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米凈化器:想用低價再殺出一條血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9/148267.html

i黑馬:12月9日是全國“空氣凈化器日“嗎?先是雕爺,又是小米先後發布了他們的凈化器。雕爺做的是”科幻“的三體服務,小米做的是899元的低價智能。他們的目的何在,是讓國產或者國際的空氣凈化器品牌顫抖,搶奪他們的利潤?還是大北京霧霾下,科技人憤而自制的情懷產品?i黑馬認為,對於小米來說,也許空氣凈化器只是其大智能家居戰略下的一步小小的試棋。效果怎樣,拋出去再看!但看到三個爸爸一個月內就眾籌1000萬元,這樣的火爆市場,哪個人又能不想試試。
\ 

899元,這樣的凈化器你敢不敢買?今天下午(12月9日),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小米第一款空氣凈化器,“等風來”的主題在今天北京霧霾天嗆人的空氣里,顯得格外應景。小米用“低價+智能”,欲在眾人圍攻的凈化器市場殺出一條路來。放棄利潤,搶市場的進攻者是可怕的,凈化器市場的兄弟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作為小米智能家居系統的重要一環,小米空氣凈化器在價格方面雖然依舊給力,899的價格在市場上完全配得上價格怪物的稱號。

對於空氣凈化器,市場上普遍認為技術難度不大。這一點也得到了雷軍的認可,在發布會上,雷軍公開表示,每個人都能做空氣凈化器,空氣凈化器原理很簡單,就是先抽風進來,然後凈化,最後送風出去,並且市場上也有了成熟的生產模板。

由此可見空氣凈化器行業實在門檻不高,被雷軍在演講中反複提及的最本質的技術—雙風機、獨立四風道,實現室內大循環。其實也不過就是抽風和送風更強而已,只能說是改良,稱不上是創新性的技術。

在一個技術上沒有難度,並且已經相對成熟的市場,如何打開一片天地?這個問法相信很多人會覺得似曾相識,立刻聯想到小米手機最初的那段歲月。對於小米手機而言,高配置、高性價比、成熟的第三方系統成為它突圍的重要法寶,而小米凈化器相較小米手機無疑有更多優勢。

899的低價,雖然此時國內市場上也有價格接近的產品,但憑借小米的品牌優勢,在性價比的競爭中碾壓國內對手並非難事。雷軍的演講中,也沒有太把國內競爭者作為對手,而是多次和國外知名品牌夏普、松下等進行對比。

雷軍稱自己不願意像很多品牌空氣凈化器一樣,僅僅只設計外殼,這也是他最終決定投資智米科技,自己打造空氣凈化器的原因。因此在這次小米發布會上,依舊的低價和改良的技術雖然也讓人興奮,但是對i黑馬而已,無疑來自於小米對空氣凈化器全局的化繁為簡的設計。

功能上,小米空氣凈化器選擇拋棄掉所有其他輔助的功能,例如負離子、水離子、靜電除塵等被其他廠商作為賣點的功能,僅僅專註於PM2.5和甲醛的凈化,並將這種凈化僅僅集中於三層濾網的改進上。

據雷軍介紹,小米空氣凈化器,CADR 值達到了 406m³/h,PM2.5 的過濾效果高達 99.99%,甲醛吸附率 91%。

對於空氣凈化器最關鍵的濾網,小米也做了簡化。將三層濾網簡化成一個整體滾筒濾網,減少了占地面積,擴大了凈化面積。同時將濾網更換簡化成一步,同時實現一鍵購買送貨上門安裝。

i黑馬在小米發布會後也對濾網更換進行了體驗,即便是黑馬妹這種手工能力為零的人士也能做到一步到位地更換,簡化後形成的懶人模式,從個人角度而言,是非常吸引人的一個優勢所在。

在智能方面,小米也僅僅只主打了三個功能,實時監控、遠程操控和提醒更換濾網。分別實現監控室內PM2.5、遠程操控回家便可呼吸新鮮空氣以及及時更換濾網避免二次汙染。

小米空氣凈化器的外觀上,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無印良品的簡約風格,全白的外觀,A4紙大小的占地面積,相信和團隊中曾經設計過無印良品空氣凈化器的大本熊也有很大關系。

小米空氣凈化器的化繁為簡的設計,雖然給消費者帶來不錯的用戶體驗,可同樣也容易在競爭中被其他品牌廠商作為攻擊的突破口。雖然熱賣可以預期,但是能否樹立標桿,成為空氣凈化器領域的王者,還有待市場驗證。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76

走了路由器又來了空氣凈化器 互聯網企業紮堆做到底為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6/148412.html

i黑馬:PM2.5對大眾健康而言是一種擔憂,但是對商家企業而言,任何情況的出現都可能創造商業機會:PM2.5首先導致了那些新材料商家股市暴漲,另一方面使得生產空氣凈化器的廠家越來越來多。早期是傳統廠商,到現在已經有包括小米、獵豹、果殼以及一些基於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都在做空氣凈化器。各種功能各種賣點的凈化器一瞬間紮堆出現在商場,這些凈化器真的如其說明書介紹的一樣能夠徹底凈化除汙嗎?
 

\年底互聯網廠商硬件紮堆推出成了一景: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其中空氣凈化器成了大家情有獨鐘的領域。究其原因,最近兩年霧霾嚴重,空氣凈化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與此同時,霧霾帶來的不僅是汙染,還有市場機遇。互聯網公司便嗅出了其中的機會,開做空氣凈化器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對於互聯網企業進入空氣凈化器,有業內觀點就指出,畢竟空氣凈化器不是手機,也不是電視,可供“聯想”的空間不是十分大。

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互聯網廠商集體進入,最大限度發揮了“去中介化”的作用,確實在替消費者直接尋找和整合上下遊的資源,讓消費者從工廠拿貨。所以消費者買誰家的不重要,互聯網讓空氣凈化器以往神秘的信息壁壘、堅固的價格壁壘降下來了,這對消費者才是好事。

互聯網在改造傳統硬件的道路上,已越走越遠,隨著手機、電視機甚至汽車都開始互聯網智能化後,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盯上傳統的硬件產品,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將傳統的硬件產品進行互聯網化的“革命”。如今在最新的被“革命”名單當中,空氣凈化器赫然上榜。

除持續不斷的霧霾天氣讓消費者“談霾色變”,加大了購買“除霾產品”力度,使“霧霾經濟”初步成型原因外,互聯網企業切入這一領域的商業邏輯還有哪些?

