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提前發放好消息-聯邦製藥(39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0/LTN20080320447_C.pdf

公司聲稱盈利不少於上年2.8倍,即較上年增長1.8倍,以上年盈利1.73838億計,即不少於4.86858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4/03933/C102.pdf

公司凍結資金約:
806,026,000 x 2.75 = 2,216,571,500 元

以3%的利息及凍結8日利息計約:
2,216,571,000 x 3% / 365 * 8 = 1,474,571元

就算發行3億股及超額配售4,500萬股,以2.75元發行,如不動用資金,將資金放入銀行放約6個月,所得利息約(不準確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2/LTN20070622275_C.pdf
345,000,000 x 2.75 * 3% / 2 = 14,231,250 元

兩者加起來不太大,較公司上年盈利1.73億,也不足10%,所以利息絕對不是業績急增的主要因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04/03933/F126_c.pdf

可看看中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0/LTN20070920496_C.pdf
今年較上年盈利8,366萬急增1倍,至1.74億,可見上下半年盈利大約都是5-5之比,預期今年全年盈利也只是3.5億。
從資產負債表可見,公司剛剛上市,拿到錢,一是用來還債,二來用來擴廠。

由此可見,公司盈利急增,主要因為營運改善。

以 公司市值27.48億計,盈利4.86858億,折合每股0.397元,市盈率只是5.644倍,這家公司應該是香港上市最大的藥廠之一,只和東瑞製藥 (2348)比較,盈利增長也不較它勁,規模也比它少,但市盈率竟較聯邦製藥公司高(剛公佈盈利急增53.6%,P/E 約5.9倍),簡直不合理,以聯邦製藥的增長及規模計,應值8-10倍市盈率,其合理價約3.174-3.98元。

但是因市況疲弱及因上市時候較短,可能有部分人對之有偏見,但一家盈利有4億公司要做成殼股,可能難度非常高,現時應可以購入,但慎防星期二復市被搶高,如害怕者可等幾個月後公佈中期業績後購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3

分析称荣智健被调查因隐瞒巨亏提前出货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105/0309571316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65

友嘉回台發TDR 明年Q2掛牌 兩岸工具機廠龍頭看好經貿解凍,提前一年執行;整合大陸廠產值,將達100億元以上。


2009-11-26  THT





看好兩岸經貿關係解凍,兩岸最大全功能CNC工具機製造集團友嘉實業集團,決定提前一年回台上市,近日將送件申請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並訂明年第二季掛牌。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25)日參加「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時表示,友嘉董事會近日將討論通過回台上市案,友嘉計劃整合大陸所有生產工廠,達到總產值100億元以上規模,並以「友嘉國際」名稱申請回台上市。

友嘉集團去年共生產5,800多台各式切削、成型工具機,光工具機的營業額就超過103億元,不但是華人地區最大的全功能CNC工具機製造集團,也是全球第二大立式加工中心機製造廠。

友嘉近幾年逐步發展成為控股集團,集團旗下主要工具機廠之一的杭州友佳,已在香港掛牌上市。杭州友佳上半年每股獲利達5.6元,全年有機會突破10元,是兩岸工具機廠中表現最佳者。

朱志洋之前曾表示要在二年內回台上市,不過看好兩岸經貿關係前景,決將上市時程提前一年。

今年邁入第30年的友嘉實業,最初以代理神戶製鋼建設機械為主要業務,目前在全球的關係企業已達52家,產品涵蓋工具機、電動工具、堆高機、建設機械、電梯設備、停車設備、氣動工具、印刷電路板和LCD TV、LCD顯示器等。

其中,台灣現有20家公司,包括股票上櫃的祥裕電子、友銓電子,以及友嘉實業、台灣麗偉、松穎機械、勝傑工業、眾程科技、日翔軟版、彩樂電子、友佳精工、岩田友嘉機械、友迦工業等。

近幾年,友嘉積極透過併購,不斷擴大集團版圖,同時深耕大陸,建立綿密的生產網路。今年完工投產的杭州友華,資本額3,000萬美元,主要生產大型龍門機,2.5萬坪廠房,月產能最高可達100台。

朱志洋 一年併購十大廠




友嘉實業集團今年卻逆勢加快拓展全球營運版圖,不到十個月,陸續併購歐洲十家大廠,集團由年初的42家暴增至52家,也讓業界見識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工具機業併購大王」旺盛的企圖心。

