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洲高收益債券跑贏股票 中國內房債為主力軍

目前,全球利率低企,股票市場持續波動,令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惠理基金投資董事葉浩華表示,在如今這樣的市況下,亞洲高收益債券在過往一年跑贏亞洲股票投資,並預計該趨勢將持續至2017年。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從絕對表現上看,截至2016年8月底,亞洲高收益債券(以摩根大通JACI非投資級別企業債總回報指數為代表)一年度回報率為13.7%,高於亞洲股票(以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為代表)13.2%的回報。按五年度表現計算,亞洲高收益債券的回報率達54.6%,遠高於亞洲股票的20.8%,而十年度回報率更是高出54個百分點。

從風險調整後的表現上看,在過去十年間,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波幅為5%至6%,遠低於亞洲股票15%左右的波幅。葉浩華表示,無論是短線長線的絕對表現,還是風險調整後的表現,亞洲高收益債券均跑贏亞洲股票。

他認為,目前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地區處於負利率環境,並集中在日本及大部分歐洲地區,因此追求投資收益仍將為2017年的投資主題。同時,美國加息步伐漸緩,加上上一輪加息周期對債券市場並無巨大影響,所以對債券投資的悲觀想法並不合理。

根據美銀美林全球調查顯示,2016年前8個月流入亞洲日本除外市場的資金為46億美元,同比上漲171%。葉浩華表示,在市場的強勁需求下,亞洲高收益發債量也持續上升,其中有半數集中在中國。

而同一時期內,摩根大通中國高收益投資中,房地產類投資占58%,惠理大中華高收益債券基金中也有54%的資金投向房地產市場,顯示中國內地房企債券主導高收益債券市場。

根據Markit及匯豐數據顯示,中國內房債在2016年上半年錄得7.5%的總回報,債價也長期處於高位。葉浩華指出,2016年前8個月內地總售樓面積同比上升26%,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升12%。加上目前貨幣市場上的多輪寬松政策以及樓市的針對性調整措施逐步見效,令房地產現貨市場表現持續強勁,從而帶動內房債表現優異。惠理預計,領先的中國房地產發展商將繼續主導債券市場,且增長潛力巨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78

日本躍升美國頭號“債主” 中國連月減持美債為哪般?

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連續第6個月減持美債,規模創下2010年7月來新低。日本10月反超中國,成為美國海外的第一大“債主”。

TIC的具體數據顯示,中國10月所持美國國債規模下降413億美元,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至1.1157萬億美元,創下2010年7月以來新低。而日本10月所持美國國債下降45億美元,至1.13萬億美元。

每當TIC公布時,針對中國拋售美債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論”都會出現,比如,“中國不再給美國政府借錢”。但事實上,這一邏輯並不屬實,各國美債持有量每個月都有增有減。此次,比利時、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各國美債持有量都分別下滑,一方面體現了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強美元下,各國可能通過拋出美債、換得美元從而來幹預匯市,穩定本國貨幣。而中國的美債持有量持續下降背後,則可能涵蓋了各種考量。

有賣必有買

近幾個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下降幅度最大。不過萬物此消彼長,這一邏輯同樣也適用美債。

“‘陰謀論’說法不準確。有人賣必然有人買。原來的美債大戶是新興市場國家,其胃口很大,現在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減持,例如,拋美債換得美元,幹預匯市,緩解貨幣貶值壓力,而主要的買家變成了發達國家,他們的胃口就沒那麽大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些年新興市場的外匯儲備資產的確下降了不少,例如產油國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壓力較大。但央行要賣美債是很正常的,而且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就說明了始終有更多投資者願意持有。”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她稱:“歐美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更自由,不一定國別數據分得那麽清楚,如果歐洲投資者持有美國的基金,從而持有美債,那麽TIC報告也會認為這是美國機構持有的。”

接近外管局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TIC公布的海外美債持有數據並不區分國外官方和私人部門,是一個總量,“近年來美債交叉對沖後的收益率(cross-hedged yield)走跌,不少海外資金去追逐收益率更高的資產,而美債則可能由部分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接盤了。”資金是逐利的,這也是不變的道理,尤其是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

中國拋美債穩定匯率之辯

就TIC報告的數據本身來看,今年2月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總量的確逐步下降。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也持續下滑,而美債則是外匯儲備的組成部分。

12月7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1月外匯儲備降至30516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為今年1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此前的7~10月,外匯儲備分別下降了41億、159億、188億美元和457億美元。而外匯儲備的巔峰期則是2014年的3.99萬億美元。

去年以來,市場便在討論中國央行拋售美債,並以換得的美元幹預匯市、維穩人民幣匯率。這種討論在去年9月最為集中,當時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在持續釋放。而今年10月以來,人民幣再度走貶,伴隨著美債持有量下降,類似議論再度興起。

截至北京時間12月16日收盤,美元/人民幣報6.9593。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7%,貶值幅度與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仍十分小。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近期表示:“如果按照市場供求原則,人民幣每個交易日貶值的幅度僅會是這麽一點嗎?很顯然不是,如果沒有外匯市場幹預和央行其他各種措施的幹預,人民幣收盤價與開盤中間價的變化不可能這麽穩定。央行強有力地幹預了收盤價的形成,使其變化相對平緩。”