此外,一直以來,空氣凈化器作為對抗霧霾的硬件產品,並不像空調、洗衣機等家電那樣具有普遍適用性,因此,就全國範圍來看其總體市場表現相對處於溫不火的境況。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企業在“革”空氣凈化器“命”的道路又能走多遠?

現象: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

10月30日,移動工具開發商獵豹正式宣布推出 “移動豹米空氣凈化大師”,售價為998元。據了解,目前,豹米空氣凈化大師已經進入公測期。這也是獵豹推出的第一款硬件產品。

獵豹CEO傅盛事後寫了一篇文章,闡述為什麽要做空氣凈化器。傅盛稱,其是灰塵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選擇空氣凈化器時,遇到品牌過多,於是便萌發做一款空氣凈化器的想法。

在總結為何推出空氣凈化器時,傅盛表示,凈化器這件事情從頭至尾,就是一次不忘初心的精益創業,基本沒調動公司太多資源。不過是用一個極小的成本,換取了一個巨大的可能性。“我也並不準備在這個產品上掙多少錢。我就想認認真真做一款自己喜歡的產品。如果還能改變更多人的生活,被更多人享受,對我而言,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無獨有偶,小米(滾動資訊)在上周也推出了小米空氣凈化器,作為一款智能凈化器,小米空氣凈化器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凈化器,同時具備室內外空氣質量檢測、智能建議提醒、光線智能感應、智能提醒換濾芯等功能。售價僅899元。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大公司外,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也頻頻出擊,果殼網和知趣網聯合推出小蛋空氣凈化器;專註於兒童的空氣凈化器“三個爸爸”也宣布獲得投資人、高榕資本合夥人張震的1000萬美元A輪投資,而朗空空氣凈化器也獲得數千萬元投資。
 

原因:密集進入是現實選擇

短時間內互聯網公司密集進入空氣凈化器,且資本還頻頻助力,其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麽?

簡單地看是因為最近兩年霧霾嚴重,空氣凈化就成為社會輿論焦點,互聯網公司本就喜歡循著焦點而上,開做空氣凈化器也就順理成章。而事實上就公司層面來看,一些互聯網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基於公司營收和利潤增長需要,必須通過擴充品類來完成,但遍尋家庭中的耐用消費品,選擇空氣凈化器也是現實之舉。

郎空空氣凈化器創始人劉銳指出,每家互聯網公司進入這一領域的目的都不相同,有的是作為業務增長的補充,有的是為了完善其智能家居生態體系的布局,有的則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就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現實情況來看,還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在家電領域,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已在行業內形成了 “壟斷巨頭”,而且這些巨頭都有自己獨立的知名品牌,且產品研發、制造能力極強,留給新進入者的機會已很小。但是,空氣凈化器在國內剛剛被重視,整個行業目前還沒有出現“龍頭”,互聯網公司借助品牌能力和銷售網絡可以後來追上,何況互聯網公司財大氣粗可以靠資本力量讓技術一步到位。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今年上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空氣凈化器市場整體零售量大約240萬臺,同比增高達90.5%,銷量幾乎翻了一番。

“在互聯網公司進入之前,空氣凈化器是一個利潤極高,產品品質非常混亂的行業。”一位業內專家指出。

同時,當前市場上,一些空氣凈化器生產、銷售企業在宣傳中出現誇大功能、虛假認證、混淆指標、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這也給互聯網企業進入提供了機會。

根據消協的通報,空氣凈化器市場存在“認證亂、數據亂、宣傳亂”的三亂現象,北京市工商局已對25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同時,10月底,北京市的工商部門對全市空氣凈化器市場進行新一輪排查整治。

國內正在擬定空氣凈化器的國家標準。上個月,《空氣凈化器》(GB/T18801)國家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標準委將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標準的審定與發布,這意味著空氣凈化器市場終於有望得到規範。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品牌眾多,根據拆機的結果發現,便宜的機器主要在核心部件上較差,無品無牌的元器件較多。

但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空間凈化器,相對於山寨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有所保障。

另從空氣凈化器行業目前的利潤情況看,由於還屬於新興起步階段,競爭強度相對較小,利潤率比其他家電要高得多。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專家稱,目前空氣凈化器的銷售模式,主要依靠線下的代理渠道,一個凈化器從廠家到用戶手中,至少流轉三次,每一層加價20%,到用戶手中就多了約60%。除此之外,空氣凈化器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既有1萬元以上的高端空氣凈化器,也有幾百塊的山寨貨,用戶對空氣凈化器的定價和好壞沒有概念,消費者出於質量和安全的考慮,往往選擇價格昂貴的外國品牌,但這些外國品牌獲得的溢價多數是不合理的。

除了高額的利潤外,高速的增長率也是互聯網企業所看重的。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空氣凈化器銷售額達85億元,增速接近180%,預計今年全年空氣凈化器銷售額可達到145億元,增速接近70%。預計2014~2020年,空氣凈化器市場將保持4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空氣凈化器市場正迎來空前利好。
 

影響:對偽劣廠商形成沖擊

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公司切入空氣凈化器領域還是走價格路線,果殼、獵豹、小米等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產品都鎖定在“千元機”,可以說非常“接地氣”。

不過這樣的策略是否會對行業產生顛覆性沖擊,就業內的觀點來看,存在兩種不同的聲音。

“和動輒上萬元的空氣凈化器不同,千元機屬於消費者易做沖動消費決策的檔位,沒有理由認為不是主流,不過從長遠來看,凈化器產品本身的凈化能力和長久維護成本,以及服務本身才是產品能否占據市場主流的根本。”劉銳表示,沖擊肯定是有的,不過沖擊的對象還是那些冒牌、偽劣空氣凈化器廠商,然後整個行業會面臨洗牌,不過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從技術、成本、服務綜合考慮,產品本身達到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程度後,會出現以空氣凈化器的凈化能力為根本,以產品的綜合數據為輔助的不同的價格體系,在這種體系下,售價1萬元以上的不一定沒有市場,便宜也不見得人人都會用,最終會形成不同的用戶群體和市場。”上述行業專家表示。

但也有觀點就指出,畢竟空氣凈化器不是手機,也不是電視機,可供“聯想”的空間不是十分大。甚至還有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做空氣凈化器,從本質上說,仍然是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把一個“好也好不到哪里、壞也壞不到哪里”的家庭玩具賣出去。

