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市公司業績早知道的幾點個人經驗 數據驅動力

http://xueqiu.com/3493869793/22252637
昨天參加雪球公開課 跟中能興業 趙總學習了上市公司業績早知道的幾種方法,受益頗多,還看到了@天天靜心課 [哈哈]。 藉著趙總總結的方法,也談一下我的幾個小經驗:
  1、從上市公司報表公佈的時間不同獲得業績,這點我有所體會比較深的有2點,一個是港股和A股,比如中國建築和中海外發展(00688)以及中國建築國際 (03311),一般來說香港公司會比中國建築母公司先公佈,中海外和中建國際正好分別代表了中國建築的房地產業績的大部分和建築業績的小部分,管中窺 豹,可以大致看出中國建築的業績情況。
    另外一個就是重組股,由於重組需要的時間很長,一般1年以上,很多重組股在這段時間的業績變化很大,如何獲得最新的業績情況,很多時候可以從上市公司的報 表中看到,比如11年的st光華(恆逸石化),重組時候公佈了一個業績,但1年過去後,PTA價格發生很大變化,正好這個時候榮盛石化上市了,由於恆逸石 化和榮盛石化互為持股,因此從榮盛石化的業績可以基本推算出恆逸石化的業績,按照當時榮盛石化的估值,st光華低估嚴重,後來也漲了1倍多。
   目前還有一個重組股就是st力陽(廈門宏發),目前還沒有重組成功,但距離發佈重組聲明已經1年了,公司最新業績如何? 這點就可以看$建發股份(SH600153)$的年報和半年報,裡面有很明確的廈門宏發的淨利潤情況。
2、趙總說,公司董事長有的時候會大嘴說出一些消息,但董事長相對來說,訓練有素,加上上市公司的規定,一般不會亂說。 上市公司網站一般也不會提前披露一些信息,個人有個小經驗:
  一是看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下面子公司的網站。 一般來說,在年中或者年底的時候,集團公司,尤其是國企,會披露一些集團公司的發展情況,以及重點子公司的年度業績完成情況,比如在總結大會上表揚上市公 司業績完成好,超額完成百分之多少等等,舉兩個網站新興際華集團,中材集團等。
  二是在微博等社交網絡上關注上市公司的一些管理者或者公司內部的人,從高管在平時的留言中發現一些上市公司年終業績的情況,比如某高管激勵下屬說今年業績做的好,獎金肯定少不了等等。

3、 我在昨天課堂上和大家一起討論的,看一些行業網站,行業網站很多時候會提前說一下行業的盈利情況和納稅的增減情況。

4、找產品相近的公司,例如浙江醫藥和新和成,考慮兩者在成本和毛利率的差異,以及長短單的情況,基本可以推算出另外一家公司的業績。

拋磚引玉,幾點小經驗,供大家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89

2013年:關於寫一本書的幾點想法 水晶蒼蠅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e996b0101fpvl.html

雖然也曾接到過朋友寫書的建議和一些媒介的邀書,但一直並沒有很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原因有2個:第一是誠惶誠恐。投資越做越覺得其所涉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東西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完全想透,實不敢輕易去毀人。第二是因為我的生活習慣較為懶散,認真的寫一個東西真的很花精力。對一個職業散戶而言,寫書是一個投入非常大而產出非常小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未動筆。

 

但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這首先來自於一些事情的觸動。比如近日看了一些有關2012年回顧的視頻和專題文章,裡面很多人都在這一年留下有有意義的印跡和成果。而我不禁審視自己,在這年復一年中,除了專注於賺錢本身,還幹了什麼正事兒呢?好像一個都沒有。特別是微薄的開通後,人變得愈加懶惰。以前還階段性的寫些文章做些總結,現在卻更習慣直接「腦補」——只在腦子裡轉而懶得整理出來,最後就是一堆碎片化的文字。雖然這也算是一種思想的印跡,但終究非常的不完整和系統。也許沿著這個途徑繼續下去,也許有一天連幾個字都會懶得再寫,但那種狀態其實並非我所想見。人,還是需要給自己一些壓力的。

 

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幾年的投資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的一個感覺,就是投資路上學習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實話實說,從最初接觸投資到現在雖然相比勤奮的同學而言我讀的書算很少很少了,但怎麼也有個一二十本,算是一個起碼的「從薄讀到厚」的過程吧。但這些著作的具體觀點各異,研究也涉及各個方面,雖說開券有益,但我相信如何將所讀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是一個艱難的課題。我在投資學習中的大多數時間,就並不是用來「讀」而是在「思考」,在試圖理清投資的一個大的脈絡,在試圖對各種看似不同觀點和做法的背後尋找一種成功所依賴的共性的東西,並進一步試圖將這些書本疊加出來的「複雜繁多」簡單化體系化,也就是我所謂的「從厚再讀到薄」。我相信這種從原始信息中的提煉和總結是每一個投資人都不可或缺的過程。但遺憾的是,就我所看到的情況,我認為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過程的重要性,而另一部分認識到了卻並未將這一過程做到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概念被偏執化、基本的投資規律被偏頗化。這種學習無法進步帶來的機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對其中的一些心得,我覺得可以拿出來供還在就此迷茫的朋友參考借鑑。

 

再一個重要的方面則來自大多數的投資讀物,更多的在談投資的「Why」和「What」,而很少體系化的探討「How」。特別是近年國內的投資書籍越來越文學化和概念化,甚至有宗教化的傾向,越來越注重感性的渲染而失去理性的態度,僅有的一些方法論方面的論述又大多來自於對國外大師們隻言片語的簡單理解和「口號彙總」。我認為這對於所有的投資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和風氣。在這方面,雖然我的沉澱和經歷還遠遠不夠,但我願意在這方面做一個嘗試。實際上,如果投資書籍僅僅停留在「道」的層面就是無限接近坐而論道,我們並不缺少誇誇其談,我們更缺少的是成體系的、基於理論基礎而又具有實戰意義的「術」。我願意用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做磚,而引來更多的玉,從而一起倡導投資研究的氛圍更加理性務實。

 

因此,我決定在2013年寫一本投資方面的書,它既是至今為止我對投資理解上的一個階段性整理和總結,也是給自己保持繼續思考而不得過且過的無形壓力。目前我對於這本書有一個基本的框架性的考慮,將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它們是:

第一部分:正視投資

第二部分:發現價值

第三部分:理解市場

 

