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麼技術分析經常不准。技術分析是一種占卜。 黑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c5f7c301011sx0.html

技術分析是用一個結果,去推導另一個結果(兩個結果相互預測)。而不是用原因來判斷結果。

如果您很瞭解占卜請忽略以下段落:

 

首先我不歧視占卜,占卜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在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的時候,改採用的沒有辦法的辦法。

占卜的核心是:通過預兆,預測未來。

古人發現,很多事情在發生前會產生徵兆。如:天亮前,雞叫。下雨前,燕子低飛。地震前,老鼠亂跑。

 

以下舉一個例子:火烤龜殼,預測下雨。

首先下雨有個一般前提:空氣濕度大。

空氣濕度大,龜殼濕潤。用火烤龜殼時,濕潤的龜殼的開裂方式和乾燥的龜殼不一樣。(就如同用火烤濕潤的木條和烤乾燥的木條,開裂是不一樣的)。裂紋形狀必然不同。

於是認為龜殼的裂紋形狀和降雨有關係。即降雨和裂紋形狀有共同前提——空氣濕度大。

但是古人不知道有空氣濕度這件事,所以他們用兩個結果相互預測。

 

占卜是用徵兆(先發生的事情)來預測未來。

技術分析是用過去的股價信息來預測未來股價。

都是用過去預測未來

 

————————————————————————————————

 

占卜不准的主要原因是:占卜是用同因的兩果之間相互判斷的。

此話怎講?回到上面的例子,下雨和裂紋的原因都是空氣濕度大。

下雨和裂紋是空氣濕度大所可能產生的兩個結果。

之所以說是可能是因為:

下雨:需要空氣濕度大 和有冷空氣到來。

裂紋:需要空氣濕度大 和龜殼自身條件。

所以雖然有部分原因相同,但是互相之間也有不同的因素。並不是互為因果,相互充要的關係。

所以占卜總是不太準。

 

技術分析是用過去的股價信息來預測未來股價。(K線,均線,量能,趨勢  等等都是這樣)

它假設影響過去的股價的主要因素 依舊是影響未來股價的主要因素。——過去的股價絕不是未來股價的主要原因

過去的股價和未來的股價是同一個因素在不同的時間所產生的兩個結果。

但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光只有這個因素在起作用,而且這個因素本身在不同時間也未見得沒有變化。

所以技術分析才經常不准。

 

正如占卜會略了影響下雨的真正因素(空氣濕度大和有冷空氣到來)

技術分析也忽略了影響股價的真正因素。而是用表象預測表象。所以他必然不會太準。

 

 

 

PS:為何說:「過去的股價絕不是未來股價的主要原因」

    因為假如——過去的股價是未來股價的的主要原因——的話。

那麼:過去1年,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價格為10元的股票,未來也必然是10元。它不可能賣5元或是20元。

那麼:只要某隻股票現在賣100元,它就合理,未來也該賣100元。——不論賣什麼價格,從技術上來講都合理。

但這是不可能的。

 

 

 

當然大家都知道    影響股價的最主要的因素————企業的效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93

冒險是對時間和經歷的一種投資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06035.html

度人森迪普·賈加爾(Sundeep Gajjar)的名片上,是一個騎在摩托車上的卡通車手,紅色的線條勾勒出來的痕跡,在方寸尺幅的白色背景上風馳電掣。

一張小小的名片,顯然不足以承載森迪普的摩託夢想,他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可以馳騁。於是,森迪普駕駛著各種摩托車,騎過高山,穿過云層,越過雪地,耗 時25天,以阿聯酋迪拜為起點,以意大利博洛尼亞為終點,長達9750公里橫跨歐亞的這次騎行,摩托車的排氣管轟鳴起的塵土,落滿了世界地圖的千條水萬座 山。

以青春、行走、熱血與柔情為關鍵詞的《摩托日記》中,青年格瓦拉穿越拉丁美洲,在舊摩托車上目睹了貧瘠大地的苦難與希望。森迪普歷經阿聯酋、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國家與地區的騎行,同樣喚起了他寬廣的悲憫之心。

