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贏官司 金鼎證不賣 辜仲 整併 旗下證券

2010-6-10  TNM





拖了一年的金鼎證董事會雙胞案, 上週五(4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開發金勝訴。

本刊調查,開發金大股東、顧問辜仲,原打算將苦吞6年不下的金鼎證賠售給群益證,法院這 一判,他信心大增,辜仲陣營不但不賣金鼎證,還將以開發金為大本營,促成凱基、大華、金鼎證券整併,直取國內券商龍頭。

上週五(四日) 傍晚,南京東路五段上的開發金總部大樓,突然一陣騷動,上上下下,電話、簡訊、MSN奔相走告,台北地院判決,金鼎證經營權訴訟案「開發金勝訴囉!」這一 判,不但扭轉金鼎證命運,還將牽動整個證券業的版圖消長。

苦吞金鼎證六年不下的開發金人,士氣大振,特別是因此吃上內線交易官司、頻上法院 開庭的開發金大股東、中信辜家二少辜仲,就在他這一、二個月來豎起白旗,打算賠售金鼎證之際,一路吃敗仗的頹勢,竟一夕翻盤。

本刊調查,經 此逆轉後,辜仲陣營週末重擬戰略,認為「一審判決具指標性意義,已傾向不出售(金鼎證)持股,待開發金六月十八日股東會董監改選,取得開發金絕對主導權 後,將積極促成旗下券商的合併,完成爭取券商龍頭地位的夢想。」

拔除總座 鬥志不再

爭霸證券業的夢,正是辜仲這位 豪門少爺日後吃上官司的源頭。入主開發金並當上總經理的辜仲,為打造最大券商、發展區域投資銀行,六年前,下令併購股價較低又股權分散的金鼎證,陸續吃進 四八%股權;不料,遭到大法官出身的金鼎證創辦人張平沼誓死抵抗,反被打得鼻青臉腫。

先是四年前,金鼎證董監改選,拳頭大的開發金,全盤皆 輸,張平沼陣營照舊把持金鼎證。去年六月,金鼎證董監再度改選,張平沼陣營以開發金併購過程疑有不法,封存開發金持股,開發金不理,自行開股東會改選。結 果董事會鬧雙胞,改尋司法裁決,金鼎證仍由張平沼陣營當家,開發金完全碰不得。

辜仲陣營巴望著,打贏官司前,主管機關金管會能主持正義。怎 知,金管會以金鼎證正常運作為由,不願介入。這下,辜仲陣營傻眼了,「難不成,還要再等三年(指下一屆金鼎證董監改選)?」「再這樣下去,今年的股東會到 底要怎麼開?」

尤其去年四月間,辜仲因金鼎證案被起訴,拔掉所有職位,屈身「顧問」,開始上法院後,昔日高昂鬥志不再;已到口的金鼎證,要 吞要吐?辜仲也沒輒,開發金改請財務顧問公司摩根士丹利(大摩)幫忙解套。

在大摩周旋下,張平沼也有意一塊脫身,辜仲乾脆心一橫,決定設停 損點,賠售金鼎證持股。今年三、四月間,大摩找來群益證,緊鑼密鼓,展開換股、合併談判。

辜仲小檔案

現職:開發金控 顧問

生日:1965.12.2

學歷: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

1994年 前任職日本美林證券、日本長期信用銀行

1995年返台任中信銀銀行科科長

1996年接任中信證總經理

2004 年入主開發金任開發工銀董座、開發金總座

2009年4月底遭起訴,辭開發金職務,改任顧問至今

家庭: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次 子,妻李婷蘭,育有3子

官司:涉開發金收購金鼎證弊案,被依內線交易、背信等罪起訴

張派勢力 日漸衰竭

然 就在辜仲打算賠售之際,金管會駐會檢察官向台北地院申請派任金鼎證臨時管理人案。辜仲陣營內部研判,「一旦臨管人判決確定,金鼎證就可產生合法董事會,完 全擺脫張平沼勢力,加上金鼎證財力一天不如一天,形勢對張平沼陣營日趨不利。」因而一心等著判決下來。

張平沼則相反,為拖延法院審理指派臨 管人時間,情商有多年友誼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出面緩頰。知情人士說,「院長希望雙方各退一步,讓事情可以善了。」原訂四月底裁決的臨管人案,一拖再拖。而金 鼎證買家宏泰集團大當家林堉璘、群益證董事長陳田文的老丈人,怕買貴了遲遲沒有點頭,併購案因而停滯不前。

直到上週五,法院趕在金鼎證六月 二十九日的股東會前判決,指開發金所推出以金鼎證董事長蔡維力為首的董監陣容才具合法性,連帶地,臨管人及賠售金鼎證二件事,也就沒必要了。

這 下,換張平沼緊張,他揚言要上訴,但並不容易。張平沼與曾任金鼎證董事長的太太陳淑珠,因金鼎證結構債案違反證券交易法,五月二十八日遭台北地方法院各判 刑七年半與八年半。金管會三日又針對協助台版馬多夫吸金詐騙案在台銷售的金鼎證開鍘,將包括張平沼兒子張元銘等二十七人停職。

重燃信心 主戰氣盛

「張平沼勢力快要瓦解了。這個時候,沒道理順著他(指張平沼)的意,賣出金鼎證持股。」開發人表示。辜仲團隊近日從 美國找回昔日併購戰將,開發金主戰派氣勢熾盛。

「雖然辜二少一度曾想放棄,賣給別人就算了。但是為了併金鼎證,他受了那麼多的氣,如果真的 賣掉了,不僅是空忙一場,還助長了敵人(開發金曾洽售富邦證、群益證)的版圖,損失加倍,好家在,終於傳來官司勝訴,令人興奮的消息,讓他重燃信心。」辜 仲友人說。

另個關鍵是,辜仲二○○四年入主官民共治的開發金,屢遭官股代表掣肘,然隨官股逐年出脫,今年僅剩三.九三%,下週五(十八日) 開發金董監事改選,外界預期辜仲將如願整碗捧走,下一步就是將旗下大華證券、凱基證、金鼎證合併成一家,三到五年內,有機會圓夢,搶下券商龍頭。本刊就此 事提問,開發金發言體系三緘其口,拒絕回答。

開發金併金鼎證大事記

發生年月/事件

2004年底 開發金旗下開發工銀、開發國際間接加碼金鼎證。

2005.8 金鼎證推動四合一合併案,想稀釋開發逾10%股權,後遭開發金破局。

2005.9 開發以金控資金直接加碼金鼎證。

2006.2 金鼎證提前於5月改選董監,阻開發入主。開發敵意併購白熱化,至3月1日共砸8.8億元接手金鼎證6.3萬張股,含旗下開發國際原有的3.5萬張,埋下辜 仲等人後續惹官非的惡果。

2006.5 金鼎證董監改選,開發在金鼎證雖持股超過25%卻落敗,引官股不滿。

2006.11 起 檢調疑開發併金鼎證涉弊端,大舉搜索開發金、約談辜等人。

2009.2起 金鼎證又屆董監改選,金鼎證緊咬開發涉違法併購力保經營權,開發反控金鼎證涉結構債弊案。

2009.4 開發併金鼎證弊案偵結,辜仲等11名開發高階主管遭起訴。

2009.6起 金鼎證董監又改選,金鼎證逕自剔除開發金的表決權引爭議,雙方各組董事會,興訟爭合法。

2009.10 金鼎證結構債弊案偵結,總裁張平沼等人遭起訴,張藉口與開發談和解,要求官司延審,開發金怒,決脫手金鼎證持股。

2010.6 台北地院判開發金所組的董事會才是合法。開發金決保留金鼎證持股,繼續推動旗下券商合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69

龍頭股低買不賣 教師身價2000萬

2010-7-30 SLC




張錦輝單養1檔台化,輕鬆累積4,000萬元身價,還能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利,讓我很羨慕。但是,他前後花16年時間,讓我覺得太久;而且股票太集中,也讓我怕怕。心中不免懷疑:難道沒有更快、更安全的做法嗎?

投入本金500萬元1年股利收入高達近百萬

直到我遇見在高雄教書的謝永盈(化名),他教了我一套更快、更穩的養股致富法。今年55歲的謝永盈,再兩年就可退休,8年前,才開始學做股票;沒錯!從完全不懂股票到養股累積出千萬元身價,他只花了8年。

謝永盈合計投入的本金約500萬元,目前資產價值已達2,000萬元,等於變成為4倍,今年領到的現金股利則已將近100萬元。他是怎麼辦到的?怎麼會這麼快?

2000 年以前,謝永盈自己沒碰過股票,但有將一些錢交給已經退休的爸爸拿去「炒」股。只是老人家忙進忙出多年,卻沒什麼賺賠,讓謝永盈直覺:一般人做股票只是在 浪費時間,根本很難賺錢。直到看了一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報導,他對股票投資的印象大為改觀,也從此改變他的人生,「原來存到好股票,錢會不斷長大,生活也可以好好過。」

接著,謝永盈花1年時間,研讀巴菲特投資相關的書,甚至花錢去上「巴菲特班」,學習如何效法巴菲特投資股票。「看到最後,發現巴菲特投資原則最關鍵的只有兩個:一是先挑好公司,再來就是等好價錢。」他說。

在台股裡要挑好股,用巴菲特選股原則可以選出不少「好公司」,但謝永盈只挑他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做為養股標的,包括台塑(1301)、裕隆(2201)、中鋼(2002)、統一(1216)等共4檔。

階段1》存錢等進場預留生活費,餘錢逢低分批買

而接下來,才是投資股票能否賺錢的關鍵——要能等到好價錢。2001年年中,謝永盈盤點自己帳戶裡的錢,先預留一年半的生活費,剩下的積蓄還有約220萬元,全部轉到股票帳戶,準備進場。

結 果,等了不到半年,全球股市因為網路泡沫崩盤,行情大跌,台股在18個月內,大跌超過6,900點,指數從萬點高峰直挫到3,411點才止跌反彈。許多好 股票在這樣的跌勢中,連連重挫,本益比跌到10倍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那時候台塑、南亞聯袂跌破30元,裕隆跌破15元,統一更是一度跌到歷史低價區,只 剩10元不到。

就在這時候,謝永盈第1次進場了!雖然不是買在最低點,卻是見到重挫就買進。「因為不知道股市會跌多久,所以就一次買1、2 張,買完如果股價又跌,就再買;只要股價沒漲,就一直買。」謝永盈回憶。總共花了2~3個月的時間,手上可用資金全部買光,他主要看好的4檔股票,每檔都 至少買進10張以上。

有20年股票投資經驗的富鴻理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成蔭認為,謝永盈這種「等」好股跌到低檔時才建立部位的做法,因為站在「買低」的基礎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光會買低還不夠,「養股」效益要加大,還得繼續養。為了準備下一波進場的資金,謝永盈開始每個月從薪水中撥出4成、近3萬元存到股票帳戶中,「先存進來,免得花掉,等到有好價錢時,才有錢可買。」

階段2》逢低再加碼若銀彈不足,選獲利預估高的

這階段,謝永盈的子彈不像第1次進場時那麼多,無法像之前那樣,一次買進4檔股票,這時就得在核心持股中進行挑選。

謝永盈說,在股價低、股利殖利率高等條件都大致相當時,他會去找研究報告,看哪一家公司年度預估獲利比較高,就先買那檔股票。像2001年買進後,當統一又出現跌到10元左右的低價區,他都會進場1、2張的撿。

雖然可以買的公司很多,「但重點是有沒有好價錢,沒有就不買,錢先存著,耐心等便宜價,到時錢也多了,買的張數更多。」謝永盈自信地道出自己的心得。

堅持「等好價錢」的原則,讓謝永盈又等到一次好機會。那是2003年4月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台灣期間,他發現統一股價跌到9.5元,因為手邊又存了一些錢,就2、3張的買,一買又是10多張。

另外,在這一年,謝永盈的核心持股還多增加了1檔長興化工(1717),會選到這一檔股票,是他受邀到長興化工演講。演講完後,和長興員工聊天,發現這家公司的員工都對工作積極投入,加上公司獲利和配股都不錯,員工對公司前景很有信心。

