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奶粉「洋溢價」無可避免

http://www.eeo.com.cn/2011/0709/205888.shtml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鄒衛國 嬰幼兒奶粉領域,跨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隨著價格一起在上漲。在過去的12個月中,幾 乎是每兩個月左右,這些品牌的嬰幼兒奶粉就會出現一波比較顯著的漲價。但是,漲價並不妨礙他們市場份額的提升,這些奶粉甚至在某些區域出現短暫的供求失 衡。在今年春節前後,內地對這些奶粉的需求,甚至造成了香港的奶荒,一時奶粉一罐難求。

現在,作為這種供求關係的某種體現,又一波漲價潮來臨,跨國品牌的毛利進一步上升。內地的廠商也在試圖利用這種現象。他們將國外奶粉重新包裝,然後在國內以外資形象推廣,成為這個行業的一種商業模式。

可以說,嬰幼兒奶粉正出現一個超額利潤區間,即使是同樣的奶粉,產自國外的產品能夠賣出更好的價格。我們姑且將這種現象,叫做奶粉的「洋溢價」。 「洋溢價」的形成,固然與本土主流品牌的醜聞相關。2008年的乳業三聚氰胺事件成為一個拐點,本土品牌已經沒有辦法得到公眾的多數信任。

任何品牌都難以避免醜聞,但一個行業在醜聞發生了三年之後,仍然無法獲得諒解,那就值得深思了。

從本質上說,跨國品牌並沒有更高的道德水準。在諸種價值的排序中,將股東的需求置於公眾健康的考慮之上,乃是普遍現象。

譬如,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但很多準媽媽、新媽媽和她們的家人往往就會遭遇配方奶粉廠家的強力推銷。你甚至會疑惑,是不是他們的奶粉比母乳的營養還要好。包括跨國品牌廠家在內,這些推銷甚至會違規發生在醫院裡面。

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說明,所有的公司,都是將利潤置於嬰兒健康的考慮之上的。不過,國內的公司更甚,將廉價的有毒奶粉添加進入配方食品,在2008年的時候,曾經普遍發生。

既然都只是類似的道德水平,為何會遭遇不同的對待?如果要說他們之間的差別的話,那關鍵的只能是產地以及與產地相關的食品安全體系。

可以說,對本土奶粉的不信任,本質是對奶粉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的不信任。一個產品能夠出廠,就說明食品安全體系是認可其符合國家標準的。符合國家標準 的奶粉,一定是合格奶粉,但一個被認證合格的奶粉是否安全?問題就出在這裡:為數不少的人認為,國家認可的「合格」,並非一定「合格」抑或安全。「洋奶 粉」溢價現象,本質是中國的媽媽們在用腳對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投反對票。

對於本土奶粉,中國媽媽們信心的喪失,並非一個突然發生的事件。在我們看來,這與中國處理相關事件的手法密切相關。

重大安全事件發生之後,政府主導的行業整頓行動往往會展開。此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公眾健康的考量並未被置於首要位置;有些時候,所謂的「就業、稅 收」成為壓倒一切的主題詞;在處理結果上,可以看到部門利益擴張的濃重痕跡:安全事件每發生一次,政府對相關領域的干預就更深一步,但問題並未解決。

事實上,發生安全事件的企業,嚴重違背的是法律。一般而言,相關事件的核心就是利益受損的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官司。但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予以主導的卻是行政體系。此過程中,可以說司法系統不作為或作為不充分,亦可以認為,行政過於強勢:在乳業三聚氰胺事件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通過法律途徑尋 求解決方案的訴求被壓制的案例。

違背法律,但行政化處理。行政主導的處理方式下,弱化了社會對法律的尊重。此過程中,各種利益相互穿連、纏繞,加重了法律追究與行政處理的不平衡, 最終理想的解決方案難以獲得。在奶粉安全問題上,這成為本土奶粉的社會信任瓦解的重要原因。而一旦社會信任瓦解,公眾只能從外部獲得解決方案:地球是平 的,「洋溢價」由此不可避免的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6

家族傳承:“創二代”如何避免“黑色五年”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996929.html

 
 

近,香港中文大學學者針對香港、台灣、新加坡三個華人家族企業比較聚集的市場進行了研究,選取了250家族企業樣本,研究發現在傳承過程中的五年間(第一代企業家正式退位前的五年),公司的價值滑坡現象非常嚴重,其股票扣除市場變動後累計超額回報率將近負60%,即每100元在五年間損失60元,只剩40元。並且在傳承後三年間,企業價值也沒有回升。這顯示傳承的價值消散並非短期波動,而是一種長期損失。

家族傳承中,家族公司的價值平均蒸發60%。對於家族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來說,無疑是痛心的。

今天,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成功創業的企業家們正面臨著交接班的嚴峻考驗。他們的子女被稱為“富二代”,而那些主動或者被動承擔了接班任務的孩子們,則有一個新的名字,叫“創二代”,“創二代”們或許已經沒有了父輩當初創業時的大好機遇,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處於接班還是不接班的矛盾之中,或在兩代人價值觀的衝突中掙扎著。這些人的困惑和優勢在哪裡?“創二代”能否將中國的家族企業好好地傳承下去?

主導上述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及會計學院范博宏教授對此有他的觀點。

傳承不順影響公司價值

第一財經日報:家族企業通常給人一種內部關係複雜不透明的神秘感,尤其現在到了“創二代”交接班的時候。面對這樣的特性,投資者會做怎樣的決策,在投資這類企業時,投資者會有哪些顧慮?

范博宏:我認為投資者不會因為某個企業是家族企業就不會去投資,或者加碼投資,關鍵還是看這個企業的經營是不是正規經營,是不是能夠獲利,獲了利能不能公平地分配給股東,這些是他們投資的標準。

但是我們也觀察到家族企業有些時候顯得特別脆弱,比如說新老交接的時候,種種原因會影響到企業傳承。最常見的情況是父輩特殊的資產(比如說父輩與子女或者其他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父輩的價值觀以及對企業內的號召力和對外的商業夥伴網絡等等),沒辦法順利地傳承給下一代。此外,兩代之間價值觀差異很大,有價值衝突,也會嚴重影響企業傳承。

日報:問題主要出在什麼地方?

范博宏:這種滑坡不是因為“創二代”能力不濟,而主要是因為我剛剛講到的有價值的特殊資產不能順利傳承,畢竟這些資產的價值是依附於領導者的。

當第一代企業家要退休,把企業交給他的子女時,不僅僅是子女無法完全承接他們的特殊資產,這些資產更是很難再傳承到職業經理人上。

這是一種無以為繼的狀況,會導致一次性的價值滑坡。這種情況對投資人來說風險很大,因此,接班對投資者來講是企業風險比較高的時期,投資者一般會避免選擇投資於正在交接班過程中的家族企業。

日報:除了父輩身上的這些特殊資產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對於企業傳承成敗至關重要?

