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佢哋=自己-信念 蔡東豪

2008-07-10  NextMagazine


公司開會的時候,當我聽到「佢哋」這兩個字,我必定即時插嘴︰「佢哋是誰?」一輪追問之後,多數會發現「佢哋」是同事虛構出來的人物。

出現「佢哋」,是因為同事所做的工作做得不夠全面和透徹,當自信心不足,便把一些理應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佢哋」的身份既神秘又飄忽,隨時移形換影,按使用者需要而百變,好使好用。

作為管理人,我認為他們一項重要職責,是要把「佢哋」從下屬的思維中完全消滅︰成敗應在於自己,「佢哋」從來不存在。

投 資者心中也有「佢哋」。「佢哋托高個市出貨」、「佢哋舞高舞低,賺到盡」、「佢哋呢排無做嘢,個市會牛皮」。「佢哋」猶如一度力大無窮兼且隱形的力量,操 控着股市。「佢哋」預知市場起跌,在最低點入貨,最高點出貨,永遠不會輸錢,公眾輸的錢就是給「佢哋」賺去。當追問誰是「佢哋」的時候,投資者支吾以對; 緊迫追問下,投資者勉強的回答︰「佢哋是大戶」。繼續再問誰是大戶?投資者不耐煩地答︰「索羅斯、大摩、大劉!」

問到這裡是時候收口,追問下去都沒有意思。你不忍指出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過去幾年表現乏善足陳、大摩這類大型華爾街投資銀行的炒股業務近年頻頻爆煲、劉鑾雄的華置,證券投資方面在○八年上半年有近二十五億元的賬面虧損。

投資者心中有「佢哋」這個虛擬人物存在的原因,簡單點來看,是因為他們相信股市是由一少撮神秘人操控;較深入的看,是投資者對自己不誠實,不願意花精神和時間去研究和分析投資技巧,反而是要說服自己,投資世界有大有細、有正有邪、有為所欲為的大戶和任人魚肉的散戶。

當投資這門其實不簡單的學問被簡單化之後,所有事情即時變得理所當然︰投資者認為輸錢是因為不夠「佢哋」玩,跟隨安慰自己︰「輸俾索羅斯,無話可說罷」。

股 市收市後,財經演員須出場作總結,我經常聽到這句台詞︰「先殺好友,再殺淡友」。實情是指數先跌後揚,但財經演員把這結果演繹成一幕生動場面︰好友先出 場,一輪惡鬥後敗陣了,淡友接力補上,最後也敵不過對手,壯烈犧牲,場面悽美。我想問誰是好友、誰是淡友;最重要的是,誰殺了好友和淡友?又是「佢哋」?

硬要把投資簡單地化為一句所有人都聽得明白的台詞、一幕所有人都想像得到的場面、一個所有人都可被說服的肯定結論,這全是投資的一個謬誤。指數先跌後揚的原因,可能是沒有甚麼特別原因,過程平淡,情形只不過是前期賣家多過買家,後期買家多過賣家,悽美和壯烈場面欠奉。

關 於股市走勢,我喜歡曹仁超的名句︰股市短線是「投票機器」,長線是「評估機器」(編按:這是源自畢菲德的名言「In the short run, the market is a voting machine. In the long run, It's a weighing machine.」),意思是股市短線受群眾的情緒左右,他們用理性或非理性的想法下判斷,於是他們的集體情緒決定股市短期波動;長期而言,股市受整體經 濟和個別企業本身基本因素支配,過程理性,可預測性甚高。若要以短期成績論英雄的話,畢菲德也經常失手,豈不是股神可能另有其人。

許多人問 我,金錢之王和財經演員的分別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兩個字︰謙卑。謙卑不是「世界仔」、不是自貶、不是禮貌,而是對自己誠實。金錢之王接受自己在一個不完美 環境下投資,依賴着不完美的資訊,決策過程中充滿變數,可預測性時高時低。他們清楚自己的強項,更在意自己的弱點,努力管理自己的情緒波動。他們知道自己 在投資上一定會遇上挫折,但務求做到知錯能改,以誠實態度對待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謙卑是知己知彼、是知所進退、是知足常樂。

有部分人不知道身邊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有部分人是知道的,可是不願、不敢或不懂得怎樣面對。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兼且懷着扎實的信念去面對的一小部分人,這就是金錢之王。我跟金錢之王的交談中,從未聽過「佢哋」這兩個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

白癡與堅強信念 paris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348

巴黎:

很歡喜看黃師傅的Blog,我不奇怪他的Blog的熱門度和他的投資回報成反比,因為好的東西,永遠被人錯過。

最近看到有人說投資有N種方法可發達,是嗎?這種類似的說話我似曾聽過。

我年少時踏入社會有N個同事,說有N種方法可以糧照出、野不用做,這些人最初的人工、職位比我高,但我離職發展自已事業前-----如果他們未被炒,我已經是他們的上司。

股價的上落是"受理性"和"不理性"N連串影響,我以為任何聰明人或蠢豬都會知,但是股票長期而言必須是跟它的財務優敗而上升或下跌,就不是一般投機人能克服、並把這道理置於短期上落影響的N個因素之上。

因此投機人的心理很易並時常出現矛盾,有了矛盾、心魔就隨之而來,就無法自已,就沒有堅強的心志、信念去克服眼前的一切,這是很自然的事。

老實說,如果我做了研究,並抱了一隻年年賺錢股票十年,那股價又不升,又沒有財務分析可以解釋,我想,如果我仍然相信這種價值投資法,我必定是個白痴。

又如果我連自已相信的東西也不堅持到,那我定是精神有問題!

堅強信念很容易有,並不難,不信,脫下衣服,看看自已身體,你會否相信別人說你是男是女?你有無信念相信自已才是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9

港股變「狼市」 贏錢要有堅定信念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04

上期講過Market Wizards裏的Michael Marcus,此君操盤,實屬神級,十年回報兩千五百倍(留意:是倍,不是%), 傳奇非常。身受多劫,曲折離奇,終能悟道。初出道時不理好醜,但求就手,瘋狂盲炒,輸到破產。最終體悟「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之恨,在於心浮氣躁、 缺乏耐性:出手太濫,值唔值搏,一律照搏。後嚴訂出手原則:基本因素、技術走勢、大市氣氛,全部相就時,方下大注。精選交易,配合風險控制,終令Marcus成一方之雄。

老掉牙的80/20定律告訴大家:80%回報,來自20%交易,貴多不貴精,死做爛做另外80%對大局沒影響的交易,只是徒虛精力。有此感想,源於同事回顧自己一個模擬倉的表現,發現回報中起碼一半,來自兩隻股票:理文(746)及六福(590)。餘下的交易,功過相抵後,才提供了另一半回報。

