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優策略是動態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長文) 鄧元傑

http://xueqiu.com/1069456225/2551407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寫的《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版,盧允中等譯)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策略的動態性。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優策略,競爭雙方(或多方)在不斷改變策略的過程中進化,誰跟不上形勢,誰就被淘汰。

  舉個例子。比如一隻動物(比如鹿)要到水邊喝水,水是不能不喝的,但水裡有可以吃掉它的危險動物(比如鱷魚)。此時這只動物該怎麼辦?

  一個策略是:儘量忍住不喝,到渴極了的時候再到水邊猛喝一通。但這樣一次可能喝很長時間的水,給了鱷魚可乘之機。所以可以考慮另一個策略:不斷頻繁、快速地奔向水邊,喝一口趕緊再跑回來,減少每次喝水的時間。這兩種策略到底哪種更好?

  不知道。因為這要看競爭對手(水裡的危險動物)採用什麼策略了。如果對手反應敏捷,或許一次喝一口是不錯的策略,但如果對手反應遲緩,容易發現,那麼一次喝足,或許也是不錯的策略。而水中的危險動物,也在根據喝水動物的策略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早就被進化淘汰了。所以雙方的策略都是不斷調整的,要根據對方(甚至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況,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

  實際上,單個個體很難改變策略,改變了也沒什麼大用,改變策略的是基因。或者說,在不斷吃與被吃、勝利與失敗的過程中,有某一方面特長的基因的個體生存下來的,它們繁衍出更多的後代,而沒有特長的基因的個體,後代越來越少,最後被淘汰。客觀地看,物種發生了進化。

  但是,物種進化的一個趨勢是恆定不變的,就是(動物的)反應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快,頭腦越來越聰明,視覺、聽覺越來越發達,身體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因為物種是彼此促進的,你反應慢、跑得慢,在複雜的環境下不能很好地權衡,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會被吃掉,或者吃不到別的物種,於是就被淘汰。我見過很多聰明動物的例子,它們的反應讓我震驚。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書之外了,不再展開。

  人,當然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腦,所以才在各種生物中脫穎而出。

  各種策略的優勝劣汰、動態平衡、彼此相生相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如某個物種中的動物,只具有兩種性格之一:鷹派和鴿派。請注意它們表面上都一樣,但性格或者是鷹派,或者是鴿派。一旦同一物種相遇發生戰鬥(比如爭奪食物或配偶),鷹派一定要戰鬥到底,不是打死或打敗對方,就是被對方打死。鷹派是從來不會退卻的。而鴿派從來不打,所以當鴿派遇到鷹派,如果發生衝突,鴿派會立即退卻,讓鷹派獲得勝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很顯然,鴿派之間是不會有衝突的,鴿派碰到鷹派也不會有衝突,因為鴿派會立刻選擇逃避。而鷹派碰到鷹派,發生衝突後只能戰鬥,知道其中一個死掉,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種群中的鷹派佔多數,還是鴿派佔多數呢?

  進化策略顯示,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比如,假設初始種群都是鴿派,此時變異出一隻鷹派(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幾乎是必然的),鷹派成了街頭霸王,可以隨意欺負鴿派,佔有異性。假設鷹派和鴿派結合,後代一半是鷹派,一派是鴿派。可以想像它會佔有更多配偶,產生更多後代,由此導致鷹派越來越多。但是,當鷹派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加了,因為它們以後相遇的概率會不斷提高,破釜沉舟的戰鬥必然導致鷹派之間相互消耗力量。而鴿派,當減少到一定比例,就又會重新開始擴大,因為鴿派不參加戰鬥,存活的時間長,理論上也可以產生更多後代。

  相反,假設群體中一開始全是鷹派,突然變異出一隻鴿派,結果也一樣。所以,從長期看,群體中的鷹派和鴿派,必然圍繞一個比例波動。

  看到這裡,假如你在這個群體中生存,你會採取什麼策略呢?

  很顯然,如果鷹派過多,你應該做鴿派;反之,做鷹派。總之,不要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

  寫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股市投資了?呵呵,當大多數人買一隻股的時候,你要賣;反之則買,往往是最優策略。

  當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出更狡猾的策略。比如一隻鴿派假裝鷹派,當它碰到對手時先嚇唬對方,如果對方是鴿派,就會退卻,這樣它就得逞了;如果對方是鷹派,憤而應戰,那它立刻夾著尾巴逃跑,也不會受傷。所以在鷹派、鴿派中,派生中假裝鷹派的鴿派,一開始也是很有利的。但問題是,當這種個體越來越多,假裝鷹派的鴿派相互遇到並發生衝突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顯然它們會相互威脅,但並不會真正投入戰鬥。它們的這種策略,讓真正的鷹派或鴿派看到,又會派生出什麼策略呢?

  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優策略!這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還有一個生存策略來源於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是博弈論的基本知識,說的是兩個人,他們如果彼此合作,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益(比如每人100分),但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合作,而另一個人背叛,則背叛的一方可以得到相當優厚的利益(比如250分),而合作的一方成了傻瓜,利益為負(比如負50分)。但如果兩個人互相背叛,則是雙輸,比如都是負10分。那麼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人,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這是博弈論的基礎內容,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應該選擇背叛;如果博弈是重複博弈,應該選擇合作。

  嗯,合作總體是不錯的,但背叛的誘惑太大了。如果基於囚徒困境設計出更加複雜的博弈策略,到底誰會取勝呢?比如有這麼幾個代表性策略:

  1、「傻瓜」策略:永遠合作,永遠與人為善。

  2、絕對惡意策略:永遠選擇背叛。

  3、「一報還一報」策略:(書上翻譯成「針鋒相對」)首先選擇合作,下一次採用對方上一次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上一次對方背叛了我,下一次我也背叛;上一次對方和我合作,下一次我也合作。所以,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於惡意的背叛,選擇一報還一報。

  4、「二報還一報」策略:遭到兩次背叛,才選擇一次背叛。所以它是比「一報還一報」還要善意的策略。更善意的甚至有「三報還一報」等策略。很顯然,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我要用我的真誠感動你,但如果你背叛我多次,我也會背叛一次,讓你知道我也是有血性的。」

  5、偶爾背叛策略:首先選擇合作,如果遇到了善意的策略(比如「n報還一報」),該策略也會一直合作,但會偶爾選擇背叛,比如十次合作中突然來一次背叛,從而獲得巨大利益。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忠厚老實,但關鍵時刻會欺騙,因為對他來說,這一次博弈是最後博弈,騙完就走人。但和他相處的朋友並不知道,於是就上了當。

  6、「欺負老實人」策略:初次選擇合作或背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斷博弈中看看對方是什麼策略。如果對方是「老實人」,比如「傻瓜」策略或「n報還一報」策略,我就選擇背叛;如果對方不好欺負,比如「一報還一報」,我就老老實實選擇合作;如果對方是絕對惡意策略,我也絕對惡意。

  7、「永不寬恕」策略:第一次選擇合作,但如果你騙我一次,我以後永遠背叛,永不寬恕。

  8、「加倍報復」策略:你騙我一次,我一定要騙你兩次,否則永遠沒完。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更多策略,但具有代表性的就以上幾種。很顯然,它們反映出我們的人性。

  它們博弈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是「一報還一報」取勝,科學家們做過多次實驗,都是如此。

  事後想想,似乎很正常:因為「一報還一報」是善意的,對惡意也報以相等的懲罰。而且「一報還一報」並不記仇:如果你以後選擇合作,我還會和你繼續合作。這大概相當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相比之下,「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過於善良了,而「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則過於記仇了,所以在多次博弈中得分並不高。當然,多種惡意策略的得分是最低的。甚至,「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惡意的,因為你不允許別人改過,或者懲罰措施過於激烈,導致衝突升級。

  但是別忙:難道「一報還一報」真的能永遠取勝嗎?

  並非如此。假如整個生態環境中全是善意策略,大家彼此合作,此時根本不能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的優勢,它會和其他善意策略獲得一樣的分數。假如,假如----此時混進了一個惡意策略,這個惡意策略的分數會遠高於所有善意策略,因為它一直(或主要)靠欺騙,剝奪別人的利益。所以在善意群體中如果出現惡意策略(這幾乎是必然的,就像一群好人中總會混進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必然有壞人一樣),惡意策略會繁殖得很快,相當於一小撮罪犯在一群忠厚老實者中獲得巨大利益。

  所以,當惡意策略不斷增加時,極為善意的策略,比如「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策略都會被逐漸消滅(相當於忠厚老實人壞人幹掉)。此時,當事物發展到這一階段時,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惡意策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一報還一報」策略就會逐漸雄起,在群體中佔據優勢,

  假如 ---- 群體中的善意策略極少,幾乎都是極端惡意或接近極端惡意的策略,所以「一報還一報」和其他善意策略的數量極少,並且散佈在惡意策略中,那麼「一報還一報」的得分也不高。它必須突破一個「臨界點」,才會取得優勢地位。

  看到這裡,我感慨萬千。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人類社會如果已經發展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的程度了,那你或者做個壞人,或者隱藏起來,找到極少數和你一樣的好人,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在幾千年文明史中,確實有極少數時期,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善必將戰勝惡,所以秉承「一報還一報」策略,與人為善,懲罰惡,但又不記仇,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寫得有點多了,呵呵。

  總的感覺是:《自私的基因》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的動態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多次博弈)並沒有最好的策略,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調整。我記得《孫子兵法》中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我在《自私的基因》中,總算為它找到理論依據了,呵呵。我們玩股票,如果環境變了,情況變了,當然要調整自己的策略。這沒什麼丟人的。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亂變,以及毫無意義的堅持。這一切都要加強分析能力。

  所以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股市博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比如:

  1、價值投資者(我指的是關注市盈率、市淨率很低、也有成長性的股票的人)的策略,在熊轉牛初期往往不好,因為此時是前期超跌股大漲,而白馬股因為是白馬,跌得不夠深,反彈自然也不會多。

  2、天天追漲停和熱點的短線投資者(或投機者),玩得好確實掙錢,但如果沒有極高的敏銳性,最好還是不要玩。總之,這是一種難以做大的策略。

  3、股市和生物界還是不一樣。生物界一般講究合群(因為群居動物佔優勢),但在群體中選擇生存策略,往往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斷調整自己的決策,所以這是個永無休止的動態過程。炒股最好別合群。所以一種炒股策略如果用的人多了,比如都是價值投資,都買銀行股,那麼銀行股可能就很難漲起來。

  4、所以,股市投資者最好學會多種策略,當然可以以一種策略為主。長期來看,只要是穩定的策略,一種策略也行(如價值投資)。什麼是「穩定」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在絕大多數環境中表現都不錯的策略。

  5、最好的策略,似乎是分析板塊潛力,中線持股。吃完這塊吃那塊,幾個月或頂多一兩年就換。當然這個要求比價值投資要高,因為除了要分析個股,還要不斷評估板塊潛力,評估整體大勢,所以也更難做到。所以,價值投資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穩定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總體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書,讓我對基因支配,有了比過去深得多的理解。其實過去我也看過類似的書和文章,但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極為深入,讓我獲益很大。

  但看完全書,我還是不能同意「基因是完全自私的」觀點。作者說,生命個體(比如人)有時候會表現出合作、幫助他人的行為,貌似無私,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物質或精神上的)。所以無私是為了自私。既然是為了自私,本質上就是自私。