范博宏:重要的因素還有“創二代”跟他們父母之間的關係。其實,當企業家的子女是不容易的。“創二代”的父母通常對於子女抱有很大的期望,這本身就會給子女造成很大的壓力。此外,很多“創二代”是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因此他們的價值觀可能跟父母之間有很大的衝突,父母對他們的期望未必是他們自己的想法。

日報:看來“創二代”擁有人人羨慕的“金勺子”之外,也有常人難以理解的苦楚。

范博宏:是的,這些“創二代”的父母在創業階段可能整天忙事業,而較少跟子女溝通,因此,很少有機會將他們的價值觀灌輸給子女。

不可否認,這些創二代的家庭跟非商人的普通家庭比起來是很不正常的。而這種生活狀態本身對企業家子女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還有一些更特殊的情況,例如企業家操守不良,比如對婚姻不夠忠誠,這會使得子女跟父輩的關係更加疏遠。

在這種親情較薄弱的情況下,希望子女能夠完全接受並繼承自己的理念以及事業,自然會遇到困難甚至衝突。爸爸跟兒子根本的價值理念就不一樣,兩個人沒有共同的價值基礎,你讓他接你的班,他怎麼會願意呢?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家族內部理念的傳承。其次才是一些其他的關係,比如說爸爸跟地方官員的關係,或者是跟員工的關係等等。

家族企業傳承鬥爭難免

日報:家族企業中除了正常管理運營之外,還不可避免地牽扯到家庭成員的關係,甚至一些連清官也難判清楚的家務事,內耗對於家族企業來說是不是一種致命性的打擊?

范博宏:在我觀察的家族企業交接過程中,鬥爭是一定有的,嚴重的程度可以致家族分裂,然後分家分產;至於企業,則或無以為繼。

比如澳門賭王家族的鬥爭,在一個月裡面,我估算了一下,扣掉市場大市的變動,澳博(股票)價值平均滑坡了20%。但當時的市場情況是,要讓賭博的企業不賺錢,或者股價下跌是很難的。現在這些企業都是大賺錢,股價都是漲的,而澳博的價值跌了20%,顯然是價值衝突引起的內耗造成的。

日報:連自家人都難免鬥爭,更不用說聘請的職業經理人了。國美的爭鬥,境外不少機構投資者支持陳曉,但內地網民不少支持黃光裕,這是否顯示人們潛意識裡更容易偏向維護家族在企業的利益?同時,是否說明家族企業的管控存在一些缺陷?

范博宏:老百姓偏向於黃光裕道理是很簡單的——黃光裕是老闆是大股東,陳曉是被請來服務大股東的,後來他(陳曉)想要奪權,在道義上說不過去。倒不是因為老百姓偏向於家族,而是大家覺得職業經理人這樣的行為是背叛了老闆。

其實這種事情在全世界都有,不只是中國有,例如安然事件,安然以下種種公司醜聞哪一個不是職業經理人叛變了股東呢?只是他們的股東是千千萬萬的小股東,而不是像背叛了一個大股東,但都是股東,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奇怪。

不過,這個事情發生並不表示家族企業就是優越的企業,也不表示它是比較差的企業,家族經營和管理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好處就是如果有一天兒子叛變了,家人會忍下來,而不會去訴諸法律,當面臨類似危機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不會訴諸法律,或者讓事情一發而不可收拾,這就是家族凝聚力所發揮的作用,跟非家族成員間不會有這樣的凝聚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38

兔年團購大起大落 龍年能否避免「千團大戰」泡沫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8/2ONDE4XzM5NzM2OA.html

「開始美好,年中糾結,結尾寒冷」。網絡團購在兔年在中國一時興起,引發眾多網民追捧,中國的團購網站數量也躍升為全球之首。然而由於市場過度競 爭,企業普遍「燒錢圈地」,「賠本賺吆喝」,致使行業洗牌加劇,出現了一千多家中小團購網站集中倒閉的現象。面對網絡團購業的陣陣寒意,專家認為龍年的網 絡團購行業將從高速膨脹期進入理性調整期。

團購網站「井噴」 年銷售額達100億元規模

網絡團購2011年在國內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全國團購網站數量一度攀升至逾5000家,居世界首位。據團800網站統計,2011年1-11月全國團購網站銷售額總計已接近95億元,全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成績已經「板上釘釘」。

「從 垂直的行業團購到地域團購的大量湧現,團購行業雖然是電子商務尤其是網絡購物的衍生,但其魔力不亞於當年WEB2.0與SNS進入中國的盛世榮景。」 BCC商霖華通諮詢公司分析師郭成剛認為,團購網站因為具有建設門檻低、能直接帶來現金流、更依賴線下資源等特點,由此使得一大批中小型網站能夠迅速進入 或轉型到團購領域。

雖然網絡團購業「錢」景誘人,但在慘烈的同質化競爭下,一些中小型團購網站因「入不敷出」而難以為繼,行業頻頻出現裁員、關停等現象,甚至於一些網站捲款跑路,侵害網民利益。

購 物搜索引擎一淘網的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國內的團購網站中有超過35%的網站已經超過30天沒有更新商品,在11月份團購網站停止更 新、網站改版或者關閉的數量已接近2000家。一淘網預測在春節前後的三個月裡,尤其是春節期間團購網站的倒閉潮將進一步加劇,至少70%的團購網站將關 閉或轉型。

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表示,伴隨團購大鱷們在核心城市中的競爭加劇和對商戶的爭搶,過度擴張以及利潤率降低導致的資金鏈緊張,致使部分生存艱難的小型團購網站不得不做出了「斷腕」決定,一批在去年風光無限的團購站因經營不善或是轉型,或是直接關閉。

部 分團購網站的由盛而衰,「曇花一現」,也引發網友熱議不斷。新浪網友「張靜812」表示,「每天都有很多家團購網站倒閉,好比流星般劃過夜空,這瞬間的閃 耀和最終的墜落間又有多少值得我們深思」。騰訊網友陳麒稱,「團購網站已經快步的進入冬季,並且更加的冰冷,倒閉的數量正在迅速地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1

創業者融資應注意避免的問題 心悅向日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z9d.html

儘管你經常會聽到說誰誰誰錢多得用不完,但是輪到你去融資時卻會發現這很難,因為沒有幾個項目能夠入VC的法眼(儘管有很多得到VC資助的項目都是無聊跟風的項目)。

 

生活是不公平的。借用馬克吐溫的說法:「不要到處抱怨這個世界欠了你什麼。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欠你的。是它先來到這裡的。」

 

 

VC真的有什麼不同嗎?

