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數碼就是科技股?-神州數碼(861)(稍稍更新,謝Soros兄及會計仔兄)


今日經濟日報某財經專欄竟然有些嚇人的文章:


  現時,筆者仍然認為曾於7月18日推介之神州數碼(00861)估值偏低,當時價5.38元,昨收報5.92元,帳面利潤暫有 10%,維持向上望挑戰6元,突破上望7元目標,止蝕5元。最主要原因是相較同類股份如金山軟件(03888)及金蝶國際(00268)預測PE已抽高至 14倍及15倍,但神州數碼只有7.7倍。據公司管理層早前披露,4月至6月份首財季業績還不錯,比較之下,神州數碼還是揸得較安心。


據小弟掌握的資料,她應該寫了幾年專欄,但對股票種類這樣無知,真枉為寫了這麼多年專欄:


據招股書稱,金山軟件(3888)的業務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4/03888_223251/C114.pdf


 


基於市場佔有率,本集團為中國一家主要軟件開發、分銷及服務供應商。集團利用本身一應俱全的軟件開發平台提供種類繁多的創新娛樂及應用軟件。本集團相信其擁有中國陣容最龐大的內部娛樂及應用軟件研發隊伍之一,專注娛樂及應用軟件的開發,....




本 集團的產品開發及支援營運部門專注於提升集團顧客的用家體驗上。本集團亦已逐漸利用互聯網作為推廣與分銷本集團多種現有和新推軟件產品的有效而相對安全的 渠道。雖然本集團的用戶主要在中國境內,但本集團亦在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發售若干娛樂軟件產品,以及於日本、香港、台灣、澳門及越南發售部分應 用軟件產品。


據2008年年報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3/LTN20090403058_C.pdf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268)是中國軟件產業領導廠商、亞太地區企業管理軟件及中間件軟件龍頭企業、全球領先的在線管理及電子商務服務商。



金 蝶以引領管理模式進步、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幫助顧客成功為使命,通過44家以營銷與服務為主的分支機構和約1,400家諮詢、技術、實施服務、分銷等合作 夥伴為全球超過60萬家企業和政府組織提供信息化服務。金蝶連續四年被IDC評為中國中小企業ERP市場佔有率第一名、連續三年蟬聯《福布斯亞洲》雜誌的 「亞太區最佳中小企業」及「最具價值中國品牌500強」、2007年被Gartner評為全球有能力提供下一代SOA服務的十九家主要廠商之一。於 2007年,IBM入股金蝶國際,成為集團的策略性股東,並與金蝶國際組成全球戰略聯盟,共同在SOA、市場銷售、諮詢與應用服務、SaaS多個方面進行 了合作。


總的來說,前面兩家是做軟件的,不過側重各有不同,金蝶是偏重企業方面,金山主打網絡遊戲、翻譯及殺毒軟件。


但是神州數碼是由聯想(992)分拆出來的,業務是以硬件為主,主要不同的是它可以提供「一站式」採購、提供售後技術支援,及網絡遍佈中國,同類股應為偉仕控股(856)及新龍國際(529),但估值應較前兩者高,但因不具備高技術或專利,故應該較其所述的軟件股低,更不適宜和軟件股作比較。


http://www.digitalchina.com/aboutus/companyprofile.aspx

神州数码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应用,以科技驱动工作与生活的创新,推进数字化中国进程。为此,集团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最广大用户提供最为全面IT服务的首选供货商。
集团业务主要包括IT规划、流程外包、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硬件基础设施服务、维保、硬件安装、分销及零售等八类业务,面向中国市场,为行业客户、企业级客户、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IT服务。
集 团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19个主要城市设有区域中心。同超过100家全球顶尖IT品牌拥有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覆盖全国超过1万家代理合作伙伴,为中 国用户提供最优质便捷的IT服务。集团依靠多年经验积累的行业应用服务能力,在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的IT服务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同时,神州数码亦在 IT产品分销领域保持了多年市场第一的地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08/LTN20010308028_C.doc



 

神州數碼集團乃由本公司成立,該集團於中國從事分銷外國品牌資訊科技產品、提供系統集成服務及開發及分銷網絡產品。神州數碼現時為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






由 於神州數碼集團之業務於與聯想之其他業務獨立區分後將更有利於經營,董事會相信,就聯想集團之整體角度而言,分拆該等業務並於聯交所獨立上市乃於商業上可 行並可帶來經濟利益。進行分拆建議之理據及利益乃載於下文「進行分拆建議之理據及利益」一節。分拆建議之確實架構正在考慮中,預期將包括可能將神州數碼之 股份分拆於聯交所主板上市,並視乎市場狀況,可能進行公開發售及配售。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為上市事項之保薦人。董事會已於

二零零一年三月七日


 

就該項神州數碼股份之分拆上市建議向聯交所進行排期申請。現時並不能保證能獲取有關批准,亦不能保證神州數碼能夠上市。於分拆建議實施後,聯想之股份將繼續於聯交所上市。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08/LTN20070808422_C.pdf

其後聯想母公司減持部分股權,予管理層及創投基金。

85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7/LTN20090617380_C.pdf

52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9/LTN20090409774_C.pdf

86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7/LTN20090617380_C.pdf

 

以最新的全年業績來計,新龍的營業額45億,偉仕220億,神州423億,盈利方面新龍4,180萬、偉仕2.61億、神州6.41億,利潤及規模來說,神州都是最大,估值應較高10-20%。

以 市值計,新龍P/E 8.33倍、偉仕6.07倍、神州9.51倍,但新龍財政穩健、偉仕較差、神州則在前兩者中間,故其合理P/E應是前兩者平均高10-20%,即7.92 倍-8.64倍,其估值約在5.28元-5.76元之間,現價其實已稍貴,但形勢上正向上,並破頂,實可繼續持有。

星期六補充: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80025


會計仔先生寫這些東西是make sense,他都說這隻是trading股,所以我認為,仍不可以用軟件股的估值,而是以未來的盈利,乘上這類股龍頭股的P/E溢價去計。

如下年增長20%,即做500億營業額,純利率提高0.5-1%,至2%-2.5%,即盈利是10-12.5億,乘上約7.92 倍-8.64倍P/E,即價值達79.2億- 108億,除以962,390,581股,即估值是8.23元-11.22億,即有約35-80%的上升空間,如以個人值博率來計,是可以買的。


P.S.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4/LTN20070924004_C.HTM


金山軟件和神州數碼都有聯想為股東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4

輕忽風險、「賭」錯行情 科技股達人兩度破產 低檔布局成長股 東山再起兩年賺回千萬

2011-10-10  TWM




三十八歲的洪文宇,年紀輕輕就已 經歷兩次痛徹心扉的破產經驗。

網通泡沫破滅時慘遭滅頂,金融海嘯時賠光身價還負債一百多萬元。

二年後他掙回了千萬元資產,他 到底想通什麼賺錢道理?

