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給IP3000兄的股票建議


前幾天,有位IP兄問我他持有以下股票的去留:
2317
299
408
3968
125
3998
732
738
410
2355
1161
157
1044
2348
2877


這兒有16隻股票,除非有過億現金,否則不用持股這麼多。


所以要把所持股票壓縮一半至6-8隻才行。


其中要把手上的股票分類,其中他持有的美容、保健、護理的藥業股最多,然後就是地產、建設股、再者就是銀行股、零售、工業股也有幾隻,現在先把股票分類:


美容股: 157,1161


藥業: 2348,2877


護理股: 1044


地產、建設: 410,2355


工業股: 408,2317,125,732


軟件股: 299


銀行股:3968


零售股: 738,3998


然後再把這類股中選一隻留下就可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2

和hiking兄的明輝(3828)討論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3262


greatsoup:

敢問hiking兄有沒有看過3838明輝的業績,這隻都是現金和市值相若的股票,另外也是港資和派發高息,相信盤數假極有限。


hiking:

Hi greatsoup, 之前無留意明輝,翻查資料,明輝前年年尾高價$2.98(比現價)發行新股集資4億1千多萬,上市當時話呢筆錢主要會放入盤生意如增加產能、銷售、推廣等等。2006年現金及現金等值只有42M,上市集資之後,2007年尾升至535M,2008年尾483M,固定資產只增加不足11M,證明明輝的計劃推行得幾慢。上年賺一億,5千萬派息,存貨多3千萬(升幅遠比營業額增幅高,要遲d睇清楚annual report),AR多2千萬(六成以上係90日以上)。

現金每股約八毫,呢個係截至年尾條數,由於集資時管理層係有目標,呢筆錢可能因金融海嘯暫時暫緩計劃而留在賬上。而經營上的數據,有跡象會蠶食現金,由於現金只有四億幾,好容易愈食愈快,每次出業績都要睇實。

greatsoup:

是不是指公司的帳目為了谷數,導致應收款及存貨增加,犧牲了現金和盈利的質量?

hiking:

既然已上市集資,又唔似谷數,似經營環境轉差,客戶拖數,存貨增加唔知點解,遲d睇下分類。

greatsoup:

hiking兄,看到你的回覆真高興。

存貨多,可以生意額大了,要保持存貨一定水平,可以是入了些貴料,可以是未來有重大生意,好快會出貨,導致貨量較平時大增。

但是近來工業公司的趨勢是減少庫存,例如由備料三個月變成一兩個月,以那些以原料波動較快、料價佔成本高那些為甚,所以存貨增加,就不知是如何了。

應收帳多了,如果是下游控制力強的,現時應該就會收緊數期,應收款或有可能大幅減少。但這家公司可能有積極地擴張(在逆市中營業額上升),所以無太大管理客戶質素,令應收款增加。

但正如你所說,都要先看看報告才算。

hiking:

補充:

1. 材料有數期,可以睇埋AP先估,比上年少10M以上,即期少18M,1-30日多4.5M,除非供應商數期有變或付款態度有變,否則,去年十一、二月比前年同期買少10M原料,但存貨多30M。


2.存貨大增在中期業績時已出現,去年中高達94M,年尾少近10M已算改善,但比舊年還是多30M。可怕的是,年中時AP同樣出現負增長。

樂觀而想,前年現金不多,付款略為拖延,令AP比上年大。

營業額多30M,但應收貿易賬款竟然多26M,唔合比例。扣除撥備後,超過90days的金額比年中大升,但金額唔算大,要睇實。經濟差的時候,嚴謹一點,無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7

鱷兄的來信-博智國際藥業(1149)


前文有談及1149,亦有談及某一位人兄在Yahoo! Blog推的華翔微電(119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018


.....


(2) 博智國際藥業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12,000(L)
HKD 0.420 116,000,000(L)
25.01(L)
23/02/2009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568,000(L)
HKD 0.403 113,580,000(L)
24.48(L)
15/12/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520,000(L)
HKD 0.363 108,248,000(L)
23.33(L)
11/1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7,640,000(L)
HKD 0.409 103,656,000(L)
22.34(L)
05/1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4,796,000(L)
HKD 0.340 94,416,000(L)
20.35(L)
24/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6,740,000(L)
HKD 0.399 89,512,000(L)
19.30(L)
21/10/2008
AAM Alpha Funds PLC Ausonio Fund Ltd 102(L)
14,936,000(L)
HKD 0.420 10,660,000(L)
2.30(L)
20/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000,000(L)
HKD 0.400 80,216,000(L)
17.29(L)
08/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824,000(L)
HKD 0.840 74,528,000(L)
16.07(L)
22/07/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720,000(L)
HKD 0.755 69,836,000(L)
15.05(L)
04/06/2008
AAM Alpha Funds PLC Ausonio Fund Ltd 101(L)
13,596,000(L)
HKD 0.821 25,596,000(L)
5.52(L)
13/05/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340,000(L)
HKD 0.888 65,256,000(L)
14.07(L)
23/04/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956,000(L)
HKD 0.802 60,800,000(L)
13.11(L)
25/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044,000(L)
HKD 0.855 55,792,000(L)
12.03(L)
21/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48,000(L)
HKD 0.874 51,100,000(L)
11.02(L)
03/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628,000(L)
HKD 0.864 46,472,000(L)
10.02(L)
11/12/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308,000(L)
HKD 0.840 42,928,000(L)
9.25(L)
29/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500,000(L)
HKD 0.937 37,248,000(L)
8.03(L)
15/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000,000(L)
HKD 0.879 32,580,000(L)
7.02(L)
05/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500,000(L)
HKD 0.946 28,980,000(L)
6.25(L)
29/10/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1(L)
3,968,000(L)
HKD 0.959 24,316,000(L)
5.24(L)
23/10/2007

近來,有位Katsomalos Nikolaos不停購入此股的股票,花了一年多時間,持股已達到25%,迫近大股東的4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1/LTN20090401879_C.pdf


公司今日宣佈盈警,主要受到成本增加及資產減值所致。關於這次發盈警的目的是甚麼我不知道,成本增加都是合理,但是資產減值方面,之前熟藥的鱷兄就曾提出了一些東西。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517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7/LTN20080507096_C.pdf




你想研究我可以送個給你研究,詳情就不方便直說,亦不容易三言兩語說清楚。延誤公佈是一定,但可以不理,問題是為何當初不願公佈。可以從批准文號開始入手。

題外話是員工數目很少;第一天然跳車人士齊生是前員工。



 


greatsoup:
上網一查這個名的藥一大堆,但查過批准文號,竟然沒有呢。肯定是哈哈哈哈的玩意。


 


 


鱷兄:
第一個有錯別字都算了,正如你所說,買賣雙方都無批准文號,他們如何可以轉讓?這隻藥發明者是1177,商品名叫甘利欣。

第二個複雜一點,買方是確實已經擁有批准文號,問題是它從那裡來。這批准文號的原擁有者並非賣方,而是05年2月與買方進行交易的那間公司,而那間公司之後從此消失,傳說是被兼併。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專利藥其實是一些甚麼東西,正如錦藝紡織無端端買一個無生產的大廠房一樣,目的是如何,大家清楚。


鱷兄昨天給我一封信,專談1149業績,列之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4/LTN20090424872_C.pdf


業績終於出了。

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價值急速上升超過3億,理由竟然是「優化」而非增加生產設備及設施。一方面能夠保持營業額,
另一方面應收賬款極速收縮,情況不尋常。難以理解應付款項是什麼,特別是新增的非流動負債的部分。有一筆五百七十萬的資本承擔。現金更急跌至只有三百多萬的極危險水平,很難相像有足夠資金作生意周轉之用。無形資產攤銷1553萬,另有300多萬減值虧損,無形資產卻倒增大約1300萬,買了甚麼?員工數目進一步減少。