「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有世界上最適合摩托車騎行的公路,那是一段極其美好的時光。可是,當我經過另外一些貧窮的地方,看到孩子們因為吃不飽而消 瘦,或者老人因為無力前去就醫而在病痛中逝去,我常常難過地掉下眼淚。」 森迪普說,這個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隨身攜帶的不多的簡易食物分給孩子,或者幫助老人的親屬們料理後事。

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會隨時出現在騎行的過程中,考驗著森迪普和他的座駕。他的出發地迪拜氣溫高達47攝氏度,這樣的溫度熱得人們恨不得扔掉所有東 西,可如果真的什麼都不穿,熱空氣只會讓人更加不舒服,所以森迪普只好穿上很多地方的人們在秋天或者冬天才會派上用場的夾克,而為了對沖夾克給身體增加的 溫度,森迪普必須拚命往前騎,這才能感覺到速度和風。一旦停下來,森迪普說:「那種感覺,就像要死了一樣。」可到了斯洛伐克的時候,氣溫驟然變成了只有6 攝氏度,根本不可能在摩托車上裝載多少行李的森迪普,只能拚命喝酒來取暖。不過,在森迪普眼裡,他這次騎行遇到的最大對手,不是溫度而是狗。「保加利亞和 羅馬尼亞的狗非常兇殘,他們會死命地在摩托車後面追趕,經常是剛擺脫了一隻又出現了一隻,它們張著血淋淋的大口,隨時準備咬上我的大腿。那個時候,我恨不 得自己能飛。」幸好最後沒有被狗追上,但森迪普描述這些場景的時候,臉上的微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嚴肅和緊張,而且他的語速明顯加快,好像說快一點就能 儘早脫離那樣的困境,又好像說快一點他的摩托車就能再跑得離狗遠一點。

跟森迪普一起風餐露宿的,是他嬌小的妻子。他是她的方向盤,她是他的後援團。委內瑞拉詩人席爾瓦寫過:我不知道,在何處尋找一種力量/讓我擺脫她的眼神/她的臂彎。隨身攜帶了「她的眼神/她的臂彎」的森迪普不但避免了相思之苦,而且實實在在找到了一個好幫手。

「在很多人眼裡,騎著摩托車旅行一萬公里,肯定不是什麼享受,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帶著自己的妻子或者女朋友出來『受罪』,格瓦拉那次騎行也是跟一個哥 們,而不是跟他的女朋友。」但這次旅行,讓森迪普感覺非常特別,「說實話,我以前也從未這樣做過,但這次的經歷卻讓我決定,以後的騎行我都願意帶著她一起 ——只要她開心。」一路坐在摩托車後座上的妻子,在森迪普因飲食原因腸胃不舒服的時候,照料他直到康復。而在森迪普騎車的時候,妻子會幫他拍下所有的照 片。就在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他的妻子也一直跑前跑後,要麼拍照要麼幫他端茶送水,或者輕輕整理一下他被大風吹亂的頭髮。

迪 普和妻子拍下的大量照片,並不僅僅為了留作念想。從2002年開始騎摩托車的森迪普,那時就創辦了一個摩托車的專題網站,後來他還創辦了一本關於摩托車的 高端雜誌。森迪普以文字和圖片記錄自己的每一次騎行,包括四度騎行穿越一萬六千公里的印度全境,包括耗費40天時間飛馳兩萬公里穿越澳大利亞,包括穿過新 西蘭、馬來西亞、越南和美國的每一次騎行。這些與眾不同的內容,讓森迪普創辦的網站發展成為印度最受歡迎的摩托車網站——此番妻子幫他拍下的一萬公里云和 月,加上他一路看見的美麗與苦難,都將成為網站的最新素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森迪普在被問到「開始旅行之前最擔心的問題」時,他說:「我最怕辜負了在印 度關注我網站的人們對我的期望。在印度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人無法自由自在抵達他們想去的遠方,我要用我的方式,帶著他們看看這個世界的模樣。」

森迪普這次騎行的目的地,是意大利著名的米薩諾賽道(Misano),帝舵表贊助的第七屆杜卡迪世界周(World Ducati Week) 就在這裡舉行。作為杜卡迪和2012杜卡迪世界周的計時合作夥伴,同樣誕生於1926年的帝舵表和杜卡迪,一個是著名的瑞士製表商,一個是「意大利製造」 的工程業代表,它們的合作顯得順理成章。創下了歷年最高紀錄的超過6.5萬名像森迪普這樣瘋狂熱愛著摩托車以及由此帶來的速度與激情的車迷,還有大約三萬 輛摩托車,把米薩諾賽道變成了紅色的海洋。當數不勝數的摩托車不約而同發動引擎的時候,嗡嗡嗡的轟鳴聲直衝雲霄,那陣勢,恐怕不會輸給戰爭時期不停掠過人 們頭頂並隨時擲出一串又一串炸彈的戰鬥機編組。

