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銜命打造國泰金控證券新版圖 朱士廷:現在買台灣的券商太貴了!

2011-6-20  TWM




累積近二十年期貨業打滾的經歷,同時擁有業界與交易所經驗的朱士廷,市場傳聞銜命而來,要為國泰金控打造拼圖的重要一角——證券版圖,近期之內,有可能達陣嗎?

撰文‧林筱庭

今年五月,在市場一片驚訝聲中,前交易所副總朱士廷宣告落腳國泰金控,擔任國泰證券董事長;但驚訝聲還沒停歇,才一個月的時間,市場傳聞滿天飛:國泰金對群益證、統一證頻頻示意的消息,已讓股票先行飛奔漲停。朱士廷的董座椅還沒坐熱,已經四處物色起好標的了。

銜命衝刺

成功推動台灣權證市場

事實上,在期貨業打滾快二十年,接著轉入主管機關擔任期貨交易所、證券交易所副總的朱士廷,無論在業界或公部門,從來不改他積極做事的態度,只要事情對了,銜命努力往前衝的個性,和一般人對﹁官老爺﹂的既定形象,顯得很不一樣。

不高的體型、像小鋼炮一樣圓嘟嘟的身材,讓人見過就很難忘記。但他讓外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體型,而是成功推動了台灣的權證和存託憑證(TDR)市場。自他 二○○七年上任證交所副總以來,上市標的權證累積發行從二七○八檔,增加到○八年的三七○○餘檔,○九年再增至六千餘檔,而去年則首度破萬檔,達一○○四 三檔,每年都以驚人幅度成長。

又例如,推動外國企業來台第二上市,即台灣存託憑證,朱士廷笑說:「TDR過去十年沒做起來,這十年只有四檔,我走的時候有二十六檔,你說是不是我做起來 的,我不敢說,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近幾年,積極為台灣的證券市場奔走,有﹁點子王﹂稱號,但也為自己招來兩極評價,不過其實多數的業者提到他, 都是感念在心,市場都知道,沒有朱士廷,TDR可能還在原地踏步。

但這回場景轉換到國泰金控走廊上,這種「疾走」性格,要充分融入向來以保守穩健著稱的國泰金文化,會不會水土不服?「老實說,我要來之前,很多朋友已經跟 我提醒過了」,但朱士廷只說,「當時無論蔡董(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或李總(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找我時的談話,等我真正踏進來之後,他們還是說一樣的 話,我覺得這樣就對了,認真做事就沒有融入的問題。」

轉彎達陣

以中國市場擴大市占率

正式上任才一個多月,市場已經分別傳出國泰金對尚未加入金控的「單身券商」頻頻示好,包括群益證、統一證,同一時間,向來謹言慎行的蔡宏圖也公開表示: 「國泰證券要擴大市占率。」一席話,更讓外界相信,蔡宏圖找來朱士廷,就是衝著購併而來,要借重朱士廷的談判能力,與廣大的人脈,幫國泰金物色個漂亮的新 娘。

但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資金融分析師分析,自從元大一口氣以一.七三倍的股價淨值比,買下寶來證之後,一下子就墊高了所有證券股的身價,「後面排隊出售的券 商,只會比一.七三高。」以此類推,淨值將近三百億元的群益證,﹁要價﹂至少五百億元起跳,統一證也要將近四百億元,﹁太貴了!﹂朱士廷搖搖頭說,「此時 絕對不是買貨的好時機,如果拿這些錢去開拓中國市場,可以追求自我成長,也符合蔡董所謂的『擴大市占率』啊。」國泰證在券商中排名第二十五名,經紀市占率 僅○.七%,但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個「富爸爸」國泰金。近幾年,國壽在大陸頗有斬獲,目前已有七家分公司、三十三個營銷據點,是台灣金融業在中國人脈最 廣、深耕最久的金控公司,朱士廷自然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因此儘管在台灣排名落後,但他說,未來決戰點將會在中國。

「台灣只有三萬多平方公里,你在台灣做三千億元,在那邊可能是一個省的業務量而已,相較之下,台灣排名就一點也不重要。」朱士廷覺得,中國證券界很多業務的手法、創意,跟台灣還是有段距離,台灣的優勢就在於多元、創意,處理問題比中國靈活。

「未來如何在中國市場占有地位,回過頭來就會影響你在台灣的地位。」朱士廷說,只要大老闆蔡宏圖全力支持,加上整個國泰集團龐大的資源,要拚到一個「有意義的市占」指日可待。

轉入民間

小鋼炮能否繼續發威?

今年才四十六歲的朱士廷,在證券業其實還屬於「年輕一輩」,但豐富完整的資歷,讓他既有老成的性格,又有年輕人的衝勁。尤其談起整整七年交易所的歷練, 「在期交所、證交所打滾七年下來,如同在少林寺磨練。」朱士廷說,當初走進交易所,渾身是勁,是個遇到困難只想拚命剷除,結果搞得自己頭破血流的「毛頭小 子」,如今性格慢慢磨圓,知道如何繞個彎,回過頭再慢慢想法子達成目標。

「我永遠記得,進期交所第一天開會就開了整整兩小時,當時我就舉手說:『報告長官,我們已經開了兩個小時了,請問你的結論到底是什麼?』」朱士廷笑著說,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實在莽撞,難怪當時每個人都像是看到外星人一樣看著他。

七年過去,小鋼炮也許圓融了些,但辦事衝勁依舊,也給台灣的交易所帶出不一樣的文化。但這回他衝進台灣第一大金控,要衝撞出如何不同的火花,外界都在看。

朱士廷

出生:1965年

現職:國泰綜合證券董事長經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兼發言人 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

中信期貨董事長

學歷:台大商學院研究所EMBA

東吳大學國貿系

「點子王」名不虛傳

期交所期間:

‧推動期貨人才精英班

‧獎勵碩士、博士生撰寫期貨相關論文,分別獎勵10萬元、30萬元

證交所期間:

‧推動台灣存託憑證,從2008年只有4檔增至今年已有26檔‧上市標的權證發行從2007年僅2708檔至去年底已增至10043檔‧推動首檔ETF和香港相互掛牌,並引進4檔香港ETF於台灣掛牌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1

中環在線:中資券商圍飛出事C小姐後台有粒星 李華華

2011-7-20  AD




 

近嚟證監打老虎嘅心好似越嚟「紅」,新近仲打咗隻老虎乸!華華收到風,某家中資證券行近排亂到七彩,因為證監一早為佢哋開咗幾個files。

男友係股壇Twins大佬

話 說,前排個市仲未急轉直下時,新股排隊輪住上,而呢家證券行當時都有幫公司上市,做吓IPO。據聞,有位負責ECM(資本市場)嘅C小姐,涉嫌IPO圍飛 出事,俾證監捉到正。C小姐係邊個,華華唔方便開名,但喺行內唔少人識,皆因有傳聞話佢男友就係「股壇Twins」嘅大佬。

講開Twins大佬,其實同佢有關嘅新聞都唔少,除咗呢單紅顏知己涉嫌圍飛事件,前幾年有間上市公司曾經話佢向傳媒發放電郵損害嗰間上市公司嘅形象,要求佢賠錢。

不過,Twins大佬喺金融界打滾多年,做嘢梗知分寸,最後當然冇事。唔知今次Twins大佬有冇慰問吓呢位紅顏知己?