我建議最近買入認股權證的人全數認輸算了。


我的回覆是:


我現在做緊冠軍及看通,覺得1149是小兒科。1155又搞埋D甚麼委託貸款,看來真是利益輸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4/LTN20090424866_C.pdf

廠房多3億不是太離譜,西王糖多了9億呢,冠軍去年賺1億,但是那些垃圾多了20多億,這些才是大生意。

不過1149好快爆,肯定是事實。應收款縮得這樣多,可見公司生意少了很多。


但是生意少的同時,竟然大起廠房,貸款劇增,現金大減,一是頭腦有問題,一是這才是公司真的帳目,以前的美化的太厲害,看不見。

白痴外國基金及近來的買這家公司輪的人投降是肯定,仲要渣到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5

隱名研究人及鱷兄的研究及資料、引用本博客資料的方法(有更新,更改語氣)


味皇兄及鱷兄對會計師及生化藥業的公司的研究實令筆者覺得自愧不如:


最近有位隱名投資者(味皇兄已澄清)發了一個留言給我,告知稱有一家經常爆大鑊,有三個姓的會計師事務所,有一位董事的故事。



該會計師為上市公司核數情況及分析如下: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209

該留言: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157


該公會的2009年中期報告:


http://www.hkicpa.org.hk/publications/annual_report/2008/Annual_report_TC.pdf


在這份東西第50頁第3.5x 2,可以見某董事為是專業平水監察委員會成員,


據該會計師樓該董事的資歷如下:


...從事會計專業超過22年,其中13年任職多間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結束四大生涯前於其中一間事務所出任一個審計組的主管.... 對上市項目前期審閱、內部監控系統評估、管理顧問及內部審計擁有豐富經驗,曾服務上市及非上市、本地及跨國公司客戶及政府部門。

....在2005年加入本公司前,曾在一個半官方機構的財務調查部門出任主管,服務超過6年,成功協助解決多宗著名的商業詐騙案件。.... 為司法鑒證及防弊 調查專家,尤精於帳目分析、公司管治、上市申請、財務調查、企業管理及訴訟支援,是極少數為法庭接納的鑒證會計師之一。

另外,在2000年某報亦有訪問同名同姓的人,基本上和資料大致相符,資料如下:


如 果 不 是 家 中 的 「 香 爐 躉 」 ﹐ .... ...... ...  當 了 十 五 年 的 會 計 工 作 。


....  早 已 有 加 入 紀 律 部 隊 的 心 願 ﹐ 當 年 預 科 畢 業 後 ﹐ 曾 投 考 警 隊 督 察 ﹐ 但 卻 無 法 如 願 。


.......


於 是 ﹐ 他 大 學 唸 會 計 ﹐ 畢 業 後 一 直 從 事 這 門 專 業 工 作 ﹐ 直 到 看 到 廉 署 的 招 聘 廣 告 ﹕ 「 這 次 家 人 沒 有 反 對 ﹐ 因 為 在 廉 署 工 作 不 用 佩 槍 。 」 九 個 月 前 ﹐ 他 從 會 計 界 「 五 大 」 之 一 的 安 永 會 計 師 事 務 所 ﹐ ........... 。 他 說 ﹐ 金 錢 方 面 跟 會 計 工 作 相 差 不 遠 ﹐ 但 現 在 ....  的 工 作 得 到 更 大 的 滿 足 感 。


故該隱名人稱「一手為暗夜帝國做嘢收$,一手幫自己個機場把風,賊喊捉賊,點捉?」,因該先生公私也做過,熟悉情序,故有方法卸去責任,加上其資歷,確難以被人調查為有問題,故部分低素質公司走去這家會計師樓核數,確不無道理。

該人人到中年,或有妻有兒,或即將退休,或人事複雜,或財政問題,為謀生不得不轉回私人機構,為保其飯碗,因此隱去其名,以存厚道。


另外,鱷兄在這兒找到以excel 方式找到全港上市的董事資料,另外在轉成Access 2007 版本上有一些問題,因為我的電腦未換過,所以玩唔到Office 2007版本,所以開不到。請問大家有沒有方法把它製成網上版呢?


http://www.hkex.com.hk/listing/dirsearch/dirlist/full_list_c.htm


其問題如下,其中2,我的能力應有方法解決。

1. 人數太多,無法慢慢逐個校對,
唯有假定中英文名都相同的就是同一人。


2. 港交所的資料並不完整,已知的問題是希慎完全沒有董事資料。


3. 不敢肯定沒有離職日期的是否一定仍然在位。


4. Access轉換的過程好像出了錯,職位上沒有了單純的CEO選擇,所有CEO都被自動改成主席。


另外,某財經報章在18日及19日有一份報導是講帝通國際的,其中有部分段落是有合理嫌疑抄襲本博客的在6月5日當日的文章。


本博客在6月5日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360


該報章懷疑抄襲的內容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725


該財經報章,除了部分資料是原創外,基本上該報章關於可換股債券及股票的分別的分析,及8220的背景資料大部分相信都是我找出來,然後整理的。

另外在日期上亦能證明是我原創在先的。該報導及另外一份報導,及其後描述此單交易的中國傳媒,都是日期在後的,基本上遲我兩星期。

如果報紙需要引用的話,我在網頁中有指出,是「歡迎引述,但需引述在互聯網中的出處」,亦可以透過e-mail或留言告訴小弟一聲,我不會反對你們用小弟的文章。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191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7

雜聞-鱷兄的新搞作、保利協鑫(3800)、威利國際(273)


鱷兄昨晚終於完成了全港上市公司的行業及網頁資料庫,資料已放在Google上,網址如下: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lv?key=rKj3KqHmKjBP9O0e2GY6i6g&f=0


不過鱷兄稱:


Google的東西看來有不少bug,本來打算放入Google sites的,結果網頁弄壞了,暫時未能操作。Google Docs容許分享,可是能否入去要靠彩數。


不知誰人可以弄成一個網頁?


另 外,有關於保利協鑫(3800)蛇吞象的新聞,相信是21世紀新聞報導寫得最好,而戴兆先生亦有所研究。這收購是先易後難,先把江蘇中能64%股權注入上 市公司為其大量投資承擔,其後36%股權因只屬大股東及其連繫人全資持有,所以並沒有這樣急,使其他股東能套現,自己亦能透過公司主導這個太陽能項目。


在注入此項業務後,市值已超過300億,相信新能源龍頭也暫時難以撼動,亦增加了一項太陽能的賣點。




此亦可解釋,保利協鑫為何在2007年上市,據公告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23/LTN20090623013_C.pdf

目標集團於二零零六年七月開始興建其徐州第一期生產設施,以生產太陽能級多晶硅,並已於二零零七年九月生產其第一批多晶硅。目 標集團擬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前全力增加其徐州第三期生產設施之生產。屆時,目標集團之總年度多晶硅產能將達至18,000 公噸。隨著技術進一步改善,其總年度多晶硅產能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前應可達至21,000 公噸,令目標集團以產能計可成為全球最大多晶硅製造商之一。


亦可以解釋到中國民企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集資,以派息及其他方式,上市公司的資金,搞大上市公司外的業務,而不是專注本業,可以知道買這些公司真的要小心。

21世紀經濟報導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791

“朱共山此次将江苏中能揽入协鑫能源中,实在是迫不得已。”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江苏中能错过了光伏企业赴美上市的最好时机,彼时的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多晶硅概念已经疲倦,上市计划夭折导致资金链紧张,原定投产计划缩减,能否获得融资将决定今年中能的产量。