森迪普要帶著關注他網站的人開開眼界,這次他確實發掘了很多新鮮內容:一場接一場的展示活動、特技表演、巡遊狂歡、搖滾音樂會,以及這次活動的最高 潮——帝舵表呈現的Diavel Drag Race拉力賽。唯一讓森迪普不爽的地方,是他目睹了自己非常喜歡的車手、傳奇意大利「小飛俠」瓦倫迪諾·羅西(Valentino Rossi),在拉力賽中以0.023秒的微小差距,被曾三次獲得超級摩托車世錦賽冠軍的澳大利亞人特洛伊·貝里斯(Troy Bayliss)擊敗。但這個小小的遺憾,足以被見到偶像保羅·斯瑪特(Paul Smart)的喜悅所沖淡。在20世紀70年代,摩托車比賽這個運動項目仍然是那些對摩托車充滿滿腔熱忱的業餘愛好者之間的事情,直到首個Imola 200 Miles競速比賽在1972年舉行,斯瑪特毫無疑問地獲得冠軍頭銜,這項運動才得以全面發展。時間可以沖淡記憶,但奪不走斯瑪特身上的冒險特徵和儒雅氣 質,耄耋之年的老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臉上始終掛著由衷的微笑,身材精瘦,兩眼炯炯有神,彷彿隨時準備重返曾經帶給他無上榮耀的賽道,伴著馬達的轟鳴,享 受迎面而來的速度之風舔舐耳廓的快感。極具傳奇色彩的老人和正值壯年的後生暢談著自己的冒險經歷,以及摩托車飆車方面的種種神秘傳說。意大利夏日的充沛陽 光灑在他們身上,一種叫作薪火相傳的情愫驟然湧上心頭。

一次冒險活動的結束,意味著另一次冒險活動的開始。對於喜好不斷探索這個世界的人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冒險本身更珍貴的了。在很多人看來,類似這樣的 冒險活動,一定要以強大的經濟後盾作為支撐,但森迪普明確表示,他沒有多少錢,並且也不太在意自己要為這樣的騎行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把這更多地看作是 對時間和經歷的一種投資,而不是一種經濟投資,這會更有價值。很多人都很有錢,但他們不會參與這種冒險活動。」森迪普說,「問題在於,人不應該只關心金 錢,還應該關心其他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15

投資札記【413】投資就是一種修行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5bj.html
 自己的老文章,選在了《投資者文摘》裡面,修改配圖後重發。我經常呆呆地看小區門口修車的老大爺,風雨無阻的出攤,笑容可掬地對待每一個顧客,難道他不為每天的辛苦和微薄收入不相稱而煩惱麼?它的動力源自何處?難道這最簡單的生意也是一種修行??

投資就是一種修行

 題記:堅持是一種品行,不斷提升精神領域的追求是人生活的真意義,如果沒有精神領域的勇攀高峰,早晚會在時間的乏味流逝中耗盡你的熱情,大多數人的心底裡來自死亡的威脅會迅速削平一切既得快樂。

本文摘自:佐羅股飛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uoluogufeiyang

這句話,"不是幡動是人心動",很有意思,我覺得,(我把佛法當成一個處世哲學來看,而不是信仰)佛就是本心,就是自己。

高僧們練得是什麼,就是一個信息接受屏蔽器,將有損於身心歡愉的東西屏蔽在外,讓幡去動,心不去感受,自己接受快樂美好的信號,從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和行為。

菩提樹下苦苦思考的佛祖,其實後來明白了,原來的「我」就是純淨的,因為混沌地接受了很多不良刺激,產生了其實本不存在的、摸不著看不見的、莫名的東西,我們可以暫且叫做壓力、抑鬱、痛苦、惱怒、愁苦等等,同樣的遭遇的兩個人,經過洗禮最後的結果不一樣,就是因為有些人在乎有些人不在乎,把很多不良刺激化解掉了。