講得係亂,當然唔止C小姐圍飛出事一單咁少,據聞嗰間中資證券行有位負責人,涉嫌收受回佣俾證監查,嚇到先出走美國避風頭,後嚟索性返大陸柄埋o忝。

證監會短期內可以喺同一間證券行連打兩隻老虎,認真有效率!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5

券商資產管理鬆綁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18/100328918_all.html

  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正在迎來監管的逐步放鬆。

 

  繼東方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資管公司獨立後,海通證券、光大證券亦上報方案,欲將資產管理部門獨立成子公司,目前方案已經上報證監會。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券商的資管業務發展緩慢。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2487億元,這一數據完全無法與公募基金管理的2.4萬億份相比。

  同時,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業中的證券理財產品規模分別達到7萬億元和3000億元左右,甚至僅僅依託於信託賬戶的陽光私募基金的規模也已超過了1700億元,券商資管業務與之差距太大。

  在這一背景下,監管層釋放了放鬆監管的信號。9月中旬,證監會向各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下發關於修訂《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其中涉及擬取消集合計劃審批、產品創新、產品相關終止條件刪除等重要條款。

  最為業內振奮的是原《試行辦法》中關於「集合計劃審批」的相關規定已建議調整。

  「這是備案制即將成行的信號,意味著監管層已經加快推進集合計劃實行備案管理的改革目標。」第一創業證券創金資產產品業務負責人黃越岷表示。

從審批到備案

  雖然存量規模相差甚大,但券商資管的增量規模正在迎頭趕上公募、私募基金。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券商資管的集合理財產品共計發行了83只,其中偏股型的產品(非限定)數量75只,公佈規模的69只,合計規模 482.77億元,平均每隻產品發行規模7億元;公募基金方面,除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和分級基金,公募基金公司共計發行偏股型基金101只,合計規模 978.35億元,平均每隻基金募資11億元;而陽光私募今年以來共計發行555只,募資規模接近690億元。券商資管業務大有緊追公募、私募基金的勢 頭。

  對於起步較晚的券商資管來說,能夠在短短幾年之內在發行增量上迅速縮小與公募基金的差距,實為來之不易。

  2005年,光大證券成立國內首隻集合理財產品——光大陽光1號,使歷史上曾全軍覆沒、沉默經年的券商資管業務重新啟動。不過,除十來家試點券 商外,多數券商仍被拒於資管業務門外,到2007年底,券商資管僅有30只產品,規模不過600億元。2009年,監管層開始適當放鬆政策監管,產品審批 速度明顯加快。2010年,東方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率先將資產管理部門分立出來,單獨成立子公司。到2010年底,市場上所有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份額已近 1091.94億份。中信證券、中金證券和國泰君安在2010年底分列券商資管規模前三位。

  以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為例,一年之內,該公司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由90億元增長至現在的近200億元,管理的產品數量由7只增加至20只。接近國泰君安資管公司的人士透露,自子公司獨立以來,所獲取的利潤已超過上海某證券公司的全部利潤。

  今年以來,新獲批進行券商資管業務的券商開始擴延至中小券商範圍。中原證券、方正證券、紅塔證券、山西證券和西南證券等相繼開始涉足資管。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格局也發生變化,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宏源證券迅速擴張,擠入資管規模前十。

  根據2003年發佈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第二十三條,「中國證監會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本辦法的規定,對證券公司辦理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設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申請進行審查。」

  在此次意見稿中,上述表述已經消失。「這次僅原則規定證券公司設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或報備程序。根據『放鬆管制』,鼓勵創新的 修訂原則,此次調整意味著監管層已經加快推進集合計劃實行備案管理的改革目標,備案制指日可待。」黃越岷表示,他瞭解到,配套《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備案管理指引》正在制定過程中,將釐清備案管理中的具體要求,此舉對券商集合理財發展意義重大。

  意見稿稱,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面臨基金、銀行、信託、保險等機構的激烈競爭,業務總體規模偏小,市場份額佔比僅為1%,與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和證券公司作為專業投資和服務機構的市場地位不匹配,面臨巨大挑戰。

  「這次修改,主要源於證券公司體量變大,立法環境、行業現狀和監管環境都發生了變化。」黃越岷表示。根據意見稿,監管層希望券商資管能夠突出特 色,「在客戶適當性方面堅持面向具有一定金融投資經驗和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准入原則,與其他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進行錯位競爭。」

  今年年初,證監會在其制定的證券機構行政許可工作調整方案中即表示,作為證監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將分期分批授權36家派出機構審核五項行政許可事項。同時,證監會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擬取消設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等三項行政許可事項,改為事前告知性備案管理。

鬆綁關聯交易

  根據剛剛下發的意見稿,從投資交易、自有資金門檻、清盤條件等方面提出很多政策修訂內容。

  「解除了券商資管業務上的限制,幾乎每條都對行業有較大革新。」國泰君安資管公司人士表示,「尤其是關聯交易方面。」

  此次意見稿,對涉及指數化產品的「雙十限制」及3%關聯交易投資限制作出豁免規定。

  「雙十限制」,即指一個理財計劃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最高不得超過該資產計劃淨值的10%;同一管理人管理的所有集合理財計劃,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最高不得超過該公司發行證券額的10%。

  此前對券商資管投資作「雙十限制」意在防止券商資管操縱股價。「券商上一輪危機主要是倒在受託理財上,所以從保障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政策上 對券商投資規制較多。」北京前述券商資管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券商自身的風控能力有所增強,各種政策規制逐漸向理財大佬——基金靠攏。

  前述北京券商高管表示,以前在審批、規模、存續期、宣傳等方面,券商和基金差異較大。自2009年下半年券商放開存續期限制,審批加速後,券商與基金所受到的約束逐漸趨同。

  2009年,指數基金已開始放行「雙十限制」投資。多位資管人士表示,對於以跟蹤指數為特徵的產品運作,「雙十限制」會使得指數產品不能按照權重比例配置,失去其跟蹤指數的特性;同時,必須使得券商資管旗下其他產品進行大幅調整為指數產品騰挪出足夠空間。

  此外,在股指期貨出現後,「雙十限制」還使得券商資管的指數化對沖產品無法出爐,同時還使券商無法對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權的大客戶開展資管服務。

  「現實中,有很多公司大股東,比如持有上市公司20%的股權,他不準備賣掉,但也需要對這些股權進行市值管理。」北京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雙十限制」導致券商資管無法對一些大型客戶進行服務,坐失市場份額。

  此次發佈的徵求意見稿認為,指數化產品實施「雙十限制」及3%關聯交易的限制,影響指數化產品跟蹤基準指數的精確度,擴大跟蹤誤差,影響產品的業績,不利於保護客戶權益。

  對於客戶贖回而導致的券商集合計劃被動減倉問題,意見稿表示,允許集合計劃份額在現有客戶間有條件轉讓。

市場化生存

  意見稿對券商資管的多項操作環節都進行了調整,內容涉及充實公平交易、信息披露、投資經理資質問題,總體方向是進行市場化監管,讓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設計產品、投資交易。

  修訂的限制性條款包括取消「集合計劃資產中的證券,不得用於回購」的限制性規定。

  「此前不允許券商集合計劃進行債券回購,主要是此前存在制度風險,現在隨著交易所債券回購交易制度的完善,集合計劃的資產託管制已基本消除制度風險,有了回購這一工具,有利於債券類產品提高收益水平。」黃越岷說。

  意見稿亦刪除了原「連續20 個交易日計劃資產淨值低於1億元」的終止條件規定。

  今年以來,A股低迷震盪,各類投資產品業績均大幅虧損。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246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累計淨值低於1元的產品共計165只。截至10月,終止清算的集合理財產品共計16只,其中8只因到期而清盤。除1只特例外,另外7只是由於資產淨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億元被迫清盤。

