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企在德投資何以升溫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15/100401192_all.html

這個最新統計讓很多人吃了一驚:2011年中國成為在德國投資項目數最多的國家,超過美國,首次排名第一。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數據,2011年,中國在德國投資項目累計達158個,美國為110個。

  「原以為在德投資不受當地社會歡迎,但這一看法已被顛覆。」一位中國企業家告訴財新記者。

  不過,中國企業在德投資的總金額仍不高。據德國中央銀行2012年4月公佈的最新數據,2010年中國企業在德累計直投金額為7.75億歐元, 佔外國在德投資金額的0.14%。機械製造和汽車工業是中國企業最青睞的領域,佔總投資項目的四分之一,可再生能源項目佔13%,消費品和食品也佔到 13%,其餘為電子元件、商業服務、化工和保健、金屬和材料、紡織等。

  2012年4月底,三一重工以3.24億歐元完成了對德國的機械製造業巨頭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的收購,再次改寫了中企在德國投資的紀錄。

歐元區砥柱

  在歐債危機中,德國盡顯其財政自律性和強大的競爭力。

  德國經濟2010年增長率達3.7%,2011年達3%。德國聯邦議會經濟委員會主席Ernst Hinsken說,「德國聯邦政府預計2012年價格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0.7%,仍然大大地超過歐洲的平均水平。」Ernst Hinsken總結德國從危機中迅速恢復的三大原因:其一,汽車補貼,如補貼舊車置換新車,意在穩定國家重點工業;其二,拿出200億歐元資助中小企業,因中小企業是德國經濟的支柱;其三,通過短時工作制讓130萬工人有工作。短時工作制就是縮短工人工作時間。

  「結構性改革使德國整個社會變得更有競爭力,員工成本下降,經濟競爭力上升,生產力提高。這個改革實行起來並不容易,尤其要削減勞動者一部分收入難度是很大的。」他說。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今年年初訪華時明確表示,歡迎中國到德國投資。6月12日,德國經濟部長Philipp Rösler表示,「我們希望消除那些認為直接投資是有害的偏見。」

  Ernst Hinsken解釋說,德國並沒有希望中國成為危機援助者。歐洲是一個非常有購買力和經濟活力的市場,對中國而言,亦有巨大利益所在。

經濟互補

  三一重工、華為、中興通訊等在德投資公司的高管們表示,德國吸引他們的還有成熟的技術工人、機械製造業的領先技術、有競爭力的投資政策等。

  安永公司6月13日調查報告顯示,在400家被問詢的大型中國公司中,德國成為在歐洲最受中國歡迎的投資地。已在歐洲投資的企業中,63%的中國企業選擇了德國作為投資地。

  在德國企業眼裡,中國企業是值得忌憚的競爭對手,尤其在成本優勢和交貨週期優勢上。

  FAM亞太區的總裁洪建國表示,中國企業參加的競標,他們一般不參加,因為中國企業成本核算方式和勞動力價格不同,報價較低;而且中國企業一旦 需要緊急交貨,可以連續加班,德國企業比較難做到。但德國企業的產品質量高,例如安裝調試週期很短,可在競爭中立足。FAM是德國三大物料輸送設備製造商 之一,擁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年營業額逾2億歐元。

  中國企業投資德國,可離歐洲市場更近。生產無菌包裝材料的紛美包裝有限責任公司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特州的哈勒市建立生產線,時任紛美包裝內蒙古 公司廠長的劉寶忠被調往德國指導新廠前期的建設和設備運營。他介紹說,在歐洲建廠能縮短交貨期,原材料採購和運輸成本都會有所降低。

  「有部分原材料是歐洲當地供應的;包裝原紙從美國運到歐洲,比從美國運到中國要近,能縮短一半路程。原材料供貨週期縮短了,後面的交貨期也會縮短。」劉寶忠告訴財新記者。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首席執行官 Michael Pfeiffer說,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曾來德國考察太陽能行業,發現部分市場在德國已被中國企業佔據,因此改為考察德國風能企業。

投資補貼

  在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公關部資深經理曹奕接觸的客戶中,中國投資者第一個問題往往是,「有沒有稅收減免?」曹奕回答說,德國的稅法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即便地方政府很想引進投資,也不會拿稅收做優惠,但德國有投資補貼。