  對此我想了很久,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我認為,既然生物逐步進化成了社會化動物(比如人、猴子、猩猩、獅子、狼、鬣狗、斑馬、角馬、羚羊、大象、河馬、野牛、野豬、豚鼠、老鼠、螞蟻、蜜蜂、蝙蝠、各種群居的鳥和魚……),並且社會化動物逐漸佔據優勢(我不否認老虎、豹子目前在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總體是社會化動物佔優),這肯定說明合作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麼,有利於合作的基因,似乎也應該佔據更多位置才對。在生活中,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肯定不受歡迎,他/她的基因估計也很難流傳下去。

  當然,我的爭辯是膚淺的,因為作者道金斯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認為:合作和群居也是為了讓基因流傳下去,因為群體的力量大,所以基因本質上還是自私的。但還是不能說服我,因為現在很多群居物種,離開群體的單個個體,實際上是很難生存的,甚至無法生存。此時為了生存,群居是必不可少的,是彼此需要的。如果回到分散狀態,各個單個個體都會被更強大的物種消滅掉。所以,群居既然促進了物種的繁衍和進化,最終變成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難道就不會讓基因變得稍微無私一點?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道金斯堅持一元論,不夠中庸,總讓我不是太信服。但我必須承認,他的論證很有力,這本書也是一本絕對不可多得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21

20131005 《自控力》讀後:關於修身-cedric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npz8.html

一、

 

    初中要畢業的時候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十分震撼,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普通人可以因為他精神世界的深度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此精彩和偉大。這本書讓我第一次對人類的興趣超過了對自然界的興趣,這也促成我高中時選擇文科——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這當中的邏輯關係全是基於自己當時的誤解。

    時至今日,我們都已經不再認同柯察金所追求的事業,但是回憶起這個人仍然讓人肅然起敬,因為他是一個卓越的人。勇敢,堅定,正義感十足,在苦難中堅強奮鬥,對事業熱情,對人類充滿同情… 這些都是他優秀的品質。可以說,柯察金是一個「好」人。

 

    我相信在一個寬泛的意義上,所有人都會關心如下的問題: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好」(good)人,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在漢語語境中,「好人」的意義往往嵌在社會關係的語境中指那些有同情心樂於幫助他人的人。不過這裡,我們在一個更加寬闊的意義下使用「好」這個概念。例如,假設張三和李四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不可區分,而張三擁有豐富的會計學知識而李四則對會計學一竅不通,則我們可以說張三比李四更好。又假設張三和李四的唯一區別是張三面對挑戰更加勇敢,而李四則缺乏自信常常退縮,則我們可以說張三比李四好。

    可見,對人來說,「好」的含義可能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擁有美好的品德(virtue),另一方面則是指擁有豐富的知識(knowledge)和技藝(skill)。

    簡言之,我們就是在「好」的字面意義上使用這個詞,把它和英文裡的good畫上等號。如此,有人會不關心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好人或更好的人麼?

 

二、

 

    上文中是否滿是儒家的味道?沒錯,關於好人的討論源遠流長。由於不同的時代社會所需求的技藝不一樣,知識也不斷刷新,所以這些關於人的「好」的討論中內容更豐富的是關於人的德性的討論。

    在儒家的原始的問題意識中,解決政治問題的鑰匙就在於培養一個「好」的統治階層。齊宣王不忍心看到即將被殺掉的牛「觳觫」,讓人放掉它,孟子聽說了直接就指出,將這種仁心用於國家治理,則足以王天下。《大學》則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一完美的人生軌跡中,個人的人格完善對於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基礎性的。到了宋明時代,理學家門更少強調修身的政治目標,而更多的強調修身本身就是一件有著終極價值的事情。

    西方世界也討論相同的問題。亞里士多德在《尼格馬克倫理學》中認為人追求的終極的東西是幸福,而實現的途徑則是完善自己的德性。亞里士多德一層層地討論了人類的各種德性,例如節制、公正、慷慨、誠實、友愛、明智…,他還詳細地闡述了這些德性和美好的人生的關係。富蘭克林的自傳據說影響了每一代美國人,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好得達到完美」的人的形象,而書中最精華的部分是富蘭克林的「道德完善計劃」。

 

三、

 

    如果我們用「修身」一次概括在德性上使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的努力,那麼「為什麼要修身」和「如何修身」這兩個問題已經得到了中西方歷史上眾多思想家的回答。

    在以上背景下,如下事實就發人深省了:為什麼在據說儒家倫理佔據統治地位的中國,人們學習儒家思想皓首窮經最後呈現的精神風貌卻是如同《儒林外史》中描繪的那樣?為什麼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了德性的詳細的哲學討論然而在西方的歷史上也沒有幾個「完美的人」?(富蘭克林可能算一完人,但是據說他的兒子威廉也不是他的太太生的)

 

四、

 

    《自控力》是關於意志力問題的一本基於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普及著作。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對我是顛覆性的,因為我感到這本書在「修身」這個問題上對所有的傳統討論都是顛覆性的——雖然作者本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

    正因為意識到這種顛覆性,所以我在上面重新回顧了歷史上對於修身問題的討論,但是我遺憾的發現,當我做完這個回顧之後,我無法立即呈現《自控力》和傳統的修身圖景之間的張力。

    所以,我先放棄了在這裡做進一步的闡述。只是先Mark一下吧。

    真實非常遺憾,本以為可以寫一篇讀後感。但是卻發現無法詳細說明自己覺得最核心的東西。

  簡單用一句話說明一下:《自控力》對我的震撼在於,讓我發現,關於整個「修身」的思考可能都需要重新奠基在自然主義的基礎上,否則永遠都不能擊中要害。

   恩,以後有真正的心得再總結吧。

(完)

 


20131004 《自控力》摘要

 

書籍信息

書名:

The willpower instinct: how self-control works, why it matters, 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

作者:Kelly McGonigal, Ph.D.

 

中文版本:

[]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王岑卉 譯,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8月。

 

 

摘要

 

導言 歡迎閱讀意志力入門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 …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

 

第一章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麼是意志力?為什麼意志力至關重要?

 

2)意志力的神經學原理

 

    前額皮質是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它主要控制人體的運動,比如走路、跑步、抓取、推拉等,這些都是自控的表現。 … 前額皮質並不是擠成一團的灰質,而是分成了三個區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

 

 

寫在最後的話

 

    我們有現代人的大腦結構,所以有好幾個自我。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第二章 意志力的本能(willpower instinct):人生來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誘惑

 

    很多人對意志力的理解是這樣的:它是一種個人特徵、一種美德、一種你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的東西、一種面臨困境時突然爆發出的力量。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並不是這樣的。意志力是一種不斷進化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

 

    科學洞見也告訴我們,壓力是意志力的死敵。但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壓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有時,我們甚至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壓力,比如拖到最後一分鐘、批評自己太懶、說自己沒有自控力,以此來激勵自己。後者,我們會通過對別人施加壓力來敦促他人, … 這在短期內可能有效,但從長遠的角度看,沒有什麼比壓力更消耗意志力的了。壓力和自控的生理學基礎是相互排斥的。 … 壓力(應激反應)讓你關注即時的、短期的目標和結果,自控力(「三思而後行」反應)則需要你的大腦有更廣闊的事業。

 

第三章 累到無力抵抗:為什麼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有極限?

 

    自控消耗了身體的能量,而能量的消耗又削弱了意志力。 …… 提高血糖含量讓人們恢復意志力。 … 自控可能比大腦處理其他問題時所用的能量多,但遠遠低於身體運動時所需的能量。

 

    如果自控力是肌肉的話(僅僅是比喻意義上的肌肉),我們也應該能訓練它。鍛鍊身體可能讓你的自控力肌肉感到疲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它肯定能變得更強健。

 

    阿奇博爾德·希爾(Archibald Hill 諾貝爾獎得主、生理學家)指出,運動疲勞的原因或許不是肌肉無法繼續工作,而是大腦中過度保護性的監控機制發揮了作用。  …  沒有哪個人會認為人類的自控力是無限的。但是,知道我們的意志力比想像中多得多,這確實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或許我們也可以像運動員一樣,挺過意志力消耗殆盡的感覺,衝過意志力挑戰的終點。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有極限。自控力用得太多會疲憊,但堅持訓練能增強自控力。

 

第四章 容忍罪惡:為何善行之後會有惡行?

 

1)從聖人到罪人

 

    我們只要讓自己感覺良好,而這就為自己的胡作非為開了綠燈。 … 「道德許可效應」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那些有明顯道德標準的人能說服自己,認為出現嚴重的道德問題是合情合理的。

    他們這樣為自己辯解:「我已經這麼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這種隊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因為我們很容易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我們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向誘惑屈服了。

 

    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你就會放棄自控。 … 道德判斷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有激勵作用。我們把自己對美德的追求理想化了。而且很多人都相信,罪惡感和羞恥心是最有驅動力的。但是我們是在騙誰呢?最能帶給我們動力的事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將某種行為道德化,只會讓我們對它的感覺更加矛盾。 … 所以,如果你告訴自己,鍛鍊、存錢或戒煙是件正確的事,而不是件能讓你達成目標的事,你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恆。 … 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對的意志力挑戰時,我們就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看不到這些挑戰有助於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關於進步的問題

 

    即便你沒有比意志力挑戰當做衡量道德的標準,你也有可能陷入「道德許可」的現金。這是因為,有一件事情被所有美國人道德化了。不,不是性,而是進步!進步是好的,在完成目標過程中取得進步是令人高興的。 … 但心理學家知道,我們總是把進步當做放鬆的接口。 … 在完成某個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刺激人們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5)環保的危害

 

    我們之所以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認為,真正的自己想要做壞事。從這點來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種懲罰,只有放縱自我才是獎勵。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許可」的陷阱,我們就要知道,那個想變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價值觀生活的自己。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那個衝動、懶散、容易受誘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們就不會再表現得像個必須被強迫完成目標、然後為做出的努力所要獎勵的人了。

 

寫在最後的話

 

    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戰都放在道德標準的框架中。我們總是輕易地認為,自己做過的善行,或是僅僅考慮要去做的善行,給了我們道德上的許可。如果只按照「正確」和「錯誤」來判斷做過的事,而不是牢記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就會帶來與目標相牴觸的衝動,並允許我們做出妨礙自己的行為。想要做到始終如一,我們就需要認同目標本身,而不是我們做善事時的光環。

 

第五章 大腦的彌天大謊:為什麼我們誤把渴望當幸福?

 

2)「我想要」的神經生物學原理

 

    2001年,斯坦福神經科學家布萊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發表了一份具有決定意義的實驗報告,證明了多巴胺會促使人們期待得到獎勵,但不能感覺到獲得獎勵時的快樂。 … 克努森證明了,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動,而不是快樂。獎勵的承諾保證了被試者成功地行動,從而獲得獎勵。當獎勵系統活躍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樂。

 

5)多巴胺的陰暗面

 

    為了促使你追尋目標,獎勵系統有兩大武器——胡蘿蔔和大棒。當然胡蘿蔔就是獎勵的承諾。 … 但獎勵系統還有第二個武器,那就像眾所周知的大棒。當你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的時候,它同樣也向大腦的壓力區域發出了信號。在大腦的這個區域裡,多巴胺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結果是,當你期待目標時,你也感到了焦慮。這時候,我們很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種感覺就像生死攸關、命懸一線。

 

6)慾望的重要性

 

    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解決這個困境。很顯然,我們需要獎勵的承諾,讓我們保持對生活的興趣,並繼續生活下去。如果我們幸運的話,獎勵系統會繼續這樣為我們服務下去。同時,我們也希望它不要和我們作對。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我們的大腦錯把獎勵的承諾當做快樂的保證,所以,我們會從不可能帶來滿足的事物中尋找滿足感。

 

第六章 「那又如何」: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於誘惑?

