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失敗為企業成功之母?

2010-8-2  TCM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湯):我們過去都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事實上這犯了邏輯上的謬誤。去問每個成功的人,「是不是失敗過?」答案一定肯定,所以就有人做錯誤的結論:「失敗是成功之母!」(笑)……。

失敗經驗,能向他人學習?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以下簡稱杜):這是過於簡單的邏輯……,哈哈。失敗最多只能記取經驗防止再失敗,但不失敗,不等於成功呀!

湯:對對。就像《從成功到卓越》(From A to A+),問卓越企業你過去做了什麼?它講,「喔,我做了這五件事」,但並不表示做這五件事,你就會成功,王永慶小學畢業能成就大事業,並不表示其他人小學畢業也能成大事業。

杜:別人的經驗拿來用,要拿捏得準,因為時空與搭配因素不一樣。你必須要拆解別人成功或失敗的內涵:到底決策(Decision making)源頭的思維是什麼?他到底有沒有盲點?要不斷對應自己的判斷力,不是看到一個故事就完了!

失敗的經驗會告訴你,「喔!這個地方原來我沒想到!」多了就變成你的資料庫。可是若一再失敗,都沒學到東西,失敗一千次也等於是零。

湯:您失敗過嗎?

杜:很少。

湯:為什麼?

杜:我從其他人的失敗中學習如何不失敗。

湯:所以你不停分析其他公司成功或失敗的個案,然後得出你自己的結論。

成功企業,為何走上衰敗?

杜: 所謂的成功會有後遺症,是在後面幾年會出現的。成功最大的幾個問題:第一是員工就沉迷在成功裡面,沉浸舒適圈,過分自信自大,能力於是逐步退化。像是(業 績)千萬級的業務員,賣得很好,那是他的能力還是公司的能力?企業成功的力量很大,但有的人不知道,就以為,我真的很行喔。

尤其,成功企業會一直擴張,它要找更多人進來,但很多人進來尋求安逸,所以就變質了。好,當你知道(成功可能)有這個後遺症,你趕快就要弄配套下去,更嚴格的考核。

湯: 避不了呀!有人調查過歷年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年左右,微軟(Microsoft)或英特爾(Intel)多角 化都不能算是成功,柯達(Kodak)明明知道技術從軟片轉成數位,也還是無法轉運,這些大企業,人沒有問題,錢也沒有問題,為什麼避不了失敗的命運?

杜:中國人講一句話,「物極必反!」當這個東西(成功)越大,後遺症就越明顯。

湯: 不一定是這樣,物極不一定必反,這裡面有其他因素!我的觀察是這樣的。上市公司講究對股東的報酬率,當企業很成功時,每一股可以賺二十塊,股價高漲,評估 多角化機會時,會以現在的獲利率做為標準,但哪裡去找一股賺二十塊錢的新事業?沒有啊!只好堅持本業,等到本業和公司一起走入歷史,問題就出來了。

杜:往往一個上市公司,一個專業經理人,當他每年要賺一個資本額,形成他的股價掛在那裡的原因,沒有一個CEO敢講說,「很抱歉,明年我只能賺○‧八個資本額。」這個就是我們講的泡沫化,就是大家一直撐,一直撐,撐到泡沫崩壞……。

湯:所以為何說成功是失敗之母,因為你成功了,忘記控制你的後遺症,當它慢慢發酵時,你死了都不曉得。

杜:所以我說,不能夠太大、太成功。其實你身為CEO有時候知道,這次成功裡有一些東西可能是機遇,有些東西還是脆弱的,所以,你會擔心,但是你的員工不見得知道。

例如,企業成功,當然要分享員工,所以員工收入增加,哇,每個人都分好多錢。這一來,有人就認為我要享受我的財富,就放鬆了,第二,期望值越來越高,你下一次要餵更多給他,他才認為是激勵。當你太爽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太不爽。剛開始,就應該適當的給(獎勵)。

怎麼從成功或失敗中累積實力?

湯:你建議,CEO怎樣從成功或失敗中累積實力?

杜:我的決策,不會讓失敗傷到我的筋骨。只要不傷筋骨的話,我就可以繼續走下去。以前我可能弄一個東西,虧損一千萬,我就完蛋了。但是現在,可能我做了一個決策,虧個三億、五億,我還沒事。是這樣累積上來的。

湯:我記得您說過,一件事情如果有七○%成功機率,那三○%的風險,不會危及企業根本,你就覺得可以試;但如果有九○%可能成功,但那一○%的失敗機率,會傷到筋骨,就不會去試……。

杜:但是呢,今天假使說反過來,可能有八○%、九○%失敗的機率,只有一○%的成功機率,但這個失敗也不會傷到我的筋骨,我就做!

有些時候你得賭,不過,這有個條件是,你想要在這個領域突破。相對的,某一些領域,你已經很不錯了,有八○%(成功機率)我也可能不做啊。要不要承受風險,要根據策略跟承受能力。

什麼樣的失敗非企業之過?

杜: 其實最恐怖的是破壞性的創新。有些不見得是(企業)成功帶來的失敗,而是另有一個平行的產業,新的工具出來,漸漸的從它的位置往這裡擴張,餅重新形成了, 你原來是第一,原來是獨占,現在變成了老二。我不認為任何領導人可以克服這種情況,這是產業的替代,這種情況只能另起爐灶!