在我看來,投資最重要和艱難的問題都包含在上述三個主題中。進入證券投資領域第一需要做到的,就是認識到投資的基本規律,清楚在投資的世界裡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異常的,哪裡是陷阱什麼可以作為武器等等,它既有必要理念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種投資世界中正確的思維方式;而發現價值,則是投資中最趨近「科學性」的部分。如果不懂得價值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哪些會增加價值哪些會毀滅價值,哪些是真實的價值哪些是虛假的價值,就會陷入選擇的迷宮。這部分是章節最多的一部分,除了基本概念之外,還將探討一種企業分析的方法論和框架,嘗試用一種不太複雜但具邏輯性的過程,將一個企業庖丁解牛班的歸類分解,以對其生意屬性及價值特性完成雖未必精確但相對準確的定性;而理解市場,則是另一個重頭戲。在這裡我們將探討市場定價的基本規律和現象,從更本質的角度去理解估值,並且探討投資實踐中如何具體的利用市場的這些規律。雖然這部分很「藝術性」,但並不妨礙我們建立起多維的視角以便相對更全面的把握它,進而去利用它。最後我將會對三個大部分的內容予以整合,以總結一個完整的投資思路。這些內容中,估計有一部分會對原來的博文進行充實和修改,但大部分將是全新撰寫的,兩者的比例我想可能是4:6或者3:7。

 

這種框架下,對於初涉投資學習的朋友,可以就投資最關鍵的三個領域建立起基本的思維視野和邏輯關係,以方便閱讀量的進一步提升,並在閱讀量提升過程中又不容易亂,不容易陷入看誰都有道理,但自己不知道該怎樣運用和整合這些道理的迷茫,大幅降低學習成本。而對於已經在投資上有所經歷和思考的朋友,則可以在企業價值分析的方法論層面以及市場定價機理層面產生腦力激盪,對於正在試圖建立自己的實戰分析框架的朋友相信會有一定幫助,因為它就是我現在具體分析時改採用的一套思路和框架。但我需要強調,這套東西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誇張的「獨門秘籍」,都是依據於一些公開的、普適的規律或者理論,只不過每個人運用這些東西的熟練程度和理解的程度差異而已。

 

當然,限於個人能力經驗所限,上述的思考未必完全正確甚或有貽笑大方的地方,但我認為這種嘗試值得,即使一些答案可能是錯誤或者偏頗的,但我相信至少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是值得繼續思考的,不是有一句話嗎,正確的提問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它不保證正確,但會保證真誠;也許還不夠深刻,但願意提出疑問一起進步。對於這本書具體創作中我可能會有2個原則:

第一,不獻媚於市場。絕不會因為考慮銷量等因素而譁眾取寵,所謂貨賣識家,寫書對於職業投資人毫無經濟利益(版權費還不如賬戶半天的波動),所有文字必須是我真實的想法,只寫我認為重要的東西。

第二,不變相做股評的事兒。雖然理論必須聯繫實際,文中免不了就具體企業作為案例進行各種剖析,但不會給任何企業下定義或者扣什麼帽子。一切引用都是為了闡述某個分析層面的思維方式。

 

總之,我給這本小書的個人目標既很簡單又非常高,那就是:希望這本書在我女兒長大了以後,她還覺得能看。當然,目前這些都還只是一個個人的設想,其中很多需要寫的內容我自己還沒有完全想清楚,這個過程中恐怕免不了一番艱苦的思索,好像又回到了幾年前,但這種感覺還不錯,至少目前是這樣。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還要繼續,所以估計會斷斷續續,要花多長時間也還說不定。不確定性還較大,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它。

 

最後,如果您對本書有什麼建議,特別是在自己的投資學習過程中有什麼正在困擾您,或者覺得很重要但是迷茫的地方,希望你在本貼之後留下你的問題或者建議。我會選擇合適的問題在文中進行討論。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00

關於中國建築與中國海外發展的幾點發現 那一水的魚

http://xueqiu.com/2074020838/22634520
1、2012年中報,中國建築地產部分的營業收入是200億左右,銷售額是600多億,也就是說僅今年上半年地產業務部分儲藏利潤就是實現利潤的2倍。
說明:多謝@欣然 的指點,已搞明白合併報表的處理方式,確實是通過少數股東權益來處理的。
2、中海地產由於精耕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地產,毛利率高達40%以上,營業利潤率也有30%左右,而中建地產在二三線城市的剛需產品居多,營業利潤率只有12.8%。
3、2012年上半年,中國建築的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面積456 萬平方米(中海地產395 萬平方米,中建地產61 萬平方米),中海是中建的6倍還多。
註:中國建築佔中海地產53%股權。
4、土地儲備:中國建築地產業務部分共有土地儲備6571萬平米(建築面積)
其中中海地產為:3436萬平米建築面積,(權益面積3022萬平米)
這麼說,中建地產的土地儲備約有3000萬平米以上,是年開發量的30倍!只能說中建地產的後勁潛力很大。
5、注意到中國建築2012年中報P14頁的分版塊經營情況,地產業務的營業利潤(未扣所得稅)是佔到38.4%的,但其實這裡面的利潤,只有53%是中國建築的,要被少數股東權益給佔掉47%。也就是說綜合加權處理以後,地產部分的利潤其實只佔到中國建築的20%多一點。所以中國建築其實還是只80%成色的建築公司股票。而且中國建築地產業務的利潤佔比是逐年減少的,而中國鐵建這一塊卻是逐年提高,中國鐵建地產業務利潤佔比貌似已經超過中國建築了,具體沒細看。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市場給中國建築以建築公司的估值的原因了。不好意思,中建幫大概要被踢出地產幫行列了……呵呵
6、香港的會計處理方式與內地不同,香港對於未出售的房子,也計算公允價值變動,中海地產2012年上半年這一塊有20億港幣的收益。這在合併進中國建築報表時是去除掉了的。

同時又多了一點疑問:
中國建築地產部分2012年中報營業收入約200億元,銷售額卻有600億元,可預收賬款(未結算的銷售額)卻只有348億元,這還不算往年銷售額與營業收入的差額部分(還挺多的,2011年就至少有200億以上的銷售額未結轉為收入),難道是有大量的未放按揭貸款?不至於有那麼多吧?

我對幾個概念的理解:
銷售額:簽約合同即計入。
回款額:實際到賬金額,簽約後一部分按揭款需要一至兩個月才到賬。
營業收入:房屋銷售後交房時確認收入和利潤。
預收賬款:回款額中未結算為營業收入,未確認利潤的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72

關於阿里金融的幾點自己的看法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498901

因為系統論述阿里巴巴的文章已經寫過了,不想繼續糾結寫了,就把最近網絡上流傳甚廣的幾篇阿里金融的文章裡的一些我認為有不同意見的地方,單獨拉出來做個自己的評論吧。寫系統性文章,太廢腦子。

1、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問題。

這個問題,想到最後,其實也是個文字遊戲罷了。無論金融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金融,都是個稱呼罷了,回到最後,無非是怎麼做金融的問題,我們大抵很多時候說,用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或者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金融,回到這個問題上,無非是誰服務誰的問題。阿里巴巴從邏輯上來看,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因為阿里巴巴是互聯網行業的龍頭老大,對於金融至少目前來看,肯定是門外行,所以談金融互聯網必然是扯淡的事情。也就是說,只能是做互聯網金融,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改造金融。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金融是驗證馬云那句話的,他說,如果銀行部改變,那麼我們就去改變銀行。