 

    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顯示,緩解壓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腦獎勵系統的方法——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和玩遊戲(和吸煙)。為什麼不呢?多巴胺向我們承諾,我們會感覺良好的。因此,當我們想要更快樂的時候,釋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過的做法了。我們把這種反應成為「緩解壓力的承諾」。 … 正如我們所知,獎勵的承諾並不總意味著我們會得到快樂。通常,我們緩解壓力的辦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有壓力。

 

1)為什麼壓力會勾起慾望?

 

    為什麼壓力會帶來慾望呢?因為這是大腦救援任務的一部分。 … 神經科學家證明了,壓力包括憤怒、悲傷、自我懷疑、焦慮等消極情緒,會使你的大腦進入尋找獎勵的狀態。只要你的大腦和獎勵的承諾聯繫起來,你就會渴望得到那個「獎勵」。你確信,只有獲得那個「獎勵」才是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 … 當你面對壓力時,你前面的所有誘惑都會更有誘惑力。 … 壓力把我們引向了錯誤的方向,讓我們失去了理性,被本能支配了。這就是壓力和多巴胺「強強聯手」的力量。

 

    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發現,最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鍊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最沒效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則包括: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遊戲、上網、花兩個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有效和無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真正能緩解壓力的不是釋放多巴胺或依賴獎勵的承諾,而是增加大腦中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讓人感覺良好的催產素。 … 因為它們不像釋放多巴胺的物質那樣讓人興奮,所以我們往往低估了它們的作用。我們之所以忽略它們,不是因為它們不起作用,而是因為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大腦一再做出錯誤的預測,不知道什麼才能讓我們快樂。

 

3)「那又如何」效應:為什麼罪惡感不起作用?

 

    屈服會讓你對自己失望,會讓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那麼,最廉價、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麼?往往是做導致你情緒低落的事。 … 關鍵是,導致更多墮落的行為並不是第一次的放棄,而是第一次放棄後產生的羞恥感、罪惡感、失控感和絕望感。 … 當你(又一次)責備自己(又一次)屈服於誘惑的時候,往往會帶來更多意志力的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

 

     … 畢竟,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是父母的要求和懲罰讓我們學會了自控。這種方式在孩童時期是必要的,因為老實說,小孩就像野獸一樣,需要人管教。 … 小孩在前額皮質不斷成熟的過程中,需要得到一些外部的支持。 但是很多人(成年人)仍然把自己當做孩子,坦白地說,他們(對待自己)表現得更像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而不是提供支持的監護人。當他們屈服於誘惑時,或是被自己視為失敗時,他們就會責備自己:「你太懶了!你到底怎麼了?」每次失敗都意味著要對自己更嚴厲一點。

    … 如果你仍未提升意志力的關鍵就是對自己狠一點,那麼這麼想的不是只有你一個。但是,你錯了。眾多研究顯示,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導致抑鬱的因素。它不僅耗盡了「我要做」的力量,還耗盡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則會提升積極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壓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

Cedric:在行為上,對自己高要求,但是不要再自己失敗的時候就狠狠地打擊自己,而是要支持自己,重拾信心,更有動力地行動)

 

4)決定改善心情

 

    … 波立維和赫爾曼把這個循環成為「虛假希望綜合徵」。作為一種做出改變的策略,它很不成功。畢竟,它本來就不是能讓人做出改變的妙招,而是能讓你感覺良好的方法。這可是兩碼事。 … 對大多數人來說,下決心是改變過程中最容易的環節,但之後就越來越難了。

 

    我們必須變常見的意志力現金,即用「改變的承諾」而不是「改變」來改善我們的心情。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情緒低落會使人屈服於誘惑,擺脫罪惡感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第七章 出售未來:及時享樂的經濟學

 

    「即時獎勵」會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獎勵系統,刺激相應的多巴胺產生慾望。「未來獎勵」則不太能激活這個獎勵系統。

 

    如果獲得即時的滿足感之前必須等待10分鐘,大腦就會把它看成是未來的獎勵。如果沒有了選擇「即時的滿足感」的強烈勝利村衝動,獎勵承諾系統就不會如此活躍。 … 像獲得一個冷靜明知的頭腦,我們就需要在所有誘惑面前安排10分鐘的等待時間。

 

第八章 傳染:為什麼意志力會傳染?

 

    … 通過這個簡單的場景,我們發現了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都會使我們的社會腦(social brain)出現意志力失效。第一種形式是無意識的模仿。 … 大腦讓我們誤入迷途的第二種形式是傳染情緒。 … 最後,當我們看到別人屈服於誘惑時,我們的大腦也可能受到誘惑。

 

    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德斯丹諾(David Desteno)認為,與長期成本和收益的理性論證比起來,自豪、羞愧等社會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影響我們的選擇。德斯丹諾把這稱為「激情的自控」。

    … 羞愧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或許能其作用,但事情一旦結束,羞愧就會更可能引起自我傷害,而非自我控制。

    從另一個方面看,即使面對誘惑、自豪的力量也會讓你安然度過。

    … 與其讓意志力受挫的人感到羞愧,倒不如為他們提供社會支持。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自控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這使得意志力和誘惑都具有傳染性。

 

第九章 別讀這章:「我不要」力量的侷限性

 

1)這難道不諷刺嗎?

 

    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反而會比沒有控制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時候還要多。這個效應在人處於緊張、疲勞或煩亂狀態時最為嚴重,韋格納(Daniel Wegner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把這個效應稱為「諷刺性反彈」(ironic rebound)。

 

    為什麼人們想消除某種想法或情緒,結果卻適得其反?韋格納認為,這和大腦如何處理「不要去想」這個指令有關。大腦把這個指令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兩個不同系統去執行。大腦的一部分負責將人的注意力從被禁止的想法那裡引開, … 韋格納將這個過程稱為「操作」。「操作」依靠大腦的自控系統來完成。和所有需要付出努力的自我控制一樣,這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大腦的另一部分則負責尋找證據,證明你沒有去想、去感覺、去做你不該去想、去感覺、去做的事。 … 只要「操作」減弱了,「監控」就會成為自控的噩夢。

 

    怎樣才能找到擺脫這種困境的方法呢?韋格納提出了一種對抗諷刺性反彈的方法。這個方法本身就很有諷刺意味——這個方法就是放棄自控。 … 放棄控制內心感受,反而能讓我們更好地控制外在行為。

 

2)我不想有這種感覺

 

    人們試圖擺脫自我批評的想法時,與坦率面對這種想法相比,他們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緒更容他故意變壞。即使當人們自以為已經擺脫了負面想法時,情況仍舊如此。諷刺性反彈再次發揮了作用。

    … 如果想讓自己遠離精神痛苦,人們就需要與這些想法和平相處,而不是把它們推到一邊。

 

    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

 

3)別吃那個蘋果

 

    許多壞習慣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這些需求可能是減少壓力、獲得愉悅,也可能是尋求認同。你可以關注這些需求,用同樣效果的健康的信息官來戒掉壞習慣。

 

5)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

 

寫在最後的話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心靈的平靜和足夠的自控力,我們就需要認識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相信什麼,選擇自己要做什麼。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試圖壓抑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慾望,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讓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第十章 結語

 

    我們天生就有自控力。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只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 … 自控力的關鍵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罪惡感、壓力和羞愧是我們通常用來對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互相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如果說真的有自控力的秘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 … 當你的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者你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你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真的讓你更快樂。「自我意識」能幫你克服困難,實現最重要的目標。這就是我能想到的對「意志力」最恰當的定義。

 

    請保持科學家的心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66

20131005 《自控力》讀後:關於修身-cedric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npz8.html

一、

 

    初中要畢業的時候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十分震撼,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普通人可以因為他精神世界的深度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此精彩和偉大。這本書讓我第一次對人類的興趣超過了對自然界的興趣,這也促成我高中時選擇文科——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這當中的邏輯關係全是基於自己當時的誤解。

    時至今日,我們都已經不再認同柯察金所追求的事業,但是回憶起這個人仍然讓人肅然起敬,因為他是一個卓越的人。勇敢,堅定,正義感十足,在苦難中堅強奮鬥,對事業熱情,對人類充滿同情… 這些都是他優秀的品質。可以說,柯察金是一個「好」人。

 

    我相信在一個寬泛的意義上,所有人都會關心如下的問題: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好」(good)人,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在漢語語境中,「好人」的意義往往嵌在社會關係的語境中指那些有同情心樂於幫助他人的人。不過這裡,我們在一個更加寬闊的意義下使用「好」這個概念。例如,假設張三和李四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不可區分,而張三擁有豐富的會計學知識而李四則對會計學一竅不通,則我們可以說張三比李四更好。又假設張三和李四的唯一區別是張三面對挑戰更加勇敢,而李四則缺乏自信常常退縮,則我們可以說張三比李四好。

    可見,對人來說,「好」的含義可能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擁有美好的品德(virtue),另一方面則是指擁有豐富的知識(knowledge)和技藝(skill)。

    簡言之,我們就是在「好」的字面意義上使用這個詞,把它和英文裡的good畫上等號。如此,有人會不關心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好人或更好的人麼?

 

二、

 

    上文中是否滿是儒家的味道?沒錯,關於好人的討論源遠流長。由於不同的時代社會所需求的技藝不一樣,知識也不斷刷新,所以這些關於人的「好」的討論中內容更豐富的是關於人的德性的討論。

    在儒家的原始的問題意識中,解決政治問題的鑰匙就在於培養一個「好」的統治階層。齊宣王不忍心看到即將被殺掉的牛「觳觫」,讓人放掉它,孟子聽說了直接就指出,將這種仁心用於國家治理,則足以王天下。《大學》則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一完美的人生軌跡中,個人的人格完善對於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基礎性的。到了宋明時代,理學家門更少強調修身的政治目標,而更多的強調修身本身就是一件有著終極價值的事情。

    西方世界也討論相同的問題。亞里士多德在《尼格馬克倫理學》中認為人追求的終極的東西是幸福,而實現的途徑則是完善自己的德性。亞里士多德一層層地討論了人類的各種德性,例如節制、公正、慷慨、誠實、友愛、明智…,他還詳細地闡述了這些德性和美好的人生的關係。富蘭克林的自傳據說影響了每一代美國人,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好得達到完美」的人的形象,而書中最精華的部分是富蘭克林的「道德完善計劃」。

 

三、

 

    如果我們用「修身」一次概括在德性上使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的努力,那麼「為什麼要修身」和「如何修身」這兩個問題已經得到了中西方歷史上眾多思想家的回答。

    在以上背景下,如下事實就發人深省了:為什麼在據說儒家倫理佔據統治地位的中國,人們學習儒家思想皓首窮經最後呈現的精神風貌卻是如同《儒林外史》中描繪的那樣?為什麼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了德性的詳細的哲學討論然而在西方的歷史上也沒有幾個「完美的人」?(富蘭克林可能算一完人,但是據說他的兒子威廉也不是他的太太生的)

 

四、

 

    《自控力》是關於意志力問題的一本基於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普及著作。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對我是顛覆性的,因為我感到這本書在「修身」這個問題上對所有的傳統討論都是顛覆性的——雖然作者本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

    正因為意識到這種顛覆性,所以我在上面重新回顧了歷史上對於修身問題的討論,但是我遺憾的發現,當我做完這個回顧之後,我無法立即呈現《自控力》和傳統的修身圖景之間的張力。

    所以,我先放棄了在這裡做進一步的闡述。只是先Mark一下吧。

    真實非常遺憾,本以為可以寫一篇讀後感。但是卻發現無法詳細說明自己覺得最核心的東西。

  簡單用一句話說明一下:《自控力》對我的震撼在於,讓我發現,關於整個「修身」的思考可能都需要重新奠基在自然主義的基礎上,否則永遠都不能擊中要害。

   恩,以後有真正的心得再總結吧。

(完)

 


20131004 《自控力》摘要

 

書籍信息

書名:

The willpower instinct: how self-control works, why it matters, 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

作者:Kelly McGonigal, Ph.D.