首先,空氣凈化器目前沒有形成標準化代工模式,只靠品牌營銷較難行得通;技術進步很快,且在不斷改進,需要邊研發邊上線,成本控制不易。

上述行業專家告訴記者,盡管空氣凈化器外觀和式樣千差萬別,功能不盡相同,但最核心的主要是三個部件,風機、濾網和傳感器。風機是凈化速度的關鍵,直接決定了凈化效率,能凈化多大的空間;濾網影響凈化效果或者說功能,還有使用時間 (此項指標也影響產品的性價比),而一些輔助的設計能夠幫助其更好的發揮效用,例如如果要分解而不是簡單吸附甲醛還得要高品質的紫外燈管;此外,傳感器決定了設備是否智能,是否按需 (除PM2.5,還包括可揮發物,二氧化碳等)實現凈化,既不浪費又有效。

其次就是外殼材質,是否好看,是否有辨識度,當然這些因人而異。其實,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成本是結構設計,它也會影響機器的出風量和效能,否則也不用動則提到空氣動力學。

再者,從家電這類實用型機器的本質來看,屬於“一分錢一分貨”,而就空氣凈化器看,不同的技術路線和不同材質,甚至不同功率,都會造成產品效用的巨大差異。

最後,傳統電器企業的反擊力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互聯網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前者一個大件免費送的營銷就可能使後者失去市場,比如,買空調送空氣凈化器。事實上,凈水機市場目前的狀況就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16

從小米凈化器版權之爭看什麽是競業協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2/4055082.html

競業限制不是義務,公司得給予相應補償,你知道嗎。
2

014年12月9日,小米發布了一款空氣凈化器。不過,這款新產品很快就被人指出從外形、內部構造以及宣傳文案都與日本一家名叫巴慕達的電器制造商於今年1月15日發布的安之風空氣凈化器十分相似。隨後,有媒體報道小米此款空氣凈化器的設計師大本雄此前就供職於巴慕達公司,並參與了安之風空氣凈化器的設計工作。巴慕達公司之後表示,將就大本雄是否違反離職協議中的競業禁止條款進行核實。

差不多時間,社交軟件陌陌的CEO唐巖也牽涉到了違反競業禁止協議的糾紛中。唐巖的老東家網易在陌陌赴美上市之前發布聲明稱,唐巖在任職網易期間私創“陌陌”,竊取商業、技術資源,違反競業禁止條例。

至截稿前,兩起爭議暫時都還沒有定論。

除了這兩個事件,在員工流動頻繁的互聯網企業,圍繞競業禁止問題而引發的爭議糾紛也屢見不鮮,不僅是公司高管,一些財務、研發、銷售崗位的高級員工都有可能被要求簽署這類協議。去年,一位名為“光明左使—楊逍”的用戶在其新浪微博中稱,騰訊從2013年8月起要求員工簽署競業禁止(限制)協議。該協議要求騰訊員工一旦離職,兩年內不得在規定的54家互聯網行業任職或創業,否則將面臨騰訊的訴訟和索賠。

對於企業來說,競業禁止(限制)協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不正當競爭,保護自身利益,其中,競業禁止針對董事及經理級別,而與普通公司人相關的則被稱為競業限制——前者是法定義務,後者是約定義務。因此一些隱含在約定協議下的可用來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應該被更多公司人了解。首先,並不是所有員工都必須簽署協議,只有一些工作內容涉及商業機密的人可被要求簽訂;其次,競業限制不是公司人的當然義務,而是在獲得公司相應補償下,才需要在離職後的協議限制期內遵守協議內容。通常,補償由公司按月支付。

本期《第一財經周刊》采訪了相關的法律專家,通過10個問題幫你弄懂競業限制協議,當你已經面對或將要面對這類問題時,你得懂得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01 什麽是競業限制?

競業限制起源於公司法中的董事、經理競業禁止制度。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與競業禁止只針對董事經理級別不同,公司員工都可能成為競業限制的對象。

02 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時最需要關註哪些問題?

在競業限制協議中,最關鍵的就是限制的範圍。內容包括今後一定時間內不得從事的行業、業務及具體禁止服務的企業名單。

其次是限制期限,從員工離職日算起,企業和員工可以協商具體時間長短,最多不超過兩年。

不同企業會對地域提出限制,一些大型企業甚至涉及全球範圍,也有企業會具體到某個地域或城市。

協議中的補償條款對於公司人來說很重要。競業限制不是一項純粹的員工義務,公司如果想要員工履行協議,就必須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法務總監俞斌提醒說,既然稱為協議,說明每份協議中所提及的內容都需得到用人方和員工雙方的認可,如果對條款有意見,公司人可以主動協商。當然,公司在設計競業限制協議的內容時也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03 如何界定競業限制協議中的競爭對手?

趙星海律師表示,《勞動合同法》中對於競業限制的適用範圍沒有明確的界定,只以“有競爭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同類產品或同類業務”來定義,因此具體範圍應當由公司和員工進行協商。

據俞斌介紹,合理的競業限制協議中,對競爭對手的界定必須是在經營範圍和經營產品上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公司—可根據公司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和公司實際生產的產品來判斷。

“通常來說如果有相似產品存在的話,基本可以被認定為競爭關系,”俞斌說,“但如果只是營業執照上的範圍有重合,但沒有類似產品,那麽不一定會被認為有競爭關系。”他舉例說,像GE、IBM這樣業務覆蓋非常廣泛的企業通常會有一個內部的規定,不根據公司總體的經營範圍,而是根據員工具體負責的業務領域進行限制。比如對於做技術研發的員工,就不會在咨詢行業上對他做出競業限制。

04 企業可以自己決定協議的適用範圍嗎?

企業可以自己決定其適用範圍。“由於競爭對手的範圍可能過於龐大或是比較難以界定,因此有些公司會在制定協議時會具體羅列一些競爭對手的名單,寫入到協議中進行明確。”俞斌說。

趙星海表示,競業禁止的地域、領域應僅限於與商業秘密競爭利益有關的地域、領域範圍,而不應擴大至整個行業領域或者專業領域。

如果列出的名單範圍遠遠超出這家公司的競爭關系範圍,那麽未來就可以以“不存在競爭關系”作為不履行的理由。“這種情況大部分發生在離職後。雙方產生分歧時,就需要員工與公司就這件事先自行協商、溝通和澄清。如果公司堅持認定違反,那麽就提交給第三方,即勞動仲裁院和人民法院。”俞斌說。

05 哪些人需要簽競業限制協議?