此 前的2008年8月,以江苏中能为业务主体的协鑫硅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交所融资8.625亿美元,其IPO的发 行承销商则为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后因投资者对国内光伏兴趣一再衰减及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日期一推再推,并最后导致上市冲刺未果。

“此时保 利协鑫出手,当然有江苏中能资金链紧张的因素存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透露,多晶硅现货价格已从2008年的480美元/公斤的峰值跌至 2009年4月的80美元/公斤,目前更是在70美元/公斤之下,“以目前的多晶硅现货价格,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已经接近成本,更别提有巨额的利润,中能硅 业也不例外”。

前述权威人士感慨,冲刺纽交所失败之后,大家对于协鑫能源并购江苏中能就有所预 感。其原因在于,江苏中能的扩张速度极快,其 一期工程只需要17个月时间建设,二期更减至10个月左右,随后三期于2008年底即迅速上马,“在业内是绝对的黑马,但也留下了一个迅速扩张中的资金‘ 饥渴症’”。

事实上,除却多晶硅生产之外,江苏中能正积极将业务领域向产业链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太阳能发电站等领域延伸,其目标是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光伏产业公司

江苏中能副总经理马平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四五年在欧美国家有所布局,“希望通过在美国及欧洲的开发、建设,使得协鑫光伏从一个硅材料的供应商,转型为提供光伏发电的绿色能源供应商”。

在上述权威人士看来,仅江苏中能三期多晶硅产能建设需要一百多亿资金,非占据该公司绝大部分股权的朱共山所能独立支撑,加之银行信贷收紧,“要想三期工程顺利运行并产生效益并走向综合性企业,主要还是要借助资本市场”。

....


“ 朱共山此时将江苏中能纳入协鑫能源棋盘,可以借力当前港交所热捧新能源这个理念。”国泰君安(香港)能源行业分析师王鼐分析,新能源企业在港交所得到数月 追涨,以中国电力新能源(00735.HK)为例,其4月8日股价仅为0.355港元,但6月23日最高时涨至0.63港元,涨幅有一倍有余。

263.5亿港元的收购价,对应江苏中能去年底税后净利22.33亿元人民币,已有10.4倍的市盈率。

姜谦表示,倘是以江苏中能年底将达到18000吨的总产能计算,协鑫能源以263.5亿港元收购中能硅业应该是溢价收购。“上市公司保利协鑫按2.5元折让12%,以每股2.2元溢价收购大股东旗下公司资产,就对价而言,这一收购价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并不划算。”

事实上,国内光伏企业所称的产能与产量往往有较大背离,多晶硅企业的产量一般仅为产能的六成左右。以国内最早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四川新光硅业为例,2008年计划产量800吨,为产能的63.49%。

姜谦据此估计,江苏中能虽号称18000吨的产能,产量能达到10000吨已算是不错的数据。

数据显示,江苏大全集团建设规模6000吨/年多晶硅,需要投资60亿元;江西赛维LDK于2007年8月开始斥资120亿元,上马1.6万吨多晶硅项目。

“ 如果以江苏中能1.5万吨多晶硅产能来看,需要投资112亿—150亿元,即使去除20%的自有资金,仍有近百亿缺口。”前述光伏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多晶 硅生产线建成之后,还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调试产品,“所以一般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有规模化效益,而且多晶硅的利润会有一个直线衰减的过程 ”。

戴兆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82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5/LTN20090325581_C.pdf


  去年年底,保利協鑫借貸總額32.49億元,淨借貸對股東權益比率為105.5%,已是相當高的比率。資料未披露江蘇中能的財務狀況,因此,收購後的財務狀況未能估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11/LTN20080811394_C.pdf


   目前保利協鑫經營十四間燃煤熱電廠及資源綜合利用電廠、兩間燃氣發電廠、兩間生物質熱電廠及一間固體垃圾發電廠。其經營策略仍在調整中,已獲優先權購入 連雲港生物質熱電項目,由於連雲港已有多間同類電廠,收集生物質困難、價格上升及技術問題待解決,已決定不行使優先購買權。去年8月,協議收購內蒙古一項 煤礦55%,尚待完成。

   去年4月協議收購一項水力發電股權,該水電廠裝機容量雖然隻是十六點七九兆瓦,但協議包括未來興建的水電廠共二 百九十三兆瓦,但收購仍未完成。近期消息指出,保利協鑫對水力發電不太熟識,相信協議不會完成,大概當時曾擬發展水力發電,而市場形勢似利於太陽能工業, 因而改變策略。

  太陽能工 業受國策鼓勵,並提供若干津貼,筆者較早前曾討論陽光能源(757),當時是收購生產太陽能模件及安裝業務,而 陽光能源主要生產單晶矽錠及矽片,需要購入多晶矽作為原料。去年多晶矽價格大幅波動,由高位急挫70%。保利協鑫此時進軍太陽能工業,自然是看好前景,而 市場形勢待改變,遠景仍然難料,而短期的實際情況,則存疑問。事實上,在併購後,太陽能工業已成為保利協鑫首要業務,可能的變動至具關鍵。


另外,更奇怪的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4/LTN20090514533_C.pdf


公司在一個月前宣佈配售5,000萬新股,每股1.55元,集資僅7,750萬,佔股本僅5.14%,代理為建銀國際。以其這樣缺水,為何不一次過配售20%新股,且建銀在中國人脈之廣,不愁股票無銷路,批多一點也可以。所以我懷疑,這批配售是批給一些熟知情況的人士。



另外,今日戴兆兄又講威利國際大發新股事件: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9/LTN20090619495_C.pdf


我之前也寫過不少這家公司一系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273&Submit=%E6%90%9C%E5%B0%8B


味皇兄、何車先生亦有寫過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236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2946


我整篇文章最喜歡這兩段: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830


其策略是持續以高於票面值發行股份,已錄得相當股份溢價,連同削減資本,使賬面資產 美觀,亦使股數減少,每股賬面資產值提升,至於股價方面,不作討論。




   威利於去年年底資產淨值15.4億元,發行股數約三億九千萬股,相 當於每股資產3.95元,股價隻反映資產約三分之一,一般所謂大折讓;而股價能否反映資產值,需有多項因素配合,過去持續龐大虧損,是左右着股價的變動。 如完成配售及全部可換股票據換股,則每股應佔資產將降至1.7元水平,但屆時將持有淨現金10億元以上,且看如何運用。基本上,財技活動太多的股份,一般 投資者不宜參與,特別是有持續龐大虧損的不良紀錄。


剛剛寫完這篇文章後,本博客的累積頁面訪問量超過444,444次,的確是非常應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62

鱷兄的研究: 德興(611)的神祕認購人揭祕


今日鱷兄留言,對David Webb 之前提及的德興可換股持有人李如樑先生作了一些分析研究,而筆者亦加入部分資料,希望大家對這隻股的大股東加深了解。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048


剛作了一些研究,時間所限,我的研究並不完全。

David Webb早前質疑德興集團(611)以大折讓發行CB,也沒有披露CB的買家身份。
http://webb-site.com/articles/tackhsin.asp

不久,德興集團透露CB的買家是李如樑,並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權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3/LTN20091013317_C.pdf



鑑於近期對認購人之最終實益擁有人身份之關注,董事會及認購人謹此知會股東及公眾投資者,認購人Giant Project Investments Limited乃李如樑先生全資實益擁有。

此外,董事會謹此重申,認購人及李如樑先生均為獨立且與本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董事、行政總裁及主要股東或彼等任何各自之聯繫人士概無關連,且並非與任何股東一緻行動(定義見收購守則)之人士。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NSForm1.aspx?fn=34063&sa2=np&scpid=1951741&sa1=pl&scsd=01%2f01%2f1900&sced=20%2f10%2f2009&pn=%u674e%u5982%u6a11&src=MAIN&lang=ZH