回家後,謝永盈開始上網找資料,確認長興符合「好公司」的條件,加上當時股價跌到16元附近,創近1年新低,他開始一張一張敲進,同樣存了10多張。

與一般股民不同,平常都上網看股票資訊的謝永盈,在大盤重挫或是發生金融風暴時,他會特別去號子逛逛,只要看到平時熱鬧的交易廳冷冷清清,就馬上加買3、4張。「當電氣用品打折時,大家會搶著買;為什麼股票打折時,大家卻不敢買?我當然要趕著撿便宜!」謝永盈得意地說。

但是,好公司不會天天有好價錢讓你買,所以謝永盈常常1年買不到兩回,有時甚至一整年都沒得買,他就專心工作、繼續存錢,備好銀彈等時機。

以他操作的這8年經驗看,平均2~3年左右,就會有一次進場的好機會。「只要逢低買,累積財富的效果很快就會出現!」這樣的信念支持他耐心等下去。

階段3》用股利滾入遭遇金融海嘯,也還是賺

謝永盈運用這套養股術,到2006年,光台塑1檔股票,含配股已累積超過50張,成為他的第1大持股。「從這一年開始,我每年領的股利就超過70萬元,所以,我不再投入薪水,光用股利再投入就夠買了!」他說。

不過,這套養股法在2008年遭遇嚴重考驗。那時謝永盈帳上資產一度已超過1,500多萬元,但11月金融海嘯發生,股票價值快速跌到剩780多萬元。短短3個月,資產價值縮水幾乎一半,「當時心裡很不舒服,開始懷疑這樣養股到底對不對?」

喜歡研究的謝永盈開始思考,他先計算自己從頭到尾投入的資金,發現大約是500萬元,以當時股價計,等於還有5成的獲利;而且股價在跌,但他的股利卻沒少領。

除 了計算自己的投資成績單,他也比較一些朋友的「慘況」。當年聽到他要用200萬元長期養股時,有位朋友也拿同樣金額買股,但做的是短線價差交易。這朋友一 次買進就是數十張,剛開始,1週可以賺30、40萬元,1年累積成交金額上億元,但幾年下來,本金卻虧到只剩下10多萬元。

兩相比較後,加上那一年謝永盈領到近100萬元的股利,對自己養股術的懷疑頓時消失,於是把當年領到的現金股利,馬上再投入逢低買進。

初期效果不明顯撐過3年,財富就會快速增加

「這樣投資像是坐摩天輪,不刺激卻很穩;相反的,賺價差像坐雲霄飛車,很刺激,但對心臟不好!」謝永盈如此分析。

2009 年7月,景氣確定復甦,很多人還不敢進場,那時晉昂投顧總經理洪瑞泰經營的「巴菲特班部落格」上,某一天出現一段留言:「8年下來,我一共投入500萬元 在好公司上,幾乎只買不賣。2年前就沒再轉錢到股票帳戶,配的股息已經夠買股票了。目前資產在1,500萬??每年這時候開始領股利,已經接近個人年所 得,日子很好過的,不是嗎?何必要把投資弄得那麼複雜!」

這一段留言,不但激勵巴菲特班成員,也引起我的注意,讓我找到謝永盈,並領教這套簡單易做的養股術。

問他這8年養股的心得是什麼?他的回答很直接:「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工作,你的錢能花多久?養股票,這兩個問題可以一次都解決!」

今年7月,又到了謝永盈領「年中獎金」的時候,他結算,帳上股票資產價值已超過2,000萬元,領到的股利還是近百萬元。謝永盈建議,年輕人用這套方法,剛開始效果可能不明顯,很容易放棄,但至少要撐過3年,財富就會明顯增加,到時候「你就會愛上這方法,並且持續下去」。

【專家分析】大眾證券副總經理 黃嘉斌

堅守4原則賺股利又賺價差

謝 永盈選的都是產業龍頭股,加上堅持低檔買進,大幅降低了持股成本,相對使得所領的股息殖利率能夠提高,長期投資下來,報酬率會比定期定額買股要好。再者, 因為持股成本夠低,當他要退場時,還有機會賺到價差。我很認同這樣的做法。但是,提醒投資人,若要仿效他的做法,以下4點必須要堅持:

1. 必選龍頭股

這是第一前提,尤其是像中鋼、台塑這種景氣循環股,遇到景氣往下時,公司獲利會減少;若不是產業龍頭公司,可能就會虧錢。所以,記得!選龍頭股才安全!

2. 買進價要低

萬一買價過高,退場時,你的本金就很容易虧損。所以切入點很重要,就算不可能買在歷史低點,但也要堅持每次出手都買在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低時。

3. 看月線操作

景氣循環股每次在買進時,可用月線判斷循環價位的區間,通常大概1年走多、接下來1年就會走空。例如去年上半年走空要買,今年就不要碰,先存錢,等明、後年跌到循環低檔時再進場買進。記得!每1~2年會有個相對好買點出現,這樣操作,報酬率會提高很多。

4. 適度分散

原則上,存3~5檔股票就具有風險分散的效果了,雖然與集中買1檔來比,分散布局的報酬率可能會拉低,但用時間累積,最後報酬不見得差。不過,資金少的投資人,建議先集中存1檔股票累積股數,不適合太分散。

延伸閱讀:存股心得

1. 存股等於自己替自己多加一份薪水2. 長抱股,別管股價,只有股利才是真的3. 個股配現金最好,股本不會太過膨脹,公司不會被掏空4. 選好公司、等好價錢,價錢到了就一直買5. 存股就像種果樹,時間到了就澆水,但千萬不能砍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49

不賣「百」貨 百貨新兵強壓龍頭

2010-10-18  TCW




百貨週年慶價格戰殺聲震天,各大百貨賣場傳來的都是業績長紅,新開張的統一阪急、momo百貨更湧入大批人潮,場面看似繁華,但看熱鬧之餘,國內百貨業生態其實正在轉型,得靠創新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全台百貨市場大餅粗估每年約二千三百億元,太平洋崇光百貨營業總經理李光榮指出,近期因新兵加入,表面上商機滾滾,但由於台灣內需市場成長停滯,就算今年 景氣回春,市場大餅充其量也只成長三%到五%,更多新百貨公司加入戰局,帶來的是百貨大餅市場重分配的情況更為嚴重。

先來看看這些市場的新面孔,他們如何在強敵環伺下,還敢開張營業?

統一阪急聚焦客群,拿掉童裝部門

擠進市政府轉運站新開幕的統一阪急百貨,如果你不是排隊搶購哈日族最愛的Uniqlo,而是想替小朋友挑選生日禮物的家長們,可能要敗興而歸了。

十月七日,由統一集團與日本阪急百貨聯手經營的統一阪急百貨風光開幕,首日即湧入十五萬人次。不過,逛遍這座地上七層、地下兩層,進駐品牌超過三百家,位居每日十萬通勤轉運人次進出的大型商場,卻找不到一件嬰幼兒童裝、一個火車玩具。

位在和捷運、高鐵共構的台北車站後站出口,和統一阪急一樣,也是卡位轉運商機的京站時尚廣場,除同樣沒賣童裝玩具,也不見百貨公司滿足高檔客層的瓷器禮品和家電用品區。

「我常對同仁說,我們不是開『百』貨公司,經營的是『五十』貨、『三十』貨公司,」京站時尚廣場總經理柯愫吟如此定位自家賣場。

玩減法,是面對新光三越、遠百SOGO兩強夾殺下,後發品牌百貨公司生存之道;尤其,越是在人潮聚集的一級百貨商圈,越是得靠減法邏輯突圍。「規畫台北 店,我們一再思考的是,要把什麼樣的商品賣給怎樣的顧客,」日本阪急阪神會長椙岡俊一,在統一阪急開幕致詞時,道出切入信 義計畫區,這個全台百貨公司密度最高戰區,嚴選品項,聚焦特定客層的差異化經營策略。

微風站前店只賣餐飲,櫃位滿租

減法策略奏效,讓百貨賣場起死回生的例子,首推三僑實業三年前進駐台北車站二樓,開設的微風食尚中心。大刀砍掉先前金華百貨的服飾、雜貨等品項,聚焦餐飲 美食的策略,儘管年租金高達一億元,但卻創造櫃位全數滿租,以及每年十億元的營收成績。循此邏輯改造賣場的,還有預定十月起進行試營運,找來點水樓、寶萊 納等高檔餐廳助陣,全面改裝為餐飲大樓的復興北路先施百貨舊址。

百貨業者獨立切入美食中心,老牌百貨公司改頭換面,不賣衣服改賣牛排、湯包,這些都是打破傳統百貨商圈經營的邏輯。

帶領前衣蝶百貨團隊打造京站時尚廣場的柯愫吟分析,房地產投資邏輯是地點、地點、地點,但經營百貨賣場,地點優勢再好,就算是永遠不缺人潮的火車站,也只有五成勝算,其他則要靠定位、商品策略。

換言之,人潮未必等於錢潮。這是為何金華百貨、台北車站前大亞百貨、甚至是統一集團曾在忠孝東路四段開出的馬莎百貨,皆搶下一流地段在先,最後卻退出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對統一阪急、京站、微風,這些後起的百貨新秀品牌而言,選擇減法,放棄和訴求全客層的新光三越、遠百SOGO正面對決,一方面是要靠差異化建立品牌特色,但另一方面,則是不得不遷就現實。

原因是,不管台北火車站商圈或者信義區,兩大百貨集團早已布下重兵,且憑藉串聯全台的連鎖店實力,其所屬品牌就算有意帶槍投靠新賣場黃金櫃位,要盤算的則是失去和龍頭百貨繼續合作的機會。

這回統一阪急爭取知名品牌進駐的招商過程,就不乏來自與對手陣營新光三越和廠商之間的拔河,統一最後甚至不惜拿流通次集團旗下的星巴克、無印良品當談判籌碼,才勉強穩住陣腳,均顯示前進超級商圈的兵家必爭激烈程度。

統一阪急單壓Uniqlo,創造認同

然而,在人潮不絕的超級商圈,聚焦特定客層,也意味著無法將所有消費者一網打盡;因此,集中火力深耕目標族群,成為這群消費者首選的敗金聖地,則是奉行減法邏輯的百貨品牌新秀,另一道突圍致勝的金科玉律。

壓寶單一品牌,放棄十個品牌的思考,就在此次阪急開幕中讓消費者見識到「拳頭商品」的威力。一個品牌抵過千軍萬馬。

鎖定捷運族平價消費客層的統一阪急,大方讓出地下一樓鄰近捷運通道口,最精華的四百四十坪賣場,做為Uniqlo單一品牌在台開設的首家旗艦店,儘管占去十個品牌櫃位,以一換十的策略,卻成功引爆排隊搶購潮,搏得大量媒體版面,並創造年輕族群的消費話題。

長期觀察國內消費趨勢的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認為,大賣場、購物中心紛紛百貨化,百貨業靠週年慶削價割喉戰搶業績,是國內百貨業面臨的共同瓶頸,要 在已飽和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勢必得靠破壞式思考的經營模式;統一阪急找來Uniqlo單一店撐場面,吸引熱中平價時尚混搭風格,具自主意識的分眾消費族 群為主力,跳脫了傳統百貨公司走大眾路線的經營邏輯。

微風廣場孫芸芸效應帶動名媛商機

另一個靠建立分眾認同和歸屬感,成功在百貨業公認超級戰場的台北東區,搶占一席之地的,即是在民國九十年底,和京華城同時開幕的微風廣場。「微風開風氣之先封館上演VIP之夜,孫芸芸幫炒熱名媛話題,大量搏得媒體版面,都可看成是百貨業的破壞式思考,」劉維公認為。

一位資深百貨業者即坦言,頂著微風媳婦的「孫芸芸效應」,搶攻媒體娛樂版面,不僅對名媛貴婦圈產生磁吸效應,更讓追逐名媛夢的女性消費者趨之若鶩,讓微風 廣場在前有SOGO忠孝店封殺,後有中興百貨追兵的狹縫中,不到十年內即締造近百億元年營收成績,甚至將中興百貨逼出市場,確實跌破老百貨人眼鏡。