競業限制協議並非適用於所有員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4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

“競業限制是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目的,遏制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因此必須有商業秘密的存在,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因此只有能確實接觸到商業秘密的員工才有必要簽署競業限制協議,不能泛泛地無原則地針對全體雇員。”趙星海說。

一般來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核心的研究與技術人員、市場企劃、級別比較高的銷售部門領導、高級秘書等可能較多接觸到商業秘密的崗位會被要求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06 公司人能拒簽嗎?

對於一般員工來說,可以拒絕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趙星海表示,競業限制協議的簽訂需要建立在協商一致、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不過對於公司董事、高管、合夥人,競業禁止是其法定義務,無論是否簽訂協議,均應遵守競業禁止的義務。

不過據俞斌的觀察,大部分員工還是會選擇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因為如果員工拒絕簽署,一些公司會拒絕員工接觸核心數據、信息,或是不為這些員工提供晉升機會,以避免讓他們接觸到這些數據。

當然,趙星海也提醒道,如果用人單位以員工不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為理由對員工進行威脅或者造成不利影響,員工可以提起勞動仲裁。

07 要員工遵守協議?公司得先給出補償

《勞動合同法》對於競業限制補償金的多少並無明確規定,只是在第23條第2款做出兩個限制,其一,只能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支付;其二,應當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支付。

趙星海介紹,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各有不同。以深圳和珠海為例,補償金的數額須不少於該員工年收入的2/3和1/2以保持其原有的生活水準;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的規定則是在雙方沒有約定或者無法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每月補償原收入的20%至30%。

而據俞斌介紹,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對賠償範圍有了明確的標準,即在雙方對賠償金額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的最低工資標準時,按照勞動合同履行的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可以說,這是競業限制經濟賠償的底線。

08 已簽署協議的公司人在離職前後要註意什麽?

俞斌說,如果公司人有可能去存在競爭關系的公司,那麽在離職前,應該跟原公司做個確認。因為有可能你的新公司和原公司只是競爭關系,但不存在競爭威脅,這種前提下,可以向原公司申請提前解除協議。

一般來說,簽訂了競業限制協議的員工在離職後應該要定期反饋新工作的情況,讓原公司知曉其是否存在競爭關系。“現在在國內,公司是無權單方面對員工做信息調查的。所以要求員工定期給到反饋。”俞斌說,隨後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也可能會致電對方公司進行抽查。由於競業協議中的經濟補償是按月支付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也約束了員工定期前去匯報。

09 違反協議,需要支付天價違約金嗎?

如果員工違反協議,那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要依據是協議中的約定,比如明確承擔的違約金數額或是計算公式。

但交違約金本質上並沒有解決問題,競業禁止的最終目的是避免不正當競爭。因此,趙星海表示,違反協議的公司人不僅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甚至在禁業期內,原東家可以要求新公司停止雇傭你—否則新公司也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至於天價違約金,只有在比如飛行員這樣的崗位上會出現。俞斌表示,盡管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數額的最高上限,但法院在審理實際案件時也會公平地判斷違約金數額,如果數額遠遠超出公司人的承擔能力,法院也有權下調至一個更為合理的標準。

10 如果公司沒有及時支付補償金,員工能怎麽辦?

如果企業沒有按照法定和約定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公司人可不受競業限制。遇到這種情況時,公司人可先與前雇主溝通是否終止競業限制協議,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則可以尋求勞動仲裁和法院的幫助。


(編輯:JZ)


空氣凈化器:面臨大洗牌? 比小米更可怕的是國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609

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空氣凈化器,除了價格暴利,對消費者來說幾乎都存在技術壁壘。 (東方IC/圖)

◉編者按

野蠻生長近三年的空氣凈化器行業,正遭遇一場沖擊波。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開始涉足,低價殺入市場;國標意見稿面世,“去除率達到99%”這樣的花哨表述將不能使用。

899元,小米空氣凈化器揭了凈化器行業的底兒。

“我們就是要挑戰凈化器行業‘天然的、不可侵犯的高毛利’。”小米空氣凈化器負責人蘇峻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4年12月9日,小米闖入空氣凈化器市場。這個各大廠家主力機型價格均在三四千以上的市場,頓時激起千層浪。

這僅是開始。除了小米,不少互聯網企業亦已虎視眈眈。而2014年11月,《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發布。從上到下,這個野蠻生長的行業可能面臨大洗牌。

揭了暴利的老底

“我們的產品要再早點出來就好了。”一空氣凈化器企業老板梁令堅感到沮喪。在小米空氣凈化器面世一個月前,他剛推出自己的產品,定價1999元,是小米的兩倍。小米無疑將給這家企業帶來致命的沖擊。

蘇峻介紹,899元的價格是貼著BOM(產品所需零部件明細表及其結構)價定出來的,低到連30元的運費都要客戶自己支付。

在環保組織清氣團負責人晏磊看來,這是“有良心”的價格。他曾做過實驗,六塊錢的無紡布套在電扇上的簡易裝置,和售價動輒數千的凈化器在初始凈化效果上並無差異。

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品牌有數百個,價格幾百至上萬不等。實際上,市售的空氣凈化器大部分是采用過濾的原理,“外殼+濾網+風機”的複雜程度遠小於冰箱和空調。“很多機器賣七八千元,濾網賣七百元,暴利顯而易見。”“中關村在線”的資深編輯李陽說。他們在近兩年分別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進行了測評。“當然開模、設計、稅收都是成本,企業大部分的費用都在前期研發和後期的推廣。”

例如,日本家電企業巴慕達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稱:“巴慕達凈化器在進口環節就需要支付超過26%的稅金。而為了開發塔式和雙風扇結構技術投入大量的人員,時間和資金,都需要在後期產品銷售過程中回收。”

作為售價15000元的IQ Air凈化器,位於IQ Air瑞士總部的CEO Jens Hammes給南方周末記者列出了七條“物有所值”的理由,也解釋了為何在歐美市場更便宜:“在中國做生意和建立品牌的費用高於其他國家。除去人力資本,北京的很多東西都比世界上其他城市貴了很多。”