撰文‧林心怡

洪文宇(化名)不僅是科技股投資愛好者,也是高科技產品的愛用者。他把玩 著手上白色的iPhone 4手機,桌上擺的則是限量款的華碩F8vr白色筆電,一身帥勁的他卻吐出:「我愛玩科技,但也被科技股玩得很慘。第一次破產是發生在二○○一年時的網通泡 沫,第二次破產則是○八年金融海嘯??。」他接著說:﹁○八年的那場金融海嘯最慘烈,不但輸光了我的家當,還負債。那段時間,上班回到家,我把自己關在家 裡足不出戶,變成了一個死宅男……。﹂長相斯文、一副娃娃臉的洪文宇憶起投資失利破產的日子。

靜心研究充實專業知識 不再「賭」行情有道是:﹁新手死在高點,老手死在反彈。﹂在股市自視甚高的洪文宇,就是﹁輸﹂在金融海嘯從九千點下修後,「賭」七千點有機會反彈。但出乎 他意料的,加權指數卻一路下修至三九五五低點。更要命的是,當時洪文宇手上的期指多單高達八成,連續性的下殺,不僅血本無歸,還得籌錢補繳一百萬元的保證 金。

千萬元資產幾乎瞬間賠光,還負債一百萬元,這讓一向自傲股市投資功力了得的洪文宇相當受傷,﹁在那段賠光、負債的日子,我幾乎天天失 眠,當時心想,難道我就這樣倒下去了嗎?﹂為了一搏翻身的機會,他更積極地研究股票,力求東山再起。

其實,這不是洪文宇第一次破產了。元培 醫專畢業、初入社會沒多久的洪文宇,就是個靠信用卡借貸過日子的卡奴。二○○○年網通泡沫時,不但在股市裡賠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也因行情不好,讓當時擔 任營業員的他,常常領著底薪二萬二千元,支付每月的房租、生活開銷及四十多萬元的卡債;之後更慘遭裁員,幾個月沒收入。

為了過生活,他一邊 自修充實股市專業知識,一邊幫出版社撰寫﹁技術分析﹂相關書籍,靠預支版稅與友人接濟過日子。雖然日子過得清苦,洪文宇當時心想,自己還年輕,也不過是負 債四十多萬元,未來靠他股市投資的本領,還有扳回一城的機會。但沒想到,○八年的金融海嘯,卻再度重創了他的投資信心。

逐漸邁入中年,卻一 下子輸光了好不容易累積出來的千萬元資產,還負債百萬元。這時的洪文宇心急如焚,﹁我心想,一定得趕快在台股下跌的過程中,發掘價值被低估或有轉機向上的 成長股投資,並鎖定投資報酬率至少五成到一倍以上的標的,不然時機一過,就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能翻身了!﹂自我反省後,洪文宇開始冷靜思考東山再起的可能 性。

洪文宇說,他觀察到智慧型手機未來的市場滲透率,絕對要比手機強,專做保護玻璃的正達,就能搭上智慧型手機未來龐大的商機。此外,當時 正達的﹁富爸爸﹂鴻海持有的成本大約十五元左右,這讓洪文宇心想:﹁當時正達股價不過才十幾元,股價買得比大股東便宜,未來又有發展性,投資勝算真的很 大!﹂想通成長股的三個賺錢道理才剛輸光家當還負債的洪文宇,為了籌錢買股票,他向親友借錢時總是信心滿滿地說:﹁錢借我買股,若賺錢一人一半,輸了就算 我的!﹂就這樣,洪文宇靠著借來的資金,在○八年底先發掘了上市LED廠商隆達,從二十五元介入、六十五元賣出,獲利二.六倍。又在○九年初布局當時才十 幾元的觸控保護玻璃廠正達,一路加碼,直到去年以一二○元出脫,獲利至少五倍,讓他賺回了千萬元資產。

這場從負債百萬元再賺回千萬元驚心動 魄「谷底逮黑馬」的過程,讓洪文宇想通了三個最重要的賺錢道理:第一、投資成長股一定要看總體經濟環境。﹁之前失敗的經驗,讓我學到投資股票不能光看產業 面與技術分析,而是要搭配總經環境!﹂「之前一味地把產業分析擺在投資決策第一順位,這是很危險的!」至於第二個道理則是:在空頭盡量保持空手時,反而更 該努力研究。「我會利用這段時間詳讀一些新上市科技股公開說明書,弄清楚上、下游的產業鏈,用小量資金先行部署,股價動起來時,再一路向上加碼!」洪文宇 在短短二年多從負債百萬元賺回千萬元,第二個賺錢道理居功甚偉。

最後,第三個道理則是資金控管。從事成長股投資的人,容易產生難以駕馭的賭 性,疏於資金控管,使自己陷入極大風險而不自知。「這是我從兩次破產經驗學到最寶貴的教訓。」也正因對未來全球經濟不甚樂觀,目前洪文宇的持股不到一成。 現在,他懂得稍安勿躁,不過度拉大槓桿的道理,看財報、持續追蹤獲利數字,懂得嚴設停損才是長線的賺錢之道。

賺回千萬元身價的洪文宇,因為 想通上述三個賺錢道理,這次台股受歐債危機影響受傷輕微,他也正睜大眼睛尋找下一個明星產業,為自己下一個千萬元做好準備。

洪 文宇

出生:1973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證券營業員

學 歷:元培醫專

投資資歷:12年

那些年想通的賺錢道理

「谷底逮黑 馬」投資心法

操作成長股,不僅看產業面,也要看總體經濟面說明:經過2001與08年兩次破產教訓後,終於在今年避開歐債危機引發的台股急 跌。

空頭來臨時,反而更應努力做產業面研究,為找下一支黑馬股做準備說明:2008年底與09年股市低迷時,靠找出隆達與正達兩檔黑馬股賺 回千萬元。

嚴謹的資金控管

說明:空頭市場時,部位不要超過可投資資金的2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0

就是她 打破巴菲特不買科技股鐵律

2011-11-28  TCW




這是一家股神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看了五十年,才決定投資的公司。而她,更讓巴菲特打破從不碰高科技股的魔咒。

這家公司,是今年滿一百歲的IBM。而她,是IBM明年一月一日將上任的女執行長羅曼堤(Virginia Rometty),這位全球科技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自二○○五年起,她已連七年入選《財星》(Fortune)雜誌「商界最有權力的五十大女性」。

她,是百年首位女執行長讓股神變股東還直說:我早該買它

羅曼堤被選為IBM百年來第一位女執行長。從《時代》(Time)雜誌到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所有西方媒體一點都不訝異,因為她的功績,讓IBM自過去九年起,業績一路長紅,讓巴菲特在今年花了一百零七億美元,連續八 個月,持續加碼,成為持有IBM五.五%股權的最大股東之一,還忍不住說:「我五年前早該注意到它!」

IBM,這家我們印象中,很老的高科技公司,到底交出了怎樣漂亮的成績單?

