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紫金危局: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绝非偶然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17/139220.html


 本报记者多方调查得知,有更多的政府人士辞去公职加入或通过各种渠道拥有紫金矿业股份,这 在当地政界已形成一股风潮。

  2010年7月16日,处于层山叠嶂的福建上杭县从晨曦中醒来。

  这天阳光灿烂,带有“紫 金矿业”字样的各色广告牌林立整个城市,显得格外耀眼,不过这个号称中国第一大的黄金企业、市值世界500强的公司,依然远未从污染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

   而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显示,紫金矿业的污染事件绝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这更为这场风暴平添了诸多扑朔迷离的色彩。而其背后,官商勾结、利益交织 的复杂关系也勾勒出一张罕见的大网。如今这张网,网住了谁?

  



 

  危情13天

   7月15日深夜,分散在上杭县各个角落的记者们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县政府打来的,内容是即将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此时已是23时45分。

   深夜的上杭县异常宁静。发布会现场选在了与县政府一街之隔的上杭大酒店,昏暗的路灯下,上杭县的官员们从小车中鱼贯而出,不过最终坐上发布会主席台的只 有3人,分别是副县长梁八生、公安局政委温松兴、宣传部长张跃龙。

  匆忙赶至的《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三人手中发言稿被黑笔涂抹多次、 斑驳不已,三人面无表情的朗读发言稿,从7月15日23点45分开始,到7月16日0点5分结束,期间不接受任何采访,随即匆匆离去。

   “这都是上面的安排。”离去之时,张跃龙在电梯间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疑问匆忙应对。此次深夜发布会气氛诡异,其核心内容是,公布了由环保部、证监会等 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7月3日,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并非一个自然灾害事件,而是有人蓄意为之,联合调查组发现,有人为非法打通6号集渗观察井与 排洪洞,致使渗漏污水直接进入汀江。目前,已将主管厂长林文贤、副厂长刘王勇、厂环保车间主任刘生源刑拘。而记者从可靠渠道得知,这三人是在联合调查组进 驻后才被刑拘。

  这场发布会公布处理结果与此前的官方表态大相径庭。就在公布处理结果的十多个小时前,紫金矿业总裁罗映南接受《中国经营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杭今年经历了几十年少遇的大雨,而雨量超出了污水池的标准,多为“天灾”所致。

  此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了 当地众多政界、商界人士,试图还原从7月3日至今的这13天中,这场颇有戏剧性的事件中各方所扮演的角色和真相。

  7月3日15时50 分,紫金矿业的污水池防渗膜突然破裂,污水大量渗入地下并外溢至汀江,而同时污水池附近的6号集渗观察井与排洪洞已被非法打通,这致使渗漏污水直接进入汀 江。一位当天在现场的工人向记者回忆,整个汀江顿时变成了紫红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让人作呕的味道,“当时很多抢修的人跪在地上呕吐不止,那种味道让人一 辈子难忘。”

  对于观察井与排洪洞被打通一事,多位工人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绝非此次为之,已经相通很多年。每年7、8月份遇 到汛期,都会有污水从排洪洞倾泻至汀江。记者为此走访了上杭地区周边多位渔民,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至少在最近5年时间,每到汛期都会有鱼死亡,只是并未造 成今年如此大规模的损害。资料显示,2009年9月福建省有关环保部门检查时就发现排洪洞有超标污水排入汀江,并责令整改,但至此事件爆发前企业未有任何 动作。

  而7月3日下午的渗透事故,紫金矿业并未及时向上杭县报告情况,而是选择了自我处理,等到了事态无法控制之时,才在当天深夜向政 府报告。此时,在该事件中另一个重要角色上杭县政府开始登场。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7月4日,上杭召开了汀江沿线乡镇负责人会 议,通报了事故情况,也是这一天,政府相关人士通知紫金矿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暂不要对外公布,“作为当地国有控股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听政府的?”一位紫金 矿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7月5日,上杭县开会通知的范围更大,从各级政府到居委会、退休干部均有参加,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污染事件开始小范围在县城里传播,众多居民开始 上街购买3元50斤的矿泉水用于生活。

  此后的几天,政府与企业依旧没有对外公布信息的意思,而是忙于抢修之中。据记者了解,抢修共分为 两部分,一为修复渗漏的污水池,二是倒入大量石灰、片碱中和酸性的污水。据紫金矿业矿长助理陈露楠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时倾倒的范围仅限于污水 池。不过据记者多方调查,此说法并不准确,在此后的十余天中,在汀江下游的金山水电站附近,经常有大卡车运来一袋袋片碱倒入滚滚江水中,至今岸边仍留有其 包装袋。“片碱学名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倒入不断流动的江中,不但不会起到中和作用,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他们根本不懂。”一位卫生系统人士对记者 说。

  从7月3日至7月16日,13天中,当地各种势力联合编织了一张大网,开始试图网住消息,后来想网住真相,最后只网住了自己。

   谁的紫金

  “还是政府说了算。”一位紫金矿业内部人士如此对记者来评价上杭县和该企业的关系。

  据悉,上杭县国资委为 紫金矿业的控股股东,占股权比例为28.96%,在紫金矿业崛起之前,上杭县在过去几十年均为福建地区的贫困县,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紫金矿业的兴 盛,该县成为显赫一方的富裕之地。罗映南对记者表示,该县近70%的税收均来自于紫金矿业。

  一位当地政界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尽管紫金矿业是个上市公司,但里面众多机构的设置如同缩微版的县政府,大到战略决策,小至人事任免,多数要由当地政府来拍板,而企业高管只负责具体经营业 务。而近几年,该公司也逐渐成为上杭县政府官员的掘金之地和退休之后的养老院。

  公开资料显示,紫金矿业监事会主席林水清此前为上杭县县 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去年11月加入该公司;监事林新喜曾任上杭县纪委副书记、常委,于去年11月加入该公司。

  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 据《中国经营报》多方调查得知,有更多的政府人士辞去公职加入公司或通过各种渠道拥有紫金矿业股份,这在当地政界已形成一股风潮。

  记者 独家获得的名单显示,今年65岁的原上杭县人大主任林锦添曾担任紫金矿业的党委副书记,如今改任党委常委;至今仍未退位的县政协主席温文标兼任该公司党委 副书记,据知情者透露,温即将从政协退休,在退休之前为自己谋得该职位;原县人大副主任范志喜退休后任该公司党委常委;原县党校校长郭文生任该公司总裁办 主任;原县体改办主任、文化局局长黄连池任该公司宣传部长。

  据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上述多位人士虽然表面年薪 仅几万元,但津贴、奖金等各种形式的补助之多难以想象,一年下来最少十几万元,而上述人士的工资自加入紫金矿业之时,已开始在该公司领取。

   不过上述人士与郑锦兴相比,只能算小动作。2006年8月,郑锦兴从上杭县副县长位置辞职,加入紫金矿业做监事,而在去年6月17日,郑锦兴辞去其所担 任的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而在此前一天,郑锦兴通过大宗交易受让100万股公司股份,卖出方为董事长陈景河,交易价格为9.15元。之后,郑锦兴重 返官场,任武平县副县长。

  业界人士评价说,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文禁止这种游离在官商之间的行为,但这是在打“擦边球”,在进出之间,其获 得了巨大的利益。对此,记者曾多次拨打上杭县、武平县政府宣传部门的电话,询问此事,均被拒绝,双方回答惊人的相似,“领导们都不在”。

   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得知,郑锦兴在当地乃至福建省人脉极深,据一位熟识他的人士介绍说,该人士财务出身,为人精明能干,能力出众,而据该人士 说,郑在官场的平步青云,与其妻子袁秀英密不可分。袁为今年6月29日刚挂牌成立的上杭县农村商业银行首任董事长,而此前她担任改制前的上杭农信社主任十 多年。


  据一位当地银行系统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袁秀英活动能力极强。此前的某一年,上杭农信社资金 异常紧张,资金链面临断裂,袁秀英跑到省里某主管银行游说,不久一笔近4000万元的周转资金转入农信社账户。而当年,面临资金压力的银行并非只此一家, 但能如此之快地拿到钱,却只有她一个。这次经历,让当地银行界人士对袁秀英的运作能力极为惊异和佩服。

  此次挂牌改制,让袁秀英和管理层 获得了股份,而当地政府还特意安排了500万元专款用于置换此前的损失类贷款。而由此次改制,袁秀英和郑锦兴夫妻两者加起来身价已上千万之巨。“即便是分 期付款,以副县长的工资郑锦兴绝不可能支付得起100万股的费用,这其中,袁可能起了很大作用。”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紫金矿业其实 是一个很优秀的公司,多数管理者也很精干,但如今这里成了县里官员们发家致富的地方,负担沉重。”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他表示,为了支付“新加入”公 司的官员们的薪水,只能压低其他业务人士的工资,这导致不少人抱怨不已,但却无力改变。

  “紫金矿业连污染事件公告都要向政府请示,可想 而知这个外表光鲜的矿业巨头实际上被地方政府牢牢掌控。”而在7月15日上午,罗映南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出的是否因政府阻止其公告断然否认,“是我们 自己没做好,不能怪政府。”

  扩张失速

  紫金矿业是近十多来年中国内外扩张最为迅猛的矿业公司,而环保问题也如影随形。

   时光倒流。1993年,时任福建闽西地质大队大队长的陈景河下海,入主国有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起步阶段,陈景河举步维 艰,而当时同为永定县人的上杭县县委书记郑如占给了他诸多帮助。一位当地政界人士回忆,当时郑就动员大家集体入股紫金矿业,不过大多数部门态度犹疑,其中 当时的烟草局拿出了500万元入股,而后却又担心风险而收回。