貴還源於凈化器在中國市場的定位。為了減少花粉、寵物毛發過敏,民用凈化器在國外的普及率很高,但初入中國時,竟以奢侈品對待。梁令堅記得剛剛做凈化器的代理時,廠家想把專賣店開在奢侈服裝店的旁邊。

即便近三年來,凈化器的客戶定位依然不是普通大眾。晏磊發現某國外品牌的凈化器門店都設在廣州的高端商業區,銷售員都是西裝革履的帥小夥。而在檢測機構等待檢測的新款凈化器都一改質樸的外表,鋼琴烤漆、玻璃面板、土豪金……簡直就是“藝術品”。

價格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凈化器的產能還很低,市場仍處於起步狀態,據蘇峻的研究,市售的凈化器中,最高的年銷售量也只五六十萬臺,銷售量上萬的就算是大戶了。

互聯網革命

其實,在小米凈化器的低價沖擊波里,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正推波助瀾,它們不僅打破了凈化器的現有價格格局,也帶來了銷售量陡增。

“小米凈化器一出生就奔著百萬級的銷量而去。”2014年12月15日,在小米擁擠的辦公大樓里,蘇峻信心滿滿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12月9日公布後,不到一周的時間,小米凈化器的預訂量已經超過了一些知名暢銷品牌一年的全球銷售量,預訂者不乏國內一線影視明星。

“我們也受到了鼓舞。”同一日,在同樣擁擠的果殼網辦公室里,聽到這一數字後,趣玩網董事長周品也很興奮。2014年11月24日,趣玩網和果殼網聯合發起“小蛋智能空氣凈化器”的眾籌,定價1984元,意在“為了自由的呼吸”。

互相廝殺在所難免。但受訪的企業老板大多對市場表示樂觀,蘇峻則認為小米帶來的行業變化是淘汰劣質的山寨機器,拉低虛高的價格並做大國產品牌。“2020年,中國有1500億元的凈化器市場,小米能獨占了嗎?”

這些老板們都強調產品的差異性。“我們的目標是對顆粒物的數值有精確要求的人。”周品一邊展示“小蛋”照片,一邊列出自家優勢。同樣,一款眾籌產品“三個爸爸”創始人戴賽鷹則強調自己的產品是專門為孩子設計的。

除了低價,眾籌,智能也是凈化器行業中新的關鍵詞。

一個月來,“小蛋”已獲得三百多萬元的籌款。而在10月份,“三個爸爸”孕婦兒童空氣凈化器更是籌到了1122萬元。“我們是目前中國眾籌領域里的第二大金額。”戴賽鷹說。

和傳統按鈕甚至擰開關的凈化器不同,幾款凈化器都與智能手機連接,一鍵下單更換濾芯是最基本的功能。“小蛋”凈化器則會通過傳感器,不斷改進算法,結合用戶家里的空氣實況,在雲端計算並推薦優化的凈化方案。

在功能上,這些新興的企業對於凈化器的琢磨比有的傳統的家電品牌更足。

實際上,幾款空氣凈化器都聲稱兼具除顆粒物和甲醛的功效。這與所有的受訪專家的觀點一致:雖然大多數家庭買凈化器就是為了去除顆粒物尤其是PM2.5,而由於室內裝修,甲醛問題是中國家庭的特有問題,國外的凈化器往往不具備這個功能。

換湯難換藥

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和產品給傳統的凈化器廠商帶來了壓力,但在技術等方面,也不能破解傳統廠商面臨的難題。

小米空氣凈化器甫一發布,就陷入了巴慕達AirEngine安之風空氣凈化器的“抄襲風波”。對此,蘇峻認為塔式結構猶如雙開門冰箱一樣,是行業通用的模板,很多品牌都在使用。巴慕達僅僅出示了外觀專利書,而外觀若有五處不同,即不侵權。

對於後續進展,巴慕達公司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是:“正在與律師溝通,還沒有可以公布的消息。”

困擾小米的另一難題則是噪聲。

楊冠東是廣州工業微生物檢測中心副主任,小米凈化器的檢測報告即由該機構出具。他沒有直接點評小米凈化器,但強調評價凈化器一定要綜合考慮凈化性能、安全性能、噪音功率等多項指標,“為了追求去除效果,噪聲就會增加。”

按照國標《空氣凈化器》的征求意見稿,與小米凈化器功能對應的噪聲不能超過66分貝,而小米公布的噪聲最高數據則已達到了68分貝。“空調有吸音技術,但需要增加成本。凈化器的難點就在於各項指標的協調性。”楊冠東說。

對於噪聲問題,小米解釋最高分貝出現在噴射模式(短時間快速凈化空氣)。蘇峻表示小米已在測試不同擋位的噪聲,並保證交到消費者手中的凈化器一定符合國家標準。這不只是小米一家的困擾,“三個爸爸”凈化器中的最大功率款的噪聲也在70分貝左右,戴賽鷹正計劃改進設備以降噪。

但在徐火炬看來,這依然屬於低標準。這個廣東省潔凈技術行業協會民用空氣凈化設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專家認為,當下凈化器最高噪音定在70分貝,不僅高於日韓和加拿大的標準,也高於國內的相關標準。例如《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規定室內噪聲不能超過45分貝。而且,世衛組織認為70分貝會嚴重危害健康。


除了口罩、凈化器,還能吃什麽?抗霾食品:這門研究有點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919

西蘭花、深海魚油等抗霾的功效,科學界出言謹慎,不敢直言推薦。 (何籽/圖)

“抗霧霾食品”並非民間戲言,美國已開始相關研究多年,而中國的研究則方興未艾。據已有的研究發現,西蘭花苗、魚油等確有作用,但專家認為“不好推薦”,不過企業已按捺不住。

在江蘇啟東的一個小鎮,自2011年10月起,每天傍晚,291個農民誌願者都要去當地的醫生那里喝一杯新鮮的“飲料”。這杯飲料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添加了西蘭花苗。學者期望從中發現西蘭花苗與清除體內空氣汙染物之間的關系。

這是在中國一項方興未艾的冷門研究,但說起“抗霧霾食品”,這已幾乎人人知曉。搜索關鍵詞,會出現近360萬個相關結果。有的營養專家會力薦豬紅、五花肉、木耳、青菜等。而最近的一則新聞是,一家北京的礦泉水銷售公司宣傳其產品有抗霧霾功效,被消費者告上公堂。