一、自二○○二年開始,IBM連續三十五季,每季每股盈餘(EPS)都有兩位數成長,金融海嘯對它沒有任何影響。

二、市值逾二千一百億美元,僅次於蘋果。較金融海嘯前市值成長近五成。

三、這家公司近三年成績單,達陣率一○五%,二○一○年EPS逾十一美元後,最新目標是二○一五年要達二十美元。

羅曼堤,這個西北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系統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在二○○八年時接受本刊專訪時,就已被媒體點名是接班的熱門人選,她平易近人,卻告訴我 們,她最愛的是潛水:「你必須專注在手邊的事情,因為只要出一點點錯就完了,就算五%的恐慌都不行……。」

潛水,帶給她冷靜。就如同今年十月,她參加《財星》雜誌最有權力女性高峰會時所傳達的成功之道:「Be first and be lonely(保持領先,忍受孤獨)」。

這個在第一中,享受孤獨的女人,到底做了什麼?《彭博商業週刊》認為,羅曼堤的上任代表的是,IBM未來將更重視的是成長的爆發性。她到底是如何把IBM 又帶往高峰?

畫面,轉到巴西觀光大城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南半球的十一月,初夏炎熱的天氣,里約著名的沙灘擠滿了人潮,市中心,混合了古希臘和古歐洲風格的百年市立歌劇廳裡,IBM 「智慧城市」(smarter city)的論壇,聚集近五百位包含歐美市長級政要、學者、銀行家和創投業者在內人士。

當IBM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彭明盛(Sam Palmisano),親自介紹現任全球銷售事業群資深副總裁的羅曼堤上場,全場爆出最熱烈掌聲,因這是她在新執行長職務發布後,首度在公眾場合發表演 說。

五十三歲,一頭俐落的金色短髮、身材高的羅曼堤,因為感冒,嗓音略微沙啞的她,仍充滿精力的告訴在場者,智慧城市的時代正來臨,隨著中大型城市數目激增, 城市需要用科技改善居住環境。根據國際市調機構IDC預估,智慧城市的商機,今年就有三百四十億美元,而且每年還會以一八%以上的速度增長。

羅曼堤說:「許多人對於建造一個城市有迷思,認為一開始就要有大型計畫,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要了解你的企圖心、志向和使命。」台下的人,全都專心聆聽。 因為就是她,協助IBM把一個個抽象的概念落實,並且賺到了大錢。

她,主導最關鍵合併案親錄歡迎留言,助顧問業新血融入

畫面,回到二○○二年。這是IBM,轉型成為資訊服務商,最關鍵的一年。IBM希望可以提供給顧客更專業的意見,計畫花三十五億美元購併企業顧問公司適華 庫寶顧問公司(PwCC)。

這個由羅曼堤主導的購併案,是IBM史上最大合併案。IBM的想法是,賣硬體產品毛利低,客戶真正需要的是,可以提供諮詢服務,並且整合硬體與軟體產品, 且這樣的獲利更高且更穩健。

這個大方向或許是對的,但過去,力有未逮。因為,科技業與顧問業,根本是完全不同的腦袋。

台灣IBM工商事業群前總經理劉鏡清,當時參與整合,他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人腦瞧不起電腦,「剛開始(PwCC員工)顧問跑到科技公司覺得很丟臉 。」

適華庫寶賣價三十五億美元,員工人數三萬多人,相當於每個人值十一萬美元,這是個完全靠人腦提供諮詢的行業,若一旦員工不適應出走,就形同買到空殼。

但,羅曼堤讓這個購併案成功了!《時代》雜誌引述彭明盛的說法:「她完成了協議,並且,讓它能夠執行。」「她不屈不撓的工作而且征服了這些顧問。」

私人顧問公司Honestly Now創辦人Tereza Nemessanyi在Women 2.0網站上,寫出她當時在適華庫寶的親身經歷:「宣布合併那天早上,我們很多人都非常遲疑,到底一個高科技公司要怎樣管理一個服務公司?但,當我打開電 話答錄機,裡面傳出:『Hello,我是Ginni Rometty(編按:熟悉羅曼堤的都喚她Ginni)……』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她歡迎我們進入IBM家族,告訴我們,我們有多特別,我們可以維持現有最 好的文化……。我們所有人放下電話後,大家在辦公室裡對看,然後說:『哇,你聽到了沒……那女人給我們留下了超棒的語音留言!』」

「她能畫出大的藍圖,但又能執行細節,」美國專業科技網站InformationWeek說。羅曼堤連顧問們被合併的不安心態都顧慮到。因此,當彭明盛曾 要求顧問出差住宿改到平價的假日飯店(Holiday Inns),以貫徹IBM削減成本的文化。她堅決反對此提案。她很清楚,她要留住這樁合併案最關鍵的資產──人才。

她,讓IT員工換服務腦袋會寫程式,還得搞懂客戶要什麼

這個購併案的成立,成為日後推動IBM成長的火車頭。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兼合夥人曾江華回憶,早期IBM雖說想做資訊服務,但只懂 IT語言,客戶說會計傳票在系統裡要怎樣處理,他們就把程式寫出來,但客戶真正要的其實是要能從傳票看到庫存能見度、優化生產計畫。

購併適華庫寶後的IBM,終於完全聽懂了消費者的話,這個成績單,讓羅曼堤在二○○五年升任顧問事業群副總裁,她一上任,她的部門連兩年的獲利大幅成長逾 四成,也讓外界開始注意到這位有潛力的接班人。

但,IBM不會甘於現狀,就如同羅曼堤的職涯一樣。

「你會快速要求自己在組織裡,冒險衝撞限制。因為人都偏愛維持現狀,前進需要動力。」羅曼堤說。

她,還要做智慧城市生意創造新需求,思科、西門子都跟進

當全球企業因為經濟環境成長停滯,支出更為保守時。IBM選擇去創造新的需求──去做城市的生意,尤其是正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

城市的生意,概念太抽象,很多華爾街分析師都聽不懂,「讓投資人跟上你也是個挑戰,」彭明盛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時說。

要做這塊生意,除了要有資訊分析力,還要有各種領域的專業知識。以IBM協助里約設立的應變中心為例,為了防洪,包括每平方英里範圍的天氣預測,電力網、 交通監控、建築和水文系統的資訊都要一手掌握,暴雨來襲,應變中心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哪一條路口淹水、電力有沒有受影響、要用什麼替代道路,如果有傷患要 送到哪間醫院。

從○八年開始,IBM默默往此新方向邁進,去年此業務已貢獻IBM三十億美元營收,現在思科(Cisco)和西門子(Siemens)等大廠都跟進。

我們在巴西的現場,看到IBM新舊執行長聚集,這是今年IBM辦智慧城市論壇的第五站,他們已經去了上海與柏林。有趣的是,每一個活動,都比IBM今年在 紐約度過百年生日的紀念活動還盛大。

原因很簡單:「別愛過去的自己,」這是彭明盛,在論壇最後送給大家的結語。他們,只想看未來。

「如果你不持續改造(reinvent)自己,你會失去商機……,許多IBM的員工(一九九三年時)就在IBM,所以我們記得非常清晰(瀕死經驗)」 IBM全球企業轉型事業處資深副總裁桑福德(Linda Sanford)點出了IBM拚命要走在前頭的原因。當時的羅曼堤,也是IBM的老員工,她在IBM工作至今有三十年。

但做先鋒,怎麼確定自己是對的?畢竟,一意孤行與領先群倫,只是一線之隔!