根據港交所的紀錄,李如樑在03年7月22日曾經在場外大手買入29,950,000股德興集團,而根據Yahoo的紀錄,成交量一向很低的德興集團,當 日總成交量是30,050,000。同日有一間已清盤的Global Diversified Trading Limited於場外出售相同數目的股份,動機估計與基金清盤有關。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NSForm1.aspx?fn=1426&sa2=np&scpid=1951741&sa1=pl&scsd=01%2f01%2f1900&sced=20%2f10%2f2009&pn=%u674e%u5982%u6a11&src=MAIN&lang=ZH

單憑一個名字,不能完全排除同名同姓人物,這個李如樑,我估計就是曾經捲入Ba叔案的李如樑

http://www.asiabizconsultant.com/people_cht.htm




「李如樑先生在金融界內服務逾25載。在1981到1995年間,李先生曾於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擔任數職,負責提供策略性投資建議予個人、商業及機構客戶。

於1995至2002年,李先生獲邀出任亞洲乾昌證券有限公司之董事。此外,李先生亦為數家知名證券公司及上市公司之董事。在1996至2000年,李先生獲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理事,更於1996至2001年獲委任為上市委員會委員。」

在2002年證監會公開譴責李如樑。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02PR20



證 監 會 譴 責 李 如 樑 (李 氏)

本 會 認 為 上 述 情 況 及 有 關 人 士 通 過 亞 洲 乾 昌 的 帳 戶 進 行 買 賣 的 規 律 及 模 式, 應 該 足 以 使 李 氏 警 惕 到 有 關 的 買 賣 可 能 並 非 正 當 交 易。 此 外, 證 監 會 亦 認 為 李 氏 未 有 充 分 及 妥 善 地 查 察 上 述 情 況 的 買 賣。

有 見 及 此, 證 監 會 認 為 李 氏 使 人 質 疑 其 作 為 註 冊 人 的 適 當 人 選 資 格。 鑑 於 李 氏 已 由 2002 年 2 月 1 日 起 辭 去 其 在 亞 洲 乾 昌 的 職 位, 本 會 因 此 施 行 其 在 這 個 情 況 下 可 以 作 出 的 最 高 懲 罰, 即 公 開 譴 責 李 氏。

2002年2月,李如樑加入耀生行(集團)有限公司(290)成為執行董事。耀生行其後改名為泓通控股有限公司,泓通控股之後又改名中國環保電力控股有限 公司,其間發生著名的Ba叔案,李如樑一度被補,中國環保電力後來又變成中國富強集團有限公司。德興集團(611)發行CB的同時時,配售 72,000,000份認股權證,配售代理是富強證券有限公司,富強證券是中國富強(290)旗下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01/LTN20020201039_C.doc



http://www.290.com.hk/index_chi.htm


公司名稱於2008年11月經股東會批准更改為中國富強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為一家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的投資控股公司。通過公司一家主要附屬公司富強金融 (控股)有限公司,集團持有富強證券(香港) 有限公司、駿溢證券有限公司、駿溢期貨有限公司及富強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為證券經紀及孖展融資、於香港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期貨及期權中介服務,以及財富關連服務包括證券交易、證券咨詢、資產管理及保險中介等。

受Ba叔案影響,李如樑自2005年10月4日起調任非執行董事,其後於2005年10月31日正式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010/LTN2005101003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102/LTN20051102111_C.pdf


李如樑於2000年12月1日至2005年3月9日擔任中洲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中洲控股其間改名中科環保電力有限公司(351),這公司是另一間捲入Ba叔案的公司。我有點奇怪李如樑會點解擁有「獨立」身份。

李如樑於2005年9月12日擔任安歷士(723,曾稱華晉國際、中國鎂業、晉盈控股、現稱永保林業)的非執行董事,9月21日忽然調任執行董事,直至2006年2月10日辭任。與李如樑一起加入安歷士 的,還包括汪滌東,汪滌東曾兩度擔任中國環保電力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值得一題的是,汪滌東是黑仔王,根據Webb-site.com的紀錄,汪滌東曾經擔 任東大照明(8229)和百靈達(2326)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至於百靈達(2326)現時的大股東,亦為嵌崇高國際(209)大股東、中國雲錫礦業(263,前稱保興投資控股)股東及前主席、奧亮國際(547)大股東及保興發展控股(1141)的孫粗洪。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12/LTN200509121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22/LTN200509220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213/LTN20060213060_C.pdf

如果數遠一點,中青基業(1182)的前身東聯控股與幾個人物拉上關係。Ba叔案的其中一位被告韓明光曾經擔任主席,而Ba叔和李如樑曾經擔任獨立非執行 董事,汪滌東曾經擔任公司秘書,另外有一位執行董事梁軍,後來成為了中科環保電力(351)的主席,執行董事蔡偉光曾經擔任中國環保電力(290)的獨立 非執行董事。

李如樑去年成立了中國富強基金會,這基金會的創辦人包括黃錦發,當時是中國公共採購有限公司(1094)的主席。


http://www.capitalentrepreneur.com/common_emag/view_content.php?issue_no=056&pub_id=23&top_id=129&art_id=88560

中國富強基金是於香港註冊的慈善機構,去年底成立,由前香港上市委員會委員李如樑、中國公共採購(1094)主席黃錦發、建銀國際董事符耀文牽頭創辦。該基金將於10月27日、28日舉辦成立晚宴及環繞金融改革及農村經濟改革的專題研討會。


根據後來中國富強的公告,其資歷如下:


黃 錦發先生,47歲,為嗇色園董事會副主席以及嗇色園人事及行政委員會主席。彼亦為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之校監。彼在與慈善團體合作及教育行業方面擁有廣博管 理經驗,並於印刷行業擁有超過15年管理經驗。彼為主要從事印刷業務之Hip Lik Design and Printing Company Limited之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7/LTN20090527580_C.pdf


2009年5月27日,由黃錦發控制的奇駿有限公司持有40%及夏小姐控股領南有限公司持有60%的Jadehero Limited,認購中國富強集團(290)1.28億的無息的可換股債券,並附有等額的認股權,而每股換股價及認購價16仙,即共可認購16億股 (128,000,000 + 128,000,000)/ 0.16,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4/LTN20090904779_C.pdf

2009年9月4日,他辭任中國公共採購(1094,前稱新怡環球)的主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4/LTN20090914245_C.pdf


再過一星期,即2009年9月11日,黃錦發加入中國富強(290)成為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幾日後就發生了德興集團(611)以大折讓向李如樑發行CB,並且由中國富 強(290)作為配售代理配售認股權證的事件。


後話:


(1) 2008年5月,中國富強(290,當時稱中國環保電力)宣佈購入駿溢証券51%股權,財務顧問為智略資本,王顯碩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及主席,其現時為華藝礦業(559,前稱精藝集團、華藝銅業)的大股東及主席,該公司與金利豐的淵源甚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30/LTN20080530397_C.pdf

(2)2009年9月18日,中國富強認購匯盈控股(821)1億元的可換股債,佔該公司發行3億的可換股債券的3分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8/LTN2009091845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8/LTN20090918578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65

毅力(332)投資者起底(更新於2010/3/11,補充hinhin1985兄的資料)


(感謝: hinhin1985兄的資料在此文亦有幫助。)


關於此股的投資價值,我就不再談及,詳情請看此貼,只談談這些新投資者。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5/LTN20090225179_C.pdf