 

中文版本:

[]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王岑卉 譯,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8月。

 

 

摘要

 

導言 歡迎閱讀意志力入門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 …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

 

第一章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麼是意志力?為什麼意志力至關重要?

 

2)意志力的神經學原理

 

    前額皮質是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它主要控制人體的運動,比如走路、跑步、抓取、推拉等,這些都是自控的表現。 … 前額皮質並不是擠成一團的灰質,而是分成了三個區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

 

 

寫在最後的話

 

    我們有現代人的大腦結構,所以有好幾個自我。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第二章 意志力的本能(willpower instinct):人生來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誘惑

 

    很多人對意志力的理解是這樣的:它是一種個人特徵、一種美德、一種你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的東西、一種面臨困境時突然爆發出的力量。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並不是這樣的。意志力是一種不斷進化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

 

    科學洞見也告訴我們,壓力是意志力的死敵。但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壓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有時,我們甚至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壓力,比如拖到最後一分鐘、批評自己太懶、說自己沒有自控力,以此來激勵自己。後者,我們會通過對別人施加壓力來敦促他人, … 這在短期內可能有效,但從長遠的角度看,沒有什麼比壓力更消耗意志力的了。壓力和自控的生理學基礎是相互排斥的。 … 壓力(應激反應)讓你關注即時的、短期的目標和結果,自控力(「三思而後行」反應)則需要你的大腦有更廣闊的事業。

 

第三章 累到無力抵抗:為什麼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有極限?

 

    自控消耗了身體的能量,而能量的消耗又削弱了意志力。 …… 提高血糖含量讓人們恢復意志力。 … 自控可能比大腦處理其他問題時所用的能量多,但遠遠低於身體運動時所需的能量。

 

    如果自控力是肌肉的話(僅僅是比喻意義上的肌肉),我們也應該能訓練它。鍛鍊身體可能讓你的自控力肌肉感到疲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它肯定能變得更強健。

 

    阿奇博爾德·希爾(Archibald Hill 諾貝爾獎得主、生理學家)指出,運動疲勞的原因或許不是肌肉無法繼續工作,而是大腦中過度保護性的監控機制發揮了作用。  …  沒有哪個人會認為人類的自控力是無限的。但是,知道我們的意志力比想像中多得多,這確實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或許我們也可以像運動員一樣,挺過意志力消耗殆盡的感覺,衝過意志力挑戰的終點。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有極限。自控力用得太多會疲憊,但堅持訓練能增強自控力。

 

第四章 容忍罪惡:為何善行之後會有惡行?

 

1)從聖人到罪人

 

    我們只要讓自己感覺良好,而這就為自己的胡作非為開了綠燈。 … 「道德許可效應」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那些有明顯道德標準的人能說服自己,認為出現嚴重的道德問題是合情合理的。

    他們這樣為自己辯解:「我已經這麼好了,應該得到一點獎勵。」這種隊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因為我們很容易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我們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向誘惑屈服了。

 

    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你就會放棄自控。 … 道德判斷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有激勵作用。我們把自己對美德的追求理想化了。而且很多人都相信,罪惡感和羞恥心是最有驅動力的。但是我們是在騙誰呢?最能帶給我們動力的事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將某種行為道德化,只會讓我們對它的感覺更加矛盾。 … 所以,如果你告訴自己,鍛鍊、存錢或戒煙是件正確的事,而不是件能讓你達成目標的事,你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恆。 … 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對的意志力挑戰時,我們就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看不到這些挑戰有助於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關於進步的問題

 

    即便你沒有比意志力挑戰當做衡量道德的標準,你也有可能陷入「道德許可」的現金。這是因為,有一件事情被所有美國人道德化了。不,不是性,而是進步!進步是好的,在完成目標過程中取得進步是令人高興的。 … 但心理學家知道,我們總是把進步當做放鬆的接口。 … 在完成某個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刺激人們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5)環保的危害

 

    我們之所以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認為,真正的自己想要做壞事。從這點來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種懲罰,只有放縱自我才是獎勵。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許可」的陷阱,我們就要知道,那個想變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價值觀生活的自己。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那個衝動、懶散、容易受誘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們就不會再表現得像個必須被強迫完成目標、然後為做出的努力所要獎勵的人了。

 

寫在最後的話

 

    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戰都放在道德標準的框架中。我們總是輕易地認為,自己做過的善行,或是僅僅考慮要去做的善行,給了我們道德上的許可。如果只按照「正確」和「錯誤」來判斷做過的事,而不是牢記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就會帶來與目標相牴觸的衝動,並允許我們做出妨礙自己的行為。想要做到始終如一,我們就需要認同目標本身,而不是我們做善事時的光環。

 

第五章 大腦的彌天大謊:為什麼我們誤把渴望當幸福?

 

2)「我想要」的神經生物學原理

 

    2001年,斯坦福神經科學家布萊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發表了一份具有決定意義的實驗報告,證明了多巴胺會促使人們期待得到獎勵,但不能感覺到獲得獎勵時的快樂。 … 克努森證明了,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動,而不是快樂。獎勵的承諾保證了被試者成功地行動,從而獲得獎勵。當獎勵系統活躍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樂。

 

5)多巴胺的陰暗面

 

    為了促使你追尋目標,獎勵系統有兩大武器——胡蘿蔔和大棒。當然胡蘿蔔就是獎勵的承諾。 … 但獎勵系統還有第二個武器,那就像眾所周知的大棒。當你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的時候,它同樣也向大腦的壓力區域發出了信號。在大腦的這個區域裡,多巴胺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結果是,當你期待目標時,你也感到了焦慮。這時候,我們很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種感覺就像生死攸關、命懸一線。

 

6)慾望的重要性

 

    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解決這個困境。很顯然,我們需要獎勵的承諾,讓我們保持對生活的興趣,並繼續生活下去。如果我們幸運的話,獎勵系統會繼續這樣為我們服務下去。同時,我們也希望它不要和我們作對。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我們的大腦錯把獎勵的承諾當做快樂的保證,所以,我們會從不可能帶來滿足的事物中尋找滿足感。

 

第六章 「那又如何」: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於誘惑?

 

    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顯示,緩解壓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腦獎勵系統的方法——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和玩遊戲(和吸煙)。為什麼不呢?多巴胺向我們承諾,我們會感覺良好的。因此,當我們想要更快樂的時候,釋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過的做法了。我們把這種反應成為「緩解壓力的承諾」。 … 正如我們所知,獎勵的承諾並不總意味著我們會得到快樂。通常,我們緩解壓力的辦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有壓力。

 

1)為什麼壓力會勾起慾望?

 

    為什麼壓力會帶來慾望呢?因為這是大腦救援任務的一部分。 … 神經科學家證明了,壓力包括憤怒、悲傷、自我懷疑、焦慮等消極情緒,會使你的大腦進入尋找獎勵的狀態。只要你的大腦和獎勵的承諾聯繫起來,你就會渴望得到那個「獎勵」。你確信,只有獲得那個「獎勵」才是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 … 當你面對壓力時,你前面的所有誘惑都會更有誘惑力。 … 壓力把我們引向了錯誤的方向,讓我們失去了理性,被本能支配了。這就是壓力和多巴胺「強強聯手」的力量。

 

    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發現,最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鍊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最沒效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則包括: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遊戲、上網、花兩個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有效和無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真正能緩解壓力的不是釋放多巴胺或依賴獎勵的承諾,而是增加大腦中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讓人感覺良好的催產素。 … 因為它們不像釋放多巴胺的物質那樣讓人興奮,所以我們往往低估了它們的作用。我們之所以忽略它們,不是因為它們不起作用,而是因為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大腦一再做出錯誤的預測,不知道什麼才能讓我們快樂。

 

3)「那又如何」效應:為什麼罪惡感不起作用?

 

    屈服會讓你對自己失望,會讓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那麼,最廉價、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麼?往往是做導致你情緒低落的事。 … 關鍵是,導致更多墮落的行為並不是第一次的放棄,而是第一次放棄後產生的羞恥感、罪惡感、失控感和絕望感。 … 當你(又一次)責備自己(又一次)屈服於誘惑的時候,往往會帶來更多意志力的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

 

     … 畢竟,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是父母的要求和懲罰讓我們學會了自控。這種方式在孩童時期是必要的,因為老實說,小孩就像野獸一樣,需要人管教。 … 小孩在前額皮質不斷成熟的過程中,需要得到一些外部的支持。 但是很多人(成年人)仍然把自己當做孩子,坦白地說,他們(對待自己)表現得更像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而不是提供支持的監護人。當他們屈服於誘惑時,或是被自己視為失敗時,他們就會責備自己:「你太懶了!你到底怎麼了?」每次失敗都意味著要對自己更嚴厲一點。

    … 如果你仍未提升意志力的關鍵就是對自己狠一點,那麼這麼想的不是只有你一個。但是,你錯了。眾多研究顯示,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導致抑鬱的因素。它不僅耗盡了「我要做」的力量,還耗盡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則會提升積極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壓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

Cedric:在行為上,對自己高要求,但是不要再自己失敗的時候就狠狠地打擊自己,而是要支持自己,重拾信心,更有動力地行動)

 

4)決定改善心情

 

    … 波立維和赫爾曼把這個循環成為「虛假希望綜合徵」。作為一種做出改變的策略,它很不成功。畢竟,它本來就不是能讓人做出改變的妙招,而是能讓你感覺良好的方法。這可是兩碼事。 … 對大多數人來說,下決心是改變過程中最容易的環節,但之後就越來越難了。

 

    我們必須變常見的意志力現金,即用「改變的承諾」而不是「改變」來改善我們的心情。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情緒低落會使人屈服於誘惑,擺脫罪惡感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第七章 出售未來:及時享樂的經濟學

 

    「即時獎勵」會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獎勵系統,刺激相應的多巴胺產生慾望。「未來獎勵」則不太能激活這個獎勵系統。

 

    如果獲得即時的滿足感之前必須等待10分鐘,大腦就會把它看成是未來的獎勵。如果沒有了選擇「即時的滿足感」的強烈勝利村衝動,獎勵承諾系統就不會如此活躍。 … 像獲得一個冷靜明知的頭腦,我們就需要在所有誘惑面前安排10分鐘的等待時間。

 

第八章 傳染:為什麼意志力會傳染?

 

    … 通過這個簡單的場景,我們發現了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都會使我們的社會腦(social brain)出現意志力失效。第一種形式是無意識的模仿。 … 大腦讓我們誤入迷途的第二種形式是傳染情緒。 … 最後,當我們看到別人屈服於誘惑時,我們的大腦也可能受到誘惑。

 

    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德斯丹諾(David Desteno)認為,與長期成本和收益的理性論證比起來,自豪、羞愧等社會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影響我們的選擇。德斯丹諾把這稱為「激情的自控」。

    … 羞愧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或許能其作用,但事情一旦結束,羞愧就會更可能引起自我傷害,而非自我控制。

    從另一個方面看,即使面對誘惑、自豪的力量也會讓你安然度過。

    … 與其讓意志力受挫的人感到羞愧,倒不如為他們提供社會支持。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自控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這使得意志力和誘惑都具有傳染性。

 

第九章 別讀這章:「我不要」力量的侷限性

 

1)這難道不諷刺嗎?

