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模擬和數字(一) M群-官方發言人

http://xueqiu.com/9196968838/25040182
引:屌絲跟高帥富有什麼區別呢?我記得以前是這麼說的,吊死會告訴你這個手機是什麼級別的處理器,是第幾代,什麼工藝,納米級別的,屏幕是什麼樣的,製作工藝是什麼樣的,一個手機和另外一個手機是如此的清晰以至於你會認為是他做的,不過他攢個半年工資說不定能來一台配置不錯的htc,高帥富是什麼樣的呢?"老闆,來三台iphone"

發此文是應很多人要求,比如@sylvieluk 的要求,於是小編決定寫一寫群內最近熱議的一個價值判斷,模擬和數字。

說到這個問題可以說一下想必這裡有很多工科男例如小編當年的樣子,學過模電數電,知道模數轉換,不過因為當年學校儀器的問題小編通常經常用手動的方式來校準高低電平,要不然數電讀數不准。

這裡就要引發一個問題,其實就是說,模擬和數字的定義:模擬我們可以認為可以比較的,但是不能計數,的一切概念,用經濟學的屬於描述就是相對效用,而數字基本上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計數的,絕對效用。

但是這裡面要引申出一個概念,即使模擬的,也是可以分析的,而且可以用高等數學分析的,這不過是不那麼準確。

這破玩意有毛用?
有用,首先來說呢,模擬的來錢,數字的不來錢。因為模擬的他的定價會非常的隨意,蘋果的東西大多是模擬的,因此雖然配置跟其他電腦一樣,比如mac pro 13的配置其實就是i5什麼的,,當然說出來你可能覺得土了,但是mac本身是一個模擬很重的產品,那麼結果就是mac pro 13賣9000,acer i5賣3000。從股價上你們也能看到這是何種表現了。

為毛?
從經濟學的效用角度來解釋呢,因為你的效用本身是不能計數的,你只知道這個比那個效用高,買mac pro 13比acer i5要好,但是並不知道好多少。當然我說了,模擬是可以分析的,說以當年mac價格非常奇葩的時候銷量很少,現在回頭我問你如果iphon4賣2000$一個,還有人買麼?嗯,事實就是如此。

舉例:
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誰是數字誰是模擬?
簡單來說,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都有數字和模擬的派別。
這個可能@Pune的碎片哥 不認同啊,不過不要緊,我來舉例,基本面分析的財務分析和dcf就是數字的,但是如何呢?好教,因為這個東西有標準,數字的麼,告訴你怎麼弄。然而模擬的就是安全邊際,誰來告訴我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書裡面有沒有準確定義安全邊際多大算大?有人說當然越大越好,巴菲特有無限現金流他才這麼說的哦。所以他們會有一個按照經驗來的安全邊際,時間火候把握甚好。
技術分析很大程度上是數字的,不過為了準確小編夾一點私貨:標準的技術面分析看圖其實有很多感覺的意義,soros手下那位同志就是結合了基本面,看圖,及宏觀經濟三重經濟才把那基金搞得如此風聲水氣,小編接觸過一些市場成功人士,就是幾萬炒到十位數的人,大多得出的結論是看圖是門藝術,不太能說的很準去。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模擬比數字來錢,但是呢?數字會摧毀模擬,這是未來的風向,你看現在沒人用膠片了吧。但是數字時代,現在原來賣膠片的利潤已經被削減為0了。當然,即使是數字時代,我們也能明白,大的互聯網公司本身賺錢的地方其實可能大多不數字。。

@葉公好尨 認為數字電器不能靠實體店來銷售,否則毀滅價值,而模擬電器則必須實體店來銷售,否則無法展示。原文為:「所以做digital產品的,就不該把渠道變重;做analog的就不該把渠道變輕。 實體企業,一旦有明星產品,擴張起來很快,copy paste,但就變重了,一旦產品撐不起,就是大包袱」

這個可以用芒格評論巴菲特的一句話來做個小結:沃倫知道什麼技術是可以提高利潤的,什麼技術是會摧毀利潤的。
感謝如下人員給予的貢獻,小編只是摘錄總結,原創為一下人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36

行為金融學,邏輯和數據分析如何讓你的證券研究入木三分 億利達

http://xueqiu.com/2164183023/28794713
李迅雷 海通研究

      首先聲明,本人讀書不多,尤其是理論、學術類的,只是從事研究管理業務整整20年,見過很多研究方面的天才和庸才,有些感悟,分享給大家,偏頗之處,請指正。

專業的分析師應該避免分析邏輯庸俗化
       一次參加某個會議,發現一個老太太在發表她對嘀嘀打車的觀點:「這種叫車服務應該禁止,因為我們老年人在路上都打不到車了。」這是以個人利益受損與否來評判一項新服務的好與壞,顯然是不客觀公正的。嘀嘀打車這項服務內容實際上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受益的,它提高了信息的充分度,從而減少了交易成本。