現時市場情緒極飄忽,中小型股波幅高、流通性低,先回調 兩三成,再抽破頂,已成常態。有篇文章稱現時市況為「狼市」:升就鬥快買,跌就鬥快斬,鬥狠鬥快。就算睇啱基本因素,也要不為價位起伏、新聞消息所擾,堅 持己見,耐性百般消磨,方成正果。十隻股票,最多得一隻長升,一旦被震走,組合回報隨時減半。

刻下要贏錢,信念(conviction)最重要。借用同事口頭襌:If you aren’t freaking convicted, don’t buy a single share.convicted一剒就頂唔蒲斬頭。回想過去半年,大家做過幾次「燒臘達人」:斬斬斬?而極強信念,必源自精研深究,建立自己獨特的優勢,是結合了解行業,睇廠/舖、見管理層加大量閱讀、計算而成,不是求其跟兩份大行報告,或揭吓報紙了事。今非昔比,上個牛市,美國透支廿年榮景,造就03-07年一榮俱榮、雞犬皆升的「盲牛市」:只要夠stubborn死坐爛坐就變股神。海嘯後,只有極少行業跟公司,有力逆流而上,十居其九,不是過氣股皇,便是偽增長股。寧缺莫濫,寧慢莫快,取易不取難,買熟少買生,變成生存法則。

檢視公司的營運,也可活用80/20定律。一直不看好霸王(1338),當然不是所謂「產品風險」,而是公司在營運上,沒集中火力,猛攻核心:上市之初,霸王賣點,是內地洗髮水市場,極具發展潛力;而公司的中草藥洗髮水,定位獨特,市佔率仍有限,一段時間後,或可成中國P&G。可是一期業績下來,本業進境有限,公司未謀對策,反而突然轉招,又推涼茶,又吹噓中草藥清潔用品、化妝品,周圍點火頭,亂晒大籠。

眾分析員相當受落,股價輾轉升上$6。沒有絲毫悔意,當時在收費股評寫過:「想一想王老吉,為何不賣洗頭水?」20%重中之重未交功課,倒過來出力做80%周邊產品,逆練80/20定律,不論投資、營商,都是大忌。自己喜歡估值不便宜的利邦(891),無非取其專注、專業、專精的發展模式而已。

(本人客戶持有理文(746)及六福(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47

信念便是命運 黎智英

2011-4-21  NM




Paul Johnson是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和作家,他十六歲時邱吉爾到他家鄉的保守黨大會作演講,他有幸遇上。他問邱吉爾: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邱吉爾答:「可 以坐下來我不站着,可以躺下來我不坐着。」Paul Johnson一定是覺得邱吉爾這句話精彩絕倫,故此印象深刻,因而事隔六十多年仍津津樂道這句雋語。

邱吉爾是我的偶像,我以他好些說話為金科玉律。看到Paul Johnson引述的這句雋語,我腦袋裡的燈泡突然大亮,唏,聽邱吉爾的話,可以節省精力,毋須那麼辛苦每日做運動了。到了我這把年紀,堅持每日早上做四 十五分鐘至一小時的運動是蠻辛苦的。說老實,有時真的想放棄,可是為了健康又不能不堅持下去。邱吉爾愛吃美食、愛飲美酒、愛抽靚雪茄、不做運動,他卻活到 九十多歲,他這句話怎不讓我有個藉口不做運動?早上不用花一小時做運動,那不僅可以活得舒服些,更可以節省時間做別的事情,那不是很好嗎?然而想深一層, 他是說做人的成功之道而非維持身體健康的秘訣呀?邱吉爾身材肥胖、舉動笨拙,活到九十多歲,他是天生異稟,而不是後天鍛鍊的成果,他哪有資格講維持身體健 康的秘訣?至於做人、做事的成功秘訣嘛,邱吉爾的每一句話都是值得我們斟酌細味的金句。除了列根和戴卓爾夫人,沒有哪個近代政治家是比他來得更成功的了!

「可以坐下來我不站着,可以躺下來我不坐着。」是什麼意思?那可以解釋為凡事適可而止以保存實力。適可而止是最難做得到的,對我而言,那更是難上加難。我 凡事都要去到盡,因為未盡全力便不可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要取勝則更不能吝嗇最後的一分力。置生死於度外,死而後已,打勝仗才再算其他。這既是我創業 的習慣,也是我做事的信念。這麼多年來我打贏過一些仗,也遇上過滑鐵盧,這個作風可從來沒有改變過。現年紀大了,體力差了,耐性卻多了;我學會了凡事給自 己多點時間,讓事情多些發展空間。這也可以給自己多些學習的時間和機會,故此Paul Johnson引述的邱吉爾名言來得既合時亦有意思。才幾歲大吧,我聽父親講過一句至今印象深刻的說話。那一趟有親戚到我們家吃飯,他是來問父親怎樣揀人 幫他做事的。父親說,看上個愜意的人,他會請他吃一頓飯。如果那個人三扒兩撥便吃完飯,他知道是找對了人。若然他吃得慢吞吞,父親打個哈哈便算了,一定不 會聘請那個人。父親認為吃飯慢吞吞的人,不僅做事會慢吞吞,臨事更會猶豫不決,不敢下決定。誰都知道不敢下決定的人是最沒有用的。

我從來沒有用過父親的方法去揀人,但我相信他這個判斷是對的。我看過不少吃飯快捷的人做起事來確又同樣爽快,他們為人較有勇氣,想好了便去做不會畏首畏 尾。這是個很重要的做事態度,雖然這樣的人也較容易犯錯。可是人誰無過?更何況錯誤往往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指引。我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 我吃飯的速度極快。這是有點自吹自擂了,不過都是事實,哈哈哈!說到勇氣,這也正是邱吉爾最大的優點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英國面臨被納粹德國滅亡的千 鈞一髮之際,他對英國人民作了那永垂不朽的演講:「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他鬥志激昂的演詞振奮人心,給處於生死關頭的英國人民燃亮希望,最後在美國的協助下打敗了納粹德國,既挽救了英國和歐洲,也挽救了西方文明。勇氣是成功的 要素。世間上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先知,也沒有人真正有先見之明,故此無論做人做事都要為未來作決定。有勇氣,我們便對未來有信心、懷抱希望,成為我們踏過的 無知橋樑,泰然走向未來。很多人看到我一往直前的做事方法,便說我一定是看準了前景,想清楚了方向才動手的,否則弄錯了那又怎麼辦?這些人顯然不知道這句 話是如何矛盾的。既然無法預知未來,我們又怎能看得準前景、想清楚到底什麼是恰當的做事方法和步驟?要是一切都要看準了、想清楚了才動手,那麼我們便永遠 也拿不出任何主意來,也因而什麼也做不成。不,我們是無法看得準前景,想得通未來的。我們可以做的是對未來有信心,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而條條大路都必然通 向羅馬。即使眼前面對死胡同,我們要有信心康莊的大道便在左近,而死胡同是走向康莊大道的指引。是的,看不準前景或想不通未來便動手,我們不難會犯錯。可 是錯誤是有意義的,錯誤將困難帶到我們眼前;只要我們有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那不便成為通向光明大道的指引嗎?拿出勇氣踏出第一步,上天便會為我們鋪出走 向未來的大道。我們要對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有信心,認識到困難是上天帶領我們走向光明的大道指引。勇氣令我們對未來有信心,讓我們敢於邁出走向未來的一大 步,勇氣因而是未來無窮無盡的許諾。

