萬元才能打平,「民宿真的不是人可以經營的行業。」李晉豪說,不要小看一家民宿只有四個房間,所有的服務全都要到位,也要請專門房務人員打掃,如果是家庭民宿,為節省人事費用,清潔、接客全部得自己來,日子並不輕鬆,如果沒有全心全意投入,根本做不起來。

李晉豪說,想要開民宿的人,最好要準備3千萬元以上資金,扣除2千萬元興建硬體設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預留的營運周轉金,並保持年平均住房率20%以上,才夠支撐所有的開銷與維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1

創業者與風投,最容易埋下仇恨的時刻是投資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6/147523.html

i黑馬:從開始接觸到最終退出,創業者與風投一起走過的日子不過三、五年。但無處不在的變數和深度的利益糾葛,讓這段緣分遠不似看起來那樣光鮮。“夫妻反目”很惹人關註,殊不知許多情況下“仇恨的種子”在“婚前”就已經種下。

 

不論投還是不投,創業者與風投最容易埋下仇恨的時刻是投資前,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爆發出來。

 

簽下Term Sheet之後

 

投了幾十份BP卻似石沈大海,但創業者不會怨恨具體哪一家,因為他自己都記不清投了多少家。而有些名氣的VC每年收到的數以千計,經過層層篩選最終能確定投資基本條款、簽下Term Sheet的遠遠不到一成。

 

對於這些相對比較優秀的創業團隊,投資者多半會采取“口蜜腹劍”的策略。“口蜜”是為了把人粘住,你能看上別的VC多半也會看上,這時不拿出沒好臉色、不多給些希望,創業者會一溜煙兒跑掉。“腹劍”就是用Term Sheet穩住創業者,利用“排他權”將其它VC拒之門外(排他期至少是90天並可以延長)。然後通過盡職調查來考查創業者的描述是否真實全面,確保其中沒有水分、沒有漏洞、沒有瑕疵、沒有定時炸彈。於是,傳說中“簽了Term Sheet八成能拿到錢”,實則成功概率只有一半甚至更低。

 

而創業者對盡職調查的複雜性往往估計不足。經過了多次的商業計劃講解、產品演示、接待現場考查及溝通交流,創業者認為錢馬上就要到手了,盡職調查不過是個“過場”。

 

如果在盡職調查之後,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拿到錢,創業者難免心生怨恨:

 

其一,“CT”、“核磁”、“X-ray”都做了,甚至拍了“裸照”,你還說“沒看清楚”;

 

其二,耽誤了寶貴的時間;

 

其三,圈內人都知道我與某VC“試婚”,結果沒有了結果!

 

不過,這時候種下的仇恨不會立即爆發。而且,做為屌絲爆發了也沒人理。天幸從其它投資者拿到A、B、C輪投資,再回來打某人的臉不遲。

 

“給錢”之前

 

“投資前我是你大爺、投資後你是我大爺”,風投這樣想不過分,錢進了創業者兜里,主動權也隨之而去。“血的教訓”太多了,越是經驗豐富的風投越會在“給錢”之前,最大限度地約束創業者、規避自身風險。

 

最“臭名昭著”的無疑“對賭”,學名應當是“估值修正”。假如一個攤販賣西瓜,十塊錢一個、保甜。顧客嘗了一口----不甜,提出不給錢或只給五塊錢,這就叫估值修正。一個贏利1000萬元的企業,告訴投資人明年自己可以贏利2000萬元,並要求投資人按來年利潤的六倍作為估值(即六倍的市盈率)。照此計算,投資人註入3000萬元可取得20%股權(投資後的估值為1.5億)。這是在“透支”未來的利潤。

 

創業者有兩種還款方式:用業績還或者用股票。就是在第二年真的把凈利潤做到2000萬元,或者再拿出一部分股權作為補償。未來利潤數據不是投資人強加的,而是企業自行編造以自高身價的。如果時間證明企業是在忽悠,當然要將不應得到的“吐出來”。

 

反攤薄條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歸定先來的投資人有權參加後續的每一輪融資,未必“先來者”同意,“後到者”不能獲得更加優惠的價格。

 

還有回購或者“出售選擇權”。即規定如果公司不能完成業績目標或者不能在一定時間內“有效上市”,投資人有權要求創業者回購全部或部分股權(有時還要求回購的價格滿足投資人內部收益率要求)。

 

另外,投資方還會要求這樣那樣的“特權”,比如重大事項的否決權,重要職位(特別是財務總監)的提名權等。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投資前資方對企業所知有限,投資後企業的運營仍由創業者把控。水平相差懸殊的圍棋手對弈時要“讓子”,投資者主張的條款也是這個道理。

 

但許多矽谷創業者認為很正常的東西,擺出來卻很傷中國人的感情。眼巴巴“等米下鍋”的創業者或許會就範,但是會在心中埋下仇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7