朱志洋不諱言,併購是擴大企業規模與力量的最佳模式,除提升採購、經營的效益,也可大幅節省成本。尤其金融海嘯重創全球工具機產業,許多大廠營運大幅滑落,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近幾年,朱志洋陸續併購20餘家企業,代表作是併購工具機大廠台灣麗偉。89年,台灣麗偉爆發財務危機,當時公司虧損近12億元,陷入半停工狀態,朱志洋介入經營後,全面改善經營體質,去年營收已達35億元,獲利4億餘元。

朱志洋行事一向低調,併購十家歐洲大廠也是「鴨子划水」,不但媒體沒報導,業界知道的也不多,併購金額更是絕口不談。要不是昨天出席「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回顧」座談會時發表專題演講透露他的布局,他併購的動作也不會曝光。

朱志洋透露,友嘉集團不但要在台灣上市,更計劃五年內整合大陸所有工具機生產基地,以總產值人民幣50億元規模掛牌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22

大陸採購我面板 今年1,600億 九大彩電廠提前來台掃貨 面板廠收到開春第一個紅包 首季業績打強心針

2010-01-09  tht





大陸九大彩電廠年初提前來台掃貨,搶購面板貨源,預期今年大陸將向台灣採購高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00億元)的面板,占面板雙虎去年營收比重約25%,是面板廠新年以來收到的第一個大紅包,也為面板廠第一季淡季業績注入一劑強心針。

友達去年合併營收3,595.99億元,奇美電為2,901億元,雙虎合計去年繳出近6,500億元的業績。大陸九大彩電廠深怕去年面板缺貨事件重演,提前在年初就向台廠大掃貨,目標是今年對台採購50億美元的面板,友達與奇美電等於一開年,就掌握了全年二成五的大訂單。

法人指出,其實近期來台掃貨的業者,不僅大陸九大彩電廠,全球第一大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代工廠冠捷,從去年11月下旬開始就向友達、奇美電等大掃貨,促使面板雙虎產能利用率在淡季全開,也帶動整個面板廠供應淡季火熱大復活。

面板生產供應鏈產能全開,也帶動友達、奇美電、群創等面板股最近表現強勢。友達昨天上揚0.55元,收41.7元,奇美電上漲1.05元,收26.5元。

面板去年大缺貨,已導致大陸的海爾、海信、TCL、康佳、創維、長虹、熊貓、上廣電與廈華等大陸九大彩電廠一直抱怨,友達與奇美電提供的面板貨源,根本無法滿足其液晶電視的需求。

導致九大廠提前在年初淡季掃貨,以鞏固今年面板貨源,深怕一旦面板短缺,將衝擊彩電廠今年在大陸液晶電視的銷售成績。

尤其今年大陸家電下鄉的加碼補貼力道更強,原來對液晶電視的限定價格,最高為人民幣3,500元,現在提高至7,000元,這個價位已經可以買到40╱42吋液晶電視,將促使今年大陸液晶電視銷售朝更大尺寸發展,這也導致友達7.5代廠產能已被42吋面板的產能塞爆了。
友達砸6億 合肥設組裝廠




友達旗下液晶電視組裝廠景智電子昨(8)日宣布,將投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36億元)在大陸合肥設立組裝廠,就近服務華中地區客戶。由於友達已在華南、華東與西部地區設點,華中據點的成立,顯示友達將全力搶攻大陸液晶電視商機。

友達目前在大陸的布點,華南有廈門模組廠、華東有蘇州模組廠。至於西部地區,則與長虹合資成立長智光電,並在四川綿陽設立模組與液晶電視組裝一貫廠。現在又在安徽省的合肥設立據點,等於補足在華中地區的不足。

據了解,華中地區客戶主要以山東的海爾與海信為主,海爾是大陸最大家電廠,海信則為大陸前三大液晶電視廠。景智在合肥設立生產據點,將可為有需要的大陸品牌電視廠,代工製造液晶電視機。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友達去年液晶電視整機代工出貨60萬台,今年將增至150萬台,主要品牌客戶為三星、飛利浦、BestBuy、長虹與海爾等。

由於鴻海大軍挾組裝代工龐大能量揮軍面板業,群創併購奇美電,不僅擠下友達坐了十年面板龍頭的寶座,鴻海龐大的組裝實力,正是友達所缺乏的,促使友達積極調整步伐,朝組裝代工廠發展。

市場傳出冠捷為了圍堵鴻海挑戰其龍頭地位,可能與友達攜手策略結盟,若真的攜手,將導致供應鏈體系被迫選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9