湯:很難,很難,只有很少的企業,像IBM可以做到自殘(再造)。

杜:如果站在資本家角度,他也不會容許把金牛事業(cash cow)斬掉,他根本不希望多角化。你現在能賺錢,最好持續堅持下去,所以會要公司專注本業,由股東自己去投資多角化機會。

嚴格來說,你要跨另外的領域,真的越來越難。CEO怎麼樣去找到那個領域裡好的人?接下來,你要不要管?能不能管?企業就像人一樣,是有壽命(life cycle)的。這個不叫作失敗。

湯:但我們學管理的,都希望企業能再造生命曲線。回到結論,到底是成功為失敗之母?還是失敗為成功之母?

杜:這兩個都對,也都不對。不管是自己的失敗,別人的失敗,卻可能是你的成功之母,但回過頭來,你自己的成功,或是別人的成功,很可能是你的失敗之母。因為你照抄別人的成功,結果水土不服,沒有抓到關鍵。

結 論:別人的失敗是很好的學習對象,會成為你的成功之母,然而我的成功經驗,如果沒有控制成功的後遺症,會孕育未來失敗的機會,AT&T、 柯達、摩托羅拉這些公司的衰敗都是殷鑑。同樣的,對於他人的成功經驗,絕對不能以為裝了翅膀就會飛,一定要反省和思考他人成功的邏輯,是否適合本身的情 況,只是照抄,也會失敗。成功既是失敗之母,失敗也是成功之母,關鍵在是否能慎思明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7

停損篇 懂得和虧損「和好」才是投資成功之母 不學鴕鳥即時認錯的停損心法

2010-8-30 TTW




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厭惡虧損,但投資之路難免遇到虧損,如何面對虧損並進行停損,進而保存實力,是贏家必修的一堂課。

三十歲的投資達人李南憲,用正面態度面對虧損,奠定日後獲利千萬元的基礎。

撰文·謝富旭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對當時「股齡」逾九年的李南憲而言,是一個很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 一天,中國移動入股遠傳的消息讓台股狂漲三七八點,漲幅高達六.七%。李南憲的選擇權賣權部位一夕之間虧損高達近一百萬元,占他當時總資金部位一成左右。 當大多數投資人歡欣鼓舞慶祝大漲時,李南憲冷靜地「揮刀自宮」執行停損動作。「我記得那一天我還睡得不錯!」他苦笑地說。

第一戰賠光了學生時代積蓄年齡僅三十歲的李南憲,靠著打工存下的數萬元積蓄,以十年時間透過股市滾出上千萬元以上的身價;他說,如果他操作股市有何過人之處,那就是:該停損時絕對比任何人要冷酷!

一天內賠了近一百萬元,對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很難不「抓狂」。但對李南憲而言,進入股市要成功,懂得停損是第一個修煉,也是最重要的修煉。

「停損對我而言,就是把發球權搶回在自己手上!」他意味深遠地說。李南憲用「正面態度」去面對停損。他說,每當執行停損時,他都有信心在一年內把虧損的錢再賺回來;因此,停損對他來說,不單是對自己投資決策坦承錯誤並即時地面對,更是對自己信心的一種展現。

相反地,如果不願意停損,選擇進場攤平一錯再錯,直到把自己的資金虧損殆盡而後悔莫及,那麼也意味著你在股市中已經喪失「發球權」,被淘汰出局了。

就像去年四月三十日,短短一天,李南憲虧損了近一百萬元。但之後他隨即修正投資策略,全力在期指上作多,不到一個月,原本虧損的一百萬元不僅賺了回來,還獲利頗豐。「我隱約有一種感覺,經歷過這次的虧損之後,因為懂得即時停損,我的投資功力又更上層樓!」他如此說。

李南憲對停損有深刻的體會,主要是因為年輕時因為不懂得停損,而差一點在股海中慘遭滅頂。

就讀龍華科技大學時,李南憲就對股市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把在飲料店打工辛苦存下的數萬元積蓄,加上媽媽贊助的十二萬元,總計約二十萬元,聽信電視投顧老師的強力推薦,在二○○二年時全部押在茂矽這檔股票,買進成本約十八.五元。

「那 時候我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技術分析底子,當茂矽跌破十八元時,我覺得苗頭不對,想停損先跑,但因為裡面有媽媽的錢,就去問媽媽的意見。」「媽媽說等反彈小賺 再跑,於是我就沒賣。」沒想到一不留神,茂矽在一個月內就從十八元重挫至十二元,李南憲慌了,再去找媽媽商量,說賣了還可以拿個十幾萬元回來,但李媽媽堅 決地回答他:「絕對不可以賣。」就這樣擺了快一年,茂矽股價持續大跌,○三年四月,茂矽因爆發公司債違約危機,股價再度急殺至三元以下。「那一次,我瞞著 媽媽,全部出清茂矽,二十幾萬元的投資到最後只拿回約三萬多元,虧了十幾萬元。」「十幾萬元或許對很多人不算什麼,對我而言,卻是用大學三年多青春歲月在 飲料店打工攢下的血汗錢,也是一位母親因為疼惜兒子而省吃儉用下來的私房錢!」現在的李南憲,倒是很感謝八年前投資茂矽,因為不懂停損而產生的「椎心之 痛」。有了那次經驗,李南憲不管日後做波段、做權證、做期指或操作選擇權,皆把停損擺在投資原則與技巧的第一順位。

從大賠經驗 歸納出三點停損心法「去年四月三十日虧損一百萬元並沒有給我情緒帶來太大波動,專做波段與短線的我,隨時在給自己進行一種心理建設,即使一天之內虧掉總部 位的一半,一定要冷靜以對,絕不能慌張或崩潰!」經過八年的股市淬鍊,李南憲歸納出三點「李氏停損心法」作為操作準繩,這個心法對短線操作者特別重要—— 在做成一個投資決定時,要同時預先擬定好停損點。不論停損是百分之幾,一碰及停損點,就要毫不留情地砍單,寧願砍錯,也別猶豫不決。