我不懂佛也不信佛,但想去推理和探究一些人生小事,也許投資操作簡單如這些小道理,只是我們人為地將它看得很重。

屏蔽投資中的不良信號,堅持自己,不給投資扣帽子,保持投資心理愉悅,堅持與大眾反向思維,我感覺這應該是投資的本質。

「不是幡動是人心動」來自禪宗六祖慧能和尚的一首偈.這首偈簡單說也就是見性證佛四字,悟與不悟,存乎一心。

某日,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正在開講涅槃經。忽然風吹幡動。一僧說這是風動,另一僧說這是幡動,舌綻蓮花,爭論不休。慧能挺身,「不是風動,亦非幡動,只是心動!」也就是說,一切外物都是心靈在世界裡的投影,所謂的魔也就是來自於你心裡。這與王陽明先生的我思故我在,頗有異曲同共處。當然慧能根本思想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那個心,「我」,也是虛幻的,都是用來到達徹悟的途徑。強調頓悟成佛,明心見性。毋須苦行,只於瞬刻間尋那天人合一,無我無天,無花無月。

此偈對應的是他的大師兄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擦拭,莫使惹塵埃。」
這是神秀勤修的境界總結,屬於實證功夫,當時師弟們一致稱好。實際上要做到也的確不易。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當時慧能只算是個打雜的,自己也不識字,但是看到師兄的偈後,他找了個人幫他在牆上寫了這首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大家後來一看到都傻了,這個境界在語言上已經難以突破了。

其實修煉過程本身遠比修煉的結果更來得快樂,說講道理不難,明辨其中奧妙也不是很艱辛,最讓人心醉如痴的是如何落到實處,具體執行起來能夠貫徹始終才能得到醍醐灌頂的透體快樂。

我將投資也看成一種修行,我就是在博客裡不斷寫好和唸好我的投資「經文」,這種不斷誦讀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喜悅,其實已經大大勝過了最後成功所獲得的快樂。

堅持是一種品行,不斷提升精神領域的追求是人生活的真意義,如果沒有精神領域的勇攀高峰,早晚會在時間的乏味流逝中耗盡你的熱情,大多數人的心底裡來自死亡的威脅會迅速削平一切既得快樂,在時間面前人們感覺總是會像豬一樣愚蠢,因此歲月就像一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投資中缺乏耐性就是因這把刀的無情,人們幾乎一半以上的愁苦都來源於無法抵抗歲月無情的侵蝕,對抗你大概率改變不了的事情就是悲哀,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得到快樂。

堅持誦唸自己的人生真經,將投資快樂填充了整個一生,這樣勝過你獲取了哪怕是天下盡數財富,你的大多財富累積來自你的本性,本性召喚出你的本心,享受只屬於自己的時間,簡單的快樂無處不在,簡單到只是聽著自己堅實有力的心跳,數著自己均勻細悠的呼吸,只要還在呼吸心跳,生活就是美好的,投資修行還在繼續。