  黃越岷表示,今年以來市場上陸續有產品依據此規定清盤。此次取消資產淨值限制,是更為市場化的表現。「投資人可依據合同自主判斷和決定去留;對於管理人來說,當規模縮小到一定程度,超過運行成本,管理人自然會考慮是否終止的問題。」

  意見稿表示,理財產品是否因資產淨值低於一定下限而終止,應當由合同各方自主判斷和決定,由市場來選擇。從國內外監管實踐看,對於理財產品因資產淨值低於一定下限而強制要求終止的監管要求並不多見。

  此外,意見稿還調整《定向細則》關於同一客戶只能委託一家證券公司開展定向資產管理業務的規定。客戶根據其資金規模和理財需要,將資金委託給理財能力、業務特色不同的多家證券公司管理,有利於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理財需求,分散風險,保護客戶權益。

  關於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與集合計劃的比例限制,意見稿將以往對證券公司參與一個集合計劃的自有資金,不得超過計劃成立規模的5%,且不得超過 2億元的限制,提高到「不超過計劃總份額的20%」。此外,還將刪除關於「限制參與多個集合計劃的自有資金總額不得超過證券公司淨資本的15%」的規定。

  「上述幾款都是一些大型的修改,是券商資管運行中遇到的比較現實的瓶頸,這次基本的調整使得券商有更大的自主權。」國泰君安資管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4

券商直投弊病難除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04/100334068_all.html

記者 鄭斐

  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1月22日對券商直投業務發佈文件,對直投業務明確提出加長鎖定期、增加信息披露等嚴格要求。從表面上看,這似 乎是對券商直投界傳達「監管趨嚴」的政策信號,但這條政策的出台,卻彷彿給了券商直投界吃了一顆「定心丸」。

 

  「至少券商繼續從事直投業務不會有問題了,此前關於取消券商直投業務的傳聞不攻自破。」某券商直投部門高管表示,「而且規定得越細,執行起來越 容易。」

  「這個文件沒什麼實質影響。」不止一位券商直投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表示。

  中證協發佈的《關於落實<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了要求證券公司及其直投子公司嚴 格執行業務隔離要求、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期、加強信息披露、接受社會監督等多項自律要求。

  此前的2011年7月8日,證監會曾頒佈《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下稱《指引》),將設立直投基金、保薦加直投等券商直投業務由試點 納入常規監管。

  《指引》在明確券商保薦相關業務與直投業務的分離要求之外,允許證券公司的直投子公司設立直投基金,籌集並管理客戶資金進行股權投資,即券商 PE基金業務。

  為何中證協文件對券商直投業務影響有限?券商直投業務的監管究竟存在怎樣的證券監管制度障礙?

波瀾不驚

  「這其實是一個姿態。」一位券商直投人士這樣評價中證協新近發佈的《通知》。

  根據《通知》,中證協除了重申直投與保薦、財務顧問相關業務的隔離要求,還提出承諾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期和增加信息披露內容兩項重點自律要求。

  在鎖定期要求方面,證券公司直投子公司以自有資金或持有權益比例超過30%的直投基金、產業基金投資擬上市公司後,如證券公司再擔任該企業保薦 機構,要求直投子公司在現有股份鎖定期要求基礎上,承諾主動再延長股份鎖定期不少於六個月。

  「增加半年鎖定期能有什麼影響?」另一位大型券商直投部門人士這樣反問財新《新世紀》記者。他認為,這其實是明確了鎖定期方面的要求,反而更加 有利於券商直投部門根據要求開展工作。

  對於增加信息披露的要求,《通知》規定,在發行保薦工作報告中增加披露直投子公司獨立決策情況、投資資金來源、投資價格、股份鎖定期承諾以及防 範利益衝突情況。

  上述大型券商直投部門人士則表示:「A股上市本身披露要求就很高,這條要求的影響不大。」按照A股IPO的信息披露要求,所有發行人股東都需要 披露詳細的股東情況、歷史沿革、入股價格等。

  某券商人士則明確表示:「這個文件是把明顯不合理的、有漏洞的事情從法規上給完善了,監管層對於券商直投業務的支持態度沒有轉變。」

  早在2009年4月,證監會機構部即發佈《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試點指引》(下稱《試點指引》),要求證券公司設立從事直投業務的子公司,以試 點方式推進券商直投業務逐步展開。

  據清科統計,截至2011年9月,依據《試點指引》設立全資直投子公司的券商有六家,包括中信金石、海通開元、東方證券資本投資、國元股權投 資、中金佳成和招商資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以直接參股及控股股權投資機構的方式開展直接投資。

  2011年7月證監會頒佈的《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提出,允許證券公司的直投子公司設立直投基金,開展券商PE業務。截至11月,中 金佳成是惟一一家獲批券商PE牌照的券商直投公司。

  接近幾家大型券商的知情人士則透露,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也在申請券商PE資格當中。

利益鏈條

  券商直接投資近年來十分火爆,退出情況也十分引人矚目。根據清科的統計,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34家證券公司直投機構共計實現IPO退出 41筆。其中,40筆在A股市場退出;創業板的表現則最為突出,以24筆退出居於境內三大證券交易市場首位。券商直投投資回報水平方面,創業板、中小板和 上交所主板的平均賬面回報則達到5.27倍、4.51倍和2.89倍。

  同時,券商直投入股到企業上市的時間也很短,清科統計的41起退出案例中,時間不足18個月的案例有35起。而從2010年至今券商直投公司上 會被否的案例僅9起,被否公司中直投入資到報會最長不過15個月。

  「券商直投對被投資公司主要的吸引是上市通道。」一位PE界資深人士對此直言不諱。

  他認為,PE界對券商直投享有的這種「特權」很無奈,「券商直投興起之後,業界的反應很強烈,對監管部門也提出了這方面的意見」。

  2011年證監會發佈的《指引》規定,要防範直投基金與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管理機構、證券公司之間的利益衝突及利益輸送,實現人員、機構、財 務、經營管理、業務運作、投資決策等方面相互獨立。

  證監會並要求,證券公司自擔任擬上市企業的輔導機構、財務顧問、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或者實質開展相關業務之日起,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不得再 對該企業進行投資。

  《指引》的這一「隔離」規定,可以說是對PE界質疑聲浪的一次監管回應。

  與此同時,2009年6月起施行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亦規定,保薦機構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重要關聯方持有發行人的股份合 計超過7%,或者發行人持有、控制保薦機構的股份超過7%的,保薦機構在推薦發行人證券發行上市時,只能聯合無關聯保薦機構進行保薦。

  「這些規定其實並沒有平息PE界對券商直投特權的異議。」上述PE界資深人士指出。

  他認為,在國內目前的形勢下,券商直投業務如果持續開展,保薦加直投的利益鏈條就不會被打破,「大家其實是希望這個情況被徹底扭轉」。

券商特權

  「我們其實是很期待協會的這個文,這樣方便我們遵照要求開展業務。」某大型券商直投部門人士對中證協《通知》的頗不尋常,「中國的券商直投問題 很特殊。」

  一個加強監管的文件,竟引來被監管對象的期待,這種現象略顯諷刺,其實折射出對券商直投的監管不易。

  「券商直投和保薦業務捆綁造成的問題,不可能僅僅通過加強券商直投業務監管措施解決。」某PE投資界研究人士表示。

  這位人士認為,中國券商直投的一個核心優勢是券商擁有對上市通道的控制,而上市通道控制的背後是A股市場的發行審批制。僅僅通過加強對直投業務 的監管,而發行審批制依然不變的話,這個核心優勢很難破除。