第一財經記者詢問多方觀點後發現,拋美債穩匯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美債這一範圍可能過於局限。

“就證券資產而言,外界普遍認為一定是歐債或美債,而從統計角度來看,其實證券在統計上是一個很寬的概念,除了美債之外,甚至可能還包括票據等。”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

中國央行去年也首次披露了詳細的家底。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2015年),中國官方的儲備資產共計3.77萬億美元,其中證券類資產為3.69萬億美元,占比高達98%。

其實,近幾年來中國始終強調外匯儲備多元化。隨著過去幾年美債收益率走跌,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尋求收益更好的投資標的。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需要進一步多元化,不是一味以購買美債為主。例如,“一帶一路”、走出去等重大戰略布局都需要外匯儲備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85

負債失控 短債為市值兩倍 綠城隨時大抽水

1 : GS(14)@2012-04-02 22:47: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11998
縱然交出亮麗盈利表現,但綠城高負債問題卻未見改善。集團去年流動現金僅 36.2億元,按年勁減 71%,較去年中亦減 46%;同時,短債則升 32.4%至 158.8億元,佔總流動資產 223.6億元的七成,為整體市值( 80.4億元)的兩倍,隨時惹來資不抵債的恐慌。況且,綠城淨負債對股本比率按年增 33個百分點,至 220%的高水平,意味要有 2.2間綠城,才足以償還一間綠城的負債,情況十分誇張,融資壓力巨大。
市場一般以淨負債比率審視企業債務情況,理論上比率越高,債務違約風險越大,融資壓力也相應越高,若淨負債比率高逾 100%,意味公司管理層即使用盡股東資金,也未能還清公司債項。



點解成日要同市值比較,根本無意思,咁叻唔去比百仕達?
2 : 草帽(1253)@2012-04-02 23:00:58

最近好多公司D債近升. 但係外圍環境年年差, 物價高漲, 勢必加息, 內憂外患, 我睇兩年內必定裁員滾滾.
3 : GS(14)@2012-04-02 23:02:01

內地缺工多
4 : 草帽(1253)@2012-04-02 23:04:45

3樓提及
內地缺工多


聽聞是農業同工業因為轉型一同搶人, 不停推高工資.
5 : GS(14)@2012-04-02 23:07:37

4樓提及
3樓提及
內地缺工多


聽聞是農業同工業因為轉型一同搶人, 不停推高工資.


所以我樂觀
6 : 草帽(1253)@2012-04-02 23:10:58

但這個我覺得是短暫既.
7 : GS(14)@2012-04-04 21:02:55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20329/00376_005.html
衡量負債相對高低,應以公司資產或者股東權益作為分母,又或看現金流及利息開支的比例去考核償付能力,而不是用股票市值。如果是用公司市值作分母,假設一切不變,找個莊家狂炒令股價飛升10倍,豈不是所有財務問題都不再重要,這個邏輯當然有問題,市值愈低,其實反映風險已被市場消化,不應該太多挑剔才對。
8 : ironforge(21491)@2012-04-05 17:42:12

蘋果d財記好明顯無財經知識的....
9 : ironforge(21491)@2012-04-05 17:47:00

2002年7月,香港政府推行高官問責制,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馬時亨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他上任後不足一個月,香港交易所發表諮詢文件,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港幣5角的主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建議引起財經界人士及投資者不滿,並令部份細價股票大幅下跌,被傳媒稱為「仙股」事件,輿論更指馬時亨應為事件引咎辭職。香港立法會就事件召開特別會議,傳召馬時亨作供,他在會上稱剛剛上任「沒有時間細看有關文件」,最後馬時亨在9月11日就事件向公眾道歉,並作90度鞠躬,而當時的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鄺其志則在其後辭職,而5角除牌等建議在兩年後宣佈擱置。

睇返單呢單舊聞...其實d 所謂財金官員都係對股票無咩知識的..如果當年係建議將連續3-5年都無盈利既公司除牌, 可能個世界又唔一樣了....
10 : GS(14)@2012-04-05 21:49:09

8樓提及
蘋果d財記好明顯無財經知識的....


好贊成,連續幾日都是用些不知所謂的野,那茶餐廳專欄,講麥考林,如果他有心機留意下新聞就知啦,理由?痴線

更值得提是雲峰基金一片空白,不知所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74

譚新強﹕買股為收息 買債為升值?

1 : GS(14)@2016-07-12 08:09:55

【明報專訊】上周CNBC的一名評述員說了一句非常精彩的金句:現在投資者買股票是為了收息,買債券反而是為了升值!非常荒謬,但卻非常真實。

美國6月非農新增職位增加了28萬,遠超預期。但細看之下,第二季的平均新增職位只有14萬,比去年第四季的20萬回落不少。但標普趁機衝上,距歷史高位不到1點。數據剛出時,美10年債息率即回升至1.4厘之上,但維持了不久,息率又再回落至1.36厘,貼近歷史最低水平。美元指數DXY亦曾一度升至96.6,但收市反微跌至96.3。最後連黃金都倒升數美元!