京站全力迎合上班族風格

京站時尚廣場今年預計可以創造四十五億元營收,開幕第一年就和跨入第十七年的新光三越站前店,業績快要平起平坐,這個現象同樣值得關注。

京站在上班族的生活風格爭取認同感,不但找來一手打造誠品敦南總店、信義旗艦店的建築師陳瑞憲,操刀賣場空間規畫,每個樓層也預留自行車走道,甚至還替單 車騎士準備沐浴間,「一旦確認消費主力,所有軟硬體配套都要圍繞這個主軸,讓這群人知道,你有多麼在乎他。」柯愫吟強調。

面對後起之秀步步進逼,靠破壞式的經營思考突圍,兩大百貨龍頭全看在眼裡。

龍頭應戰引進名牌童裝,吸引菁英

去年締造六百五十八億元的百貨業龍頭新光三越,也意識到市場被第三勢力不斷蠶食,量變帶來質變的隱憂;尤其看到日本百貨業難擋網路世代購物行為改變,經營狀況低迷不振,即使定位在滿足全客層的大眾化百貨,也需要思考轉型的方向。

新光三越位在信義區的A8館,兩年前就逆向思考,嘗試將坪效相對較低的童裝玩具部門,從一個樓層擴大為兩個樓層,大膽引進Burberry等精品童裝,將 行銷資源拿來開辦文化教室課程;提出生活平台概念,鎖定少子多金的都會家庭,賣的是菁英認同的知性氛圍,取代過去大型百貨公司靠出租櫃位,衝營收抽成的營 運模式。

不過,看在老百貨人眼中,談差異化經營策略、操作消費者認同感,未必是這一行最終的勝敗關鍵。「百貨業誰都可以跨進來,人人都可以說一套經營策略,把開幕 場面炒熱搏得媒體版面,是經營百貨公司最容易的一件事!」出身永琦百貨、太設章家時代SOGO的第一線營業主管李光榮認為,「最後,百貨業贏家比的是,誰 氣夠長。」他強調。

李光榮點出的另一面向是,除創新帶來的爆發力,誰能夠持續摸透消費者的心,才能在週年慶之外的三百多個日子裡,顯現出真實力,保持永遠的熱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5

寧搞財技不賣資產 羅旭瑞玩殘銀行


2000-8-24  NM




▲兩年前,羅旭瑞(中)與滙豐銀行主席艾爾敦(右)為富豪機場酒店平頂舉杯慶祝。今日羅卻忙於與滙豐洽談債務安排。旁為葉樹堃。

   上週二,世紀城市突然宣佈,計劃斥資廿五億元,向大股東羅旭瑞,收購大陸鐵路光纖網絡項目。翌日,股價長期在三毫子打橫行的世城,突然飈上三毫六。然而 曇花一現後,股價又跌穿三毫子。   這個所謂注資大計,原來只是羅旭瑞部署的減債伎倆,目的是替負債仍有百億元的世城系,重新裝扮成「網」樣,然後搵人注資減債,以應付銀行追數。   兩年前,世城系負債曾高達百五億元,已然水浸眼眉,然而主席羅旭瑞一直不肯將資產大平賣,結果減債速度緩慢,至今仍債台高築。他除了對債權銀行採取 「拖字訣」外,還本性不改大玩財技,希望有人「落疊」幫忙還債。        

 

▲現值二十億的九龍城廣場,百利保仍死守不賣,近期更以按揭證券化來重按。

  沉寂多時的世紀城市,上星期突然宣佈注資大計,有意向大股東羅旭瑞購入其世紀數碼三成權益,作價二十四億七千多萬元,悉數以新股支付。要注入這項光纖網絡項目,先決條件是世城要先行發行十五億元新股集資才成事。是次交易安排,再一次顯示羅旭瑞想大玩財技來減債。

  世紀數碼的主要資產,是持有內地鐵路光纖網絡租用權。然而這一紙合約,只可向部委與部委之間提供內聯網服務,根本前景有限;若要向民間提供服務,更要再行申請電訊經營牌,這在大陸而言是非常困難之事。而交易作價之高,更令市場嘩然。

  羅旭瑞注入這光纖項目,其實只是一個幌子,希望吸引新投資者肯認購總值十五億元的新股,令世城減債脫貧。

  一向作風低調兼怕見記者的羅旭瑞,所以近日一反常態頻頻接受訪問,大談這個他認為「無限商機」的投資項目。有份參與這計劃的世城員工,也被他感染, 「現在大陸的電子商貿可以話係零,因為基建支持唔到,當我哋搞好基建後,自然會有需求。你睇電訊盈科合併後,李澤楷都話一定要搞電子商貿與IP Backbone (電訊主幹),就知我哋呢個項目好有potential (潛力)!」

  

滙豐追債 權宜之計

  世城上下齊心推銷新項目,其實關係着世紀城市為數約八億元的債項,將在今年十月底到期所致。早在三、四個月前,中環一族便發現羅旭瑞經常在滙豐總行出 入。原來世城與滙豐牽頭的八億元銀團貸款,早前達成的「暫緩償還貸款安排」,已於四月底屆滿,所以羅旭瑞要不斷跑往滙豐講數,最後給他講掂再次推遲還款。 而滙豐亦開出條件,要求世城必須在十月底前,進行注資集資還債,故此羅旭瑞急不及待,將今年初剛取得的光纖網絡租用權,注入上市公司,然後發行新股減債。

  世城內部消息表示,現在正物色投資銀行,準備在一、兩星期內進行推介(road show )。不過投資界並不樂觀。「你只有網絡嘅租用權,又無擁有權,如果咁易賺,點解人哋唔自己做要俾你做?所以佢話兩年會有盈利,始終係一個問號!」一華資證 券行分析員說。事實上,世城今天市值只十一億元,而認購十五億元新股的投資者,日後只控制世城約兩成股權,而羅旭瑞仍持有六成多,未必很多人落疊。

  世城系遭基金界敬而遠之,是因為羅旭瑞一直愛玩財技,令人捉摸不透。例如專門從事酒店投資並現金多的富豪酒店,卻因為母公司百利保負債高,食不起赤柱豪宅地,而要孭部分權益,令富豪經營範圍弄得模糊。

  另外,羅旭瑞持有的世城系三間上市公司,世城、百利保及富豪酒店,財困已經有三年,欠債高峰期達一百五十億元,然而他沒有努力出售資產,反而大玩財技,結果基金界縮手。

▲兩年前世城系財困消息曝光後,羅旭瑞每次出席公開活動,都有工作人員擋開記者。

不肯平賣資產減債

  世城系減債行動緩慢,這與羅旭瑞不肯大平賣有關。自九八年十一月,世城系財困曝光,打後一年內集團出售的四項資產只套回十二億,對減債根本杯水車薪, 未夠還息。然而,其中百利保為數四十多億元的銀團貸款,當於去年九月到期,開始要還本付息時,銀行才逼到羅旭瑞大刀闊斧,以四十六億元狠狠賣清在美國的富 豪酒店。然而自此之後,羅旭瑞未有再售資產減債。

  例如九七年以五十五億高價投得的赤柱黃麻角道地皮,百利保曾表示會放盤,但一直未有結果。而另一項靚物業九龍城廣場,百利保亦曾委託仲量行求售,據地產代理界消息,曾有「孖沙」出價十多億元洽購,但結果亦賣不出。

  「人哋見你財困,就梗係打落水狗壓價,最終咪傾唔成。佢哋成日都話,所有嘢只要到價就賣,呢句說話有人信,真係玩死好多人!」一地產界人士說。而一世城系內員工則另有解釋:「羅生根本就無諗過要賣(九龍城廣場),只不過銀行逼佢賣,佢做場戲俾銀行睇之嘛。」

  

玩殘銀行激死股東

  事實上,世城系現有七項貴重物業,現值一百二十六億元,足以償還所欠的九十六億元負債,然而羅旭瑞卻選擇玩財技還債。

  對於世城惜貨不賣資產還債,銀行方面似乎無佢符,其中一債權銀行表示:「我哋都好耐無收到乜嘢消息,你最好去問滙豐。」而滙豐銀行的負責人Paul Murphy 則回應:「除非你得到有關公司的同意,否則我唔可以講嘢。」

  雖然世城系三間上市公司,股價轉資產折讓極大,例如是百利保及富豪,均出現逾八成的折讓,然而市場人士敢沾手者少。除非,羅旭瑞肯面對現實沽貨減債,而且不再大玩財技,否則系內股價難有起色。

撰文:郭慧妍 圖片:何少忠[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3

不賣晶片,只賣腦袋

2011-7-18  TCW




全球半導體巨人—英特爾(Intel),即將面臨稱霸全球資訊科技產業以來,最大威脅。

為英特爾定義這個最大敵人的,不是別人,正是英特爾最親密的戰友:微軟(Microsoft)。

六月二日,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微軟公布下一世代,最新的作業系統Win8,意外宣布將支援微處理器業者安謀國際科技(ARM)的平台,此舉等於宣告稱霸個人電腦產業二十多年的Wintel(微軟、英特爾)聯盟正式裂解。

安謀,成為微軟公開認證的英特爾對手。然而,安謀是誰?

它賺的錢雖小,量卻驚人! 全球九五%手機,都繳專利費給它

從事微處理器矽智財(IP)授權的安謀,就是各種晶片背後的設計腦袋,安謀是全球手機晶片的霸主,全世界九五%的手機,都要向它繳交專利費。

從蘋果、三星(Samsung)到宏達電(HTC)的智慧型手機,甚至聯發科的山寨機,都要向安謀進貢。全世界每賣出一支智慧型手機,裡頭就有五至六顆晶 片使用安謀專利,平均每支智慧型手機,要向安謀繳交大約○‧五美元(約合新台幣十四元)專利費。以每支手機使用五至六顆晶片計算,一顆晶片的專利費僅新台 幣兩元多,五元硬幣還有找,數字小到讓IC設計公司沒感覺。

安謀從沒生產過一顆晶片,但它卻像是一個隱形晶片帝國。去年全球有六十一億顆晶片採用安謀架構(ARM inside),安謀以市占率二八%,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矽智財授權公司。從手機到洗衣機,從汽車到電視,只要使用到晶片,平均全球每四顆晶片,就有一 顆來自安謀血統。

全球投資人看好安謀未來競爭力,把安謀的股價與市值,快速推高。安謀五年來股價成長三九九%,英特爾成長二二.四%,同期間,安謀市值增加三七○%,英特爾僅增加四.八%。

安謀市值約新台幣三千八百五十億元,員工卻只有一千九百人。英特爾市值雖是安謀九倍多,員工卻是安謀四十八倍,安謀平均每位員工創造的市值,是英特爾員工的五.二倍!

台灣知名科技品牌宏達電,用一萬三千名員工打造出台股獲利王,員工平均創造市值只有安謀的三分之一。而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公司鴻海,全球布局近一百萬人,每位員工創造的市值更僅有安謀的十七分之一。

安謀,堪稱擁有全世界最值錢的腦袋!

為何一家不到兩千名員工的公司,得以稱霸全球,成為擁有九萬一千名員工的英特爾最大敵人?

為探索這個真相,《商業周刊》團隊飛抵英國劍橋,這幾乎沒有知名科技企業的古老城市。

它非矽谷出身,劍橋創業! 沒產業鏈撐腰 ,產品仍打進全球

身為行動裝置世界的隱形冠軍、擁有全世界最值錢腦袋的公司,安謀卻低調的連英國金融業也沒聽過。我在倫敦拜訪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全球最大銀行滙豐銀行時,提及我接下來要去劍橋採訪安謀,得到的反應,竟都是:安謀是誰?