  按照當前中國A股市場以及PE市場的常見操作模式,券商直投主要是做Pre-IPO投資(公司臨近上市前投資),而背靠券商又擁有對上市通道的 絕對控制權,投資風險大為降低,這一優勢是其他PE機構無法比擬的。

  而在國外,券商直投業務所投資的主要是成長階段的公司和一些併購機會,業務非常多元化,加之沒有IPO時的嚴格審批,境外投資銀行的直投部門與 其他市場投資機構一樣,承擔風險與收益。

  「如果說為了擔心內幕交易、PE腐敗,就生硬地不允許券商從事直投業務,也是不太現實的,因為這畢竟是券商應該有的一塊業務,在成熟市場中也很 盛行,比如高盛的投資,都是投行部門和直投部門一起完成。」這位人士說。

  高盛(NYE:GS)三季報顯示,高盛直接投資和借貸(investing & lending)業務三季度收入為12.7億美元,同期投行業務收入(investment banking)為34.98億美元。而在2010年前三季度,高盛直接投資和接待業務的收入高達55.53億美元,同期投行業務收入為33.03億美 元,投資業務與投行業務平均來看,可以說平起平坐。

  而國內最大券商中信證券(600030.SH)2010年年報顯示,2010年中信證券旗下直接投資公司金石投資全年收入5.8億元,淨利潤 4.1億元。中信證券參股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2010年營業收入2.3億元,淨利潤4452萬元。同期,中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則明顯超出直投業務收入級 別,主承銷收入合計28.4億元,副主承銷及分銷收入合計30.4億元。

  如何解決直投與保薦業務的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問題,目前國內監管的辦法與國際相仿,均是對投資一家擬上市企業達到一定比例的券商,要求在相關項 目上增加一名聯席保薦人,以此規避風險。

  「監管方法和國外類似,但弊端仍然存在,歸根結底的問題還是A股嚴格的發審制度,以及由此產生的通道特權。」上述券商界資深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0

2011:券商荒唐研報多 股民被套辛酸淚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9/3OMzA3XzM5MjM3OQ.html

這說的不是紅樓夢的劇情,而是2011年券商預測與A股的故事。

距離2012年只有兩個交易日,回望2011年,A股從最高點3067點到2134點下跌近千點,惹得無數投資者一把辛酸一把淚。

究其背後,機構的滿紙荒唐言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10年底,先是有國金、東吳和民生三家券商高呼「2011牛市行情」,之後多家券商低調看高,國泰君安、招商證券、長城證券更是紛紛表示市場將會先抑後揚。

不過事實證明在4月18日A股創下最高點3067之後一蹶不振,直到12月28日跌至2134點,振幅接超過30%。全年來看,滬指從2011年1月1日的2808.08點跌至12月1日的2134點,累計下跌了24%。

與此相反的是在2010年年底,券商紛紛描繪來年的各種美好的願景。

據 21世紀網統計,以本土的30家券商為樣本,2010年年底,幾乎所有的券商預測2011年A股的最高點位高於3500點,光大證券、銀河證券、東興證 券、國金證券、西南證券、中原證券、華泰聯合、第一創業證券、太平洋證券、西南證券均看高到4000點以上。最不靠譜的是東興證券,其預測滬指的波動區間 為2650點——4500點。

在第九屆新財富分析師中滿載而歸的中信證券團隊也認為A股2011年的中樞3500點,將演繹"上漲-下跌-修復-上漲"的走勢,不過而今年將近,未見漲。

唯一一家在點位和節奏上都接近市場走勢的是國元證券,其明確指出,「2011 年 A 股不具備全面牛市的基礎,中樞水平將會在 2010 年的基礎上有所下降,上證綜指的大概率區間為 2300~3500,不排除短時間的沖高或者探底,震盪幅度相對較大。」

回首2011年只有不足一成的券商能較準確地預測市場的走向,空留一紙荒唐一紙恨。

扯著「牛市」的風箏狂奔

在2011年年初的時候,一些賣方機構還高喊2011年牛市要來。

2010 年12月1日,國金證券成為首個高呼2011年牛市到來的賣方機構。在《牛市,追尋新一輪增長的方向》這份2011年股票投資策略報告中,國金證券寫道: 「2011年A股市場面臨著經濟和盈利的穩步增長和更佳的政策環境,估值有望得到提升,上證綜指波動區間為2700至4200點。」

之後東吳證券給出了積極的響應。在《週期重合與轉型疊加開啟市場新徵程》中提到:「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逐步成功,2011年開啟的「十二五」階段中國資本市場有望展開新的一輪牛市週期。」

隨後民生證券也加入了2011年「吹牛行情」的行列。在《2011龍抬頭,『N型』春色倍還人」》報告中,民生證券的策略團隊認為2011年市場有望按照兩個階段來演繹估值的全面修復行情。

於是乎,牛市的行情被券商織成風箏,飛在云端,而實情卻遠在線頭的另一端,越走越遠。

其中最不靠譜的是東興證券,其預測滬指的波動區間為2650點——4500點。

另 外光大證券預測2011年滬指的波動區間為2700點至4000點、銀河證券2700點--4000點、國金證券 2700點--4200點、西南證券 2630點--4050點、民生證券為2800點--4300點、湘財證券2600點--4000點、平安證券為2700點--4000點,基本上都不靠 譜。

大機構基本都看走眼,幸而記者發現還有部分券商看的比較準,包括國元證券和國泰君安。

國元證券在《新形勢 新經濟 新機會》中明確指出,「2011 年 A 股不具備全面牛市的基礎,中樞水平將會在2010年的基礎上有所下降,上證綜指的大概率區間為 2300~3500,不排除短時間的沖高或者探底,震盪幅度相對較大。」

而國泰君安預測,2011年上證股指將在2400點至3000點之間震盪,從點位上基本準確。不過細看國泰君安的報告,不難發現還是存在一些錯判,國君認為,「以中期為限,分為兩個階段,先抑後揚。」但是2011年自4月中創下新高後便一路下跌。

更離譜的是券商不止在年底的預測滿紙荒唐言,更重要的是在之後的一年繼續指鹿為馬。

據 國內某財經網站的統計,2011年初至10月底的42周中,包括中金、中信、廣發、安信、華泰聯合在內的31家國內主流券商,其策略週報預測的精確度均在 50%以下。其中排名最為靠前的分別是日信證券與中原證券,兩家在42次預測中均判斷正確19次,準確率為46%,而華泰聯合證券則以44%的準確率(正 確次數18次)位列第三。

而這也是目前國內研究報告的寫照。

正是在這種娛樂眾人的精神下,滬深A+B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從去年的26.54萬億和19.24萬億分別下降到今年的21.14萬億和16.24萬億(截至12月28日),大幅縮水5.4萬億和3萬億左右。

「牛」「熊」不分

點位判斷不準確,節奏判斷不準確,那麼券商的選股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事實證明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比機構宣揚的點位更不靠譜的是券商推送的十大牛股。甚至有媒體揚言要評出A股十大最差的分析師。

興 業證券的「最佳分析師」王晞因30推薦重啤上板,另外渤海證券閆亞磊、第一創業巨國賢(現就職於民生證券)、東北證券吳娜、東方證券莊琰、廣發證券惠毓 倫、國海證券黃秋菡、國元證券周海鷗、海通證券張浩、金元證券王斌卿、平安證券葉國際、萬聯證券馮福來(現就職於中山證券)、中銀國際胡文洲也都「有幸」 上榜。

上榜的理由各有千秋,但是都逃不了一個「扯」字,這些分析師大多盈利預測與實際差距較大,投資評級與市場走勢滿擰。當公司業績變壞時,分析師應該及時發佈研報修正前期的預測和評級,承認之前的錯誤並有所說明。