這話很霸氣,他代表了大多數的民眾對銀行效率低下和壟斷性地位的集體性的不滿,從這個角度來看,馬云善於迎合民眾的心理一直其實都是其長袖善舞的優勢。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我在其他文字裡也都說過了,之所以出現互聯網金融,例如P2P、眾籌,乃至互聯網企業涉足進入金融業的背後,其實都是對我國銀行體系過於集中和龐大所形成的低效率的一種必然出現的市場行為,因為銀行無法滿足更多的民眾需求,自然就需要有人來提供,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其實是不可逆轉的,我曾經在給鳳凰財經寫年度文章的時候,把互聯網金融作為2012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非常的具有歷史意義。

金融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他帶有極大的風險外部性,這個風險外部性就使得金融必須納入一定的監管之下,才能避免金融由於外部性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衝擊,從全球範圍內來看,金融給經濟帶來的衝擊也就是所謂的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會急劇的引起社會動盪和不安定,97金融風暴是最典型的歷史回憶,所以金融要進行寬泛而不嚴謹的管理,必然是不現實的,民眾雖然都是在呼籲放開金融的行業性准入,但是在我國監管能力並沒有太大的提高的情況下,一下子放開金融監管,難度過大,但是逐步的放開,則是必須的,否則嚴格的監管,一方面會使我國的金融體系一直處於缺乏有效競爭的狀態,從而金融機構越做越死,越做越爛,越做效率越低,很多人反駁這個觀點會說,我國過去幾年的監管無力下,我國的銀行業不照樣快速發展了麼?工行還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行呢。

這個觀點我以前駁斥過,其實就規模而言,中國任何一個機構在政府的強力呵護下都能成為宇宙第一大,問題是這種大意義不大,缺乏有效率的競爭的狀態下,如同養成了胖子的肥羊,扔到狼群裡,照樣是頭羊,養的越肥,只會死的更快。我國的分業監管模式所形成的行業壁壘,讓這些羊可以肆無忌憚的成長,不需要太大擔心外部狼群(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也不需要擔心內部的羊群爭奪草地(大量民資),同時由於過去十年的天公作美,風調雨順(經濟高速增長),使得這些羊群都不用擔心沒草吃,躺著伸伸脖子就可以有東西吃。所以在自身能力積累上,其實是一直乏善可陳的,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老天不可能一直天公作美的,經濟高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羊群裡草地有限的時候,內部開始必然要爭奪糧草,競爭失敗的,則要走出羊群,外部尋找草地,內外部競爭都要開始,這個時候,競爭就必然出現,未來的銀行業的競爭,就開始進入了真正惡戰的時候,這個時候,銀行的競爭才是慘烈的時候,競爭才能使得銀行真正開始關注市場的需求,客戶的需求,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做大做強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民間機構嘗試突破金融壁壘的一種意願和嘗試,他們想通過各種方式進入金融這個准入的市場,而且由於沒有受到嚴格的監管,同時沒有內部龐大和臃腫的官僚機構的形成,決策更貼近市場,使得他們更能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從而設計和研發出優越於銀行的機制和市場模式,所以這幾年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這裡面其實也是存在利弊之說,缺乏有效的監管,決策快速的另外一面可能就是風險的不斷增加。

我在《也談第三方財富管理》的文章裡提到過,金融是個特殊的商品,他帶有商品特徵的屬性,也帶有非商品特徵的屬性,就是極大的風險屬性,商品的銷售是以產品售出為生命終結的,而金融商品則是在銷售之後才開始生命歷程,是以商品的安全收回才為目的的,一旦第一步走出去之後,你就很難停得下腳步來,我很多時候比喻發放貸款的機構,其實是一條腿在棺材外面,一條腿在棺材裡面,你永遠不知道那條腿是你的。

在這裡如果還要作區分的話,也可以區分幾點,如果是以自有資金進行放貸的機構,則相對還好點,大不了截肢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是帶槓桿進行放貸的話,那就這輩子可能都停不下來,那天停下來,基本上就算是崩盤的時候了。但是問題是目前的放貸機構,誰不想著法子到處吸儲來進行放貸呢?很多人不明白,沒事,以後可以單獨在闡述。先不扯。

這段,我想說明的主要點的是,互聯網金融本質上是對我國金融機構低效和無能的一種反擊,雖然帶有很大的風險屬性,也會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亂局,但是我個人感覺對我國金融的有效發展還是具備極大的意義,一方面在觀念上衝擊了金融機構的盲目自大和對社會需求的集體性的不重視,另外一方面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也對我國金融機構帶來很大的實質意義,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機構自身的競爭加劇,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生存處境也會不斷的惡化,本身就是邊緣上遊走地帶,搶奪的也是大型機構所忽視和不重視的區域,在這些機構醒悟過來,或者競爭中落魄到一定程度不得不來搶這口飯的時候,互聯網金融機構面臨的生存困境也就日趨增加了。尤其在互聯網金融如果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會對社會穩定造成有效衝擊的時候,政府不可能不將其納入監管,納入監管,一方面是好事情,但是某個意義上來看,也就限制了互聯網金融很多業務模式和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具有很大的負面性。

二、阿里金融跟建行的分手原因

阿里金融跟建行分手,跟工行也基本分手,原因很多,其實本質上,其實是建行,工行對阿里的客戶群體的風險特徵的不熟悉和陌生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風險評估的複雜所導致,從某個角度上來看,真要對小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話,我們可以說較好的風險評估還是能做的到的,但是問題在於風險評估的成本過高而帶來投入和產出的極度不成正比,銀行以及銀行客戶經歷都是趨利的,在投入過大,產出有限的情況下,不願意進行操作,也是非常的商業邏輯,從道義上進行譴責意義不大。畢竟商業行為是股東負責,而不是對社會公眾負責。阿里巴巴跟建行和工行的合作的成果非常有限,幾百家B2B客戶,能進入銀行視野的客戶估計不會超過十家,在這過程中使得當初雙方都規模浩大的業務模式,成為了一場政治秀,為了讓這個政治秀能繼續表演下去,建行,工行都不得不從自身的客戶群體中,選出客戶,讓他們加入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成為阿里巴巴的客戶,然後在給予貸款,作為充業績使用,這種模式也就是毫無意義。

時過境遷,雙方都開始反思這個過程,單飛就成為了阿里巴巴的自身選擇了,銀行無法完成的行為,阿里巴巴想通過自身完成,阿里小貸就這麼成長起來,這裡其實有個很大的前提和問號就是銀行都不敢或者不能對阿里巴巴的客戶進行成本有限的情況下的風險充分揭示?阿里巴巴能做到麼?這個是個龐大的命題。阿里巴巴能做到麼?

