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哈佛商學院和斯坦福要求學生必看的20部電影》----- 第一部分 友聯投資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4768790
導讀:

在複雜的商業社會,你想創業,不懂經濟、不懂商業、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法律邊沿,你只有勇氣、只有夢想、只有天真,那麼也就只有一場空。這20部電影都是商學院學生在學習商科時被要求必須看的影片,其中包括哈佛商學院一直首推的《華爾街》,還有沃頓商學院排第一位的《顛倒乾坤》,斯坦福要求商科學生必看的《鍋爐房》。看完之後,你會對商業運行的本質和規則有更深入的瞭解,對你的職場生涯亦會有不小的幫助。

在這裡您可以看見較多的著名美國公司,包括其領導人、公司歷史、發展歷程!
$微軟(MSFT)$ $蘋果(AAPL)$ $可口可樂(KO)$ $埃克森美孚(XOM)$$IBM(IBM)$  $KKR(KKR)$ $卡夫食品(KFT)$

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Ross Johnson、Milken......  ......

查看原圖

《華爾街1》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這是被推薦的第一部,也是我們耳熟之作!
那時邁克爾·道格拉斯正當年,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唯利是圖的貪婪經紀人形象的查理·辛更是只有22歲!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至於片中描述的證券投機交易,內幕訊息違法操作等等,在今天看來,片中人物使用的手段,怎麼能跟當今華爾街鉅子們精妙設計手段,相提啊!
只有一個東西是20世紀初一直到21世紀初,華爾街都沒有變化的(其實整個人類有交易後,大概都沒有變過):
------貪婪!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的人物在那篇臭名昭著的貪婪演講"Greed is good"。在提出這個振聾發聵的判斷後,Gekko用了一系列排比句來渲染鋪陳,其中一句說:
Greed, in all of its forms; greed for life, for money, for love, knowledge has marked the upward surge of mankind.
道格拉斯籍或許是憑藉這段表演抱回了當年的奧斯卡小金人。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查看原圖
-----------------------------------------------------------------------------------------------------------------------------

《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n Ross)(1992)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當房地產進入蕭條的時候,美國房屋中介的銷售顧問都在忙什麼?看他們如何利用數據庫,如何門到門地將房地產銷售出去,如何在蕭條期包裝房地產,如何瞄準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

哦,那是說給MBA夢幻者們聽的說辭,當然,也是片中真實描繪的----地產顧問們真實生活!
他們就是如此生活,如此謊言浸泡,如此不吝口舌,如此~~如此~~~
都是為了獲取生存、獲取金錢、獲取更多的夢幻吧!

開篇,一股濃郁的,濃郁的海明威氣氛就襲來,這注定本片會是沉重的,若稍加希區考克元素,馬上就演變為生存壓力下的屠殺競賽!
我看見的是滿口髒話,一切唯利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銷售員們!
總共4個銷售員的小小分區辦公室,外加一個辦公室經理,就鬧騰出二派三幫,深夜入室,盜竊販賣。
而所謂突然銷售額彪悍起來的那個大叔,一夜賺到8萬元,可惜簽約的是個精神病,人人皆知,只有他沉迷在那些假扮副總,整體趕著要去機場的德性,而忘了查看通告欄!

4人中銷售最佳的,採取的銷售方法,顯然與其他幾個略有不同,基本是交朋友在前,交易在後!可就是如此,面對蕭條期,成功簽署支票的,又反悔了!
除了泡湯,還能如何呢?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蕭條期,那是什麼銷售技巧都白搭的時光,巧舌如簧,能做彈簧嗎?
這是個痛苦且長期的過程,按照有的數據記載,1992年後只緩慢上升,直至1999年才重新進入新一輪繁榮期!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另外,住宅銷售與抵押貸款利率呈現一個新的交叉點,就在1992年!查看原圖

或許哈佛要求看片,將此列為第二部是告訴我們:
您選錯了當下週期的強勢項目,那任憑翻騰何種技巧、模式、模型或者心思,最後都是----枉費!

附錄:
關於此片的成型原因,及其舞台劇查看原圖

-----------------------------------------------------------------------------------------------------------------------------
《顛倒乾坤》

這是1983版的《百萬英鎊》,雖然有艾迪·墨菲(Eddie Murphy)來填充笑料,但是依然沒有當年格利高裡·派克的那種冷峻幽默了!
本片,故事設計其實較為簡單!依然是環境改變人,金錢、地位改變人的觀點填空!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本片也是「哈佛商學院和斯坦福要求學生必看的20部電影」,看來其中主角所在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哈佛的味道是一個主要原因吧!哈哈!
而作為喜劇片因素之外可以觀看和學習的要素,大概就是下列幾點:
1、市場交易這個牢籠,帶動遊戲轉輪的那些高端人物,大多數可能都來自具有同等關聯的一個什麼俱樂部、學院或者XX,也就是說,圈子其實很小!
2、錢!流動的,交易中的錢,是短期內決定價格走向的,唯一方向標!因此,期貨交易中往往就是絕對資金巨頭短期獲勝的一個遊戲!
3、內幕消息的使用,在很多時候很難駕馭,因為任何訊息本身都存在公佈時機、公佈氣氛、市場解讀與市場消化的問題!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最後,鏈接下艾迪·墨菲(Eddie Murphy)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
《垃圾證券》

娃娃臉的喬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硬漢式的范·迪塞爾( Vin Diesel,《拯救大兵瑞恩》裡扮演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一角),構成本片二個元素!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至於其他的主要角色們,特性相對就不鮮明了!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好了,現在該是說故事了!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顯然,這就是俗稱「排骨店」的垃圾證券推銷公司,我想應該屬於美國粉單市場的那些吧,比較接近的就是香港的細股!
他們利用購買來的擁有固定收入的客戶名單,採取電話銷售模式,鼓吹這些具有前途的交易,然後採用自己拉抬標的物股價,讓跟風者嘗到小小甜頭,再大額追加,冀望一夜暴富,最後就是血本無歸!

1、電話銷售
只要達到吸引潛在客戶感興趣、上鉤,採取任何忽悠,都是可以的,比如直接張口就說自己是這個「排骨店」副主席,假冒擁有獨立辦公室、秘書、司機,怎麼都行!
這讓我想起《拜金一族》中那些房地產銷售經紀人的伎倆,真是天下本無新鮮事,銷售就是那麼回事!查看原圖
2、誘惑式銷售
客戶首次購買,一定不能給予太多,比如100股或者1000股,因為這些小小籌碼,之後會以正收益兌現。
保證獲得正收益的前提是,「排骨店」自己來把它垃圾炒高!
這就是邪惡的蘋果,讓貪心的、缺乏獨立辨識能力的人喪失警惕,一頭栽倒陷阱!查看原圖

3、普世原則
上述二條,在日常的保險推銷、報紙推銷、日化品推銷等等中,不都是一樣的嗎?
至於證券標的或者證券概念(價值投資、價格投資、價值投機......)的推銷,採用誘惑方式,難道高盛、大摩等等不使用嗎?
他們哪家不是極盡蠱惑之能事,只是採用的手段更符合法規框框,更事先就設計好無數條退路!查看原圖
三年賺百萬美元,這個夢,對於那些不是常春藤名校畢業,又內心充滿金錢崇拜、物質崇拜的年輕人,怎麼能不具有誘惑力呢?查看原圖

一部《搶錢大作戰》描述了2000年前夕那瘋狂的股票推銷,也恰是當時網絡股泡沫大鼓的契機使然,之後過山車下滑,就算真是錦緞,奈誰也無能去上面添花!查看原圖-----------------------------------------------------------------------------------------------------------------------------
《硅谷雙雄》

這是給哈佛等商業學子看的財經篇嗎?想來是因為科技的緣故,在2000年左右美國高科技產業大發展,所以才可以成為一類樣本被呈現!查看原圖

是啊,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這二位都是全球IT界的大佬,更因為一個全美首富,一個全美最創意,從而迄今備受關注!

本片,拍攝於1999年,當然未見哈佛大學的電腦神童帶領下之微軟,在跨入21世紀後,其系統軟件方面的大幅跨越,2011年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上的份額高達44%,旗艦產品Windows和Office可謂譽滿全球!
而APPLE公司呢?近二年,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時代,微軟和英特爾在IT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將遭到嚴重侵蝕。
由於PC增長停滯,以及iPad等PC替代產品迅速普及,2012年的時候美國分析師普遍認為Wintel聯盟的影響在衰退。查看原圖
我們再來看看2013年1月份"全球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查看原圖
顯然,作為操作系統而言,微軟佔據優勢!
另一面,在硬件整體銷售上,微軟顯然除了遊戲機和其影響力微弱的平板還有什麼呢?因此不能和蘋果匹敵!
整體而言,在「把世界引向未來時速之路」上,他們是雙雄並立!

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查看原圖
二個都是1955年出生的天才人物,本片大致描繪了70年代初,二人在校期間,同時開創屬於自己、更屬於未來的IT世界!
不過喬布斯或許是因為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裡德學院校風使然吧,自由精神太豐富了,雖然他入學六個月後因為經濟因素退學!查看原圖

微軟這邊由比爾·蓋茲(安東尼·邁克爾·豪爾 Anthony Michael Hall 飾)、他的高中朋友史蒂夫·包爾摩(約翰·迪·瑪吉歐 John Di Maggio 飾)、保羅·艾倫(喬什·霍普金斯 Josh Hopkins 飾)為主;查看原圖

蘋果那邊由史蒂夫·喬布斯(諾亞·懷爾 Noah Wyle 飾)與史蒂夫·沃茲尼克(喬伊·斯洛尼克 Joey Slotnick 飾)為主;查看原圖

喬布斯1997年,成為《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聲名顯赫的「計算機狂人」。
而蓋茨,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
您說,誰會戰勝誰?

片中通過喬布斯重回蘋果,在年度新產品發佈會上,與蓋茨遠程對話,展開了歷史恩怨描述!查看原圖
(1985年,喬布斯在蘋果高層權力鬥爭中離開蘋果並成立了NeXT公司,瞄準專業市場。
1997年,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回到蘋果接任行政總裁(CEO)。)

在創業的階段,喬布斯當年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自家的小車庫裡琢磨電腦、並成功於1976年組裝第一台摩托羅拉6502微處理器,帶有鍵盤、視頻顯示器的PC---「蘋果I號」!
成功來自於1977年4月,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在西海岸開幕了。為了在展覽會上打出名聲,喬布斯四處奔走,花費巨資,在展覽會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攤位。更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蘋果Ⅱ號樣機,它一改過去個人電腦沉重粗笨、設計複雜、難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輕便、操作簡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鮮明特點,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它只有12磅重,僅用10只螺釘組裝,塑膠外殼美觀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機。人們都不敢相信這部小機器竟能在大螢光屏上連續顯示出壯觀的、如同萬花筒般的各種色彩,「蘋果Ⅱ」機在展覽會上一鳴驚人,幾千名用戶擁向展台,觀看、試用,訂單紛至沓來。查看原圖

再看蓋茨,他沒有玩車庫經濟,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1975年創辦的微軟公司,31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億萬富翁,財富暴增的基礎,在於他很好買入,再加工賣出!
●1980年,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一名24歲的程序員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花費了四個月時間編寫出了86-DOS操作系統。1981年7月,微軟以五萬美元的代價向西雅圖公司購得本產品的全部版權,並將它更名為MS-DOS。隨後,IBM發佈了第一台個人計算機,當時採用的操作系統是西雅圖公司的86-DOS 1.14,但微軟很快改進了MS-DOS,並使它成功地成為IBM PC採用的操作系統。在成立微軟「Microsoft(當時稱為Micro-Soft)」後起名為MSDOS操作系統查看原圖
●圖形界面操作系統
---bigstar

1980年 元老級的圖形工作站-three rivers computer corporation推出perq圖形工作站;查看原圖

1981年7月 alto的商用版本--star系統;xerox推出star系統,它是alto的商用版本。特點:雙擊圖標技術、多窗口、對話框概念、1024×768的分辨率。查看原圖

雖然1973年4月,第一個可操作的alto電腦在xerox parc完成。alto是第一個把計算機所有元素結合到一起的圖形界面操作系統。它使用3鍵鼠標、位運算顯示器、圖形窗口、以太網絡連接。但是真正實用還是1981年的!查看原圖

當時微軟、蘋果都看好該界面,於是紛紛踏足!
1983年1月 蘋果(apple)--lisa系統、1983年 首款ibm pc圖形軟件環境--visi on、1983年 微軟為ibm pc設計的windows程序。
---1983 az Apple Lisa、1983ibm、1983微軟、1984app

因此,片中描述為影射蓋茨帶隊趕赴蘋果,並最後通過未發佈的macintosh圖形系統,大幅改進自己的窗口,或許真的如Bill在這部電影播出後所言「這部電影沒有很真實地重現1980年代發生了什麼。」查看原圖

總之,這就是時代的巨輪。永遠有一群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小子們改變了世界。過去往往是軍事和政治天才,現代或許會讓位於技術與投資人士了!當然,我們或許要假設的前提,還是在美國吧!查看原圖
不過,也請想創業致富或者一夜暴富的人們記住,喬布斯和蓋茨先後說過的「好的藝術家複製,偉大的藝術家盜竊」。想來,大家對於騰訊的那些抄襲啊什麼的,都熟知!查看原圖

-----------------------------------------------------------------------------------------------------------------------------
《可口可樂小子》

我還是直接說吧,這是部爛片!
借助一個《可口可樂》的品牌,混到了這個20部推薦影片之列吧!
描述的實際為情場、商場小人物的小故事!且濫情!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因此,我們還是借此地,說一下可口可樂的聖誕老人形象吧!
片中也出現的聖誕老人開車前往某小鎮的場景!查看原圖

【可口可樂:81歲的聖誕老人】
這個#可口可樂#吉祥、和藹的形象貫穿了好多年,一直延續至今!(和#巴菲特#幾乎同年呢!)
1931代表可口可樂的第一個聖誕老人出現,由瑞典插畫藝術家Haddon Sundblom,以自己為模特設計而來。
請注意,他還設計了當時桂格燕麥片Quaker形象!查看原圖

【可口可樂:赫頓版聖誕老人】
一直至1964年赫頓先生以聖誕老人偷喝可口可樂為題材,替#可口可樂#設計44幅新年聖誕廣告!
在眾多形象中,以現在這個身穿大紅袍、蓄了大白鬍子的形象最惹人喜歡而流傳至今。
這些廣告畫都伴隨#巴菲特#成長!(畫家先生於1976年去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赫頓先生作品最後登上《國家地理雜誌》、《郵報》等封面。至此,聖誕老人的形象便牢不可破至今。
創造這個聖誕老人「標準形象」的赫頓是瑞典籍美國紐約商業藝術家。其設計創作的著紅衣紅帽,白鬚慈祥的老人的形象被人們廣泛接受,並流傳下來。
在此之後赫頓先生還繼續為可口可樂創作了150多幅廣告藝術畫。

【可口可樂:1932年聖誕老人】
赫頓版#可口可樂#聖誕老人形象,在1932年底的報紙廣告上!
當時#巴菲特#剛2歲!呵呵!查看原圖
再看看本片攝製那個時期1985的聖誕老人形象!
這裡是1989 Coca-Cola Classic Canada Christmas查看原圖

-----------------------------------------------------------------------------------------------------------------------------

《發達之路》

一文不名,如何發達?去紐約!!!查看原圖

本片描述一個21歲的堪薩斯州土帽大學畢業生,隻身前往紐約妄想獲得一片新天地!
可惜老帽太不走運了,剛步出肯尼迪國際機場(還是拉瓜迪亞國際機場?)就充滿了80年代的氣息,無論是市景、人物裝扮、音樂、甚至笑容!查看原圖
那麼地80年代美國農民工調調!更不幸地是,他翌日前往聘用公司報導,居然其已被吞併,僱員90%遭開除,於是就over了!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意興闌珊間,利用母親給予的親戚電話,終於得到人生的起點(大公司總部郵件等收發部門送件小弟)!
之後好運+大膽,終於登上發達之路!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不過,作為一部所謂推薦哈佛學子觀看的影片,其難道是鼓勵利用女人上位的做法嗎?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片中表現主角在租屋內,配合隔壁激情床音而佯做指揮狀,結尾部分還伴隨啤酒罐開啟的泡沫噴湧,實在幽默,導演赫伯特·羅斯諷刺地辛辣!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好了,拋棄這些雜音,我們不妨來看看發達之路需要的一些因素,其中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必然因素:
您需要經過專業訓練,若是參與公司管理、發展策劃之類的,就必須是經過管理學、經營學、財務學以及綜合信息分類、統計、整理、檢索的能力!
您需要強烈的學習動力,以充實自己面對無時不刻都在變化的資訊時,可以用再學習來融匯;
您需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連續工作的耐力,及時應變的能力!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偶然因素:
好運、大膽、智謀、策略!
就本片虛構的故事而言,您得需要一個親戚,哪怕是遠房,從而獲入門資格,否則隨便就被錄用的可能性太小了!
您要擅於在普通的工作中,發現不普通的地方,並敢於迎刃而上,挑出毛病!當然,前提還是您得有那個遠房親戚,否則您的真知灼見如何變為案頭呈文,又怎麼獲得認同乃至反對呢?連資格都沒有啊!
您要能言善辯,學會使用工具、聯合工具、維護好工具!看看主人公在花園露庭與一幫紐約商界大佬侃侃之景,沒有足夠舌辯,如何行啊!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最後是策略,行事需要邏輯、計劃需要節奏,沒有策略作為保障,突發情況很容易打垮完美設想!這就是本片結尾,導演設計主人公被開除後,居然可以絕地重生,並直接登上大公司總部一哥寶座!查看原圖

看完本片,我想哈佛的大多數才子要喪氣了!
必然因素或可有,偶然因素幾人能「偶」得呢?
查看原圖

呵呵!這是部電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27

《哈佛商學院和斯坦福要求學生必看的20部電影》----- 第二部分 友聯投資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4769031
《優勢合作》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本片可以看見與瞭解的是一個 市場化十足,處處存在併購或被併購風險、機遇的商業環境!
食品公司可以併購報社、雜誌(伯克希爾也已經擁有了一支龐大的報業集團),更可以金融、導彈全面開花!
而在跨業併購中,時常被拿來吹噓或者蠱惑業內及投資者的,大概就是「優勢合作」了!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即,因為大集團旗下各類型企業較多,可以相對形成內循環小帝國,於是食品公司每年必須支付的平面廣告費可以直接交給同集團的報業、雜誌做;同樣,雜誌社在進行附帶銷售或者選擇紀念品促銷時,也可以直接採用食品公司的零食!
諸如此類,推而廣之!