  德國對企業的稅負在全球排名中等,為22.83%到29.83%之間,美國紐約為39.62%。據一些中國企業家表示,他們在中國開辦企業所要繳納的各類稅費高達40%。

  紛美包裝在德投資建廠的5000萬歐元得到了近2000萬歐元的補貼。「做市場調查花200多萬歐元,但幫我們省了2000萬歐元。」紛美包裝總裁畢樺說。

  曹奕說,如果申請企業符合政策並且能夠操作好,德國的投資補貼最高會達到投資額的50%。但如果在投資之後再申請,就失去良機。

  為什麼要來德國投資,是紛美包裝融資上市時,引起投資者質疑最多的問題之一。「投資者問,中國之大,還裝不下一個紛美嗎?你們也沒有海外投資的經驗。但實際上,是客戶和市場拽著我們來的。在未到德建廠前,客戶先下了10億包的訂單表達誠意。」畢樺說。

  畢樺說:「工廠在不產生收入前,德國政府不收取任何費用。另外,在德國當地購買土地也比想像中便宜。」德國各州政府的貿易投資促進局,免費向各國企業提供服務,幫助企業理順前期的註冊登記、租房、僱傭工人、聘請法律和財務稅收諮詢服務等流程。

  薩克森-安哈特州科技與經濟部部長Birgitta Wolff告訴財新記者,該州有一些家族企業資產狀況良好,但因其下一代不願接手企業而希望出售。薩克森-安哈特州的汽車零配件、機械製造和食品行業都較為成熟。

就業是核心

  能帶來多少勞動就業機會是德國政府最為看重的。「中國企業給薩克森-安哈特州帶來了500多個就業崗位。」 Birgitta Wolff非常自豪地說。

  但是中資企業需要量力而行,做好投資評估和生產銷售戰略研究。曹奕說,以前TCL收購了德國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德彩電,當時對收購前景缺乏準確的預估,因此承諾全員接下所有員工,可是此後運作乏力,導致要拆掉施耐德生產線等設備運回中國,在當地引發爭議。

  曹奕認為,中國企業併購德國企業之後,更為合適的做法是與德國管理層、工會之間建立信任,並使用德國人治理本地公司。

  2004年,瀋陽機床廠收購了虧損中的德國Schiess(希斯)公司,這家工廠不僅成為瀋陽機床廠的研發大本營,而且德國工廠生產的新品牌 ASCHERSLEBEN已成為中國市場上高端技術的產品。在希斯公司的廠區,綠地上飄揚著五星紅旗,但高管和工人基本都是德國人,只有一位中國翻譯也是 從德國大學畢業後直接被招聘來的。

  在併購項目中,如何與德國公司強大的工會合作發展是中國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曹奕表示,應辯證看待德國工會數百年的發展和其價值所在,如北京第 一機床廠在併購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時候,就說服該公司工會同意免費延長一小時工作時間來一起渡過併購初期的經營難關。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重型機 床製造商,有93年歷史,工會力量較為強大,但也實現了和中國企業的合作,前提是北京第一機床廠保證了其維持原有經營運營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1

在德上市中企控制人跑路 德交所“中國夢”變噩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78

Deutsche-boerse-parkett-ffm004

紐交所因阿里巴巴上市而變得熱熱鬧鬧,德意誌交易所集團(Deutsche Boerse)顯得更為落寞。

盡管德意誌交易所試圖以更快的上市核準速度和更低的費用吸引中國企業,但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中國行業龍頭企業卻並不心動。而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在德上市公司反而爆出一系列醜聞,德交所只能在黯然間自己舔傷。

蒙受實質性損失的投資者不知道如何尋求賠償,也不清楚該做些什麽來阻止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盡管德交所表示其擁有嚴格的上市標準以保護投資者受到欺騙,但種種醜聞卻暗示,在千方百計吸引中國企業到德國上市的欲望驅動下,德交所還面臨著來自紐約和倫敦的激烈競爭,德交所運營方可能並未全面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最新的一樁讓德交所非常不省心的事件來自於中國制鞋商索力股份(Ultrasonic)。新浪網報道稱,這家在德國上市的中國小企業9月16日發表聲明稱,其中國籍首席執行官吳清勇和首席運營官吳明鴻“無法聯系”。該公司會計部門發現,公司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大部分現金已被轉移。