2009年2月24日,公司宣佈債務重組,先削減股份票面值至1仙,然後把公司分割為破產管理人持有部分及上市公司保留部分,然後首盛有限公司投資以1.1仙認購該公司7,137,150,000股,其中7,000萬交由破產管理人,剩餘資金由公司保管。

(2)

後來經過股權轉讓,Allskill股權轉讓給Best Kingdom根據補充資料,首盛有限公司投資者股權架構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547_C.pdf

根據該等轉讓及於本公佈日期,彩進由Corporate Smart擁有45%、由錦鴻擁有30%、由McCallum VC擁有15%及由Best Kingdom擁有10%。

Corporate Smart為楊桂桐控制、錦鴻由劉正基控制、McCallum VC由 譚學昌控制、Best Kingdom由郭海生控制,Allskill則由陳錫坤控制。



據公告稱,他們的資歷如下:



 


楊桂桐現為大中華地區一間歷史悠久及業內首屈一指之製造服裝配飾相關產品的公司內擔任營業部主管。楊先生亦有投資於一家大中華的軟塑料包裝公司,並擔任該公司之董事




劉正基持有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之經濟學士及碩士學位。劉先生在財務、投資及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劉先生曾任職於多間國際財務機構,亦曾擔任多間在中國及香港經營資訊科技、輪胎製造、醫藥及零售業務之公司之顧問或高級管理人員。劉先生亦為特許財務分析師。



 譚 學昌在香港及中國經營一廣泛系列之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零售及貿易業務並積逾三十年經驗。譚先生為Citicall Retail Management Limited之創辦人之一,現時擔任其行政總裁兼董事。Citicall Retail Management Limited主要在香港經營消費電子產品之零售業務。

郭海生,現年59歲,於業務開發方面擁有超過三十年豐富經驗。彼亦為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士泛亞控股有限公司(均為於聯交所上市之公眾公司)之執行董事。
陳 錫坤在香港及中國累積逾二十年之審核及提供企業顧問服務之經驗,且曾參與無數有關財務申報及調查與及不同行業的首次公開招股事務,其中包括物業發展及建 築、服裝及電子製造業務等。陳先生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在澳洲南昆士蘭大學獲得會計學士學位。陳先生亦為香港執業會計師、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及澳洲會 計師公會會員。




(3)


今日只談其中四位。


(1)楊桂桐的配偶為戴純卿,戴純卿一家人作為債主,曾參與重組遠東生物製藥(399)的重組,後因原投資者缺水,被毛裕民一派購入股權,後易名聯合基因集團。


(2)譚學昌是鐳射(Citicall)的創辦人,現售予蘇寧,之前鄧先生曾稱是先聯絡他,其後則由譚先生投資,鑑於此,有人猜測和鋪王鄧先生注入鋪位有關。

(3)郭海生為其士國際(25,前其士香港)老臣子,亦為其士泛亞(508,前其士商業系統、其士科技)之董事,該公司正轉型能源業務,搞手為修身堂(8228)張玉珊弟弟張嘉恆





(4)陳錫坤為執業會計師,擁有一家同名會計師行,位於北角秀明中心12號E-F,戴純卿兄長戴啟興當時作為債主,並入主董事局,提供高息資金資金協助韓先福購殼。


在2008年7月18日,委任其為公司祕書(連結為2008年年報,pdf p. 10),同日地址遷至位於同一座大廈同一層的12樓G室。一個月後,戴先生因韓先福無力償債,故把上市地位轉予毛裕民先生


2008年12月5日,陳先生辭任祕書,在次年3月亦遷至現址海港中心


其後,戴先生妹妹戴純卿的丈夫楊桂桐為首的毅力成功入主毅力(332)後亦遷至該址陳錫坤先生的會計師樓同一層,亦即北角秀明中心12號D室。

可見陳先生又是投資者,亦可能是上市公司業主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4

味皇兄的分拆幻想(2011年5月16日稍更正)

味皇兄的「如何好似+x咁搞上市」,本人有感而發,有點東西想寫。

(1) 分拆上市規則

味皇兄話:

1. 「根據上市的規則,要上市的公司最少要有3年的盈利記錄,最近1年最少要賺5000萬,因此在2009年尾成立的子公司,就最快需要在2013年達到5,000萬的目標。

2 「另外為左要偽裝成高增長公司以獲得高市盈率,就需要安排第一年賺超少,第二年有幾千萬,第三年達標。」

第2點我無異議,但是第1點,我有一些東西會補充。

a. 上市年期

已經在前文王雅媛文章的疏失提過,「假如它是上主版,它是對的。根據上市規則4.04條,需要提供 「於上市文件刊發前三個會計年度每年的業績」,但上市規則根據第8.05A、8.05B及23.06條,如果管理層有足夠經驗,或是其為工程公司或項目的 公司亦可以接納少於3年的上市紀錄,但這屬於非常特別的例子。

但 是如何它是上創業板,這段話就不對了。其實根據創業板上市規則11.12A(1)條,「新申請人或其集團...必須具備足夠至少兩個財政年度的適當編制的 營業紀錄,及且從日常及正常業務經營過程中產生淨現金流入」。

b. 關於是否三年均需盈利

在主板上市規則8.05條有提到:

「(a) 具備不少於3個會計年度的營業記錄(參閱《上市規則》第4.04條),而在該段期間,新申請人最近一年的股東應佔盈利不得低於2,000 萬港元,及其前兩年累計的股東應佔盈利亦不得低於3,000 萬港元。上述盈利應扣除日常業務以外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或虧損;」

至於創業板上市規則11.12A條有提到:

「新申請人或其集團(不包括採用權益會計法或比例綜合法將其業績在發行人財務報表內列賬的任何聯營公司、合資公司及其他實體)必須具備足夠至少兩個財政年度的適當編制的營業紀錄,及且從日常及正常業務經營過程中產生淨現金流入(但未計入調整營運資金的變動及已付稅項)。申請上市的新申請人或其集團此等在刊發上市文件前兩個財政年度從經營業務所得的淨現金流入總額必須最少達2,000萬港元。」

由此可見,如果上創業板,不需要盈利,只需兩年合計現金流入2,000萬即可,其中1年可以是負數,但是第2年就要補足2,000萬。

但如果是主板的話,上市前1年盈利要有2,000萬,但是前2年和3年,其中一年可容許虧損,只要兩年加起來正數3,000萬則可,所以如果按照要高增長的推論,其實就是第一年蝕錢,第二年補洞之餘要多3,000萬上,第3年要賺多過上一年則可。

(2) 關於分拆上市的手段

這個,味皇兄提出了很多建議,在上市前一堆方法以下就此點列如下,並作出一部分評論:

1.子公司向母公司租用廠房同設備及店面,令折舊減少以增加子公司盈利,折舊歸母公司

2.子公司向母公司要原料,母公司按第一年高賣,第二年正價,第三年平價供貨以增加子公司盈利,減少母公司盈利

6.子公司唔再租廠房,出高價向母公司購買

按: 其實只需租店面即可,在生產方面,並逐步委派自己的手下開公司做分包商,轉由他們直接生產,但實際上由母公司租用廠房給他們生產。

在單價上,則年年慢跌,解釋則因為銷售量增加。雖這些「分包商」利潤減少,但是會承諾在上市集資後買回他們的股權,補回他們的利潤。

這樣看來,就可以做到避免關連交易,也造出關連交易持續減少的假象,這樣就過了上市這一關。


3.每年開發出新產品,成果逐年注入子公司,增加子公司盈利,而研究支出就歸母公司

4.公司的資源全部撥去子公司,子公司進步神速,母公司發展停滯

按: 其實這個東西亦可以這樣做,但實在太露骨,其實這個在過程上,可多開由一個人頭員工控制的研發部,把部分原公司想注入的專利,以一個較相宜的價格轉給會上市的公司,或者把專利以低價租予子公司,又或者把子公司產品分割成新研發部,並資本化該等專利,這樣就不損報表,所以應該就可以技術上做到味皇想做的事。

