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空口講創意 左丁山


2009-01-01  AppleDaily





 

聽 藝術T介紹丁衍庸公畫展後,在沙田馬場碰到藝術B,少見也。藝術B話於聖誕新年假期,到馬場鬆一鬆,當到酒樓食午餐而已,跑番幾場馬咪打道回府囉,如果夠 運嘅話,買十蚊中番幾百,有免費娛樂o忝。橫掂藝術B唔識馬嘅,又唔刨馬經,只識跟風,邊隻馬着燈落飛,佢就用呢隻馬做膽食單T全餐,試過一次畀佢收咗幾 千銀,於是向佢介紹丁公畫展。

藝術B話:「我哋行內人梗知丁公畫展正在舉行啦,等我睇完就向你講解番!」藝術B既搞藝術,又教設計,周圍兼職,自得其樂, 佢話近年設計課程流行,大專校外課程部,IVE及一啲專門學校,以至高中學院(只收中四至中七生)等都要搵有經驗人士兼課,但現在香港設計課程分成兩大 派,有新與舊之爭,埋唔到堆,就會受人排擠。乜教書都分派別呀!藝術B話:「我係舊派,初中就鍾意畫嘢,跟人學,老師要我學素描,畫靜物(蘋果、花瓶等) 素描畫足三年,先至上手學油畫,到美國讀大學主攻油畫,真係畫到手指都震埋,後來返香港知道畫畫難以搵食,改攻設計,因為有素描底,油畫底,轉型十分容 易。

所以我教書,首先教基本功,教學生畫直線。點知香港興起一派新人,認為電腦可以解決好多技術問題,最緊要係啓發學生創意,不可困住學生心靈,視我哋呢 班老派教書,包袱太多,扼殺學生創意,窒礙學生心靈。你知啦,香港文化人甚多,講理論如泉湧,講到天下無敵,又真係可以霸佔山頭噃。有一間創意書院搵兼課 老師,我不知就裏曾經申請,畀人一口拒絕,原來呢間就係新派當道嘅!」究竟新派教書法,有冇成績呀?藝術B話不願評論,以免影響他人。左丁山就諸事八卦, 搵到一位曾經與左丁山有關連嘅項目設計師問一問,原來佢亦係老派,佢對新派嗤之以鼻,指出某位名人搞創意書院不見成績,收生數字有待改善,否則競爭力日 減。佢話新派之學生弊在基本功比較弱,出到社會做事,空談創意,屬花拳繡腿,本港設計大師級人物對呢派嘅學生,尊重多於重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75

兩岸三地:創意台灣 Uncle Ray

2009-07-07  AppleDaily






 

七. 一與朋友約定到維園遊行,今年人數比想像中少,香港人始終實際,樓股皆升的情況下,怨氣比老董時少了一大截。有甚麼群眾就有甚麼政府,到香港淪為一個中國 普通城市,樓股與深圳看齊,那時就像深圳一樣,連上街的自由都沒有。或者,香港人don't care,只要有骨場,卡拉OK等滿足「口腔期」的配套,其他都不重要。

天氣太熱,老友送上一盒台灣小吃,名字十分周星馳,叫「含笑半步癲」,台灣人的創意,從一盒「半步癲」已知道超越香港。

台 灣上周二公佈「大陸資本來台投資辦法」,首批開放給大陸資本投資的項目包括製造業、航空運輸業、船務運送業、服務業等。暫不接受中國大陸投資的項目有晶 圓、面板、中草藥、電訊業等。此外,大陸國務院所屬企業中的九家軍方投資企業,不准到台灣投資。約120多家的國企,若涉及「敏感性」問題,亦會禁止到台 灣投資。

容許大陸資金到台灣,相信能緩和現在台資單向到大陸投資,而造成所謂「產業空洞化」的問題。台灣股市09年以來大漲45%,反映兩 岸加速合作後,投資者對台灣經濟的預期。兩岸直航一年,台灣政府去年預計中國大陸遊客會為台灣帶來約600億台幣的收入,台灣旅遊業總會估計首年的金額卻 只有180億台幣。

以港為鑑 好自為之

最近十年,台灣民主化後,在創意產業的成績,已經超過香港,台灣的電視劇、綜藝節目、電影、歌曲等,已把香港比下去,香港擁有的自由,隨着與中國大陸接軌已漸消散,希望台灣以港為鑑,好自為之。Uncle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27

MBA學創意 左丁山

 2010-01-28  AD





 

記 得好耐以前,金融界紅人Y係公認嘅投資銀行界一流高手,佢自己讀經濟學出身,理論多多,幾乎讀埋博士,後來搵到份好工,索性放棄博士課程,果然係一個最有 回報嘅英明決定。左丁山問過佢:「你請助手,鍾意請邊一啲學系畢學生?」紅人Y話 :「冇一定嘅,不過我有一個偏見,讀會計傾向呆板,受數字所困,讀法律嘅傾向於法規條文,樣樣都話唔做得,冇乜創意。」

廿一世紀嘞,大學生 問賓架W:「投資銀行係唔係偏重請Ivy League學生?」賓架W話:「名牌大學自然佔咗優勢,但啲畢業生未必個個叻,本地生亦有好醒嘅,但要慢慢揀。美國名牌之中,UP與UC學生做 iBank,表現相當唔錯。但今日投行見學生,往往會問一啲數量分析以至財務模型問題,唔識嘅學生就蝕底嘞。」

左丁山對此有回應:「此或者 係金融海嘯嘅成因之一。投資銀行過往十年過份集中發展結構性產品、衍生工具等等,鑄成禍患。如果佢哋依照英國商人銀行傳統,肯請啲文學系、歷史系學生入去 做而唔係鍾情於數學系、工程系、計量財務系學生,情況或者唔同晒。」賓架W其實係讀歷史嘅,佢十年來一直唔願推廣CDS、逃過一大劫,或與此有關。舊年 《華爾街日報》訪問以新加坡為基地嘅一位英國基金經理,此人從蘇格蘭去新加坡,開設分公司,由幾個人擴大至今天數百人,聲名顯赫,記者問到佢係唔係要請商 學院學生或MBA,佢嘅答案係:「我喜歡文學院學生,我加入呢行之前,唔識乜嘢叫做會計!」但佢係少數派,美國基金之中,Quant Fund大行其道,識少啲數都唔掂。