在芬蘭,無人不知手機巨人諾基亞(Nokia),在英國,安謀的知名度,卻近乎零。這更引發我對安謀的好奇。

當我抵達劍橋,前往距離劍橋大學十英里遠的鄉間,隨著安謀創辦人之一的李‧史密斯(Lee Smith)來到二十年前安謀成立的地方,才發現,安謀的低調如同劍橋之於矽谷,誕生於劍橋這非科技主流的環境,安謀被迫發展「只賣腦袋、不賣晶片」的特 殊商業模式,正是它今日稱霸世界的秘密之一。

這裡的道路,時速限制三十五英里(約六十公里),安謀創業的所在地,鄉間道路僅容一輛汽車通過,而安謀的辦公室,竟是一個用來養火雞的穀倉。二十年前,十二位年輕工程師在這租金便宜的穀倉,開始他們的創業夢。

二十年後,穀倉依舊,周邊的環境,在史密斯的記憶中,也完全沒變。這裡的前方,一片綠草地還養著三匹馬,後方則是綠樹成蔭。「這裡要很久很久,才會有一輛車子通過。」史密斯笑著回憶。

但在一萬公里遠的美國矽谷,環境迥然不同。那裡的停車場停滿跑車,高速公路時速上看一百英里,電腦、 手機及各式科技公司林立,擁有讓半導體設計公司成功的完整產業鏈。

位於矽谷的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公司,超微(AMD)創辦人傑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有句名言:「沒有晶圓廠,不是男子漢!」(Real men have fabs)這正是九○年代全球科技重鎮的矽谷半導體業核心思維的寫照,當時的主流思想是比規模、比處理器速度的時代。

但在劍橋,沒有電腦、手機等潛在客戶、沒有完整產業鏈。即使現在,安謀來自英國的營收,占比也只有約一%。這裡的一切條件,都沒有讓安謀成功的客觀理由,逼著這群工程師得想出能走出英國、適用全球的產品。

「安謀能夠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在劍橋創業,而不是在矽谷。」

十二位創辦元老之一、現任安謀總裁的都鐸‧布朗(Tudor Brown)說。他坐在劍橋大學最有名的康河小船上,不疾不徐的談著安謀今日地位,來自一個與矽谷完全不同的想法。

它不追求效能,選擇省電 蘋果二十年前,就找它推iPad前身

安謀所思考的在二十年前不是主流,卻在二十年後造成全球科技產業巨變。這個巨變的種子,就是追求「省電」。

一九八三年,安謀的母公司英國Acorn電腦公司打算製作、銷售低價電腦,布朗負責評估採用哪一款微處理器,當時布朗的選擇有三家公司,都來自美國,分別是:英特爾、摩托羅拉(Motorola)、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

「當時這三款微處理器,都是十六位元架構,對我們想開發的產品來說,太慢,而且又太貴。」布朗的這個評估結果,讓Acorn決定開發自己的微處理器,成立微處理器設計部門,也就是安謀的前身。

這個部門開發市場上少有的三十二位元微處理器,它選擇當時非主流的精簡指令集(RISC,Reduce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程式語言,而非英特爾等業者採用的主流複雜指令集(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educe意指精簡,精簡指令集的最大特色,是追求最少的程式語言以執行程式,相對可達到省電效果。Complex意指複雜,複雜指令集可以將許多程式語言放在一個晶片上,同時執行更多的程式,讓晶片效能極大化。

為何是選擇精簡指令集?「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低耗電、低成本。」史密斯說,「我們的目標其實是要設計一台低價電腦,當時微處理器的熱能相當高,一台 電腦要應付微處理器的熱,就要特別設計的電路板、結構,還有風扇,這些成本都很高。如果解決掉耗電問題,就是解決熱的問題,解決熱的問題,等於解決成本問 題。」

選擇精簡、而非複雜,讓安謀走向與眾不同的路,也成為它最初競爭優勢。安謀因為沒有太多資金,只做微處理器設計。但安謀單純想設計出省電的微處理器的做法,卻引來蘋果電腦(Apple)的興趣。

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蘋果遠從矽谷來到劍橋,投資三百萬美元,與安謀的母公司Acorn合資成立安謀,並取得三○%的股權。為的就是連當時美國矽谷都沒有的東西:安謀設計的低耗能三十二位元微處理器,以生產全球第一台手持式個人電腦「牛頓」(Newton)。

「牛頓,可以說是iPad的祖父。」當年一手帶領「牛頓」計畫的專案負責人布朗說,「我還記得,一九九二年的牛頓廣告,就跟二○一○年推出的iPad廣告一模一樣:隨身攜帶、記事、手寫等概念融合在一起。」

只是當時的牛頓太大、太厚、太慢,手寫技術不夠發達。最後,全球第一台個人隨身電腦「牛頓」失敗了,讓蘋果賠掉近一億美元。

安謀從蘋果的失敗,體認到「客戶的失敗,就是安謀的失敗。」布朗回憶,當時的安謀很小,唯一能賺錢機會,就是客戶賺錢,安謀的技術才能發揮價值。當時英國 沒有科技公司,逼著安謀得往海外走,安謀第一個客戶是蘋果,第二個客戶來自歐洲,第三個客戶是日本公司夏普(Sharp)。

「傾聽客戶的聲音,就成為安謀的信條。」安謀創辦元老、安謀技術長麥克‧穆勒(Mike Muller)說。這個信條,為安謀帶來了大轉折,時間就在一九九三年。

它不主攻PC,先攻手機! 諾基亞登手機霸主,它是幕後英雄

當時手機產業,正從類比時代轉進數位時代,美國德州儀器針對手機開發出數位處理晶片,打算與新興的歐洲手機公司諾基亞合作,「諾基亞向德儀要求提供一個三 十二位元微處理器架構的要求。」穆勒回憶,諾基亞打算在手機上內鍵遊戲(編按:即諾基亞的貪食蛇遊戲),但當時手機用的十六位元微處理器太慢,德儀就向諾 基亞推薦安謀的解決方案。

當時對安謀最大的挑戰是,手機的微處理器從十六位元進展到三十二位元,得使用更多記憶體,將會使得手機製造成本大幅攀升,而安謀設計出「ARM700」微處理器,幫諾基亞省下四○%以上的記憶體成本。

諾基亞在一九九六年採用了安謀的解決方案,安謀從此大翻身,營收連續六年平均成長率超過五○%!安謀走一條與矽谷不同思維的路,雖沒在個人電腦市場開花結果,卻在講求「省電」而非「效能」的手機產業獲得成功。

安謀一路扮演諾基亞在一九九八年登上全球手機霸主幕後英雄。同年,安謀在英國倫敦證交所、美國那斯達克上市,上市第一天,安謀創造了一百三十位百萬英鎊富翁(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

安謀協助諾基亞開發出最成功手機,一九九九年,IBM、易利信、任天堂等各大科技公司也紛紛與安謀簽訂授權合作協定,就連英特爾也成為安謀的客戶。

從蘋果的失敗,到諾基亞的成功,讓安謀體認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分享」的經營哲學。這是它在選擇「精簡」後,第二個重要的決定。

「我們跟客戶分享資源、分享利潤,也分享風險。」布朗說。

安謀若不是站在半導體巨人德儀的肩膀上,根本沒機會接觸到諾基亞,透過德儀,安謀學到「分享資源」的好處;若沒有蘋果的失敗,也不會有後來諾基亞的成功,這讓安謀學到「分享風險」的概念。

為何蘋果的失敗讓諾基亞成功?「安謀為諾基亞開發的微處理器架構取名為『ARM700』,其實它是源自為蘋果牛頓設計的『ARM600』。」當時負責為此 命名的技術長穆勒說。如果,當初安謀沒有為蘋果開發產品,就不會累積出行動裝置的開發經驗,蘋果牛頓失敗的經驗,卻成為開發諾基亞手機處理器的基礎。

這個可「分享資源、分享風險」的經營模式,巧妙的將安謀低耗能的基因,從蘋果移轉到諾基亞身上,又從諾基亞移轉到蘋果身上。諾基亞、蘋果雖大起大落,安謀卻因自我定位為分享平台,得以持續成長。

諾基亞恐怕也沒想到,採取安謀解決方案,意外救了蘋果,竟會種下十年後,蘋果崛起、打敗諾基亞的遠因。二○一○年十月,蘋果前任執行長約翰‧史卡利 (John Scully)在接受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專訪時說:「當蘋果陷入財務問題,賣掉了安謀的股份獲得八億美元。」「因為賣掉安謀,蘋果才能活到現在(stay alive)。」

史卡利在一九八三年上任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因而負氣離開他一手創辦的蘋果電腦。史卡利掌舵蘋果十年,最後因牛頓計畫失敗,一九九三年遭蘋果董事會開除。史 卡利先前為了牛頓,投資安謀三百萬美元。賈伯斯一九九七年回任蘋果執行長後,決定趁安謀九八年上市而獲利了結,落袋八億美元,獲利高達二百六十六倍。

安謀,不僅為賈伯斯提供了拯救蘋果的銀彈,更成了蘋果創新的幕後夥伴。

二○○一年,蘋果推出iPod,採用安謀的晶片設計架構;二○○七年,蘋果推出iPhone,安謀仍協助參與相關晶片的設計,布朗在蘋果的iPhone、iPad設計團隊中,見到當年老友,「這顯示蘋果的願景、人才,一直都在,就跟安謀一樣。」

安謀當年創業的十二位元老,有七位仍在經營團隊裡,其餘五位有人退休、有人過世。但不變的,是他們當初的願景。

「我們要變成全球的標準(We're going to be the global standard)。」布朗說,這句口號是他們創業時的願景,當時看來大膽,現在卻成真了。

採用安謀架構設計手機晶片的晨星半導體董事長梁公偉說,「安謀在行動裝置市場現在的地位,就像個人電腦產業的英特爾,已成為業界標準。」

要成為「全球的標準」,單靠安謀一家小公司,不可能辦到,從蘋果到諾基亞,安謀不斷分享夥伴、客戶資源、風險與利潤,這是安謀把自己的微處理器架構,變成全球標準唯一機會。

「精簡」加上「分享」,讓這家小公司,變成科技巨人英特爾最大對手。

它不單打獨鬥,形成聯軍!二百五十個夥伴,產值追上英特爾

「你知道英特爾銷售晶片所帶來的營收有多少嗎?約三百億美元,如果你看安謀建立的生態系統,運用安謀架構所銷售的晶片營收,也大約是三百億美元,雙方陣營 的營收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我們的分享策略,這三百億美元的晶片銷售營收,來自二百五十個合作夥伴。」安謀執行長華倫‧伊斯特(Warren East)對著我說。

安謀因分享所建立起的安謀聯軍(ARM alliance),形成一個強大的半導體生態系,包括三星、高通、英偉達、聯發科、華為等二百五十家不同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聯軍所創造的半導體產值,已經與英特爾平起平坐。

尤其去年蘋果推出平板電腦iPad,使用安謀設計的微處理器,掀起全球平板電腦風潮,在二○一○年搶占一千四百六十萬台商機,造成英特爾的小筆電市場,去年下半年比前年衰退一八%,為安謀聯軍再開拓出一個新戰場。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的統計,目前安謀在行動運算電腦(編按: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市場已搶得一○%占有率;高盛證券預估,二○一五年行動運算電腦市場,安謀市占率將上看五○%,一路追擊英特爾。

分享的經營哲學,讓安謀產生一股「雪球效應」:雪球越滾越大,加入聯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即使安謀小得像一隻螞蟻,安謀聯軍卻已變成一支百萬大軍,擁有扳倒英特爾的巨大力量。

正如同生物進化過程中,螞蟻身軀渺小,卻因群聚特性,靠著集體力量與頑強生命力,從史前時代生存至今;當身軀龐大的恐龍不敵環境巨變一一倒下,螞蟻卻繁衍成昆蟲界中,種類最多、生存量最大的生物帝國。

安謀帝國將繼續擴大! 今年首季晶片銷售量,創歷史新高

環境巨變還沒有結束。未來科技產品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需要的微處理器越來越多元,市場預期安謀將有爆發性成長,安謀內部的預估數據,也印證此點:

一、安謀成立八年,晶片累計銷售才突破五千萬顆;三年後,就大幅衝高到累計十億顆晶片銷售量。

二、去年是安謀成立二十週年,該年晶片銷售量達六十一億顆,一年銷售量達前十九年累計銷售的三分之一。

三、今年第一季,採安謀架構的晶片銷售超過十八億五千萬顆,創歷史新高,今年將上看八十億顆。

安謀原本內部預估,二○二○年,安謀累計晶片銷售量將達一千億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這個數字要上修到一千五百億顆。」坐在康河小船上,布朗一派優雅的說,以第一季的數字來看,即使未來每季都不再成長,也將超過一千億顆的目標。

下午四點半結束了布朗的採訪,此時的劍橋,太陽要到晚上十點才會下山,回程時我想到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門口,看到那棵舉世聞名的蘋果樹。