遇到這種時候,羅曼堤會對自己說,「要肯定我相信的理念。」如果,一個策略的形成,都經過數據的檢視和IBM內部無數辯論,還有對顧客的洞察,那麼,即使 外界不了解,即使難度非常高,即使要完全脫胎換骨,都不該猶豫。

「無論你做什麼,唯有心態能讓你出類拔萃,意思是你必須設定較高目標,有企圖心 。」這是羅曼堤先前接受本刊專訪時所說。當我們抱怨不景氣對自身的影響時。我們或許也可以想一想,我們,對當「第一」的決心到底有多深。

【延伸閱讀】三次轉型,讓大象學會跳舞——IBM轉型大事紀

第一次 '02年 發動最大收購案,購併適華庫寶顧問公司;把硬碟業務賣給日立

第二次 '04年 PC部門賣給聯想'06年 出售印表機業務,退出低毛利的硬體業務

第三次 '08年 提出「智慧地球(註)」策略,專注新興市場、雲端運算和商業分析市場2011年 市值超越微軟,僅次於蘋果,是全美市值第二大的科技公司註:智慧城市為旗下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2

首場路演 Facebook掀起科技股新一輪熱潮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9/0MNDE1XzQzMDA0MQ.html

5月7日中午,當一身學生裝扮的Facebook(FB.NASDAQ)CEO扎克伯格開著黑色SUV來到曼哈頓中心的喜來登酒店時,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早已在酒店外的街道上排起了蛇形長隊,等候Facebook的首場路演。

風 頭正盛的社交網站Facebook預計將於5月18日在納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根據Facebook上週公佈的每股28美元到35美元 IPO定價區間,按發行價上限計算,籌集最多136億美元,從而刷新迄今為止全球網絡科技股IPO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公司市值將為770億美元到960 億美元。

此前,谷歌IPO時籌集了19億美元,估值230億美元,至今仍保持著美國互聯網公司最大規模IPO紀錄。

不過,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表示,因為Facebook成立僅有8年,尚未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和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公司相比,也沒有大規模的業務轉型與開拓經歷,抗風險應對能力仍有待考驗。

營收同比上漲、環比下跌

參 加路演的人士稱,這是一次常規的例行演示,幾乎沒有任何關於Facebook的新信息。路演中,Facebook高管們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回答了大約 六個問題,包括Facebook在中國的未來,通過移動產品提振收入的計劃,以及最近以10億美元收購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的交易等。而關於中 國市場,Facebook高管則稱願意與中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在中國建立合作的事宜。

儘管暫無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表,但此前扎克伯格早已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的決心。他曾說,「如果你遺漏了13億人的市場,還如何能連接整個世界?」多年來他都保持著每週三和週五花1小時學習中文的習慣。

Facebook 對進入中國早有準備。2007年,該公司註冊了Facebook.cn的域名;2008年3月,李嘉誠證實已向Facebook投資逾1億美元,3個月 後,Facebook推出簡體中文版本;2010年12月底,扎克伯格曾經攜其華人女友訪華四天,先後拜訪了百度CEO李彥宏、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新浪 CEO曹國偉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不久前,他還和華裔女友再次到中國旅遊。

不過對於其未來進軍中國市場的表現,人人公司CEO陳一舟此前曾向記者表示,對於Facebook入華後的市場表現「不好預測」。因為這意味著Facebook將進入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而且中國的文化、商業環境和其他特點也都與其此前在全球其他市場情況大不一樣。

易 觀國際分析師董旭也向記者表示,未來Facebook進入中國市場屬於趕了「晚集」,一方面中國網民與海外網民不同的用戶習慣和文化習慣,而另一方面國內 用戶的社交需求已基本在騰訊、人人、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得到了滿足,形成一定的用戶黏性,Facebook不得不面臨來自中國社交媒體的強勢競爭,但 Facebook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資本、技術、品牌以及對用戶關係的精準把握。

根據Facebook最新發佈的2012財年第一財季財報,每月活躍用戶超過9億,每日活躍用戶超過5億,在用戶在線時長及廣告收入等方面,對老牌科技巨頭谷歌和雅虎等形成威脅。

但一些數據還是給Facebook澆了冷水。今年第一財季Facebook營收達到10.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5%,但較上財季卻下跌6%;廣告收入達到8.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但和上財季相比卻下滑了7.5%。

Facebook 將上述原因歸結為季節性因素,但有人開始質疑Facebook增長放緩。紐約股票研究公司FusionIQ的首席執行官巴裡認為,Facebook目前的 估值非常高,除非管理層未來能把龐大的用戶基礎轉化成利潤,否則該公司需要實現巨大的增長來支撐這一估值。

近乎瘋狂的追捧

但 路演現場密密麻麻的投資者仍反映出市場對於Facebook盈利前景的看好。有投資者預測,在Facebook隨後從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和舊金山等大城 市進行路演的過程中,預計Facebook還將調高IPO定價區間。而投資銀行Evercore的分析師塞納(Ken Sena)週一表示,Facebook的估值範圍應當在1400億美元到1600億美元之間。

甚至在Facebook還沒有上市的時候,分析師就已經紛紛開始了對該公司的研究。第一家為Facebook評級的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在上週五給出優於大市的評級,目標價位是44美元。

賓夕法尼亞州投資公司特納投資合夥人公司的基金經理巴吉尼說,即使Facebook發行價定在指導價區間的高端,買進Facebook的股票仍然很合算。他預計該公司市值將在四年內達到2000億美元,因Facebook將能夠輕鬆複製谷歌的成功模式。

美 國投資銀行Susquehanna Financial分析師赫爾曼·梁(Herman Leung)週一發佈投資者報告稱,他預計今年Facebook的營收將增長40%,到2013年則將增長33%。他稱,每股28到35美元的IPO定價 區間對投資者來說是個頗具「吸引力」的估值,為其提供了一個「能夠激發興趣的進入點」。

李瑋棟認為,Facebook的上市對於互聯網和移動行業企業的股價將帶來較好的提振作用。

不過,Facebook面臨的挑戰還有不少,例如谷歌社交網絡Google+發展勢頭正猛,Twitter的競爭也不容小覷,而用戶在達到10億之後,Facebook在中國這個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市場仍處空白,等等。

還有人擔憂新一輪科技股泡沫的出現。美國私人銀行費城信託的CEO科洛夫頓表示,Facebook上市掀起的狂熱浪潮讓他多少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特別是會讓人回想起上世紀90年代末的科技股熱潮。當時投資人瘋狂追捧網絡科技股,根本不顧及基本面狀況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2

價值投資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0if0.html
本文科技股定義:「運營被技術變革所左右的上市公司」。經典的科技股有索尼、第一太陽能、思科、諾基亞;非典型的有IBM、中國聯通;變種的有FACEBOOK、騰訊、亞馬遜。

