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月繳117元 電話醫師全天候聽診


2015-08-24  TCW


半夜醒來腹痛如絞,該馬上衝出門掛急診,還是忍一忍舒緩就好?慢跑才剛上路,小腿就抽筋,該停下休息,還是咬牙撐過撞牆期?

這些不知道該問誰的疑難雜症,一通電話,醫師管家「KonsultaMD」天天二十四小時,隨時由現職的執業醫師待命解答。除了從聽診中提供專業建議,也能推薦適合的非處方藥。

醫 師管家由菲律賓全球電信(Globe Telecom)旗下企業Yondu,與墨西哥電話醫療先驅Salud Interactiva合作推出。電話醫療雖是遠距醫療的一環,實際上卻多由電信公司主導。在先進國家如美、法,可省卻大筆醫療支出;在非洲、印度等地, 則能以最少成本提升醫療品質。

做為全球電信的加值服務,用戶每月只需菲幣一百五十披索(約合新台幣一百一十七元),就能夠為全家四位成員提供全年無休的醫療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41

「台灣急診之父」退而不休 堅守看診第一線 胡勝川:急診室醫師的基因就是 哪裡有意外,人就往那裡去


2015-09-07  TWM

胡勝川,是台灣急診醫學成為醫療專科的關鍵人物,四十年的努力,為他贏得了「台灣急診之父」的美譽,卻也占據了人生絕大多數的精華歲月。退休之後,胡勝川試著用不同心態剖析事業與生命間的關係,在享受人生與自我成就之間找到平衡點。

撰文•鄭閔聲

編按:銀髮長者如何以正面尊嚴姿態迎接退休人生,是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必須正視的議題。適逢重陽敬老節,「台灣急診之父」胡勝川醫師退休後,努力在貢獻社會與享受人生間取得平衡的故事告訴我們,放下,是一門深奧的生命哲學。

現在的我,不適合再衝鋒陷陣了,但還是希望把一生累積的專業傳承下去,想貢獻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在宜蘭羅東博愛醫院急診部略嫌窄仄的辦公室一角,被譽為 「台灣急診之父」的胡勝川,正訴說著退休人生;他的語氣雖然很平淡,說話速度卻快得嚇人,彷彿正在生死交關的急診室交代醫囑,不容許一絲猶豫停頓。

今年六十七歲的胡勝川,二○一三年卸下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職務,正式與每周至少值班四十小時的職涯告別。相較於許多人退休後完全拋下原有事業,胡勝川相信「循序漸進」讓他更容易適應人生階段轉變,因此過去兩年,他每周依舊工作四天。

眼看退休後第三個重陽節即將到來,他也開始嘗試「周休四日」,用更多時間,尋找工作之外的生命價值。

憑熱血勤奔走

催生出急診醫療體制

如果你曾看過美國影集《急診室裡的春天》,片中喬治.克隆尼憑著果決的判斷與精湛的醫術,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條珍貴的性命,你一定會同意,總是面臨各式各樣突發狀況的急診醫療,是值得尊敬與重視的專業。

但在二十多年前的台灣,情況卻剛好相反。在第一線搶救性命的急診室,因為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高,常被醫院認為「有功無賞,弄破要賠」,不願投入太多資源,僅由各專科輪流指派醫師支援。而胡勝川,就是那位讓台灣急診醫學從無到有,逐漸受到重視的關鍵人物。

一九八八年,結束美國進修返回台北榮總服務的胡勝川,深感任務編組式的急診醫療團隊,容易讓支援的醫師有「這是額外工作」的疏離感,因而積極倡議效法美 國,將急診室擴編為獨立單位,由專任主治醫師為病患服務。原本就相當重視急救醫學的北榮,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所成立急診部的大型醫院。

當年,胡勝川與台北榮總的同仁一起編寫出︽急診醫療部評鑑辦法︾,讓急診室成為衛生署定期評鑑的對象,各級醫院再也不能對這項業務掉以輕心。

接著,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急診醫學於九八年成為衛生署認證的醫療專科,從此醫學系畢業生得以急診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也讓有志於急診的學生,就讀醫學院期間即可學習基礎課程。

除了建立制度,胡勝川更深耕急救技術。他從美國引進的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目前已成為緊急救護人員的必備認證;將病患視重症程度送往適當醫療單位的緊急醫療救護網(EMS)觀念,以及《緊急醫療救護法》草案,也是胡勝川率先提出。

快速翻閱胡勝川的生命歷程,幾乎就等於讀完半部台灣急診醫學發展史;也正因為這段對急診醫學篳路藍縷的貢獻,為他贏得了「台灣急診之父」的美名。

談起陳年往事,胡勝川像是一頭陷進了回憶裡,罕見地停頓了幾秒才開口:「我的一生幾乎都在做Pioneer(先驅者)。」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卻道盡了他對醫學成就的自信與自負。

胡勝川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幾乎完全獻給了急診醫療;但總是堅守工作崗位的他,為何會在六十五歲那年、身心條件一切良好的情況下毅然退休?退休後又是否曾因失去生活重心而感到徬徨無措?

看診熱情未減

仍站在第一線指導新進

「我認為年紀大的人,不適合做行政主管。因為人一旦失去年輕時的衝勁,就不會有開創性,對組織不是好事。」胡勝川解釋,自己的體力雖然因年齡而退化,但並非無法勝任工作,讓他下定決心離開的關鍵,其實是老化的心境。

「我以前是火爆浪子,想做什麼一定力爭到底。現在遇到阻力卻常覺得『算了吧』,這種心態沒辦法追求進步,當然該交棒給年輕人了。」雖然卸下急診部主任,胡勝川卻無法以同樣瀟灑的態度,脫下穿了四十多年的白袍。

退休後,他還是每周固定在花蓮慈濟急診部值班兩天;每周另外花兩天到羅東博愛醫院擔任顧問,協助博愛醫院成為衛福部認證的重症急救責任醫院,未來還計畫至少花一年時間,親自指導新進的住院醫師。

胡勝川熱愛看診是出了名的,一般醫學中心主任常為了處理行政業務減少看診時間,但他在花蓮慈濟擔任急診部主任的十多年,每個月值班時數,甚至比一般主治醫師還多,值班時也一定親手參與診療工作。

放下輝煌成就

轉化為協助成長的力量

退休後,胡勝川對看診的熱情依舊不減。花蓮慈濟急診醫學部主任賴佩芳就說,「很少有急診醫師到了這個年紀,還像他堅持留在第一線,他的意志力真的非常堅 強。」「雖然年紀大了,我還是很有工作的意願和體力。現在可以不受行政工作羈絆,完全專注在醫療上,感覺很自在。」儘管言談間不斷將「年紀大了」掛在嘴 邊,胡勝川談起手邊工作的神采,一點也看不出服老退休的消極,反而像是達到了孔子口中「從心所欲」的境界,開始懂得在有限的時間裡,挑選最有意義的幾件 事。