併購或被併購風險、機遇的商業環境中,主導者一般都被金字塔底部同僚與各級管理層擁護、捧高中!
哪怕他說的都是云山霧罩的廢話,也還是會得到喝彩與掌聲,究其原因就是美國商業社會是個巨無霸至高無上的環境!
片中的這位老大,即為導演譏諷對象!查看原圖

併購或被併購風險、機遇的商業環境中,出手併購方往往如君臨,對於被併購公司指手劃腳、顛倒乾坤;反之,被併購方,處處小心,亦難免遭遇除名或黑鍋!
弱肉強食,暴露無遺!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當然,一切都是風雲際變,「併購者」與「被併購者」的身份更迭,從來都是瞬息,決定權在於市場整體及云山霧罩的偶像!查看原圖-----------------------------------------------------------------------------------------------------------------------------

《美國人在境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本片作為商業類的題材影片被掛上名,是為何呢?
似乎片中除了美第六艦隊一小小軍官被襲擊而昏迷,眾好友接力為其閱讀以喚醒,終於感動上帝,除瞎了一隻眼,身體依然靈便!
其他呢?查看原圖

片中兩位美國佬身處巴塞羅納的時期。正值多事之秋,當地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仇視美國人的情緒正高漲,男主角泰德因工作關係來到這個全世界最性感的都市,個性孤僻的他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當他的海軍表弟佛瑞德突然造訪時,也是他們劫難的開始。
表弟佛瑞德年少氣盛,到處信口開河,成事不足!連街頭塗鴉戲虐美國揚基隊,他都要上去塗改一下,幼稚地可笑!查看原圖

要說商業元素,大概是美國人在境外,哪怕就是歐洲二流國家,他們也會遇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不同道德論的相左!
怎麼處理呢?若一切站在美國人和美國的角度去理解並試圖溝通對方,顯然是無果而終的,還可能瞎了一隻眼!
反之呢?就會有好結果嗎?一切順勢而為,當美國的星條旗在當地稱為積極、樂觀、正面的象徵時,那一切都會順利,那個時候,常規做法都可以被奉為在境外的商業樣本之金科玉律;
反之,則神仙不靈,耶穌法西斯!
查看原圖-----------------------------------------------------------------------------------------------------------------------------

《用愛》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以某成功體育經紀人真實故事為藍本,因為一份感人至深的從業體會,倡導和簽約運動員互諒互愛,而不是唯利馬首,終於被只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紀人公司除名!
最後只有一個不成功的美式足球接球手,還呆在其名下,俱樂部開出的價碼也僅為170萬美元/4年!
因為僅有一名簽約者,因此得以全心服務,全心交流,全心而為!
當然,被傳頌的故事,被可以拿來寫成傳記的東西,幾乎全部都是成功的!那些無數失敗的,僅僅只會作為例子樣本罷了!
本片也是,最後不成功的美式足球接球手依靠運氣、技術和努力成功了,獲得1120萬美元/4年的嶄新合約!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這就是成功者的小故事!
用愛來維護客戶,用愛來互相傾聽!可惜,應該是過於理想化了!誰讓男主角是湯姆·克魯斯 呢!呵呵!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上班一條蟲》

輕喜劇嗎?好吧,就算!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美國企業,也有此類人浮於事,上午10點就可以出溜到外面咖啡一杯,文牘往來為主,一週實際工作只15分鐘,主要精力忙於應付八個頂頭上司的公司啊!
金融軟件類企業,似乎類似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產業的公司!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主人公實際工作為修改銀行千年蟲漏洞,但是從內心不滿自我渾渾噩噩,混混日子,到不知就裡便利用職務之便,在銀行系統內植入零錢偷竊木馬,最後想坦白一切,卻因為一場大火燒燬一切文檔,僥倖躲過!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除此外,有什麼高深的商業類教科書意義嗎?
是革除運營低效弊端?是從尊重員工個人出發,再激發工作興趣?還是杜微防漸?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


《企業是什麼》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現代西方模式的企業,其本質是什麼呢?
若為一般性企業,應該還是經營性團體、集合或者合夥!若為大型,尤其是歐美跨國企業,那被賦予的含義,就太多了,甚至是地球主宰、主流國家政黨代表、社會趨勢領導者!
本片就是一部美國揭露類型的紀錄片,從企業的結構入手,逐漸剖析大型主流企業的實質!

十九世紀末,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通過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明訂保護個體財產與生命不受他人與政府威脅,然而這條原意是在保護解放黑人奴隸的法案,卻被當時的企業律師加以延伸而套用在別處,高喊著「企業也是人!」於是法人的概念就此催生。
這場喪生六十萬人的血腥內戰,最終得益者卻是數百個新興企業。這群「法人」擁有買賣不動產並提起訴訟的權利,卻與活生生的人類不同、沒有所謂道德良知的既定概念,也毫無信念理想,只關心股東的商業利益。
「他們」信奉的唯有財務報表上的每季盈餘營利,而以營利為終極目標這點甚至明文記載在法律條文中,相對來說企業卻毫不需要對公眾利益效忠。

確實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以盈利為唯一目的而存在的!
不過也試過,在全人類皆想著經濟為本,一切以經濟為手段,一切通過經濟數據為衡量標尺的當下,企業若不以那個目的為根本目的,其存在的意義何處呢?
這個悖論,留給有智慧的頭腦詮釋吧!查看原圖

而從本片鼓噪的關於資源耗盡、生態破壞、道德淪喪等!
喊出問題都是容易的,解決呢?試問,那個環保組織是劃著竹筏去阻攔日本捕鯨船的?
片中在埃克森美孚公司CEO家門前抗議的幾十人,難道是步行迢迢而聚?查看原圖

同時,就算碳交易、氣候組織、京都協定等等,他們除了可以延緩一下問題發展節奏、或者給有心者窺視新財富途徑,難道真的可以解決當前問題嗎?
地球,作為一個星球,其起-興-衰,確乎必然,人類最終還是要飛躍「地月環」,或許資源的採集、利用和發展,都只是為了這個最終階段目標吧!

扯遠了!
回到企業,為悲劇鼓掌叫好!查看原圖

本片導演Michael Francis Moore,也曾是那部「佔領華爾街」運動後揭露華爾街的嘴臉的片子也是受到普通人鼓噪的!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2009年。
其總是出現在美國社會矚目事件的急先鋒位置!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不過導演確實教人認知於未知!
比如,我不知道IBM還和納粹集中營有著如此豐富的直接關聯呢!查看原圖

另外,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任後,面對大蕭條後恢復期的困境,即位後,開始實施著名的「百日新政」,其中包括競選時許下的諾言:削減退伍費,削減國會議員和所有聯邦政府僱員的薪俸。
後者倒也穩定,畢竟屬於「領導幹部」,覺悟比群眾高。退休軍人不一樣,當削減他們退伍費的法律宣佈後,全美退伍軍人立即開始赴京上訪,聲勢浩大,被稱為「又一次向華盛頓的進軍」。
事件居然牽涉一位被稱為受到大企業蠱惑的高級美軍將領!這些企業團體,起因於不滿羅斯福總統的民粹主義,以固特異輪胎、通用汽車、美國鋼鐵等為首的大企業居然出資煽動軍方推翻羅斯福政權。
當然,還有前二年胡佛總統下,美軍麥克阿瑟指揮、巴頓領導的驅散退伍軍人請願的小規模傷害!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dbb/2010/0120/971.html

最後結論是:不斷追求利益最大化,沒有任何顧忌與道德感,只能歸屬為病態!
那就是----精神變態!查看原圖

而一旦陷入毫無遮攔的此類精神變態狀態,在美國的不少州,卻是有現成法律,可以直接解散該企業的!
因此,投資美國證券標的,亦然從來不是輕鬆事情,或許不知何時,使勁攫取利益的標的就土崩!

-----------------------------------------------------------------------------------------------------------------------------

《內幕》查看原圖
其實沒有什麼內幕可以作為驚爆的東西,現在看來是常識性問題,過去就偽裝成神秘與公共衛士!
這裡說的是「吸煙有害健康」!在全球紛紛公共場所禁煙的當下,尼古丁對於一手、二手人類的累積性危害,屬於不證自明的了,不過當年不是啊!

這裡回顧下全美煙草賠償案件吧!查看原圖
《大煙草公司被指控實施陰謀計劃美煙草業面臨重罰》
官司不斷的美國大煙草公司面臨聯邦政府重拳出擊。美國聯邦政府訴求重罰煙草公司2800億美元一案定於21日開庭。

指控:大煙草公司有「陰謀」
這一案件歷時5年才進入審判程序。美國政府指控國內幾家最大煙草公司暗中操縱香煙尼古丁含量數據以使煙民上癮,明知低焦油香煙並非更健康而宣稱更健康,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廣告宣傳以吸引青少年吸煙,在吸煙危害性問題上說謊話,暗中操縱或隱瞞研究成果並顛倒黑白。
起訴書說,大煙草公司「一直參與和實施——而且繼續參與和實施一項欺騙公眾的50年陰謀計劃」。政府提起訴訟的依據是「集團組織詐騙和腐敗犯罪法案」——一部旨在遏制黑手黨滲透商業的聯邦法律。訴訟中還要求加強對煙草生產、廣告和銷售的控制。

辯駁:「非法行為」其實不違法
美國知名煙草公司均在被告之列,其中包括佔有美國50%煙草市場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煙草公司、布朗-威廉臣煙草公司以及美國煙草研究所。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母公司「奧馳亞」的律師奧赫萊梅耶辯稱,儘管煙草公司「出售的是危險而且容易上癮的產品,但產品出售時都標著有害健康的警告」。奧赫萊梅耶聲稱,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指控的所謂非法行為「實際上是受憲法保護的行為,並非違法,更談不上欺詐」。
奧赫萊梅耶補充道,1998年,美國46個州州政府因衛生保健費用大幅度攀升而起訴煙草公司。4大煙草公司已經滿足了政府的多數訴求。當時,4大煙草公司同意在25年內賠償46個州2060億美元。

訴訟:2800億是保守數字
美國司法部官員說,在21日的庭審中,原被告將推出300名證人和大約7.3萬件物證。雙方各有12個星期時間進行陳述。審理每星期進行4天,每天5小時。如果一切順利,單單陳述階段就持續到明年3月。
法新社說,根據煙草企業的直接贏利和所有投資贏利計算,2800億美元處罰是一個很保守的數字。 路照(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煙草商巨額賠償案例
150萬美元——1997年1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裁定美國洛里拉德煙草公司賠償1名吸煙受害者150萬美元。
2060億美元——1998年,美國四大煙草企業答應賠償46個州州政府2060億美元。
5150萬美元——1999年,加州舊金山法院裁定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賠償一名因長期吸「萬寶路」香煙而罹患肺癌的53歲婦女5150萬美元;
8100萬美元——1999年,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法院裁定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賠償一名吸煙受害者家屬8100萬美元。
1440億美元——2000年,佛羅里達州數千名吸煙受害者集體索賠。該州法院裁定煙草商賠償1440億美元。
280億美元——2002年10月,加州洛杉磯法院作出了美國歷史上個人最高賠償金額的裁定,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被裁定賠償一名因吸煙而患上肺癌的婦女280億美元。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同時對於該事件中,不懈努力的人們致敬,沒有他們當年冒著巨大風險的堅持不懈,或許時至今日依然很多人自鳴得意「飯後一支煙,死了也快活」呢!
當然,這個概念在目前我們周邊,已經要擴充為PM2.5、飲用水、土壤重金屬殘留等等現實問題了!

好,再回到影片!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本片在阿爾·帕西諾等著名演員 的演繹下,毫無疑問是一部扣人心弦、當仁不讓的頂級社論片了!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它闡述了美國這個社會,同樣面對的既得利益集團左右民眾、政府、司法、甚至新聞導向性的現實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斷在被揭露、解決,但同時新的利益集團會慢慢再度從為社會提供服務、商品、資訊等產品中因為利益滾動而不斷產生、龐大,最後成為新的巨無霸集團!
因此,當煙草被幹掉了,油氣公司屹立已久,而互聯網、軟件那些巨頭,在當下斯諾等事件中不斷被牽涉出來,不正是也說明:高科技沒有新鮮事嘛!

微軟曾經躲過一次被強制拆分,而即使其被分割為二,那些什麼谷歌、臉譜等等、等等,不會慢慢成長為新的巨石嗎?

人類,作為社會群居動物,在發展衍生中,不斷做的就是平衡--打破--再平衡的過程,因此,不要畏懼去打破這些個罈罈罐罐,似乎沒有了美國煙草公司,全美失業率將大幅增加,全美稅收將大幅降低,搞得美利堅要沉沒了一般!
新陳代謝的事情,現代社會未搭建其各類互相牽扯的平台前,就早已存在!

同樣,也不要異想天開,打破了一個以後,公平就會到來,法律會保護弱小。那些巨石有時候,氣候適合,恰如雨後春筍呢!

人類,繼續努力吧!

-----------------------------------------------------------------------------------------------------------------------------

《大亨不好當》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除了告訴我們主人公發明了塑料飛碟和塑料呼啦圈,這就是一部爛片!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其中明顯帶有一些美國30、40年代影片的痕跡!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至於商業上的啟迪,難道是天上掉的餡餅不能輕易接受嗎?
說說塑料工業:
塑料工業最早是以天然樹脂和改性的纖維素為原料,合成樹脂出現後,則轉向以煤焦油產品和電石乙炔為原料的合成樹脂。20世紀50年代以後至今,合成樹脂的原料絕大部分由石油化工提供。在這個意義上,塑料工業又常稱作石油化工的下游工業。而且,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石油化工的發展。
塑料工業是發展很快的一個材料工業,1946年世界塑料產量僅600kt,1970年已達30.4Mt。1984年達72Mt,佔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75%,生產集中的地區分別為西歐(35%)、北美(30%)、亞洲(17%)、東歐(13%)。

再說說呼啦圈的歷史!查看原圖

顯然,本片建立的基礎是 世界石油製品工業的大發展為基礎,其實敘述的是該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如何如何符合地球人的需求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28

《哈佛商學院和斯坦福要求學生必看的20部電影》----- 第三部分 友聯投資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4769113
《商業驚險片》

本片是商業驚險片啊!
故事為: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代表為了利益,窮極手段的公司CEO是蒂姆·羅賓斯演的(《肖申克的救贖》主演),為了壟斷其涉足的通訊信息傳輸領域,不惜一切甚至可以殺人!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而代表新一代程序設計新星的車庫男孩們,不僅技術高出一等,人品與正義感,更是被詮釋為正面代表!查看原圖
那本片除了驚險,還告訴我們什麼呢?
下面這個點評說出了一些實質!查看原圖

本片中描述的利用衛星進行信息、圖像等傳輸的,讓人聯想起Motorola旗下衛星電話公司Iridium破產一事,其價值達50億美元的衛星網絡也隨之完蛋!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巴林銀行倒閉案》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這是誰?尼克·李森(Nick Leeson)查看原圖

這是片中的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這個摩根斯坦利出身的期貨與期權部職員,在1989年6月16日進入巴林銀行,更在1991年3月,尼克·李森回到倫敦。在雅加達獲得的成功,以及摩根斯坦利銀行對他的培訓使尼克·李森被視為期貨與期權結算方面的專家。
當然,也在之後的新加坡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超額交易,投機失敗,導致損失14億美元。使巴林銀行在1995年2月26日倒閉。這是巴林第二次破產,頭一次是於1890年,巴林在南美的投資隨著阿根廷發生革命而被蒸發。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巴林銀行倒閉事件,想必不陌生吧!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下!查看原圖