我在《也談阿里巴巴做小貸》裡面其實是談過這個問題的,阿里巴巴要解決小成本風險評估的模式,改採取的的應對辦法其實就是所謂的「量化放貸」的模式,就是利用手頭上的大量彙集的內部數據,外部數據,設置信用控制系統,對手頭上的客戶進行量化,然後採取系統化的放貸設置來大大降低盡調成本和放貸成本,甚至催收成本。為此,阿里巴巴也是大手筆的組建了400人的阿里金融的工廠團隊。

阿里金融盤點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4月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小貸公司到2012年底,阿里金融累計為超過20萬家客戶提供了融資服務,累計貸款總額超過500億元,其中淘寶和天貓上的賣家佔多數。而且人均貸款大概數字在7000左右,傳統金融機構必然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的。我也看到很多微博都在傳阿里金融操作每筆貸款的成本就3.2元,而傳統金融機構操作成本要2000多元,來驗證阿里的神奇之處。

我對這些段子,開始的時候還會反駁幾句,見傳的多了,也就懶得多說了。媒體不怎麼寫,估計也沒人看,所以也就釋然了。這裡面其實是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在裡面,阿里巴巴的累計操作餘額500億,如果按照2年計算操作了累計500億,那意味著每年要操作250億,其實這裡其實是總額的概念,而不是餘額的概念。就是累計操作,而不是日均餘額,很多人問這個有意義麼。我覺得還是有點意義的。舉個例子了,我今天借50,明天還了50,後天又借50,總額的話,我其實是借了100,餘額的話,我其實是只有50。那區別在哪裡呢。在收益上,阿里巴巴累計500億,並不意味著收取了500億的利息,而只是收了餘額的利息,餘額可能是多少呢。

其實從最大值計算,阿里小貸最大能操作的規模大概也就是25億左右的餘額,最多收取的利息也就是25億的18%的利息,一年4.5億的利息收入,如果按照阿里金融自己說平均借款利息為6.7%計算的,1.608億利息收入,這個收入,不扣除撥備,不扣除人力成本,都為純利息收入。也就是即使每天都把錢借足了阿里金融的總數餘額也就只能借到25億,如果要多借的話,阿里小貸就必須增加資本金。看上去利息收入很高,但是實際如果仔細計算,人員成本、機器損害,甚至撥備計提,以及資金成本一旦含進去,這個收入能否打平也就可是可能存在較大的問號了,由於具體數字無法獲得,也只是瞎猜了,前段時間說阿里小貸虧損,我個人覺得可能性是有的。其中具體的最大變量值在於壞賬率,壞賬率每上升一個點,其實就是對阿里金融利潤的侵蝕。

所以從這個數字來看,我更傾向於餘額計算,因為餘額計算是實際放貸的最大制,你說五千億也好,說五萬億也好,意義都不大,上限放在那裡。至於人均操作成本3.2元一筆,意義就更不大了。有意義麼?!

很多人都來駁斥說,那只是現狀而已,隨著阿里金融不斷的發展,貸款餘額可以不斷上升,而人數卻不會增加,所以邊際成本其實是遞增的,現狀操作25億用了400個人,操作250億,也就400人,等到了25000億,也就是400個人,到那個時候阿里的威力就出來了。

話挺有道理,在這裡,我到是想闡述下我自己對阿里金融一些基本點的看法,從幾個方面吧,想到哪裡講到哪裡。

第一點,阿里小貸的評估模式的形成,其實必然的經歷了較長的時間的,在阿里的體系內,理論上其實存在四個層面的貸款客戶來源,阿里巴巴的B2B、淘寶的C2C,天貓的B2C,以及支付寶的客戶。從實踐來看,B2B和B2C意義不大,前者注定是個被淘汰的產品,而且數據非常有限,阿里小貸本身對這個模式也很頭疼,前段實踐爆出說有客戶申請100萬,最後只給了5萬,而且期間耗時很長,而且對該客戶的內部資料翻了個遍,最後給了5萬,讓客戶很生氣,最後說,阿里金融,看上去很美。其實他說的這個現象,主要是針對B2B這個客戶,目前阿里小貸對B2B的確很頭疼,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方式,所能採取的,也就只能跟銀行類似的上門審查的方式,而這方面阿里金融其實是缺乏任何優勢的,無論從人力成本、風控經驗和區域布點上來看,都是沒有優勢的。目前阿里巴巴這塊業務一般都是通過外包公司進行上門調查,然後集中到阿里金融總部進行後台審核。這塊業務很難進行批量化放貸,因為缺乏基本的數據特徵。至於B2C,天貓店的客戶都是較為龐大的商家,對於商家而言,一是現金流較好,基本不需要貸款,二是如果需要貸款,對貸款的需求都很大,阿里小貸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在大金額領域,銀行能提供的服務比阿里金融要貼切和充分的多,說句難聽點的話,就是純粹比價格戰,阿里金融也比不過銀行。所以B2C,也不太可能進入阿里小貸領域,唯一可能進入阿里小貸領域的就是C2C裡的大量小賣家,還有就是支付寶裡的一些個人客戶。

這裡面的客戶阿里金融具備兩方面的優勢,第一是交易數據相對完整,第二是客戶的需求都較為零散,週期性特徵明顯。第三是風控措施相對完善。可以採取支付寶扣款以及存貨處理較快的方式進行追償。

阿里的批量放貸在這個領域裡就如魚得水,具備了基礎性應用環境了。批量放貸的背後其實是最近很熱門的大數據。大數據,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看到一些P2P公司也在扯說他們能做大數據,其實吧,不是取笑別人,我自己肯定也非數據專家,我也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大量的歷史的數據,對未來的確是具備極大的可複製性的,一個歷史反映講究誠信的人,對未來必然也是高概率誠信的,一個各方面都看上違約成本很高的人,例如有車有房有嬌妻美女的人,理論上去刻意違約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邏輯上來講,越是能通過數據證明一個人的誠信度和違約成本高的情況下,就越能降低發放貸款的壞賬率。問題是需要多少數據才能證明這點呢?阿里金融的數據足夠了麼?

我上次說淘寶自身所能形成的排他性的數據,也就是賣家的交易歷史數據,涉及交易相關的數據,其他的數據沉澱,其實是相對有限的,通過淘寶賣家的這些交易數據的分析和整理是否足夠可以判斷出一個貸款用戶的違約度呢?我覺得是不夠的,阿里金融自身肯定也是認為不夠的,所以他們也在考慮引入很多外部數據,例如國政通的身份證信息數據,水費、電費數據,社保數據,等等。馬云多次提到要分享數據,數據分享的越多,越值錢。顯然馬云也意識到,所謂大數據,肯定是要具備幾個特徵的。

第一個特徵其實是大,足夠的大,淘寶按照目前的交易額是1.2萬億,大是足夠大了,海量的數據存在可挖掘的可能性。但是大數據的第二個特徵其實是多維度,光交易數據其實是不夠的,通過技術手段或者通過簡單的人力勞動,都是可以更改交易數據,淘寶到現在其實也無法解決刷磚的問題,也就另外一個層面反映了,交易數據的造假在根本上是無非改變的,只有引入更多的非交易數據,交叉驗證,而引入的數據越全面,則越能反映一個人的本質特徵,從而將違約概率的分析度降到一個合理的水準線上,但是淘寶本身的數據我自己認為是遠遠不夠的,而一旦需要引入外部數據,則必然也將提高淘寶放貸的交易成本。