      接下來大家又開始聊投資理財的話題,有人想聽我的觀點,我回答說:現在應該把房子賣了,然後買房地產股。老太太不屑地回應:「如果房價跌了,那房地產股同樣也會下跌啊!」大家會心地笑了起來,意思是我就是個書呆子。現實中,類似的這種通俗邏輯司空見慣,你不能說它錯,但如果我們專業的分析師也習慣於用這種邏輯思維,則要出人頭地就很難了。

      其實,我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投資建議,至少是基於三點理由:1、流動性角度,實物資產流動性很差,一旦出現下跌,往往很難按現價及時賣出,故房屋比房地產A股的流動性風險大很多;2、資產配置角度,目前中國居民的資產配置中,作為實物資產的住房的配置比例大約超過60%,遠高於成熟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處於超配狀態,故應該減持實物資產,而增加金融資產;3、估值角度,目前住宅的租售比(也相當於股息率)大約在2.5%左右,而像萬科那樣的房地產股的股息率應該超過5%吧。房地產股下跌已久,至少已經部分反映了投資者的悲觀預期,而房價卻高高在上,故持有房地產股比持有房屋相對安全。

      當然,你也可以提出更好的資產配置方案,但至少我的建議與中國人當今普遍的資產結構相比,應該是一個更靠譜的改善。分析師畢竟是專業人士,不能養成像菜場大媽式的思維習俗,不能像她們所陳述的理由那樣認為CPI被低估了、房價永遠不會下跌。

      再舉一個例子,我發現不少行業分析師都喜歡講上市公司的生產技術如何領先,似乎是推薦的一個重要理由。但一個看似木訥而業績一直很好的基金經理告訴我,他不懂專業技術,所以,他往往認為上市公司的人給他講技術如何領先,是忽悠。中國做大的企業,哪一個是靠技術領先?華為、騰訊、萬科、平安為何都在深圳,都不是靠技術。對於新興市場,公司治理水平普遍低下,因此,確實應該去研究公司很做大的本質原因。中小公司都喜歡講它們的技術如何有獨特性和優勢,但為何做不大呢,為何業績上不去呢?因為中國企業的大多用的是仿製技術。

      很多年前我就講過,做管理的要求同存異,而做研究的,則要求異存同,避免分析邏輯雷同化。

      此外,分析師要注重訓練形式邏輯的演繹能力。東方人的抽象思維能力確實落後於西方人,這也就是東方文明歷史雖然悠長但科技進步卻緩慢的原因。中國人的特點是形象思維發達,邏輯思維偏弱。這可以從文字起源說起。漢字起源於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是象形文字),雖然目前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但仍屬於表意文字,音、形、意相互聯繫,為形象思維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歐洲各種字母的共同來源,是希臘字母孳生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希臘字母則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而腓尼基字母則是公元前15世紀在古埃及人創造的一種象形文字「聖書字」基礎上產生的。可見歐洲文字與漢字的起源都是象形文字,但前者經歷了多次創新轉型,已經脫胎換骨,完全沒有了象形文字的痕跡,語法、邏輯性、抽象性都很鮮明。後者原來沒有系統的語法,沒有標點符號,動詞沒有時態,名詞沒有陰性、陽性、單數、複數之分。

      因此,從文字的演進再結合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實例,大致可以看出,東方傳統思維的特徵大體是歸納能力強,邏輯演繹推理弱,辯證邏輯能力強於形式邏輯;注重局部與個案經驗,忽視整體思維,缺少理論框架。從表意文字到寫意繪畫,再到如今給予新股、創業板、新興產業或偏遠地區上市公司較高的估值,這之間是否有一定的內在聯繫呢?

      再舉一例,我經常看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的工作報告,報告中每年都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實現ABCDE五大目標,既要怎樣,又要怎樣,充滿了辯證思維的哲理。但問題正是出在這裡,如果A與B之間是正相關的,但B與C負相關,D與E又是負相關,請問這五大目標能夠同時實現嗎?辯證思維的極端就變成了詭辯。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們的五年規劃中一些結構性指標總是每次都提,卻每次都完不成的原因。

數據為王——細節決定成敗
      在過去5年中,我陸續對一些與宏觀經濟結構相關的數據提出了質疑,比如中國的城鎮化率究竟是多少?實際上你可以計算農村化率,因為從理論上講,城鎮化率=1-農村化率。而在計算農村化率的過程中,你又會發現中國從事第一產業勞動的人口與官方的統計數據嚴重不符,即實際農民數量大約被高估了近一個億,由此又可以對未來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分析。

      實際上,對中國經濟數據的質疑,一般是因為有些現象讓你困惑,比如,農村的人經常說,現在幹農活的三個農民,年齡加起來200歲,那麼,這其實就可以成為推算中國農民真實數量的參考依據了。再如,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增長遠超居民收入的增長,而中國居民對奢侈品的超高消費能力,又與公佈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不相符合。你可以從澳門博彩業的收入增速變化,去尋找它與GDP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之間的相關性。你可以從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出發,依賴一些真實的數據,如粗鋼、水泥的使用量,來計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究竟被高估了多少。你也可以研究官方統計年鑑中的國民經濟平衡表中的相關數據,利用數據之間的勾稽關係,來推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被低估了多少。