 

    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反而會比沒有控制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時候還要多。這個效應在人處於緊張、疲勞或煩亂狀態時最為嚴重,韋格納(Daniel Wegner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把這個效應稱為「諷刺性反彈」(ironic rebound)。

 

    為什麼人們想消除某種想法或情緒,結果卻適得其反?韋格納認為,這和大腦如何處理「不要去想」這個指令有關。大腦把這個指令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兩個不同系統去執行。大腦的一部分負責將人的注意力從被禁止的想法那裡引開, … 韋格納將這個過程稱為「操作」。「操作」依靠大腦的自控系統來完成。和所有需要付出努力的自我控制一樣,這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大腦的另一部分則負責尋找證據,證明你沒有去想、去感覺、去做你不該去想、去感覺、去做的事。 … 只要「操作」減弱了,「監控」就會成為自控的噩夢。

 

    怎樣才能找到擺脫這種困境的方法呢?韋格納提出了一種對抗諷刺性反彈的方法。這個方法本身就很有諷刺意味——這個方法就是放棄自控。 … 放棄控制內心感受,反而能讓我們更好地控制外在行為。

 

2)我不想有這種感覺

 

    人們試圖擺脫自我批評的想法時,與坦率面對這種想法相比,他們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緒更容他故意變壞。即使當人們自以為已經擺脫了負面想法時,情況仍舊如此。諷刺性反彈再次發揮了作用。

    … 如果想讓自己遠離精神痛苦,人們就需要與這些想法和平相處,而不是把它們推到一邊。

 

    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

 

3)別吃那個蘋果

 

    許多壞習慣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這些需求可能是減少壓力、獲得愉悅,也可能是尋求認同。你可以關注這些需求,用同樣效果的健康的信息官來戒掉壞習慣。

 

5)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

 

寫在最後的話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心靈的平靜和足夠的自控力,我們就需要認識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相信什麼,選擇自己要做什麼。

 

本章總結

 

    核心思想:試圖壓抑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慾望,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讓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第十章 結語

 

    我們天生就有自控力。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只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 … 自控力的關鍵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罪惡感、壓力和羞愧是我們通常用來對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互相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如果說真的有自控力的秘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 … 當你的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者你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你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真的讓你更快樂。「自我意識」能幫你克服困難,實現最重要的目標。這就是我能想到的對「意志力」最恰當的定義。

 

    請保持科學家的心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45

《投資中最重要的事》讀後感 Rathman

http://xueqiu.com/9433298788/26710842
作者Howard Marks是美國橡樹公司的創始人和CEO,橡樹公司主要投資於高收益債和垃圾債券(distressed debt)。據統計,旗下的17只垃圾債券基金在22年的時間裡平均年回報率能達到19%,高出同類公司Cambridge Associates資本7個百分點。公司目前管理的資產近800億美元。

在我的心中,《投資最重要的事》是可以媲美巴菲特的《巴菲特致股東信》和芒格《窮查理年鑑》的書。如果說《巴菲特致股東信》和《窮查理年鑑》重要解決的是買入什麼類型公司的話,《投資最重要的事》則是解決投資中系統的問題,這本書只有200多頁,但是卻包羅萬象,深刻見底,投資中最重要的事都在這本書裡。這也是值得反覆閱讀,反覆回味的一本書。這也是我必須要寫這篇讀後感的原因。

讀後感,除了提煉出作者重點表達的意思,或多或少也會加入自己的觀點,對某些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可能是畫蛇添足。但是對我自己來說,每個人都是一個系統,投資系統的構建必然是環環相扣。不加思考,不轉換為我所用,變成自己的東西,也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作者對框架的整理很有條理性,按照作者的歸總,投資中重要的事情,去掉最後一節總結,共有19條,我合併了第3條和第四條,共18條。

1.學習第二層的思維

作者認為投資不能被程序化。直覺的,適應性的投資方法永遠比固定的、機械化的投資方法更重要。

作者認為,要取得成功的投資,先人一步、更多的努力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投資需要的是更加敏銳的思維,也即洞察力,作者稱為「第二層思維」。同時作者又指出,訓練洞察力和提高身高一樣難。

從這個方面來說,投資是不是有一種先天的成分,是上天賜予某些具有此類品相的人的禮物?

那麼什麼叫第二次思維方法呢?

作者認為,第一次思維即代表事物的表象,也即人人都能得出的結論;第二層思維深邃,複雜而迂迴。舉個例子,第一層思維說:「我認為這家公司利潤會下跌,賣出。」第二層思維則說:「我認為這家利潤下跌比人們預期少,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出現,買進。」

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層思維是否有點國學裡面的陰陽學說,否極泰來的感覺。第二層思維表示一種物極必反,相對的概念。價格和價值的相對,預期和現實的相對,恐懼和貪婪過度。

作者認為,因為成功的投資追求的是偏離常態的結果,所以你的投資組合也必須是偏常態的,你必須比人們的常識更加正確。與眾不同並且更好。

2.理解市場有效性及侷限性

作者認為,沒有一個市場是完全有效的或者無效的,它只是一個程度問題。我衷心的感謝無效市場所提供的機會,同時也尊重有效市場的理念。我堅信主流證券市場已經足夠有效,以至於在其中尋找致勝投資基本上是浪費時間。

這可能就是橡樹公司主要從事垃圾債的投資的主要原因。

作為我個人,除了在被拋棄的證券中發現機會,主要的精力還是要放到低知名度偏門的證券上去,就像林奇說的股票名字越粗陋越好,業務越偏門越好。說的其實也是這類投資是更多無效市場出現的領域。

3. 準確估計價值、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在基於股價趨勢和基於內在價值和價格差值的投資方法選擇上,作者選擇了後者。

特定到內在價值和價格的投資方法選擇,在基於未來的成長股投資和基於當下的價值投資方法上,作者又選擇了後者。

作者認為,成長股投資內在價值判斷基於企業的潛力,而未來是不確定的,難度也比較大,而確定企業當前價值的主要關鍵是財務分析。當然作者也承認,成長股投資者判斷一旦成功,得到的回報可能會更高。

作者認為,好的買入是成功投資的一半。不過低價買入也未必一定奏效。因為:

你可能錯誤估計了當前價值;

或者出現了降低價值的事件;

或者你的態度與市場的冷淡導致證劵以更低的價格出售;

或者價格與內在價值達到一致所需的事件比你可以等待的時間更長,

正如凱恩斯指出的,「市場延續非理性時間比你撐住沒破產的時間更長。

我認為理解這點非常重要,市場上不乏孤注一擲的投資者,對自己企業未來的判斷不留容錯空間,對實現價值的所需的時間的不可知性不留餘地。結果要麼是投資過程中承受巨大的壓力,無法保持健康的心態,要麼即使最後太陽能夠升起,自己卻因為槓桿或者最後一刻的妥協等其他原因死在黎明前。

4. 理解風險

作者對風險的著墨很多,共分為三個部分:理解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

對於風險和收益的關係,作者不同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傳統古訓,作者對風險的認知如下圖所示:

查看原圖
更高的風險意味著更加不確定的結果,也就是說收益分佈的概率越廣。當定價公平時,風險較高的投資意味著:更高的預期收益;獲得較低收益的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損失的可能。

作者認為,首要的風險就是損失的可能性。訓練有素的投資者對於在特定環境中出現的風險是有判斷的。他們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價值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瞭解其他可能的結果以及其發生的概率。我們需要一種能夠描述所有概率的分佈形式。常見的是鐘型分佈和正態分佈,但是人們往往將鐘型分佈和正態分佈混為一談,前者是一種分佈類型,後者帶有明確統計特性的特殊鐘型分佈。2008年危機,就是沒有認識到金融事件是由具有情感驅動極端行為傾向的人所決定,或被稱為「肥尾「,低估了尾部事件的發生概率。

5.識別風險

作者認為,在高價時不知規避反而蜂擁而上是風險的主要來源。高風險和低收益預期不過是同一硬幣的兩面,兩者都是主要源於高價格。因此,洞察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無論對單項證券還是整體市場來說,都是成功應對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認為,「擔憂「以及相關詞彙」不信任「、懷疑」、「風險規避」是一個安全的金融體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他們出現時,投資者才會進行調查,或者他們在於其收益時,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

下圖是作者對常見投資類型期望的風險溢價。分為貨幣市場收益率為4%和1%兩種情況。

查看原圖
6. 控制風險

作者認為,傑出的投資者是那些與其賺到的收益不相稱的低風險的人。他們出色的投資記錄源於他們數十年沒有大虧,而不僅僅是高收益。

作者認為,無論風險控制取得怎樣的成績,在繁榮時期是永遠也表現不出來的,因為風險是隱藏的,是不可見的。風險-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是觀察不到的。損失通常只在風險與負面事件相碰撞時才會發生。

作者認為,「做的好」的定義是取得相同的成績時,承擔的風險更低。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7. 關注週期

作者認為,牢記萬事萬物皆有週期是至關重要的。我敢肯定的事情不多,但以下話千真萬確:週期永遠勝在最後,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朝同一個方向永遠發展下去,樹木不會長到天上,很少有東西歸零。堅持以今天的事件推測未來是對投資者健康最大的危害。

作者舉了企業週期的例子,企業會在週期上行時期期待美好的未來,從而擴充設備和存貨;當經濟轉而向下時,一切都將變得不堪重負。資本提供者會在經濟繁榮期過於慷慨,以低息貸款縱容信貸膨脹,當事態不妙時,他們又把韁繩收的太緊。投資者會在業績好時高估經濟,遇到困難時低估經濟。

作者認為,無視週期並推算趨勢是投資者所做的最危險的事情之一。人們表現得彷彿做得好的企業將永遠好下去,業績高的投資永遠高下去的樣子,反之亦然。實際上,相反的行為可能更為正確。

8. 鐘擺意識

作者的鐘擺意識主要指投資者的態度。鐘擺停在中間的時間非常短暫,相反鐘擺幾乎始終在朝著或者背離弧線的端點擺動。相信鐘擺將朝著一個方向永遠擺動的人,或者停在端點的人,最終將損失慘重,瞭解鐘擺行為的人則將受益無妨。

9. 抵禦消極影響

作者認為,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於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於心理因素。

第一,  對金錢的貪婪(字典解釋:對財富或者利潤過度的或無節制的、通常應受譴責的佔有慾)。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的困境要素。貪婪時常驅使投資者加入逐利的人群,並最終付出代價。

第二,  恐懼意味著過度,恐懼更像恐慌,妨礙了投資者本該採取的積極行動。

第三,  放棄邏輯,歷史和規範的傾向。

第四,  從眾

第五,  嫉妒。比所有的負面影響更勝一籌,這就是我們天性裡面危害最大的一個。

第六,  自負

第七,  妥協。出現在週期後期。當壓力變得無法抗拒時,他們會放棄並跟風倒。

對抗的方法:

l  對內在價值有堅定的認識。

l  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情。

l  足夠瞭解以往的週期

l  透徹理解極端市場對投資過程的影響

l  一定要記住,當事情好的不像是真的時,他們通常不是真的。

l  當市場錯誤估價的程度越來越深時(始終如此)以致自己貌似錯誤的時候,願意承受這樣的結果

l  與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同事相互支持

10. 逆向投資

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不可能是群體判斷,由於市場的鐘擺式擺動和市場的週期性,所以,取得成功的最終勝利的關鍵在於逆向投資。