即使解決了數據特徵之後,還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跟蹤模型的數據,因為不同的週期裡,同一個數據所反映的意義是不同的,一個身價五十萬的人在大周期好的年代裡不會去做違約的事情,但是可能在大周期不好的年代裡,也一樣會去做違約的事情。而這個模型的跟蹤和設定的背後其實跟系統性風險是成正相關的,一個看上去很微小的數據調整,在做大金額規模的情況下,所引發的違約率可能是相差巨大的,而違約率每上升一個點,給阿里巴巴帶來的風險都是致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其實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阿里金融做了五六年的數據模型,到現在規模其實也就只是做到了不到25億的規模。第一評判是阿里本身其實也是很緊身的對待金融風險,也不願意步子走的過大。

第二評判其實就更有意思了。淘寶和支付寶的客戶事實上,也做不了太大的規模。這個觀點,其實我在《也談小微企業融資》裡提到過,小企業融資難其實是個偽命題,什麼意思呢?不缺錢的企業不會借錢,整天發愁錢該去哪裡投資,缺錢的小企業,違約率普遍都很高,不一定是誠信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你對他的評價難度也很大,成本也很高,回到最後,你看不準,也不敢給。

我在跟商業週刊賈曉濤那篇文章論述的時候,有個觀點是說,在阿里金融設定了基本上的批量放貸模型之後,其實碰到了兩難,如果按照嚴格的放貸模型,找不到太多的模型客戶,而如果更改模型,那麼就擔心大面積違約的出現,兩難就是這麼出來的。事實上,其實也可以看出這個兩難的,阿里自己號稱2200萬客戶,自己給了20萬的客戶發放了貸款。1.2萬億交易額,事實上只給了不到25億貸款。這個數字是怎麼都跟阿里金融想擔負起的宏偉重任相匹配的。數據其實是很寒磣的,雖然阿里金融可以用總額,累計客戶數來進行詮釋。但是事實上,也掩蓋不了阿里金融短期內的業績很一般吧。

其實這裡在深入下去,更致命的問題其實有兩個,第一個是我們放開阿里小貸的風險評估模型,讓阿里放開手腳去做貸款,這個規模到底能做多大,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其實也表示不太樂觀,淘寶是個看上去金燦燦的金礦,無數個人、企業在這裡,每天都讓一堆人看著流口水,但是這個東西的轉化其實難度太大了。這裡我來闡述下,我自己對貿易流通行業的看法,我們先問個問題吧,一個人在淘寶上賣衣服,每個星期進貨一次,進貨價格1萬,一個星期銷售完畢,銷售價值大概在2萬左右,請問他年總銷售額多少,如果需要貸款的話需要多少?簡單的計算的話,他一年銷售額大概在100萬左右,需要貸款多少呢?1萬。這就是商貿流通行業的計算方式。當然只是為來闡述貿易流通行業的特性做的極端例子。

商貿流通業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行業,他的典型特徵,一般是靠周轉速度盈利,低買高賣,很多時候都是追求絕對的數量,而單筆交易都是較低的利潤,周轉率越快越賺錢,每次賺一塊錢,周轉個一千次就是一千塊。越是大宗物品可以月看出這個特性。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對資金周轉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而周轉速度的另外一面,其實就是容易把規模做起來,實際上一個註冊公司一百萬的公司,在不需要貸款的情況下年銷售額可能做到幾千萬。一般來說,正常的貨物周轉速度都不會超過三個月,一年周轉四次,相對正常,那也就是說一個1000萬銷售公司的實際需要資金大概在250萬左右,扣除自有資本大概借款最多也不會超過150萬。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其實1.2萬億的淘寶,最多衍生出來的實際資金使用大概也就是4千億,4千億的市場裡,真正的資金需求會有多少?扣除大型商舖(銷售過億的商家),扣除自由資金充足,扣除臨時性周轉的情況下,餘額要做的很大的可能性其實的確也不大。能符合小貸特徵的商家數量可能很大,但是絕對規模肯定是不太起得來的。

第二個致命危險是什麼呢?第二個致命危險,其實是跟大多數人的論點相反的,我個人覺得淘寶日趨去C2C化是個很危險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淘寶其實日益會走向衰落。淘寶最早是大量個人力圖創業的銷售平台,但是發展到今天,其實淘寶成為了大象跳舞的地方,在那麼多的賣家裡面,你要脫穎而出,必有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大量的個人要在這個地方立足,已經是不太現實了,雖然看上去是不需要支付租金,但是在營銷選產推廣方面的投入,已經是越來越大,而不做這方面的工作,就很難形成必要的人流量。導致無銷售可做。而資源日趨向小部分經營優秀的商戶集中,而這些商戶,則開始日趨正規化,形成了小型的B店,從而對C2C本身的模式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而一旦B店日益規模化之後,線下線上之爭的矛盾會日趨集中,如果原先單個人方式的操作,還可以有免稅的理由的話,一旦形成了小型的B店之後,稅負一致的要求也就成為正常的商業訴求了。淘寶的衝擊也會越來越大,加上淘寶一直維繫的免費策略,使得淘寶運營難度也會不斷的增加,這種情況下,淘寶能否實現快速增長,我個人認為也是個很值得擔憂的事情。而淘寶日益退出阿里的核心平台之後,建立淘寶基礎上的阿里金融和支付寶,其實都面臨著喪失基礎性平台的優勢,甚至天貓,離開了淘寶都還會面臨流量導入的困境。

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問題裡最致命的問題,我說馬云一直奉行的是所謂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核心的基礎點都出現問題的話,其他平台上的產物可能都很麻煩。

三、阿里金融跟國有銀行的關係不大

今天看到牛文文說,阿里金融讓國有銀行很動搖,隱含的意思是可能國有銀行會通過政策層面來打阿里,這個事情,怎麼說呢?我國其實試圖建立的是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針對不同的區域建設不同的金融服務機構,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國的四大國有銀行跟阿里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會構成正面的競爭,但是有沒有所謂的動搖呢。我想在思想觀念上是有的,但是現實業務上,基本不構成正面衝擊,前面說了工行和建行,跟阿里的分家,其實很明顯就看出來國有銀行對阿里的業務本身也並不是很看好,反倒是反過來看一個問題,如果阿里進入銀行領域所受到的競爭,其實要大大高於銀行自身受到互聯網業務的衝擊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的,因為阿里的客戶中95%的客戶其實一直沒有受到銀行的金融服務,換句話說,本來就不是銀行的客戶,阿里在一畝三分地上摺騰,對銀行造成的衝擊來自於哪裡呢?但是反過來看,銀行在不斷受到資產管理行業券商信託等影子銀行以及內部之間的競爭激烈,而隨著經濟形勢的不在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反倒會開始進行差異化競爭,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建立到是有了契機,興業進入同業,民生進入小微,都是這種大背景下的無奈選擇,在面對民生銀行進入淘寶客戶的時候,阿里金融和民生的優勢誰更強呢?!這個命題就丟給大家自己去評判吧。不多扯了。