債券和黃金跌不下,跟美元升不了的主要原因當然是Brexit贏出後,全球經濟受到威脅,投資者普遍認為美聯儲局很難在今年內加息(12月的加息概率從15%略有回升至22%)。如真的加不了息,那麼美元就可能升不了多少,黃金仍然受惠,債券牛市亦可延續。

上半年公用股跑贏 下半年輪到增長股

美債升至歷史高位,全球避險情緒似乎仍然高漲,但美股又即將破新高。市場儼然染上「Bipolar disorder」, 到底是 「 Risk on」 還是「Risk off」呢?

首先分析一下美國股市。標普市盈率18倍。如用Robert Shiller 的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來計算,那麼就是更高的26.5倍,遠高於長期平均的16.7倍,幾乎回到2007年金融海嘯前的水平。那麼美股是否再現「非理性亢奮」(irrational exuberance)呢?但事實卻非如此。今年帶領標普上升的板塊是防守強、派息率較高的公用股、電訊股和消費日用品股。代表增長型新經濟的納指今年至今反而較落後,仍微跌1%。道瓊斯公用股指數今年至今已升了近25%。AT&T的升幅也差不多,派息率仍有不俗的4.5%。香港的情况也雷同,公用股如中電(0002)也能在悶局中跑出,升超過兩成。

在歐洲和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扭曲下,全球超過兩成(約13萬億美元)的主權債息率已跌進負利率。更誇張的是連某些企業債如雀巢的10年歐元債息率都跌至負利率!所以有些分析師認為雀巢股票的PE雖然高達27倍,但派息率近3厘,free cash flow(FCF)回報率更高達4.4%,所以仍然值得買。

日本瘋狂 擬發零息永久債

反過來,如果某些股票仍然「抵買」,那麼債券就是否真的是很多人說的超巨型泡沫?如果零息仍然是央行的息口下限,那麼無疑很多主權債以至企業債都肯定是太貴。但不少央行已打破了幾千年來的零息下限框框——「零」已淪為一個進入負利率世界的中途站。日本的整條孳息曲線,包括40年債,都已拉低至負利率。周末自民黨在參議院改選大勝後(希望不要改憲),安倍定必盡力放水,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已有傳聞日本將發行零息的永久債(perpetual bond),聽起來很瘋狂,但仍必有捧場客,可能一樣照升!

「歪理」當道 美股美債不敢沽空

今年債市的另一特徵就是低息國債優於高息債。長期美國債ETF「TLT」今年升愈兩成,反而高息債ETF「HYG」只升約9%。不少美國投資者如「新債王」Jeff Gundlach認為美十年債已沒有投資價值,他更認為長遠通脹將重臨(我不太認同)。雖然美10年息率低於1.4厘,但在發達國家之中,已是澳、紐以外最高的了!所以除非歐、日放棄負利率政策,要不然仍難改變資金繼續流入美國債的大趨勢。

老實說,美股美債都不廉宜。但基於上述等等「歪理」,我絕不建議馬上去做空美股美債。但我認為投資者可在下半年,做一個輕量版的contrarian(逆向操作) 。撥亂反正,不要再為收息而買股票,應該從高息公用股轉回到一些高增長的科技股。納指去年破了歷史新高,已整固近一年,我覺得可在下半年,在FAG(Facebook、Amazon、Google)及 Applied Material等的領導下再創新高。亞洲也一樣,我較看好科技股如Nintendo(Pokemon Go為第一個超成功AR遊戲)、Sony、Tokyo Electron、Mediatek和我們香港的騰訊(0700)。

應棄負息債 兩印主權債看俏

債券也是同樣道理,下半年不如放棄追逐低、零或負息率的發達國債,改為投資一些較高息,但宏觀條件在進步的新興國家主權債。首選為印尼,次選是印度。兩印的本地貨幣十年債息都約為7.4厘。印度今年GDP增長預期高達7.5%,印尼GDP亦將近5%。過去數年,兩印的經常脹赤字都因低油價而大幅收窄,印尼-2%,印度-1%。通脹亦大幅回落(印度5.7%,印尼更低的3.5%),所以兩國都有減息空間。印尼盾的值博率也很高,從2007年的9000兌一美元跌至現在的13100。如宏觀條件繼續改善,印尼盾可回升至12000或更高。長遠印度盧比也看好,但聲望極佳的央行行長Rajan剛「被辭職」,所以短期有點壓力。

泰國可做一個良好榜樣。政治問題仍未解決,但經濟仍能溫和增長,GDP3.2%、CPI只有0.4%。因旅遊業強勁,經常脹順差高達GDP的10.3%!金融海嘯至今泰銖平穩。泰銖10年債息率只有1.9厘!

投資印尼債券可能是一個「home run」?

中環資產持有Amazon、Applied Material、Facebook、Google、Nintendo、Sony、及騰訊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74&issue=201607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