它是三百五十年前,引發劍橋三一學院畢業的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那棵蘋果樹後代。

這難道是歷史的巧合?十七世紀,蘋果、劍橋與牛頓,意外發現了萬有引力;二十世紀末,蘋果電腦來到劍橋,尋找製造牛頓的關鍵微處理器,意外創造深具磁吸效應的安謀。

安謀的分享思維,此刻如同一個具備萬有引力的經營模式,吸引所有的晶片開發商,讓安謀締造出一個無所不在的隱形晶片帝國。

【延伸閱讀】

七月一日,安謀(ARM)總裁都鐸‧布朗帶著我,回到他的母校劍橋大學,來了一趟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裡的康河撐篙,這也是我十年記者生涯,第一次在小船上進行採訪。

我在船上對他說,安謀出刊前一期的《商業周刊》封面,是探討諾基亞為何倒下。諾基亞、安謀,都是全球科技大演化中,典範轉移的故事,如今,安謀的新典範,正挑戰著英特爾的舊典範。

沒想到布朗對我說:「如果你以後要做英特爾的故事,我有一些想法可以跟你分享,不過不是現在,我答應你,下次你(寫英特爾)可以再到這裡採訪我。」

這讓我想到兩天前,我跟攝影程思迪在劍橋尋找拍照場景,劍橋學生Ben對我們說,知名調查機構QS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去年,英國劍橋首度擊敗美國哈佛,登上榜首,是這項排行榜成立以來,哈佛頭一次落居第二。

遠離美國矽谷,劍橋卻醞釀出新一代的科技霸主。布朗的自信,令我感受到,也許出身劍橋的安謀,真的將上演半導體界,劍橋擊敗哈佛的故事。

【延伸閱讀】安謀從劍橋起家,二十年稱霸晶片帝國 — 安謀大事紀

創業期1990:在英國劍橋成立,由蘋果、Acorn與VLSI合資 1991:安謀第一個嵌入式RISC核心系統ARM6問世 1992:ARM6系統被運用在蘋果第一款PDA Newton(牛頓)上,也就是全球第一台個人隨身電腦,但牛頓未獲成功 1996:諾基亞使用三十二位元CPU技術的ARM架構製造手機,安謀營收大增

發展期1998:在倫敦證交所與那斯達克掛牌交易 2001:晶片出貨量達十億顆 2007:推出Cortex-A8處理器,iPhone、三星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主要用戶 2008:Google採用ARM搭配Android,安謀首次打入Android手機市場 2008:晶片出貨量達一百億顆

爆發期2010:第一代iPad推出,目前九九%平板電腦處理器採用ARM微架構 2011:安謀市值突破一百億美元 2011:微軟宣布Windows8平台將支援ARM架構,打破傳統Wintel聯盟

資料來源:安謀官網、維基百科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安謀1名員工創造的市值是英特爾5.2倍

Intel:市值3兆5,270億元員工數91,000人平均每人創造市值0.39億

ARM:市值 3,850億元 員工數 1,900人平均每人創造市值2.03億元

註:市值為2011/7/11資料,以1美元兌新台幣28.9元計算資料來源:Bloomberg、Yahoo Finance整理:林俊劭、劉于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8

太平館:寧賣雞翼不賣鋪

2011-3-15 NM

鏞記爭權、福臨門爭產,接連有家族經營的數十年老牌食肆,因兄弟反目,不惜對簿公堂,家醜外揚。不過,亦有例外。有逾百五年歷史的太平館,現已傳承 至第五代,卻以和睦見稱。論歷史,比鏞記、福臨門更悠久;論資產,亦絕不失禮。四間分店,全為自置物業,買入價加起來不到千八萬,現市值直逼五億元。
鋪位地處旺區,有價有市,第五代掌舵人徐錫安(Andrew)坦言日日都有人叩門開價,一點頭,過億現金即時到手。但祖訓在前,有鋪才有店才有家業。經歷過多次戰亂、遷徙的徐氏家族,深明現金隨時化為「烏有」,只有家業,才能代代相傳。


太 平館四間分店中,以加連威老道一店升值最快。餐廳位於二樓,近五千呎,門口在地下。過去一年,隨着大型商場The ONE開幕,市值急升至一億元。徐氏八○年用豐弼有限公司名義,以三百一十五萬元買入該鋪,過去三十年,一直見證着街道的變遷。「八十年代嘅加連威老道係 南貨鋪集中地,好多上海人來買糧油雜貨。日頭睇人流多,但夜晚店鋪閂門後,成條街烏燈黑火,我哋做飲食要有夜市,咁靜好難做。」徐錫安指,一直捱至九十年 代初,時裝店進駐,營業時間較長,街道才愈來愈旺。
徐錫安指,自The ONE落成及金行周生生進駐,加連威老道正經歷另一次轉型,隔幾天就收到經紀電話游說他賣鋪,「試過有經紀話有個內地人拎住三億現金掃鋪,問我哋有無興 趣。」他指鋪位曾被銀行看中,亦有人開價一億買鋪。「每次聽到都會心郁,但只係俾自己郁幾秒咁多,開心係自己身家又多咗,但好快就會叫自己平復下來,因為 我哋啲鋪唔會賣。」徐錫安鬼馬笑道。

家業傳承靠買鋪
無須賣鋪套現最大原因是生意「搵到」。四間太平館生意穩定,徐錫 安表示,以加連威老道分店為例,每年盈利與租金相若,「淡季少過租金,旺季好過收租。」所以並不急於求售。據地產代理表示,該鋪市值租金約三十五萬。 徐錫安指,若有租金壓力,太平館的經營模式及食物出品都難保持。「一般租約只有三至五年,每次續約都要確保賺回成本,便要計數賺快錢。」以每碟賣二百多元 的煙䱽魚為例,上月來貨價由每斤一百七十元加到二百元,賣一碟蝕一碟,如果要顧及成本效益,這道傳統菜式早已失傳。「為俾租,仲會想用盡個鋪,做埋早餐、 消夜,咁做就冇晒太平館最值錢嘅傳統特色。」徐錫安解釋。 事實上,太平館三七年由廣州轉戰香港後,落戶上環三角碼頭,後來因加租搬到灣仔菲林明道,七十年代才搬至白沙道;九龍油麻地分店原在彌敦道前大華戲院側, 不到十年又因拆樓要搬鋪。不同原因搬過六、七次鋪後,祖父徐漢初汲取經驗,開始買鋪,並訓示後人日後開分店都要先買鋪。

沙士執到寶
中 環士丹利街的第四間分店,是徐錫安接班後拍板買入。當時正值○三年沙士,太平館生意大跌五成,但徐亦決意買鋪。家族早已在中環物色鋪位,希望能重返中環 區,但該區物業多由老牌業主整幢持有,甚少放售。「我哋心水鋪位要符合三大條件,一係近地鐵站,二不少於三千呎,三是門口要喺街上,出面可以泊車,明星富 豪一落車就可以推門入來。」 沙士後,市面突然湧現很多「吉鋪」,包括陸羽茶室所在的士丹利街現鋪,「我睇咗一次,家人都未睇過,只知道地址,傾咗三日就成交,大家戴住口罩來簽約,買 賣完咗都無真正見過對方個樣。」鋪位格局與加連威老道相似,尤其是通往二樓的木樓梯。買入價千四萬,之後該街道短期內再沒有地鋪成交,證明他夠快手,現已 升至七千萬元。中環分店走商務路線,徐錫安豪擲千萬元,用九個月時間來裝修。「我哋啲鋪都睇長線,最少用五十年。」徐笑說。 中環鋪當年做了十年按揭,明年便供完,徐錫安正物色新鋪位。「老豆教落,一個茶壺一個蓋,供完先可以再買新鋪。」徐指家族宗旨係穩中求進,公司負債比例不 會多於資產的三成,「所以太平館二十年後都唔會有大發圍,但就一定仲喺度囉。」徐錫安笑稱。

平分身家防爭產
近年鋪市 大旺,難道家族中無人心動?「我哋(家族成員)每星期都會一齊吃飯兼開會,到依家都無人提過賣鋪嘅事,連市值都無講。可能見公司發展得幾好,又唔急於用 錢,唔使劏咗呢隻生金蛋嘅鵝。呢輩唔擔心賣鋪,下一輩就唔知了。」第五代有七人,徐錫安指家族成員較低調,不肯多談各人現況,只說有部分是專業人士,大家 都「搵到食,唔等錢使」。「我哋又唔似鏞記咁誇,現金都成八億。」他指四間店「一間都不能賣」,一賣等於打開個缺口,「見到賣一間鋪有咁大嚿錢,賣幾多隻 瑞士雞翼先賺到?到時就會賣第二間、第三間。」所以在他管理期內,都不會賣鋪。 家族團結不賣鋪,更從不爭產,皆因祖父年代已將股份分家。當年徐錫年祖父徐漢初,從兄弟徐然等手中購入太平館股份,「都係和平出讓,嗰陣餐廳仲係小本生 意,其他兩房寧願拿錢另謀發展。」早前與無綫前主播葉雅媛離婚的知名建築師徐憲輝,便是徐然兒子,已沒持有太平館股份。徐漢初在生時,將股份平分予三名兒 子,餐廳由徐錫安父親徐憲淇三兄弟打理,三房人一直和睦共處。現餐廳及鋪位,分別由數間公司持有,公司股東全是第四代及第五代,每人持股量由百分之四到十 三不等。 徐錫安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修讀市場學,畢業後在當地飲食業打工,其後與朋友經營到會生意,不久即被家人召回,「當時伯爺、阿爸年紀開始大,家族成員又無人 對飲食業有興趣,我細個已經跟嫲嫲喺廚房問東問西,所以阿爸屬意我返嚟接手。」九二年接手,現持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他形容自己是代言人,並非話事人,「由 阿爸嗰輩已經知道,入來做出多份糧,唔入來就分一份,每一個屋企人嘅意見都要尊重。」每星期家族聚會,他都會交代公司發展,家人亦會提出意見。「到依家都 未試過要舉手投票來做決定,因為一投票就已經傷感情,總有少數嘅人會唔開心。」家人對他十分信任,各人亦同意將盈利留在公司備用,上次分錢已是數月前。

歷經戰亂 積穀防飢
徐 錫安指,開創於一八六○年的太平館,與中國共同走過百年動盪,先後經歷清朝衰亡、日本侵華、國共內戰等,解放後廣州店更被國家接管。因此,家中長輩一直向 他們灌輸危機意識。「最經典係聽爸爸講,細個見有個老師上星期仲喺學校教書,當時老師社會地位好高,但之後見到佢踎喺街邊賣嘢,即係今日唔知聽日事。」徐 錫安指,就算香港其後沒有戰爭,仍發生暴動、金融風暴、沙士等,所以危機意識一定要代代相傳。 第五代全部到外國「浸過鹹水」,徐錫安指九十年代初移民潮時,家族亦曾有舉家移民的念頭,但最後捨不得百年家業,「當年喺廣州都係堅持到最後一刻,今日都 無人想放棄。」徐錫安九六年主動出擊,向廣州政府申請取回市中心北京道的老鋪全幢業權,用了八年時間才得手。「幸好家人當年走難時帶埋張屋契,不過中環蓮 香酒樓,佢哋廣州間鋪好像收唔番。」