MBA課程近年有增加「人文味道」嘅聲勢,史丹福大學MBA課程要求學生到藝術學院修讀一兩科,到studio學吓畫畫及手工藝,以幫助MBA學生增強創意。外國如此,香港亦會跟風,藝術B最近就被邀與某大學進修課程傾談,研究吓有乜藝術課程適合啲廠家修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5

關於推廣資本創意產業的幾點建議


(註:前幾日看到mimer及i-money鄭先生講講下股票創意產業,特作此文。 此文具有極大惡搞成份,敬請留意,別要當真。)


鑑於近日香城創意業界欲大搞創意產業,並希望打入中國市場,擴大市場,增加生存空間,但苦無人才入行,為甚麼呢主要是因為缺乏經濟誘因。


側聞業員人工僅約數千元,且因行業持續萎縮,前景黯淡,導致業者生存困難,亦沒有新入入行。但是我只認為只是業者缺乏想像力,把這些想像力注入股市資本業界。


近年公仔紙界缺乏創意,總是注入地上生出來的東西如石油、金礦、煤礦、以及其他金屬礦源等,非常缺乏新鮮感。雖然近來火車系及梳打埠系代表Сиби́рь 的創意驚人,但仍不足夠想像力。

據 我所知,創意產業業者和公仔紙市場人士都應該很關係不錯。只要他們能夠動用他們手上的人才去想橋段,並利用這些橋段和中國資本市場溝通溝通關係關係一下, 以及香城公仔紙買賣市場多減總裁對中國及西方的熟悉,以及為Renmenbi服務政府欲打造香城作為金融中心的願景,未來定必大有可為,使香城市場成為各 種概念俱有代表代表在香城上市,吸引各地資金來公仔紙交易市場炒作,亦使創意業界人才能夠賺更多錢,不致流失,更有大量人才欲加入,為公仔紙界及創意產業界作出貢獻


有鑑於此,小弟有一套建議給以下各機構參考一下。


(1)關於創意方面: 我建議政府或公仔紙及創意業界業界創立聯會或成立公仔紙產業概念高等研究院,特邀史提芬周、飛仔楊、公仔大帝等人作為顧問,教育一批股票創意產業人才,以提供多套創意概念供炒作之用。


(2) 關於創意資本介紹的階段: 亦建議成立研究所,特邀朱羊莊等人為顧問,教導適合的資本人才及分析人員,為這些所謂創業概念包裝,研製各式各樣報告提供予各方傳媒,使他們多作報導,成 極有前景的產業,以教導無知股民進入此等產業投資,令他們疑幻疑真,相信這些東西是確實能夠賺大錢。


(3)關於引入各地資金:建議業界、公仔紙交易市場、政府機構設立基金,如業界能引入Remenbi政府私人資金或公款、各地基金界的資金投資該等幻想產業,則按比例獎勵資金,以促進香城公仔紙交易所的繁榮興盛。


(4) 關於引介上市公司進入資本創意產業: 以創意資本培訓的人才,以足夠的經濟誘因,適當引導財困或各家需求資金的上市公司,提供足夠的創意概念供他們炒作,使他們取得足以讓他們維持經營、發展或 吃喝玩樂所需的資本,亦使創意資本人才逐步使這些上市公司主席沉迷於以上玩意,把上市公司逐步置入他們的控制,使創意資本產業不乏上市公司的資源。


(5)關於炒作過程:把資本界、銀幕界合作,由編劇利用人的人性,把炒作橋段做成一個個的劇本再由資本界實行這些計劃,獲得的利益由雙方分帳,銀幕界則把部分得來的資金投入發展基金,以培養足夠的業者繼續用作創造概念、編寫劇本之用。


(6)關於促進眼球留意:建議財經公關、財經演員、編劇協會等人士互相合作,利用 創意資本介紹的結果,創造一本本的未來前景的介紹,並以資金動員財經寫手合作,描述各項業務的具體又幻想的業務前景在各種媒體上,供各界散戶誤識到這些虛 幻前景能賺到大錢,並以血汗金錢紛紛投入,促進創意資本產業的發展,並使創意資本產業能夠控制各界社會人士的資金,維持他們強勢的地位。


希望創意業界和公仔紙界能促進合作,為香港創意資本業界控制全世界每個人的資本出一分力!

---------------------------------------

編後感:

總而言之,我寫完後也愈覺愈恐怖,亦希望各位因為一些人的倡導,不要各界再受這些資本創意業界的控制了。

投資者保守控制財務,不要受到幻想前景的引誘,只當眼前的二三線股票的消息是一場公關炒作,記住這些是用錢堆砌出來,目標是想賺你更多錢呢。


老闆們在上市成功後,可以冒險,不過儘量不要負債過重,有資金時亦儘量購買可帶來現金流的資產呢,例如物業及藍籌公用股等,在逆境時也可以利用這些股票及地產保持穩定的資金來源呢。不然的話,則會陷入財困,令你們公司被這些資本創意產業的人利用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80

創意不能被管理嗎?

2010-06-28  商周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 湯):國外的研究顯示,創新是競爭的利器,創新要靠創意的人才。但如果你給創意人才太多限制,容易扼殺創意;如果不管理,風險又很高,尤其在遊戲產業,創 新決定了遊戲的生死。以你的經驗,該怎麼在創意和管理紀律間找到平衡?

智冠董事長王俊博答(以下簡稱王):如果創意不加以管理,它就會像天 女散花一樣,到處都是花,但沒有一個可以綻放出光芒來。

十多年前,我就開始做研發,為什麼那時候的研發團隊存活下來的不多?其實每一個研發 團隊他都有創意,你每一天看到他,都在地板上面睡覺,因為他昨天晚上加班,而且很多創意是在半夜的時候想出來的。後來發現這是錯的,因為管理脫序,這些公 司到最後都失敗了。

我講的管理,比較簡單的概念是商品化,創意要如何變成有價值的商品?有價值的創意如果沒有管理,是沒辦法成功的。研發團 隊最難管的是你看不到他的生產線,你看不到他的良率,一般是良率不行,我就不要生產,但是我們產品不一樣,你必須做到最後,才知道他做不做的出來。

如 何讓創意具有市場價值?

湯:智冠長期都在替創意尋找市場價值,可否解釋一下你幫創意找到最大價值的邏輯?