樂觀也是邱吉爾的成功秘訣。他出生貴族家庭,父親Lord Randolph是保守黨的領袖,政治生涯忙得交關,疏於照顧年幼的邱吉爾。他的母親除了忙於他父親的政治活動和應酬,更活躍於社交圈,又還有廣泛的各種 興趣,騰不出多少時間給童年的邱吉爾,故此他是在保母「Old Woom」(Elizabeth Ann Everest)的陪伴下度過童年。可是邱吉爾從來沒有抱怨童年過得孤寂,反而對母親充滿愛意,覺得母子關係密切。他是這樣描述媽媽的:「She shone for me like the Evening Star. I loved her dearly — but at a distance.」他說自己有個「快樂而溫馨的童年和一個充滿愛的媽媽」。

於此可見,邱吉爾個性樂觀、對上天感恩。感恩,他因而樂觀;樂觀,他因而勇敢;勇敢,他因而在英國最黑暗、最危急的時刻仍然深信英國最終會勝利,最後他果 然帶領英國人民和整個歐洲取得了勝利!樂觀的人知道活在世上是上天的恩賜,他不會認為這個世界欠了他些什麼。反之,他覺得一點一滴的好處都是上天的恩典, 他因而感恩。感恩,他因而樂觀;樂觀,他因而勇敢;勇敢,他因而相信未來、相信命運,因而相信自己是天之驕子。信念是我們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32

