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點心債」好吃難入腹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9003&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成為境內機構融資新寵,但遭遇資金回流的制度性障礙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紫霧 張宇哲

 

  美味但量小,內地機構在香港離岸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因此被叫做「點心債」。受制於內地宏觀緊縮,融資受限、利率抬高,此類「點心債」正大受青睞。

  「好吃是好吃,但發行了錢回不來,這是個大問題。」一位關注債市的監管部門官員透露,「外管局始終不松口。」

  「無論是股東貸款模式還是資本金直接注入模式,都需要企業先到央行備案,經過央行備案審查後,方可回流。」一位相關投行人士介紹了「點心債」以往的兩類主要資金回流方式,但由於缺乏統一的審批標準和詳細流程規定,資金回流比較緩慢和困難。

  商務部3月5日下發通知,規定如有境外投資者申請以跨境貿易結算所得人民幣及境外合法所得人民幣來華投資,可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函報商務部批准。這首次為離岸人民幣境內直接投資渠道提供了法律依據。此口一開,試點成功的回流金額已經達到100多億元。

  一位央行相關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仍屬於個案試點,有關部門仍然在制定詳盡政策。但他預期,人民幣境內直投將成為在港人民幣債券資金回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這是一個深層次的制度建設,可簡單可複雜。簡單的話,按照原來的外匯管理體制,加上人民幣結算的監測管理就可;複雜的話,則涉及新的管理體制。」上述央行官員提出,人民幣業務發展涉及兩個思路,一是人民幣結算機制,一是人民幣直接投資的管理制度。

  一位香港金管局高層人士進一步解釋說:「外匯直接投資的相關制度,諸如結匯額度、結匯的符合條件等,非常詳盡。但用人民幣境內直接投資,怎麼管理,還沒有制度。資本項下投資類型繁多,相關制度需要一項一項建立。也涉及多部門的協商,尚需時日。」

堵在哪裡

  「點心債」之所以受到業界歡迎,皆因成本低廉、流程簡單。截至2010年底,「點心債」的總規模已經達到510億元,發債機構近30家。其中超 過60%是在2010年一年中發行的。按照2010年初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的對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監管原則及操作安排的詮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發行主 體、發行規模及方式、投資者主體等均可按照香港的法規和市場因素來決定。通常自發行程序啟動至付款完成,只需四周時間。而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在港發行人 民幣債券利率不到1%,遠遠低於內地。如中銀香港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僅為0.629%,內地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25%。

  「點心債」之所以被稱為點心,也是因為規模仍嫌小。近年來由於香港銀行被允許吸收人民幣存款,在港人民幣存款數額飛速擴大。據香港金管局統計, 至2010年末已經達到3149.4億元。相對於人民幣「池子」容量的迅速擴大,疏通渠道和在港流通渠道卻依然供不應求。央行有關人士不只一次向財新《新 世紀》記者提到:「人民幣在香港的問題還是流動性不足,都是持有人民幣不願意賣。」「點心債」正是為離岸人民幣提供投資渠道的載體,但發展了幾年後,為何 與在港人民幣相應的規模並不匹配?

  答案是:資金回流受阻。囿於國際市場目前對於人民幣的接受度有限,貿易結算中還未習慣用人民幣交易。這使得在香港發「點心債」獲得的人民幣收益,除了回流幾乎無路可去。

  對金融機構來說,「點心債」資金回流不存在太多障礙。自2007年7月國家開發銀行首家被批准在香港發人民幣債50億元起,包括中行、國開行、 東亞銀行等在內的中外資金融機構都紛紛發行「點心債」。2007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了《境內金融機構赴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人民 幣債券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金融機構 「應在發行人民幣債券所籌集資金到位的30個工作日內,將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的資金調回境內」,同時還規定了向外管局申請資金調回的具體時限和流程。

  對於非金融機構來說,情況要複雜許多。2008年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文件,在內地有較多業務的香港企業也可赴港發債,但資金如何回流則未有相關制度保障。

  一位投行人士介紹說,目前在港發人民幣債的企業,資金回流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做股東貸款,即利用「投注差」向境內的子公司提供貸款。「投 注差」指企業設立時登記資料上記載的投資總額與註冊資本之間的差額,根據相關規定,股東貸款及擔保數額不能超過這一數額。迄今惟一成功的案例是中國重汽 (000951.SZ)。

  第二種辦法是進行直接股本投資,但目前根據外匯管理規定,並無如何操作國外投資者利用人民幣進行直接投資的法規。僅有境內公司以在港上市融資為 目的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例外,這種特殊目的公司即通常所稱的「紅籌」公司。採用此類資本金注入模式的企業相對較多,如合和基建(00737.HK)、華潤 電力(00836.HK)等。

  最後一種辦法,則是利用貿易項下,選取合作夥伴,將人民幣收益通過貿易操作的方式收回。然而該投行人士表示,這種方法首先要看「是否有人幫你」,即使順利找到合作方,成本巨大、流程繁複,且無法享受出口退稅規定,一般為企業所摒棄。

回流破局

  不斷膨脹的「點心債」已被投資者視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風向標。而如何打通人民幣回流及在港循環渠道,成為監管部門長期關注的問題。如小 QFII(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內地市場)也在央行3月末發佈的報告中被正式提出;4月11日人民幣計價IPO(公開市場發行)不甚 標準的第一單匯賢房托(87001.HK)正式招股。

  有業內人士提出,「熱錢」可能是監管部門限制資本項下人民幣回流的重要顧慮。也有擔心認為,如果放開「點心債」資金回流,「點心債」豈非成了境外機構直接在境內發放的熊貓債?