本片根據尼克·李森在獄中完成的《我如何弄跨巴林銀行》一書改編而成,因此視角是始作俑者自己了。
尼克·李森只是想彌補自己的錯誤,他太過自信自己的運氣,精英在沒有監管和過度放任的情況下也許往往會犯下滔天大錯,錯到需要付出全部代價。他的神秘賬戶沒有一分為自己而贏,新加坡甚至亞洲市場的頂尖交易員,他忘記了一條基本道理:永遠別和市場鬥氣。任誰都要尊重市場和規律,巨額財富的力量足以扭曲人性。
一些事實,未得到影片展示,這裡轉述一下:
「無論做什麼交易,錯誤都在所難免,但關鍵是看你怎樣處理這些錯誤。在期貨交易中更是如此,例如,有人會將「買進」手勢誤為「賣出」手勢,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購進合同,有人可能不夠謹慎,有人可能本該購買6月份期貨卻買進了3月份期貨,等等。一旦失誤,就會給銀行造成損失,在出現這些錯誤之後,銀行必須迅速妥善處理,如果錯誤無法挽回,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該項錯誤轉入電腦中一個被稱為「錯誤賬戶」的賬戶中,然後向銀行總部報告。查看原圖
裡森於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貨交易員時,巴林銀行原本有一個賬號為「99905」的「錯誤賬戶」,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錯誤。這原是一個金融體系運作過程中正常的錯誤賬戶。1992年夏天,倫敦總部全面負責清算工作的哥頓·鮑塞給裡森打了一個電話,要求裡森另外設立一個「錯誤賬戶」,記錄較小的錯誤,並自行在新加坡處理,以免麻煩倫敦的工作。於是,裡森馬上找來了負責辦公室清算的利塞爾,向她諮詢是否可以另立一個檔案。很快,利塞爾就在電腦裡鍵入了一些命令,問他需要什麼賬號。在中國文化裡,「8」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因此,裡森以此作為他的吉祥數字,由於賬號必須是五位數,這樣,賬號為「88888」的「錯誤賬戶」便誕生了。
幾週之後,倫敦總部又打來電話,總部配置了新的電腦,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規矩行事,所有的錯誤記錄仍由「99905」賬戶直接向倫敦報告。「88888」錯誤賬戶剛剛建立,就被擱置不用了,但它卻成為一個真正的「錯誤賬戶」存於電腦之中。而且,總部這時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現的錯誤很多,但裡森都巧妙地搪塞而過。「88888」這個被人忽略的賬戶,提供了裡森日後製造假賬的機會,如果當時取消這一賬戶,則巴林的歷史可能會重寫了。」
1992年7月17日,裡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僅1個星期的交易員金·王犯了一個錯誤:當客戶(富士銀行)要求買進20份日經指數期貨合約時,此交易員誤為賣出20份,這個錯誤在裡森當天晚上進行清算工作時被發現。欲糾正此項錯誤,須買回40份合約,表示至當日的收盤價計算,其損失為2萬英鎊,並應報告倫敦總公司。但在種種考慮下,裡森決定利用錯誤賬戶「88888」,承接了40份日經指數期貨空頭合約,以掩蓋這個失誤。然而,如此一來,裡森所進行的交易便成了「業主交易」,使巴林銀行在這個賬戶下暴露在風險部位。數天之後,由於日經指數上升200點,此空頭部位的損失便由2萬英鎊增為6萬英鎊了(註:裡森當時年薪還不到5萬英鎊)。此時,裡森更不敢將此失誤向上呈報。
另一個與此同出一轍的錯誤是裡森的好友及委託執行人喬治犯的。喬治與妻子離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並開始自暴自棄,裡森喜歡他,因為喬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員之一。但很快喬治開始出錯了,裡森示意他賣出的100份9月的期貨全被他買進,價值高達800萬英鎊,而且好幾份交易的憑證根本沒有填寫。
如果喬治的錯誤洩露出去,裡森就不得不告別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將喬治出現的幾次錯誤記入「88888」賬號對裡森來說是舉手之勞,但至少有三個問題困擾著他:一是如何彌補這些錯誤;二是將錯誤記入「88888」賬號後如何躲過倫敦總部月底的內部審計;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們追加保證金,他們會計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賠進多少,「88888」賬戶也可以被顯示在SIMEX大屏幕上。為了彌補手下員工的失誤,裡森將自己賺的佣金轉入賬戶,但其前提當然是這些失誤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損失金額也不是太大,但喬治造成的錯誤確實太大了。
為了賺回足夠的錢來補償所有損失,裡森承擔了愈來愈大的風險。他當時從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為當時日經指數穩定,裡森從此交易中賺取期權權利金。若運氣不好,日經指數變動劇烈,此交易將使巴林銀行遭受極大損失。裡森在一段時日內做得還極順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將「88888」號賬戶虧損的600萬英姿轉為略有盈餘,當時他的年薪為5萬英鎊,年終獎金則將近10萬英鎊。如果裡森就此打住,那麼,巴林的歷史也會改變。
除了為交易員遮掩錯誤,另一個嚴重的失誤是為了爭取日經市場上最大的客戶波尼弗伊。1993年下旬,接連幾天,每天市場價格破紀錄地飛漲1000多點,用於清算記錄的電腦屏幕故障頻繁,無數筆交易的入賬工作都積壓起來。因為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交易記錄都靠人力,等到發現各種錯誤時,裡森在一天之內的損失便已高達將近170萬美元。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裡森決定繼續隱藏這些失誤。
1994年,裡森對損失的金額已經麻木了,「88888」賬戶的損失由2000萬、3000萬英鎊,到7月已達5000萬英鎊。事實上,裡森當時所做的許多交易是在被市場走勢牽著鼻子走,並非出於他對市場的預期如何,他已成為被其風險部位操作的傀儡。他當時能想的,是哪一種方向的市場變動會使他反敗為勝,能補足「88888」賬戶的虧損,便試著影響市場往那個方向變動。
裡森在自傳中描述:「我為自己變成這樣一個騙子感到羞愧——開始是比較小的錯誤,但現已整個包圍著我,像是癌症一樣,我的母親絕對不是要把我撫養成這個樣子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907.htm查看原圖
一個毫無技術可言的方法就讓盲目追尋「潮流」的巴林銀行落得這樣的結局,諷刺的很!!!

這個泥瓦匠的兒子,終於因為沒有真材實料的市場功底,被市場打回原形,同時也告訴我們,出來混,運氣是多麼重要啊!除非您真的一直有超級神秘客戶X在支持!查看原圖-----------------------------------------------------------------------------------------------------------------------------



《清算人》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這是一部可以用作教科書的影片,當然,需要拋棄其中的父女、母女、男女等情愫!
被描述為華爾街資產清算高手Garfield先生(加菲貓?搞笑),是個矬子,似乎表明一些導演的態度吧!查看原圖

而那些經營家族企業的中產階級們,倒是身高正常,但是卻常常沉湎過去歲月的輝煌,更臆想未來可能到來的再繁榮!查看原圖
為何這個新英格蘭電線電纜公司會被清算獵手們,納入視野呢?查看原圖

那張完美的資產負債表,可以說是五彩的招搖!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該公司居然就沒有再舉債過,現金充沛、資產殘值清晰,另外還有不斷併購入的其他各類可以產生現金流的子公司!
折算賬面價值25美元/股,但是股價只有10美元啊!
您說,能不讓華爾街獵鷹垂涎嗎?查看原圖
美國這個法制社會,律師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
所以我們看見片中董事長的律師女兒查閱歷史,找到瑕疵,終於獲得一張地方法官簽發的暫停購買令。
不過,暫停是有時間限制的,因此,最終還是迎來了新英格蘭電線電纜公司股東大會上,對於是否清算的全體投票表決!

在表決前,代表大多數工人利益的董事長含淚陳述,將公司繼續延續生產的意義滿腔傾倒。
是啊,他指責那個華爾街的清算者,沒有創造過、建造過任何實物,但是卻可以憑藉資金的厚度與法律的勵商,來決定電線電纜生產者的命運!
說得對!但是,對手回答地更妙!
電線電纜公司所在地,在XX年前曾經是馬車和馬具的集中生產地,但是,在座的股東,難道還想成為此類公司的一員?會在今天,為本地能生產出精緻的馬鞭,而鼓舞嗎?
哪怕股價10年未變,哪怕基層工人收入數年不及物價增幅?查看原圖
毫無疑問,最後,清算者勝利,股東們也得到應有的回報!
當然,工人們會失業,這個電線電纜產業,也會被關閉!
全球化趨勢下,新科技興盛下,傳統產業,如何能在匯率、成本等要素前按照老節奏跳舞呢?經營者,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查看原圖
本片還讓人想起巴菲特先生玩「Generals」(低估類投資)的一則往事!----登普斯特·米爾製造公司查看原圖

1962年比爾·斯科特協助巴菲特手下,哈里·波特入駐登普斯特·米爾製造公司,
----削減庫存55萬美元、低價出清設備,關閉5個虧本分支機構,提高維修零部件價格,關閉虧損生產線,解僱100名員工;(在1963年年報中闡述了9條措施)
大規模收縮主營業務下,激起當地人的擔心,他們認為巴菲特是來清算這家當地最大企業的無情清算人;
1963年,之後,出售計劃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市民認為這家該地唯一的大企業被人收購或者關閉將帶來大量失業;
當地報紙(《比阿特利斯每日太陽報》)報導了這個情況,人們舉起幹草叉抗議!
9月29日:公開出售日前一天,全鎮募集了280萬美元,其中175萬美元是支付給沃倫,剩餘為擴張經營儲備;
最後,工廠創始人的孫子 查爾斯·登普斯特(Charles B. Dempster)為首的投資集團獲得購買權,奪回公司控制權,全鎮火警笛和鐘聲齊鳴慶祝,讓沃倫膽顫心驚!
回想鎮上每一個人都憎恨他,發誓再也不會重演此類事件-----雖然獲利,但是被人唾棄;
查看原圖
鏈接:
主演丹尼·德維托 Danny DeVito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


《敗露》查看原圖

辦公室政治,政治在辦公室。地球人都在玩!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一個精心佈置的局,從開始的性騷擾開始謊言的序篇,一環扣一環,無辜的替罪羊稍不小心就會被踢出局,還犧牲的莫名其妙。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僅此而已吧,作為「哈佛商學院和斯坦福要求學生必看的20部電影」之一,難道是給學子們打打預防針,告訴他們除了敬業,還得敬畏嗎?
或許是!多留一手,總不是壞事!查看原圖

-----------------------------------------------------------------------------------------------------------------------------

《讀懂》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男人百分百?這類充滿港式味道的劇名,已經顯得很乏味!
還是《偷聽女人心 What Women Want (2000) 》好些!

本劇告訴那些商業學子的是什麼呢?
學好讀心術,把握女人心,事業竟有成!?查看原圖

是這個嗎?
哦,還有一些廣告策劃員,為了創意,而努力站在客戶角度進行實際體驗的情節,這些描繪,或許就羞煞我們很多廣告策劃者了!
梅爾·吉布森不容易啊!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其他,沒了!
[大笑]

-----------------------------------------------------------------------------------------------------------------------------
《槓桿收購案》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這是80年代末,標準的一樁美國企業私有化案例!
出價的三方分別是:第一波士頓、KKR和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購」)。
標的物就是RJR 納貝斯克,這是個多元經營的公司,其兩個最重要的部門是煙草(RJR,雷諾煙草,造駱駝香煙的,部門總裁是ED Horrigan)與食品(Nabisco,造奧利奧的納貝斯克,部門總裁是Johnny Greeniaus)。

最後老牌正宗的槓桿收購天王,金融史上最成功的產業投資機構之一,全球歷史最悠久也是經驗最為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KKR成功了!本片也來源於煙草巨頭納貝斯科收購案,這一真實事件!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Ross Johnson是RJR 納貝斯克的CEO,拿著高額的薪酬,揮霍無度(所謂經理人道德風險),擁有好幾架私人飛機。煙草部門的盈利下降與管理層的鋪張導致RJR納貝斯克股價止步不前(50美元),從而對CEO Ross Johnson產生了極大的壓力。Ross將希望寄託在ED Horrigan煙草部門所開發的總理牌無煙香煙上,希望其的推出能改善公司停滯的經營狀況。
  於此同時,在一次RJR 納貝斯克組織的高爾夫球會上,Don建議Ross採用LBO的方法收購公司以提升股價,並暗示此舉能賺大錢,推薦著名私募KKR主要合夥人之一Henry Kravis協助進行交易設計。Ross遂與Henry在紐約見面,Henry提出與Ross合作進行管理層收購的建議,並同意提供資金,而Ross擔心的是與Henry合作由於依賴於KKR的槓桿資金會使收購後自己在企業的控制權喪失。
  總理牌無煙香煙推出後,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其口味像屎氣味像屁,使Ross大為惱怒。他無法相信花費三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開發的產品如此失敗,遂最終決定使用LBO來改善公司經營,並趁機賺一筆。他選擇了Shearson Lehman(沒錯,就是已經倒了的那個,當時CEO為Peter Cohen)做承銷商籌資,初定的收購條件是75美元一股,總共需籌資額度為170億美元,收購後Ross將擁有公司20%的股份且擁有絕對控制權,剩下的股份由Shearson所有。但Shearson之前並沒有進行過這麼大規模的收購項目,融資渠道也較為狹窄。Ross向董事會提交了提案引起了震動,董事會主席Charlie Jim隨即將消息透露給媒體引起軒然大波,被認為是史上最大的一次LBO。KKR的Henry得到了Ross與Shearson合作進行LBO的消息,認為自己的idea被Ross剽竊了,並認為75美元一股的價格實在太低,遂決定參與此次LBO。起先,他準備與Peter Cohen合作共同收購RJR納貝斯克,提出的條件是KKR得到納貝斯克而Shearson得到RJR,並支付Shearson1.25億美元作為前期服務費。在Peter Cohen拒絕的條件下,Henry提出90美元一股的收購價格,總共收購價格為200億美元,決定向公司董事會進行單獨的要約收購。查看原圖
  消息一出,市場動盪,RJR納貝斯克股價狂漲。在一次RJR納貝斯克組織的社交聚會上,華爾街投行及私募傾巢出動,包括Forstmann Little, First Boston, Drexel Burham都準備在這次LBO中分一杯羹。Ross希望與Henry 和解,邀其與其他投行代表第二天在公司進行商討。
  第二天,Ross邀請Shearson與KKR進行商討,希望兩大機構對此次收購的籌資共同進行承銷,以防止競價無限進行下去。但KKR不希望Shearson進行籌資所需要的債券銷售,而希望通過Drexel Burham進行債券融資,原因正在於Drexel Burham有當時的垃圾債券大王Milken,能使KKR籌集到巨額資金。而另Ross無法接受的是,KKR接手後要在併購完成之後對公司進行開支縮減,變賣Ross的私人飛機等一切高管在職超額福利。談判隨即宣告破裂。
  Henry苦於高管人員對KKR的抵制,無法得到RJR納貝斯克的充分財務狀況與盈利信息,從而無法進行合理的出價。此時KKR的另一個合夥人George告訴他在RJR納貝斯克找到了一個「深喉」,也就是食品部總裁Johnny Greeniaus。Johnny早就對Ross的揮霍無度表示不滿,希望在LBO後公司能縮減開支合理經營以得到健康發展。Johnny Greeniaus同意給KKR提供儘可能一切都信息,並把Shearson-Ross併購計劃中對Ross的「金降落傘」條件透露給了公眾,引起了公司內部對Ross的不滿。
  最終競價日到了,總共有三個競價者:Shearson-100美元一股,KKR-94美元一股,First Boston-105到118一股。但First Boston的提案是基於眾多的避稅措施,它需要而外一週的時間進行可行性研究。董事會決定再等一星期。
  Henry決定在最終日期到達前放低姿態,向公眾表現出準備放棄的態勢。Peter Cohen認為這是Henry的計謀,繼續進行加價。一個星期以後,First Boston無法實現它的提案而自動出局,此時KKR的出價109美元一股,Shearson出價為101美元一股。董事會需要1小時討論,並向Ross最後徵求了意見,暗示KKR出價高於Shearson。Ross隨即將最終價格定在了112美元一股。但最終的結局是,KKR取得了投標勝利,董事會給出的原因是:因為KKR的提案中Ross將被解僱,公司開支將被削減,並不出售任何公司分部門。
  最後的結局是:Ross得到了5300萬退休金,並不得不作公共客機回家。Johnny Greeniaus在收購後將納貝斯克的前六個月盈利提高了百分之五十。RJR取消了總理牌香煙的生產線。Peter Cohen從Shearson辭職。當然,最大的贏家是公司的股東——手中股權價值在這次併購中增值了一倍。查看原圖

而片中也闡述了KKR在這一大宗交易中遇見的對手、發生的衝突,以及其間暗戰、潛流、煙霧等等手段!
同時,因為華爾街很快學會收購的好處,因此片中描繪銀行家們對於標的物窮追猛打不舍!併購,是華爾街的生存之道,輸、贏或平局,都可以帶來大量的費用:諮詢費.剝離費.借貸資金等。所有這些促進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的蓬勃發展,併購費用反過來又促進了證券業的興旺發達。查看原圖
本片可謂經典事件的經典回放,您可以在這裡看見很多經濟發展歷史的片段回放,很值得回味!
那讓競購雙方不斷抬價的終極原因是什麼呢?
請看4階段收割利益的描述!查看原圖

若說正面影響,那就是更加積極、表象化公司的盈利預期與當期收益數據了!
至於其他,需要具體事例具體回顧了!

尾聲:
RJR和納貝斯克公司的締造者永遠也不會理解這裡所發生的一切,R.J.雷諾茲和阿道弗斯·格林漫步在橫屍遍野的槓桿收購戰場上也許會問:這些人為什麼如此關心計算機中的數據而不是工廠的產品?他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拆散一家公司而不是去建設它?所有這些與商業精神究竟又有什麼關係呢?
那,誰是最後的勝利者?「門口的野蠻人」嗎?查看原圖

這次收購的看點主要有:
(1)收購團隊陣容豪華。收購的簽約日是1989年2月9日,超過200名律師和銀行家與會,場而異常宏大。
(2)中介費用高昂。雖然收購價格是250億美元,但整筆交易的費用達320億美元,其中以垃圾證券支持槓桿收購出了名的德崇公司收費2億多美元,美林公司收費1億多美元,銀團的融資費3億多美元,而KKR本身的各項費用高達10億美元。
(3)財務槓桿巨大。雖然收購價格是250億美元,但KKR僅提供了15億美元的股本,其餘則通過其他途徑籌集(大通和花旗等銀團提供了145億美元的LBO貸款,德崇和美林提供了50億美元的過渡性貸款,KKR接收了RJR所欠的48億美元外債)。

1990年7月,KKR被迫再次投入17億美元。2005年,納貝斯克與BorttenFoods進行換股而上市,KKR將其股份出售給Apollo集團才最終退出。這筆交易KKR不但沒有賺到錢,而且虧損不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29

孩子與劍 | 少年商學院新年獻詞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386

本文作者是youthMBA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東方愚)。

2013年初,我創辦youthMBA少年商學院的前夕,一次我到洛杉磯,一位美國大學生朋友跟我聊起魯迅。他問我,如果魯迅活在今天的中國,會是怎麼樣。

這位白人小兄弟21歲,簡直就是一位「犀利哥」。他的問題看似很具象,但卻有深意。我本可以敷衍他,但他在開問之前,已經表達了對「南方週末記者」的尊敬和期待,我被架起來了!