      數據的深度挖掘,數據的分解和利用各種工具進行處理,都有利於提高你的研究報告深度。有了數據作為支撐,任何似是而非的定性分析就顯得蒼白無力。比如說目前主流觀點認為中國的城鎮化,尤其是戶籍城鎮化比例很低,故房地產行業依然將保持長期繁榮。但有誰統計過,究竟多少農村轉移人口將會在城裡買房呢?在房價多少的情況下,他們買得起房?未來就業在地區間的分佈結構將怎樣?

      簡言之,做研究需要把握三個度:高度、深度、角度,但這只是一篇好報告的基本架構,其內容還需要細節去充實,完美的細節才會真正讓人拍案叫絕。

要學會系統思考——「今年是最關鍵的一年」不符合邏輯
      每逢新年伊始,領導做工作報告,總是會強調:今年是最關鍵的一年,或者今年是最困難一年,似乎今年大家要是扛過去了,則今後就可以邁向康莊大道。但如何來證明今年是「最關鍵」的一年呢?這需要給定一個時間序列,從過去到未來。單從歷史數據看,就基本可以否定今年是最關鍵一年了,因為「最關鍵」的只有一年。當然,領導有領導的管理藝術,年年都是最關鍵,無非是讓大家知道他的難處,也暗示大家一定要聽話,眾志成城、攻堅克難。

      而在我們的投資圈裡,也經常可以發現有這麼一兩個經常會語出驚人的哥們。比如在技術分析盛行的年代裡,經常有人說,明天是最關鍵的一天,如果放量再跌,則形成死叉,則熊途漫漫,應該清倉離場。而在當今技術分析已經被淡忘的時代,同樣也經常出現危言聳聽的結論。如前段時間市場突然被告知超日債不能兌付,這應該是債券市場長年來第一次出現的違約事件,於是有人就撰文,推導出中國將面臨再一次的錢荒,建議清空股票。且不說這結論是否正確,就邏輯而言,雖然有點誇張了,但確實又得到不少人認同。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兼有理性與情緒的雙重性,故在預測過程中經常犯了一些很簡單的統計學常識性錯誤,即在多因子分析中,給了「今天」發生的因子過大的權重,過度依據目前的狀況來推測未來。中國有很多典故來描述人在認識事物上的缺陷,如坐井觀天、一葉障目、刻舟求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說明人是知道自身在認知上存在的這些缺陷,但卻很難克服這些缺陷。經濟學理論的前提是把人當作理性動物,但人卻又有感性的一面,即便是經濟學家本身也不例外。這也是為何現實中時常會出現「集體誤判」的原因,大到暴力革命,小到股市裡的「黑色星期一」,或以為「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便揭竿而起,卻往往寡不敵眾;或以為大禍臨頭,無論是911還是次貸危機,都引發股市恐慌性暴跌,但過段時間後,股市卻填補了缺口,還屢創新高。

      此外,思維定勢的存在,也會導致分析過程的簡單化。如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麼?過去是投資,今後呢?有人認為還是投資,而投資由政府來主導,故結論是中國經濟未來還是可以保持高速增長。這種分析理由在過去30年看,似乎是正確的,但即便看似正確的分析,實際上也是不夠深入的。因為投資高增長要維持下去的前提是不斷要有新的資本來源,來源無非是兩部分,一是所投資項目創造的現金流,二是財政收入與舉債。從目前的投資狀況看,項目所創造的現金流越來越少,隨著政府債務的增加,其舉債規模上也得有所約束。尤其是民生方面欠賬太多,老齡化問題意味著政府財政已經到了還欠賬階段。

      又有人說,中國地方債不是問題,因為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還不錯。但問題是,即便債務端沒有問題,你能保證資產端也不出問題嗎?即便利率不再上升,你能保證匯率不貶值、熱錢不流出嗎?

      所以,一定要學會系統性思考的習慣,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思維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如果思維有問題,則行為失當的概率就大增,所以,思維會決定你的職業前景乃至命運。古代的科舉制度,儘管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畢竟能夠推行近千年,肯定有其合理的一面。即一篇命題作文,是可以反映出你看問題的視角、分析方法和系統思考能力,還有主次輕重的段落佈局能力。

多從行為學角度去分析金融現象:別讓人家罵你書呆子
      雖然本人迄今沒有完整讀過一本行為學方面的書,但這並不妨礙我去分析市場行為和投資者心理。牛頓在1720年炒股賠錢後曾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可見,對人類行為的預測要比對自然物體運動軌跡的預測困難很多。古典經濟理論中假定人的行為是理性的,供給和需求都是可以通過一般方法來獲知的。但實際並非那麼簡單,尤其在金融領域,對人類行為的預測要比對自然物體運動軌跡的預測困難很多。為此,以心理學和經濟學或金融學相互交叉的學科:行為經濟學或行為金融學就出現了。如2013年的經濟學諾獎獲得者之一,就是研究行為經濟學的耶魯大學的席勒教授。