活著,就是最大的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46

巴菲特的現金觀:現金是一種看漲期權 天天靜心課

http://xueqiu.com/4818651187/22277466
轉一篇華爾街見聞上的文章

      如果在資產組合裡有大量零收益的現金會讓你很抓狂,那麼你或許該看看巴菲特是怎麼想的。
      目前,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手上正握有410億美元巨額現金,為一年來最多。這或許是因為美元是安全資產,但這並非全部理由。Alice Schroeder說,就像有關巴菲特的所有事情一樣,這一策略遠比看起來複雜。
       Alice Schroeder絕對有資格這麼說,她與巴菲特相處了超過2000個小時,為他寫了傳記《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她比除了巴菲特家人以外的所有人都瞭解他。
       Schroeder表示,對巴菲特而言,現金並非是一種接近零回報的資產,而是一個可以定價的看漲期權。當他認為資產收益很低時,他寧願將錢放在利息極低的銀行裡,也不願用其購買資產。
      她說:「巴菲特對現金的看法與普通投資者不同。現金具有選擇性,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他認為現金是一種永不過期的看漲期權,可以購買任何資產,而且不受行權價限制。」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洞見。因為一旦投資者將現金視為一種期權,就有機會賺到一個大便宜。而不會被短期利益吸引,最終一無所獲。
      一個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並不是要麼持有現金,要麼購買債券和股票的簡單二元論。關鍵在於持有多大比例的現金,才能足夠在機會出現時購買資產,同時還要考慮前期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
      「有一種觀點認為,巴菲特只是喜歡現金,喜歡看著現金堆積如山,但事實上,這種選擇性是基於複雜的數學計算得到的。即便很多時候巴菲特只是在腦子裡算算。」
      Achroeder說,巴菲特的很多計算都是在他奧馬哈辦公室的沙發上完成的,他只是坐在那裡,不斷地閱讀和思考。Achroeder曾花費幾個小時研究巴菲特的草稿,她發現,雖然巴菲特平時總是愛說一些簡短的名言警句,但事實上他做的投資非常複雜。
      對那些和巴菲特一樣將現金視為看漲期權,苦苦尋覓被低估資產的投資者而言,他們付出的「看漲費」將是機會成本,即投資其他資產收益與持有現金獲得幾乎零回報之間的差距。
      Schroeder表示:「通常來說,他喜歡將概念簡化,比如他說,『我喜歡持有大量的現金因為我可以隨時使用。』」
      Schroeder說,她希望有更多投資者能學習到這一點。在許多投資者看來,持有現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逃避。當他們看到他們的基金經理持有大量的現金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資金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價值,這種想法並不對。
      「如果投資者們意識到他們的基金經理是一個懂得將現金視為看漲期權,在市場任意進出遊走的專家,他們可能會覺得他們的投資更加物超所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79

投資是一種概率遊戲 成長是金

http://www.ltkdj.com/news/ltgw/2012/911/12911212532FFEGI5HJ7B7KAC5FA1A0.html
  投資需要在有限的信息和數據中做出判斷。既然是判斷,就一定存在不確定性,認為自己完全撐握了和理解了企業未來的人,一般來說不是瘋子,就是偏執狂。

    對企業的理解不可能100%正確,尤其是企業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認為自己能力超群,能預知未來,則另當別論。當然有沒有這個能力,自己不防 先捫心自問一下:10年前你能看到今年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現在的你能看到未來10年後的樣子嗎?如果連自己都看不清楚,我們憑什麼談看到了企業的未來 10年、20年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有人說他看出來了,你信嗎?呵呵,至少我不信。

    「人定勝天」的思想就是災難,做什麼事絕對化就是誇大化,極端化,不僅僅是股市中,在哪裡都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74

聊聊1388安莉芳​ 盲從是一種美德

http://xueqiu.com/5431450457/22312329
先談行業吧,內衣行業沒啥週期性,因此十分穩定,無論經濟情況如何變化,需求並不會有很大的波動,這點和女鞋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在國內內衣市場上第一集團的幾家份額都差不多,並沒有女鞋行業中百麗這樣的巨無霸。

從1388的報表來看,最大的特點是超低的周轉率,年年超過500天,但淨利潤率連10個點都沒到。從生意的角度來看,這門生意的投入產出比,並不怎麼樣。

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各地百貨公司專櫃,以專櫃面積銷售比來看,和服裝鞋類的銷售是不能比的。因此我判斷一家百貨店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品牌,這也是為啥這幾年內衣市場的格局沒啥變化的原因之一。

領頭的幾家品牌,無一例外的都是實行多品牌的戰略,這點和女鞋的情況有點類似。

成熟品牌實行多品牌戰略,幾乎是必然選擇。在原有品牌增長放緩後,推出新品牌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並且能夠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優勢。
看看百麗吧,這家巨無霸企業把多品牌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在沒翻安莉芳的報表之前,原本以為這是一家業務老化的公司,但實際情況倒並非如此。

安莉芳這個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19.5%,作為一家進入市場已經幾十年的老品牌,這個增速真不能說慢。

99年創立的芬狄詩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32.3%。
從收入來看安莉芳對芬狄詩品牌的運作基本是成功的,既然公司成功推出了第二個品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日後可能成功推出第三第四個品牌。

在這裡順便提一下738利信達,這家女鞋公司各方面情況和安莉芳類似,也是高齡創始人,也是香港公司,也是走直營路線的。但副品牌推出十幾年了,收入仍然上不去,至今還是虧損的。他們的多品牌運作基本是失敗的。

安莉芳的E-BRA品牌創立於10年下半年,但這2年發展迅速,今年的半年報顯示,收入已經達到了0.72億,同比增長33.3%。看來有希望成為公司的第三大品牌。

公司的另一個品牌COMFIT上市以後,一直是不溫不火的,。但今年上半年突然提速,同比增長76%,達到了0.74億.