王:創意的發想,我 們先叫「原創」,原創之後有「主創」。原創是說,這是個創新的東西,主創是確認它可以做(成線上遊戲),進入生產線。接下來主創跟原創寫一個企畫書出來, 交給公司評估,包括投資多少錢,需要多少時間,我們有沒有能力做。

在進入生產線前,我們必須有一個評估會議,會議裡有市場(的負責人)、有 技術的、有營運、有服務,還有我。什麼東西都要評估,它的成本,甚至它的成功率,我們這五個單位評估確定之後,就開始進入生產線。

之後,他 就要寫一個明細(每個階段要完成的任務),交到公司來,由公司各方面的技術的人力(按階段)去評估,他有沒有做到。

評估包括市場變化,不是 只看生產流程有沒有按進度走,而是市場還要不要你這個東西。跟著市場節奏、需求做調整,他有可能時間會往後延,有可能案子會停,都有可能。

遊 戲要能商品化,自由度要高,才能創造差異化,深度要夠,才能黏住顧客,後續服務也要到位。要做到這些,必須有完整團隊,不只是創意人才,各種專長人才都要 有,這些都是管理。

創意跟成本衝突時怎麼辦?

湯:你說成本是一定要管理,但又要有創意,兩者衝突時如何處理?

王: 我們先從創意講。譬如說,我現在有十個創意,我整理到最後,因為我的資金問題,或是我的公司方向問題,可能最後產生兩個創意(可以生產),然後我全力做這 兩個創意,這是精品化的概念。

另外一種是,我現在有十個創意,但是我認為這裡面有八個都不錯,但是因為我現在沒有辦法做八個,可能我挑五 個,這五個創意同時到市場上的時候,就是五次的機會,那你怎麼決定從兩個創意變五個創意?

當然第一個是資金嘛,你有沒有足夠的錢?再來你有 沒有足夠的人才?再來你有沒有足夠的經驗,你對市場的經驗,這些你都評估了,資金、人才、經驗都好,那就做五個。以前是做兩個,這兩個決定公司的生死,現 在我是做五個,原來這兩個還是做,但是我加了三個創意的產品在裡面。

湯:經驗是創意最大敵人?

王:那是針對大創意而言,沒有 失敗的經驗不知自己缺什麼。遊戲產業從單機板轉到網路板後,研發失敗率馬上竄升。

湯:你看《阿凡達》是大創意還是小創意?如果人家拿《阿凡 達》來找你,你會不會做?

王:《阿凡達》是大創意,沒錯,這個我做不到。我們是務實看市場,看我們的能力。

所以才說五個創意 裡,必須要有三個有市場的概念。我這個東西出去至少有六○%的需求,剩下四○%我能不能創造很高的賣點,這賣點就是後面自己想出來的特性。這兩個賣點(指 獨特的創意)被接受了,就一百分了,有一個賣點就八十分了;如果兩個賣點都不行,我至少六十分,不會變零。大創意可能是從一百到零呀。

資源 該集中少數創意,還是分散?

湯:像迪士尼是一年把資源集中在少數幾個大的創意上,全力去做,你會這樣做嗎?還是就是保守為主,分散風險?

王: 我不是完全以保守的方式經營,我大概是在五年前,投資了3D引擎開發的計畫,這個計畫每一年大概花掉我一億多,這個對台灣的遊戲公司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 風險投資。

台灣和大陸的遊戲公司都購買美國的3D引擎,這樣做出來的遊戲都差不多,沒有新鮮感,但新的創意放到我這個新的引擎,我的遊戲可 以表現一個跟市場不一樣的東西,自由度高,這種投資會比在創意上的投資更重要。所以我也不是一個保守的經營,但你要投資對,而不是去冒一個很大的風險,等 著市場決定你要死還是要活。我們在技術力不到,人才不到的情況下,你是不可能有很大的創意執行,你要人才,技術力各方面都完備,你的創意丟進來才能變成最 大化的商品。

湯:那你要如何提高產品的成功率?如果市場變了,你怎麼隨時調整產品的內容?

王:中國最厲害的點就是在這裡,他 們為什麼能收那麼多錢?玩家願意付那麼長的時間?他不是只是把遊戲放在那邊,他不斷加新的東西在裡頭。

像玩家因為一套遊戲有騎寵(的新功 能),所以搶著玩,但中國就很厲害,他有辦法在一個月內把那個騎寵系統加進去。而且因為加入騎寵系統,又有新玩家進來,所以他是人拉人,可以從十萬人變二 十萬、五十萬,台灣哪有這樣?台灣上去(遊戲上線時)十萬人,就掉下來,他們是往上拉,我們是一上去就往下掉,所以我們在學的是中國的產品自由度、擴充的 速度。

網路遊戲不是一開始的時候讓人家眼睛一亮(就可以),而是你如何不斷加一些元素,這些元素是市場要的,然後最快的時間,把這些元素加 進去。所以原創只是開始,到後面你不斷加入東西,真正決戰點是在這裡。

結論:遊戲產業看起來是創意決定一切的產業,但是創意能否成功商品 化,還是要靠管理。智冠在這風險極高的產業能夠長期獲利,關鍵在如何管理創意,建立評估的流程,根據資金和人才的限制,決定風險不同的產品組合,將風險控 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再追求利潤極大化,管理部分遠遠超過創新的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42

「電視教父」回憶「廣告教父」 王偉忠:孫大偉的創意改變了台灣

2010-11-15 TWM




「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病逝,與孫大偉有超過二十年交情的「電視教父」王偉忠,事發當時,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第一時間從祕書口中得知噩耗,難過得久久不語。

口 述‧王偉忠 整理‧林讓均編按:「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溘然長逝,王偉忠憶及好友不勝唏噓,人在成都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說孫大偉是一代傳 奇,他的廣告風格影響了整個廣告業界。兩人相交二十年,回憶老戰友像子彈一樣犀利的創意、最後一瓶陳年高粱酒,滿滿是不捨的情誼,以下是王偉忠的專訪全 文。

孫大偉九月發病的時候,我正在美國、送女兒去讀書,馬上請公司的人送花慰問,一方面幫我看看David(孫大偉英文名字)的狀況。回國之後幾次想去看,但David和他的家人都很低調,不希望被打擾,我就尊重,沒去看他。

我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一直到周日聽到這消息,心裡非常難過 。他出身於廣告界創造力非常蓬勃的八○年代,很多外商廣告公司進來,創意開始大鳴大放。他得到過很多獎項,例如時報廣告金像獎;但最重要的是,他帶動了很多人不一樣的思考,在廣告界締造了很多奇蹟!

各有精采 卻都一見如故我那時正在做「連環泡」,電影有侯孝賢、楊德昌那些人,舞台劇也有賴聲川,廣告界有孫大偉、奧美公司等等,當時整個台灣的文化非常精華、有趣!