      很多分析師做市場趨勢預測,其結果往往與現實的差距很大,原因在於分析師總是依據市場在理性波動區間,而事實上,市場波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都是參與者非理性行為的結果。貪婪和恐懼都是投資者的兩大特性,故市場的波動,又是投資者的群體行為所致,於是又有了「群體動力學」的學說,群體動力理論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勒溫(Kurt.Lewin1890-1947)創立的,該理論認為:人的心理和行為決定於內在的需要和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其行為公式是:B=f(P,E)。其中,B表示行為,f表示函數關係,P表示個人,E表示環境。

      儘管當今有行為學的諸多理論和書籍,但藉此來預測市場,還是很難提高準確度的。不過,這些理論至少可以讓你明白一點:人是有情緒的動物,則市場一切皆有可能。比如,我曾經經歷過1993-95年的國債期貨,當時有一個品種叫319,是以92年發行的五年期國債作為標的,93年其現貨價格最低跌到80多元,而其對應的期貨品種,最高價漲到95年的200多元,這是導致國債期貨最終關閉的直接原因,而非327事件。一個國債價格可以有如此大的波動,說明在人類的情緒驅動下,可以讓鳥潛水、讓豬飛起來,且從當時特點條件看,這兩個極端都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釋了。

      重陽董事長裘國根曾經說,投資是反人性的遊戲。因此,最成功的投資,就是應該在人類最瘋狂或最脆弱的一刻,反向操作。當然,你不知道何時為最,故只能作次優選擇。而作為分析師,我看到的普遍現象是大家推薦股票的時點,往往與市場的情緒契合,為何不能做到反向推薦呢?

      這兩天跑了十幾家機構客戶,聽到他們普遍都接受了某家上市公司主動上門交流。且不論該公司的實際情況如何,陳述是否真實可信,預測是否靠譜。但能夠肯定的是,這家公司的此舉是有目的的。作為分析師,除了根據公開披露信息做分析外,還要去認真研究上市公司的行為。資本市場充滿了各種陷阱,分析師應該做的是告訴客戶:藍海在哪裡,陷阱在哪裡,而不是被人當槍使。1895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也就傳佈於世。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後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因此,一篇報告要入木三分,就必須去根據露在水面之上八分之一的冰山漂移特徵,去挖掘研究水面之下冰山的八分之七部分,這才是價值所在。

要給點意見或者評價再轉發啊!避免生搬硬套。投資有風險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16

古永鏘披露優土阿里整合進展:已實現團隊和數據後台打通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13787

兩個打通

據古永鏘透露,阿里入股後,雙方目前實現了兩個打通,一個是團隊打通,二是數據後台打通。

首先優酷對阿里巴巴具有入口價值。據古永鏘透露,在目前的一些綜藝欄目上,會出現與欄目內容相關的廣告鏈接,點擊之後進入的淘寶、天貓的商家,用戶可以邊看邊購。

淘寶、天貓上的賣家成為優酷的廣告主。過去優酷的廣告主大多是大的品牌廠商,阿里巴巴的合作為優酷帶來了新的廣告客戶,是純粹的增量。

與此同時,優酷上的一些欄目,比如侶行、嘻哈系列已經開始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娛樂寶合作,將社會資金引入優酷內容生產平台。

對阿里巴巴而言,優酷土豆的另一價值是補足其文化板塊。去年阿里巴巴從騰訊挖來了騰訊視頻的總經理劉春寧,隨後即成立了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直接向當時的CEO陸兆禧匯報。數娛事業群成立後,阿里展開了瘋狂的併購,先是入股文化中國,探索線上娛樂。接著又閃電入股華數,進軍家庭互聯網。最新的併購則是參股恆大足球。

阿里集團曾圖謀收購PPTV,但最終PPTV花落蘇寧,馬云抱憾而去。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在TAB三家公司中,騰訊的核心是產品,百度的核心是技術,阿里巴巴的核心是社會影響力,將社會影響力貨幣化是阿里巴巴的秘密。正因為此,文化板塊對阿里巴巴十分重要,重金參股優酷也是這一心理背景下的產物。

古永鏘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優酷已經可以實現贏利,阿里巴巴合作帶來的營收不是優酷土豆最看重的,因為沒有硬性規定一年為優酷帶來多少廣告主。這與阿里投資新浪微博不同,根據阿里巴巴與新浪微博的合作,阿里巴巴將在未來三年內給新

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的收入。

愛上優酷的並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公司,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曾經與優酷談過投資,其中包括騰訊。最終選擇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愛得最深,古永鏘個人與馬云的關係好,而是下面兩個原因:一是業務互補;二是保證優酷獨立發展。