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rpe.html

 作者:馬克·泰爾


對如何才能獲得投資成功,大多數投資者都持有錯誤的信念。像沃倫·巴菲特和喬治·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大師是不會有這些信念的。最普遍的錯誤認識就是我所說的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
要瞭解這七種錯誤觀念,你得先知道他們錯在哪裡……
 致命投資信念一:要想賺大錢,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
  現實:在對市場的預測上,成功的投資者並不比你我強。
這可不是信口雌黃。
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潰前一個月,喬治·索羅斯出現在《財富》雜誌的封面上。雜誌刊登了他的這樣一段話:
「美國股票飆升到了遠超過基本價值的程度,並不意味著它們一定會暴跌。不能僅僅因為市場被高估就斷定它不可維持。如果你想知道美國股票會被高估到什麼程度,看看日本就行了。」
儘管他對美國股市持樂觀態度,但他也感覺到了股崩的逼近……日本的股崩。在1987年10月14日《金融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中,他重申了這一看法。
一星期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隨著美國股市(不是日本股市)的崩盤而劇損3.5億多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幾天內被席捲一空。
索羅斯承認:「我在金融上的成功與我預測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巴菲特呢?他對市場下一步將如何變化根本不關心,對任何類型的預測也毫無興趣。對他來說,「預測或許能讓你熟悉預測者,但絲毫不能告訴你未來會怎樣。」
成功的投資者並不依賴對市場走勢的預測。事實上,巴菲特和索羅斯可能都會毫不猶豫地承認:如果他們依靠的是市場預測,他們一定會破產。
預測對互助基金的推銷和投資業務通訊來說是必需的,但並非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
 致命投資信念二:「權威」信念——即便我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這麼一個人。
  現實:如果你真的能預見到未來,你是站在房頂上大聲談論它,還是閉緊嘴巴,開一個佣金賬戶然後大發橫財?
伊萊恩·葛莎莉本是個不知名的數字分析家。1987年10月12日,她預測說「股市崩潰就在眼前」。一個禮拜後,「黑色星期一」降臨了。
剎那間,她變成了媒體寵兒。而幾年之內,她就把她的名聲轉化成了一筆財富。
她是怎麼做的?遵循她自己的建議嗎?
不。實際上,資金如潮水般湧入她的互助基金,不到一年就達到了7億美元。只收1%的管理費,她一年就入賬700萬美元。業績真不錯。此外,她還開始發表投資業務通訊,而訂閱者很快就增加到了10萬人。
權威地位的商業價值讓伊萊思·葛莎莉發了財——但她的追隨者們卻沒有這麼幸運。
1994年,她的互助基金的持股者們不聲不響地投票決定終止該基金的運營。原因是:平庸的表現和資產基數的萎縮。這項基金的年平均回報率是4.7%,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平均漲幅為5.8%。
在一炮走紅後的第17年,伊萊恩·葛莎莉仍保留著她的權威加媒體寵兒的地位——儘管她的基金已經失敗,她的業務通訊已經停發,她的整體預測記錄也糟糕至極。
例如,在1996年7月21日道瓊斯指數達到5452點時,有報導說她預測道指「可以衝到6400點」。但僅僅兩天之後,她便宣佈「股市可能下跌15%~25%」。
這就叫兩頭顧。
這是她在1987-1996年所做的14次預測中的兩次。在這14次預測中,只有5次是正確的。
也就是說,她的預測成功率是36%。就是用拋硬幣的方法,你也會預測得更準——並賺更多的錢。
而伊萊恩·葛莎莉只是一長串曇花一現的市場權威之一。
還記得喬·格蘭維爾嗎?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媒體的寶貝——直到他在1982年道指達到800點左右的時候,建議他的追隨者們拋掉手中的一切並做空市場。
眾所周知,1982年是80年代大牛市的起始年。但格蘭維爾仍不斷敦促人們做空市場……直到道指一路升至1200點。
於是格蘭維爾被羅伯特·普萊切特取代了。與格蘭維爾不同的是,普萊切特預測到了80年代的牛市。但在1987年股崩之後,普萊切特又宣佈牛市結束,預測說道指將在90年代早期跌到400點。這就像是用一把雙筒霰彈槍也會脫靶一樣。
20世紀90年代的網絡繁榮製造了另一批媒體「英雄」,但在納斯達克指數於2000年3月開始狂跌後,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銷聲匿跡了。
如果一個人確實能永遠做出準確的市場預測,他或她就會避開世界媒體對這類人物的無休止搜尋。那位叫「無名氏」的聖人說得再正確不過了:「預測是很難的,尤其是對未來變化的預測。」
媒體「權威」是靠談論投資、出售建議或收取資金管理費來賺錢的。但正如約翰·特雷恩在《點石成金》中所說:「一個知道如何將鉛變成黃金的人是不會為每年100美元的報酬而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更別說在CNBC上免費告訴你了。
這就是巴菲特、索羅斯和其他靠實際投資賺錢的投資大師很少談論他們的行動,也很少預測市場的原因。通常來講,就連他們的基金股東也不知道自己的錢被投到了什麼地方!
 致命投資信念三:「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
  現實:沃倫·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者。他最喜歡的投資「消息」來源通常是可以免費獲得的:那就是公司的年報。
當喬治·索羅斯於1992年用100億美元的巨額空頭衝擊英鎊時,他獲得了「擊垮英格蘭銀行的人」的稱號。
他並不孤單。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英鎊瀕臨崩潰的跡象。就算沒有數千,也有數百其他交易者隨著英鎊的急劇貶值發了財。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羅斯,也只有他將20億美元之多的利潤帶回了家。
現在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已名揚天下,已經有高高在上的資格了。但當他們開始投資時,他們什麼也不是,也別指望受到特別歡迎。而且,巴菲特和索羅斯在出名之前的投資回報都比現在要高。可見,對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來說,現在以任何方式利用內部消息顯然不會有太多好處。
就像巴菲特所說:「就算有足夠的內部消息和100萬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內破產。」
 致命投資信念四:分散化。
  現實:沃倫·巴菲特的驚人成就是靠集中投資創造的。他只會重點購買他選定的六家大企業的股票。
根據喬治·索羅斯所說,重要的不是你對市場的判斷是否正確,而是你在判斷正確的時候賺了多少錢,在判斷錯誤的時候又賠了多少錢。索羅斯的成功要訣與巴菲特的完全一樣:用大投資創造遠高於其他投資潛在損失的巨額利潤。
分散化策略的效果則恰恰相反:你持有許多公司的少量股票,就算其中的一隻股票瘋漲,你的總資產可能也變化不大。
所有成功投資者都會告訴你:分散化投資是荒唐可笑的。
但你的華爾街顧問們大概不會這樣說。
致命投資信念五: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就像企業家一樣,成功投資者是很不喜歡風險的,他們會儘可能地迴避風險,讓潛在損失最小化。
在幾年前的一次管理研討會上,學者們一個接一個地宣讀了有關「企業家性格」的論文。他們彼此之間分歧極大,但有一點是一致的:企業家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事實上,大多數企業家都樂於冒險。
在會議行將結束時,聽眾中的一名企業家站起來說,他對他聽到的東西感到吃驚。他說作為一名企業家,他會竭盡全力迴避風險。他還認識其他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但在哪裡都很難找到比他們更厭惡風險的人。
成功企業家厭惡風險,成功投資者也是一樣。規避風險是積累財富的基礎。與學者們的論調截然相反的是,如果你去冒大險,你更有可能以大損失而不是大盈利收場。
像企業家一樣,成功投資者們知道賠錢比賺錢容易。這就是他們更重視避免損失而不是追逐利潤的原因。
致命投資信念六:「系統」信念: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確保投資利潤的系統——技術分析、原理分析、電腦化交易、江恩三角(指20世紀上半葉的金融炒作大師威廉·德爾伯特·江恩的幾何分析法)。甚至占星術的神秘結合。
現實:這種信念是「權威」信念的必然產物——只要一名投資者使用某位權威的系統,他賺的錢就會像這位權威(自稱能賺到的)一樣多。這種普遍的致命投資信念正是推銷商品交易系統的人能夠賺大錢的原因。
「權威」和「系統」信念的根源是相同的:對確定性的渴望。
當有人就一本描寫沃倫·巴菲特的書向他提了一個問題時,他回答說:「人們在尋找一個公式。」就像他所說,人們希望找到正確的公式,把它輸入電腦,然後舒舒服服地坐在那裡看錢往外冒。
 致命投資信念七:我知道未來將會怎樣——而且市場「必然」會證明我是對的。
  現實:這種信念是投資狂熱 的一個常見特徵。就在1929年股崩前幾個星期,實際上每個人都相信歐文·費希爾的話:「股市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永久性高點……」當黃金價格在20世紀 70年代暴漲時,人們很容易相信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在雅虎、亞馬遜、電子港灣和數百家「網絡炸彈企業」的股價天天上漲時,你很難反駁20世紀90 年代的華爾街頌歌——「利潤不是問題」。
這是第一種投資信念的一個更強大的變種,意味著你必須能夠預測未來——但它的殺傷力也大得多。
那些相信自己只有預見到未來才能賺錢的投資者在尋找著「正確」的預測方法。那些執迷於第七種致命投資信念的投資者認為他們已經知道未來將會怎樣。所以當狂熱平息時,他們已經失去了大部分資本——有時候還有他們的房子和衣服。
帶著教條思想進入市場是所有七種致命投資信念中最有害的一種。
光有信念是不夠的
儘管錯誤的信念必然會讓你誤入歧途,但光有正確的信念也是不夠的。
在我研究打破僵局者的策略時,我的研究對象之一是一個樂於與陌生人交談的可愛的法國人。像其他打破僵局者一樣,他相信所有人都是有趣的。但他仍覺得在開始一段談話之前必須要等待機會,比如一個晚會或與某個陌生人邂逅於一家自助餐廳。
我剛把「他/她是個有趣的人嗎?」這種打破僵局者的思考方法教給他,他就不再等待機會了。他開始和經過他身邊的每一個人交談。
可見,要想讓任何思考習慣成為你自己的習慣,你必須具備思考習慣的全部四個結構要素——信念、思考方法、有支持作用的情緒和相關技巧。
投資「聖盃」
當我在1974年進入投資界時,我對思考習慣和方法一無所知,但我是全部七種致命投資信念的虔誠實踐者。
我出版了名為《世界金融分析家》的業務通訊,而且作為一個利用20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小賺一筆的黃金投機者,我自己也獲得了一點「權威」地位。
但是我最終發現……
在我結識的幾十位市場「權威」中,在市場預測上比我高明點的一個也沒有。
我見過的基金管理者中也沒有一個擅長市場預測;而且他們幾乎全都不能穩定地為他們的投資者盈利——因此也全都不是市場上的常勝將軍。
我曾經問他們之中的一個:既然你這麼善於預測(至少他自己是這麼宣傳的),你為什麼只去管理其他人的錢而自己不投資呢?他的回答多少「透露了一個秘密」。
「這樣做沒有虧損風險,」他說,「我管理資金能得到20%的利潤,但我並不分擔損失。」
一位在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失敗後又被其他基金以高薪聘去的基金經理則讓我們看清了一切,他的新僱主在接受採訪時強調,這位經理「近期的糟糕表現與他往自己的基金中注入新資金的能力毫無關係」。
我認識一些靠推銷投資和交易系統賺錢但自己卻從不使用這些系統的人。每過18個月左右,他們就會帶著一種新系統回到市場……又是一種他們從不使用的系統。
我也開發了我自己的預測系統——當然,我也會在宣傳中鼓吹這個系統。它一度是有效的,但在浮動匯率時代到來後,它就再也沒有發揮過作用。
我開始想,對投資「聖盃」的追求或許是徒勞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在徹底放棄了這種追求後,我才找到了答案……並認識到我過去的努力方向是完全錯誤的。
問題不在於無知,不在於某件我不瞭解的事。問題在於:我在投資決策時所遵循的錯誤思考習慣。
在改變了思考習慣後,我才發現在市場中穩定盈利原來是這麼容易。當你學到了沃倫·巴菲特和喬治·索羅斯的制勝投資習慣後,你也會發現這一點。
你第一次進入投資世界時會帶著一些在一生中逐漸養成的未經檢驗的習慣、信念和思考方法。如果它們是正確的,幫助你賺得並保住了財富,那麼你是少數幸運兒之一。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成長過程中在某些地方(誰知道在什麼地方)學到的思考習慣會讓我們賠錢而不是賺錢。
況且,如果我們陷入七種致命投資信念中的任何一種,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地往我們的現有習慣中又添加了一些壞習慣。
改變習慣並非易事——問問抽煙的人就知道了。但並不是不可能的。改變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去瞭解我們應該學習的習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9