四、阿里金融的未來之路

阿里金融其實並不單指阿里小貸,也包括了阿里的虛擬信用卡,阿里的在線保險銷售,還有在阿里平台上的金融產品的零售,至於阿里的所謂資產證券化,我到是更多放在阿里小貸的層面上,個人感覺意義不大,沒有足夠的小貸規模,談證券化只是噱頭罷了。

阿里金融的未來到底做什麼呢?阿里其實也曾經申請過銀行牌照,但是監管部門,並沒有予以審批,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我到是覺得監管部門其實可以審批個牌照的,哪怕你在確認阿里玩不好金融,也是要給人家玩金融的一個機會的。當年李書福到北京說要造車,監管部門跟他說,你造不出車的,你這是找死,李書福說,那我要死,你就給我一個死的機會罷了。金融當然跟造車不一樣,因為造車,死了也就死一個廠,但是金融可能帶來很大的外部效應,尤其是銀行,完全可能會死一批儲戶,但是,通過更好的監管等方式,其實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總部能因為擔心會出事情,就一直死守牌照,沒意義。

我一直在說,某個意義上在中國沒有牌照,基本上就屏蔽了做金融的可能性。所謂草根金融,無非只是民間高利貸的好聽點的稱呼罷了。牌照在中國是個免死金牌,沒有牌照做金融,做好了,也就做好了,做不好的時候,就是非法集資的另外一個定義。以馬云的家大業大,去做沒有牌照的金融,肯定是不會去做的。想來意義也不大,但是打著金融的牌子賺點估值的事情,他是會幹的。但是解決實際意義的可能性基本上很小。

那不做金融,阿里金融做什麼呢?我覺得阿里金融,做金融服務的成功概率其實要大於做金融的概率的,金融服務是無風險業務,而金融卻是帶有極大的風險特徵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服務,可能還是後者更靠譜。互聯網的思維去做金融,不敢說九死一生,但是也差不多好不到哪裡去了。但是互聯網做金融服務,卻可能成功概率更高。

阿里可能是這個國度裡繼央行等一些國有機構外,擁有數據最多最全的公司之一吧,與其去集成別人的數據,為什麼不去分享自身的數據,然後收取數據收益呢?而且如果說當年跟工行,建行合作失敗就屏蔽了當初這種模式,其實現在看來也是挺可惜的。大環境不同的情況下,同一件事情,其實是有不同的結果的。06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躺著金子身上發大財,也看不上阿里的客戶,但是當銀行被內爭外鬥到當下的情況的時候,其實有大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實對阿里的態度,依然發生極大的轉變了。阿里跟金融機構的合作其實完全又可以上升到一個層次了。又何必去自身進行信貸操作呢?!

寫了兩個小時,肚子餓了。先吃飯,有空在寫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55

投行工作幾點小感受(續) 勞阿毛

http://xueqiu.com/4284287275/23538283

1、關於部門文化

1.1    職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有欣賞和尊敬,但是我們彼此人格平等;

1.2    溝通簡單,對事不對人,一切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說有用的不說好聽的;

1.3    知識和信息的分享非常重要,不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大家業務能力都強,隊伍才強,整體利益才能最大;

1.4    可以要強不服輸,但不能嫉妒,彼此拍肩膀但是不要踩肩膀;

1.5    要有擔當,有功屬於大家,有責任不要推,大家都沒那麼幼稚,心裡都有數;

1.6    背後讚美,當面批評;

1.7    不能保證事實的絕對公平,但應該追求公平,按照能力、作用、態度分利益,不按承受能力,不欺負人,適當照顧女士;

1.8    對同事要善待,希望他好,對方一定能感受到,核心三個字:要有愛;

1.9    讓團隊人員有安全感和遠景期待,知道經過努力就一定會像誰誰一樣,更重要的是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一起,以後也會;

1.10   利益分配說小話,辦大事,必須超預期,哪怕一點點,刀快不快都在這點刃上。

2、關於新人培養

2.1    團隊建設的核心是對新人的態度,苦心積慮幫助他們進步,希望他們能夠早日領兵,螺絲釘好找,良將難覓,剝削是暫時的,合作是永恆的;

2.2    保證新人有體面的生活,沒有生存壓力才能有更長久的打算,若新人的注意力都在出差補助和報銷上,團隊絕無前途可言;

2.3    給新人講如何做,還要講為何這麼做,給他們舞台他們會還你驚喜,若實在不放心,自己辛苦再作下備份,啥都自己親自做而讓新人旁觀,不是勤快是偷懶,而且非常不負責;

2.4    對新人要有耐心,經過高考智商都沒問題,經過實踐一定會成長,有人前三腳踢得好,有人厚積薄發,朱鎔基50歲還是處長,切不可輕易否定一個人;

2.5    鼓勵要頻繁,幫助積累自信,批評可以少但要一步到位,刻苦銘心。

3、業務及其他

3.1    避免作短期的直接的利益交換,客戶有需要幫著出出主意,同行有疑惑幫著參謀參謀,市場很小,山不轉水轉,讓別人感覺欠你人情,比直接收費利益更大,不是都說麼,免費最貴;

3.2    與客戶關係及與監管關係雖然比較功利,但是用真正的感情相處,多點關心和理解,可以超越功利而彼此認可,認為你人還不錯,效果比純利益交換要好,更重要的是彼此內心愉悅不噁心;

3.3    投行業務能力是經驗和感悟,不是祖傳秘方,不用捂著藏著,不是靠簡單的交流就偷學去了甚至超越你,更不會影響你的飯碗,同行請教問題說明你有江湖地位,別給臉不要臉;

3.4    做項目要絕對用心努力但是對結果不苛求,因為項目成敗不光取決於投行的努力,有時候需要看運氣,太在意遭受心裡折磨得不償失,而且極容易出昏招導致更差結果,欲速則不達;

3.5    客戶初始的傲慢和輕視,莫要著急也別輕易表明自己很行,慢慢的讓對方發現其實你不是小屁,認同感的爬坡過程非常美妙,效果也很好。俺爹告訴我,若能數到10,告訴別人能數到5,別人無意中發現你能數到7,會認為你沒準可以數到100,賺大了。

3.6    不相信酒後吐真言,喝得越多,說的越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17

投行工作的幾點小感受 勞阿毛

http://xueqiu.com/4284287275/23530716
1、關於客戶

1.1  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但是必要的時候也需要有所取捨,因為確實有客戶希望能夠得到免費的服務,放棄是為了服務更好的客戶,但不能因此壞客戶的事,因為還要繼續混。

1.2  學習瞭解客戶的行業和商業模式,但是並非幾篇研究報告就能對行業或者產業有多少瞭解,更多的時候不是為了給客戶上課,甚至不是為了交流,只是為了能夠聽懂。

1.3  除了你擅長的專業領域,其他領域不要輕易說懂,因為在不擅長領域因為裝懂而露怯,會動搖客戶對你擅長領域的信任,什麼都懂就等同於什麼都不懂,除了專業之外還是要有點傻最好;

1.4  客戶欣賞你讚美你無論是否處於真心都要微笑接受,但其實並不用當真,但是要挖你過去真的要謹慎,因為距離產生美,跨行業產生膜拜,看中了舞女的優美舞姿,真正娶到家裡會因為做飯不好吃而休了你,要小心。