 

   想 到聯通的廣告詞:「全球76%人群的選擇」,這個選擇是WCDMA。身邊所有的朋友,自從聯通開始賣蘋果後,全部有了聯通號碼,無論是蘋果的魅力,還是網 速。全球通十幾年的網齡,還是淪為配角。在嘗試過TD-LTE後,二元驚恐之餘,不僅再為三家運營商擔心,重新洗牌的時機又到了。如果是價值投資者,你有 任何理由買入這三家運營商嗎?「如果你不能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鐘。」不想結婚的戀愛在價值投資者看來就是耍流氓!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索 尼、第一太陽能、思科、摩托羅拉,這些昔日的科技巨人,不是趴架就是裁員。曾經風靡每家每戶的SONY,股價從5年前的50美元到滑落至14,現又陷入裁 人的泥潭;曾經光伏霸主第一太陽能從300隕落到16;曾經不可一世的思科從33耷拉到16;「Hello,MOTO"多麼親切的摩托羅拉已被分拆。就連 街機標配的諾基亞也從30滑到了3元。玩不起,真是玩不起!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科技股不好嗎?百度從200到1200,騰訊從50到220,蘋果從100到600,亞馬遜從40到230,這又都是科技股的魅力。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在 2012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有人問過巴菲特關於科技股的看法,巴菲特回答說:「未來10年後,這兩家公司(GOOGLE和蘋果)將比現在價值更多的 錢,對此我毫無疑問。但我卻不想投資其中兩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投資IBM走上錯路的可能性,要比投資蘋果或GOOGLE更小一些。但是這並不是說蘋果或 GOOGLE將來發展不如IBM好。對我來說,現在要預測蘋果和GOOGLE未來10年的發展情況非常困難,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對這兩家公司進行估值。」

 

   巴老坦誠回答的實指科技股的不確定性是價值投資者最重要槓桿「時間」的天敵。正是科技天生的變革特性,使得科技股的未來很難確定,儘管它可能是璀璨的。「一個旅館的競爭者不會在一夜之間不期而至,而對一隻科技股來說,一覺醒來可能一切都已改變」彼得.林奇對於科技股持同樣的觀點。價值投資追求的是確定性,「注定必然如此」的可以預測的未來現金流。從這個角度,IBM已不是科技股,而是具有長期競爭力,提供不可替代服務的具有特許權的超級明星公司。

 

   巴菲特在接受CNBC電視台的專訪時,再次闡述他對於Facebook、蘋果等科技公司的看法。「任何時候,一個非同尋常的企業,同時也是最難以估值的企業。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未來5年或10年它們是否能夠和現在一樣非同尋常,能不能持續做出更多非同尋常的事情。對於我來說,要弄清楚Facebook這類企業未來5年或10年的發展情況,比預測可口可樂這類企業的未來長期發展要困難。按照我個人的觀點,IBM這家公司未來10年肯定也會和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變化的程度肯定不會像Facbook或者蘋果這樣的公司那麼大。 我將來絕對不會賣空Facebook或者蘋果這類公司的股票,我並不認為他們不可能會有燦爛的未來,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未來將會如何。像可口可樂和吉列 這樣的公司,很可能會被貼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標籤。在過去的10年中,兩家公司都已明顯地擴大本來就非常巨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在下一 個10年中他們還會再創佳績。」

 

   在 二元1999年瘋狂買入互聯網股票的時侯,市場上充斥著對於巴菲特遠離科技股的嘲諷。巴菲特在1999年的致股東信中說到:「我在1999年所獲得的成績 就只有D,除此之外表現最慘的要算是伯克希爾的股票投資組合了,至於該為這件事負責的,除了少部份的投資是由GEICO公司的Lou Simpson管理外,其餘全部都要歸咎於我本人。」那一年,伯克希爾股票跌了將近50%,而納斯達克指數漲到歷史最高點5000點。然而,擁有時間的槓 桿,確定性總是會贏回來,細水長流!隨著互聯網泡沫的崩盤,在2011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不無得意的 說到:「我早跟你們說過了,要控制對網絡股的熱情!」納指從5000點跌破2000,二元的一隻股票從100多美元跌到87美分,根本沒有賣出的機會。而 伯克希爾又重新奪回了領地。巴菲特總結到:「不管它意味著多麼光明遠大的前景,只要現在或幾年內沒有創造價值,那就是價值收縮,而非價值創造。現在看來,泡沫的成因在於人們太在意IPO(首次公開上市)而不顧上市後的業績了。」(大部分互聯網中概的寫照,現在的互聯網市場是不是有了這種徵兆?Groupon、唯品會、神州租車?)

 

   在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不斷表達著他對確定性的喜愛,喜詩糖果是最好的例證。「自從我們在1972年以2,500萬美元買下該公司以來,它已為我們貢獻了8.57億美元的稅前淨利,而儘管公司營運維持高成長,本身卻不需要額外的資金加以支持。有鑑於Chuck Huggins過去優異的表現,我們在買下該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把公司交給他負責,而他對產品品質與親切服務的堅持,讓顧客、員工與股東都受益良多。Chuck的表現一天比一天好,記得他接手喜斯時的年紀是46歲,公司的稅前獲利(單位百萬美元)大概是他年紀的10%,如今他高齡74歲,但這個比率卻提高到100%,在發現這個有趣的數字之後,我們把它稱之為Huggins定律,現在查理跟我只要想到Chuck的生日快到時,就暗自竊喜不已。」

 

   到此,科技股變革的不確定的天性,使價值投資者注定要遠離科技股了。不過,在不斷的思考之後,二元認為科技股中的一些變種異類可能符合「確定性」的要求,那就是從科技轉向「人際關係」的公司。例如FACEBOOK、騰訊、亞馬遜,他們同可口可樂、喜詩糖果有著驚人的相似。當我們想要滿足自己某方面需求時,我們自然會聯想到他們,嚼口香糖?箭牌;炎炎夏日的工作結束後,想瓶冰鎮啤酒?百威;而FACEBOOK、騰訊、亞馬遜可能更可怕,他們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已經離不開他!不可替代性已經促使消費者樂此不彼地買單,他們的確定性未來將會源源不斷地帶來現金。

--二元討論寫於2012年5月12日22:55

悼念512地震中罹難的同胞並感謝一起在災區奮鬥過的兄弟姐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8

科技股的未來十年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47z9.html

中國股市,2000年以前基本屬於亂漲胡跌,做莊橫行,要說有什麼是和經濟正相關,也就是家電業中的部分企業和一些鋼鐵企業,能引發市場追捧熱炒的都屬於扯淡的概念,或者是重組,他們引導資金熱捧,最終的結果,是大大的浪費社會資本資源,瘋狂過後,一地雞毛。

 