消息公布後,索力鞋業股價當日暴跌近八成,公司市值驟減近6000萬歐元(合近4.7億元人民幣)。

此類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早在7月,中國優必勝綠色紙業總裁失去聯系。

而眼看從中國企業獲得賠償無望,諸如SdK之類的一些德國私營投資者遊說公司幹脆建議投資者考慮將相關企業審計機構及承銷投行告上法庭。

投行BankM企業策略和溝通部門負責人Thomas Stewens稱:

這完全是個災難。無法想象怎麽會淪落至此。

Thomas Stewens還表示,基本沒有跡象顯示Ultrasonic存在問題或者差錯,

我們定期去中國,過去幾年,到中國的次數不下20次。我們還定期去現場檢查。

他還稱,吳清勇看起來完全是為了他的公司而生活的。而他的兒子吳明鴻也是家族企業的一部分。

(吳清勇的)兒子(吳明鴻)買了一輛瑪莎拉蒂(Maserati)。我們不得不問:這真的有必要嗎?但我們無從知曉為何他會做出這種事。

而野村證券決定授予該公司6000萬美元的無擔保信貸也表明公司沒有任何問題。涉及此宗信貸的人士表示,野村之前做了詳盡的背景調查。

去年,德意誌交易所暫停了其激進的中國市場策略,想贏得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客戶的希望轉化成了失望——盡管其為了吸引客戶,管理費標準僅為5500歐,而其他交易所管理費則高達6.5萬—48.91萬歐元之間。

知情人表示,這與交易所管理層變動有關。新的管理層做了成本收益分析,以便在大規模IPO落地的可能性和意外醜聞發生概率之間權衡輕重。最終結論是:最好還是放棄(交易所)為了拉攏中國企業來德上市而舉行的上海路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11

一個在德難民的心聲: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對於大量湧入歐洲和正在前往歐洲路上的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來說,能夠抵達歐洲已經拼盡全力,難民申請得到批準更是涉險過關,而那些最終能夠融入歐洲社會的,幾乎是得到了命運的眷顧。

“他們不會教你怎麽從零開始新的生活,你也學不到如何為了在一個新的地方生活而拋下過去的一切,包括你的家庭、工作、朋友、社區。在這個新的地方沒人認識你,你也不認識任何人。”來自敘利亞的23歲的法拉赫(Sami Farah)到德國1年多後,已經把柏林視為自己再次紮根的地方,但他對自己最初來到德國時的境況記憶猶新。

法拉赫只是去年進入德國的100萬難民中的一個,但他是幸運的。

法拉赫在柏林幹著洗碗工作

力保非法滯留難民遣返

去年9月,德國向難民敞開邊境大門。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人面前說,“我們能做到”(we can do it)。於是,過去1年里,從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北非和巴爾幹地區進入德國的難民超過100萬人。

但1年過去,一直拒絕為難民數量設置上限的默克爾也表態要減少難民數量,而且今年也首次在其領導的基民盟支持率下跌的背景下,承認自己一直堅持的難民政策存在錯誤。默克爾15日表示,德國需要舉國之力確保避難申請未獲批準的非法難民悉數遣返。

隨著歐盟與土耳其之間難民協議發揮作用,通過土耳其進入歐洲、尤其是德國的難民數量迅速減少。今年上半年有22萬難進入德國,1月有9.2萬,到了7月數量下降到1.6萬。但目前也有22萬非法難民需要被遣返,其中德國政府因為這些非法滯留的難民的故鄉正在飽受戰亂而對其中的17萬人采取了容忍態度。從遣返人數上看,2015年德國遣返了2萬人,但今年上半年就遣返了1.3萬人。

“有時候你需要在國家醫療和社會事務辦公室前排上10小時的隊,而一些保安和工作人員會用有損人格的方式對待你。”法拉赫抱怨道。

盡管從統計數字來看,去年年底以來,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量從峰值一路減少,但是提交難民申請的數量則不斷增加。

盡管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從2015年初至今增設了3倍以上的人手,雇員數量從2300人增加到8000人,且統計顯示,該機構處理的難民申請逐月遞增,在今年前7個月就批準了33萬的難民申請,數量是去年同期的146%。但是,仍然有將近53萬份難民申請被積壓,官方預計難民局無法在年底前處理完這麽多的難民申請。

喜歡與難民合照的默克爾

就業規模接納有限

來德國之前,法拉赫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學習音樂治療,立誌成為一名音樂治療師。這是一種在20世紀50年代從歐美興起的職業,現在已經廣泛運用在醫療、教育和社會工作中。