 

在被洩露的Chamath Palihapitiya AOL副總裁)寫給Air BNBBrian Chesky的信中,他這樣寫道:「我完全贊成儘可能爭取最好的價值,將攤薄最小化,把控制最大化。。。我不相信投資者對一個成功的故事能夠增色多少,因此,在你不斷要求某件可行的東西時,將投資者影響最小化是一項很好的策略。」

 

作為備案,好的VC通過建議和介紹提供幫助,而最好的VC還充當了不起的理療師及教練的角色。Zynga公司Mark Pincus譴責創業者要為有時賦予VC奪走自己生意的生殺大權負責。因此,如果你正準備尋找VC,以下是需要注意和避免的東西。

 

你需要答應的事情(體系要求的)

 

對於VC來說,有些事情似乎是不公平的:

 

VC對優先股進行投資,而創始人和經理持有的是普通股。實際上沒有那麼不公平,不過許多創業者並不瞭解其差別,即便流動性事件發生時優先股股東會先拿到報酬。

 

VC的律師費是從你融資的錢裡面出的。這一點就更加不公平一點了,不過這避免了談判的拖延,因為VC會給予你標準條款,並不打算偏離太多。

 

身為創業者你有一個孩子,而投資者則會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上,因此他們不會像你那麼關心自己的公司—這很正常,你應該想得到。

 

儘管條款清單的東西很多,後面的共同股東協議還包括有轉售權(drag along rights)和背負權(piggy back rights)條款,但投資者的確需要保護自己,以便事情能按自己的預期發展。轉售權原則上允許大股東在銷售活動中不管小股東願意與否都把小股東拖下水,以便其不會浪費大股東的時間。而背負權則允許小股東以提供給大股東的同樣價格出售自己的股份。

 

 

你需要避免的—第一部分(對方部分)

 

董事會構成

 

留意自己在董事會的級別上過早交出太多的權力,因為在你知道之前自己的投票權就會少於50%,一旦開始亡羊補牢的時候,要避免董事室的陰謀詭計,那有可能讓你付出工作和利益的代價。

 

主席身份

 

這個比較棘手。如果你是一般的技術創始人,也許會無權(或者興趣)去維繫一個董事會。哪怕是大多是的商業創始人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但是董事會是CEO和維繫董事會的主席的最終任命機構,因此,如果可能的話你應該儘量保住主席的位置。對於VC來說,把自己的一個合作夥伴帶進董事會是很常見的事情—他們也應該如此做。有時候VC成為主席也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除非此人是你公司的主要投資人,或者是你信任的業界老兵,否則的話不應該讓他成為主席,儘管你的公司可能會發展到你可以讓賢的那一天。

 

清算優先權

 

清算優先權決定了在流動性事件(併購、IPO)中的蛋糕是怎麼分的。在公平的情況下:投資者會在其他人之前拿回自己的錢,即便權衡風險和回報需要每個人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過利用槓桿VC可獲得1x的清算優先權,這是標準。如果他們要求比這個還要多的東西,那就讓他們哪兒涼快哪兒歇去,因為那樣你永遠都看不到回報的。

 

股份授讓

 

投資人基於PPT或商業計劃(眾所周知的來源於餐巾的創意)而支持創始人是一回事,但是VC加入一個進行中的聚會優勢另一回事。這兩種情況下,VC常常都會要求創始人放棄其權益然後幾年後再賺回來(股份兌現)。在後面一種情況下,感覺就像是你經過多年約會後娶了一個女人,但是卻還要掙回同床共枕的權利。

 

VC希望免受被拋棄或防止自己遇人不淑這我可以理解,但是,VC既能夠排擠創始人又可以要求他們授讓自己的股份然後再掙回來就有問題了。

 

 

你需要避免的事情—第二部分(自己的部分)

 

光譴責別人總歸是不好的,有時候你也需要反省一下自己。

 

在可以的時候融資,而非迫不得已時

 

其中一條更加流行的格言是不要搗亂被逼入牆角的時候才去融資,相反,應該在好光景的時候去融資。作為創業者,我們偶爾會過於樂觀,這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但是不要獅子大開口,能融多少就融多少

 

傳統觀點的建議是「能融多少就融多少」,不過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好事,對創業者來說卻是壞事,融資要有一個合理的額度。

 

不要太擔心:這些是你合作夥伴

 

是的,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不過並非所有的VC都對你虎視眈眈企圖稀釋你的股份的。是,某些VC關係會出問題,尤其是如果公司成長不夠快、投資有風險的時候,不過最終那樣的話所有的合作關係都要冒不受歡迎的風險。如果你跟VC合作時老想著他們對你有什麼企圖的話會礙事的。

 

不要太貪婪:估價要合理

 

是,貪婪是好事,但是太貪婪會毀了你。投資人考慮投資時是受貪婪驅使的;一旦他與公司有關聯,恐懼就成為一個因素。除非你能給投資人的投資一個潛在的超常收益,否則的話,你的獅子大開口只會嚇退投資人,讓他另覓其他的創業者。

 

儘管融資已經很難,但是此後的事情會更加艱難—記住,堅持奮鬥方能苦盡甘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2

電商快遞毛利僅20%-30% 欲轉型直營避免被洗牌

http://news.imeigu.com/a/1329435423811.html

2月14日早上8點,快遞員張師傅忙活了一個小時才將大大小小的包裹裝上了摩托車,準備開始一天的派送。據他說,情人節當天他要派送70多件快件,數量比往常增加了20%。

情人節的到來,讓快遞業迎來了年後的第一個高峰。即便忙得顧不上吃午飯,張師傅並不打算把工作拖到第二天,因為年前積壓的包裹尚未完全派完,稍微一拖,包裹就越積越多。

淘 寶網的統計顯示,今年情人節的前一週,上海共有近3000人在網上訂購鮮花,18000多人購買巧克力,10000人購買毛絨玩具,57000人購買飾 品……這些銷量導致大多數快遞公司內的包裹堆積如山。而在此前的春節網購高峰期,許多淘寶商家都不得不宣佈停收新訂單,以保證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事實上,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平均每天的包裹量已超過800萬件,佔整個中國快遞行業包裹總量的近六成。這一廂,電子商務正如火如荼地增長,而另一廂,下游的快遞業卻疲於應付。在電商時代,這種需求和供應的不匹配,正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