在資源上,實際上也不需這樣做,只需銷售上和母公司產品併網,但是實際上分開就可以,這樣就可利用母公司資源做大事,這樣,銷售成本就可壓到最低呢。

5.上市前向子公司低息免息貸款,上市後貸款到期,高息向母公司續期

按: 根據上市規則及公司條例,其實並對公司資助上市公司的限制,正如卓能(131)一樣,就算趙世曾P+1.8%借錢予公司,或者像恆地一樣只以拆息借錢予公司亦可。只是如果得益多於披露時,但如果公司受益,需要遵守披露規則。

根據上市規則14A.65條規定以下是屬披露事項,但如果有資產抵押的並無規定:

「(4)  關連人士或任何屬《上市規則》第14A.13(2)(b)(ii)條所述的公司為上市發行人的利益,按一般商務條款(或對上市發行人而言屬於更佳條款者)提供財務資助,但並無以上市發行人的資產就有關財務資助作抵押。」

所以,如果好似味皇兄的事例,是可以的,但是以一家零售公司,也許榨壓供應商更有用,或者由母公司加長數期,但這些多出來的錢是用來作購買這公司的貨,以供應這家欲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似乎來的更有用,也避免了大量關連交易呢,只要不到披露的界線,完全看不出,只是看到報表上母公司應收款大一些吧。

 

7.資源流向母公司,母公司進步神速,子公司發展停滯甚至倒退

8.私有化子公司

9.夠3年後再分拆

按:  其實這個我沒有異議,只是8就一定要等低潮呢,況且下一次就不要分拆上一市私有化的東西,是分拆原有上市的東西,這樣就好解釋一些。

根據古藉《快快樂樂學食人》記載,除了上市要把一些固定資產如電訊、物業投資及基建外,上市外,分拆前一定不要搞任何發展計劃,分拆後才大搞,這樣就不會使盈利變樣呢,上市後因大量投資,開支增大,這就現形了。

下一篇,我會試試搞個模型,看看味皇兄假設能否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4

味皇兄的分拆幻想(2)

上一篇講到要弄個模型出來,來證明味皇兄的說法,現在就做一些假設,但因為資產負債表較不重要,故此決定不予列出:

(1) 母公司銷售額是10億,每年增長10%,但子公司銷售額2億,每年銷售有50%增長。

(2) 毛利率30%,子公司銷售成本每年降低2%,省出來的支出由母公司吸收。

(3) 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10%,子公司銷售成本每年降低2%,低的支出由母公司吸收。

(4)研發費用為銷售額3%,但子公司研發費用因為已資本化及並無攤銷,故研發費用為零。

(5) 折舊費用為銷售額5%,但子公司因無廠房,所以無折舊支出,廠房由母公司租予子公司產品分包商使用,租金收入為子公司銷售額的的3%。

(6) 稅項為25%。

(7) 母公司持子公司約40%,這就不用併入報表,子公司賺的錢全部向母公司派發股息。


如果母公司報表同子公司沒有財技,母子公司報表拆開會是這樣的,比例會是和營業額一樣:



但實施轉移後,子公司利潤大增,而母公司雖然營業利潤大幅減少,但是分佔子公司利潤增加,增長只是稍為放緩。



轉移利潤的效果,其實是有遞增效應,但是可以從分佔子公司盈利補回一部分,稅也可交少一些,實際上報表影響有限。


假設以此3年的轉移利潤作為損失,以第3年轉移的利益作為基數,利用市盈率放大後,假設分拆33.33%股票後,公司股權攤薄至30%計算利益,把利益損益相抵銷,製成下表。

從下表可見,就算母公司以6.8倍分拆公司上市,實都是正數,如果以20倍上市,利益更達到1.76億,這就是公司1.3年利潤了。由此可見這方法確實是有實效的,所以上市公司這麼喜歡把轉移母公司利潤至子公司,然後上市,獲取更大的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02

[转载]归江:WJMONK兄的老搭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sh2n.html

归江是笃定的价值投资大师,WJMONK兄的老搭档,他们两人珠联璧合,曾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为全国社保基金实现了500%的收益!

 

 本文节选自2010年11月26日归江在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俱乐部发表的《大道至简的投资之路,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演讲

 

A股的规律也非常容易看到。从过去的趋势来看也是在20-60倍之间波动的显著规律性。有人说刚刚讲的都是蓝筹股,成 长股可是不一样的,创业股应该到80-100倍,因为我们每人手上的都是高成长股。我常常请同事们猜猜,连续5年收入和利润都保持增长的公司有多少家?大 家都不相信只有不超过100家。实际上真正可以保持增长的公司,在1000多家公司当中只有区区10%,但是我们每个人手上拿的又怎么都是成长股呢?我们 认为是成长股和成长概念股的差异,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差异。成长股是有客观业绩支撑的股票;而成长概念股是每个人的主观判断,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己的梦。所以成长股很少,成长概念股却很多,彩票很多,但中彩的很少。同样很多人说成长股那么少,当然物以稀为贵,所以市盈率应该很高啊。我们说黄金再贵也有他的价值,土豆再便宜也不会有人白送给你。成长股怎么来算他的定价呢?有很 多创始人手上的股票,市盈率60、70倍,自认为有百亿的身家了。如何来理解他们可持续的身家呢?我们把收入持续增长15%的公司找了45家,看看牛市和 熊市下来这些公司的估值规律又是如何?15倍-60倍之间。60倍已经是弹簧弹的最高位置了,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价值所在。所以您也不得不 考虑,15倍市盈率和60倍一样都可能出现。所以你的百亿身家是不是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呢?这张图可以清晰的告诉我们,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论并没有过时,不因我们有没有买这个股票,或您是大股东,大老板,或有一群马仔天天在您面前夸您的财富而有所转变。
 

   在座的都学过价值评估或者EVA之类的课程。但是我们要提醒的是,我们看到这种企业回报和资本回报的正相关只有在三年以上的时候才逐渐显性化。为什么我们买了蓝筹股而股价不涨呢?其实短期的股价波动的确和基本面不见得有任何关系。这也说明长线不是所有人可以玩的。三年的周期,现在有几个客户可以放三年,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用社保基金去做价值投资的尝试而不是公募基金去做价值投资尝试的很重要的原因。
 
 什么时候是15倍,什么时候是60倍呢。我们同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研究。1905年以来,美国6年滚动的股市回报图。我们看到过去的100年,除了美国大危机之 外,企业盈利都是正增长的,只是增长高低的差异。再看分红率,从历史来看更加稳定,即使是在大熊市的时候,分红率也是正常的。这也说明股票跌到最差的时 候,其实你还有一块收益,那就是说债券的收益。很多有人说企业经营好,高增长就要给高市盈率。也就是说经济好的时候市盈率高,经济差的时候市盈率低,历史 证明这句话又是错的。其实泡沫出现的时候,大牛市出现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增长已经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家回想美国的网络股泡沫,07年的A股泡沫,其实经 济已经过热,通胀也起来的时候。由此可见你想期盼的大牛市其实不是出现在经济高增长时期。你用GDP增长想赚泡沫的钱这被历史证明又是有偏差的。
 
   企业高增长的时候,它的折价往往是最厉害的,股市往往喜欢坏孩子。我们看大蓝筹股的启动,从长虹到发展,到招商银行和万科这样的公司,高增长了许多年,最后大家实在觉得他便宜的不像话的时候,才出现暴涨。所以价值投资的窗口在什么时候,就是在未来三年经济起来,好的企业出现,却不为市场所关注的时候。
 