2006年開始的牛市,引發了幾個重要的類型股,其死忠粉絲,至今綿綿不絕,首先是資源類股,其次是白酒類股,其三是地產類股,每一個類型中,都有標誌性 的大牛股背書,他們的號召力很大,人氣指數很高,直至今日,仍然有相當的份量,人們已經有升起的太陽永不落的情結了,但即便是真的太陽它也會落得,國人歌 頌偉大領袖那麼用力,到了時間一樣和大家拜拜再見,發展的規律是有層級性的,何況現在發展得速度越來越快,對此特點,要明白,要懂得,非要執拗的話,一定 被打得落花流水春逝去。

 

和美國股市當年的發展一樣,每一個十年都會有相應的時代符號,能夠衝破樊籬保持常青的只有綜合性巨摯型企業,他們最後悉數進入了道瓊斯30指數,比如通用 電氣,杜邦化工,卡特比勒重工,波音飛機等等,這些企業的共同點是:都是製造業,高端的高科技型的製造業,後來又發展了一些服務類產業,比如沃爾瑪,迪斯 尼之類,銀行業也算在其中,但權重並不大。

 

走了二十多年的中國股市,時代特徵是非常明顯的,但類似於美國的這種常青樹型的巨摯型企業還是發育的很緩慢,雛形初現的三一重工是可以算一個的,它的規 模,科技能力,製造能力,影響力都具備了一個綜合性巨型企業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它是市場裡滾打出來的,不論是市場影響力還是在產業鏈的權重,都有相當的 領導元素,未來十到二十年,中國經濟是否成功,關鍵看,產出多少類似三一重工這樣的企業群落。

 

成為世界真正重要的,有影響力的經濟體,不能靠房地產企業,也不能靠資源類企業,更不可能靠白酒企業作擔當的,只有大批的科技創造與製造類企業成為市場的 中流砥柱,經濟才有可能脫胎換骨,轉型成功,而這一步必定異常艱難,需要咬緊牙關,堅持不懈,長年忍受寂寞,才有可能做到,雖然中國問題多多,但是從高鐵 的發展到航天的不斷給人驚喜,說明真的要認真做事情還是做的成,也是做得好的!

 

最近有一個美國的消費者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為《不要輕視中國製造》,說他們美國人家裡凡事都親力親為,對於安裝組合家具,最有心得體會,最近他買了一套花 園用的休閒餐椅組合家具,六件套,是中國製造,精美,輕便,設計感很強,安裝工程很大,但是沒想到實際做起來非常簡單,說明指導很清楚,每個配件都規劃的 整齊方便,安裝工作異常輕鬆,讓他徹底的感受到了產品製造者對用戶的體貼與細緻,令他感到肅然起敬,由此他寫文章,提醒美國人不要輕視中國製造。

 

無獨有偶,作為投資者的我正在尋找下一個十年的投資重心,看到這樣的文章稍有觸動,中國製造會不會始終是低價和質次的代名詞,這個問題會很大!

 

北美著名的分銷體制的大型倉儲式大賣場COSTCO,它的特點是質量最好,價格也好,和沃爾瑪不同,質量是它的第一元素,在 COSTCO購物,不需要擔 心質量問題,而我也發現,COSTCO裡面的中國製造,也逐漸多了起來,一套49.99的羽毛球全套 ,四個拍子,一套網架和固定系統,質量好的令人愛不 釋手,如此性價比,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中國製造的未來,來自於各類企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經歷了20年工業化發展的企業,不會不清楚,不能夠在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上百尺竿頭,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恰好現實中的變化提示我們,中國製造正在變化。

 

未來十年的投資重心,肯定不是資源 白酒和房地產,而是應該來自產業升級和各行業的科技股,中國這麼大,還是有一批有心人在做十年磨一劍的事情,就像我在 這篇文章裡表現出來的理想化特徵一樣,迫不得已必須向這個方向走,向這個方向看,因為除此以外,別無活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8

科技股的IPO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xgx.html
科技股的IPO

看來科技股的ipo總體上不應該參與。

理由有兩個

1.時代變化資本市場結構發生變化

 VC的參與讓IPO變成完成資金分配的終點站而非起點。

科技股的估值最漂亮的莫過於EMC和MSFT一個是1200倍一個是70倍
但是那是在早期,或許還沒有VC和PE參與遊戲的時代才能發生的傳奇

現時的資本市場獲利前移是一個基本特徵。從Y Combinator 都是極早期的玩法。
IPO不過是他們的總結。
回頭看企業的生命週期,上市基本都是高增長末期完成的。
假設資本市場是優化資金配置的話,那麼這個動作在ipo是已經完成。
後面不過是人性的博弈。

2.交易對手

科技股的本身來說兩個方面最重要
1.對行業走勢的判斷
2.人的重要性

這兩點2級市場都是弱項。同時這又是VC們的強項,IPO不過是和VC最對手盤這是很恐怖的。決計是沒有比較優勢。
舉一個例子
Fusion-io

他的上市節奏控制的極高。
他是在FB大量採購完成前上市。
當中的故事是Anderson是小札的mentor
也是FB的董事。

所以他對行業的判斷。對未來現金流的判斷遠遠強過2級市場的對手盤。

所以這類公司的ipo基本是price-in 為了若干年的cash flow
決計是沒有給新來者多少空間。
所以VC的利益最大化本質上也讓二級市場的玩家缺少足夠空間。

最近這半年有過幾個很不錯的ipo case。方向對,公司好。問題就是價格很差。

每每扼腕嘆息。

隨有以上總結。

特別是Bill Gross最近的investment outlook又啟發了我。
29年到現在其實證券市場一直是代表先進生產力所以才能增長超過債券。
但是當下最先進的生產力一定在VC的世界裡。絕非2級市場。
所以資金分配的效率最高還是在VC的世界。

回頭說Authentec 8塊的價格還是低於10塊的ipo價格!
所以按照我目前的認知和經驗,美國市場的科技股任何大概極少會留給2級市場空間。
少參與和不參與是常識。

反過來等股價跌到net cash很有可能是參與的良機。跌破IPO價會是常識。跌進net cash會成為常態。
所以耐心是獲利的朋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24

科技股的投資定律 東方紅石樑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1mm.html

 

朱平

   

   這個星期隨著美國股市場的一路高漲,一種叫「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吸引了眾多眼球。因為此前一路飆漲的比特幣價格坐了回「過山車」。從266美元驟然暴跌,當天最低報105美元,隨後比觸底回升,穩定在155美元左右。為什麼有比特幣這種網絡虛擬貨幣,將來它可能存在國際統一貨幣嗎?這個問題對喜歡炒股的人來說一定充滿興趣,不過首先什麼是比特呢?比特是信息行業的術語,是二進制的數字中的位,象十進制佔的個位、百位;其次是信息熵的單位,代表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熵又來自於物理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表明混亂程度,在一個不同可逆的過程中,熵是不斷增大的,