  不過,央行的相關人士明確表示:「央行不擔心回流。回流的人民幣可以被看作應有的境內對美元需求的替代,現在回流的不是外匯,而是人民幣,還減輕了央行的購匯壓力。」

  此前,曾任香港證監會中國顧問的經濟學家葉翔撰文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點不應在回流機制,而應在於增強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派生能力。

  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亦表示,央行做過研究,即使貨幣創造全放開,造成的乘數效應也不會很大,所以央行對於「人民幣熱錢」並 不擔心。而拓寬回流機制,主要是為了鼓勵非居民持有和使用人民幣,從而增加對境內金融市場的貢獻,這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點所在。

  「無論是股東貸款模式還是資本金直接注入模式,都需要企業先到央行備案,經過央行備案審查後,方可回流。」一位相關投行人士認為,由於缺乏統一審批標準和詳細流程規定,「點心債」的資金回流比較緩慢和困難。

  商務部3月5日下發的《關於外商投資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則給了業界希望。商務部規定,如有境外投資者申請以跨境貿易結算所得人民幣及境 外合法所得人民幣來華投資,可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函報商務部批准。這首次為離岸人民幣境內直接投資渠道提供了法律依據。一位研究「點心債」的律師表示: 「這條規定出來後,企業會更傾向於選擇直接投資來收回人民幣債券收益。」

  「但出於對『熱錢』和資本項目可控性等種種因素考慮,一些回流舉措遲遲未獲推行。」一位外管局相關人士表示,比如,具體到人民幣直接投資的審批流程細節還未確定。他介紹,商務部文件頒發以來,僅僅是在麥當勞、合和基建少數企業試點推行,不具有流程和時間上的可控性。

  而他表示,央行正在加緊研究人民幣直接投資項目,由於牽涉部門較多,這一政策可望在半年內出台。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觀察,目前在央行系統對人民幣國際化存在兩種聲音,政策設計部門相對積極,業務監管部門相對審慎。

  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亦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涉及一個大局,香港離岸市場要發展起來,不能全靠自己,還是要和內地聯通。」他認為,單靠香港實現「自循環」從而向外輻射,很難做到。

替代品

  因為「點心債」受制於人民幣存量及回流的限制,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種變相的「點心債」開始受到追捧。這種合成債券(Synthetic Bond)是以人民幣計價,以美元結算,將匯率收益與結算貨幣的息率回報相結合,因此稱之為「合成」債。

  這種債券的資金調回可走正常的外匯管理流程,無需央行進行個案審批備案。申請「點心債」資金回流,首先需要詳細說明資金回流後的具體用途,並且 對於該用途必須已獲得相關監管機構(商務部、發改委等)的項目批文;待上述條件齊備後,央行方受理回流申報。因此在和央行及相關部門溝通之前,一般不建議 企業貿然發債。

  上述香港金管局高層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企業發美元債,會承擔很高的名義利率,發人民幣債承擔的利率較低,「人民幣合成債,就是發人民 幣債,但用港元、美元交收,認購方主要考慮人民幣升值預期,但升值預期誰也不知道,存在匯率風險,如果升值幅度很高就虧,幅度低了就賺。」

  他介紹,這種債券是香港獨有,屬於NDF(離岸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的一種產品。

  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發表報告表示,有不少內地發展商有興趣研究發行人民幣債,但在境外市場籌集的人民幣資金,須獲審批才可調回內地投資,要獲放行 並不容易。穆迪預料,以美元結算的人民幣計價的合成型債券,會有高速的增長,因為美元資金回流可能更加順暢,這也使合成式債券比「點心債」更有吸引力。

  1月7日,中駿置業(01966.HK)成為首家成功發售人民幣合成債券的內地房地產開發企業。中駿置業此次發債受到了市場的熱捧,獲得了高達 8倍的超額認購,於是公司臨時取消了倫敦和紐約的路演行程,提前定價確定了10.5%的票息率,並將發行額度從2億美元提高至20億元人民幣,債券期限為 五年。

  隨後恆大地產(03333.HK)等H股內地房企紛紛效仿,宣佈發行以美元結算的人民幣債,目前這類產品已經有近2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穆迪副總裁鐘汶權認為,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將推動以美元結算的合成式人民幣的需求,合成式人民幣債券作為一種境外融資渠道,可能比普通美元債券更受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等部分高收益債券發行人的青睞。

  但對於國內多數企業來說,其流動資金多以人民幣形式存在,人民幣融資才應其所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6

好吃 黎智英

2012-1-12  NM

最近認識了位日本朋友,他是日本遊戲機業的大老闆。他為請客特別在京都近郊建了一座別墅,去年三月櫻花季時他在此宴請我兩公婆。別墅坐落櫻花叢中,是座乳白色大理石建築物。搖曳的雪白櫻花映照淡淡的月光,此情此景美艷得令人不禁讚嘆,猶如置身仙境。 主人一家四口和我們共六人在白雲般的櫻花簇擁下、在金杯裡浮游的香檳泡沫幻影中,沉醉於懷石美餚,輕輕細語。在品味高超的詩人筆下,那番情景固然是首好詩,安排出如斯美妙的京都懷石宴的主人也應是個詩人吧!


日 本朋友夫婦有兩位女兒陪伴左右。小女兒在法國學廚藝,她給我們解說每道懷石菜的來歷,跟這樣和善的一家人分享美食,輕鬆自然令人賓至如歸。最是令人享受 的,不是如真似幻、仙境般的櫻花叢林,也不是到會的三星米芝蓮懷石美食,而是這家人的涵養。甜點也吃過了,尚餘下一瓶香檳;大家意猶未盡,小女兒到廚房為 我們烤了幾隻黑菌半生熟蛋來讓我們下酒。這個小女孩確有廚藝天分!
當社會的中上層富裕家庭受過高等教育的子女也要當廚師,那麼這個時代的廚藝必然大幅提升。試想想,出身富裕家庭,自小在傳統飲食文化裡浸淫,識飲 識食;若然這樣的人也願意當廚師,他的廚藝又怎不勝過那些出身貧苦家庭,只不過甘於吃苦才當廚師的人?當這些「上等人家」廚藝新血湧現,自然便會為烹飪起 革命了。
人們一向崇尚傳統烹飪,看來這個概念是要改變了。見到現今世界各地年輕廚師人才輩出,你便知道飲食是在起革命了。《Yan Can Cook》這個歷史悠久、在美國拍製的中菜煮食電視節目無疑是給不斷湧現的飲食節目比下去了,可是這個節目肯定激發了不少華裔小孩子去當廚師。
今日的飲食革命是由二、三十年來盛行的飲食節目掀起的。看過Anthony Bourdain的節目,那個十來歲的少年不會立志當廚師?電視改變了廚師的身份,將他們從烏煙瘴氣的廚房裡從來不為人留意的火頭變成文化代言人。誰說烹 調不是社會的重要部分?誰還可以否認在電視節目亮相的廚藝明星不是顯赫一時的飲食文化代言人?在世界的飲食光譜上,這一代的廚藝風流人物將佔有燦爛的地 位。
像我這樣的糖尿病人最怕秋冬季節,因為這兩季特別多好東西吃,很難忍得住口。我們都是因為愛吃而吃出糖尿病來的。雖然痛快地開懷大吃一頓美食會令 人內疚不已,但又有可能不吃嗎?當然不可能,否則做人又為了什麼?總之不是為了活命,而是為了開心。要活得開心,總還是要冒些少險的。盼求上帝,醫學進步 神速,快快為糖尿病找出特效藥,早日解決我愛吃的天性和我的病之間的衝突。保持樂觀永遠是個錯不到哪裡去的做人宗旨。
看到蔡瀾兄在《飲食男女》教人如何用電飯煲煮食,我很有共鳴。前幾晚,夜半肚餓起床,從雪櫃拿出塊五花腩肉,滾水灼過連皮切片,猛火煎至兩面焦黃,用剁碎的韓國金漬菜加些少米酒和糖醃好,待到電飯煲中的日本米飯水滾便放進醃好了的腩肉。
不消二十分鐘,揭開煲蓋,一朕香氣撲鼻,米飯滲着金黃色的肉汁,脆脆的菜粒和腴糯的腩肉混在一口飯中細嚼,味道甘香腴美,簡單直接夠剌激。吃上第 一口,閉上眼睛欣賞,久久不想再張開眼睛,只想繼續回味。這精彩的一煲飯再加一瓶天香樓的花彫,我膽敢邀請李白來一齊來吃!說不定電飯煲餐已觸發了一場轟 轟烈烈的飲食革命!