採訪過程中,一位呼吸困難的老人家被輪椅推進了急診室,雖然值班的醫護人員已經用極快速度做好初步處置,胡勝川還是本能似地拿起聽診器,湊到病床前觀察患者狀況。

「不管在什麼樣的場合,急診醫師看到有人倒下,第一個反射動作,一定是衝上去救人。這種本能一輩子都不會改變,因為所有急診醫師身體裡,都流著同樣的血 液。」胡勝川解釋,為什麼自己無論如何都堅持繼續值班看診,「急診醫師的基因,就是哪裡有災變意外,人就往哪裡去,差別只是年紀大了,會多把插管、心肺急 救這些事交給年輕人;我就看一些比較不緊急,或不那麼需要力氣的病患。」放下過去的成就,是一般人面對退休時最困難的一門課題,但胡勝川似乎已經輕巧地跨 過了門檻。

「現在的我,就是找到這個年紀適合的角色。不衝鋒陷陣、不當主管,用顧問身分協助區域醫院,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經驗。」胡勝川似笑非笑地說:「反正我就 是出意見,老闆不聽就算了。」儘管說得輕鬆,但是他對急診運作的堅持卻始終沒有鬆懈。一位醫護人員就透露,胡勝川一向堅持斷層掃描與放射線儀器應該設在急 診室旁,以加快檢傷救治速率;但博愛醫院的配置並非如此。為此,胡勝川拿出年輕時的磨功,不斷地向管理階層提議,反覆陳述它的重要性,始終不肯放棄。

「胡P雖然只是顧問,但對每件事要求都很嚴格,剛開始讓人感到壓力很大。」羅東博愛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許智翔表示,自己面對這位「從教科書裡走出來的人物」,總是戰戰兢兢。賴佩芳也說,退休之後的胡勝川,對於教學的細心與堅持,完全沒有改變。

雖然身體裡流著與年輕時相同的熱血,但隨著年歲漸長,胡勝川同樣理解完整豐富的人生,不可能只有醫療工作這項元素。家庭,則是他在人生下半場最想充實的一門課題。

退休人生登場

回歸家庭首重盡孝

「我的父母親都超過九十歲了,以前在花蓮全職工作時,我一整年只能回家一、兩趟,就連過年也常常要在醫院值班;雖然常常打電話,但總覺得沒有盡到兒子的孝 心。」退休後,胡勝川每個月至少會回台南老家一趟,好好地陪著年邁的父母吃吃飯、聊聊天;最近,他每周只到博愛醫院一天,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又更多 了。

「我終究還是要好好享受不一樣的人生,像是在庭院好好種些花草,或是出國到處遊山玩水。所以我自己定下每周工作不超過四天的原則。」胡勝川微笑著說,「退 休人生就是一個平衡,既不想太忙碌,又還想對社會有些貢獻,所以只要有人需要,我隨時願意分享;沒人找你的時候,也就證明真的該退休了。」顯然,對這位早 已習慣隨時應付突發狀況的急診醫師而言,「退休」兩個字並沒有理所當然的定義;它或許代表某個階段的結束,但更像是另一場探索旅程的開始。

胡勝川小檔案

出生:1948年

現職:花蓮慈濟急診部兼任主治醫師

羅東博愛醫院高級顧問

經歷:台北榮總急診內科主任

花蓮慈濟急診部主任

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退休人生就是一個平衡,既不想太忙,又還想對社會有些貢獻,只要有人需要,我隨時願意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9

VR正夯!NBA盟友用它募資、醫師用它救命 2016頭號盛事:你虛擬實境了沒?

2016-01-11  TCW

VR元年來了!沉浸式體驗讓使用者身歷其境,擴大感官享受,科技大咖用硬體打頭陣、軟體再跟上,一 起養大商業「生態系」。你今天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簡稱VR)了嗎?」剛開幕的二○一六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揭示,手機,已經從發燒名單退場,全球科技圈最亮眼的明星, 由虛擬實境接手了。

你可以看到,臉書、三星、Google、索尼、宏達電、微軟等大咖,全部一字排開,不管是頭盔還是眼鏡,他們競逐的是,一扇要把你從現實送入虛擬的魔幻之門。

你的魔幻,除了已經成為它們的股價漲幅,還將如何成為更現實的營收、獲利數字呢?

透過電腦運算模擬的虛擬世界,我置身海底沉船甲板,一隻大鯨魚從暗處出現,但我聽到身後有一股更低沈的聲音,轉身一看,一群尖嘴魚齜牙咧嘴朝我撲上。「啊!」我尖叫,拿下頭盔,回到現實世界,連忙坐在椅子上喘口氣。

這是記者親身體驗HTC的VR頭盔Vive的經驗,不難理解,為什麼HTC在全球都和遊戲業者結盟,因為,它帶來的是「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Display),也就是讓使用者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宮,都彷彿身歷其境。

如今,虛擬世界不再只是想像,也不再只是遊戲玩家的小天地,它,已經在你我生活中發生了。美國職籃NBA在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的開幕戰,就用VR技術轉播,其技術盟友NextVR,因此在首輪募資拿到三千零五十萬美元。

重要性遠大於電視機娛樂效果加倍,還能救命

「這改變了觀眾和(球員)動作之間的關係,」NBA勇士隊的共同執行董事長古柏(Peter Gnber)對《快公司》(Past Company)說,最重要的是,觀眾覺得他參與了球賽,「(VR)的重要性大過電視機了,是殺手級的應用。」不只是為娛樂增添看頭,它,還能救命。

美國CBS新聞網報導,邁阿密一間兒童醫院的外科團隊,利用Google一個售價僅二十美元的紙盒式VR頭盔Cardboard,在開刀前先透過影像進行虛擬手術,演練當中最難的部分,救了四個月大的小女嬰蒂根讓她得以跨過人生中的第一個新年。

投資變現得靠生態系硬體須汰換,人才要升級看起來,VR就要顛覆我們既有的世界了。我們離這一天好像很近,但是,這並不代表它馬上能實現商業化。科技大廠的投資要變現,恐怕沒這 容易。

擺在眼前的舊明星:智慧型手機,正可以告訴我們答案:生態系(ecosystem)。從二〇〇七年iPhone問世以來,智慧型手機到今年為止,全球出貨可能累積達百億台,每個地球人平均分配到一.三至一.四支。

動態競爭專家陳明哲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專欄已指出,智慧型手機兩大陣營,蘋果主導的iOS和Google主導的Android,有硬體製造商、軟體 App,以及各式各樣的服務商,各自的關係有競爭、有互補、有合作,上下游鏈結,環環相扣,「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場足以超越產業疆界的競爭。」

「現在的VR尚未有足夠的生態系統,充其量,它現在只能被稱為企業的『升級方案』。」時刻旅行執行長李勁葦說。

二部VR遊戲,(容量)動輒一、兩百G,你需要的是四T到八T的硬碟;而電腦或是電視機螢幕,高畫質HD將無法應付,你需要的是四K,甚至要十幾K,」李 勁葦說了一堆IT人員才懂的軟硬體規格,「還有顯示卡、鏡頭、軟體的解碼水準等……。」他要表達的重點是,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我們目前擁有的裝置,全都 要汰換,因為,它們無法應付VR影片,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何謂沉浸式體驗。

但,目前全球適合播放VR的電腦僅一 %,這正是為何這場VR大戰由硬體先行,因為,沒有可完美呈現影片的硬體,再好的VR影片,觀眾連接近的機會都沒有。但,軟體內容也必須同步跟上,如 NBA為了上述球賽,花了十八個月的準備時間,這不是鏡頭架上就好,鏡頭擺放位置、現場與後製人員訓練等,都要精心設計。