這似乎是一場全民鬧劇,但實際上,包括美國在內的中外學者,一直將之視為嚴肅的科學研究。

商機催化研究

盡管“抗霾食品”大熱,但全國相關研究極少。啟東農民參與的是一次由中美學者共同開展的隨機臨床試驗,論文刊登於2014年6月的國際期刊《癌癥預防研究》。

“國內尚沒有類似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啟東肝癌防治研究所研究員陳建國說。來自美國環境保護署的佟海燕博士也只看過這一篇來自中國的論文,她用魚油和橄欖油在美國開展了類似的研究。

這類研究,指的是對大氣汙染與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的關系及臨床診斷和防護幹預產品等的研究。其中,和普通公眾相關的除了戴口罩、用凈化器之外,還包括:吃什麽可以抵抗空氣汙染帶來的危害。

啟東的試驗的確是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內找到的唯一一個以人群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不過,南方周末記者咨詢了數十位相關專家,啟東肝癌防治研究所的研究無人知曉。

“整體來說,這個方面的討論不多。”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宋偉民表示,即使在國內日益增多的環境健康學術會議上,此類研究也是冷話題。

宋偉民團隊是目前國內極少數開展相關研究的團隊。2013年底,宋團隊旨在研究止咳藥對肺損傷預防與治療作用的大鼠試驗,被誤傳成“霧霾可使鮮肺6天變黑肺”,宋最後不得不出面澄清。

2007年,還是宋偉民博士研究生的趙金鐲,通過降血脂藥的幹預,研究了PM2.5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影響。PM2.5引起公眾關註之後,在企業的合作請求下,宋偉民團隊的研究又進了一步。

“2011年我們有了(生產抗霧霾產品)這個想法。對市場的調研、與研究單位的溝通後,最後選擇了複旦大學。”廣州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潘高壽)產品研發中心經理黃喜梅說。2013年,潘高壽和複旦大學的合作試驗開始,宋偉民是項目負責人。

“據我們所知,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也是唯一一家。”潘高壽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東升說。不過,在宋偉民的印象中,至少還有3家藥企正在開展類似的研究。

國家層面的關註亦是方興未艾。目前宋偉民所開展的研究都沒有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科研經費支持,陳建國的中美聯合研究也是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據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邱興華介紹,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中,2015年初啟動、由中國醫科院牽頭的大氣細顆粒物對於呼吸系統影響的項目里,“藥物幹預”也被寫在項目指南里。

而在2015年3月2日,科技部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其中關於在大氣汙染與人群健康關系研究中,就提到“加強防護幹預產品等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環境管理與疾病預防措施建議”。

空氣汙染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分為兩段:空氣汙染如何影響健康,以及如何減少這種影響。上述“吃什麽可以抵抗空氣汙染帶來的危害”歸屬於後半段。在我國,前半段研究還很欠缺,這使得後半段研究摸不準病竈,難以對癥下藥。

因此,邱興華記得申請973項目時討論了很多次,最後將研究重點放在健康影響和機制上,而淡化了藥物幹預研究。“機制搞清楚了,藥物幹預就會有相應的措施。”

有效果但不好推薦

在參與試驗的農民喝了12個星期“飲料”後,根據尿樣,試驗人員發現服用西蘭花苗飲料的人群對於空氣汙染中苯等物質的排泄更強,說明服用西蘭花苗可加強對某些空氣汙染物的去毒作用。

如此樂觀的結果也出現在其他類似試驗上。

宋偉民的研究對象包括兩類:中成藥和保健品——例如維生素E和深海魚油等。研究發現,兩類物質對於PM2.5染毒引起的大鼠肺損傷的改善都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系。潘高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盧其福則記得,試驗人員發現,用藥組的老鼠很安靜,沒有用藥的老鼠比較暴躁。

國外研究開展的則更多。早在2006年,墨西哥的學者就撰寫了此領域的文獻綜述,認為有大量的證據表示空氣汙染可以導致氧化應激反應,而攝入食物對於空氣汙染帶來這種急性效應,可能具有調節作用。

而2009年夏天,在美國,佟海燕讓沒有肺病、心臟病且不吸煙、不用藥的誌願者服用了四周的魚油和橄欖油,暴露於濃縮的汙染空氣後,再測試誌願者身體指標。“研究發現暴露於汙染的空氣會引起心臟心率的變異,吃魚油可以抵消這種變化。”佟海燕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此後課題組還加大了橄欖油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是:“魚油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橄欖油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西蘭花苗和魚油是如何產生了作用?“空氣汙染通過氧化和炎癥對健康造成影響,抗炎、抗氧化的物質就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佟海燕說。

魚油、維生素等保健品被公認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陳建國的研究則基於十幾年的研究——西蘭花中的有效成分對於肝癌、乳腺癌、胃癌等腫瘤有很好的預防作用。關註空氣汙染是因為此前在研究肝癌預防時,發現服用者對於空氣汙染物的去除很顯著。

雖然結果較為樂觀,但向公眾推薦食療或是服藥建議時,所有的受訪專家都犯了愁。

“現在的工作都是研究性的,我不認為誰可以對公眾提出建議,雖然我們正在步步逼近,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市場產品。”陳建國的合作夥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托馬斯·肯思勒這樣回複南方周末記者。他在啟東開展了23年的研究,發現空氣越來越差,20年前他還經常在中國騎車郊遊,現在不經常騎了。不過,他也沒有刻意地去喝自己研發的西蘭花苗飲料。

“蔬菜中,西蘭花預防空氣汙染物的作用可能相對較為明顯,但我們從不推薦單一的蔬菜用來預防單一的疾病,包括癌癥;我們要推薦的是,長期地多食用各種蔬菜、水果,提高機體的綜合的抗癌能力。”陳建國說。

空氣中混合著多種汙染物,對於人體造成的危害非常複雜。在多位專家看來,吃東西來抵抗空氣汙染帶來的危害是“非特異性的”,不是一把鑰匙剛好打開一把鎖,就像打了乙肝疫苗,就可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

企業已按捺不住

為了得到更精準的結果,學者均呼籲在中國開展以人群為對象的研究。其實,因為空氣汙染,中國的各地空氣汙染濃度高低不一,是天然的“試驗場所”,開展研究相對容易。

畢業留校的趙金鐲還在繼續開展類似研究,她期待將空氣清新的崇明島作為上海市區的對照,對人群跟蹤觀察研究。而在美國,佟海燕需要將空氣濃縮成“汙染氣體”,再做試驗。

肯思勒認為在中國開展人群為對象的試驗難點和其他地方沒有區別:“是否有好的想法、有資金來源,是否通過了人群試驗研究的批準?”