不是九大簋才叫真正好吃的。簡簡單單一道菜、一碗飯也可以叫你不惜披星戴月去追尋。人生苦短, 是不是?我們其實都是在喜中作樂。我真懷疑愛吃的人是否會染上抑鬱症?我相信真正愛吃的人猶如真正虔誠的教徒那樣,都是不該有抑鬱症的。真難想像愛吃的人 是會不開心的。他們當然也會遇上不開心的時候,但不開心以致患上抑鬱症理應是不大可能的!食物是開心果,開心的人才會喜愛開心果!


今 天物質如斯繁榮,食物的發展是否已推翻了達爾文定律?過去賴以為生的食物是否反而威脅起我們的生命來?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對身體有害?人類喜好食物,不僅 是因為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養分,更是因為食物替人類帶來樂趣,天天吃也不致悶出烏來,讓人歡歡喜喜地活下去。假若喜好食物足以闖禍,而食物提供的不是生存 所需的養分而是威脅生命的敵人,那麼達爾文不便弄錯了?人類顯然是適者生存這場淘汰大賽的大贏家,卻不曉得選擇有利生存所需的養分 —— 食物 —— 這不是很奇怪嗎?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到底是否已否定了達爾文定律?還是物質繁榮扭曲了食物意義、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條件?如果愈是優良好吃的食物對我們愈是有害,那麼人類 還有生存的希望嗎?!這是不可能的。 小時候在福榮街做童工,常去光顧一對上海夫婦在街尾織布廠貨倉闢出一角來做的煎牛肉包。後來我搬到彌敦道官涌住,幾乎每晚都到附近的一家上海小飯店吃十二 元一客的客飯。兩菜一湯的上海菜,濃油、赤醬好送飯,而白飯任添。每晚吃過這頓客飯都帶着個充實的滿足感和感恩之情離去。小店老闆是從上海逃難到港的異鄉 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對我這個離鄉別井在港捱世界的異鄉人照顧有加。見我添飯多了,往往給我送多碗湯或夾多幾箸菜,好讓我有餸吃完碗裡的白飯。 這種異鄉人照顧異鄉人的人情味特別令人感動,令我從此對濃油赤醬的上海菜多了一重格外窩心的滋味。年紀大了,嫌濃油的菜餚油膩,但對上海菜可甘之如飴,就 是因為那份窩心的滋味吧! 陳太(陳方安生)識飲識食又是上海人,我請教她哪家上海菜館子最好吃,她說留園雅敍。要為一位前輩做生日,趁機到那裡去吃晚飯。剛好李純恩打電話來說要請 我吃頓好的上海菜,而碰巧他正是要帶我到那裡去,我便請他代為擬定菜單: 肴肉,陳醋蜇頭,烤麩,鹽水鴨,香烏筍及糟蛋共六個頭盤小菜。款款好吃,糟蛋進口金黃半生熟蛋黃濺出剌激的花彫酒香味,腴滑馥甜,那味道好得令人疑把酒香 作花香。 主菜: 黑松露甜豆蝦仁,這個創作真的頂呱呱!雞火煮乾絲,蟹腿扒蘭度,蟹糕炒粉皮,生腌篤鮮湯,蟹粉獅子頭,菜式全都做得非常細緻,用料嚴謹炮製用心,一吃進口 你便知道這是家一流的菜館。味道濃郁卻清爽,濃油赤醬可口異常,而不見半點油膩,這是個難得的好地方!我大讚。 火丁雞頭米甜苗最後上,也是最精彩的。蟹肉包,鮮肉鍋貼和南瓜八寶飯同樣好吃。蟹肉包尤其引誘我這個糖尿病患者去犯罪,吃了兩個幾乎還想再吃!留園雅敍這 一晚充滿驚喜,這麼久沒來太可惜了! 翌日是星期天。中午與婆婆、四姨一家飯聚。老婆要再去留園雅敍,可是客滿。我請韓經理幫個忙,也要等到一點半後才騰出一張枱給我們。找到一家真正好的上海 店,我滿心高興!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1

萬洲的美國豬肉好吃嗎? 上哲

http://shangzhe2.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30.html

想吃價廉物美的美國豬肉嗎? 之前曾談論過的萬洲國際(00288),一波三折終於成功上市。集團之前多番併購,究竟「協同效應」何在,贏家誰屬?重看去年10月其前身雙匯國際與Smithfield(史密斯菲爾德)合併的新聞稿:

「雙滙國際首席執行官萬隆說道:『與史密斯菲爾德強強聯手,加強我們為全球市場提供優質、營養豐富及安全的一流產品的能力。』
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 C. Larry Pope 說道:『我們通過從美國出口高品質的豬肉產品,滿足中國旺盛的需求。』」
美豬肉價貼近中國
由此可見,收購交易的「協同效應」有二:
一、萬洲國際得到史密斯菲爾德的生產和冷凍鮮肉技術,以提高質量和安全性;
二、透過史密斯菲爾德把更便宜的美國豬肉進口到中國。
筆者並非農業專家,無法驗證第一點。第二點方面,過去幾年中國豬肉平均價比美國高1.2至2倍,把美國豬肉進口中國有利可圖。但去年年中美國「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大爆發,疫情蔓延全美30多個州份,美國豬價大幅上漲。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現貨豬指數」(Lean Hog Cash Settled Commodity Index Prices),由2014年年初的80,上漲62%至7月的歷史高位130。
7月開始期貨價格雖然已因疫情受控而回落,但美國豬價仍貼近中國水平。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中國豬肉價格超過美國豬肉價格的1.6倍時,萬洲國際才可從美國進口新鮮豬肉圖利。
功臣受獎 高層薪優
與此同時,萬洲國際的招股書顯示,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 「為獎勵及吸引人才促進本集團的進一步發展」,萬洲決定以股份獎勵負責此次交易的「功臣」:其中73歲的雙匯國際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局主席萬隆,獲得5.731億股的新股。如果成功上市,就算按本次「劈價」招股價6.2元計算,萬隆的股份仍值約35.53億元。
另一方面,史密斯菲爾德股價在交易前5年累跌18%,大大落後於同業如Hormel Foods Corp.或Tyson Foods Inc.。其策略投資者、擁有史密斯菲爾德6.8%股權的Continental Grain Co.更在其入股的7年間,不斷要求史密斯菲爾德管理層改善公司營運;但由於雙匯以高於市價31%收購,史密斯菲爾首席執行官C. Larry Pope持有的股份,在交易後仍大幅增值至2500萬美元,更另外持有價值1100萬美元的股權證。有趣的是,原來Larry的兒子也在史密斯菲爾工作,位居Vice President of Strategic Sourcing, 據推算年薪約為44萬美元。
還想吃價廉物美的美國豬肉嗎? 恐怕要多等一陣子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11

加州最好吃漢堡之 Habit Burger - 11/20/2014上市 MCorleone

來源: http://xueqiu.com/7256490752/33053877

“最近美國消費者報告出了個全民大調查--什麽是大家心中最好吃的漢堡?結果頗為意外。大家不選麥當勞漢堡王其實算是正常,但我們加州引以為豪的in n out竟然不是第一,而且不是輸給外州的漢堡品牌,卻是輸給了來自聖塔芭芭拉的加州當地漢堡品牌--Habit Burger.”











公司將於11/20/2014,下周四在美國上市,發行價格14-16之間,按照15估值,在$378.MM,預計發行5MM股股票,過去12個月總收入$161.8MM,凈利潤達$8.3MM。以下是公司基本情況和運營數據介紹,資料均來自公司S-1。

The Habit Burger Grill is a high-growth, fast casual restaurant concept that specializes in preparing fresh, made-to-order char-grilled burgers and sandwiches featuring USDA choice tri-tip steak, grilled chicken and sushi-grade albacore tuna cooked over an open flame. In addition, we feature freshly prepared salads and an appealing selection of sides, shakes and malts. The char-grilled preparation of our fresh burgers, topped with caramelized onions and fresh produce, has generated tremendous consumer response, resulting in our burger being named the “best tasting burger in America” in July 2014 i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conducted by one of America’s leading consumer magazines.

公司增長迅猛,精選上等牛肉,雞肉和金槍魚,新鮮沙拉、奶昔和麥芽供你選擇。在2014年7月某消費者雜誌評為“美國最好吃的漢堡”。(不知道給了雜誌多少錢)

The first Habit Burger Grill opened i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in 1969.
第一家店於1969年建於加州聖巴巴拉市。

接下來是運營數據,先來幾個圖:






• The Habit has grown from 26 locations across three markets in California as of December 31, 2009 to 99 locations across 10 markets in four states as of October 20, 2014 and we had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our units from 2009 to 2013 of 34.5%;

截至10/20/2014,總店數由2009年12月31號的26地方增加到99個地方,複合增長率34.5%。

 • Our restaurants have generated 43 consecutive fiscal quarters of positive comparable restaurant sales growth, due primarily to increases in customer traffic;

連續43個季度銷售收入正增長。

 • We have grown our company-owned restaurant AUVs from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in fiscal year 2009 to approximately $1.7 million for the 52 weeks ended September 30, 2014,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39.4%; and

每家店的總量由2009年的$1.2MM增長到2014年的$1.7MM,複合增長率39.4%。

 • From fiscal year 2009 to fiscal year 2013, our revenue increased from $28.1 million to $120.4 million, net income increased from $0.1 million to $5.7 million and Adjusted EBITDA increased from $1.9 million to $14.7 million.

總收入從20009年的$28.1MM增長到$120.4MM,凈利潤從$0.1MM增長到$5.7MM,調整EBITDA從$1.9MM增長到$14.7MM.

總體來講,公司無論是收入增長還是盈利能力,都非常強勁;網友調查,漢堡味道也不錯;食材新鮮,都是用的美國農業管理局認證的食材。非常有潛力,相比較$El Pollo Loco Holdings(LOCO)$ 55.1 的P/E, $Chipotle(CMG)$ 52.2 的P/E,$漢堡王(BKW)$ 65.9的P/E, 估值45.6的TTM P/E不算貴。

我預計這又將是下周的一個大熱門股,如果給57.7的P/E估值,價格應該在19美元左右,所以開盤我會設置18美元,看能否買到,第一天猜測保守估計會達到20美元。

新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大家賺錢,上次推薦$Virgin America(VA)$ ,很多人都賺到錢了,唯獨我自己沒賺到,只要大家賺錢我就開心!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招財資本 @陳小邪要勝正 @我是_一級棒 @艾瑞王亞謙 @美股新手 @德國留學炒美股 @chaseslime @implacebo

$Wayfair(W)$ $Cyber-Ark Software(CYBR)$ $GoPro(GPRO)$ $Twitter(TWTR)$ Yodlee(YDLE)$ $阿里巴巴(BABA)$ $京東(JD) $Facebook(FB) $Habit Restaurants(HABT)$

參考資料:
http://chihuo.org/habit-burger-test/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617977/000119312514404487/d776094ds1a.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86

別人不願接的小單 台中空廚做到年年大賺 一家三廚師 把機上餐變好吃大事業

2015-04-27  TWM
 
 