「未來,導演拍電影會變得很辛苦,觀眾不必跟著你的目光(鏡頭)往前走,他若轉身,你要給他看什麼?」鑽研VR軟體製作的優必達總經理郭榮昌說,這完全顛覆現在電影說故事的線性方式。

VR的生態系統現在是什麼模樣?和蘋果強勢主導iOS發展的路徑不同,投入VR的科技大廠,第一時間就拉幫結派,三星的裝置Gear VR結盟瞼書的平台Oculus,宏達電則向全球軟體開發者廣發英雄帖,其合作的中國網咖業者順網科技,過去三個月的股價因VR題材,已經漲了超過百分之 百。

每一天,我們都會看到新的VR應用出現,這是二〇一六年被稱為VR元年之故。然而,商業世界的本質很簡單又很現實,當生態系成形,真正有賺頭的一天到來,VR才會從虛擬走向真實。

撰文者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95

蔡英文選後首站,竟是替不孕症醫師站台 小英吸票機!台中神秘醫生幫曝光

2016-02-01  TWM

全台每三個試管寶寶,有一個出自李茂盛之手,他不但醫術出名,背後的醫界人脈更是小英勝選關鍵之一。

霸王級寒流籠罩全台,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台中出現罕見的五度低溫,台中市北屯區的昌平路一帶卻熱絡了起來。

一棟全新建築「茂盛醫院」樓下搭起紅色帳棚,有醫界、企業界、政界、學界等各界代表,還有從世界各地「回娘家」的試管寶寶。街角人潮從廣場溢至馬路,強強滾的人氣,逼得警察出動維持現場秩序。

私人醫院開幕現場從洪慈庸到宣明智都出席

開幕現場超過千人、執業醫師超過兩百名,這不僅是中部「醫生幫」的盛會,就連台中市長林佳龍、新科立委蘇嘉全、洪慈庸、蔡易餘、蔡其昌、張廖萬堅等中部政要逐一報到。甚至被外界認為政治立場偏藍的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及其公子宣昶有,也在寒風細雨中趕來參與盛會。

新當選的準總統蔡英文,也在謝票行程滿檔中,特別趕來主持開幕剪綵。為什麼她當選後的第一個剪綵活動,會是在這家規模不算大的私人醫院?

這家醫院的院長李茂盛,是台灣生殖醫學的權威,專攻不孕症,行醫至今三十多年,所創造的試管寶寶包括各色人種、遍布三十六國、人數超過一萬人。東南亞國家的副總理、警政署長,中國的高官政要,演藝界名人都曾在他的協助下順利得子女。

台中市長林佳龍說:「他是台灣的包生公,」因為在台灣每三個試管嬰兒當中,就有一位出自李茂盛之手。

在婦產科領域,他也是桃李滿天下。任教於中部的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台中地區開業婦產科診所與大醫院服務的婦產科醫生,三分之一是他的學生,包括現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林靜儀(這次當選不分區立委),也是李茂盛的得意門生。

名醫,是他被外界熟悉的身分,但他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分——擔任台中市小英之友會總會長,至今長達五年。

他深耕,力挺敗選者四年讓小英之友逾十萬人

二〇一二年總統大選,蔡英文敗選並辭去黨主席,全台各地的小英之友會也都陸續解散,「台中市小英之友會是唯一『不願意解散』的小英之友會,」蔡英文曾多次在公開場合這樣提起。

如今這組織在台中有三十五個分會,人數超過十萬人,不僅會員數居全台小英之友會之冠,也超過民進黨在台中的其他團體。「深耕」的能耐,連許多政治人物都望塵莫及。

這天,蔡英文頂著寒風,面對現場民眾高喊「總統好、總統好」,她在剪綵儀武中感性的說:「在過去很艱困的時候,李院長(指李茂盛)一直跟大家站在一起,他不但會幫助人生小孩,也會幫助一個政黨再起。」

她會這樣說,是因為四年前大選敗選之後,李茂盛不僅持續擴大小英之友會,也站在側翌一的角色給予許多協助。一位綠營內部人士透露,李茂盛輔選小英的用心,只能用「鞠躬盡瘁」四個字來形容。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更何況一般人總是怕在政治上壓錯邊,或是被人「貼標籤」。台灣許多名醫,與各政黨保持「等距」關係,不敢公開自己的政治傾向,就是不想被貼標籤、落人口實。但身家上億元的名醫李茂盛,為何敢壓注敗選之人,不但站出來擔任總會長,還擴大投注資源?

「因為我認為,台灣意識要增強,只有選舉的時候才做,那是不夠的,」外表看起來像是鄰家歐里桑的他,以往接受媒體訪問聚焦醫學專業,這次是他首度願意談論政治議題。

早期的「黨外五虎將」李萬居是李茂盛雲林口湖鄉的親戚,當年李萬居遭政治迫害的印象深植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加上高中就讀素有台灣民主聖地之稱的「嘉義中學」,他中學階段就開始大量閱讀黨外雜誌,跟同學一起聽黨外人士演講,政治啟蒙比一般人早。

他家貧,沒錢繳學費教室外旁聽,一站一個月

李茂盛出身貧苦,小學時曾經因繳不出十塊錢註冊費,被老師趕出教室。務農的父親牽著家裡唯一的牛,要他到市場上變賣籌措學費,他心想,這頭牛是家裡經濟來源,賣掉了家中生活將無以為繼……,最後他又把牛牽回家,那種苦楚,他永遠忘不了。

沒錢繳學費,他只好站在教室外旁聽,一站就是一個月,老師見他縱使進不了教室,卻站在窗外認真聽課,知道他真的想念書,後來才讓他進教室。之後他一路念到醫學院、赴日本留學,都是哥哥們靠勞力支持他,才順利完成學業。

長年關心政治,他清楚國民黨在地方的組織派系強大,民進黨如果要在地方上建立組織,必須要靠比較中性的團體來運作。加上成長背景,深知社會底層及弱勢者的處境,他特別把關懷弱勢做為組織發展的重點,四年前民進黨總統敗選後,他決定把小英之友會轉型為地方上的公益團體。

他敢給,但不碰政治組織堅持歪讓黨幹部加入

他透過關懷地方的弱勢民眾,讓原本反對或不認識小英的人,願意進一步認識她。但他也堅持,要做公益,就必須與政治人物保持距離,所以他為小英之友會定下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政治人物參與」,民進黨現有的公職人員因此全被排除在外。

四年多來,他們在廟會或是登山步道口設攤位,逢年過節辦桌請街友吃尾牙、中秋節送月餅、幫弱勢民眾做身體健康檢查等。這幾天寒流來襲,他們正緊鑼密鼓的準備做冬令救濟活動。

每年過年前,他們在北屯區的四十二個里,每個里提供十個名額,給予十公斤米、一瓶油以及每人一千元的紅包。鎮定發放的對象,是真正需要幫助、卻因某些因素領不到政府補助金的人。