我的回答是,今天的魯迅應該不會選擇棄醫從文,充其量兼職搞點小創作。

我給他講了同樣是21歲的兩個年輕人的故事。一個就是魯迅,故事是他熟悉的,也是眾所周知。1902年,21歲的周樹人(魯迅原名)到日本留學。給他最大刺激的是一次觀影過程。影片中「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兵砍頭示眾,圍觀者當中有不少中國人但個個臉上神情麻木。這時周樹人的一位日本同學說「看這些中國人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亡。」這也是他決定棄醫從文的關鍵導火索之一。

另一位是河南南陽農村小夥蔡洋。他是2012年9月在西安「反日遊行」中用U型鎖砸穿日系車主李建利頭骨的主犯。彼時他21歲,自稱砸車是愛國行為。事件發生後,我的南方週末同事寫了一篇還原蔡洋生存與生活環境人物報導,給我印象最深的一處細節是蔡洋十幾歲時和同村孩子玩的遊戲仍是「打倒小日本」,至今痴迷戰爭片,尤喜抗日劇。

我不知道這位美國兄弟是否明白了我的意思。一百年過去了,朝代變了幾回,人也換了幾代,但異曲同工的悲劇反覆上演。人的因素之外,與土壤息息相關。魯迅果敢,但若放至今日,定是事倍功半,不如安生做個好醫生,為「看病難」之中國頑疾貢獻一臂之力。

我想到自己21歲時,大學剛畢業。和周樹人同學不同的是,儘管我學的是經貿專業,但因為愛好寫作,做一位評論員、專欄作者以及隨之進入南方報業成為媒體人,幾乎是自然而然的事。富有戲劇性的是,我是財經媒體人,但一直想寫點教育方面的小文章。我出版過三本關於中國富豪及財富現象的書,但無一滿意,但要說最大的遺憾,卻是曾有一位出版人建議我寫本關於考試題材的小說而我沒有行動。

沒錯,無數人都曾說自己是「中國教育體制的犧牲品」。而考試,是將一切積弊和變態給顯像化的巔峰時刻。為了準備考試,所有的荒誕都是合理。拿我自己來說,我讀小學的時候就要上早晚自習;我讀初中的時候最多兩個月大考八次且成績次次張榜公佈;我讀高中的時候幾乎沒有哪天晚上12點前睡過覺,且曾為「向北大、清華進軍」宣過誓……

我年輕且單身的時候是個文青,視吐槽為美德,但內心知道那是一種幼稚病。文人習慣高估文字的能量,正如今天許多科技達人過分迷信技術的光芒;可我在記者生涯中採訪許多人,發現也大都為一邊痛斥教育體制,一邊又不得不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體制的吐槽者;甚至我採訪的那些資源和財富都爆棚的富人,覺得把孩子送到國外就萬事大吉,卻發現事情遠非那麼簡單後也跟著成為了吐槽者。

問題出在哪裡?於小裡說,牢騷無益,改造自己很重要;往大里講,我們自己憎恨體制,恰恰說明我們自己就是體制。

電影《英雄》中有段對白很經典:「劍有三層境界:一是手中有劍,心中亦有劍;二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三是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絕大多數中國家長都停留在第一個階段,他們希望孩子少受體制之「毒害」,但因為過分在乎,對凡事都要來個「二分法」或標籤化,導致即使給孩子新思想,「術」的東西也更多一些。

我離開南方週末,離開呆了十年的媒體界,跨界創辦youthMBA少年商學院,是想做場實驗。看能否將歐美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與中國本土的教育和方法真正融合到一起,為糾結的數以萬計的中國家庭所用。即使可能孩子仍要在教育體制裡爬格子,但父母至少可以做到「心中有劍,手中無劍」,即劍道的第二個境界;我們相信,帶著鐐銬舞劍的孩子,假以時日,終將掙脫束縛。

我也是孩子的父親,這是我做這場創新實驗的永動力。現在,我從不會給自己心理暗示,說這種方法是好的,那種是壞的。我只知道,總有一種情景與你匹配,總有一種方法對你適用。這好比在實驗室調製化學試劑;我對他亦沒有要求,只希冀自由之花在他內心慢慢綻放。他21歲的時候,壓根用不著去總結自己一路受過的教育。人其實是不需要教育的,需要的,只是啟蒙。

令人欣慰的是,少年商學院運營幾個月以來,我們得到了太多家長朋友的鼓勵。微信(id:youthMBA)訂戶自然增長到10萬,這一數字非常可喜,但更讓人感激的是,每天都有許多朋友給我們留言,以懇切之建議或意見希望我們更好地成為家長與孩子身邊的國際化教育幫手。此外,不斷有海外的朋友,希望成為我們的專欄作者,而且不少對認可我們理念的朋友以及教育機構,希望加盟或是建立合作。

當我們第一次線下沙龍報名火爆,尤其是發現現場觀眾當中既有家長,又有老師(小學、中學、大學),也有海歸,亦有教育機構,以及與我同道的兒童啟蒙和創意思維實驗者,且他們相互交流,並解答對方的問題時,我突然間覺得,少年商學院這樣一個不斷完善的高品質平台,有信心也有必要幫助中國家長地入劍道的第三境界,即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但問題卻迎刃而解。

回到我和美國「犀利哥」談魯迅的話題上。我後來給他回了個郵件,說我對當時的答案做下修正:假設魯迅活在當下中國,他會是個好醫生,也會是個牛逼的作家。有理想但不理想化的人,是可以把兩件事同時做好的,或者說,兩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啟蒙。當然前提是魯迅不在公立醫院任職,同時也不是作協成員。

我沒有資格和魯迅相提並論。但於我而言,無論是原先在南方週末做新聞,還是現在創辦少年商學院做教育,這是兩件事,也是一件事。在在兒童人文教育啟蒙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要做的,正是學習魯迅的果敢與堅持。

有一位名叫RobGifford的英國人,任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駐華記者時沿著312號國道走了一趟後將所見所聞寫成了書《312號公路》。我吃驚於他在書的末尾提到了魯迅《故鄉》一文。「魯迅描寫他如何在離開 20年後回到故鄉,以及見到兒時玩伴時的情景與思考。他連走邊想的,正是我沿著312國道旅行時所想的。是的,現在是有所不同,週遭的問題雖多,有一個理由讓人抱有希望:中國人,開始用自己微小的漸進的方式,主導自己的命運…」

現在,少年商學院,正踏上自己的「312號公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86

中國三明治專訪:少年商學院的「10萬微信粉絲經濟」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369

張華的臉上有圓潤的輪廓,笑容親切——在這個時代,能夠從心底笑得出來的媒體人恐怕不多了。

張華也剛離開了媒體,他短暫地去了一趟北京,想在彭博中國完成從平面媒體人到視頻節目製片人的轉型。然而他很快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與此同時另一件不受控制的事也發生了:他所主持的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YouthMBA)的粉絲數迅速飛漲,在半年時間裡漲到了四萬,現在已接近十萬人。

這位資深媒體人以筆名「東方愚」從寫評論起家,逐漸成長為商業財富報導者,長期供職於中國最好的新聞類週報《南方週末》,曾經採訪過胡潤百富榜名列前茅的諸多富豪。

2011年他萌生了建一個為「富三代」服務的「少年商學院」的想法,但很快發現定位有問題。「這幫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想著將孩子送出國門接受教育就行,不需要你為我啟蒙。」張華回憶道。

兩年之後,通過微信平台,「少年商學院」這個品牌迎來了新的內涵。張華發佈經授權的關於歐美學校思維啟蒙和華人家長心得方面的文章極受歡迎,粉絲暴漲。

現在,每個月花4500元,張華在廣州客村立交附近租下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五六個員工加「創始實習生」在裡面辛勤勞動。窗口望出去便是廣州塔「小蠻腰」,張華詼諧地借用一句流行語說,「敝司雖小,卻也有幾分風景」。

而數步之遙便是由廣州紡織廠廠區改造而成的T.I.T創意園區,在數家頗有風格的時裝設計師門店之間,赫然是如日中天的微信總部所在地,其辦公室門口也立了一塊大牌子,記錄其用戶數增長的里程碑。這個2013年度最令人矚目的互聯網產品催生了無數人的創業夢。

對於10萬名微信訂閱者這個數字,張華說「這只是幻覺。」他想把微信上虛擬的用戶引向更具體的業務對接,12月22日,「少年商學院」舉辦了第一場線下沙龍,和現場的80位家長交流東西方教育理念。

2013年,育兒話題在中國空前火爆,以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引領,初為人父母的80後知道自己不會再跟隨父輩的育兒方式,卻在新的育兒理念和方法面前莫衷一是。群體的焦慮感和對知識的渴求感一起在空氣中蔓延。

張華同樣是80後,孩子三歲。他正小心翼翼地耕耘著這片充滿機遇和未知的土壤。他為經營「少年商學院」註冊的公司叫「新童年(中國)教育諮詢」,他會啟發多少父母為他們的孩子帶來新的童年呢?

159314836918324544

 

「一般媒體人都是從記者做起,到編輯,再到評論員,專欄作者,而我完全是倒過來的,這樣的經歷有好有不好。」

「倒著走」的媒體人旅程

Q:你是哪一年開始接觸媒體的?

A:2004年。我讀書時的專業一直是國際貿易,只是在校期間愛好寫作,本科在河南財經學院(現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時做過校刊主編,在中國海洋大學讀研究生時,開始給國內的媒體寫時評。

Q:因為什麼機緣進入媒體?

A:如果說最原始「催化劑」的話,是2004年我剛開始打算寫時評時,武漢一份叫做《新週報》的新聞紙誕生,其一位編輯看到我博客後約我寫一篇關於央行加息的評論。我第一次用了「東方愚」這個筆名,沒想到文章做了這張新銳報紙第二期的社論,而第一期的社論是創刊辭。

我深受鼓舞,於是開始了寫作之旅。當時的情形,是週一到週四,每天早上起來找新聞由頭,然後寫一篇千字文。我雖然愛好寫作,但一開始肯定是衝著賺稿費來的。第一個月的稿費加起來有一千多,第二個月有兩千多,第三個月三千……寫了一年的時候,月收入過萬,宿舍裡堆滿了全國各地寄來的樣刊樣報,匯款單一沓一沓地領。

這個時候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我究竟是為了賺稿費還是為以後的職業鋪路?我已經寫了幾百篇文章了,已經太熟悉評論寫作了,雖然觀點上絕不會投誰所好,但知道什麼樣的評論能夠發表並得到關注。那個時候也有一些媒體向我約稿,我隱約感覺自己以後可能會進入媒體圈,那麼寫作最主要的是質,而不是量。於是接下來我改變了思路和方式。選擇給《上海證券報》、《商界》等三五家好一點的財經和商業媒體寫專欄。雖然每個月不再是「萬元戶」,但知名度開始上升。

我正式進入媒體應當說是2006年,先在《南方日報》做財經編輯,2008年開始到《南方週末》做記者,之後又是編輯。在日報的時候工作相對輕鬆,工作之餘,我繼續給財經媒體寫專欄,我個人覺得過去十年寫的最好的評論文章就是在2006年和2007年,現在變得很浮躁了。

因為寫專欄,我得以認識了學界、企業界的不少朋友。譬如有一次寫了一篇橫店集團「重建圓明園」的財經專欄,其負責投融資的副總裁邀請我過去喝茶。還有一次寫了篇經濟學界某現象的評論文章,當天晚上我上夜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自己是吳敬璉。我一開始以為是哪位朋友涮我,想反擊一句「我是厲以寧」,很快聽出真的是吳老。他說在飛機上看到我的那篇文章覺得寫的中肯,最近他出了一套新書想送我。我當時是一個25歲的小年輕,受寵若驚,話都說不出來了。

2008年中的一天,我突然有些空虛了。雖說有那麼點虛名,也受到不少關注。但畢竟沒有去到新聞現場。我想跳槽,於是到樓上的南方週末自薦,隨即成為了其中一員。

Q:在南方週末時一直跟財經人物?

A:機緣巧合,剛進去的時候,胡潤在中國做富豪榜正好第十年。吳曉波老師建議他寫本書總結一把。胡潤有料,有觀點,普通話說的也很好,但中文寫作還是要找位合作者。我被推薦過去。於是有了《胡潤百富榜:中國富豪這十年》一書。

南方週末的不少同事都跟特定的產業或領域,譬如跑地產,跑IT,我呢?因為這本書,我突然覺得,何不就把財經人物當成一個方向。接下來五年,我始終在做財經人物和財富現象的報導和分析。

我覺得自己平常思考會多個角度,性格上不喜歡干別人幹過的事情。這個事情很冒險的,剛開始做人物,不斷垂直在積累,我每個領域都要涉獵,包括地產互聯網,不斷做功課,做外圍採訪,對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時覺得沒有人去做也是個方向,也沒有特意要跟別人不一樣,沒有特意另闢蹊徑,但是我一直想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Q:你採訪過這麼多財經人物,有什麼特別的經歷?

A:這五年採寫財經人物,至少深挖了50個企業家,我說的50個不止碰個臉熟。一開始就專門追蹤比較知名的企業家、首富,到後來開始挖掘更多好玩的有趣的財富現象,像是隱形富豪,也會去關注別人沒留意背後有故事可以深挖的,像是當年電子商務創業炒得很熱大家都去報導馬云,但我會去關注電子商務領域的老二老三,那是很少人關注的。

Q:你看過很多企業家的起起伏伏,也見證很多人鋃鐺入獄,這個過程有什麼感覺?

A:主要有兩個緯度,過去五年我寫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剛才提到的與胡潤合作的《中國富豪這十年》,講怎麼創富,講述很多企業家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一個富豪,他們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第二本書名是《他們比你更焦慮》,不同於第一本書從時間順序講述,而是從內心的世界剖析,比如說焦慮分為幾種,有的是真的焦慮有的是故作焦慮。因為在中國,焦慮其實是一種精神狀態。第三本《荷爾蒙經濟學》寫得是這些企業家們的賢內助,也涉及到家族企業傳承的故事,比如他的兒子非常不想接班,這個企業家非要把他拽過來,這種是最困惑的。

這三本書是一步步從表面上的風光,到企業家內心的焦慮再到他們家族的後院,所以我還是非常有感觸的,五年前第一本書面世的時候黃光裕還是首富,後來因涉嫌賄賂和挪用資金被逮捕,當年2008年的第二富是杜雙華,他是山東日照鋼鐵的一把手,後來山東日照被兼併在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

這些年幾乎每個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職業記者的我曾經是觀察者,透過這三本書的不同主題觀察中國企業家的變遷。實際上最重要的東西是看到內心的東西,看到了每個人背後都有很多焦慮,無奈,有的人家庭可能很多矛盾,包括教育孩子的困擾,其實很崩潰。

我一邊寫,一邊感慨。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無奈。

Q:有沒有企業家能和你成為某種程度的朋友?

A: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如果說有點私交的話,不到10%吧。在南周這個平台寫人物報導,雖不是為了平衡而平衡,但我們一定是儘量多地呈現人物和事件的多元,我採寫過的50位富豪當中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記者的水平不錯,但他們內心在不斷提醒自己「得防著點」,哈哈。所謂的朋友,要看你怎麼定義,如果說有點私交,逢年過節互送祝福,遇到困惑會想到找你聊聊,這樣的人大概佔了不到十分之一吧,也就是三五個。

在南方週末寫報導不讓用筆名,所以我是割裂的。有一個「張華」在寫人物報導,有一個「東方愚」在寫人物專欄。我覺得個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更重要,但是這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個人品牌,再加上良好的平台,那是最好的。

Q:聽說「少年商學院」這個名字你在2011年的時候啟動了,並高價買下youthMBA.com的域名。是什麼契機使然?

logo-3A:我一直跟富人打交道,也接觸了一些富二代。一開始是想做一個針對富人群體的小型俱樂部,就富三代的教育做點事。很快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這些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覺得國內教育不行,那我把孩子送出國門就行。

另外從南方週末出來的人,身上都會有那麼點小情懷,或者說「文人氣」,覺得我做的事情,希望對更多的人有益、有啟蒙。只圍著富人圈?即使圈得起來,意義到底有多大?

這樣的想法其實有好也有壞。不過不管怎樣,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做事就是。

 

「我受過媒體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

跨界教育:少年商學院的崛起

Q:最終為什麼選擇離開南周,然後到北京做又短暫工作?

A:做了一兩輪記者、編輯、評論和專欄作者等角色後,在媒體呆著的興奮感就開始下降。媒體寫作到第十個年頭,是誰都會有些厭倦。我覺得有兩個選擇可以考慮,一是還做熟悉的事,但形態變一變,延展新空間;第二是創業。我在兩年前當了爹後對兒童教育興趣越來越濃,2013年春節後到美國呆了一段時間,更是覺得這個方向可以做些不一樣的、小而美的事。於是註冊了「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ID:youthMBA),但如果創業的話,怎麼創?!

所以我當時選擇了前者。受到現代傳播董事長邵忠先生的邀請,7月加盟旗下iBloomberg,負責籌劃一檔高檔財經訪談視頻節目。還是與財經人物有關,但形態變了,作業方式也變了。我覺得是個挑戰,可以嘗試。第一季的主持人是馮侖,他老人家也答應了,與他對談的王長田等頭幾位嘉賓,也確定得差不多了,但馮老師因為萬通「立體城市」的項目,忙得不可開交,時間很難抽出來。而這個時候,少年商學院微信訂戶,靠自然增長,竟然達到了三萬人。我又一次備受鼓舞。加上我的家安在廣州,想念太太和孩子,索性於9月底返回廣州,決定創業。

Q:那個時候,「少年商學院」的微信已經慢慢做起來了?

A:在北京的三個月,我看到訂閱量的慢慢積累,到九月份已經到了三萬用戶,表面上看到的是用戶的增長,背後其實是一種交流。雖然之前沒做過教育,但工作之餘慢慢地開始關注,發現很多人的訴求,在國內還是比較少人關注歐美國家的文化教育。訂閱少年商學院的這些人群有固定的特徵,他們的訴求也是相同的。這時候我覺得可以做點事情,所以微信的訂閱量上漲給了我一點信心。但我肯定不是只拿著微信去創業的。

9月份在虎嗅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少年商學院的訂戶是如何過3萬的》給我最大的貢獻就是三個月之內訂閱量多了一萬人,那也是過去9個月以來唯一的一次用戶大量上漲,很多企業後來問我怎麼做微信的營銷推廣,其實我哪有時間做推廣。

自從8月份通過微信後台的數據統計,我發現這個工具很便利讓你知道你做到了什麼,但微信只是個工具必須有專業素養幫你提煉背後的商機。我受過媒體人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我們的賬戶曾經發表過一篇《中國教育是最大的假冒偽劣品》得到了很高的點擊率轉載率,當時這篇文章傳閱量很廣,但是我們知道這是篇口水文章。所以單純在互聯網,單純為了微信做微信的人,很容易就拉不回來了。

對我來說,11月1號創立的新公司「新童年」,這個新旅程真的帶給我很奇妙的感覺。我一直是個很細心的人,從高中開始記日記,不會每天都寫,但是兩三天會寫一篇,記下對我影響最深的事和人,這樣會引發我的思考,而以前思考的東西也會帶來新的碰撞。所以所有的經歷都不會白費。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有一些收穫,都有一些延伸,去探索。

Q:少年商學院的目標和核心是什麼?好像大家還不是很清楚。

A: 肯定不是財商教育。哈哈。中國人一般會把「商學院」理解為經商、理財。其實商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邏輯方法。現在的少年商學院微信所分享的,皆為兒童人文教育方面的內容。它的兩個標籤,一是全球視野,其中以歐美為主,給中國的家長提供故事化、顧問式、可借鑑的國際化人文教育資訊、內容和服務。二是跨學科。譬如一枚硬幣,既可以做經濟學的角度講給孩子,還可以從歷史、藝術、社會等角度,兩兩交叉進行再解讀,加上一些歐美的創意思維訓練方法,會讓孩子的視野和思維得到拓展。在孩子眼中,世界本就應當是多元的、無限延展的。

我們把自己形容為一座橋,將歐美的人文教育理念,以故事化和顧問式的方法,通過改造、融合,嫁接到中國孩子的教育上。如果說目標的話,我們的目標就是給國內的家長給孩子觸手可及的國際化教育,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生活。我們會有系列在線產品,和線下教育產品。我們是一家智庫機構,未來我們可能會針對企業客戶開發一些產品。

我沒有把自己定位成教育培訓機構,我一直希望做成跨財經、媒體和教育的跨界智庫,不一定針對普通的終端用戶產生服務。

Q:少年商學院服務人群的年齡定位是怎麼來的?