另外,即使停損點還沒到,如果感覺不對,例如盤中遇到大單連續急殺就要執行停損機制,寧願提早停損。李南憲表示,對操作短線者而言,求的是勝率,而不是賭身家,不懂得即時停損,如果遇到一次大錯誤,將元氣大傷難以翻身。

再 來,是要打破逢低買進的迷思,這個心法對長線投資人至為關鍵。李南憲認為,「逢低買進」只適合極少數的績優大型權值股,他個人認為,中華電信、台積電與國 泰金三檔股票如果股價跌破五十元,才值得「逢低買進」,長線下來把配息算在內都有不錯的獲利,其他都不適合所謂的逢低買進,尤其是中、小型股票。

李南憲表示,所謂的「逢低買進」、「拉回買進」,如果不精選標的,這種說法和心態與賭博沒兩樣。之前的股王博達,到最後變成壁紙,即使連雷曼兄弟都會破產,這種股票如何「逢低買進」?

另外,「李氏停損心法」第三點是虧損二○%以上就要砍,根據投資心理學研究顯示,多數人在某檔股票虧損超過二○%以上時,就會產生鴕鳥心態,選擇遺忘它,他認為,這一種標準的輸家消極心理狀態。

李 南憲說,如果欠缺停損勇氣,最好別進入股市;虧損二○%以上是很讓人心痛沒錯,但當大盤或某檔個股跌幅超過二○%以上,通常意味著市場由多轉空的轉折點來 臨。懂得在轉折點停損出場,就等於保留住元氣,為日後到來的多頭做準備,有這種停損勇氣的人才有機會進入屬於少數人的贏家圈。

從股市操作更懂真實自我

李南憲坦承,他從小就是一個不愛念書、又沒耐性的孩子。龍華科技大學畢業後,他換過逾三十個工作,除了在投顧公司當call客業務(尋找會員加入投顧)待了半年外,其他工作都沒做超過一個月。但透過股市,他認清了自己,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他 羞赧地說,最離譜的一個工作是他應徵進台北縣五股工業區的一家電子廠做焊接作業員,第一天工作時,他滿頭大汗地在作業線上焊接電子零件,但因為動作太慢, 導致整個生產流程嚴重延宕。「才做了兩個小時,公司以不適任為由就把我趕走了!」然而,對於投資領域知識上的追求,李南憲展現出連他自己都驚訝不已的耐 心。不愛念書的他,為了考進財金研究所,耐著性子用力啃經濟學、財務金融等教科書,一點都不覺得累。

「我能在一家投顧公司待半年以上,就是因為我太熱愛股市了!」李南憲說,雖然在投顧公司做的是call客戶,說服客戶把錢掏出來的基層業務工作;但因為可以接觸市場,聞到金融市場的氣息,讓他能夠忍受經常吃閉門羹的挫折感,狂打電話找尋客源,直到精疲力竭為止。

覺悟自己無法成為上班族之後,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股市,從做股票深刻了解到,以他的個性根本無法做長線投資,因此,全力鑽研權證、期指以及個股波段操作的技巧,把自己的對帳單貼在網路上,並把投資心得著書為《能知明日、富可敵國》(聚財出版)一書。

過去十年來,李南憲靠著高價股權證以及強勢股操作,累積獲利高達千萬元以上,目前正打算買進人生的第一棟房子準備結婚。李南憲把停損視為是投資成功的必經路徑,學會勇敢地面對這個最大的投資心魔,將為你的成功邁開一大步。

李南憲

出生:1980年

現職:專事投資

學歷:龍華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經歷:換過30種以上工作,工作最長紀錄為半年

身價:八位數

李南憲停損3 心法

1.寧願砍錯,也不要猶豫不決說明:投資看錯是家常便飯,只要勝率維持在六成以上,懂得即時停損,長時間下來一定會成為贏家。

2.打破逢低買進的迷思

說明:大型績優權值股才有「逢低買進」的價值,台積電、國泰金與中華電信跌破50元都值得買進長抱,其餘不要輕易「逢低買進」。

3.虧損20%以上就要砍說明:虧損超過20%還不願停損是一種標準的輸家消極心態,虧損20%一定要停損,因為,大盤或某檔個股跌幅超過20%以上,經常意味著市場由多轉空的轉折點來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7

中國銀行業是否在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javacme

http://xueqiu.com/3122960454/22214552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客座高級研究員裴敏欣在The Diplomat雜誌發表評論認為,中國的大規模銀行融資刺激意在保持經濟發展運行,它可能導致經濟災難。

觸 發金融崩潰可能有不同的直接原因,但它們都可以歸根結底都源於同一個本因:信貸爆炸式增長。這條金融災難的鐵律應該讓我們格外擔憂近年中國的寬鬆信貸會帶 來什麼後果。2009年初到2012年6月,中國國內銀行新增信貸合計約人民幣35萬億元(約合5.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11年GDP的73%。 約三分之二的這類貸款都出現在2009年-2010年,是中國政府刺激政策的一部分。和西方國家以政府赤字方式提供刺激資金不同,中國2009年的大規模 刺激主要來自銀行信貸(確切地,佔比至少60%),並非政府借款。

數萬億元投入經濟的確達到了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在全球衰退時期維持 經濟高速增長。中國政府以其果斷和經濟成功贏得了全球讚譽,但過度寬鬆的信貸還是助長了房地產泡沫,為國有企業的揮霍買單、擔保地方政府那些不為人看好的 基礎設施投資。結果是可以預見的:隨著金融領域內部開始累積新增不良貸款,多年極力增強中國銀行系統的努力因一批不審慎的貸款而化為烏有。