深入基層的扎根行動,有著潛移默化的效果,讓這次總統大選,蔡英文在台中市大贏對手三十六萬票,創下歷次選舉綠營贏對手最多的紀錄,李茂盛正是幕後推手之一。

只是,高達十萬人的組織要維持運作,可說是食指浩繁,光是志工就有兩百多位,舉辦各種活動都需要經費,開銷不小。

「所有組織及活動經費,一部分是李院長(指李茂盛)自掏腰包,其他就是他透過人脈,從企業界及醫界朋友募集得來。」小英之友會執行秘書龔堯和說。

這些企業界以及台中的醫生幫,在李茂盛的號召之下,有的擔任地區分會長,有的擔任首席顧問團或是民間企業顧問團成員,他們出錢、出力,只是都很低調不願曝光。

這些低調的醫生幫,包括有著名的法醫高大成、耳鼻喉科醫生林恆立、沙鹿光田醫院副院長王乃輝、友仁醫院院長許金龍、婦產科診所的呂秉正、內科、小兒科診所王憲章等。

王於企業,包括總太建設、順天建設、惠宇營建、麗明營造,科技業的環隆科技、先進光電,汽車相關的和大工業、金弘笙汽車百貨等公司的老闆,以及老牌企業達新工業董事胡栢墩、甚至中部頗負盛名的華盛頓中學董事長羅文貴,都是李茂盛的好友。

高大成表示,李茂盛是一位做事有原則,卻不求回報的人。「敢給、不拿」的特質,加上平時樂於擔任企業朋友們的家庭醫師、醫療顧問,「只要他一出聲,就會很有號召力。」龔堯和說。

一位深耕台中的地方人士透露,他除了積極輔選蔡英文,之前蘇嘉全、林佳龍競選台中市長、前副總統呂秀蓮創辦《玉山周報》,他都出錢出力。透過他的人脈以及號召,很容易把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人士聚集起來。

他出力,卻始終低調自認不求人講話才夠大聲

縱使有企業界朋友相助,他也常自掏腰包,這一點,高大成最清楚。

二〇一四年,林佳龍當選台中市長,李茂盛席開百桌請了協助輔選的志工,「那一餐他自掏腰包,至少花掉上百萬元,但他都默默付錢,不會對外講。」高大成說。

後來他的學生林靜儀退出參選北屯區立委,改由台聯的劉國隆代表綠營出征,李茂盛在了解情況後,也大力支持劉國隆。「他找了一百人,用一個半月時間,密集打電話,請大家支持劉國隆,這些費用都是李茂盛自己拿出來的。」高大成回憶。

協助多位政治人物登上大位,李茂盛自始王終都堅持不踏入政治圈,因為,政治這一條路,他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你在外面幫忙,大家都尊敬你,但當你一旦進入到政治大染缸裡,原本的同志馬上就會轉為攻擊你,「政治其實鉤心鬥角很厲害。」他坦言。

所以多年來,不管輔選誰,他始終站在側翼,扮演一個協助者的角色,他告訴自己,輔選對象一旦當選,他就要擔起監督的責任,而只有站在政治的大染缸外,不求於人,講話才能夠大聲,對已經當選的政治人物「說真話」,而這也是他接下來,會對蔡英文與執政團隊做的事。

挺小英的醫生幫,多來自這個「星期五會」

台中醫界有個很特別的聚會叫作「醫師五百會」,由著名的法醫高大成以及李茂盛發起,每週五晚上的同業眾會。除了兩位發起人每次聚會要繳一千元之外,其他參加的醫生,每次每人繳五百元,因此,「星期五會」、「醫師五百會」、「台中醫生幫」等名聲,在中部逐漸傳開。

剛開始只是幾個醫生同業,相約喝酒吃飯的聚會,沒想到,一九九五年「星期五會」成立至今,只有過年期間休兩個星期,二十年來風雨無阻,聚會從不曾間斷。

大立光總經理林恩平,之前也是醫師五百會的會員,常參加聚會,只是數年前接掌父親的事業後,林恩平關掉原本開業的小兒科診所,也就不再參加「醫師五百會」的聚會了。

因大醫院受雇醫生對於政治議題較敏慼,參加星期五會的醫師多是中部自行開診所的開業醫師,目前較常參加的會員,除高大成、李茂盛外,還有以手部外科手術聞名的友仁醫院院長許金龍、婦產科診所的呂秉正、內科小兒科診所王憲章、王恆立耳鼻喉科診所等。

這群台中的開業醫生幫,大夥聚會時,慼情就像兄弟 一樣融洽,吃飯、喝酒、聊國家大事甚至是醫界八卦,幾乎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彼此的兄弟情誼至今二十多年。「星期五會」的班底,很多後來都成為小英之友會基本成員。(文.張?文)

撰文 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58

「非典」醫師闖生技路 未演先轟動 心悅生醫獲美FDA突破性療法資格

2016-02-01  TWM

心悅生醫,一家從事精神疾病新藥開發的生技公司,為什麼能吸引創投公司國碩丶健亞丶益鼎的大力支持?未上市股價就已飆到兩百元,甚至遠遠超越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的股價?

「這,是鋼琴家之手,影片中彈奏的曲子,是蕭邦之曲。」站在台上的主講者,以一首蕭邦的(革命練習曲)樂章,為他的簡報拉開序幕。乍聽之下,這彷彿是堂藝術欣賞課程,但殊不知,坐在台下的並非藝術系學生,而是來自各大投資機構代表與分析師。

這場吸引三百位法人、分析師,在一月二十一日下午冒雨前來參加的,是預計一月底登錄興櫃的生技公司︱︱心悅生醫首次舉辦的法人說明會。

因為有陣容堅強的大股東健亞、國碩、益鼎創投加持,心悅未上市,股價早已「未演先轟動」,被追捧至兩百元,遠比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時,約五十元的股價高得多。

「其實,國碩會決定投資與本業毫不相關的生技公司,主要是因為他。」國碩副總經理李朝欽口中的「他」,就是在法說會上,以解說蕭邦之曲開場的心悅創辦人,曾任哈佛助理教授,目前擔任加州大學(UCLA)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的蔡果荃;而他也是新竹市前市長蔡仁堅的弟弟。

放棄當「憲法學者」

選擇進入腦神經科學領域

不同於一般創辦人依循著既定格式介紹公司,蔡果荃用蕭邦的音樂,讓大家了解腦部發展的無限可能;用孟克、梵谷與畢卡索的畫解釋精神疾病,接著才談起心悅在精神疾病新藥發展進程。這種「非典型」風格早已是他的寫照,「當初會選精神科,就是因為它『非典(型)』。」蔡果荃說。

其實,念完陽明醫學院的蔡果荃,原本不想從醫,反而夢想成為一名「憲法學者」。所以他自醫學院畢業後,白天在榮總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晚上則到台大念法律系二、三年級的課程。

但在榮總的兩年,蔡果荃在第一線接觸了各種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很多奇怪的症狀與異常的行為,讓我很有興趣,但也了解整個治療的選項很有限。」所以他在法律與醫學做出了抉擇,選擇進一步探索腦部的發展,也因為這樣,蔡果荃正式進入神經科學領域。

研究與應用並進

研發憂鬱症、失智症新藥

拿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及商學院碩士學位後,蔡果荃申請到全美最好的哈佛麻省總院,擔任住院醫師,「他們有系統的思考與做事方式,讓我在臨床上又大開眼界。」蔡果荃說,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起,他就回頭做起研究。