越舊越值錢
坊間食肆能成為老店的寥寥可數,太平館食物、裝修及格調百年如一日,但仍生意滔滔。現時各分店都有不少名 人食客,油麻地最多退休廠佬,仲有新界鄉紳如劉皇發等,中環鋪則多政客及金融界食客,如梁愛詩、蔡東豪等;銅鑼灣是港島老店,熟客包括陳方安生、田北辰 等,近年更多拿着旅遊書摸上門的自由行。尖沙咀鋪客人最年輕,明星最多,如周杰倫、陳慧琳、周星馳等。 太平館以瑞士雞翼聞名,每日每店套餐加散叫,可賣六十碟,約四百多隻。這道菜的靈魂在於瑞士汁,用料不是秘密,但各種配料的分量卻只有家族成員才知道。 「我會自己喺辦公室量度好各種配料,先交由廚房去煮,所以就算佢哋俾人撬或自己出去開鋪,都唔知分量,做唔番同一個味。」最近,南華班主羅傑承在中環威靈 頓街開設「來佬餐廳」,以懷舊西餐及茶餐廳食物作賣點,包括瑞士汁雞翼,徐錫安指沒去過,但聽客人說過。「一直以來都有人想學我哋做同一樣嘢,以前試過有 間開正係白沙道店,同我哋「打對台」,餐牌都差唔多,最終都執咗,佢哋以為好容易做,其實唔係。」徐錫安得戚道。 現時,店內有三成員工做了超過二十年,這是老鋪予人的親切感,所以徐錫安接手後亦不敢大刀闊斧,餐廳推行電腦化,便花了兩年時間。以往夥計喜歡將記事簿插 在胸前衣袋內,耳上夾着筆,跑馬日還會多一條耳機線,站在一旁發呆。「試過有客人投訴,員工竟然同佢講﹕我哋呢度無得投訴喎。」徐錫安沒有炒人,只將管理 制度化,設經理位,由經理跟進投訴。「唔能夠一朝一夕就改,夥計記唔到,要不斷提醒,講到記得為止。」這「小動作」對太平館來說已是「大件事」,但亦成功 令太平館再走前一步,自徐錫安接手廿年來,撇除通脹,生意亦有兩至三成增長。「但老鋪就係老鋪,最大的賣點係傳統回憶及味道,就算要變,都要變得好慢,好 不經意。」徐錫安笑着拖長語調道。

152年傳奇 豉油西餐代表
太平館於1860年在廣州太平沙開業,由徐老高創立,可算是最早期由中國人經營的西餐廳,魯迅、蔣介石等也慕名光顧。中國前 總理周恩來更在太平館擺結婚酒,以燒乳鴿、牛尾湯等宴客。1938年,第三代傳人徐漢初為逃避戰亂,帶同家人屋契及廚師,走難來香港,於上環開設香港首間 太平館。當時交由夥計打理的廣州店,於1955年被中國政府收歸國有,營業至今。太平館馳名的瑞士雞翼、乳鴿等豉油西餐,已成為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1

投資記憶碎片分享1):賣與不賣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z31.html
最近股市波動得很,今年的浮贏已經收窄至10%了。很感慨,有很多話想說,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腦子裡一直還在想著旅遊,不想寫長篇博文。想到什麼寫什麼吧,就讓它以碎片的形式出現……

在博友中,我的換手率應該算是比較高的一位,而且經常會墮入虧損→賣出換馬→再虧損的情況。我很少對此解釋太多,從買賣操作看來,我就像一個技術止損者,我相信大部分的博友甚至連我是如何盈利的也弄不明白。其實不斷虧損並不要緊,重要的是你把彈簧壓縮到什麼程度了。實際上,對於賣出,我有一定的原則,股價下跌從來不是我賣出的原因,但卻很難清楚說明。

一般情況下,賣出有幾種原因:
1,我找到更好的標的;
2,股票基本面惡化並且令內在價值下降;
3,管理層令我不再信任;
4,我對企業不再瞭解/不知道應該如何估值;
5,股價已經回歸合理值。

關於看年報,我比較特別,第一時間就會看主席報告書中的展望一檔,看一下有沒有審慎、充滿挑戰、積極面對、嚴峻考驗……等等的字眼,如果連大老闆也悲觀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共患難。
其次是有沒有衍生工具發行和發行了多少認股權證,還有的就是管理層薪資/盈利的比率,我不能夠接受被同夥侵犯權益。這是我的一點點意見,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5

郭董大電視賣不賣 靠他的破壞力

2013-04-29  TCW
 
 

 

四月十五日,上海,美商中經合創投的年度股東大會,照慣例以介紹未來趨勢的演講開場。

王蔚,Vizio董事長兼執行長,是今年受邀講者之一。Vizio在十年內幹掉日系大廠索尼(Sony)、東芝(Toshiba),如今是一家營收二十四億美元、在美國與三星輪流當王的電視品牌公司。

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在Vizio草創時投資了三百萬美元,退場時,「至少賺回二十倍」,也就是約六千萬美元,成了中經合創投高獲利的代表。

智慧電視,是中經合為上百名來自全球的投資人挑選的投資標的。王蔚,是北美最當紅的大電視王,正力推智慧電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當初為投資夏普,還拉攏他投資日本堺工廠,由鴻海為Vizio代工製造,聯手在全球點燃大電視戰火。

根據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Vizio光是去年在美國黑色星期五假期就賣出十二萬四千台的六十吋電視,市占率六○%,是鴻海去年十一月與十二月在台灣市場一萬台的十一倍。

換句話說,鴻海的大電視,幾乎全由Vizio幫它賣。而郭台銘的電視越做越大,五月將開賣的七十吋,還是要靠王蔚。

一創業就定位「便宜」在三星不做的價格帶長大

現年五十歲的王蔚,是台灣出生的美籍華人,十二歲隨父母移居夏威夷。南加大畢業後進入大同美國分公司,後創立螢幕顯示器公司美格(MAG)。

二○○○年,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決策之下,全美家庭進行了一波換機潮,這是一個完美的時機,「可以賣三千塊的東西,為什麼他們(指當時電視業者)要賣一萬塊?」工程師出身的王蔚當年嗅到新商機,也讓Vizio打從一出生就定位在「物美價廉」。

二○○二年,王蔚用六十萬美元在加州橘郡成立Vizio;二○○七年第二季,在北美賣出六十萬台,當年登上北美電視王的寶座。當時搭著政策順風車,Vizio切入低價電視市場,當其他品牌才從八千美元降價到六千美元,它已殺到一千五百美元。去年底推六十吋電視,只賣九百九十九美元,低於市場三成至五成的破壞行情價。

就這樣,日系大廠結束了在美國四十年的風光,市場由後來居上的三星和Vizio盤踞。Vizio的制勝之處在哪裡?「性價比(性能與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一位康寧玻璃經營主管指出,Vizio找到一個價格區間,是三星不願做,而低階品牌又沒能力做的,現在看來,它是做對了。

一上市就顛覆行情奢侈品變大賣場平價貨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溫肇東表示,大賣場賣電視不稀奇,但是把原本是奢侈品的大電視,變成平價品在大賣場販售,價格從原本的七萬到八萬元,變成一萬到三萬元,這是Vizio帶來改變最特殊之處。

當你去大賣場買衛生紙順便帶一台大電視回家,這就是Vizio的威力,它不僅搶人家生意,也破壞市場秩序。

眼前成績斐然,但王蔚二十六歲當老闆,三十歲賺進人生第一個一百萬美元,三十五歲不到卻慘賠四千萬美元,如今再站起來,與他相識超過二十年的瑞軒科技董事長吳春發說,他個性變沉穩了,「以前想得多,腦袋有很多創意,現在做得多,執行力很強。」

一間公司僅四百人用「小」戰術抗衡全球龍頭

王蔚公司只有四百二十五人,要對抗全球擁有二萬五千名員工、規模比他大了近五十八倍的全球電視龍頭三星,他的執行力就表現在通路經營上。

挾著龐大行銷費用的三星,在北美深耕三十年,相比之下,Vizio沒有本錢打大規模戰爭,王蔚的通路戰術不玩大,而是玩得精,把資源放在六大通路上,一年並拿出八千萬美元的資金做行銷。

要玩得精,就得要深知每一個通路的特色。王蔚說,走進好市多(Costco)的消費者是年平均收入在七萬五千美元的高收入族群,這裡的電視可以「貴一點、好一點、大一點,百分之百是智慧型電視」;但三千多家的沃爾瑪(Walmart)只能智慧型電視和一般液晶電視賣各半,因為消費者很在意價格。

全美另一家大型零售商塔吉克(Target)的顧客,「則是太太在做消費決定的,Vizio去年在此的行銷活動色調是紅色和白色。」而你以為亞馬遜(Amazon)什麼都可以賣?「錯,」王蔚說,「因為運費考量,最好賣中小尺寸電視。」

去年底Vizio進駐百思買(Best Buy)這家專賣科技產品的電子通路,是Vizio品牌之路的再提升。其顯示,Vizio可不是一般白牌電視,它打的是一場品牌硬仗。

溫肇東表示,台灣品牌要在全球最富有、有三億人口的美國做出成績,非常困難,一九八○年代在美國喊出「Sorry, Sony」的普騰(Proton)曾在美國曇花一現,之後也少有台灣人主導的品牌在美國市場做起來。

郭台銘投資的堺工廠,生產適用六十吋電視以上的面板,去年虧損新台幣二十二億元,他這筆個人投資能否在今年轉虧為盈,就要看王蔚能否再打出更精彩的大尺寸電視戰了。

【延伸閱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57

周鴻禕 vs 張朝陽現場對話實錄:到底賣,還是不賣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741.html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古代很多的武術高手在進一步的往上提煉武功時,往往會閉關,請張朝陽講講你閉關的這兩年有什麼心得?

張朝陽:這兩年沒怎麼想互聯網的事。

主持人:我問一個剛剛發生兩三個月的事,最近您宣佈要成為搜狐視頻的CEO,為什麼搜狐視頻這麼重要?在整個社會環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會做這樣一個抉擇。

張朝陽:首先搜狐是一個具有媒體基因的公司,我們一開始做媒體,媒體表現是現在影像媒體成為一個重要的應用的階段,所以我們必須做視頻,同時視頻又非常超前,如果搜狐視頻不成功,整個公司的盈利狀況就會特別的糟糕,如果搜狐視頻成為一個盈利中心,不只是一般性媒體,而且娛樂媒體,以及我們夢想的為人民娛樂的使命就實現了。

主持人:你這次兩年的閉關出來之後,要來到搜狐視頻作為一個重要的施展你武功的平台,搜狐視頻的成功就意味著你這次兩年閉關修行的成功?

張朝陽:不只是搜狐視頻,我可能會估計到各個方面,包括搜狐客戶端,包括搜狗,包括各個方面,我希望幾乎是最早來中國創業,作為中國互聯網比較悠久的人,能夠在多少年之後我們不希望像足球候補運動員一樣到場外,我們還是希望在舞台中央。

主持人:周鴻禕,您對前一段百度收購91的事怎麼看?

周鴻禕:美國大部分公司上不了市,絕大多數公司通過購併實現為投資和風險的回報,這會形成一個良性的迅速。中國互聯網前幾年太不正常了,很多公司市值有幾百億,但是大家花錢特別小心,花幾百萬人民幣都特心疼,其實打擊的是創新,打擊的是積極性。我一直想改變這個情況,所以360在這個行業這幾年別的不敢吹牛,但是還是做了一件好事,突然有一天明白不能再這麼幹了,我們也能花錢,所以巨頭就快事做投資購併了。

多花一點錢,對行業健康。所以,今天視頻都發一張新聞說我們正在跟奇虎360探討收購事宜,我覺得這也是為社會多做了貢獻。所以,前一段91的事是一個好事,其實91做的非常不錯。我覺得有這個開始之後,我算了一下巨頭的現金儲備,我覺得這對行業是非常大的促進。

主持人:剛才老周談到了過去三年一直跟這些巨頭,3Q大戰,360確實一直緋聞不斷。360本來以為能把互聯網業的三座大山撬開一座,結果最後自己變成第四座了,是不是變成兩個二,這樣一個局面是不是意味著中國互聯網創新更難了?

周鴻禕:360是比較二不錯,但是從來不是大山,比如在遊戲領域,我們自己不開發遊戲,我們幫助所有在中國做遊戲的公司分發,每天分發量非常巨大。所以,我認為因為有了360的存在,所以我對整個創業環節和整個產業環節有了促進。

主持人: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好像從百度和91開始,360成為中國互聯網市值第四的公司,所以這也是大家為什麼認為是兩個二的由來。

周鴻禕:我個人覺得不一定要用股價的因素,我覺得咱們這個行業,當然有的公司能做成四五百億,五六百億的公司,但是不能因為一個公司股價高就覺得這個公司特別好,還要看它對創新是不是作出貢獻,它對產業,對開放是不是帶來了推動。我認為這都是過眼云煙,最重要在互聯網時代能不能持續的做出好的產品,讓用戶為你的產品尖叫,我覺得這對我們很多公司都是一種新的體驗。所以,今年如果不能在互聯網的大潮當中保持創新,可能都是過眼云煙。

主持人:剛剛兩位大佬還是心心相惜的,搜狐現在視頻也在發力,搜狗輸入法我現在也在用。360從安全開始,到瀏覽器,假如你們兩個換個位置,張朝陽你覺得360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張朝陽:我覺得360挺好的,沒什麼需要改進的,已經夠好了,繼續大,繼續吸引巨頭的泡沫,帶著兄弟們匍匐前進。

主持人:你這個回答太簡單了,我接著問,搜狐想從360身上學到什麼?