中 國央行與銀行監管機構在2010年末發出了警告,但為時已晚。那時,地方政府已經因為寬鬆信貸背負了巨大債務,大多數都浪費在面子工程或者不夠經濟實用的 投資上。中國國家審計署2011年6月發現,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總計人民幣10.7萬億元(約合1.7萬億美元)。但美國西北大學的教 授Victor Shih預計,真正的地方債務總額在15.4-20.1萬億元,約佔GDP的40-50%。他還預計,地方政府為投資基礎設施與其他項目而成立的金融實體 ——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在2010年末負債達到了9.7-14.4萬億元。

看到上述數字,對LGFV健康狀況稍有瞭解的人都會 嚇得打哆嗦。如果說LGFV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們可以將大筆資金全無例外地投入一個無底洞。累積了如此巨債只能說明一件事——當LGFV大手筆投入 的項目未能帶來可觀的回報,無法償還債務,今後就會掀起一場違約大潮。假如這些貸款中有10%變成不良貸款,最保守地估計,不良貸款的總額約為1-1.4 萬億元。假如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不良貸款率比例達到20%,那麼中國的銀行就必須減記2-2.8萬億元,如此規模的減記必然摧毀這些銀行的資產負債 表。

對國內的信貸問題,中國政府也意識到這種債務定時炸彈的危險之處。遺憾的是,中國方面運用的解決方法只能拖延時間,問題還是會不可避 免地發生。2012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宣佈政策,命令銀行將地方債務償還貸款的時限延長一年以上時間。這一舉措很可能是為了在領導權過渡的年份掩蓋金融領 域正在惡化的問題。可它沒能給拆除債務炸彈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說LGFV的債務是已經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那麼水平面下的那部分又是怎樣?

顯然,地方政府不是2009-2010年中國信貸泡沫期間唯一的元兇。在這場大手大腳借錢花的瘋狂派對中,還有別的玩家。就像寓言說的那樣,潮退時就出現了裸泳者。伴隨著中國經濟下滑,當年那批玩家紛紛湧現。

他 們之中就有那些使用槓桿過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這些開發商正掙紮在破產邊緣。中國媒體已經報導了多起房地產開發商破產後自殺的事件。一些破產商人直接玩起了 人間蒸發。今年5月的《南華早報》刊登了一則消息,稱中國2011年有47名企業家不知去向,原因就是躲避償還銀行貸款。

中國的製造業企 業,無論國企還是私企,則是下一批信貸泡沫殃及的玩家。他們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小。中國經濟本已存在產能過剩的系統性問題,經濟增長下滑會導致製造業全行 業庫存量迅速增加,堆積大批待售產品。如果折價消化這些庫存就會耗盡製造業企業微薄的利潤,財務虧損在所難免。一些在經濟景氣的時期提供給這些企業的貸款 就必定變成不良貸款。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因為金融海嘯帶來的最大潛在風險就窩藏在那裡。中國的銀行存款收益率極低(因 存款率受到管控),銀行間在存款與新收費業務方面相互競爭。因此,近幾年中國產生了一種複雜的影子銀行系統。它不受監管,在中國迅猛發展。通常影子銀行系 統會推出一種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得多的短期金融產品,即所謂「理財產品」。為了逃避監管,這類產品沒有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評級機構惠譽的著名銀行分 析師Charlene Chu透露,2012年6月底,中國的理財產品大約10.4萬億元,約佔銀行存款總額的11.5%。

使用源自理財 產品資金的借款者一般是正式銀行系統拒絕提供融資的私人企業家和房地產開發商。他們不得不為得到借款承諾支付更高的利息。於是,理財產品的回報自然就增加 了。當然,回報更高也意味著風險更大。雖然不可能預計有多少不良貸款借助理財產品支持,但如果用10%的基準保守估計,銀行的可能在這方面損失1萬億元。

影 子銀行系統還有一個功用:向借款者或者活動提供政府法規明確禁止的融資渠道。過去兩年裡,中國國務院已經推出措施限制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以此極力壓 縮房地產泡沫。可銀行能夠規避這樣的限制措施,方法就是表面上銀行相互貸款,實際上資金最終會流向財務狀況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的銀行這麼做也是出於 自身生存的本能需求。假如他們不能有效地向已經大量借款並拖欠債務的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他們就必須宣佈這些貸款為不良貸款,承受損失。在中國銀行的資產負 債表上,這類貸款技術上歸為其他金融機構債權類別。華爾街日報最近的報導稱,目前中國銀行間貸款總額佔放貸總額43%左右,比2009年末高70%。

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這些巨大的風險都體現在中國銀行的財報中。最大的國有銀行近來財報均顯示收益穩定,資本比率高,不良貸款微不足道。中國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僅佔信貸總額的1%。

現在有一件是顯然易見的。要麼我們不應該相信我們「說謊的眼睛」,要麼中國的銀行在努力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52

「CDS之母」深陷摩根大通能源交易醜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12
一切都開始於1987年倫敦的暑期實習,NYT如此描述Blythe Masters第一次接觸衍生品的經歷。自此以後,這位精幹的女性在摩根大通一路攀升,最終成為華爾街最具權勢的高管之一。
 
然而如今,44歲的Masters可能面臨一場監管風暴。管理美國能源市場的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的合規官員發現Masters在宣誓作證後在回答其對摩根大通在休斯頓的能源交易員團隊的可疑操縱行為是否知情時做出了「錯誤且具有誤導性的陳述」
 