就在電子商務憑藉自身積累或資本推動擁抱時代之際,起家於草莽、處於產業鏈最末端的快遞公司注定會面臨更大的行業機會或衝擊。

難負重荷

2012年春節前後,申通快遞公司除了值班員工和客戶,幾乎所有的辦公室人員都下到了基層,參與快遞的分揀與中轉工作。此外,員工們不得不每天加班兩小時,來處理中轉中心堆積如山的快遞。

「即便是網購業務量低於光棍節和春節的情人節,每天的分揀量也是平時的四五倍」,虹迪物流董事長張鵬飛稱。為此,公司重新為倉庫的工人排了班,並將傳統物流的人員調配至電商倉庫進行分揀。

起步於B2B運輸的虹迪物流,傳統業務遭遇淡旺季的銷量差異至多一兩倍,而到了電商物流領域,這種差異可以達到數十倍。大量的網購訂單成了公司「甜蜜的煩惱」,分揀流水線的靈活性能否承受劇烈的訂單波動,就成了擺在面前的挑戰。

「這 意味著你要根據不同的訂單量執行不同的流程方法,」張鵬飛稱,一般而言,虹迪會將傳統物流倉庫的員工臨時調配至電商流水線參與分揀,並從外部的長期合作單 位招聘一定數量的臨時工。在此基礎上,虹迪增加了幾條臨時流水線,這些臨時流水線可以根據傳統業務與電商業務的淡旺季隨時切換。

從2009 年開始,張鵬飛便細心觀察電商物流的變化。為了進入這個領域,公司花了300萬-400萬開發了針對網購分揀的IT系統,並投資了新的流水線和倉儲設施。 就業務流程而言,張鵬飛也體會到巨大的差異,用他的話說,「在電商物流的分揀過程中,員工在流水線上的分工會更加細化。例如,傳統物流領域一個員工要干八 個步驟的工作,在電商的流程裡每一個單一的步驟由一個人完成。」如今,虹迪B2C部門的員工已經達到了幾百人。

圓通速遞是跟隨淘寶成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年「雙十一」,圓通的日單件處理能力一舉突破200萬件大關。「這也是應對2012年春節電子商務物件快遞高峰期的一次預演。」圓通速遞副總裁孫建表示。

自2006年成為淘寶網首家推薦物流供應商起,過去5年,圓通線上月訂單量從最初的約19萬單猛增至351萬單(不含線下訂單量)。據孫建表示,從2008年起,電子商務快遞業務已佔到公司整體業務量的約50%。

只是令人欣喜的數字背後,卻有著不和諧的雜音。與電商快遞業務的迅猛擴張相對應的,是圓通日益上漲的運營成本。公司發現,要在成本控制與確保經營效益之間找到均衡點,正變得越來越艱難。

「2011年,僅員工與原料(包括運輸用油)成本相比2010年就增加了近50%。」孫建稱,但電商速遞業務的毛利率卻不見起色,「能維持20%-30%物流平均毛利率已很不錯,電子商務速遞毛利一般都低於20%。」

希伊艾斯快遞有限公司(下稱:CCES)董事長方裡元也表示,傳統快遞業務的毛利一般能達到50%,但電商快遞的毛利往往只有20%至30%,「關鍵是為了跑量」。而在員工成本方面,CCES今年以來則已為員工加了20%的工資。

加速轉型

成 本的上漲已是事實,關鍵還是要提高效率。據悉,為了擺脫「一根電話線、一部助動車」的作坊式模式,過去數年快遞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就圓 通而言,公司花費了近1.2億元與IBM等IT軟件公司合作研發「第三代組織核心業務系統」,通過安裝整套可視化系統完成快件的實時監控,試圖進一步加強 後台服務、系統建設、運營配送等環節的工作效率。

不過,這同時意味著高昂的支出。用孫建的話說,「去年這套業務系統上線運營後,每年系統維護更新費用就需要數千萬元。」

儘管數千萬的維護費用對於去年整體營收接近75億元的圓通而言或許只是「九牛一毛」,但事實上,圓通的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全國各個加盟商的加盟費、品牌管理費及航運配送等環節的後台服務費,真正能歸屬總部的收入並不高。

即便如此,有些成本開支似乎難以避免。

譬如,國內不同城市對快遞運輸車要求有著各自規定,有些在北方暢通無阻的運輸車卻無法開進南方地區的城區。這種狀況間接降低配送場地的利用率,也影響了物品送達效率與時間的準確性。

「目 前只能靠購買當地部門認可的運輸車解決上述瓶頸。」孫建表示,這對企業來說又是一筆額外開支。於是,圓通去年瞄準個別地區停產、半停產企業處理運輸車輛的 機遇,分別以每台6.5萬元和4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柳州遠宏物流公司和天津安達集團急於處理的69台運輸車,以提高圓通在當地的快速工作效率。

如今,圓通所能做的,是「通過各方面的投資,儘可能將速遞環節裡的信息流(如訂單響應處理效率),資金流與物流發揮最佳的協同效應,如此才能找到可持續的成本控制模式。」孫建說道。儘管他知道,這絕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

低廉的價格與不斷高企的運營成本,讓快遞公司始終處於惡性競爭的漩渦。而伴隨著一系列爆倉、停運、漲價等事件,「快遞業洗牌」的聲音不絕於耳。

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在淘汰掉一批資金薄弱的小型快遞公司後,規模稍大的快遞企業也難逃出局的命運。

2010年2月,民營快遞巨頭DDS沒有熬到虎年春節,便因資金鏈斷裂一夜倒下。在它之前,曾經紅極一時的同城配送公司小紅馬,也在誕生10年後因不堪微利競爭而退出快遞市場。面對無情的市場,民營快遞業內流傳這樣的說法: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等死。

在 方裡元看來,「要擺脫這種惡劣的環境,快遞公司必須有能力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這種增值服務,指的是B2C們要求物流商提供的入宅服務。隨著電商規模的 日益擴大,B2C無疑會比以往更加重視客戶體驗,尤其是終端配送的體驗。與之相關的,是貨到付款、開箱驗貨、退貨換貨等一系列服務項目,用方裡元的話說, 「這要求我們的快遞員既是送貨員,又是營業員。」

重塑生態圈

現實的情況是,快遞業的進入門檻低,企業極度分散,因此人員流動性大,專業化、技能型的人員緊缺。在電商環境的推動下,快遞公司需要前所未有地重視客戶需求與體驗,這無疑對傳統快遞的用人制度、人員培訓和運作體系提出巨大挑戰。