陳建國和佟海燕的人群試驗均通過了美國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啟東的試驗中,92%的農民配合完成了全部試驗,14個退出的人主要因為不能堅持每天來喝飲料。“迄今為止,除了對口感有敏感或覺得噯氣外,未見其它副作用反應。”陳建國說。

陳建國認為,在國內,不只在前期研究,後續產業化也是難點。“這方面的研究大有可為。但是,科技立項、試驗經費、專業人員及其技術,以及後續制劑的生產、批文和知識產權等,可能是問題的瓶頸。”肯思勒希望市場基於研究制造出簡單又便宜的飲料,“但這不是我來生產”。

不過企業早看準了這塊商機。據楊東升介紹,根據兩款止咳藥,潘高壽註冊了商標“潘高壽清霾”,還生產了保健食品“川貝枇杷糖”。潘高壽搜索了這兩年沒有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就在2013年4月成立了“綠肺基金”,用於科研和公益。

而作為以前北京友誼醫院的婦產科醫生,佟海燕一直想在國內開展合作。美國依然有未達標的地區和易感人群,“所以美國環保署比較重視”。目前,佟海燕的研究團隊里,有負責病人體檢和急救的臨床醫生、測定汙染的研究員、營養師和護士、負責空氣濃縮的工程師,甚至還有專門負責數據統計的人員,做一個試驗會有一二十人參與。

2014年9月,在河南新鄉召開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醫學與健康分會2014年會暨環境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佟海燕介紹了研究結果,一些學者很感興趣。“這是一種逆轉。”佟海燕說,四五年前,她曾聯系當時的國家衛生部,那時候中國還沒有開始監測PM2.5。“衛生部工作人員覺得,中國不會跟美國合作開展空氣汙染健康的研究。我一聽,覺得算了。”佟海燕記憶猶新。


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或6月出臺 一批企業不能渾水摸魚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911.html

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或6月出臺 一批企業不能渾水摸魚了

一財網 王珍 2015-05-14 12:42:00

新國標將著重強調潔凈空氣量(CADR)、累計凈化量(CCM)和噪聲三個主要性能指標。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預言,“現在品牌400多個,標準出來,肯定會洗牌,一批企業將退出。”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昨天下午在首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年會上透露,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最快將於今年6月出臺,將加快行業洗牌。

“現在品牌400多個,這個標準出來,肯定會洗牌,一批企業將退出”,魯建國預言。

近年,“霧霾經濟”及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催熱了空氣凈化器行業。2014年,國內空氣凈化器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再創新高,分別達到320萬臺和70億元,同比增速均接近80%。不過,今年一季度國內空氣凈化器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卻同比下滑了超過10%。

空氣凈化器行業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高延敏認為,必須加快修訂新國標,提高準入門檻,淘汰不具備資質的企業,也讓消費者有參考指標。

據魯建國介紹,順利的話,修訂後的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將在下個月發布。與舊國標(2008年版)相比,新國標(2015年版)有三個方面不同:一是適用範圍增加,向兩邊擴展,增加了車用小型凈化器,以及在空調上的大型凈化器。二是技術要求增加,對有害物質釋放量、待機功率、潔凈空氣累積凈化量、微生物等都做了規定。三是附錄增加了適用面積計算方法。

這將給空氣凈化器行業帶來什麽影響?“甲醛等氣體去除率的虛假宣傳、凈化效率的概念炒作,都將結束”,魯建國說,用化學方法來測試甲醛的去除率,結果顯示去除率從10%到百分之幾十。“大家都說凈化率99%沒錯,但好的20分鐘、差的2小時,所以一小時凈化空氣的體積才是標準的說法。”

所以,新國標將著重強調潔凈空氣量(CADR)、累計凈化量(CCM)和噪聲三個主要性能指標。魯建國認為,這有利於規範市場,體現產品真正使用價值,並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隨著市場未來逐步走向規範,調研機構GFK預測,2015年中國空氣凈化器零售市場依然會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銷售規模將近90億元。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與富士康聯手在印度再建兩廠 消息稱小米要推空氣凈化器

據外媒報道稱,小米宣布將通過代工商富士康在印度再建設兩處制造工廠。

小米印度主管Manu Jain表示,公司正在與各州政府洽談,以確定土地及其它問題。他還透露,目前還沒有確定制造基地的最終建設地。公司正在與多地政府談判,看看工廠應該建在哪里。未來,工廠歸富士康所有,也由它負責運營,但是工廠專為小米生產產品。不會用合資的形式建廠, 但是兩家企業之間會有一些財務安排。

此外, Jain還表示,今年冬季之前可能會在印度推出將空氣凈化器。 Manu Jain說:“我們認為空氣凈化器將會飛速發展,今年我們就會引進空氣凈化器,最完美的引進時間是冬季之前,因為到時大霧和煙塵會造成霧霾。”

去年8月,小米與富士康合作,開始在安得拉邦(印度瀕孟加拉灣的邦)Chittoor區組裝手機。

此外,小米此前計劃未來數月內令印度門店數目翻倍。最近,其在印度推出了紅米3S和紅米3S Prime,定價分別為6999盧比(約695元)和8999盧比(約893元)。目前小米手機在印度近90%的銷售額均是通過網絡完成,線下的門店僅有5000間,為增強客戶體驗及促進紅米3S的銷售,增加門店數是勢在必行。


聯合利華宣布收購凈化器品牌Blueair 交易還有待審批

8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聯合利華對外宣布,將收購全球知名的空氣凈化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Blueair,目前雙方已達成收購協議。不過,聯合利華未回應此次收購的具體協議細節,稱還有待於相關審批流程以完成交易。

聯合利華家庭護理業務總裁Nitin Paranjpe表示,“我們非常高興Blueair加入聯合利華旗下的家庭護理業務單元。Blueair因其傑出的產品質量、設計和高效而聞名。同時,從創始之初,Blueair就信奉商業為社會創造良好價值的理念,這與聯合利華的可持續發展觀不謀而合。”