作者也特別強調嘗試去利用「千載難逢」的市場極端情況獲利,應該成為所有投資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機會10年一遇。

作者認為,在利用逆向思維的時候,不僅與大眾相反,還知道大眾錯在哪裡。這樣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

作者認為,當刀子停止下落,塵埃已經落定,不確定性消除的時候,利潤豐厚的特價股也將不復存在。因此,投資中,利潤豐厚和令人安穩是矛盾的。

11. 尋找便宜貨

作者認為,「投資是相對選擇的訓練」,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從現存的可能性中選擇最好的,這就是相對決策。

作者認為,便宜貨存在的必要條件就是感覺遠不如現實,也就是說,最好的機會通常是在大多數人不願做的事情中去發掘出來。便宜貨的價值在於其不合理的低價位-因而具有不尋常的收益-風險比率。因此他們就是投資者的聖盃。

作者認為,我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告訴我,儘管便宜貨不合常規,但是那些人們以為可以消除他們的力量往往拿他們無可奈何。

12. 耐心等待機會

作者提醒投資者:等待投資機會到來而不是追逐投資機會,你會做得更好。結合我們所處的環境適當的投資才是明智之舉。應盡最大努力弄清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低收益還是高收益的環境。

作者以一個故事說明了普通投資者經常會碰到的難題,

貓是投資者

樹是環境的一部分

胡蘿蔔是接受新增風險的激勵

大棒是放棄安全的動力,來自較安全的環境所提供的低水平預期收益。

胡蘿蔔誘惑著貓採取高風險策略,爬向更高的枝頭捕食晚餐,大棒則激勵著貓往上爬,因為停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得不到事物。貓不斷的往上爬,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作者同樣強調在大危機中正確的投資方法,在危機中關鍵要做到遠離強制賣出的力量,並把自己定義為買家。為達到這一標準,投資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堅信價值、少用或不用槓桿,有長期資本和頑強的意志力。在逆向投資態度和強大的資產負債表下,耐心的等待機會,便能在災難中收穫驚人的收益。

13. 認識預測的侷限性

作者堅信瞭解宏觀未來很難,很少人擁有可轉化為投資優勢的知識。投資者應儘可能弄清自己在週期和鐘擺中所處的階段,這不會令未來變得克制,但它能幫助人們為可能的發展做好準備。多元化、對沖、極少或者不使用槓桿、更強調當前價值而不是未來增長、高度重視資本結構、通常為各種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

作者認為,過度高估自己的認知或行動能力都是極度危險的,正確認識自己的可知範圍-適度行動而不是冒險行動-會令你獲益匪淺。

14. 正確認識自身

作者強調認清現狀的重要性,即使我們不能預測週期或者波動的時間和幅度,力爭弄清我們所處週期的那個階段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也是很重要的。傾聽市場的聲音,測量市場的溫度,很重要。


15. 正確認識運氣

作者認為,短期來看,很多投資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為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在市場的任一時間,獲利最多的交易者往往是最適合最新週期的人。迄今為止,所有成功策略背後潛伏的危機常常被低估。因此,在判斷投資經理的能力時,大量的觀測數據-多年數據-是必不可少的。投資應把重心置於建立在他們認為可能的情況下表現良好,在其他情況下表現不太差的投資組合上。

作者認為,適度尊重風險,知道未來不可預知,明白未來是概率分佈並相應的進行投資,堅持防禦性投資,強調避免錯誤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這就是有關聰明投資的一切。

我認為,結合上面的第六條,來認識運氣很重要。過去幾年的A股,將精力聚焦在成長股上的投資者收益遠高於價值投資者。美國60、70年代也出現過這樣的一段時期。所以,如果投資者有大周期概念,就能理解這些投資者的成功更多的是契合了時代,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成長股投資中的風險目前為止並沒有暴露,但是不能說風險不存在。

16. 多元化投資

作者認為,在主流股票市場中主動得分對投資者未必有好處,相反,投資者應盡力避免輸球。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引人入勝的投資觀點。

最好的投資者具備以下特徵,敬畏投資,要求物有所值和高錯誤邊際,知所不知,知所不能。

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多元化指的是持有許多不同的東西,很少有投資者認識到,只有投資組合中的持股能可靠地對特定環境發展產生不同的反映時,多元化才是有效的。

17. 避免錯誤

作者認為錯誤原因主要是分析/思維性的,或心理/情感性的。本書更關注理念和心態而不是分析過程。

另一個重要的錯誤-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但是它重要到值得單獨歸類-是沒有認識到市場週期和市場狂熱,並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大多數投資者是根據既往-尤其是近期發生的事-推測未來。

作者同事也強調,成功的投資不應過分依賴聚集分佈的正常結果,而是必須考慮到離群值的存在。想像無能首先是沒有預測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件,其次是沒有理解極端事件後的連鎖反應。

最後,作者強調,除了作為(買進)和不作為(如沒有買進),還有錯誤並不明顯的時候。當投資者心理平靜,恐懼和貪婪平衡時,資產價格相對於價值可能是公允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需要採取緊急行動,知道這一點也很重要。不需要取巧的時候,自作聰明就會帶來潛在錯誤。

18. 增值的意義

作者認為增值的意義,增值型投資者的表現是不對稱的,他們獲得的市場收益率高於他們蒙受的損失率… 只有依靠技術,才能保證有利環境中收入高於不利環境中的損失,這就是我們尋找的投資中的不對稱性。

最後,我來做一些總結。

作者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週期,所以作者看重標的的價格,並認為高價追捧標的是投資中最大的錯誤;

認識到投資者情緒的鐘擺理論,所以作者看重逆向投資,強調第二層思維。

承認市場的相對有效,所以作者是一個被動投資者,耐心等待投資時機。

承認未來結果和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所以作者尋找便宜貨、多元化以及注意抵禦投資中的消極情緒。

作者不承認預測宏觀經濟的意義,但是先預測市場溫度再配置投資有很大的必要性。

作者尤其強調投資中的風險,高風險意味著未來收益波動的幅度,這種投資需要有更高的風險溢價。要對未來結果充滿懷疑,這樣自己才會積極的調查取證,同時控制買入的價格。

同時作者認為,一項成功的投資,尤其是短期內的成功,並不代表過程的成功。因為風險未必總是會暴露,長期的成功成績,必然是犯了最少的錯誤。所以,我們要看清某些成功中的運氣成分,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內做了正確的事情,不代表中間承擔的風險。優秀的投資者,必然是獲得基準的收益的同時,承擔最少的風險。

讀這本書,很多東西對我都有醍醐灌頂的系統性影響。在這之前,一直對選擇什麼樣的公司花費最多的時間,但是對這個投資系統的合理性、抗壓性費時不多。從這本書裡,我瞭解到了第二層思維的重要性、風險的含義、運氣在投資成功中的隱蔽性。同時,能夠以一個更大的視角,去看待投資週期,去看待目前的高收益背後的風險和原因。也就是在選擇公司之下,需要奠定一個系統、穩固的投資系統。

巴菲特對選擇公司的苛刻性,其實也是化解未來不確定性、延緩週期的一種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498

《影子銀行內幕》幾點讀後感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ntyq.html
    首先,張先生的這本書書名起得實在名不符實,其實主要講的是張先生在小額貸款公司的工作經歷,但書名一下昇華到了影子銀行的範疇,從書籍營銷的角度來說就變成高端大氣了。另外,副標題是「下一個次貸危機的源頭?」其實也沒花大篇幅闡述小貸怎麼變成危機的原因,又是抓住了「次貸危機」這一近幾年火熱的詞語營銷了把。 
  其次,從張先生為公司以及小額貸款行業爭取政策及業務合作夥伴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其作為投行人士所擁有的深厚人脈關係,很多關係是建立在二三十年前,從大學時代及央行工作時代就建立起了。書中提到的關係如下: 
   盧新 XX大銀行副總裁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校友 
   馬蔚華 招商銀行行長 中國人民銀行同事 
   洪崎 民生銀行行長 中國人民銀行同事 
   尚福林 銀監會主席 中國人民銀行同事 
   鄭松興 民生國際董事長 UBS客戶 
   李朝明 廣東省供銷合作社領導 湖北財經學院同學 
   蘭奇 招商銀行董事會秘書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校友 
  張先生大概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了三、四年的樣子,卻認識了日後一大批金融界舉足輕重的人士,這既是張先生的厲害,又是時代賦予了當時在那些崗位上的人的各種機遇。 
   不過,即便關係如此深厚,張先生推行小貸相關業務仍然困難重重,監管與限制魔掌無處不在。 
  第三,從該書中可以一窺小貸公司幾個業務發展方向。例如,小貸證券化,小貸公司承擔銀行小額貸款外包,小貸同業託管、小貸經營網點合作等。張先生還有很大精力花費在了遊說政府放寬對小貸行業的限制,例如負債的限制、股東的限制、利潤分配的限制以及開展上述業務的各種限制。我不驚感慨,原來公司高層是站在如此的高度去開展業務和做出相關決策。 
  第四,很遺憾,全書通篇沒有介紹到小貸公司經營的細節,小貸公司是如何能夠比銀行更具優勢地進行小額貸款呢?不知道。小貸公司在市場營銷、渠道、風險控制、定價機制等問題上如何比銀行做的更好,這是我蠻好奇的地方,可惜書裡沒有提及。或許,這也就是投行人士的短板所在。 
  第五,書中提到張先生的人生經歷,其中有段文字是這樣的「1979年,我勉強考上了大學(湖北財經學院,後來它改成了一個聽起來更大但沒有實質意義的名字。)」呵呵,好吧,讓我來告訴大家,這個學校現在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沒錯,我也是那畢業的。張先生的這段言論恐怕令很多該校校友感覺不太舒服,但大家可以當成一個鞭策來理解。以我自身的經歷來看,母校所教給學生的東西確實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也是整個大學教育系統存在的共同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4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燕青視窗讀後感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fjco.html
第一財經日報的的燕青視窗是我一直喜歡的欄目 屬於需要精讀的。
這期是專訪IMF副總裁
因為涉及中國問題 讀得特別仔細 記錄下 有感

1.三中的評價是很正面 改革難點也看的清楚
特別提到所謂改革難題

利普頓: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改革難題」(Conundrums)。如果改革要獲得成功,政府就必須領導它,因此政府必須變得強大,要先上前一步引導改革,之後才能退出並交棒於市場。政府著手執行改革,必須要採取強有力措施,因為許多改變都是巨大的,涉及到艱難的政治選擇,過程中需要權衡強大的利益集團,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各省市地方政府,又或是中央政府,政府都需要更加強勢地推動改革。但如果這些改變能夠按照三中全會的路線順利執行,就能優化政府治理、形成良性競爭、打造更為可靠的市場機制。隨著時間推移,私營部門的力量也能得以釋放,逐漸成為轉型、發展、收入增長的強大驅動力。」

這是非常圓滑的回答但是可以看到 對三中的路線是肯定的 但是對改革難度有清晰認識。和我的觀點一致這是政治改革。會觸動靈魂。
這裡最重要的是看到世界對中國的期待。

2.對技術官僚的評價證明
「我有機會與樓繼偉部長(財政部部長)就財政改革計劃的三個具體方面進行了詳細交流,他的一些想法非常耐人尋味」
耐人尋味是啥子東西,我從上下文的語境中判斷應該是接近激烈的改革措施和市場化路徑。

3.對債務的看法
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
無非三點
1.不是問題且可控
2.存量no problem 害怕增量
3.地方財政的來源需要轉換
這基本是老生常談。也說明大家看法一致所有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裡 就是如何實施如何觸動既得利益。
4.影子銀行 他的角度是利率自由化的方向很有意思。
以下是全文。

專訪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中國需建立「快速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作者 楊燕青 嚴婷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 2014-02-28 05:41

字號 

將本文分享至: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中國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這與單純的快速增長不同,只求速度會產生一些負面結果,比如污染環境、經濟失衡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如何改變中國的未來?中國激增的地方債務有多危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與治理提案遭最大股東美國否決,改革生效將再待何日?