如果說價格戰是快遞業進行轉型和洗牌的外因,那麼運營模式的弊病就是其洗牌的內因了。

目 前,快遞公司的經營模式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民營陣列裡的順豐和宅急送是直營模式,而「四通一達」採取的則是加盟模式。在民企野蠻生長的年代,為了快速布 點,許多快遞企業選擇了鬆散的加盟模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資金投入相對少,業務覆蓋和發展的速度快,雖然價格低,但可以迅速地佔領市場。但加盟模式的明顯 缺陷是各網點之間營收效益不均衡,導致地區間服務質量差異較大,容易導致管理危機。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此前表示,網絡型企業本來管 理就難,快遞行業又具有全程全網的特點,加盟則意味著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加盟商無法從全網的角度考慮服務質量與品質。而放眼全球,500強 中的快遞公司無一例外地採用直營模式,加盟並不能代表未來的先進方向。

這種情況下,國內的快遞業已開始加快從加盟模式向直營模式的轉型,不 少公司正試圖將重點區域由加盟改為直營。據悉,申通快遞希望通過與加盟公司換股,收編能力較強的7個城市網點;韻達和圓通則希望將大型城市的分撥中心收歸 總部;CCES則試圖引入資本,再進行大規模的收購。

對於內部的整合,方裡元則提出了「6+3+1」的模式:即沿海地區的網點改造成直營企業,這部分網點佔到網點總數60%;另有30%的網點處於欠發達地區,這部分網點繼續做加盟;剩下10%的網點則改為代理制企業。

這 一切,統統需要強大的資金作為支撐。而事實上,民營快遞自成立資金便一直面臨著融資難的發展瓶頸。由於快遞公司的經營設施以租賃為主,主要價值集中在品牌 和配送網絡等無形資產,因此很難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此外,民營快遞的規模普遍較小,也無法取得銀行的授信額度——這也是許多民營快遞公司引入投資或謀求 上市的原因所在。

對它們來說,電商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甚至是一種瘋狂生長,要跟上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委實很難。而在張鵬飛看來,人們在享 受便宜的快遞服務的同時,對速度和服務要求其實有些過於苛刻了。他指出,如今的電子商務過於講究物流的快捷,往往強調當日達或隔日達,而很多消費者其實並 沒有這麼急迫的需求,這在無形中造成了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

「EMS內部有分快遞和慢遞兩種服務,而申通、圓通並沒有對服務進行分級,為了追求速度犧牲了大量的資源。事實上,這就像產品的過度包裝,卻被大家積極地推崇,如果消費者自己能選擇一兩天或四五天甚至一星期內送到,無疑會節約大量的社會成本。」他說道。

【訪談:低毛利競爭】

對話嘉賓:

張鵬飛 虹迪物流董事長

方裡元 CCES董事長

孫建   圓通速遞副總裁

《21世紀》:目前,公司對快件的日處理量大約是多少?是否足夠承載類似於春節、情人節這樣的網購高峰?

張鵬飛:電商物流目前佔虹迪的業務量還很小,目前一天大約是兩三千單,有時是三五千單。但去年「雙十一」的時候一天就產生了7萬單。當遇到高峰時,我們會將傳統物流倉庫的員工臨時調配至電商流水線參與分揀。另外,公司要做的就是增加臨時流水線和掃瞄設備。

方裡元:我們現在的日處理量在20萬件左右。去年「雙十一」的時候達到25萬件/天。在網購高峰時期,我們會請臨時工進行分揀和派送。

《21世紀》:電商物流佔到公司總體業務量的百分比是多少?電商物流的毛利如何?

張鵬飛:電商業務大約佔到我們總業務量的5%。從投入產出來說,B2C業務的利潤率比B2B業務要低,但現在的社會是競爭導向,你不能忽視電商物流的巨大需求,因此我們也會比較關注這個領域。

方 裡元:目前電商業務佔到CCES總體業務的45%。CCES成立至今只有5年,而大部分快遞公司都成立了10年以上。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我們是較早進入 電商物流領域的公司,這部分業務幾乎每年翻番。事實上電商快遞的成本較高,毛利比傳統快遞低很多,傳統快遞大約有50%的毛利,電商快遞基本只有20%至 30%,但我們看重的是「跑量」。

孫建:從2008年起,電商快遞已佔到公司整體業務量的約50%。但電子商務速遞的毛利一般都低於20%。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黃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9

劉強東:只選不懂電商的風投合作 避免指手畫腳

http://news.imeigu.com/a/1329782766784.html

因去年底領得互聯網媒體頒發的「金噴壺」獎後,京東(微博)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關閉了實名認證微博,自此以後劉強東不再是媒體上的活躍人物。 然而,京東近期連續從業內引入高級副總裁、CMO、CTO等高管,組建豪華管理團隊,讓業內開始猜測京東啟動上市程序。昨日京東高調上線電子書,對京東來 講可能並不算具有絕對意義的活動,但吸引人眼球的是,劉強東在沉寂兩個月後首次直面媒體,並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再次以爽直、大膽的言辭回應了一系列敏 感話題。

談發展

一小時提及72次

「用戶體驗」

「京東商城無論是進軍在線旅遊還是上線電子書,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京東未來還會加大投資,以保證新增訂單的服務能夠得到保證。畢竟,京東的競爭力是用戶體驗,我堅信這一點。

京東會堅持做軟件,不會做硬件,因為做硬件看不到更多的用戶體驗。」

……

在劉強東接受採訪的一個小時時間裡,記者統計,他共提到了72次「用戶體驗」。

在談到與同行尤其是阿里巴巴(微博)旗下天貓(微博)(原淘寶商城)的不同時,劉強東強調,雙方最大的不同是用戶體驗不同。而對電子商務企業來講,用戶體驗決定一切。

「市場推廣不是京東的強項。如果測算推廣費和銷售額的比例,京東的市場營銷費用遠低於2%。有人會感覺京東的廣告多了,那是因為京東的銷售額在連續幾倍增長。我敢說,京東用在推廣方面的費用是電子商業最低的。」劉強東稱,京東投入更多的是用戶體驗,靠的是口碑營銷。

儘管京東將大筆錢燒在了物流上,在去年一直實行免運費服務,並大打價格戰。但是,今年京東的「燒錢」戰略並沒有停止。

昨 日,劉強東毫不避諱地說,「今年將是京東花錢最多的一年,預計將有36億元,同時開工的物流項目有6個。目前,使用我們倉儲配送系統的公司已超過1300 家,每日用我們配送系統配送的包裹數超過4萬個,同時物流開放的銷售團隊也正在組建。京東一切以用戶體驗作為標準。在開放平台上,允許賣家賣得比京東便 宜。只要消費者滿意了,平台就成功了」。