其實分析師的荒唐只是各人之事,更重要的是分析師的報告都是要經過機構研究所的審核,由此可見券商的研究能力良莠不齊,以2011年的十大牛股為例,分析師的薦股幾乎牛熊不辨。

據 同花順統計,今年截至12月15日,剔除因借殼上市大漲的股票,今年的十大牛股應該是ST中源,ST光明,迪康藥業、*ST科健、江蘇吳中、廣電信息、拓 爾思、安 納 達、多倫股份、中珠控股。分別相對大盤上漲了166.8%、158.5%、104%、104%、97.6%、96.2%、90.9%、 89.6%,87.6%,86.5%。

可惜的是這些牛股在券商的研究報告中不曾覓其芳影。取而代之的是券商自薦的「牛股」。

根 據21世紀網統計,30家券商研究所發佈的2011年「十大金股」,富春環保、桑德環境、智光電氣、榮信股份、粵水電、同方股份、東南網架、恆瑞醫藥、美 克股份、蘭花科創、五糧液、中興通訊、軟控股份、萊寶高科、特變電工、海蘭信、碧水源、東方電氣中海油服、中國一重、三一重工、太極股份、禾盛新材等都被 推薦兩次以上。

據21世紀網統計,這些「金股」基本全軍覆沒。以12月1日收盤計,2011年前11個月上證指數下跌了15%,其中這22只股票跑贏大盤的只有6只,其中有且只有五糧液實現正收益,另外的18只股票全線下跌,海蘭信下跌了近50%,萊寶高科、禾盛新材也是下跌四成以上。

而2011年新財富分析師得其最佳研究影響力研究機構,本土最佳研究團隊,最具潛力研究機構等機構,從得獎機構的研究成果來看,實在有愧「最佳」的頭銜。

21世紀網選取以上三項獎項得獎的前三名機構進行研究,發現這些機構2011年投資策略報告中推薦的所謂「牛股」共有111只,沒有一隻的能進入到今年實際的十大牛股範疇。

這111只個股,能跑贏大盤的不過三成,而實現全年上漲的只有9只個股,不足一成,漲幅最高的是山西證券推薦的藍色光標,全年漲幅為24.03%,跑贏大盤近47個點。

另外七成個股走勢均落後與大盤,而全年下跌的超過100只個股。跌幅在50%以上的有21只個股,跌幅最大的是最佳團隊研究第三名的招商證券推薦的,跌幅高達69.29%,相對大盤下跌46%。

不管你信不信,大批「坑爹」金股在2010年底橫空出世,並在2011年「完美」謝幕。(21世紀網 許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7

券商自營巨虧之後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06/100346324.html

  中信證券大幅裁撤自營部門的消息,在業界引發震動。

中信證券一位相關人士介紹,2011年末,原本40餘人的北京自營部門,經過調整隻剩下8人,上海自營部門則整個消失。這個說法雖然沒有得到中信證券的公開承認,但多位中信內部人士均確認了此事。一位在職的中信證券員工在要求不披露姓名後表示,公司對此已下封口令,已離開的員工亦承諾緘口不言。

如此大規模的裁員引發了一些內部矛盾,亦有中信證券內部人士稱,裁員是因為自營部門沒有達到預定指標,所以被末位淘汰,實屬自然。

中信證券大幅裁撤自營部門被看作是券商入冬前的自發調整。「戰略上領先的證券公司已經開始調整,更多佈局創新業務。傳統業務未來增長將較為緩慢,新的增長點主要依賴於創新業務。」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松柏說。

「券商要過冬了,嚴冬! 」國信證券一位員工嘆道。

中信自營斷臂

此次大幅裁撤的導火索,是中信自營業務三季度以來的虧損,而中信對收縮自營業務的考慮早已開始。

據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透露,中信證券2011年自營業務確實表現不佳。雖然固定收益類投資和衍生品表現差強人意,但截至12月下旬,權益類投資還是出現了約30億元的巨額浮虧。

「上半年都還可以,」招商證券非銀行金融分析師洪錦屏對財新《新世紀》表示,「中信的急轉出現在第三季度。」

進入第三季度,A股行情急轉直下,上證綜指下跌了400點左右,債券市場也表現不佳。雖然熊市並不罕見,但股債雙殺的局面依然令不少市場人士感慨2011年市場凶險。

雖然前三季度中信證券自營收益有16.8億元,較2010年的13.3億元仍有同比增長,但第三季度的自營虧損就達到6.59億元。

「中信自己調得比較多,主動釋放了很多浮虧。」洪錦屏說。

10月,虧損再次出現,達1.4億元。中信證券在業績快報中解釋道,除經紀業務收入下降外,其減持了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為股權類投資),旨在調整二級市場交易策略,並為未來創新交易產品業務做準備。

11月,A股跌勢有所緩和,上證綜指一度重回2500點上方。中信證券淨利也隨之轉正。

但好景不長,與投資者的期望相悖,A股11月中旬再次掉頭堅決向下,創下2134.02點的新低,為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

王松柏認為,第四季度的股票市場下跌確實可能給自營業務帶來較大不確定性。不過由於多數證券公司較大部分股票投資在會計上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不會處置這部分資產將成為會不會影響利潤的決定因素。只要證券公司不處置股票投資,多數浮虧會以公允價值變動形式直接在淨資產中體現,而不會體現在利潤上。

行業過嚴冬

覆巢之下,難有完卵,自營巨虧並不是中信證券的獨家症狀。

中信證券自營部門一位人士稱,2011年自營業績確實不好,僅比指數高一點,但實屬正常,與同業相比中信還算不錯。

另一位中信證券內部人士稱,之前自營部門「有過虧損,市場狀況不好,大家的自營都不好做」,並稱這次屬年底正常的業務調整。

財新《新世紀》記者統計了十餘家上市券商的投資收益。截至三季度,同比表現最差的依次是方正證券(-2323%)、太平洋(-1642%)和東北證券(-270%)。而上市的16家券商中,除了國金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和中信證券外的12家上市券商的自營投資均出現虧損,其中東北證券自營更拖累整個公司出現虧損。

除自營業務外,2010年券商其他各個業務線也受到不小影響。一位大型券商的董事總經理在歲末媒體交流會上,以2011年「年景不好」作為開場白,稱各項業務都受影響,不如2010年。

「2011年上市證券公司整體表現較為疲弱,主要受到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表現不佳的影響。」王松柏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的郵件採訪中分析道。

他說,按業務來看,經紀業務受到日均股票交易額萎縮(2010年日均2255億元,2011年日均不到1800億元)以及淨手續費率持續下滑的影響,全年下滑幅度預計在30%左右。自營業務受到全年股票市場下跌的不利影響,下滑幅度預計在50%以上。同期,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也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下滑。

按類型來看,大型證券公司由於淨手續費率較低,經紀業務收入下滑幅度低於中小型證券公司,由於大型證券公司資本規模較大導致普遍股票投資比例較低,自營業務穩定度高於中小型證券公司,中小型證券公司中自營業務虧損比例相對較高。

一位國信證券員工說,該公司已提出了節約過冬的要求,甚至細化到在日常工作的各方面:日常溝通多使用在線通訊交流方式,少使用電話、傳真和短信;宣傳資料、折頁簡單實用即可,不得過於「漂亮」;開會儘可能用視頻系統,會議材料從簡。

除去細緻入微的節約過冬,這個行業的冬天裡,許多券商還取消或降低了獎金,或下調了基本工資。

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到,2011年下半年開始,一家內資大型券商投行部的領導就開始吹風,不要奢求獎金。中金公司投行部門員工的獎金可能大幅下降。中信證券基本工資下降20%,高管層帶頭減薪,幅度高達25%。另一家券商的研究部則取消了計劃中的加薪。