  2000年之后,陈景河任职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更名为紫金矿业,原始资本迅 速积累。2003年,紫金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而上市之后,筹得巨资的紫金矿业进入扩张的“快车道”。从这一年开始到2007年,紫金矿业从一个不起眼的 地方企业迅速成长为矿业巨头。其中黄金年产量从10.6吨增至24.8吨;铜年产量从1000吨增至4.1万吨;这4年间,紫金矿业营业收入从10.5亿 元增加到148.71亿元。

  到了2007年,紫金矿业欲回归内地A股市场。然而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审查中却发现紫金矿业的不良环境记录, 在当年接受环保审查的37家企业中,有十多家没能通过审查,其中紫金矿业赫然在列,当时紫金收购的湖南衡阳尚卿矿业灯等5家子公司环保问题严重。

   “当时紫金矿业主色调就是扩张,环保问题靠边站,这为以后的大规模污染事件埋下了伏笔。”一位地方环保系统人士说,紫金矿业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的,在 很多地方大受欢迎,环保部门都会打开绿灯。

  2008年,经过整改之后的紫金矿业回归A股,由此它开始第二轮扩张,一个巨大的黄金帝国正 逐渐形成。之后,紫金矿业大肆扩张。这一年它收购了包括菲律宾、塔吉克斯坦等国的8个扩产项目,投资总额近50亿元。尽管投资巨大,但当年的IPO为紫金 筹集了大量资金,到2008年第三季度末,紫金矿业仍有56亿元资金,资产负债率仅为28%。

  到了2009年,紫金矿业参股93家公 司,其中绝对控股的子公司达到了65家,其中矿产金产量占全国的11.74%,为第一位,矿产铜产量为第二位。

  而这种急速扩张也带来了 代价,就是这些年不断传出污染事件。上杭地区老百姓也早在多年前就不敢喝自来水,改喝矿泉水,当地死鱼事件不断。

  一位不愿具名的矿业同 行向记者评价说,以这种扩张速度,不仅在环保上难以顾及,也会给管理带来诸多隐患。“紫金矿业一年走的路是很多企业十几年才能走完的,不出事才怪。”

   当地紫金矿业一位工人对记者说,最近几年,紫金矿业终日24小时开工,机器运转不止,从未停止。工人们实行两班倒,白班从早上6点至下午6点,中间只在 中午11点至12点休息一个小时,加上上下矿山的路程,吃饭的时间只有10多分钟,而晚上的夜班也是只休息一个小时,一个月30天,没有休息天,收入在 3000元上下,而如果请假或迟到,就要扣钱。“我曾建议夜班休息的时间由一个小时增加到2个小时,被领导拒绝,说是要保证产量。”一位湖南籍工人说。

 而据记者了解,其中龙岩市、省环保局某些官员,都曾出任过上杭县县委书记,因此对紫金矿业一直呵护有加。不过这一点也为其所用,常置环保规定于不 顾,打通了污水通往汀江的通道,却并未意识到隐藏的巨大危险,于是在7月3日15时50分,冒着冲天酸臭味、颜色如猪肝般的铜酸水咆哮着冲进了秀丽的汀 江。

  新闻回放

  7月3日,福建省上杭县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 并瞒报长达9天,直到12日才被曝光。约9100立方米的含铜酸水外渗引发汀江流域污染,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福建有关部门已认定此 次污染属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链接

  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2899,上交所:601899),简称紫金矿业,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黄金及其他金 属的勘探、开采、生产、冶炼及销售,主要资产为中国福建省紫金山的金矿,为中国最大金矿企业。






国美:一种商业传奇的必然与偶然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7671.html

们对国美的未来充满担忧和好奇,除了关注黄光裕家族和陈晓为代表的董事会争斗的诸多砝码,我 们为解读这一事件带来新的维度:国美发展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关心的是,不管黄陈之争结局如何,作为一个公众企业,国美将走向何方?以国美为代表的 3C渠道霸权时代是否已经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度过了最美好的 25年,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和上游企业自建渠道意识的觉醒,国美最好的时光是否已经一去不复返?

25年前,当黄光裕与哥哥黄俊钦借了4000元走出汕头郊外的凤壶村,一定不会想到自己能成就一番商业传奇。假如时光能倒流,身在牢狱的他,或许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路。

因为,这条路,迎合了一个商品短缺到商品丰富、制造业薄弱再到制造勃兴的大国的崛起。得益于此,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流通业尤其专业的流通渠道,从一个不具名分的制造业附庸、商业“原罪者”,开始变身为中国现代商业价值链中的核心力量。

在家电连锁零售渠道领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已成为拥有定义产品、左右价格、影响产业结构力量的主人。延续多年的渠道霸权话题,仍然彰显着渠道领域的威权意识。

但将视线放在3C零售之外的中国整个流通业,却并没有更多类似命运的人物出现。国美的商业传奇,一定带有某种难以言传的偶然性。否则,果断、敏锐、悟性极高的黄光裕,应该不会“旁逸斜出”,偏离合法的商业游戏规则,由一个渠道英雄转化为自我毁灭的悲剧人生。

国美电器

黄光裕最早的经历正是商业。当他十五六岁时,便与哥哥黄俊钦到内蒙古倒货。

几本黄光裕传记显示,他们当年怀揣从母亲那里借来的4000元由家乡向北方倒卖电子表、收音机。那个年代,这些产品对普通中国人的吸引力,或许就像眼下的苹果iPad。

但那时倒货却是投机倒把、违法违纪的事情。黄光裕胞妹黄秀虹说,那时家里特别害怕,总是提心吊胆。结果后来果然出事了。黄俊钦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他的父亲在老家先后各自被关了81天。

底层生存经历,让黄光裕心中沉淀下奋斗的欲望。随即,他跟着哥哥在老家开无线电厂,做扩音器、喇叭生意,赚了点钱。之后觉得做制造业不合适,于是1987年重回商业,在北京卖服装,没赚到钱,两个月后彻底转做电器。

这正是国美创立的源头。这一定位,直接让他们获得了重大生意机会。那时,中国家电业正处于变局时刻,1978年后引进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生产线, 在计划定点生产政策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70多个冰箱生产厂、80多个洗衣机生产厂等开始释放产能。但因需要凭票到国营商场购买,市场供不应 求,消费热情迸发的老百姓,常常买不到货。

于是黄光裕兄弟开始四处钻营拿货,广东那边进口商品集散地的优势让他们大赚了一笔。在这一过程中,黄光裕开始体会到货款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微妙关 系,并学会了玩弄小小的资本游戏。比如明明缺货,却在店里摆满纸箱,伪造商品库存,借此吸纳老百姓的定金,增加现金流开支。由此,他在京城快速累积起名 气。直到1990年,他们终于摆脱中间商角色,获得家电厂家青睐,建立起直供合作。

角色转变给了国美巨大产业机会。3年后,黄光裕在北京拥有20多家门店。1993年,他正式成立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所有店面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这是中国家电零售连锁渠道的雏形。之后,他去日本考察,正式确立了连锁发展之路。

接下来,几乎就是一场疯狂地跑马圈地的陈旧故事。国美电器以及与它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同行苏宁、永乐们,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展开了开店竞赛。这一疯狂局面,在2004至2007年达到高潮。最火热的几个月,国美电器平均每日新开两家门店。

在这一局面下,国美电器从制造业的附庸者成长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的翘楚,仅花了不到10年,且一直稳居中国商业连锁百强前十名。而黄光裕,则从一 个山村出来的倒货青年变身为商业社会的大众英雄,他的名字一直闪烁在中国甚至海外各家媒体的显著位置。2001年,他首次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 列第 27位,2004年、2005年则蝉联首富称号。截至今天,虽然身陷囹圄,他仍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传奇的偶然:一场异化游戏

抓住了制造大国崛起背后隐含的商业流通机会的国美电器,并非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否则,在它周围,绝不可能出现苏宁电器、永乐家电、大中电器等众多连锁品牌。事实上,张近东、陈晓等人创业经历甚至比黄光裕更波折。

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的传奇,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与其说是一种商业传奇,不如说是一种巧妙的商业游戏。

游戏有多种玩法。其一是隐蔽的商业地产商角色,其二是类金融生存。两种模式在体面、光鲜的家电连锁台面下,交汇成传奇故事,并带来深刻的商业“原罪”意识。

“这个行业跟地产之间,本来就有一种很自然的联系。”国美电器某高层说,家电连锁渠道在门店上的布局,从选址规划到最后落地执行,整个过程跟商业地产的布局完全类似。

这是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企业甚至整个实体零售业心照不宣的发展脉络。那些租赁的门店,可以让它们变身为二房东角色,进场费等许多费用就是店面场所间接带来的收益,而那些自建的门店、购置的商场,则直接让它们成了房东。

黄光裕等至今仍崇尚连锁零售规模化胜于单店利润。原因在于,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一个地理位置带有不可复制的特征。但吸引上游供应商,快速复制大量门店,将能给予外界一种固定资产庞大的印象,借此打造资本运营的基础。

截至目前,黄光裕仍然不改初衷。几天前,他对陈晓等国美管理层的攻击中,就直接强调了这一思维。在他看来,保持门店数量规模是国美电器领先苏宁的第一要义。

事实上,还不仅如此。早在1993年国美电器正式创立前,黄光裕便与哥哥正式进军房地产,最后限于发展路径,他与哥哥分工,房地产主要由哥哥经营,而他则更侧重家电连锁零售。而张近东与其兄张桂平的分工发展路径,与黄氏兄弟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

截至目前,国美集团旗下商业地产、房地产业务已成气候,而它当初建立的基础,恰恰正是国美电器直接或间接的现金流。

这是一种异化的生存方式。也是过去多年,国美电器虽然利润非常低,但在黄光裕手里,却不是纯粹的家电连锁渠道,而是一种吸引资本注意力的门面,庞大的门店规模,能持续带来银行授信或打通其他融资渠道,从而带来更多现金流支撑家电之外的业务。