談對手

別認為自己

比消費者聰明

一向快人快語的劉強東,在被記者問及對手時並沒有打太極。

京 東商城昨日高調上線電子書,並請來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以及人民文學出版社、劉恆等出版商和作者,讓人不得不想起冤家——噹噹(微博)網。正如數字出版與閱讀 產業門戶百道網CEO程三國所言,相對於噹噹,京東有後發優勢。噹噹的電子書上線測試後,京東可以在閱讀體驗、支付方式、定價和分成等方面更合理。

「對於競爭對手,在商場上是對手,但是私下大家是很好的朋友,與噹噹也是如此。」劉強東回憶,當初在3C領域拚殺時,包括新蛋(微博)網等最早的三家3C電子商務企業的老總都是很好的朋友。「老三家」經常打價格戰,有時一天能降100次價格。

劉強東堅信,電子商務比拚的永遠是用戶體驗,要給消費者提供最好的體驗,而京東的用戶體驗一定是最好的。

對於京東與阿里巴巴尤其是近期與一淘的數據之爭問題,劉強東表示,任何比價購物網站都可以抓取京東的商品信息,但是不能抓取京東的產品評價。京東反對一些比價網站抓取信息,談的是產品評價,而不是價格。

「京東的低價和評價是多年靠用戶積累起來的。真正聰明的人永遠是消費者,標稱要幫助消費者做出更聰明選擇的人其實都是蠢貨。」劉強東激動地說。

談傳統零售

向供應商收費

不及傳統渠道

日前關於「京東商城壓榨供應商」的報導屢見報端,一些小家電供應商甚至上傳了與京東的協議,並諷刺京東在「搶錢」。不過,此前京東一直未做公開回應。昨日,當記者提及此敏感問題時,劉強東代表京東首次做出正面回應。

「京 東向供應商收取20%的費用很正常,因為小家電平均客單價在80多元,京東還要為此提供倉儲、客戶服務等多項服務。收取費用是市場行為,京東沒有能力強迫 企業給出20%的費用。」劉強東解釋,京東會按不同品類收取不同費用,收取費用的原則是幫供應商銷售時的投入。更直接地說,京東向小家電供應商收取20% 的費用並不過分,傳統渠道收取的費用會是40%。

其實,購物型電子商務的本質仍是零售企業,劉強東在創辦京東時就明確了這一定位,這也是它能在眾多電子商務企業中按照零售行業的規則如魚得水的原因之一。可以說,傳統零售與新興的網絡購物在加速融合。

商 務部今年重點鼓勵傳統企業觸網。對於傳統零售企業的觸網,劉強東可謂「知己知彼」。「傳統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時間比較長,比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更透徹瞭解 供應商,但是這也是劣勢所在,因為很多傳統企業會拷貝線下的合作模式到線上。」劉強東認為,傳統企業觸網,真正需要的是解放思想。

巧合的 是,去年以來發力線上銷售的蘇寧,在北京市場給蘇寧易購(微博)確定了更高的目標——在電器和3C品類網購中做「北京第一」。北京蘇寧將依託在京的實體店 數量,把近百家門店、近百家網點均發展為蘇寧易購快遞點和提貨點,做短距離電商配送,實現共享貨源從客戶下單到配送2小時內解決,打造2小時電商行業服務 標竿。

對此,劉強東輕鬆地表示,電子商務要有無數優秀企業加入,公開透明的競爭,才能把電子商務行業做大。對於蘇寧的發力表示歡迎,如果沒有更多優秀的企業加入,永遠不可能出現電子商務的巨無霸企業。

談開放平台

京東的優勢是

門檻更高

今年京東平台上僅服裝銷售將超過100億元。合作商使用的服務有十幾種,京東收取的佣金也各不相同。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京東開放品種的增長速度會超過22%。

同為正品行貨的開放平台,劉強東認為,京東對於天貓的優勢在於,進入平台的門檻高。據其介紹,入駐京東平台的商家最低要交10萬元保證金,食品類商家最高要交50萬元保證金。

「這就是魅力!京東要給正規商家提供平台。」劉強東稱。

不 過,耐人尋味的是,淘寶商城去年10月推出2012年度新招商辦法和規則調整公告,大幅提升了進駐商家的技術服務費和保證金。本為劃清淘寶商城和淘寶網 (微博)極力拉攏大商家的做法,最終因遭小賣家圍攻而被迫推遲一年實行。儘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表示「原則問題絕不妥協」,但淘寶系抬高門 檻、提高入駐商戶級別的難度可見一斑。

談風投

只選不懂電商的

風投合作

京東已完成了三輪融資,去 年15億美元的融資成為目前國內電子商務行業最大一筆融資。談及風險投資商,劉強東半開玩笑地說,京東選擇的所有投資人都對電子商務行業一無所知,不會選 擇懂電子商務的風險投資商。否則那些自認為懂電子商務的風險投資商就會幹涉企業決策,指手畫腳。

除了融資,近期最受關注的當屬上市問題。京東近期豪華管理團隊相繼亮相,被認為是京東在籌劃上市。但是,昨日劉強東強調,京東後續還會有CFO等高管到位,但是京東所有改變是因為業務規模擴充,而不是為了上市。

在 記者追問何時上市、何時盈利時,劉強東無奈表示,自己被同行和媒體追問最多的問題是盈利和上市,其實,外界比京東自身更著急。「整個物流和信息系統搭建完 畢,保證海量訂單的情況下,京東就一定能夠實現盈利。」劉強東坦言,在2013年前京東絕不考慮上市。商報記者 吳文治/文 暴帆/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97

除了開源 還須節流 五招防漏法避免家庭資金出現缺口

2012-3-19  TWM



家庭日常開銷,食衣住行育樂,處 處藏有漏財危機。就算事前做好預算規畫、抑制奢豪消費,錢還是有辦法找到漏洞滲出。為了防堵資金外漏,強化家庭財務體質,五種常見的家庭漏財根源,一定要 知道。

撰文‧歐陽善玲

在金融業上班的許小姐,六年多前與未婚夫在台北市信義區買下一棟三十年老公寓,準備當作結婚新房。當時,台北市房價剛走出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谷底,兩人決定以一坪不到二十五萬元的價格購入,如今房價每坪至少四十五萬元起跳,許小姐回想起來,仍對先生精準、睿智的眼光感到佩服。