我和David以前不是那麼熟,但大家都互相珍惜,因為都各自在自己領域上,做出了新東西,顛覆了既有的想法。非常神奇,平常都各玩各的,但一見面就好像老朋友,這批人是非常惺惺相惜的。

大 偉是三十二歲才進廣告界,一直耳聞孫大偉這號人物很厲害,在奧美廣告做創意總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奧美,真的看到這個人,覺得果然是一位「廣告金童」。 那時人家介紹他,我就說「久仰、久仰」,我早就聽過他嘛,有點把他當偶像一樣!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在做「連環泡」,但就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了,哈 哈!

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傳奇,當時鼓勵了很多人進廣告業。(從那時起)廣告就不再是叫喊,孫大偉的東西不需要重複,你就會很記憶深刻,他讓那個行業產生變化。

我 跟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受到David很多作品的影響。例如他做裕隆March做得非常可愛,「March不只是March!」(廣告口號),從CI(企業 識別)、從廣告、從圖形,讓March這種小車進入台灣人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台灣女孩子就是應該追求這樣的小小天地。他一個大男人,卻可以去設想女人的需 求,能讓女孩覺得March是私有的產品,像是自己的貼身衣物一樣,這創意非常迷人!

如狙擊手般精準的創意

(做創意)我比較大刀一點,他就玩小刀,反覆周延推敲。總歸講起來,他是小量而精準,就像狙擊手,每一顆子彈出去要很精準,不浪費子彈;但我就不一樣,有時候打散彈,聲音很大、氣勢很大!

我有時會對David說,東西打動人就好,不要往裡面鑽,因為很多人沒有這麼高的高度。但廣告人就是喜歡千錘百鍊,他們會想「高人三等」,但我們(電視人)有時候只想要「高人一等」!

今 年,我們一起當「建國百年」基金會籌備委員時,就開始撞一些點子。跟他撞點子很有趣,他是個自我要求很嚴的人,他常想出點子之後,又自我否決,他習慣否決 自己點子,很會自我挑戰。我跟他破了一關,這關就是,他不會因為我說他不好,他說我不好,然後讓彼此都感到不舒服,沒有!我們就真的像兄弟一樣,不會心裡 有疙瘩,我覺得這點特別難得!

一九九五年,我創辦「台北之音」電台時,David在「泛太廣告」當副總,我的辦公室在樓上,他的在樓下,我常去他辦公室跟他聊天。他很好玩,收集很多木頭,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削木頭。

David那時開始練三鐵(鐵人三項),還鼓舞我去練,我就說我不行,我最多只能「半鐵」。後來他練三鐵,心臟有問題(註:曾經心肌梗塞、裝支架),我還糗他,我說「你就好強吧,糗了!要注意喔。」當然也很為他擔心。

去年,他去中國與捷安特老董(劉金標)參加單車活動(註:「京騎滬動」,北京到上海的一六六八公里單車長征),還邀請我去,我說我不去!

他打電話給我,說「你要去!」我嘴上說我真的忙不過來,其實我心裡想說,「這真的太苦了!」呵!他數度想感化我,去做這種艱苦的運動,我都不去(笑)。

他就是這樣一個很簡單的人,工作、運動、家人,有餘力就寫寫書!還有我愛吃羊肉,他也愛吃羊肉,他最愛的酒就是「黑金龍」(陳年特級高粱酒)。這種酒沒有賣了,市面上很少找得到。

我 喝得比較少,還剩下一瓶,完整的一瓶!(加重語氣)結果,今年三、四月,他跟我說他吃羊肉就想到黑金龍,我只好忍痛說我還有一瓶,好吧,我現在喝得少了, 就忍痛送給他了!他經常在我公司附近吃烤羊腿嘛,我送給他,他非常、非常高興!跟他最後一次開會,我還問他「你喝了沒?」他說「我留著慢慢喝啊!」他開心 得不得了!

我上一次見到他,他好像也是去吃烤羊腿吧,在我公司附近,大約是今年六、七月的時候,那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

創新商品該重創意或紀律?

2011-2-21  TCW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 簡稱李):「創意重要?紀律重要?」這通常是一個兩難。一方面,要人才發揮創意,最好讓他們盡情發揮,因此,很難將紀律維持得很好;但另一方面,創新產品 市場成功率低,如不管理產品創造過程,會招致極大的風險,所以也有人主張,需要積極管理,要有財務與策略紀律。

這個問題,我們的經驗是,科技產業大概都會答一定要有紀律。但是,文化創意產業很不一樣,創意的價值通常與個人特質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其中也有團隊合作,但構成的比率可能沒那麼高。你怎麼看,個人的創意特質與整個團隊的運作紀律?

追求特殊性,紀律就難以管理?

金星娛樂總經理王偉忠(以下簡稱王):我們這行很玄,舉個例子,黃安以前有一首歌叫「新鴛鴦蝴蝶夢」,出來一下子就賣了一百萬張,但第二張出來時,甚至比 第一張更努力,但整個賣下來不到十萬張。一個好主意,可能一下就賣到無法想像的程度,但也可能你送給他(消費者),他都不要。

越不在主流,越紅!個人的魅力,在這個行業有多麼重要!但它不是靠管理出來的,主流式的管理是管不了另類東西的。

李:如果是這樣,公司的規模就會沒有辦法放大?因為每個都是講特殊性……。

王:(因為)它不是機械。你說大量製造?很難,除非它今天變成一種產業。像是美國的電影,可以變電視影集,變成主題樂園,變成明星的操作,接著變成商品, 成為一個chain(產業價值鏈)。它的市場是全世界,所以你看它的藝人合約,勞勃.迪尼諾(Robert De Niro)每部戲(片酬)都是千萬美元,可是有一部就會是比較實驗性的,如果紅了,就很有機會,因為市場大就可以試點另類的,(台灣)市場小,不敢試另類 的東西。

李:你認為是(市場)規模的問題?

王:就是產業決定一切。

李:除了市場規模,這是不是一個管理成熟度的問題?像美國,他們知道怎麼將一個特色,轉化為商業機制的過程……。

王:我覺得還是市場的問題。你說成熟度,亞洲有很多新興模式是歐美學來的,你可以請人來嘛,但市場小很難做。照理講,豆子(導演紐承澤)的(電影)《艋舺》完了之後,另一部戲應該準備要上了,它才能是產業。

李:市場規模決定專業分工跟規模化的條件?

王:當然,這中小企業,老公做事、老婆管理、管財務,就很多人都是這樣。

李:那麼紀律如何維持?你怎麼寄望創意的產出與表現可以達到你要的水準?