台泥38亿港元收购昌兴 辜成允提前坐拥5000万吨总产能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3/1401048.shtml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昨日(8月12日),台泥集团宣布,旗下台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8亿港元并购昌兴矿业集团在大陆的水泥业务已顺利完成。
这被公认为2009年水泥界的第一大收购案,一直被外界关注。昨日,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不仅首次就此收购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携“新台泥”团队集体亮相。完成此收购,台泥集团2012年水泥总产能5000万吨的目标,将在2010年提前实现。
昨日,前昌兴水泥总裁、现任台泥水泥杭州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吴黎康坦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融资已经比较困难,“昌兴集团为了 ‘战略转移’,台泥也需要昌兴水泥,实现市场联动。”
辜成允表示,昌兴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在水泥生产线的选址上都非常不错,台泥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业内一度曾质疑的融合问题,也得到了辜成允正面回应。他表示,并购不仅是强强联手,更要“两情相悦”,台泥不会恶意并购,也不会干涉对方已经营得非常好的业务。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双方的合作应该是“各取所需”。
由于对昌兴的收购完成,让辜成允提前拥有了5000万吨总产能的目标,台泥也一跃成为中国水泥前十强。
辜成允表示,水泥产业发展新政的出台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ECFA)的签订都使其充满了信心。
收购完成后,业内一度质疑,台泥的产业区域布局已经背离了“深耕华南市场”的初衷。
对此辜成允表示,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以华南市场为主轴,其他市场的发展则是配套,这样对整个盈利及风险控制会有好处。
“只要有好的水泥企业,且‘两情相悦’就可以。”谈及未来有何并购计划,辜成允表示当前还没有特定的对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28

呂泰榮「賣地保淨值」老招失靈 高興昌董監改選提前進入肉搏戰

2010-11-15 TWM




將於明年進行董監改選的高興昌,由於公司握有近百億元的土地資產,早已引起各界覬覦,而此時,公司股價因打入全額交割而一路重挫,董監改選似也提早進入肉搏階段。經營能力與賣地價格均受質疑的董事長呂泰榮,還能力保家族事業嗎?

撰文‧徐介凡

十一月二日,國內老牌鋼鐵業者高興昌因每股淨值低於五元,傳出將打入全額交割股的消息一出,股價隨即以連續三天跌停、一舉殺破七元反映。

事實上,這並非高興昌頭一回因虧損,而面臨每股淨值跌破五元的危機,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虧損連連,董事長呂泰榮就曾經透過賣地的方式,以求力保公司每股淨值在五元以上。

成 立四十四年來,高興昌在高雄、屏東一帶,因手握大量土地而聞名,雖然近十年鋼鐵本業表現不甚理想,但卻因為土地深具開發價值而吸引建商聚焦。光是高雄美術 館附近約一萬坪的土地,據台灣房屋美術館店店長余志國評估,每坪市價至少六十五萬元,換算下來價值高達六十五億元,相當於資本額四十二億元的一.五倍之 多,加計其他土地,價值更是超過百億元。

土地市值超過百億元

在市場人士的觀感中,高興昌的土地資產,正是公司過去能在本業不振的情況下力保淨值的「子彈」。只是,這為數可觀的子彈,卻因為去年一樁疑似賤賣土地的交易案,而在今年出現「卡彈」情況。

去年三月,公司採取鑑價報告、非公開招標的作法,以每坪二十六萬元的價格,出售高雄市鼓山區青海段九十四號一二四五坪的土地。只不過,這樁交易案,在大股東國票金眼裡,感受卻截然不同。

根據高興昌二○○九年報資料,在去年二月第四次董事會時,國票金派任高興昌的董事邱彥郎,曾對呂泰榮原本打算在三月二日時、一舉出售青海段九十四號與一七六號兩筆土地表示異議,強調出售土地須經董事會通過,且交易金額達到三億元以上,應先取得專業估價報告後才能進行。

爾後,到了三月二十六日第五次董事會時,邱彥郎再度強調授權董事長辦理出售土地,應取得專業估價報告後,就出售價格的部分再次提報董事會討論,公司亦應研議是否停止出售青海段九十四號土地、估價廠商由監察人聘任、以及改採公開招標方式辦理出售。

對於雙方爭執關鍵的出售價格方面,或許在金革科技的重大訊息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金革科技在二○○八年六月買下青海段六五九號、七一一坪的土地,價格每坪五十萬元,相較於高興昌所出售的九十四號土地,同樣在高雄美術館區域,前後不過差了九個月時間,但價格卻差了將近一倍之多。