如果監管機構繼續其調查,摩根大通和Masters可能將面臨處罰。而正如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的報導,銀行監管機構OCC在上個月摩根大通總部的會議上向該公司CEO兼董事長戴蒙發出了非同尋常的鮮明的信號:美國最大的銀行在華盛頓正快速失去信譽。
 
作為摩根大通商品業務主管,Masters是使用信貸衍生品的先驅,她在摩根大通的成功來自於上世紀90年代她對這些產品將徹底改變銀行業的認識。
 
在就讀劍橋大學期間,Masters的暑假都是在摩根大通的倫敦辦公室度過。她在1991年畢業後加入了商品交易團隊,並最終搬去了紐約。
 
Masters的執著在摩根大通體現的淋漓盡致,一些同事預計她在23歲懷孕時會離開銀行,但Masters即便住到了醫院也隨身帶上了追蹤市場價格的儀器。
 
她在28歲時成為了摩根大通的董事總經理(MD),創下該行史上獲得該職位最年輕的女性記錄。
 
她曾經表示,衍生品看起來「充滿創造性」,由於其數理背景,這對她極具吸引力。通過從某個目標資產中分離出特定風險,衍生品看上去讓銀行得以提供更多貸款。
 
摩根大通的競爭對手們也開始開發這些衍生品。而Masters決定將其在摩根大通大規模使用。
 
據FT的Gillian Tett在2009年發行的數據「Fool's Gold」,當摩根大通的長期客戶美孚要求獲得信貸額度時,Masters的機會來了。為了能夠不出售資產的同時又避免某些風險,她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簽訂了一筆交易,在這筆交易中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獲得了一筆費用,而對價是承擔違約的風險。
 
這筆交易就是CDS。
 
很快,摩根大通的團隊開始與監管層溝通這一新的產品。在1996年,美聯儲在一份聲明中事實上認可了銀行可以通過信貸衍生品來減少其所需的資本金水平。
 
但這些衍生品的作用在金融危機中被證明是無效的,它們反而讓金融機構更加脆弱。
 
巴菲特將其成為「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也讓Masters成為了「末日使者」,衛報在2008年9月的一篇文章如此形容。
 
Masters在當年的一場演講中說道:「很不幸的,用於轉移風險的工具也可能增加系統風險,尤其當主要的交易對手方未能合理控制其風險敞口的時候。」
 
但她也表示:「區分工具和其使用者是很重要的。同樣重要的還包括區分是產品本身無效還是其作用的標的資產無效。」
 
自金融危機以來,Masters就致力於重振摩根大通的大宗商品業務。
 
在2009年的一次採訪中,她回顧自己在衍生品方面做的先驅工作時說道:
 
能夠參與創造新的事物感覺非常棒。但不僅是創造本身,還包括這確實能夠帶來價值。而諷刺的是,這反而讓信貸更加的鬆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18

鬥心乃爭勝之母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2uw0p.html
香港經濟日報MoneyTimes原文(簡體版),27-06-2014

世界盃初賽結束,佔主場之利的南美洲球隊果然佔優,出線率遠高於歐洲列強,單看球場裡穿著南美洲球隊球衣的球迷比例,便知道歐洲隊未開球便已輸掉了聲勢。勁旅如西班牙英格蘭(自1958年來首次於初賽出局)及意大利於首回合分別出局,也屬始料不及。

英格蘭在過去數屆世界盃賽前,都一度被當地傳媒捧成大熱門之一,但通常到16強或8強賽事,便遭淘汰出局(例如2002年所謂黃金一代的代表,於8強出局),近年只曾於1990年打進準決賽一次(互射十二碼敗於德國)。

英格蘭歷屆世界盃落敗原因
《Soccernomics》一書,其中一章專門分析英格蘭歷屆世界盃失敗原因。利用歷史數據分析,英格蘭的國際賽平均勝利率為64-68%之間,世界排名約第十位,所以其世界盃過往表現相對歷史得勝率是一貫的。英超的英格蘭球員及當地教練比例太低,令年輕球員缺乏上陣機會及獲得足夠培訓,也是其慣用解釋失敗藉口。於2013/2014球季頭兩個月,英格蘭球員只佔英超總出賽時間不到三分之一(32.26%),遠低於西班牙及德國本地球員於各自聯賽所佔的59%及50%時間。此外,其他失敗慣常解釋包括英超球球季太長,比賽太頻密,沒有冬季休賽期,世界盃比賽天氣太濕熱等等。

英國媒體通常指出很多只能踢英超三,四線球隊的外國球員,甚至是棄將,於世界杯代表各自國家隊時,反而有意外驚喜表現,能夠打進比英格蘭更前列位置。《Soccernomics》的分析比較側重於從量化及經濟的角度解釋英格蘭,但缺乏從人性角度出發分析。

筆者分析英格蘭今屆提前出局,主因是:
1)今屆失去種子身份,被編進較強對手組別。

2)缺乏人才施行進攻足球。
領隊鶴臣(RoyHodgson)徇眾要求,起用年輕球員及大打進攻足球,於是排出4-2-3-1陣式,但陣中缺乏正宗防守中場,兼且後衛防守能力偏低,而隊長謝拉特(StevenGerrard)則明顯年邁,表現有心無力,中前場年青球員則疏於回防及射門把握力不足,以至頭兩場分組賽在大好形勢下依然各失兩球,輸掉球賽。