追求大市場,know-how卻難複製?

王:很難。台灣電視制度本來就有問題,全世界比較先進的國家哪有像台灣這樣,一百多台頻道一次賣給你?台灣有四百五十萬(有線電視)收視戶,一戶給個五百 到六百元(每月的收視費用),而且(市場)都不會變化,這生意多好做呀?(反觀製作公司)你節目做一半他跟你講,製作費我要砍二○%,你要簽合約嗎?好, 一個合約三個月,而且要看收視率,如果收視沒有到,合約自動停止。這樣怎麼規模化?所以就只維持在中小企業規模,這怎麼能有整套的know-how?一百 多台,可是你收不到一毛錢。

我們就是中小企業,可是我們的節目影響了整個華人世界。多好笑?!因為台灣很微妙,北方人講話很髒,地方不大,屎味很強!(大笑)這是魯迅的文章。大陸要看台灣,海外華僑要看台灣。

李:所以你的潛在市場是大的嘛?

王:大,很大的。

李:所以這是好時機,讓你的管理知識可複製化。

王:不一定。(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賣五億二千萬票房,台灣就希望能推到大陸。你覺得(票房)一億不錯了?如果是一億,院線拿到四分之三的錢,所以不 能只看票房。院線誰管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國家的,然後另一個華夏集團,半個國家的!我的意思是,那個市場還混沌未開,可惜它是最大的市場,很多潛 規則,它還是必須官跟官之間做些什麼。

李:可否換個角度?你講這行的成功邏輯是人的特殊性,我們了解這個大市場的限制,該如何切進去發展?

王:這就是我為什麼開明星藝能學校,因為台灣人值錢,周杰倫值錢,李安值錢,我也值錢,噁心喔!(眾笑)因為台灣的文化,出了很多天才型的人。好好整理,這些人變產業化是有可能的。

台灣談文化內容創意產業,產官學是斷裂的。台灣適合的文創是什麼?我們沒有盤整。經營大陸,一定會賺錢的明星,五個,哪五個?有沒有人知道?老美是已經盤 整過的,他就知道是這幾個人,檔期也在裡面了,我們沒有啊,就靠這老導演在想說,嗯,找大S,大S媽呀!結了婚了!啊,這再說(眾笑)。

國家沒好好做,人無恆產無恆心,台灣一直沒把台灣當作恆產,南韓雖然只有一半(國土),但有恆產的個性。

李:我們似乎不該走南韓那個模式啊?第一,產業結構不一樣,她市場集中度太高;第二,證諸過去,不要說文創產業,我們其他產業成功,都不是用大集團模式,是用螞蟻雄兵的模式在做。

少了規模化,優勢會難以持續?

王:我覺得產業帶動文創比較好。國家應該要讓這些已經在大陸落地生根的企業,來幫助台灣的文創(產業)。

南韓民族性很厲害,是狼的個性。她的電視劇,是國家與家族企業一起幹。南韓CJ集團(編按:原名第一製糖,現為南韓最大娛樂集團,涉足電影、遊戲、電視與 音樂產業,高度垂直與水平整合。)是有愛國情操的,LG、三星都是股東。南韓CJ高級主管(幾乎)都講一口好中國話,我還跟他們講,你們厲害喔,中國還有 個好朋友叫北朝鮮,可南韓都能進去。

李:所以其實你強調創意比紀律重要,是因為在目前這個環境裡,要談紀律這件事情條件還不夠?

王:可以談紀律,可以。我剛才談的是我們現在缺的。我們也有不缺的東西,不缺的是我們真的很努力。但是我能力缺,為什麼?這(產業化)需要很多東西配合。美商集團是先打開你的保護政策,政府給壓力、商界給壓力,接著人再來。美商做生意就是這樣,我們都單打獨鬥。

李:照你的說法,如果無法產業化、紀律化,極有可能會發生一種情形,譬如說像你常常會有最棒的東西出來,可是不會有很多王偉忠啊!因為沒有產業,就養不起人才,無法留才。

王:這是我的焦慮啊。我覺得沒時間,沒時間了!(人才)已經去了。

結論:文創內容產品的價值基礎在於獨特性、非主流特色,因此,很難直接複製其成功,若沒透過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再具特色的文創內容產品,也會像放煙火 一樣,難以形成持續優勢,這將驅使「楚才晉用」。反之,台灣的人文地理特殊性以及開放環境下的創意能量,若能有效運用華人市場規模,結合異業關係與資源, 加速文創內容產業化,有紀律的創意產品將源源不絕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9

義大利書商迪亞哥再創「分冊出版」奇蹟 《人體奧秘》狂銷70萬本的創意密碼

2011-2-28  TWM




為何一本不到十五頁的雜誌新軍,出刊不久就能夠搶占實體通路銷售量第二名,而且銷售至今直逼七十萬本?究竟這本《人體奧秘》狂銷的祕密是什麼?

撰文‧林讓均

一本名不見經傳的新雜誌,卻能異軍突起,剛出刊就衝到周刊類銷售排行榜的第二名,還一度締造單周賣超過十一萬本的驚人紀錄,它是怎麼辦到的?

這匹雜誌界的黑馬名叫《人體奧秘》,內容不談八卦、流行,講的是一般人可能感到生硬的專業醫療知識,但出版四十三期以來,居然周周擠進雜誌銷售榜前五名!

翻開這本每周出刊不到十五頁的《人體奧秘》,會發現裡面琳琅滿目都是醫學照片與說明圖表,文字敘述簡單扼要、字裡行間不時夾雜著醫學術語,讀起來就像是一本輕薄版的百科全書。

把百科全書拆開賣,正是這本「類雜誌」獨到的商業模式。「分冊出版」(partwork)的出版模式,歷史可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歐洲,而在目前全球的分冊出版市場上,義大利書商「迪亞哥」(DeAGOSTINI)就吃下一半市占。

「分冊出版」創意

暢銷全靠出版前的精密計算迪亞哥自一九五九年開始,把大部頭的《馬可波羅遊記》拆成每本三十二頁的周刊,連賣了三百多周,建立「分冊出版」的商業模式,五十多年來,更把這門生意複製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

迪亞哥,就是《人體奧秘》的母公司。其實,早在二○○八年,迪亞哥在北京的分公司就曾經來台出版《古代文明》周刊,透過電視廣告打響名號,果然第一期就賣了十多萬本,總共一三一期的總銷量,加起來超過一百萬本,當時在出版界造成轟動。