余 志國分析,「這兩塊土地雖然分別坐落在美術館區的偏南與偏北兩邊,但從地基圖來看卻都屬於三角窗、交通匯集處的好地,現在一坪土地行情都漲到六十五萬元; 而且,就算成交相差近一年時間,兩塊土地間的價差也不會超過十萬元。」高興昌財會部經理林子惠強調,當時每坪二十六萬元出售土地為合理價格,都有專業估價 事務所的報告可供參考,而且在董事會中,針對出售土地一事,在第三次董事會中就已經全數通過「授權董事長全權負責」,沒想到召開第四次董事會時,卻又遭邱 彥郎反對,「已經授權董事長全權負責,處理以後又來反對,這樣怎麼做事?」

股價大跌特定買盤猛吃貨

不光是為了改善財務,林子惠表示,之前賣地還有現金流量的考量,目前雖然高興昌的經營團隊都急於將公司的每股淨值恢復到五元以上,不過未來並不考慮再售地,而會深耕鋼鐵本業,像是採取量少、客製化生產的方式,藉此提高附加價值。

話 雖如此,但今年高興昌不再如法炮製、賣地保淨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恐怕仍與國票金的態度有所關聯。國內鋼鐵同業與法人則不約而同地表示,「未來兩年內, 高興昌如果光靠本業,淨值想要回到五元以上,幾乎不可能。」法人分析,○四年與○七年兩波榮景,高興昌都只有小賺,但到了○五年與○八年鋼鐵產業景氣下滑 時,反而一口氣大虧約十六.七億元、一.六億元,賺的還不夠拿來賠,顯示其產業競爭優勢不復存在。今年國內鋼鐵業景氣再陷低潮之時,高興昌前三季也因虧損 約三億元,每股淨值一舉跌破五元到四.五一元,被打入全額交割股。

儘管本業表現不佳,但單就高興昌擁有的土地資產價值,已經足以成為最受矚 目的焦點,不但多年來頻傳建商有意入主的消息,包括國揚實業創辦人侯西峰、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與京城建設董事長蔡天贊等人,都曾被點名有意購併。甚至就連 呂泰榮自己,也有意跨足不動產開發行業,尋求走出經營困境之法。

事實上,從近十天(截至十一月八日)高興昌股票的券商進出來看,儘管打入全額交割,但跌停的兩天,來自彰銀證券的買盤手筆高達萬張規模,應有特定買盤直指高興昌所握有的土地。

明年將進行董監改選的高興昌,在被打入全額交割股、股價重挫後,價值近百億元的土地資產,勢必再度成為各界覬覦的焦點。而國票金在金管會要求於一二年之前,出清手中三二.五九%高興昌持股的期限,屆時這批股票花落誰家?會否影響到呂家的經營權,後續值得關注。

高興昌土地資產價值近百億元

成建商眼中肥肉

地段 坪數(坪) 市價

(坪╱萬元) 價值

(億元)

高雄美術館 約1萬 65 65.0 高雄三多路 約1700 80 13.6 高雄力行路 約1000 15 15.0

市值總計 93.6

註:未計算無開發計畫之土地資產 資料來源:高興昌、台灣房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4