相比其他遠渡重洋而來的難民,會講德語和受過高等教育是法拉赫的優勢,但即便如此,移民部門並沒有給他正式的難民身份,而是為期1年的居住權,同時得到政府部分補貼。

德國當局對他工作申請的批複也讓法拉赫等了足足5個月。在社會活動組織“為難民尋找工作”(Jobs 4 refugees)的幫助下,法拉赫得到了在酒店後廚洗盤子的工作。

當然,相對於其他難民來說,法拉赫已經非常幸運。

為了給更多像法拉赫這樣的難民提供工作,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家公司加入了數月前發起的“我們在一起”(US Together)的倡議。通過這份倡議,已經有1800個實習崗位、500個訓練崗位和400多個全職崗位向難民開放。

但對默克爾來說,這樣的就業接納規模仍然十分不足。德國勞動部門統計,7月有32萬難民登記待業。像法拉赫這樣既懂德語又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難民,數量非常少,多數難民還是缺乏教育的年輕人,他們所帶來的融入問題更加顯著,而這些都需要教育和培訓來逐步彌合。

難民兒童融入當地學校

法拉赫目前的收入是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即每小時8.5歐元,但這僅能令他每個月的開支相抵。令法拉赫松口氣的是,他的同事人很好,老板也對他很支持。

“我來到這里後遇到了這麽多好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和他們分享經驗,這段難忘的時光一定是上天的庇護。”法拉赫不斷告訴自己要積極而樂觀地看待自己的遭遇。

對於難民的融入問題,官方預計今年將有55萬難民參加社會融入課程,是去年(18萬)的3倍多。在2014年和2015年,有32萬難民兒童和未成年人被納入德國的教育系統,占整個德國同齡在校學生人數的2%。為此,教師的缺口可能達到2萬人。

“我並沒有感到安全,對此我不撒謊。但是,本能驅使著我們去相信未來會更好,去希冀生活恢複正常,能夠學習,有自己的事業,有一個自己的家庭。”法拉赫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013

崔順實否認與樸槿惠共謀 否認在德藏匿8000億韓元財產

鑒於親信門主要涉案人以各種理由拒絕出席聽證會,韓國國會“樸槿惠政府親信弄權幹政案國政調查特別委員會”26日親自“上門”,在關押親信門主角崔順實的看守所針對其舉行了非公開聽證會。

據韓聯社26日報道,崔順實否認與樸槿惠共謀,並表示不認識被疑默認甚至放任崔順實幹預國政的青瓦臺前秘書室長金淇春和青瓦臺前民政首席秘書禹柄宇。

報道稱,聽證會持續了2個半小時,崔順實表示自己身心疲憊、心情複雜,就自己引發各種混亂局面向國民道歉。但她沒有具體言及自己犯下哪些過失。

崔順實身著囚服

當委員們問道:“成立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是否由你最先提出,之後樸槿惠總統向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提出籌捐意見?”崔順實回答自己沒有出過這樣的主意。

委員們再度追問“此前你說過相關點子出自樸槿惠總統”,她回答,公訴書上寫著前總統秘書室附屬秘書鄭虎成做出了這樣的陳述,我照搬而已。

在被問及是否承認與樸槿惠的共謀關系時,崔順實表示不承認。

在被問道“2014年世越號沈船事故發生當天你做了什麽”時,崔順實表示自己連前一天的事情都記不清,事故當天的情況根本不記得。

崔順實還否認自己的女兒鄭某以不正當手段進入梨花女子大學。她還就自己在德國藏匿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6.28億元)財產的傳聞表示,自己在德國沒有一分財產。在被問及是否有意勸身在德國的女兒主動回國,崔順實沒有作答。

據參與聽證會的共同民主黨議員金漢正介紹,聽證會過程中崔順實不忘喝水,回答清晰,在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時以“會在接受獨立檢察組調查時作答”或是“案件正在審理中不便回答”等來回避。

韓國示威民眾戴著樸槿惠和崔順實的面具遊行

此前據KBS報道稱,12月19日,在法庭對崔順實進行的首次審理中,崔順實也對檢方的起訴內容全部予以了否認,並主張未曾與樸槿惠總統共謀,因此罪名不成立。

而樸槿惠方面,也於12月18日稱,彈劾程序存在嚴重的法律缺陷,指控事項並不屬實,也沒有證據證明指控事項,因此公訴應被駁回。同時,彈劾案中指出的違法行為均不屬實,將未被證實的疑點視為既定事實的做法違背無罪推定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