英格蘭根本缺乏具備足夠質素的球員施行進攻型打法。荷蘭的球員平均技術低於西班牙,但陣中擁有高速的翼鋒洛賓(ArjenRobben),入球把握能力極高的云佩斯(Robin van Persie)及硬朗的防守中場迪莊(Nigel deJong),所以領隊云高爾(Louis vanGaal)因才設計出使用速度及穩守突擊的5-3-2陣式,針對性的破解西班牙控球在腳(Tiki-Taka)的優勢世界級大賽勝負往往就是分別於兩軍前鋒把握抑或浪費絕無僅有的入球機會後防不穩,前鋒又屢失戎機,所以英格蘭注定提前出局。

英格蘭球員太早太富有
3)球員爭鬥心不足。
根據德勤報告,2012/2013英超平均球員週薪高達3.1萬英鎊,乃全球足球聯賽之冠。19歲前鋒史達靈(RaheemSterling)的3.5萬英鎊週薪,已經是英格蘭正選陣中最低者,最高為朗尼(WayneRooney)的30萬英鎊。以平均4年的合約算,很多年紀輕輕的英格蘭球員,已經一早成為億萬富翁,根本沒有誘因為國家隊賣力。加上代表國家的獎金不多,一旦因太盡力而受傷,反而有可能斷送前程,所以很多大牌球星在國家級大賽時都失準,當然也有可能由於國家隊中缺乏優秀的隊友配合。

昆士伯流浪領隊列納(HarryRedknapp)甚至指出,以往他擔任熱刺領隊時,很多球員都找各種藉口,儘量逃避國家隊徴召。相反,很多名不經傳的貧窮小國球員,為了爭取歐洲富豪球會賞識及收購,會竭盡全力於世界杯這個國際舞台爭取曝光。有趣的是,一些成功出位者加盟英超或者歐洲球會後,高薪厚祿下表現反而變得平平無奇。要知道在短短三數場比賽表現出色者並不等於是一流球員。

4)球員心理質素不足。英格蘭球員在國家級淘汰賽事碰上需要以12碼(點球)決勝負,幾乎每次都是失敗而歸。反之,德國幾乎每次都勝出。這有可能是由於文化培養的不同,以致球員自我價值觀及自信心表現不一樣。德國人著重紀律及團隊精神,英格蘭人則較鬆懈及自由。遇上大賽壓力,缺乏心理質素者往往表現失準。自信心不足及意志不夠堅強者,在劣勢落後下傾向輕易放棄。

5)球員不夠齊心。歷史上,英超球隊間存有很多宿敵關係,例如曼聯和利物蒲是世仇,阿仙奴和熱刺是死敵,加上很多同市打吡宿敵,所以球員歸到國家隊,有時仍保持敵對關係,不能同心。此外,英國傳媒經常將國家隊隊長一職炒作成大新聞,為了爭奪隊長一職,以往曾經造成資深球員之間明爭暗鬥。車路士的泰利(JohnTerry),曼聯的費迪南(RioFerdinand)及利物蒲的謝拉特於過去都分別競爭過當隊長。不同心肯定注定失敗,例如上屆世界盃法國隊球員間與領隊產生不和,鬧出習訓罷踢,結果球隊初賽立即出局。

傳媒經常對著干
6)英國傳媒經常搞局,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地媒體經常在世界盃前將國家隊吹捧成大熱門,除了要求成績、又要求打法飄亮積極。稍為不符合期望,便對球員及領隊口誅筆伐,為球隊帶來不必要心理壓力,一旦落敗便找代罪羔羊作為攻擊對象。例如1998年碧咸(DavidBeckham)對阿根庭的16強淘汰賽時被逐離場,最後因為敗於互射12碼,所以成為全國罪人。其實就算碧咸沒有被罰紅牌出場,結果可能都是一樣。今屆則特別針對前鋒朗尼,皆因他在對烏拉圭第二場分組賽之前,跨越三屆世界盃都仍未能取得任何入球。朗尼今屆表現奇實不過不失,交出一助攻及一入球,但因為他薪酬為英超之冠,所謂「匹夫無罪,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406

失敗乃成功之母 蔡東豪

2015-02-05  NM
 
 

 

Peter Thiel 出版《Zero to One》談論創業,我立即買來看。Thiel是美國科網紅人,以敢言見稱,我一直有留意他的言論。寫這本書的主意來自他的一名學生,Thiel兩年前在史丹福大學任客席講師,一名學生把筆記放上網,引起廣泛注意,後來Thiel和這名學生合作把筆記寫成這本書。Thiel是PayPal的創辦人之一,PayPal售予eBay後,Thiel成為億萬富豪,轉型為投資者,最為人津津樂道是,他是facebook的首位投資者,現在仍在董事局。

Thiel在書中提出有趣一點,他認為失敗是過譽(over-rated)。特別是在科網界,失敗被捧至天高,失敗彷彿是成功的踏腳石,未失敗過的人難以成功。直覺上,失敗過的創業者受過考驗,比未失敗過的創業者硬淨,因此失敗是一枚值得自豪的英勇勳章。Thiel不同意,失敗非成功必經之路,他認為從學習的角度,失敗沒價值。Thiel認為失敗的最大問題,是難以從失敗中學到有用東西,一件事因為五個原因失敗,如果失敗者只察覺到其中兩個,這個失敗經驗對失敗者日後全無幫助。

本書看到這裡,我看得心花怒放,因為終於找到幫手對抗「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傳統智慧。我認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是一句安慰說話,本身沒意思,目的是希望失敗者不太傷心,儘快抬起頭再接再厲。不幸的是,很多人相信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以為失敗和成功之間存在必然關係。失敗有助成功的邏輯,是失敗者從失敗經驗中領略到失敗原因,日後糾正錯誤,一次不成功,再來,只要不放棄,總有成功一天。問題是,如Thiel所說,失敗者未必可從失敗中吸取到有用教訓,失敗者可一次又一次失敗下去,永不成功。

假如「失敗乃成功之母」是一句安慰說話,失敗者不過分重視含意,應該會好過一點,因為失敗之後的道路,可以是再失敗。即使從失敗中確實學到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關於失敗,例如「我這樣做就會失敗」,這些教訓不會告訴失敗者,怎樣做才會成功。此路不通,哪條路才通?不知道,但前面可能有幾百萬條路,碰幾多次壁才找到正路?