另一种玩法,即为类金融生存。业内人士认为,国美电器之所以能够低成本、高速度地跑马圈地,原因在于通过占用供应商货款,通过快速的商品周转周期维持一种银行吸纳存款的生意模式。只要它不停地开店,扩张规模,就能永远维持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几乎是零成本。有经济学家2004年分析过,国美新增一家门店大约需4000万元资金,如每年新开300家,需要资金约120亿元,可国美电器报表显示,当年其资产负债表上现金及等价物仅15.65亿元,缺口极大。

不过,由于存在上述模式,国美将成本转嫁了出去,它几乎仅仅负责设计装修等少量费用。比如,本周陈晓本人公布的数据,未来5年,要开700多家门店,每家仅需100万~300万元。

显然,如果没有商业地产空间作为基础,而仅仅依靠品牌力量,国美不可能拥有如此低廉的布局成本。因此,类金融生存的基础,依然在于前者,即家电连锁零售发展与商业地产的紧密联姻。

事实上,截至目前,国美与苏宁虽然调整了过去多年盲目跑马圈地的布局思路,开始优化网络布局,但是,这一过程中,它们主要考虑的依然是规模化,比如,过去一线城市数量众多、面积有限的门店,正在被超大面积的大店取代,并朝二级市场复制。

国美们:美好时光在飞逝

国美们的最新布局证明,黄光裕等人的商业传奇并非不可复制。

百思买一位中层人士表示,中国城市化进程还会经历很长的历史,即便是上海、北京这种看上去门店饱和的市场,一个新来者同样能够获得生机。

《第一财经日报》已从万得城高管处获得确切消息,10月28日,该公司中国首店将正式开张,而且,一年内,还将开出另外4家。它们全部位于上海。

而其他区域市场,尤其是城镇市场,国美、苏宁的覆盖效果同样不好。国美收购永乐时,它曾表示,国美、苏宁等专业的连锁渠道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仅15%左右。全国区域市场数量众多的小型家电零售商、代理商瓜分了剩余的更大的市场。

即便如此,竞争对手随时都会对主要集中在一线市场的15%发起冲击。截至目前,百思买已在中国布局自有品牌门店10多家,而旗下五星电器则拥有近 200 家门店,它已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加快布局速度。万得城人士表示,未来5年,公司门店不会少于100家,且集中于一线城市,而这已是最保守的布局。

而随着国美、苏宁的零售多元化转型,其他更多的综合性的零售渠道如沃尔玛、专业的3C连锁零售商宏图三胞等,甚至传统的IT大卖场,都已经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还只是实体的竞争。在虚拟的电子商务市场,数量众多的B2C企业如京东商城正逐步发出声音。它们个体规模虽然目前还停留在100亿元以下,仅为国 美、苏宁的1/10,但是,京东商城的成长速度却5倍于国美们。一旦网购习惯深入人心,国美电器们最美好的时光一定会快速缩短。

国美电器看上去还是很乐观。黄光裕近期争夺国美控制权的斗争显示,他一定还看好国美电器代表的行业成长性。去年,张近东曾对本报说,这个市场太大了,至少还有10年的好时光。

但是,10年时光,很可能会造就新的格局。当年,黄光裕、张近东涉猎家电零售时,一定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够打破那些粗放布局的卖场与分销商,成就一番商业传奇。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相信,一个互联网时代,中国零售业市场不会出现新的渠道英雄。

事实上,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的商业传奇,正是得益于价值链的扁平化,他们从制造业附庸地位起身,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商场,借助上述两种游戏获得的渠道霸权地位,正在被一种更加扁平化的从品牌厂家、工厂直接到达消费者的网络模式(即B2C、M2C)侵蚀。

国美们享受了中国制造业崛起、商品丰富过程中的最美好的时光,这是成功的必然性,未来,它们想继续借助两大游戏坐享其成,可能要充满诸多偶然了。

◎国美:未上市门店价值几何?

“您认为大股东和董事会是否还有和解的可能?”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如果大股东获胜,您是否会选择离开国美?”

“我之前已经表达过了我的态度。”

直到8月23日,国美电器(00493.HK)公布2010年上半年业绩的当天,媒体仍在追问国美副总裁孙一丁对国美“战争”双方的看法。

如果说,在此之前双方更多打的还是口水战、心理战,那么公布业绩之后,真枪实弹却又没有硝烟的战争才真正开始打响。

如果大股东获胜,国美管理层将会集体换血?如果董事会获胜,大股东又是否可能善罢甘休?从现在来看,鹿死谁手,在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揭晓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未上市资产究竟多么重要?

目前决定双方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上机构投资者的投票,不过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很多影响该结果的砝码。

陈晓方面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增发,进一步稀释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但能否最终实现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大股东黄光裕家族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参与增发。

而在大股东方面,最重要的砝码莫过于由其持有的国美电器商标以及100%持有的400多家未上市的国美门店和大中门店。

8月24日,黄光裕家族首次公布了这些未上市门店的资产底牌。到2010年上半年为止,国美上市公司门店740家,非上市门店425家——其中国美门店372家,大中方面53家。

从收入规模上看,国美上市公司收入248.73亿元,非上市资产收入125.38亿元——其中国美部分96.17亿元,大中部分29.21亿元。

从黄光裕家族公布的这组数据可以算出,上市公司门店平均单店半年收入为3361.21万元,非上市公司门店这一数据则为2950.12万元,也就是说非上市公司单店盈利能力仍然要略逊于上市公司单店。

国美内部人士表示,国美的非上市门店为黄光裕持有,大中门店所有权属于上市公司,但目前尚未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原因是当时转让审批流程尚未完成。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黄光裕的筹码或许不像外界猜测的那么多。

以北京地区的大中门店为例,按照记者查到的大中门店分布图,其门店确实如其宣传所言,覆盖核心商业区,盘踞交通枢纽,围绕二环、三环、四环主干道, 并开始向偏远的郊区拓展。在黄光裕家族披露的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非上市公司最好的部分则是大中门店,简单计算来看,其半年单店营收平均为5494.34 万元。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大中东三环双井店看到,该店位置虽然属于核心商圈,而且正在进行周年店庆,但部分由于上午的因素,顾客数量并不多,甚至有些冷清,更为不利的是,该店的路对面就是一家国美,而从该店转弯到三环主路,就是一家苏宁旗舰店。

国美上海和江苏门店同样不属于上市公司。一位苏州高新区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在她看来,国美和苏宁的门店数量在当地是一样多的,至少从顾客感受上没有区别,但无论是她还是身边的朋友,购物都只会选择苏宁或者五星,因为“同类产品国美价格更高,服务还不好”。

但对于上述非上市门店,国美方面解释说,其实这些门店的管理层都是由上市公司委派并管理的,而且与上市公司采用同一份采购合同和供销合同,只是每年 年底向上市公司缴纳1.5亿~2亿元不等的代管费,如果一旦分割的话,“受影响的只能是非上市部分,他们需要重新招聘管理层并重新建立供应商关系。”国美 方面表示。

至于万一大股东在投票中失利,其收回国美商标是否会让整个国美遭受重大打击?一位国美管理层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仅表示:“凭借现在国美管理层的实力,这个问题也没那么严重。”

结局猜想

“对我个人来说,选择退出可能是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但这并非对公司和股东是最有利的办法,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如果这样做,对公司、对团队、对投资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发布业绩的当天,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充满感情地表示。

如果大股东获胜,谁来执掌国美是最现实的一个难题。在业绩发布会上,陈晓也不无讽刺地指出,大股东提议的两个候选人(黄燕虹与邹晓春),无论在行业经验和领导威望上,都不能与现有管理层相比,相信投资者会有清醒的判断。

据接近黄光裕家族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从7月19日开始,黄光裕家族就跟以陈晓为代表的董事会进行了沟通,到8月4日晚间谈判破裂为止,双方谈判过程接近一个月。

双方沟通的内容包括:陈晓等董事会成员同意大股东再往董事会里派驻一名执行董事,同时,陈晓本人同意离开,条件是黄光裕以6亿港元收购陈晓手上的国 美股份,到谈判破裂前,大股东方面已经准备好了这部分资金,上述人士表示,由于陈晓突然反悔,大股东才会仓促之间向董事会发出了8月4日晚间的那封信函。

不过,上述说法并没有得到国美及陈晓方面的证实。作为国美电器的大股东,按照黄光裕本人一贯在行业里被评价为“够狠”的个人风格,即使9月28日的 特别股东大会上,大股东未得到多数投资者的支持,大股东仍然可以按照香港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再次提议召开下一次特别股东大会。

一位民企负责人也在近日向记者感慨,国美事件让中国众多家族企业都要重新考虑如何进行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的转型,以及如何看待和处理家族利益和引入职业经理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风险。

但如果最终是国美董事会和管理层在投票中失利,又会如何?陈晓表示:“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股东都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他们都在按照自身利益和价值理念完成投票,(如果未能获得投资支持,)我将会坦然接受特别股东大会的选择。”

◎家电厂家暗建专卖店 欲摆脱国美、苏宁控制

“我们正在广州试点电视专卖店,公司计划全国先开几百家。”昨日,创维数码(00751.HK)一位中层透露,创维数码已经给各分公司下了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开多少家,目前电视专卖店开得最多的就是广州市。

“专卖店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想渠道多元化。长远目标当然也是不想完全受控于国美、苏宁这种大连锁。”上述中层说。

“国内彩电厂家集体出现库存危机,其实是整个产业链对国内平板电视的乐观所造成的。”创维数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8月24日对《第一财经日报》 指出,在今年初,包括国美、苏宁在内的渠道,彩电厂家、上游供应商都特别乐观,但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政策效力因素递减后,今年上半年国内平板电 视增速同比去年骤减。