張朝陽:我覺得360包括老周對於產品的追求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當然了,我們搜狐對於媒體,娛樂的精神老周也可以借鑑。

主持人:基本上來講,就是產品加娛樂,產品是360的一個強項,娛樂是搜狐的一個強項。

張朝陽:媒體和娛樂,然後來影響諮詢。

主持人:搜狐是一個有著娛樂精神的媒體。

張朝陽:搜狗也是這樣一個技術轉型的產物,但是我們可能對技術和產品的追求方面還需要更加的沒日沒夜的來想這個問題,來追求這個問題。

主持人:360是一個給用戶提供不斷從高潮到高潮體驗的公司,這樣一個追求產品體驗的公司。

張朝陽:我覺得可能也是它的創始人一把手白天晚上都在想這個產品問題,產品上出現任何的細節,都能最先去改善,或者直接在第一線打造,這樣的公司才有希望,這一點我覺得老周做的不錯。

主持人:我記得有一次老周到我們公司(易觀國際),我現場給老周提一個問題,360安全衛士卸不掉,本來是一個很小的事,但是第二天老周就打電話,我覺得這也是對用戶體驗的追求,確實從上次的事件中,我作為一個用戶深有感觸。所以,今天我這個電腦裡面也裝了360。周總,您覺得今天搜狐哪些地方是值得360學習的,哪些地方你要給搜狐提意見,你認為可以做的更好。

周鴻禕:當中互相趕超,首先,我非常尊重張朝陽,第一點,他是最早回國創業的,保持了海歸的純樸,比較善良,不像有的海歸一樣。所以,我一直覺得,我這麼多年一直對他很尊重。第二個,可能是老張太NICE了,所以有時候他做很多事,可能他是一個好人,有一些壞人,好人一般打不過壞人,所以在搜索之戰,我們確實覺得他太好了,確實幹不過壞人。

張朝陽:我覺得也不是好壞。

周鴻禕:但是,我覺得原來搜狐,我自己認為是不關注,搜狐因為老張做了很多業務,當時印象中,搜狐做過很多產品,基本上互聯網公司能想到的產品搜狐都做了,這個從旁觀者角度來看,覺得你什麼都做,但是沒有一個特別精,沒有一個特別異軍突起。但是,搜狗成立以後,搜狗的輸入法做的非常好,確實做的體驗好了很多,甚至比原來Windows內置,比很多手機內置的輸入法好很多。所以,因此搜狗建立非常強大的一個平台,這個平台非常好。老張出來之後,我跟他交流,他要在視頻上做一個突破點,我覺得至少公司有一個突破點,這是開始專注,開始聚焦,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主持人:張朝陽如果今天假如有機會,去買360一個業務,你選擇哪一個業務?

張朝陽:我覺得是它整體對用戶的控制和開發能力,剛才在採訪也說了,搜狐最早做門戶,門戶競爭半天,說以前門戶是入口,後來說搜索,所以搜索可以決定不去門戶,門戶變成了內容。後來搜索又搞了半天,活得很滋潤,突然說,不讓你去那兒搜索,然後我用瀏覽器,我在我這兒搜索。所以,門戶之上有搜索,搜索之上有瀏覽器,用你的瀏覽器,用我的瀏覽器,怎麼讓你用我的瀏覽器呢,上軟件。所以,互聯網在不斷的演化,我離你的用戶越來越近,直接在你最底層來決定你用什麼軟件,最後到內容,其實這個是互聯網的一個演化過程。

其實周鴻禕還是挺能耐得住寂寞的,當年我回國創業的時候1998年,我當時想這個商業模式,搜索,包括論壇,老周就跟我說,我當時在美國的域名註冊機構首先註冊域名,弄了半天,最後我也在想瀏覽器的地址,Web上有一個地址欄,幹嗎要在那兒輸呢。我覺得他今天能耐得住寂寞,現在成為一個重大的流量分發平台,他也沒有做搜索,當然也做過搜索,基本上有一些曲折的道路,但是還是一直緊盯著入口這件事,便雖著入口的升級,推動軟件的發展。

主持人:周鴻禕,你對搜狐的哪個資產最感興趣?

周鴻禕:中國互聯網裡面優秀的企業非常多,不說搜狐,像高德地圖,我覺得未來地圖是很重要的,我跟UC的俞永福也說。所以,真的有機會合作的時候我們又很尷尬,經常坐在一個拍賣場裡,每個巨頭都是400億美金以上的上家當,但是我們又沒有這個實力。

主持人:剛才有這樣一句話,要在一起,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張朝陽:這個問題不能回答。

主持人:有沒有可能跟360合作?

周鴻禕:我們倆認識十幾年了,但是我們倆絕對不是好基友。

張朝陽:近兩年出了很多新詞,包括好基友,實在不瞭解什麼意思。

周鴻禕:第二個是確實最近緋聞很多,所以我壓力很大,如果將來能夠在好的博弈中贏得更好的價格,我也認了,但是具體的問題我也不好當中在講。

張朝陽: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當時3721,簡而言之,當時三大門戶如日中天,周鴻禕後來發展了3721,我們我覺得你經常有點覺得這個世界好像總要天塌下來的感覺,有點危機意識,所以這個必須賣,賣給誰?新浪、搜狐。後來我說,對我來講第一就是賣給搜狐,但是價格要貴。但是,第二是不賣,第三是賣給新浪。後來談成了,解決我保證這個價格,你這個價格不能賣給新浪,但是你可以賣給其他的公司,包括跨國公司。所以,他該開始說,你給我綁一個價,我拿著這個價到美國去。

主持人:剛才這段有豐富的信息,你們把十年前的新浪、搜狐,剛才是3721,換成今天的百度、搜狐、360,你們這麼一說,我也這麼一講,你們可以想吧,可以展開豐富的想像力。

在戰鬥中隨時找到自己的弱點。雖然老周不承認自己是一座大山,總之360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踰越的公司。對這些創業者來講,你們覺得他們做哪些投入有一天可以把它賣給上市公司?是不是從這個角度也能給我們今天的正在創業路上走的這也人一些啟示,你們看好哪個方向,覺得這個方面如果你願意投入,也許有一天無論是搜狐,還是360願意考慮介紹你們進來。

周鴻禕:沒太明白。

主持人:我的意思就是今天很多人還在創業路上,對於創業團隊來講賣給政府公司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他們有一天想賣給像360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你們覺得什麼方面你們有興趣去投入?

周鴻禕: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老是希望我們扮演一個預言家,在中國互聯網預言是非常不靠譜的。我個人覺得,從抽象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創業公司不應該在創業的時候就琢磨賣,有機會賣不錯,但是如果你決定是以賣公司為目的,然後瞄著做一個什麼概念去賣,這樣的人我覺得不是創業者,是投機者,最後可能反而賣不掉,你跟我再緋聞,騰訊買它也不買你。最後巨頭真正要買一家公司,還是看中三點,要麼這個公司的團隊特別出色,特別優秀,而我認為這是收購公司其實最大的資產,因為所有的東西一個人都做不成。所以,我認為通過你創業,可能你運氣不好,在市場丟掉了一個更大的機會,也可能不小心選了一個巨頭去競爭。但是,如果你向大家證明了,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團隊,我覺得很多公司會對你感興趣。

第二、我覺得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因為用戶其實都很現實,從來不會因為你有好的概念,或者因為你有好的佈局,或者你有什麼特別牛的戰略選擇你的產品,用戶永遠問一個最簡單的話,你的產品解決什麼問題,我用你的產品我能獲得什麼好處,我能怎麼好玩。所以,如果你能作出一個好的產品,哪怕這個產品你不掙錢,哪怕這個產品看不到商業未來,但是它能凝聚用戶,它能夠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很多願意考慮購併的。

當然,最後一種情況是很多大公司未來考慮進入的一個領域,就是獲得份額,獲得用戶的基數,我覺得這種方式經常不太成功,我覺得是更多表現出你產品的創意和對用戶的吸引力,還有一個是創業團隊本身的優秀,把它嫁接到一個更大的平台,更大的資源可能等做得更大。所以,所有以競爭為目的消滅競爭對手,我認為最傻的做法,你花19億美金,最後把一個公司消滅了,我覺得這個代價太沉重了。所以,我覺得這是最不可取的,像360有幾個產品都是購併來的,比如手機衛士,360瀏覽器,他們很有創意,但是缺乏對用戶市場的瞭解,所以我們把它購併進來,加上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對安全的理解,幫助這兩個團隊把他們的產品做到中國第一,有這樣的團隊願意跟我們長期合作,我非常歡迎!

主持人:張朝陽,你從娛樂精神媒體的角度怎麼看購併?

張朝陽:剛才周鴻禕講關於團隊的問題,我講一下具體的問題,關於哪一個領域。我覺得現在確實移動互聯網說了很多年了,現在終於爆發了,所以在移動互聯網這兒創業我覺得挺好,真的有很多機會。確實因為蘋果的改變,以及移動隨時隨地的形態,確實產生了很多顛覆性的變化。我對社交網絡和社會化媒體方面多年一直抱有夢想,但是屢戰屢敗,從來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覺得社交網絡是一個互聯網的本質,它是一個數學,是一個廣告效果。

所以,我是希望在基於移動裝置的情況下能夠有很多創業,來形成比較垂直化的網絡。因為現在微信的模塊真的是很可怕,但是任何一個企業它能夠做一個很大的平台一定有它的弱點,我覺得在移動的社交網絡方面其實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我希望有很多新的各種社區起來。另一方面就是關於娛樂方面,如果運營商銀行和我們一起解決支付的問題,可能視頻就不止靠廣告,而是靠收費,變成很多的院線,像一個電影院一樣。美國的有線電視多少年來都是收費的,而且規模非常大,中國的有線電視根本沒有做起來,就是因為各種原因,中國只能靠廣告。所以,美國的FX(音譯)能夠實現,對他們來講就是輕車熟路的事情,但是中國實現不了,我們希望能夠和電信運營商和銀行一起解決微支付問題,如果這個能夠實現,微電影,以及很多娛樂的作品將會獲得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娛樂業我可以去拍很多的導演,電影的作品。因為電影前一段時間真是泡沫,支付沒有解決,拍再多沒有什麼戲。但是,未來如果支付解決了,我覺得娛樂業的爆發,不僅電視劇,電影可能會成為一波新的爆炸。

主持人:我快速總結一下老周和張朝陽講的,對於創業團隊來講,老周的看法是全力以赴找用戶的爆點,這樣你的團隊和公司就有爆點。張朝陽看法認為移動社交和收費結合可能是未來的道路。

最後請兩位每人做一個大膽的預言,到明年再開會,你認為有一個什麼樣的事件會發生,越大的越好?我們還是要做一個預言?