麦考林接第三起诉讼 被指内幕人提前套现1.29亿美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8/2097799.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12月7日,“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Nasdaq:MCOX)接到了来自美国投资者的第3起诉讼。
在这3起诉讼中,投资者都指控麦考林在IPO时虚假披露信息。此外,麦考林公司及特定内幕人士还涉嫌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前套现约1.29亿美元。
大量内部人士提前套现?
12月7日,美国法律公司SarrafGentile在美国纽约南部地区法院向麦考林提起集体诉讼,指出麦考林在IPO中披露的信息有误。
这是继罗斯律师事务所及美国法律公司KahnSwick&Foti(以下简称KSF)发起诉讼后,麦考林接到的第3起诉讼。
这3起集体诉讼都指出,麦考林特定高管、董事会董事以及其他一些人违背了美国《1993年证券法案》,在IPO相关文件中对投资者存在误导和虚假信息披露。
KSF在诉讼中指出,麦考林在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披露公司不能按照其事先公布的计划运营。此外,在特定内幕人士变现在IPO时持有的超过1.2897亿美 元的股票之后,麦考林于11月29日收盘后才披露财报,称毛利率大幅下滑,以及成本和费用上涨,导致了第二天股价大跌40%,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有故意隐 瞒事实、虚假陈述、内幕交易之嫌。
对以上指控,麦考林回应称,未收到任何诉讼请求副本。但相关人士已获知此事,并表示该诉讼没有依据,已准备针对此诉讼请求进行有力辩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麦考林第一大股东沈南鹏,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或占线状态。红杉资本一名公关人员说,“公司目前并不打算对此次事件发表看法,在事件平息后才会对外发布信息。”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中表示,“从麦考林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投资人主导操控味道浓厚。投资人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能敬而远之最好保持一百公 里距离。做好电子商务必须有实业家的心态和方法。如果这场集体诉讼败了,麦考林很可能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摔。对整个行业影响巨大。”
光环褪去 业绩变脸
2010年11月29日,麦考林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也是上市以来发布的第一份财报。财报公布第二天,麦考林的股价大幅下跌,最高下跌近40%。
财报显示,麦考林第三季度净营收为5530万美元,净利润为80万美元。“华尔街注重的是毛利率。”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麦考林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9.7%,低于去年同期的43.7%。
与此相印证的是,在麦考林的两起诉讼中,都提出了“麦考林的毛利率已经受到了成本和费用上涨的负面影响,使业绩不可能达到IPO时的预期。”
财报指出,麦考林总净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网络平台业务的净营收增长。同时,来自于直接运营店铺的净营收为6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0万美元下滑22.3%。
上述分析师指出,麦考林在IPO时强调自身存在的差异化难以显现。“如果仅仅看网购的业绩,而没有线下实体店业绩支撑,其与国内如当当网和京东商城的区别就不大。而且仅凭麦考林线上销售的业绩,显示不出与这些电子商务大佬竞争的实力。”
另外,上市时麦考林一直宣扬以网购、邮购和线下实体店三种方式经营。“在招股说明书中,麦考林将邮购业务与网购业务合二为一,这就使电子商务的比例在其 销售渠道上比重非常高。”该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邮购业务的业绩一直在下降,所以财报中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业绩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上市时的过度包装,导致投资者对麦考林的预期过高,从而使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在经营中遇到的正常业绩下滑难以接受。”易观国际CEO于扬指出,过度包装最终还是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益受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4