失敗這條路浪費時間,我們應多花心血從成功經驗學習,這些經驗確切告訴我們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可能是先經過失敗,也可能是一擊即中,有些人花大量心血做前期準備,選擇最佳時機,組織最強團隊,克服困難達到目標。沒經過失敗的成功跟經過失敗的成功,之間的分別,可能是前期準備是否適當和足夠。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有問題,我認為問題不是出在觀點與角度,而是牽涉本質,我提出一個處理失敗的方法,是放棄。你沒聽錯,是放棄。放棄做一件事,當然不會成功,但也不會失敗。失敗不一定帶來有用教訓,所謂教訓有可能是會錯意,結果輕則浪費時間,重則重創自信。「失敗乃成功之母」和「有志者事竟成」是孖公仔,嘗試就一定掂,不要被失敗嚇阻,聽上去多動聽,但很大可能是錯誤想法。

經典例子是父母培養子女興趣,如彈琴、拉小提琴、繪畫……父母勤力接接送送,付出在子女興趣的心血,跟子女所付出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快便泥足深陷。子女是否喜歡不重要,總之付出了這麼多,不可能放棄,父母不停麻醉自己和提醒子女,過程中失敗是必經之路,是進步的印記。我認識不只一個朋友的子女,學琴學到考第八級,然後對父母說:「我負了責任,不彈了。」子女最後接觸鋼琴,是考試的一天。

放棄的好處不只是不用經歷失敗,還給予我們空間去嘗試其他東西。空間很重要,我們的時間不應該被填滿,沒事做的時間可能是最有意思的時間。放棄甲,或者會遇上乙;再放棄乙,可能會遇上丙,然後發展為一生最愛。關鍵是我們肯放棄,放棄不一定是盡頭,可以是另一片風光。與其吹捧失敗,不如給放棄一個機會。

蔡東豪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95

比特幣迎來大人物 「CDS之母」Masters加盟比特幣創業企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13

前摩根大通高管、「CDS之母」Masters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重新回到了公眾的視野之中。這一次,她的職務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DAH)的CEO。

DAH是由掉期交易所trueEX創始人兼CEO Sunil Hirani和自營交易公司DRW Trading創始人兼CEO Don Wilson共同創立的。其目標是成為金融資產交易場所,方便投資者以更低的價格成本和時間成本將傳統貨幣和比特幣進行轉換。

Masters認為DAH的業務和自由論者完全摒棄大銀行和大政府的基調並不一致。

自由論者希望一個沒有大銀行和政府的世界。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是和我們的商業模式完全沒有關聯。我們無法想像世界沒有政府和銀行的參與。

有些人認為世界需要做出改變,我們認為所謂的改變是新技術帶來的變革。如今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機遇之中。

Masters承認在進入新領域之前曾經和美聯儲、英國央行和紐約金融服務部進行過溝通,不過監管機構對其並不看好。

作為摩根大通商品業務主管,Masters是使用信貸衍生品的先驅,她在摩根大通的成功來自於上世紀90年代她對這些產品將徹底改變銀行業的認識。

Cryptocurrency是電子貨幣的一種新形式,這是一種分散的、運行在分佈式計算機網絡上的一種新手段。暗碼技術通常被用來確保網絡安全和個人資金的安全,而開源代碼則為這種分享代碼的協議提供了便利,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Bitcoi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17

華爾街次貸之母 強攻「區塊鏈」

2015-01-11  TCW

從衍生性金融到大宗商品,很少人像梅斯特(Blythe Masters)這樣,在金融界不同領域都有驚世之作。被稱為「華爾街最有權力的女人」的她,目前正為其開發「區塊鏈」(Blockchain)的新公司進行首輪融資,此新技術也因梅斯特成為焦點。

今年四十七歲的梅斯特成長於英國,在劍橋大學取得經濟學位。她十八歲就在摩根大通倫敦分行當實習生。一九九四年,艾克森公司(EXXON)向摩根大通借 錢,但摩根大通的風險將因此攀升而違反監管規則.當時二十七歲的梅斯特開發出一種工具:把艾克森的違約風險賣給「歐洲重建與發展銀行」 (E BR D)。若艾克森倒債,則由該銀行承擔,而摩根大通則付出一筆費用,做為該銀行承擔風險的代價。違約風險轉移後,摩根大通順利將錢借給艾克森,這就是「信用 違約交換」(C D S)的由來,梅斯特隔年成為摩根大通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

這種新工具後來雖成為業界風潮,但也因為觸發二00七年次貸風暴而備受批評,英國《衛報》稱梅斯特是「發明大規模金融殺傷武器的女人」。梅斯特後來辯解:她從未參與房貸交易,次貸風暴前幾年,她就離開衍生性金融,轉入大宗商口凹領域。

二00八年金融海嘯初,梅斯特購併瀕臨倒閉的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旗下電廠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二0一0年初,接受政府紆困的蘇格蘭皇家銀行,出售其商品交易部門,梅斯特花十七億美元,完成這宗當時史上 最大商品部門購併案。她掌管的摩根大通商品交易部門,也成為業界收入第一。