 

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的航班每天要消耗五千份機上餐,八年來都是由台中空廚獨家供應,日本料理廚師葉振興父子三人攜手發揮烹飪專業和在地優勢,衝出節節高升的佳績,轉投資的旗艦餐廳還將於四月底前開幕。

撰文‧林麗娟

「飛機上的餐盒怎麼都那麼難吃?」葉振興和兒子葉信宏、葉俊男,這父子三人全都是日本料理廚師,每次搭機用餐總不免心裡嘟囔抱怨,葉信宏還因此曾大發豪語:「如果讓我來做機上餐,一定不同。」二○○七年,華航包機從清泉崗飛日韓的飛機啟航,機上餐需求因應而起,葉信宏攬下第一張訂單,誰也沒料到,這五天一班的機上餐,會成為葉家「餐桌飛上天」的新事業。

出身彰化縣和美鎮農家的葉振興,因家道中落,初中一年級就出外當學徒,從廚房助手做到大廚,還到日本學料理,拿到台灣第一張河豚調理師執照,開設的福野餐廳已有三十三年,如今並身兼台灣省烹飪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而葉振興有子克紹箕裘,一家三口都是大廚,精通日、台式料理。

接挑戰 客製化服務受好評○七年,華信航空積極發展國際航線,推出五天一班次的寒暑假旅遊日韓包機,但原供餐的桃園空廚若載運餐點到台中,既不合新鮮衛生原則,也不符經濟效益,因此找上擔任台灣省烹飪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的葉振興幫忙,詢問哪位會員願意承製。

當時葉振興父子三人分頭詢問過台中在地的飯店、餐廳業者,但因為訂單不大,每個月不到二十萬元,須先投資餐車等相關設備,還得負責清洗消毒,而且機上餐盒須開模、特製,更不用說凌晨兩點就得開始備餐,沒人願意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於是葉振興父子想:「我們自己是做餐飲的,接起來做應該沒什麼難度。」機上餐最在乎的是安全,其次才是美味,為了能通過機場的種種管制與要求,葉家父子正式成立台中空廚,專責機上餐點業務,初期供應的是日式鰻魚壽司一類的冷餐盒,問題不大,但一○年兩岸包機業務起飛,華信、遠航飛香港、胡志明市、福州的新航線陸續開出,台中空廚供餐量跟著航線航班增加而蒸蒸日上,航空公司對客戶服務也更到位,提出「乘客想吃到熱的機上餐」,挑戰這才真正開始。

葉信宏針對各家航空公司的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例如某航空公司希望供應台商乘客家鄉味美食,葉信宏就要想辦法把香菇肉臊飯、焢肉飯、火雞肉飯、南瓜米粉搬上飛機。

用料嚴 以蒸代煮保留滋味有一年春節,航空公司突然要求機上餐要搭配鹿港玉珍齋的糕點,凸顯年節氣氛,葉信宏趕緊處理,跑完全部組配、檢驗流程後,如期送上班機。葉振興記得,「台商反映希望在機上能買到鳳梨酥、太陽餅等伴手禮。」從此延伸出伴手禮的產品線。

為了讓機上餐符合食品安全規定,台中空廚聘有顧問和營養師,且堅持不在機上餐添加防腐劑、保鮮劑等人工添加物,不論食材或是料理過程,也都十分講究。每年供應十二噸濁水溪白米給台中空廚的聯米企業,對台中空廚的講究最有感。聯米大宗事業部主任周義超指出,葉信宏指定要台灣優良農產品CAS等級的米,且必須在碾米後三至五天就趁鮮交貨,表層須保有麩粉層以鎖住營養。

台中空廚也用蒸代替煮,蒸熟後真空急速降溫後冷藏,藉此保留米粒的水分和Q度,企圖改寫機上餐就是「難吃」同義詞的觀感。

且為了維護熟食的安全,台中空廚特別在廠內打造無塵室隔間板設備,負責供應無塵設備的宏亮科技總經理李淳正表示,台中空廚是台灣最晚成立的空廚,也是規模最小的,卻大費周章地把這種頂尖設施使用在製造廠內,連六輛機上餐專用的送餐廂型車也都追求無塵,媲美高科技的要求規格。

調度快 獨霸中部機上餐市場每天,最早的班次是七點,起飛前的九十分鐘,葉信宏得讓機上餐先登機,為此,凌晨兩點就開始備料,他與弟弟葉俊男清晨五點就上工,餐食送到機場停機坪後,先換證,通過機場保安,才能把餐食放上餐勤推車送進機艙,核對無誤後,再把用過的推車帶回去清洗。葉信宏幽默地說:「我們可是良民喔!台中空廚的一一○名員工都必須到警察局申領『素行良好,無不良前科紀錄』的良民證,編列名冊,呈報給航警所備查,才能站上工作線。」每天重複送餐登機的戰鬥行動,葉信宏因此認識機上空姐,最後還把空姐娶回家。

飛機航班容易受天氣影響,只要一有延誤,供餐考驗就來了。有一次,航班到了對岸因颱風而無法降落,盤旋後飛回清泉崗等待,然而乘客已經把去程的機上餐吃完了,航空公司只好緊急通知台中空廚再出一次餐。類似這種狀況,葉信宏接招已如家常便飯,但仍兢兢業業,「每天都要到下午六點、最晚的那班飛機已經飛離清泉崗,才能放心。」葉信宏說。也因服務、餐盒品質都讓各航空公司滿意,如今台中空廚已獨霸中部的機上餐市場。

葉信宏表示,機上餐營運完全依附著航空公司的航線營運狀況而定,台中空廚具備在地優勢和廚藝專業,配合供餐的靈活度高,如今已統包中部航線機上餐,業務隨著兩岸航班增加而迭有成長;此外,台中空廚所開拓的團膳業務,也有不錯成績,包括上銀、中龍鋼鐵等都是客戶。今年,空廚看好餐飲市場潛力,大張旗鼓地投資新的日式料理餐廳,展現擴張的企圖心。

清泉崗機場的載客率相當穩定,一年搭機人次達一二○萬,台中空廚一年就須準備高出這個數量的機上餐;今年六月起遠航新增大阪、名古屋隔天對飛的航線,也意味著台中空廚業績將隨之成長,葉信宏信心滿滿地說:「中央廚房隨時可以擴充到每日量產一萬份機上餐!」不僅如此,空廚有意投資五億元,為未來進駐機場旁的地勤專用區做足準備。他興奮地一邊張羅著轉投資的福野日式料理旗艦餐廳開幕事宜,八年來的空廚成果喜悅,全寫在葉信宏臉上。