   这么简单的赚钱方 法,为什么很多人做不了价值投资呢?主管部门告诉我们,要做投资者教育,持续不断的投资者教育。但事实证明,搞了一百年股票的美国人也是一样的。追涨杀跌 的趋势,全世界人民都一样。这是美国的基金申购状况,连续三年业绩好转,申购率都升上去了;此后却收益连续亏损3年,申购大降;大家都觉得股票投资不行改 投资债券的时候,就在这一年股市爆涨了。这就是典型的09年市场,重现了美国03年市场的行情。
我们总结下来还得回到中国的禅宗,是风动还是幡动?我们看到市场上波动的是情绪,不波动的是价值。价值始终像流水一样,每年稳定的增长,我们不能遵循价值规律的道理是因为我们是人,就得有七情六欲,否则都变成巴菲特老禅师,生活太没劲了。

企业创造价值,宏观干扰情绪-----《STALL 
 POINT》

巴菲特也学过经济学,但是为什么巴菲特总是在经济最差的时候不断的买股票呢。有本书叫STALL 
 POINT,他研究了美国过去100家大企业的成长规律,结论是企业能否增长的因素87%是内在管理,外部因素只有13%,而宏观因素只占4%。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在过去12年面临同样的宏观环境,同样的周期性和同样的政策管制,但为什么春兰ST 了,格力美的几百亿了?我同班的小学同学和中学同学们呢?各位在座的老总比同班同学那么成功,是宏观环境使然?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历史证明,宏观不是投资的要素,否则计划经济就能带来最好的股市。一句话,是企业在创造价值,而宏观在干扰我们的情绪。


 
   还有很重要一个数 据,美国过去20年看,基金的平均回报是11%,但是基民的回报才4.5%。剩下的去哪里了呢?几百万金融从业人员分了几亿基民的将近一半财产性收入,怪 不得学生们都朝这个行业钻呢。因为有不断的宏观信息告诉你要调整仓位,不断的新板块,新概念和新经济促使我们去交易,不断的新出炉的基金排名榜让我们追 星。所以说商业驱动也是价值投资最大的挑战。其实这个行业很简单,如果说没有情绪和商业驱动的话,我们就不断的去找各个行业最有竞争力的公司,耐心等待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持有。
我们比大多数公募基金幸运的是我们拿到一笔钱,这个钱叫社保基金,它的口号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结果大家不言而喻,不断逃顶和抄底的是社保基金。大家认为有国家的后台,内部的消息,但亲身经历的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遵循简单的原则,再加上一点社会责任感,可能是社保基金做得比大多数公募基金好的原因。
 
   还有一个图,我们 说,这也是我们独创出一个调侃的理论,股票就像蝴蝶的一生。在大熊市跌跌不休的时候,他就是一只难看的大青虫,就是一个接近债券的投资品种,但越跌分红越 高。天暖起来的时候,它就变成蛹,有风险也有收益,股票的正常状态。再涨涨呢,大家都进来炒作了,可能涨得越高就赔率越高,那就变成了彩票,一千个人当中 只有一个能中彩逃顶的。但这也是蝴蝶最美丽的时候,故事多多,绯闻多多,轻盈且美丽。而我们经常做的是放飞蝴蝶的事情。现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我们觉得应 该也是蝴蝶放飞的时候了。
 
   公募能不能社保化 呢?我们在国泰基金做了些尝试,结果还是不错的。我们做了几件事。一是少开麻将桌。买一个股票就像开一桌麻将,你要考虑上市公司会不会调节利润,股东会不 会减持,别家基金会不会砸盘,新财富研究员会不会推荐。一个基金经理能同时打几桌麻将?业内平均水平可能是100桌。但研究证明,分散风险到60桌基本上 分散不了多少风险了,反而带来了失察风险。审慎投资带来了投资精准的增加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此外,我们贯彻量化的责任投资。有必要在一个股票上每天都买卖 吗?我们跟踪交易密度指标,警示风险。我们对所有基金对每个股票买卖成本做比较,那些老是买在高点的基金经理是不是要做点解释?那些老是买在低点的基金经 理是不是可以提携一下大家,团队共享下投资心得?事实说话,量化风险的方法就像麦当劳餐厅一样,当玻璃透明之后,厨房里的卫生就好起来了,投资人的回报也 就有了保障。国泰可喜地整体的业绩改善了。
我们的研究方法体系和我们的投资方法体系一样,是长期和价值的,是历史唯物的,但也是让在座失望的,下个月市场涨幅怎么样,哪些板块或个股我们无从推论得出来。

我们这张图说明了我们的长期观点,消费一定要起来。同样我们也看重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各行业的普遍现象,这两个主题消费崛起和强者恒强我们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5年的长期主题。
很多客户说你们这样的做法不行,到底回报率多少。我们同样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可以推论出来的。我们看到标准普尔指数1982-199年以来有17%的年收益率。而A股过去12年是18%的年收益率。我相信这是坚持简单常识能得到的合理回报。很多人拍胸脯保证更高的收益,很多客户也自信能拿到更高的收益,或沾沾自喜于过去成功的每年翻番的收益。但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常在股市走,每年碰到些横财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把这些横财常态化却不是个好事。
如何能坚持简单投资原则做好投资,我觉得从个人层面有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是要有独立的人格,我们每年去欧美考察资产管理公司,都看到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公 司,但是很可惜,在亚洲我们没有看到,所以亚洲机构能逃顶的也是非常鲜见。惟命是从,从上从众是我们东方文化的精髓,在股市里却是致命的性格缺陷。第二是 要遵循数字,逻辑和历史,而非情绪,我们讲了,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少。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持续学习。巴菲特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这个人每周可以阅 读500页,可用。还有要确立人生的价值观和哲学观,为人民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年轻的行业里一群年轻人手上有几十亿的时候,他们又没有什么的时候,外 部约束很难起到作用。因此这个行业,只有乐观和好奇,而不是追求私利,是获得卓越投资能力的关键。
我们觉得很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多读历史书和企业家传记。比如说《长线》,里面说的就是价值投资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生存法则。即便投机,像高盛的合伙人所说,我 们贪婪,但是我们要的是长期的贪婪。当99%的人都在天堂的时候,天堂里的环保、污水处理问题就会很大,在地狱里反而可以住别墅。所以当所有人都说短平快可以赚钱的时候,那么你做长期投资者很可能就是一个最后赚钱的人。

既然我们选择的价值是企业家,我们研究的方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企业家,研究这些企业家的历史,就跟毛主席读几千年的历史一样,你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启迪。研究企业家和产业规律是很重要的。产业的规律是长线投资者要做的事情,我们持有周期如果超过5-10年的话,其实我们的基金经理已经不是交易员,而是CEO了。你要以CEO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行业和这个企业。所以巴菲特最后长线投资人的成功之处是他从企业家的角度去理解企业。
很荣幸,我的公司马上要成立了,simpleway,我们希望简单做人,简单做事。也要感谢大家参加这次交流,希望首先我们能会成为价值观一致,思想上共同交流的伙伴。

连凯: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提问,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讨。

提问:刚刚听你讲长期的价值投资,这里我想提一个关于短期一点的问题,最近股市到了一个比较怪的状态,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有一些股票突然10%的涨停,突然10%的跌停,不像以前是有一些趋势的。这一点是不是拐点或者是怎么样的呢?想听一下你的评论。

归江:这不是我的专长,我自己的观点是现在市场处于结构分化的时候,有蝴蝶也有青虫。

提问: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价值投资和长短线的问题,你在社保基金当中运作的非常好,你从社保基金经历当中得到了什么办法,可以超越社保基金的表现。