“在这场库存危机中,无论上游供应商还是彩电厂家都为当初的乐观付出了代价。但流通企业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位国内彩电企业高层指出,中国制造利益链中,产销利益关系长期倒挂,还是会缩小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国内制造企业成长。

或许正基于此,摆脱国美、苏宁等大连锁卖场的渠道霸权,成为中国家电企业长期的命题。

“国美和苏宁怎么会有经营风险?”彩电企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国美和苏宁在年初都给彩电厂家下了订单,但仅仅是意向性订单。彩电厂家只能先供 货,三个月后才结款。甚至消费者去购买了彩电,而国美、苏宁的仓库里根本没有彩电库存,国美、苏宁再将订单下给厂家,由厂家送货上门。

TCL多媒体一位内部人士承认,由于彩电厂家竞争激烈,几大彩电巨头的份额差不多,导致主动权始终掌控在连锁卖场手中。其次,彩电产品收入仅占国美和苏宁总收入两成左右,而利润贡献则更小,也从另一方面降低了厂家的话语权。

7月,福建省信息产业商公布一组调研数据,2009年厦华电子被全国性连锁经销商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包括:进场费用400万元,促销费用50万元,广 告费 25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共计750万元。而该年度厦华电子被超市卖场、区域连锁经销商等收取的不合理费用还有共300万元。万利达集团在2009 年被卖场及经销商等收取的保底条款费用、工程机条款费用等不合理费用达395万元 。

其实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格力电器才会在前几年与国美闹翻,而在今年7月,安徽格力又与苏宁闹翻。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格力电器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还有上万家,相比之下,苏宁和国美的销量并没有触动格力电器的“中枢神经”。

而格力电器的做法以及其商业模式也成为家电企业效仿的对象。

“我们一直在鼓励下游经销商开美的专卖店,目前美的电器在全国的专卖店有近万家。”美的电器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王金亮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中国是多元化市场,也需要多元化的渠道。在国内三四五级市场,国美和苏宁的影响力就非常弱小,而超市、商场等其他流通渠道就成为主流渠道。

王金亮表示,家电厂家与国美、苏宁一直在博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话语权的大小。而美的系的“空冰洗”产品相对强势,所以国美和苏宁都会先付款后提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位彩电厂家高层指出,美的和格力在与国美、苏宁博弈时,之所以强势,主要是因为白电产品是大连锁卖场最赚钱的产品线之一,而美的和格力还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终端,“对于这种客户,国美和苏宁也不敢得罪。”

尽管如此,一位彩电厂家高层表示,除非电子商务完全普及,否则想完全摆脱国美和苏宁这种大连锁卖场,是不可能的。因为,国美和苏宁在全国的渠道布局已经很稳定,其他渠道模式在短期内还是非主流的。

◎国美门店经营如常 消费者不关心高层争斗

国美高层争斗的硝烟似乎并未弥漫到门店。8月24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国美电器长宁路店看到,8月初结束的国美11岁生日酬宾宣传幅尚未撤下,产品展示架上装饰着一对对红气球,销售员一见到顾客在产品前徘徊,便会主动迎上前介绍,不时有客人到收银台结账。

与国美隔街相对的,是苏宁电器长宁路旗舰店。从记者的观察来看,两店的客流量并无太大差异。

消费者:不关心高层争斗

24日下午,家住遵义路的黄老先生正和老伴在苏宁挑选风扇,他称在新闻中了解到了国美上层斗争的概况,但并不认为该事件会对自己去国美购物有很大影响。

同样在家电区逛的苏先生,表示也从新闻中对国美上层的分歧一事略有耳闻,但他表示这不会直接影响到门店经营。“经营成功与否是看能否满足市场需要,他们那些资本的问题和经营是两码事,跟消费者关系不大。”

相较而言,年轻人对国美事件了解更多。在银行供职的小蔡说,通过网上新闻等途径,已经关注国美事件一段时间了,但他对此兴趣并不大,他认为,国美高层争斗的结果并不会对自己购物产生影响。小蔡平时最常去永乐家电,主要考虑到门店位置比较近,价格也适中。

“我一方面关心黄光裕的命运,但如果去购物,就只关注产品质量,这两件事关联不大。”在一家媒体供职的小静,对国美事件较为关注,不过她仍觉得对门店销售影响不大。

最受关注仍是性价比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顾客购物普遍关注的还是性价比。

国美店里,一名顾姓阿姨正在选购冰箱,她告诉记者,自己刚从苏宁过来,对她来说,价格、质量才是最关心的问题。

小陈是年轻白领,曾去过国美、苏宁以及百思买等电器专卖店购物。她坦承自己最喜欢百思买。对她来说,购物环境、销售员的专业程度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苏宁、国美都有一个通病,摆货都很混乱,销售人员专业性也不高。”

但在记者询问中,绝大部分顾客仍表示,会把价格、质量放在第一位。

记者24日下午在愚园路百思买看到该店门庭冷落。大部分时候,员工聚在一起聊天,对顾客的态度也不及苏宁、国美积极。几乎在每个商品区都有部分“清仓”字样的产品,平均削价100到200元不等,但还是很难吸引顾客驻足。

一名姓瞿的先生表示,自己下班后偶尔会到百思买逛逛,但“价钱还是太贵,所以从来没在这里买过东西”。他表示,真正要购买电器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到苏宁、国美这样的专卖店。



中國企業年底集體赴美IPO 偶然還是情勢所逼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1/3113374.html
日58同城、去哪兒、3G門戶(母公司久邦)、500萬相繼向SEC遞交招股書,這是否意味著赴美IPO的窗口回暖了?上一次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赴美上市潮是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期間,那期間人人網、網秦、世紀佳緣、世紀互聯、鳳凰、淘米等陸陸續續登陸了美國資本市場。雖然在2012年以及今年也相繼有互聯網企業赴美上市,但是從結果來看都不是十分理想。

集中赴美IPO,是偶然還是情勢所逼?

對於這次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赴美IPO,只能說這是一次擱淺已久的上市需求噴發期。因為在經歷了中概股造假的誠信危機,以及被香櫞、渾水等機構連續做空的風波後,曾經廣受追捧的中概股全線暴跌,部分中概股甚至選擇退市。同時國外的投資者也對中概股形成了難以抹去的陰影。這也導致當時迅雷、拉手、盛大文學等赴美IPO紛紛以失敗告終。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如此冷遇,也讓更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赴美上市計劃擱淺。

而隨著美聯儲貨幣寬鬆政策持續、中概股整體回暖等利好消息刺激。特別是互聯網板塊的中概股領漲整體中概股,更讓360、唯品會、搜房等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市值大增。所以這場集體上市潮並不是偶然,而是擱淺已久的上市需求噴發。

為何熱衷於美國IPO

第一個原因是稅收成本。仔細觀察當前已經登陸國外資本市場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不難發現他們的註冊地通常是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英屬澤西群島等,眾所周知這些地方是避稅天堂,而中國政府是堅決反對避稅的,所以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出於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的原因會選擇在國外上市。

第二個原因是其自身條件本身就不符合國內上市的條件。因為在中國上市需要連續兩年盈利、年淨利潤過千萬等硬性指標,這對於大多數中國互聯網企業而言就是一個難題。即使你滿足這些要求也需要在創業板排隊,因為你的前面還有數百家企業在排隊。所以對於那些急需用錢、政府關係又一般的互聯網企業而言只能選擇國外上市。

誰在推動集體上市?

要問是誰在推動互聯網企業上市,答案只能是互聯網企業背後的資方。對於一再拖延退出週期的PE/VC,甚至是創世團隊,當他們發現了大環境的回暖,就會立即啟動IPO的計劃,以完成套現退出。

另外一個層面,很多投資機構當時投資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時候是處於中國投資行業的高峰期,不僅獲取股權的成本較高,同時現在還面臨著基金到期的境遇。所以他們需要將手中的互聯網公司股權套現,而重啟IPO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未來還會出現集體上市潮嗎?

這樣的場景未來應該會很難再見到了,因為美國資本市場已不再是隨便包裝一個概念就能去圈錢的市場了,這個市場逐漸變得理性,回歸投資的本質。和中國股市相比,美國資本市場關注中概股的更多的還是機構,由於信息不通暢,他們對中概股的瞭解甚少,所以很容易受到香櫞等做空機構的誘導,導致對中概股的態度時而過冷或者時而過熱。

不過隨著信息制度的完善,以及國外機構懂得了參考香港、大陸的基金走向,他們會選擇能持續創造價值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再也不會因為大環境問題而擱淺赴美的上市計劃了。


並非偶然的雙喜臨門 童子賢

2014-12-22  TWM

 

經營上的童子賢,敢逆向思考、精於布局;熱愛文學的童子賢,喜孜孜與人分享《如歌的行板》問世。能剛能柔,在在都是童子賢。

今年,童子賢有兩件喜事,一件是帶著和碩集團邁入營收兆元俱樂部,一件是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部《如歌的行板》問世,前者,問他時的反應雲淡風輕,喜不形於色;後者,像他疼愛的孩子,逢人遇友總要喜孜孜地分享兩句。

這些,對童子賢來說,都不是偶然。

在和碩,他是逆行而上的舵手,身處滅頂橫流,唯獨他篤定地對同船上焦慮不安的水手們說「不要急,慢反而是好事」。他循循善誘,導引一家外界以為只是從事代工的電腦公司絕處逢生,充分釋放能量,在金屬工藝、光學技術、軟硬系統整合等領域靜靜磨劍,蓄勢待發。

童子賢捨棄想當然耳,逆向在大家忽略的小處中找機會、深入耕耘,等劍磨好了就進場試身手,F-鎧勝、晶碩、捷揚,乃至於和碩皆是如此,終於在機殼、隱形眼鏡、電視牆後端系統、3C裝置等領域遍地開花。