騰訊計劃將騰訊視頻業務打包給優酷視頻,同時投入部分資金,相對控股優酷土豆。這一模式類似於騰訊與京東商城的合作,馬化騰既實現了卸負的目的,又在與阿里巴巴的競爭中實現了戰略卡位的目的。這一計劃因不滿足古永鏘獨立發展的要求被拒絕。

失手於優酷視頻後,消息人士透露,騰訊視頻目前正籌劃與搜狐視頻的合併。

視頻市場之變

2014年,互聯網公司面對的外在環境越來越不一樣,最重要的變化是版權環境。

6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正式對快播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決定書》,快播被處以2.6億元罰款,即日生效。該罰款金額創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行政處罰之最。此前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已吊銷了快播公司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古永鏘說,2.6億美元的巨額罰款以前從未有過,正版的價值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在這一判斷下,優酷有兩個堅持:第一個堅持是內容製作,從渠道向內容提供商環節延伸;第二個堅持是購買更多版權,在版權這一環節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

與之前虧錢買版權相比,古永鏘說優酷現在來做這一件事情更有底氣:在廣告收入、版權投入、IT基礎設施投入三項數據對比中,廣告收入的增速遠遠超過了版權投入和IT基礎設施投入的速度。去年第四季度,優酷土豆首度實現贏利。

另外的變化則是廣電總局對硬件的監管。今年6月中旬,總局網絡司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發佈了「關閉函」,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函中具點批評杭州華數與百世通,華數隨後的回應證實了上述監管政策的落地。

關閉函是181號文(《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細節的落實。

在這一政策監管下,通過盒子產品集成的方式進入客廳的方式受到侷限。古永鏘認為,這一政策對於通過終端拓展的視頻公司(比如樂視)或有影響,但優酷不會受到相關影響,可以通過與播控平台的合作直接進入客廳,優酷目前與所有播控平台都有合作。

視頻的增長空間已經從PC轉移到了手機、智能電視。針對這一趨勢,古永鏘對優酷土豆的新定位是「多屏文化娛樂平台」,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新型終端。

多屏文化娛樂平台包含視頻內容,但不僅僅視頻內容,比如遊戲,特別是一些通微視頻、網劇改編的遊戲。在這個平台上,除了優酷自己提供的各種文化內容外,主要包括第三方合夥伴提供的內容,與這些第三合作夥伴的合作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版權購買,另外一種是廣告分成,凡是對自己內容有信息的內容提供都可以選擇這種模式。

古永鏘說,多屏文化娛樂平台不僅是個平台,更是一個生態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699

經濟學人揭秘谷歌獨特管理方式:向員工放權,重視想法、失敗和數據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9/146217.html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絡版上周六撰文,對谷歌執行董事長兼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前高管喬納森·羅森博格(Jonathan Rosenberg)合著的《谷歌怎麽工作》(How Google Works)一書進行了介紹,讓外界得以一窺谷歌的獨特管理方式。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作為一項服務,谷歌已經成為人們在線互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家公司在經歷了16年的發展後,已經擁有了4000億美元的市值,其成就可謂舉世矚目。但在管理層面,谷歌卻采用了與傳統企業截然不同的組織結構,只是很少有人關註過此事。

現在,谷歌的兩位高管對此展開了分析,並且給出了這些管理模式背後的設計邏輯。谷歌執行董事長兼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和前高管喬納森·羅森博格在新書中解碼了谷歌管理方式,以供其他企業學習取經。

谷歌最看重的是有野心的想法,在矽谷,這被稱作“登月”。谷歌領導者經常會努力糾正員工的方向,讓他們不再糾結於10%的提升,轉而把目光放到10倍的改善上去——這就需要他們采取全新的模式,而不只是對現有內容進行優化。多數“10倍”項目都會失敗,但這種概率完全可以接受。

谷歌遵循的第二種管理模式是“快速失敗”。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向前,甚至有可能借助一些挫折孕育新的成功。從這方面來看,“不斷學習”勝過“博學多才”,因為沒有人能夠預見未來。“叠代是整個戰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二人說。

第三則是在決策過程中重視數據,而非經驗、直覺和等級制度。其他書籍也曾探討過谷歌對數據的迷戀,從招聘決策到選擇工具欄的藍色陰影,但只是展開了膚淺的分析。可惜的是,《谷歌怎麽工作》同樣沒有深入闡述這個問題,只是簡單介紹了員工如何通過一套名為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意為“目標與關鍵結果”,借鑒自英特爾的方法衡量自己的成果。

谷歌模式的核心是向員工放權。所有公司的老板都在討論這一問題,但這家搜索巨頭卻在真心落實這種模式。他們已經設計了一套系統,讓員工的優秀創意可以真正得到落實。谷歌的很多優秀的產品和功能(例如Gmail)都源於此。該公司還設計了一套政策,讓員工將20%的工作時間用於開發業余項目。