东部沿海“返乡潮”今年早到 “用工荒”提前来袭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3/2153086.shtml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随着经济形势回暖,“用工荒”再现抬头之势,部分沿海地区企业已经陷入旧人流失、新人难招的尴尬境地,“用工荒”已成为制约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尽管距离春节还有1个多月,但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用工大省却出现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提前打包回乡的情 况。提早到来的“返乡潮”令企业劳动力开始捉襟见肘,眼看人才市场里寥寥无几的应聘者,招不到人的企业无一不是忧心忡忡。
企业手握订单缺工人
“现在,每天来我们这边应聘的普通工人就五六个,但前来登记的企业数量却是非常多的。农民工都不想碰上春运,提前走了好多,所以是有生意做我们也没办法啊。”浙江省温州市同舟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看着到手的生意却没有“米”下锅,遗憾无奈的不只是做职业介绍的中介们,还有那些眼巴巴看着订单流失的生产企业主们。
“以前是我只要接到了订单,就不怕没工人给我做。而现在,企业把订单接过来,就怕没有工人到时完不成订单,交不了货,还得赔偿。自从金融危机之后,现在关于人才储备方面,我还必须得重视起来,转变思路啊。”浙江台州一家味精生产加工企业的唐老板告诉记者。
与企业进行了无数次人才对接的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副书记王欧翔,更是对这一情况了如指掌。
“‘用工荒’现象从温州来看,从今年7月份开始就有很多企业反映用工比较紧缺了。过去的两个求职季,分别是过年后的2~3月,以及7月份农忙过后农民出 来打短期工。但今年7月份,没有形成求职高峰,而用工高峰依然存在,并延续至今,最终造成了用工吃紧的局面。”王欧翔表示。
延续的用工紧张,至年底之际,则升级成“用工荒”。
目前离春节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部分沿海地区企业为赶订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量,但劳动力供给却没能跟上。新人难招的尴尬境地让不少企业感慨招工 越来越难了。而普遍的共识是,今年年底的“用工荒”确实提前来袭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福建、江苏、浙江等用工大省,企业普遍反映年 底的“用工荒”比往年提前了。
来自温州的一组数据显示,眼下这个轻工业制造城市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目前我们下属的职业介绍市场的求职登记 每天才20~30人,以前‘民工潮’到来时高峰期曾达到每天一两千人,从逐年下降的数据对比就能看出现在的‘用工荒’。截至今年12月10日,温州市用工 缺口已达11万人。上个月我们中心挂出26291个招聘岗位,招到8230人,不足1/3。”王欧翔告诉记者。
“2010年11月,进入台州 市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劳动者共有14760人,比10月份减少5411人;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20736个,比10月份减少 5891个。总体来看,需求、求职人数呈同比下降趋势。”这份来自台州市2010年11月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分析报告指出。
与此同时,一份台州市椒江区的30家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员工人数为5965人,岗位缺工920人,缺工率为13.4%。
明年“用工荒”还将延续
“按我的测算,明年温州用工的缺口将在60~70万,‘用工荒’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或陷入困境,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和民营企业一起,努力缓 解这些问题。”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日前向温州市政府呈上的一份提议,表达了他对“用工荒”现象的担忧。
“城市之间面临着激烈 的人才竞争,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家都在吸引人才。原来的温州是率先发展民营经济,人才都往温州流,这就造成了像温州这种地方的用工压力很 大。而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出来打工,会选择在家门口做事,温州这类地区就会面临‘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
“‘用工荒’我觉得会一直延续,关键在于中西部和沿海的差距在缩小。今年3月份,我们去青海下面的一个县城组团招聘,当地一家餐馆服务员的工资是1100元,而在我们温州也才1300~1400元,我当时相当诧异。”台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赵局长表示。
新生代农民工有“想法”
采访中,很多企业主向记者表示,眼下,他们企业中的主力军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务工人员。他们的打工观念不同于上一辈,也是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
“温州这边的企业员工现在大多是80后、90后民工。截至今年的2月底,我们统计出80后民工在温州已经占到48.7%,而这些80后民工的期望值是工 资高一点,工作时间不要太长,生活条件舒适些,多一点人文关怀。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加工资的方式能留住人了。”王欧翔指出。
“今年整体出现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不多,因为新农民工二代也是独生子女,出来打工的有所减少。并且国家的惠农政策实施后,在家种种田也可以。随着中西部发展起来后,沿海的吸引力就不是很大了。事实上,台州的生活成本要远比内地的高啊。”台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赵局长指出。
来自安徽的1987年生的农民工小赵,在滚滚的农民工洪流中,并没有选择留恋大城市的繁华迷离,而是返回老家务农。采访中,小赵告诉记者,“现在农村不 需要交公粮,买种子、农机器具政府还有补助,而且很多菜都不需要买,直接自己种了吃,水可以直接喝山上流下来的山泉,生活成本很低。现在农村啥也不缺,在 农村生活也很开心。”
“用工者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前都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工特别能吃苦,对经济上没有特别的要求,而现在的‘农二代’却有住 宿、子女教育,福利、薪酬方面更高的要求。以前企业觉得逃走几个工人也没关系,现在是逃走了,找也找不回来。特别是中高级人才还会不断地有其他企业来挖 人。”周德文表示。
求解“用工荒”
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现在在台州、温州等地,若支付不了每月1500~1600元的工资是招不到一个普通工人的。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不足,迫使企业或转移产能,或升级品牌竞争力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温州的知名品牌服装加工企业中,已有部分选择将温州作为组织研发、设计基地,尔后再把生产放到西部等内地城市去加工、完成。
义乌玩具协会副会长、义乌琪琳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其进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拓宽思路,不能用老观念来招工,更不能用老观念来看待员工。比如,以后产品可以选择把粗放型的加工放在中西部,不能老是做低端产品,这样布局好自己的产业结构才能合理地带领企业转型。
“当前不论石狮还是全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过去贴牌加工的钱好赚,现在市场拓开了,订单不缺,但工人却跟不上,成本 也大大增加。要想突围只有加大投资,引进并掌握核心的高端技术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福建石狮的盖奇(中 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衍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现在产业在倒逼温州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只有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上有了更多 的利润空间,才能解决农民工更多的福利、待遇。传统产业上,我们与内地产业丁比可能没有更好的竞争优势,但是温州有雄厚的民间资本,可以培育一些高附加值 的新兴产业,可以创造一些好的务工环境,吸引人才留在温州。”周德文表示。
政府层面出面解决,在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上,被许多人看来更具操作性。“关键是政府能否给予更多的政策,让这些农民工和当地百姓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和政策。”王欧翔也指出。
相关新闻
上海郊区用工荒明显 企业涨工资降要求
每经记者 杨淑 张娟娟 发自上海
“用工荒”年底提前出现。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上海多家职业介绍中心和部分用工单位发现,上海的“用工荒”再度出现,尤其是在郊区。
据上海市职业介绍黄浦分中心办公室何主任介绍,上海“用工荒”问题多数发生在松江、嘉定和闵行等郊区,因为那里工厂相对集中,人员需求量大。
上海职业介绍中心青浦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达到30多家,与以往相比处于持平状态,但是前来应聘的人员却较之前减少了很多。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今年“用工荒”问题主要集中在缺少技术工人和操作工方面。
“一直在招人,招人有点困难。”上海欧珀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业务的许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临近年底,原来的促销员要回家过年,而上海本地年轻人很少会去卖场做销售,现在只要能招到人,就很不错了。位于闵行区马桥镇的韵达快递公司的胡经理也表示,招工特别难。
不少企业为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不仅提高工资,还降低了招工要求。“现在只能通过亲戚帮忙找驾驶员,把工资开高点,经验学历都不限,但是还是很难招到人。”韵达快递公司的胡经理还表示,“如果再这样下去,只能树倒猢狲散,工资太高,老板也过不下去了”。
“前几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招聘单位有所减少,但是今年招聘单位没有减少,应聘人员却更少。”上海职业介绍中心青浦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招工 难问题,政府也要求职业介绍中心多举办招聘会,并在乡镇市场了解失业人员情况,以方便他们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对工资进行了小部分提升,但是没有吸 引更多人前来,预计这一现象明年会继续,且更严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86