他曾說起晶碩到日本拓疆的往事,光是付給日本主管單位的鏡片檢驗費用就高達新台幣八千萬元,「打進去,前面一定虧損的。」但是一旦決定做,就「給它時間」,果然,晶碩在二○一三年轉虧為盈。今年晶碩已宣布與屈臣氏合作,積極擴增銷售據點,以這種氣勢,明年將掛牌的晶碩,爆發力令人期待。

當年,和碩剛接下蘋果訂單時,外界譏他是吃毒蘋果,殊不知早在華碩時代,iPhone還沒誕生之前,童子賢就和蘋果電腦打過交道,套用他的說法是「我們熟得很」。他對於蘋果企業性格、品牌特質知之甚詳,加上團隊磨劍有成,但凡蘋果在機殼線條、材質工藝、系統整合的要求都能一一接招,訂單自然跟著手到擒來,得以歡喜收割。

經營上的童子賢,敢於逆向思考、精於布局又善於等待,如今和碩營收、股價站上新高可說是水到渠成。熱愛文藝的童子賢則是另一種面向,支持雲門、誠品、《兩蔣日記》、贊助導盲犬皆不談回報,而個人出資近億元的目宿媒體,熱血地為台灣文學家留下影像紀錄,這種肯定無法回收的事,他做來也絕無遲疑,只因「文學,是反映生命的另一種真實」。

熱愛文學的童子賢,近年來表態反蘇花、著皮衣騎重機上公視開會、發聲挺太陽花學生、談FTA,諸多形象於一身,能剛能柔,在在都是童子賢:一位心中有文學、有公義,也有股東的企業家。

(許秀惠)


人類的偶然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dg8.html

    下午在寫報告,不過我剛吃了藥,有點暈暈乎乎,扯個閑篇醒一醒。

    人類怕孤獨,因此一直想尋找宇宙內的生命,甚至發送了一臺宇宙飛船,帶著人類的說明和坐標,飛了很多年了,還在太陽系外不遠處。

    有從黑暗叢林理論中,警告人類不要試圖尋找外星生命,因為如果對方比我們先進,很有可能就像英國人登陸北美滅了印第安人一樣,把我們滅了。

     但實際上,人類文明的存在極其偶然,就好像這個宇宙是為我們專門設計的一樣。

     公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從原點瞬間膨脹到銀河系的一千萬倍大小,此時時間是不存在的,之後才存在了時間,成為四維世界的一個維度。起初膨脹出的物質是均勻的,其中氫氦炭等比例是一系列傳導到我們這一類炭基生命需要的一個軌跡,假如當時的元素比例不對,產生其他衰變,也就不會孕育後面的宇宙形態。

    之後星雲形成,恒星形成,行星形成。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正好,恰如其份,離開則太冷,靠近則太熱。而繞行的軌道近似圓形,假如偏心像橢圓形,則同樣遠日點寒冷到海洋冰凍,近日點炎熱到海洋沸騰,生命和人類不可能存在。

     另一方面是地球是傾斜的23°,避免在公轉時被太陽直接照射,從而產生適宜的溫度。

     而最初的宇宙太熱,未來的宇宙太熱?只有這一百多億年的宇宙壽命中,適合炭基生命形成,這也是一個瞬間的偶然。

    而在銀河系中,太陽處在一條遙遠的懸臂之中,而銀河系當中恒星密集,不停的有超新星誕生,恒星塌陷,致命的伽馬輻射掃過銀河系無數遍,即使我們的天文學家不停的發現同樣生命帶的行星,這些行星能夠產生生命,並進化為高級生命的機會也被摧毀了,以至於後來物理學家提出大過濾器的說法,說為何我們這樣孤獨,因為大過濾器把生命演變的前九個過程全都消滅掉了,其中最致命的因素就是超新星爆發的高能伽馬射線輻射。

    對於此,地球物理學家並非沒有猜測過,幾千萬年前,可能一個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照耀地球,導致從恐龍往下,幾乎所有的成型生物全死球了,然後人類才有機會從後面的演化中產生出來。

    無論是人類生命還是無機物質,都是由粒子形成,粒子能夠聚攏在一起,依賴的是引力;同時又有愛因斯坦說的宇宙常數---他在晚年否定了這個說法,但近些年又被新的發現證明---力推動外擴,而整個宇宙的擴張,又是負力推動,從而避免了宇宙在爆發後很快就被引力塌陷回去。

      當然從宇宙的理論來說,我們的世界終有一天會塌陷回原點的。

     所以,話說回來,人類的形體能夠存在,依賴的是兩種力量的平衡。

    另一方面,地球擁有月球,也是生命形成的重要原因。月球恰好是這樣的一個質量,也恰好在這樣一個位置,能夠讓陸地和海洋維持穩定緩慢的變化遷移,足夠讓海洋的循環容易產生生命物質。月球與地球的引力範圍也能避免更多宇宙輻射的侵蝕,更不要說月球為我們阻擋了多少次隕石沖擊。

     話說回到整個地球生命依賴的氧氣和光合作用,也就是葉綠素是所有生物能的根源,十九億年前一種細菌偶然利用陽光產生氧氣,從而衍生出種種植物和動物。這一偶然事件變成了炭基生命的起源。

     但人類從第一只猴子爬下樹,走向平原,我們不知道ta為何這樣選擇,很顯然不會有一個人類的嬰兒突然落地,只是突然有了一只猴子要走向平原,直立行走,並開始使用工具,大腦的各種突變和隨機進化開始展開。

     話說回來,我們基於這樣一個炭基生命的演變,說人類可能是宇宙偶然產生的唯一,然而當我們想到靈魂和精神是大腦突起間電能迅速的交換組合,從而產生了意識系統,機器可以通過數字在網絡間的電子訊號傳遞形成邏輯,宇宙間難道不會有脫離人類身體而存在的生命嗎?

      就像各種粒子生成細胞,組合成人類一樣,引力和負力的平衡使得實體能夠穩定存在,我們並不知道人類社會和地球是不是某個其他生物身體的一部分,宇宙是不是這樣一個生物的部件?

      就像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細胞是不是另一個宇宙一樣,粒子是另一類生命的星球。

      或者說,一切都起源於上帝波動的那一根弦,一切都是弦的顫動,十一維世界只是虛空,唯有能量與靈魂自照?

 

      橡谷智庫 WWW.OTT.AC


十倍股必然性小於偶然性,我把波段分成:邏輯段+狗段+罌粟段 投資輿情

http://xueqiu.com/4318577537/38015750
-------我不做十倍股,因為十倍股前期是不可能分析出來的,時間太久了,都是後期慢慢走出來的,公司管理層都不知道自己會增長多少,必然性小於偶然性,做到十倍股的不是實力是運氣,靠運氣是賭博不是投資。

    我主要根據資金,成長和群體行為特徵等逐浪而行。所以研究波浪特徵格外重要。這裡分析下波浪的分段,我把波浪分為:邏輯段,狗段,和罌粟段。

      前面分析過,邏輯段是可分析出的結果,比如估值低估,成長性好,大環境好,資金成本低,甚至有內幕消息等,這些都是可以感知的信息,屬於可測的波段。舉例如前期樂視網28到50可能屬於邏輯段,去年12月8號前的券商股也屬於邏輯段,邏輯段的風險小於收益,個人覺得可以適當分倉加槓槓。

    前面解釋過,邏輯段好比是幾個人比賽扔出骨頭,骨頭跑多遠不僅取決於扔骨頭的人是否強壯,遠處那隻狗也很重要,狗是無法預測的,狗段屬於不可預測段,狗段取決於主力選擇和市場情緒。狗段不受估值約束,多少倍PE都可以,風險和收益都很巨大,這個階段可以繼續參與,同時去除槓桿,做好止損。罌粟段最要命,很多情況下時主力為了出貨故意拉起來的波段,是主力為了出貨不得不拉升的波段。

    三段之間轉折是緩慢的,是需要很多信息的,也是概率性事件。很多人通過量化來做決策,但因為模型的簡化,誤差率也很高。我的決策依據就是前面幾條說的一些特徵,如市場情緒,K線,量價,背離等。這個決策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要麼自己去悟出東西,要麼跟著別人亦步亦趨。

      我們要根據市場行為特徵分清楚三個段落,然後最大可能獲利,和控制風險,分析三段的特徵也格外重要,但這種特徵和界限也是模糊的, 可轉化的,大致的,不可能十分精確的。

     邏輯段特徵:情緒低落或猶豫,指數或股價剛剛抬頭,但上下反覆,讓人捉不透,忐忑不安,大部分人都拿不住籌碼,不相信有牛市。

      狗段特徵:邏輯難以解釋,但市場相對熱絡,成交量活躍,股價和成交量持續拉升,很多人獲利。邏輯段和狗段是有可能都獲利的階段。

      罌粟段特徵:群情激昂,大爺大媽都能掙錢,然後指數還在瘋狂拉升到不可思議階段,類似128、129時的券商股價,恨不得傾家蕩產壓上去。罌粟段是重新利益分配段,不可能都賺錢,主力必須要找人買單。

     邏輯段不斷反覆情緒,然後突然拉升,主要是不想太多的人上車,否則都是坐轎子的了,罌粟段情緒高昂,刻意製造牛市景象,就是希望大家都來接盤。所以情緒高昂的時候就要注意風險了,熱鬧的地方要小心。

     我們的目標是搞清楚自己的優勢劣勢,揚長避短。首先是大力度地去掙邏輯段的錢,可以適當重倉甚至加槓槓,畢竟是自己看得懂的。小心地去掙狗段的錢,這段是莊家必須走的階段,利用身段靈活偷襲莊家的最好階段,也是最肥美的階段。一定要遠離莊家設計的罌粟段,罌粟段是莊家故意設計出來的,引散戶上套的階段,也是莊家極致發揮資金優勢的段,是散戶十分被動的階段。