剛在台灣市場嶄露頭角的迪亞哥,之所以一出手就能夠揮出強棒,並非一時幸運,而是來自出版前的精密計算。

首先,就是不厭其煩的市場前測研究。「在《人體奧秘》出版前,我們找了全台灣十三個點做試賣,城鎮得要有指標性,人口數也必須是總人口數的三%左右。」○ 九年接手台灣市場的日本迪亞哥行銷總監兼台灣總經理谷健二說。而除了全台試賣,谷健二還舉辦了多場深度訪談核心讀者的焦點團體分享會,所以光是評估值不值 得賣,就有「焦點團體」、「試賣」兩種兼具質與量的測試,至少磨了一年。

出刊前兩期砸大錢打廣告,則是迪亞哥商業模式裡的另一個重點。分冊出版的每一種期刊都有期數限制,而且刊物中不登廣告,營收必須完全依賴銷售,「所以,前 幾期我們都會不惜成本打廣告,極大化第一期的銷量!」谷健二表示,為了提升曝光量以及方便讀者購買,他們也入境隨俗把絕大部分的刊物鋪在超商通路上。

「一本這麼薄的周刊,居然砸了兩千萬元大打電視廣告,這在台灣出版界是從來沒有的事啊!」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俞國定說,把百科全書拆開賣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管銷成本、加大現金流,並加快與讀者溝通的頻率!

負責迪亞哥在台發行事務的雨禾國際公司發行人林美慧說,這類出版模式的銷售曲線,通常是前期爆量地高、之後下降、慢慢拉出一條平穩的曲線。不過,儘管銷售 曲線會出現「陡降坡」,但迪亞哥系列始終能維持一定水準,實際銷售量據估計有發行量的六、七成,遠超過平均的四成多。

儘管迪亞哥的分冊出版模式全球一致,但迪亞哥總部允許各地分公司自行開發題材,像是《古代文明》、《哇,我懂了!》就是日本分公司的作品,《人體奧秘》則源自英國分公司,分公司之間可以彼此購買版權、另行出版。

目前台灣的《人體奧秘》來自日文版本,由雨禾國際翻譯後再委託台灣醫師顧問幫忙審訂,盡量降低醫學專有名詞造成的閱讀門檻。

「這裡面有大量珍貴的醫療現場照片,還有各類專業醫學知識,不只醫學院師生會每期購買,連我的病人都會在書上畫重點、找我討論咧!」一周要花上六小時幫 《人體奧秘》審訂內容的萬芳醫學中心副院長謝瀛華說,內容獨家、輕薄短小、可歸檔整理,是《人體奧秘》吸引讀者買單的三大關鍵。

活頁孔、藏書夾設計

讓讀者整理專屬的百科全書迪亞哥系列的書,每頁都有活頁孔,而迪亞哥也同時出售專用藏書夾,讓讀者可以輕意拆下書頁,並歸檔整理成自己專屬的百科全書。此外,迪亞哥既然分冊出版,就不成套賣出,但會視市場反應,考慮隔幾年重新發行一個版本。

但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分冊出版?谷健二表示,「大眾知識型」和「個人喜好型」是兩大類型。像是《人體奧秘》、《哇,我懂了!》就屬前者;而迪亞哥剛在台上市的飛機類周刊,及在日本曾出過的《Hello Kitty雙周刊》,都屬後者。

業績在全球數一數二的迪亞哥日本分公司,不斷在台測試新的出版系列,另方面也把台灣的繁文版本發行到港澳地區,對他們來說,台灣無疑是前進大中華分冊出版市場的最佳跳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1

大老闆返鄉》豐藝董事長用科技優勢改善人與土地關係 陳澄芳感受原鄉召喚 為良田注創意活水

2011-4-4 TWM




從小在好山好水的宜蘭長大,陳澄芳對土地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如今,他利用企業界的優勢,站到第一線推動友善農戶及市集,希望能夠號召更多電子業老闆,一起來參與台灣319鄉鎮的環境保護。

撰文.林宏文 攝影.林煒凱每周二的下午,位於台北市內湖的豐藝電子餐廳都會很熱鬧,許多員工與義工會前來幫忙,因為當天早上從花蓮及宜蘭開來的貨車,會送來一箱箱新鮮的水果青菜,大家忙著分類,作為員工餐廳料理的食材,也讓訂購的員工可以下班就帶回家烹煮。

人群中,有一位精壯身材的中年人,跟著大家一起分菜,看起來不像科技新貴,倒十足是宜蘭鄉下農民的模樣。他就是豐藝電子創辦人兼董事長陳澄芳。

陳澄芳一九七六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物系,當時正值電子業起飛的年代,許多同學如今都創業有成,例如威健董事長胡秋江、偉詮電子董事長林錫銘、前Foundry Network董事長陳澧,都是電子業重量級人物。

豐藝電子投入電子零件通路產業,如今年營收已近兩百億元,不過,這位科技大老闆目前卻積極投入對環境與土地的保護行動,執著參與的精神,比當年創業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推動產地直銷

自掏腰包補助有機農民

攤 開雙手,陳澄芳手上長著像莊稼漢一樣粗糙的厚繭,﹁這可不是因為打高爾夫球,是這幾年下田幫忙,磨出來的。﹂六年前,他就不再打球,因為覺得已經打到沒意 思了,﹁我的內心有另外一個聲音在呼喚我,台灣的土地、環境與農民,有太多的事,更重要的事需要做。﹂豐藝員工目前吃的水果與青菜,是與近三年積極把農民 直接帶進消費市場的大王菜鋪子合作的。大王菜鋪子把花蓮及宜蘭等地六十個農戶所產的食材,直接銷給台北及花蓮等地兩百多個家庭,其中豐藝除了企業本身有採 購,也有四十名員工家庭參與其中,算是消費大戶。

大王菜鋪子創辦人王福裕說,當初Eric(陳澄芳的英文名)來找他,談到要長期支持宜蘭的 農民,希望他把原來只做花蓮農戶的供應鏈,也納入宜蘭的農戶。﹁因為宜蘭到了秋冬雨多,收成向來不好,但消費者秋冬季也要吃,光靠宜蘭農戶,很難有穩定的 供貨。﹂王福裕說,原先他覺得很困難,﹁但Eric很認真,談了好幾次,並保證要推動企業及員工來參與,我真的是被他的誠意感動了,最後決定和他一起做。 ﹂王福裕強調,不是規模做大就對農民有利,最重要是要有長期穩定的支持力量,因為,如果消費者今天要,明天不要,那對計畫生產的農戶來說,反而是個大災 難。