1.5  視客戶利益為最大利益,我們要賺財務顧問費用以養家餬口,但是忘自我才能實現真我,客戶利益有可能會跟財務顧問短期利益相衝突,但長期利益一定是一致的,為自身利益而將客戶引入不利交易,是大忌。

1.6  服務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客戶的惰性和依賴性,客戶能想到的一定要想到,客戶沒想到的也應該想到,小概率發生的不利後果也一定要提示,與其說是為了免責,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客戶的安全感,告訴客戶,付費就不需要操心了,聽話就可以。

2、關於監管

2.1  要感謝監管,因為很不容易,所以財務顧問才有價值,財務顧問賺的錢裡面由牌照溢價、專業服務和憋氣背黑鍋等構成,通常項目預案被某交易所摧殘蹂躪之後,客戶都會意識到,感覺其實付費給中介很值,錢不白花。

2.2  監管沒有好口氣也給點理解吧,可能私下裡面他是很好的一個人,想想吧他也整天受領導的氣,幾十個項目在手,堆積如山的材料要審,而且也並沒有相應的待遇,試想下我們自己做過項目我們都不愛多看,想想你項目的收費和他的工資,就會稍微有點平衡,因為不平衡也沒用。

2.3  把項目做好是關鍵,需要有關係但是別迷戀關係,監管部門對你專業認可,認為你報送的項目比較靠譜,這就是最大的關係,當然能肯與你溝通,聽你說話,少點刁難,相同的情況下給你快點,已經很不錯了。都是作順水人情錦上添花,沒人拿原則底線去幫你,另外,不用總說跟誰誰熟,跟誰誰是哥們,沒啥大用。

2.4  項目的反饋問題,很多並非提給申請人的,而是提給監管領導的看的,無論項目作了怎樣的合理安排都會被提及,就是為了突出審核中的關注和重視,諸如估值合理性、同業競爭、關聯交易或者分紅政策等,繼續解釋就可以了。

2.5  通常會在材料裡面留些提問的空間,然後將準備好的回答或者補救措施提交即可,彼此都有面子,否則可能會有更硬的問題提出。當然也要有個度,否則會認為材料粗糙被監管談話就不好了。

2.6  跟專業幹部講專業,跟非專業幹部講態度。

3、其他

3.1  不迷戀喝酒的積極意義,業務做不好喝死也沒用,你若有價值不喝也沒事。

3.2  若對其他機構出的文件不滿意,可以提出善意的修改意見或者提供更為合適的模板,最好別直接修改丟過去,這樣很傷自尊,另外很多文件只要內容符合標準就可以了,見文件就要調整自己喜歡的格式,是投行的職業病,要注意克服。

3.3  要對客戶的司機非常的尊重,車上尤其不能談與工作或者客戶相關的事情,因為司機的職業病有兩類,一類司機是開車時候什麼事情都聽不到,另外一類是啥都能聽到而且記得住。

3.4  上會前也給客戶輔導,輔導以準備問題為輔,以心理按摩為主,客戶老總只要不緊張都非常的牛逼,降低標準,告訴他只要不結巴,說話不差聲,就已經超過平均水平,另外,上會之前要準備幾個笑話,很管用。

3.5  其他中介機構的參與,主要是為了分工配合,把事情做好,不要欺負人,也不要為了保全自己而推責任給他們,他們拿錢不多,很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智商一點都不低,合作有感情了,會給你美言推薦的。

3.6  客戶飯再好吃,也別吃胖了,非常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24

關於格力空調技術性的幾點看法 jin888555

http://xueqiu.com/9864931797/24100296
最近關於格力空調技術性的討論比較多,筆者是多年持有格力的工科技術人員,這裡多說幾句,以前我沒多說,是考慮自己長期持有格力股票,未來可能會在低位繼續增持,所以儘量不發表一些看多言論。

首先,家用空調領域,甚至於整個民用產品領域幾乎都不是技術比拚的主戰場,真正的技術擂台還是在軍用領域,所以說對於民用產品來說,絕大部分公司所謂的技術領先僅僅是相對業內來說,我們投資人討論技術問題不應脫離這個前提。

第二,格力的家用空調技術國內第一,這個當無疑問。一個非常有利的論據是,其實格力一直在為軍方研發空氣製冷設備及部件,當然這個消息一般比較敏感,不敢多說,說多了沒好處,美國找這個藉口制裁你一下,那格力空調再想出口就難了。

第三,同為亞洲國家的民用產品領域,日本和中國一樣,對產品幾乎都是屬於改善型的研發,就是說他們不停的對某一產品進行改善,本人的職業,呵呵,每天就在做這些工作,當然你別跟我抬槓,舉個反例跟我爭論,我的意思是絕大部分。這些改善型的技術很容易被模仿照抄,所以說,對於投資來說,一個民用公司的技術領先,僅僅是一個很弱的理由,一個輔助性的理由,關鍵的買入理由還是要看財報。

結論,對於絕大多數投資人來說,作為技術外行,你無論援引多少技術文章,來論證什麼技術觀點,對於他們是既無效果,他們也沒多大興趣,總之,這可以說是一件很沒意義的事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731

華星光電的幾點星光 舒顏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4695291
之前都偏於行業,對企業個體涉及甚少。這一篇稍稍聊一下。

一、增發的效率

為了華星光電項目,TCL通過增發募集資金。在2010年8月,增發13億股,股本從29億增加到42億,募得45億人民幣。其中,李東生本人用2.5億元參與增發,資金來源據報導主要來自質押原有股份獲得的貸款。

該信息至少有那麼點點的難能可貴。

比如:即便現在,面板業也不被人認可或理解,那麼三年前的面板業顯然更加高危。李東生用自己的真金白銀投入增發,不值得那些質疑者反思麼?依我看,李東生可能過去二十年,並沒有做出大的成就,也犯過很多戰略錯誤,但是僅憑參與增發這一行為,也可表明這傢伙總也有那麼點梟雄的血性。

比如:增發募集45億,即完成了投資245億的項目,效率也算極高。京東方為了北京八代線,增發30億股,募得90億還不夠,到了今天,還要為政府代持的股份再次增發42億股。相當於京東方為該項目總募資175億人民幣,擴股翻番。

據研報和分析看,華星光電甚至不打算為第二條線增發融資。TCL集團在上華星光電前,淨資產也就50億人民幣出頭,市值就百億,都明顯落後與京東方。TCL集團能在增發方面做到這樣,難能可貴。

二、投資的效率

京東方的北京八代線,僅有月投片量9萬。然而,華星光電在去年三季度八月份的爬坡期就超過了這個數值,去年12月甚至突破了12萬片。我在所有的信息檢索中,都看到當年的計劃是低於這個數值的。有些早期報導說是規劃產能9萬片,又有些導報的規劃產能是10.8萬片。但是到了現在,我看到了研報,看到華星光電的終極產能,可能是13~14萬片,年底就可以達到。這相當於「悄悄」的提升了1.4倍。