請不要受到我的觀念打擾﹐應該堅守你的信念 一只牛的投資日記

http://feigan.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5.html

如果你個人的信念已經非常好﹐請不要受到我的觀念打擾﹐應該堅守你的信念。

對/錯是非常個人的事。
或者﹐你現在擁有的股票﹐對你來說﹐已經是對的企業。
對的企業最需要的﹐是你的耐心。


我個人而言﹐我本身的投資經歷不長﹐從2009年才開始認真的思考對我有利的投資方法。至今﹐我認為Graham教導的證券分析﹐是我最能夠接受的投資方法﹐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我非常幸運﹐能在2011年閱讀
Graham英文版本的經典﹐尤其是“Intelligent Investor”﹐我認為它的﹕

  1. General portfolio policy
  2. Defensive approach
  3.  

  1. Enterprising approach
是我投資信念的基石。


我非常幸運﹐
能在2011年發覺價值法的困難﹐Principal obstacles to success of the analysis﹕

  1. Inadequate or Incorrect data
  2. Uncertainties of the future
  3. The irrational behavior of the market


同時發覺價值法的善戰之處﹕

  1. Hence this technique is more useful when applied to senior securities (which are protected against change) than to common stock;
  2. more useful when applied to a business of inherently stable character than to one subject to wide variations;
  3. in part, by favoring securities in which the popular interest is keen enough to promise a fairly swift response to value elements which he is the first to recognize;
  4. more useful when carried on under fairly normal general conditions than in times of great uncertainty and radical change.
  5. and proceeding with greater caution in times of abnormal stress and uncertainty.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價值法的善戰﹐我閱讀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青蛙王子的故事可以借鏡。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價值法的善戰﹐我閱讀費雪的著作﹐我認為它可以補充Graham's經典的quality approach。

但是﹐我仍然認為股海無涯﹐為勤是岸。

而且﹐我也認為﹐條條道路通羅馬。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能力圈﹐不停的練習和加強。
對/錯是非常個人的事。
或者﹐你現在擁有的股票﹐對你來說﹐已經是對的企業。
對的企業最需要的﹐是你的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1

信念是種直覺 黎智英

2011-12-29  NM

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直覺上你都會有信念,因為信念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天性。 天曉起床,旭日東升;入夜,月掛繁星;聽見鳥語,我知道那是杜鵑思春。穿好衣服出門赴約,知道對方會在約好了的地方出現。借了東西出去,知道遲早會歸還。 小喬昨晚告訴我的事情是真的,被感動、得到啟發,依隨她的勸導,幫襯那百年老店,啖着古老菜,欣然聞到了書香。發生這些事情都是因為我相信。


雖 然有時我會被早上的雷電驚醒;天陰橫雨, 約好了的人沒有出現;借了出去的東西可能沒有歸還。這些意外不會動搖信念,因為我們都是信而活了下來。畢竟意外不常發生,若然什麼都不相信,這個世界會多 麼顛倒?世界顛倒,那又何以組織社會、創造文明?人是靠信念而不是靠知識得到啟蒙的,由此我們亦可以看出世間事物的端倪了。 盤古初開,雷電令人驚惶失措,急急躲到大樹下而安然避過危難。在人的眼中雷電無疑是天上威猛的神,在地上,大樹可是人的守護神。從天上掉下來的冰霜風雪, 掛在頭上的日月星雲,身邊熟悉的花草樹木山石泥土,都是神,都有不同的名字,那是個到處都是神的世界。 相對於四方八面的神,人顯得渺小故此難免徬徨,只敢揀熟悉的路來走;上次安然走過這條路,今天再走必然同樣安全。在一片混亂而危險的世界,信念讓人找到規 律,令他心裡踏實不再慌張,因而安然活了下來。


有 人說文明始於懷疑,愛因斯坦要不是懷疑牛頓搞錯了,今日我們便不會有核能、電子、電訊、互聯網絡及智能手機。是的,不斷對事物懷疑推動了文明進步,不斷懷 疑前人的智慧即是不斷推翻他們的信念,也就是不斷創新文明。我們不相信有完美這回事,因而不相信我們已掌握真理!既然懷疑造就了文明,那麼信念又怎會是人 的天性?是的,抱着懷疑的態度看世間事物,正正是因為我們相信有真理! 若然不相信有真理,那麼愛因斯坦推翻牛頓來做什麼,倒不如坐到蘋果樹下吃蘋果好了。推翻前人智慧,那是因為我們認為他們錯了,而我們才是對的。世間要是沒 有真理,我們又憑什麼來推翻前人的智慧?要是沒有真理,我們又憑什麼證明自己是對的?於此可見,懷疑前人的智慧,正正是因為我們相信世間上有真理這一回 事,有這個信念我們才會懷疑。


不 相信真理,你懷疑些什麼?!箇中矛盾不是顯而易見嗎!故此我們先是相信了才會產生懷疑,相信有真理,才懷疑我們對真理作的假設能否成立。譬如神是真理,那 是我們的信仰。我們對此毫無懷疑,但這並不等於說不管什麼人從事神職,我們都不去懷疑他們是否神聖的。懷疑是達至真理的手段,我們從來都不懷疑真理的存 在。 嘮嘮叨叨,我無非想跟你說清楚,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信仰就是存在的。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神就是存在的。哪怕你不相信神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已 相信在先。空穴不會來風,懷疑神的存在,那是因為你本來已相信的神的存在,只是懷疑神存在的形式。你是相信了才去懷疑,你不能因為不相信而便不相信,否則 這又是什麼的邏輯?