強調生產過程不灑農藥及除草劑,只用有機肥料及少數化肥的食材,價錢一定比較貴,例如市面上一顆雞蛋賣兩元,但這裡要價七元,平常一罐 油兩、三百元,這裡要六、七百元,﹁為了幫助農民,為了不再破壞土地,多出來的部分就由公司或我個人掏腰包補助。﹂陳澄芳說,人每天吃的食物,與農業、土 地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例如大家都要吃雞腿,都要吃又大又漂亮的水果,但為了供應這麼多雞腿,這麼多漂亮的水果,生產過程就會被扭曲,對土地、對健康, 都造成難以挽救的傷害。﹂這也是為何他如此積極地從改變吃的習慣做起,希望給農民一些改革創新的機會。

受舅舅影響深

對土地關心、對資源珍惜

陳 澄芳對於土地的熱愛,源自於從小在宜蘭長大,故鄉的好山好水,讓他一直有難以割捨的感情。﹁每次傍晚開車回家,經過雪山隧道出來,看到整片是深藍色的雪山 景色,就有說不出的感動。﹂陳澄芳老家住在宜蘭市,父母經營﹁日和行﹂雜貨店,平常很少管小孩,他總是一大早就和鄰居小朋友跑到附近河圳中釣魚,那時河裡 到處可見魚蝦,陳澄芳每次抓到魚,就細心地帶回家養。

在員山鄉種田的舅舅吳錫富,是影響陳澄芳最深的人。念小學的時候,陳澄芳經常到田裡幫忙除草種菜,那時就可以挑很重的擔子,個子不高但很精壯的身材,就是當時練出來的,後來他也成為交大足球校隊的成員。

陳澄芳念的幼稚園叫慈愛園,當時是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從大陸來台灣時,第一個落腳的地方,那時星雲大師還只是三十歲不到的年輕小夥子,小時候陳澄芳就經常在他身邊跑來跑去。如今,這個幼稚園原址已蓋成二十多層的大樓,成為佛光山在宜蘭重要的據點。

陳澄芳帶著記者,回到老家日和行舊址及慈愛園,如今都已翻成新大樓,至於小時候釣魚的河圳,附近已改建成運動公園。回憶這些往事,陳澄芳說,這些童年往事至今還影響著他,不論是對土地的關心、對資源的珍惜、星雲大師的訓勉,都形成他日後創業及工作的座右銘。

陳 澄芳的舅舅吳錫富後來加入農耕隊,派駐海外三十年,到過許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等邦交國,用台灣優秀的農業技術大幅提升農民的收穫,不過十年前,吳錫富回台 灣,發現台灣的農藥噴得太過分,﹁像番茄,實在噴太多農藥了,我們農耕隊在海外,也會使用農藥,但會遵循很多原則與限制。﹂看到現在台灣農村完全沒人管, 土地這樣被糟蹋,讓他非常痛心。

如今,許多宜蘭鄉間的農地旁,隨處可見丟棄的農藥罐子,陳澄芳隨手就指著農地旁的樹下,﹁你看多糟糕!農藥 一桶桶用完,就這樣丟在路邊,連把罐子拿去處理掉都不願意!﹂舅舅現在又回到宜蘭鄉下種田,不用農藥也可以種出很好的產品,這位農業專家的觀念與作法深深 影響著陳澄芳,也讓他覺得找到新的方向。

推廣在地農產

用特色農產製作原味餐

於是,陳澄芳開始積極支持農民及土地相關的活動,他在員山鄉買了一塊地,進行溼地復育計畫,同時,也與附近有共同理念的小農戶一起合作,定期舉辦友善農戶市集,推廣健康食材。他還找了幾位從國外學習環境保育等專業的年輕專家,一起推動環境相關事務。

此外,他還成立日和文教基金會,在宜蘭市火車站附近租下一整棟辦公室,添購腳踏車,自己規畫遊宜蘭的路線,邀請企業或團體到宜蘭時,用最簡單的單車來遊玩。他也計畫在基金會設立農產品展示櫃,邀請農民站到第一線,為自己的理念及產品站台。

為了直接推廣在地農產品,陳澄芳還規畫了一系列的原味餐,邀請許多企業界朋友來品嘗,這些來自宜蘭壯圍鄉、五結鄉、員山鄉、蘇澳及冬山鄉等地的小農戶,提供從小胡蘿蔔、葛鬱金、芝麻菜、油菜、芭蕉、金棗、花生、山藥到豬肉等,讓許多人親身體驗後印象深刻。

二 ○○九年,陳澄芳參與了源自澳洲的樸門( PermaCulture)課程,這是一個跨國際的組織,目標是回歸自然、照顧地球,並且分享多餘。他在台東連續上了兩周的課,與許多環境運動界的朋友朝 夕相處,這群朋友來自各行各業,有老師、警察、作家、攝影師等,陳澄芳是唯一來自企業界的代表,也是大家認為最有錢的人。樸門的理念讓陳澄芳非常欣賞,自 己更親身力行,並大力支持各項活動。

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陳慈美說,幾次辦活動,陳澄芳出錢出力,還出借車子接送,﹁企業界有資源也有優 勢,透過企業可以影響更多人,但企業界對環境一向很冷漠,Eric是很少數的例外。﹂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的陳慈美,原本在國外攻讀博士,後來深受環境運 動的影響,決定投入生態界,雖然她有很多同學及朋友在科技業,但大部分忙於工作,不太關心。

陳澄芳無奈地說,企業界對環境保育的確不太關心,當初自己在員山鄉買地時,農民最初也把他當作是來炒地皮或準備開民宿,﹁去上這個課時,剛開始大家也很奇怪,覺得你這個企業界人士來做什麼?是來贖罪的嗎?﹂陳澄芳笑著說。

當環保領頭羊

號召電子業認養各鄉鎮

從 小在農田中長大,讓陳澄芳更重視土地與環境;接觸佛法,更讓他知福惜福,重視資源利用,對於事業經營也產生不同的想法,﹁凡事不一定要追求規模大,我知道 很多老闆其實壓力很大,晚上常常睡不好。﹂陳澄芳覺得,小而美、精緻且獲利不錯,豐藝營收近兩百億元,但仍可維持不錯的毛利及淨利,也一樣很好。

以電子零件代理起家的豐藝電子,目標是找到好的供應商及好的客戶,將彼此連結起來。如今陳澄芳推廣友善農戶,道理也是一樣,要找到好的農戶及善意的消費者,只是後者難度更高,因為觀念根深柢固,很難改變,而且這並非一門營利事業,很難用世俗的價值觀來衡量。