A: 我一開始就把受眾外延化,現在的主要受眾是家裡孩子5歲到15歲的中產家庭,家庭平均年收入在30萬以上。這個數據是做過調研的,前期我們在微信做調研,包括推送內容的時候話題設置希望訂閱者回覆相關問題,包括「你的孩子多大,有多少個孩子」等等。我拋棄了早教這一塊市場,因為年齡太小的孩子及家長可能無法理解我們的理念和產品,其次上了中學之後時間不太多,這部分孩子的家長也不是我們的主要受眾。所以一開始我想服務的受眾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生及家長。現在的微信訂戶當中,65%為女性。不過最近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受眾當中,有20%的家長的孩子在讀中學,這個數字比我們預想的要高。

Q:你是如何推廣微信的?傳統媒體人運營微信的優劣勢是什麼?

A:我沒有做過任何推廣。如果非要說「推廣」的話,就是剛才提到的9月份在虎嗅、鈦媒體等科技博客寫過談微信運營心得的文章。我把後台的數據全部公開。從訂戶數量,到每日新增人數,到圖文閱讀量,到轉發量,以及用戶地區分佈等屬性等。

我覺得對微信訂閱號來說,做好內容是不二的法寶。其實少年商學院微信雖說十個月積累了近十萬訂戶,但從0到1萬,是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的。在傳統媒體受過專業訓練,相對而言,生產的內容的品質會好一些。另外就是,讓你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真正需要的是黏性強的用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絕不是割裂的。我其實一直覺得硬要用「新」和「舊」來區分事物是非常不妥當的。最可怕的其實是思維的陳舊與僵化。

還有一個和在媒體寫作不同的是,教育是垂直的服務性行業,你提供好的內容,讀者希望從中得到價值,一個學習方法或教育方法,最好馬上能夠借鑑甚至模仿,用到孩子身上。這和大眾媒體的受眾希望從媒體內容中得到的價值是非常不同的。

QQ图片20131226175524
      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當前關注人數

11月份时微信每天阅读量
      11月份時微信每天閱讀量

Q:我注意到你們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發文章?

A:最主要還是規律。最近有團隊,可以值班定期發,前期我們試過早上,中午甚至晚上發文章。一開始公眾號試運行,最初的5000人是最忠實的讀者我做了個調研,畫了數據表,發現60%的讀者選擇早上閱讀文章。微信最大的讀者高峰是早上7、8點上班的時候,第二個高峰是晚上十點,第三個是中午十二點吃中飯的時候稍微多點,所以要尊重規律。但是現在公眾訂閱號基本都是早上發,誰是最後一個發文章誰就能停留在公眾訂閱號板塊的最上方,往往留在最後發的也最多人讀。

所以你要麼避開高峰,要麼你有足夠的自信即使早上這麼多公眾號發文章你的讀者也會看你的內容,現在這個自信我慢慢積累起來了。

我每天都在公開我們的用戶訂閱量,很多人覺得我的數據不可置信,微信公眾平台一篇文章的打開率在20%-30%算是不錯的,對我來說,我有近10萬號訂閱者,如果按一天30%的打開率,就有三萬人次的閱讀量。

我的圖文轉換率還有用戶的閱讀量一般在6、7萬,還有一天達到11萬。這說明有60%-70%的閱讀量是在歷史文章中誕生的,我只要保證一週平均有一篇文章傳播量在100%,其他文章在20%-35%左右,內容就足夠好了,而且可以通過提取往期文章為循環。

訂閱號的訂閱者其實還不是我們的用戶,我更願意稱為我們的關注者(Follower)會比較好。要從關注者(嚴格來說還是讀者)轉化為你的客戶,我們是一個垂直的領域,讀者黏性強的話有轉換成用戶的可能,但中間還有很長的轉化過程,這是我們要做的,沒有這麼樂觀。

“最猛的一天”
「最猛的一天」

Q:你們是否已建立起海外作者組織的機制?

A:少年商學院微信的一個特色,就是所有文章都獲得授權。我自己是一個寫作者,所以從一開始這就是常識。現在我們自己建立聯繫的作者有幾十位,而主動找過來,想給我們投稿,或成為專欄作者的朋友(海外華人和海歸為主)每週都有。但我們到今天還沒有建立系統性的海外作者機制。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現在微信上,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已經發現了許許多多個微信公號,在抄我們的文章,來源不註明,甚至作者名也省去了。如果我花大精力去約稿,去做專題,可能事倍功半。所以現在我們這些作者,我請他們儘可能不增加自己負擔的情況下,提供乾貨多的文章,譬如孩子在上實踐課的時候他直接拍照發給我,或是把當天的日記發給我。

我的計劃是,2014年我們的電子雜誌、APP等多平台都上線時,我們的海外作者組織正式成立。多平台,或多或少,能夠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屏障。這個組織會有兩個方向的嘗試。一是成為專欄作者,二是成為我們不久將來的會員之教育顧問。

Q:現在教育類公眾微信很多,少年商學院的內容如何差異化?

A:我背後有一個邏輯,少年商學院有五個關鍵詞: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勇敢、快樂,就是我們的文章內核是這個。還有五個關鍵詞:科技、人文、溝通、拓展等,把文章欄目化。明的暗的分別五個關鍵詞。還有一個邏輯我希望是跨學科的,為什麼孩子能夠畫出怪獸大人不可以,這個話題表面是關於繪畫,但背後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很多內容可以挖掘,我希望每篇文章都是這個領域這個方向,但又能夠超出具體闡述的這個方向。

DSC_5902

 

「商業模式對我來說,無非是自己做產品,還是成為一個平台。我們很可能成為後者,讓這個池子越來越大,然後借力打力。」

 摸索中的商業模式

Q:不能免俗地談到商業模式這個問題。

A:很多人知道我要創業的時候大都問我兩句話:「拿到投資了嗎?商業模式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第一,沒拿到投資就不能創業嗎?第二,商業模式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

談商業模式,先談產品。我想做一些「傻」的事情。之所以說「傻」,是因為一家創業公司不想著賺錢,而只惦記著理想。2014年,我會推出一系列在線內容產品,除微信以外還會有電子雜誌、APP、視頻公開課等,所有這些形態的內容、資訊和服務都是干貨十足,並且全部免費!線下,我們繼第一站廣州後,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以及二線城市繼續舉辦高品質的分享沙龍,沙龍會成為常態,最重要的是每一場都免費。

第一次线下沙龙,从线上走到线下还是很有符号意义的

第一次线下沙龙
      第一次線下沙龍,從線上走到線下還是很有符號意義的

我們是NGO嗎?當然不是。但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真正能夠解決人的實際問題,牛奶和面包都會有的。我們會成立youthMBA俱樂部,招募付費會員,提供一些專屬的線下和線下服務與產品。

那到底是做平台還是做垂直的產品呢?我們未來是朝向平台的方向去的。與培養孩子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品質的人和企業一起,真正為萬千糾結的中國家長分憂。但此之前,我需要有一兩款垂直的小而精緻的教育產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瞭解這個市場。否則我們總感覺吊在空中,不夠接地氣。

Q:線下活動這個領域很多教育機構在做,少年商學院怎麼培養出自己的特色?

A:我的一位合夥人在斯坦福大學旁的一所中學當過老師。我們現在正從硅谷引進一個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具有顛覆性的青少年創意思維工作坊的項目。我們線下針對孩子的活動,就會以此為主。每次都有不同的topic。而針對家長的線下活動,我們一方面自己邀請嘉賓,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我們許許多多微信讀者就是非常好的分享嘉賓人選。12月在廣州的線下沙龍證明了這一點,參加沙龍的朋友當中,多為家長,但也有幼兒園、小學老師等等,還有教育機構希望與我們合作開展沙龍。總之我們從沒把自己定位成一事實上的教育培訓機構,而是一家跨教育、媒體和商學的社區式智庫機構。

Q:創業至今碰到什麼困難麼?

A:困難還沒有真正到來。如果要說困難,無非兩種,經常有人說,你們做的這個東西沒人做過?為什麼沒人做,肯定是這個不好做,看起來比較理想化、不能產生經濟效益。這一點我們沒有太在意。因為過去十年是課外輔導班和的十年,未來十年,一定是東西方教育真正融合和具象化的十年。現在的這一代家長與你們同齡,他們的分辨能力也越來越強,好產品好服務一定會被發現。再說我也沒有想著一開始賺多少錢。我希望自己理想,但不理想化。我還沒有真正把產品推向市場,去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因此困難還沒有來。第二個困難還是家庭和創業的平衡。事實上我現在投入的精力不比在北京分隔兩地的少,我現在無非就是每天都能回家,但加起來陪家人的時間並不多。

Q:創業不易,家裡人都支持你吧?

A:是的。包括我之前去北京,很多人覺得當時我去北京留下老婆孩子在廣州,一定是因為待遇高或我執意去。事實上,我一直很猶豫的,是我太太鼓勵我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當我回來創業的時候,她也是很支持我的。我很感激她。

Q:當父親的感悟如何,怎麼看待父親這個角色?

A:我在兒子1歲生日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兒子小報一年裡教給我的十件事》。今年他兩歲時,我又寫了一篇文章,這和我十幾年一直有著日記的習慣一脈相承。我會堅持寫下去. 我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多花時間陪他,包括在北京的時候我經常回來,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孩子長大後財富多少取決於早期爸爸跟他聊天的多少。當父親是個體驗,有了孩子就像創業一樣需要不斷摸索。我覺得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能夠從孩子身上學到太多東西了。

Q:有了孩子之後最大的改變?

A:學會做減法。心態也變得更平和,說實話我是個很急躁的人,但現在覺得我可以慢一點,做一個精緻的東西,可以拋棄一些東西,這跟生了孩子有很大關係,慢慢就明確方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88

考世界知名商學院 GMAT需要多少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115

如今,GMAT已經成為全球精英通往MBA商校的必經之路。研究表明,即便在精英匯聚的世界500強CEO之中,在MBA的GMAT考試中得分較高的人獲得的薪水也會更高。那麽到底GMAT要多少分,才能上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些名校的MBA呢? 自1954年以來,GMAT就開始被廣泛用作MBA選拔的重要資格證明之一。杜克大學研究者Jonathan Wai研究發現,即便在全球財富500強企業CEO中,那些在MBA的GMAT考試中得分較高的人獲得的薪水也會更高。 當然,GMAT並不是決定學習成績的唯一因素。自覺性、動機、努力、紀律性和運氣都很重要。但John Byrne2011年的研究發現,GMAT考試中的低分對職業生涯有極大損害。 盡管如此,GMAT分數仍被廣泛地用於評價學校學生的平均素質。US News統計了美國各高校MBA學生GMAT平均分數並進行了排名。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名列前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13

彼得·林奇在哈佛商學院紐約俱樂部的演講 王仙客

http://xueqiu.com/7855088028/27491557
以下為彼得•林奇在哈佛商學院紐約俱樂部1990年年度聚會-國際晚宴上的演講,也是他最經典的一次演講。

「活動的組織者告訴我什麼都可以談。我只知道一件事-股票,因此我很快便作出決定:我應該談談股票。我將盡力回顧少數幾個要點,這些要點對我而言關係重大,並且我認為它們對試圖在股市中賺錢的人也有重要的作用。」

規則1:瞭解你所持有的股票

第一條規則是你必須瞭解你持有的股票。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知道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你應該能夠在兩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之內向一個12歲的孩子解釋你購買一隻股票的原因。如果你無法做到這一點,如果你購買這只股票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覺得它的價格將上漲,那麼你不應該買入。
  我可以給你說一隻簡單的常見股票--這種類型的股票大多數人都會購買。它是一家相對平凡的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很簡單。該產品具有1M內存的CMOS、雙極RSC浮動點數I/O接口的處理器、16位雙通道內存、Unix操作系統、Whetstone每秒百萬浮點運算的有機硅放射器、高帶寬以及15微秒的運算能力等。
  如果你持有這種垃圾股票,你永遠都不可能賺錢--永遠不會。瞭解你持有的股票是非常重要的。你投資的企業應該很簡單。給我帶來優良回報的是我能理解的簡單公司,比如唐恩甜甜圈(Dunkin'Donuts)、Laquinta汽車旅館等。能夠帶來不錯回報的就是這些公司。

規則2:作經濟預測徒勞無益

  預測經濟完全是徒勞無益的,不要試圖預測利率。艾倫·格林斯潘是美聯儲的頭兒。他無法預測利率。他可以加息或降息,但是他無法告訴你12個月或者兩年後利率將是多少。你無法預測股市。
  我很希望能夠知曉這些信息。對我來說,當衰退將要發生的時候獲悉這種信息是很有幫助的。這會非常好。在座的大多數人應該還記得1980年至1982年的衰退,那是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衰退。當時我們的失業率達到了15%、通貨膨脹達到14%、基礎利率高達20%。你們有誰接到告訴你們會發生衰退的電話了嗎?你是否記得在你經常閱讀的那些雜誌上有哪一本雜誌曾經成功地預見到了那種情況?沒有人告訴我將出現那麼悲慘的局面。
  你可能不相信人們在預測一年之後將發生的事情上面浪費了多少時間。能提前知道一年後的事情當然很棒。但是你永遠無法知道。因此不要白費心機了。這沒有任何好處。

規則3:不要擔心股市

  你必須尋找麥當勞和沃爾瑪這種類型的公司。不要擔心股市。看看雅芳。在過去15年裡,雅芳的股票從160美元跌到35美元。15年前它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是現在,所有的雅芳小姐全都不得其所。她敲門,可是家庭主婦要麼外出上班去,要麼和她們的孩子在外面玩。她們銷售的東西都可以在超市或者藥店買到。雅芳的盈利基礎土崩瓦解。這家公司只偉大了大約20年。
  今天股市的收盤價是2700點。就算今天的收盤價是9700點,雅芳仍然是一家悲慘的公司。股價從160美元跌倒35美元。因此在過去15年裡不管股市表現怎麼樣,你在雅芳公司上的投資都很慘淡。
  同樣是在這一時期,麥當勞的表現非常好。它們進入了海外市場,它們推出了早餐和外帶,它們做得很好。在這一時期,它們的績效經歷了魔幻般的上升,盈利增長至原來的12倍,股價上漲到原來的12倍。如果道瓊斯今天的收盤價是700點而不是2700點,你在麥當勞上面的投資仍然能取得良好的回報。它的股價可能是20美元,而不是30美元,但是你仍然能獲得8或9倍的盈利。關注個股,忘掉全局(bigpicture)。

規則4:不要急躁,你有充足的時間

你有充足的時間。不要有這樣想法:你一想到某個概念就必須馬上把它付諸實施。其實你有足夠多的時間讓你對公司進行充分的研究。給我帶來豐厚回報的股票都是我在關注它們第二年、第三年或者第四、第五年後才買入。在股市賠錢會賠得很快、但是賺錢卻賺得很慢。賺錢和賠錢之間應該存在某種平衡,但是實際上沒有。
  我想和你們談談沃爾瑪這家公司,該公司於1970年上市。當時它們有38家店,一個漂亮的歷史經營記錄和一個堅實的資產負債表。在經過分拆--當然,沃爾瑪的股票受歡迎永遠不是因為分拆這個原因--調整後,它的售價是8美分/股。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在下個月買進沃爾瑪的股票的話,我將錯過一生中最好的投資機會。5年後,沃爾瑪有125家店,利潤增長至5年前的7倍。你猜怎樣?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5倍,達到41美分/股。截至1980年12月,沃爾瑪有275家店,利潤再次上升至5年前的5倍。你猜怎樣?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5倍,現在是1.89美元/股。
  1985年12月,它有859家店,這並沒有把山姆會員店計算在內。在這個5年期間內,利潤上漲至原來的6倍,股價現在是15.94美元。因此你可以告訴你自己,天啊,這只股票從80美分上漲到15.94美元。我買入得太遲了。太瘋狂了。我不應該再買入這些笨重的巨型公司。不,你此時買入還不晚,一點不晚。因為今天沃爾瑪的收盤價是50美元。你有充足的時間買入。
  1980年,沃爾瑪已經上市10年了。它的銷售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資產負債表好得不得了,經營記錄良好。真正讓人驚訝的就是這些--投資於沃爾瑪可能並不會給你帶來巨額的盈利,但是如果你在1980年買入沃爾瑪,持有至今你仍然能夠賺25倍,在這一時期,這種回報率將把麥哲倫基金打得落花流水。順便說一下,在此期間我並沒有持有沃爾瑪。當時我覺得它的股價過高。

囊獲富達的工作

當我申請為富達工作的時候,富達共有80名員工。如今,我們的員工總數是7200人。當時富達求職者中有25名來自哈佛,總共有50名求職者爭奪3個職位。我是沃頓的,我們過去經常開玩笑說,哈佛是二流學校,我們沃頓才是一流學校。不管怎麼說,有很多求職者來自哈佛。但是我是唯一一個給總統當過11年球僮的求職者,因此我得到了三個職位中的一個。
我在富達工作的早些時候,我們有一個笑話:能工作到下一個聖誕節的機會就是很好的聖誕節獎金了。這是一個可怕的開始。

危險的說法1:股價已經下跌了這麼多了,股價還能跌多少呢?