   估計沒有專業學過物理的人會云裡霧裡,也是,大家買股票不會想著如何弄懂物理學,不過是想像巴菲特那樣掙一點錢巴菲特投資的典型股票是象可口可樂這樣的成長股,這些股票有兩個基本的要求,一是有壁壘,二是收入能增長。有壁壘的目的是利潤率穩定,收入增長,利潤自然增長。行業特性上講,消費幾乎是唯一隨著GDP增長而不斷增長的行業。這其實有點象經典的牛頓力學定律,只要知道兩個物體的質量、距離一定可以算出引力到底有多少。國內股市場中這樣的股票還是不少的,如化妝行業、食品、中藥等優勢企業,投資這些股票你需要耐心,選擇對了長期持有收益不菲,就像牛頓第二定律,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速度大小與時間成正比。

   所以股市中有許多規律與物理學定律還真有此相似,只是定律各不相同。象科技股的上漲就並不遵過成長股的這個定律,國內目前如火如荼的科技股是觸摸屏行業,雖然許多投資者並不認同這些股票是科技股,這些股票的估值也著實讓投資者為難。首先這些股票基本上附合科技股的摩爾定律,這個定律是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集成電路也屬於現代物理學的範疇,蘋果智能手機大約也是每18個月就出新的一代,觸摸屏技術的進步也與之同步。投資者無法確知,這個速度還能持續多久,而當這個速度停止時,觸摸屏行業還能保持現在的毛利率嗎。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科技股是不適合長期持有的,這又要回到上文提到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人類不可能逆的物質增長過程中,熵也就是混亂程度是不斷增長加的,所以在科技股的世界裡像吉列一樣每天早晨都被男人拿在手中使用的產品是沒有的,有的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這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的增長,科技股巨頭是不斷增加的,而不是不斷減少。當年微軟一統PC,遇到新技術公司就收購價,比如網景公司就被逼死了,但這並不能陰擋Google的崛起。同樣Google也採取了微軟一樣的策略,Facebook卻同樣不期而至於。這期間被微軟宣佈已經死亡的蘋果,突然橫空出世,迅速成為全球市值第一,但三星卻不聲不響成了最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

   科技股象走馬燈一樣讓人目不暇接,是不是要像巴菲特一樣不投科技股呢?從投益的角度看是很誘人的,納斯達克市場前六大科技股的市值就已超過了這個市場的一半。原因是科技股遵守另外二大定律。一是所謂量子定律。什麼是量子呢?話說一百年前一個丹麥國家足球守門員波爾,後來成為物理學哥本哈根學派的領袖,他設想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飛行能量是一層一層的,輕易不會改變,電子的飛行如果脫軌就叫躍遷,其能量的變化也是一層一層的而不是連續的,最小單位就是量子的概念。科技股的量子定律是說科技股不會像成長股比較茅台那樣,每年產量增加多少,多少用來窖藏,多少用來銷售,價格乘以銷量就是收入,年復一年的增長。科技產品講究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產能擴張幾乎沒有障礙,所以其利潤會像量子躍遷一樣突然井噴。哪天不能創造新的產品了,可能就會突然停滯甚至跌回原處。所以其增長的時間可能並不太長,但空間卻無比廣闊。所以做為投資者,持有時間也不需太長,因為三到五年的持有已經把一個傳統成長性股票一輩子可能實現的增長完成了。

   第二個定律可能又回前文的熵增加定律去了,那就是科技進步不可逆過程中,信息量或混亂度是會增加的,用股市的語言說就是當新的科技股顛覆舊的股票時,新增加的科技股總市值總是大於下跌掉的總市值。比如當年諾基亞下跌了90%,但蘋果和三星增長的總市值要遠在於諾基亞跌掉的市值。所以從投資總體上計算,收益是不斷增加的。也就是說科技股的衰落甚至破產會比傳統成長股要快很多,但每次舊科技股的衰落總是伴隨著更多更大市場新科技股的出現。

   不管投資者有沒有準備好,金融危機後,科技股就突然出現在了中國投資者面前,這不僅是因為騰訊、阿里和百度三大巨頭的空前成功,在A股市場上也出現了眾多百億以上市值的TMT類股票。投還是不投可以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是市場的主力,一定不能視而不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57

2013年:科技股大熱,硅谷緣何失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09

今年納斯達克的互聯網「軍團」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截至本月10日,本年度表現最佳的30只互聯網類股都上漲了80%以上,排名第一的Netflix漲幅高達292.16%。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但全球商業雜誌Quartz科技報導記者Christopher Mims認為2013年是硅谷失落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來,金融工程學、併購和規避監管在硅谷大行其道,硅谷的傳統——創新不再是這個行業今年標誌性的代名詞。

全年沒有誕生一款有突破性的產品,谷歌眼鏡也不例外。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谷歌,Google

為證明自己的觀點,Mims列舉以下8大結論:

1、手機研發原地踏步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苹果,Apple,iPhone

從更深的層面看,上圖這款大塊頭的iPhone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蘋果的設備越來越泯然眾人,和競爭對手的放在一起也不再那麼出挑了。

2013年是智能手機成為大眾化商品的年份。

和老版本比起來,即使是高端的產品——蘋果和三星最新款的主打手機也沒有什麼飛躍。

因為過於追求酷炫的3D效果,iPhone 5S的iOS7系統還讓一些用戶身體不適。

前庭系統疾病協會執行董事Cynthia Ryan,iOS7的3D效果可能導致「強烈的噁心、頭昏和眩暈」,有時是源於一般的視覺問題,但也可能是視覺與前庭的感覺出現矛盾衝突所致。

她還說,這些病症「表明,如果觀看者已經有前庭系統功能紊亂的病症,就會更嚴重。」

而且,iOS7系統感覺更像微軟發佈的產品,不少老版iPhone無法適配新系統,只得淪為報廢品。

蘋果的強勁對手三星也沒能真正推陳出新。Galaxy S系列的新成員還在沿用廉價貨的設計

很多用戶都不待見新款手機的所謂「簡易模式」,就算電子元件功能強大,但手機的界面有時運行不暢。

谷歌神秘的超級手機Moto X今年亮相,它是款不錯的Android機,但還算不上什麼顛覆。

大眾化的潮流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智能手機將成為街機。

波士頓的移動公司Jana預計,明年在中國可能只花20美元就能買到一款智能手機,和高端電視產品一樣在向白菜價靠近。

2、可穿戴設備讓人失望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谷歌,Google,Samsung,三星

谷歌的眼鏡式設備戴起來好像一頂視頻攝像頭的頭盔,只不過它不像別的攝像頭那樣有小燈閃亮提示你在錄像。

有位業內專家評論說,要是戴著這樣一副谷歌眼鏡上街,他都覺得丟臉……

實質上,谷歌眼鏡就是一項還在尋找應用領域的科技,侵犯隱私除外。

智能手錶應該是今年最令人失望的產品。各大電子製造商都在研發這種產品,但電池和顯示屏成了設計師的攔路虎。

業內測評一再認定現有型號不適合大範圍推廣,索尼和三星發佈的智能手錶也都沒能一炮走紅。

3、老牌巨頭還在節節敗退

微软,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Microsoft

微軟的Surface RT平板虧損將近5億美元,這本該是微軟雄心勃勃寄望超越iPad的產品。

去年《名利場》爆料,一些內部人士指責,現任首席執行官鮑爾默(Steve Ballmer)是微軟「失去十年」的始作俑者,認為他一手打造了微軟如今糟糕的企業文化。

可惜,另一位業內巨頭英特爾的形勢也不樂觀。原因不只是英特爾不再創新,還因為滿足市場需求的微處理器利潤比以往低。

智能手機的先驅之一黑莓今年的表現用「虧」一個字就能概括。

截至今年11月30日的第三財季,黑莓虧損44億美元,虧損規模遠超上季度的9.65億美元。

相比起來,惠普雖然近年來收購Autonomy失敗,管理層又頻頻換將,起碼今年後半年的業績還挽回了一點面子,第四財季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但減幅已經低於分析師預期,控制住了下滑趨勢。