      很多人一看到股價上升,就心癢難耐,恨不得賺下市場每一個銅板,殊不知有些波段是設計的陷阱。就算你參與了罌粟段的漲幅,但最後肯定是輸多贏少,因為在這個階段你是被動的,是信息不對稱的,是被操縱的。千萬要遠離,遠離的前提就是分清楚階段,控制住慾望,看淡一些漲幅。魚頭魚尾理論說的也是這個,但無法區分段落和操作。

      目前的行情來看,個人覺得主板大金融進入邏輯段,一是因為整理了兩三個月,二是為國分憂論和國企躍躍欲試說明指數等不及了,三是市場還在猶豫階段,籌碼也在震盪中紛紛換人。創業板目前還看不清楚是狗段後期還是罌粟段,但只要藍籌起來,創業板出貨就很難了,都是機構玩機構,再拉升也必然是罌粟段

      趙丹陽07年3000點就清倉,放棄了狗段行情,因為他是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者不喜歡狗段行情。瑞鶴仙_5876 等超短玩家一年上十倍收益,主要是賺狗段的錢,很多暴富的人都是賺這個階段的錢,因為這個階段彈性最大,不受估值約束,刻意天馬行空地漲。散戶一般都「賺」罌粟段的錢,最後都是大虧,因為邏輯段看不懂,狗段猶豫不敢幹,罌粟段看起來最簡單,而且是現成的陷阱,同志們也都來了。切記,切記。

猛獸“吃人”是偶然,還是有漏洞 動物園亂象調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503

 

(CFP/圖)

去動物園看動物,是人們為數不多能親近動物的方法,但現實中卻險象環生。一旦發生動物傷人事件,涉及遊客傷害賠償問題難以解決。

一女性遊客違反規定自行下車,遭老虎攻擊受傷,送醫不治,這是2015年8月12日發生在河北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的一起慘劇。南方周末從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該事故目前仍處於和家屬交涉階段,園區遊覽人數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自2007年至今,僅媒體披露的動物園動物傷人致死事件,不下16起。不只是懵懂的兒童,猛獸一旦發起野性,連朝夕相處的飼養員也不放過。

去動物園遊玩,和動物親密接觸,本應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如今慘劇卻頻頻發生。究竟是偶然事件,還是監管存在漏洞?“吃人”動物園背後,隱藏了多少看不見的亂象?

審批無序,禍根埋下

國內稍成氣候的動物園有273座,這是業內公認的一個數字,“幾只動物,幾只珍禽異獸,找塊地圍起來,也叫個動物園,可這類的動物園數量是無法計算的。”中國動物園協會一位工作人員透露。

國家林業局政策法規司法規處巴連柱處長早在2004年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上就有觀點稱,在我國,建一座動物園涉及土地使用權(甚至征用林地)、動物資源等一系列審批問題,並非一個林業部門能夠解決。至今沒有一個專門針對動物園建設的審批流程和規章制度,然而業內的執行準則,將是否擁有各類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視為衡量動物園合法地位的標準。

因為有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野生動物,便不能稱之為動物園。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許可證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這里的“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下面簡稱《辦法》)修訂版第五條中明確規定,馴養繁殖國家保護野生動物需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所以,即使沒有審批野生動物園建設的職責,林業部門還是把守著開辦動物園的必要關口——審批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這項最為關鍵的工作,同時在野生動物獵捕、進出口等各個環節進行審批。巴連柱處長曾指出,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是把“野生動物園”作為特定的“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或者個人”,發放馴養繁殖許可證。

也就是說,經營者具備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條件(例如土地、資金、技術力量等)後,向林業部門申請國家野生保護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而後向工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作為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基地和場所,也就是事實上的“野生動物園”。同時,馴養證每年都需要年審,逾期不審,可以予以吊銷。而且一旦有違反《辦法》中相關規定的,除註銷許可證外,可被吊銷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

體制混亂,職能交叉

“私營、民營、國有,各類體制的動物園都是允許存在的,只要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就可以經營動物園。”中國動物園協會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介紹。

而事實上,國內野生動物園建設項目往往是政府工程、企業或者私人承包經營相結合的產物。比如北京動物園是國家事業單位,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國有企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合作建設,而廣東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隸屬於廣東長隆集團,是民營企業。還有一些動物園屬於企業化經營,接受政府行政管理,比如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構成資金有政府資金,也有個人資金,經營權幾經易手,現在是聯營企業。

如今,國內大部分野生動物園都是企業化經營,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對於動物園的管理,經營者不可能撥出很多資金來維護動物園的管理,以致很多動物園的經營者對員工培養、設備的維護更新等都做不到符合國家的標準,比如2013年7月住建部頒發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中對於動物園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明確要求:“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應當確定兩位安全責任人,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也就是所謂的單崗雙人制,然而在實際管理中,有很多飼養員命喪獸口,都是因為沒有嚴格履行這類標準,釀成慘劇。尤其在多種所有制共存的經營模式下,各家動物園有各自的管理章程,國家雖然出臺相關管理規定,但是落地太難,監管力度明顯不夠。比如,住建部2010年10月出臺的《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中要求各地動物園和其他公園停止所有動物表演項目的規定,諷刺的是,現在很多野生動物園把動物表演當做營銷創收的最大噱頭。

除落實難,政府管理辦法也確實不夠細致。再如《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中對於動物園加強管理提出了要求,但對於籠舍設計規範,則沒有具體規定。而被披露的多起動物園動物傷人事件都是因為遊客翻越或鉆越籠舍。

此外,在政府行政部門管理層面上,早在2004年7月建設部發布的新版《城市動物園管理規定》中第三條有“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動物園管理工作”的規定,此規定將野生動物園也涵蓋在內。但實際工作中,全國存在的野生動物園都是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及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和進行管理的,也就是說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由於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職能交叉,對野生動物園的管理職責沒有明確界定,從而導致雙方管理野生動物園的職能缺失,使規定的效力降低,缺乏應有的法律效力。

意外傷害,如何定責

在安全管理方面,各動物園的安保和巡邏系統差異較大。

據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一行政人員介紹,園區動物飼養人員和巡邏人員在編89人,其中安保人員有編制的是20個。據悉,秦皇島野生動物園占地344公頃,是中國城市中規劃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園。

即便動物園安全管理措施得當,遊客還是有可能身涉險地,一旦發生危險,動物園就要面臨損害賠償。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其中對於“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南方周末從北京漢威(深圳)律師事務所朱春立處了解到,在損害賠償的責任劃分上,動物園的管理職責在於是否履行了告知義務、警示義務,對於兇猛動物,監管是否到位,是否設置防護隔離,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兒童由成年人陪同進入園區,成年人是否履行了監護義務。

朱律師認為,一旦發生動物“傷人”或“吃人”事件,動物園的責任是免除不了的,比如自駕,雖然在園區自行下車,導致被咬,遊客的個人責任比較大。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在動物園這樣一個危險區域設置自駕,動物園方是否有更細致的考量,因為這樣相對遊覽車來說,其實遊覽的安全性降低了。園區是否有對相關車型車號、車輛規格、遊覽事項做規定和告知,如果沒有,還是要承擔相關管理責任。

一旦真的在動物園發生意外情況,從追究責任理賠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以受到人身傷害要求賠償;另一個方面也可以根據合同法,針對合同違約責任,給合同相對方造成損失,要求賠償。因為購買門票的行為相當於簽了一份旅遊服務合同,然而遊客安全沒有得到充分保障,服務有瑕疵,不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要求。按合同糾紛來要求賠償也可以。可是無論何種賠償方案,對受到傷害的人來說都是無法彌補的。

針對園區老虎“吃人”事件,南方周末從秦皇島野生動物園辦公室一位趙姓負責人處獲悉,事故發生後,園區加強了安保措施,加派巡邏車,增加了更多的警示標語。


三個季度經濟增速都是6.7%是巧合? 國家發改委:偶然中的必然

今年三個季度每個季度的經濟增速都是6.7%,這是否巧合?

10月21日,在國新辦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程建林回應稱,從實際的數字來看好像是巧合,但是從結構、名義資產來看,其實不是,更重要的是它的內涵發生了變化,這是偶然當中的必然。

程建林說,從構成總量的結構來看,其實三大產業是有升有降的,由於一二三產業的特點不同,第一產業增速逐季加快,第二產業存在波動,第三產業比較平穩,從產業來看,二產的速度減慢了,但是一產的速度在提高,三產穩中略升,從產業來看,總量的結構是有波動、有變化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的速度回落了,但是消費的增長加快了,外貿的降幅收窄了。

此外,程建林稱,從不變價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沒有變化,都是6.7%。但如果從現價來看,三季度的名義增長速度是7.1%、7.2%和7.8%,都是有變化的,主要是由於GDP的平減價格變化引起的。

程建林說,“去年的平減指數是負的,要看經濟規模,名義的還沒有實際的高,今年的平減指數價格由負轉正,我們去年比較擔心通貨緊縮,今年從價格的變化趨勢來看,包括平減指數變化來看,今年通貨緊縮的壓力有所緩解。從不變價和現價來看也是不一樣的,不變價是不變的,但如果用現價來看,名義增長是有變化的。”

針對三個季度都是6.7%是否巧合的言論,程建林認為,從實際的數字來看好像是巧合,但從結構、名義資產來看其實不是。同樣的增長速度,更重要的是內涵發生了變化。這是偶然當中的必然。“這必然是改革、是創新。”

程建林說,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在轉變,中國經濟真正的源泉在於數據後面發生的結構升級和動能轉換,這是現在經濟增長真正的源泉。從需求結構來看,前三季度內需的增長貢獻率超過了100%,其中消費貢獻了71%,投資貢獻了36.8%。內外需結構在繼續調整,但是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在繼續加大。

針對近期房價的過快上漲,是否會擠壓其它消費,程建林表示,應該是會(影響)的,因為買一套房子要上百萬、幾十萬。如果攢錢買房子,那麽別的東西就買不了了。但是買了房子以後還要裝修,裝修又會帶動其它消費。而且購房還可以貸款,等於是用長期積累去買房子。如果計劃得好,也不一定為了買房子別的就不消費了,有了合理的規劃,還是可以消費的。


吳恩達離開的偶然,和百度AI戰略的必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2/162059.shtml

吳恩達離開的偶然,和百度AI戰略的必然
羅超頻道 羅超頻道

吳恩達離開的偶然,和百度AI戰略的必然

下一位會是誰?