葉信宏

出生:1975年

現職:台中空廚總經理、台中市烹飪同業公會理事長學歷:明道中學餐飲管理科家庭:已婚,育有一女

台中空廚

成立:2007年

負責人:葉信宏

資本額:5500萬元

主要業務:航空公司機上餐、團膳、冷凍調理食品機上餐客戶:華信、華航、立榮、長榮、復興、遠東、港龍、四川、山東等航空公司

員工人數:110人

近三年獲利:

營收

(億元) 年成長率

(%) EPS

(元)

2015年

(預估) 2.5 31.58 挑戰62014年 1.9 26.7 5.0 2013年 1.5 26.0 4.5 備註:2015年機上餐約占1.7億元,其他為團膳、冷凍調理食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86

名人帶路》南僑集團會長見證一甲子 好吃好玩特搜 陳飛龍的大稻埕私房景點大公開

2015-06-29  TWM

口述•陳飛龍 整理•洪依婷每個人的家裡,一定都曾用過印有大大字樣的「南僑水晶肥皂」的經驗,而研發肥皂的南僑集團,就坐落於大稻埕周邊商圈,一頭雪亮白髮,笑起來的眼睛像彎月的會長陳飛龍,娓娓分享大稻埕商圈演變的過程。

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家族在大稻埕落腳,當年這區僅有些茶廠、稻田郊區,南僑在延平北路上與迪化街、永樂市場車站並排,這樣一個L型,一個擁有許多代表性建築物,舊時代的輝煌區,住了很多藝術家、文學家,可說是臥虎藏龍。如果這區在法國,哇,一定把它當作金庫。

慈聖宮前的小吃攤,勾起嘗鮮的食欲你一定不知道,我第一套西裝,是在大稻埕的男裝社訂做的。這間男裝社是民國三十七年成立的,我在學生時期,我的堂哥結婚,家人就請男裝社幫我做套西裝,當時我的身邊不曉得圍了幾個人,幫我量尺寸。有人說,這小孩子才念高中還在長大,所以要做寬大一點,就放寬了一點;又來一個權威的親戚,說這小孩長很快,又再放寬了一點。

當時大世界戲院正上映一部電影,男主角叫作Bobo,他穿的西裝就是那麼大,我就叫它「Bobo裝」,後來我媽媽把它寄給人在中國的表哥,男裝社就是台灣那時候最高級的西服店,但我穿一次就沒再穿了。

我喜歡趁著中午用餐時間,走訪歷史悠久的慈聖宮前著名小吃攤,在現炒黃牛肉麵店前駐足停留,吳老闆的招牌拿手炒沙茶牛肉、沙茶牛肉麵,肉質軟嫩,讓我特別能勾起汕頭牛肉口味。而店裡提供的新鮮鮭魚,讓我不改差異與創意研發本性,建議老闆嘗試先用蒸的方式,輔以蔥、薑、蒜調味,能把鮮甜鎖住在魚肉裡,也讓肉質柔嫩不乾澀,果真吃起來如預期的甘美軟嫩。吃飽後還可以搭配中藥街透心涼的青草茶,格外消暑解渴。而昌吉街豬血湯,料多實在、軟嫩可口,後來我發現原來英國人也喜歡吃豬血,因為英國人的早餐都一定會必備豬血腸。

鮮肉湯圓路邊攤起家,肉香外皮Q嫩另一家於一九六四年創立的施家鮮肉湯圓,最早是從路邊攤起家,直到了九○年代,才在第二代的催生下有了店面,經典的鮮肉湯圓,湯鮮、肉香不膩、外皮Q嫩。

我曾經問過第二代老闆施冠群,他們家的湯頭是以豬大骨、蝦米和冬菜慢火細熬兩小時而成,萃取出自然的甘甜味;湯圓皮是用過冬約一年的圓糯米,Q而不軟爛。「米是個不定數,貨來得好壞差別有時很大。」若品質不對,他們就想辦法依比例混合出對的米,我認為,這是小店不容易的地方,也是不容易被食客察覺之處。

大稻埕有幾個代表性歷史建築,位甘州街的女宣大樓,是台灣最早的長老教會,也是現在台灣最有政治勢力的教會。而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已拆除改建),則是二二八事件引爆據點。歸綏街戲曲公園,我記得當時想要贊助南管樂團固定演出,但當地人說這邊太簡陋,吹風下雨都不好,偌大的表演場地沒能充分發揮,倒是可惜。

台灣人有專業,可賦予老建物新價值我在中國上海開了不少家餐廳,例如上海的寶萊納餐廳,隔壁是仙炙軒鐵板燒(仙炙軒前身為知名作家白先勇的老家「白公館」),就是用原有當地歷史建築特色與裝潢,改成德國城堡式建築物。讓它從歷史,反映到現在最新科技的產物,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這是台灣人的專業,我們帶給你們很多價值,讓你們感動。

像泰國很多絲織、手工藝品,發現可以銷全世界,他們國家會把生產工廠搬到越南去,他們不會把老房拆掉蓋新房,會將有歷史代表的地方,裡面的空間,便宜租給年輕人,不管藝術、科學人,等到他們有點成就,就有人來替他們做財務規畫。

要重返往日榮耀,得讓批發商先回鍋反觀大稻埕,如果要恢復當年繁榮,必須讓現代批發商願意回來,把迪化街作為繁榮的基礎。像是有一家進口紡織料坊,裡面有個料子是英國女皇穿的,也進口放在這裡,讓新娘衣服也可以做;若要把老建築重新翻修,必須(有一套)翻修條件、租稅獎勵,讓它恢復當年批發市場光榮。用經濟(的力量引進新血),(讓大稻埕)自然發展成新的聚落。

圖說:陳飛龍人生的第一套西裝,就是在大稻埕這家男裝社訂做的。

慈聖宮前及周遭的小吃攤美食,好滋味讓陳飛龍一再回味。右圖為現炒黃牛肉麵。

位於永樂市場旁的「民樂旗魚米粉湯」,使用以旗魚熬製而成的高湯,每到中午一位難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64