這種文化高度重視員工的水平。施密特和羅森博格建議企業效仿研究機構的做法,成立專門的招聘委員會來評估候選人,並決定是否發出錄取通知。這有助於降低一線經理的偏見,並鼓勵員工以團隊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樣一來,新招募的員工不僅會忠於自己的上司,還會忠於同事。與其他行業的多數公司不同,谷歌必須給予員工充分的自治權:如果員工感覺發展受阻,便有可能將創造力和野心用到其他地方。

盡管書中並未提及此事,但谷歌的管理理念無疑源自其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職業生涯。他們二人都是年輕有為、目光遠大的技術天才,憑借谷歌獲得了巨額財富,促使該公司敢於承擔其他企業想都不敢想的風險。正因如此,谷歌才拍攝了大街小巷的街景照片,掃描了各種書籍的影印圖片,甚至設計了無人駕駛汽車和記錄眼前一切的谷歌眼鏡。

但有趣的在於,盡管經常自省,但谷歌仍然陷入了很多法律糾紛。還有不少人批評其違背了“不作惡”的信條。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閱讀一下施密特2011年與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的對話。

在阿桑奇看來,谷歌代表了“技術帝國主義”,是一個“龐大的集權惡棍”,象征著“隱私的滅亡”。很多歐洲政府官員也都持有類似的觀點,並對谷歌展開了調查。施密特和羅森博格未能借助此次出書的機會充分闡述該公司在這方面所面臨的困境。

谷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拋棄了傳統MBA課程模式:它的成功已經有目共睹。然而,這也恰恰是《谷歌如何工作》的缺陷所在。谷歌的成就令施密特和羅森博格的建議備受矚目,但不容忽視的是,他們的很多經驗只有放在利潤豐厚、增長迅猛的市場中,才最為適用,很多利潤低下的行業無法借鑒——而多數管理者恰恰處於後一種環境。

另外,盡管他們的確給出了一些新穎創意,但偶爾還是會發表陳詞濫調的建議:減少會議、縮小團隊、不用唯唯諾諾之人。雖然他們並沒有公開炫耀,但洋洋得意之情卻溢於言表。事實上,倘若他們能夠透露一些谷歌從最大的失敗中吸取的教訓,或許可以更具教育意義。

谷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融入各類企業。但多數企業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夠獲得和保住自己的職位,都是通過穩妥地維護組織模式實現的,而不是頻繁改變。即使了解了本書中介紹的管理模式,也很少有公司願意主動改變。正因如此,我們更有理由為谷歌的獨特成就而贊嘆不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20

馬丁飛行噴射包IPO上市 顛覆運輸和數據空間產業 投資仔-主題先生

http://xueqiu.com/1274505257/36909132
全球第一家生產鋼鐵俠飛行裝備的公司明日澳交所主板上市




獲得全球最佳發明獎,專注生產製造人類第一款「鋼鐵俠」飛行裝備,光啟科學(股票代號:00439.HK)投資併購的馬丁飛行噴射包公司於北京時間2月24日早上8:00開始正式在澳交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ASX MJP。同日,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博士和行政總裁張洋洋博士被委任為馬丁公司董事。劉若鵬出席馬丁新股上市儀式,見證光啟科學進軍個人飛行設備領域、引領全球顛覆式空間技術發展的歷史性時刻。



馬丁飛行噴射包實拍

馬丁飛行噴射包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進。最新版本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載重量為120公斤,最大總重量為320公斤,由一台2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實測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前進,計算機模擬的時速則高達100公里,首批交付的產品飛行高度將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時速限定為74公里,可連續飛行30分鐘。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接近的競爭產品只能連續飛行30秒,載重量只有幾公斤。馬丁飛行噴射包的技術是顛覆性的,有點類似於剛剛問世時的直升飛機,但令直升飛機等其他垂直起降的飛行器望塵莫及的是,小巧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能在狹窄的空間內運作,例如在建築物之間穿行,或者緊貼建築物和樹木飛行。

馬丁飛行噴射包採用了與F1賽車相同類型的駕駛艙,可以在撞擊時保護飛行員的安全,還配備了彈射降落傘系統,從而躋身當今世界上最安全的超輕型飛行器之列。馬丁飛行噴射包的外框架由碳纖維構成,飛行員身體兩側有操縱桿。馬丁飛行噴射包沒有採用常見的螺旋槳或旋翼,而是由雙導管風扇提供升力,導管的進氣口寬,出氣口窄,引導空氣高速穿過葉片則被導管包住,比暴露在外的螺旋槳或旋翼更加安全。

馬丁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馬丁飛行噴射包已獲得新西蘭民用航空管理局的載人和無人飛行許可,而很多國家的航空規則與新西蘭相似,馬丁飛行噴射包將進行必要的改造,以符合美國的航空規則,開發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用於進一步測試和展示的樣機目前正處於最後設計階段,性能將更加可靠。