本文由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羅超。

昨晚看了一場TED演講,演講人是在科技圈久負盛名的凱文凱利,主題是人工智能。整個演講,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內容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一個觀點:

技術的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被預見的,就像重力一樣,一滴雨點流入山谷的實際路徑是無法預測的,我們並不知道它的具體走向,但大方向是很顯然的:往下流。因此,電話是必然的,但 iPhone 不是;因特網是必然的,但Twitter不是;而在未來二十年中,人工智能也會是一種必然。

微信圖片_20170322163056

碰巧就在今天,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布離開百度,這件事在科技圈掀起軒然大波。李彥宏昨天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談時還在說,互聯網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有人說,現在百度主菜的主廚離開了還能做出來嗎?我對此的觀點是,就像凱文凱利的邏輯一樣:百度做人工智能是一種必然,而吳恩達的離開只是一種偶然。人工智能已上升到百度公司級戰略,絕不可能因為吳恩達的離去而改變既定戰略,百度在AI上的實際業務也不可能受影響。

微信圖片_20170322163100

吳恩達的離開確實是百度的損失

必須要承認,吳恩達的離開對於百度而言確實是一大損失。

吳恩達是大約三年前加入百度擔任首席科學家,之前其已頭頂大量光環,尤其是Google大腦聯合開創人的身份以及所領導的著名的“機器識別貓”實驗,讓他在科技圈名聲大噪。

在百度的三年時間里,吳恩達再次證明了自己。正如其所發布的公開信所言,在他加入百度之後的三年,百度人工智能團隊增長到近1300人,形成中國首屈一指的AI研發隊伍和體系,吳恩達作為AI界的旗幟人物對於頂尖人才有很強的號召力,Adam Coates、景鯤、李平、徐偉、以及朱凱華等AI大牛被吸引到百度。同時,百度在深度學習、NLP、語音、自動駕駛技術等AI核心技術領域也取得多個里程碑進展,這些技術被應用到百度業務尤其是內容分發、自動駕駛以及移動搜索上。百度還推出了包括小度機器人、度秘等在內的AI應用,從研發體系到底層技術再到業務應用,過去三年是百度AI戰略從雛形到成型的三年,吳恩達功不可沒。

微信圖片_20170322163105

2014年,吳恩達在百度世界大會上演講

正是因為此,吳恩達的離開對於百度而言,堪稱一大損失。如果吳恩達不離開百度,必然還有更多貢獻,並且與普通人才不同,隨著AI的爆發,門檻頗高的AI領域技術人才本來就稀缺,更何況吳恩達這樣的全球頂尖人才,真的是鳳毛麟角,說其價值等身黃金也不誇張。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沒有人能保證終身為一家公司效力,聯合創始人離開公司比比皆是,更何況是吳恩達這樣的頂級科學家——他有太多選擇,科學家AI創業方興未艾,被百度對手科技公司獵取也有可能。

然而百度AI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吳恩達在百度的三年,百度人工智能技術上,形成了超過1000人的研發隊伍和人才梯隊、以及研發體系,自然語言處理、語音、知識圖譜等技術都取得對應進展。可以說吳恩達幫助百度打造了一個AI機器,但是現在這個機器正在高速運轉,打造機器的人離開不會有問題。

吳恩達在公開信中透露新任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是位出色的技術和業務帶頭人”。百度則在隨後宣布,整合包括NLP(自然語言處理)、KG(知識圖譜)、IDL(深度學習研究院)、Speech(語音)、Big Data(大數據)在內的百度核心技術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任命百度副總裁王海峰為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同時晉升其為Estaff成員,轉向百度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陸奇匯報。

可以預見,百度的AI戰略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改變(除非李彥宏離開百度,但這顯然不容假設),百度AI業務不會受到影響。劉江峰率領華為榮耀拿下互聯網手機戰役的勝利之後離開,趙明接手榮耀業務依然進展順利,類似案例還有很多。

對於百度來說值得慶幸的是,不會面臨AI人才的青黃不接。

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負責人王海峰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牛人,他是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50多年歷史上唯一出任過主席(President)的華人,同時也是截至目前最年輕的ACL會士(Fellow)。空降百度擔任COO的陸奇,同樣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大牛,工程師出身的李彥宏直言其對人工智能的理解不及陸奇十分之一。當百度已經構建起超過1000人的AI研發團隊,並且具有包括多位頂級AI領頭者在內的人才梯隊時,任何一個人的離開都不會影響這部機器的運轉。

陸奇率領下的百度AI會加速應用化

對於百度來說,吳恩達的離開反而讓其AI的未來變得更加清晰起來,或者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與吳恩達不同,陸奇不是純科學家型人才,而是兼具商業能力和領導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擔任過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意味著他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微軟CEO斯蒂芬·鮑爾默評價他是“集資深專業技術知識、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廣泛的商業知識於一身,在業界是非常罕見的奇才。”這正是百度眼下推進AI戰略的急需的能力,陸奇將會推進百度AI從研發轉向應用——這並不適合學術型的吳恩達。

李彥宏在年初內部信說:

“人工智能就是整個公司的一個技術的基礎,該沈澱的數據都要沈澱,該整合的技術都應該整合在一處,該開放的要向所有的業務部門去開放。這是一盤棋。”

現在百度對於人工智能的布局考量已不再只是研發技術讓語音識別更準、讓機器學習更快,而是與百度的大數據優勢以及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優勢結合,進行技術的整合、開放和應用,反哺業務。

吳恩達在公開信中發表了類似觀點:“美國擅長創造新的技術和理念,而中國擅於將人工智能技術用於開發出好的產品。”,事實上,百度與谷歌布局AI最大思路不同就是將AI技術產品化,比如將之應用到手機百度、百度地圖,而不是讓AI技術去跟人類下棋。

對於百度而言,AI已上升到公司戰略並且有All in的姿態,說李彥宏豪賭AI都不誇張。百度是最早布局AI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同時也是投入力度最大、已有成果最多的玩家,牽頭組建國家深度學習實驗室證明了其在AI上的技術實力。百度已經不止一次強調將繼續加大對AI的投入,尤其是進入2017年百度更有舉公司之力押註AI的意思。吳恩達離開了,百度AI的路還會繼續走下去。

百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易到危機的偶然與必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8/162636.shtml

易到危機的偶然與必然
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

易到危機的偶然與必然

易到所面臨的並非簡單的債權債務糾紛,而是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

本文由騰訊科技(微信ID:qqtech)授權i黑馬發布。

爭議不斷的易到用車昨日又陷入新的輿論漩渦。身為公司二股東的創始人周航,公開指責大股東樂視挪用公司13億資金,而樂視對此予以堅決否認,稱周航用心險惡,涉嫌誹謗。

兩年前,對在專車大戰中處於不利局面的易到和周航而言,樂視和賈躍亭曾扮演著“白衣騎士”的角色,如今雙方倒戈相向,戲劇性變化令人唏噓。從牽手到決裂,易到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麽?13億資金糾紛的真相是什麽?接下來,樂視又將如何解決易到乃至整個生態公司的資金危機?

易到的擴張與危機

微信圖片_20170418135327

*周航

過去數月,易到拖欠供應商賬款、司機收入無法入賬的消息不斷流出,“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周航在昨晚的聲明中將矛頭直指樂視。

追溯易到這次的危機,要從樂視的入股說起。

2015年10月,樂視控股宣布樂視汽車已正式簽署對易到用車的股權投資協議。交易完成後,樂視汽車獲得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易到用車的控股股東。此後,樂視相繼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長、彭鋼出任易到總裁。

對於網約車市場開拓者易到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隨後,易到創始人周航逐漸淡出公司管理。

“樂視入股後的第一次發布會上周航還與樂視下派的高管同臺而坐,而自去年5月馮全林擔任COO後,周航就開始慢慢就淡出,更多承擔了易到代言人的角色。”一位易到前員工對騰訊科技表示。

而當時隨著馮全林空降易到的還有一支“阿里經理人”團隊,他們成為了易到運營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

彼時,網約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樂視正處於汽車、體育等業務大規模投資擴張階段,易到也一改原本不參與大規模補貼燒錢競爭的姿態,補貼幅度逐漸向滴滴靠近——從2015年11月起開始“100%充返”活動。

去年7月,易到對外公布了這次補貼的戰果,共有653萬人參與,總充值金額超過60億元,人均充值額918元,複充率達67.4%。從補貼力度上來看,易到在過去這段時間相當於補貼了60億元。

但高額補貼也帶來虧損和現金流壓力,當樂視去年開始遭遇資金短缺困境,對易到無法持續供血的風險迅速暴露體現。“很遺憾由於樂視眾所周知的原因,也不可避免的殃及了易到本身。對於近期易到出現的所有問題,我和創始團隊都很關切和憂慮。”周航在聲明中稱。