梅斯特私下言行直率,某次內部會議她對旗下六百名交易員說,對手高盛及摩根士丹利,被她「嚇到屁滾尿流」(scared shitless)。她也曾惹上官司:由於她被控非法操縱加州市場電價,摩根大通在二0一三年付出超過四億美元,和政府部門和解。

隨著美國政府對銀行的大宗商品交易監管日嚴,摩根大通後來將該部門出售,梅斯特也在二0一四年,離開這家她服務了近三十年的公司。隔年三月她成為新創公司「數位資產控股」 (D A H)執行長,該公司的產品—「區塊鏈」,也因而受到矚目。

「區塊鏈」是一種類似比特幣交易紀錄的資料庫,它採分權結構,資料由每個參與交易者管理,梅斯特稱為「貨幣的電子郵件」。目前該公司正進行首輪融資,梅斯 特的老東家摩根大通已投資七百五十萬美元。為了推廣「區塊鏈」,日前金融業巨頭巴克萊(Barclays)邀請梅斯特掌管投資銀行,也被她拒絕。梅斯特能 否在這個新領域再掀波瀾,將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10

生病乃平常心之母



年紀不小,但怎麼算都未夠鐘百病纏身。然而不知何故,近年不論自己,還是身邊友儕,要不是狠狠生一場大病,就是同時遇上無數手尾極長的小病。人生到了某個位,有些事情,就是忽然走下坡,殺人一個措手不及。

記得小時候,自己一直身體好,唸廿年書,未請過三天假。原來,要還的。如今,九個月內,看了逾廿次醫生,入過幾回急症室,平生首次留院。身體多個器官、各個系統,同時出問題,發生咩事?

然後你開始分不出,哪些是因,哪些是果。A病的治療方法,引伸B問題;為了解決B,又得承受C藥的副作用,多隻香爐多隻鬼。你問醫生,歸根究底,甚麼是病因,醫生答你,可能無原因,或者很多原因,一定係,除非唔係。

幾十個回合之後,你開始領悟,其實所有治療,並不能把病醫好,頂多抒緩痛苦,令時間沒那麼難過。以前有醫生朋友笑說,世上的病,八成不藥而癒,餘下兩成無藥醫,我終於信了。

真正的良藥,是時間,以及時間背後的──耐性。疾病看上了你,硬要跟你生活一陣子,誰能處之泰然跟它相處,誰就贏了這一場。求診、吃藥、覆診、吃更多的藥,這個規律很陌生,但當你真心接受它進入自己的生命,預留時間招呼它,本來的痛苦,至少減了一半。生病,是為了修煉平常心。

「戀愛命運就像感冒」,曾幾何時,歌仔這樣唱。其實生病運也像戀愛。你控制不了它何時來,何時走,逗留多久。做好自己,打好個底,有無幫助?可能有,也可能無,視乎際遇。要來擋不過,要走留不住。最佳的學習,是不論順逆都隨遇而安。然後,也無風雨也無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21

美國為何現在用“炸彈之母”轟炸阿富汗?

美國國防部13日稱,美軍當天晚間向阿富汗東部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目標投放了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B大型空爆炸彈。這是美軍首次在戰鬥中使用這種炸彈。

為什麽投放“炸彈之母”?為什麽是現在?有觀察人士分析稱,這應該被理解成特朗普政府在努力扭轉一場對阿富汗政府和美國政府來說都不順利的戰爭。

五角大樓的聲明稱,美軍向位於阿富汗楠格哈爾省阿欽地區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使用的隧道投放了GBU-43/B大型空爆炸彈,旨在最大程度消滅和摧毀“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和設施,同時將軍事行動可能對阿富汗軍隊和美軍構成的威脅最小化。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則稱,此次重約21600磅的“炸彈之母”目標為“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隧道和洞穴系統。

13日的轟炸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2001年的12月,美國空軍向“基地”組織前頭目本•拉丹在阿富汗東部托拉博拉的藏身之處投放了15000磅綽號為“滾球”的美國BLU-82高爆炸彈。當時,“滾球”炸死了很多“基地”組織成員,但拉丹和很多“基地組織”高層得以逃脫。事後有很多評論稱那次轟炸顯示極少有軍事行動是通過空中行動獲得勝利的。

另有分析稱,13日在阿富汗的轟炸行動或許會帶來繼發效應,例如被視為向敘利亞政府發出信號,即美國也可以向他們的燃料系統等部署類似打擊,但這次行動最關鍵的還是阿富汗戰場正處於關鍵點。

事實上,對阿富汗人和美國盟友來說,自“9•11”事件後幾個月,塔利班被推翻後,阿富汗戰爭就降到了最低點。據美國軍方高級官員稱,塔利班最多時“控制或爭奪”著阿富汗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大約在1000萬人,超過2014年夏天“伊斯蘭國”鼎盛時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控制的人口。

然而,“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也在阿富汗建立了據點,並制造多起爆炸事件,以西方人為綁架目標,現在的喀布爾已經不複幾年前的平靜和繁華,同時嚴重影響西方投資者在阿富汗的投資,給阿富汗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據多位美國和阿富汗官員稱,由於阿富汗局勢的惡化,五角大樓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都在對阿富汗進行戰略評估。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負責監督白宮的阿富汗評估,並將很快親往阿富汗。

另有美國媒體分析稱,美軍繼續留在阿富汗,扭轉阿富汗戰場局勢符合美國和阿富汗的利益,這樣才能使阿富汗不至於變成2014年時的伊拉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