網貸天眼推數據分析評級產品,但評級這碗飯這麽好吃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0/151609.shtml

網貸行業垂直門戶網貸天眼推出首個基於數據分析的網貸評級排名,公布了50家網貸平臺的得分及其相關數據指標。網貸天眼副總裁潘瑾健介紹,網貸天眼推出的評級體系是涵蓋正向、負向樣本平臺集數據,在此基礎上對樣本集回歸得到平臺最後得分,采取的是百分制。得分越高意味著風險越小,評級等級越高。

針對在數據征集過程中,報告數據有空缺的問題,潘瑾健解釋,在第一期評級中,網貸天眼采用專家打分的辦法彌補數據缺失問題,未來計劃將網貸天眼風控團隊通過實地盡調獲得的平臺數據也作為評級的依據。

在清科創投投資總監丁康看來,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個樣子,是有一定的價值的。以前積累的數據不多,問題暴露的也不多,不知道一個平臺好壞,現在,有了一些標誌的事件就知道哪些紅線不能碰,有了邊界,模型有效性會比以前更強。可以看出網貸天眼認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樣的調查需要對每個P2P網貸平臺的真實項目風險進行摸底,需要大量的人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據評級,核心的問題還是得不到全面真實的數據。還有,專家打分這個事情就一直是很虛的。

事實上,網貸評級市場早已熱鬧。隨著P2P網貸平臺的大量出現,平臺間存在嚴重信息交換壁壘,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也存在多重信息“灰色地帶”,為降低其信息不對稱性,評級機構應時出現了,主要幫助投資人篩選更安全的投資平臺。

在這個領域的玩家,既有諸如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惠譽等專業評級機構,又有新浪、和訊這樣的新聞門戶,還有網貸之家、網貸天眼、融360之類的垂直門戶,社科院、高校之類的學術機構,一些自媒體公眾號也做起了類似網貸評級的業務,還有個別理財銷售平臺也在開展評級業務。

某種程度上,第三方評級與P2P網貸平臺之間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利益沖突,這也出現了究竟是誰來做這個“裁判”更加合適,如何保證“裁判”的獨立、客觀和準確性。比如一些公司只做網貸評級,為了盈利會遇到一些幹擾,有些P2P網貸平臺為了讓排名靠前會找到評級平臺,評級平臺如果收錢,便會動搖公正性;如果不收錢,就要面臨盈利壓力。

但其實為了公正性評級本身是應該不賺錢的,但是可支配的產業鏈卻可以盈利。網貸天眼副總裁袁濤舉例稱,標準普爾公司作為知名的評級機構,它也推出信用評級,這是獨立公正的,但是圍繞信用評級可以推出風險評估、投資研究等咨詢業務。

回到本質,評級的核心還在於公信力,這個公信力又要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但做評級的平臺還存在幾個問題:首先,P2P平臺能不能把真實、實時數據交給評級平臺,很多P2P平臺連對自己項目數據真實度了解的都不夠,對自己的項目的風控都有很多問題,不用說給到第三方。

其次,即使是實時的數據,如何保證他的評級模型是有效的?評級平臺新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還未驗證,現階段沒辦法判斷。比如評級的產品說它很好,但還是出了問題,就說明模型是無效的。

第三,即使是有效的,金融的事件都是概率性事件,出了問題,評級平臺也不承擔什麽責任。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評級,都會註明評級不作為投資建議,以撇清責任。網貸之家在評級榜單前聲明,平臺綜合指數是表征某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綜合情況的指標,代表平臺綜合影響力,不表征平臺安全性,不構成投資建議。

對於網貸天眼等第三方評級平臺來說,評級是有意義,評測完了之後向投資人推薦哪個平臺的產品,就是變相形成一個投資人入口,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獲取成本。所有P2P平臺都需要這樣的合作,需要有一個第三方的公信力,如果評級高了,產品就會好賣,P2P平臺就會找評級平臺合作

但對投資人來說,不少人將評級產品視為投資風向標,但其實投資人去評級平臺看自己應該買什麽產品,只能說是具有參考價值,並不要對最後的選擇產生決定性意義,最主要的信息還是來自P2P網貸平臺自己。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337

萬洲的美國豬肉好吃嗎?

想吃價廉物美的美國豬肉嗎? 之前曾談論過的萬洲國際(00288),一波三折終於成功上市。集團之前多番併購,究竟「協同效應」何在,贏家誰屬?重看去年10月其前身雙匯國際與Smithfield(史密斯菲爾德)合併的新聞稿:

「雙滙國際首席執行官萬隆說道:『與史密斯菲爾德強強聯手,加強我們為全球市場提供優質、營養豐富及安全的一流產品的能力。』
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 C. Larry Pope 說道:『我們通過從美國出口高品質的豬肉產品,滿足中國旺盛的需求。』」
美豬肉價貼近中國
由此可見,收購交易的「協同效應」有二:
一、萬洲國際得到史密斯菲爾德的生產和冷凍鮮肉技術,以提高質量和安全性;
二、透過史密斯菲爾德把更便宜的美國豬肉進口到中國。
筆者並非農業專家,無法驗證第一點。第二點方面,過去幾年中國豬肉平均價比美國高1.2至2倍,把美國豬肉進口中國有利可圖。但去年年中美國「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大爆發,疫情蔓延全美30多個州份,美國豬價大幅上漲。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現貨豬指數」(Lean Hog Cash Settled Commodity Index Prices),由2014年年初的80,上漲62%至7月的歷史高位130。
7月開始期貨價格雖然已因疫情受控而回落,但美國豬價仍貼近中國水平。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中國豬肉價格超過美國豬肉價格的1.6倍時,萬洲國際才可從美國進口新鮮豬肉圖利。
功臣受獎 高層薪優
與此同時,萬洲國際的招股書顯示,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 「為獎勵及吸引人才促進本集團的進一步發展」,萬洲決定以股份獎勵負責此次交易的「功臣」:其中73歲的雙匯國際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局主席萬隆,獲得5.731億股的新股。如果成功上市,就算按本次「劈價」招股價6.2元計算,萬隆的股份仍值約35.53億元。
另一方面,史密斯菲爾德股價在交易前5年累跌18%,大大落後於同業如Hormel Foods Corp.或Tyson Foods Inc.。其策略投資者、擁有史密斯菲爾德6.8%股權的Continental Grain Co.更在其入股的7年間,不斷要求史密斯菲爾德管理層改善公司營運;但由於雙匯以高於市價31%收購,史密斯菲爾首席執行官C. Larry Pope持有的股份,在交易後仍大幅增值至2500萬美元,更另外持有價值1100萬美元的股權證。有趣的是,原來Larry的兒子也在史密斯菲爾工作,位居Vice President of Strategic Sourcing, 據推算年薪約為44萬美元。
還想吃價廉物美的美國豬肉嗎? 恐怕要多等一陣子呢。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44