安莉芳目前的幾個品牌,發展勢頭都不錯,說明公司的多品牌戰略基本是成功了。
但有個地方需要指出,公司的同店銷售增長一直不高,近3年來都是在接近10%的增長。

安莉芳一般最讓人詬病的地方,無非是2點。一是銷售開支,二是庫存。

先說庫存。庫存高,周轉慢,這是內衣行業的特點。內衣的庫存周轉在服飾類行業和鞋類中是最慢的,倒並非公司庫存做了不好。
而且安莉芳5年庫存的增長是低於收入的增長的,5年庫存複合增長只有17.6%,而同期的收入複合增長則達到了24.2%。我個人覺得公司在庫存上,並沒有多大問題。

倒是公司的所得稅稅率,自09年以後,長期在32%左右,這是個挺讓人奇怪的地方。

銷售開支倒的確是安莉芳最大的問題所在,安莉芳的毛利很高,一直有80個點,但淨利潤率卻只有9.4個點。
利潤的絕大部分都被銷售開支所抵消了,安莉芳的銷售開支比常年在50多個點,去年年報更是創紀錄的60個點。
公司的銷售開支一般由三大塊構成,第一是商舖租金,第二是銷售人工,第三是廣告和裝飾支出。
商舖租金和廣告裝飾開支的幅度其實和收入的增長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銷售人工上。
但公司報表目前只披露總人工,因為有製造業務的人工在內,我們無從推算銷售人工到底是多少。
但從總人工的開支上可以看出,5年複合增長33.6%,遠遠超出銷售收入的增長。
公司只在08年中報中披露過銷售人工的數字,當時銷售人工佣金是0.68億,對應的收入是4.89億。
按照公司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公司支付的銷售佣金增長幅度應該是遠大於收入的增長,甚至要大於總人工的增長幅度。

這點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為啥銷售佣金的增長幅度會如此之快。

根據網上的一點信息來看,公司的管理貌似並如人意。從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肯定是有問題的。
由於公司創始人年事已高,而且又是高控股的家族型企業。公司的管理層是否已經不求上進了?港資家族型企業的管理問題,其實一點並不比內地來的少。
特別是中層港資管理層,任人唯親,中飽私囊現象十分普遍。想想1386吧,那些超高的銷售費用幾乎要把這家公司給拖垮了。

我對這家公司最大的擔心就來自於此,公司的治理體系和管理上不太讓人放心。
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存在,這家公司不但成不了優秀的公司,日後可能還會有不小的麻煩。

因 為管理上的問題,我不太傾向於這家公司有比較大的中長期機會。但目前公司的市場估值倒是在一個比較低的區間內,特別是PS估計只有0.7。由於內衣行業的 穩定性和這幾年內衣市場仍然處於一個不斷增長過程中,看看古今的數據就知道了。因此我覺得安莉芳現在的價格倒是一點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99

【社會把脈】「中彩」是一種怎樣的幸福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52

2012年11月2日的《奧克蘭論壇報》,刊登了一位老婦人買彩票中了2300萬美元的大獎而非常「幸福」的故事。中彩的事情常有發生,一般中彩也就是運氣好(being lucky),很少成為「幸福故事」。但這位叫朱莉·賽爾維拉(Julie Cervera)的老婦人不同,她的故事除了幸運,還有其他不同的因素,因此成為與倫理價值有關的「幸福」。

今年69歲的賽爾維拉是一位殘疾人士。2011年,她47歲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留下了4個十多歲的孩子。老婦人不僅要撫養這些孫兒孫女,還要撫養兩個有殘疾的養子(一個5歲、另一個9歲)。賽爾維拉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常常付不起水電費和有線電視的月費。2012年3月的一天,她與女兒瑪凱絲開車出門,女兒在車子裡覺得頭暈,就下車去買瓶水,母親叫她順便給買一張彩票,可在錢包裡卻連一塊錢也找不出來,結果瑪凱絲用自己的錢給母親買了一張彩票。