華星光電由此今年可以帶來150億強的營收。而查看京東方,可以看到,他雖然現在有四條線,但加起來也沒有華星的二倍。以去年年報數據看,京東方的北京5代線營收是44億,成都線是27億,合肥6代線是78億,加起來才和華星光電接近。其中六代線項目是京東方增發50億股,募得120億資金落實的。北京八代線今年營收估計頂多120億。

細看還是很不一樣的。

三、盈利的效率

華星光電去年四季度盈利3億,一季度盈利4億,二季度盈利5億,環比增長明顯。根據預測,不考慮貸款豁免的影響,今年四季度單季可以盈利達到6.8億元。

面板線的盈利有二方面因素,一是產能和良率,二是產品結構。後者稍微解釋一下。

面板價格上半年有張參考圖:
查看原圖
可以看到,大尺寸的附加值會高一些。同一塊玻璃基板,如果切成18 塊32 寸opencell,按均價100 美金計算,收入為1800 美金;而如果切成6塊55 寸opencell,按保守均價330 美金計算,則收入為1980 美金,收入可提高10%,而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玻璃基板投入、經營費用)幾乎沒有增加,因此增加的收入中絕大部分可以直接進入淨利潤。

到現在,華星光電的32吋佔比已經不到65%,和去年四季度佔比90%多相比,大尺寸化戰略落實得很快。同時,還加大了4K屏幕的投放力度。在全球市場,華星光電和友達是僅有的提供4K55吋屏幕的二家廠商。4K屏幕目前售價比普通屏幕貴30%。這二點使得在面板價格不斷下滑的背景下,仍然實現環比明顯增長。(當然,二季度投片量比一季度高10%強,是主因之一。)

對比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華星光電是很突出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045

醫藥股近期幾點看法 小權

http://xueqiu.com/6413254712/25293830
醫藥股近來走勢,一個字:煩!
股票炒的永遠是預期,未來是手游還是醫藥。那麼影響醫藥股走勢有哪些因素?
一,醫藥股價值高估,好多個股13年業績早已炒完,加上漲幅巨大,本身存在巨大調整需求。
二,板塊輪動,資金出逃。近期自貿區,金融優先股等題材火爆,吸引大批資金參與。
三,醫藥賄賂整治。有人認為是影響醫藥股走勢很重要原因。
四,各省基藥招標遲遲沒開展,市場擔心藥價大幅下降,影響藥企利潤。
在我眼中看來,第四條是最要命的!前面兩條,會影響部分短線資金出逃,但從部分醫藥股走勢看,明顯有機構大幅減持。
國家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把槍口對準藥企?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各省基藥陸續招標時候,需要從輿論製造藥企暴利現象,迫使其主動降價。難道國家之前就不知道醫藥賄賂現象?這是一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撇開醫保缺錢角度,從企業經營行為分析,本次基藥招標本身就存在巨大價格下滑壓力。道理很簡單,一個合作三年的企業合作協議期滿續簽,當然需要降價。所以有廣東唯低價中標,還有上海的二次議價等,最終矛頭都指向降價!
正是新一輪基藥招標降價這個陰霾沉重壓在醫藥股頭上,才導致近段跳水行情!
未來醫藥股何去何從,會否走白酒道路?我認為整體行業依然看好,至少十年之內,醫藥指數能大幅跑贏大盤,這是由人口老齡化根本因素所決定!醫保的持續投入,城鎮化發展,催生這個巨大市場。
未來更多機會會來自受益基藥放量,創新能力強的藥企,還有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加快推進基藥比例,促進縣級醫院建設,盡快實施仿製藥創新藥一致性效果評測,都會是未來幾年醫藥股投資要點。
風雨過後是彩虹,等下半年各省基藥招標完畢,就是新一輪醫藥股走牛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04

對 Tesla 的幾點看法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
Tesla 公佈三季報財報引來大跌,上半年以來的股價上升趨勢被打破,碼哥覺得現在應該是再重溫一下今年以來的 Tesla 狂潮的時候了。

下跌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三季度銷量低於預期,但這個預期如果說是華爾街的預期,那碼哥就糊塗了。在 Tesla 上面,大行的預測簡直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爬,一個預測股價上 200。一個預測股價只值不到 50,所以說到預期其實也很荒誕。

在上半年某大行給了一個超高的目標價,其主要立論基礎就是銷量狂增,當時那個預期簡直狂地離譜,但是股價依然漲,說明上半年股價推動的因素很多是情緒,特別是當初扭虧的刺激讓市場看到了希望,而後各種光環紛至沓來,不瘋狂都不行。而情緒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清楚,那就是風啊,正因為此,撇開情緒看問題可能更為重要。當然碼哥不是說下跌就不是情緒宣洩了,但至少目前這種高位下跌是有助於清醒的。

很多人把 MUSK 比作喬教主,把 Tesla 跟蘋果比,但車不是手機。手機你可以一夜之間爆紅,明天立即更換都可,當年蘋果就干過這事。但是車不一樣,車是大宗品,就算你再 NB 的車,你也要多考慮幾層因素,而不會簡單購買或更換。更何況,Tesla 不是便宜的車,放在美國也不便宜,對於工薪階層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中產或新貴有市場,而且就同類價格來說,其他汽油車也不見得沒有價格吸引力。

其次,Tesla 是闖入者,這一點前期也被媒體拿來類比蘋果。不錯,蘋果當初以革命者的姿態顛覆了 NOKIA、MOTOROLA、BLACKBERRY 等手機廠商,一領風騷。但是車的市場還是不一樣,Tesla 的確很炫很酷,而且純電動車以其環保的大旗讓人心動,然而寶馬、奔馳等廠商不是那些固步自封的手機廠商,它們轉型之快也很迅速,寶馬不僅在加快純電動車而且也在推進汽油車的互聯網化。

闖入者的優勢在其不同凡響,但是如果地頭蛇迅速意識到威脅,那麼它們的優勢也會比較明顯,比如渠道、比如客戶資源、比如品牌等等。當然做電池的會更開心,這是另一說了。

產能瓶頸也是一直被市場擔心的一個主要因素,雖然最近一口氣跟松下簽了一個大單子,但是個人覺得產能的問題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美國製造業最近有回流的說法,但是大趨勢肯定不是回流,這是由國際分工決定的,因此如果在這點上 Tesla 不學蘋果的模式那產能問題會一直是個問題。

其他問題碼哥也一併說了吧,Tesla 如果就一部車來說,還有太多改進空間了,除了駕駛位太炫外,別的地方最好還是別摸,當然粉絲是不在乎的,但你要做到大眾化,那就要改。另外充電網絡問題,fans 是很樂觀,但這畢竟需要時間去實現,未來是性感的,現實是骨感的。

最後說一句,碼哥絕不是在黑 Tesla,Tesla是碼哥今年美股比較成功的一個操作案例,碼哥對 Tesla 充滿激情,同時也很期待它的未來,但是人在市場,永遠不要痴戀,你要把握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把握,反正碼哥一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7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