馬丁飛行噴射包計劃從輕型直升機市場分一杯羹,其用途不僅包括監測、急救、安全等專業領域,還有休閒、旅遊、飛行訓練和個人出行等。馬丁飛行噴射包有載人和無人駕駛兩大類型,其中,載人的又分為專業版(First Responder Jetpack)和個人版(Personal Martin Jetpack)。專業版的目標客戶是快速反應部門,使救援人員能像鋼鐵俠一般,飛越障礙與險阻,從天而降。個人版則呼應了馬丁飛行噴射包的設計初衷——為個人休閒服務。無人版名為「天鉤」,可用於重型運輸、農業和航拍等。馬丁公司計劃在2016年交付首批專業版飛行噴射包給應急部門的客戶,單台售價可能超過20萬美元,無人版也計劃在2016年開售,個人版則計劃在2017年上市。目前,馬丁飛行噴射包已收到了來自全球眾多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購買諮詢,預訂情況火爆,80%的買家來自美國。馬丁公司已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國防部和一些州政府簽約,向美國快速反應部門優先供應飛行噴射包,用於搜救、安全、警戒、救護和消防等。個人版已也在接受預訂,每位客戶需繳納至少5000美元的訂金,以確保產品發售後優先拿貨。除了銷售飛行噴射包之外,馬丁公司還計劃通過日常維護保養、技術支持、飛行員培訓、飛行表演、生產飛行模擬器、發展個人旅遊服務等方式獲取利潤。



視頻如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3NzUxMzQw.ht



空間產業包括:
飛行器:發射包,新興材料,防護系統等
空間信息數據:測繪,地理信息,商業開發等
空間地圖導航:衛星,導航等
空間燃料:充電樁,電池等
軍工:重要戰略延伸

帶來想像的A股標的組合:
核心標的:衛星、測繪、導航、高端飛行器
中海達,空間產業佈局最完善


重要標的:衛星、導航、燃料
歐比特,華力創通, 鋰電類標的


次核心組合:山寨及OEM或配套
緊密跟蹤

$歐比特(SZ300053)$ $華力創通(SZ300045)$ $中海達(SZ300177)$ $樂視網(SZ300104)$ $科大訊飛(SZ002230)$ $科力遠(SH600478)$
@GT周 @飯_______ @normanleee @西點老A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89

寶能和數十萬只“猴子”搏殺:萬科A何處去?

萬科A(000002.SZ)自上周初複牌以來已經六個交易日,不僅前兩天巨額護盤或是抄底資金深度被套,由於股價陷入窄幅弱勢震蕩,後續參與交易的投資者也鮮有利差可以博取。以至於最近出來一種觀點:寶能越是增持,萬科股價越跌,這是股市“名嘴”皮海洲的最新觀點。但外界關於寶萬之爭的各類消息依然熱鬧,一方面寶能方面號稱資金實力強大,一方面它對萬科管理層的態度卻在“軟化”。那麽,從市場參與機會的角度來看,萬科A的股價究竟會讓交易者實現共贏,還是真如皮海洲所言?

寶能與“猴子”搏殺

隨著萬科A股權爭奪各方的搏殺升級,二級市場的股價也一定程度上反映著股東各方的心態。華潤、萬科管理層的資管計劃、安邦等“大佬”絕非“救兵”,而公募機構又絕大部分撤離,那麽二級市場更多的可能則是寶能與一群遊資或者散戶在戰鬥,但博弈短差的散戶又能“擁護”多久。

複牌之後的萬科A一路震蕩下行,近四個交易日的成交額連續縮量,換手率也逐日下降,最近的7月11日尾盤跳水,最低股價18.23元挑戰前一日新低18.21元。一邊身陷股權之爭的漩渦,另一邊市場交投降溫,萬科A將走向何方成為廣大投資者的一大憂慮。

而目前這樣的局面與萬科A背後的各方股東態度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有資本市場人士認為,覬覦控制萬科的華潤、萬科管理層的資管計劃以及安邦系這些股權大戰的利益方,目前的情勢只可能是旁觀,絕非救兵,“不背後揣一腳就不錯了”有市場人士直言。

在寶能系不斷“買買買”的形勢下,目前上述股東方尚處於按兵不動的狀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萬科A15.24%的股權,安邦旗下兩產品累計持有萬科A4.55%股權。另據了解,“萬科事業合夥人計劃”所托管的兩個基金(國信金鵬和德贏1號)已持有萬科6%以上的股份。

在萬科股權之爭暗流湧動之時,公募基金就已在上演著實實在在的大逃離。此前在萬科“高價位”回歸二級市場之際,市場就有擔憂,一旦萬科複牌,這部分公募將是做空的重要力量。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去年年末,持倉萬科A的公募基金數量多達233只。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萬科A停牌期間股市大跌,使得持倉基金持有萬科A的權重被動上升,也有基金在萬科A停牌期間遭遇投資者贖回,造成萬科A占基金比例被動形成超配現象,所以需要降低持倉量。

此外,私募機構方面也對投資萬科A持有謹慎心態。一位北京的私募高管表示,現在萬科股東之間都是在博弈,公司處於不穩定狀況,還是需要等公司問題解決了再找機會投資比較穩妥。