賽爾維拉接過彩票放進車斗裡,也就把這事給忘了。前不久,她陸續接到朋友和熟人的電話,說她中了彩,她還以為那只是胡說。那些朋友和熟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原來彩票局工作人員眼見180天的認領有效期限已快結束,卻沒人前來認領彩金,於是到賣出這張彩票的店舖去瞭解買者究竟是誰。從店主提供的錄像中,他們查到瑪凱絲買彩票的情景,便把照片發到網上,請公眾幫助確認是誰。瑪凱絲的妹妹看到姐姐的照片,於是打電話告訴了她。

賽爾維拉在參加領取彩金的儀式時哭了,說願意用這筆錢換回兒子的生命。她又說現在可以好好照顧孫子孫女了,還要把這錢的一大部分給兩個有殘疾的養子,這樣,自己百年之後,「他們可以好好過日子了」。賽爾維拉最後說:「我太幸福了,我要給自己買一雙銳步(Reebok)牌的新鞋。」

亞里士多德把幸福確定為「合乎德行的現實活動」,幸福不是靜止的狀態,而是進行中的生活方式,一種以德行為目的的行為。這種德行的一個表現就是考慮他人勝過自己。亞里士多德說,許多人「以生活享受為滿足」,但享樂生活是最低層次的幸福;另外兩種更高層次的幸福,是「政治生活」和「思辨的靜觀的生活」。

對賽爾維拉這個平凡的婦人來說,政治生活和思辨靜觀是太奢侈的幸福;但她也沒有只是「以生活享受為滿足」來看待幸福。沒錢時,她盡心盡力撫養後代;有了錢,撫養後代還是她進行中的生活方式。錢只不過使得她更能實現這樣的生活方式罷了。錢並不是她生活的目的,她願意用這一大筆錢換回兒子的生命,她要用這錢撫養4個孫兒孫女和兩個有殘疾的養子;不僅如此,她還要在百年之後,給兩個與她並無血緣關係的孩子留下一筆讓他們「過好日子」的錢。哈佛大學教授格里薩爾(Edward Glaeser)說,幸福包含著價值目標,因此,人們追求幸福的行為有時會顯得是在降低自己的幸福。賽爾維拉最後想到的才是自己,為了慶賀自己的幸運,要為自己買一雙新鞋。

賽爾維拉的中獎不全是個人幸運,也是一些與她本不相關的陌生人幫助她的結果,這是一種更重要的幸運。如果不是彩票局工作人員不怕麻煩地尋找她,她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中了彩,更不要說是得到這筆錢了。2012年8月,還有另一位中了5200萬的得主遲遲沒有認領的,彩票局工作人員也是用這個辦法找到他的。當然,儘管他們努力,也還是有找不到得主的,僅2011年一年,加州就有超過2000萬的彩金是無人認領的,最後捐給學校。彩票局工作人員誠實而負責,他們的行為符合德行標準,並因此有助於提升群體生活的集體幸福,賽爾維拉的個人幸福是受惠於此的。

幸福不能全靠運氣。單純的運氣是命運的偶然安排,而命運既可能安排好事,也可能帶來壞事甚至災禍。人的幸福並不是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也並不受控於神秘而不可知的命運。任何一件看似偶然的幸福都有隱而不見的原因。幸福對於個人和集體具有太重要的生活指導意義,因此不能把幸福當成一件只能聽由偶然因素決定的事情。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6

投資是一種思維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g5h.html
昨天,巧遇一位闊別40多年的小學同學,格外驚喜與親切!

    敘談中聊到做股票。他說:「炒股15、6年了,認識到了股市的基本特徵:底部、中部、頂部。」

    「那你一定是根據研判這三種形態來進行操作的吧?」我問。

    「是呀!」他答,「底部要經過觀望等待從而再進入,中部要堅守,頂部要出來。」

    「那你歷經十多年,底部進,頂部出,肯定賺翻了啊?」

    「哪有啊!」他高聲答道,「媽的!整個下來,只打了個平手吶!」

    哈哈!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吧?

    「那你說,現在股市處於什麼階段呢?應該如何操作?」我又問。

    「現在應該屬於底部區域,但還需觀望,以求確證!」他解釋道。

    結果,今天股市暴動式上漲!