归江:谢谢,我觉得社保已经做的很优秀了。我们的投资目标不是超越谁,而是做好每一比投资。能不能超越社保我们认为更多是组织管理上的挑战,对创业期的我们来说。因此,构建体系和培养团队是我们初期的重点。

提问:还有持股的问题,为什么不在最后一年再去买,我相信你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看到起飞前的症状。

归江:我们正在挑战,希望把这个时间缩短。但是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这方面如果花精力在这个方面的话,我们对企业的研究就会下降,这是专业分工的问题。我 们说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我希望市场最差的时候,去帮助企业。很多人的确抓住了最好的时机进去,但他赚了一倍就会出来,他赚不到十倍的钱。我们看 到沃尔玛一个法国的投资者赚了100倍,如果说是交易选手的话,你永远都是可以赚100倍的股票上只赚一倍就走了。因为你对他的交易有信心,而对长期经营 缺乏信心。只有你真正的理解企业,才能在下跌和长牛中守得住他。

提问: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在今年那种长线投资,客户不会给你那么长时间,我们去搞新兴产业有40%、50%的收益率。我们赚一步就走,不断寻找下一个目 标。做私募和社保是不一样的,我一开始也是信奉价值投资,但是在私募,你的客户不允许你去做长远投资,他每天都会盯着他的股票市值,会天天给你打电话说他 的股票怎么样。

归江:你可以选择不做私募,只管朋友的钱,你总会找到你的细分市场。什么钱都想赚,可能就是很多企业失败的原因。现在只做空调的格力是盈利最好的,只做白 电的美的也是上千亿的,黑白家电手机都做的,现在都是小弟弟了。作为交易者你做到40岁你就做不下去了,但是做价值投资者的巴菲特可以做到80岁。我们看 到资本市场有多少十年前成功的投机者现在基本上都不在了。当然当下有人可能会创造奇迹,但是我们想做是大概率事件。

提问:归江先生你好,请教一个问题,您说很多基金经理在优秀的企业上反而亏了很多钱。我在思考如何投资优秀企业的时候可以规避08年这样的风险。比如说我手上有招商银行和云南白药,以目前的阶段来看,能不能听听您的建议,你会如何操作。

归江:白药这样的企业我们忽略了,可能我们觉得贵。任何规律都会有小概率事件。的确有公司能穿越大泡沫,但是买到这些公司就像买彩票一样,很难找到先验的规律。
提问:在你当前判断的逻辑下,可能这个股票不能持有了,在你的经验来说,会有哪些条件或者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会选择不再持有,甚至没有变成蝴蝶。

归江:确实是有这样的无效资产在里面的,不可能都是好的案例。比如说我们投资过电力企业,我们是失败的。但是即使我们看错了,我们的损失有限,因为买的便宜。巴菲特说,一个桥只能走10T,你非要20T去走,走过去没事,但是万一出事了呢?我们管的钱是老百姓的养老金,我们总是把万一出错可否承受作为买入股票的重要假设,这就是我们风险控制的方法。

提问:你好归江先生,我有一个问题,10月6日许小年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传统社会和公民社会。我在创业讲座当中也请教了6位创业的校友。 我想请教你,如果你在选择公司有一类公司他的创业者是有红顶商人的潜质,还有一种是有企业公民的心,但是他现在很困难。从您的角度您更倾向于投资哪一个 呢?

归江:怎么解释企业公民?

提问:他比较注重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福利,做事必须有责任,不太倾向于搞一些官商勾结,这种赚快钱。

归江:我一定是选择后者。我们说民营企业到1000亿的时候政治风险是很大的。胡雪岩当时是红顶商人也被当时的国有企业招商局的盛宣怀给干掉了。历史证明靠保护伞的方式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市值做大的时候各种势力都会过来干预你的发展。还有你刚刚说的对社会有所贡献,我觉得这种企业可以做的更长一些。

提问:现在140多家创业板企业已经上市了。我问一些创业家,他们很多都是语焉不详,说红顶商人,他是白顶商人,你觉得这140多家企业当中有多少会像比尔盖茨或者是像苹果,这是一个大概率的问题,还是小概率的问题,投资者在把握时点上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概率问题。

归江:我觉得很难说,这里面肯定会出现一些优秀的企业,同样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建议公募基金去搞新能源这些公司。如果说把这些钱放到公募基金去 管,还不如交给创投去管。人家有风险控制手段,有对赌协议,盈利目标不完成,会如何如何;VC创投有独特的研究团队,浸淫技术几十年的专家和管理专家。但 是公募去投资二级市场的创业板,那么高的市盈率,分散投资也无法分散风险,研究体系也不支持。公募的研究体系说白了是帮VC在变现,他没有能力去做这些研 究。

提问:中国要进入高通货膨胀的时代,哪些板块可以抗通胀呢?

归江:高通胀、低通胀永远是一个是经济的正常波动规律,回归本源还是企业的成长,企业的内在管理,宏观只占到4%。你小孩还要成长,要出人头地还要靠父母的教育,还是要靠内在的因素。高通胀的话,如果说股票跌的话,反而给我们创造买点,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地方。

提问:我自己也做企业,也做一二级市场,包括我的股票也有阳光私募的,也有团队帮我操盘的。但是我真正看到的能够像你这样,跟你的理念一样要走下去的人并不多,你是做商业化运作的,你要苦多少年,你如何安慰那些过了三年还没有成长的人坚持跟你走下去。

归江:我们现在三个合伙人已经财务自由了,我觉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我觉得再做三年经济还起不来,这个概率也是很小的,事实证明我们的经济还在改 善,这一点我们也做了基础的研究,这三年是价值投资者比较好的进入时期。至于说怎么熬过来,你看任何成就的企业,都是十年苦心经营。为什么共产党可以成 功,就是经历了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真正的把坚信信仰的人提炼出来了。幸运的是,我们做了12年,有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包括中欧的校友。我想经历了这么 大的市场波动,总有一些人看到一些规律。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资金管理,或者是资金分配方面的问题。我看到有一些评论,就是说巴菲特长期投资的成功,很大的原因是投资的结构和服务 金的来源,可以在安全边际非常大的时候,有不断的廉价资金可以加大他的仓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请问,你们在管理社保基金的时候,你这个资金额 度是固定的还是说是可以增加的。如果说是个人投资者,他的资金来源必须一定的情况下,这个资金怎么来进行分配管理。第二个问题,我看到你前面列出的社保基 金投资的标的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企业股票,那么在新兴行业起来的时候,最近二三十年就是IT和互联网产业,当这些产业起来的时候,你们的投资方法能够在这 些行业当中发现他的龙头吗?或者说你是会等这些行业的龙头出现之后再进行投资。比如说腾讯,你刚刚多次提到腾讯,腾讯如果你们要投资你们会什么时候投资, 因为他是04、05年在香港上市的。这样的一些行业的龙头,他也是通过行业的发展竞争之后成长起来的,这样的公司你们怎么来进行判断,或者说你的投资方法 怎么进行判断谢谢。

归江:有一些办法只能通过选择,要通过时间去历练属于你的那种风格的客户,匹配你的投资方法体系。所以价值观我们要保持一致才有得谈。刚刚所说的新兴行业我们也在研究,但是客观来说,巴菲特这样没有研究过高科技股也可以成为世界前几名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做些简单的事情,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挑战高难度。比如说腾讯,一上市我们就研究了,看到他财务报表非常好,但是我们看不到他的成长性。很多事都是事后检验的。所以我们说Simpleway做简单的事情把他做好,事实证明,这里有足够的钱可以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