但這項看似完美的決策背後,卻因欠缺縝密的理財規畫,讓許小姐婚後除了背負房貸,還額外多了一筆小額負債。「三十年公寓整修起來工程浩大,從水管、電路、 油漆、地板到隔間,我幾乎全部翻修。」她說,決定買房時就知道要先準備一筆裝修費,在參考裝潢相關雜誌後,決定將預算控制在一坪四萬元內,總計約一百萬 元。不料後面東添西補,導致預算破表。「房子靠馬路,白天車水馬龍噪音大,必須改裝氣密窗;還有加裝鐵窗的價格也比原先估計得高很多。」更重要的,許小姐 規畫每坪不超過四萬元的翻修預算,竟忽略了家具、家電開銷。

「房子整修好了,戶頭也空了。最後沒辦法只好拗親朋好友贈送家電,自己再跟銀行信用貸款二十萬元買家具。」許小姐坦言,多了這份貸款,每月必須省吃儉用、 克制消費,連每年最期待的出國旅行也被迫取消。

家庭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漏財情況不勝枚舉,就算事前做好預算規畫、抑制奢豪消費,錢還是有辦法找到漏洞流出。為了防堵資金外漏,強化家庭財務體質,下面五 種常見的家庭漏財根源,一定要知道。

第一招:先扣固定支出再提撥享樂資金中國人壽處經理林靜香指出,每個人的薪資結構不同,花錢方式也不一樣;要做到財務防漏,最基本原則就是將資金用途分門 別類、專戶管理。舉例來說,上班族常利用年假為自己規畫「犒賞之旅」,不論國內國外、距離遠近,最終目標就是吃好、住好、玩得盡興。此時,花錢只是為了讓 自己感到愉悅的途徑,但無形中卻成為財務大窟窿。

為了讓自己享受假期無負擔,林靜香建議,利用歲末或年初之際進行年度旅遊計畫,將目的地、相關費用仔細羅列清楚後,加總算出所需金額。有了預算概念,再到 銀行開立一個「享樂專戶」,將年度旅遊預算平均分攤至出遊前一個月,每月薪資提撥固定金額至享樂專戶,就能有效控制支出,杜絕漏財情況。

林靜香提醒,在提撥薪資至享樂專戶時,必須先扣除固定支出,剩下多餘的錢才能轉出。至於固定支出,包括日常生活開銷、房貸、保險及中長期投資部位。她解 釋,像退休、子女教育等未來必要開銷,也應視為每月固定支出項目,透過先扣除必要花費方式,再提撥資金至享樂專戶犒賞自己,便可降低漏財機會。

第二招:房貸不超過月收入三成擁有一幢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但若為了圓夢,在未事先評估自己經濟狀況下,就貿然背負巨額房貸,不僅原有生活品 質降低,每月也會因償還房貸,而排擠其他理財規畫,例如保險、退休金、子女教育金等,淪為不折不扣的屋奴。

林靜香認為,國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柢固,但因過於沉重的房貸而使自己生活品質惡化,並阻礙了投資理財的開源之路,就非明智之舉。較好的作法,是將每 月房貸支出控制在薪資的三成之內,剩下七成作為其他生活開銷與投資理財用途,圓夢同時又不會讓自己感覺經濟壓力沉重,會比較理想。

第三招:保險支出在月收入一○%內「在國外,年輕人會在公司附近租屋,不但省下每日通車時間及費用,也少了高額房貸負擔,假日還能盡情玩樂;買屋則是退休 後有了充足的財力,可多元選擇適合自己養老的地點才會考慮的事。」林靜香說,隨著工作資歷增加,薪資逐步成長,年輕人可先累積較高頭期款,再物色房屋標 的,才不會讓自己生活陷入窘迫地步。

隨著家庭風險意識逐漸提高,保險費用已是每月固定支出項目之一。保費太少,家庭保障恐怕不足;太高,又擔心漏財浪費。林靜香指出,一般保費支出以不超過家 庭月收入一○%為限,保障金額則應做到年收入的五倍,才算合理。

她解釋,當家庭遭遇事故,約需要五年時間才能恢復原本經濟狀況。建議年輕人踏入社會後要先幫自己買保險,保障內容以醫療為主;進入家庭、責任漸增,則可利 用投資型保單拉高壽險額度,同時進行中長期理財規畫。「以二十六歲男性為例,透過投資型保單,每月約四千元就可做到五百萬元保障,相當實惠。」第四招:教 育費控制在一○%至一五%徐小姐住家對面是一所著名私立小學,因為學校重視品德教育,與她理想相符,便決定讓獨生寶貝兒子就讀。「學雜費六萬元,上課到四 點半之後要留下來學才藝,每學期要再多付二到三萬元,要看學什麼才藝而定;如果住得遠,還有校車費用、營養午餐費,比公立學校開銷多出好幾十倍!」理財作 家張真卿認為,子女教育雖然是一種長期投資,但父母也要同時評估薪資收入,將一學期學雜費及才藝學習費用,平均計算出每月支出,應控制在家庭月薪的一 五%。「像我自己兩個小孩,就一個念公立、一個念私立學校;其實優質的公立學校辦學一樣認真,父母大可不必過分依賴明星私校光環,而排擠到其他家庭開 支。」第五招:養車不超過月收入五%李小姐是位愛好自由的單身貴族,三年前買了一輛中古車,以為從此之後就能無拘無束,行動自在,不料這卻成為她累積財富 最大拖油瓶。「當初為了貪便宜買了二手車,結果三年下來,光是維修就花了十萬元。這還不包括每月將近五千元的停車費,每年牌照、燃料稅及車險,每周固定洗 車的費用,換算下來,每月養車就要花掉一萬元!」家庭日常開銷,無非是食衣住行。其中,「行」的部分常是家庭財務很大隱形殺手。張真卿認為,年輕上班族要 是內勤人員,應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非必要絕不輕言買車,假日如有出遊計畫,也可用租車方式代替,不但省下車貸負擔,每月也能有更多資金運用空間,一舉數 得。如果買車,養車成本最好能控制在月收入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3

如何避免在工作中大發脾氣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25840.html

你在企業階梯上爬得越高,風險和壓力也就越大。會議室中的脾氣爆發比任何人願意承認的都更常見。我看到過的這種情況無法計數。人們大發脾氣並且無法控制。這是可以理解的事。事情就是這樣。一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常見,不過,事情就是這樣。

不幸的是,你的同齡人、同事和員工未必如此寬容。工人、主管和經理肯定沒有被賦予和頂級高管相同的權限。而公司正變得越來越政治立場正確,對諸如大發雷霆這樣的不良行為越來越難以忍耐。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沒有人說熱烈的討論或建設性的對抗,當安迪·格羅夫主持大局時英特爾(INTC)創造的一個術語--是不好的,並非如此。在商業環境中,人們參與其中並對公司及其產品充滿熱情絕對是健康的。 這和憤怒地行事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