差不多在我剛開始為富達工作的時候,我很喜歡凱澤工業這只股票。當時凱澤的股價從25美元跌至13美元。那時我就使用了危險的說法1這條規則。我們買入了美國證券交易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一宗交易。我們要麼買入1250萬股,要麼就買入了1450萬股,買入價是11.125美元,比市場價格低1.5美元。我說,我們在這只股票上面做的投資多好啊!它已經下跌至13美元。從25美元跌到這個水平,不可能跌得更低了。現在是11.125美元。
  當凱澤的股價跌至9美元的時候,我告訴我母親,趕緊買,既然股價已經下跌了這麼多,它不可能跌至更低。幸運的是,我母親沒有聽從我的建議,因為股價在接下來3個月跌至4美元。
  凱澤公司沒有負債,持有凱澤鋼鐵50%的股份、凱澤鋁業40%的股份、凱澤水泥、凱澤機械以及凱澤廣播30%的股份-該公司共計持有19家子公司。在那個時點,由於股價跌至4美元,1億美元可以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回想那時,一架波音747飛機的售價是2400萬美元。如今,我想這麼多錢你連波音747的一個廁所都買不了,或許可以買一個引擎。不過那時凱澤工業公司的市值可以買下4架波音747飛機。該公司沒有負債。我不擔心它會破產。但是我買入得太早了,我們不能買入更多股份,因為我們已經達到了上限。
  最終在4年之後,他們清算了他們持有的所有頭寸,結果這只股票成為一個極好的投資。最後每股的價值是35美元或40美元。但是,僅僅因為一隻股票的價格已經下跌很多而買入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思路。

危險的說法2:股價還能上漲多少?

  危險的說法2和之前那個剛好相反,這和沃爾瑪的故事很像,「既然股價已經上漲了這麼多了,它怎麼可能還會漲得更高?」
   我舉一個公司,你可能認為它不是成長型公司。1950年,菲力普莫利斯公司的股價是75美分。11年後的1961年,股價漲到2.5美元——上漲了3倍。你可能會說,對一個處於衰退行業的公司-該公司的產品很糟糕並且沒有前景-而言,這麼大的漲幅已經夠多了。它還能漲到多高呢?它已經漲到2.5了。因此你可能會在1961年把它賣掉。
  11年後的1972年,該公司的股價上升到28美元。從你在1961年賺了3倍賣出之後又上漲了11倍。1972年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既然股價已經上漲了這麼高,它還能漲到多高呢?然後你在股價上漲了11倍之後賣出,在上漲了3倍之後又上漲了5倍,你錯過了賺7倍利潤的機會。
  因此我要說的是,不要捲入對股票表現的技術分析。股票評論員會使用所有這些術語、形容詞和開場白。如果一隻股票的價格上漲,他們不斷地添加新的稱謂。他們會說股價過於膨脹,然後是太高了,與內在價值嚴重不符,或者股價超級膨脹。他們掌握了所有描繪股票被過高定價的術語。
  如果你喜歡這家公司,這不應該對你造成干擾。你應該對自己說,我喜歡這只售價30美元的股票。不過你永遠無法擺脫股票評論員的評論。但是你不得不擺脫這些評論。因為你是正確的,你應該說,我喜歡這只售價30美元的股票。這些評論員是錯誤的。
  不過,當這只股票的價格漲到50美元的時候,評論員的話可能會浮現在你的腦海裡。你可能會說,等等,在股價為30美元的時候,這些人就很確定股價被高估了。現在股價已經漲到50了,他們肯定是對的。
  因此你真的需要將這些評論屏蔽起來免遭它們的影響。我曾經在斯巴魯上漲至原來的20倍之後買入。我很幸運,因為買入之後賺了7倍。我也買入過股價從20美元跌至12美元的股票。我買入過很多這種類型的股票。現在,你不能以5美元買入一盒HersheyBar巧克力了——它們5分錢一塊。
  因此,股票的歷史表現和未來表現無關。公司的績效才與未來表現有關。

危險的說法3:我能賠多少?股價只有3美元

  第三條危險的說法非常重要,我永遠都能聽到這個說法:「股價3美元。我能賠多少?股價只有3美元。」
  現在我們來做個算術,回到我們基本的數學知識。如果你買入兩隻股票,一隻股價為60美元,另外一隻6美元,你在這兩隻股票上面各投入1萬美元,如果他們的股價全都跌至零,你賠的錢完全一樣。這很明顯。結果就是這樣。人們就是不相信這一點。你們回家之後自己算一算就知道了。
  很多人經常說,「天啊,這群笨蛋竟然買價格為60美元的股票,我買的股票只有6美元。我這個投資多好啊。」但是,注意觀察那些通過賣空股票賺錢的人,他們不會在股價達到60或者70美元並且仍然處於上漲通道的時候賣空這只股票。當股價下跌75%之後他們買入75%的股票。當股價從40美元跌至7美分的時候,他們絕對相信該公司已經一文不值了。他們不會在股價40美元的時候賣空這家公司的股票。他們選擇在股價下降的過程中殺進來,在股價跌至3美元的時候賣空。那麼是誰在接盤這些人賣空的股票呢?就是那些說「股價只有3美元,還能跌到哪去」的人。

危險的說法4:最終,跌去的全都將反彈回來

  以RCA公司為例。它曾經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RCA的股價反彈回1929年的價位用了55年。可以看出,當時它過高定價的程度有多高。所以抱牢一隻股票並認為它終將反彈到某個價位的想法完全行不通。JohnsManville公司、移動房屋公司、雙排鈕針織服裝公司、軟盤公司-Winchester光盤驅動公司,記住這些公司,它們的股價跌下去之後就永遠沒有反彈回去。不要等待這些公司的股價反彈。

危險的說法5:情況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我應該買入

  僅僅因為公司的情況很慘淡而買入它的股票。當情況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時候就是買入的時候(是很危險的)。1979年,美國有96000節鐵路貨運車廂。截至1981年,該數字減少到45000節。這是17年中的低谷。你對自己說,「鐵路貨運車廂已經從96000節下跌至45000節。這是17年中最糟糕的情形,還能變得有多糟呢?」如果這是你買入的唯一原因,那麼1982年你將發現貨運車廂數量從45000節減少到17000節,並且在1983年又進一步減少到5700節。僅僅因為某個行業的景氣狀況正在惡化這一個唯一的原因而在這個行業投入大量資金是很危險的。
  再舉一個石油鑽井的例子,1981年美國有4520台在岸石油鑽井。1984年這一數量減少了一半至2200台。這時,許多人闖入該行業。人們說是時候買入石油服務行業了,因為鑽井數量減少了一半。兩年後,鑽井數量減少了70%只有686台。現在,該數量仍然在1000台以下。因此僅僅因為某家公司的狀況很糟糕而買入是不明智的。
  我見到過處境不佳的公司,下一次你稱它們的情況糟糕得讓人難以相信,然後你會用可怕、失望或者慘不忍睹等字眼來形容它們的境況。因此我從紡織行業學到的最好的經驗是柏林頓工業公司仍然是一家相對比較新的紡織公司,因為它成立於1908年,而紡織工業存在了很長時間。紡織行業經歷過慘淡的時期,它們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它們見識過衰退時代。
  紡織公司和成衣展覽公司的人不一樣。後者是一個相對樂觀的群體。如果你問它們展覽的效果如何,它們的答案永遠是很好、精彩絕倫、太棒了、每個人都很喜歡等這類字眼。它們永遠是歡快的,和軟件公司的人很像。但是紡織行業的人比較平靜。它們經歷過衰退和艱難的市場行情。紡織行業有一句絕妙的諺語:「否極泰不來(itis always darkest before pitch black)。」

危險的說法6:當股價反彈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

  「當股價反彈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一旦你說這句話,股價永遠不會反彈到10美元,永遠不會。
  這種情況發生了多少次?你挑選了一個價格,然後說,「我不喜歡這只股票,當股價回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這種態度將讓你飽受折磨。股價可能會回到9.625美元,你等一輩子可能都等不到它回到10美元。如果你不喜歡一家公司,不管你當時的買入價是40美元還是4美元,如果公司成功的因素不在了,如果基本面變弱,那麼你應該忘記股票以前的價格走勢。
  希望和祈禱股價上漲沒有任何用處。我曾經試著這麼做過,沒用。股票可不知道是你在持有它。

危險的說法7:永遠不賣長島照明公司

  ConEd的股價在18個月之內下跌了80%,然後上漲至原來的6倍。印第安納州公共服務公司、灣州市政公司以及長島照明公司這三家公司每一家都下跌過75%,然後又出現了大幅上漲。德州一些質地良好的銀行-我說的這些銀行權益對資產的比率都在8%到9%--股價下跌了100%。公司是動態的。他們的發展是由一些力量推動的。你必須清楚這些力量是什麼。
  人生的一個悲劇是有時候人們會繼承股票。他們繼承了一隻股票,不知道這只股票是什麼,但是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不管你做什麼,永遠不要出售長島照明公司的股票。」我說的不是閱讀報紙的財經版面。該公司有一個小型工廠叫Shoreham,這座工廠的建設已經逾期七八年了,並且預算超支了50億到70億美元,人們不想要它。
  但是,人們認為長島是一個不錯的成長市場,長島照明這家市政公司有著10年輝煌的經營記錄,它們在長島還享有壟斷權--你怎麼能錯過這麼好的公司呢?讓我告訴你一些情況,如果你母親閱讀報紙的話,她應該就能發現公司存在的所有問題。她應該在28美元的價位上賣出,或者在25或23美元。或者應該在4美元的時候割肉。她應該知道這家公司真的有問題。
  有些人繼承了伊士曼柯達公司的股票。不過僅僅因為他們的父親母親或者叔叔喜歡這家公司,他們就一直持有。但是如果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知道該公司的增長動力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他們可能會賣空柯達的股票。
  公司會變。沃爾瑪已經變了。如果公司不能變得更好,它們就會變得更糟。為了保持增長,麥當勞做了五件不同的事情。因此你完全不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為持有保守型股票就能獲得好的回報。

危險的說法8:因為沒有買入而賠的錢

  第八個危險的說法很可怕:看看我因為沒有買入而賠的錢多多啊。這個說法一直困擾著我。記住:如果你不持有某隻上漲的股票,趕快查你的銀行賬戶,你沒有損失一分錢。如果你看到家庭銷售網絡的股價從6美元漲到60美元,並且你不持有該公司的股票,你並沒有賠30萬美元。只有當你持有股票並且股價從60美元跌至6美元的時候,你才會賠錢。
  為踏空感到煩惱的人多得難以置信,根據我的想像,如果股市一天之內上漲了50點,有人可能會說,「我剛剛損失了280億美元。」
  所以,記住:如果你沒有買入某隻股票,然而股價後來漲了上去,你實際上並沒有賠錢。在美國,賠錢的唯一方式就是持有了某隻股票,然後股價下跌。這種情況我經歷了很多次。有一個很常見也很基本的事實是,如果你在一隻股票上面投入1000美元,除非你瘋了去做保證金交易,不然你的全部損失頂多是1000美元。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僅使用了保證金,我還把房子做抵押用住房金融貸款炒股。幸運的是,當時是牛市。不過如果你在股市投入1000美元,你最多損失1000美元。就是這樣,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我管理的基金裡面,每年破產的投資組合公司超過了3家。但是如果你買對了公司,你可以賺了1.5萬,或者2萬,甚至7萬美元。一個時代裡面你只需要買對少數幾隻股票就可以了。你必須讓好的公司所賺的錢來彌補那些不好的公司所造成的損失。
  股市的賺錢機制引人注目,在股票上面你可以賺的錢比你賠的錢多很多。但是你必須持有足夠長的時間。在一個月或者一年之內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
  我錯過了成百上千的股票。不過你只需要幾隻股票便可發財。

危險的說法9:這是下一個偉大的公司

  危險的說法9很重要。不管什麼時候,當你聽到『這是下一個……』的時候趕緊試著中斷你的思維不要聽後面的話,因為後面的話將永遠是激動人心的。下一個偉大的公司永遠都沒有成功過。下一個玩具反斗城沒有成功,下一個家德寶沒有成功,下一個施樂沒有成功--施樂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下一個麥當勞等等都失敗了。
  任何時候你聽到下一個什麼什麼的時候,不要理它就是了。

危險的說法10:股價上漲了,我的看法肯定是對的

  股價上漲了,所以我的看法肯定是對的,或者股價下跌了,我的看法肯定是錯的。
  這些電話永遠讓我覺得驚奇,有人來電說,「我不久前剛以10美元的價格買了一隻股票,現在它漲到14美元。你應該買這只股票。」他這話是什麼意思?他10美元買進的,現在漲到了14美元,我為什麼應該買呢,就因為股價從10美元漲到了14美元嗎?顯然,人們覺得股價上漲的事實意味著他們是對的。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指點別人。這什麼都意味不了。我曾經在粉單市場上買入了一隻股票,股價從10美元漲到14美元,然後跌到3美分。我沒有開玩笑。我也買入過從10美元跌到6美元的股票,後來漲到60美元。我可能在6.125美元賣出了。
  你不應該擔心股票的走勢。我注意到若干年前本活動有一位主題發言人是喬治·布什,想到他我就想起Zapata公司,1981年,它的股價是32美元並且還在漂亮地上漲。該公司的未來是海上鑽探。如果你查看這只股票的走勢圖,你會說這只股票顯然將達到310美元。
  同時,還有另外一家公司Ethel,它生產的產品叫四乙鉛,它們是幫助從石油中提煉辛烷的添加劑。這只股票的價格是2美元,並且看起來沒有什麼前途。
  如今,Ethel的股價已經上漲到那時的15倍。Zapata的股價下滑了90%。股價已經上漲和股票未來的走勢沒有任何關係。公司的績效才與股票的表現相關。」

一、遠景型公司不能給你帶來回報

  避免遠景型公司(longshots)。每一次你聽到有人向你推薦股票,他們推薦的股票讓人如此興奮,以至於他們在電話上和你交談的聲音很輕柔。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他們擔心隔壁的鄰居聽見,還是因為擔心SEC的監聽。或許如果你以輕柔的腔調打電話,你就不用坐牢或者只需要服一半的刑。
  不管怎樣,他們輕聲細語地說,『我給你推薦的這家公司非常好、好得不可思議,或者這是一家實力強大的公司』等。但是他們漏掉了一些東西。對這些股票有一個非常技術性的術語NNTE即短期無利潤(nonear termearnings)。這些公司沒有盈利。它們沒有歷史記錄(即這些公司只有一個遠景--譯者注)。它們有的僅僅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而已。實際上,這個想法可能行得通。可是經常行不通。
  記住:如果股票從2美元漲到300美元,你在8美元買入同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回報,甚至在12美元進入也可以。當別人向你推薦這類遠景型公司時,你可以在一年之後跟進,把它們寫在紙上,然後放到抽屜裡面。一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三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都行。考察這些公司三年之後的基本面如何再作投資決定。
  我曾經買入過25家遠景型公司。我跟蹤了它們5年。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取得突破,我買了25家,沒有一家公司成功。

二、不要把成長和賺錢混為一談

  避免高增長、容易進入的行業。高增長行業是一個可怕的領域,因為每個人都想進入這個行業。有多少人聽說過CrownCork Seal公司?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它們製造罐頭以及罐頭和瓶子的瓶塞。
  在座的全是有影響的人。這周有多少董事會將開會決議是否進入罐頭行業?去年有多少?過去7年呢?過去20年呢?
  這家公司的股價漲到起初的50倍。它們永遠保持著技術上的領先。它們是行業的領頭羊。他們沒有把公司的名稱改為像Crocosco這樣的首字母組合詞。
  罐頭是一個無增長的行業。山姆·沃頓所處的零售也是一個無增長的行業。這很好,你要找的就是一個無增長行業中的成長型公司。因為沒人想進入這個行業,但是Winchester光盤驅動公司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想進入它所在的行業。
  20世紀50年代的地毯行業好得讓人吃驚。電腦行業最快的增長時代也是20世紀50年代。那時,地毯行業的增長率比電腦快。
  我記不太清了,在20世紀30和40年代,地氈的售價好像是20或者25美元一碼。所有有錢人家裡鋪的都是地氈,其他人都是地板。
  後來有人發明了一個特殊的製作流程。地毯和地氈的價格降至2美元/碼。地毯遍及各個地方,機場、學校、辦公室、公寓、住房等。人們先鋪一層膠合板,然後在上面鋪上地毯。
  現在,地毯已經過時了。最好鋪木板。人們的口味就是這麼反覆。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地毯行業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增長。不幸的是,地毯生產商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時候的4家增加到後期的195家。結果沒有一家公司賺到錢。由於行業的增長,它們全都賠了錢。因此不要把增長和賺錢混為一談。實際上,增長通常導致虧損。
  如今市場對生物工程類公司的熱情讓人驚奇。大部分這類公司都有102位博士和102台顯微鏡。人們像瘋了一樣購買它們的股票。而讓我賺錢的是唐恩甜甜圈。我不用擔心韓國的進口以及貨幣供應量數據。當你持有唐恩甜甜圈的時候,你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三、五年級的數學足以滿足投資所需

  一定要考察資產負債表。這非常重要。如果你接受了五年級的數學教育,那麼這就足夠投資所用了。我不錯,數學是我的強項--直到數學中出現微積分之前。我在數學方面真的很好,還記得這個數學題嗎,兩輛火車一輛從聖路易斯出發,另外一輛從達拉斯出發,多長時間兩輛火車相遇。我很喜歡這類問題。
  但是突然之間,數學中出現了二次方程式和微積分。還記得嗎?微積分的意思是曲線下面的面積。歷史上有沒有人能理解這一點?他們不停地說微積分就是曲線下面的面積。我永遠無法理解曲線下面到底是什麼鬼東西。
  不過股市的好處在於你不必與任何這類事情打交道。如果你學過五年級的數學,你可以在股市上做得很好。股市上用到的數學十分簡單。
  你不需要使用電腦。人們說電腦時代弄壞了股市。我的意思是如果電腦能算出該買哪只股票不該買哪只,那麼你要做的就是花點時間在Cray計算機上就行了。