針對上述問題,不久前,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David Lipton)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財經和《第一財經日報》的聯合專訪。

利普頓認為,對於中國而言,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成果將有助於建立這一模式,並為中國發展注入了核心潛力。

談到債務問題,利普頓表示,中國債務規模增速過快,儘管目前尚不構成威脅,但應當採取改革措施將其置於可控範圍之內。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借貸資金的用途,他建議地方政府應該更加智慧和高效地運用資金,避免過度投資。

2010年12月,IMF批准了新一輪的治理改革方案,一旦生效,中國的份額將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躍升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份額國。但佔據17%投票權的美國今年1月否決了IMF的改革方案,令這項改革的生效再次顯得遙遙無期。

「我們對美國還未能批准改革而感到失望。」利普頓說,「美國政府已向我們表明,他們會繼續努力推動法案盡快通過,最終將落實這項改革。」

三中全會注入「核心潛能」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藍圖,你對三中全會的成果整體印象如何?在你看來,哪些信息最為關鍵?

利普頓:對於中國而言,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我認為這與單純的快速增長不同,只求速度會產生一些負面結果,比如污染環境、經濟失衡等。我認為三中全會成果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若能夠落實這些改革措施,能夠幫助中國建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在需求方面,將資源從投資、出口轉向提高家庭收入和消費;在供給方面,建立更可靠的市場價格機制,這主要依靠促進生產率,讓生產率成為擴大社會供給的驅動力。我認為三中全會為中國發展注入了核心潛力。這將是中國的巨大飛躍。三中全會決議有許多細節,需要時間去觀察政府如何執行。

日報:你對哪一項改革議程印象最深?財政、金融、國有企業改革還是其他?

利普頓:我認為三中全會的一大優點就在於其非常全面,涵蓋了廣泛議題。但是領導層也確定了一些優先改革方向。一個就是財政改革,我們都相信這相當重要。這次來到北京,我有機會與樓繼偉部長(財政部部長)就財政改革計劃的三個具體方面進行了詳細交流,他的一些想法非常耐人尋味。此外,正如我們一直指出的那樣,現行的金融市場存在一些風險,需要改革和市場化,同時改進金融市場監管,這些都可以讓市場變得更安全、更具活力。

日報:在一些西方評論家看來,三中全會強調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同時也強調國有企業和政府的作用,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利普頓: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改革難題」(Conundrums)。如果改革要獲得成功,政府就必須領導它,因此政府必須變得強大,要先上前一步引導改革,之後才能退出並交棒於市場。政府著手執行改革,必須要採取強有力措施,因為許多改變都是巨大的,涉及到艱難的政治選擇,過程中需要權衡強大的利益集團,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各省市地方政府,又或是中央政府,政府都需要更加強勢地推動改革。但如果這些改變能夠按照三中全會的路線順利執行,就能優化政府治理、形成良性競爭、打造更為可靠的市場機制。隨著時間推移,私營部門的力量也能得以釋放,逐漸成為轉型、發展、收入增長的強大驅動力。

債務問題關鍵在資金用途

日報:中國國家審計署的統計顯示,包括實際債務和或有債務在內,2012年中國債務總額佔GDP比重接近40%。而IMF在去年的第四條款磋商中,估算中國的增擴版(augmented)債務比率達45%,你如何解讀這兩種不同結果?

利普頓:從大背景來看,包括地方債務在內的中國債務總額增長十分迅速,可能成為未來隱患,因此需要加以控制。但無論根據哪種算法,中國債務目前並不是問題。中國不僅有債務,同樣也有許多資產,包括實體資產、國有企業所有權、外匯儲備等,完全足以處理現有債務存量,但關鍵是不能讓債務不斷擴大以致失控。

至於你提到的數字方面的不同,這可能是由國家審計署和IMF的計量方法有所不同,我們的方法可稱為「自上而下」的估算,其特點是高度概括。而國家審計署有數萬人,自下而上去進行統計,深入地方政府,這樣可以比我們關注到更多細節。儘管如此,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雙方的數據很接近。儘管數據略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即債務增速過快,儘管目前尚不構成威脅,但應當採取改革措施將其置於可控範圍之內。

日報:風險可能不在信用風險上,而在於流動性風險?

利普頓:我認為問題並不在於債務本身,而在於借貸資金的用途。中國一直用很大一部分的國民收入進行投資,以獲得更快速的發展,其中一些投資很有價值,但你不能永遠拿大半國民收入進行投資,因為一些地方的投資可能是不明智的,或者並沒有好的投資項目。很明顯,中國需要更多投資,比如城市要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療教育體系,等等,但鑑於資源具有稀缺性,因此節流乃重中之重。地方政府應該更加智慧和高效地運用資金,並且有節制地投資,避免過度投資,尤其是不要將資金浪費在不值得的項目上。

日報:在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方面,市政債券和房產稅是好渠道?

利普頓: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我認為更好的政府治理將帶來更高效的決策。你提到了改善治理的一些決定因素。目前,地方政府尚未有屬於自己的收入從而決定如何支配,他們只能向外舉債用於投資。因此,改變稅收系統可以讓整個體系更加合理。如果中央政府徵稅用於支持社會保障系統,而地方政府徵收房產稅以支持地方投資項目,這就是更為合理的方式。這能將財權和事權在中央及地方進行更合理配置,這也在三中全會和財政部的計劃之中。

此外,地方政府應該讓舉債更加透明化,使當地人民也能清楚瞭解繳納稅款的用途,財政部正計劃落實一項制度,若要發行市政債券,需要滿足某些條件,如公開地方政府預算、投資計劃和舉債規模,才能滿足發債資格。我認為這是引導中國改善治理、加強政府支出效率的關鍵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8

《股市進階之道》讀後隨筆——最厲害的武器是規律! 水晶蒼蠅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e996b0101sczr.html

這是一個老朋友的讀後隨筆,也是迄今為止我自己最認同和最喜歡的一個讀後感。由於這位朋友並未對股市非常投入和深入,所以在具體技術和知識點上未必是感悟最深的。但由於多年的相識和思維方式上的某種相似,並恰是因為並非完全盯著知識點的細枝末節,所以反而這篇讀後隨筆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到了我寫作的初衷和思維的核心。

——————————————————————————————————————————————

 

當收到水晶蒼蠅拍同學親筆簽名贈書的時候,我隨手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一句:一個不想做HIT的酒店服務生的影評專家不是好股神。一句話概括了水晶同學的頗有傳奇的經歷。

 

和作者李傑神交已久,大概都十多年了,但是見面次數可謂屈指可數。最早認識還是我和幾個朋友創立的Miform論壇上,十多年前我們醫療信息化行業的論壇還不算多,我們那個草台論壇還能吸引幾個業內的人來吐吐槽,評論行業時局。大家知道其實吐槽也是有技術含量的,比如一個叫水晶蒼蠅拍的仁兄橫空出世,對行業的點評和洞察頗有見地。當時彼此頗有惺惺相惜感覺,此後就交往起來。多年後,突然有天發現水晶同學被人稱呼是股市裡的帶頭大哥了,我心裡暗暗稱奇,傳說中的牛人就是周圍熟悉的人啊。

 

那時候他在一個瀕臨關門的HIS公司做市場經理,之後他給了個行業內玩命著稱的女人的公司打工,再後以合夥人身份去了個不靠譜的公司創業(很慚愧,我還把一個兄弟賣給他們公司了。)最後,他說要當爹了,於是隱退江湖全職做奶爸。不想卻步入股海,煥發職業第二春了。好了哩哩啦啦套了半天近乎,我之前就明說,不會對本書進行吹捧就是談自己的感受,一如既往的隨筆。

 

現在外界反應來看,且不說噹噹,亞馬遜網店了,連具有獨有獨立風格氣質文豆瓣網都給出了9.4的高分。當我向MBA同學推薦此書的時候,讓我稍感意外的是他們對我和作者的熟悉而稍感意外,顯然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熟悉水晶蒼蠅拍。說真的,我個人對股票毫無感覺,如果不是為了MBA學公司財務這門課程,就不炒股了,開始還嚴格的看指標啥的,後來就淪落和絕大數股民一樣,都是投機性質的,自然屬於那種7個虧中的人,虧損也就是在10%左右,虧得他推薦的廣聯達,才讓成績不那麼難看。

 

翻閱這本書,我剎那間有一種恍惚,彷彿到了春節前在東單上島咖啡裡,我們點上一壺茶,很愜意的聊天。我斷斷續續地花了大概有一個月時間來看這本書,此書既不是精彩小說讓人一口氣讀完,也不是枯燥的教科書讓人危襟正坐去膜拜。彷彿就是朋友聊天的感覺,可以很隨性,可以突然的斷片,可以一段的調侃,一段的嚴肅,一段的激情。

 

他曾強力推薦我中國最好的沒有之一的科幻小說《三體》,此後閒聊的時候討論過整個宇宙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是規律!不知道他是否潛意識受到《三體》的影響。從股市認識論的規律談起,關注「高價值企業的特徵」,抓住優秀或者即將成為優秀的企業的發展規律,剖析市場的演變規律。其實就是對股市認知、企業運營分析、市場理解的方法論和工具了(外企常來這套東東)。更重要的是用化繁為簡的方式進行表達,讓大家能夠快速地理解這些規律。可能這與他之前做售前顧問經常與客戶溝通的經歷有關係。相信很多人看這本書的時候,頗有點破一層紙的感覺,更加清爽。發出「哦。對,原來是這樣。」「這下子明白了。」的感嘆。在發現價值這一部分章節中,某種程度上可以不用股票成長的角度看待,而是對企業運營成長視角的解讀,更是幫助職業經理人更有遠見地進行企業管理。

 

如果是所謂的專業人士寫這類書就未必如此效果,他從自身經歷和散戶的心路歷程的視角出發,所以很大程度上引起大家的共鳴。還有一點,水晶也毫不避諱錯誤和股海沉浮中的彎路,錯誤的教訓有時候比成功的經驗更讓人領悟。比較時髦的話說就是很具有「同理心」。

 

這些讓我想起在我做實習醫生時候最受同學歡迎的臨床帶教老師進行外科示教手術,老師一邊操作,一般講解。為什麼這樣操作,這樣操作的優點是什麼?還有其他什麼術式?潛在的風險是什麼?重要的不是如何操作,而是思考如何去做,為什麼做?後果是什麼?更多是介紹思考的方法和途徑,不是直接告訴去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整體翻閱下來,我個人更喜歡第16章之看好未來的邏輯這個片段(他告訴我他自己也喜歡這段,果然是默契!),寫的相當大氣,從歷史的視角,其實已經超越了談股了。對歷史的把握,對時代的認識很有氣勢感。以前說的把個人命運和時代緊密結合起來,多少覺得有些遙遠,甚至當做很好笑的政治性口號。隨著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工作的感悟,愈發理解這話的內涵了。這裡真的要由衷地說: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們如此多的機遇,如此多的選擇。

 

按照我這個充滿處女座氣質的白羊座人風格(水晶也是白羊座!),必須進行挑刺。比如對於一些專業術語的英文縮寫在最後的16章節給了詳細的解釋,從閱讀的習慣上上應在書中前幾章就應該出現了,開始就做出明細的解釋,而且有些縮寫應用上並不是很規範,或許是小編的責任?