1996年,Blueair 品牌創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去年銷售額達1.06億美元,現已成為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全球領導品牌,產品行銷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度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Blueair 空氣凈化產品的加入,將與公司現有的凈水業務一起,進一步完善聯合利華的產品線。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不良空氣質量引發健康風險認知的不斷提升,室內空氣凈化的需求不斷增加,Blueair的業務增長迅速。Blueair空氣凈化系統可去除室內空氣中99.97%的汙染物質,包括有害煙塵顆粒、過敏原和病毒。

公開資料顯示,躋身世界500強之一的聯合利華目前在全球的員工大約169000人,2015年的銷售額達到533億歐元,公司超過一半(約為58%)的業績來自於快速增長的發展中以及新興市場。聯合利華旗下在中國銷售的品牌有奧妙、多芬、立頓等。

近年來,聯合利華在家居護理領域動作頻頻,除了此次收購Blueair,此前還大力拓展凈水業務,繼2013年聯合利華將旗下凈水產品“凈水寶”引入中國後,還高價收購了浙江水處理企業沁園集團。


還在相信負離子空氣凈化器除PM2.5?小心受騙上當

據上海市消保委網站公布的負離子發生器比較試驗結果:號稱可凈化空氣的15款發生器,顆粒物潔凈空氣量均不達標示效果。而據室內環境及微生物汙染控制專家表示,人工發生的負離子,除去的灰塵仍在室內,單純采用負離子技術的負離子發生器產品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氣凈化器。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種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的電器紛紛進入市場。許多負離子發生器宣稱具有去除PM2.5、凈化空氣功能,此類商品因其售價低、體積小、耗電少,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對此,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上海流通領域銷售的負離子發生器開展了比較試驗。本次試驗購買了15件負離子發生器樣品,價格從88元至689元不等。這15件樣品在銷售網頁上均宣稱,可凈化空氣,去除粉塵、PM2.5、煙霧等顆粒物。其中11件樣品的外包裝或說明書上宣稱為空氣凈化器或凈化器,其余4件樣品在外包裝或說明書上明示具有空氣凈化功能。有4件樣品在網頁或外包裝上註明了商品的適用面積,分別為(3-5)平方米、(8-12)平方米、12平方米、(16-24)平方米。

本次測試的15件樣品凈化原理以負離子發生技術中電暈放電法為主,該方法為在電極上外加高壓直流電源,此類技術在產生空氣負離子的同時,可能伴生臭氧,如果過量將可能危害人身健康。根據GB 4706.4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的規定,此類商品電離裝置產生的臭氧濃度不得超過5×10-6%。測試結果表明,15件樣品產生的臭氧濃度均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此外,本次試驗參照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中“顆粒物潔凈空氣量”的測試方法,結果顯示,15件樣品顆粒物潔凈空氣量均小於10立方米/小時,適用面積均小於(0.7~1.2)平方米。

針對測試結果,室內環境及微生物汙染控制方面專家、同濟大學教授李振海介紹,負離子廣義上是指空氣負離子,即帶上負電荷的單個氣體分子(氧氣)或多分子團(包括水汽等)。市場在售電器宣傳負離子發生量動輒數百萬個的,指的是人工發生的空氣負離子。

李振海表示,負離子凈化空氣中的顆粒物(如PM2.5、粉塵),被商家大肆宣傳,其原理是通過顆粒物在電暈電場電子轟擊或氧負離子電荷遷移作用下帶上電荷,帶電的顆粒由於庫倫力的作用,凝並成大顆粒沈降或被吸附於墻壁、地面、床單、衣物、桌面等室內的裸露表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氣中顆粒物濃度。但被去除的空氣中的灰塵依舊存在於室內,當然也存在被重新揚起,形成二次汙染的可能,而將汙染物集中收集是空氣凈化器的基本特質,因此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消費者需要正確認識空氣負離子對室內空氣中顆粒物等汙染物的有限的輔助凈化能力,和它去除汙染物的原理,單純采用負離子技術的負離子發生器產品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氣凈化器。

附:上海消保委本次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結果


首個空氣凈化器環標公布 除霧霾管不管用關鍵看產品

許多消費者會發現,買來的空氣凈化器不僅噪聲大,空氣凈化的效果也不好,家里該什麽味還是什麽味,甲醛味道更是去不掉。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空氣凈化器沒什麽用處,最多是買個安心。

這背後是因為空氣凈化器一直沒有權威、規範的標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2月13日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我國首個空氣凈化器環境標誌產品標準已經出臺。

該標準不僅明確了不同大小的房間所用的空氣凈化器產品去除PM2.5、甲醛等有機揮發物的最大凈化指標、噪聲等要求,還首次規定了靜音狀態下產品的凈化指標要求。

在當日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召開的中國環境標誌空氣凈化器標準發布及推廣試用啟動儀式上,有關專家對記者表示,這一空氣凈化器環境標誌產品標準的出臺不僅能引導行業綠色生產,也能為消費者選擇合適的綠色環保空氣凈化器產品提供指導。

專家稱,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趨嚴峻,PM2.5、臭氧、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汙染水平居高不下,導致全國許多城市的持續霧霾。而室內空氣汙染對人的健康影響也不容忽視,大量人工複合材料用於家裝材料、家具和室內物品,其中會釋放甲醛、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危害著人體健康。

專家介紹,空氣凈化器行業是一個相對年輕的行業,然而,凈化技術種類繁多,市場火爆的同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經相關權威部門檢測,很多產品所謂的凈化效能均達不到所宣傳的高性能。空氣凈化器的實際效果與所宣傳的不符,這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產品的信心,甚至有消費者對凈化器的產品產生懷疑。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空氣凈化器對去除室內汙染物具有明顯的效果,關鍵是消費者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選對產品。”專家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此次制訂的空氣凈化器產品環境標誌標準,從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到最終的廢棄和回收全生命周期進行控制,該標準除了在生產過程中要求企業在原材料選擇上必須符合電子電氣產品汙染控制要求外,還要求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去除細顆粒物(PM2.5)的凈化能效不小於5.0立方米/千瓦時,去除甲醛或甲苯的凈化能效不小於1.0立方米/千瓦時。

該標準還明確了根據不同房間的適用面積,來確定對PM2.5、甲醛或甲苯等室內空氣中主要汙染物的潔凈空氣量(CADR)的指標要求。

專家表示,此次發布實施的空氣凈化器產品環境標誌標準將能夠最大程度幫助消費者選擇適合的空氣凈化器產品,以解決室內環境汙染問題,並促進和規範空氣凈化器市場健康發展。

霧霾中的北京城。攝影/章軻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