資金短缺的直接後果是,用戶的叫車難度提升,易到的活躍度開始下降。根據極光大數據監測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易到MAU的整體趨勢從去年以來持續下降,其中在去年底和今年初的兩個月時間里曾經反彈,這與當時的重返送促銷活動不無關系。

樂視昨日發布聲明中稱,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顯然,如今全面收縮的樂視已無力為易到繼續輸血,正計劃為易到引入新的投資。

目前周航和樂視爭議的焦點在於,樂視是否違規挪用了易到名下的13億借貸資金。

按照樂視的說法,周航所說的“挪用13億”,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當時雙方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於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用於易到,13億用於樂視汽車生態。對此,周航本人不僅知情,也在相關的董事會文件上簽字確認,並且易到與樂視控股也已經簽訂了相關協議”,所以樂視認為此次周航的指責已涉嫌誹謗。

新的疑問在於,以易到為主體的貸款14億,卻有13億給了樂視汽車,是否涉及銀行騙貸情況?對此,一名樂視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此次貸款資金使用細節,銀行事先已經知情。

具體細節仍待相關銀行調查披露,但樂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易到平臺司機提現難和用戶打車難的困境。

“易到所面臨的並非簡單的債權債務糾紛,而是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周航稱。

周航的擔心不無道理。從今年春節後開始,一些易到司機就發現易到平臺上無法提現,同時司機端關閉了“提現”按鈕,必須親自攜帶終端綁定的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到易到總部進行人工提現。

易到的這場提現風波從3月開始席卷了上海、廣州、深證等城市,導致不少司機有單不敢接。

“公司現金流緊張,對外提現的口就縮緊了,每天只有少量的現金放到提現的賬戶上,先到先得。”一名易到員工對騰訊科技表示。

對此,易到此前的官方回應顯然難以釋疑,稱是由於系統不穩定所致。“目前正在與國家有關部門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進行數據對接,由於數據對接帶來的系統短暫性不穩定,影響個別司機當日提現無法完成。”

而隨著此次周航炮轟樂視事件發酵,易到的風險也被加速放大,無論是尋找新的外部融資,還是自有資金註入,樂視都急需更快的行動,幫助易到度過此次危機。

值得註意的是,據騰訊科技了解,周航也曾聯系了其他投資機構和樂視商議投資易到,但樂視拒絕了此次提議,談判破裂。這也是目前周航和樂視微妙關系所在。

孫宏斌的改革:砍掉燒錢和邊緣業務

微信圖片_20170418135335

*孫宏斌

很多人或許有疑問,三個月前,融創中國孫宏斌向樂視註資150億資金,為何沒拿出部分幫助易到緩解資金難題?

事實上,此時缺錢的樂視,各項業務都在等“金主”孫宏斌的“米”下鍋。目前而言,這筆錢是很可能已經出現基本運營資金缺口的樂視維持下去的最大希望。

3月10日,很多樂視員工的年終獎被推遲發放,這讓不少樂視員工們意識到,樂視的資金危機,可能並沒有真正過去。

一位接近樂視高層的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過去幾個月,樂視的工資發放、報銷都頗為吃力。”

孫宏斌可能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救世主----在救世主那里,沒有什麽“以物易物”的邏輯,而這卻是生意人孫宏斌熱衷的東西。

這個本與樂視毫無瓜葛的地產商人,在入股樂視百日後,就透到了這家公司的骨髓。暫時握著錢這根命脈,也就掌握著樂視上上下下的命運。

從進駐第一天起,孫宏斌就開始了對樂視的“手術”。而第一刀,落在了樂視體育頭上。

在3月28日融創業績會上,孫宏斌喊話,樂視體育做中超就是一個錯誤,“投了13億,虧了5億。這是個買賣,這麽做就不對。”

“買賣”,與賈躍亭以往愛打的夢想牌,完全是兩種思維方式。

這次批評不久後,樂視體育就丟掉了包括中超、亞足聯的一系列賽事的獨家版權,轉而分別由蘇寧體育、體奧動力等同行接手。

一系列變動,體現了孫宏斌的意誌。這對於曾經大肆鼓吹核心版權壁壘的樂視體育幾乎不可想象。在去年按照計劃上線樂視體育會員後,版權壁壘這個先決條件卻一朝崩潰,會員的含金量驟然下跌。而會員,原是2017年樂視體育走向盈利的希望。

在孫宏斌眼中,能賺錢的業務才是好業務,這使得孫宏斌對接近盈利的樂視電視青睞有加,註入重金;相反,在樂視體系中尚在大手筆投入期的體育便成了最佳反例------在整個樂視體系都缺錢的現在,孫宏斌似乎並不打算向樂視體育投入一分錢,資金上的嚴苛,促成了樂視體育短時間內版權資源的集中流失。

被影響的絕不止樂視體育。3月10日,樂視網宣布,由於樂視商城目前處於虧損狀態,樂視網決定放棄前期樂視控股授予提案權、表決權。同時樂視網放棄其尚未認繳的150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對應的樂視電子商務15%的股權權利,轉由賈躍亭個人控股的樂榮控股出資認購。

同日,上海融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議受讓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上海隆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0%股權,從而獲取上海虹橋商務區隆視廣場北樓地上地下物業的所有權。而這塊產業,原本是樂視用來做上海公司總部的大樓。

樂視商城、地產項目的這兩項變動,意味著樂視在剝離非核心業務的路上越走越遠。在孫宏斌看來,樂視從總體上看資產比較優質,不過,資源不足導致了一旦戰線拉太長就會出事,“樂視單獨做手機、電視、體育都是可以的,但一起做就不行”。

為此,孫宏斌給賈躍亭開出的解藥是“該關的關,該賣的賣”。至於誰該關、誰該賣,孫宏斌並未明說,但短期內的盈利能力極有可能是孫宏斌最為重要的衡量標準。

據騰訊科技了解,按照孫宏斌規劃,易到、網酒網、樂視體育等非核心業務最近都在尋求外部融資、或者乃至被剝離出樂視。

事實上,正因為易到有新的股份出售計劃,原已淡出的周航才會有機會和想法重新高調回歸視野。

不僅如此,孫宏斌對上述策略的施行,加了個附加詞:“督促”。

孫宏斌確實有資格這麽說。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由於樂視的資金缺口都需要融創去填,樂視內部的風向已經發生了變化,“孫宏斌進來後,上層對業績看的更重了,花錢部門預算被砍、賺錢部門KPI變高”,而這些變動,孫宏斌的大手從頭到尾貫穿其中。

顯然,長期虧損的易到很難入孫宏斌的法眼。

不僅是虧錢部門,即便對於樂視電視、樂視影業這些孫宏斌看重的業務,也在孫宏斌入駐後變得異常嚴苛。在1月13日融創宣布入股時,就表示將排遣監事入駐電視、影業、手機三項業務,“派駐財務人員是為了掌控資金流向,銷售出來的錢得看住”,孫宏斌稱。

“我們在樂視是比較強勢的”,孫宏斌強調。在孫宏斌的詞典里,買賣,永遠是占據第一位的關鍵詞。

賈躍亭的兩難:兩種文化如何融合?

微信圖片_20170418135345

*賈躍亭

考慮到樂視長期以來的企業文化,孫宏斌這種“實業改造”,進行的可能並不會太順利。

一位樂視中層曾向騰訊科技坦言,“賈老板不太在乎過程,對於實現方式和實現代價也不太感冒,他只在乎你能不能做出足夠牛逼的事兒”。這使得樂視內部一度諸侯割據,不少空降的中高層都會自己帶一個團隊進來,團隊也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在這種各自為營的態勢下,加之賈躍亭對過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使得眾多不僅僅在為公司奮鬥、而在為自己奮鬥的團隊變得異常亢奮。“每個新項目,做到一定階段,我會拿出30%-50%股權送給團隊成員,然後再拿出剩下的60-70%送出去”,賈躍亭曾告訴騰訊科技。

不僅如此,對高級員工在長期激勵上的慷慨,也曾令樂視成為諸多行業大咖的落腳地。據了解,賈躍亭此前制訂了管理層雙重持股的架構,這意味著高管不僅持有自身業務板塊股權,如果其他板塊業務高速成長,他也可以從中分享到增長的紅利。

但如今,這一切在錙銖必較的孫宏斌改造下極有可能將不複存在。

從結果上看,這種文化,一度讓樂視的步子異常飛快;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也為樂視越鋪越大的攤子積累下了痼疾。

正如人格之於人,企業文化同樣是一家企業的基因。賈躍亭會如何改變自己?由於資金短缺,以往激進的發展方式不得不被改變,賈躍亭在戰略布局思考層面的優勢將受困於現實資金能力。兩種文化如何在樂視共存,賈躍亭需要做出判斷選擇。

此外,從長遠來講,樂視自身的估值模型可能也會在孫宏斌的“手術”後發生變化。

在當前樂視危機中,相比賈躍亭為“夢想”燒錢行為,A股投資者們顯然更青睞錙銖必較的孫宏斌。但另一個問題在於,願意投樂視的人,看中的大多不是樂視在當下的盈利能力----被戲稱為“PPT公司”的樂視,原本最核心的“資產”可能並不是如今被各方投資人看重的樂視電視,而是PPT背後,賈躍亭親手描繪的“生態”及“生態”的未來。

這可能才是樂視異常高企的“市夢率”真正的基礎。

可如今,這一支撐起樂視高股價的基礎正在動搖:砍掉發展中的高投入業務,只按照實業思維關註盈利與高利潤率部分,樂視還有能力去展開“新故事”嗎?

可以預見,在經過這次“手術”後,生意人孫宏斌很有可能會讓樂視煥然一新:不再亂,懂得賺錢,如同一家普通的互聯網商業公司一樣。當賈躍亭的烙印越來越淺,“新樂視”的歸屬可能也會撲朔迷離。

易到 危機 周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