黃、陳之爭再起 董監改選提前開戰外資搶進國票金 誰是幕後真買家?


2011-1-3  TWM




近一個月來,外資買超國票金近十二萬張,消息來源透露,背後神祕買主除可能是大股東黃春發想拉高持股,亦直指另一大股東陳哲芳背後有大型企業為購併而來,包括元大金、富邦金及旺旺集團蔡衍明都被點名,也讓國票金董監改選戰提早引爆。

國票金控購併大都會人壽一案,才在二○一○年十月初破局,但美麗華集團黃春發與耐斯集團陳哲芳兩大股東間的經營權大戰,不但沒有因此順利落幕,戰況顯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國票金近一月內在特定外資買盤大量吃貨動作下,不但大股東提前布局明年董監改選的企圖心浮上台面,甚至國票金將被購併的傳聞亦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

根據券商進出表統計,一個月來,單是來自瑞士信貸證券與港商荷銀證券的買超數量,分別就達約九萬張與二.六萬張之多,一舉將國票金的外資持股比率推升到歷 史高點一○%的水準,股價更急漲近三成至十二元以上價位。投銀人士分析:「買盤如此集中,意圖顯然不單純,不是為了支持某一方大股東陣營,就是有人要準備 購併。」「以現在國票金的營運展望,絕對不會吸引真正外資來買。」摩根大通證券副總裁許世德說,央行開始升息不利於國票金本業經營,因為傳統票券利差收益 開始進入走下坡階段,未來只會越來越少。

那麼,這個站在不斷買超外資背後的神祕人物究竟會是誰?或許,從過去兩大股東的股權大戰裡,可以見到一些蛛絲馬跡。

時間拉回到○五年,國票金每逢董監改選前夕,總離不開大股東爭奪經營權的戲碼,在這場長達六年的拉鋸戰裡,過去黃、陳二派因持股相近,都在一○%上下,不但積極徵求其他股東支持,也常見在市場上收籌碼、增加持股的情況。

尤其雙方不斷在媒體刊登廣告互相攻擊,更曾以每張一千元天價徵求委託書。不但小股東早就見怪不怪,當年以公股代表人身分居中協調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更以「兩隻大熊打架」來形容黃、陳二人股權上的角力。

外資大買,動機不單純此次黃、陳兩派大股東再次失和的引爆點,雖是因購併大都會人壽意見相左所致,但與過去到了最後,總是會在雙方協調董監席次下,以和平 落幕收場,知情人士透露,「這次董監改選大戰提前開打,結果肯定與過去截然不同。」「外資在市場上大買國票金超過五%的股權,背後買家的可能性之一,就是 黃春發。」一位市場人士指出,據了解,如果觀察黃、陳兩派目前持股,外資手中的股權對陳哲芳陣營而言,帶來的影響力有限;但對黃春發陣營卻如同吃下大補丸 般,甚至「連談都不用談,光靠股權優勢就能在明年拿下多數董監席次,一口氣打敗對方。」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目前黃春發陣營包括國票金董事長洪三雄、 台產董事長李泰宏等,持股已超過二成,占董監席次六席;反觀陳哲芳陣營則仍在一○%以下,雖仍坐擁五席,但在黃春發陣營多了五%股權的助陣下,明年即使發 動委託書徵求大戰,恐怕亦難守住相同席次。也因此,對黃春發而言,花費高額成本,透過外資在市場收購顯然更加划算。

尤其過去國票金本業營運與股價雙雙徘徊在低檔,黃、陳二人在市場上尋找買家消息此起彼落,同時也一直有針對買下對方手中持股一事進行協商,儘管最後都因為 收購價格過低而破局。但是,如今黃春發若先在市場吃下多數持股,既將股權影響力推高,亦將股價墊高,對於日後雙方重新啟動股權收購談判,也可達到進可攻、 退可守的效果。