因為重啤事件巨虧的東北證券也傳出包括董事長、總裁在內的七名高管停薪三個月的消息。

另外,廣發證券基本工資降30%,國泰君安基本工資降5%,年終獎停發。

「過冬,採取的就是一些傳統的做法——降薪裁員,縮減成本。」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湯世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證券行業的2011年很糟糕。佣金大戰使收益越來越低,融資或再融資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自營這塊會有大量虧損。明年上半年都不會很好,證券公司的底部應該在2012年一季度。」

修正過度擴張

如果說節約和裁員減薪都是暫時性措施,中信證券有意借此次自營的裁撤修正之前的過度擴張。

中信證券歷史上便受益於自營業務上的謹慎。正因為這一點,在2003年後的券商倒閉潮中,中信證券未受大損傷,更借最早上市之力,從一家中小型證券公司進入證券業的第一梯隊,並躍進為中國大陸最大的證券公司。

在這一段歷史中,原南方、申萬等大券商的衰落,均緣自自營和委託理財業務的擴張失控,中信證券則獲益於在自營規模上的克制。

但近年來,中信證券的自營業務,尤其是權益類證券和衍生品的規模卻一直在擴張。

年報顯示,2009年其淨資本為349億元,自營規模約為460億元,其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與淨資本之比為40.39%,自營固定收益類證券與淨資本之比為91.56%。到2010年,其淨資本為410億元,自營規模約479億元,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與淨資本之比增至61.86%,而固定收益類證券與淨資本之比則降至55.06%。

「從行業角度來看,多數做過融資的證券公司由於自有資本規模較大,股票投資金融資產佔比普遍較低。中小型證券公司則相反。」王松柏說。

中信證券坐擁行業內第一大淨資本,其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與淨資本之比也是最高。截至2011年年中,其淨資本為386億元,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與淨資本之比再增加至64.04%。業內淨資本第二的海通證券,其淨資本規模為332億元,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與淨資本之比僅為36.97%。

「從風險控制角度來看,在判斷股票市場仍會持續下跌的前提假設下,降低倉位確實是最好選擇。」王松柏說。「從長期來看,股票投資規模應該與其風險承受能力和管理層策略匹配。例如,如果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每年產生10億元左右的收入,股票投資的止損設置為10%,而成本收入比為50%,則股票投資規模不宜超過50億元,除此之外,實際規模還取決於證券公司管理層的看法,例如是否重點發展股票投資、是否要求公司每年必須盈利等等。」

在急轉直下的市場環境下,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利潤已經變薄,龐大的自營規模導致中信自營業務對利潤的衝擊可能更大。

一位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表示,10月剛剛登陸香港主板的中信證券,因為業績迅速變臉,還遭到香港相關方面的質詢,那時便傳出中信有意調整自營業務的消息。

2011年12月,在媒體見面會上,中信證券財務總監葛小波表示,目前中信證券槓桿率較同業水平低,未來儘量善用資本實力提升槓桿率,未來焦點是拓展資本中介型業務。包括大宗經紀業務、結構性產品、固定收益、外匯及商品業務。這類業務的特點是,收益穩定且風險較低,但是其對券商的研究、定價等各方面能力提出較高要求。

湯世生也持類似觀點。他說,監管部門應擴大證券公司的收入渠道,未來證券公司的業務不應僅限於完全的代理買賣平台,而應該「辦成一個代理客戶從事金融活動,財富管理的金融平台;辦成企業資本化,實現資本增長的社會融資平台,一個交易發現價值,使財富得到增值的交易平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1

創投挖角券商人才勢頭猛

http://news.imeigu.com/a/1329966067391.html

日前,業內傳出消息稱,華泰聯合副總裁、投行業務負責人馬衛國去職,正式投身國內創投一事讓業內備受關注。事實上,券商人才流向私募股權(PE)投 資行業並非個案。「近段時間以來,PE機構對於券商人才的需求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今年以來,短短兩個月我們已經經手了多起券商人員跳槽PE的案子。」上海 某金融獵頭機構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馬衛國離開券商轉投PE的消息很快得到業內證實。「據說馬衛國將出任同創偉業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 深圳一位PE人士告訴記者。該人士表示,在當前的市況下,券商背景人才跳槽PE很正常,原因就在於二級市場競爭激烈,券商生存環境惡化,而國內PE尚處於 高速發展階段,對於在券商投行積累了一定人脈、項目和資金資源的人來說,轉投PE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兩類PE最愛券商人才

上 述上海金融行業獵頭機構有關人員證實,從去年下半年以來,PE機構對於券商背景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尤其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PE機構紛紛表示,希望能引進 「對國內資本市場IPO業務比較熟悉的人才」。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機構大概分為以下類型:一種是國外的大型美元PE機構,考慮到對中國投資市場的工作安 排,希望引進對A股市場熟悉,有IPO運作經驗的券商投行人才;另一種則是國內陸續崛起的國有基金投資平台以及一些大型企業投資基金,也對券商人才需求很 大。但是與外資PE多需要券商投行和融資業務人才需求不同的是,本土PE還對宏觀分析、產業分析的研究人員存在需求。

上述人士透露,她目前 正在接觸的某知名美元風投機構,就明確要求尋找能判斷A股公司基本面的券商人才,辦公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她認為,這是外資PE要進駐中國市場 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地位和份額的日益壯大,外資PE必然越來越重視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拓,而想要盡快地適應內地資本市場,在用人上「就地取 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此一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本土人才儲備自然十分必要。

和外資PE這樣的「洋和尚」不同,本土PE機構對於券商背景人 才的需求正在逐漸轉向宏觀分析和行業分析層面。據上述人士介紹,其手頭有不少本土PE希望引進宏觀分析和行業分析人才的需求。「比如北極光投資正在招募基 本面研究人員,某一線PE機構則希望能從券商行業引進一位宏觀經濟分析人才,以及一定數量的券商A股、H股、美股分析人才。」她說。而在深圳某PE機構行 業分析人員招聘信息中,記者也看到了「有券商投行工作經驗者優先」的字樣。

事實上,國內PE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少原本就來自券商行業,深諳國 內資本市場運作之道。馬衛國即將任職的深圳同創偉業,該公司創始合夥人黃荔就來自券商,擁有17年證券專業經驗,歷任聯合證券投資銀行負責人兼營運管理總 經理、公司證券發行內核小組組長,國信證券投資銀行綜合管理總經理,南方證券投資銀行項目經理等職務,堪稱券商行業的資深人士。

高速發展期的PE很誘人

為 什麼PE行業忽然之間對於券商背景人才吸引力大增?有業內人士指出,PE相對更為市場化的激勵制度是吸引投行人員加盟的一個重要原因。另有投行人士分析認 為,每個人跳槽都是往高處走,在PE發展起來之前,很多券商人士都選擇去上市公司做董秘。因為在投行拿的是工資、獎金,到那邊可能拿的是股權。如今,在 PE行業的高速發展期,這一行業成為了券商跳槽人士的新寵。而且,PE和券商行業相關度高,對於在投行積累了一定人脈和資金資源的人來說,轉投PE不失為 一個好的選擇,且PE中有很多民營機構,激勵更加市場化,因此對投行人員也頗具吸引力。

「券商人才跳槽PE的具體薪酬待遇因人而易。」上述 獵頭人士告訴記者,在一般人看來,可能目前券商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比較高,但是從她經手辦理的幾個券商跳槽PE的案子來看,薪酬水平和有關激勵安排對目前 不少券商人員都極具吸引力。同時,她透露,國內PE和券商投行關聯度高,一些級別較高的職位甚至在與合夥人一兩次的聊天中就可能直接完成挖角;相對來說, 國外知名PE機構則程序更為嚴謹和繁瑣,往往需要經過4~5輪面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47

中國市場日漸壯大 台商已錯失良機 中國證券表面開放 台資券商沒優勢


2012-02-27  TWM




因為法令的關係,讓一九九七年就到中國設點的券商苦等十五年,錯過黃金發展期,現在中國券商日益壯大,就算簽了ECFA(兩岸經濟協議),台灣政府也沒籌 碼與中國談判,台資券商商機何在?