好看不好吃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726652

  今天排於升幅榜第一位的是上周四被沽空機構狙擊而狂挫86.3%的德普科技(3823),從前天收市的0.147元大漲93.8%而收0.285元,能夠買中而賺大錢者,羨煞不少旁人。

  然而,真的那麼容易於德普之上賺大錢嗎?恐怕未必,且來看看一位散戶炒作德普的個案。

  上周四德普大挫86.3%而收0.31元,上周五開市之後當其股價於0.31元回落至0.27元的時候,有朋友就因為其上日的大挫而入市博反彈,豈料一買入就直線下跌,於是於0.203元又接了一手貨,跌至0.193元時再接一手,豈料其股價進一步跌至0.17元水平,結果於其反彈至0.195元左右先把兩手便宜貨止了蝕,只留下0.27元的一手,這一手貨當日捱到0.12元,雖然當日收於0.135元,相信朋友當晚肯定是徹夜難眠。

  周一,朋友眼見德普的股價從低價的0.12元逐步攀升,終於忍不住於0.165元再次追貨,豈料周一尾市其股價又跌至0.147元收市,又再次被綁多一手貨。

  今天早上,眼見其股價回升至0.185元的時候,朋友沽出了0.165元那一手貨,剩下那手0.27元的貨則暫時還沒有賣掉,總算暫時反敗為勝了。

  假如朋友一直「溝入」的貨沒有賣掉,今天肯定賺大錢,只是,當日眼見其股價跌至0.12元還不被嚇破膽嗎?更要擔心可能停牌的威脅,不被全部止蝕震掉已經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這就是難以於德普這類暴跌股份之上賺錢的原因;由於不知道股價何時見底,萬華買入之後要捱價太深,必定被嚇怕,一見其股價反彈至某個水平又突然掉頭之時隨時已經被震走,例如今天上午尾市,德普反彈至0.27元左右又跌回0.23元水平,午後開市之後當其反彈至0.25元水平之時十居八九恐怕已經賣掉,如何能捱至尾市的0.285元呢?

  所以,要在暴跌股上賺錢真的並不容易,賺可能只「賺粒糖」,萬一股價還沒見底,隨時又要「輸間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78

法律互聯網創業:好看不好吃的創業新風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275

(CFP/圖)

法律互聯網這塊蛋糕十分誘人,但玩家們要想吃到蛋糕,並非易事。

12月4日是中國的“憲法日”。這一天,在北京798藝術區,數百名法律圈人士聚在一起,參加一個“暢想法律人另一種可能”的論壇。

論壇上,法律互聯網公司“無訟”宣布獲得1.2億元B輪融資。領投的是華創資本,跟投的是IDG資本。其中,IDG去年給了無訟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無訟創始人蔣勇曾長期供職於最高法院,是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

蔣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隨著中國司法改革的推進,司法信息越來越公開。比如,中國的裁判文書網,已經公開了超過2000萬個判決文書。這些改革和開放措施,讓法律行業迎來一個行業紅利期。其中最大的一個紅利就是法律服務的互聯網化機會。

目前法律跟互聯網的結合確實處在一個浪潮中。

很多法律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基於官方的判決文書數據庫開發出各種互聯網產品和應用。

從行業來說,傳統大律所也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比如君合律師事務所,開發了一些互聯網法律產品。一些律師事務所則投資了一些法律互聯網公司。

另外,中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等互聯網工具對於司法工作的價值。比如,公安部官網信息顯示,今年10月21日,中央政法委舉行第四次百萬政法幹警學習講座,邀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做了主題分享。其中馬雲重點介紹了科技創新在未來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王堅則介紹了大數據的應用。

從中國律協公布的數據來看,法律服務行業目前是千億元級別的市場,但蔣勇認為市場規模被低估了。

他介紹說,2015年美國的法律服務市場規模是437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法律服務市場規模的28倍。但美國目前的GDP規模,只是中國的1.55倍。可見中國法律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造成目前中國法律服務市場規模被壓制的原因很多。

一是很多人還沒有消費法律服務的習慣;二是很多人不信任律師,很多當事人覺得律師還不如自己懂法;三是高端法律服務價格高,普及度很低;四是法律服務非常低頻,而且複購率很低;五是律師的服務能力目前沒有被很好拆分和重組,沒有滿足好用戶的專業化和個性化需求。

但這並不影響投資人的熱情。進入到2016年,資本紛紛進入法律互聯網行業。36氪曾提到,今年有20多家法律互聯網公司拿到了融資。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認為,下一個獨角獸,很有可能出現在法律界。而且,中國的律師,一個執照可以在全國通用,加上中國法制環境在巨變,人民法律意識在提高,這些都讓中國法律服務市場要比美國大得多。

作為無訟的投資人,華創資本的管理合夥人吳海燕認為,過去大家投資的主要是新聞、遊戲、電影、社區和購物等互聯網行業,現在大家紛紛投資的是以互聯網工具來提升傳統行業效率的領域,比如出行、運輸和法律服務。

朱思行此前是IDG負責無訟項目的投資人。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他們很早就關註到了法律互聯網創業,但多數創業團隊都選擇或後續轉向泛法務服務,嚴格意義上更類似企業後勤服務,門檻和壁壘較低。

朱思行認為,真正意義的互聯網法律服務是一個慢市場,B端、C端市場長期都很有價值,但不一定會出現短期的爆發。當初決定投資無訟團隊也是基於對團隊複合能力和市場趨勢的看好。

一位要求匿名的關註法律行業的投資人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法律互聯網創業,不是靠燒錢模式能跑出來的,靠低價難以立足市場和建立起壁壘,因為專業的法律服務本身就是比較貴的。

該人士建議,法律創業者不要盲目迷信大而全平臺,不妨選擇一個小切口進入市場,盡可能迅速地介入交易環節,給律師提供足夠多的優質訂單,這才是法律互聯網創業者的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