四、花15秒時間在資產負債表上

  但是你必須得考察資產負債表。我持有的並且讓我從中賺到錢的幾乎每一家公司都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只需15秒就能看出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你看看資產負債表的左邊,你再看看右邊。右邊一團糟,左邊很可疑。不用花太多時間你就知道這家公司不值得投資。如果你看不到任何債務,你清楚這家公司相當令人滿意。
  當我剛踏足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得不到季度資產負債表。如今,你可以得到每個季度的資產負債表。過去,公司不會列示債務的到期時間。現在它們不得不列示所有債務的到期時間。你能從中知道公司欠銀行的錢有多少。
  我估計現場應該有幾個銀行家。30年的錢和30年期的銀行貸款之間差別巨大。你知道銀行是什麼樣的。它們只會錦上添花,當你經營得很好的時候,它們請你吃飯,願意為你提供各種各樣的貸款,但是一旦你連續幾個季度績效慘淡,它們就想收回貸款,從來不會雪中送炭。
  但是你可以閱讀資產負債表。你可以考察一家公司,看它是否有債務。或者你發現公司確實有3000萬美元的債務,不過這些債務要30年後才會到期。

五、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

  當我幸運地買入克萊斯勒的時候,當時該公司有10億美元現金,並且沒有三年之內到期的債務。他們實現了盈虧平衡,現金流為正。因此,即便對週期性公司而言,花一分鐘考察資產負債表也是值得的。
  有一種現象讓我感到很驚詫,人們在最終購買冰箱之前會先對比10台冰箱。他們會在《消費者報導》中查看到不同冰箱的測評。他們會逛15家商店。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們對股市感到如此神秘,他們沒有意識到聽從一個的士司機的小道消息而在某隻生物工程公司的股票上面投入1萬美元一點賺錢的機會都沒有。
  最壞的情況是股價在他們買入之後上漲了30%,他們又投入2萬美元;最好的情況是股價在接下來三個月中下跌30%。
  這種情況太讓人吃驚了。當人們投資股票虧錢的時候,他們會埋怨程式交易(programtrading),他們會把責任歸咎於機構:『就是這些該死的機構讓我虧錢的。』如果你買一台冰箱,後來發現買的是一台次品,你會說,『我真是個笨蛋。我本應該做更多研究,我買的那台冰箱質量不合格。』
  兩天後相同的這些人前往夏威夷的時候為了節省98美元而花了一個半小時購買往返機票。人們對待這些事情非常小心,但是一到股票上面,他們就很不小心了。
  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這種投資方法將給你帶來更好的股市投資回報。

六、你只能在事後知道哪只股票是偉大的

  偉大的股票永遠是意外。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有誰在買入沃爾瑪的時候就知道他可以賺500倍,那麼我覺得他是外星人。你永遠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誰是偉大的公司。
  你買入一家好公司,回顧這只股票過去8年、10年甚至12年的表現,你說,『天啊,看看我賺了多少錢。』但是你永遠無法知道未來你將賺多少,或者賠多少。你只能在事後知道盈虧。
  這和房子一樣。許多人在20世紀60年代買房。卡洛琳和我就在那時以4萬美元的價格買了一套房子。後來房價上漲了很多。我們買的時候,沒人告訴我們將賺很多錢。回想20世紀60年代,沒人說:『買一套房子吧,買房是很好的投資,你將賺很多錢。』你瞧,15年過去了,房價上漲了一大截。這完全是一個意外。
  然而過去四五年來,人們大量購置房產--他們的第二套住房,他們覺得他們將從中發大財。這種方式行不通。
  股票也一樣。我買入了麻省的一個零售公司Stop&Shop。當我買入的時候,它的股息收益率是7%。股票的表現平平,我當時覺得我可能會賺30%。
  4個月後,在我做了更多的研究之後,我發現該公司在收購了Bradlees之後的表現非常好。在現在這個時點上,沃爾瑪仍然不是Bradlees的對手。Bradlees開始進入沃爾瑪的市場。不過整個東北市場都是它們的。Bradlees是一家折扣倉儲商店,現在做得很好。它們轉變了Stop&Shop的經營方式,推出了超級Stop&Shop。它們做得非常好。股價在11年的時間內上漲到原來的15倍。
  對我來說這完全是一個意外。不過公司不斷變得越來越好,我也一直持有。

七、散戶具有巨大的優勢

  在股票投資方面,散戶絕對具有難以置信的優勢。有些散戶在化工行業工作,有些則在造紙行業就業。他們將比我提前9個月獲悉化工行業的景氣狀況變化。他們能最先知道氯出現了短缺。他們可以率先知道腐蝕劑缺貨。他們能第一時間知道庫存銷售完畢。但是他們卻去買生物工程類股票。
  他們也知道修建一座氯氣工廠需要5到6年。如今在美國,得到一張保齡球館的環保批准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具有腐蝕性的氯氣工廠了。人們能獲得他們所處行業的很多信息。
  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是史克必成(SmithklineBeck-man)。這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醫藥公司,是它發明了治療潰瘍的藥Tegamet。直至那時,治療潰瘍沒有其他方法只有手術。
  對一家公司而言,類似Tegamet這種藥非常好。一個不好的藥是你喝了之後病就好了,然後你說聲謝謝,並支付4美元的診斷費就完了。但是你不得不持續服用Tegamet,不然的話潰瘍就會復發。
  這家公司的股價上漲至原來的15倍。在他們買入必成器具之前叫史克。
  你不必在Tegamet還在做臨床測試的時候買入這家公司。你甚至不必在它剛上市的時候買入。不過,當你的親戚朋友使用了這種藥發現對潰瘍的治療效果不錯的時候,那時你應該買入。想像一下所有的醫生都開這種藥,所有的藥劑師都配這種藥就知道這筆投資有多好。
  在座有多少人曾經從醫生那裡得到關於醫藥公司股票的提示?有多少人從醫生那裡得到石油或者電子公司的提示?
  我曾經從假日旅館公司的副董事長那裡得到過一個非常好的提示。大約12或13年前,他告訴我德州有一家名為LaQuinta的汽車旅館公司。他說,『他們打敗了我們。他們的產品很好。他們的經營範圍已經超出了聖安東尼奧,他們做得很好。』結果證明這的確是一隻很好的股票。
  每隔幾年你只需要投資幾隻你擁有豐富信息的股票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回報。你只需要專注某個領域,購買你熟悉的本地公司就可以了。
在麻省威爾伯雷市有一名消防員,他對股市知道的不多。但是他有一個很好的理論。他發現他們鎮上有兩家公司不斷擴大工廠,於是他每年在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上面投入1000美元,連續投了5年,結果他成了一名百萬富翁。
  他不看《華爾街日報》,他也不讀《巴倫週刊》,沒有Cray計算機。他只是看到公司在不斷成長,因而得出判斷公司的情況一定很不錯。他們是了不起的本地公司。
  散戶具有一些優勢,我真的想著重強調這一點。散戶一般覺得他們是業餘籃球隊員,卻要與洛杉磯湖人隊對決,因此毫無希望獲勝。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散戶具有很多特定的優勢。

八、職業投資者,一個難以置信的矛盾

我知道你們聽說過經常被人引用的矛盾說法『大蝦(jumboshrimp)』。這一矛盾說法我一直很喜歡。由於我曾經在軍隊服役兩年,因此另外一個我喜歡的矛盾說法是『軍事情報(militaryintelligence)』。
  不過『職業投資者』這個說法也是矛盾說法中的精品。職業投資者具有所有那些偏見,他們只買大盤股,他們只買具有多年歷史的公司,他們不會看有工會的公司。我曾經持有過有工會的公司,它們給我帶來豐厚的回報。他們也不會買無增長行業的股票。我們卻在該行業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我曾經買入過破產公司的股票。我還買入過即將破產的公司。這些投資並不愉快。你可能不相信職業投資者的偏見,有些人不會買入以Y開頭的公司等等。
  另外,職業投資者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規則。如果你是一名職業投資者,如果你在市場公認的藍籌股上賠錢,你會沒事,但是如果你在其他股票上面賠錢,你就會遇到麻煩。比如如果你在IBM上面的投資虧了錢,所有人都會說,『IBM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你在TacoBell或者LaQuinta汽車旅館上面虧了錢,他們會說,『你出了什麼問題?』你在後者這樣的公司上面賠錢,他們會把你掃地出門。但是你卻可以在IBM、明尼蘇達礦業公司或者柯達公司上面無限虧損都沒事。

九、永遠有一些事讓人擔憂

  最後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永遠有一些事讓人擔憂。你必須問你自己,『我對痛苦的容忍程度有多大?』如果你準備進入股市,你就必須做到能夠承受痛苦。永遠有一些很嚴重的事情讓人擔憂。

我在20世紀40和50年代長大,股市在40年代的表現不太好。人們真的很害怕再次出現蕭條。相對比較嚴肅並且很關切的人是國家的領袖,他們認為我們走出大蕭條的唯一原因是二戰。他們覺得這個國家如此不穩定以至於如果再發生一次大蕭條,整個社會就會崩潰。
  後來就是對核戰爭的恐懼。20世紀50年代人們像瘋了一樣修建防核塵地下室、囤積罐頭食品。他們修建了成千上萬的防核塵地下室。
  20世紀50年代人們不願意購買股票,因為他們擔心核戰爭,擔心蕭條再次出現。20世紀50年代不是那麼輝煌的年代,可是道瓊斯指數仍然上升至原來的3倍。普通的股票也漲至原來的3倍,雖然這個時期人們擔心很多大問題。
  十幾年前,我清楚地記得石油價格從4美元/桶、5美元/桶暴漲到30美元/桶。所有人都預言說石油將漲到100美元一桶,那樣的話世界將遭遇蕭條,全球都將崩潰。
  3年後,石油的價格跌至12美元/桶。那是人們又說石油價格將下滑至2美元/桶,我們將遭遇蕭條。我沒有開玩笑,這是相同一批人說的。人們擔心石油價格下降將導致與石油相關的貸款出現大規模違約。
  再後來人們擔心的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情況。你們還記得嗎?貨幣供應量的數據通常在週四下午公佈。我們全都等著看最新的數據。沒人知道這些數據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會說M3增速平緩、M2增速下降等等。每個人都對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憂心忡忡。
  但是這與Melville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Melville公司的盈利連續42年保持上漲,HJHeinz的盈利連續58年上漲,BristolMeyers的盈利連續上漲了36年並且沒有債務。你認為這些公司在乎貨幣供應量嗎?人們是在杞人憂天。
  現在人們開始擔心臭氧層和氣候變暖。如果這是阻止你購買好公司的理由,那麼你就有麻煩了。實際上,如果你看星期天的報紙,裡面的新聞如此消沉以至於你很可能週一都不想去上班了。
  你得聽我的,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在過去10年中我們新增了2500萬份工作,儘管大公司裁減了100萬份工作。二戰之後我們經歷了8次衰退。以後我們還將碰到衰退。在過去70年裡股市下跌幅度超過10%的次數共有40次。我們還將經歷更多下跌。
  但是如果你將一直為這些事情擔心,那麼你應該把你的錢存在銀行或者貨幣市場賬戶。

十、投資真的很簡單

  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些你掌握很多信息並且能理解的公司,然後和這些公司綁在一起就行了。就是這樣,投資就是這麼容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14

【每日一黑馬】職業樹——做青年商學院,讓大學生畢業即就業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3867-1.html
職業樹是一個做青年商學院的在線教育公司。公司構成分兩塊,前端是做一個職業垂直的知識問答社區,類似知乎,用來吸引流量。前端有精準課程的鏈接,照片推送等功能。後端是做商學院的。是面對18-30歲的人群。職業樹和企業共同設計課程。這個商學院得重點不是積累多少商業案例而是及時為企業培養人才、輸送人才。 
 
整個行業裡,商學院是客單價最高的領域。公司現在現金流健康,現金可以支持後續產品開發。現在正在和1號店企業大學合作,提供1號店學員認證。學員可以直接憑認證去1號店實習,做得好的話就可以留用。  

模式上,通過直播的形式做軟實力的傳授。而乾貨的東西通過錄製的形式輸出,和老師教授分享版權。電商、金融、營銷都是服務的範圍。職業樹其實是做大學到職業這個Gap Year階段的職業培訓的服務員,全公司涉及招生-就業-實習-培訓全產業鏈的服務。  

未來職業樹會做輕量級的獵聘——工作時間兩到三年的從業人士的招聘。網站還沒上線。招生馬上開始,生源面向中國國內的211、985學校,國外面向北美和英國。未來會對學員提供MBA、EMBA的輔導、獵頭、以及經紀人服務。
  
創業者孫昊有哈佛交換生經歷和寶潔的工作經歷,瞭解傳統商學院的課程。其課程委員會有100多人,核心競爭力是課程研發能力。公司COO以前是新浪、網易有道的產品經理。CTO是前AMD高級工程師。而營銷人員是前聯合利華華東負責人。
  
職業樹準備融資出讓小部分股份,5%以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39

想轉金融業?你要讀對商學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713

很多年輕人選擇就讀商學院來轉行,以求進入金光閃閃的金融行業。然而,金融業並沒有那麽好進。要想進入華爾街工作,你一定要讀對商學院。

根據對金融行業的人士進行調查後,美國財經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統計出了10所最適合轉行進入金融業的學校。

1. Stanford 斯坦福大學

2. Harvard 哈佛大學

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loan) 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6.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7.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倫敦政經

8.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

9.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10. Dartmouth College (Tuck) 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21

【見聞專訪】MIT Sloan商學院招生辦主任:如何叩開麻省理工MBA的大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48

又到了每年的MBA申請季。事實上,包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全球頂尖商學院的第一輪申請已經結束,申請者們正為第二輪截止日期努力準備各項材料。

MBA申請者心中“夢想學校”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MIT Sloan)究竟偏愛什麽樣的申請人?MIT Sloan招生辦主任Dawna Levenson近日在Sloan辦公室接受了華爾街見聞副總編輯嚴婷的獨家專訪。

Dawna Levenson強調,MIT Sloan最看重申請者擁有的五種特質:領導力、建立關系的能力、獨立思考、不懈追求目標、以及創新能力。Sloan認為,過去的表現是未來成功的最佳指標。通常他們會從兩個維度上評估申請:一個是所謂的“已證明的成功”(Demonstrated Success),另一個是“個人屬性”(Personal Attribution)。

Levenson表示:“來自中國的學生表現都非常棒。我們樂見更多來自中國的申請者。”

此外,她還提到,金融危機後,MBA學生在金融行業尋求職業發展的興趣已明顯下降,不少來自金融行業的學生來念MBA但很多人是為了轉行。

dawna (MIT Sloan招生辦主任Dawna Levenson)

嚴婷: 今年第一輪申請截止日期剛過(9月23日),你們一定收到了大量的申請,你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去年MIT SloanMBA的申請和錄取情況和數據嗎?

Dawna Levenson: 
是的,我們的確收到了很多申請。我們最新一屆MBA共有406名學生,其中50名來自全球運營領袖(LGO)項目,其余356名為兩年制MBA學生。另外,女性占比近40%(39.4%)。60%為美國學生,40%為國際學生。國際學生來自世界上60個不同的國家,所以學生背景是相當多元的。學生們的工作經歷在0到12年之間,平均工作經歷約5年。我們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有同學來自咨詢行業,也有來自金融服務行業和銀行,但我們也有同學來自藝術類行業,我們也招收了建立自己企業的創業者。大家的背景各異。

嚴婷:每一個學校都有它自己給外界的固有印象,而這些印象並不總是正確的。一些人說“MIT Sloan是主要針對想要創業的工程師”。你怎麽看待這種印象?你希望申請者在聽到MIT Sloan這個名字的時候會怎麽想?

Dawna Levenson: 
MIT Sloan當然是MIT的一部分,就學生而言,在這兒成功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是的,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會更多地關註到MIT,所以他們更傾向於申請我們的項目。但是我們並沒有刻意要尋找理工科背景的人,一點也沒有。

嚴婷:你在Sloan也負責其他多個項目的招生,與其他商學院相比,Sloan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現在坐在這個咖啡廳(Sloan商學院咖啡廳),看到了自很多不同項目的人。事實上你可以在Sloan獲得本科學位。我們也有一年的金融碩士項目,一年的管理科學項目,兩年的MBA——這是我們Sloan最大、也許也是最知名的項目。我們還有一個非全日制的EMBA(高級管理人員行政管理)項目。此外,還有Sloan Fellow項目和博士(Phd)項目。很多不同的項目會帶來巨大好處,那就是這會吸引到有著各種各樣經歷的人,所以教室內的討論和社交互動是相當豐富和多元的。

嚴婷: 關於申請,您先能簡要總結一下申請的程序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的申請程序非常簡單明了。我們在標準化申請流程上花了很大功夫,所以其他項目的申請流程也基本一樣。就MBA而言,要求要提交兩篇短文(essays)。我們也要求提交簡歷,而且我們為申請者提供了簡歷模板。我們要求提交兩封職業推薦信,而且要求所有獲得學位的成績單。而且如果你做過交換生,我們同樣也想要這些(交換期間)成績。另外還需要GMAT或者GRE,但不再有任何托福的要求。之後我們將審閱所有的申請。

嚴婷:即使對非英語母語學生也不需要托福成績嗎?

Dawna Levenson:
不需要,因為在你提交申請後的下一個步驟,就是被邀請參加面試。這個面試是面對面的,而且只有收到面試邀請才行,這是必需的下一步。我們更認同通過面試來幫助我們評估申請者的英語熟練程度。

嚴婷: 過去你們曾要求申請者提交一封Cover Letter,後來為什麽不要求了? 

Dawna Levenson:
對,已經不再需要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改變,有時只是因為我們想要嘗試新的方法。你知道,我們發現有時人們在Cover Letter中的內容與他們的短文有點重複,顯得很累贅。所以我們決定將其剔除。

嚴婷:今年MBA申請流程的最大變化是什麽?

Dawna Levenson: 我認為最大的改變時我們的第二篇短文。去年申請了的同學,應該會記得去年我們第二篇短文的題目是“告訴我們你曾走出自己舒適區的一次經歷。”但今年我們的第二篇短文是要求申請者自己給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就像把自己當做自己現在的推薦人。我們在推薦信中提出的問題與我們給推薦人提的問題是一樣的。這很有趣,我們團隊對這一改變很興奮。

嚴婷: 這一改變背後的理由是什麽?