從 主流電子業出身,如今一腳踏入非主流的環境界,陳澄芳很清楚,他要做的事是很困難的,比經營電子公司要難上十倍。但是,他覺得還是要努力做,並不斷邀請朋 友來參觀,希望大家把想法帶回去。陳澄芳的夢想,就是希望全台灣三一九個鄉鎮,都有電子業老闆來認養,這是他最終的目標,﹁其實不難啦,每個人都先回自己 的故鄉,投入一點點資源,就做得到了!﹂

陳澄芳

出生:1952年

現職:豐藝電子董事長、日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經歷:德儀工程師、參與創辦威健實業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

日和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陳澄芳

目 標:經營自然生態、健康蔬果、美學花圃等園區,為農村社區注入信心與新生命,並逐步朝向跨領域合作,希望成為連結社會團體、企業機構、健康農業的協力平台。此外也設自行車中心,邀請企業及團體用最簡單的方式親近宜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5

蘋果太震撼 工藝德國拚創意服務

2011-5-23  TCW




蘋果(Apple)推出iPod橫掃全球,以製造工藝為重的德國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政策,終在聯邦教育及研發部擬定的二○二○年高科技政策中,正式鎖定能源環保、健康醫療、機動性、安全及通訊五大領域,開發以人為中心的產品、應用及服務。

在 此政策之下,德國政府強調改善整體創新風氣,具體做法包括簡化《公司法》、《營業稅法》、刪除三百多項繁複的政府計畫申請程序、公家機構率先採購創新產 品、提供創投基金、優先補助新產品及新技術、加強專利應用及標準的制定與推廣等。將服務創新和五大領域緊密結合,不再是個別獨立運作。

德國 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創新政策顧問卡格曼(Hennig Kagermann)接受《經濟週刊》(Wirtschafts Woche)訪問時表示:「技術並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彈性、懂得區隔的藝術,而區隔越來越講求透過設計、服務、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表現。」

《經 濟週刊》在德國舉辦過眾多創新獎,不只獎勵優秀產品和製程,更倡議創新的服務點子。資深記者馬提斯(Sebastian Mattes)曾在一篇名為「走在新路上」的報導中直言,德國人對創新的最大誤解在於:「他們以為一定要有銲接縫或馬達,才叫創新,卻不知道有時低階技術 比高階技術更有成功的潛力。」

正如馬提斯所指,德國善於解決複雜的技術難題,經濟成長一向仰賴汽車、機械、化工、再生能源、環保等工業,國 內生產毛額(GDP)中列為「其他」項目的服務業上並非政策發展重點,以至於德國產、官、學各界討論創新力時,極少見行銷通路人才、設計專家,或社會心理 學家獲邀參與。

愛迪達:客製鞋款 從腳型到外觀量身打造 不過,近十多年間,中國、印度經濟快速崛起,再加上蘋果的創新產品屢戰屢勝,德國政府也認清,單單高品質工藝技術不見得是獲利的保證,接受服務創新才是帶動未來成長的事實。

在 聯邦教育及研發部推動下,電器工程業龍頭西門子(Siemens)首創提供夜間售後維修服務、運動用品製造商愛迪達(Adidas AG)推出「我的愛迪達」(mi adidas)客製化服務、慕尼黑機場連續在近幾年全球評比中,成績勝過其他歐洲境內對手,穩坐服務最佳寶座,而汽車大廠戴姆勒(Daimler)則是配 合年輕人不愛買車的習慣,醞釀共乘機制。

以愛迪達在二○○五年推出的「我的愛迪達」為例。英、美、德等特定地區顧客只要願意多付三分之一成本,就可以進行一趟私房經驗之旅。工作人員會先用掃瞄器確認顧客的腳型長寬及受壓度,再請顧客挑選個人屬意的顏色、材質、圖案後,交由專人設計自己專用鞋款。

專 案經理羅格爾(Timm Rogoll)說,這種從mi fit(靜態的尺寸大小)、mi performance(動態的性能及著力點)、mi design(形態與外觀)的三步驟行銷設計,不但滿足消費者想與眾不同的心理,由此途逕取得的顧客回餽資訊,更直接、更準確,可以成為生產、庫存管理的 指標。

慕尼黑機場:改善硬體 讓旅客半小時轉機、入境 從數字來看,一雙量身打造的mi adidas售價約兩百歐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三百元),第一年賣出約四萬至五萬雙,連集團總量的○.一%都不到;去年的銷售量佔總數一.五%、佔營業額更達五%。

而前年與去年蟬聯歐洲之冠的慕尼黑機場,也是德國政府創新服務的最佳代言人之一。機場內的軟、硬體設備俱佳,安裝全自動外加定位追蹤功能的行李輸送帶設計,確保乘客能在半小時內就能順利轉機或入境。

此外,慕尼黑機場也是全世界最早落實環保概念的先驅,十九年前就陸續在第二航廈安裝全是太陽能板屋頂,一天儲量可供應三○%至四○%電量。跑道外綠意盎然,一千六百公頃的土地,三分之二是綠地。

每 年慕尼黑機場載客量超過五千萬,而且還在持續成長,總經理寇克洛(Michasel Kirkloh)歸功於「對創新、改變的開放心態及好奇」。在他的規畫下,他們的下一個思考方向是如何重新設計機場的標示牌與顏色,因為從二○三五年起, 一半的乘客將超過五十歲,對便利性與服務的細節要求將更細微。

有鑑於創新成果浮現,聯邦教育及研發部更於二○○六年撥款八千萬歐元,推出五 年服務創新專案,鼓勵服務業或相關研究學術單位,開發出和製造生產業一樣的傲人成績。德國政府發下豪語,要讓「德國服務」(Service made in Germany)和「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同樣成為金字招牌。

領導創新及合作中心(Center for Leading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可說是德國服務創新研究的翹楚,創辦人莫斯耐(Katrin M.Möslein)與團隊研究服務個人化、標準化、服務原型開發、混合式服務、跳躍式創新、開放式創新等面向,集結成《德國 製的服務——導覽》一書( Services Made in Germany- A Travel Guide)。

書中指出,政府與企業在帶動經濟成長與工會護衛的勞工福利之間,求取平衡,讓「德式服務」的價值觀漸漸滲入大眾意識。而服務創新管理的訣竅在日積月累中展現成效,「德國就算不是服務天堂,至少再也不是荒原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