褪 下因為不相信而不相信的外衣,無神主義者其實也是滿天神佛的,只不過他們的神全是盤古初開時令人們驚恐發抖如雷電般的神而已,在惶恐中他們其實是以科學規 律為暫時的避難所。得以活下來,那不是因為無神主義者神通廣大,而是他們身邊大部分人都不是活在惶恐中,這些活在信仰中的人為他們建設了社會、創造了文 明,讓他們有個避難所,否則他們怎可能活下去?什麼都不能信賴的世界是個絕對可怖的世界。 哈哈,我實在是太長氣了,我只不過想跟你說,不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你的社會仍是個 faith-based——以信仰為基礎——的社會! 社會是什麼?那不是一間讓我們免於風吹露宿的大房子,而是由一個個人、一個個家庭、企業透過互信合作,互相依賴聯繫建立起來的群體。社會是個用信念織築而 成的網絡。要是我們相信自己是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而虛假只是某些人行差踏錯的結果,那麼真理便必然是所有信念的靠山,否則這些信念信的又還是什麼東 西?


守 護着這真理,我們便是守護着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石,而宗教正是守護真理的殿堂。這殿堂宣揚真理,傳頌神的福音,但宗教並非神,而只是個宣揚神的組織。執行神 職的人員都必然視神的福音神聖不可侵犯,捨身守護神的福音更是他的天職! 得到信任,被委託保管一瑰寶,哪怕你有巧奪天工的技藝,你也不會貿貿然改造那瑰寶,因為你知道瑰寶不是你的,你只是個信託保管人。是的,你得到信任受到委 託,信託你的人甚至視你如兒子,但那可不等於說你便擁有那瑰寶!沒有錯,你管有這瑰寶,因為愛你的人信任你,這份愛是天賜良緣,但這並不等於說你擁有這瑰 寶。 你要是位神職人員,上帝委託你代祂傳頌福音,你會忠於這個神職,以免辜負神的付託,令神的福音蒙上瑕疵。你會像上帝愛你那樣悉力以赴保管上帝託付給你的瑰 寶!我認識的陳日君樞機朝夕都在這樣堅持。


在 某些人眼中陳日君樞機逢中必反,專門搞破壞。這些人太 naive,太 simple了。我知道樞機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政治考量,他跟侵犯上帝福音的勢力對抗,不管那是來自政治或魔鬼的勢力,他都全力以赴加以反抗,他要做好耶穌 的忠僕這份神職。為什麼要搞對抗?為什麼不一人行一步,為什麼中國和梵蒂岡不可以妥協解決兩者之間的紛爭? 樞機守護的瑰寶不是他的,那麼他又可以拿些什麼出來跟中方妥協?中方根本便不知道樞機的天職是什麼,這也是情有可原的,你怎可能叫無神主義者明白信仰是什 麼。


我 們公司的大堂掛了一幅苗子老師送給我的書法,字寫得剛柔並濟,力大無窮的幾個字:「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你要是看不到王維筆下大地浩瀚無邊的恢宏、落日的雄渾圓滿,皆為神的手影,那麼即使我費盡唇舌說上千言萬語你也是不會明白的。何況信仰又不 只是一首詩而已,那就更加難以令你明白了! 在中方看來,天主教會是個組織,只消控制這個組織便可以控制信仰了。換句話說,在他們眼中宗教即是迷信,完全是個洗腦組織,「只要控制這個組織,我便可以 決定信仰的福音是什麼!」要控制天主教會的人必然是這樣想的。


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宗教顯然只是部洗腦機器,故此這些人只能夠從組織與利益等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待宗教。如果中方不是無神主義者,而是有信仰的,他們不可能這般狂妄,以為人力足以勝天。 你無疑可以隨時改變一個人為組織,信仰卻是不受控制亦不能控制的。你可以扔一個人入牢獄,就像你囚禁劉曉波那樣,你卻無法關得住他的信仰。即使身繫囚牢,他的信仰依舊天地任我行,發揮着無限的道德力量!中方極其量只能控制一個組織而已。 陳日君樞機守護的神職令他沒有妥協的餘地。劉曉波只代表他自己,他可以妥協卻堅持為真理而付出,他的堅持因而為他冠上神職人員的光芒。樞機和劉曉波高舉的燭光,不約而同帶領我們走向真理。咦?黑暗裡不是傳來聖誕的鈴聲嗎! 陳樞機,劉曉波,聖誕快樂!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2

炒股不靠信念 在市場提款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4.html

社保基金減持工行,但內銀股表現平穩。穆迪聲稱可能會降英國主權評級,並調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主權評級,但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股市均表現平穩,滙豐控股只是微跌。如我一直所言,降級已再不能影響市場表現。

今天是情人節,我上午貪睡,下午去了玩樂,沒有任何操作;我也謹祝各位有情人,甜蜜快樂。我的倉位今日表現較差,但觀圖而言,所持股票的技術走勢均未受破壞,暫時持有適度現金靜觀其變。組合今天回報下跌1.6%。

本地電訊商回復無限上網計劃,和電香港以及數碼通巨量大跌,上升趨勢遭嚴重破壞。

股票炒賣,很多人美其名為「投資」,以減弱其賭博之感覺。然而儘管是投資實業,在商言商,都是輸錢容易賺錢難。故買賣股票,應深知這必然是冒險行為,宜抱 審慎嚴肅態度,理性分析現實,加強贏利,避免損失。以虛妄信念來投資,不如過大海賭番鋪。要儲蓄,股票市場並非適當場所,麻煩過主去銀行開儲蓄戶口,或者 在家裝個隱固的安全夾萬。在這個地產霸權當道,通脹高過天的地方,若有市井之民能夠沒頭沒腦,單靠儲蓄致富,實屬稀有奇聞。

今天明顯不是漢唐盛世,世界依然紛亂,經濟環境波濤起伏,中國仍然由暴政統治,上至趙連海,下至小悅悅,荒唐不平事天天都有,多多都有。香港本地也衝突頻 生,蝗蟲橫行,政治不修。信念和妄想只是一線之差,若然世道盛極,為何賺錢艱難,生活質素難以寸進?與其安於怠墮,自甘愚昧,任人宰割,何不勉力自強,修 好自己身段,獨立自主,於亂世中遊刃有餘,退可自保,進能立業。在市場中,驕傲愚者被生劏,謙卑智者去提款,乃千古不變之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3

集體信念的意義 Paul Bennett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71
幾年前我在雜誌上讀到一篇關於飛行的文章。雖然我對飛行沒有半點興趣,可不知怎的,這篇文章卻很吸引我。文章裡一位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為什 麼飛機可以在空中保持前行。飛行員的回答很令人震驚。「飛機之所以可以前行,跟力學、水力學或工程學完全沒有關係。」他說道,「關鍵是機上的每一位乘客相 信它可以做到。所有人都拋開疑慮,這就是飛行的全部。」他接著說:「一旦坐在飛機上的某個人—通常是商務艙的乘客—懷疑地問,『這個玩意兒是怎麼飛上來 的?』那麼飛機肯定會墜落失事。」