機構大舉撤離,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萬科的股權將更為的分散,而萬科A股票停牌之前就有27.21萬戶投資者。在大資金方不參與的情況之下,如今的萬科A二級市場也可能更多的是遊資、散戶與寶能相互“搏殺”。

熟諳投資者心理的上述市場人士認為,從萬科A近期的盤面情況來看,散戶博弈短期利差的跡象很明顯,利用寶能系的增持之舉高拋低吸,但是隨著股價的不斷下降,投資者的博弈動力也會隨之下降,且有些散戶已在博弈之中被套,無望之中的割肉撤離心態也會蠢蠢欲動,如此形勢之下,萬科A股價也可能承壓。

“散戶暫時不要去搏差價,還是遠離比較好。”上述私募高管提議道。

萬科A後市猜想

對於萬科A的後市股價,業內多持有謹慎、悲觀的心態。在上述市場人士看來,萬科A股價向上的理由,則是寶能系離要約收購前剩下5個百分點的增持空間,但最終可能還是會變成向下的壓力;股價向下則是估值的“地心引力”。

從2015年7月10日寶能第一次舉牌開始,寶能系就一直上演著“買買買”的劇情,至今年7月6日已第五次舉牌萬科A,持股比例達到25%。寶能系會否觸碰30%的要約紅線成為目前市場的一大看點。

據了解,按照萬科的章程規定,持股超過30%就可以成為相對控股股東了,相對控股股東就可以控制董事會主席職位。而之寶能方面之前也提議,要將萬科現在的董事、監事全部罷免。

“寶能系越增持,話語權越大,‘萬科之爭’只會進一步惡化,與此對應的是,萬科公司只會越發貶值,萬科股價也只會進一步下降。”皮海洲發文指出,因為寶能的持股越多,其支持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可能性就越小(除非二者是一致行動人),相反,其直接出任萬科第一大股東的可能性更大,“若果真如此,萬科團隊還能在萬科呆下去嗎?恐怕只能是掃地出門這條路可以選擇了”。

上述私募高管也對這場股權之爭的結果表示擔憂,萬科A的股價需要看這場股權之爭的最後結局,“如果管理層全部離開的話就不好說了”。

另外,在皮海洲看來,寶能系的再次增持,也使得“萬科之爭”的後期走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其稱,“因為在此之前,華潤方面傳出來的信息是,華潤已經與寶能接觸,寶能不反對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市場甚至傳出消息,寶能願意將萬科的股權轉讓一部分給華潤,讓華潤重返萬科第一大股東位置。但寶能系的繼續增持,卻在進一步鞏固寶能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同時也進一步拉大了與華潤之間的差距。”

在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寶能舉牌萬科合規性問題、寶能系帶杠桿持股面臨爆倉的威脅等也成為業內討論的焦點。

有大行近期下調萬科投資評級,高盛發布報告認為,萬科A股估值偏高,給出了“賣出”的評級,12個月目標價15.6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23

現行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大改革:取消初步核實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關於改革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的公告,指出隨著我國統計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基礎和核算方法不斷改進和完善。為更好地服務宏觀決策和適應社會需求,避免數據多次修訂給使用者帶來的不便,國家統計局決定對現行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精簡改革,由目前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調整為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並按規定發布。

一、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現行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年度和季度GDP核算分為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初步核實數是對初步核算數的修訂,最終核實數是對初步核實數的修訂。該項制度實施十多年來,對規範我國GDP核算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國家統計局大力推進統計改革,建立了規模以上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制度,改革了服務業統計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小微企業抽樣調查制度。GDP核算所依據的基礎統計資料不斷豐富。同時,國家統計局積極采用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核算方法逐步完善,GDP初步核算數的準確性不斷提高。從實際工作看,初步核實數與初步核算數差距不大,並且在開展經濟普查或者核算方法發生重大變化的年份,通常不對GDP進行初步核實,而是直接進行最終核實,因此,使得初步核實這一修訂步驟的實際意義減小。此外,因初步核實與最終核實時間間隔較短,GDP數據多次修訂給使用者帶來不便,一些用戶對此提出了改進意見。鑒於以上原因,有必要改革我國現行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改革年度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

取消年度GDP初步核實。改革後,年度GDP核算分為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初步核算數於次年1月20日左右在年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以及國家統計數據庫(http://data.stats.gov.cn/)中發布;最終核實數於隔年1月份以國家統計局公告形式發布。

(二)改革季度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

取消季度GDP初步核實。改革後,季度GDP核算分為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初步核算數於季後15日左右在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和國家統計數據庫中發布;最終核實數於隔年1月份在國家統計數據庫中發布。

除上述核算程序外,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發現對GDP數據有較大影響的新的基礎資料,或核算方法及分類標準發生變化後,也要對年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並且對季度GDP歷史數據進行相應修訂。

改革後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實施。以往與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有關的各項規定若與本公告有沖突之處,以本公告為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