「蔡教授有很好的神經科學經歷背景,同時有人脈、學生等資源。」李朝欽說。大學時代就與蔡果荃相識,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也讚賞:「他是醫師、學者,還拿了商學院學位,是台灣之前沒有的。」全心投入研究領域的蔡果荃一面進行基因轉殖實驗,透過改變動物基因觀察結果,一面從事轉譯醫學(將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結合);也就是一邊延續世界最尖端的神經科學基礎研究,一邊想著這些藥物要能馬上應用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些實驗一做就是十多年,我們都笑說自己很偏執、有強迫症。」蔡果荃笑了,但當自己在實驗老鼠上看到了新藥物機轉有效的訊號,「那是非常興奮的。」靠著尖端研究與應用之路並進,蔡果荃研發出與傳統精神疾病完全不同的全新用藥,在治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與失智症見到曙光。

然而,促使蔡果荃進一步將實驗成果商品化,並成立生技公司的關鍵,其實來自六年前一通命運般的電話。「一○年,我在UCLA的辦公室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是一位家長,他問我願不願意看(診斷)他女兒。」蔡果荃回憶起多年前那一天。

研發進度明確

吸引投資圈大力支持

原來,這名父親的女兒得了罕見的精神疾病,看遍了UCLA的醫師,甚至吃了六、七種抗精神疾病用藥卻毫無成效,「我的女兒在醫院住了兩個月,有一天,她敲著她的腦袋告訴我:『爸爸,我想出院,他們不知道在我腦袋裝了什麼。』」這位父親透過朋友介紹,找上蔡果荃。而蔡果荃開的研究用藥,竟然讓這名病患的症狀在兩天內大幅度好轉。

也因為這樣,這名父親不斷鼓勵蔡果荃:「你這個一定要拿出來幫助人,一定要讓它成為更多病人買得到的藥。」並且還成了蔡果荃的天使投資人,因而催生了心悅生醫。

四年下來,心悅在一般精神分裂病患,以及難治型精神分裂症的最後一線合併治療用藥,都已取得美國FDA(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突破性治療資格,這意味著認定治療的重要性與可望加速取得藥證,也是台灣第一家獲得突破性治療資格的生技公司。

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用藥上,心悅開發用藥也被認定為是孤兒藥(指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特效藥物),同樣可望加速取得藥證。「 心悅除了精神分裂症新藥開發進度明確外,同時有多項新藥研發進度,因而受投資圈看中。」 分析師指出,開發新藥當然有風險,心悅新藥的有效性是否如預期顯著,會不會因而延後獲取藥證的時間,必須密切觀察。

對此,蔡果荃倒是顯得很有信心,「我已經把研發、管理甚至是市場的風險降到最低。」進入資本市場後,獲得更多資金挹注的心悅,能否達到蔡果荃最初設下「成為中樞神經科學領域最頂尖的公司」的目標,無論是生技業還是投資圈都拭目以待。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86

健康五招 安心好過年 春節急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事

2016-02-08  TCW

春節假期長達九天,如何在吃喝玩樂之際,還能盡興享受, 不讓腸胃炎、流感、痛風或心血管疾病等來亂。 《今周刊》整理出健康五招,讓您安心好過年。

過年的重頭戲就是吃,但大吃大喝的結果,很可能讓身體抗議,並攪亂假期。《今周刊》採訪每年春節都要待命的急診醫師,在他們眼中,很多突發疾病,其實都可以防範。

顧腸胃 別吃太辣太油

天氣冷、溫差大,民眾愛吃熱、麻辣的食物,若再配酒助興,就會刺激腸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指出,刺激性食物會引起消化道不適,嚴重將導致腸胃道出血、穿孔等,有一年他在除夕夜值班時,一個晚上就遇到八位吐血病人。

嘉義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蕭政廷提醒,油膩食物也是腸胃道不適的禍首,儘管腸胃不舒服未必要看醫師,卻哪裡都不能去,讓假期敗興。而吃太油和過量飲酒,恐引發胰臟發炎,造成上腹部劇痛難耐,甚至嘔吐發燒,此時應盡速就醫,否則會引起併發症等致命風險。

不暴飲暴食 遠離痛風

豐盛的年節食物如糖果、堅果等,令人難以抗拒,但糖尿病和腎臟病史的患者得格外小心。前者可能血糖突然飆高,導致「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HHNK)」;後者如果吃了太多高鉀食物(如醃漬類),導致體內鉀離子過高,無法排出,造成心律不整,均需要緊急送醫。

另外,痛風患者如果圍爐火鍋、香腸臘肉不忌口,吃下太多高普林食物,也容易誘發。

慢性病患 備藥要充足

過年假期長達九天,有不少人規畫長途旅行。據往年經驗,年節期間南部醫院急診室的就診量,是一般時期的兩至三倍。蕭政廷提醒,有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病患忘記帶日常服用的藥物,因此,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出門時一定要記得計算天數、備妥藥物。

大家都說天冷才有過年氣氛,研究指出,低溫來襲若在攝氏五度以下,每下降一度,就會增加一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患。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陶啟偉說,以往過年期間是流感高峰期,大家團聚增加傳染的機會;而天氣冷,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會增加。根據研究,氣溫十七度以上與以下相比,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增加五成,呼籲民眾出門要穿暖、戴口罩,病患要規律服藥。

天冷要保暖 防腦中風

氣溫驟降,急診室病情嚴重患者以心血管疾病居多,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高偉峰提醒,不要以為這些病是年長族群的專屬,他最近就收治一名二十六歲心肌梗塞病患,呼籲民眾當不明原因胸痛、呼吸困難、神智不清時,應盡速就醫。

冬天也是腦中風病患好發的季節,高偉峰說,判斷是否為腦中風,可要求病患「微笑、舉手、說說話」,若病患微笑時,嘴巴歪歪的、手舉不起來、說話口齒不清,有其中一項時,便有七二%可能性是中風,應及時把握黃金三小時的治療期。

勿激動 甩年節症候群

年節期間,許久不見面的家人歡聚,常會討論家務事。醫師提醒,情緒波動不要太大,輕則大家不開心;重則氣急攻心,易讓慢性病患病情加劇,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則不妙。

另外,張羅年節盛宴,也容易讓婆媳關係發酵。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說,過年會讓很多媳婦產生焦慮,以往經驗顯示,年節症候群患者會增加兩成。

若身為媳婦的患者前來求診,許正典會派出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師,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婆媳之道,讓就醫者聽了,覺得自己「滿幸運的」,心情便會舒坦些。

建議媳婦們轉移焦點,例如,利用回鄉時規畫小旅遊、嘗周邊美食等,可以舒緩心情,輕鬆過個好年。

年節美食當前 不可不知的陷阱

痛風困擾及尿酸高者

禁海鮮、螃蟹、

牛肉乾、豬肉乾、

魷魚絲和豆乾

均屬蛋白質食物,過量會導致普林含量增加;加上過年大魚大肉,若水分攝取不夠,又喝酒,易導致尿酸發作,宜適量攝取

腎臟病患者

禁瓜子、腰果、松子、

蠶豆等堅果含磷量較高;脫水蔬菜含鉀高慢性腎臟病患者無法有效率代謝鉀與磷,如果吃過量,體內無法排出,會產生高血鉀症或高血磷症,應避免攝取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

禁糕餅點心類其中的糖分、油脂、熱量及反式脂肪都高反式脂肪與油脂攝取過量,會引起相關心臟病的發生,宜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急性胰臟炎

禁飲酒

過量易導致急性胰臟炎,建議男性一天酒精攝取量勿超過30g,啤酒酒精濃度約4%勿超過750c.c.,紅酒酒精濃度12%勿超過250c.c.;女性則減半資料來源:中央健保署、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63

解盲不過還有機會?浩鼎前景關鍵三問 風暴解讀》權威生技股分析師與醫師專業分析

2016-02-29  TWM

浩鼎解盲後首次法說會,參與者人山人海,盛況空前,顯見話題熱度極大。本刊專訪多位權威生技股分析師及專業醫師,從不同角度分析本次浩鼎解盲臨床試驗的結果,提供讀者參考。

Q1》法人如何解讀

浩鼎解盲結果?