 

有些文中觀點我也未必認同,文中提到說他本人也會去其他論壇看看大家對股票時局的看法,當發現自己與所謂主流一致的時候就立馬質疑自己了,要」遠離大多數人「。就我個人觀點來看,我鼓勵和欣賞保持獨立思考的精神,甚至與眾不同,也承認真理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是掌握少數人的手裡的。但是,並不意味著當你和大眾觀點一致的時候就是什麼從眾流俗了,你就錯誤了。精英與大眾的觀點並不總是對立,沒必要那麼絕對。

 

我相信和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水晶蒼蠅拍同學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且涉獵廣泛,功夫全在身外。他儘管不是什麼名校畢業,但是堅持地勤奮學習(呵呵,好像小學生造句的感覺)。對學習真的已經成為一種信仰了。我更多的認可他對股市的內心感悟,更引申至人生的感悟。我們知道知識的學習相對容易,但是真正地領悟並學以致用,成為自己掌握和利用的規律,這是需要內功磨練的。

 

談到這裡,我想我和大家有個同樣的期待,就是至少5年以後再見到他出版新作,名字我都替他想好了《股市高階之道——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昇華》。我知道,這不是很著急活,都是需要歲月和實踐的歷練以及個人自我修養不斷完善。其實,我們每個人不是都在各自人生的道路上在修煉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79

《莊家優勢》讀後感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莊家優勢》讀後感  -- 用賭場思維交易




 
 
最近看了一本叫《莊家優勢》的書,作者馬愷文於90年代靠數牌策略,跟隊友在全球賭場縱橫21點賭桌,賺進了約600萬美元。閱後,發現書中披露賭牌心法,竟跟眾投資家暗合:關鍵不離確立「久賭必贏」的莊家優勢。

21點數牌法門

21 點數牌法門,其實沒什麼秘密,主要是記下在賭桌上出現過的牌,例如之前幾鋪已經有很多A「見光」的話,餘下牌局出現A的機會自然大幅降低(直到重新洗牌為止)。當發牌箱(shoe)的牌愈來愈少時,馬愷文團隊便能算出剩下啤牌的大致分布。假如閒家勝出率比莊家高,團隊便會大注出擊,務求盡量取利於少數出現的有利局面。通常閒家有52%勝率的牌局,已算作好「抵賭」,55%56%勝率的牌局更是稀有。坐在桌上死數爛數,就是等少數自己有明確優勢的牌局出現。

簡言之:無優勢,不出手。精挑細選有優勢的局面,然後大注出擊。

其實,在投資界這算是老生常談。畢非德和芒格的神諭:「投資是世界上最棒的事業,因為你永遠不必揮棒。你站在打擊區上,投手投來47元的通用汽車(GM)!沒有人會因為不揮棒判你出局,除了失去機會,沒有任何懲罰。你可以整天等喜歡的球投來。若出現一個速度很慢、路線又直,且正好落在你的『甜區』(sweet area),那麼就全力出擊。」五字「神要」曰:好球才揮棒!


等待好球的耐心

或曰:「好易明啫!有咩特別呀?」回想2001年,首次看到上述的神諭時,我都覺得好易明。但實情十幾年來,只是自作聰明!多年來,在投資路上進三步退兩步,只能怨自己無大智慧。



球才揮棒,關鍵不在揮棒方法,在於等好球的耐心。自從幾年前開始在中環混飯吃時,就注定離投資大道愈來愈遠。耳濡目染,鑽研「左穿右插」之技,不理好球、壞球,甚至爛球,都照揮棒不誤,朝早8點,炒到凌晨3點,不論市場、資產,只要價識得跳的,都亂炒一大餐。日夜顛倒,壓力奇大,但回報卻無任何特別之處,總覺得出路是改善揮棒的方法,數得出的海外名家,利佛摩、奧尼爾、畢非德、芒格、塔雷伯、索羅斯、馬克斯(H. Marks)、達利奧等等,皆曾挑燈鑽研。直至年前退出中環,潛心禪修,心靜下來,方發現一己罩門,在於下注太濫,追逐無甚至負優勢的「牌局」,勝率太低,仲衰過擲銀仔。

當今金融市場,風雲跌盪,每隔一年半載,便有「平到你唔信」的股票任你撈,或是像舊年日股升到你唔信的大趨勢。等好球,抓住大機會,優勢必然確立,捨身一擊,「久賭必贏」才有望。


吳瑞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502

巴黎兄著作讀後感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7.html
早前有一篇文章「從價值投資到成為作者」有關巴黎兄出書,當時話會待買入市面版的書本,再閱畢就會寫篇讀後感。找這篇文章的插圖,特別影下書背的推介文,難得止凡有寫推介文的機會,就拿這幅作插圖。



巴黎兄這本書叫「大學沒有教的股票價值投資法」,副題為「港股與美股實踐篇」,文章主要收錄巴黎兄blog內的文章,經過整理再編成一本有序的書籍。整本書分成七章,頭三章是較基礎的,第四章是港股投資實踐,第五章是美股投資實踐,第六及七章都是進階一點,講一些深入一點的會計分析及股票以外的一些證券投資。

頭三章看起來都沒太大難度,大體上都是這裡blog友都會認同的知識,我作為一個閱畢巴黎兄每篇blog文的blog友,回看這些文章都很有親切感,跟心中的信念亦有共鳴。雖然我這樣說,blog友們千萬不要少看這些文章,我認為不斷在基本功上溫故知新,再配合不同的經驗,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投資技巧,這跟每每「抄考」(參考)人家的投資實際操作來得更有用。

第四章,巴黎兄拿了匯控在金融海潚時的供股事件作了很多分析,事件發生後他不時追蹤匯控股票價值,到第五章時再拿被政府注資了八成的AIG作分析,對人人都怕的有毒資產作出分析及投資,藝高人膽大,賺得十分精彩。其實金融海潚之後,巴黎兄提到的這些名牌公司股份的價格及價值的變化,大家都清楚,就算不清楚,上google finance及下載年報都能理解。但當時對這些出事的公司如此留意及作出深入分析,最後差不多以零風險的狀態買入,這算是真正吃了一頓金融海潚大餐。

來到第六及第七章,坦白講,就算由初稿時來到今天買了這本書再閱一遍,我還是不能完全掌握內容,尤其當中討論了一些衍生工具,如何拿期權作為莊家賺手續費之類,我都不善於此。這又證明了同是價值投資者,門派實在多的是,而且我深信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裡的blog友如要討論衍生工具相關知識的話,應該知道到誰的blog更有效吧,哈哈。

其中一個對我最有啟發的知識,是有關債券的考慮,由於香港的債券市場並不活躍,所以很少人對債券有所研究。其實債券跟股票應該是「孖公仔」,Benjamin Graham甚至建議在不同的市場環境,股、債的佔有比率應該不時控制著,可見債券的重要性。

而在書中巴黎兄給我們指出選擇債券的四大原則,第一是應著眼公司的償還能力,這才是決定其債券的安全性。第二是公司償還能力是針對經濟蕭條時所作的衡量。第三,若安全度不足,給高一點債息也難以補償。第四是選擇時定個原則再向上找,好像政府向銀行定立可買債券類別,低過這原則的都不用理會。

除了這四個原則之外,還有一點,同一家公司出了不同級別的債券,這是不合理的,巴黎兄在書中把這情況形容為同一個人,硬要把其手腳劃開,分辨其重要性的高低。既然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償還能力,因為債息而出了不同級別的債券,不妨選最高債息的一類,這才算最合理,反正公司償還不了債務,所有債務最終都變廢紙。

看完整本書,大家會發現巴黎兄的功力很深厚,而且非常理性,投資個案是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每個個案都做足功課,亦跟隨Graham的理念行事,這都是對投資的應有態度,讓我們好好在巴黎兄這本書中偷師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08

2014-08-09 by cara《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讀後感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2v19t.html

  本週閱讀了《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一書,書很古老,1996年第一版,講的是轟動一時的英國老牌貴族商業銀行因交易員尼克·李森個人暗箱操作而破產倒閉的事情。

  80年代,亞洲經濟崛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巴林銀行順應形勢,在亞洲的金融業務也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繁榮背後,巴林銀行在亞洲的管理卻隱藏著混亂無序的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尼克李森被派到雅加達的巴林銀行分部。他憑藉自己的耐心、毅力、高超邏輯推理能力,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成功地將巴林銀行的收支差從一億英磅降低到一千萬英磅。1992年,25歲的尼克李森憑藉出色的業績出任新加坡分行期貨公司的總經理。開始時,銀行主要是通過為客戶提供期貨交易服務賺取佣金。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在頻繁的數據交易中。其手下的一位新僱員金姆·王由於誤將客戶購進20份合同執行成了賣出20份合同,由此造成公司2萬英鎊的損失。事發後,尼克·李森為了保護自己的僱員不被解僱,擅自設置了一個秘密帳88888存放這一錯誤數據,並且表面上偽造了指令已經被正確執行的假象。好心的尼克李森在月末平帳前用自己的獎金填補了這一損失,而沒有按規定向上一級匯報。

  這一先例一開,也就奠定了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基礎。在之後的時間裡,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將自己或者僱員的失誤隱藏進88888這個秘密賬戶。但是憑藉其高超的期貨交易經驗和技巧,加之一點運氣,也曾一度扭轉該秘密賬戶的虧空甚至略有盈餘。他甚至由於出色的交易操作而成為期貨、期權市場人盡皆知的神話人物。

  但是,好景不長。之後一次不經意的失誤造成了幾百萬美元的虧損,自負的他像往常一樣將該錯誤放入88888賬戶,力求在之後的交易中憑藉一人之力彌補虧空。之後的2年內,尼克李森以其高超的帳務處理技巧,欺上瞞下,躲過了上級嚴密的內部審計程序,冒著巨大的交易風險以期搏取利潤彌補已經造成的損失,但卻是事與願違,交易越做越大,也越虧越大,最終竟然給巴林銀行造成了多達兩億英磅的巨大虧空!事態已經嚴重超出了他可以控制的範圍,於是尼克·李森扔下一堆爛帳攜妻逃跑,最後落網於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他在監獄中以自傳的形式詳細描述了這幾年的交易員生涯,之後出版為該書。

  讀後,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1.首先,每一個工作者,不論是位高權重還是身處基層都應該認真仔細對待自己的工作,因為每一處細節都可能會決定一個企業的未來成敗。謹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2.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但重要的是看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如果像尼克·李森一樣,出於一種虛榮或對個人能力的自信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隱瞞損失,虛報業績,其結果只會讓損失越來越大,最終不可控制。於我們,平時應當積累技巧預防失誤的發生,即便在失誤發生之後,也應當以最快的速度發現失誤、改正它來及時止損。

  3.在尼克·李森出現第一筆交易失誤之後的幾年內,賬戶漏洞越來越大,他憑藉職務之便偽造業績、編織一個又一個謊言來欺騙上下級、銀行、審計機關、客戶,然而卻幾乎沒有人在東窗事發之前提出明確的質疑。正是這種模糊的監管和不負責任的領導、審計行為滋生了尼克·李森的僥倖心理,為其之後的荒誕交易鋪就了深淵。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擴張階段特別容易出現管理鬆動的情況,但是放的權力越大越需要嚴格監管賦於權力的同時不能沒有制約。只有兩者平衡,才能杜絕此類事務發生。

 

  以上便是本人《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一書的讀後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