Dawna Levenson:    
有幾個因素。一個單純的因素是我們想要做出這個改變來反映現在行業動態。現在與以往相比,職場中越來越要求人們進行自我評測。另外,我們想要看到的數據,即我們設計的這些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推薦信上要求的信息。我們以此來判斷申請者是否擁有我們在尋找的一些品質。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麽不讓申請者給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呢?我認為對每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發人深思的問題。

嚴婷:這也幫助你們去評估申請者的能力。我知道你們在篩選申請者時采用了一個評分系統。你們仍然使用這個系統嗎?

Dawna Levenson: 是的,我們的整個錄取程序都是基於一個行為模型,通過這個模型來尋找我們想要的某些能力。很多年以前,我們與咨詢師一起確認了這四到五種特質,這些特質在很多成功的學生和校友身上都得到了集中體現。我們設計的短文、推薦信以及面試問題就是要獲取能反映這些能力的數據。例如領導力,我們希望(在申請者身上)尋找體現領導能力的證據,我們也在尋找建立關系能力的證據,這里只是幾個例子。

嚴婷:其他幾項特質是什麽呢?

Dawna Levenson:
除了領導力和建立關系的能力,我們還想尋找獨立思考能力這一特質,例如不拘一格的思維能力。還有一點就是不懈追求目標,也就是有能力確立目標、並堅持不懈達到這個目標,即使在追求的路上遇到各種各樣障礙。最後是創新能力。你知道,在MIT Sloan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些追尋創新想法的人。這些就是我們要評估的最重要的品質。

嚴婷:有趣的是,你們並不詢問申請者的職業目標和未來規劃,為什麽?

Dawna Levenson:
我們發現,兩年制MBA的同學,到我們這里來,在認識了很多人,發現和了解了各行各業的其他機會,從而改變自己想法的人占絕大多數。所以在這里並不是你的職業興趣決定了你的成功,而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品質。那些才是看一個人能否成功的真正的關鍵指標。

嚴婷:那麽你們怎麽評估申請者的潛力呢?

Dawna Levenson:
我們相信,過去的表現是未來成功的最佳指標。我們的工作也基於此。我們正是在尋找你過去的經歷中可以證明建立關系能力的證據。這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因為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輔導、團隊建設、教導、培訓,如果這些事情是你在過去三年中一直擅長做的,那麽這些特質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最有可能的是你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嚴婷:在申請材料包中,你們接收到了很多東西:各項數據、推薦信、課外活動、個人短文,這些每一小部分信息是如何拼湊在一起從而起作用的呢?

Dawna Levenson:
沒有哪一個部分是一定比另一部分更重要的,我們會參考申請的每一個部分,我們會從中讀取特定的數據。我們事實上從兩個維度上評估我們收到的申請。一個是我們所謂的“已證明的成功”(Demonstrated Success),另一個是“個人屬性”(Personal Attribution)。已證明的成功包括你工作上的成就、你的GMAT或GRE成績和你的GPA。很多這樣的信息都是個人披露的,一些來自於你的簡歷,一些是來自你的推薦信。另一方面,我們在尋找我們稱作“個人屬性”的東西,這些特質正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領導力、關系建立能力等等。

嚴婷:什麽是申請者需要避免的常見錯誤?

Dawna Levenson:
一個普遍的錯誤或挑戰是,申請者在文書中往往糾結究竟該用“我們”還是“我”來表達。一方面,我們非常想要知道申請者作為個人而言做了什麽。另一方面,我們也想知道申請者是否與團隊有良好的合作。所以在短文中找到使用“我們”和“我”之間的良好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另外,我們鼓勵人們遵守我們的申請要求。例如我們有字數限制,所以你需要確保在字數要求之內。另外我們只要求兩篇推薦信,我們也確信每個人如果想要的話一定能夠得到五封推薦信。你知道的,我們不建議申請者不遵守申請指導要求。我們理解每一個人都想與眾不同,但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方式是對的,有一些卻是不好的。

嚴婷: 你們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們是否有時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

Dawna Levenson:
我們意識到我們所做的工作,正如你所說的是改變命運的,我事實上很喜歡這一點,我也經常提醒我們辦公室里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閱讀申請材料的人,關於這一點。因為它確實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很榮幸我的工作讓我能夠打電話給人們告訴他們被MIT Sloan錄取了。但有時這種對話也很艱難,比如要告訴他們這並不是最適合他們的地方,我們現在並不能錄取他們。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我也比其他人更享受它們,當然我也認識到它的兩面性。

嚴婷:一些人被拒了,但他們可以再次申請獲得第二次機會。

Dawna Levenson: 
是的,非常對,我們確實鼓勵人們再次申請。再次申請的人在我們項目里都表現非常好。這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地方,這里很可能暫時沒有一些人的位子,但一些人可能會在過去幾年里改進他們履歷從而提高資質。再次申請無疑是展示一個人的堅持不懈,它展示了一個人對目標的追求,即使在第一次沒有成功後仍然不放棄。所以我們確實錄取了一些再次申請的人們,他們在我們的項目中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嚴婷:你們把申請者放入候補名單的常見原因是什麽?他們需要做什麽從而可以被錄取?

Dawna Levenson:
我們鼓勵在等待名單中的人在開放窗口期中(Open Window Period)告知我們的發生的任何新的情況。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需要每天給我們寫電子郵件,但當比如他們得到了晉升或是換了工作等重大事情的發生的時候,請給我們發郵件,讓我們知曉,我們將會把信息加入你的檔案。

嚴婷:你對中國的申請者和學生有什麽普遍的印象?

Dawna Levenson:
我們每年都收到來自中國的申請數量都不錯,規模非常可觀。我們剛過第一輪的截止日期,這一次同樣也收到了很多申請。我們將要建立的這個班級是非常多元化的國際化班級。來自中國的學生表現都非常棒。我們樂見更多來自中國的申請者。

嚴婷: 你們是如何面試中國學生的?

Dawna Levenson:
當要面試時,我們到世界各地區。所以我們也去中國,到北京或上海,取決於面試的數量,這兩個地方都去。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作為面試官第一的職責就是讓申請者感覺放松,因為這主要是想要了解另一個人。我為各種項目面試了很多中國申請者,他們都表現得非常棒。

嚴婷:你對中國申請者有什麽具體的建議嗎?

Dawna Levenson: 不,我的建議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做你自己,在你的申請上花一些時間,面試是MIT Sloan對你的第一印象。盡量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接觸我們,通過我們在你的國家舉辦的活動了解我們,或者你有機會直接來到學校參觀。

嚴婷:從行業角度來看,MBA教育在金融危機前後有什麽變化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觀察到,許多人對於尋求金融行業職業發展的興趣已明顯下降。我們有來自金融行業的學生,但很多人都是為了轉行。

嚴婷:談到轉行,你在埃森哲咨詢公司工作了18年但決定改變你的職業,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為什麽你當初會做這樣的決定?你對其他想轉行的人有何建議?

Dawna Levenson:
是的,這個問題很有趣。我理解為什麽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職業改變。但對我而言,我認為根據我自己的優勢,做我認為很有趣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我當初知道,在某一時間我會離開埃森哲去幹一些別的事情,事實上長期以來我都知道我想要在一個學術環境中工作,我一直想回到大學校園。所以我在離開埃森哲開始在MIT工作的時候,我的目標是很明確的。我覺得我有一些非常容易轉變領域的技能。我在埃森哲學到了很多,關於項目管理和商業發展,個人發展,人際管理等。在我現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仍然繼續依賴於這些技能。所以也不是那麽不同。我想提到的另一方面是我發現我自己喜歡處在有非常強的文化氛圍,在埃森哲如此,在MIT Sloan也是如此,都有非常強的文化,我很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嚴婷:你對MIT Sloan以及其他計劃改變職業領域的人有什麽建議嗎?

Dawna Levenson:
說起來比做起來更容易。我現在已完成職業轉變後,說起來就比較容易。我想說,要遵從你的本能。找到你擅長做的事、感興趣的事以及需要你這樣的能力的地方,這三者的結合點。集中精力在這一點上,並努力爭取,你將會找到你的下一個職業。這也正是我現在的情況。坦率的講,五年前我很難想象今天的我的樣子,如今也很幸運能成為今天的我。我也支持其他人在他們的生活中做出類似的職業選擇。

(實習編輯 戴博 對本文亦有貢獻)

(註:轉載請註明華爾街見聞和作者嚴婷)

英文版原文如下:

Interview with Dawna Levenson, director of the MBA & MFin admissions office at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By Ting Yan,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Wallstreetcn)

Ting Yan: We have just passed the round 1 application deadline (on Sep 23). You must have received tons of applications. Could you share some data on last year’s application and acceptance?

Dawna Levenson: 

Yeah, we did. So our current class is 406 students that made up of 50 Leaders for Global Operations (LGO) students, 356 2-year MBA students, a little under 40% female (39.4%), 60% US and 40% international. It is from 60 differen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so it is an incredibly diverse class. The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range goes from 0 to about 12 or so, and the average working experience is a little bit under 5. We have people coming from all different industries. So we get people from consulting, we get people from financial services and banking, but we also get people from the arts, we get people who are entrepreneurs starting their own companies. It really varies significantly.

Ting Yan: Every school has its stereotypes, and we know that these are not always accurate. Some say “MIT is for engineers who want to start-up business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indset? What do you want applicants to think of when they hear the name MIT Sloan? 

Dawna Levenson:  
MIT Sloan is definitely a part of MIT, in terms of the students, the people who are successful here, they really come from all different back grounds. Yes people who ha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more aware of MIT and therefore they tend to apply to our program. But we are not specifically seeking out just people with science engineering backgrounds, not at all.

Ting Yan: You are in charge of different programs in Sloan, are there any unique aspects of Sloan compared to other schools?  

Dawna Levenson:
We are sitting in this cafeteria with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programs. You actually can get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here at Sloan. We also have our one year Master of Finance program, one year 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tudies, two-year MBA that are largest and probably best-known program at Sloan. We have an executive MBA which is a part-time MBA program. We also have a Sloan fellows program and we also have a PhD program. So this is a variety of programs. What’s great about that is it attracts people with very different experience levels, so the classroom conversation and the networking in the community is really very rich and diverse.

Ting Yan: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could you briefly summerize the process first?

Dawna Levenson: Our application process is extremely straight forward. I will focus on MBA, but we tried very hard to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 programs, so it is not that different for other programs. For the MBA, there are two required essays. We also ask for resume and we provide a resume template for you. We ask for two letters of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 We ask for transcripts from all universities where you received a degree. And if you by chance did any kind of exchange, we want those grades too. And GMAT or GRE, and no TOEFL requirement at all, we then review all of our applications.

Ting Yan: Even for non-English speaking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No, because the next step in the process, after you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is to be invited for an interview. The interviews are face to face, they are by invitation only, that are required next step. And we really feel strongly we rely on the interview to help us assess one’s English proficiency.

Ting Yan: I remember you used to ask for a cover letter,  why was the change?

Dawna Levenson: No more, we are constantly looking to change things. Some of them are simply because we want to experiment different things. You know, we found that it was a little bit redundancy in what people put in their cover letter and then put in their essay. So we decide to strip that out.

Ting Yan: What are the major changes in MBA application process this year?

Dawna Levenson: So I would say the biggest change is our second essay. To those of you who applied a year ago, you would remember that our second essay was “tell us about a time when you went beyond your comfort zone.” Our second essay this year is actually to ask our candidates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n behalf of themselves, as if they were their current supervisor and we provide them the exactly same set of questions that we send to our recommenders. It is fun. We are excited.

Ting Yan: What’s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change?

Dawna Levenson: So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one was simply we wanted to change it up to mirror what industry does. So in industry, people are asked to do self-assessment now more than in the past. Also the data, the way we structure our questions, and the data we are asking, the recommenders form is very much the data we are looking for in terms of people’s different competencies. So we thought why not ask somebody to write their own recommendation. I think it is very thought-provoking for the individuals.

Ting Yan: It also helps you to assess the competencies. I know you use a score system during selection. Do you still use it?

Dawna Levenson: So we do, our entire admission process is based on a behaviourial model where we are looking for certain competencies. Many years ago we worked with consultants to identify those four or five qualities that were prevalent in many successful both students as well as alumni. And we structure our essay questions as well as our recommender’s questions as well as our interviews to be able to garner data that support these competencies, for example leadership. So we are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leadership skills, and we look for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uilding just to give you a couple of examples.

Ting Yan: What are the other qualities?

Dawna Levenson: Besides leadership and relationship building, we want to see independence of thought, i.e.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outside of a box. And the persuit of goals, i.e. the ability to set and define goals, and actually go after them even if obstacles get in your way. And finally there is innovation. You know, we are MIT Sloan, and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people who are pursuing innovative ideas and thoughts, that’s something else that we evaluating.

Ting Yan: Interestingly, you don’t really ask for applicants’ career goals or future plans, why?

Dawna Levenson: We have found that a very large percentage of our two-year MBA students, once they come here, meet other people, see other opportunities get a feel for other industries, they change their minds. So it is not your career interests that make you successful here, but these other qualities we’ve talked about. They are the real key indicators for us, of success.

Ting Yan: Then how do you evaluate the candidates' potentials?

Dawna Levenson: There is a school of mind that says past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 That’s where we are lying on. We are looking for, in your past,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uilding. To me it is a great example, because it is so important to us. Mentoring, teambuilding, teaching, coaching, and these qualities don’t go away if it is something you were inheritably good at doing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most likely you will continue to do it moving forward.

Ting Yan: In the application packages you actually receive a lot of things, the data, recommender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ssays. How do all the little pieces fit together for you?

Dawna Levenson: No p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we really look at 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application, we are pulling out certain data. We are actually evaluating all of our applicants on two dimensions. One is what we called demonstrated success, and the other is personal attributes. Demonstrated success includes your work success, your GMAT or GRE and your GPA. A lot of that information are self-reported, some of them come from your resume, some of them also come from your recommend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are looking at what we call personal attributes, 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I talked about before, leadership, relationship building, etc. that come into play.

Ting Yan: What are the common mistakes that applicants should avoid?

Dawna Levenson: A common mistake or challenge that people are faced with are something we called “we vs. I” factor. We very much want to know what you as an individual did,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want to know that you work well in teams. So striking the right balance in your essay using the word “we” versus the word “I”,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to do. We encourage people to simply following the directions. We provide word limits, so you want to stay within the limits. We ask for two recommendations, we are sure that everybody is capable of getting five recommendations if you really want to. So you know, not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is not something we recommend. We understand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stand out, but there are ways to stand out that are good, and there are ways that are not so good. 

Ting Yan: Every decision you make may change one’s life. Is there a time when you have to make a very difficult choice?

Dawna Levenson: We definitely realize that the work that we do as you mentioned is life changing, I actually really like that, I remind people in my office, and I remind people who read our applications about this all the time, because it really is life changing. It is a great privilege of my job to be able to call people and tell them if they get admitted to MIT Sloan, and at times it is challenging to have some different conversations with somebody to let them know that perhaps this is not the best place for them, we don’t have a spot for them. It is all part of the job, and they are certainly parts that I enjoy more than others, but I recognize that there are both sides to it.

Ting Yan: Some people get rejected but they may have a second chance and reapply.

Dawna Levenson: 
Yeah, absolutely, we encourage people to reapply, we do. Re-applicants do very well in our program. It is an incredibly competitive pool, and there may not be a space for an individual. But somebody may have improved their candidacy in their profile over the past year. Reapplying certainly shows persistence, it shows your interest it shows your pursuit of goal, your ability to find goals and pursue them even if they don’t work out for the first time. So we do admit people who are reapplicants, and they do very well in our program. 

Ting Yan: What are your common reasons to waitlist an applicant? What can they do to get off the wait list and get admitted?

Dawna Levenson: so people on the waitlist are encouraged to keep us informed of any changes that may happened during the open window period.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have to email us every day, but to the extent that if they get promotion, change of job, something significant happened. Please send us an email and let us know, we will add it to your file.

Ting Yan: What is your general impression of Chinese applicants and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We receive a healthy number of applicants from China every year, it is a large number, definitely significant. We just had our round one deadline, again we received a healthy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China. I think that the class we are trying to create here is in incredibly diverse global class. I think students in China are doing very well here, so that’s great, we would love to see even more people from China to apply.

Ting Yan: How do you conduct interviews for Chinese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view, we travel globally. So we come to China, we come to Beijing, Shanghai,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interviews, we go to both of these cities. From me personally, the very first responsibility as the interviewer I have is trying to make the applicant feel relaxed, because again it is all about getting to one another. I have been interviewed many many applicants in China, with multiple programs here, they do very well.

Ting Yan: Do you have any specific advice for Chinese applicants?

Dawna Levenson: No, I think it is the same for everybody, be yourself, spend some time on your application. It is actually your first impression to MIT Sloan school. Reach out to us however you can, get to know people whether through the event we are holding in your country or if you have an opportunity to come here. 

Ting Yan: A more industry-level questions is, how has the MBA education 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is financial crisis?

Dawna Levenson: We definitely have seen less interest of people in pursuing a career in finance. We have seen that. We have people coming from finance coming here, but many of them are career changers.

Ting Yan:  Talking of career change, you spent 18 years working for Accenture but decided to shift your career to a completely new and different path. Why did you make that decision? What are you advice to many career changers?

Dawna Levenson: Yes, it is interesting because I understand why somebody from outside would think it is a huge career change. For me personally, based on the strengths that I think I have, the type of work that I find interesting, it wasn’t such a big change. I knew that, at some point I would leave Accenture to do something else, and actually I had known for a very long time that I would want to work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 I have always longed being in a university campus. So I was very focused at that time, when I decide to leave Accenture and work at MIT. I felt I brought a lot of very transferable skills with me. So I feel my work at Accenture I learned a lot about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bout business development,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ese are all different skills that I continue to rely upon every day to do my job here. So not that different. The other t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is that I found out about myself that I love to be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very strong culture. And clearly both Accenture and MIT Sloan have very strong cultures that I also want to be in part of.

Ting Yan: 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those career changers at MIT Sloan and beyond?

Dawna Levenson: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It’s easier to say now because I am on the other side. Follow your instincts. Figure out the intersection of what you are good at doing, w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doing and where there is a need. And at that point, really be focused and go for it, and you know you will find your next career. That’s exactly what I have ended up in. To be honest, five years ago it would be hard for me to imagine that I would be where I am today. And very fortunate that I am where I am. I encourage others to do similar things with their lives.

(Please quote both Wallstreetcn and Ting Yan if you intend to post the above content on other website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