統一投顧分析師張立群認為,浩鼎短、中期的主要目標,至少有授權國際廠商,進行臨床三期實驗,在全球最大的癌症研究平台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美國臨床癌症學會)發表完整解盲數據,及申請國內藥證等項。

PFS(無惡化存活期)初步結果未達主要治療目標,影響的是申請國內藥證這一項,但由於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對浩鼎而言,衝擊程度應該較輕。

張立群指出,各界解讀浩鼎臨床試驗結果,態度好比瞎子摸象、各說各話。

「台灣摸到尾巴,認為大象尺寸就這樣,像掃把」;但實驗整體的企圖心、收穫都很大,「好像一隻非洲象」,例如三四九位受測者中,為數二三○人的試驗組的結果頗為理想。對比之下,該藥品較其他重要藥品反應率更高,副作用則更低,所以在國際上,應堪稱為成功的實驗。儘管如此,過於樂觀的預期落空,仍是投資人大砍手中持股的原因。

Q2》解盲的完整數據,何時可供檢視?授權進度?

依照ASCO規定,在該會議發表前,研究數據不可對外界披露,因此最快可能要等到六月,完整臨床與解盲數據才能公告,作為解讀基準。

對於浩鼎乳癌新藥OBI-822的前景,工銀投顧協理廖昌亮認為是「先中性看待」,須檢視完整的臨床數據後,才能確認療效的優劣。若數據不錯,則有助於未來進行全球三期臨床試驗,與國際授權合約的談判;若數據不如預期,未來變數可能較多。

在國際授權方面,「追求者一定有」,廖昌亮認為,畢竟人體二期臨床試驗是概念性試驗,若解盲數據如公司所言樂觀,則此作用機轉與途徑是明確的,未來仍有機會授權給國外廠商,其後透過適當試驗設計、選擇恰當的主要療效指標與給藥頻率,相關療效性臨床試驗成功機會頗高。

假設解盲數據顯示療效佳,則授權金可能越墊越高,且依照過去案例,數據披露半年內,大概就會有授權案出現。

亞洲藥廠透過授權取得收入,代表首推韓美製藥(hanmi pharmaceutical)。韓美製藥去年大放異彩,最大的一筆交易是授權賽諾菲公司(Sanofi),共同開發降血糖藥物,藉此取得四億歐元預付款,及三十五億歐元的研發、管理費;另外在銷售淨額中,韓美製藥也可抽兩成。

除了賽諾菲,韓美製藥還向多家藥廠授權肺癌、糖尿病用藥,結果,韓美製藥股價去年暴漲超過七倍。由這個例子不難推估,當浩鼎解盲數據全數公告後,授權國外藥廠的時機,大概也不遠了。

Q3》國外有無新藥臨床試驗不成功,重啟實驗後,最終取得成果的藥廠?

全球藥廠不乏研發碰壁,後來柳暗花明的例子,浩鼎絕非單一事件。分析師舉例,美商瑞傑納隆(Regeneron),就是經典案例。

瑞傑納隆股價目前高達三九五美元(約新台幣一.三萬元),市值達四二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四兆元),比代工龍頭鴻海市值還多出二千億元。可觀的是,統計自一九九一年以來,瑞傑納隆股價累計上漲達二十一.三倍,是美國股市爆發力最強的個股之一。

二○○○年前後,瑞傑納隆股價一度在個位數浮沉,能夠擺脫這個命運,原因是公司一連串新藥。其中,治療黃斑部病變的采視明(Eylea)問世,尤其關鍵。

最初與瑞傑納隆合作的是知名消費品業者寶僑(P&G),但寶僑對新藥研發較陌生,認為采視明缺乏商業價值,雙方最終拆夥。

其他業者眼見「連寶僑都玩不起」,紛紛打退堂鼓。一度與瑞傑納隆合作的安萬特(Aventis),在被大廠塞諾菲(Sanofi)購併後,也不再看好,歸還所有權利之餘,還額外提供二千五百萬美元補償,平白讓大好商機溜走。

後來,藥廠Genetech(已被羅氏藥廠購併)成功發表與采視明用途相近的諾適得(Lucentis),各家藥廠才察覺,瑞傑納隆有一隻隨時下金蛋的大金雞,紛紛前來示好;但瑞傑納隆拒絕幾乎所有藥廠,只開放全球銷售權給拜耳(Bayer)、獲利五五分,還保留采視明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權。

究竟這款藥品一一年上市以來有多熱賣?采視明全球銷售額從一三年的十八億美元,暴增至一四年的二十七億美元,整整增加五成,讓瑞傑納隆營運因此大幅上揚、擺脫虧損。

國外藥廠的故事,結局看來很美妙,但投資人可別忘記,研發采視明的過程備嘗艱辛,一路忍受、不離不棄,多年後終於歡呼收割的股東,畢竟是極少數。

目前浩鼎除了身為台股排行前五名的高價股,也是上櫃市值最大的公司,光是持股五張以下的股東,就有將近一萬戶。法人分析,以解盲後首次法說會湧入逼近三百人,其中將近半數是散戶股東來看,市場正面看待浩鼎的熱絡氣氛,現階段仍將維繫其股價;不過若將時間拉長,擔心結果不理想的拋售潮,恐怕仍將令股價大幅波動。

「數據就是不及格」

專業人士疑慮未除

除了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強烈質疑,浩鼎對解盲結果過於樂觀,在人山人海的浩鼎法說會,也傳來陣陣不看好的竊竊私語。

一位要求匿名的生技業資深分析師便憂心指出,病患生存率是末期癌症藥物療效的關鍵指標,以這次解盲對照組是生理食鹽水、而非其他主要癌症藥品來說,如果實驗結果不顯著,對於延長病人存活時間的目標,其實就是沒有幫助。對於後續研究固然有亮眼的醫學價值,但「臨床就是臨床,有過就是有過,你考出來,就是沒有及格嘛!」「數據出來,就是fail(失敗)了。」該分析師直言:「我不懂他們(經營團隊)為何笑得這麼開心?」他強調,無論公司如何解釋,當年設計的臨床試驗過程有哪些細微誤差,當解盲結果不顯著,公司卻持續傳達「出乎意料的成功」等多為正面的看法,恐怕會讓這次臨床試驗失焦。