張朝陽:肯定是互聯網將會更加深入的介入人們的生活,這句話不是簡單的講,比如說我以前寫過一個博客,比如說因為淘寶的成功導致的很多小店電商的崛起,以及給了很多年輕人很多創業的機會。不只是渠道商能夠銷售,而且自己做的東西也可以賣,所以現在年輕人創業,淘寶店,這就是移動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的顛覆。比如微博、微信導致人們的交流徹底的改變了,包括現在自媒體。為什麼互聯網大會變得如此之火爆,我這幾年沒來,我發現非常的火爆,我覺得原因首先就是因為自媒體和這種銳度的媒體,先在IT圈首先實現了,也就是眾多的媒體人你們寫東西不是在給某一個比較迂腐的跟你個人成長沒什麼關係的機構在寫東西,你是在為你自己寫東西,你自己寫東西寫的不錯,很多讀者就獲得了品牌,獲得了成功,可能未來的商業模式能夠讓你成長,或者你繼續在某一個機構,這個機構也會是一個市場化的。所以,我認為首先媒體的市場化首先在IT圈實現了,才導致了互聯網大會歷來這樣一個比較官方,比較無趣的大會現在得如此的有趣,使得IT變得如此的有能量,所以我覺得互聯網在更深度的改變中國。

比如淘寶使得很多年輕人創業,媒體的發展導致了這樣一種中國媒體的變革,變得更加接近國際化,有點真的像美國的媒體了。我們現在包括視頻的發展使得中國人的娛樂基本上改變了,包括微信,使大家的溝通效果極大的提高,所以移動互聯網首先是從消費者角度幾乎把人們一天的時間全佔了,你的溝通,你的娛樂,你諮詢的獲取,你的買東西。當然了,在商業領域,B2B領域還需要大力的發展,這個在中國一直發展的很落後,大家在消費者角度,互聯網在全面的接管人們的生產。如果說一年以後到今天,可能這種接管,由於移動互聯網這種精神的爆發,可能更加深入。所以,很難預測一年以後,我只能說一年以後中國的人生活將更加充滿能量,更加有內容,不是迂腐渾渾噩噩的狀態,而是真正的與國際接軌。然後這個國家因為有互聯網而充滿希望!

周鴻禕:今天不是來放炮,剛才看那個題目,我就特別懇請騰訊科技有點節操好不好?我剛才現場說的話大家都聽見了,我覺得91賣到20億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確實我也講了價格的過程,然後他就說,我認為91賣20億價格賣高了,我希望你們能夠改一改說法,我覺得91賣30億,我更開心。我希望騰訊跟百度比一比,百度19億了,騰訊怎麼能弄一個35億的案子呢?明年我希望騰訊有30億美金的收購案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39

阿里曾經報價22億美元91不賣:為啥91不獨立上市?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83.html

「91的同學們,歡迎大家加入百度!」8月14日上午十一點一刻,百度(BIDU)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彥宏出現在福州六一北路亞太中心四層91無線(以下簡稱「91」,其控股方香港上市公司網龍:0777)辦公室。

他的身影出現在一個大型顯示屏上,原本一本正經坐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寫著代碼程式、更新著網頁內容的「同學們」再也按捺不住了,呼拉一下將舞台呈半圓形圍個水洩不通,男孩女孩手裡都舉著不同型號的手機狂拍不止。

「今天我們正式簽署了百度與91合併的合同,在一個月左右的交接後,每個人都將成為百度人!」李彥宏宣佈。

是的,在這個中國互聯網迄今為止最大金額併購案的背後,是當今移動互聯網格局被改寫、百度移動端戰略初具規模、未來入口戰略更加清晰以及平台化運營思路進入實質性階段——而這一切結果,都是緣於91寧可放棄了 獨立上市這個囊中之物。

這一天正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選擇這一天來到91無線,也透示著百度和91無線雙方高管心中都充滿了濃濃的「郎情妾意」。

然而這場併購案中並非只出現了百度和91兩個角色。不論買方還是賣方,都在大戰略上實施著自己的小戰術——有的意欲阻止,有的則意欲「劫和」,而91的最終選擇,也許正折射出了在今天這個巨頭掌控天下的移動互聯網上,一個創業小公司如何讓「夢想照進現實」。

一通越洋電話

百度和91無線的業務合作時間並不很長,從2012年才開始,但是這一年中雙方合作甚歡。百度成為91助手的主要合作夥伴,為91助手導入流量。 91手機助手、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等移動客戶端也互相交換推廣。

到了2013年五月,雙方都有意「更大膽一點」——既然業務合作這麼順暢,怎樣保障這樣的合作可持續下去才是關鍵。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以及91無線CEO胡澤民代表雙方開始了正式的談判溝通。

他們剛開始想到的是,百度出資收購91無線57.6%股份,實現控股。但是這種方案將會令雙方上市公司涉及到發生關連交易、核算、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種種不便,雙方股東不同、員工的激勵機制也不同,百度和91感到各種糾結很難解決。且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只是投資,那麼百度手機助手和安卓市場、91助手之間將出現「親兒子」和「養子」之間的區別。

5月,還傳出了一個「阿里巴巴將併購91」的假消息——當時91無線和阿里巴巴確實在接觸,但91無線正一門心思自己獨立上市,被91無線CEO胡澤民否定掉了。

或許這個假消息多多少少也刺激了百度,雙方此後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戀愛談得不錯乾脆考慮結婚!我們就開始探討一個比戰略投資更加大膽的方案:百度全資收購91無線。」全程參與了談判的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接受經濟觀察報獨家採訪時稱,「其實最終整個談判就一個月的時間。這樣全資收購之後,股東利益百分之百一致。」

是的,百度和91無線正式開始就併購進行接觸時,網龍持有91無線57.41%股權,剩下的42.59%股權則在李澤楷、91高管、IDG、祥峰、智基、德同等多家股東手裡。

幾乎沒有人知道,在和百度的談判開始涉及全額收購之前,91無線的獨立上市計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在宣佈上市前91無線生生撤回了已經通過審核的上市申請,選擇「嫁」給百度。

「與百度談全資收購時,91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就在聯交所要審核通過批出來的時候,我們讓他們先停下來了。」91無線CEO胡澤民稱。

儘管胡澤民無法回答「獨立上市」與「被百度全資收購」哪個能融到更多的錢,但有一點是明顯的,獨立上市的91將面臨與百度之間的競爭,那麼此前胡澤民所考慮的一切問題就全都無法解決。

糾結太久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以至於連胡澤民最後都期待能盡快有個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據李明遠回憶,從開始正式談全資併購到簽MOU(諒解備忘錄)也就一個星期的時間。

兩個「買」家

阿里巴巴雖然比百度更晚接觸91,卻一度曾比百度更加無限接近91。特別是在收到百度有計劃全資收購91的消息之後,阿里幾乎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91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方面先是由無線負責人帶隊,率領投資併購負責人和商務合作負責人飛赴福建,向劉德建和91無線顯示出自己的誠意。直到91與百度收購合作談定之前,由於地處杭州的便利,91在上海的辦公區裡始終有阿里不同層級的談判人員如走馬燈般輪流造訪。

最高潮當然還是馬云親自飛赴北京去約見出差中的劉德建。長達兩個小時的會談,最後開到總值22億美元的優厚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馬云還不惜動用自己的人脈,找到劉德建身邊的各路朋友幫忙遊說。

阿里巴巴在6月份也正式向91提出了以現金+股票進行全資收購的方案。阿里的投資團隊甚至曾一段時間專門駐留在福州,當網龍董事長劉德建在北京出差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專程從杭州飛到北京(大概在百度併購前幾天),與劉德建足足談了2個小時。阿里的報價也加至總值20到22億美元——此時的李彥宏,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

但最後,91卻選擇了百度19億美元的報價。那是在收購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最後階段,李彥宏給劉德建打了一個越洋電話,兩人確定了百度以19億美元全資收購91無線的方案。

當然,360也曾加入遊說陣營,但看起來周鴻禕的目的僅在於希望阻止91做出同意被百度收購的決策。

據91無線內部人士透露,在百度與91正式發佈收購消息的兩週前,周鴻禕飛赴福州約見網龍董事長劉德建,並在之後以平均1-2天一個電話的頻度打給劉德建,希望影響他的決定。由於此前雙方曾有「嫌隙」,劉德建對專程前來的周鴻禕態度非常「禮節性」。

但對於這段往事,胡澤民僅對經濟觀察報稱:「周鴻禕找過劉德建是真事,但91無線的併購我全程參與,我這裡沒有接到任何360要併購91無線的任何方案。」

91的選擇

回憶起這個關乎91命運的選擇,胡澤民對本報稱:如果選擇阿里巴巴,未來91走的路會很「苦」,因為阿里巴巴的生態圈相對獨立,就是電商,且阿里巴巴過去投資的項目都相對十分零散。91今後不僅需要對阿里巴巴進行各種支持,送去流量,還會陷入與百度成為競爭對手的局面。但是如果接受百度,91自己將得到更多的支持去發展,而與百度的合作也將成為「內部結算」。

而對胡澤民來講,更「有趣」的事是改變移動互聯網的格局:全資收購後,91助手、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到行業第一。

「做一件對行業格局有改變的事,最令人興奮。」胡澤民稱。

對胡澤民更有吸引力的是,91的「端」與百度的「云」的配合,且在合併之後,百度和91在應用、遊戲的分發量上一定是第一的。

而能讓百度出這麼高價格的理由,除了雙方未來在各種業務上的各種想像空間外,91無線本身的盈利能力也是百度一方重點考慮的因素——91的盈利能力很強,未來也是「現金牛」。

是的,2007年網龍10萬元收購91手機助手的雛形iPhonePC Suite後,91無線一直發展得十分迅猛。2010年起收入僅600萬元人民幣,2011年雖然還是虧損,收入卻增長到6000萬,增長十倍。2012年91無線的總收入達到2.8億後,實現了8000萬元的淨利潤。

在91的收入結構中,遊戲佔據了超過50%的份額,其他收入則是應用內的廣告以及電子商務成交後根據金額的提成比例。

如果按照0.8億元淨利潤得到的19億美元估值,那麼本次全資收購的PE值高達23.75倍。

當然,併購只是開始,並不是結束,對於91來講,未來怎樣與百度融合,才是最大的挑戰——李彥宏在福州對91無線員工講話時也表示「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併購,尤其是當併購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最後併購的結果大都失敗了。例如AOL(美國在線)和Time Warner(時代華納)的併購,一個是新媒體,一個是舊媒體,完全不搭界,最後失敗了。」

在李彥宏看來,成功的併購是因為協同效應,同時團隊之間能夠配合得很好,不成功也是因為這兩條不對:要麼是這兩個業務有沒有協同效應,要麼是文化上根本無法融合,所以就會失敗。對於此次併購,李彥宏的目標很明確——「不僅要做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的deal(交易),更要做中國互聯網最成功的deal(交易)!」

百度大格局

胡澤民稱,進入百度後的91任務仍然是繼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跑馬圈地」以及對百度的產品進行支持。

目前百度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李彥宏心中的三個重點:入口、分發和生態。

2010年8月百度成立移動互聯網事業部,接下來的時間裡,百度移動端產品開始迅猛發力——移動搜索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百度手機助手日分發量突破3000萬,躋身移動分發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百度還不斷推出手機瀏覽器、個人云、語音助手、百度手機安全管家等產品,並在入口上大作文章,不到30歲的李明遠也成為互聯網巨頭企業最年輕的副總裁。此後百度還收購魔圖精靈、千萬投資了「卓大師」。到了今年2月注資控制了點心科技,5月收購PPS,7月又收購91。

李彥宏認為,91做的事情和百度正在做的事情,確實是有很大的協同效應,因為從本質上講大家都是在做分發。百度從傳統上看是在做流量的分發。每天百度可以給幾乎所有中國的網站都帶去很多流量。而91則在做應用分發。而應用又是移動互聯網最最主流的一個產品形式。

「流量分發也好,應用分發也好,本質上都是在分發用戶,所以我們這種協同效應是非常明顯的。有好的協同效應,又有好的文化上的、人員上的契合,所以我對於這個交易非常有信心。」李彥宏這樣評價此次併購。

而在生態建設上,百度云平台上已經有超過25萬開發者,2010年10月百度成立了LBS事業部後,迅速推出了手機地圖,並開放地圖服務、建立生態圈。事實上,91本身也已經建立起了一個不錯的生態系統:去年給開發者分了1億元,今年的分成將高達4億元左右。

可以看出,百度正試圖搭建一條通暢的管道,將開發者的應用、遊戲、內容輸送到最終用戶手中,無論這個用戶是從PC的搜索框搜索,還是手機端搜索,百度都可能將呈現給他一個最終答案,一個應用,或者一款遊戲。

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張博認為,百度把渠道收攏,並把應用的生態環境做好,可以讓其開發者專注於做好自己的產品。巢遊戲COO陸童則認為,百度收購91後給開發者帶來的分發能力和變現能力將會大大增強,「之前,91助手可能只是一門生意;被百度收購之後,它會成為一個戰略。」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