油價直直落 埋下全球經濟未爆彈 OPEC操控價格失靈 市場別高興得太早

2016-01-04  TWM

當OPEC操縱價格的角色弱化,國際油價變成「自由落體」,經濟發展就會大好?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全球經濟沐浴在低油價帶來的好處時,低油價造成的危機,可能就在轉角。

譯者 楊卓翰

因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成員不斷內訌,無法達成減產協議,布蘭特原油價格在二0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跌至三十六.二美元,創下十一年來的新低。操控油價的壟斷集團失利,市場自然一片歡呼,但是,可別得意得太早。

油價暴跌,在最近幾十年有過奸幾次,像OPEC這樣的壟斷集團「當機」,也不是新鮮事。所以,IHS顧問公司副董事長尤金(Daniel Yergin),也是以《石油世紀》一書得到普立茲獎的作者,大概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短期內,這個答案很簡單,就是一贏一輸的零和遊戲。便宜的油價,對消費是好事;但對供給來說,就是壞消息。

衝擊一:產業投資減未來需求反彈油價恐暴漲

不過,尤金指出,如果看深入一點,情況就會更複雜,美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拜頁岩油革命之賜,今天的美國進口石油量,只有二00六年的四成,僅占全國石油消費量的四分之一;頁岩油產業也帶給美國許多新工作機會。但現在,低油價正在威脅這個新興產業。「如果這些工作因此沒了,那就會有大麻煩了。」尤金說。

工作機會只是其中一小環,低油價真正的威脅,是壓低煉油產業的投資和未來的產出。不用說,提煉原油的資本支出,通常和油價有高度相關性;所以,隨著低油價降低的投資,未來面對石油的需求反彈時,供需會一下子變得不平衡,石油再度變得搶手,價格一飛沖天。

就像在一九七三年,美國參加第四次中東戰爭,釀成石油危機;OPEC對美國進行懲罰性的石油禁運,讓油價一下子就翻了三倍。結果,美國經濟成長率在七三年是五.六%,隔年只剩下0.五%。

就算沒有戰爭,危機仍在。油價在一九八0年代,慢慢下滑到每桶二十美元時,油價的預期和投資風氣又改變了,「在0三年,機構投資人紛紛要求石油公司做資本 管控;沒想到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隔年開始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二十美元的油價環境下的投資規模,自然沒辦法因應需求擴張,油價又開始上漲。」尤金說。

一五年到二0年,全球石油公司開發新產量的投資金額,比IHS在一四年油價大跌前的預測,還少了六千億美元。消失的六千億美元背後,代表了大量的投資和產量都被取消了。

如果這取消的六千億美元,全都栘轉投資到再生能源的話,一五年巴黎氣候變遷大會申,大概有一半的問題就解決了,未來的能源價格也許會比較穩定。

這當然不太可能,所以,我們今天面對的風險,是像七三年一樣低油價、低投資、低產量,在將來需求恢復時造成的動盪。

衝擊二:油國經濟跌連帶造成地緣政治不安

另一方面,石油出口國普遍都太依賴石油經濟了,因此低油價對他們的經濟打擊很大,造成刪減預算,最終導致地緣政治的不安穩。

就像尤金在他的書《能源大探索》裡提到的,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入侵科威特,引發戰爭,就是為了找到新財源還債,把伊拉克變成像沙烏地阿拉伯一樣的石油大國。

相同的,現在伊拉克的政權非常脆弱,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一五年夏天就警告,伊拉克現在面對了兩個外在威脅:伊斯蘭國(ISIS),以及崩跌的油價。下一個敘利亞內戰,幾乎可以預見。

俄國相對來說處理得較好,例如讓俄國盧布貶值,公共支出也還撐得住。但是如果油價在未來幾年都維持在四十美元以下,俄國經濟會更加嚴峻。俄國總統普丁雖然在傾國力攻擊烏克蘭時大權在握,但當國內出現經濟危機,他能不能坐穩大位,就很難說了。

當然,OPEC也許很快就會找到路走,達成協議,讓油價變動不那麼劇烈。雖然,這意味著油價可能比現在高。

OPEC是史上第三個想要藉石油控制全球資源和價格的壟斷集團,在美國還是石油產出大國時,就曾限制產出,「七姊妹」(全球七大石油財團)控制價格的經驗也殷鑑不遠。雖然我們不想讓壟斷集團張牙舞爪,但自「油」落體後的後遺症,也不能不小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72

台灣兩兆雙星,DRAM時代告終 美光併華亞科 埋下中國談判籌碼

2016-04-11  TCW

全球記憶體大廠美光,在韓、中夾殺下,面臨極大壓力,市占率衰退、首季見虧,歹時機收購華亞科,引發市場猜測。

全球第三大記憶體廠美光,購併全台第一大記憶體代工廠華亞科,這樁台灣半導體業近十年金額最高外資投資案,對美光、台灣記憶體產業,將有何影響?