  這個故事我仔細想了很久,而且常常拿它作為例子引用。飛行員打的這個比方是對的,而這恰恰也為我和我的同事所做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我正在澳大利亞出差,這裡的空氣中似乎瀰漫著極強的感染力—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澳新思維」—不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的樂觀精神真是叫人難以置信。 他們堅信自己有能力為國家創造美好的未來,所有人都拋開了一切懷疑,堅定地認為未來只會變得越來越好,每個人的未來都是如此,他們將會戰勝任何蕭條。和這 樣的人們在一起,真是令人思如泉湧。用那位飛行員的比喻來講,就是坐在商務艙的乘客中,沒有人會去想「這玩意兒是怎麼飛上來的」。


  IDEO的大部分工作同樣要求這種觀念的轉變。因為很多時候,客戶會讓我們幫助大膽構想新的未來並付諸實現。毫無疑問,我們這一行從事的是「信念的飛 躍」。一開始合作的時候,客戶難免流露出種種不安。「我的錢花得值嗎?他們是說真的嗎?結果是不是能像承諾的那樣?老闆不會認為我是笨蛋吧?」等等,當然 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並沒有錯。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很快將擔憂拋在腦後,停止懷疑,開始用樂觀的態度和更有成效的方式來看待自己,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 力。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你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隊友們會一路支持你。


  鑑於我開篇講的是飛行,那結束時也分享個航空客戶的故事吧。幾年前,新西蘭航空公司帶著「重塑長途飛行體驗」這麼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找到我們,希望我 們幫助其重新思考和建立從客艙佈局及設備(如經濟艙和商務艙的座位排列)到機上服務和娛樂的整體體驗。此外,我們還將視角延伸到了航站樓內外的顧客體驗之 中。


  我們利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法,很快確立了這樣一個認識,即每個國家的航空公司提供的任何服務,都應該體現本國的文化特色。團隊在新西蘭的北島和南島進 行了一個月的調研活動,深切體驗了新西蘭式的顧客服務精神:慷慨、謙遜、高度民主,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樂觀精神,還有對新創意的包容態度。


  在這些調研和洞察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坊,製作實體尺寸的座位模型,並用視頻模擬了全新的服務場景和機會點。在設計工作坊上,我們探索了一 些非常瘋狂的座位設置,從雙層臥鋪到旋轉座椅,並最終選定了「空中睡椅」這個創意—將經濟艙並排的3個座位展開放平,形成一個長條的、類似於沙發的結構。 當然,要具體落實設計,還離不開技術上的信念飛躍、雙方精神上的支持,以及所有人義無反顧推出這個創意的決心。


  兩年後,「空中睡椅」成功面世,市場反響熱烈,也獲得了各種相關的行業獎項。但最為重要的是,它讓新西蘭航空完成了從一家小公司到行業領袖的蛻變,不 僅讓公司,而且讓整個國家找到了「勇敢的創新者」這一全新的自我定位。合作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我們同樣十分自豪,但更令我們自豪的是我們能夠通過信念上的 飛躍,實現我們所有人的共同目標。


  作者:Paul Bennett


  IDEO首席創意官兼執行合夥人。Paul願意在專欄中解答您關於創意與工作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97

[轉載]尷尬與信念:「歐洲股神」的中國故事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1v1.html
港股的失敗並不代表安東尼波頓的方式有誤。在港交所的監管下,港股的老千是全世界最多的,這個世界上有幾個會去監督自己的米飯班主?

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後來明白到語言和生活環境才是最好的能力圈。用中文谷歌一下,大部分老千都現形了。
評論:我們需要的不是嘲笑與挪揄,而是從中學到什麼。
 
導語:富達官網對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的最新介紹中添了這句:「波頓將大多數精力用於交叉驗證上市公司數據和信息的正確性。但鑑於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和複雜性,能否避免陷阱仍存挑戰。」這是波頓一次次遭遇問題公司後的「溫馨提示」。經歷霸王、味千和寶姿等突如其來的損失後,「股神」在尷尬中前行,支撐他的是過往輝煌帶來的信心,和對中國經濟的樂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緣 「儘管基金過去的表現令人失望,但我對自己的策略仍懷有極大的信心。」這是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今年7月在倫敦召開的股東會的結 束語。其身後是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PLC)的淨值表現,一條觸目驚心的線在 過去兩年曲折下跌,間或會有短暫的反彈——就像鉛球和氣球的拉扯,下跌的力量佔了上風。

9月26日,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價格觸及70英鎊,與2011年9月的歷史低點齊平。2010年開設至今,基金淨值蒸發約24%,股價高低位相差近50%,糟糕的業績讓這位「歐洲股神」備受質疑。

質疑聲中,波頓選擇了堅守:堅守人棄我取的投資策略,堅守重倉中小型股的組合配置,以及堅守崗位。現年65歲的波頓原本打算2013年便離開香港正式退休,為有更多時間挽回損失,他兩次決定將工作合約延長,最新一次是直至2014年4月。

早於5年前,波頓便退下了征戰28年的歐洲股市。他管理的英國富達特殊情況基金在1979至2007年間,年復合回報率達19.5%,相當於每年回報跑贏 英國富時指數6個百分點,也讓他享有「歐洲股神」的稱譽。「本基金志在尋找被低估或處於復甦當中的低潮股,通過釋放其增長潛力而獲得增值收益。」富達官網 對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的最新介紹中添了這句:「波頓將大多數精力用於交叉驗證上市公司數據和信息的正確性。但鑑於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和複雜性,能否避免陷阱仍存挑戰。」

這是波頓一次次遭遇問題公司後的「溫馨提示」。經歷霸王(1338.HK)、味千(0538.HK)和寶姿(0589.HK)等突如其來的損失後,「股神」在尷尬中前行,支撐他的是過往輝煌帶來的信心,和對中國經濟的樂觀。

「蜜月」

2007年12月29日,波頓在飛往加勒比海的飛機上開始著筆撰寫《逆市投資》(Investing Against the Tide)一書,陳述自己 28年來投資歐洲股市的經驗。中文版序言中,他指自己在高盛的組織下,早於2003年秋天便首次造訪中國,由此點燃了對中國股市的興趣,「而且這種興趣經 久不衰」。

2010年4月,已退居二線任職富達顧問的波頓,舉家遷至香港,募集4.6億英鎊(相當於49億元人民幣)開始了中資股的旅程,成立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 金。基金為不可贖回的封閉型,在倫敦掛牌上市,當投資者情緒高漲時,股價較資產淨值會有溢價,當看淡基金未來表現時,則會出現折讓。

建倉的頭半年,波頓經歷了中資股的「蜜月期」。從4月至9月,基金資產淨值累升7.7%,用作衡量基金表現基準的MSCI中國指數同期僅升了1.4%。波 頓跑贏大市6個百分點的記錄由英國成功複製到香港,在投資者樂觀情緒的推動下,基金股價上升13.2%,即投資者用高於淨值的價錢爭相買入基金,付出的溢 價是對波頓的肯定。在20大持股名單上,除了中移動、中聯通、匯豐、中銀香港等藍籌股外,素來喜好在中小型市值的股份中尋寶的波頓還買入了周生生、晨鳴紙 紙業和聯邦製藥等股份。