元大、富邦、旺旺都被點名雖然黃春發有可能是策動國票金提前發動董監改選大戰的主角,但陳哲芳也絕非省油的燈。市場盛傳,陳哲芳已與國內某大型企業談妥條件,不但準備將手中持股全數賣給對方,甚至將正式購併國票金,而該大型企業,可能才是外資背後真正的神祕買家。

根據過去開發金購併金鼎證時的經驗來看,開發金便曾透過外資大舉在市場收購金鼎證的股票,藉此拉高持股比重。以此對照目前國票金外資持股變化,不難看出相 似之處,購併意味十足。根據消息來源指出,可能購併國票金的企業,除元大、富邦等金控公司被點名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竟也出現在買家 之列。

據了解,元大金因本身有元大證金子公司,購併國票金可發揮擴大市占率的效果,而富邦金在近兩年來不斷快速購併,若購併國票證,亦可望發揮提升市占率,與元大證券排名拉近的效果,也因而被點名成為買家之一,但旺旺集團的入列,則相對讓人感到意外。

蔡衍明近年來積極擴張集團事業版圖,先後拿下中時集團、中嘉網路,旗下唯一金融事業體旺旺友聯產險,相較之下則顯得較無發展,有鑑於ECFA(兩岸經濟協 議)簽署後,兩岸金融業交互合作、投資商機逐漸明朗,對蔡衍明而言,若能順利拿下國票金控,日後在金融產業的勢力必將大增。

此外,若拿下國票金控的平台,未來亦有機會進一步透過購併外商壽險公司,與旺旺友聯產險結合,把餅做大;如此一來,往後即使深耕金融本業,或是選擇待價而沽,甚至引進陸資結盟,對蔡衍明來說都是一項划算的生意。

雖然外資背後的買主,國票金高層強調不知道是誰,同時也否認購併傳言,但無論如何,都已正式啟動了這場董監改選大戰,明年勢必難再見到黃、陳兩派「兩隻大熊打架」的場面。

目前資產規模排名國內十五家金控最後一名的國票金,未來將如何表現,值得觀察。

一個月來,特定外資買盤 集中大量收購國票金股票進出券商 買超張數 進出券商 賣超張數瑞士信貸 90865 日盛 22176 港商荷銀 25789 元大京華 21749 華南永昌 8187 國票 19405 永豐金 4982 台銀 17765 大華 3650 富邦 12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6

刘振宇提前详解MSN与新浪微博合作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56776.html

“MSN和新浪的合作产品将在一两个月后上线。”MSN中国总经理刘振宇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MSN没有放弃在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争取前列的努力。

目前,新浪新闻页面底部已经有MSN的分享按键,新浪博客更新也可以在MSN即时通讯工具上显示。

刘振宇透露,双方的合作具体包括:未来通过MSN就可以发内容到新浪微博上,而新浪微博的更新也可以显示在MSN上,访客还可通过在新浪微博中直接发起和在线用户的MSN聊天等等。

“双方也有商务条款,有收入分成计划。”刘振宇表示,这是两大客户群相似平台的战略合作,因为都是属于白领核心人群。

去年11月,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腾讯与360经历了一场“3Q”大战后,新浪与MSN中国选择携手。根据协议,新浪与MSN将在诸多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涵盖微博、博客、即时通讯、资讯内容和无线等方面。

新浪微博和MSN之间将实现用户的整合,用户通过任何一方产品登录后,都可以实现与另一方用户的沟通。新浪的微博、门户、博客和广告资源的引入,将全面盘活MSN的现有用户和平台。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新浪由此形成微博+博客+UC+MSN+门户的平台矩阵,进一步成为平台级互联网企业,可以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一拼,成为四大平台之一,真正进入平台化竞争层面。

刘振宇表示,MSN也在推链接开放平台,对大量第三方应用开放,比如网易,甚至是腾讯的QQ空间也已经接入,此后这类业务也有盈利可能。MSN中国正在大力进行本土二次开放,现在有几十人的本土开发团队。

华兴资本CEO包凡认为,MSN以前是一个通讯工具而非社交工具,没有一个归属感。MSN做成一个开放的IM平台,这对于QQ在中国来说会是最大的威胁。

事实上,现在腾讯也在加紧与微博的整合以及平台开放。近日腾讯微博已经可以和QQ融合捆绑、内容显示,而腾讯空间也在逐步开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