相信我的話,我從經驗中得出這一點,很多情況都是如此。這類事情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知道在需要的時候如何變得專業和老練;我們只是不希望總是如此。而且我們有些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選擇可能是最糟糕的時間和地點來變得愚蠢和自我毀滅。

和有些人一起共事是夢幻的,但他們在生活中是暴君。他們破壞他們的人際關係,但他們也是非常成功的高管。對於其他人,這是相反的。有些人自始至終都是混蛋。而我們所有人在某些時候是混蛋。這是肯定的。

對於允許建設性的對抗和熱烈的討論,同時又控制你的憤怒和在工作中儘量減少大發脾氣,這裡有三條簡單的規則。請遵守它們。

關注問題,對事不對人

值得對嚴重的企業或產品問題感到不安,尤其是如果你是負有責任之人。但是,一旦你開始憤怒地攻擊某個人,你就跨進了孩子氣般發脾氣的王國中。

這兩者的區別是巨大而非常明顯的。你可能變得非常生氣,提高你的聲音並大聲地說,「如果我們按照你的計劃行事,我們最終就會破產」。這很好。但如果你接著說,「你是個白痴,你知道嗎?」這就不好了。

私下一對一地解決人際關係問題

總會有人和你相處得不好,比如某類風格和個性衝突。如果你必須和她在日常工作中共事,不要任事情發展下去,或者假裝一切不存在,問題將自動消失。

問題不僅不會自動消失,你對此人的負面情緒還會洩露出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或者選擇不去注意,但是她會,其他人也會。不僅如此,而且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最後增強為大發雷霆。

發起一次一對一的會面,真誠而坦率地這樣說,「瞧,我知道我們有分歧,但說實話,我不喜歡就這樣持續下去,我想瞭解你的觀點,以便我們能夠有一種更好的工作關係。」然後閉上嘴聽對方說話。

一旦你設身處地的為她著想,你可能會意識到你對她的看法和現實情況不盡相同。她可能會認識到對你的看法存在同樣的問題。一些衝突解決培訓對此會大有幫助。如果你有需要,就去參加一些這種培訓。

找出憤怒從何而來,然後尋求幫助

你以為我在開玩笑?一點也不。你看,我會跟你說實話。我並不總是地球上最善良的經理。我威脅恐嚇,製造混亂,有時候拿別人當出氣筒。這真的有損於我作為高管的能力。而且你知道嗎?我曾看到過數十位經理和高管做過同樣的事情,甚至更糟糕。

以下是和憤怒有關的事情。憤怒和暴怒,導致大發雷霆的事情,長篇大論或對其他人破口大罵,幾乎從來都和你認為的事情無關。而且當你發怒的時候,這肯 定和你慷慨激昂地所說的話沒有關係。這來自內心,你也在誤導別人。弄清楚它是什麼,尋求一些專業幫助。你會成為一個更幸福和更成功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7

做生意要避免錯覺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466.html

小朋友W從事鞋線製造的技術和生產工作多年,水平高超。後來他對做生意更感興趣,去年辭職,與兩位志同道合的同行朋友合夥辦了一家貿易公司,專搞線業生意。

    由於他浸淫鞋線領域時間較長,深感鞋線競爭的激烈,於是他另闢蹊徑,著手做工業用滌綸線。W認為,工業用線做的人少,質量要求高,有些質量問題長期未能解決,何不以解決這些質量問題作為業務突破口呢?

    昨天,他到紹興辦事,順便來看我。我問:公司開辦大半年了,是否有業務開張了?他說:還沒,還在繼續攻克質量難關!本來預期第一個單子早就可接下來的,不料,拖了幾個月還沒落實!唉!

   W的一些狀況,我們探討了一些經營之道。我指出:

    一、工業用線不是壟斷產業,做的人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競爭,而是因為需求量相對較少。你以為工業用線好做,這是「站在此山望那山」,是錯覺!其實它也一樣充滿著激烈的競爭啊!

    二、你營銷活動還屬於是「以產品或質量為導向」的,以為自己的技術好,攻克了那些難關,勢必就可接下訂單。其實,這又是錯覺!你想,你的核心技術其實是在鞋線領域中,而在工業用線行業裡,不知有多多少少像你W這 樣的高手吶!他們難道都不如你?都無法攻克難關?或者他們對於那些一直存在的問題都視而不見,就等著你來解決?進而把單子拱手讓給你?你是貿易商,在非你 強項的領域中,解決技術問題或質量問題方面究竟有多大優勢?肯定比製造廠或研究單位更強嗎?生意場上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可小視對手,追兵不弱!而你成天參 與工廠中的攻關工作,成效一定會很高嗎?

    接著,我簡要地提出兩點,叫他作一點調整。

    一、你現在是個商人,應把工作的重心移到營銷上來,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質量、技術等主要是製造商做的事情,你的重點是提出要求(包括時間 期限),當然也可以適當提供一些技術上或生產上的參考意見。而一味地涉入工廠生產領域,反而會使進程減慢,甚至造成負面效應,適得其反。營銷就是整合嘛!

    二、要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與客戶的交流上。以「解決質量問題」作為切入點,本身沒錯,但不可把營銷活動侷限於這點上,而應該更多地關心和瞭解客戶,不斷增加 與客戶的接觸點,儘量讓客戶參與你的營銷活動,這樣,即便攻關不成功,也可能會拿到客戶的其他單子呢!營銷不是產品之爭,而是觀念之爭嘛!其實啊,營銷永 遠不是賣更好,而是賣不同!

    最後,我鼓勵W,創業需要激情,不畏艱難,這點你做得很好!但在具體實施方面還需要多一點理性與邏輯,不可想當然地行事,不然你所依據的往往是錯覺!

 

相關文章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0qerk.html

              《「以產品為導向」不適時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dz1n.html

              《銷售人員易犯的三個錯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0

避免麻煩 一只牛的投資日記

http://feigan.blogspot.hk/2012/07/blog-post.html
聰明投資人的原則之一,是避免麻煩;不是遇到了麻煩,才尋求解決,費時費力費錢財。


以越秀房地產信託(405)為例,它的2010年收益表(P&L)其中一項開支(其他信託開支)數目不尋常,管理對這筆開銷解釋,需要用放大鏡才 能察覺,是某項收購不成功的諮詢費(consultation fee)。2011年中業績,這筆開銷又重複。由此可見,不聰明的管理人(或聰明過頭),代價是由股東來付的。

最近,405需要買入母公司的資產,但是條件對股東不利。剛開始,405的價格下跌,現在是回升,據說很可能過不了股東批准。

多用心留意,魔鬼就在細節中,在2011年中就已經應該避免這個麻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