撰文‧許瀞文

古有蘇武牧羊十八年,現仍在中國苦等開放的台資券商首席代表,幾乎快成了蘇武牧羊的翻版,而卡住他們青春的,卻是兩岸政府遲遲不開放的法規。大規模的台資 券商如群益、元大等,一年要燒掉上千萬元,來等待一個渺茫的希望。

目前幾乎所有台資券商的首代在中國蹲點都有五年以上資歷,十年之上的更不在少數,回顧台灣開放金融業投資中國發展史,券商最早登陸,但十五年來,保險、銀 行都等到進入市場之鑰,只有券商連門都沒有。

前總統李登輝時期提倡一邊一國,接著陳水扁上台後,○五年時更規定台資券商投資中國券商持股必須高於二五%,但中國早在○二年明訂,單一外資持有內地上市 券商股權不得超過二○%,多個外資共同持有不能超過二五%,兩條法令根本沒交集。

再者,中國規定的外資參股內地券商條件只是表面開放,中國規定中資券商承銷部門必須拆出和外資合併,但有外資最高持股三三%上限,和台資要求「全資全照」 的落差很大。且台資券商的強項──A股經紀業務,中國完全不開放,僅有全球配銷實力的歐美大型券商和中資合併,台資券商毫無競爭力。

在上海蹲點十三年的日盛證券首代成自龍說:「當年外派是一種榮耀,大家搶著來,現在聽到外派中國,沒人想來。」這群首代說,想回台灣工作也要有職缺才行, 想跳槽到中國券商,但中國只用自己人,左右夾擊下,他們已經被邊緣化,只能苦苦等待退休。

○八年總統馬英九上任後,大幅修改兩岸政策法規,在同年八月廢除持股高於二五%的規定,但已錯失最好時機,「十多年前我們能拜訪到中國券商董事長,但現在 連一個部門主管都見不到,他們已經壯大了。」元富證券上海首代翁基能感嘆地說。

雖然台灣政府已放寬條文,但在投資中國證券上,仍使不上力,金管會證期局局長李啟賢就曾表示:「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們沒有談判條件。」等了十五年,還是一 場空,首代們逝去的青春或許事小,但台資券商提早進場的商機,已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日漸壯大,再也回不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2

苦守十三年的駐中國代表第一手告白 登陸終露曙光 台券商:我等不下去了

2012-02-27  TWM




台資券商前進中國終於露出了一線曙光,但,對於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前進入中國蹲點的首代(首席代表)們來說,聽到這個等待多時的訊息,非但沒有欣喜之情,話 到深處,甚至還語帶哽咽……。

口述‧周華美 整理‧許瀞文編按:苦守多年,二月中旬終於傳出金管會有意「繞道」開放,台灣券商可能得以百分之百轉投資的子公司先行登陸,消息聽在已經到中國蹲點多年的 券商耳裡,真是無語問蒼天。

事實上,一九九七年政府開放台資券商到中國設立代表處,許多券商紛紛派出優秀人才進駐中國,當地台資券商負責人稱為首代(首席代表)。但十五年過去了,法 令遲遲沒有再進一步開放,首代還是首代,他們滿腔熱血被澆熄,除了失望與逝去的青春,還剩下些什麼?

本刊經過多次聯繫,找到當年由威京集團主導的京華證券派駐上海第一任首代周華美,她曾經擔任財經記者,以及有日本股神稱號的邱永漢特助,一九九四年轉到京 華證券後,便被派駐上海擔任首代。殷殷企盼十三年,她失望地離開京華山一證券(一九九八年香港京華證收購日本山一證券,改為京華山一證券),現在從事輔導 中國台資企業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的財務顧問工作,以下為她的心路歷程。

一九九四年京華證券就派我到上海設立據點,擔任首席代表,那一年我才三十歲,還未婚,雄心壯志地想開拓中國證券市場,然而政策遲遲未開放,這一等就是十三 年,現在,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如果我在二○○七年時沒有死心離開,也許現在還只是個首代,但人生又能有幾個十三年呢?

回想初到上海,那時政府還沒核准券商到中國,連透過香港第三地間接投資都不行,開放只是未來的趨勢。

為早一步踏入中國市場,一開始威京集團只能用轉投資名義,在上海設立「金華」諮詢公司。當時去拜訪中國客戶時,還被人誤以為和金華火腿有關(無奈),直到 九七年政府開放後,京華證和群益證才第一時間在上海設立代表處。

登陸十餘年「幫老闆提袋」雖然可以在中國設代表處,但兩岸沒簽證券監管合作備忘錄(MOU),導致券商無法投資中國證券公司,沒執照就不能有營業收入,再 加上上海A股台灣人不能買,我們只能做B股的研究報告,但B股當時量很少,還被戲稱為「冷凍櫃」,工作完全沒有成就感。

在證券市場發展上,台灣早了中國三十年,我們對股票承銷、經紀、自營業務相當熟悉,有技術也有人才,因此為和中國建立良好關係,九七年開始,京華證券不斷 派人去幫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上課,包括如何輔導承銷股票上市,還有中國各地證券邀請我們去上課,並辦交流研討會。

那時我們的技術、人力、業務訓練手冊,完全無償讓中國券商使用;不只我們,也處心積慮想進入中國市場的歐美券商,更大手筆出錢、出力請中國券商或主管部門 到海外培訓。

當時很多中國的證券業人才到台資券商學到技術後,跳槽回中國當地券商,同樣職位但薪水至少翻一倍,那些人現在在當地市場發光發熱,薪水、職級都比我們高出 許多。

「等待」很消磨一個人的意志,我們雖然掛首席代表的職稱,但說穿了只是老闆的高級公關,做一些溝通聯絡、接待外賓的工作,我們常自我解嘲,首代就是「幫老 闆提手提袋」,這樣的情況直到九八年香港股市活絡後才稍稍好轉。

人生最精華歲月都耗在等待九八年後,我們在中國各地尋找想要到香港掛牌的台資、陸資企業,再轉介紹給香港京華山一,上海代表處充分配合香港公司共同開發業 務的模式,在當時獨樹一幟。

從九九年到○四年,我們幫四十多家企業在香港的主板及創業板成功上市,例如台資的上海乾隆軟件公司、上海自然美公司,陸資的杭州新利軟件、南京三寶科技 等,我們在業界名列第一,還有「保薦王」(香港稱承銷業務為保薦)的稱號。

看似風光,但其實是夾縫中求生存,上海代表處只能扮演中間牽線角色,且好景不常,○四年後,香港的創業板市場逐漸沒落,我們的業務大幅萎縮,後來根本做不 到任何案子。

雖然在○二年時,中國法令開放能成立中外合資券商,但外資最多只能持股三三%,且限經營投行業務(意即承銷),我們缺乏歐美券商配銷全世界的優勢,不開放 經紀業務,對台資券商來說根本無利可圖。

同時我也發現,那些從我們券商訓練出去的中國人力,現在的薪資都比我們高許多,去年我才碰到一位京華山一的前員工,他現在已經是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門主 管,年薪有人民幣七百萬元,且中國券商工資連年升高,整體行業平均年薪有人民幣十六萬元,這還不含獎金,現在就算真開放,台資券商能付得起這麼高的薪水 嗎?