4、併購取代創新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Apple,苹果
今年9月初,微軟達成收購諾基亞手機等業務的協議。要是幾年前傳出這樣的消息,大家應該會感到震驚,現在卻讓人覺得在移動設備領域落後的微軟前途未卜。

除了推出新品,今年有關蘋果的重磅消息莫過於一些讓世人驚訝的避稅招數。

而今年谷歌讓人遺憾的舉動應該是撤銷了允許員工每週利用一天時間經營業餘項目的政策。

別小看這項被稱為「20%時間」的公司規定,當年谷歌的工程師就是利用這20%的時間成功推出了Gmail、Google Talk等項目。

谷歌此舉自然在內部引起爭議,員工們不禁要問,是否谷歌還能對自下而上的創新活動敞開懷抱?

5、硅谷的「老大」更傲慢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有企業家聲稱硅谷應該成為美國獨立的一個州。

但正如美聯社今年年初的報導指出的,科技業過去20年取得的成就部分建立在許多人失業、變得貧窮的基礎之上。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的經濟學家Maarten Goos估計,在歐洲消失的760萬中產階級人士工作職位之中,有三分之二是科技的犧牲品。

雖然富有國家的製造業還沒有真正大範圍自動化,但咖啡調配機器人這樣的角色可能會對服務業求職者的就業構成威脅。

一些硅谷的公司甚至明確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實現零工人,屆時無需任何提供勞動保護。

租車服務公司Uber的首席執行官還堅持疏遠顧客的做法,稱該公司大幅上調價格不過是為了保證能在繁忙時段提供服務。

同時,美國科技業上演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戲碼。

以蘋果為首的美國科技企業為避開稅收監管紛紛遠走他鄉,蜂擁奔向對企業稅網開一面的愛爾蘭;Uber和AirBnB這類公司又表明,自己的商業模式取決於規避國內某些州的監管。

6、社交媒體變「勢利」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今年11月7日,繼Facebook之後又一家社交媒體巨頭Twitter在公開市場上市。為了確保有盈利的實力,向股東們證明自身價值,Twitter恐怕也要走上Facebook的道路。

Facebook為了增加收入、提振股價頗費心機,瞄準了移動廣告這塊蛋糕。所以,不管用戶喜不喜歡,Facebook網站的廣告會更多。

其實這兩大社交媒體網站早有影響體驗的問題:Twitter有大量機器人操縱的殭屍帳號,Facebook有所謂「邊際排名」(Edgerank)的算法,它會根據用戶的新動態確定信息的排序。

7、媒體參與炒作成風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比特币,Bitcoin

在媒體推波助瀾的支持下,比特幣今年的市值至少翻了10倍。

管理大數據也列入了IBM這類業內巨頭的發展大計,不過大部分公司要面對的數據還不算那麼「大」。

在今年最後一個重大西方節日到來之前,亞馬遜成功地發起了一場公關活動——無人機送貨

雖然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亞馬遜利用無人機配送的計劃在2020年以前都不會成為商業活動,但美國CBS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專門花了至少15分鐘時間報導亞馬遜的這項計劃。

以晚7點30秒插播廣告收費逾10萬美元的價格計算,這等於《60分鐘》免費給亞馬遜做了市價約300萬美元的廣告。

8、斯諾登事件投下巨大陰影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前美國國安局(NSA)員工斯諾登今年好好地讓大家見識了NSA的觸角伸得有多遠。

也許現在我們看到斯諾登曝光的文件揭秘已經不那麼震驚了,但科技業才剛剛體現斯諾登事件的後續影響。

既然硅谷的企業必須通過NSA可以訪問的節點發送數據,這些公司現在就必須證明,自己的云服務不會把客戶的秘密拱手送給美國的間諜頭子。

對國外的客戶,這種證明尤為重要。

思科已經將季度業績不佳歸咎於俄羅斯和巴西的客戶害怕NSA竊取情報。

思科還警告,這也會影響其他許多美國公司,稱這將威脅物聯網的未來。

其實,只要想一想我們這個世界的每樣設備都可能成為間諜的工具,就會覺得思科的擔憂不無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58

註意!大空頭Bill Fleckenstein正準備做空美科技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112

納斯達克指數過去1年內上漲34%,如果你認為美國科技股還有上漲空間的話,必須註意這則消息。 對沖基金經理 Bill Fleckenstein 正在籌錢做空科技股。 作為一度退出人們視野的知名“空頭”,以下是Fleckenstein的戰例: 1988年他開始做空日本股市,(即賣出借入的股票,再買入跌價後的股票牟利),1990年日經225指數一年跌去39%。他同樣在2008年的股市大跌之時給自己的投資者帶來了巨額獲利。 2008年美股大潰敗之後,Fleckenstein的RTM基金給投資者帶來了34%的費用後回報。2009年他關閉的這個對沖基金,因為當時美聯儲開始啟動量化寬松政策。 他當時說:“我知道美聯儲會開始印錢,我不知道最終事態是否會無法控制。” Fleckenstein的做空也有失手。1999年Fleckenstein曾下註美國科技股股泡沫,但事實證明為時過早。那年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86%,直到2000年3月份才見頂。Fleckenstein沒有透露當時投資者的損失。 現在當美聯儲開始逐步退出QE之際,Fleckenstein選擇複出。他的新對沖基金已經籌集了2億美元。 Fleckenstein正在關註10年美債收益率,一旦基準美債收益率突破3%,意味著美聯儲已經失去了對利率的控制。 “在債券市場讓美聯儲受挫之前,我們不會做空。” 彭博報道稱,互聯網廣告公司Rocket Fuel,以及3-D打印公司Voxeljet可能是Fleckenstein的做空目標。 不只是對沖基金在看空科技股,風投界也在質疑美國大市值科技股的未來。 IBM報告銷售連續7個季度下跌,Madrona風險資本董事總經理 Matt McIlwain說,他認為大市值科技股作為一個整體,未來幾年內將大幅下跌。 他認為IBM、惠普、思科、EMC、英特爾、微軟和甲骨文必須直面下述問題: 大技術公司是否已經無法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大技術公司是否已經拿不出能打動消費者的產品? 大技術公司能否放棄傳統的(目前仍然能盈利)產品、商業模式和采購策略,擁抱新技術潮流贏得這場爭奪新產品/市場的戰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