這位分析師指出,浩鼎解盲未盡理想,無形中也打破了台灣資本市場經常流於造神的迷思。他舉例,好比台積電、台達電,一度插旗太陽能事業,儘管創辦人都是國內名號響叮噹的企業家,但轉投資的經營成果終究是差強人意。「所以每一家公司能否成功,其實都是獨立事件,投資人切勿因為名人加持,就一味看好。」另一位享譽國內醫界的資深內科教授,冷眼旁觀這場資本市場的大事,心裡卻深有感慨。他分析:「從學術上,打了某個東西可以產生抗體,可以寫一篇論文;翁啟惠很開心地說,理論得到證實,但投資人要的是理論能拿來製藥,就這一點來說,(本次解盲)是沒有。」他進一步說:「今天就事論事,不管學術怎麼樣,解盲結果能不能變成藥,看來是不行。」這位教授直言,他個人對台灣生技產業不樂觀,當年台灣電子業蓬勃發展,群聚效應曾吸引美國《商業周刊》製作「WhyTaiwan matters?」專題;相較之下,他研判台灣生技業恐怕永遠不會有這一天。

為什麼?「因為我們口袋沒有其他國家深,沒辦法燒大錢投入長期的研發計畫,人才也不夠多。」

(周岐原)

撰文 /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33

專家:葉克膜並非重症就得用 搶到缺貨 濫用「葉醫師」爭議再起

2016-03-21  TWM

流感肆虐,全台大量使用葉克膜,甚至有醫師反映「缺貨」,使「葉醫師」再成焦點。 被認為是重症患者最後一線生機的葉克膜,到底為何物?真有那麼神嗎?

今年春節很不平靜,全台灣加護病房塞滿流感重症患者,數家醫院一度發生葉克膜不夠的情況,經過醫師向媒體「反映」,又再度掀起全民葉克膜熱,葉克膜到底有多神奇?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全民引頸期盼葉克膜的救治,二○○六年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妻子邵曉鈴車禍意外、星星王子罹患心肌炎,都靠葉克膜出手搭救,也讓它瞬間成為全台最知名的醫療儀器。

「葉克膜」是英文縮寫「ECMO」的音譯,全名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人工心臟(血液幫浦)和人工肺臟(體外氧合器)的組合,最大的功能是支持患者的心肺功能。它最早是用在先天性橫膈疝氣等新生兒肺部疾病上,現在則是使用在成人與兒童的急性心肺疾病上。

僅暫代心肺

不是用來治療疾病

「人還是人,病會好,是『上帝』讓他好,葉克膜只是維持住心、肺功能,讓其他器官不會壞掉,等病患自己修復。」國內葉克膜權威、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益祥一語道破。

他解釋,葉克膜不是用來治療疾病本身,只是暫時代替病人的心、肺臟功能的急救設備,幫助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度過難關,等待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恢復,或是爭取更長的移植等待時間。

葉克膜可分為「靜脈-靜脈」和「靜脈-動脈」兩型,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耀廣分析,前者是代替肺臟呼吸機能,只用於肺部疾病,後者除代替肺臟呼吸功能外,也能協助心臟的血液循環功能。

這次流感所導致的重症,會造成肺臟衰竭,確實可考慮使用葉克膜治療。

但現在許多民眾把流感重症與肺臟衰竭畫上等號,又把肺臟衰竭與葉克膜畫上等號,對此,陳益祥急忙說「NO、NO、NO,跳太快了」。

陳益祥強調,流感患者中,大約有一成是肺臟衰竭,而一成中又只有極少數適合使用葉克膜。過去,全台灣密集的使用狀況是同時約有四十名重症患者使用葉克膜,平常則不需要那麼多台。

要謹慎使用

莫讓患者更加痛苦

這次有些醫院需要調機器,主因是葉克膜使用在肺部衰竭患者上,需要兩、三周時間才能拆除(心臟衰竭只需一周),而機器放上去後,又不能輕易拔除,導致一度醫院很難調撥機器,但絕對不是每個重症患者都要裝上葉克膜治療。

簡言之,葉克膜可暫時延長患者壽命,但不能保證一定救得回來,千萬別有過度期待。

黃耀廣提醒,裝上葉克膜後,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多數患者在使用七天後,就知道效果如何,也會開始出現許多併發症,例如大量使用抗凝血劑引發內出血、血球遭破壞引發溶血現象和肢體壞死等,使用時要很小心,以免濫用醫療資源又造成病人的痛苦。

無奈的是,不少民眾誤信葉克膜很神,不斷要求醫師使用,臨床上也發生過,病人軀體因組織壞死都長蛆了,家屬還不願醫師拔除患者身上葉克膜的情形。專業醫師齊聲呼籲,讓專業回歸專業,該放手時還是要放手,以免讓已經難以挽回的生命,又阻礙其他病危患者的一線生機,而再造成另一個悲劇。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2

醫護加薪 為何難解重症科醫師荒 健保撥92億元 史上最大規模利多

2016-04-04  TCW

健保署大放利多,砸九十二億元全面調高醫師門診、住院診察費等約一成,四月一日上路。然而,採齊頭式平等的分配方式,無法解決重症科醫師荒問題,何以致此?

中央健康保險署四月一日起大放利多,拿出九十二億元給醫護人員加薪,規模堪稱二十年來最大,調幅平均一○.七%。

健保署這次全面調漲醫院、基層院所、急診、精神科等門診診察費用約一四%;以醫院門診為例,已經實行四年的支付額二二八點調升到二六○點,調幅為一四%;基層院所門診診察費也從現行三二○點提高到三三二點;目前健保點值一點相當於○.八至○.九元。

除門診外,醫院包括一般病床、燒燙傷病床、加護病房、隔離病房和慢性病房等住院診察費用,也全面調升約一○%至一四%。

另外,急性一般病床、經濟病床、嬰兒病床、精神急性一般病床、燒傷加護病床、燒燙傷病房和加護病房等病房費支付點數,也調升約一成。以一般經濟病床為例,醫學中心原本支付點數是三○二點,調升到三三六點;護理費用則從二八七點調升到三○七點。

健保如此大放送,醫界卻不全然買單,重症醫師感到無奈,醫界大老更憂心忡忡;原來,是分配出了問題。

後果:醫師寧可做門診

分配不均 恐擠壓住院額度「健保總額有一定額度,當門診診察費調高時,勢必擠壓到住院額度,對醫院發展而言不是那麼正向;健保署希望醫學中心發展住院,不要發展門診,卻又這樣做,不知道想法是什麼?」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點出問題。

台大醫院醫務室主任、外科名醫胡瑞恆也說,感覺這次調漲只是把錢花掉,沒有顧及重症醫師,這樣的結果只會讓醫師「越來越喜歡做門診」,但各醫院門診比重太高,並非好現象。

全民健康保險會付費者代表也覺得調得莫名其妙;健保會委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質疑:「健保會決議有要健保署調門診診察費嗎?這樣有扭轉給付不公平的事實嗎?」謝天仁進一步解釋,健保會增加這筆預算,是希望能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重症科,鼓勵醫學中心做重症,導正現在醫療「該肥的不肥,不該肥的卻很肥」的亂象;但調升門診診察費用的結果,卻讓「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完全違反健保會的目的。

還原這次醫護加薪的緣由,是因為長期以來,醫界對健保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支付額太低;此外,在總額制度下,點值還要再打八折或九折,一點無法換算成一元。