 

    股市中,你所看到的各種級別的「底部、中部、頂部」都是已經走出來的結果,當然,以後還將永遠繼續不斷地重複產生,但你拿著以前的走勢圖是絕然推導不出後市走勢的,因為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再說你身處哪個階段也是模糊不清的。你越是想探明處於什麼階段,就越是會觀望等待,最終等你覺得看清時,這個階段差不多已經快走完了。把結果當原因來對待,似乎是人的天性,在股市中,用這種事後之明的思維來指導波段操作,長期而言,恐怕難獲大利。我這位老同學就是一個例證。

 

    那麼投資應該如何思維呢?有效的答案肯定有許許多多。其中,「逆向思維」(屬於辯證思維)不失為一種極其有效的方法,因為股市充滿辯證法。

    關於逆向思維及投資的原理,到處都有闡述(本文不再贅述),看似簡單明了,但要養成自覺的習慣,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106

拒買也是一種選擇

2012-12-14   TCW
 
 

 

張三是個嫌錢太多的瘋子,有天他印了好多傳單,內容都是「張三好偉大」、「共產黨萬歲」,然後他和便利商店談好條件,在架上陳列這些傳單,一份賣十元,想買的顧客自己付錢,不買也不勉強。

這種傳單大概很少人想買。不過張三既是花自己的錢,印自己想說的內容,買家願者上鉤,旁人頂多笑張三傻,不會說張三犯了什麼罪。

某天張三改變心意,把傳單印好幾頁,而且天天出刊,上面還有標題「張三時報」,一樣放在便利商店,售價調成十五元,內容還是對張三歌功頌德、讚美共產黨。這時有識之士卻指責,「張三時報」是「傾共」媒體,對公眾洗腦、公器私用。

這就是當前「反媒體壟斷」衍生出的問題。「張三時報」就算內容只是對某人歌功頌德、讚美共產黨好,和張三一開始自印傳單,本質毫無差別:它們都是張三用自己的錢、印自己想傳達的內容給別人看,它們都沒有強迫任何人付錢。

如果「張三時報」是錯的,那之前他自費印傳單也同樣是錯的。要反對「張三時報」,那也該反對人們自費印傳單,所以不但選舉時,候選人都不能打廣告文宣,企業宣傳自己形象的廣告也該禁止,因為這些行為本質完全一樣。

有人說,「張三時報」內容「傾共」,同時張三此人又常扭曲事實,這些或許都是真的。但就算「張三時報」內容再怎麼可惡,這個「張三時報」的老闆,可沒有權力強迫人掏錢去買:對「張三時報」內容反感的消費者,拒買就是了。

消費者「反」他們不喜歡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花錢買這種產品。如果這種「傾共」產品能夠在市場生存,就表示這種產品符合某些消費者需求,他們才願意付代價來購買。旁人有何資格指責那些就是想花錢看「傾共」媒體、看張三自我吹捧的消費者是錯的?這和有些遺世高人指責現代人只聽低俗流行樂、不聽高雅古典樂,不是一樣邏輯?

有些人認為「張三時報」讓人們沒有選擇,姑且不論市面上還有「李四時報」、「王五週刊」、「趙六電視台」等其他媒體可選,對「張三時報」不滿的人,至少還有個「不花錢」的選擇。

但確實有一個狀況是沒有選擇的,那就是政府向人們徵稅,強迫每個人出錢,去辦金牛獎、金鼓獎來獎勵電影戲劇;辦國營電視台,或是花大錢補助早已功成名就的電視製作人,這可是強迫每個人出錢的。即使對這些內容不滿,每個人也被迫一定要買,這才是真正的「沒有選擇」。相形之下,張三自掏腰包印東西,不強迫別人購買,許多人無視前者,卻譴責後者,不知是哪門子標準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39

【讀圖】中國互聯網的十一種盈利模式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1597.html

在線廣告、彩鈴彩信下載或短信發送等電信增值形式、產品交易性網站、網絡遊戲運營、搜索競排、廣告中介、企業信息化服務、融資、建立會員數據庫、建立網絡產品,這些互聯網盈利模式你都瞭解幾分?

天下網商視覺團隊製圖,圖說中國互聯網的十一種盈利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