○八年馬總統上任後,才開放台資企業回台上市或發行TDR,這些到中國的台資券商才稍微有點事情做,不然沒辦法經營任何業務,只能消耗青春,真不知道有什 麼意義。

雖然我已經離開,但看到那些和我一樣,奉獻人生最精華歲月給中國的首代,我心裡不勝唏噓,未來三、五年內真有機會開放嗎?開放後台資券商還有競爭力嗎?我 心裡有無數個問號。

蹲點超過10年的首代心聲券商 首席代表 心聲 時間群益金鼎 刁維仁 等到頭髮都白了。 15年元富證券 翁基能 我的資歷完整,本想到大陸好好拚一場,現在弄成這樣,真是有志難伸。 13年日盛證券 成自龍 就像雲霄飛車一樣,從有希望到失望不斷循環,現在已經不敢奢望了。 13年元大證券 郭耀成 不評論 10年寶來證券 張秉熙 唉…我不想說。 10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5

券商資管等待鬆綁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9/100366096_all.html

  2011年,對券商全行業來說是一場嚴冬的考驗,二級市場低迷導致券商經紀業務盈利大幅下滑,IPO估值的回歸對承銷保薦業務也構成挑戰。幾年前曾被寄予厚望的資產管理業務,卻未能實現令人滿意的發展。

 

  「我們的資管業務只能在二級市場打轉,能有什麼前途?」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直言。

  產品限制、門檻限制和營銷限制已經成為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主要障礙,而比起同樣從事代客理財類業務的陽光私募、基金專戶,券商資產管理的規模也相形見絀。在最近召開的一次金融論壇上,券商資產管理的討論被定位為「破局之戰」,足見券商資管業務目前的窘境。

  據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和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修訂已經完成調研,修訂後的試行辦法有望在「兩會」後推出,而券商資管從業人員對此也報有極大期待。

  「我們希望能夠至少達到陽光私募或者信託公司的監管尺度。」上述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表示。

限制重重

  「產品、比例都限制死了,如果不解除,我們的業務真的很難做。」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坦言。

  券商資產管理業務起步較晚,2003年底,證監會推出《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下稱試行辦法)。根據試行辦法,券商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可以設立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非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根據規定,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資產應當主要用於投資國債、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債券、其他信用度 高且流動性強的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投資於業績優良、成長性高、流動性強的股票等權益類證券以及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產,不得超過該計劃資產淨值的 20%。

  非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範圍由集合資產管理合同約定。

  但2008年5月出台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下稱集合資管細則),卻明確規定,集合計劃募集的資金應當用於投資中國 境內依法發行的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

  「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業務以前出過事,監管機構此後就加強了監管,對投資範圍是嚴格限定在二級市場的成熟品種。」一位券商資管資深人士表示。

  與之同時推出的《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下稱定向資管細則),亦明確規定,投資範圍包括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

  與此同時,試行辦法還對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設立了門檻。根據規定,設立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接受單個客戶的資金數額不得低於5萬元;設立非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接受單個客戶的資金數額不得低於10萬元。

  對於投資單一產品的比例,試行辦法和集合資管細則都有明確規定。投資於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按證券面值計算,不得超過該證券發行總量的10%。一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於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計劃資產淨值的10%。這也就是業內所說的「雙10%限定」。

  定向資管細則也規定,證券公司將其管理的客戶資產投資於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發行總量的10%。

  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的推廣也頗受制約,試行辦法和集合資管細則都規定,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不得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及其他公共媒體推廣。

  「營銷限制是目前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的最大障礙之一,券商資管的投資範圍和公募基金類似,卻不能通過公共媒介推廣。」上述券商資管資深人士認為。

  南京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王挺秀在前述金融論壇上坦言,券商資管業務發展,遠遠落後於經紀業務和投行,「券商錯過了2007年的一輪大牛市。」

  「產品限制、投資規則限制,以前的單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上限,這些障礙使得券商資管在2007年牛市中錯失良機。」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直言。

期待突破

  「我們希望減少管制,投資範圍不要僅僅限於二級市場的股票和債券。」一位知名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

  他提出,券商資產管理的監管標準應該與陽光私募看齊,投資範圍應該包括大宗商品、黃金等品種。

  另一位中型券商資產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則表示:「證監部門已經來我們這裡調研,投資範圍可能會有一個實質性的突破。」

  這位中型券商資產管理負責人指出,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投資範圍應該包含期貨品種、大宗商品、資產證券化產品以及結構化產品。「這些產品已經很成熟,我們從人員到風險控制管理的儲備和積累也已經很到位。」他表示。

  對於「雙10%限制」,上述知名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而上述中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則認為,比例的限制應該根據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規定,「如果是對個股的投資,不限制比例,組合風險可能會提高。」他指出。

  但上述中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同時也認為,目前雙10%的限制的確過於嚴格,對比之下,陽光私募個股的投資比例可以達到20%-25%。

  「試行辦法的修改稿主要是增加了可投資標的,像之前券商呼聲較高的結構化產品、黃金、期貨,甚至紅酒等另類投資標的,都會在其中。」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

  券商資管一直呼籲的「保本產品」和「分級產品」此次又在調研中提出。「保本產品是最簡單的,公募基金已經玩了十年,我們完全可以做。」上述知名 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分級產品,他則認為,分級產品即使放開,如不能上市,其流動性也會受到限制,未來如何發展還不能確定。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2010年資產管理業務統計情況,包括中信、中金、國泰君安、光大證券在內的前20家受託管理資金總額的券商,合計管 理資金1753億元,而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前20位的證券公司,其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總額僅為20億元。這一規模與公募基金相比,差距越來越大,即使與陽 光私募相較,也是後者出現反超。而對於日益火爆的銀行理財產品,不止一位券商資管負責人表示「我們的規模上不去,很無奈」。

  「我們很期待這次修訂在產品、監管等方面能夠放鬆,也相信修訂後的試行辦法能夠在年內出台。」多位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對此翹首以待。

風控先行

  由於試行辦法從2011年下半年起就開始廣泛徵求券商意見,不少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都表示已經在做產品和內部管理方面的準備。

  「限制放開後,可以上新產品了,但你的風險控制跟不上,是絕對不行的。」上述知名券商資管負責人表示。

  一位熟悉香港資本市場的人士表示:「香港市場資產管理業務是需要機構獲得牌照,拿到九號牌就可以從事資產管理,並不是按照機構的類型分別監管。 所以在香港做資產管理,既有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又有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他認為,香港市場對機構的合規性要求高,按照業務類別統一管理,對投資產 品則放得很開,這種模式很值得內地資本市場監管借鑑。

  香港證監會官方網站數據顯示,在香港取得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註冊機構和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6.84萬億港元,較2009年增長19.5%。而投資人當中,香港投資人佔資產管理規模的32.4%,境外投資人佔管理規模的67.6%。

  「能夠拿到九號牌,對公司的資質、人員專業性、風險控制能力和投資經驗要求都很高。這種對機構資質的事先控制,對資產管理業務的風險控制管理值得借鑑。」一位券商資產管理行業資深人士認為。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資深人士認為,香港和境外對資產管理業務的管理很好,機構實行資質審批和註冊,產品實行備案,這些模式對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很有好處。

  「券商資產管理無論從人員還是風險控制管理等方面都已經做好準備了,改革時機沒有問題。」他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