越來越多醫師抱怨薪水太低、工時太長,加上重症科出現醫師出走或招不到人的窘境,讓外界關注到「血汗醫院」問題。

以重症為例,加護病房一天健保給付病房費二五六○點,加上醫師診察費八○五點,總共三三六五點(約三○二八元),相較於新加坡的八二三.九新幣(約新台幣一.九萬元)少很多,儘管這次分別調升到二八五二點和八九七點,總共三七四九點(約三三七四元),差距仍大。

而不給醫師加薪的「禍首」,則指向健保會中的付費者代表,但付費者代表也喊冤說,健保費用根據每年人口、醫療服務成本增加而成長,現在總額達六千二百億元,醫護不應該如此血汗。

治本:鼓勵重難症醫護

加護病房、夜間值班優先

也因此,健保會乾脆在去年協商時,首度明訂「醫療服務成本指數(包括人事費用、藥品藥材及耗材成本、基本營業費用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改變率」所增加的預算約九十二億元,要用在調整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並以「與醫事人員薪資連動或間接反應之方式辦理」,希望能合理反映醫療成本。

健保會希望能藉著增加預算,留住重難症的醫師,卻因沒有白紙黑字,加上受限於調升點數要在「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由於該會議中,各層級與各專科的人都有,健保署人員坦言:「只調重難症,案子要過就阻力重重,很難獲共識。」雨露均霑的調升方式,確實皆大歡喜,卻無助於解決醫院重症科醫師荒的困境。健保未來要再調升支付點數時,不妨採用胡瑞恆的建議,優先調升重難症的給付,如拉高困難手術處置費用和加護病房費用等,讓辛苦的人員受到鼓勵。

另外,醫院夜間值班人力吃緊,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建議,增加夜間值班費用,提高誘因,也應納入參考。

健保資源有限,錢如何花在刀口上,應採取有效率的作法,相關單位別再鄉愿了。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17

省醫口腔科一主任醫師遇襲搶救無效辭世 廣東衛計委緊急通知:嚴防暴力傷醫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994

(視覺中國/圖)

7日中午,廣東省人民醫院發布消息,意外遇襲身受重傷的該院口腔科主任醫師陳仲偉,因搶救無效不幸辭世,在網絡上人們紛紛用黑絲帶代表無聲的哀悼。

當晚,廣州英雄廣場,上千市民自發前來悼念,悼念現場鮮花朵朵、燭光搖曳,哀思無限。他們來自廣州、東莞、中山等城市,來自省人民醫院、中山一院、中山大學附屬光華口腔醫院等醫院,有的是陳仲偉的同事、也有同門兄弟姐妹,更多的是同情陳醫生的陌生人。

中山二院沈昌禮醫生說:“來到現場,莊嚴肅穆,數千人井然有序,寂靜無聲,唯有點燃蠟燭,獻上一束白菊花,寄托師出中山學子哀思。”

這又是一起暴力殺醫事件。

陳仲偉醫生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今年初剛退休。5月5日下午5時,他在回家路上被一名男子尾隨。回到家後,該男子將陳醫生連砍30刀,行兇後,男子跳樓自殺。

後陳醫生被送往醫院搶救,據當時實施搶救的醫生介紹,陳仲偉從頭到腳都是傷口,胸腔里估計都是血,搶救期間一度心跳停止。醫院多位科室主任上臺聯合施救,動用了ECMO(體外膜肺氧合)輔助呼吸,並進行了除顫。經過43小時,最終因搶救無效,陳醫生於2016年5月7日12時39分不幸辭世,享年60歲。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為陳醫生寫了一段悼文,回憶之前共事的時光,令人唏噓,“老陳已經退休了,但舍不得醫院舍不得病人,希望繼續在省醫發揮光和熱,我們正給他在辦延退手續。這一代人都是這樣,有委屈、有無奈、對生活追求不高,但初衷不改,到老都希望為病人解除痛苦。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家,卻想不到他以這樣一種方式離開我們……”

警方已介入調查

目前警方已介入,最終結果要等司法進一步調查。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陳主任的事情,整個醫療圈都感到非常非常地壓抑和氣憤。”

對於有報道稱殺人者是從精神病院里逃出來的,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雖然李艷曾有長期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經驗,但她坦言,精神病人的管理非常複雜,很多時候無法得到治療和監管。因為並不了解該起案件的詳情和病人狀況,她無法對事件本身評論。

但她認為目前的精神病人管理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精神類病人激增,但精神科醫生很少,這與龐大的病人群體嚴重不成比例。無論是病床或其他設施,都很缺乏。

第二,對於精神專科醫院的投入嚴重不足。這類病人通常住在專科的精神病院,監護起來非常困難,家屬也不管,社區也不管,就安置到了醫院。如果醫院對病人住院天數有限制的話,則涉及到病人周轉問題。專科醫院精神病人住院的天數一般是四周左右,而大型綜合類醫院只有不到10天。而外科的住院天一般是三到四天。

第三,國內精神病學的教育只有專科醫生學習,其他科室的醫生缺乏這方面學習知識,對精神病人不能正確識別。如果病人處在發作期,較容易識別,但如果是在服藥平穩期,普通醫生很難識別並進行自我保護。

她提到:“2013年的精神衛生法中明確,家屬或病人本身不願意住院的話,醫院是無法強制收治病人的,除非有公安機關送到醫院。所以大量精神病人閑逛在外,對社會安全形成一定威脅。”

她還強調,精神病人一旦住院後,急癥癥狀控制住,就會出院,一般普通醫院10天,專科病人兩周。但部分精神病很難治好,特別是有偏執型人格的病人,容易出現突發異常的舉措。因此,希望加強社會資源的支持和投入。

廣東發文嚴防暴力傷醫

“什麽時候,醫生能在工作場所,在家中免於恐懼、免於死亡的威脅呢?!”吳一龍的發問是所有醫務人員的共同心願。

陳仲偉醫生的猝然離世令社會震驚,也讓政府再次正視暴力傷醫事件。

5月6日,廣東省衛計委發出《關於嚴密防範暴力傷醫事件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衛生計生部門和醫療機構與公安部門聯合行動,嚴密防範全省醫療機構暴力傷醫事件發生:

第一,嚴厲打擊暴力傷醫行為。全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協調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門,始終保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對醫療場所及其周邊地區暴力傷醫行為“零容忍”,發生一起打擊一起,從嚴從重處置,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姑息。

第二,迅速梳理醫療糾紛情況。各醫療機構要立即對醫療糾紛登記情況進行梳理,重點排查有潛在傷醫傾向的重點人群,及時通報當地公安部門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實施聯防聯控,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第三,切實加強安全預警防範。各醫療機構要協同當地公安部門設立警務室或(和)警車,所有醫療場所要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和報警裝置,建立中心監控室,24小時全方位、實時監控。要健全保衛制度,配齊安保人員,提高防恐防爆能力,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全員行動,一旦發現情緒異常人員立即報警、迅速隔離、就地制服。同時加強醫療 機構周邊尤其是宿舍區安全保衛工作。完善醫警聯動,及時迅速果斷處置涉醫突發事件以及暴力傷醫案件,嚴密防範重大傷醫案件和群體性涉醫事件的發生。

第四,全力保障醫務人員的執業安全。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協調司法,公安等部門,為全省醫療衛生系統營造安全的醫療工作環境,依法維護醫療場所安全、安靜、神聖的就醫秩序,維護醫務人員的職業尊嚴,保護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