三月二十九日,華亞科股東臨時會通過,由第一大股東美光提出,以每股三十元、總額逾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的條件,收購台塑集團手上逾三成華亞科股票,及流通在外股權,華亞科預計今年中下市。

近一年多,在半導體產業整併潮下,記憶體產業也面臨多事之秋。

包括:中國清華紫光傳出有意入股美光、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遭紫光集團挖角、合肥政府找來爾必達前社長坂本幸雄助拳。三月底,投資額達二百四十億美元的武漢記憶體基地也正式動土。

中國眾多新進者搶灘,記憶體卻供過於求,價格持續走跌,前景不樂觀。與韓國三星、海力士,並列為記憶體三巨頭的美光,更因製程轉進速度較慢,市占率持續衰退。

位居老三的美光,為什麼選在產業前景不明時收購華亞科?其實,這對美光而言,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布局。

進,美光可藉此增加營運效率,增加與他人合作的彈性;守,可藉此降低成本、增加財務操作籌碼。更長期來看,這是美光拉高競爭門檻,提防中國記憶體產業後來居上的策略。

意在爭取與中國合作?

CEO否認:不缺中國資金去年底,美光購併華亞科消息傳出時,市場猜測,此舉是為美光未來與中國合作鋪路,或美光為避免中國入股華亞科,先下手為強。

美光執行長德肯(Mark Dumn)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否認上述兩種猜測,他強調:「(購併)是為了讓我們的生產更有效率,保有更多彈性。」他進一步解釋:「我們沒有在尋求中國的資金,就算我們真有這想法,不需要靠華亞科,可直接讓別人來投資美光就好……,也許(指其他公司投資美光)未來某一天可能發生,但這不在我們的計畫中。」但一位記憶體業的副總經理認為,美光買下華亞科,也許暫時不打算讓中國入股,但未來跟中國談合作時,是一步奸棋,能避開美國政府的敏感神經,「不把華亞科拿下來,跟中國談完全沒彈性,美國政府不會同意。到時如果以華亞(科)為主體去談,是可攻可守的好棋。」過去,中國每新進一個科技產業,例如LED或太陽能,均傾國家之力,以過剩產能和低價搶市,進而取得市占率。

靠購併能逆轉劣勢?

分析師:對美光利大於弊

面對中國快則三年,慢則七至八年後將量產記憶體的威脅,今年第一季財報已呈現虧損的美光,將如何應對?

「我們的策略是聚焦技術,確保面對任何一個競爭者,都保有競爭力,無論對象是韓國、東芝或其他國家的新進者。」德肯表示,例如去年七月,和英特爾(Intel)共同發表的「3D Xpoint」技術,運算速度將是現行記憶體的一千倍,預計於明年開始試產。目前記憶體三巨頭中,僅有美光已對外宣布如此前衛的技術。

那這樁購併案,能幫助美光翻轉二叫有韓國,後有中國」的困境嗎?

雖然德肯認為,美

光今年接下來的每

一季會越來越好。但

集邦科技研究協理吳

雅婷則認為,目前看來,美光今年的營收獲利仍將持續低迷。

她分析,購併案能

讓美光在財務操作上

更有彈性。未來不論

跟台灣或他國政府談

合作,更有籌碼;甚至待市場好轉,也可

能將美光台中廠與華

亞科再度打包上市,從資本市場募資。

並且,過去台塑與許多股民仍握有華亞科股權時,美光得讓華亞科有獲利空間,如今成為子公司後,可省下此成本。

綜合來說,此購併案對美光利大於弊。

那麼,這宗購併案對台灣記憶體產業,利弊又如何?

單就購併案本身,對台灣產業影響不大。因為自二〇一二年後,華亞科幾乎百分之百的產能都賣給美光,這次購併只是移轉股權與控制權,對產業生態無決定性影響。

但這對台灣記憶體相關產業卻是好消息,例如美光目前將製程技術授權給南亞科與力晶,並將封裝測試業務委由力成和日月光,它們都將因此購併案而受惠。

因為,目前全球前三大記憶體公司,都無意與中資合作,美光又藉購併華亞科提高競爭力,在此之下,中國企業不易有破口,在近年追上前三大,因此台灣相關企業,也將持續受惠於美光的全球市占。只不過,這種彼此牽制的局面會延續幾年,仍有很大變數。

隨華亞科易主,政府當年力倡的「兩兆雙星」之一,DRAM代工正武告終,未來,就是全球前三大與中資的遊戲,台灣在此產業中,已無足輕重,或許台灣現在該思考的是,回到台塑集團與投資人手中的一千三百多億,下一次,能不能投資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撰文者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