在企業盈利復甦和QE2的刺激下,2010年下半年的中資股氣勢如虹,波頓在半年報中稱:「有一次我和一個小型公司的管理層會面,是一家非常有意思、令人興奮的公司。會面時我拿到的資料是數天前的股價,但會面後當我再查現價時,驚奇地發現短短幾天居然漲了50%!」

興奮點持續到2011年中。美國被評級機構降級、歐債危機惡化和華爾街賣空中概股三大利空襲來,資金自由出入的香港股市被當成「提款機」,恆生指數崩盤式 下跌。但仍沉浸在過去一年跑贏大市喜悅中的波頓寫道:「我仍然相信中資股還在牛市中,最近經歷的一些波折是正常的調整。」

尷尬

幾乎在寫下這句話的同一時期,投資霸王集團的噩夢襲來。位列波頓十大持股的霸王爆出含有毒物質,股價開始長達兩年的持續下跌。霸王2009年7月才上市, 中藥洗髮水概念和強勢的營銷手段得到資本市場熱捧,股價半年內飆升200%,波頓也加入「接火棒」的熱潮,於2009年12月首次披露持有霸王超過5%的 流通股,增持價為5.5港元,現在回顧這個價位已接近霸王的上市最高點。

出事後波頓並未悉數清空霸王,據富達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分析員稱:「部分原因是他仍留有耐心等待霸王復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持股量太大,霸王作為小型股,流動性差,很難找到願意接貨的投資者。」

據悉,波頓今年和困擾兩年的霸王「徹底分手」。港交所資料顯示,今年3月28日波頓以0.936港元減持402萬股,自此富達佔霸王流通股比例由5.7% 降至4.93%,低於港交所5%的持股披露要求。此後波頓逐步減持,至今已「一股不剩」地悉數沽出所持的1.43億股霸王。以買入平均價5港元和沽出平均 價0.8港元粗略估算,霸王一役基金損失了逾6億港元。

接下來是同樣打著中藥旗號的碧生源(0926.HK)。2010年9月上市的碧生源還未給投資者甜頭,就發出盈利警告,由4港元滑落至0.5港元附近,跌幅達88%。富達中國基金一度持有碧生源流通股總額的6%,換言之,賬面損失已有2.8億港元。

「一些中國公司高管告訴你的信息可能是假的,甚至招股書上的數字都有可能是錯誤的,需要投資者自己聘請獨立第三方做雙重審查。」今年7月和富達投資總監 Tome Stevenson的對話中,波頓稱,「中國優質的公司和歐美的好公司很類似,但那些爛公司的糟糕程度遠遠超過歐美。不幸的是,糟糕中資股比優 質的數量更多。」

波頓透露,在一連串持股公司的負面消息下,自己聘用了5家獨立調查機構,並發現之前感興趣的一家內地保健公司虛報分店數目,之後馬上沽出這家公司的所有持 股。「其實基金聘用調查機構出具上市公司的第三方報告不是什麼新鮮事」,富達內部人士稱,「其他的基金經理也用過獨立調查的服務。只是波頓對市值偏小的股 份情有獨鍾,這些小公司透明度比較差,所以需要調查機構做秘密調查,看公司有沒有虛報經營規模。」

信念

2011年中是波頓在中資股的轉折點。其管理的基金的資產淨值大幅下滑,投資者不信任感增加,在倫敦交易的封閉型基金由溢價轉為折讓。今年7月30日在倫 敦舉行的基金股東會上,波頓屢次表示基金自2011年3月開始便跑輸MSCI中國指數,表現「令自己特別失望」。「很明顯,跑輸大盤的原因是我在中小型公 司上持倉過多。」波頓並未把失誤全盤推諉給疲弱的市場。在現有投資組合中,大型、中型和小型股的倉位佔比分別為2:3:5,波頓指分配比例「非常接近當年 運作歐洲基金時的策略」,即將大部分資金押注於市值低於50億元人民幣的小型股。「很多投資者問我,為什麼對大型國企股不感冒?我回答:誠然,在現有政策 下國企的盈利風險更低,股價也更穩定。但我相信長期而言,民企會逐步釋放活力,持有它們也會獲得更多收益。民企才是中資股中最讓我感興趣的領域。」波頓用 「槓桿」來形容投資中小型民企股的策略,即波動市中會蒙受更多損失,當大市穩步上揚時,民企股升幅會超越大型國企。

波頓是「中國人消費潛力未釋放」的信奉者。「是的,中國是在放緩,但其增長仍遠高於西方經濟體,這是我對中資股充滿信心的原因。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是 圍繞經濟『升級轉型』,我堅信消費和服務是在中資股尋寶的兩大主題。」波頓引用了諮詢公司對中國中產階級規模增長的數據,表示可支配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 家庭未來十年會翻1.5倍,而中國的消費佔GDP比例遠低於成熟經濟體,甚至低於印度和俄羅斯。

駐紮香港兩年間,波頓已身體力行見過逾780家公司,相當於持續每天見兩家公司。投資中資股時,波頓似在按圖索驥地尋找過去在歐洲讓他成功獲利的潛力公 司。他在年報中稱,金蝶國際讓他想起了80年代接觸到的英國公司Sage,搜房網也讓他想起了英國的Rightmove。他又形容自己投資味千的舉動為 「試圖將挖掘復甦股的模型由英國搬到中國」。

投資中資股和投資歐洲股市有什麼不同?波頓認為,投資理念沒有太大變化,但感受到中國投資者更為短視,且會在壞消息前反應過激:「這種急躁是我在其他市場 都沒有見過的。」他表示,2011年開始,不論是國際或內地市場,幾乎每個月資金都淨流出中資股,「這真是大逆轉,早前幾年中資股都是淨流入,現在則是沽 貨離場的高潮期。」素來信奉逆向投資的波頓,再次重申「別人恐懼我貪婪」策略,「對我來說,資金流出意味著當(中資股的)情況有些微好轉時,會有很多的錢 將重投市場。」

為提高英國投資者興趣,波頓強調現在中資股正值「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便宜時期,估值非常、非常吸引」。

距離退休還有一年半,要收復24%的失地殊為不易。「明星只有在他們的成長階段才能創造出最佳業績。這不僅適用於體育、藝術領域,亦同樣適用於投資領域。 一旦擁有了這種輝煌,以後就再也達不到巔峰狀態了。」富達基金的創始人Edward Johnson如是說。在中資股上有心無力的波頓,卻在物業投資上無 心插柳柳成蔭:2010年剛到香港時用7280萬港元買的半山豪宅Mayfair已升值近四成,賬面已有2700萬港元收益。

波頓在《逆市投資》中寫道,投資前會問自己三個問題:投資組合是否與我的信心程度匹配?我是否清楚自己承擔的風險?過去的錯誤教給我什麼?相比兩年前初闖中資股信心滿滿,波頓現在的答案料更為全面和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